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1130A - 离合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1130A
CN110651130A CN201880027871.9A CN201880027871A CN110651130A CN 110651130 A CN110651130 A CN 110651130A CN 201880027871 A CN201880027871 A CN 201880027871A CN 110651130 A CN110651130 A CN 110651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enter
pressure
toot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1130B (zh
Inventor
小林佑树
大石栄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51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1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1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13/54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 F16D13/56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16D2013/565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orce between the actuating sleeve or equivalent member and the pressure member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with means for releasing the clutch pressure in case of back torq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Arrangement And Mounting Of Devices That Control Transmission Of Motive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具备可保持不使离合器片脱落且同时可抑制强度降低的中心离合器以及加压离合器的离合器装置。离合器装置100具备保持离合器片104的中心离合器105以及加压离合器112,所述离合器片104与通过主动轴进行旋转驱动的摩擦片103面对配置。中心离合器105具备与离合器片104的内齿嵌合的中心侧嵌合部108,且同时在中心侧嵌合部108具备突出齿110。加压离合器112具备与离合器片104的内齿嵌合的加压侧嵌合部116,且同时在加压侧嵌合部116具备闪退部117。突出齿110是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齿的一个齿延伸至加压侧嵌合部116的闪退部117上。

Description

离合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离合器装置,其对于使被动体驱动的从动轴传送及阻断通过发动机进行旋转驱动的主动轴的旋转驱动力。
背景技术
以往,在二轮汽车或四轮汽车等车辆中,离合器装置用于配置在引擎等发动机与车轮等被动体之间且对于被动体传送及阻断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一般而言,离合器装置是将通过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进行旋转的多片摩擦片与连结于被动体的多片离合器片互相面对配置,且同时通过使此等摩擦片与离合器片密接及分离,而可任意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送及阻断。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离合器装置:通过设置凸部与凹部,而防止离合器中心与压力板互相分离时离合器板的脱落,该凸部与凹部是在分别保持互相接近或分离的离合器中心及压力板中的离合器板的花键状部分的端面互相嵌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66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合器装置中,由于离合器中心及压力板保持离合器板的花键状部分的整个端面,是沿着圆周方向断续地形成为凸状或凹状,所以在传送动力时,应力容易集中于凸部与凹部的边界部分,有所谓难以保持强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处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分别具备可保持不使离合器片脱落且同时可抑制强度降低的分别相当于离合器中心及压力板的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对于从动轴传送及阻断主动轴的旋转驱动力的离合器装置中,具备:多片离合器片,其等是由环状的平板构成,且同时在该平板的内周部具有内齿,该环状的平板与通过主动轴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驱动的多片摩擦片分别面对配置;中心离合器,其具有与离合器片的内齿嵌合的外齿,并连结于从动轴;以及加压离合器,其具有与离合器片的内齿嵌合的外齿,并在接近及离开中心离合器的方向分别可位移地相邻配置,而推压摩擦片或离合器片;其中,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是互相面对的各端面形成为无凹凸且平坦,且同时各外齿彼此形成为相同的齿顶圆,而且分别具备:突出齿,其是一侧的外齿之中的至少一个齿突出延伸至另一侧的外齿上;以及闪退部,其在突出齿延伸的另一侧的外齿上,且该突出齿不会物理性干涉。
