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8025B -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8025B
CN102968025B CN201210324531.7A CN201210324531A CN102968025B CN 102968025 B CN102968025 B CN 102968025B CN 201210324531 A CN201210324531 A CN 201210324531A CN 102968025 B CN102968025 B CN 102968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urning axle
axle
acceptance division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5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8025A (zh
Inventor
板桥奈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68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8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38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 G03G2215/0141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55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69Supplying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55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72Housing of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显影剂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供给构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接触所述显影剂构件。壳体容纳显影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开口。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至少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中。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如彩色打印机中的显影装置,以及安装该显影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子照相打印机具有以能拆下的方式安装在其中的显影装置。每一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装置框体,以及支撑在显影装置框体中的显影辊和供给辊。
已提出的这种显影装置是包括如下部件的显影盒:盒框体,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盒框体中的显影辊,以及在面朝和接触显影辊的同时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盒框体中的供给辊。显影盒还包括槽和通孔,槽形成在盒框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用于接收设置在显影辊中的旋转轴的端部,通孔形成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用于插入设置在供给辊中的旋转轴的端部。形成在左侧壁中的槽和通孔是连通的。
然而,由于形成在左侧壁中的槽和通孔是连通的,已知显影盒中的盒框体没有足够的强度。结果,不可能总是使支撑在盒框体中的供给辊和显影辊以足够的精确性相对定位,导致成像结果不一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构成显影装置的外壳体的强度,并且能提高使显影剂承载构件和显影剂供给构件相对定位精确性的显影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这种显影装置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构件、供给构件、壳体、第一桥接部和第二桥接部。所述显影剂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用于承载显影剂。所述供给构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接触所述显影剂构件,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构件。所述壳体容纳显影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桥接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跨越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桥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跨越所述第二开口。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供给构件,所述供给构件具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在使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暴露的同时,覆盖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准备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端部的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壁包括各自具有接收槽的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所述第一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包括窄槽,所述窄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的宽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壁的内侧朝所述第二壁的外侧将所述第二端部插入所述第二通孔,直至所述覆盖部接触所述第二接收部;当所述覆盖部接触所述第二接收部时,在使所述供给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到所述第二壁侧的同时,将所述第一端部定位在所述壳体中;以及使所述供给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到所述第一壁侧,以使所述窄槽与所述小直径部相配合。
