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778B -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 Google Patents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778B
CN102655778B CN200980163048.1A CN200980163048A CN102655778B CN 102655778 B CN102655778 B CN 102655778B CN 200980163048 A CN200980163048 A CN 200980163048A CN 102655778 B CN102655778 B CN 102655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sewing
chain tooth
guide portion
den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30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778A (zh
Inventor
松岛春男
伊藤孝二
吉野哲也
古贺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55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 D05B35/064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for attaching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7/00Machines, 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setting fastener-elements on garments
    • A41H37/001Methods
    • A41H37/003Methods for attaching slide or glide fasteners to gar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10Edge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7/00Machines, 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setting fastener-elements on garments
    • A41H37/06Setting slide or glide fastener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Y10T24/2588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means for attaching components of slider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包括:在拉链牙链带(21)重叠于被覆体(10)之上的状态下将拉链牙链带(21)以及被覆体(10)向缝纫机(30)的缝制部输送;在所述缝纫机(30)的缝制部配置链牙引导部(37d),将所述拉链带(22)向打开带折弯部(22b)的方向折弯并将所述链牙列(22)向所述链牙引导部(37d)引导,将所述拉链带(22)缝制到所述被覆体(10)上。由此,能够将由缝制纱(15)形成的缝制线配置在预定位置,能够容易且高效地缝制拉链带(22)和被覆体(10)。

Description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被覆体上缝制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利用通过该缝制方法缝制有拉链牙链带的被覆体来制造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所得到的拉链被覆制品、及在所述缝制方法中使用的缝纫机压脚。 
背景技术
通常,拉链大致分为如下两种代表类型:通常型拉链,左右啮合的链牙列被配置于拉链带的带表面侧而露出;和遮住型拉链(所谓隐形拉链),能够遮盖左右啮合的链牙列从而不会从外侧看到。其中,隐形拉链,因其遮住性而具有不会妨害制品设计性这一优点,适合使用于各种衣服和鞋等制品,另外,近年来,在汽车和列车的座椅用座椅套等中也开始使用起来。 
这种隐形拉链的一个例子,在日本特开2006-24727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作为实施例之一而被公开。 
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隐形拉链60,如图9所示,具有: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61;和能够对左右的拉链牙链带61进行开闭的未图示的拉头。 
左右的各拉链牙链带61具备:带状的拉链带62;和使用固定纱64缝制在拉链带62上的连续链牙63。所述拉链带62分别具有:带主体部62a;从带主体部62a的一侧缘向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62b;和从带折弯部62b进一步延伸设置、且缝制有连续链牙63的链牙安装部62c。 
所述连续链牙63具有:啮合头部63a;从啮合头部63a延伸的上 下腿部63b、63c;和将彼此相邻的拉链链牙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部63d。另外,该连续链牙63中,在下腿部63c的下表面形成收容固定纱64的凹部63e,并且按预定条件设定了从下腿部63c的下表面到上腿部63b为止的高度。 
根据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隐形拉链60,当使左右的连续链牙63啮合时,能够使左右的拉链带62中的带折弯部62b彼此紧密接触。由此,能够通过左右紧密接触的带折弯部62b遮盖连续链牙63,从而不会从隐形拉链60的外表面(露出面)侧看到。因此,能够防止制品的外观性因连续链牙63而受到影响。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用于将连续链牙63缝制于拉链带62的固定纱64被收容在形成于下腿部63c的凹部63e中而受到保护,所以当使拉头滑动时,能够防止该拉头与固定纱64干涉。因此,能够防止拉头的滑动性降低,并且能够防止因拉头的滑动动作导致固定纱64磨损、损伤。 
此外,在将这样的隐形拉链60安装于座椅套等被覆体的情况下,以在拉链带62的带主体部62a的外表面(上表面)侧配置制品的方式,将隐形拉链60的拉链带62和被覆体的拉链安装部缝制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5210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左右的连续链牙上安装有遮盖带的拉链。 
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链70,如图10所示,具有:在左右一对的拉链带72上安装有线圈状的连续链牙73的一对拉链牙链带71;安装在左右的连续链牙73的上表面侧的遮盖体74;和以能够沿左右的连续链牙73滑动的方式配置的未图示的拉头。 
左右的拉链带72分别具有:带主体部72a;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72b;和缝制有连续链牙73的链牙安装部72c。连续链牙73使用固定纱75而被缝制于拉链带72的链牙安装部72c,并具有啮合头部、上下腿部和连结部。遮盖体74与连续链牙73一起通过固定纱75被缝制于链牙安装部72c。 
这样的专利文献2的拉链70与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隐形拉链 60不同,在安装于座椅套等制品的情况下,连续链牙73比左右的拉链带72中紧密接触的带折弯部72b靠外部侧配置。 
另外,关于上述带遮盖体74的拉链70,在被安装于座椅套等被覆制品的情况下,在拉链带72的带折弯部72b的内侧夹入折弯成U字形的表皮材料等被覆体76,并将隐形拉链70的拉链带72与被覆体76缝制在一起。 
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拉链70中,由于在比带折弯部72b靠外部侧配置的连续链牙73的上表面侧进一步安装有遮盖体74,所以能够遮盖连续链牙73从而不会从外部看到。而且,由于遮盖体74被配置在比被覆体76的表面高的位置,所以能够对拉链被覆制品赋予具有立体感的装饰。 
此外,在该专利文献2中,在将拉链牙链带71的拉链带72缝制于被覆体76时,必需使用缝制纱77将拉链带72的带主体部72a和被覆体76在拉链被覆制品的背面侧(在内部被遮盖的一侧)缝制在拉链带72的靠近带折弯部72b的位置。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详细进行与该缝制方法相关的说明,若使用通常的缝纫机进行上述那样的缝制,则必需进行复杂的缝制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72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52100号公报 
以往,在汽车的座椅套等被覆制品中使用拉链的情况下,为了使链牙列不会对制品的设计造成影响,通常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隐形拉链60、即使得处于啮合状态的链牙列不会从外部看到,另外,也可以考虑如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用遮盖体74遮盖隐藏连续链牙73。 
