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1167A - 拉鏈鏈條及拉鏈 - Google Patents

拉鏈鏈條及拉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1167A
TW202041167A TW109107421A TW109107421A TW202041167A TW 202041167 A TW202041167 A TW 202041167A TW 109107421 A TW109107421 A TW 109107421A TW 109107421 A TW109107421 A TW 109107421A TW 202041167 A TW202041167 A TW 2020411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fastener
sprocket
zipper
upper le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7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4833B (zh
Inventor
新井巧
山田謙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1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1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83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10Slide fasteners with a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 on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12Interlocking member in the shape of a continuous helix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環扣狀鏈齒(20)係不使用芯繩而縫合至拉鏈鏈布(13)。鏈齒(20)之上腳部(23)具有自連結部(24)起連續且供縫製線(14、16)接觸之第1上表面(27a)、及自第1上表面(27a)起經由彎曲部(28)而延出且向上傾斜之第2上表面(27b),上腳部(23)之頂端面(27c)與彎曲部(28)之間之高度尺寸(H1)為鏈齒(20)之高度尺寸(He)之20%以上。上腳部(23)具有以自拉鏈鏈布(13)朝向嚙合頭部(21)離開之方式傾斜之第1下表面(26a),上腳部(23)於第1下表面(26a)區域具有鏈齒抵接部(23a)。藉此,可謀求拉鏈(1)之成本削減,並且可防止鏈齒(20)穿過縫製線(14、16)而脫離。

Description

拉鏈鏈條及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鏈鏈條、及使用該拉鏈鏈條而形成之拉鏈,上述拉鏈鏈條具有將呈環扣狀連續之複數個鏈齒縫合至拉鏈鏈布而成之左右一對拉鏈鏈帶。
作為拉鏈之一,已知有一種將藉由將合成樹脂製之單絲成形為環扣狀所獲得之複數個鏈齒安裝至拉鏈鏈布而成之拉鏈。一般而言,呈環扣狀連續之複數個鏈齒於使芯繩插通至各鏈齒之上腳部及下腳部間之狀態下與芯繩一起被縫製線固定於拉鏈鏈布,藉此沿拉鏈鏈布之鏈布長度方向形成鏈齒排。
將環扣狀之複數個鏈齒縫合至拉鏈鏈布而成之拉鏈之一例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2001-37507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於專利文獻1之拉鏈中,如圖7所示,藉由縫製線73之雙重鏈縫將環扣狀之複數個鏈齒71與芯繩72一起縫製於拉鏈鏈布74而形成拉鏈鏈帶70。
鏈齒71具有:嚙合頭部71a、自嚙合頭部71a起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之上腳部71b及下腳部71c、以及將該上腳部71b(或下腳部71c)連結於在鏈布長度方向上鄰接之其他鏈齒71之下腳部71c(或上腳部71b)之連結部71d。又,上腳部71b與下腳部71c彼此於鏈布正反方向上分離而配置。
芯繩72係於整個鏈齒排,插通於鏈齒71之上腳部71b及下腳部71c間。於該情形時,用於固定鏈齒71之縫製線73具有藉由相互纏繞而形成縫製部之針線及彎針線。縫製線73之針線刺穿拉鏈鏈布74與芯繩72,且彎針線按壓上腳部71b之上表面,藉此藉由縫製部將各鏈齒71與芯繩72一起固定於拉鏈鏈布74。
如此,各鏈齒71與芯繩72一起被縫製,藉此鏈齒71被牢固地固定於拉鏈鏈布74之特定位置。又,可使鏈齒71之固定狀態穩定,而防止例如鏈齒71自縫製線73之針線與彎針線之間脫出。
又,於專利文獻1之鏈齒71之上腳部71b設置有階差部75,藉由該階差部75,使得配置於較階差部75更靠近連結部71d側之上腳部71b之上表面於高度方向上配置於比配置於較階差部75更靠近嚙合頭部71a側之上腳部71b之上表面更低之位置。藉由如此將縫製線73(彎針線)配置於上腳部71b之連結部71d側之較低之上表面,可於使滑件沿著鏈齒排滑動時使縫製線73不易接觸到滑件,其結果抑制縫製線73之磨耗。
再者,於如專利文獻1之鏈齒71之情形時,如圖7所示,芯繩72被夾於上腳部71b及下腳部71c間。因此,於鏈布正反方向上,可使上腳部71b之連結部71d側之上表面變得低於嚙合頭部71a側之上表面之範圍受到芯繩72之存在限制。
因此,先前,自上腳部71b中之嚙合頭部71a側之上表面位置至連結部71d側之上表面位置為止的高度方向之尺寸(2個上表面位置間之高度方向之差)即便較大,亦為鏈齒71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10%左右。又,於設置階差部75之情形時,只要可將縫製線73配置得比上腳部71b之嚙合頭部71a側之上表面位置更低即可,因此亦無須將如上所述之2個上表面位置間之高度方向之差確保得如此大。
又,於如專利文獻1之鏈齒71中,固定鏈齒71之縫製線73將芯繩72刺穿,並且將上腳部71b之上表面朝向拉鏈鏈布74按壓。為了將如此對芯繩72刺穿之縫製線73配置於高度位置較低之上腳部71b之連結部71d側之上表面,而需要將該連結部71d側之上表面以與芯繩72之寬度尺寸對應之方式在鏈布寬度方向上確保某種程度之寬度。
因此,於自鏈布長度方向觀察鏈齒71之前視下,上腳部71b之階差部75以如下方式設置:可確保自鏈齒71之連結部71d側之鏈齒端緣之位置起至上腳部71b之連結部71d側之上表面與階差部75之傾斜面之交界位置為止的寬度尺寸(鏈布寬度方向上之尺寸),相對於鏈齒71整體之寬度尺寸為至少50%左右之大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3750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關於具有環扣狀鏈齒之拉鏈,為了謀求製造成本之削減,研究過不使用芯繩而將環扣狀鏈齒直接縫合至拉鏈鏈布之情況。