根据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构件、供给构件和壳体。所述显影剂构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用于承载显影剂。所述供给构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接触所述显影剂构件,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构件。所述壳体容纳显影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包括所述第一旋转轴能插透的第一轴穿透区域。所述第二壁包括所述第二旋转轴能插透的第二轴穿透区域。所述第一壁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轴穿透区域内的第一穿孔。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至少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中。所述第二壁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轴穿透区域内的第二穿孔。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至少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穿孔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由于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将变得清楚明白。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从左上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显影盒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下框体从左上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下框体的右视图;
图6(a)~图6(c)是将供给辊安装到下框体的说明图;
图7是将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到下框体的说明图;
图8是将轴支承构件和显影辊安装到下框体的说明图;
图9(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下框体的俯视图;
图9(b)是图9(a)中所示的下框体的后视图;
图10(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下框体的右视图;
图10(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下框体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打印机
如图1所示,打印机1是直接串列型彩色打印机。
在以下说明中,相对于打印机1和显影盒23(稍后说明)的方向与图中箭头示出的方向相对应,并且假设打印机1和显影盒23处于水平方向。此外,左右方向等同于宽度方向。
具体而言,打印机1的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不同于显影盒23的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显影盒23安装在打印机1和鼓盒22中,以使显影盒23的前侧面朝打印机1的前上侧,显影盒23的后侧面朝打印机1的后下侧。
打印机1包括主壳体2。四个感光鼓3彼此平行地排列在主壳体2内部,并且沿前后方向并排放置。根据调色剂图像的颜色(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区分四个感光鼓3。
电晕带电器(Scorotroncharger)4、LED单元5和显影辊6与每一感光鼓3相对。
感光鼓3的表面由相应的电晕带电器4均匀带电,接着基于图像数据由相应的LED单元5发出的光曝光,从而在各个感光鼓3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承载在显影辊6上的调色剂提供给相应的潜像,从而在感光鼓3的表面产生可见的调色剂图像。
纸P容纳在主壳体2内部的纸盒7中。设置各种辊,以将纸P从纸盒7提供给输送带8。
输送带8位于感光鼓3与转印辊9之间,转印辊9位于面对各个感光鼓3的位置。向转印辊9施加转印偏压,用于将承载在感光鼓3上的调色剂图像顺次转印到纸P上,以使图像重叠。
在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已转印到纸P上后,将纸P输送到定影单元10。定影单元10用热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P上。设置各种辊,用于将纸P随后排出到排纸盘11中。
2.处理盒
打印机1设置有与四种打印颜色相对应的四个处理盒21。
处理盒21以能拆下的方式安装在主壳体2中,彼此平行且沿前后方向并排放置。
顶盖49设置在主壳体2的上壁,能打开和关闭。处理盒21能通过打开顶盖49安装在主壳体2中或从主壳体2取出。
每一处理盒21包括:以能拆下的方式安装在主壳体2中的鼓盒22,以及以能拆下的方式安装在鼓盒22中的显影盒23。
(1)鼓盒
鼓盒22由鼓框体24构成。鼓框体24还包括:鼓支撑部25和显影盒容纳部26。
鼓支撑部25构成鼓框体24的后下侧,用于支撑相应的感光鼓3、电晕带电器4和鼓清洁辊15。
感光鼓3大致呈圆筒形,沿左右方向伸展。感光鼓3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各个鼓支撑部25的下端,并且从形成在各个鼓支撑部25底部的开口露出。电晕带电器4从相应的感光鼓3斜后上方的位置面对该感光鼓3,但是与该感光鼓3分离。鼓清洁辊15位于相应的感光鼓3的后侧,面对且接触该感光鼓3。
每一鼓框体24的显影盒容纳部26设置在鼓支撑部25的前上方,并且在后上侧形成有开口,以允许安装和取下相应的显影盒23。
(2)显影盒
如图2和3所示,显影盒23中的每一个由显影框体30构成。显影框体30为壳体,大致呈盒状,并且沿左右方向伸展。显影框体30包括:下框体31,以及安装到下框体31的上框体32。
(2-1)下框体
如图4所示,下框体31由以下部件一体构成: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彼此平行地排列,并且沿宽度方向分离;下壁36,下壁36连接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下边缘;以及前壁37,前壁37将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前边缘与下壁36连接。
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大致呈平板形。第一接触部56形成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前部,第一开口27形成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后部。
第一接触部56中的每一个大致呈平板形。第一接触部56分别设置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上边缘,并且沿相应的左方和右方从上边缘朝外连续延伸。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显影框体30中,第一开口27分别形成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彼此相对的位置。第一开口27是形成在相应的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后上边缘的凹陷,该凹陷沿对应于橡胶辊17与海绵辊19(稍后说明)彼此相对的方向的方向X、朝相应的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前下侧穿入(见图3和图5)。