但是,拉链中使用的链牙列、缝制链牙列的缝制纱,能够赋予各种色彩,所以,根据要安装拉链的被覆制品的设计等,能够容易地改变链牙列、缝制纱的颜色。 
因此,近年来,对于多使用隐形拉链的座椅套等被覆制品,出现了如下尝试:将拉链缝制成链牙列不被遮挡反而露出于外部,从而使该被覆制品具备新的外观性。 
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现有的缝纫机将拉链牙链带缝制于表皮材料等被覆体的情况下,在一直以来经常使用的缝纫机用缝纫机压脚中,由于该缝纫机压脚的形状,必须使对拉链的拉链带和表皮材料等被覆体进行缝制的缝制位置(缝制线)与链牙列隔开间隔,而使被覆体与链牙列接近地进行缝制是很困难的。 
因此,在如上述那样以使拉链的链牙列露出于外部的方式将拉链缝制附到被覆体的情况下,缝制后所得到的拉链被覆制品构成为,不仅链牙列露出于外部,而且拉链带也必然会露出于外部。 
但是,如果该拉链的拉链带与链牙列一起露出于外部,则安装了拉链的左右被覆体会相互大幅分离,或者会在被覆体与拉链带之间形成层差等,因此会出现拉链被覆制品的美观性变差、制品的外观性反而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课题而完成的,其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以能够得到链牙列露出的同时拉链带被遮住而不会露出的拉链被覆制品的方式将拉链牙链带缝制于被覆体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利用通过该缝制方法缝制有拉链牙链带的被覆体来制造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所得到的拉链被覆制品、和在所述缝制方法中使用的缝纫机压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作为基本结构,是通过缝纫机相对于片状的被覆体缝制拉链牙链带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所述拉链牙链带具有:拉链带,具备在带主体部与链牙安装部之间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和链牙列,使啮合头部从所述带折弯部向外方突出,并被安装在所述链牙安装部的至少第1带面上,所述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使所述拉链牙链带的所述带主体部的与所述第1带面相反的第2带面以及所述链牙列与所述被覆体的露出于外部的面相对的方式,将所述拉链牙链带重叠于所述被覆体之上;在将所述拉链牙链带重叠于所 述被覆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拉链牙链带以及所述被覆体向所述缝纫机的缝制部输送;以及在所述缝纫机的缝制部配置能够供所述链牙列穿插的槽状的链牙引导部,将所述拉链带向打开所述带折弯部的方向折弯,将所述链牙列向所述链牙引导部引导,并将所述拉链带缝制在所述被覆体上。 
该情况下,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中,优选的是,作为所述拉链牙链带,使用所述链牙列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且所述链牙列被缝制于所述拉链带的所述第1带面而成的拉链牙链带。 
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中,优选的是,包括:一边使所述链牙列以其上下腿部相对于所述被覆体平行的姿势穿插于所述链牙引导部内,使得所述链牙列的啮合头部以及连结部与所述链牙引导部的在深度方向配置的第1侧面部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一边将所述拉链带缝制在所述被覆体上。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侧面部与所述第1侧面部相比形成在远离缝纫机针的位置,包括:在使所述链牙列穿插于所述缝纫机的所述链牙引导部时,通过所述第2侧面部支承所述链牙列。 
而且,在该缝制方法中,优选的是,包括:在使所述链牙列穿插于所述缝纫机的所述链牙引导部时,使所述链牙列相对于所述被覆体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使得所述链牙列的所述啮合头部的位置比所述连结部高。 
另外,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将利用具有上述构成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而缝制有所述拉链牙链带的所述被覆体按照所述拉链带的所述带折弯部折弯;以及在左右一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上安装拉头而构成拉链,由此,制造在所述被覆体上安装有所述拉链的拉链被覆制品。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的拉链被覆制品:利用具有上述构成的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而制造,且所述链牙列露出于外部。 
另外,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拉链被覆制品,作为其基本结构,在折弯成U字形的左右的被覆体上缝制有拉链,所述拉链具有:左右的拉链牙链带,在拉链带上安装链牙列而成,所述拉链带具备在带主体部与链牙安装部之间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和拉头,以能够沿着所述链牙列滑动的方式安装,所述链牙列在使其啮合头部从所述拉链带的所述带折弯部向外方突出了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链牙安装部的至少第1带面侧,所述拉链被覆制品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拉链带的所述带折弯部的内侧,所述被覆体的一部分被折弯地收容,在使左右的所述链牙列啮合时,左右的所述拉链带的所述带折弯部彼此紧密接触,所述链牙列配置在比该紧密接触的左右的所述带折弯部向外部露出的一侧而露出于外部。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链牙列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并被缝制于所述拉链带的所述第1带面。 
接下来,由本发明所提供的缝纫机压脚,作为基本结构,是在将拉链牙链带缝制到被覆体的缝纫机中使用的缝纫机压脚,所述拉链牙链带具有:拉链带,其具备在主体部与链牙安装部之间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和链牙列,使啮合头部从所述带折弯部向外方突出地安装在所述链牙安装部的至少第1带面而成,所述缝纫机压脚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能够供所述链牙列和所述拉链带的一部分穿插的槽状的链牙引导部,沿着由所述缝纫机输送所述拉链牙链带以及所述被覆体的输送方向形成,所述链牙引导部的内壁面具有:第1侧面部,与在穿插于该链牙引导部内的所述链牙列的一端部所形成的啮合头部相对;第2侧面部,与所述链牙列的与所述啮合头部相反侧的端部相对;以及上表面部,配置在所述链牙引导部的底部侧,并连结所述第1侧面部与所述第2侧面部。 
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优选的是,所述缝纫机压脚在将所述拉链牙链带缝制于所述被覆体的缝纫机中使用,所述拉链牙链带中,所述链牙列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并被缝制于所述拉链带的所述第1带面。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优选的是,所述链牙引导部的所述第2侧面部在穿插有所述链牙列时支承所述链牙列。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链牙引导部的所述第1侧面部,与所述第2侧面部相比,从所述缝纫机压脚的按压面起形成得深。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链牙引导部的所述第1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于所述缝纫机压脚的按压面以60°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倾斜地配置。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中,在使用缝纫机将具有链牙列的拉链牙链带相对于被覆体进行缝制时,首先,以使拉链牙链带的带主体部的第2带面以及链牙列、与被覆体的露出于外部的面相面对的方式,将拉链牙链带重叠在所述被覆体上,在链牙列被配置在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与被覆体之间的状态下,将该拉链牙链带以及被覆体向缝纫机的缝制部(缝纫机压脚)输送。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缝纫机的缝制部配置有能够穿插链牙列的槽状的链牙引导部,所以在将拉链牙链带以及被覆体向缝纫机压脚输送时,将拉链带向打开带折弯部的方向折弯地将链牙列向链牙引导部引导。之后,一边使链牙列和拉链带的一部分穿插于缝纫机的链牙引导部,一边将拉链带缝制于被覆体。 
只要是上述那样将拉链牙链带缝制于被覆体的本发明的缝制方法,就能够将由缝制纱形成的缝制线配置在预定的位置,能够容易且高效地缝制拉链带的带主体部和被覆体。并且,在将拉链牙链带缝制于被覆体后,将被覆体按照拉链带的带折弯部折弯,由此,例如在使用该拉链牙链带构成拉链时,能够使链牙列在外表面(露出面)侧露出,且拉链带由该链牙列以及表皮材料遮蔽而从外表面侧难以看到、或者不会看到。 