然而,於不使用芯繩而將環扣狀鏈齒固定於拉鏈鏈布之情形時,各鏈齒以被夾持於縫製線之刺穿拉鏈鏈布之針線與彎針線之間之方式被固定。因此,於例如拉鏈鏈帶被扭轉之情形等時,有如下顧慮:當鏈齒受到如被朝向拉鏈鏈布之鏈布內側按壓之推壓時,鏈齒自針線與彎針線之間脫出,而自拉鏈鏈布脫離。
又,於將芯繩沿著鏈齒排連續地插通至環扣狀鏈齒而形成拉鏈之情形時,在使左右鏈齒排嚙合時,可使嚙合對象之鏈齒之嚙合頭部分別與左右芯繩接觸。藉此,可藉由左右芯繩來限制以所嚙合之左右鏈齒重疊之方式嚙合之鏈布寬度方向之尺寸(嚙合量或嚙合深度)。
另一方面,於不使用芯繩之情形時,無法限制如上所述之左右鏈齒排之嚙合量,因此於使左右複數個鏈齒相互嚙合時,有可能於左右鏈齒各自之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鏈齒間,嚙合對象之鏈齒在鏈布寬度方向上深度進入至連結部附近。
然而,於左右鏈齒彼此進入至鏈布寬度方向之較深之位置之情形時,會產生如下異常:例如於使用縫紉機進行在使左右複數個鏈齒相互嚙合之狀態下縫合至左右拉鏈鏈布之縫製加工時,已深度進入之嚙合對象之鏈齒成為障礙,導致無法將縫紉機針順利地插入至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鏈齒間。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先前問題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拉鏈鏈條、及使用該拉鏈鏈條而形成之拉鏈,上述拉鏈鏈條係不使用芯繩而將環扣狀鏈齒縫合至拉鏈鏈布,又,能夠防止鏈齒自縫製線之間脫出,且於利用縫紉機進行縫製加工時能夠穩定地確保將縫紉機針插入至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鏈齒間之空間。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拉鏈鏈條之最主要之特徵在於:其係具有將呈環扣狀連續之複數個鏈齒藉由縫製線分別縫合至左右拉鏈鏈布而成之一對拉鏈鏈帶,且上述鏈齒具有嚙合頭部、自上述嚙合頭部之一端部起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並且與上述拉鏈鏈布相接之下腳部、自上述嚙合頭部之另一端部起與上述下腳部分離並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之上腳部、及將上述上腳部及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其他上述鏈齒之上述下腳部間加以連結之連結部者,且上述鏈齒係上述上腳部與上述下腳部隔著空間部相互對向而被縫合至上述拉鏈鏈布,上述上腳部具有自上述連結部起連續之第1上表面、及自上述第1上表面起經由彎曲部朝向上述嚙合頭部延出並且向上傾斜之第2上表面,上述縫製線刺穿上述拉鏈鏈布,並且與上述上腳部之上述第1上表面相接而配置,上述上腳部之距離上述拉鏈鏈布最遠而配置之頂端面之位置與上述彎曲部之位置之間之高度尺寸為上述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0%以上,上述上腳部具有以朝向上述嚙合頭部自上述拉鏈鏈布離開之方式傾斜之第1下表面、及以朝向上述嚙合頭部而接近上述拉鏈鏈布之方式傾斜或與上述拉鏈鏈布平行之第2下表面,上述上腳部具有供嚙合對象之上述鏈齒抵接之鏈齒抵接部。
尤其於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較佳為上述空間部於鏈布寬度方向上具有:第1空間部,其配置於較上述彎曲部更靠近上述連結部側;及第2空間部,其配置於較上述彎曲部更靠近上述嚙合頭部側,並且具備較上述第1空間部更大之高度尺寸;且上述鏈齒抵接部於上述鏈齒之前視下,朝向上述第2空間部呈凸面狀鼓起而配置。
於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較佳為上述上腳部中之上述頂端面之位置與上述彎曲部之位置之間之高度尺寸為上述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5%以下。◇ 又,較佳為形成複數個上述鏈齒之單絲具有於上述上腳部及上述下腳部之截面中上述單絲之寬度尺寸大於高度尺寸之扁平之大致橢圓形狀。◇ 進而,較佳為上述第2空間部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為上述下腳部之高度尺寸之50%以上100%以下之大小。
其次,本發明所提供之拉鏈之最主要之特徵在於:其係將滑件安裝於具有如上所述之構成之拉鏈鏈條之左右鏈齒排而形成者。 [發明之效果]
於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藉由縫製線將呈環扣狀連續之複數個鏈齒縫合至拉鏈鏈布。於該情形時,鏈齒係於鏈齒之上腳部與下腳部不介存先前之芯繩而隔著空間部彼此直接對向之狀態下被縫合至拉鏈鏈布。
又,鏈齒之上腳部具有自連結部起連續之第1上表面、及自第1上表面起經由彎曲部朝向嚙合頭部延出並且以自拉鏈鏈布離開之方式向上傾斜之第2上表面。於該情形時,第1上表面與第2上表面藉由彎曲部使相對於拉鏈鏈布之鏈布上表面之傾斜角度不同。又,縫製線僅刺穿拉鏈鏈布,並且與上腳部之第1上表面相接而配置,藉此將鏈齒固定於拉鏈鏈布。
於本發明中,配置於上腳部之頂端面之位置與彎曲部之位置之間之高度尺寸(高度方向之尺寸)為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0%以上。此處,上腳部之頂端面係例如於自鏈布長度方向觀察鏈齒之前視(或後視)下,在鏈布正反方向(高度方向)上距離拉鏈鏈布之鏈布上表面最遠而配置之上腳部之上表面,可形成為平面狀,亦可形成為彎曲面狀。
藉由上腳部之頂端面與彎曲部間之高度尺寸如上所述般為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0%以上的大小,可使上腳部之上述第1上表面之高度位置、與上腳部之頂端面之高度位置之差(階差)變大。藉此,於例如拉鏈鏈條或拉鏈鏈帶被扭轉之情形等時,即便鏈齒受到了如被朝向拉鏈鏈布之鏈布內側按壓之推壓,亦可使縫製線不易越過上腳部之頂端面(換言之,使上腳部之頂端面不易穿過縫製線)。其結果為,可不易產生鏈齒自縫製線脫出而向鏈布內側脫離之異常。
又,於本發明中,上腳部於鏈齒之俯視下具有以自拉鏈鏈布朝向嚙合頭部離開之方式傾斜之第1下表面、及以朝向嚙合頭部接近拉鏈鏈布之方式傾斜或與拉鏈鏈布平行之第2下表面。又,鏈齒之上腳部具有形成為能夠供嚙合對象之鏈齒抵接之鏈齒抵接部,該鏈齒抵接部被配置於供配置第1下表面之鏈布寬度方向之區域。