桥部33也设置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见图4和图5)。桥部33沿垂直于左右方向及方向X的方向Y跨过相应的第一开口27相对于方向X的大致中心部。也就是说,每一桥部33将相应的第一开口27划分为占据第一开口27上部的显影辊轴暴露槽28和占据第一开
27下部的供给辊轴暴露通孔29。换言之,对于每一侧壁34和侧壁35,槽28和孔29构成穿透区域。每一槽28构成相应的侧壁34和侧壁35的切口。
如图5所示,暴露槽28在侧视图中大致呈U形,从相应的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后上边缘沿斜前下方凹陷。暴露槽28的宽度大于显影辊轴16(稍后说明)的左端和右端的直径。显影辊轴16插入侧壁34和侧壁35的穿透区域。当对显影辊轴16沿左右方向投影时,显影辊轴16位于槽28(切口)中。
暴露孔29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暴露孔29的边比供给辊轴18(稍后说明)的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的直径长。在该实施方式中,供给辊轴18插入侧壁34和35的穿透区域。当对供给辊轴18沿左右方向投影时,供给辊轴18位于暴露孔29中。
如图4所示,一对壁侧突出部47设置在左侧壁34的外侧,并且位于暴露槽28的沿直径方向的相对侧。更具体地,壁侧突出部47中的一个位于暴露槽28的上方,另一个位于暴露槽28的下方。壁侧突出部47大致呈柱形,从左侧壁34朝左突出。
如图5所示,一对壁侧凹部48形成在右侧壁35的外侧,并且位于暴露槽28的沿直径方向的相对侧。更具体地,壁侧凹部48中的一个形成在暴露槽28的上方,另一个形成在暴露槽28的下方。壁侧凹部48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朝左凹入右侧壁35。上壁侧凹部48也形成为沿左右方向穿透右侧壁35的通孔(见图4)。
调色剂装填孔98形成在右侧壁35。调色剂装填孔98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形成在右侧壁35的前侧部。
如图3所示,下壁36的前部由弯曲壁40和弯折壁41连续形成,下壁36的后部由弧形壁42和肋部43连续形成。
弯曲壁40大致呈弧形,该弧形与搅拌器12(稍后说明)的旋转路径一致。
弯折壁41具有形成在沿前后方向中点的朝上的弯折部。更具体地,弯折壁41从其后边缘起始,从弯曲壁40的前边缘朝前向上倾斜,接着弯折,以朝前向下倾斜。
弧形壁42大致呈弧形,该弧形与供给辊13(稍后说明)的旋转路径一致。
肋部43在侧视图中大致呈T形,该″T″的底部连续形成有弧形壁42的后边缘,该″T″的头部朝后突出。
通过将弯曲壁40的后边缘与弧形壁42的前边缘连在一起而连续形成下壁36的前部和后部。
划分壁45形成在下壁36的前部与后部之间。划分壁45形成为从弯曲壁40和弧形壁42起始的连续延伸部,并且朝上突出。也就是说,划分壁45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时,朝上框体32突出(见图4)。
划分壁45的末端竖直面对上框体32的后侧上壁53(稍后说明)的下表面,但与该下表面分离。
如图4所示,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固定部46和多个(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接收部50形成在下壁36。
固定部46与划分壁45的前侧相邻,并且沿左右方向彼此分离。固定部46大致呈圆筒形,从弯曲壁40朝上竖起,并且固定部46的末端突出到后侧上壁53(稍后说明)的上方(见图3)。
接收部50位于沿左方和右方朝内与相应的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间隔开的位置。接收部50大致呈平板形,从弧形壁42斜朝后上方突出。
接收槽51形成在每一接收部50,用于接收供给辊轴18(稍后说明)。接收槽51在侧视图中大致呈U形,沿方向X凹入接收部50,以在后上侧敞开(见图4)。如图5所示,形成在右接收部50的接收槽51具有:定义为窄槽54的下部,以及定义为宽槽55的上部。
窄槽54在侧视图中大致呈U形。窄槽54的宽度(窄槽54沿与方向X和左右方向垂直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左接收槽51的宽度(左接收槽51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形成在供给辊轴18(稍后说明)的小直径部70的直径。
宽槽55连续形成有窄槽54的两端(窄槽54敞开侧的两端)。宽槽55在最初沿宽度方向朝外弯曲后,沿方向X延伸。宽槽55的宽度(宽槽55沿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窄槽54的宽度,大约等于接收槽51的宽度。宽槽55的宽度(宽槽55沿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大致等于供给辊轴18(稍后说明)的外径。
如图5所示,当对由宽槽55和桥部33限定的区域沿左右方向投影时,该区域沿方向X的长度大于供给辊轴18(稍后说明)的直径。因此,宽槽55和桥部33限定出供给辊轴18能自由运动的空间。
如图3所示,前壁37的下部是从弯折壁41的前边缘连续形成的,并且朝前方、向上倾斜,前壁37的上部从其下部的上边缘连续朝上径直延伸。
第二接触部57形成在前壁37的上边缘。如图4所示,第二接触部57大致呈平板形,其从前壁37的上边缘朝前连续延伸。(2-2)上框体
如图3所示,上框体32一体地设置有前侧上壁52和后侧上壁53。
如图2所示,前侧上壁52由膨胀部58和接触部62构成。
膨胀部58构成前侧上壁52的中心部,并且朝上膨胀。
接触部62大致呈平板形,并且沿膨胀部58的前侧、左侧和右侧设置,以包围膨胀部58。在将上框体32安装到下框体31后,接触部62与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的形状一致。
如图3所示,后侧上壁53大致呈平板形,并且从前侧上壁52的后边缘连续朝后延伸。
(2-3)显影框体
如图3所示,在将下框体31和上框体32如稍后将要说明的组装到一起后,形成在显影框体30中的空间为划分壁45所划分为调色剂容纳室38和显影室39,调色剂容纳室38构成划分壁45前方的空间,显影室39构成划分壁45后方的空间。换言之,划分壁45将显影框体30划分为调色剂容纳室38和显影室39。
(2-4)调色剂容纳室
如图3所示,调色剂容纳室38装填有调色剂。搅拌器12也设置在调色剂容纳室38中,位于调色剂容纳室38沿竖直和前后方向的中心。
搅拌器12包括: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侧壁34和侧壁35的旋转轴83,以及设置在旋转轴83的搅拌叶片84。
搅拌叶片84由柔性材料形成,并且固定到旋转轴83的外周面,以从旋转轴83沿径向朝外延伸。
通过将旋转轴83支撑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使搅拌器12以能旋转地方式支撑在显影框体30。(2-5)显影室
第二开口69形成在显影室39的后侧。第二开口69由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后边缘、肋部43的后边缘和后侧上壁53的后边缘具体限定。第二开口69连续形成有暴露槽28。