此外,本发明的链牙列设为连续链牙(例如,线圈链牙或锯齿链牙),该链牙列被缝制于拉链带的一个表面。由此,由于链牙列看起来从带表面(第1带面)大幅隆起,所以能够得到美观性良好的拉链牙链带。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缝制方法中,一边将链牙列以上下腿部相对于被覆体平行的姿势(横置姿势)穿插于链牙引导部内,使得链牙列的啮合头部以及连结部与缝纫机的缝制部(缝纫机压脚)的链牙引导部的第1侧面部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一边将拉链带缝制于被覆体。通过一边使链牙列以上述那样的姿势穿插于链牙引导部内一边将拉链带缝制于被覆体,能够将缝制线配置于预定的位置,从而稳定且顺畅地进行拉链带与被覆体的缝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链牙列的上下腿部相对于被覆体平行的姿势,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链牙列穿插在链牙引导部内时的姿势的表达,不仅包括上下腿部相对于被覆体严格平行的情况,还包括上下腿部虽然相对于被覆体倾斜、但该倾斜角度小(例如为30°以下)、上下腿部大致平行于被覆体的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缝制方法中,第2侧面部与第1侧面部相比形成在远离缝纫机针的位置,在使链牙列穿插于缝纫机的链牙引导部时,通过该链牙引导部的第2侧面部支承链牙列。由此,能够使链牙列稳定地穿插于链牙引导部内,从而能够使缝制线的位置稳定以顺畅地进行缝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使链牙列穿插于缝纫机的链牙引导部时,使链牙列相对于被覆体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使得链牙列的啮合头部的位置比连结部高。 
在本发明中,在如上述那样将拉链牙链带以及被覆体朝向缝纫机压脚输送时,将拉链带向打开带折弯部的方向折弯,并将链牙列向链牙引导部引导。因此,在链牙列穿插于链牙引导部内时,对拉链带作用有使带折弯部向原折弯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并且对穿插有链牙列的链牙引导部作用有与该恢复方向的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链牙列以相对于被覆体倾斜的状态穿插在链牙引导部内,能够减小使带折弯部向原折弯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并且也能够减小相对链牙引导部作用的反作用力。由此,链牙引导部,由于能够减小该反作用力的影响,所以能够将链牙列一边保持 在预定的姿势一边稳定地穿插,并且能够使由缝制纱形成的缝制线的位置更加稳定。 
接下来,在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中,将通过上述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而缝制有拉链牙链带的被覆体按照拉链带的带折弯部进行折弯。进而,通过在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上安装拉头而构成拉链,从而制造拉链被覆制品。 
只要是这样的本发明的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就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制造如下的拉链被覆制品:在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时,左右的拉链带的带折弯部彼此紧密接触,并且左右的链牙列在该紧密接触的带折弯部的外表面(露出面)侧以露出于外部的方式配置。 
而且,通过上述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本发明的拉链被覆制品,在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时,能够将该链牙列配置于紧密接触的带折弯部的外表面(露出面)侧而露出于外部。而且,该拉链被覆制品的拉链带,由于被配置在左右啮合的链牙列的背面侧以及表皮材料的背面侧,所以能够容易地遮住从而从外部(从露出面侧)难以看到、或者不会看到。由此,能够对拉链被覆制品赋予新的外观性,并且能够容易地消除因拉链带的露出所引起的被覆制品的美观、设计性变差这样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拉链被覆制品,在折弯成U字形的左右的被覆体上缝制有拉链。该情况下,拉链的链牙列,在使其啮合头部从拉链带的带折弯部向外方突出了的状态下,配置于链牙安装部的至少第1带面侧。 
而且,在该拉链被覆制品中,在拉链带中的带折弯部的内侧,被覆体的一部分被折弯地收容,在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时,左右的拉链带的带折弯部彼此紧密接触,链牙列配置在比该紧密接触的带折弯部向外部露出的一侧而露出于外部。 
只要是这样的本发明的拉链被覆制品,在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时,就能够通过啮合的链牙列以及被覆体使拉链带从外部难以看到、或不会看到。因此,该拉链被覆制品,由于链牙列的露出而具有与以 往不同的外观性,并且能够容易地消除因拉链带的露出所导致的美观、设计性的问题。 
该情况下,链牙列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并被缝制于拉链带的第1带面,由此,链牙列看起来从第1带面大幅隆起,所以能够使拉链被覆制品的美观性好。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既看不到或难以看到拉链带,又将被覆体和链牙的色彩、或者、被覆体和链牙以及缝制链牙的缝制纱的色彩分别设为不同的色彩,由此能够提供外观性优异的拉链被覆制品。 
接下来,在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能够供链牙列和拉链带的一部分穿插的槽状的链牙引导部沿着拉链牙链带的输送方向形成。另外,该链牙引导部的内壁面具备:与形成于链牙列的一端部的啮合头部相对的第1侧面部;与链牙列的与啮合头部相反侧的端部相对的第2侧面部;和在链牙引导部的底部侧配置的、将第1侧面部和第2侧面部连结起来的上表面部。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在进行拉链牙链带和被覆体的缝制时,能够将拉链牙链带的拉链带在向打开该带折弯部的方向折弯的状态下稳定地按压,并且通过第1以及第2侧面部和上表面部,一边将链牙列保持为上下脚部相对于被覆体平行的姿势(横置姿势),一边使该链牙列穿插在链牙引导部内。由此,能够将缝制线配置于预定的位置,从而容易且稳定地将拉链带缝制于被覆体。 
该情况下,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对于将如下的拉链牙链带缝制于被覆体的缝纫机而言特别适合使用:链牙列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并被缝制于拉链带的第1带面。由此,在缝制后的拉链被覆制品中,由于链牙列看起来从第1带面大幅隆起,所以能够使其美观性好。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链牙引导部的第2侧面部在穿插有链牙列时支承链牙列。由此,能够在链牙引导部内使链牙列稳定地穿插,从而能够一边使缝制线的位置稳定一边顺畅地进行缝制。 
另外,在该缝纫机压脚中,链牙引导部的第1侧面部与第2侧面 部相比,从缝纫机压脚的按压面起形成得深。由此,在一边使链牙列在链牙引导部内穿插一边进行拉链牙链带和被覆体的缝制时,能够减小使带折弯部向原折弯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并且也能够减小对缝纫机压脚作用的反作用力。因此,该缝纫机压脚,能够将链牙列一边保持为预定的姿势一边稳定地穿插,并且能够使缝制线的位置更加稳定。 
而且,在该缝纫机压脚中,链牙引导部的第1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于缝纫机压脚的按压面以60°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优选75°以上且80°以下的角度倾斜地配置。此外,在本发明中,第1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于按压面的倾斜角度是指第1侧面部或第2侧面部相对于按压面的锐角侧的角度。 
通过将第1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于该按压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60°以上,能够可靠地形成链牙引导部的第2侧面部。因此,能够通过该第2侧面部可靠地支承链牙列,并且,能够通过第1以及第2侧面部和上表面部,将链牙列更加稳定地保持在预定的姿势。 
另一方面,通过将第1以及第2侧面部相对于按压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85°以下,当使链牙列在链牙引导部内穿插时,能够容易地减小使带折弯部向原折弯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另外,也能够容易地减小对缝纫机压脚作用的反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拉链被覆制品的使用方式之一的汽车用座椅套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示出该座椅套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安装于该座椅套的拉链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的缝纫机的缝制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该缝纫机压脚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该缝纫机压脚的立体图。 