依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特征,离合器装置由于保持离合器片的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中的互相面对的各端面形成为无凹凸且平坦,所以可避免动力传送时的局部应力集中,防止强度降低。并且,关于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由于具备在一侧的外齿之中的至少一个齿突出延伸至另一侧的外齿上的突出齿,且同时具备在此突出齿延伸的另一侧的外齿上且该突出齿不会物理性干涉的闪退部,所以可防止中心离合器与加压离合器互相分离时的离合器片脱落。此情况,闪退部在突出齿延伸的另一侧的外齿上形成为与此外齿的齿根相同的高度,换言之即形成为齿根表面的假想延长面以下即可。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中,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具备:凸轮机构,其具有一对凸轮面,该对凸轮面为了在互相相对旋转时增强或减轻加压离合器对摩擦片或离合器片的推压力,而使加压离合器接近或离开中心离合器;闪退部与齿根直接连接,该齿根与该闪退部在圆周方向邻接。
依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合器装置是由于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具有凸轮机构,且同时闪退部与邻接的齿根直接连接而形成,所以在中心离合器与加压离合器一边相对旋转一边接近或分离时,可避免突出齿的物理干涉且同时使两者顺利接近或分离。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中,突出齿是与形成于中心离合器或加压离合器的凸轮面相邻而形成。
依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合器装置由于是突出齿与形成于中心离合器或加压离合器的凸轮面相邻而形成,所以通过在因形成凸轮面而导致刚性变高的部分的周边形成突出齿,可使突出齿的强度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中,闪退部形成在遍及外齿的齿宽方向的整个区域。
依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合器装置是由于闪退部形成在遍及外齿的齿幅方向的整个区域,所以可以防止中心离合器与加压离合器在分离时的离合器片的物理干涉、及在接近时的离合器片的插入,使中心离合器与加压离合器的分离及接近的动作性顺利。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中,突出齿是形成于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之中保持多片离合器片的一侧。
依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合器装置由于突出齿是形成于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之中保持多片离合器片的一侧,所以通过保持多片离合器片,可提高传送转矩大的一侧的中心离合器或加压离合器的刚性,稳定地传送驱动力。此情况,虽然在中心离合器及加压离合器之中保持少片离合器片的一侧形成闪退部,但保持少片离合器片的一侧因传送转矩也小,所以可稳定地传送驱动力。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装置中,形成有突出齿的中心离合器或加压离合器,相对于突出齿而在圆周方向两侧的齿根,形成为比形成有该突出齿的外齿的齿根圆更凹入内侧。
依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合器装置因相对于形成有突出齿的中心离合器或加压离合器的突出齿,在圆周方向两侧的齿根形成为比形成有该突出齿的外齿的齿根圆更凹入内侧,所以在以铸造加工或切削加工形成突出齿时,可容易更厚地形成齿厚,使突出齿的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关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离合器装置的整个构造的概略的剖面图。
图2是概略显示组装在图1所示的离合器装置内的中心离合器的外观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概略显示组合图2所示的中心离合器与图4所示的加压离合器的状态的外观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概略显示组装在图1所示的离合器装置内的加压离合器的外观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显示图1所示的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OFF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概略显示关于本发明变化例的中心离合器的外观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一实施形态,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关于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100的整个构造的概略的剖面图。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参照的各图,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将一部分的构成组件夸大显示等而示意显示。因此,各构成组件间的尺寸或比率等有时会有不同。此离合器装置100是用于对被动体即车轮(未图示)传送及阻断二轮汽车(摩托车)的发动机即引擎(未图示)的驱动力的机械装置,并且配置于该引擎与变速器(transmission)(未图示)之间。
(离合器装置100的构造)
