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5553A - 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5553A
CN102725553A CN2011800071270A CN201180007127A CN102725553A CN 102725553 A CN102725553 A CN 102725553A CN 2011800071270 A CN2011800071270 A CN 2011800071270A CN 201180007127 A CN201180007127 A CN 201180007127A CN 102725553 A CN102725553 A CN 102725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ressure
application device
force application
pressur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71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5553B (zh
Inventor
片冈真
三轮直之
柏木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25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5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5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16D2013/565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with means for releasing the clutch pressure in case of back tor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当反扭矩限制器的凸轮操作时该动力传递装置能避免压力构件的瞬时往复动作,且能改善离合器操作期间的可操作性。所述动力传递装置配备有:活动构件(15)(切断装置),当中间构件(10)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器的凸轮的作用移到所述压力构件(5)的一侧时,该活动构件将多个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a、Sb))之中的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一侧与压力构件(5)分离并且切断从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被施加到所述压力构件(15)的施加力。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输入构件的旋转动力任意地传递到输出构件或者从该输出构件切断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动力。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旨在将发动机的动力任意地传递到变速器或驱动轮或者从该变速器或驱动轮切断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并且包括:与发动机侧连接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被连接到变速器和驱动轮侧;以及与输出构件连接的离合器构件。动力能够通过使得多个驱动离合器片与从动离合器片压力接触而被传递、并且通过释放驱动离合器片与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力而被切断。
更具体地,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与输入构件一起旋转并且在其上安装有多个驱动离合器片;多个从动离合器片,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交替地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之间;离合器构件,所述离合器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压力构件,所述压力构件被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轴向移动,用于伴随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的轴向运动来实施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上以花键配合方式装配有所述从动离合器片并且构造成使得,通过执行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能够将输入到输入构件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输出构件或从该输出构件切断该旋转动力。
在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反扭矩限制凸轮,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包括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形成的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以及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的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适于在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超过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引起所述压力构件以及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时,借助所述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和所述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之间的凸轮作用来轴向移动所述压力构件和所述压力构件以释放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例如,见专利文献1和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962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49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当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超过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引起所述压力构件以及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时,由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引起的所述压力构件的运动减小传递扭矩,且因此所述压力构件试图返回至压力接触位置(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压力接触的位置)。然而,如果当所述压力构件返回到所述压力接触位置时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仍超过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那么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被再次致动。这引起所述压力构件在所述压力接触位置和释放位置(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被释放的位置)之间瞬时往复的现象。如果在所述压力构件的这种瞬时时往复现象下试图操作离合器杆,那么离合器操作的可操作性将恶化,这是因为所述压力构件的所述瞬时往复作为振动被传递给所述离合器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操作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所述压力构件的瞬时往复,且因此改善了离合器操作的可操作性。
