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8891B - 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夹设构件及晃动防止构件 - Google Patents
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夹设构件及晃动防止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78891B CN102678891B CN201210052109.0A CN201210052109A CN102678891B CN 102678891 B CN102678891 B CN 102678891B CN 201210052109 A CN201210052109 A CN 201210052109A CN 102678891 B CN102678891 B CN 1026788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mentioned
- sandwiched
- supporting board
- axl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7—Splash lubr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16B21/08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the shank of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ving elevations, ribs, fins or prongs intended for deformation or tilting predominantly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inser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86—Gear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pring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组装时的晃动防止构件的脱落,并且能够将夹设构件的刚性的应用范围向刚性较低侧扩大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以在变矩器外壳壁(5)与变速机壳体(3)(中间壁(6))之间夹设挡板(2),晃动防止构件(39)以被压缩的状态被夹装于挡板与变矩器外壳壁之间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为前提。在该前提下,通过利用晃动防止构件的头部(41)与鼓起部(42)夹持凹部(31(37))的底部(31a(37a)),即使在作业中,也将晃动防止构件可靠地保持在凹部的底部。此外,在晃动防止构件的头部内为空洞,而且头部压扁变形时,将该头部内的空气经由环状间隙(43)排出到外部,降低对挡板的压缩载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该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用的夹设构件及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的晃动防止构件。
背景技术
作为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有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以下的方案,即,考虑到组装性,在第一构件上安装夹设构件的一端部,另一方面,在夹设构件的另一端部设置安装有橡胶的突出端部,将该突出端部等嵌合于形成在第二构件上的嵌合部。
另外,在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中,具有以下的保持结构,即,从零件件数的降低等观点出发,仅通过利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夹持夹设构件而进行保持,而且,在进行该保持时,能够防止夹设构件的晃动。这样的保持结构一般在夹设构件与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构件之间夹装晃动防止构件,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夹设构件时,压缩晃动防止构件。由此,基于晃动防止构件的压缩,产生反作用力,利用该反作用力限制夹设构件在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之间晃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36559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中,一般而言,使用橡胶衬垫作为晃动防止构件,该橡胶衬垫仅临时嵌合(临时固定)在形成于夹设构件的凹部内,在进行将夹设构件夹设于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之间的组装作业时,该橡胶衬垫有可能从夹设构件的凹部脱落。因此,在橡胶衬垫脱落了的情况下,需要拾起该橡胶衬垫再次重新进行组装作业,橡胶衬垫的脱落使作业性降低。
此外,在组装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夹设构件时,为了限制夹设构件在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之间晃动,作为晃动防止构件的橡胶衬垫被压缩直到成为规定的压缩状态,但是为了使橡胶衬垫成为规定的压缩状态,需要非常高的压缩载荷。因此,在使用橡胶衬垫作为晃动防止构件的情况下,作为夹设构件,需要刚性高的构件,难以使用刚性低的夹设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第一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组装时的晃动防止构件的脱落,并且能够将夹设构件的刚性的应用范围向刚性较低侧扩大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
第二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用的夹设构件。
第三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用的晃动防止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技术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的发明)是一种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夹设构件,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的晃动防止构件以被压缩的状态夹装在该夹设构件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之间,
