CN102778831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8831A
CN102778831A CN2012101456012A CN201210145601A CN102778831A CN 102778831 A CN102778831 A CN 102778831A CN 2012101456012 A CN2012101456012 A CN 2012101456012A CN 201210145601 A CN201210145601 A CN 201210145601A CN 102778831 A CN102778831 A CN 102778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ory assembly
transfer
transfer device
electromotive forc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56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8831B (zh
Inventor
小岛悦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78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8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8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88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9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7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ias applied in the transfer ni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第一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一感光组件(鼓)、第一充电装置、第一曝光装置、第一显影装置、以及第一转印装置;第二图像形成部,第二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二鼓、第二充电装置、第二曝光装置、第二显影装置、以及第二转印装置;电源,用于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施加共用电压;以及设置装置,用于: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当把共用电压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转印装置时分别经过第一和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来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可变化地设置第一和第二鼓的曝光部分的电势。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这些机器的多功能机等,其中,提供多个图像形成部。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已知以下结构:其中通过使感光鼓的表面经受包括充电、曝光、显影等步骤的图像形成处理使预期图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以及随后在转印步骤中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
进一步地,还在传统上已知以下结构:其中可以通过叠加多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获得全色图像。作为此结构,存在例如以下结构:其中提供多个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站)并把在各图像形成部处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相继转印到转印材料(诸如中间转印带或记录材料等)上。
此处,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位于每个图像形成部处的转印材料上的转印部分处,电阻根据转印部分处的环境而波动。例如,通过把中间转印带夹持在转印辊与感光鼓之间构建转印部分,但是已知中间转印带或转印辊的电阻根据周边情况的温度和湿度、经受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数量等而波动。由于这些电阻波动,用于获得良好转印图像的最佳转印电压值总是改变。因此,根据这些电阻波动来设置转印电压值是优选的。
例如,当比最佳电压值低的值的电压被施加为转印电压时,可能降低转印特性。特别地,在全色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形中,由于转印属性的降低,可能在大量片材上在图像形成的状态与初始状态之间损害颜色稳定性。进一步地,当施加比最佳电压值高的值的电压时,在转印部分处出现异常放电,使得可能出现由于放电所致的图像缺陷。
因此,提出和采用了用于把转印电压值设置在最佳转印电压值的设置操作(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1-125338)。将简要描述此设置操作。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检测预定电流经过转印辊时的输出电压值。根据电流值与检测到的输出电压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设置在此后进行的图像形成期间向转印辊施加的转印电压的值。
顺带提及,在串联类型的全色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形中,为了针对多个颜色(例如,四个颜色)执行图像形成,需要多对(例如,四对)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用于驱动这些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的驱动装置连接到用于这些颜色中的每个颜色的高压电源(高压源)。因此,需要多个电源,从而增加了成本。
为此,通过使用青色、品红和黄色这三个颜色共用的颜色图像形成的高压源尝试电源的成本降低(JP-A Hei 9-109512)。进一步地,特别地针对一次转印高电压,尝试使得它的电源是各站共用的(JP-A 2004-145187)。
在上述JP-A Hei 9-109512和JP-A 2004-145187的构造中使得用于在多个图像形成站处施加转印电压的电源是图像形成站共用的情形中,把同样电压施加到站中的每个站。为此,在转印辊的电阻在每个站处根据图像形成设备中温度升高的温度梯度或制造变化而变化的情形中,无法在每个站处施加最佳电压。
在这种情形中,与向转印辊施加的恒定电压值相关的输出电流值在图像形成站中的每个图像形成站处不同。作为结果,在输出电流值在恰当范围外部的站处,可能出现由于异常放电所致的不恰当转印或图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少由于异常放电所致的不恰当转印或图像缺陷的出现程度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实现转印电源的共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下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实现转印电源的共用性,即使在电阻值等在第一转印装置与第二转印装置之间不同的情形中,也能够通过使最佳电流经过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中的每个来减少由于异常放电所致的不恰当转印或图像缺陷的出现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第一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一感光组件,用于对第一感光组件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用于把充电后的第一感光组件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一曝光装置,用于通过