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与输入构件一起旋转并且在其上安装有多个驱动离合器片;多个从动离合器片,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交替地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之间;离合器构件,所述离合器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压力构件,所述压力构件被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轴向移动,用于伴随所述压力构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的轴向运动来实施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上以花键配合方式装配有所述从动离合器片并且所述中间构件被插设在所述离合器构件和所述压力构件之间以便能够与它们一起旋转;多个施力装置,所述施力装置的一端(在下文中称为“外端”)被安装到紧固构件上,所述紧固构件被紧固到从所述离合器构件突出的凸台部上,并且所述施力装置的另一端(在下文中被称为“内端”)被安装在所述压力构件上,所述施力装置设置成在正常状态下朝向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构件对所述压力构件施力,以便实现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以及反扭矩限制凸轮,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具有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形成的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以及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的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适于在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超过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引起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时,借助所述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和所述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之间的凸轮作用来轴向移动所述中间构件以释放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其中,通过执行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输入到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动力能够被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或者从所述输出构件切断所述旋转动力,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施加力切断装置,当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运动时,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通过将多个所述施力装置的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而能够切断由所述特定施力装置施加到所述压力构件的施加力。
第二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是第一方面的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包括被插设在所述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的运动构件,且其中,当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运动时,在所述运动构件由所述中间构件推动并因此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构件能够将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
第三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是第二方面的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构件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施力装置的凹入部,每个凹入部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底部,其中,所述凹入部中的任意凹入部对适于接收所述特定施力装置和所述运动构件,且其中,每个运动构件都具有适于从所述凹入部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中间构件突出的凸起部。
第四方面的动力传递装置是第三方面的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凹入部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的同心圆周上,且其中,用于接收所述特定施力装置和所述运动构件的所述凹入部以彼此大致等距离隔开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的圆周上。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配置有施加力切断装置,当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运动时,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通过将多个所述施力装置的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而能够切断由所述特定施力装置施加到所述压力构件的施加力,因此,当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操作时可以可靠地防止所述压力构件的瞬时往复,且因此改善了离合器操作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包括被插设在所述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的运动构件,且当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运动时,在所述运动构件由所述中间构件推动并因此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构件能够将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因此,当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操作时可以借助简单的结构来可靠地防止所述压力构件的瞬时往复,且因此改善了离合器操作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所述压力构件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施力装置的凹入部,每个凹入部都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底部,所述凹入部中的任意凹入部都适于接收所述特定施力装置和所述运动构件,每个运动构件都具有适于从所述凹入部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中间构件突出的凸起部,因此可更可靠地将