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463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463B
CN102736463B CN201210021238.3A CN201210021238A CN102736463B CN 102736463 B CN102736463 B CN 102736463B CN 201210021238 A CN201210021238 A CN 201210021238A CN 102736463 B CN102736463 B CN 102736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division
principal part
main casing
image forming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12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6463A (zh
Inventor
户松义也
桥本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6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6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壳体;和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具有沿排列方向排列的感光体。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部,所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间隔开。所述感光单元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支撑所述感光体并且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主部。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所述第四定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在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彼此间隔开的同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彼此重叠,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彼此重叠。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串列(tandem)型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串列型彩色打印机具有用于例如黄、品红、青和黑色的四个感光鼓,该四个感光鼓串列地彼此平行设置。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210630公开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主框体、鼓支撑单元和扫描仪单元。所述主框体由金属制成,具有彼此面对的一对侧壁部。
所述鼓支撑单元能相对于主框体运动,用于支撑各种颜色的感光鼓。所述扫描仪单元位于鼓支撑单元的上方,被支撑在所述侧壁部的上端部,用于对各感光鼓照射光。
定位构件在所述侧壁部的后端部之间延伸,插入凹槽形成在每一侧壁部的每一前端部。所述鼓支撑单元具有形成有能与所述定位构件配合的定位凹陷的前端部,并且具有设置有联结构件的后端部。该联结构件具有能与所述插入凹槽配合的凸起端部。因此,鼓支撑单元能相对于主框体定位。
根据该已知的彩色打印机,所述侧壁部必须支撑扫描仪单元,同时,所述侧壁部必须对所述鼓支撑单元进行定位。为此,打印机的每一侧壁部的整个面积必须是实心构件或没有孔的板。结果,无法提供重量轻且成本低的主框体,从而无法提供重量轻且成本低的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重量轻且成本低的图像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该目的和其它目的将由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实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壳体、多个感光体、感光单元和曝光单元。所述多个感光体中的每一个都限定纵向(例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所述多个感光体沿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排列方向以相邻感光体之间有间隔地排列。所述感光单元能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运动,并且包括所述多个感光体。所述曝光单元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中,沿与所述纵向和所述排列方向垂直的面对方向面对所述感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用于使所述感光体曝光。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支撑所述曝光单元并且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部。所述第一侧板还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间隔开。所述感光单元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支撑所述感光体并且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主部。所述第二侧板还具有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所述第四定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在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彼此间隔开的同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沿所述纵向彼此重叠,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沿所述纵向彼此重叠。