在上述夹设构件上以与上述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具有支撑板部,
在上述支撑板部上,以轴心延伸方向朝向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并列设置方向的方式形成贯通孔,
上述晃动防止构件一体地包括:
轴部,其能够滑动地贯通上述支撑板部的贯通孔,其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靠上述一方的构件侧,并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
伞状的弹性头部,其一体地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部,随着从该一端部接近该支撑板部而扩大直径;以及
鼓起部,其以直径比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状态形成在上述轴部当中的比上述支撑板部靠该轴部的另一端侧,与上述弹性头部相配合地夹持上述支撑板部。
作为该技术方案一的优选方式如技术方案二~六的记载。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技术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七的发明)是一种夹设构件,夹设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
以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具有支撑板部,
在上述支撑板部上,以轴心方向朝向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并列设置方向的方式形成贯通孔,
在上述支撑板部上保持有晃动防止构件,
上述晃动防止构件一体地包括:
轴部,其能够滑动地贯通上述支撑板部的贯通孔,其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靠上述一方的构件侧,并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
伞状的弹性头部,其一体地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部,随着从该一端部接近该支撑板部而扩大直径;以及
鼓起部,其以直径比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状态形成在上述轴部当中的比上述支撑板部靠该轴部的另一端侧,与上述弹性头部相配合地夹持上述支撑板部。
作为该技术方案七的优选方式如技术方案八~十二的记载。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技术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十三的发明)是一种晃动防止构件,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有夹设构件的状态下,夹装在该夹设构件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之间,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
该晃动防止构件用于上述夹设构件,作为上述夹设构件,以与上述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具有支撑板部,并且在该支撑板部,以轴心延伸方向朝向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并列设置方向的方式形成贯通孔,
该晃动防止构件一体地包括:
轴部,其能够滑动地贯通上述支撑板部的贯通孔,其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靠上述一方的构件侧,并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
伞状的弹性头部,其一体地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部,随着从该一端部接近该支撑板部而扩大直径;以及
鼓起部,其以直径比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状态形成在上述轴部当中的比上述支撑板部靠该轴部的另一端侧,与上述弹性头部相配合地夹持上述支撑板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的发明),因为晃动防止构件的弹性头部与鼓起部夹持支撑板部,所以晃动防止构件被可靠地保持于支撑板部,在进行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夹设构件的组装作业时,能防止晃动防止构件脱落。因此,能防止基于晃动防止构件的脱落而造成的组装作业性的降低。
此外,在夹设构件被夹设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时,被保持于该夹设构件的晃动防止构件为了防止晃动而被压缩,但是在晃动防止构件的轴部的一端部设有伞状的弹性头部,该弹性头部的内部为空洞,所以与弹性头部的内部不是空洞而是实心的构件相比,能降低对夹设构件的压缩载荷。因此,无需过度地提高夹设构件的刚性,能够将夹设构件的刚性的应用范围向刚性较低侧扩大。
根据技术方案二的发明,轴部相对于贯通孔为动配合状态,在轴部与贯通孔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间隙,弹性头部内的内部空间经由环状间隙面向外部,因此随着晃动防止构件(弹性头部)被压缩(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有夹设构件时),伞状的弹性头部内的空气经由环状间隙被顺畅地排出到外部,与上述的技术方案一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必要的压缩载荷(为了防止晃动所必要的压缩载荷),并且能容易地进行压缩载荷的调整。随之,作为夹设构件也能使用其刚性更低的构件。
在该情况下,通过轴部在支撑板部的贯通孔中滑动,以在支撑板部的规定位置压缩弹性头部的方式引导,能够在支撑板部上可靠地进行头部的压缩。
根据技术方案三的发明,鼓起部具有弹性,并且被设定成随着从轴部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而扩大直径,所以在进行晃动防止构件相对于支撑板部的组装时,通过将晃动防止构件的轴部从其另一端侧压入支撑板部的贯通孔,鼓起部一边缩小直径一边顺畅地通过贯通孔,能够将鼓起部容易地配置到比支撑板部靠轴部的另一端侧。