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凸起部的各种突出尺寸来任意地控制将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的定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多个所述凹入部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的同心圆周上,用于接收所述特定施力装置和所述运动构件的所述凹入部以彼此大致等距离隔开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的圆周上,因此,当在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的运动期间使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时,可以稳定地保持所述压力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纵向剖面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在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反转矩限制凸轮起作用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在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反转矩限制凸轮起作用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固构件(支撑件(stay))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紧固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该紧固构件的相反侧;
图7是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压力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压力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该压力构件的相反侧;
图9是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中间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离合器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纵向剖面图,示出了在致动反扭矩限制凸轮之后的状态;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纵向剖面图;
图13是示出了图12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紧固构件(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紧固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该紧固构件的相反侧;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纵向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纵向剖面图;以及
图17是图16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纵向剖面图,示出了在致动反扭矩限制凸轮之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被安装到诸如摩托车的车辆上,以将发动机的驱动动力任意地传递到变速器或驱动轮或者从该变速器或驱动轮任意地切断该发动机的驱动动力。如图1至11所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主要包括:离合器壳体2,作为输入构件的齿轮1被安装在该离合器壳体上;离合器构件4,所述离合器构件连接到形成输出构件的轴3;压力板5,所述压力板在所述离合器构件4的右手端(在图1的视图上)被安装到该离合器构件上;中间构件10;驱动离合器片6,所述驱动离合器片被连接到所述离合器壳体2;从动离合器片7,所述从动离合器片被连接到所述中间构件10;用作施力装置的离合器弹簧Sa、Sb;反扭矩限制凸轮(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和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以及用作施加力切断装置的运动构件15。在附图中,附图标记“Sc”表示这样的弹簧,该弹簧用于朝向离合器构件4对中间构件10施力,以便在正常状态下使得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和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彼此相对。
齿轮1能够借助从发动机传递的驱动动力(旋转动力)绕轴3旋转,并且借助铆钉8等被连接到离合器壳体2。离合器壳体2被形成为在附图的右手端处打开的筒形外壳,并且多个驱动离合器片6被安装到离合器壳体2的内周壁上。这些驱动离合器片6中的每个都包括大致环形的片并且适于与离合器壳体2一起旋转,并且能够轴向滑动(沿附图中的左手和右手方向)。
离合器构件4包括待设置在离合器壳体2内的构件。离合器构件4在其中心处借助花键配合被连接到轴3,并且轴3与离合器构件4一致地旋转。在另一方面,压力构件5借助中间构件10相对于离合器构件4被设置在图1的右手侧,并且在正常状态下由离合器弹簧Sa、Sb朝向左手侧施力并且适于根据压力构件5相对于离合器构件4的轴向位移(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使得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平7彼此压力接触或释放(即,分离)。
中间构件10在其圆周上形成有花键槽,从动离合器片7被花键配合在该花键槽上,并且中间构件10设置在离合器构件4和压力构件5之间,以便能够与离合器构件4和压力构件5一起旋转。具体地,花键槽形成在中间构件10上、如图9所示形成在该中间构件的整个圆周上,从动离合器片7被装配到花键槽上。虽然从动离合器片7沿旋转方向的运动受限制,但是该布置允许从动离合器片7与中间构件10一起旋转,同时允许所述从动离合器片7相对于该中间构件10的轴向运动。
这些从动离合器片7与驱动离合器片6交替地设置以便在与其形成叠层,并且从动离合器片7适于彼此压力接触或从彼此释放。也就是说,当压力构件5被朝向图1的左手方向挤压时这些离合器片6、7压力接触,并且使得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动力能够借助中间构件10被传递到离合器构件4和轴3。在另一方面,当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被释放时这些离合器片6、7被释放(分离),并且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动力可能不被传递到离合器构件4且因此不被传递到轴3。
在该情况下,应当注意的是,离合器片6、7的“释放”是指这样的状态,即,压力接触丧失且因此离合器构件4不跟随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即,驱动离合器片6在从动离合器片7上滑动的状态),且因此无论在离合器片6、7之间是否存在任何间隙都是不可能的。
压力构件5的周缘表面抵靠定位在最右位置处的驱动离合器板片(或从动离合器片7),并且离合器片6、7两者借助由离合器弹簧Sa、Sb施力的压力构件5而在正常状态下彼此压力接触。因此,离合器壳体2和离合器构件4被保持在正常连接状态,使得当旋转动力被输入齿轮1时该齿轮1可能使得轴3旋转。离合器构件4的周缘表面抵靠定位在最左位置处的驱动离合器片6(或从动离合器片7)。
轴向延伸的推杆9被设置在轴3中。当摩托车的驾驶员通过操作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操作装置(离合器杆)来操作推杆9以将该推杆朝向右手方向移动时,压力构件5可能对抗离合器弹簧Sa、Sb朝向右手方向运动。当压力构件5朝向左手方向运动时,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之间的压力接触力被释放,且因此被输入到齿轮1和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动力被切断且因此可能不被传递到轴3。