於各鏈齒,將如上所述之鏈齒抵接部設置於供配置上腳部之第1下表面之部分,藉此於使左右鏈齒嚙合時,可將所嚙合之左右鏈齒之嚙合量限制為特定之大小。藉此,例如於使用縫紉機將左右複數個鏈齒於彼此嚙合之狀態下縫合至左右拉鏈鏈布時,可穩定地確保能夠將縫紉機針插入至在鏈布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鏈齒之間的間隙,以使縫紉機針不與鏈齒產生干涉。其結果為,可於縫紉機針之上下動作不受嚙合對象之鏈齒妨礙之情況下順利且穩定地進行將鏈齒縫合至拉鏈鏈布之縫製加工。
尤其於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形成於鏈齒之上腳部及下腳部間之空間部於鏈布寬度方向上具有配置於較彎曲部更靠近連結部側之第1空間部、及配置於較彎曲部更靠近嚙合頭部側之第2空間部。於該情形時,第2空間部具備較第1空間部更大之高度尺寸。又,上腳部之鏈齒抵接部係於自鏈布長度方向觀察鏈齒之鏈齒之前視(或後視)下,鏈齒抵接部之下表面朝向第2空間部呈凸面狀緩慢地鼓起而設置。於各鏈齒,鏈齒抵接部於第2空間部之區域呈凸狀鼓起而設置,藉此,於使左右鏈齒嚙合時,可將鏈齒之嚙合量穩定地限制於特定之大小。
於此種本發明之拉鏈鏈條中,上腳部中之頂端面之位置與彎曲部之位置之間之高度尺寸為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5%以下。藉此,可將上腳部之第1上表面與頂端面之間之高度方向之階差以不會變得過大之方式適當地設置,從而可以鏈齒排具備良好之外觀品質或良好之肌膚觸感之方式完成拉鏈。
又,於本發明中,形成複數個鏈齒之單絲具有於上腳部及下腳部之截面中單絲之寬度尺寸大於其高度尺寸之扁平之大致橢圓形狀。藉此,可以上述上腳部之頂端面與彎曲部間之高度尺寸成為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0%以上之方式容易地形成鏈齒。又,例如與上腳部及下腳部之截面呈圓形之情況相比,此種鏈齒可使嚙合強度增大。
進而,於本發明中,第2空間部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為下腳部之高度尺寸(換言之,為形成鏈齒之單絲之高度尺寸)之50%以上100%以下之大小。藉此,可將嚙合對象之鏈齒之一部分順利地插入至第2空間部內,而可使左右鏈齒穩定地嚙合。又,可使嚙合對象之鏈齒穩定地抵接於向鏈齒之第2空間部突出之鏈齒抵接部。
其次,本發明所提供之拉鏈係將滑件安裝於具有如上所述之構成之拉鏈鏈條中所形成之左右鏈齒排而形成者。此種本發明之拉鏈係不使用芯繩而將複數個鏈齒安裝於拉鏈鏈布,因此可謀求製造成本之削減。又,即便鏈齒受到如被朝向拉鏈鏈布之鏈布內側按壓之推壓,亦可防止鏈齒向鏈布內側脫出,而穩定地維持拉鏈之功能。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列舉實施例而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地進行說明。再者,本發明不受以下所說明之實施例任何限定,只要具有與本發明實質上相同之構成且起到相同之作用效果,便可進行多種變更。 [實施例]
圖1係表示本實施例之拉鏈之俯視圖,圖2係表示右側之拉鏈鏈帶之主要部分之俯視圖。圖3係圖1所示之III-III線上之剖視圖,圖4係僅鏈齒之剖視圖。
又,於以下說明中,所謂前後方向意指與滑件之滑動方向平行之拉鏈鏈布之鏈布長度方向,尤其將滑件以使左右鏈齒排嚙合之方式進行滑動之方向(閉合方向)設為前方,將以使左右鏈齒排分離之方式進行滑動之方向(分離方向)設為後方。所謂左右方向意指拉鏈鏈布之鏈布寬度方向,例如為與滑件之滑動方向正交且與拉鏈鏈布之正面(上表面)及背面(下表面)平行之方向。
所謂上下方向意指與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例如意指與拉鏈鏈布之正面(鏈布上表面)及背面(鏈布下表面)正交之鏈齒之高度方向。尤其於以下實施例中,將對拉鏈鏈布安裝鏈齒之側之方向設為上方,將其相反側之方向設為下方。
本實施例之拉鏈1係將滑件40可滑動地安裝於具有左右一對拉鏈鏈帶11之拉鏈鏈條10之鏈齒排12而形成。於該情形時,滑件40具有實質上與先前之具有環扣狀鏈齒之拉鏈中所使用之普通滑件相同之構造。
對本實施例之滑件40進行簡單說明,該滑件40具有滑件軀體41、及安裝於滑件軀體41之拉片42。滑件軀體41具有上翼板41a、與上翼板41a分離而配置之下翼板、將上翼板41a之前端部及下翼板之前端部間加以連結之連結柱、自上翼板41a之左右側緣部朝向下翼板延出之左右上凸緣部、及設置於上翼板41a上之拉片安裝部41b。
於滑件軀體41之前端部在中間隔著連結柱而設置有左右導入口,於滑件軀體41之後端部設置有嚙合口。於上翼板41a與下翼板之間形成有將左右導入口與嚙合口連通之大致Y字形狀之鏈齒引導路。
本實施例中之左右各拉鏈鏈帶11如圖2所示,分別具有拉鏈鏈布13、及藉由縫製線14而縫合至拉鏈鏈布13之接近嚙合對象側之鏈布側緣部的連續狀之複數個鏈齒20,且未使用設置於先前之普通環扣狀鏈齒排之芯繩而形成。
配置於拉鏈鏈帶11之複數個鏈齒20係藉由以下方式而形成:將聚醯胺或聚酯等熱塑性樹脂製之1根單絲以與其長度方向正交之截面(橫截面)具有扁平之大致橢圓形狀之方式進行壓延,然後,一面將該經壓延之單絲成形為環扣狀,一面依序進行形成下述嚙合頭部21及彎曲部28之特定之推壓加工等。
於該情形時,鏈齒20之下述上腳部23及下腳部22中之單絲之橫截面之形狀藉由上述壓延加工而具有接近圓角長方形之大致橢圓形狀,該大致橢圓形狀係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為大致平坦狀並且使單絲之高度方向之尺寸變得比其寬度方向之尺寸短。藉此,例如與由上述橫截面形狀成為圓形之單絲所形成之鏈齒相比,本實施例之拉鏈1於將複數個鏈齒20以相同之一定間隔(形成間距)進行配置之情形時,可使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鏈齒20間之間隔變小。
藉此,可使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牢固地卡合於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鏈齒20間。其結果可使左右鏈齒排12之嚙合強度增大。尤其於例如在左右鏈齒排12被嚙合之狀態下鏈齒排12之一部分被向鏈布正反方向局部地強烈彎折之情形時,可降低產生如鏈齒20之嚙合脫離之所謂鏈條開裂之可能性。
本實施例之各鏈齒20具有:配置於較拉鏈鏈布13之鏈布側緣更靠近外側之嚙合頭部21、自嚙合頭部21之下端部起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之下腳部22、自嚙合頭部21之上端部起與下腳部22分離而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之上腳部23、及將上腳部23及在長度方向之一方鄰接之其他鏈齒20(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為在前方鄰接之鏈齒20)之下腳部22間加以連結之連結部24。