此外,因为鼓起部以最大的直径的面抵接于支撑板部,所以可靠地限制晃动防止构件的轴部朝向其一端侧外侧移动。因此,防止晃动防止构件自支撑板部(夹设构件)脱落,能可靠地防止组装作业性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四的发明,作为夹设构件的支撑板部,使用设于夹设构件的凹部内的底部,晃动防止构件的弹性头部从凹部内突出到凹部开口外侧,所以能够一边获得基于晃动防止构件的压缩的反作用力一边将凹部开口端面利用为相对于一方的构件的支撑面(限制面)。因此,能够一边使基于晃动防止构件的压缩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一方的构件,一边使该一方的构件抵接于夹设构件的凹部开口端面,能够相对于一方的构件不晃动地可靠地支撑(保持)夹设构件。
根据技术方案五的发明,晃动防止构件以被压缩的状态夹装于夹设构件与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之间,夹设构件的构成部与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在至少两个部位凹凸嵌合,所以不仅能够利用基于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及晃动防止构件的保持力,而且也能够利用夹设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的凹凸嵌合对夹设构件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的滑动及相对转动进行限制。因此,能非常可靠地防止夹设构件晃动。
根据技术方案六的发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是变矩器外壳壁,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是具有由变矩器外壳壁堵住的开口,并且具有分隔比该开口靠内侧的内部的分隔壁的变速机壳体,夹设构件是被夹设于变速机壳体的分隔壁与变矩器外壳壁之间,对基于配设于两者间的动力传递元件的飞散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调整的挡板,所以在变速机壳体上安装有变矩器外壳的状况下,能够不晃动地可靠地保持挡板。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七的发明),通过使用该夹设构件,能获得上述的技术方案一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因此,能提供技术方案一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用的夹设构件。此外,根据技术方案八~十二的发明,能够获得与分别与上述技术方案二~六的发明相对应的作用效果同等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十三的发明),通过使用该晃动防止构件,能获得技术方案一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因此,能提供技术方案一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用的晃动防止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变矩器外壳壁(第一构件)与变速机壳体的中间壁(第二构件)之间夹设有实施方式的作为夹设构件的挡板(buffle plate)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挡板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挡板的连结壁部的图。
图4是以图3的X4-X4线截面来说明实施方式的挡板被夹设在变矩器外壳壁与变速机壳体的中间壁之间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安装在夹设构件上的实施方式的晃动防止构件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变矩器外壳壁与变速机壳体的中间壁之间夹设挡板时的晃动防止构件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中:2-挡板(夹设构件),3-变速机壳体(第二构件),5-变矩器外壳壁(第一构件、一方的构件),6-中间壁(第二构件、分隔壁),9-离合器鼓,12-内齿轮,26-嵌合凸部,27-嵌合凹坑,31、37-凹部,31a、37a-底部(支撑板部),32-螺栓头部,33、38-贯通孔,39-晃动防止构件,40-轴部,41-头部(弹性头部),42-鼓起部,43-环状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组装有实施方式的挡板2的自动变速机1。自动变速机1具有筒状的变速机壳体(第二构件)3,其一侧的开口4由变矩器外壳壁(第一构件、一方的构件:在图1中以假想线表示)5堵住,另一侧的开口(省略图示)由端盖(省略图示)堵住。在该变速机壳体3内,设有作为分隔壁的中间壁6,在该中间壁6与变矩器外壳壁5的空间7中,配设有用于输入来自变矩器的动力的输入轴8、向配置于中间壁6与端盖之间的变速机构(省略图示)传递被输入到该输入轴8的动力的离合器鼓9、经由中间轴10接受来自变速机构的动力的输出齿轮11、啮合于该输出齿轮11并接受来自该输出齿轮11的动力的内齿轮12、和经由差动机构13接受输入到该内齿轮12的动力的输出轴14。
在该情况下,以离合器鼓9稍高一些的方式并列设置内齿轮12与离合器鼓9,输出齿轮11被配置在内齿轮12与离合器鼓9之间的、比该内齿轮12与离合器鼓9这两者高的位置。在该内齿轮12的径向外侧,变速机壳体3(周壁)以沿着该内齿轮12的方式以弯曲形状形成,该变速机壳体3的下部部分构成蓄积润滑油的油蓄积部15。由此,蓄积在油蓄积部15中的润滑油被内齿轮12卷起,向离合器鼓9侧供给(参照图1中箭头标记)。
另外,图1中,附图标记17是安装在变速机壳体3的下部且输入轴8和间隔壁部16的下方侧的油盘,该引导到油盘17内的润滑油利用泵(省略图示)被供给到输出轴14,发挥润滑输出轴14的作用后,被存储在油蓄积部15中。此外,在离合器鼓9的下侧且在变速机壳体3内,以沿着该离合器鼓9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具有弯曲形状的间隔壁部16,被引导到该间隔壁部16的润滑油不蓄积地被排出到油盘17内。
如图1所示,在上述变矩器外壳壁5与上述变速机壳体3的中间壁6之间的空间7中,配置有作为夹设构件的挡板2。挡板2是通过抑制被内齿轮12卷起的油蓄积部15的润滑油过度地向离合器鼓9侧飞散而抑制阻力增加的构件。因此,挡板2一体地包括第一限制壁部18、第二限制壁部19、连结壁部20、支柱部21、22和支撑部23。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限制壁部18被配置在输出齿轮11的上部外周侧。该第一限制壁部18一边朝向中间壁6垂下,一边从作为一端侧的内齿轮12侧向作为另一端侧的离合器鼓9侧延伸,该第一限制壁部18抑制由内齿轮12卷起的润滑油向斜上方侧的飞散移动。
如图1所示,上述第二限制壁部19与上述第一限制壁部18连续。该第二限制壁部19在离合器鼓9与内齿轮12之间一边朝向中间壁6垂下一边沿着离合器鼓9的外周延伸,该第二限制壁部19随着朝向其延伸端侧(下方侧)而远离第一限制壁部18,其延伸端自上方侧面向上述油蓄积部15。由此,第二限制壁部19抑制润滑油向离合器鼓9侧的飞散移动(参照图2的箭头标记),将其作为润滑油引导到油蓄积部15。