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上堆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一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从第一感光组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第一转印装置;第二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二感光组件,用于对第二感光组件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用于把充电后的第二感光组件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二曝光装置,用于通过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上堆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二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从第二感光组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第二转印装置;电源,用于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施加共用电压;以及设置装置,用于: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当把共用电压施加到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时分别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来对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可变化地设置被第一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一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二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在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后变得较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示图。
图2是图像形成部的示意性示图。
图3是示出了转印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用于示例转印对比度的图。
图5是该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像形成设备]
首先,将参照图1和2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0是沿着作为转印材料的中间转印带7分别提供品红(M)、青色(C)、黄色(Y)和黑色(K)的多个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的串联类型或全色激光打印机。在此实施例中,所有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中任何两个的组合都提供第一图像形成部与第二图像形成部之间的关系。
在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处,分别形成品红、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各图像形成部除了在显影装置4a、4b、4c和4d中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彼此不同以外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在图2中,略去用于区别四个图像形成部的后缀a、b、c和d,将统一描述构造和操作。
如图2中所示,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以例如100mm/秒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在箭头R1方向上以旋转方式驱动在图像形成部P处提供的感光鼓1(感光组件)。围绕感光鼓1,沿着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基本上按以下次序提供充电辊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一次转印辊5和清洁装置6。充电辊是充电装置。曝光装置3对应于曝光装置。显影装置4对应于显影装置。一次转印辊5对应于转印装置。进一步地,充电辊2和曝光装置3构建静电潜像形成装置。
通过向充电辊2施加电源由充电辊2对以旋转方式驱动的感光鼓1在表面处充电。使充电辊2接触到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充电偏压施加电压(电)源(未示出)向充电辊2施加充电偏压。作为结果,把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充电至例如-600V。此处,充电偏压施加电压源针对站(图像形成部)中的每个站被提供且能够在不限制为-600V的情况下施加任意充电偏压。
在充电之后的感光鼓1的表面上,曝光装置3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3基于图像信息发出激光L,以使得感光鼓1的表面经激光L曝光。充电之后的感光鼓1的表面在曝光部分处经受电荷移除,从而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3的激光L的输出也是可设置的。
当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到达显影装置4时,使用每个颜色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显影装置4包括用于容纳包含混合的非磁性调色剂颗粒(调色剂)和磁性载体(载体)的两成分显影剂的显影容器41。在显影容器41中搅拌显影剂,以使得非磁性调色剂颗粒带负电荷。
在箭头R4方向上旋转的显影套筒42上承载显影剂。当通过显影偏压电压(电)源(未示出)向显影套筒42施加包括负DC分量的显影偏压时,显影套筒42的表面上承载的非磁性调色剂颗粒被转印到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因而作为调色剂图像使静电潜像显影。
随后,被施加正转印电压的一次转印辊5把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转印材料)上。例如,把图像形成部Pc的感光鼓1c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类似地,把图像形成部Pd的感光鼓1d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
一次转印辊5是通过在金属轴51的外周边表面上提供圆筒状导电层52构建的。一次转印辊5的直径为例如16mm且电阻值为例如1×107Ω。通过把一次转印辊5放置在金属板上并由此在板与轴51之间施加50V的电压来测量此电阻值。
进一步地,在此实施例中,在四个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处,一次转印辊5的所有电阻值基本上彼此相等。一次转印辊5的电阻值不限于以上值但是可以在1×105Ω至9×107Ω的范围中。一次转印辊5朝向感光鼓1推压中间转印带7。作为结果,在感光鼓1的表面与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之间,形成一次转印部分N1。通过中间转印带在箭头R7方向上的旋转驱动,一次转印辊5在箭头R5方向上旋转。从一次转印高压源(电源)54施加了一次转印电压的一次转印辊5在一次转印部分N1处把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以静电方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a上。