又,各鏈齒20係於自鏈布長度方向觀察鏈齒20之鏈齒20之前視或與鏈布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鏈齒20之剖面觀察(參照圖4)下,上腳部23與下腳部22於介隔在寬度方向上形成得細長之空間部25而彼此直接對向之狀態下由縫製線14之縫製部(stitch)15固定,於上腳部23及下腳部22間未配置芯繩等介存物。尤其於本實施例中,上腳部23與下腳部22不僅於鏈布寬度方向之一部分之範圍內,而是於上腳部23及下腳部22中之鏈布寬度方向之整體之範圍內,介隔無介存物之空間部25或於接觸狀態下彼此直接對向。
於該情形時,固定鏈齒20之縫製部15係藉由使用2根縫紉機針之雙重鏈縫而形成,形成縫製部15之縫製線14具有:2根針線14a,其等刺穿拉鏈鏈布13;及彎針線14b,其與上腳部23之上表面(尤其是上腳部23之下述第1上表面27a)相接而將上腳部23朝向拉鏈鏈布13壓抵,並且形成與針線14a之相互纏繞。藉由利用此種包含2根針線14a之縫製部15來縫合鏈齒20,即便無芯繩,亦可將鏈齒20牢固地固定於拉鏈鏈布13。
鏈齒20之嚙合頭部21係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又,於嚙合頭部21中之高度方向之中央部分,設置有向前方及後方鼓起之前後鼓出部。嚙合頭部21之鼓出部形成為能夠插入至嚙合對象之鏈齒20之下述第2空間部25b,且能夠抵接於嚙合對象之鏈齒20之下述鏈齒抵接部23a。
下腳部22係自嚙合頭部21之下端部起沿著左右方向延伸,並且與拉鏈鏈布13接觸而配置。下腳部22之接近嚙合對象之側之一端部與嚙合頭部21之下端部連結,下腳部22之遠離嚙合對象之側之另一端部連結於與在後方鄰接之鏈齒20之上腳部23連接之連結部24。又,下腳部22形成為沿著鏈布寬度方向之直線狀之形態、或以鏈布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分稍微下降之方式彎曲之大致直線狀之形態。
上腳部23於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參照圖4)下,具有面對下腳部22之下表面26、及配置於下表面26之相反側即顯露於外部之側之上表面27。又,上腳部23之下表面26具有以自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朝向嚙合頭部21離開之方式傾斜之第1下表面26a、及以朝向嚙合頭部21接近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之方式傾斜之第2下表面26b,且於第1下表面26a與第2下表面26b之間配置有使傾斜角度以5°以上(較佳為10°以上)變化之彎曲狀之交界部29。再者,上腳部23之第2下表面26b亦可局部地配置成與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平行。
上腳部23之上表面27具有:自連結部24起連續而配置之第1上表面(連結側上表面)27a、自第1上表面27a起經由彎曲部28朝向嚙合頭部21延出並且向上傾斜之第2上表面(中間傾斜上表面)27b、距離拉鏈鏈布13最遠而配置之第3上表面(頂端面)27c、及自第3上表面27c起朝向嚙合頭部21向下傾斜之第4上表面(頭部側上表面)27d。
於該情形時,在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上腳部23之至少第2上表面27b、第3上表面27c、及第4上表面27d、與上腳部23之下表面26中之與上述第2上表面27b~第4上表面27d對應之部分(即,第2上表面27b~第4上表面27d與屬於鏈布寬度方向之相同範圍之下表面)係以於所對應之各個部分處彼此變得不平行之非平行關係配置。此處,所謂非平行關係意指除以下情況以外之關係:於上腳部23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為彎曲面狀之情形時,該彎曲面之朝向(例如朝向上方為凸面狀之方向或為凹面狀之方向)相同,且切線之朝向相同。
又,於本實施例中,成為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與第2上表面27b之間之交界的彎曲部28、與上腳部23之第1下表面26a與第2下表面26b之間之交界部29被設置於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彼此不同之位置,下表面26之交界部29相對於上表面27之彎曲部28被配置於鏈布寬度方向上之靠近嚙合頭部21之位置(向嚙合頭部21側偏移之位置)。
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係相對於連結部24之上表面不形成階差而平滑地連續配置,又,於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朝向嚙合頭部21以在彎曲部28之前一點一點地遠離拉鏈鏈布13之方式緩慢地向上傾斜。於本實施例中,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以大致一定角度傾斜。
於該情形時,相對於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之第1上表面27a之傾斜角度θ1大於0°且為30°以下,較佳為5°以上20°以下。此處,傾斜角度θ1意指於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自彎曲部28朝向連結部24側在與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平行之方向上拉伸而形成之假想平面、與第1上表面27a之間之角度。藉由使第1上表面27a之傾斜角度θ1變得大於0°,可於上腳部23及下腳部22間適當地確保空間部25(尤其是下述第2空間部25b)之大小,而將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之一部分順利地插入至該空間部25。
又,藉由使第1上表面27a之傾斜角度θ1成為30°以下,可使縫製部15之縫製線14(彎針線14b)接觸第1上表面27a並穩定地載置於其上。又,容易如下所述般將設置於第3上表面(頂端面)27c之位置與彎曲部28之位置之間的間距30之高度尺寸H1確保得較大。
上腳部23之第2上表面27b係於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經由彎曲部28使傾斜角度變得比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更大而形成,並且以一面使該傾斜角度朝向嚙合頭部21而減少一面向上方呈凸狀稍微彎曲之方式形成。