上述连结壁部20以与上述变矩器外壳壁5直接相对的方式与该变矩器外壳壁5平行地配置。该连结壁部20连结靠近变矩器外壳壁5的一侧的上述第一限制壁部18的端面、第二限制壁部19的端面,第一限制壁部18、第二限制壁部19及连结壁部20划分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经由第二限制壁部19的延伸端与第一限制壁部18之间的开口24敞开。因此,内齿轮12的一部分经由开口24进入内部空间。此外,在该连结壁部20的中心部形成大的开口25,中间轴10和输出齿轮11面向该开口25区域内。
如图1~图4所示,上述支柱部21在第一限制壁部18的一端侧以跨越连结壁部20与中间壁6之间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支柱部21通过使第一限制壁部18向外部鼓出而形成,如图4所示,在该支柱部21的延伸方向端面当中的、靠近中间壁6的端面上形成有嵌合凸部26,该嵌合凸部26嵌合于预先形成在中间壁6上的嵌合凹坑27内。
如图1~图4所示,上述支柱部22在第一限制壁部18的另一端侧,以横跨连结壁部20与中间壁6之间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支柱部22基本上形成为沿轴心延伸方向将圆筒形状分割成一半而成的状态,为了形成该半分割状态,使第一限制壁部18本身向内侧鼓出。在该支柱部22的延伸方向两侧分别设有圆筒部28、29,在该各圆筒部28(29)上设有堵住其内部的分隔壁30a(31a),形成有以该分隔壁30a(31a)为底部(以下用附图标记30a(31a))的凹部30(31)。在该凹部30(31)当中的、靠近中间壁6的凹部30中,嵌合有预先安装于该中间壁6上的螺栓的头部32。由此,与上述的支柱部21的嵌合凸部26与中间壁6的嵌合凹坑27的凹凸嵌合相配合(两处凹凸嵌合),挡板2既被限制滑动也被限制相对转动。
另一方面,关于支柱部22的另一凹部31,如图1、图6所示,其底部31a与变矩器外壳壁5相对地大致平行地设置,在该底部31a的径向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33。
如图1~图4所示,上述支撑部23通过使连结壁部20延长到上述第二限制壁部19的延伸端外侧而形成。在上述支柱部21、22(的嵌合凸部26、凹部30)凹凸嵌合于中间壁6(的嵌合凹坑27、螺栓头部32)时,该支撑部23抵接于自中间壁6立起的立起壁部34上,连结壁部20借助该支撑部23、支柱部21、22,被支撑在中间壁6上。此时,第一限制壁部18和第二限制壁部19距中间壁6稍微分离,在该第一限制壁部18与中间壁6之间,第二限制壁部19与中间壁6之间分别形成带状的开口35。由此,利用第一限制壁、第二限制壁限制由内齿轮12卷起的润滑油的飞散移动,但是由于该各开口35,由内齿轮12卷起的润滑油稍微向挡板2外侧(离合器鼓9侧)飞散移动。
此外,在该支撑部23上也一体地设有圆筒部36。该圆筒部36被设定成,其端面与设于上述支柱部22上的圆筒部31的端面形成同一水平面,其下部部分为半分割状态。在该圆筒部36上也一体地设有堵住其内部的分隔壁37a,由此,形成以该分隔壁37a为底部(以下用附图标记37a)的凹部37。该凹部37的底部37a也与变矩器外壳壁5相对地大致平行地设置,在该底部37a的径向中央部形成贯通孔38。
如图1~图6所示,在上述支柱部21、22和支撑部23的各凹部30、31内,分别保持有橡胶制的晃动防止构件39。各晃动防止构件39一体地包括:轴部40;一体地安装在该轴部40的一端部的伞状的头部41;一体地设于轴部40的比该一端部靠另一端侧的鼓起部42。关于该晃动防止构件39的结构,采用凹部31的例子,基于图5、图6进行说明。
上述轴部40以贯通凹部31的底部31a的径向中央部的贯通孔33的状态延伸。该轴部40相对于贯通孔33处于些许动配合的状态,在贯通孔33的内周面与轴部40之间形成有环状间隙43。由此,轴部40一边被贯通孔33引导一边相对于该贯通孔33能够滑动或移动。该轴部40的一端侧位于比凹部31的底部31a靠作为一方的构件的变矩器外壳壁5侧,其另一端侧位于比凹部31的底部31a靠变速机壳体3侧。其中,轴部40的一端侧以其一端部位于比凹部31的开口端靠外侧的方式突出(参照图6)。
上述伞状的头部41以从该凹部31的开口突出到外部的状态被配置在凹部31内。该伞状的头部41以随着从轴部40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侧而扩大直径的方式扩大,该头部41的开口端面抵接于凹部31的底部31a。因此,头部41将轴部40的一端侧隐藏于内部,由此,在头部41内,以轴部40为中心形成环状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41的内外表面以圆滑的弯曲面形成。此外,头部41的开口端面的抵接位置距凹部31的内周部隔有一定距离地位于径向内侧,在头部41与凹部31的内周部之间,形成以头部41为中心的环状空间。
上述鼓起部42形成在上述轴部40当中的、比上述凹部31的底部31a靠该轴部40的另一端侧。该鼓起部42被设为直径比上述贯通孔33的直径大的大小,该鼓起部42与贯通孔33的周缘部(凹部31的底部31a)抵接。因此,鼓起部42限制轴部40朝向其一端侧外侧(图4、图5中为上方向)移动(滑动)(防脱),并且与上述头部41相配合地夹持凹部31的底部31a,由此将晃动防止构件39不晃动地保持于凹部31的底部31a。
在本实施方式中,鼓起部42被设为随着从轴部40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而扩大直径的形状。这是为了在晃动防止构件39相对于凹部31的组装时,通过将晃动防止构件39的轴部40从其另一端侧压入凹部31的底部31a的贯通孔33,一边使该鼓起部42直径缩小一边顺畅地通过该贯通孔33,鼓起部42能容易地配置到比凹部31的底部31a靠轴部40的另一端侧,还为了利用具有最大直径的鼓起部42的开口端面与凹部31的底部31a的抵接关系,更可靠地基于鼓起部42防止轴部40向一端侧外侧脱落。由此,防止晃动防止构件39自凹部31(夹设构件)脱落,可靠地防止组装作业性降低。
这样的晃动防止构件39在对其头部41从外部作用有外力F时,基于其形状以及作为其材质的橡胶的性质,头部41以朝向凹部31的底部31a被压扁的方式变形,随着该变形,朝向晃动防止构件39的轴部40的一端侧外侧产生反作用力。在该情况下,头部41内的空气随着压扁变形从贯通孔33内周面与轴部40之间的环状间隙43被排出到外部,轴部40一边被贯通孔33内周面引导一边朝向该轴部40的另一端侧外侧移动(参照图6)。因此,晃动防止构件39基于头部41的压扁变形而产生反作用力,但是该压扁变形所需要的外力基于头部41内的空气的排出,成为比较小的力。此外,随着头部41的压扁变形,其内部的空气从环状间隙43被排出到外部,因此,抑制此时头部41的开口端向直径扩大的方向变形,能一边防止头部41的损伤(由于直径扩大造成的断裂)一边确保头部41的压扁变形。
如图1、图6所示,随着挡板2夹设在变矩器外壳壁5与中间壁6之间,这样的晃动防止构件39在凹部31、37中被夹装在变矩器外壳壁5与挡板2之间。此时,晃动防止构件39通过被变矩器外壳壁5与挡板2夹持而被压缩。由此,随着晃动防止构件39的压缩而产生反作用力,利用该反作用力,防止挡板2在变矩器外壳壁5与中间壁6之间晃动。