显影辊6、供给辊13和厚度限制片14设置在显影室39的内部。
显影辊6位于显影室39的后端,以使显影辊6的后部和上部从第二开口69露出。如图8所示,显影辊6由显影辊轴16和橡胶辊17构成。橡胶辊17覆盖显影辊轴16,以使显影辊轴16的左端和右端暴露。
如稍后将要详细说明的,通过将显影辊轴16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显影辊6以能旋转的方式位于显影框体30中。
如图3所示,供给辊13位于弧形壁42的内部,并且位于显影辊6的前下侧。如图7所示,供给辊13包括供给辊轴18和海绵辊19。
海绵辊19用于给橡胶辊17提供调色剂。海绵辊19在让供给辊轴18的左端和右端暴露的同时覆盖供给辊轴18。如图6(a)所示,海绵辊19以粘附的方式固定到供给辊轴18的粘附区域90。海绵辊19所固定到的供给辊轴18的粘附区域90从海绵辊19的右边缘延伸到海绵辊19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点。也就是说,粘附区域90并不延伸到海绵辊19的左边缘。粘附区域90以左的区域定义为弹性变形区域91。
供给辊轴18的左端和右端从海绵辊19的左侧和右侧朝外突出,分别定义为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
左暴露部80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右暴露部81。
如图5所示,小直径部70形成在右暴露部81。小直径部70形成在右暴露部81,且位于与形成在右接收部50的窄槽54相对应的位置,小直径部70是通过使供给辊轴18的外周面沿径向朝内凹陷而形成的,以使小直径部70的直径比左暴露部80的直径小。
供给辊13的位置使得供给辊13的海绵辊19面对且接触显影辊6的橡胶辊17。如稍后将要详细说明的,通过将供给辊轴18的左端和右端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使供给辊13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显影框体30中。
如图3所示,厚度限制片14固定在固定部46的末端,以使厚度限制片14的后端部接触橡胶辊17的顶部。
如图7和8所示,第一侧密封构件59、第二侧密封构件60和轴支承构件61设置在显影室39中。
第一侧密封构件59位于与暴露孔29相对应的位置。第一侧密封构件59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通孔63穿透每一第一侧密封构件59沿左右方向的中心部,以允许供给辊轴18通过。如稍后将要详细说明的,供给辊轴18的左端和右端插过相应的第一侧密封构件59,这时,第一侧密封构件59中的一个位于左接收部50与左侧壁34之间,第一侧密封构件59中的另一个位于右接收部50与右侧壁35之间。
第二侧密封构件60在侧视图中大致呈U形,符合暴露槽28的下侧弯曲的形状。如稍后将要详细说明的,第二侧密封构件60位于相应的第一侧密封构件59的上方,并且一个第二侧密封构件60夹在供给辊轴18的左端和右端中的一个与显影辊轴16的左端和右端中的相应一个之间。
如图8所示,轴支承构件61由导电树脂材料形成,呈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的平板形。也就是说,轴支承构件61独立于显影框体30形成。两轴支承构件61进一步区分为与左侧壁34相对应的左轴支承构件65和与右侧壁35相对应的右轴支承构件66。
左轴支承构件65具有:显影辊轴支撑孔72、供给辊轴支撑孔73、以及形成在其中的一对轴支承侧凹部75。
支撑孔72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穿透左轴支承构件65的后上部。支撑孔72的直径大致等于(略大于)显影辊轴16的外径。
支撑孔73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穿透左轴支承构件65在支撑孔72的前下侧的部分。支撑孔73的直径大致等于(略大于)左暴露部80的外径。
轴支承侧凹部75形成在支撑孔72的沿直径方向的相对侧,并且位于与壁侧突出部47相对应的位置。换言之,一个轴支承侧凹部75形成在支撑孔72的上方,另一个形成在支撑孔72的下方。轴支承侧凹部75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沿左右方向穿透左轴支承构件65。
右轴支承构件66具有:显影辊轴支撑孔76、显影辊轴凸台77、以及一对轴支承侧突出部79。
支撑孔76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穿透右轴支承构件66的后上部。支撑孔76的直径大致等于(略大于)显影辊轴16的外径。
凸台77大致呈圆筒形,从支撑孔76的外周边缘朝右突出。
支撑部78形成在右轴支承构件66的左表面,并且位于支撑孔76前下方的位置。支撑部78大致呈圆筒形,从右轴支承构件66的左表面朝左突出。支撑部78的内径大致等于(略大于)右暴露部81的外径。
轴支承侧突出部79位于支撑孔76的沿直径方向的相对侧,并且位于与壁侧凹部48相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轴支承侧突出部79中的一个位于支撑孔76的上方,另一个位于支撑孔76的下方。轴支承侧突出部79大致呈柱形,从右轴支承构件66朝左突出。
如稍后将要详细说明的,左轴支承构件65从左侧壁34的外侧配合入形成在左侧壁34的第一开口27,右轴支承构件66从右侧壁35的外侧配合入形成在右侧壁35的第一开口27。
3.安装显影盒
接下来说明安装显影盒23的过程。
(1)将供给辊安装到下框体
为了安装显影盒23,首先如上所述准备供给辊13和下框体31,然后如图6(a)~6(c)所示,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为了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首先,如图6(a)所示,将供给辊轴18的左暴露部80从右向左插过左暴露孔29,直至海绵辊19的左端接触左接收部50。这时,海绵辊19的与弹性变形区域91相对应的左端在被朝接收部50挤压的同时发生弹性变形。
接下来,如图6(b)所示,将右暴露部81放置在右接收部50的宽槽55中,同时使海绵辊19的左端保持与左接收部50接触。借助该操作,随着供给辊13在下框体31中朝左移动,左暴露部80位于左接收部50的接收槽51中,海绵辊19容纳在显影室39中。
接下来,如图6(c)所示,使供给辊13朝右运动。这时,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在为相应的宽槽55和桥部33所限定的空间中运动。当随着供给辊13朝右运动,形成在右暴露部81的小直径部70到达窄槽54上方的位置时,由于供给辊13的重力,小直径部70与窄槽54配合,从而使供给辊13相对于下框体31的位置固定。
这样就完成了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的过程。这时,供给辊轴18的左暴露部80插过左暴露孔29,并且从左侧壁34朝左突出,右暴露部81插过右暴露孔29,并且从右侧壁35朝右突出。当对供给辊轴18沿左右方向投影时,供给辊轴18位于供给辊轴暴露孔29内。
这时,在最初安装供给辊13时曾经弹性变形的、海绵辊19的与弹性变形区域91相对应的左端部恢复原形,并且与左接收部50分离。(2)将第一侧密封构件和第二侧密封构件安装到下框体
接下来,将第一侧密封构件59和第二侧密封构件60安装到下框体31。为了将第一侧密封构件59和第二侧密封构件60安装下框体31,首先如图7所示将第一侧密封构件59插入下框体31。
