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751B - 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751B
CN102689751B CN201210137088.2A CN201210137088A CN102689751B CN 102689751 B CN102689751 B CN 102689751B CN 201210137088 A CN201210137088 A CN 201210137088A CN 102689751 B CN102689751 B CN 1026897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fittings
freight container
corner
freight
bottom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7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9751A (zh
Inventor
水野拓志
东田爱子
松本达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xpress Co Ltd
Nittsu Research Institute and Consult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xpress Co Ltd
Nittsu Research Institute and Consult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xpress Co Ltd, Nittsu Research Institute and Consulting Inc filed Critical Nippon Expre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370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97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9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751A/zh
Priority to NL2010743A priority patent/NL2010743C2/en
Priority to TW102115776A priority patent/TWI572540B/zh
Priority to JP2013096895A priority patent/JP5712246B2/ja
Priority to KR1020130050047A priority patent/KR101464294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9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7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02Large containers rigid
    • B65D88/12Large containers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26Corner fitting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configuration or number of ope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4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90/0053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04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 B65D90/006Contents retaining means fixed on the floor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于放置在具有多个第一、第二角件的堆码区域,该集装箱至少包括:箱体及多个定位缓冲器,该箱体各底角部分别设置有对应连接各该第一角件的第一底角件,位于各该第一底角件外侧的箱体侧壁内分别具有一腔体;各该定位缓冲器分别设置在各该腔体内,包括缓冲装置与第二底角件,且该第二底角件与第一底角件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堆码区域中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该缓冲装置在箱体悬空状态下由第二底角件重力的牵引伸出箱体以接触该第二角件,并第二底角件与堆码区域中的角件结合时由箱体的重力的压迫匀速缩进该腔体中以起到缓冲箱体的作用,进而确保了在装卸作业中不致发生损坏箱内货物的情况。

Description

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标准集装箱的外部长、宽、高尺寸符合集装箱ISO标准的规定。目前,集装箱的规格例如为20英尺柜、40英尺柜、40英尺高柜、以及45英尺高柜以及特种集装箱等,各该规格的集装箱的类型又可分为普通货柜、高柜、开顶柜、平底货柜、以及折叠平台用货箱等。在运输作业中,为便于集装箱的吊装、堆码以及运送中的定位连接、箱体保护等,在集装箱的各端角部分别设置有顶角件和底角件(亦统称为角端配件,Corner Fitting),并藉由扭锁(亦称转锁)将其固定。
在集装箱的流通过程中,由于集装箱自身不具有缓冲的功能,无论是基于角端配件的装卸方法还是基于叉车升降机的装卸方法,都很难避免发生碰撞而导致损坏箱内货物,以海陆全程运输所使用的国际海上集装箱为例,在使用输送卡车或者相对于船舶进行装卸时、在仓库、货物、集装箱码头进行作业中会产生冲击加速度,该冲击加速度是瞬间产生的非周期的且不定时发生的现象,其对堆积于集装箱内部货物的破坏程度,完全依赖于冲击加速度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换言之,一集装箱下降并与地面、甲板、或者其他集装箱的顶面相接触时,其地板面在很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很大的冲击加速度,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向货物传导而损坏箱内货物。尤其是在货物装载于集装箱的方法或者货物自身的固定方法不恰当时,因跳跃、移动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加速度进而对货物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业内通常的手段是通过先以缓冲材料将货物整体包装后再置于集装箱中,或者提高运输及搬移操作人员的精准度或熟练度。例如,针对现有的国际海上集装箱的缓冲功能不足,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大量的木材来进行木箱捆包,当采用木箱捆包时,具有以下缺陷:进行拆包时,在使用榔头、铁棒等工具很容易损伤箱内货物;而且,采用大量的木材来进行木箱捆包会造成资源浪费、废物处理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例如,40ft尺寸(30m3)的货物平均要使用2.5t的木材;再者,上述的木材捆包以及拆包需要很长的作业时间。例如,货物到达后,相对于拆包、搬入到指定场所的总时间,拆包所需的时间要占总作业时间的15%,不利于降低时间及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近来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半导体设备、太阳能设备、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趋于大型化,若将装置拆分不仅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装置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在不能装入到现有的集装箱时,很多情况下采用非封闭式的平板集装箱(flat container)进行运输,并藉由上述的木箱捆包方式进行封装,以便可以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码头装卸作业以及提供缓冲保护。