优选所述第一侧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主部朝所述感光体一体地延伸并且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侧板还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主部朝所述曝光单元一体地延伸并且设置有所述第四定位部。
优选当沿所述纵向看时,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共同构成L形。
优选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的相对定位。
优选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用于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相对定位。
优选所述主壳体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定位的定位构件。
优选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沿所述面对方向彼此间隔开,以提供空间。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供电部,所述供电部用于向所述感光单元提供电力。所述供电部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且位于所述空间。
优选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沿所述面对方向彼此间隔开,以提供空间。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驱动力输入部,所述驱动力输入部用于向所述感光单元提供驱动力。所述驱动力输入部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且位于所述空间。
优选所述感光单元能沿所述排列方向在被容纳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被容纳位置是所述感光单元被容纳在所述主壳体中的位置,所述拉出位置是所述感光单元从所述被容纳位置移开的位置。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的说明可清楚知道本发明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的主壳体的内壳体和抽屉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将抽屉单元定位到内壳体的从左上侧看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将抽屉单元定位到内壳体的从左侧看的侧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向处理单元提供电力和向显影单元输入驱动力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将处理单元安装到内壳体和从内壳体拆下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将抽屉单元定位到内壳体的从左侧看的侧视图;以及
图8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中将抽屉单元定位到内壳体的从左侧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至6说明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
1.彩色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横向安装型的直接串列型彩色打印机1是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该彩色打印机1包括:主壳体2;用于提供片材P的供纸单元3;以及用于在所提供的片材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
(1)主壳体
主壳体2为盒形,在侧视图中为矩形,用于在其中容纳供纸单元3和图像形成单元4。前盖5设置在主壳体2的一侧壁上。前盖5具有能枢转地连接到主壳体2的下端部。处理单元9(稍后说明)能在打开前盖5后被取放。
在下面的说明中,主壳体2设置有前盖5的侧(图1的左侧)称为“前侧”,相反侧(图1的右侧)称为“后侧”。此外,主壳体2的左侧和右侧是基于从前侧看彩色打印机1的用户的视角。
(2)供纸单元
供纸单元3包括供纸盘6,供纸盘6设置在主壳体2的下部,用于容纳片材P。彩色打印机1还包括设置在供纸盘6的前端部的上方的一对定位辊7。
容纳在供纸盘6中的每一片材P提供给定位辊7之间的位置,在预定时刻进一步提供给图像形成单元4(更准确地,感光鼓12(稍后说明)与输送带18(稍后说明)之间的位置)。
(3)图像形成单元
图像形成单元4包括:扫描仪单元8、作为感光单元的处理单元9、转印单元10和定影单元11。
(3-1)扫描仪单元
扫描仪单元8设置在主壳体2的上部。扫描仪单元8为沿朝前/朝后方向且朝左/朝右方向延伸的盒状。基于图像数据,扫描仪单元8发射图1中实线所示的激光束以使四个感光鼓12(稍后说明)曝光。扫描仪单元8沿作为面对方向的上下方向面对处理单元9。
(3-2)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9设置在扫描仪单元8的下方且转印单元10的上方,包括抽屉单元24和显影单元14。处理单元9能相对于主壳体2沿朝前/朝后方向滑动到图2中所示的被容纳位置和图6中所示的拉出位置,在所述被容纳位置能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在所述拉出位置,处理单元9被部分或完全拉出主壳体2。