离合器装置100具备离合器壳体101。离合器壳体101是为了保持摩擦片103并将来自引擎的驱动力传送到此摩擦片103用的零件,且是将铝合金材料形成为有底圆筒状而构成。更具体而言,在离合器壳体101的筒状部形成有内齿齿轮状的花键,多片(在本实施形态中是5片)的摩擦片103在可沿着离合器壳体101的轴线方向位移且可与该离合器壳体101一体旋转的状态,与此花键进行花键嵌合而被保持。
此离合器壳体101的图示左侧侧面经由转矩阻尼器(未图示)并通过铆钉101a而安装于输入齿轮102。输入齿轮102为与通过引擎驱动进行旋转驱动的未图标的驱动齿轮啮合而进行旋转驱动的齿轮零件,经由轴承102a而被后述的轴111自由旋转地支撑。即,离合器壳体101在与轴111同心的位置,独立于离轴111,而与输入齿轮102一体旋转驱动。
摩擦片103是被推压到离合器片104的平板环状的零件,是将由铝材构成的薄板材料冲制成环状而形成。在此等摩擦片103的各两侧面(表背面)上,黏贴有由未图示的多张纸片构成的摩擦材料且同时在各摩擦材料间形成有未图示的油槽而构成。并且,此等摩擦片103分别形成为相同的大小及形状。
在离合器壳体101的内侧,多片(在本实施形态中是4片)离合器片104在被所述摩擦片103夹住的状态,分别被保持在中心离合器105及加压离合器112。
离合器片104是被推压到所述摩擦片103的平板环状的零件,是将由SPCC(冷轧钢板)材料构成的薄板材料冲制成环状而形成。在此等离合器片104的各两侧面(表背面)上,形成有用于保持离合器油的深度几μm~几十μm的未图示的油槽,且同时以使耐磨耗性提高为目的而分别施以表面硬化处理。
并且,在各离合器片104的内周部,分别形成有内齿齿轮状的花键,该内齿齿轮状的花键是与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上的中心侧嵌合部108及形成于加压离合器112上的加压侧嵌合部116分别进行花键嵌合。此等离合器片104分别形成为相同的大小及形状。此外,摩擦材料也可以取代所述摩擦片103而设于离合器片104上。
如图2所示,中心离合器105是用于分别保持所述离合器片104及加压离合器112,且同时将引擎的驱动力传送到变速器侧用的零件,是将铝合金材料形成为略圆筒状而构成。更具体而言,中心离合器105主要是将连接部105a、中间部105b及片保持部105c一体形成而构成。
连接部105a是保持加压离合器112且同时连接于轴111的部分,并且形成为圆筒状。在此连接部105a的内周面,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轴线方向形成有内齿齿轮状的花键,轴111与此花键进行花键嵌合。即,中心离合器105在与离合器壳体101及轴111同心的位置上,与轴111共同一体旋转。
中间部105b是形成于连接部105a与片保持部105c之间的部分,是在圆周状配置的3个中心侧凸轮部106之间分别形成3个支柱贯穿孔107而构成。3个中心侧凸轮部106是形成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及中心侧滑动凸轮面106b的凸状部分,并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此情况,3个中心侧凸轮部106是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圆周方向而均等地形成。而且,在各中心侧凸轮部106的中心离合器105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及中心侧滑动凸轮面106b。
各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是用于与后述的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协同运作而产生增强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的压接力的辅助力的部分,且分别以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圆周方向逐渐突出于加压离合器112侧的倾斜面所构成。
各中心侧滑动凸轮面106b,是用于与后述的加压侧滑动凸轮面113b协同运作而使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在早期分离而转移到半离合状态的部分,且分别在与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圆周方向的相反侧,以倾斜于与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相同方向的倾斜面所构成。此处,所谓半离合状态,是在离合器装置100的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完全密接前的状态下,引擎驱动力的一部分传送到驱动轮侧的不完全的传送状态。
3个支柱贯穿孔107是用于使后述的3个筒状支柱114分别贯穿的贯穿孔。此等3个支柱贯穿孔107是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圆周方向而均等地形成于所述3个中心侧凸轮部106之间的位置上。
片保持部105c是保持所述多片离合器片104一部分的部分,形成为圆筒状且同时此形成为圆筒状的部分的端部突出形成凸缘状。在此片保持部105c中所述形成为圆筒状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中心侧嵌合部108。
中心侧嵌合部108是将离合器片104保持在以夹住摩擦片103的状态可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轴线方向位移且可与该中心离合器105一体旋转的状态的部分,且由外齿齿轮状的花键所构成。并且,中心侧嵌合部108是在构成此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的一部分形成有突出齿110,且同时在与后述的加压侧嵌合部116面对的中心侧端面108a上除了突出齿110以外的部分,也就是,较花键齿更内周部分形成为无凹凸的平坦面。
如图3所示,突出齿110是用于防止离合器片104及/或摩擦片103脱落的部分,是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齿的一个齿形成延伸到达加压离合器112的加压侧嵌合部116的闪退部117上的长度。此突出齿110形成在分别相对于所述3个中心侧凸轮部106的中心离合器105直径方向外侧的相邻位置上。即,突出齿110是沿着中心离合器105的圆周方向均等配置而设有3个。