如上所述,当把一次转印电压施加到每个图像形成部处的一次转印辊5时,图像形成部Pa至Pd的各感光鼓1上形成的品红、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叠加方式相继地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以例如70mm的间隔提供图像形成部。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构造:其使得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向一次转印辊5a至5d施加共用电压。即,一次转印高压源54把相同电压的电压施加到所有一次转印辊5a至5d。如图1中所示,在一次转印高压源54与一次转印辊5a至5d之间,提供电流检测装置(检测装置)53a、53b、53c和53d以便检测经过一次转印辊5a至5d的电流。
清洁装置6的清洁叶片移除在一次转印期间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感光鼓1的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残余调色剂)。因此,具有清洁后的表面的感光鼓1经受从充电开始的后续图像形成。
顺带提及,在此实施例中,以上描述的感光鼓1、充电辊2、显影装置4和清洁装置6整体合并到盒容器(未示出)中以作为整体来构建(处理)盒。此盒被构造为可脱离地装配到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组件,例如,当感光鼓1达到它寿命的末尾时,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组件取出整个盒以便用新(未使用的)盒替换。
如上所述,上面一次转印有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7以无端形状构建并围绕三个辊(即,如图1中所示的驱动辊11、从动辊12和二次转印相对辊13)延伸。进一步地,通过驱动辊11在箭头R11方向上(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中间转印带7在箭头R7方向上移动。中间转印带7由电介质树脂材料(诸如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偏二氟乙烯等)形成为无端形状。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了由聚酰亚胺形成为无端形状的并且体积电阻率为1×109Ω.cm的50μm厚树脂。进一步地,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电阻率(电阻)为1×1012Ω/平方米。然而,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电阻率不限于此值而是可以在1×1011Ω/平方米至9×1013Ω/平方米的范围中。表面电阻率是在施加100V电压的情况下按照JIS K 6911测量的。
在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边表面的与二次转印相对辊13相对应的位置处,使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装置)14接触中间转印带7。在该二次转印辊14与中间转印带7之间,形成二次转印部分(二次转印装置)N2。二次转印相对辊13是金属辊并且电气接地。二次转印辊14是通过围绕金属轴形成圆筒状导电橡胶来制备的并且具有20mm的直径。
在各图像形成部处被一次转印并且叠加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四个颜色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辊14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即,当记录材料S经过二次转印部分N2时,从二次转印偏压施加电压(电)源16向二次转印辊14施加正的二次转印偏压。作为结果,四个颜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7统一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此时未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中间转印带7上剩余的调色剂(残余调色剂)被带清洁器17清除,带清洁器17提供在与从动辊12相对的位置处。
经受图像形成的记录材料S容纳在片材馈送盘(未示出)中。片材馈送盘中容纳的记录材料S被片材馈送和传送装置传送给对齐辊15,片材馈送和传送装置包括片材馈送辊、传送辊、传送引导器等(未示出),对齐辊15校正记录材料S的倾斜移动,随后记录材料S被提供给上述的二次转印部分N2。
上面被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在经受电接地的电荷移除针24对电荷的移除之后,被在箭头R18方向上旋转的传送带18传送给定影装置22。定影装置22包括合并有加热器19的定影辊20以及包括加压辊21,加压辊21压靠定影辊20以形成定影夹持部。在记录材料S经过定影夹持部时,定影辊20和加压辊21加热并按压记录材料S,以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把经受调色剂图像定影之后的记录材料S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组件的外部。作为结果,在记录材料S的片材上的基于四色的全色图像形成结束。
在此实施例中,浓度传感器23被提供为与中间转印带7的围绕驱动辊11延伸并接触的表面部分相对。浓度传感器23由包括发光元件(LED)和光接收元件的反射传感器构成。在中间转印带7上,在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中的每个处形成用于检测颜色浓度的调色剂图像(在下文中称作“检测调色剂图像”)。浓度传感器对检测调色剂图像的反射光量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被设置给浓度控制装置25。浓度控制装置25基于由浓度传感器23检测的反射光量来计算中间转印带7上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进一步地,基于计算结果,控制非磁性调色剂的供给量,从而改变显影容器41中容纳的非磁性调色剂与磁性载体之间的比例或者控制由充电辊2充电的感光鼓1的电势等。
<一次转印电压控制>
接下来,将描述此实施例中的一次转印电压的设置方法。针对一次转印辊5,难以抑制在制造期间电阻的变化,另外,电阻还根据由图像形成导致的恶化(耐久性恶化)而改变。
因此,通过使用称为ATVC的控制(有效转印电压控制)根据电阻的改变来设置一次转印电压。此ATVC在每个图像形成部处执行但也可以单独或统一执行。在此实施例中,统一执行ATVC。
在ATVC中,首先,对于与执行正常转印操作的时刻不同的定时,在把感光鼓1充电至预定电势的状态中,向一次转印辊5施加幅度(值)上不同的用于测试的多个电压(测试电压)。在以下时段中执行ATVC: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电之后直到使定影装置的温度升高至上升温度为止的预热时段中,或在预定数量的片材(例如,500个片材)上的打印结束之后不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中。随后,通过电流检测装置53检测当时经过一次转印辊5的电流。随后,根据当时的电压电流关系,计算预定电流(目标电流)流动时的电压,从而设置要向每个图像形成部处的一次转印辊5施加的临时一次转印电压。
更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的ATVC中,把在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感光鼓1的表面的充电电势Vda、Vdb、Vdc和Vdd设置在-600V。随后,在感光鼓1被充电至-600V表面电势的状态中,一次转印电源控制装置(控制器)30控制一次转印高压源54以向一次转印辊5相继施加三个电平(Vft1、Vft2、Vft3)的测试电压。可以在图像形成部(Pa、Pb、Pc、Pd)中的每个图像形成部处任意设置测试电压的值,但是在此实施例中,在所有图像形成部处使用了相同的电压,使用了Vft1=+100V,Vft2=+200V,Vft3=+300V。
每个测试电压在一次转印辊5的至少一个完整旋转期间施加。这是因为一次转印辊5的电阻相对于圆周方向变化。在每个测试电压的施加期间,电流检测装置(检测装置)53测量经过一次转印辊5的电流的量。
通过考虑一次转印辊5d的直径(16mm)和中间转印带7的移动速度(140mm/秒)来确定从第一测试电压的施加开始至第三测试电压的施加结束的电流检测时间T。即,根据(16×3.14/140)×3=1.07把电流检测时间T确定成1.0秒。
一次转印电源控制器30在施加测试电压Vft1、Vft2和Vft3时根据经过一次转印辊5的电流(检测结果)Ift1、Ift2和Ift3获得图3中示出的电压电流关系。针对每个图像形成部获得图3中示出的关系。在此实施例中,在图3中示出了图像形成部Pd处的关系。在图3中,获得了Ift1=5μA,Ift2=8μA和Ift3=15μA。
