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1672A -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1672A
CN102671672A CN2011100623032A CN201110062303A CN102671672A CN 102671672 A CN102671672 A CN 102671672A CN 2011100623032 A CN2011100623032 A CN 2011100623032A CN 201110062303 A CN201110062303 A CN 201110062303A CN 102671672 A CN102671672 A CN 102671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catalyst
charcoal
cellulose
meso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23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1672B (zh
Inventor
张涛
庞纪峰
郑明远
王爱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0623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1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1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1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1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接催化加氢转化纤维素制备六元醇的催化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以各种炭材料为催化剂载体,镍或镍和贵金属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其中镍和贵族金属的理论含量为各种炭载体质量的0.5-70%和0.1-30%。本发明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好的特点,它能够在150-350oC、1-12MPa氢气压力的水热条件下实现纤维素高效转化,高选择性的转化为化为六元醇。本发明催化剂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制六元醇的催化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炭载的镍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在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制六元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分布广、产量丰富和低碳排放等优点,是太阳能资源的有效载体。而纤维素是生物质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约占生物质干重的40-60%。因此有效的转化纤维素是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资源的关键;同时六元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方面,而现在的制备方法主要集中在葡萄糖的加氢上面,此时采用的原料是人类可食用的葡萄糖,所以如何从不与人争粮、争地的纤维素上入手制备六元醇是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的重要一步。
虽然纤维素转化的研究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纤维素的结构致密,存在较强的分子内氢键和高的结晶度,很难有效的转化,一般的转化方法都采用无机酸催化,所以有效的绿色催化转化纤维素是纤维素利用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纤维素制备六元醇是纤维素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006年日本的Fukuoka教授首次采用Pt/Al2O3催化剂实现了纤维素制备六元醇的转化,但六元醇的收率仅达到31%(Angew.Chem.Int.Ed.2006,45,5161-5163,EP 2011569A1)。不久后刘海超教授采用Ru/C催化剂并利用高温下水中的质子酸实现纤维素的高效转化,六元醇的收率达到明显提高(Angew.Chem.Int.Ed.2007,46,7636-7639,CN 101058531A),同时王野教授采用酸预处理的方式来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在Ru/CNT催化剂下能够较好的加氢转化纤维素到六元醇(CN 101121643A),六元醇的收率进一步提高到50-74%。近年来,杂多酸和加氢催化剂混合来催化纤维素的转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C4和C6醇的收率达到81%(Chem.Commun.,2010,46,3577-3579;Chem.Comm.2011,47,576-578)。虽然纤维素的转化率和六元醇的收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大部分的催化剂中含有高含量的贵金属,如何降低贵金属的含量而不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是有效利用贵金属的关键;同时,杂多酸在水热条件下稳定性差存在溶解和流失现象,催化剂在产物中难于分离回收和再利用;另外,很多的反应中纤维素需要预处理来提高纤维素的转化率和六元醇的收率,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操作费用;最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六元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浸渍的方法,其炭载体的材料包括活性炭(AC),木质素衍生炭(Lignin-C),纤维素衍生炭(Cellulose-C),乙炔黑(ACB),碳纳米管(CNT),碳纤维(CNF),孔结构有序的介孔炭OMC(order mesoporous carbon,如CMK-3)和孔结构无序的介孔炭MC(mesoporous carbon)。此催化剂在纤维素的催化转化中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其可在水热加氢的反应条件下将纤维素高收率、高选择性的催化转化为六元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制的扩孔木质素衍生碳(lignin-C)、纤维素衍生碳(Cellulose-C)、碳纳米管(CNT)、乙炔黑(ACB)和碳纳米纤维(CNF)担载的镍基催化剂,以下表示为x%Ni/lignin-C(x=0.5-70)、x%Ni/Cell-C(x=0.5-70)、x%Ni/CNT(x=0.5-70)、x%Ni/ACB(x=0.5-70)和x%Ni/CNF(x=0.5-70)以及有序介孔炭CMK-3、MC担载的镍基催化剂,以下表示为x%Ni/CMK-3(x=0.5-70)和x%Ni/MC(x=0.5-70),其中的活性组分为金属Ni,较佳范围为2-30wt%。当添加贵金属时,活性组分为Ni和贵金属。其中,Ni的担载量为0.5-70wt%,较佳范围为2-30wt%,贵金属的理论担载量为0.1-30wt%,较佳范围为0.5-10wt%。