图7是该缝纫机压脚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地示出缝制时的缝纫机压脚、拉链牙链带以及被覆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隐形拉链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安装有遮盖体的以往的拉链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丝毫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与本发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链牙列,对作为连续链牙的线圈状链牙被缝制于拉链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取代线圈状链牙,也可以使用锯齿状链牙作为连续链牙。另外,链牙列也可以不是连续链牙,而是将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成型固定在拉链带上而成的多个链牙。而且,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拉链被覆制品是汽车用座椅套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对于其他拉链被覆制品也同样能够适用。 
在此,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拉链被覆制品的汽车用座椅套的立体图。图2是放大示出该座椅套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的剖视立体图。另外,图3是安装于该座椅套的拉链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座椅套1以覆盖并安装于汽车用座椅2的缓冲垫体3的表面的方式构成,并具备:覆盖缓冲垫体3的多个片状的表皮材料10;和将这些表皮材料10之间连结起来的成为连结部件23d的拉链20。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中,在汽车用座椅2的成为棱线部2a的部位配置有拉链20,沿着配置有该拉链20的棱线部2a,拉链20的后述连续链牙23露出于外部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中,作为拉链20安装的被覆体,使用了切断成预定形状的多个片状的表皮材料10。各表皮材料10具有: 由具有弹性的发泡聚氨酯构成的内侧的未图示的垫层;和配置在外表面(露出面)侧的合成树脂制的未图示的表皮层。另外,该表皮材料10形成为垫层和表皮层整体具有2mm以上且10mm以下的厚度。此外,在本发明中,对成为被覆体的表皮材料10的材质、形状、厚度等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需要任意变更。 
另外,安装拉链20的表皮材料10,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有:覆盖缓冲垫体3而形成露出面(外表面)的主体部11;从主体部11的一侧缘延伸设置的、向缓冲垫体3侧折弯成U字形的折弯部12;和从折弯部12进一步延伸设置而配置在主体部11的背面侧的折回部13。该情况下,表皮材料10的折弯部12以如下状态被保持:与拉链带22的后述带折弯部22b的折弯状态相仿地折弯,且进入并被收容在该带折弯部22b的内侧(内周侧)。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中使用的拉链20具有: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21;和能够对左右的拉链牙链带21进行开闭的拉头28。另外,左右的各拉链牙链带21具备:带状的拉链带22;和使用固定纱25而被缝制于左右各拉链带22上的线圈状的连续链牙(链牙列)23。 
拉链带22是具有第1带面与第2带面的、被织成或编成窄幅的带状体。该拉链带22具有:配置于表皮材料10与缓冲垫体3之间的带主体部22a;从带主体部22a的一侧缘延伸设置的、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22b;和从带折弯部22b的一侧缘延伸设置的、用于将连续链牙23缝制于第1带面侧的链牙安装部(带侧缘部)22c。 
另外,拉链带22,如后所述,通过将其带主体部22a与表皮材料10的折回部13用缝制纱15缝起来而被缝制于表皮材料10,由该缝制纱15形成了缝制拉链带22和表皮材料10的缝制线(缝合线:stitch line)。该情况下,拉链带22配置成覆盖表皮材料10的折弯部12。 
此外,在本发明中,将拉链带22与表皮材料10缝制起来的缝制线(缝制纱15)能够形成在如下区域内:拉链带22的带主体部22a以及带折弯部22b的区域内、和表皮材料10的折回部13以及折弯部12的区域内。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不使拉链带22露出于 外部,在左右的连续链牙23啮合了的状态下观察座椅套的横截面时(参照图2以及图3),优选的是,缝制线配置在比左右的连续链牙23的连结部23d所对应的带主体部22a的位置靠啮合头部23a侧(内侧)的区域,进而,特别优选的是,缝制线配置在拉链带22的比链牙安装部22c侧的带端缘所对应的带主体部22a的位置靠啮合头部23a侧(内侧)的区域。 
构成链牙列的连续链牙23,通过将聚酯等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成型为线圈状而形成。该连续链牙23具有:啮合头部23a;从该啮合头部23a延伸设置的上下腿部23b、23c;和将上腿部23b或下腿部23c的端部、与相邻的拉链链牙的下腿部23c或上腿部23b连结起来的连结部23d。 
关于该连续链牙23,在上下腿部23b、23c间穿插了芯绳24后,在使啮合头部23a朝向带状拉链带22的带主体部11的状态下,通过固定纱25的双链式线迹将上下腿部23b、23c缝制于拉链带22的链牙安装部22c上,由此,该连续链牙23被安装于拉链带22上。 
接着,在连续链牙23被安装于拉链带22后,将拉链带22在带折弯部22b处折弯成U字形,进而对该折弯状态的拉链带22实施热定形,从而成为连续链牙23的啮合头部23a从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向外方突出的状态。由此,能够使左右的连续链牙23的啮合头部23a彼此啮合,另外,在使左右的连续链牙23啮合时,能够使左右的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彼此紧密接触。 
另外,该情况下,由于连续链牙23被缝制于拉链带22的链牙安装部22c的第1带面,所以该连续链牙23相对于拉链带22的表面(第1带面)大幅鼓出。 
本实施方式的拉链20中所使用的拉头28具备:拉头主体28a;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拉头主体28a上的未图示的拉攀。 
另外,拉头主体28a具有:上翼板28b;沿上翼板28b的左右侧缘下垂设置的反L字形截面的凸缘28c;从上翼板28b的前端中央部向下方下垂设置的未图示的引导柱;从引导柱的下端部在左右方向延 伸设置的未图示的链牙导向部;和在上翼板28b的上表面沿拉头28的滑动方向配置的门型的未图示的拉攀安装柱。 
关于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中的拉链20,在使拉链带22的没有配置连续链牙23一侧的第2带面与表皮材料10的露出于外部一侧的面以相面对的方式对合的状态下,使用缝制纱15将拉链带22的带主体部22a缝合于表皮材料10的折回部13,由此,拉链20被缝制于表皮材料10。 
进而,在将拉链带22缝制于表皮材料10后,由于表皮材料10与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的折弯状态相仿地折弯,所以表皮材料10的折弯部12进入并被收容于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的内侧(内周侧)。 
该情况下,如上述那样拉链带22的带主体部22a与表皮材料10的折回部13被直接缝制,其以外的部分、例如拉链带22的链牙安装部22c与表皮材料10的主体部11未被缝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左右的凸缘28c插入到链牙安装部22c与表皮材料10之间,由此,拉头28能够沿连续链牙23滑动地安装于左右的拉链牙链带21上。 
具有上述那样的表皮材料10和拉链20的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在使左右的连续链牙23啮合而闭锁了拉链20时,左右的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彼此紧密接触,并且处于啮合状态的左右的连续链牙23配置在比该紧密接触的左右的带折弯部22b向外部露出的一侧。 
因此,在拉链20闭锁的状态下,在从外表面(露出面)侧观察座椅套1时,左右啮合的连续链牙23露出于外部,另一方面,左右的拉链带22被左右的连续链牙23和左右的表皮材料10覆盖遮住从而无法看到(或难以看到)。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用缝纫机30将拉链20的一方的拉链牙链带21缝制到一方的表皮材料10上。在此,边参照图4~图8边说明进行拉链牙链带21与表皮材料10的缝制的缝纫机30。 