於該情形時,上腳部23之彎曲部28係上腳部23之上表面之傾斜角度局部地變化之部分,於本實施例中,例如在自上方觀察鏈齒20之俯視下,形成為相對於鏈布長度方向稍微傾斜之較短之直線狀標記。此種彎曲部28係藉由如下方式來形成,即於將線狀單絲成形為環扣狀鏈齒20之成形步驟中進行用以在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與頂端面27c之間設置高度方向之階差之推壓加工,亦存在例如於將鏈齒20放大觀察時可能確認為加工痕跡(成形痕跡)之情況。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之彎曲部28係以使第2上表面27b中之彎曲部28之附近部分之傾斜角度θ2變得比第1上表面27a之上述傾斜角度θ1(尤其是第1上表面27a中之彎曲部28之附近部分之傾斜角度)大之方式形成。此處,傾斜角度θ2意指於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自彎曲部28朝向嚙合頭部21側在與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平行之方向上拉伸而形成之假想平面、與第2上表面27b中之彎曲部28之附近部分之間的角度。又,第2上表面27b中之彎曲部28之附近部分意指第2上表面27b之自彎曲部28直接延伸之部分之面,該附近部分形成為彎曲面之情形時之傾斜角度θ2意指該彎曲面之切線相對於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傾斜之角度。
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第2上表面27b之上述部分之相對於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之傾斜角度為5°以上80°以下,較佳為15°以上60°以下。進而,配置於彎曲部28之左右之第1上表面27a與第2上表面27b之間之傾斜角度之差異為5°以上70°以下,較佳為10°以上60°以下。
藉由將第2上表面27b之上述傾斜角度θ2相對於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及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如上所述般進行設定,於例如拉鏈1被扭轉之情形等時,可不易產生如下情況:當鏈齒20受到被朝向拉鏈鏈布13之鏈布內側按壓之推壓力時,縫製線14在上腳部23之第2上表面27b上滑動而越過第3上表面(頂端面)27c。又,由於容易將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控制為適當之大小,故而可提高拉鏈1之外觀品質或觸感。
上腳部23之第3上表面(頂端面)27c被配置於朝向嚙合頭部21而向上傾斜之第2上表面27b、與朝向嚙合頭部21而向下傾斜之第4上表面27d之間,於鏈齒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形成為與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平行之平面、或其切線變得與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平行之連續之彎曲面。
於本實施例之鏈齒20中,成為自彎曲部28至拉鏈鏈布13之鏈布內側之鏈齒端緣為止之鏈布寬度方向之尺寸的第1寬度尺寸W1如圖4所示,被設定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20%以上50%以下、較佳為25%以上40%以下。此處,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意指於鏈齒20之前視或剖面觀察下,自鏈齒20之連結部24中配置於最靠近鏈布內側之鏈齒端緣至嚙合頭部21中配置於最靠近鏈布外側之鏈齒端緣為止的鏈布寬度方向之尺寸。
藉由使上述第1寬度尺寸W1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20%以上,可適當地確保第1上表面27a之寬度尺寸而使縫製線14穩定地接觸於第1上表面27a,因此可利用縫製線14將鏈齒20牢固地固定。
另一方面,藉由使上述第1寬度尺寸W1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50%以下,可於上腳部23穩定地形成鏈齒抵接部23a。又,可將縫製線14配置於較鏈齒20之鏈布寬度方向之中央位置更靠近連結部24側之區域、較佳為與鏈齒20之鏈布內側之鏈齒端緣位置相距之寬度尺寸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40%以下的區域,而固定鏈齒20。
藉此,可使縫製部15對鏈齒20之嚙合頭部21之移動產生之影響變小,而容易容許嚙合頭部21向鏈布長度方向移動。其結果為,例如於使滑件40向鏈齒排12之閉合方向滑動時,可容易於滑件40之鏈齒引導路內進行左右鏈齒20之嚙合,因此可提高滑件40之滑動性。
又,於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將自鏈齒20之頂端面27c之高度位置(高度方向上之位置)至彎曲部28之高度位置為止所設置之間距30之高度尺寸H1設定為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之20%以上25%以下。此處,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意指自鏈齒20之下腳部22之下表面之高度位置(或拉鏈鏈布13之鏈布上表面之高度位置)至上腳部23之第3上表面(頂端面)27c為止之鏈布正反方向之尺寸。
藉由使上述間距30之高度尺寸H1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之20%以上,即便鏈齒20受到如被朝向拉鏈鏈布13之鏈布內側按壓之推壓力,亦可利用縫製線14將上腳部23牢固且穩定地持續按壓。藉此,可限制鏈齒20向鏈布寬度方向移動,而不易產生縫製線14相對地越過上腳部23之頂端面27c(上腳部23之頂端面27c穿過縫製線14之內側)。
再者,例如於如上述專利文獻1之先前之帶芯繩之環扣狀鏈齒之情形時,難以使自鏈齒之頂端面之高度位置至彎曲部之高度位置為止之間隙之高度尺寸成為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之20%以上,但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由於未在上腳部23及下腳部22間配置如先前之芯繩,且形成鏈齒20之單絲具有如上所述般使高度尺寸變短而成之大致橢圓之橫截面形狀,故而可以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之20%以上之大小容易地確保上述間距30之高度尺寸H1。
另一方面,藉由使間距30之高度尺寸H1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之25%以下,可防止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之高度位置與第3上表面27c之高度位置之差變得過大,而將拉鏈1之鏈齒排12形成為可獲得良好之外觀品質或良好之肌膚觸感。