抽屉单元24能相对于主壳体2沿朝前/朝后方向滑动,并且设置有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12和电晕带电器(Scorotron charger)13。感光鼓12为圆筒形,沿前后方向以固定间隔并排放置,以使每一感光鼓12沿左右方向或称横向延伸。
带电器13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相应感光鼓12斜后上方的位置,以与该感光鼓12有间距地面对该感光鼓12。
显影单元14与感光鼓12一一对应。显影单元14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相应感光鼓12的上方,具有显影辊15。
显影辊15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显影单元14的底部,以使显影辊15的后部暴露在显影盒14的外部并且接触感光鼓12的前上部。
显影单元14具有调色剂室,每一调色剂室都位于每一显影辊15的上侧,用于在其中容纳每种颜色的调色剂。
调色剂室中的调色剂随着显影辊15的旋转被承载在显影辊15的外周面上。另一方面,感光鼓12的表面随着感光鼓12的旋转由电晕带电器13均匀带电。然后,该表面经受从扫描仪单元8发射的激光束(实线所示)的高速扫描。结果,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形成与将在片材P上形成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当感光鼓12进一步旋转时,沉积在显影辊15上的调色剂被选择性地提供给形成在感光鼓12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从而通过逆显影(reverse development)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形成可见的调色剂图像。
(3-3)转印单元
转印单元10沿前后方向在主壳体2中设置在供纸单元3的上方且处理单元9的下方。转印单元10包括:驱动辊16、从动辊17、输送带18和四个转印辊19。
驱动辊16和从动辊17沿前后方向彼此面对并且间隔开。输送带18是绕驱动辊16和从动辊17张紧的环带,以使输送带18的顶部面对并接触感光鼓12。当驱动辊16被驱动而旋转时,输送带18旋转,以使输送带18的顶部从前向后运动。
转印辊19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面对相应感光鼓12的位置,输送带18的上部夹在该转印辊19与相应感光鼓12之间。
从供纸单元3提供给图像形成单元4的片材P被输送带18朝后输送,顺次经过感光鼓12与转印辊19之间的转印位置。在片材P被输送带18输送的同时,承载在感光鼓12上的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P上,从而在片材P上形成彩色图像。
(3-4)定影单元
定影单元11设置在输送带18的后上方,包括热辊20和面对热辊20的压力辊21。在定影单元11中,在片材P经过热辊20与压力辊21之间的位置的同时,转印到片材P上的彩色图像由于热和压力而被热定影到片材P上。
(4)片材的排出
已经定影有单色或彩色图像的片材P被排出辊22输送,被排出到形成在扫描仪单元8上方的排纸盘23。
2.主壳体
主壳体2包括:作为彩色打印机1外壳的外壳体31;和图2中所示的设置在外壳体31内部的内壳体32。
(1)外壳体
外壳体31基本上呈盒状,具有设置有前盖5的前端部。此外,图2中所示的定位构件33设置在外壳体31的右侧和左侧。每一定位构件33都位于外壳体31的侧壁部的沿竖直方向的中央部,并且从每一侧壁部沿横向朝内延伸。每一定位构件33都基本上为棱柱体。
(2)内壳体
内壳体32由金属板形成,基本上呈底侧敞开的矩形。内壳体32包括:作为第一侧板的一对主侧板34;扫描仪支撑板35;后梁36;以及基轴49。
通过对金属板使用相同的冲压模具(pressing-pressdie)进行冲压来生产所述一对主侧板34。每一主侧板34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L形。也就是说,每一主侧板34都包括:第一主部37和第一延伸部38。
第一主部37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并且为矩形。在侧视图中,第一主部37与每一感光鼓12有间距地位于每一感光鼓12上方。具体而言,在侧视图中,第一主部37沿竖直方向与支撑每一感光鼓12的内侧板51(稍后说明)的第二主部53(稍后说明)间隔开。每一第一主部37都具有安装在每一定位构件33的前端部。
第一主部37形成有与扫描仪支撑板35相关的三个配合孔39和三个螺钉孔40。三个配合孔39位于第一主部37的上端部,并且沿朝前/朝后方向分别排列在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中部和后端部。每一配合孔39为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形。每一螺钉孔40位于每一配合孔39的上方且与每一配合孔39相邻。每一螺钉孔40基本上呈圆形。
第一延伸部38从第一主部37的后端部朝下延伸,在侧视图中呈矩形。第一延伸部38位于最后方的感光鼓12的后方。第一延伸部38具有形成有通孔48的后端部,通孔48基本上呈圆形,该圆形的直径大于基轴49的外径,以允许基轴49延伸穿过通孔48。
扫描仪支撑板35在俯视图中为矩形,并且朝前/朝后且朝右/朝左延伸。扫描仪支撑板35的每一侧一体地设置有三个凸起41和固定板42。每一凸起41从扫描仪支撑板35的每一侧沿横向朝外凸起,并且在俯视图中基本上呈矩形。每一凸起41沿朝前/朝后方向的长度小于配合孔39沿朝前/朝后方向的长度。此外,每一凸起41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小于每一配合孔39的竖直宽度。此外,这些凸起部41沿朝前/朝后方向彼此间隔开,以与三个配合孔39相对应。
每一固定板42都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并且从扫描仪支撑板35的每一侧朝上凸起。每一固定板42都形成有三个螺钉孔43,三个螺钉孔43处于与每一主侧板34的三个螺钉孔4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凸起41和固定板42能通过以下方式同时形成:在矩形金属板上做出与凸起41相对应的切口,然后沿与扫描仪支撑板35的横向侧相对应的直线朝上弯曲横向端部。
扫描仪支撑板35形成有四个狭缝46,并且具有一对扫描仪定位部44和四个座部45。狭缝46位于扫描仪支撑板35沿横向的中央部,并且沿横向直线延伸。此外,狭缝46沿朝前/朝后方向彼此间隔开,以使每一狭缝46与每一感光鼓12相对且在每一感光鼓12的上方。