但是,采用平板集装箱其作业日程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可能很难控制运输品质;另外,因平板集装箱无法进行垒积(堆码或叠放),进而大大降低了运输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将导致在运输或搬移期间,相同空间中可装载的箱体数量相对减少(例如对海运船舶的装载空间而言其有效空间的利用率更加重要),进而同样会造成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管理的成本增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装载大型化精密设备且能提供良好的缓冲保护的集装箱,以便在装卸过程中确保所装载物品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又能提高运输空间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运输及仓储成本,以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实已成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目前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不具缓冲性能而带来的装卸作业时容易损坏箱内货物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集装箱无法进行垒积及堆码造成的运输空间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木箱捆包方式造成资源浪费、废物处理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于放置在具有多个角件的堆码区域,所述角件包括多个第一角件以及与各该第一角件具有标准中心距的第二角件,所述集装箱至少包括:箱体,其各底角部分别设置有对应连接各该第一角件的第一底角件,位于各该第一底角件外侧的箱体侧壁内分别具有一腔体;以及多个定位缓冲器,分别设置在各该腔体内,所述定位缓冲器包括一缓冲装置以及连接该缓冲装置的第二底角件,且所述第二底角件与第一底角件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堆码区域中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该缓冲装置在所述箱体悬空状态下由所述第二底角件重力的牵引伸出所述箱体以接触该第二角件,并所述第二底角件与该第二角件结合时藉由所述箱体的重力的压迫匀速缩进该腔体中以缓冲该箱体。
本发明的集装箱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堆码区域为承载符合ISO标准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的海运船甲板区域,且所述海运船甲板区域中的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符合ISO标准。
本发明的集装箱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堆码区域为由至少三个并排摆放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箱顶面区域。所述箱顶面区域中的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规格标准箱上,且所述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符合ISO标准。
本发明的集装箱为符合ISO标准的第二规格标准箱,且所述第二规格标准箱上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底角件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规格标准箱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角件的间距。
所述定位缓冲器还包括一锁固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包括一贯通所述腔体侧壁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底角件锁固至该腔体中的插销。相应地,所述第二底角件具有对应该插销的插孔。
于本发明的集装箱中,所述定位缓冲器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与第二底角件之间的弹簧。所述缓冲装置为油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或者气压缓冲器。
具体地,所述油压缓冲器包括固定在所述腔体中的套筒、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活塞、连接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以及填充在所述套筒中并藉由所述活塞密封的油压油。所述套筒包括内筒及与所述内筒具有间隔的外筒,且所述内筒上贯通有多个排油孔,所述油压油在该活塞推压时藉由所述排油孔排至内、外筒构成的夹层空腔中产生油压抵抗力以吸收该活塞推压的能量。所述第二底角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所述油压缓冲器的活塞杆,所述弹簧套设于该活塞杆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及第二底角件。
于本发明的集装箱中,所述箱体的各顶角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角件位于同一垂线上的第一顶角件,与所述第二底角件位于同一垂线上的第二顶角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角件外侧且位于所述箱体顶角端的第三顶角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底角件、定位缓冲器、以及第三顶角件分别为四个。
于本发明的集装箱中,所述箱体的地板上设置有多条用于供捆绑带在垂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环或绳勾,具体地,所述捆绑环或绳勾的藉由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地板上。所述地板为不锈钢板式地板。
于本发明的集装箱中,所述箱体的四周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条用于供捆绑带在水平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栏。所述捆绑栏藉由螺栓固定于各该侧壁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集装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集装箱在其箱体的各底角部设置了定位缓冲器,在使用吊车等向海运集装箱拖车、集装箱船上装载或者卸载时,能够高效地减缓冲撞时的冲击力,进而确保箱内所装载物品的安全稳定性,而且,由于箱体的地板及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捆绑环及捆绑带在垂向与水平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环及捆绑栏,可对箱内货物进行内部固定,进一步确保了在装卸作业中不致发生损坏箱内货物的情况。
2,本发明的集装箱在其箱体的各底角部与各顶角部分别设置有底角件及顶角件,实现了集装箱可以堆码或叠放,且由于本发明的集装箱角件的设置符合ISO标准,可以与其他规格的集装箱实现堆码或叠放,提高了运输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并降低了运输及仓储成本,尤其对运输空间弥足珍贵的海运船舶而言更具产业利用性。