轴111是形成为中空状的轴体,一边(图示左侧)的端部侧经由圆筒状的轴承102a而自由旋转地支撑输入齿轮102及离合器壳体101,且同时经由螺母111a而固定地支撑所述花键嵌合的中心离合器105。此轴111的另一边(图示左侧)的端部连结于二轮汽车的未图示的变速器。即,轴1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从动轴。
如图1所示,加压离合器112是用于通过推压摩擦片103而使此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互相密接用的零件,且是将铝合金材料形成为与离合器片104的外径大致相同大小的外径的略圆盘状而构成。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加压离合器112主要是一体形成内侧圆盘部112a及片保持部112b而构成。
内侧圆盘部112a在圆周状配置的3个加压侧凸轮部113之间分别具有3个筒状支柱114,是在自由滑动的状态嵌合在中心离合器105的连接部105a的外周面上。即,加压离合器112在与离合器壳体101、中心离合器105及轴111同心的位置上,独立于中心离合器105及轴111而可旋转地设置。
3个加压侧凸轮部113是形成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及加压侧滑动凸轮面113b的凸状的部分,且沿着加压离合器112的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此情况,3个加压侧凸轮部113是沿着加压离合器112的圆周方向而均等地形成。而且,在各加压侧凸轮部113的加压离合器112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及加压侧滑动凸轮面113b。
各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是在所述中心离合器105的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上滑动的部分,且由沿着加压离合器112的圆周方向逐渐突出中心离合器105侧的倾斜面所构成。即,以中心侧辅助凸轮面106a与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构成辅助机构。而且,通过以此辅助机构产生的辅助力,可使用负载量(弹性系数)低的离合器弹簧115c。
各加压侧滑动凸轮面113b是在所述中心侧滑动凸轮面106b上滑动的部分,且分别在与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圆周方向的相反侧,由在与加压侧辅助凸轮面113a相同方向延伸的倾斜面所构成。即,以中心侧滑动凸轮面106b与加压侧滑动凸轮面113b构成滑动机构。
3个筒状支柱114是为了支撑升降片115a而在中心离合器105的轴方向延伸成柱状的圆筒状的部分,且在其内周部形成有螺旋嵌合安装螺栓115b的内螺纹。此等3个筒状支柱114是沿着加压离合器112的圆周方向而均等地形成。
升降片115a是用于以中心离合器105的中间部105b夹住离合器弹簧115c的零件,是由金属制的板状体所构成。在此升降片115a的中央部,经由轴承而设有释放销115d。
离合器弹簧115c是用于通过将加压离合器112推压到中心离合器105侧而将加压离合器112的片保持部112b推压到摩擦片103的弹性体,是通过将弹簧钢卷成螺旋状的螺旋弹簧所构成。此离合器弹簧115c分别配置于3个筒状支柱114的各个之间。
释放销115d是用于在将离合器装置100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送状态设为阻断状态时推压升降片115a的棒状零件,一边(图标右侧)的端部连接于未图示的离合器释放机构。此处,所谓离合器释放机构,是通过搭载离合器装置100的自行式车辆的驾驶者的离合器操作杆(未图示)的操作,而将释放销115d推压到轴111侧的机械装置。
片保持部112b是保持所述多片离合器片104的其他一部分的部分,并形成为圆筒状,且同时此形成为圆筒状的部分的端部突出而形成凸缘状。在此片保持部112b中形成为所述圆筒状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加压侧嵌合部116。
加压侧嵌合部116是将离合器片104保持在以夹住摩擦片103的状态可沿着加压离合器112的轴线方向位移且可与该加压离合器112一体旋转的状态的部分,且由外齿齿轮状的花键所构成。
此情况,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是以与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相同的齿顶圆、齿根圆及齿厚所形成,且同时以比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齿短的齿宽而形成。并且,加压侧嵌合部116,是与中心侧嵌合部108面对的加压侧端面116a形成为无凹凸的平坦面,且同时在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的一部分形成有闪退部117。
闪退部117是用于防止所述突出齿110的物理干涉的部分,是省略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齿的一个齿而由曲面构成。更具体而言,闪退部117是省略突出齿110所在位置的加压侧嵌合部116上的一个花键齿,且同时由与2个齿根齐平面地直接连接的无凹凸的平坦圆弧面所构成,该2个齿根分别与此省略的花键齿的圆周方向的两侧相邻。因此,闪退部117是与3个突出齿110对应且沿着加压离合器112的圆周方向均等配置所形成。
而且,在此离合器装置100内,填充有预定量的离合器油(未图示)。离合器油主要供应至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之间,并防止在此等摩擦片与离合器片之间产生的摩擦热的吸收或摩擦材料的磨损。即,此离合器装置100是所谓的湿式多板摩擦离合器装置。
(离合器装置100的动作)