扫描仪定位部44位于扫描仪支撑板35沿朝前/朝后方向的中央部,并且沿横向彼此间隔开,处于狭缝46沿横向的外部的位置。每一扫描仪定位部44从扫描仪支撑板35朝上凸起,并且呈圆柱形。此外,右定位部44形成有朝下凹陷的、基本上呈圆形的凹陷47a,左定位部44形成有朝下凹陷的、基本上呈椭圆形的凹陷47b。
每一座部45位于扫描仪支撑板35的每一角部,具有从扫描仪支撑板35朝上凸起的矩形柱的形状。通过使每一凸起41与配合孔39装配配合(fitting engagement)且使螺钉(未示出)与彼此对齐的螺钉孔40和43螺纹配合(threading engagement),扫描仪支撑板35跨越主侧板34与主侧板34之间。
通过使扫描仪单元8的每一定位凸台(未示出)与每一凹陷47配合且将扫描仪单元8的每一角部固定到每一座部45,扫描仪单元8被固定到扫描仪支撑板35。从扫描仪单元8发射的激光束穿过狭缝46,以使每一感光鼓12被激光束曝光。
后梁36沿横向延伸,基本呈板状,位于扫描仪支撑板35的后方。后梁36的每一横向端部固定在主侧板34的每一后上端部。
基轴49沿横向延伸,并且呈圆柱杆形。基轴49以基轴49的每一横向端部插入穿过每一通孔48的方式跨越主侧板34与主侧板34之间。
3.处理单元
(1)抽屉单元
抽屉单元24包括由一对外侧板(未示出)、前梁(未示出)和后梁(未示出)构成的基本上呈矩形的框体(未示出)。抽屉单元24在矩形框体内部还包括:作为第二侧板的一对内侧板51;感光鼓12;四个鼓子单元52,每一鼓子单元52与每一感光鼓12相对应;以及定位轴55。
每一内侧板51形成有四个鼓支撑孔56,所述一对内侧板51沿横向彼此面对并且彼此对齐,以使内侧板51中的一个的鼓支撑孔56与另一内侧板51的鼓支撑孔56沿横向对齐。此外,通过对金属板使用相同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来生产内侧板51。每一内侧板51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具有被朝上弯曲而在侧视图中基本呈L形的前端部。具体而言,每一内侧板51包括:第二主部53;和与第二主部53一体的第二延伸部54。
第二主部53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在侧视图中呈矩形。第二主部53具有约等于感光鼓12的直径的竖直长度,并且形成有四个鼓支撑孔56和凹口部57。
鼓支撑孔56在侧视图中呈圆形,并且以恒定间隔沿朝前/朝后方向排列。凹口部57为这样的V形:凹口部57的开口端在第二主部53的后端,V形的底位于该开口端的前方。凹口部57用于当如图2所示处理单元9安装到主壳体2时接受主壳体侧的基轴49。
第二延伸部54从第二主部53的前端部朝上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呈矩形。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圆形的轴插入孔58形成在第二延伸部54的上端部。轴插入孔58的内径大于定位轴55的外径,用于允许定位轴55插入穿过它们。
每一感光鼓12沿横向延伸,并且呈圆筒形。每一感光鼓12的每一横向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每一鼓支撑孔56。顺便提及,每一感光鼓12的左端部用于与主壳体2的公耦合构件(male couplingmember)(未示出)配合。
鼓子单元52沿横向延伸,并且呈三棱柱形。四个鼓子单元52沿朝前/朝后方向以恒定间隔排列,以使每一鼓子单元52位于每一感光鼓12的后方。每一电晕带电器13与每一鼓子单元52并排放置并且保持到每一鼓子单元52。
定位轴55沿横向延伸,并且基本上呈圆柱形。定位轴55横跨在内侧板51之间,以使定位轴55的每一端部插入穿过每一轴插入孔58。此外,定位轴55的所述每一端部沿横向凸起到抽屉单元24的外部。
(2)处理单元的定位
如图3和4所示,通过使凹口部57与基轴49配合来达到处理单元9的后端部相对于内壳体32的定位。此外,处理单元9的前端部从上方抵接定位构件33。也就是说,定位轴55的每一端部抵接每一定位构件33。换言之,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主壳体侧)和定位轴55的所述每一端部(处理单元侧)都抵接定位构件33的上表面。因此,借助定位构件33达到处理单元9的前端部相对于内壳体32的定位。
换言之,在主侧板34中,第一延伸部38的、基轴49所延伸穿过的下端部用作第一定位部,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用作第二定位部。此外,在内侧板51中,第二主部53形成有凹口部57的后端部连同第一延伸部38的下端部用作第三定位部,第二延伸部54的、定位轴55所延伸穿过的上端部连同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用作第四定位部。
在侧视图中,第一主部37和第二主部53沿竖直方向彼此间隔开,避免互相重叠,第一延伸部38的下端部和第二主部53的后端部彼此重叠,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和第二延伸部54的上端部彼此重叠。
因为这一结构,在主侧板34和内侧板51相对于彼此定位的同时避免主侧板34与内侧板51之间重叠,从而可提供紧凑的打印机。结果,能提供重量轻且成本低的打印机。也就是说,主侧板34与内侧板51之间的不重叠在侧壁区域提供了空隙区域,从而降低重量和成本。
此外,如图4所示,因为第二延伸部54设置为从第二主部53的前端部朝上延伸,因此,无需从主侧板34的前端部朝下延伸的延伸部,也可使第二延伸部54的前端部相对于主侧板34的前端部定位。这也使主侧板34的尺寸减小,导致重量轻且成本低的打印机。
此外,由于主侧板34在侧视图中呈L形,因此可减小主侧板34在第一主部37即第一延伸部38的前方的部分的面积。
此外,通过凹口部57与基轴49配合,第二主部53的后端部能相对于第一延伸部38的下端部定位。因此,借助简单的结构可稳定获得这种定位。
此外,如图3所示,主侧板34的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和定位轴55的每一横向端部安装在主壳体2的定位构件33的上端面上。换言之,借助共同的定位构件33,能获得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与第二延伸部54的上端部之间的相对定位。因此,借助简单的结构可稳定获得这种定位。
(3)向处理单元提供电力及向显影单元输入驱动力