为了将第一侧密封构件59安装到下框体31,使第一侧密封构件59位于相应的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的左外侧和右外侧,以使第一侧密封构件59的通孔63对齐相应的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接下来,将第一侧密封构件59沿相应的左方和右方朝内插入显影室39,直至与相应的接收部50的相应左外表面和右外表面接触。这时,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插过形成在第一侧密封构件59中的通孔63。
接下来,将第二侧密封构件60放置在相应的第一侧密封构件59的上方。这样就完成了将第一侧密封构件59和第二侧密封构件60安装到下框体31的过程。
(3)将显影辊安装到下框体
接下来,将显影辊6安装到下框体31。为了将显影辊6安装到下框体31,如图8所示,将显影辊6插入下框体31,以使显影辊轴16的从橡胶辊17露出的左端和右端从相应的暴露槽28的后上侧插入相应的暴露槽28。这样就完成了将显影辊6安装到下框体31的操作。
这时,第二侧密封构件60中的一个夹在供给辊轴18的左暴露部80与显影辊轴16的左端之间,另一个第二侧密封构件60夹在右暴露部81与显影辊轴16的右端之间。当对显影辊轴16沿左右方向投影时,显影辊轴16位于暴露槽28内。
(4)将轴支承构件安装到下框体
接下来,将轴支承构件61安装到下框体31。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将左轴支承构件65从左侧安装到左侧壁34,将右轴支承构件66从右侧安装到右侧壁35。
在将左轴支承构件65安装到左侧壁34时,使左轴支承构件65从左侧朝左侧壁34运动,以使左暴露部80插过支撑孔73,显影辊轴16的左端插过支撑孔72。这时,形成在左侧壁34的壁侧突出部47与相应的轴支承侧凹部75配合。
类似地,在将右轴支承构件66安装到右侧壁35时,使右轴支承构件66从右侧朝右侧壁35运动,以使右暴露部81插过支撑部78,显影辊轴16的右端插过支撑孔76和凸台77。这时,形成在右轴支承构件66的轴支承侧突出部79与相应的壁侧凹部48配合。
通过以上操作,就完成了将轴支承构件61安装到下框体31的过程。完成该操作后,左暴露部80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孔73中,右暴露部81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部78。此外,显影辊轴16的左端和右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分别支撑在支撑孔72以及支撑孔76和凸台77中。
(5)将上框体和厚度限制片安装到下框体
接下来,如图2和3所示,将上框体32安装到下框体31。为了将上框体32安装到下框体31,将上框体32放置在下框体31的顶部,以使上框体32的接触部62与下框体31的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对齐。接着,将接触部62焊接到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
通过这种方式对下框体31和上框体32的安装,使显影框体30得以形成。这时,下框体31的固定部46从后侧上壁53突出(见图3)。注意:在安装显影盒23时,可首先将上框体32安装到下框体31,以形成显影框体30,在此之后,就能如上所述顺次安装供给辊13、第一侧密封构件59、第二侧密封构件60、显影辊6和轴支承构件61。
接下来,将厚度限制片14固定到固定部46。这样就完成了显影盒23的安装。
这时,显影辊6的橡胶辊17与供给辊13的海绵辊19相对且接触。此外,当对桥部33沿左右方向投影时,桥部33位于显影辊轴16与供给辊轴18之间。
然后,将调色剂经由调色剂装填孔98装填到调色剂容纳室38中。在调色剂容纳室38装填后,按压盖(未示出),使其配合入调色剂装填孔98,以密封调色剂容纳室38中的调色剂。
4.操作优点
(1)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盒23,第一开口27、以及用于将第一开口27划分为构成上部的暴露槽28和构成下部的暴露孔29的桥部33,均设置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显影盒23能借助简单构造在提高使显影辊6和供给辊13相对定位的精确性的同时,增大显影框体30的强度。
此外,当对桥部33沿左右方向投影时,桥部33位于显影辊轴16与供给辊轴18之间。其结果,由于仅需将显影辊轴16和供给辊轴18放在相应的位置,因而使将显影辊6和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的操作更高效。
(2)此外,下框体31具有下壁36,形成有各个接收槽51的接收部50也设置在下壁36。因此,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时,接收槽51能接收供给辊轴18。
其结果,能使供给辊13相对于下框体31精确定位。因此,能借助简单构造提高使显影辊6和供给辊13相对定位的精确性。
(3)供给辊轴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义为左暴露部80和右暴露部81。小直径部70形成在右暴露部81。此外,接收部50位于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中的每一个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内侧,以使间隙形成在接收部50与相应的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之间。窄槽54形成在右接收部50中。由于这种构造,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时,小直径部70与窄槽54配合。这种构造使供给辊轴18相对于下框体31沿左右方向定位,从而使供给辊13相对于下框体31精确定位。
(4)宽槽55也设置在右接收部50中,并且连续地形成有窄槽54。宽槽55与桥部33一同限定出供给辊轴18能自由运动的空间。因此,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时,供给辊13能在供给辊轴18能自由运动的运动范围内运动。
因此,这种构造在增大显影框体30(下框体31)强度的同时,使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的操作更高效。
(5)此外,右暴露部81比左暴露部80短。与假定右暴露部81比左暴露部80长的情况相比,这种构造使小直径部70与窄槽54的配合变得更容易。
(6)由于显影盒23的轴支承构件61是独立于显影框体30的构件,因此可以仅更换更易磨损的轴支承构件61,从而提高显影盒23的保养效率。此外,可以通过用具有优异摩擦学特性的材料仅形成轴支承构件61来降低材料成本。
(7)一对壁侧突出部47设置在左侧壁34。一对壁侧凹部48设置在右侧壁35。上壁侧凹部48沿左右方向穿透右侧壁35。轴支承构件61包括左轴支承构件65和右轴支承构件66。一对轴支承侧凹部75形成在左轴支承构件65,一对轴支承侧突出部79设置在右轴支承构件66。这种构造能防止左轴支承构件65和右轴支承构件66错误地安装到错误的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
(8)显影盒23是通过以下操作安装的:在使供给辊13相对于下框体31朝左移动的同时,将海绵辊19放置在显影室39,然后使供给辊13朝右运动,直至小直径部70与窄槽54配合。因此,即使桥部33设置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也能将供给辊13容易地安装到下框体31。