於鏈齒20之俯視或剖面觀察(圖4)下,形成於上腳部23與下腳部22之間之空間部25於鏈布寬度方向上具有配置於較上腳部23之彎曲部28之位置更靠近連結部24側之第1空間部25a、及配置於較彎曲部28之位置更靠近嚙合頭部21側之第2空間部25b,且第2空間部25b形成為具有比第1空間部25a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更大之高度尺寸。即,鏈齒20之第2空間部25b形成為其高度尺寸之最小值大於第1空間部25a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此處,第1空間部25a之高度尺寸及第2空間部25b之高度尺寸意指自下腳部22之上表面至上腳部23之下表面26為止之高度方向上之尺寸。
將第2空間部25b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設定為自下腳部22之下表面至上表面為止之高度尺寸(換言之,為形成鏈齒20之單絲之高度尺寸)之50%以上100%以下、較佳為60%以上95%以下。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在鏈布寬度方向上,於配置於上腳部23之第1下表面26a與第2下表面26b之間的交界部29之位置處第2空間部25b之高度尺寸成為最大。
如上所述,藉由使第2空間部25b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成為下腳部22之高度尺寸之50%以上,可將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之一部分順利地插入至第2空間部25b內,而可使左右鏈齒20穩定地嚙合。又,藉由使第2空間部25b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成為下腳部22之高度尺寸之100%以下,可使配置於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之鼓出部穩定地抵接於配置於上腳部23之下述鏈齒抵接部23a。進而,由於可使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變得比例如先前之具備芯繩之環扣狀鏈齒更小,故而可謀求拉鏈1之外觀品質或肌膚觸感之提高。
又,本實施例之上腳部23於鏈齒20之俯視下具有朝向第2空間部25b緩慢地呈凸面狀鼓起而形成之鏈齒抵接部23a。於該情形時,鏈齒抵接部23a於鏈齒20之俯視下,在鏈布寬度方向上被設置於上腳部23之供配置上述第1下表面26a之區域之第2空間部25b側。即,鏈齒抵接部23a在鏈布寬度方向上被設置於在上腳部23之上表面設置之上述彎曲部28與在上腳部23之下表面設置之上述交界部29之間。又,鏈齒抵接部23a於使左右鏈齒20嚙合時,能夠供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尤其是嚙合頭部21之鼓出部)抵接。再者,鏈齒抵接部23a只要能夠供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抵接,鏈齒抵接部23a之下表面亦可於鏈齒20之俯視下形成為變成以一定角度傾斜之平面,而非如本實施例般稍微呈凸狀彎曲之曲面。
藉由各鏈齒20具有此種鏈齒抵接部23a,例如於使縫合至拉鏈鏈布13之前之左右鏈齒20嚙合時,可藉由各鏈齒20之鏈齒抵接部23a與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之抵接來控制所嚙合之左右鏈齒20之寬度方向上之嚙合量(嚙合深度)。其結果如於圖5模式性地示出般,可於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各鏈齒20間,將如在高度方向上空出之間隙31設置於鏈齒20之連結部24與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之間。
藉此,例如於將左右複數個鏈齒20在嚙合之狀態下使用縫紉機縫合至左右拉鏈鏈布13時,可一面使縫紉機針通過間隙31一面進行縫製加工。因此,可於縫紉機針之上下動作不受嚙合對象之鏈齒20妨礙之情況下順利且穩定地進行縫製加工。
於該情形時,將成為自設置於上腳部23之下表面之交界部29至鏈齒20之鏈布內側之鏈齒端緣為止之寬度方向之尺寸的第2寬度尺寸W2設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50%以上70%以下。藉由使該第2寬度尺寸W2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50%以上,可將上述鏈齒抵接部23a配置於鏈布寬度方向之適當之位置,藉此,於使左右鏈齒20嚙合時,可穩定地設置上述間隙31。
另一方面,藉由使第2寬度尺寸W2成為鏈齒20之整體之寬度尺寸We之70%以下,可適當地確保第2空間部25b之大小。因此,於使滑件40向拉鏈1之閉合方向滑動而使左右鏈齒排12嚙合時,可將嚙合對象之嚙合頭部21之一部分順利地插入至各鏈齒20之第2空間部25b內,而可使左右鏈齒20穩定地嚙合,又,藉此可確保滑件40之良好之滑動性。
關於將具有如上所述之形態之鏈齒20藉由縫製部15固定於拉鏈鏈布13之本實施例之拉鏈1,由於未配置上述專利文獻1之拉鏈中所配置之芯繩,故而可謀求拉鏈1之成本削減。
又,於本實施例之拉鏈1中,於第3上表面(頂端面)27c與彎曲部28之間設置如上所述之較大之間距30,而將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之高度位置與第3上表面27c之高度位置之差確保得較大。進而,縫製線14與上腳部23之第1上表面27a接觸,而將上腳部23牢固地固定於拉鏈鏈布13。
因此,於例如拉鏈1被扭轉之情形等時,在鏈齒20受到如被朝向拉鏈鏈布13之鏈布內側按壓之推壓時,阻止上腳部23之第3上表面27c穿過縫製線14(彎針線14b),藉此可防止本實施例之鏈齒20自縫製線14脫離而向鏈布內側跳出。如此,本實施例之拉鏈1具有即便無芯繩亦不易產生如鏈齒20自縫製部15脫離之破損之構造,因此具備能夠經得住長期使用之穩定之品質。
再者,於上述實施例之拉鏈1中,鏈齒20係藉由包含2根針線14a與1根彎針線14b並且藉由雙重鏈縫所形成之縫製部15而固定於拉鏈鏈布13。然而,於本發明中,關於固定鏈齒之縫製部之形態,只要縫製部之縫製線之一部分與鏈齒之上述第1上表面接觸,便無特別限定。
於本發明中,例如如在圖6示出變化例般,鏈齒20亦可藉由使用包含1根針線16a與1根彎針線16b之縫製線16並藉由雙重鏈縫所形成之縫製部17而固定於拉鏈鏈布13。藉由採用此種變化例之縫製部17,亦可將鏈齒20穩定地固定於拉鏈鏈布13。又,該變化例之縫製部17係相對於上述實施例之縫製部15使針線16a之根數變少而形成,因此可謀求拉鏈之進一步之成本削減。