如图5所示,在主壳体2中设置作为驱动力输入部的主壳体侧联结器61和作为电力输入部的主壳体侧电极62。
联结器61位于显影单元14的左侧,并且在侧视图中位于第一主部37与第二主部53之间。当处理单元9安装到主壳体2后,这些联结器61随着前盖5的关闭运动连锁地朝显影单元14的耦合构件(未示出)运动,并耦合到显影单元14的耦合构件(未示出),避免联结器61与所述耦合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来自主壳体2中的驱动源(未示出)的驱动力能借助联结器61传递到显影单元14。此外,联结器61随着前盖5的打开运动连锁地离开耦合构件,以不与耦合构件耦合。
由于联结器61位于第一主部37与第二主部53之间,第一主部37与第二主部53之间限定的空间能有效地用于布置这些联结器61。
电极62位于处理单元9的右侧,并且在侧视图中位于第一主部37与第二主部53之间。当完成处理单元9在主壳体2中的安装后,这些电极62总是被朝左施力,以使它们能朝处理单元9的电极(未示出)运动并且与处理单元9的所述电极电接触。从主壳体2中的电源(未示出)提供的电力借助电极62提供给处理单元9,借助电线(未示出)提供给显影单元14和电晕带电器13。
由于电极62位于第一主部37与第二主部53之间,第一主部37与第二主部53之间限定的空间能有效地用于布置这些电极62。
(4)处理单元的安装和拆下
通过打开前盖5并相对于主壳体2朝前拉处理单元9,能使处理单元9运动到拉出位置。此外,通过将处理单元9推入主壳体2,能使处理单元9运动到被容纳位置,然后如上所述相对于主壳体2定位。
因为该结构,能容易地进行处理单元9相对于主壳体2的安装和拆下。
4.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图7中与图1至6中类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借助定位构件33,通过将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和定位轴55的横向端部安装在主壳体2的定位构件33的上表面上,实现了第一主部37的前端部与第二延伸部54的上端部之间的相对定位。
然而,在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主侧板34A的第一主部37A具有设置有配合部71的前端部,配合部71用作第二定位部。通过形成位于第一主部37A的前上角部的矩形凹口设置配合部71。定位轴55的每一横向端部能与配合部71配合。顺便提及,第二延伸部54朝上延伸,以使定位轴55能安装在所述凹口。由于定位轴55与配合部71之间的配合,第二延伸部54的上端部能相对于第一主部37A的前端部定位。此外,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
5.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仪单元位于处理单元9上方且面对处理单元9,处理单元9能沿朝前/朝后方向被拉和推。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扫描仪单元位于处理单元下方且面对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能沿竖直方向安装到主壳体或从主壳体拆下。为此,在主壳体的上壁设置顶盖(未示出),用于取放处理单元。
(1)结构
打印机具有主壳体的内壳体32A。内壳体32A包括作为第一侧板的一对主侧板81。顺便提及,扫描仪支撑板(未示出)横跨在主侧板81的下端部之间,用于支撑扫描仪单元(未示出)。
通过对金属板使用相同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来生产主侧板81。每一主侧板81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具有被朝上弯曲而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L形的前端部。也就是说,每一主侧板81包括:第一主部82;和与第一主部82一体的第一延伸部83。
第一主部82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矩形并且与感光鼓12间隔开且在感光鼓12下方。第一基轴84横跨第一主部82的后端部之间。
每一第一延伸部83从第一主部82的前端部朝上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矩形。第一延伸部83的每一上端部位于最前方的感光鼓12的前方。第二基轴85横跨第一延伸部83的上端部之间。
处理单元具有包括作为第二侧板的一对内侧板86的抽屉单元。通过对金属板使用相同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来生产内侧板86。每一内侧板86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具有被朝下弯曲而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L形的后端部。也就是说,每一内侧板86包括:第二主部87;和与第二主部87一体的第二延伸部88。
第二主部87沿朝前/朝后方向延伸,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矩形。此外,第二主部87具有约等于感光鼓直径的竖直长度。凹口部89形成在第二主部87的前端部。具体而言,凹口部89具有形成在第二主部87的前下端角部的矩形,用于当处理单元容纳在主壳体中时从下方接收第二基轴85。
每一第二延伸部88从第二主部87的后端部朝下延伸,在侧视图中基本上呈矩形,并且形成有凹口部90。凹口部90形成在第二延伸部88的下端部,并且基本上呈这样的V形:凹口部90的开口端在第二延伸部88的下端面。凹口部90用于当处理单元容纳在主壳体中时从下方接收第一基轴84。
(2)处理单元的定位
通过使前凹口部89从上方与第二基轴85配合,处理单元的前端部相对于内壳体定位。此外,通过使后凹口部90从上方与第一基轴84配合,处理单元的后端部相对于内壳体定位。也就是说,在主侧板81中,第一主部82的、第一基轴84所插入穿过的后端部用作第一定位部,第一延伸部83的、第二基轴85所插入穿过的上端部用作第二定位部。
此外,在内侧板86中,第二延伸部88形成有后凹口部90的下端部用作相对于第一主部82的后端部定位的第三定位部,第二主部87形成有前凹口部89的前下端部用作相对于第一延伸部83的上端部定位的第四定位部。
第一主部82和第二主部87沿竖直方向彼此间隔开,以使它们彼此不重叠,在侧视图中,第一延伸部83的上端部和第二主部87的前端部在前侧彼此重叠,第一主部82的后端部和第二延伸部88的下端部在后侧彼此重叠。