此外,通过使小直径部70与窄槽54配合,能容易地使供给辊13相对于下框体31定位。因此,在提高显影框体30(下框体31)的强度并且提高使供给辊13相对于显影框体30(下框体31)定位的精确性的同时,提高显影盒23的生产效率。
(9)此外,在右暴露部81位于显影室39中时,海绵辊19的左端被向接收部50的左侧挤压而弹性变形。因此,借助简单结构,能容易地将右暴露部81放置在下框体31的暴露孔29中,以使海绵辊19容纳在显影室39中。
(10)海绵辊19与供给辊轴18之间的粘附区域90从海绵辊19的右边缘延伸到海绵辊19沿左右方向的中点。粘附区域90以左的区域定义为弹性变形区域91。因此,借助简单结构,能确保海绵辊19的弹性变形性。
5.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9(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下框体31的俯视图,在该图中,与图1至图8中的部件相似的部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
如参照图6(c)对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后,右暴露部81从右侧壁35朝右突出。然而,在图9(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右暴露部92的左右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右暴露部81小,因此,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后,右暴露部92容纳在显影室39的内部。
如图9(b)所示,右暴露部92支撑在设置在右轴支承构件66的显影辊轴支撑部94。支撑部94大致呈圆筒形,从右轴支承构件66的左表面朝左突出。支撑部94的左右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部78(图8)的左右尺寸长。支撑部94插过右暴露孔29,并且从右侧壁35朝左突出,用于支撑右暴露部92。
结果,为了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可将左暴露部80插入左暴露孔29,将海绵辊19放置在显影室39中,而无需使右暴露部92接触桥部33,并且无需使海绵辊19因接触左接收部50而弹性变形。这种构造能使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的操作更高效。
这种构造在增大显影框体30(下框体31)的强度的同时,能提高显影盒23的生产效率。此外,支撑部94朝左延伸,超出了右侧壁35,从而能可靠地支撑右暴露部92。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时,无需使海绵辊19的左端弹性变形,因此可沿海绵辊19的整个左右尺寸设置粘附区域90。
6.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图10(a)和图10(b)分别包括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下框体31的右视图,在图10(a)和图10(b)中,与图1至图8中的部件相似的部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
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设置桥部33,用于将每一第一开口27划分为占据上部的显影辊轴暴露槽28和占据下部的供给辊轴暴露孔29。然而,在图10(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开口27的后端之间设置额外的桥部33。具体而言,额外的桥部33在第一开口27的上部限定出显影辊轴暴露孔95。换言之,暴露孔95,而非暴露槽28,形成在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的至少之一。
在图10(b)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设置跨在第一开口27的后端之间的桥部33,以代替将第一开口27划分为上部和下部的桥部3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口27形成为沿方向X延伸的狭长孔。
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显影盒能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操作优点相同的操作优点。
注意:可用将供给辊13安装到下框体31的方法将显影辊6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下框体31。如果例如在将显影辊6安装到下框体31后,显影辊轴16的左端和右端从左侧壁34和右侧壁35沿左方和右方朝外突出,那么可用以下方法将显影辊6安装到下框体31:在使橡胶辊17的左端接触左侧壁34的在第一开口27周围的内表面时,使橡胶辊17的左端挤压而弹性变形。又或者,如果在将显影辊6安装到下框体31后,显影辊轴16的右端容纳在显影室39的内部,那么可在支撑孔76的外周设置大致呈圆筒形的、从右轴支承构件66朝左延伸显影辊轴支撑部(未示出)。
本发明适用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意组合。

Claims (15)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构件,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用于承载显影剂;
供给构件,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接触所述显影剂构件,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构件;
壳体,其容纳显影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开口;
第一桥接部,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跨越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桥接部,其沿所述第二方向跨越所述第二开口,
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端部的第三壁,
所述第三壁包括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包括接收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接收槽,
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接收部包括各自具有接收槽的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
所述第一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包括窄槽,所述窄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的宽度,