此时,因为头部41为橡胶制且该头部41的内部为空洞,所以与头部41的内部不是空洞而是实心的构件(例如橡胶衬垫)相比,能够降低对挡板2的压缩载荷。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部41被压扁时,其内部的空气经由环状间隙43被排出到外部,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对挡板2的压缩载荷。因此,无需过度地提高挡板2的刚性,能够将挡板2的刚性的应用范围向较低侧扩大。
而且此时,挡板2的凹部30、嵌合凸部26分别嵌合于中间壁6的螺栓头部32、嵌合凹坑27,限制挡板2相对于中间壁6的滑动以及相对转动。因此,与上述晃动防止构件39的功能相配合,挡板2不晃动地被可靠地保持在变矩器外壳壁5与中间壁6之间。
此外,因为晃动防止构件39的头部41与鼓起部42夹持挡板2的凹部31的底部31a,所以晃动防止构件39被可靠地保持在凹部31的底部31a。因此,在进行变矩器外壳壁5、挡板2、变速机壳体3的组装作业时,能防止晃动防止构件39脱落,能防止由于晃动防止构件39的脱落而造成的作业性的降低。
在该情况下,在挡板2的各凹部31(37)的底部31a(37a)上安装晃动防止构件39时,基于晃动防止构件39整体由橡胶形成,而且鼓起部42被设定成随着从轴部40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而扩大直径,只要将晃动防止构件39的轴部40从其另一端侧压入凹部31(37)的底部31a(37a)的贯通孔33(38)即可。由此,鼓起部42一边缩小直径一边顺畅地通过贯通孔33(38),鼓起部42容易地配置到比凹部31(37)的底部31a(37a)靠轴部40的另一端侧。而且此时,鼓起部42以最大的直径的面抵接于凹部31(37)的底部31a(37a),晃动防止构件39朝向该轴部40的一端侧外侧移动被限制(防脱),能可靠地防止晃动防止构件39自凹部31(37)的底部31a(37a)脱落。
对以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包含以下方式。
(1)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夹设构件不限于变矩器外壳壁5、变速机壳体3(中间壁6)、挡板2,还能够应用各种构件。
(2)作为确保挠性等的条件,晃动防止构件39可以是树脂成形品。
(3)在中间壁6上不形成嵌合凹坑27,将该部分形成为平坦的面,使支柱21的端部(嵌合凸部26)抵接于该平坦的面,另一方面,使挡板2的第一限制壁部18或第二限制壁部19等抵接于变速机壳体3(包含元件),限制以支柱部22为中心的挡板2的相对转动。由此,无需在中间壁6上特别地形成嵌合凹坑27。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明确记载的内容,也包含提供实质上作为优选或优点而与记载的内容相对应的构件。
Claims (13)
1.一种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有夹设构件,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的晃动防止构件以被压缩的状态夹装在该夹设构件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夹设构件上以与上述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具有支撑板部,
在上述支撑板部上,以轴心延伸方向朝向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并列设置方向的方式形成贯通孔,
上述晃动防止构件整体上为由弹性部件形成的一体成形品,且一体地包括:
轴部,其以动配合状态贯通上述支撑板部的贯通孔,其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靠上述一方的构件侧,并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能在该贯通孔中滑动位移;
伞状的弹性头部,其一体地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部,随着从该一端部接近该支撑板部而扩大直径;以及
鼓起部,其以直径比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状态形成在上述轴部当中的比上述支撑板部靠该轴部的另一端侧,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与上述弹性头部相配合地夹持上述支撑板部,
通过上述弹性头部被上述一方的构件与上述夹设构件夹持并被压缩而变形,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并且,伴随该弹性头部的压缩变形,该弹性头部内的空气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与上述轴部之间的环状间隙向外部排出,成为上述轴部向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在上述贯通孔中滑动位移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鼓起部被设定成随着从上述轴部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而扩大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夹设构件的支撑板部,使用设于该夹设构件的凹部内的底部,
上述晃动防止构件的弹性头部从上述凹部内突出到该凹部开口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设构件的构成部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在至少两个部位凹凸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是变矩器外壳壁,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是具有由上述变矩器外壳壁堵住的开口,并且具有分隔比该开口靠内侧的内部的分隔壁的变速机壳体,
上述夹设构件是被夹设于上述变速机壳体的分隔壁与上述变矩器外壳壁之间,对基于配设于该两者间的动力传递元件的飞散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调整的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是变矩器外壳壁,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是具有由上述变矩器外壳壁堵住的开口,并且具有分隔比该开口靠内侧的内部的分隔壁的变速机壳体,
上述夹设构件是被夹设于上述变速机壳体的分隔壁与上述变矩器外壳壁之间,对基于配设于该两者间的动力传递元件的飞散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调整的挡板。
7.一种夹设构件,夹设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