(3)处理单元的安装和拆下
通过打开顶盖(未示出)且朝上拉处理单元,能将处理单元从主壳体取出。通过将处理单元朝下推入主壳体,能使处理单元容纳在主壳体中。该容纳完成后,能达到处理单元相对于主壳体的上述定位。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主壳体;
多个感光体,所述多个感光体中的每一个都限定纵向,所述多个感光体沿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排列方向以相邻所述感光体之间具有间隔的方式排列;
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能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运动,并且包括所述多个感光体;以及
曝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中,沿与所述纵向和所述排列方向垂直的面对方向面对所述感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用于使所述感光体曝光,
其中,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支撑所述曝光单元并且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部,所述第一侧板还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间隔开,
所述感光单元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支撑所述感光体并且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主部,所述第二侧板还具有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所述第四定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沿所述纵向彼此重叠,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沿所述纵向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彼此间隔开,
所述感光单元能沿所述排列方向在被容纳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被容纳位置是所述感光单元被容纳在所述主壳体中的位置,所述拉出位置是所述感光单元从所述被容纳位置移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主部朝所述感光体一体地延伸并且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部,
所述第二侧板还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主部朝所述曝光单元一体地延伸并且设置有所述第四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沿所述纵向看时,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共同构成L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的相对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用于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相对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定位的定位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沿所述面对方向彼此间隔开,以提供空间,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供电部,所述供电部用于向所述感光单元提供电力,所述供电部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且位于所述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部和所述第二主部沿所述面对方向彼此间隔开,以提供空间,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驱动力输入部,所述驱动力输入部用于向所述感光单元提供驱动力,所述驱动力输入部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且位于所述空间。
CN201210021238.3A 2011-03-30 2012-01-31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736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6280 2011-03-30
JP2011076280A JP5353936B2 (ja) 2011-03-30 2011-03-3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463A CN102736463A (zh) 2012-10-17
CN102736463B true CN102736463B (zh) 2015-03-25

Family

ID=4556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1238.3A Active CN102736463B (zh) 2011-03-30 2012-01-31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68204B2 (zh)
EP (1) EP2506086B1 (zh)
JP (1) JP5353936B2 (zh)