此外,在下面的缝纫机30的说明中,将缝纫机针31刺穿缝制对 象物(拉链牙链带21以及表皮材料10)的方向规定为下方,将该缝纫机针31从缝制对象物拔出的方向规定为上方。另外,将输送缝制对象物的方向规定为后方,将其相反方向规定为前方。进而,将与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缝纫机30,该缝纫机30的缝制部具有: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的缝纫机针31;与缝纫机针31的运动联动地移动的压紧杆32;配置在压紧杆32的下端、从上方压紧缝制对象物的缝纫机压脚(中间压紧部)33;在缝纫机压脚33上升时能够代替缝纫机压脚33从上方压紧缝制对象物的外压紧部34;载置缝制对象物的针板35;和在形成于针板35的未图示的开口部内配置的未图示的下送料部。 
该缝纫机30作为所谓综合送料缝纫机而构成,能够在保持缝纫机针31刺穿缝制对象物的状态下,用缝纫机压脚33以及未图示的下送料部压紧缝制对象物,将该缝制对象物与缝纫机针31一起向后方输送,进而,外压紧部34能够在缝纫机压脚33以及未图示的下送料部向前方移动时,压紧缝制对象物。 
另外,安装于该缝纫机30的缝纫机压脚33具有:固定于压紧杆32的固定部36;以能够向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被轴接于固定部36的压脚主体37;和将压脚主体37弹压成向着前端并向下方倾斜的未图示的弹性部件。 
如图5~图7所示,缝纫机压脚33的压脚主体37形成为大致L字形,并具有:轴接于固定部36的基端部37a;和配置于基端部37a的下端的按压部37b。另外,在压脚主体37的按压部37b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缝纫机针31的刺穿方向)贯通并能够进行缝纫机针31的穿插的针孔37c。 
进而,在该按压部37b上,沿缝纫机30输送拉链牙链带21以及表皮材料10的输送方向(前后方向)形成有能够供拉链牙链带21的连续链牙23和拉链带22的一部分穿插的链牙引导部37d。 
该情况下,链牙引导部37d,在从前方侧观察压脚主体37时(参 照图7),从按压部37b的成为压紧面的底面37f向左斜上方凹陷设置为槽状。另外,链牙引导部37d,以其下端部的一部分重合于针孔37c的下端部的方式配置于针孔37c的左侧。此外,对链牙引导部37d的底面37f侧的端部(下端部)施加了倒角。 
在该链牙引导部37d的内壁面具有:从底面37f向链牙引导部37d的深度方向(左斜上方)形成的第1以及第2侧面部38a,38b;和形成在链牙引导部37d的底部侧的上表面部38c。另外,在链牙引导部37d的内壁面,第1侧面部38a配置于链牙引导部37d的针孔37c侧,第2侧面部38b配置于链牙引导部37d的与针孔37c相反的一侧。 
该情况下,第1侧面部38a与第2侧面部38b大致平行地配置,第1侧面部38a的从底面37f起的长度(深度)形成得长(深)于第2侧面部38b的从底面37f起的长度(深度)。另外,第1以及第2侧面部38a,38b相对于按压部37b的底面37f以60°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优选的是75°以上且80°以下的角度)向着离开针孔37c的方向倾斜配置。 
该链牙引导部37d的上表面部38c,在从第1侧面部38a的上端到第2侧面部38b的上端的范围内形成,并具有左右的曲面部分和配置于左右的曲面部分之间的平面部分。该情况下,上表面部38c的平面部分相对于按压部37b的底面37f以5°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倾斜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链牙引导部37d的后端部(出口侧的端部)形成得比前端部宽。具体而言,在链牙引导部37d的后端部37g,第1侧面部38a与第2侧面部38b之间的间隔经由形成于第2侧面部38b的层差部而扩大,并且链牙引导部37d的深度方向的尺寸经由形成于上表面部38c的层差部而增大,由此,链牙引导部37d在宽度方向以及深度方向形成得宽。 
而且,在使用上述那样的缝纫机30缝制拉链牙链带21和表皮材料10的情况下,首先,使拉链牙链带21的拉链带22的带主体部22a的第2带面以及连续链牙23与表皮材料10的露出于外部的面相面对 地将拉链牙链带21重叠于表皮材料10之上。此时,连续链牙23成为配置在拉链带22的链牙安装部22c与表皮材料10之间的状态。 
进而,在拉链牙链带21被重叠于表皮材料10之上的状态下,将该拉链牙链带21以及表皮材料10载置于缝纫机30的针板35上并向着缝纫机压脚33输送。该情况下,在开始利用缝纫机30进行缝制之前,在拉链牙链带21的带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后端部),用缝纫机压脚33的底面37f压紧拉链带22的带主体部22a,并且一边将拉链带22向打开带折弯部22b的方向折弯一边将连续链牙23和拉链带22的链牙安装部22c导入缝纫机压脚33的链牙引导部37d内。 
在将拉链牙链带21的后端部设置成上述那样的状态后,通过缝纫机压脚33以及未图示的下送料部将拉链牙链带21以及表皮材料10依次向后方输送。由此,连续链牙23和链牙安装部22c被先行导入到链牙引导部37d内的连续链牙23和链牙安装部22c带动,从而使得拉链带22向打开带折弯部22b的方向强制性地折弯,由此一边使连续链牙23依次旋转成啮合头部23a与连结部23d的相对位置关系成为大致相反朝向,一边将连续链牙23和拉链带22的链牙安装部22c向链牙引导部37d引导。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将连续链牙23和链牙安装部22c向链牙引导部37d引导时,为了能够更加顺畅地折弯拉链带22,也可以在缝纫机30的缝制部设置带折弯辅助部来辅助进行拉链带22的折弯。 
由于如上述那样连续链牙23和链牙安装部22c被向链牙引导部37d引导,所以,如图8所示,连续链牙23以如下姿势顺畅地进入链牙引导部37d内:啮合头部23a与链牙引导部37d的第1侧面部38a相对,连结部23d与链牙引导部37d的第2侧面部38b相对,上腿部23b与链牙引导部37d的上表面部38c相对。进而,在该链牙引导部37d内,连续链牙23一边保持上述那样的姿势一边向着后方(即拉链牙链带21以及表皮材料10的输送方向)行进。 
此时,连续链牙23以如下姿势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内:连结部23d和上腿部23b的连结部23d侧的端部由链牙引导部37d的第2 侧面部38b和上表面部38c的第2侧面部38b侧的曲面部分支承,同时为了使啮合头部23a相对于上下腿部23b、23c向着宽度方向而使上下脚部23b、23c相对于表皮材料10的面大致平行。 
接着,一边使连续链牙23以及链牙安装部22c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内,一边将拉链牙链带21和表皮材料10向后方输送,并且使缝纫机针31配合拉链牙链带21以及表皮材料10的送料动作在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由此,能够将由缝制纱15形成的缝制线配置在预定位置,从而容易且高效地将拉链牙链带21的拉链带22缝制在表皮材料10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第1以及第2侧面部38a、38b相对于按压部37b的底面37f以60°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优选的是75°以上且80°以下的角度)倾斜配置。因此,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内的连续链牙23,一边保持上下腿部23b、23c相对于表皮材料10的面大致平行的姿势一边行进,但是严格而言,为了使啮合头部23a的位置比连结部23d的位置高,一边保持上下腿部23b、23c相对于表皮材料10的面以例如5°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倾斜的姿势一边行进。 
该情况下,由于将第1以及第2侧面部38a、38b相对于底面37f的倾斜角度α设定为60°以上(优选的是75°以上),所以能够以预定长度(深度)可靠地形成链牙引导部37d的第2侧面部38b。由此,在一边使连续链牙23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一边缝制拉链牙链带21和表皮材料10时,能够用第2侧面部38b可靠地支承连续链牙23,并且,通过第1以及第2侧面部38a、38b和上表面部38c,能够将连续链牙23一边稳定地保持成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姿势一边向后方输送。因此,能够防止由缝制纱15形成的缝制线蛇行,从而能够将拉链牙链带21稳定地缝制于表皮材料10。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使连续链牙23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时,在拉链带22向打开带折弯部22b的方向被折弯了的状态下,带主体部11被缝纫机压脚33的按压部37b按压,并且使链牙安装部22c 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内而向后方输送。 
该情况下,在该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其折弯形态通过热定形而被固定。因此,在连续链牙23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时,在拉链带22自身上作用有使带折弯部22b恢复到原折弯状态的方向上的力,并且对穿插有连续链牙23的链牙引导部37d作用有与该恢复方向的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阻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将第1以及第2侧面部38a、38b相对于底面37f的倾斜角度α设定为85°以下(优选的是80°以下),所以在使连续链牙23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时,使带折弯部22b形成的角度更小,从而能够减小拉链带22的弹性变形量。 