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所述小直径部位于关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窄槽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窄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一桥接部和所述第二桥接部两者都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窄槽的开放侧形成有轴能运动的空间,所述第二旋转轴能在所述轴能运动的空间中自由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包括两端,
所述接收部包括宽槽,所述宽槽与所述窄槽的所述两端连续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端部插透所述第二开口,并且从所述壳体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
第一轴支承构件,其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
第二轴支承构件,其以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
所述第一轴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轴支承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单独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轴支承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相应一个,
所述第一轴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朝所述第一壁的内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包括朝所述第一壁的内侧凹的一对凹部,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一对凹部所在的位置之间,所述一对凹部与所述第一轴支承构件相配合,
所述第二壁包括一对突出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一对突出部所在的位置之间,所述一对突出部与所述第二轴支承构件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的所述一对凹部中的一个是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支承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的所述一对凹部相配合的一对突出部,
所述第二轴支承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的所述一对突出部相配合的一对凹部。
12.一种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包括:
准备供给构件,所述供给构件具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在使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暴露的同时,覆盖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
准备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端部的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壁包括各自具有接收槽的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所述第一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包括窄槽,所述窄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的宽度;
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壁的内侧朝所述第二壁的外侧将所述第二端部插入所述第二通孔,直至所述覆盖部接触所述第二接收部;
当所述覆盖部接触所述第二接收部时,在使所述供给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到所述第二壁侧的同时,将所述第一端部定位在所述壳体中;以及
使所述供给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到所述第一壁侧,以使所述窄槽与所述小直径部相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能弹性变形,
在使所述第二端部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一端部定位在所述壳体中时,所述覆盖部弹性变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应,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应,所述覆盖部除所述第四端部之外的部分被粘附到所述第一旋转轴,从而所述第四端部能弹性变形。
15.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构件,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用于承载显影剂;
供给构件,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接触所述显影剂构件,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构件;以及
壳体,其容纳显影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包括所述第一旋转轴能插透的第一轴穿透区域,所述第二壁包括所述第二旋转轴能插透的第二轴穿透区域,
所述第一壁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轴穿透区域内的第一穿孔,
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至少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中,
所述第二壁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轴穿透区域内的第二穿孔,
当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时,至少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穿孔中,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端部的第三壁,
所述第三壁包括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包括接收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接收槽,
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接收部包括各自具有接收槽的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
所述第一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包括窄槽,所述窄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部的所述接收槽的宽度,