其次,针对如上述构成的离合器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前所述,此离合器装置100,是配置于车辆中的引擎与变速器之间的装置,通过车辆驾驶者对离合器操作杆的操作,进行引擎的驱动力往变速器的传送及阻断。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离合器装置100在车辆驾驶者(未图示)不操作离合器操作杆(未图示)时,由于离合器释放机构(未图示)不推压释放销115d,所以加压离合器112利用离合器弹簧115c的弹力来推压摩擦片103。藉此,中心离合器105成为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被互相推压而摩擦连结的状态而进行旋转驱动。即,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送到中心离合器105,而轴111进行旋转驱动。此外,此情况,加压离合器112通过辅助机构而被以强力推压到中心离合器105。
在这种离合器ON状态,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中的片保持部105c的突出齿110,是位于闪退部117上并互相重叠,该闪退部117是形成于加压离合器112中的加压侧嵌合部116。因此,存在于中心侧嵌合部108与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边界部分的摩擦片103及/或离合器片104,通过突出齿110而不会从片保持部105c、112b脱落。
并且,在离合器ON状态,通过驾驶者对变速器的减速操作等而驱动轮侧的转数超过引擎侧的转数时,轴111的转数会超过输入齿轮102的转数,而有逆转转矩作用于离合器装置100的情形。此情况,离合器装置100,是通过形成于加压离合器112上的加压侧滑动凸轮面113b爬上到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的中心侧滑动凸轮面106b上的作用,使加压离合器112相对于中心离合器105一边相对旋转一边在分离的方向位移,而产生推压力急剧变弱的滑动功能的作用。
在此滑动功能产生作用时,突出齿110虽然对于加压离合器112进行相对旋转位移,但因闪退部117与邻接的齿根齐平面且一体连接形成于加压离合器112的加压侧嵌合部116,所以不会有碰撞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齿等物理干涉。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离合器装置100在车辆驾驶者操作离合器操作杆时,由于离合器释放机构(未图示)推压释放销115d,所以加压离合器112会抗拒离合器弹簧115c的弹力而往从中心离合器105分离的方向位移。藉此,中心离合器105成为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的摩擦连结被解除的状态,所以成为旋转驱动衰减或旋转驱动停止的状态。即,对于中心离合器105的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被阻断。
而且,在此离合器OFF状态,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中的片保持部105c上的突出齿110,是位于不与形成于加压离合器112中的加压侧嵌合部116的闪退部117重叠的分离位置,并且位于中心侧嵌合部108的中心侧端面108a与加压侧嵌合部116的加压侧端面116a之间的分离间隙上。因此,存在于中心侧嵌合部108与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边界部分的摩擦片103及/或离合器片104,通过突出齿110而不会从片保持部105c、112b脱落。
此后,离合器装置100即使是再通过车辆驾驶者操作离合器操作杆而转移到离合器ON状态时,突出齿110不会物理干涉加压侧嵌合部116,且同时存在于中心侧嵌合部108与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边界部分的摩擦片103及/或离合器片104通过突出齿110而不会从片保持部105c、112b脱落。
如从上述动作说明也可以理解,依据上述实施形态,离合器装置100由于在保持离合器片104的中心离合器105以及加压离合器112中的互相面对的中心侧端面108a与加压侧端面116a分别形成无凹凸的平坦面,所以可避免动力传送时的局部应力集中,防止强度降低。并且,关于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100由于具备:突出齿110,其是构成中心离合器105的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之中的至少一个齿突出延伸至构成加压离合器112的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上;并且在此突出齿110延伸的加压侧嵌合部116上具备与该加压侧嵌合部116的齿根相同高度的闪退部117;所以可防止中心离合器105与加压离合器112互相分离时的离合器片104的脱落。
再者,当实施本发明时,并不受上述实施形态限定,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下述所示的各变化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形态的离合器装置100同样的构成部分,给予与离合器装置100所标示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是由与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相同的齿顶圆、齿根圆及齿厚而形成,且同时以比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齿短的齿宽而形成。然而,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与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只要至少彼此由相同齿顶圆而形成且彼此面对配置即可。藉此,可将多片离合器片104全部以相同的大小及形状而构成。另一方面,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也可以例如以比构成中心侧嵌合部108的花键小的齿根圆或长的齿厚而形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突出齿110是沿着中心侧嵌合部108的圆周方向均等配置而设有3个。