因此,能够使将带折弯部22b恢复到原折弯状态的方向上的力更小,并且对缝纫机压脚33作用的反作用力也更小。由此,由于能够将连续链牙23一边保持在预定姿势一边稳定地向后方穿插,所以在缝制拉链牙链带21和表皮材料10时,能够一边使缝制线形成在预定位置一边将拉链牙链带21稳定地缝制在表皮材料10上。 
此外,在拉链带22被缝制于表皮材料10后,连续链牙23也穿插于链牙引导部37d,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压脚33中,如上述那样链牙引导部37d的后端部37g比前端部在链牙引导部37d的宽度方向以及深度方向形成得宽。 
该情况下,当连续链牙23沿着链牙引导部37d移动到后端部时,由于带折弯部22b在向热定形以前的折弯状态恢复的方向逐渐折弯,所以能够通过链牙引导部37d的后端部减小连续链牙23对缝纫机压脚33作用的力。由此,能够减小例如缝纫机压脚33的位置晃动而导致缝制线蜿蜒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能够更稳定地将拉链牙链带21缝制到表皮材料10上。 
接着,在如上述那样将拉链牙链带21在长度方向整体范围内缝制在表皮材料10上后,将该表皮材料10按照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折弯。进而,为了维持表皮材料10的折弯状态,根据需要对表皮材料10实施热定形。由此,能够将连续链牙23的啮合头部23a保持 在从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向外方突出的状态。 
之后,将如上述那样缝制有拉链牙链带21、折弯成U字形的表皮材料10按左右1组组合,以能够沿着该组合而成的拉链牙链带21的连续链牙23滑动的方式安装拉头28。由此,得到了图1~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座椅套1。 
像这样得到的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在使拉头28滑动以使左右的连续链牙23啮合而闭锁了拉链20时,左右的拉链带22的带折弯部22b彼此抵接,并且在比该抵接的左右的带折弯部22b向外部露出的一侧配置啮合状态的左右的连续链牙23。 
因此,在从外表面侧观察座椅套1时,能够使左右啮合的连续链牙23显眼地露出于外部,另一方面,左右的拉链带22能够被左右的连续链牙23和左右的表皮材料10覆盖遮住从而不会被看到(或者难以看到)。进而,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缝制拉链带22和表皮材料10的缝制线(缝制纱15)从外部也不会看到。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1,通过极力不使拉链带22在外表面露出并仅使连续链牙23在外表面露出而具有新的外观性,并且能够防止由拉链带22的露出、缝制线的露出所引起的美观性下降和设计性下降,所以例如能够对汽车用座椅2赋予以往所没有的商品价值。进而,对于表皮材料10,能够通过使连续链牙23、固定纱25的色彩变化,提供具有高设计性的制品。 
进而另外,该座椅套1中的拉头28以左右的凸缘28c插入链牙安装部22c与表皮材料10之间的方式安装于左右的拉链牙链带21上。由此,拉头28的滑动性良好,能够容易且顺畅地进行拉链20的开闭操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想要将拉链牙链带21缝制到表皮材料10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在综合送料缝纫机30中安装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33,以进行拉链牙链带21与表皮材料10的缝制。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例如被称为所谓上下送料缝纫机的缝纫机中安装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33,以进行拉链牙链带21与表皮材料 10的缝制。 
附图标记说明 
30  缝纫机 
31  缝纫机针 
32  压紧杆 
33  缝纫机压脚 
34  外压紧部 
35  针板 
36  固定部 
37  压脚主体 
37a 基端部 
37b 按压部 
37c 针孔 
37d 链牙引导部 
37f 底面 
37g 后端部 
38a 第1侧面部 
38b 第2侧面部 
38c 上表面部 
α  倾斜角度 

Claims (11)

1.一种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通过缝纫机(30)相对于片状的被覆体(10)缝制拉链牙链带(21),所述拉链牙链带(21)具有:拉链带(22),具备在带主体部(22a)与链牙安装部(22c)之间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22b);和链牙列(23),使啮合头部(23a)从所述带折弯部(22b)向外方突出,并被安装在所述链牙安装部(22c)的至少第1带面上,
所述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以使所述拉链牙链带(21)的所述带主体部(22a)的与所述第1带面相反的第2带面以及所述链牙列(23)与所述被覆体(10)的露出于外部的面相对的方式,将所述拉链牙链带(21)重叠于所述被覆体(10)之上;
在将所述拉链牙链带(21)重叠于所述被覆体(10)的状态下,将所述拉链牙链带(21)以及所述被覆体(10)向所述缝纫机(30)的缝制部输送;以及
在所述缝纫机(30)的缝制部配置能够供所述链牙列(23)穿插的槽状的链牙引导部(37d),一边将所述拉链带(22)向在与所述第1带面相反侧的第2带面侧打开所述带折弯部(22b)的方向折弯,而使所述链牙列(23)依次旋转成使所述啮合头部(23a)与所述链牙列(23)的连结部(23d)的相对位置关系成为相反的朝向,一边将所述链牙列(23)和所述拉链带(22)的所述链牙安装部(22c)向所述链牙引导部(37d)引导,并将所述拉链带(22)的所述带主体部(22a)缝制在所述被覆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拉链牙链带(21),使用所述链牙列(23)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且所述链牙列(23)被缝制于所述拉链带(22)的所述第1带面而成的拉链牙链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深度方向,配置有第1侧面部(38a)和第2侧面部(38b),所述第1侧面部(38a)配置于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针孔(37c)侧,所述第2侧面部(38b)配置于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与所述针孔(37c)相反的一侧,
所述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包括:一边
一边使所述链牙列(23)以其上下腿部(23b、23c)的从所述啮合头部(23a)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对于所述被覆体(10)平行的姿势穿插于所述链牙引导部(37d)内,使得所述链牙列(23)的所述啮合头部(23a)以及所述连结部(23d)与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所述第1侧面部(38a)以及所述第2侧面部(38b)相对,而使所述啮合头部(23a)相对于所述链牙列(23)的上下腿部(23b、23c)向着宽度方向,一边将所述拉链带(22)缝制在所述被覆体(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2侧面部(38b)与所述第1侧面部(38a)相比形成在远离缝纫机针(31)的位置,
所述缝制方法包括:在使所述链牙列(23)穿插于所述缝纫机(30)的所述链牙引导部(37d)时,通过所述第2侧面部(38b)支承所述链牙列(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其中,包括:
在使所述链牙列(23)穿插于所述缝纫机(30)的所述链牙引导部(37d)时,使所述链牙列(23)相对于所述被覆体(10)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使得所述链牙列(23)的所述啮合头部(23a)的位置比所述连结部(23d)高。
6.一种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将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牙链带(21)的缝制方法而缝制有所述拉链牙链带(21)的所述被覆体(10)按照所述拉链带(22)的所述带折弯部(22b)折弯;以及在左右一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21)上安装拉头(28)而构成拉链(20),
由此,制造在所述被覆体(10)上安装有所述拉链(20)的拉链被覆制品(1)。
7.一种缝纫机压脚,是在将拉链牙链带(21)缝制到被覆体(10)的缝纫机(30)中使用的缝纫机压脚(33),所述拉链牙链带(21)具有:拉链带(22),其具备在带主体部(22a)与链牙安装部(22c)之间折弯成U字形的带折弯部(22b);和链牙列(23),其使啮合头部(23a)从所述带折弯部(22b)向外方突出地安装在所述链牙安装部(22c)的至少第1带面而成,所述缝纫机压脚的特征在于,