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所述小直径部位于关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窄槽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窄槽相配合。
CN201210324531.7A 2011-08-31 2012-08-30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29680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0043A JP5903805B2 (ja) 2011-08-31 2011-08-31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90043 2011-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8025A CN102968025A (zh) 2013-03-13
CN102968025B true CN102968025B (zh) 2016-04-13

Family

ID=4774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4531.7A Active CN102968025B (zh) 2011-08-31 2012-08-30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086654B2 (zh)
JP (1) JP5903805B2 (zh)
CN (1) CN102968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3346B1 (de) * 2002-11-13 2009-09-02 SeeReal Technologies GmbH Einrichtung zur rekonstruktion von videohologrammen
JP6137786B2 (ja) 2012-06-04 2017-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7151A (ja) * 1981-10-01 1983-04-05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2006126299A (ja) 2004-10-26 2006-05-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194986A (ja) 2005-01-11 2006-07-27 Seiko Epson Corp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403734B2 (en) * 2005-01-11 2008-07-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developer supplying roller
JP4736675B2 (ja) 2005-09-28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ケースとそれ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3761A (ja) * 2009-12-25 2011-07-0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521539B2 (ja) * 2009-12-25 2014-06-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8818247B2 (en) 2009-12-25 2014-08-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1133768A (ja) 2009-12-25 2011-07-0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現像装置
JP5375754B2 (ja) * 2010-06-18 2013-12-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
JP2012013909A (ja) * 2010-06-30 2012-01-19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86654B2 (en) 2015-07-21
CN102968025A (zh) 2013-03-13
US9471005B2 (en) 2016-10-18
JP2013054064A (ja) 2013-03-21
JP5903805B2 (ja) 2016-04-13
US20130051857A1 (en) 2013-02-28
US20150277284A1 (en)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0398B (zh) 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CN102968021B (zh) 具有壳和显影辊的显影盒
CN103425018B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0573357C (zh) 调色剂填充方法
US9459561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968031B (zh)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CN102200724A (zh) 显影盒
CN10273646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968025B (zh)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US941755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housing having opening for filling housing with developer
CN103135426B (zh) 具有用于保护感光鼓的盖的处理盒
JP2010134047A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46929B (zh) 显影剂容器、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3166408U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2968028B (zh) 设有厚度限制构件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25012B (zh) 光扫描装置的安装结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0505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hotosensitive cartridge
JP5953996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16486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