然而,突出齿110只要在中心侧嵌合部108或加压侧嵌合部116至少设置1个即可,也可以设置2个、3个或4个以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突出齿110是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及加压离合器112之中保持多片离合器片104的一侧的中心离合器105上。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中心离合器105保持3片离合器片104。藉此,离合器装置100通过保持多片离合器片104,可提高传送转矩大的一侧的中心离合器105的刚性,稳定地传送驱动力。然而,突出齿110当然也可以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及加压离合器112之中保持少片离合器片104的一侧的加压离合器112上。此情况,闪退部117形成于中心离合器105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突出齿110形成为与加压离合器112的加压侧嵌合部116上重叠的长度。然而,突出齿110形成为与加压离合器112的加压侧嵌合部116上重叠的长度。然而,突出齿110只要形成为至少到达加压侧嵌合部116的加压侧端面116a的长度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突出齿110形成在分别相对于3个中心侧凸轮部106的中心离合器105直径方向外侧的相邻位置上。藉此,离合器装置100通过在因形成中心侧凸轮部106而刚性变高的部分的周边形成,故可使突出齿110的强度提高。然而,突出齿110也可以形成在相邻于中心侧嵌合部108的圆周方向的中心侧凸轮部106的位置以外的地方,例如相邻支柱贯穿孔107的直径方向外侧的位置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中心侧嵌合部108,包含突出齿110的圆周方向两侧的齿根在内,是由一定的齿根圆构成。然而,如图6所示,中心侧嵌合部108也可以使突出齿110的圆周方向两侧的齿根形成为比形成在突出齿110以外的花键齿两侧的齿根(花键槽的底部)更凹入直径方向内侧。据此,离合器装置100由于其相对于突出齿110而在圆周方向两侧的齿根,形成为比形成有该突出齿110的外齿的齿根圆更凹入内侧,所以在以铸造加工或切削加工形成突出齿110时,可容易更厚地形成齿厚,可使突出齿110的强度提高。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闪退部117,是与圆周方向邻接的齿根齐平面而构成。然而,闪退部117因只要形成为不会冲击或碰撞等物理干涉突出齿110即可,所以只要形成为与圆周方向邻接的齿根相同的高度以下(换言之,对于齿根的假想延长面是齐平面以下)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闪退部117形成在遍及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齿的齿宽方向的整个区域。藉此,离合器装置100可以防止中心离合器105与加压离合器112在分离时的离合器片104的物理干涉、及在接近时的离合器片104的插入,而使中心离合器105与加压离合器112的分离及接近的动作性顺利。然而,闪退部117因只要形成为不会物理干涉突出齿110即可,所以也可以构成为只形成于构成加压侧嵌合部116的花键齿的齿宽方向的一部分上,且同时在其他的一部分上形成花键齿。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离合器装置100是具备辅助机构及滑动机构而构成。然而,离合器装置100也可以是不具备辅助机构及滑动机构之中的至少一个的构造。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加压离合器112是构成为推压摩擦片103。然而,加压离合器112只要构成为推压摩擦片103或离合器片104以使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互相密接即可。即,加压离合器112可构成为推压离合器片104。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调换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摩擦片103与离合器片104的配置位置,而加压离合器112推压离合器片104。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离合器装置
101 离合器壳体
101a 铆钉
102 输入齿轮
102a 轴承
103 摩擦片
104 离合器片
105 中心离合器
105a 连接部
105b 中间部
105c 片保持部
106 中心侧凸轮部
106a 中心侧辅助凸轮面
106b 中心侧滑动凸轮面
107 支柱贯穿孔
108 中心侧嵌合部
108a 中心侧端面
110 突出齿
111 轴
111a 螺母
112 加压离合器
112a 内侧圆盘部
112b 片保持部
113 加压侧凸轮部
113a 加压侧辅助凸轮面
113b 加压侧滑动凸轮面
114 筒状支柱
115a 升降片
115b 安装螺栓
115c 离合器弹簧
115d 释放销
116 加压侧嵌合部
116a 加压侧端部
117 闪退部

Claims (6)

1.一种离合器装置,其对于从动轴传送及阻断主动轴的旋转驱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片离合器片,其等是由环状的平板构成,且同时在所述平板的内周部具有内齿,所述环状的平板与通过所述主动轴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驱动的多片摩擦片分别面对配置;
中心离合器,其具有与所述离合器片的所述内齿嵌合的外齿,并连结于所述从动轴;以及
加压离合器,其具有与所述离合器片的所述内齿嵌合的外齿,并在接近及离开所述中心离合器的方向分别可位移地相邻配置,而推压所述摩擦片或所述离合器片;
其中,所述中心离合器及所述加压离合器,是互相面对的各端面形成为无凹凸且平坦,且同时各所述外齿彼此形成为相同的齿顶圆,而且分别具备:
突出齿,其是一侧的所述外齿之中的至少一个齿突出延伸至另一侧的所述外齿上;以及
闪退部,其在所述突出齿延伸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外齿上,且所述突出齿不会物理性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离合器及所述加压离合器具备:
凸轮机构,其具有一对凸轮面,该对凸轮面为了在互相相对旋转时增强或减轻所述加压离合器对于所述摩擦片或所述离合器片的推压力,而使所述加压离合器接近或离开所述中心离合器;
所述闪退部与齿根直接连接,所述齿根与所述闪退部在圆周方向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齿是与形成于所述中心离合器或所述加压离合器的所述凸轮面相邻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退部形成在遍及所述外齿的齿宽方向的整个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齿形成于所述中心离合器及所述加压离合器之中保持多片所述离合器片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突出齿的所述中心离合器或所述加压离合器,其相对于所述突出齿而在圆周方向两侧的齿根,形成为比形成有所述突出齿的所述外齿的齿根圆更凹入内侧。
CN201880027871.9A 2017-06-01 2018-05-08 离合器装置 Active CN110651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8974A JP6498722B2 (ja) 2017-06-01 2017-06-01 クラッチ装置
JP2017-108974 2017-06-01
PCT/JP2018/017822 WO2018221135A1 (ja) 2017-06-01 2018-05-08 クラ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1130A true CN110651130A (zh) 2020-01-03
CN110651130B CN110651130B (zh) 2021-11-16

Family

ID=64456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871.9A Active CN110651130B (zh) 2017-06-01 2018-05-08 离合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5236B2 (zh)
EP (2) EP3633220B1 (zh)
JP (1) JP6498722B2 (zh)
CN (1) CN110651130B (zh)
BR (1) BR112019025113A2 (zh)
TW (1) TWI768038B (zh)
WO (1) WO20182211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0811A (zh) * 2022-09-28 2024-03-29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及机动二轮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3696B2 (ja) * 2017-10-26 2019-07-31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装置
JP6851340B2 (ja) * 2018-03-14 2021-03-31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クラッチ装置
JP6691563B2 (ja) * 2018-03-14 2020-04-28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クラッチ装置
JP7429484B2 (ja) * 2019-06-06 2024-02-0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装置
JP2022072810A (ja) * 2020-10-30 2022-05-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鞍乗型車両
CA3238448A1 (en) * 2021-12-01 2023-06-08 Luc Gingras Deflaker with serrated tooth pattern
JP7212193B1 (ja) * 2022-07-06 2023-01-24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JP7291309B1 (ja) * 2022-07-15 2023-06-14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3023A (ja) * 2007-09-04 2009-03-26 F C C:Kk 動力伝達装置
JP2009068577A (ja) * 2007-09-12 2009-04-02 F C C:Kk 動力伝達装置
CN201281091Y (zh) * 2008-07-29 2009-07-29 梁业华 摩托车离合器
JP2010223302A (ja) * 2009-03-23 2010-10-07 Hond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装置
DE102010044379A1 (de) * 2010-09-04 2012-03-08 Volkswagen Ag Kupplung
CN102725553A (zh) * 2010-01-27 2012-10-10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JP5297252B2 (ja) * 2009-03-31 2013-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板クラッチ