所述催化剂载体木质素衍生碳(lignin-C)和纤维素衍生碳(Cellulose-C)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酸或盐扩孔的方法制备的碳材料。具体的操作过程是以工业木质素或纤维素为碳源,按照浸渍比为5∶1至1∶5的比例浸渍磷酸(50-85%)或氯化锌的盐溶液(20-70%),在160℃下干燥预碳化2-8小时,后氮气、氩气等惰性气氛下焙烧到350-1000℃,碳化1-6小时,研磨后采用热水或盐酸清洗即得到木质素或纤维素衍生碳。
所述催化剂载体OMC和MC采用硬模板的方法制备,具体操作过程为,介孔炭OMC或MC的制备分别采用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或商业二氧化硅(可为:白炭黑或不同粒径的硅凝胶)作为硬模板,将含有0.1-10g蔗糖和0.1-0.3g浓硫酸的5-8mL水溶液浸渍到1.0g硬模板的孔道中,经过经40-350℃热处理处理时间不少于0.5小时,较佳温度和处理时间为95-110℃和160-170℃热处理各6-8小时之后,再按照上述步骤重复一次,但是此时蔗糖和硫酸的量变为原先的64%,然后在惰性气氛例如氮气下,400-1000℃炭化时间不少于0.5小时,较佳温度和时间为800-900℃碳化3-6小时,最后用氢氟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去除硬模板,采用的酸或碱的浓度以不破坏孔道结构且能去除模板为准。用大量去离子水漂洗后置于烘箱中80-120℃干燥,分别得到具有三维连通孔结构的有序介孔炭OMC(CMK-3)和无序介孔炭MC。
所述催化剂采用浸渍活性组分盐溶液的方法将活性组分担载在载体上,具体操作过程为,按所需的重量配比分别称取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将介孔炭载体浸渍于此溶液中。浸渍得到的催化剂前体经40-160℃干燥后,在氢气中进行还原,还原温度为200-700℃,还原时间不少于1小时。
所述催化剂可用于纤维素加氢降解反应。此反应在密闭高压反应釜中搅拌进行,反应原料纤维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0-1∶1,纤维素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100∶1,室温下反应釜中填充氢气的初始压力为1-12MPa,程序升温至反应温度150-350℃,反应时间不少于5min。
所述催化剂在镍含量超过10%的时候在能够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够实现磁性分离。
上述催化剂不仅能够用于结晶纤维素还可以用于各种物理和化学法预处理的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以及含纤维素的生物质原料。
本发明催化剂采用价格便宜的镍作为催化剂的主体,贵金属为协同催化剂,采用各种各样的碳材料实现镍金属的高度分散,特别是采用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孔容积的介孔炭做载体,其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有利于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的扩散,并且能够很好的体现双金属的协同作用,使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寿命都明显升高,它能够在水热加氢的条件下将纤维素高收率、高选择性地转化为六元醇。本发明催化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与近期报道的贵金属和杂多酸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炭载镍基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选择性。而且,催化剂便于回收和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木质素衍生碳(lignin-C)和纤维素衍生碳(Cellulose-C)的制备:
称量10g木质素或者纤维素添加到10g 85wt%的磷酸或50wt%的氯化锌溶液中,均匀搅拌,室温下静止12小时,经过80℃和160℃的热处理,然后将产物均匀磨碎。将样品在氮气气氛下427℃或800℃的条件下碳化3小时,降温后将样品再次磨碎,然后用80℃水或者2M盐酸洗涤,确保磷酸或者氧化锌的存在,干燥后的样品成为木质素衍生碳(Lignin-C)或纤维素衍生碳(Cell-C)。此处所得到得碳材料的孔结构参数见表1。
表1.不同炭载体的孔结构参数。
  炭载体   SBET/m2/g   Smicro/m2/g   Vmicro/cm3/g   Dp/nm
  Cellulose-400   402   --   --   --
  Cellulose-C-427   1947   504   0.20   2.2
  Lignin-C-427   1339   136   0.05   2.4
  Cellulose-C-800   1432   523   0.23   2.1
  Lignin-C-800   1331   117   0.04   2.7
注:炭载体最后的数字为碳化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从表中可以看到,不采用造孔剂直接造碳时候制备的碳的比表面很低。当采用造孔剂后,用纤维素制备的碳材料要比用木质素制备的碳材料的比表面要高一点,两者主要孔分布不均匀,包含微孔和介孔,平均孔径在介孔范围内。
实施例2
硬模板的方法制备有序介孔炭OMC和无序介孔炭MC:
称量1.25g蔗糖和0.14g浓硫酸溶于5ml去离子水中,称取1.0g商业SBA-15或二氧化硅凝胶或相应比例的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溶胶,浸渍于此溶液中,室温下静置12小时,先后经100℃和160℃热处理各6小时,将此粉末再次浸渍于含有0.8g蔗糖和0.09g浓硫酸的5ml水溶液中,热处理过程同上。将热处理后的样品于氮气中800℃碳化6小时。降到室温后将此样品置于5wt%氢氟酸或60-80℃的2M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去除二氧化硅模板,过滤、漂洗并于120℃干燥后分别得到有序的介孔碳OMC(此时为CMK-3)或不同孔分布的MC。所制备的CMK-3与MC的孔结构参数见表2。
表2.不同炭载体的孔结构参数。
  炭载体  SBET/m2/g   Smicro/m2/g   Vmicro/cm3/g   Vmeso/cm3/g   Dp/nm
  CMK-3   1253   62   0.02   1.13   2.4
  MC   983   385   0.17   1.55   8.7
  20nm-MC   944   286   0.13   1.45   8.4
  50nm-MC   711   305   0.14   1.31   13.1