能够供所述链牙列(23)和所述拉链带(22)的一部分穿插的槽状的链牙引导部(37d),沿着由所述缝纫机(30)输送所述拉链牙链带(21)以及所述被覆体(10)的输送方向形成,
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内壁面具有:第1侧面部(38a),与在穿插于该链牙引导部(37d)内的所述链牙列(23)的一端部所形成的啮合头部(23a)相对,配置在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针孔(37c)侧;第2侧面部(38b),与所述链牙列(23)的形成在与所述啮合头部(23a)相反侧的端部的连结部(23d)相对,并配置在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与所述针孔(37c)相反的一侧;以及上表面部(38c),配置在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底部侧,并连结所述第1侧面部(38a)与所述第2侧面部(38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压脚,其中,
所述缝纫机压脚在将所述拉链牙链带(21)缝制于所述被覆体(10)的缝纫机(30)中使用,所述拉链牙链带(21)中,所述链牙列(23)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并被缝制于所述拉链带(22)的所述第1带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压脚,其中,
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所述第2侧面部(38b)在穿插有所述链牙列(23)时支承所述链牙列(2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压脚,其中,
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所述第1侧面部(38a),与所述第2侧面部(38b)相比,从所述缝纫机压脚(33)的按压面(37f)起形成得深。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压脚,其中,
所述链牙引导部(37d)的所述第1侧面部(38a)以及第2侧面部(38b)相对于所述缝纫机压脚(33)的按压面(37f)以60°以上且85°以下的角度倾斜地配置。
CN200980163048.1A 2009-12-25 2009-12-25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Active CN102655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71561 WO2011077543A1 (ja) 2009-12-25 2009-12-25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縫製方法及びファスナー被着製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ァスナー被着製品及びミシンフ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778A CN102655778A (zh) 2012-09-05
CN102655778B true CN102655778B (zh) 2015-01-07

Family

ID=4419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3048.1A Active CN102655778B (zh) 2009-12-25 2009-12-25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62401B2 (zh)
JP (1) JP5378544B2 (zh)
CN (1) CN102655778B (zh)
TW (1) TWI397386B (zh)
WO (1) WO20110775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8544B2 (ja) * 2009-12-25 2013-12-25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縫製方法及びファスナー被着製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ミシンフット
USD697726S1 (en) 2012-09-20 2014-01-21 Steelcase Inc. Chair
JP6444225B2 (ja) * 2015-03-06 2018-12-2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押さえ
JP6545979B2 (ja) * 2015-03-06 2019-07-17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押さえ
KR101739565B1 (ko) 2015-06-08 2017-05-25 (주) 한양지퍼 은폐형 슬라이드 파스너 스트링거
CN106585451B (zh) * 2017-01-18 2020-02-07 杭州博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套及该座椅套的织造方法
CN110545689B (zh) * 2017-03-09 2022-03-25 Ykk株式会社 带拉链的产品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JP7118539B2 (ja) * 2017-10-13 2022-08-16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16356501A (zh) * 2021-12-28 2023-06-30 Ykk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
US11970803B2 (en) * 2022-03-24 2024-04-30 Eosen Llc Method of attaching a zipp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5945E (en) * 1965-12-14 Zipper foot device
US2073380A (en) * 1934-01-06 1937-03-09 Roseman Leo Slide-operated separable fastener
US2079834A (en) * 1935-07-11 1937-05-11 Blumenkrantz Max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2576324A (en) * 1948-09-11 1951-11-27 Howard Zink Corp Welt seam
US2776635A (en) * 1952-07-03 1957-01-08 Blumenkrantz Max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slide fasteners to fabrics and the like
US2977904A (en) * 1956-02-08 1961-04-04 Talon Inc Attachment for sewing slide fasteners to garments
US3003444A (en) * 1959-06-10 1961-10-10 Jack Fromm Sewing machine zipper guide
US3251326A (en) * 1965-06-16 1966-05-17 Unique Zipper Distributing Co Zipper foot attachment for sewing machines
US3349736A (en) * 1965-10-22 1967-10-31 Robert B Howell Zipper foot attachments
US3643614A (en) * 1968-06-11 1972-02-22 Leoda J Gooderum Zipper foot attachment for sewing machines
US3511199A (en) * 1968-09-13 1970-05-12 Robert B Howell Zipper foot adapter shoes
BE755058A (fr) * 1969-08-22 1971-02-22 Textron Inc Methode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a glissierea partird'une ganse filamenteuse et fermeture a glissiere ainsi produite
US3618547A (en) * 1969-10-27 1971-11-09 Robert B Howell Zipper foot attachments
GB1322779A (en) * 1969-12-24 1973-07-11 Yoshida Kogyo Kk Presser foot for a double needle sewing machine
US3735718A (en) * 1971-06-23 1973-05-29 Textron Inc Presser foot for slide fasteners
US3755879A (en) * 1972-06-05 1973-09-04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Slide fastener manufacture