进一步地,基于此关系,把与目标电流值对应的电压设置成一次转印电压。在图像形成部Pd处在ATVC中的目标电流值是10μA。进一步地,图像形成部Pc、Pb和Pa处此后执行的ATVC中的目标电流值也是与图像形成部Pd处相同的10μA。根据图3中示出的关系,把图像形成部Pd处的一次转印电压确定成Vtd=+245V。
类似地,针对每个图像形成部获得最佳施加电压。在此实施例中,在感光鼓的暗部电势(充电电势)处(在此实施例中Vd=-600V)执行最佳施加电压的计算。进一步地,在此实施例中把暗部电势(Vd)与亮部电势(V1)之间的电势差设置在恒定值,因此可以唯一确定亮部电势(V1)。
图4示出了暗部电势Vd与最佳转印偏压(电压)Va之间的关系。例如,在Vd=-600V和Va=200V的情形中,Vd与Va之间的电势差(转印对比度)是800V。通过把电势差设置在800V,获得10μA的电流值。例如,在同样条件下,在Vd=-500V的情形中,用于获得10μA的相同转印电流的最佳转印偏压(电压)Va是Va=300V。这是因为当Va=300V时,所得转印对比度是800V。
顺带提及,在此实施例中,在暗电势部处的目标电流值是10μA,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这种方法:预先获得暗电势部处的目标电流值,通过根据与图3中示出的关系类似的关系获得提供目标电流的转印对比度来预先设置亮部电势,随后设置暗部电势。
进一步地,-600V的上述暗部电势是预先对于图像形成设备确定的值。因此,取决于图像形成设备,暗部电势可以在一些情形中是不同于-600V的数值。在这种情形中,用于获得10μA电流值的转印对比度也可以是不同于800V的数值。
在此实施例中,一次转印高压源54是图像形成部Pa至Pd共用的,因此在转印操作期间把相同的转印电压施加到所有图像形成部Pa至Pd。为此,即使在如上所述对于每个图像形成部获得最佳转印电压时,也无法分别把这些最佳转印电压施加到这些图像形成部。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执行以下计算以确定要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施加的电压。
首先,如上所述通过ATVC对于各图像形成部获得的最佳转印偏压是:在图像形成部Pa处Vta=200V,在图像形成部Pb处是Vtb=260V,在图像形成部Pc处是Vtc=215V,以及在图像形成部Pd处是Vtd=245V。即,当把各电压施加到各图像形成部处的相关联的一次转印辊5时,可以在所有图像形成部处获得10μA的转印电流。在此实施例中,这些电压被用作临时设置的电压。
接下来,这些临时设置的电压的平均值被用作要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施加的转印电压。
即,通过以下等式获得平均值Vave:
Vave=(Vta+Vtb+Vtc+Vtd)/4
当把上述数值代入到以上等式中时,转印电压Vtall如下。
Vtall=Vave=(200+260+215+245)/4=230V
在一次转印高压源54把这样设置的230V转印电压施加到图像形成部处的所有一次转印辊5的情形中,当每个图像形成部处的Vd是-600V时,所得转印电流并非10μA。为此,在此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
首先,根据通过上述ATVC获得的临时转印电压和转印电压Vtall把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感光鼓1的充电电势设置如下。
(Pa处的)Vda=Vd-(Vta-Vtall)
(Pb处的)Vdb=Vd-(Vtb-Vtall)
(Pc处的)Vdc=Vd-(Vtc-Vtall)
(Pd处的)Vdd=Vd-(Vtd-Vtall)
当把上述值代入到等式中时,获得以下值。
Vda=-600-(200-230)=-570
Vdb=-600-(260-230)=-630
Vdc=-600-(215-230)=-585
Vdd=-600-(245-230)=-615
在图像形成期间,把电压施加到图像形成部处的充电辊2以使得可以获得以上充电电势。通过与一次转印电源控制器30一起结合到控制装置33中的计算部31来执行如上所述的对电势的这种计算。
随后,分别对于充电辊2a、2b、2c和2d设置电压,以使得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分别是设置值。该设置是通过结合到控制装置33中的设置部32(设置装置)进行的。
随着每个感光鼓1的充电电势的改变,设置部32还设置曝光输出和显影偏压。曝光装置3的激光的输出和向显影装置4的显影套筒42施加的显影偏压,以与从充电部改变的电势(-600V)的相同电势差改变。例如,在图像形成部Pa处的充电电势从-600V向正方向改变30V成为-570V的情形中,也把激光输出和显影偏压向正方向改变30V。对于其它图像形成部也是如此。
顺带提及,在此实施例中,最佳电势对比度是针对暗部电势获得的,但是也可以针对亮部电势获得最佳电势对比度。
沿着如图5中所示的流程总结上述内容。首先,当控制开始时,开始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7的驱动(S1)。随后,把感光鼓1的表面充电至例如-600V(S2)。当对感光鼓1的表面充电时,为了开始ATVC,首先,测试电压(Vft1、Vft2、Vft3)相继被施加(S3)。随后,检测经过一次转印辊5的电流(Ift1、Ift2、Ift3)(S4)。随后,根据施加的电压与检测到的电流之间的关系,获得和在存储装置(比如结合到例如控制装置33中的存储器)中存储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最佳转印偏压(Vta、Vtb、Vtc、Vtd)(S5)。顺带提及,各图像形成部处的这些最佳转印偏压被用作临时转印电压。
随后,获得这些转印电压的平均值(Ave)并将其用作要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施加的转印电压(Vtall)(S6)。进一步地,分别根据通过上述ATVC获得的临时转印电压和要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施加的转印电压(Vtall)来计算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感光鼓1的充电电势(Vda、Vdb、Vdc、Vdd)(S7)。在此状态中,图像形成开始,把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感光鼓1的充电电势分别设置在S7中计算出的值,随后,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施加S6中获得的转印电压(Vtall)(S8)。
根据这样构建的此实施例,即使在用于施加转印电压的一次转印高压源54是多个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共用时,也可以减少由于异常放电所致的不恰当转印和图像缺陷的出现程度。即,基于通过把电压施加到各图像形成部处的一次转印辊5而经过一次转印辊5的电流,分别设置感光鼓1的充电电势Vda、Vdb、Vdc和Vdd,分别还设置施加到充电辊2的电压。因此,即使在每个图像形成部处的一次转印部分N1处的电阻不同的状态中施加相同的转印电压时,也适当设置感光鼓1侧的充电电势,因此在一次转印部分N1中的每个处,可以承载最佳电流。作为结果,无论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图像形成对转印辊5和中间转印带7的恶化如何,均可以减少由于异常电荷所致的不恰当转印和图像缺陷的出现程度。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一次转印高压源54施加的转印电压(Vtall)是各图像形成部处的最佳转印偏压的平均值,但是Vtall不限于此。例如,在仅一个感光鼓的充电电势无法足够增大的情形中,也可以基于该感光鼓的充电电势设置转印电压。即,也可以根据感光鼓的情况设置转印电压。在此情形中,根据转印电压,设置其它感光鼓的充电电势。进一步地,也可以预先设置取决于相关联装置的转印电压。在此情形中,可以略去例如ATVC这样的控制。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的ATVC中,在把感光鼓1的表面充电至-600V的状态中,控制一次转印高压源54,以使得相继施加三个电平(Vft1、Vft2、Vft3)的测试电压。然而,使从一次转印高压源施加的电压为一定值并且在多个电平改变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从而也可以获得类似关系。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电源是所有图像形成部共用的构造,但是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电源是这些图像形成部中的一部分图像形成部共用的构造。即,在电源共用的图像形成部之间执行类似控制,以使得无论由图像形成导致的恶化如何均可以减少由于异常放电所致的不恰当转印和图像缺陷的出现程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转印材料是中间转印带的结构,但是转印材料也可以是记录材料。即,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把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不经由中间转印带直接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结构。