CN (1) CN1027364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1255B2 (ja) 2011-06-30 2015-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048B2 (ja) * 2011-06-30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9226B2 (ja) 2012-07-03 2016-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359B2 (ja) * 2012-07-03 2016-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42656B2 (ja) * 2013-05-09 2017-06-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位置決め機構
JP6111875B2 (ja) * 2013-06-07 2017-04-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
JP7283160B2 (ja) * 2019-03-22 2023-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5484A (en) * 1993-05-26 1995-12-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1273A (ja) * 1991-03-19 1992-10-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235342B2 (ja) 1994-05-16 2001-12-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3477968B2 (ja) * 1996-01-10 2003-1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62782A (ja) * 2000-06-09 2002-02-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サブユニット取付構造及びサブユニット取付、取外し方法
JP4784822B2 (ja) * 2005-11-29 2011-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52490B2 (ja) * 2007-10-05 2012-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体支持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39736B2 (ja) 2008-02-29 2010-09-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21787B2 (ja) * 2008-02-29 201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25590B2 (ja) * 2008-03-25 2011-07-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JP5077301B2 (ja) * 2009-06-30 2012-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5484A (en) * 1993-05-26 1995-12-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6086A2 (en) 2012-10-03
JP5353936B2 (ja) 2013-11-27
US8768204B2 (en) 2014-07-01
EP2506086A3 (en) 2014-02-26
JP2012211940A (ja) 2012-11-01
US20120251163A1 (en) 2012-10-04
EP2506086B1 (en) 2019-10-02
CN102736463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646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202512362U (zh) 显影盒
US10012947B2 (en) Developer cartridge
CN102109792B (zh) 显影盒
US94710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exposing member movable between exposure position close to drum and separated position separated from the drum
CN100390683C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470398B (zh) 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CN102902179B (zh) 成像设备
CN102968021A (zh) 具有壳和显影辊的显影盒
CN104238310A (zh) 设有线圈形电极构件的盒
CN102109796B (zh) 处理盒、显影盒和成像设备
JP61758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31A (zh)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CN204807922U (zh)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2067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02168B (zh) 清洁刮板、清洁装置、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托架元件
CN102968025B (zh)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CN104520774A (zh) 处理盒
CN102707600B (zh) 充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电位控制板
CN102198889A (zh) 接地结构、纸张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