3,本发明的集装箱为全封闭式集装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平板集装箱而导致其装卸作业日程易受到天气影响的缺陷,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木材捆包方式进行封装而带来的木材资源浪费、废物处理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运输及装卸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由定位连接梁组成的堆码区域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堆码在由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堆码区域示意图。
图3及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堆码在由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堆码区域时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的定位缓冲器锁固状态示意图
图6及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的油压缓冲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地板上设置的捆绑环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侧壁上设置的捆绑栏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各角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定位连接梁
11、211       第一角件
12、221、231  第二角件
21、22、23    第一规格标准箱
211           第一角件
221、231      第二角件
3             集装箱
31            箱体
311           第一底角件
312           腔体
313           第一顶角件
314         第二顶角件
315         第三顶角件
32          定位缓冲器
321         缓冲装置
3211        套筒
32112       外筒
32111       内筒
32113       排油孔
3212        活塞
3213        活塞杆
3214        油压油
322         第二底角件
323         锁固件
324         弹簧
33          地板
34          内侧壁
351         捆绑环
352         捆绑栏
361、362    螺栓
L1、L2      标准中心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实施方式需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集装箱及其内部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的集装箱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集装箱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于放置在具有多个角件的堆码区域,所述角件包括多个第一角件以及与各该第一角件具有标准中心距的第二角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角件及第二角件为可以与符合ISO标准的集装箱扭锁相互配合的顶面角件,该顶面角件上具有配合扭锁的顶面孔,为便于说明,设定所述的第一角件与该第一角件相邻的第二角件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1,设定两个第一角件之间的间距或者两个第二角件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2,其中,该标准中心距为角件中顶面孔之间中心孔矩,所述的中心孔矩符合ISO标准。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亦可放置在例如空旷地面、未设置固定件或定位件的船舱甲板的区域,换言之,在本发明的集装箱的具体构造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上述区域当亦视为本发明集装箱可实施的范畴。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显示为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由定位连接梁组成的堆码区域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堆码区域亦可为用以承载符合ISO标准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的海运船甲板区域,且所述海运船甲板区域藉由多条定位连接梁1构成,所述第一角件11与第二角件12一体成型于一定位连接梁1上,该第一角件11与第二角件12的标准中心距符合ISO标准。其中,所述第一角件11与该第一角件11相邻的第二角件12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1,两个第一角件11之间的间距或者两个第二角件12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2,该标准中心距为角件中顶面孔之间中心孔矩,该定位连接梁1设置一集装箱船甲板上,用于在集装箱装卸时定位并固定。于实际的情况下,所述的集装箱船甲板具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定位连接梁1,用于固定第一规格集装箱。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堆码在由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堆码区域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堆码区域为由至少三个并排摆放的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23组成的箱顶面区域。所述箱顶面区域中的第一角件211与第二角件221或231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或者21、23上,即如图2所示的第一角件211位于第一规格标准箱21上,与该第一角件211相邻的第二角件221或231分别位于第一规格标准箱21两侧的两个第一规格标准箱22以及23上。其中,所述第一角件211与该第一角件211相邻的第二角件221或231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1,两个第一角件211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2,该标准中心距为角件中顶面孔之间中心孔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便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下面的实施例中将暂以本发明的集装箱的堆码区域为由至少三个并排摆放的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23组成的箱顶面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容后详述。