虽然参照本文中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描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涵盖可能进入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或改进的目的内的这种修改或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一感光组件、用于对第一感光组件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用于把充电后的第一感光组件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一曝光装置、用于通过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上堆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一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从第一感光组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第一转印装置;
第二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二感光组件、用于对第二感光组件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用于把充电后的第二感光组件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二曝光装置、用于通过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上堆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二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从第二感光组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第二转印装置;
电源,用于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施加共用电压;以及
设置装置,用于: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当把共用电压施加到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时分别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来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能够变化地设置被第一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一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二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设置装置分别通过控制第一曝光装置的曝光量和第二曝光装置的曝光量来能够变化地设置第一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和第二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第一感光组件的电势等于第二感光组件的电势的情形中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在把共用电压施加到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时当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电流的绝对值大于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的绝对值时,所述设置装置对于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将第一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的绝对值设置为小于第二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的绝对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在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中的各个施加多个不同电压时经过第一转印装置中的各个的多个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所述设置装置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能够变化地设置被第一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一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二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在把第一感光组件和第二感光组件中各个的电势设置在多个电平的情况下当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施加一定电压时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多个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所述设置装置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能够变化地设置被第一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一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曝光装置曝光的第二感光组件的曝光部分的电势。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一感光组件、用于对第一感光组件充电的第一充电装置、用于把充电后的第一感光组件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一曝光装置、用于通过在与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不同的充电部分上堆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一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从第一感光组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第一转印装置;
第二图像形成部,包括:第二感光组件、用于对第二感光组件充电的第二充电装置、用于把充电后的第二感光组件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第二曝光装置、用于通过在与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不同的充电部分上堆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第二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从第二感光组件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第二转印装置;
电源,用于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施加共用电压;以及