也就是说,压力构件5构造成使得借助其相对于离合器构件4的轴向运动而能够执行离合器片6和7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在图1中,附图标记4a表示从离合器构件4朝向压力构件5突出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用于在其上安装离合器弹簧(施力装置)Sa。此外,附图标记B表示紧固到凸台部4a上的螺栓,所述螺栓用于安装用于离合器弹簧Sa、Sb的用作紧固构件的支撑件L。也就是说,离合器弹簧Sa、Sb被安装在支撑件L和如将在稍后更详细地描述的在压力构件5上形成的凹入部5a的底部之间。
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六个)凹入部5a形成在压力构件5上位于该压力构件5的同心圆上。每个凹入部都形成有开口5aa。凹入部5a适于接收离合器弹簧Sa、Sb(施力装置),并且凸台部4a被插入穿过用于接收离合器弹簧Sa的凹入部5a,并且运动构件15被设置在开口5aa中,该开口5aa形成在用于接收离合器弹簧Sb的凹入部5a的底部中。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件(紧固构件)L包括环形金属构件,并且借助螺栓B被紧固到凸台部4a的从离合器构件4突出的突出端部上。支撑件L在与压力构件5的凹入部5a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孔H,并且与接收离合器弹簧Sa的凹入部5a对应的孔H形成有凸起部Ha。每个离合器弹簧Sa的一端(外端)在每个凸起部Ha周围被紧固。
离合器弹簧(施力装置)Sa、Sb包括多个螺旋弹簧外端(图1的右手端)以及内端(图1的左手端),所述螺旋弹簧外端被安装在支撑件L(紧固构件)上,所述内端借助运动构件(施加力切断装置)15被安装到压力构件5上。离合器弹簧Sa、Sb旨在在正常状态下朝向中间构件10和离合器构件4(朝向图1的左手方向)对压力构件5施力,以便在正常状态下使得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压力接触。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围绕螺栓B设置的离合器弹簧(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三个离合器弹簧)用“Sa”表示,并且借助运动构件15被安装到压力构件5上的离合器弹簧(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也是三个离合器弹簧)用“Sb”表示,全部这些离合器弹簧Sa、Sb都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旨在在正常状态下朝向中间构件10和离合器构件4(即,朝向图1的左手方向)对压力构件5施力,以便在正常状态下使得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压力接触。然而,为了将离合器弹簧Sb的功能与离合器弹簧Sa的功能清楚地区分,在本说明书中将离合器弹簧Sb特别地称为“特定施力装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凸轮形成构件12借助铆钉11被紧固到离合器构件4上,并且在另一方面,凸轮形成构件14借助铆钉13被紧固到中间构件10。这些凸轮形成构件12、14被组装以使其彼此相对。凸轮形成构件12形成有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凸轮形成构件14形成有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这些凸轮表面12a、14a被组装以使其彼此相对,从而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反扭矩限制凸轮。
也就是说,反扭矩限制凸轮包括借助凸轮形成构件12在离合器构件4上形成的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以及借助凸轮形成构件14在中间构件10上形成的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并且被构造成使得由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和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引起的凸轮作用能够将中间构件10朝向轴向方向(图4(b)中的向上方向)移位距离“t”,以便当轴3(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超过输入构件(例如,齿轮1)的旋转速度并且因此引起中间构件10和离合器构件4之间的相对旋转时,如图4所示地将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分离。
如图4所示,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作用轴向移位距离“t”时,凸台部4a的侧表面抵靠凹入部5a的开口5aa的边缘表面,且因此限制进一步的位移(相对旋转和轴向位移)。因此,当轴3(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超过输入构件(例如,齿轮1)的旋转速度并且引起中间构件10和离合器构件4之间的相对旋转时,由反扭矩限制凸轮引起的中间构件10的轴向位移可能限于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运动构件15的施加力切断装置。施加力切断装置构造成使得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朝向压力构件5(朝向图1的右手方向)移动时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通过将多个(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六个)离合器弹簧Sa、Sb(施力装置)的离合器弹簧Sb(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从压力构件5分离(见图11)来切断从离合器弹簧Sb(特定施力装置)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
每个运动构件15(施加力切断装置)包括筒形构件,该筒形构件具有由凸缘形成的基端部15a以及突出部15b,所述突出部适于从凹入部5a的开口5aa朝向中间构件10(具体地,凸轮形成构件14)突出。基端部15a用作用于防止运动构件15通过开口5aa滑脱的止动件。突出部15b用作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待由中间构件10挤压的部件。
因此,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运动构件15在由中间构件10挤压并且朝向图11的右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可能分离离合器弹簧Sb(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如图11所示。也就是说,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通过将多个(六个)离合器弹簧Sa、Sb(施力装置)的特定离合器弹簧Sb(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分离,由特定离合器弹簧Sb(特定施力装置)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可能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保持由其他离合器弹簧Sa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因此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达到这样的值,该值通过从离合器弹簧(Sa+Sb)的施加力减去特定弹簧Sb的施加力而得到。