  100nm-MC   371   211   0.09   0.27   7.0
注:MC前面的数字为硅溶胶的粒径,没有标注的为白炭黑为模板。
从表2可以看出上述炭载体的比表面积略有不同,并且平均孔径差别很大。CMK-3具有较高的比表面和均一的孔径分布,但是各种MC由于其采用的模板不一样,对应的孔径差别很大,在50nm二氧化硅溶胶作为模板时,孔径达到13nm。
实施例3
浸渍方法制备x%Ni/C催化剂:
称取1.0g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的炭、工业上的乙炔黑(ACB)和碳纳米管(CNT),将此炭载体浸渍于含有1.23g硝酸镍的2-6ml水溶液中,经过室温静止12小时后,经60℃和120℃烘箱分别干燥6小时后,将此催化剂前体于氢气中进行程序升温还原,具体反应过程为:由室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50℃,然后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保持1小时,氢气流速为60ml/min。所制备的催化剂中镍的理论担载量为20wt%,催化剂标记为20%Ni/ACB(此处以ACB为例)。
实施例4
贵金属与镍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采用共浸渍或分步浸渍的方法。以共浸渍为例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取1.0g实施例2中制备的MC添加到,含有1%Ir的氯化物溶液(Ru,Pt,Pd,Rh皆可,此处以Ir为例)和0.259g硝酸镍的5ml水溶液中,通过室温静止12小时,然后分别在60℃和120℃的烘箱中干燥12小时。所制备的前躯体在氢气气氛下450℃还原1小时。所制备的催化剂中镍的理论担载量为5wt%,贵金属的理论担载量为1%。最终制备的催化剂标记为1%Ir-5%Ni/MC。
实施例5
催化剂纤维素催化转化性能评价:
催化反应在Parr公司(100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称取0.15g催化剂,0.5g工业级的微晶纤维素放到含有50ml水的反应釜中。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然后充入6MPa氢气。升温到245℃反应30min后冷却,产物经过过滤或离心后采用HPLC进行分析。
纤维素的转化率和收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纤维素的转化率(%)=(反应前纤维素的质量-反应后纤维素的质量)/反应前纤维素的质量×100%。
山梨醇或甘露醇的收率(%)=(产物中山梨醇或甘露醇质量)/(加入纤维素的质量)×100%。
实施例6
不同催化剂的纤维素催化转化性能评价结果比较。反应条件同实施例5
纤维素在实施例3制备的催化剂上的反应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镍炭催化剂催化纤维素转化的结果
Figure BDA0000050338190000051
从中可以看到,各种炭载体负载的镍对纤维素的转化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其中活性炭负载的镍的活性最差,山梨醇的收率仅为16.3%,而木质素衍生碳和各种介孔碳负载的镍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特别是在MC负载的镍上面,山梨醇的收率达到42.5%。
实施例7
不同的镍基双金属催化剂的纤维素催化转化性能评价。
将实施例4中制备的催化剂用于纤维素的加氢转化中,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算方法与实施例中5一致。不同的镍基双金属催化剂和单纯的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结果表4所示。
表4.不同镍基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纤维素转化的结果
  催化剂   转化率/%   甘露醇收率/%   山梨醇收率/%
  1%Ru-5%Ni/MC   100   13.6   44.9
  1%Pd-5%Ni/MC   100   6.0   51.4
  1%Pt-5%Ni/MC   100   8.1   43.6
  1%Ir-5%Ni/MC   100   10.4   51.7
  1%Rh-5%Ni/MC   100   8.9   55.6
  20%Ni/MC   84.5   6.5   42.5
  1%Ru/MC   100   15.5   20.5
  1%Pd/MC   100   0.8   1.4
  1%Pt/MC   98.4   1.2   3.9
  1%Ir/MC   94.5   1.2   3.5
  1%Rh/MC   96.5   0.5   1.4
从表4可以明显的看到当镍催化剂中添加贵金属之后,纤维素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在铑金属促进的镍基催化剂上面,山梨醇的收率达到55.6%,甘露醇的收率达到8.9%,六元醇总收率达到64.5%。而单纯的贵金属对纤维素转化没有表现出很好的活性,这说明金属Ni和贵金属在此时表现出很好的协同作用。
实施例8
不同纤维质原料的催化转化结果。
将0.15g催化剂和0.5g球磨过的纤维素或滤纸添加到含有50ml水的100mlParr反应釜中,按照实施例5中所说的置换气,程序升温反应。最终得到的多元醇的收率结果见表5。
表5.不同纤维质原料的催化转化结果
Figure BDA0000050338190000061
注:Cell-500-2d为纤维素在球磨罐中,以500rpm的转速旋转2天,Cell-500-1d为纤维素在球磨罐中,以500rpm的转速旋转1天,滤纸为普通商业滤纸。
可以看到,此类催化剂可以用到不同原料的纤维质原料的转化上面,其中球磨过的纤维素在反应中更容易转化,能够达到超过60%的山梨醇收率。滤纸等纤维质原料在此反应中也能很好的转化,在1%Ir-5%Ni/MC催化剂下山梨醇的收率达到34.6%。
实施例9
不同浓度纤维素的催化转化结果。
将0.15g催化剂和2g或者4g的纤维素添加到含有50ml水的100mlParr反应釜中,按照实施例3中所说的置换气,程序升温反应。最终得到的多元醇的收率结果见表6。
表6.不同催化剂下不同浓度纤维素的催化转化结果
Figure BDA0000050338190000071
从不同浓度的纤维素原料催化反应的结果来看,本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很高,增加底物(纤维素)的浓度不会明显降低纤维素的转化率和收率,所以说镍基炭载催化剂是一种良好的纤维素的转化制六元糖醇的催化剂。