CN103890427A (zh) * 2011-10-27 2014-06-25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设备
CN104011416A (zh) * 2011-12-28 2014-08-27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9795B1 (fr) 1993-09-10 1995-12-08 Robert Blanchard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non permanent pour mécanisme réducteur de transmission.
CN104350300B (zh) * 2012-06-04 2017-03-08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JP5972783B2 (ja) * 2012-12-27 2016-08-17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多板式クラッチ装置
EP3181933B1 (en) 2014-08-12 2019-10-09 Kabushiki Kaisha F.C.C.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6376662B2 (ja) * 2015-05-12 2018-08-22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車両用動力伝達システム
JP6801956B2 (ja) * 2015-12-04 2020-12-16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CN105757134B (zh) * 2016-05-09 2017-12-29 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总成
DE102017206053A1 (de) * 2017-04-10 2018-10-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element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3023A (ja) * 2007-09-04 2009-03-26 F C C:Kk 動力伝達装置
JP2009068577A (ja) * 2007-09-12 2009-04-02 F C C:Kk 動力伝達装置
CN201281091Y (zh) * 2008-07-29 2009-07-29 梁业华 摩托车离合器
JP2010223302A (ja) * 2009-03-23 2010-10-07 Hond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装置
JP5297252B2 (ja) * 2009-03-31 2013-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板クラッチ
CN102725553A (zh) * 2010-01-27 2012-10-10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DE102010044379A1 (de) * 2010-09-04 2012-03-08 Volkswagen Ag Kupplung
CN103890427A (zh) * 2011-10-27 2014-06-25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设备
CN104011416A (zh) * 2011-12-28 2014-08-27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0811A (zh) * 2022-09-28 2024-03-29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及机动二轮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5236B2 (en) 2022-01-04
EP3892881B1 (en) 2023-06-21
TWI768038B (zh) 2022-06-21
WO2018221135A1 (ja) 2018-12-06
EP3892881A1 (en) 2021-10-13
JP2018204655A (ja) 2018-12-27
EP3633220A1 (en) 2020-04-08
BR112019025113A2 (pt) 2020-06-23
EP3633220B1 (en) 2023-01-04
CN110651130B (zh) 2021-11-16
EP3633220A4 (en) 2021-03-10
US20210123482A1 (en) 2021-04-29
JP6498722B2 (ja) 2019-04-10
TW201902748A (zh)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1130B (zh) 离合器装置
CN111148917B (zh) 离合器装置
JP7231333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WO2013073515A1 (ja) クラッチ装置
JP6596180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CN113811697B (zh) 离合器装置
EP3892878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4364896B (zh) 离合器装置
WO2021065523A1 (ja) クラッチ装置
WO2023063153A1 (ja)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JP7252405B1 (ja)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CN118103612A (zh) 离合器装置和机动二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