以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具有支撑板部,
在上述支撑板部上,以轴心方向朝向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并列设置方向的方式形成贯通孔,
在上述支撑板部上保持有晃动防止构件,
上述晃动防止构件整体上为由弹性部件形成的一体成形品,且一体地包括:
轴部,其以动配合状态贯通上述支撑板部的贯通孔,其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靠上述一方的构件侧,并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能在该贯通孔中滑动位移;
伞状的弹性头部,其一体地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部,随着从该一端部接近该支撑板部而扩大直径;以及
鼓起部,其以直径比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状态形成在上述轴部当中的比上述支撑板部靠该轴部的另一端侧,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与上述弹性头部相配合地夹持上述支撑板部,
通过上述弹性头部被上述一方的构件与上述夹设构件夹持并被压缩而变形,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并且,伴随该弹性头部的压缩变形,该弹性头部内的空气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与上述轴部之间的环状间隙向外部排出,成为上述轴部向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在上述贯通孔中滑动位移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设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鼓起部被设定成随着从上述轴部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而扩大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设构件,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设有凹部,
上述凹部内的底部成为上述支撑板部,
上述晃动防止构件的弹性头部从上述凹部内突出到该凹部开口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夹设构件,其特征在于,
以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设有用于与该另一方的构件相配合地进行凹凸嵌合的凹部或凸部中的一方。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夹设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是变矩器外壳壁,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是具有由上述变矩器外壳壁堵住的开口,并且具有分隔比该开口靠内侧的内部的分隔壁的变速机壳体,
该夹设构件被用作被夹设于上述变速机壳体的分隔壁与上述变矩器外壳壁之间,对基于配设于该两者间的动力传递元件的飞散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调整的挡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设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是变矩器外壳壁,
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中的另一方的构件是具有由上述变矩器外壳壁堵住的开口,并且具有分隔比该开口靠内侧的内部的分隔壁的变速机壳体,
该夹设构件被用作被夹设于上述变速机壳体的分隔壁与上述变矩器外壳壁之间,对基于配设于该两者间的动力传递元件的飞散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调整的挡板。
13.一种晃动防止构件,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夹设有夹设构件的状态下,夹装在该夹设构件与上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之间,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其特征在于,
该晃动防止构件用于上述夹设构件,作为上述夹设构件,以与上述一方的构件相对的方式具有支撑板部,并且在该支撑板部上,以轴心延伸方向朝向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并列设置方向的方式形成贯通孔,
该晃动防止构件整体上为由弹性部件形成的一体成形品,且一体地包括:
轴部,其以动配合状态贯通上述支撑板部的贯通孔,其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靠上述一方的构件侧,并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比上述支撑板部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能在该贯通孔中滑动位移;
伞状的弹性头部,其一体地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部,随着从该一端部接近该支撑板部而扩大直径;以及
鼓起部,其以直径比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状态形成在上述轴部当中的比上述支撑板部靠该轴部的另一端侧,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与上述弹性头部相配合地夹持上述支撑板部,
通过上述弹性头部被上述一方的构件与上述夹设构件夹持并被压缩而变形,防止该夹设构件的晃动,并且,伴随该弹性头部的压缩变形,该弹性头部内的空气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与上述轴部之间的环状间隙向外部排出,成为上述轴部向远离上述一方的构件的一侧在上述贯通孔中滑动位移的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44181 | 2011-03-01 | ||
JP2011044181A JP5738004B2 (ja) | 2011-03-01 | 2011-03-01 | 介在部材の保持構造、介在部材、及びがたつき防止部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78891A CN102678891A (zh) | 2012-09-19 |