所述的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23的规格例如为20英尺柜、40英尺柜、40英尺高柜、以及45英尺高柜或者特种集装箱中的任一种,但并不局限于此。由于集装箱的标准规格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集装箱3至少包括:箱体31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箱体各底角部的多个定位缓冲器32。本发明的集装箱为箱体规格不同于上述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的第二规格标准箱。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暂以所述的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及23的规格宽度为2490mm,第二规格标准箱3的规格宽度为2990mm为例进行说明,然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的第一规格标准箱及第二规范标准箱可选用其他的规格尺寸,但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第二规范标准箱的规格尺寸应大于所述的第一规范标准箱的规格尺寸。
所述箱体31的各底角部分别设置有对应连接各该第一角件211的第一底角件311,位于各该第一底角件311外侧的箱体侧壁内分别具有一腔体3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1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底角件31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规格标准箱21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角件211的间距(即前述的两个第一角件211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2),换言之,所述箱体31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底角件311的间距为L2,进而确保为第二规格标准箱的集装箱3码放于该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23组成的箱顶面区域时,其两个第一底角件311可以完全对应第一规格标准箱21上的两个第一角件21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312形成于所述箱体31的侧壁内,并位于该第一底角件311的外侧。所述第一底角件311以及腔体312分别为四个,分布于该箱体31的四个底角部。
四个定位缓冲器32分别设置在各该腔体312内,所述定位缓冲器32包括一缓冲装置321以及连接该缓冲装置321的第二底角件322、锁固件323、弹簧324。
请参阅图3及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堆码在由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堆码区域时的过程示意图。
所述第二底角件322与第一底角件311的中心距等于由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23组成的箱顶面区中第一角件211与第二角件221的标准中心距,即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底角件311与该第一底角件311相邻的第二底角件322之间的标准中心距为L1,进而确保为第二规格标准箱的集装箱3码放于该第一规格标准箱21、22、23组成的箱顶面区域时,其两个第二底角件322可以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的第一规格标准箱22与23上的两个第二角件221及231。
所述缓冲装置321在所述箱体31悬空状态下由所述第二底角件322重力的牵引伸出所述箱体31以接触该第二角件221或231,并所述第二底角件322与该第二角件221或231结合时藉由所述箱体31的重力的压迫匀速缩进该腔体312中以缓冲该箱体31的重力。
请参阅图5,显示为本发明集装箱的定位缓冲器锁固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定位缓冲器32还包括一锁固件323,所述锁固件323设置在所述腔体312的侧壁上,包括一贯通所述腔体312侧壁的通孔(未予以图示)以及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底角件322锁固至该腔体312中的插销(未予以图示)。相应地,所述第二底角件322具有对应该插销的插孔(未予以图示),以便在不使用该定位缓冲器32时,将该第二底角件322锁固至该腔体312中。
所述定位缓冲器32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321与第二底角件322之间的弹簧324,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321可选用油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或者气压缓冲器,用于在箱体31下降并与地面、甲板、或者其他集装箱的顶面相接触时,对产生的冲击加速度进行缓冲。
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的缓冲装置321选用为油压缓冲器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6及图7,显示为本发明集装箱中的油压缓冲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缓冲装置321包括:套筒3211、活塞3212、活塞杆3213、油压油3214。
所述套筒3211藉由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腔体312中,具体地,所述套筒3211包括内筒32111及与所述内筒32111具有间隔的外筒32112,且所述内筒32111上分布有贯通内筒侧壁的多个排油孔(Orifice)32113,以便填充于所述内筒32111中的油压油3214受到挤压时可以通过该些排油孔32113排至内、外筒32111及32112构成的夹层空腔中。
所述活塞3212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筒32111中,藉由螺丝锁固以连接所述活塞杆3213,所述油压油3214填充在所述的内筒32111中并藉由所述活塞3212密封,受到挤压时可以通过该些排油孔32113排至内、外筒构成的夹层空腔中产生油压抵抗力以吸收该活塞3212推压的能量。
所述第二底角件32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所述油压缓冲器的活塞杆3213,所述弹簧324套设于该活塞杆3213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3211及第二底角件322,用以提供弹性恢复力以辅助该第二底角件322的重力,在所述箱体31悬空状态下伸出所述箱体31以备下次运作。
在所述箱体31被抬起时,其中缓冲装置321的活塞杆3213受所述第二底角件322重力以及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伸出所述箱体31,以使固定于其上的第二底角件322接触位于下面堆码区域中的第二角件221或231,并在所述箱体31被放下时,所述第二底角件322与该第二角件221或231结合,由于所述箱体31会因其自身的重力向第二角件221或231施加冲击力,此时,活塞杆3213带动活塞3212沿内筒32111的内表面向上滑动,充满内筒32111中的油压油3214受到挤压时通过该些排油孔32113排至内、外筒32111及32112构成的夹层空腔中,此时产生了油压抵抗力而吸收了冲击物的能量,随着活塞向上滑动会堵上该些排油孔32113,因此油压油的流量面积减小,由此,在活塞3212的全部滑动区间内,基本上产生一定的油压抵抗力而运转,能够高效地减缓冲撞时的冲击力,进而确保降低箱体31的下降速度,以便为箱内装载的货物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8及图9,分别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设置的捆绑环及捆绑栏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对箱内装载的货物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于本发明的集装箱中,所述箱体31的地板33上设置有多条用于供捆绑带(未予以图示)在垂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环351或绳勾(未予以图示),所述捆绑环351或绳勾的藉由螺栓(lashing bolt)361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地板33上,具体地,上述的捆绑环351与螺栓361为一体成型的构件。所述地板33为不锈钢板式地板,即SUS(Steel Use Stainless)板。