US4187791A (en) * 1975-01-09 1980-02-12 Textron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 stringers
JPS5926462B2 (ja) 1975-02-18 1984-06-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装置
JPS51131753A (en) * 1975-05-09 1976-11-16 Yoshida Kogyo Kk Cloth pressure foot for sewing machine
JPS5645576Y2 (zh) * 1976-12-21 1981-10-24
JPS5454462U (zh) * 1977-09-20 1979-04-14
US4321880A (en) * 1980-05-08 1982-03-30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Presser foot attachment
JPS60143575U (ja) * 1984-03-06 1985-09-24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ミシンへの案内装置
US4628545A (en) * 1985-03-01 1986-12-16 Metzler & Co. Ag Apparel article having zipper connection and its method for fabricating
US4593635A (en) * 1985-03-06 1986-06-10 Yoshida Kogyo K.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wing a slide fastener to fabric pieces
NL8601914A (nl) * 1985-08-03 1987-03-02 Opti Patent Forschung Fab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inzetten van een ritssluitingbandsegment in de randgebieden van twee stofbanen.
US4996933A (en) * 1990-02-12 1991-03-05 Boser Ronald J Method for folding zipper side tapes and garment panel edges for attachment thereof
US5410975A (en) * 1993-12-15 1995-05-02 Ykk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ewing fabric pieces to slide fastener chain
JP3152100B2 (ja) 1995-03-28 2001-04-0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逆止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燃料タンク
JP3580395B2 (ja) * 1996-05-31 2004-10-20 Ykk株式会社 開離型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028204B2 (ja) * 1996-06-20 2000-04-04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ソーイングマシン 長尺生地の縁縫いのための三つ巻方法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三つ巻装置
US5806450A (en) * 1996-08-08 1998-09-15 Yk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wing fabric pieces to fastener stringers
US6352044B1 (en) * 2001-03-06 2002-03-05 Mu-Hsun Peng Sewing needle structure for stitching a hidden nylon zipper
US6792883B2 (en) * 2001-04-10 2004-09-21 Eagle Ottawa, Llc Sewn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DE10334644B4 (de) * 2003-07-28 2008-04-30 Johnson Controls Gmbh Verfahren zur Verarbeitung eines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s,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Bezug und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ahrzeugsitz
WO2005018366A1 (ja) 2003-08-22 2005-03-03 Ykk Corporation ファスナー及び同ファスナーを被着した被着体
JP4244024B2 (ja) 2004-07-05 2009-03-25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と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447492B2 (ja) 2005-03-14 2010-04-07 Ykk株式会社 線条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20060282995A1 (en) * 2005-06-20 2006-12-21 Eddy Liou Water-tight and air-tight zipper
EP2078774B1 (en) 2006-11-02 2012-08-22 YKK Corporation Sewing machine foot and sewing machine
JP4736095B2 (ja) * 2007-02-27 2011-07-27 Tbカワシマ株式会社 縫製品と縫製用ミシン治具
JP3152100U (ja) * 2009-05-07 2009-07-16 Ykk株式会社 被覆帯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5378544B2 (ja) * 2009-12-25 2013-12-25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縫製方法及びファスナー被着製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ミシンフ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77543A1 (ja) 2011-06-30
US9062401B2 (en) 2015-06-23
US20120246889A1 (en) 2012-10-04
TWI397386B (zh) 2013-06-01
CN102655778A (zh) 2012-09-05
JP5378544B2 (ja) 2013-12-25
JPWO2011077543A1 (ja) 2013-05-02
TW201121454A (en) 201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5778B (zh)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CN102655777B (zh) 拉链牙链带的缝制方法及拉链被覆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拉链被覆制品及缝纫机压脚
CN208030469U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
CN105050447A (zh) 附有拉链的物品及附有拉链的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链带及拉链
JPWO2011030442A1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TW201440682A (zh) 附有拉鏈之物品及附有拉鏈之物品之製造方法
TW201521906A (zh) 縫紉機及針板構造、及鏈齒排之縫製方法
CN11054568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08158140A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08056539A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202819883U (zh) 拉链长链
CN106572727B (zh) 无拉链带牙链带、无拉链带拉链以及带拉链物品
CN101909473A (zh) 拉链附着制品
JP3243812U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WO2022168239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WO2023139827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の製造方法
JP3067122U (ja) 縫製品
TW202041167A (zh) 拉鏈鏈條及拉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