本发明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好的特点,它能够在150-350℃、1-12MPa氢气压力的水热条件下实现纤维素高效转化,高选择性的转化为化为六元醇。本发明催化剂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一种炭材料负载的镍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炭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镍或镍-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表面;镍为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表面,金属镍的担载量为0.5-70 wt%;镍-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表面,金属镍的担载量为0.5-70 wt%,贵金属的担载量为0.1-30 wt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掺杂的贵金属为Ru, Pt, Pd, Ir, Rh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炭材料载体采用活性炭(AC),木质素衍生炭(Lignin-C),纤维素衍生炭(Cellulose-C),乙炔黑(ACB),碳纳米管(CNT),碳纤维(CNF),孔结构有序的介孔炭OMC或孔结构无序的介孔炭MC。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镍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所采用的木质素衍生碳是采用30-98 wt%硫酸、20-85 wt%磷酸或20-70 wt%氯化锌溶液为造孔剂,采用工业木质素为碳源,木质素和浸渍液的质量比在5:1和1:5之间,在80-160 oC下干燥预碳化2-8小时,后氮气、氩气等惰性气氛下焙烧到350-1000 oC,碳化1-6小时,研磨后采用热水或盐酸清洗而得到;
所采用的纤维素衍生炭是采用20-70 wt%氯化锌溶液为造孔剂,以工业纤维素为碳源,纤维素和浸渍液质量比在5:1到1:5间,在80-160 oC下干燥预碳化2-8小时,后氮气、氩气等惰性气氛下焙烧到350-1000 oC,碳化1-6小时,研磨后采用盐酸和清水清洗而得到;
所采用的OMC和MC采用硬模板法制备的:介孔炭OMC或MC的制备分别采用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或商业二氧化硅作为硬模板,将含有0.1-10 g蔗糖和0.1-0.3 g硫酸的5-8mL水溶液浸渍到1.0 g硬模板的孔道中,先后经过95-110 oC和160-170 oC热处理各6-8小时之后,氮气气氛下800-900 oC碳化3-6小时,最后用1-10 wt%氢氟酸或60-80 oC的1-5 M的氢氧化钠溶液磁力搅拌处理2-24 h以去除二氧化硅模板,用去离子水漂洗后置于烘箱中80-120 oC干燥,分别得介孔炭有序的OMC和介孔无序的MC。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镍或镍和贵金属的盐溶液担载于炭载体上,经过40-140 oC干燥后,在氢气中进行氢气还原,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为200-700 oC,还原时间为0.5-4小时。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镍基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可用于纤维素原料直接催化转化制六元醇的反应中,该反应于密闭高压釜中搅拌进行,反应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200-1:1,纤维质原料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100:1,室温下反应釜中填充氢气的初始压力为1-12MPa,反应温度150-350 oC,反应时间不少于5 min;
所述镍基催化剂以炭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镍或镍-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表面;镍为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表面,金属镍的担载量为0.5-70 wt%;镍-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分散于载体表面,金属镍的担载量为0.5-70 wt%,贵金属的担载量为0.1-30 wt %。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掺杂的贵金属为Ru, Pt, Pd, Ir, 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炭材料载体分别采用活性炭(AC),木质素衍生炭(Lignin-C),纤维素衍生炭(Cellulose-C),乙炔黑(ACB),碳纳米管(CNT),碳纤维(CNF),孔结构有序的介孔炭OMC或孔结构无序的介孔炭MC。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炭材料载体为孔结构有序的介孔炭OMC或孔结构无序的介孔炭MC。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可用于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制六元醇的反应中,该反应于密闭高压釜中搅拌进行,反应原料纤维素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1:10,纤维素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1-50:1,室温下反应釜中填充氢气的初始压力为3-7MPa,升温至反应温度190-250℃,反应时间为30 min-3 h。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原料可以为木质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无定型纤维素的一种和两种以上组合。
CN201110062303.2A 2011-03-15 2011-03-15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02671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2303.2A CN102671672B (zh) 2011-03-15 2011-03-15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2303.2A CN102671672B (zh) 2011-03-15 2011-03-15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1672A true CN102671672A (zh) 2012-09-19
CN102671672B CN102671672B (zh) 2014-07-23

Family