如从上文能够看到的,本发明包括运动构件15,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该运动构件15通过将多个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a、Sb)的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分离而能够切断由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这实现如下益处:由于由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a、Sb)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可能借助运动构件15来减小,而不会引起压力构件5自身的任何运动,因此可以释放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之间的压力接触,且因此降低离合器扭矩容量,以当反扭矩限制凸轮被致动时可靠地防止压力构件5的瞬时往复运动,且因此改善离合器操作的可操作性。
同样根据本发明,由于施加力切断装置包括插设在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之间的运动构件15,并且由于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运动构件15在由中间构件10挤压的情况下能够将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分离,因此当反扭矩限制凸轮被致动时,可以借助简单结构来可靠地防止压力构件5的瞬时往复运动,且因此改善离合器操作的可操作性。
如上所述,由于压力构件5形成有凹入部5a,每个凹入部都具有用于接收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a、Sb)和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开口,并且运动构件15被接收在任意凹入部5a中并且每个运动构件15都具有从凹入部5a的开口5aa朝向中间构件10突出的突出部15b,因此可以更可靠地将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从压力构件5分离。此外,通过设置突出部15b的凸起部的各种尺寸,可以任意地调节用于将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从压力构件5分离的定时(运动构件15的操作开始定时)。
如图7和图8所示,由于多个凹入部5a被形成在压力构件5的同心圆周上,并且用于接收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和运动构件15的凹入部5a以彼此(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六个凹入部5a中的每隔三个)大致等距离隔开的方式形成在压力构件5的圆周上(图2),因此当在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的运动期间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分离时,可以稳定地保持压力构件5,且因此来自离合器弹簧Sa的施加力沿压力构件5的周向方向大致等量地施加。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旨在被安装到车辆(例如,摩托车),以及将发动机的驱动动力任意地传递到变速器或驱动轮或者从所述变速器或驱动轮切断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动力。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主要包括:离合器壳体2,作为输入构件的齿轮1被安装在该离合器壳体上;离合器构件4,所述离合器构件连接到形成输出构件的轴3;压力板5;中间构件10;驱动离合器片6,所述驱动离合器片被连接到所述离合器壳体2;从动离合器片7,所述从动离合器片被连接到所述中间构件10;用作施力装置的离合器弹簧Sa、Sb;反扭矩限制凸轮(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和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以及用作施加力切断装置的运动构件15。在附图中,对于与用于指定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因此将省除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作为该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的支撑件L’由形成有孔H的环形金属构件制成,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孔定位在与压力构件5的凹入部5a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所述支撑件适于借助螺栓B紧固到凸台部4a的从离合器构件4突出的突出端部上。在该支撑件L’中,在彼此相邻的孔H之间(即,在与用于接收离合器弹簧Sa的凹入部5a对应的孔H和与用于接收离合器弹簧Sb的凹入部5a对应的孔H之间)的位置中形成台阶部L’a,以在这些孔之间形成高度差。
也就是说,提供台阶部L’a使得能够将供形成对应于离合器弹簧Sb的孔H的表面的位置设置成比供形成对应于离合器弹簧Sa的孔H的表面的位置更靠近压力构件5。这还使得能够借助台阶部L’a的高度来形成离合器弹簧Sa、Sb的施加力的差异,即使当同一螺旋弹簧被用于离合器弹簧Sa、Sb时。因此,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可以导致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与其他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a)之间的施加力的差异,且因此任意调节扭矩容量。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还可以形成为,使得供形成对应于离合器弹簧Sb的孔H的表面的位置设置在比供形成对应于离合器弹簧Sa的孔H的表面的位置更远离压力构件5的位置处。此外,还可以将垫圈W设置在接收离合器弹簧Sa的凹入部5a中,使得离合器弹簧Sa的内端能够抵靠垫圈W。这使得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能够调节扭矩容量。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旨在被安装到车辆(例如,摩托车),以及将发动机的驱动动力任意地传递到变速器或驱动轮或者从所述变速器或驱动轮切断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动力。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主要包括:离合器壳体2,作为输入构件的齿轮1被安装在该离合器壳体上;离合器构件4,所述离合器构件连接到形成输出构件的轴3;压力板5;中间构件10;驱动离合器片6,所述驱动离合器片被连接到所述离合器壳体2;从动离合器片7,所述从动离合器片被连接到所述中间构件10;用作施力装置的离合器弹簧Sa、Sb;反扭矩限制凸轮(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12a和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14a);以及用作施加力切断装置的运动构件15’。在附图中,对于与用于指定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因此将省除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6和图17所示,该实施方式的每个运动构件15’都由待被接收在凹入部5a中的板构件形成。该运动构件15’被插设在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之间,并且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运动构件15’在由中间构件10挤压的情况下能够将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分离。