设置装置,用于: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当把共用电压施加到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时分别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来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能够变化地设置被第一充电装置充电的第一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充电装置充电的第二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设置装置分别通过控制施加到第一曝光装置的电压和施加到第二曝光装置的电压来能够变化地设置第一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和第二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第一感光组件的电势等于第二感光组件的电势的情形中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在把共用电压施加到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时,当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电流的绝对值大于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的绝对值时,所述设置装置对于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将第一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的绝对值设置为大于第二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的绝对值。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在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中的各个施加多个不同电压时经过第一转印装置中的各个的多个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所述设置装置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能够变化地设置被第一充电装置充电的第一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充电装置充电的第二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基于在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不同的时段中在把第一感光组件和第二感光组件中各个的电势设置在多个电平的情况下当向第一转印装置和第二转印装置施加一定电压时经过第一转印装置的多个电流和经过第二转印装置的电流,设置装置对于执行转印操作的时段能够变化地设置被第一充电装置充电的第一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和被第二充电装置充电的第二感光组件的充电部分的电势。
CN201210145601.2A 2011-05-11 2012-05-11 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8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5842 2011-05-11
JP2011105842A JP5822533B2 (ja) 2011-05-11 2011-05-1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8831A true CN102778831A (zh) 2012-11-14
CN102778831B CN102778831B (zh) 2015-12-16

Family

ID=4712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56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8831B (zh) 2011-05-11 2012-05-11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8708B2 (zh)
JP (1) JP5822533B2 (zh)
CN (1) CN10277883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228A (zh) * 2015-06-29 2017-01-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80246A (zh) * 2016-01-18 2017-07-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113385A (zh) * 2015-12-03 2017-08-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1199B2 (ja) * 2012-12-10 2017-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8820B2 (ja) * 2012-12-25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183B2 (ja) * 2013-01-31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07362B2 (ja) * 2014-06-17 2018-04-04 寧波得力科貝技術有限公司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085362A (ja) * 2014-10-27 2016-05-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65244B2 (ja) * 2014-10-31 2018-08-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52464B2 (ja) 2015-01-20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3246760A1 (en) * 2016-05-18 2017-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4046723A (ja) * 2022-09-24 2024-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8195A1 (en) * 2001-05-14 2002-11-1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201571A (zh) * 2006-10-27 2008-06-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8216680A (ja) * 2007-03-05 2008-09-18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69116A (zh) * 2007-08-07 2009-02-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1393410A (zh) * 2007-09-20 2009-03-2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1634824A (zh) * 2008-07-24 2010-01-2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8341B2 (ja) 1995-10-19 1999-12-13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印刷装置
JP2001125338A (ja) 1999-10-28 2001-05-11 Canon Inc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40749A (ja) * 2000-07-19 2002-02-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56119A (ja) * 2000-08-10 2002-02-20 Mitsuko Tamura 生前予約システム