CN102678891B true CN102678891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4581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2109.0A Active CN102678891B (zh) | 2011-03-01 | 2012-03-01 | 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夹设构件及晃动防止构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12736B2 (zh) |
EP (1) | EP2497961B1 (zh) |
JP (1) | JP5738004B2 (zh) |
CN (1) | CN1026788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02029B4 (de) * | 2012-03-09 | 2024-08-14 |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 Verbindungselement zum Verbinden einer Relingstrebe mit einem Schubkasten |
JP6233013B2 (ja) * | 2013-12-26 | 2017-11-22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 |
JP6289193B2 (ja) | 2014-03-20 | 2018-03-07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用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
KR101776921B1 (ko) | 2015-10-13 | 2017-09-11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초대형 굴삭기의 유압펌프 구동용 기어박스의 윤활 및 소음감쇄장치 |
US10759339B2 (en) * | 2016-08-15 | 2020-09-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light system |
JP2018053919A (ja) * | 2016-09-26 | 2018-04-05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用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
JP6477657B2 (ja) | 2016-10-14 | 2019-03-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オイル誘導プレートの取付け構造 |
US10399427B2 (en) * | 2017-09-21 | 2019-09-0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Hybrid motor vehicle drive train including hybrid module baffle blade |
JP6923921B2 (ja) * | 2018-03-09 | 2021-08-25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排水ポンプの取付構造 |
JP2022041371A (ja) * | 2020-09-01 | 2022-03-11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潤滑油細粒化防止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36559A (ja) * | 1990-09-26 | 1992-05-11 | Mazda Motor Corp |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3329108A (ja) * | 2002-05-15 | 2003-11-19 | Aichi Mach Ind Co Ltd |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の取付け構造 |
DE19533978B4 (de) * | 1995-09-14 | 2004-09-30 | ZF-Batavia, L.L.C., Plymouth | Lagerung der Seitenwelle |
CN101782123A (zh) * | 2009-01-19 | 2010-07-21 |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缓冲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21252Y2 (zh) * | 1974-07-25 | 1979-07-28 | ||
JPS5174569U (zh) * | 1974-12-10 | 1976-06-11 | ||
JPS6119232Y2 (zh) * | 1980-10-07 | 1986-06-10 | ||
JPS58106635U (ja) * | 1982-01-13 | 1983-07-2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シユレ−タ |
JP2004084405A (ja) | 2002-08-29 | 2004-03-18 | Misawa Homes Co Ltd | 防蟻シートの補修方法 |
JP2006090350A (ja) | 2004-09-21 | 2006-04-06 | Jatco Ltd |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
JP2007239812A (ja) * | 2006-03-07 | 2007-09-20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クッション取付け構造 |
US7481474B2 (en) * | 2006-03-08 | 2009-01-27 | Newfrey Llc | Trim retainer |
DE102006023548A1 (de) * | 2006-05-19 | 2007-11-22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Bauteile eines Kraftfahrzeugs |
JP4866825B2 (ja) | 2007-10-26 | 2012-02-01 |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 板体への部品の取付構造 |
JP5543899B2 (ja) | 2008-06-04 | 2014-07-09 | 株式会社アテナテレコムラボ | データベースのデータ項目の平行編集方式 |
JP2010014216A (ja) | 2008-07-04 | 2010-01-21 | Daiwa Kasei Kogyo Kk | クッションクリップ |