更具体地,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螺栓Ba在与接收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凹入部5a的开口5aa对应的位置处被紧固到中间构件10的凸轮形成构件14上,并且螺栓Ba的头部适于通过开口5aa进入到凹入部5a中。在该过程期间,由于运动构件15’被朝向附图中的右手方向推动,因此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的凹入部5a的底部分离。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每个运动构件15’都由板构件形成,因此与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模制或压制成形部件相比可以容易且便宜地形成运动构件15’。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优选实施方式被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和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使用其他形式的施力装置(例如,盘形弹簧或弹性构件)来取代离合器弹簧Sa、Sb。此外,能够使用其他形式的施加力切断装置来取代运动构件15、15’,只要该施加力切断装置是下述的施加力切断装置即可:当中间构件10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5运动时,该施加力切断装置通过将多个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a、Sb)的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的内端与压力构件5分离而能够切断由特定施力装置(离合器弹簧Sb)施加到压力构件5的施加力。
此外,尽管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配置有六个(6个)施力装置,并且其中的三个(3个)是特定施力装置,但是全部施力装置的数量以及特定施力装置的数量能够被任意选择。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应用到除了摩托车之外的机动车、三轮或四轮推车或通用目的机械的多盘离合器类型的动力传递装置。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应用到具有不同外部构造或附加功能的任何动力传递装置,只要该动力传递装置配置有这样的施加力切断装置即可,当中间构件借助反扭矩限制凸轮的凸轮作用而朝向压力构件运动时,该施加力切断装置通过将多个施力装置的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与压力构件分离而能够切断由特定施力装置施加到压力构件的施加力。
附图标记说明
1        齿轮(输入构件)
2        离合器壳体
3        轴(输出构件)
4        离合器构件
5        压力构件
5a       凹入部
5aa      开口
6        驱动离合器片
7        从动离合器片
8        铆钉
9        推杆
10       中间构件
11       铆钉
12       凸轮形成构件
12a      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反扭矩限制凸轮)
13       铆钉
14       凸轮形成构件
14a      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反扭矩限制凸轮)
15,15’  运动构件(施加力切断装置)
15b      凸起部
Sa,Sb    离合器弹簧(施力装置)
Sb       离合器弹簧(特定施力装置)
L        支撑件(紧固构件)

Claims (4)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
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与输入构件一起旋转,并且在所述离合器壳体上安装有多个驱动离合器片;
多个从动离合器片,所述多个从动离合器片交替地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之间;
离合器构件,所述离合器构件与输出构件连接;
压力构件,所述压力构件被安装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轴向移动,用于伴随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的轴向运动来实施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
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上以花键配合方式装配有所述从动离合器片,并且所述中间构件被插设在所述离合器构件和所述压力构件之间以便能够与它们一起旋转;
多个施力装置,所述多个施力装置的外端被安装到紧固构件上,所述紧固构件被紧固到从所述离合器构件突出的凸台部上,并且所述施力装置的内端被安装在所述压力构件上,所述施力装置设置成在正常状态下朝向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构件对所述压力构件施力,以便实现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以及
反扭矩限制凸轮,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具有在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形成的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以及在所述中间构件上形成的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适于在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速度超过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引起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时,借助所述离合器构件侧凸轮表面和所述中间构件侧凸轮表面之间的凸轮作用来轴向移动所述中间构件,以释放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
其中,通过执行所述驱动离合器片与所述从动离合器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或释放,输入到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动力能够被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或者从所述输出构件切断所述旋转动力,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施加力切断装置,当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运动时,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通过将多个所述施力装置中的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而能够切断由所述特定施力装置施加到所述压力构件的施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施加力切断装置包括被插设在所述施力装置的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之间的运动构件,且其中,当所述中间构件借助所述反扭矩限制凸轮的作用而朝向所述压力构件运动时,在所述运动构件由所述中间构件推动并因此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构件能够使所述特定施力装置的内端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构件形成有用于接收所述施力装置的凹入部,每个凹入部都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底部,其中,所述凹入部中的任意凹入部适于接收所述特定施力装置和所述运动构件,且其中,每个运动构件都具有适于从所述凹入部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中间构件突出的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凹入部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的同心圆周上,且其中,用于接收所述特定施力装置和所述运动构件的所述凹入部以彼此大致等距离隔开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的圆周上。