同时,所述箱体31的四周内侧壁34上分别设置有多条用于供捆绑带(未予以图示)在水平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栏3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捆绑栏352藉由螺栓362固定于各该侧壁上,具体地,所述的各该侧壁34包括左、右侧壁、单面侧壁门、前后壁、前后门等。每一侧壁上设置的捆绑栏352为上中下3层,用以在不同高度上对箱内装载的货物藉由捆绑带在水平向进行束缚,进而避免在装卸作业中因箱内装载的货物彼此碰撞而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藉此,由于本发明的集装箱3在各底角部设置了缓冲定位器32,在其被吊车等向地面、海运集装箱拖车、集装箱船上装载或者卸载时,能够高效地减缓冲撞时的冲击力,进而确保箱内所装载物品的安全稳定性,而且,由于箱体的地板及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捆绑带在垂向与水平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环及捆绑栏,可对箱内货物进行内部固定,进一步确保了在装卸作业中不致发生损坏箱内货物的情况,更为凸显的优点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木材捆包方式进行封装而带来的木材资源浪费、废物处理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请参阅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各角件分布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发明的集装箱中,所述箱体31的各顶角部还包括第一顶角件313,第二顶角件314,以及第三顶角件315。其中,所述第一顶角件313与所述第一底角件311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顶角件314与所述第二底角件322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三顶角件315设置在所述第二顶角件314外侧。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1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顶角件313的间距等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底角件311的中心距为L2,进而确保为其他第一规格标准箱码放于该第二规格标准箱3的箱顶面上时,其底角件可以完全对应第二规格标准箱上的两个第一顶角件313,或者,另一第二规格标准箱码放于该第二规格标准箱的箱顶面上时,其第一底角件可以完全对应位于下面的第二规格标准箱上的两个第一顶角件313。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1同一侧的第一顶角件313与第二顶角件314的间距等于同一侧的第一底角件311与第二底角件322的中心距为L1,进而确保另一第二规格标准箱码放于该第二规格标准箱的箱顶面上时,其连接有缓冲装置321的第二底角件可以完全对应位于下面的第二规格标准箱上的两个第一顶角件313,进而为缓冲装置提供准确的着落点。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顶角件315设置在所述第二顶角件314外侧以便于集装箱3的吊装作业。
藉此,由于该集装箱3的各顶角件和底角件(亦统称为角端配件,Corner Fitting)的设置符合ISO标准,不但确保该集装箱3可为放置于用以承载符合ISO标准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的海运船甲板区域中,还可以码放于由至少三个并排摆放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箱顶面区域中,而且。由于该集装箱3的各顶角部同样设置了符合ISO标准顶角件,进而实现了集装箱的垒积(堆码或叠放),进而大大提高了运输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使得在运输或搬移期间,相同空间中可装载的箱体数量相对增加,尤其对弥足珍贵的海运船舶的装载空间而言,能够提高有效空间的利用率更加重要,进而大大降低了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管理的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集装箱在其箱体的各底角部设置了定位缓冲器,在使用吊车等向海运集装箱拖车、集装箱船上装载或者卸载时,能够高效地减缓冲撞时的冲击力,进而确保箱内所装载物品的安全稳定性,而且,由于箱体的地板及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捆绑带在垂向与水平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环及捆绑栏,可对箱内货物进行内部固定,进一步确保了在装卸作业中不致发生损坏箱内货物的情况。
本发明的集装箱在其箱体的各底角部与各顶角部分别设置有底角件及顶角件,实现了集装箱可以堆码或叠放,且由于本发明的集装箱角件的设置符合ISO标准,可以与其他规格的集装箱实现堆码或叠放,提高了运输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并降低了运输及仓储成本,尤其对运输空间弥足珍贵的海运船舶而言更具产业利用性。
本发明的集装箱为全封闭式集装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平板集装箱而导致其装卸作业日程易受到天气影响的缺陷,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木材捆包方式进行封装而带来的木材资源浪费、废物处理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运输及装卸成本。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9)

1.一种集装箱,用于放置在具有多个角件的堆码区域,所述角件包括多个第一角件以及与各该第一角件具有标准中心距的第二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至少包括:
箱体,其各底角部分别设置有对应连接各该第一角件的第一底角件,位于各该第一底角件外侧的箱体侧壁内分别具有一腔体;以及