1:拉鏈 10:拉鏈鏈條 11:拉鏈鏈帶 12:鏈齒排 13:拉鏈鏈布 14:縫製線 14a:針線 14b:彎針線 15:縫製部 16:縫製線 16a:針線 16b:彎針線 17:縫製部 20:鏈齒 21:嚙合頭部 22:下腳部 23:上腳部 23a:鏈齒抵接部 24:連結部 25:空間部 25a:第1空間部 25b:第2空間部 26:下表面 26a:第1下表面 26b:第2下表面 27:上表面 27a:第1上表面(連結側上表面) 27b:第2上表面(中間傾斜上表面) 27c:第3上表面(頂端面) 27d:第4上表面(頭部側上表面) 28:彎曲部 29:交界部 30:間距 31:間隙 40:滑件 41:滑件軀體 41a:上翼板 41b:拉片安裝部 42:拉片 70:拉鏈鏈帶 71:鏈齒 71a:嚙合頭部 71b:上腳部 71c:下腳部 71d:連結部 72:芯繩 73:縫製線 74:拉鏈鏈布 75:階差部 H1:間距之高度尺寸 He:鏈齒之整體之高度尺寸 W1:鏈齒之第1寬度尺寸 W2:鏈齒之第2寬度尺寸 We:鏈齒之整體之寬度尺寸 θ1:第1上表面之傾斜角度 θ2:第2上表面之傾斜角度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拉鏈之俯視圖。 圖2係表示圖1所示之拉鏈所具有之一側拉鏈鏈帶之主要部分之俯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III-III線上之剖視圖。 圖4係僅鏈齒之剖視圖。 圖5係表示左右鏈齒於縫合至拉鏈鏈布之前被嚙合之狀態之俯視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變化例之拉鏈之剖視圖。 圖7係表示先前之拉鏈鏈帶之剖視圖。
10:拉鏈鏈條
11:拉鏈鏈帶
13:拉鏈鏈布
14:縫製線
14a:針線
14b:彎針線
20:鏈齒
21:嚙合頭部
22:下腳部
23:上腳部
23a:鏈齒抵接部
24:連結部
25:空間部

Claims (6)

  1. 一種拉鏈鏈條,其特徵在於: 其係具有將呈環扣狀連續之複數個鏈齒(20)藉由縫製線(14、16)分別縫合至左右拉鏈鏈布(13)而成之一對拉鏈鏈帶(11),且上述鏈齒(20)具有嚙合頭部(21)、自上述嚙合頭部(21)之一端部起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並且與上述拉鏈鏈布(13)相接之下腳部(22)、自上述嚙合頭部(21)之另一端部起與上述下腳部(22)分離並在鏈布寬度方向上延出之上腳部(23)、及將上述上腳部(23)及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其他上述鏈齒(20)之上述下腳部(22)間加以連結之連結部(24)的拉鏈鏈條(10),且 上述鏈齒(20)係上述上腳部(23)與上述下腳部(22)隔著空間部(25)相互對向而被縫合至上述拉鏈鏈布(13), 上述上腳部(23)具有自上述連結部(24)起連續之第1上表面(27a)、及自上述第1上表面(27a)起經由彎曲部(28)朝向上述嚙合頭部(21)延出並且向上傾斜之第2上表面(27b), 上述縫製線(14、16)刺穿上述拉鏈鏈布(13),並且與上述上腳部(23)之上述第1上表面(27a)相接而配置, 上述上腳部(23)之距離上述拉鏈鏈布(13)最遠而配置之頂端面(27c)之位置與上述彎曲部(28)之位置之間之高度尺寸(H1)為上述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之20%以上, 上述上腳部(23)具有以朝向上述嚙合頭部(21)自上述拉鏈鏈布(13)離開之方式傾斜之第1下表面(26a)、及以朝向上述嚙合頭部(21)而接近上述拉鏈鏈布(13)之方式傾斜或與上述拉鏈鏈布(13)平行之第2下表面(26b), 上述上腳部(23)具有供嚙合對象之上述鏈齒(20)抵接之鏈齒抵接部(23a)。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鏈條,其中 上述空間部(25)於鏈布寬度方向上具有:第1空間部(25a),其配置於較上述彎曲部(28)更靠近上述連結部(24)側;及第2空間部(25b),其配置於較上述彎曲部(28)更靠近上述嚙合頭部(21)側,並且具備較上述第1空間部(25a)更大之高度尺寸;且 上述鏈齒抵接部(23a)於上述鏈齒(20)之前視下,朝向上述第2空間部(25b)呈凸面狀鼓起而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鏈條,其中上述上腳部(23)中之上述頂端面(27c)之位置與上述彎曲部(28)之位置之間之高度尺寸(H1)為上述鏈齒(20)之整體之高度尺寸(He)之25%以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拉鏈鏈條,其中形成複數個上述鏈齒(20)之單絲具有於上述上腳部(23)及上述下腳部(22)之截面中上述單絲之寬度尺寸大於高度尺寸之扁平之大致橢圓形狀。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鏈條,其中上述第2空間部(25b)之高度尺寸之最大值為上述下腳部(22)之高度尺寸之50%以上100%以下之大小。
  6. 一種拉鏈,其特徵在於:其係將滑件(40)安裝於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上述拉鏈鏈條(10)之左右鏈齒排(12)而形成者。
TW109107421A 2019-05-09 2020-03-06 拉鏈鏈條及拉鏈 TWI834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8602 WO2020225915A1 (ja) 2019-05-09 2019-05-09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PCT/JP2019/018602 2019-05-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1167A true TW202041167A (zh) 2020-11-16
TWI834833B TWI834833B (zh) 2024-03-11

Family

ID=7305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7421A TWI834833B (zh) 2019-05-09 2020-03-06 拉鏈鏈條及拉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6016B2 (zh)
EP (1) EP3967176B1 (zh)
CN (1) CN113795172B (zh)
TW (1) TWI834833B (zh)
WO (1) WO20202259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35841A1 (de) * 1962-08-04 1969-01-02 Opti Werk Gmbh & Co Schraubenfederreissverschluss