CN201180007127.0A 2010-01-27 2011-01-26 动力传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4917 2010-01-27
JP2010014917A JP5502507B2 (ja) 2010-01-27 2010-01-27 動力伝達装置
PCT/JP2011/051488 WO2011093335A1 (ja) 2010-01-27 2011-01-26 動力伝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553A true CN102725553A (zh) 2012-10-10
CN102725553B CN102725553B (zh) 2015-04-08

Family

ID=44319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12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553B (zh) 2010-01-27 2011-01-26 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27938B2 (zh)
EP (1) EP2530348B1 (zh)
JP (1) JP5502507B2 (zh)
CN (1) CN102725553B (zh)
WO (1) WO2011093335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5813A (zh) * 2013-11-13 2016-06-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操纵摩擦离合器的斜坡系统
CN106641022A (zh) * 2016-12-23 2017-05-10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摩擦片式周布螺旋面压紧超越离合器
CN106715944A (zh) * 2014-08-12 2017-05-24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06838055A (zh) * 2016-12-23 2017-06-13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进挡‑倒挡变换离合器
CN110651130A (zh) * 2017-06-01 2020-01-03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
WO2020056704A1 (zh) 2018-09-21 2020-03-26 弘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扭矩及防止锁死的离合器
CN110998120A (zh) * 2017-07-27 2020-04-10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设备
CN111051721A (zh) * 2017-09-01 2020-04-2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1094778A (zh) * 2017-09-01 2020-05-0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3294088A (zh) * 2021-05-19 2021-08-24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反扭矩释放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2507B2 (ja) 2010-01-27 2014-05-2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5847551B2 (ja) 2011-11-17 2016-01-27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装置
JP5854900B2 (ja) 2012-03-16 2016-02-09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US9157488B2 (en) 2012-03-29 2015-10-13 Honda Motor Co., Ltd. Clutch apparatus
JP2014224580A (ja) * 2013-05-17 2014-12-04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ITBO20130672A1 (it) * 2013-12-02 2015-06-03 Christian Murari Dispositivo per il disinnesto automatico di una frizione in un sistema motore, frizione e cambio di velocita'
DE102015202039B4 (de) * 2015-02-05 2017-01-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und Antriebsstrang mit einer Kupplungseinrichtung
JP2018054093A (ja) *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JP6719713B2 (ja) * 2016-11-24 2020-07-08 有限会社萬羽 オートバイ用の多板クラッチ、及びオートバイ用の多板クラッチのストッパープレート
JP6903020B2 (ja) * 2018-01-11 2021-07-14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7217588B2 (ja) * 2018-01-11 2023-02-03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7231333B2 (ja) * 2018-03-16 2023-03-01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装置
JP7121647B2 (ja) * 2018-12-05 2022-08-1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JP7149827B2 (ja) * 2018-12-05 2022-10-07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IT202000005533A1 (it) * 2020-03-16 2021-09-16 Piaggio & C Spa Frizio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6037A (ja) * 1987-01-26 1988-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クラツチ装置
JPH0571554A (ja) * 1991-03-20 1993-03-23 Honda Motor Co Ltd 多板クラツチ
JP2008303975A (ja) * 2007-06-07 2008-12-18 Yamah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
US20090071792A1 (en) * 2007-09-12 2009-03-19 Kabushiki Kaisha F.C.C.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N101545512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622A (ja) 1984-06-25 1986-01-17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S6196222A (ja) 1984-10-17 1986-05-14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多板摩擦クラツチ
JPS61149618A (ja) 1984-11-21 1986-07-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多板摩擦クラツチ