多个定位缓冲器,分别设置在各该腔体内,所述定位缓冲器包括一缓冲装置以及连接该缓冲装置的第二底角件,且所述第二底角件与第一底角件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堆码区域中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该缓冲装置在所述箱体悬空状态下由所述第二底角件重力的牵引伸出所述箱体以接触该第二角件,并所述第二底角件与该第二角件结合时藉由所述箱体的重力的压迫匀速缩进该腔体中以缓冲该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区域为承载符合ISO标准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的海运船甲板区域,且所述海运船甲板区域中的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符合ISO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区域为由至少三个并排摆放的第一规格标准箱组成的箱顶面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顶面区域中的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规格标准箱上,且所述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标准中心距符合ISO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为符合ISO标准的第二规格标准箱,且所述第二规格标准箱上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底角件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规格标准箱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角件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缓冲器还包括一锁固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包括一贯通所述腔体侧壁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二底角件锁固至该腔体中的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角件具有对应该插销的插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缓冲器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与第二底角件之间的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为油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或者气压缓冲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缓冲器包括固定在所述腔体中的套筒、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活塞、连接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以及填充在所述套筒中并藉由所述活塞密封的油压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内筒及与所述内筒具有间隔的外筒,且所述内筒上贯通有多个排油孔,所述油压油在该活塞推压时藉由所述排油孔排至内、外筒构成的夹层空腔中产生油压抵抗力以吸收该活塞推压的能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角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所述油压缓冲器的活塞杆,所述弹簧套设于该活塞杆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及第二底角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各顶角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角件位于同一垂线上的第一顶角件,与所述第二底角件位于同一垂线上的第二顶角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角件外侧且位于所述箱体顶角端的第三顶角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角件、定位缓冲器、以及第三顶角件分别为四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地板上设置有多条用于供捆绑带在垂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环或绳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环或绳勾的藉由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地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为不锈钢板式地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四周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条用于供捆绑带在水平向束缚箱内货物的捆绑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栏藉由螺栓固定于各该侧壁上。
CN201210137088.2A 2012-05-03 2012-05-03 集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9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088.2A CN102689751B (zh) 2012-05-03 2012-05-03 集装箱
NL2010743A NL2010743C2 (en) 2012-05-03 2013-05-02 Container.
TW102115776A TWI572540B (zh) 2012-05-03 2013-05-02 集裝箱
JP2013096895A JP5712246B2 (ja) 2012-05-03 2013-05-02 コンテナ
KR1020130050047A KR101464294B1 (ko) 2012-05-03 2013-05-03 컨테이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088.2A CN102689751B (zh) 2012-05-03 2012-05-03 集装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751A CN102689751A (zh) 2012-09-26
CN102689751B true CN102689751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855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708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9751B (zh) 2012-05-03 2012-05-03 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12246B2 (zh)
KR (1) KR101464294B1 (zh)
CN (1) CN102689751B (zh)
NL (1) NL2010743C2 (zh)
TW (1) TWI572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1346B (zh) * 2012-11-12 2015-03-25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压裂液罐
US10611545B2 (en) * 2016-09-19 2020-04-07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Transportation Solutions ApS Container shock detection system
CN108328139B (zh) * 2017-01-20 2024-04-05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集装箱、平台及集装箱设备
CN107143216B (zh) * 2017-07-03 2023-02-24 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笼架及其集装箱锁闭机构
JP2020006980A (ja) 2018-07-04 2020-01-16 日本通運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