DE1610381B1 (de) * 1967-01-21 1970-04-23 Opti Hold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eissverschlusses
JPS4939136B1 (zh) * 1968-11-20 1974-10-23
DK127910B (da) 1968-12-27 1974-02-04 Opti Holding Ag Lynlås med skruelinieformede låseledrækker af et formstof.
US3789465A (en) * 1969-07-17 1974-02-05 Textron Inc Slide fastener device
JPS5245363Y2 (zh) * 1971-07-31 1977-10-15
JPH0410711U (zh) * 1990-05-18 1992-01-29
JPH0763408B2 (ja) * 1990-07-03 1995-07-12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連続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
JP3628215B2 (ja) 1999-07-30 2005-03-09 Ykk株式会社 コイル状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2001178508A (ja) * 1999-12-27 2001-07-03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
CN2631270Y (zh) 2003-08-08 2004-08-11 张志忠 尼龙拉链的链齿
JP4447492B2 (ja) * 2005-03-14 2010-04-07 Ykk株式会社 線条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20130133161A1 (en) 2010-08-12 2013-05-30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JP5813122B2 (ja) 2011-09-21 2015-11-1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6047285B2 (ja) 2011-12-20 2016-12-21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カバン用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カバン
WO2014002218A1 (ja) 2012-06-27 2014-01-03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6572727B (zh) 2014-07-29 2019-09-20 Ykk株式会社 无拉链带牙链带、无拉链带拉链以及带拉链物品
CN104585979A (zh) 2015-01-16 2015-05-06 深圳市宝丽拉链有限公司 防爆开拉链及其链条
TW201815310A (zh) * 2016-10-24 2018-05-01 周朝木 具連續式扣合元件之拉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92325A1 (en) 2022-06-23
US11786016B2 (en) 2023-10-17
TWI834833B (zh) 2024-03-11
EP3967176A1 (en) 2022-03-16
CN113795172A (zh) 2021-12-14
EP3967176A4 (en) 2022-05-04
CN113795172B (zh) 2023-02-21
WO2020225915A1 (ja) 2020-11-12
EP3967176B1 (en) 2024-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7386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presser foot
TWI590776B (zh) Zipper-attached items and Zipper-attached items
CN107898067B (zh) 带拉链的产品
TWI471102B (zh) A sewing method for a zipper cha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and a zipper attached product
TWI551233B (zh) Waterproof zipper
TWI546024B (zh) 附有拉鏈之物品及附有拉鏈之物品之製造方法、以及鏈帶及拉鏈
TWI574646B (zh) Chains, zippers and items with zippers
TW201521906A (zh) 縫紉機及針板構造、及鏈齒排之縫製方法
CN10805653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1054568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08158140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TWI739213B (zh)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TW202041167A (zh) 拉鏈鏈條及拉鏈
TW201609015A (zh) 無拉鏈鏈布之鏈帶、無拉鏈鏈布之拉鏈及附有拉鏈之物品
JP3243812U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TWI576063B (zh) Chains without zipper chains and items with zippers
US20240074548A1 (en)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astener stringer
TWI817817B (zh) 拉鏈用鏈牙構件及帶拉鏈的製品
CN116516580A (zh) 带拉链的产品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EP1525816A1 (en) An open end slide fastener, particularly for knitw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