JP5186118B2 (ja) * 2006-03-14 2013-04-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多板摩擦クラッチ及び自動二輪車
JP5183278B2 (ja) * 2008-04-03 2013-04-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摩擦クラッチのバックトルク低減装置
JP5502507B2 (ja) 2010-01-27 2014-05-2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6037A (ja) * 1987-01-26 1988-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クラツチ装置
JPH0571554A (ja) * 1991-03-20 1993-03-23 Honda Motor Co Ltd 多板クラツチ
JP2008303975A (ja) * 2007-06-07 2008-12-18 Yamah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
US20090071792A1 (en) * 2007-09-12 2009-03-19 Kabushiki Kaisha F.C.C.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N101545512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离合器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5813A (zh) * 2013-11-13 2016-06-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操纵摩擦离合器的斜坡系统
CN105705813B (zh) * 2013-11-13 2018-05-2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操纵摩擦离合器的斜坡系统
CN106715944B8 (zh) * 2014-08-12 2019-09-20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06715944A (zh) * 2014-08-12 2017-05-24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0454513A (zh) * 2014-08-12 2019-11-15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06715944B (zh) * 2014-08-12 2019-08-16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06838055B (zh) * 2016-12-23 2019-11-26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进挡-倒挡变换离合器
CN106838055A (zh) * 2016-12-23 2017-06-13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进挡‑倒挡变换离合器
CN106641022A (zh) * 2016-12-23 2017-05-10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摩擦片式周布螺旋面压紧超越离合器
CN110651130A (zh) * 2017-06-01 2020-01-03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
CN110651130B (zh) * 2017-06-01 2021-11-16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
CN110998120A (zh) * 2017-07-27 2020-04-10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设备
CN110998120B (zh) * 2017-07-27 2021-10-08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设备
CN111051721A (zh) * 2017-09-01 2020-04-2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1094778A (zh) * 2017-09-01 2020-05-0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1051721B (zh) * 2017-09-01 2021-09-17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1094778B (zh) * 2017-09-01 2021-12-2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WO2020056704A1 (zh) 2018-09-21 2020-03-26 弘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扭矩及防止锁死的离合器
CN113294088A (zh) * 2021-05-19 2021-08-24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反扭矩释放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3335A1 (ja) 2011-08-04
CN102725553B (zh) 2015-04-08
JP2011153655A (ja) 2011-08-11
US20130025997A1 (en) 2013-01-31
EP2530348B1 (en) 2018-04-25
EP2530348A1 (en) 2012-12-05
US8627938B2 (en) 2014-01-14
EP2530348A4 (en) 2014-05-21
JP5502507B2 (ja)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5553A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10454513B (zh) 动力传递装置
EP2778457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4011416B (zh) 动力传递装置
EP2037142B1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N101427041B (zh) 离合器单元
EP1830095B1 (en)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169601A (zh) 动力传输设备
JP2010084860A (ja) 多板式クラッチ
JP434439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11566373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2023001223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02278384B (zh) 摩擦离合器及其分离结合装置
CN111615595B (zh) 动力传递装置
EP3892878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2648360A (zh) 离合器装置
JP5324345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EP2778456A1 (en) Multiple free disc-type clutch
JP2018054090A (ja)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CN112352114A (zh) 摩擦离合器装置
JP2001193762A (ja) 動力式クラッチ装置
JP2010185522A (ja) 電子制御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JP2009101835A (ja) 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