EP2148114B1 (en) | 2008-07-24 | 2012-10-24 |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 Lubricat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US8322110B2 (en) * | 2009-02-25 | 2012-12-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rim flap-like closeout edge attachment |
JP5336287B2 (ja) | 2009-07-27 | 2013-11-06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潤滑オイル収集案内具 |
JP2011027209A (ja) * | 2009-07-28 | 2011-02-10 | Daiwa Kasei Kogyo Kk | クッションクリップ |
JP4923097B2 (ja) * | 2009-11-30 | 2012-04-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変速機のバッフルプレート支持構造 |
-
2011
- 2011-03-01 JP JP2011044181A patent/JP57380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2-28 US US13/407,212 patent/US92127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3-01 CN CN201210052109.0A patent/CN102678891B/zh active Active
- 2012-03-01 EP EP12157775.3A patent/EP2497961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36559A (ja) * | 1990-09-26 | 1992-05-11 | Mazda Motor Corp |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9533978B4 (de) * | 1995-09-14 | 2004-09-30 | ZF-Batavia, L.L.C., Plymouth | Lagerung der Seitenwelle |
JP2003329108A (ja) * | 2002-05-15 | 2003-11-19 | Aichi Mach Ind Co Ltd |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の取付け構造 |
CN101782123A (zh) * | 2009-01-19 | 2010-07-21 |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缓冲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78891A (zh) | 2012-09-19 |
JP5738004B2 (ja) | 2015-06-17 |
JP2012180897A (ja) | 2012-09-20 |
US20120222517A1 (en) | 2012-09-06 |
EP2497961A3 (en) | 2015-06-03 |
EP2497961B1 (en) | 2016-08-10 |
EP2497961A2 (en) | 2012-09-12 |
US9212736B2 (en) | 2015-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8891B (zh) | 夹设构件的保持结构、夹设构件及晃动防止构件 | |
CN102027266B (zh) | 锥盘-缠绕带变速器 | |
US8708116B2 (en) |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 |
US8342536B2 (en) | Sealing device | |
CN107152509B (zh) | 流体传动装置 | |
CN100371625C (zh) | 扭转振动缓冲器 | |
JP6119652B2 (ja) | 変速機のブレーキ装置 | |
CN105518346A (zh) | 车辆用驱动装置 | |
EP4112962A1 (en) | Power take off including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ing assembly | |
US8029395B2 (en) | Hydraulic actuator for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JP2013540956A (ja) | 圧力作動型シーリング・ビードを有するシール | |
KR20070122152A (ko) | 피스톤실 공급 유로 구멍 구조 | |
US7107867B2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CN106917841A (zh) | 压力缓冲装置 | |
US20220136593A1 (en) | Friction engaging device | |
US20060058130A1 (en) | Belt-driven conical-pulle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such a transmission | |
US20060058127A1 (en) | Belt-driven conical-pulle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such a transmission | |
CN105431648B (zh) | 离合器片 | |
JP7117831B2 (ja) | 自動変速機 | |
US20170268582A1 (en) |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 |
CN108474449A (zh) | 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带 | |
CN102927246A (zh) |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油泵的支撑单元装置 | |
JP6398735B2 (ja) |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ケース構造 | |
US7665587B2 (en) |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 |
JP2012132526A (ja) | 液圧テンショ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