ID=4680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2303.2A Active CN102671672B (zh) 2011-03-15 2011-03-15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1672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639A (zh) * 2014-06-17 2014-09-24 复旦大学 磁性贵金属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40278A (zh) * 2016-06-12 2016-10-26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的酸活化海泡石负载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61128A (zh) * 2017-11-10 2018-03-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FeNiNC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22000A (zh) * 2019-01-25 2019-04-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非贵金属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08903A (zh) * 2019-03-29 2019-06-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比表面积木质素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0482547A (zh) * 2019-08-12 2019-11-22 长安大学 木质素基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铬吸附中的应用
CN111672513A (zh) * 2020-04-24 2020-09-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碳基底负载不同形貌的镍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1804315A (zh) * 2020-07-23 2020-10-23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汞催化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36588A (zh) * 2021-03-31 2021-07-2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镍掺杂铁基双金属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3761A (zh) * 2021-07-30 2021-11-30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废水中六价铬的吸附脱除方法及使用的镍碳复合材料
CN115350721A (zh) * 2022-10-21 2022-11-18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镍基双活性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37058A (zh) * 2022-12-06 2023-06-09 东南大学 适用于木质纤维素制备乙醇的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136A (zh) * 2007-03-03 2007-08-22 大连理工大学 氯代硝基苯加氢合成氯代苯胺的碳纳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121643A (zh) * 2007-08-09 2008-02-13 厦门大学 六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428227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铱基双组分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428213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炭载类贵金属催化剂在纤维素加氢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CN101693201A (zh) * 2009-10-16 2010-04-1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中孔碳负载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5014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制乙二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136A (zh) * 2007-03-03 2007-08-22 大连理工大学 氯代硝基苯加氢合成氯代苯胺的碳纳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121643A (zh) * 2007-08-09 2008-02-13 厦门大学 六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428227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铱基双组分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428213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炭载类贵金属催化剂在纤维素加氢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CN101735014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1693201A (zh) * 2009-10-16 2010-04-1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中孔碳负载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639A (zh) * 2014-06-17 2014-09-24 复旦大学 磁性贵金属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40278A (zh) * 2016-06-12 2016-10-26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的酸活化海泡石负载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040278B (zh) * 2016-06-12 2018-03-20 湘潭大学 一种氮掺杂的酸活化海泡石负载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61128A (zh) * 2017-11-10 2018-03-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FeNiNC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61128B (zh) * 2017-11-10 2019-12-0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FeNiNC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22000B (zh) * 2019-01-25 2021-08-1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非贵金属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22000A (zh) * 2019-01-25 2019-04-1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非贵金属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08903A (zh) * 2019-03-29 2019-06-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比表面积木质素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0482547A (zh) * 2019-08-12 2019-11-22 长安大学 木质素基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铬吸附中的应用
CN111672513A (zh) * 2020-04-24 2020-09-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碳基底负载不同形貌的镍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1804315A (zh) * 2020-07-23 2020-10-23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汞催化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04315B (zh) * 2020-07-23 2023-02-10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汞催化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36588A (zh) * 2021-03-31 2021-07-2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镍掺杂铁基双金属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3761A (zh) * 2021-07-30 2021-11-30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废水中六价铬的吸附脱除方法及使用的镍碳复合材料
CN115350721A (zh) * 2022-10-21 2022-11-18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镍基双活性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37058A (zh) * 2022-12-06 2023-06-09 东南大学 适用于木质纤维素制备乙醇的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1672B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1672B (zh) 一种炭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02049273B (zh) 一种介孔炭担载的碳化钨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175125B (zh) 一种MOFs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活化方法
CN109967072B (zh) 一种木质素基纳米花多孔碳载体负载R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木质素解聚中的应用
CN109289903B (zh) 一种用于木质素加氢解聚的HZSM-5负载型Fe-Pd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3280B (zh) 一种高分散铂负载表面修饰的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746117B (zh) 一种以菊芋为原料催化转化制备六元醇的方法
CN103586048B (zh) 一种纳米Pd磁性催化剂、制备及用于液相催化反应
CN105214711A (zh) 一种制备Ag/g-C3N4催化剂的方法
CN106362719A (zh) 一种改性活性炭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85580A (zh) 一种g‑C3N4/ZnO纳米片多级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709A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836A (zh) 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CN103611575A (zh) 含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99549B (zh) 一种钌&锡双金属氧化物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98504B (zh) 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4433163A (zh) 一种原位改性和孔隙可调控的生物炭负载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木质素中的应用
CN111992231B (zh) 一种用于纤维素一步法水解加氢制备山梨醇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37324A (zh) 多孔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489296B (zh) 一种以超临界co2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的钌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7020A (zh) 一种高活性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497490A (zh)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负载CdS的催化剂制备及其在光解水制氢方面的应用
CN110433850B (zh) 一种催化藜芦醇加氢脱氧的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170319B (zh) 一种大比表面积纯相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74372A (zh) 一种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