CN110758926A (zh) * 2019-10-31 2020-02-07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旋锁、集装箱及集装箱装卸方法
CN112758583B (zh) * 2021-02-18 2023-10-20 山东知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仓储垂直输送装置
CN113148468B (zh) * 2021-04-15 2022-09-27 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35吨敞顶集装箱的多功能底板结构
CN113460522B (zh) * 2021-08-16 2023-02-2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定位保护航运用储存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599A (en) * 1970-11-06 1972-07-18 Vickers Haskins Pty Ltd Self aligning latching mechanism on a cargo container spreader
FR2276234A1 (fr) * 1974-06-24 1976-01-23 Cain Clyde Conteneur equipe d'un mecanisme de verrouillage
JP2011116483A (ja) * 2009-12-01 2011-06-16 Nittsu Shoji Co Ltd 扁平重量物の荷降ろし装置
CN202558092U (zh) * 2012-05-03 2012-11-28 日本通运株式会社 集装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0185A (en) 1973-08-06 1976-09-14 Cain Clyde R Cargo container interlock system
US4053073A (en) * 1975-12-15 1977-10-11 Officine Franchin Di Giuliano Franchin & C. S.A.S. Level lifting system for truck bodies or containers
US4695184A (en) * 1984-08-17 1987-09-22 Robishaw Alces P Locks for construction components
PL264225A1 (en) * 1986-02-21 1987-12-28 Shipping container
JPS63248692A (ja) * 1987-03-30 1988-10-14 技研興業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の緩衝装置
US4844672A (en) * 1988-04-20 1989-07-04 Rosby Corporation Interlocking adapter casting
JPH03102491A (ja) * 1989-09-16 1991-04-26 Horiba Ltd 不良紙幣の識別方法
JPH0640140Y2 (ja) * 1990-02-09 1994-10-19 日本フルハーフ株式会社 積荷荷崩れ防止用のラッシングレールを装備した運搬容器の側壁構造
CA2115319A1 (en) * 1993-10-25 1995-04-26 Gary L. Fenton Intermodal container
JP2000227134A (ja) * 1999-02-04 2000-08-15 Maruyasu Industries Co Ltd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7014234B2 (en) * 2002-05-14 2006-03-21 Peter Walker Walker Integrated corner casting locking mechanism for shipping containers
JP2004196341A (ja) * 2002-12-18 2004-07-15 Chuo Express Co Ltd 鉄道貨物輸送用収容体
CA2783582C (en) * 2003-11-14 2013-06-25 Aar Corp. Air transportable iso container
DE102004031466B4 (de) * 2004-06-30 2015-07-30 Ulrich Malchow 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Gütern
US8342786B2 (en) * 2010-10-18 2013-01-01 Bnsf Railway Company Container auto-lock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599A (en) * 1970-11-06 1972-07-18 Vickers Haskins Pty Ltd Self aligning latching mechanism on a cargo container spreader
FR2276234A1 (fr) * 1974-06-24 1976-01-23 Cain Clyde Conteneur equipe d'un mecanisme de verrouillage
JP2011116483A (ja) * 2009-12-01 2011-06-16 Nittsu Shoji Co Ltd 扁平重量物の荷降ろし装置
CN202558092U (zh) * 2012-05-03 2012-11-28 日本通运株式会社 集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0384A (zh) 2014-01-01
NL2010743C2 (en) 2014-11-10
NL2010743A (en) 2013-11-06
KR101464294B1 (ko) 2014-11-21
JP5712246B2 (ja) 2015-05-07
CN102689751A (zh) 2012-09-26
TWI572540B (zh) 2017-03-01
JP2013233998A (ja) 2013-11-21
KR20130124223A (ko)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751B (zh) 集装箱
US9346583B2 (en) Rack construction
KR20080042845A (ko) 화물 적재 및 운송의 개선
CN202558092U (zh) 集装箱
CN103395572A (zh) 集装箱
CN201634063U (zh) 全蜂窝纸板集合包装装置
CN203512399U (zh) 集装箱
CN206580110U (zh)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贸易用集装箱
CN211895920U (zh) 一种港口码头货物运输用叉车架
DE602004030835D1 (de) Frachtcontainer
CN102133956B (zh) 承载角架、承载座架及组合式承载角架、组合式承载座架
CN204688840U (zh) 一种近海箱运输架及近海箱组装系统
CN103662463A (zh) 集装箱
CN209796888U (zh) 一种集装箱载货装卸装置
AU2013101772B4 (en) Shipping of Modular Building Units
CN102145769A (zh) 钢木复合结构包装箱
CN201292115Y (zh) 一种开顶箱
CN217320191U (zh) 一种带限位结构的集装箱平板运输车
CN214876373U (zh) 一种可拆解式多层叠加托盘装置
CN103434720A (zh) 一种隔离定位折叠式物品周转箱
CN201999277U (zh) 承载角架、承载座架及组合式承载角架、组合式承载座架
CN216612236U (zh) 一种防震动的货物包装箱
CN202518669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9215300U (zh) 一种模块化防爆舱室
KR20120058108A (ko) 운반 장비의 하중 테스트를 위한 웨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