JPWO2002056119A1 (ja) * 2001-01-12 2004-05-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56917A (ja) * 2001-11-20 2003-05-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EP1370063A3 (en) * 2002-06-04 2006-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of
JP2004145187A (ja) * 2002-10-28 2004-05-20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65337B1 (ko) * 2003-03-26 200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대전전압 제어방법
JP4882674B2 (ja) * 2006-11-02 2012-02-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225271A (ja) * 2007-03-15 2008-09-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994996B2 (ja) * 2007-08-09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93284B2 (ja) * 2009-06-18 2014-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00434B2 (ja) * 2009-07-31 2012-03-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867940B2 (en) * 2011-01-06 2014-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fer power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8195A1 (en) * 2001-05-14 2002-11-1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201571A (zh) * 2006-10-27 2008-06-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8216680A (ja) * 2007-03-05 2008-09-18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69116A (zh) * 2007-08-07 2009-02-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1393410A (zh) * 2007-09-20 2009-03-2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1634824A (zh) * 2008-07-24 2010-01-2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228A (zh) * 2015-06-29 2017-01-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92228B (zh) * 2015-06-29 2019-07-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113385A (zh) * 2015-12-03 2017-08-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7113385B (zh) * 2015-12-03 2021-02-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6980246A (zh) * 2016-01-18 2017-07-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80246B (zh) * 2016-01-18 2019-0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8831B (zh) 2015-12-16
JP2012237837A (ja) 2012-12-06
US8958708B2 (en) 2015-02-17
US20120288292A1 (en) 2012-11-15
JP5822533B2 (ja) 201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8831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888588B2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980537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94541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transfer conditions based on resistance of transfer member
US89833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8010181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6019583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261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1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41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る電源装置
US81555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705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 adjustment based on detected image data
US71621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oner adhesion on a density sensor by generating an electric field according to a visible image
JP20132319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45880B2 (en) Electric field sens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JP56641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715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34800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JP60325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71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41423B2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33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178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541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n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JP53695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