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1519B - 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1519B
CN102651519B CN201210050441.3A CN201210050441A CN102651519B CN 102651519 B CN102651519 B CN 102651519B CN 201210050441 A CN201210050441 A CN 201210050441A CN 102651519 B CN102651519 B CN 102651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l
shaped member
plate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04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1519A (zh
Inventor
岛田好伸
尾关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1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1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5Ground or shield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7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automatically by insertion of rigid printed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外壳的连接器装置,能够以实现整体小型化及减少构成部件的数量的结构和简单的操作,选择性地使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成为卡扣状态以及卡扣解除状态。在局部性地覆盖外壳(11)的导电性壳体(14)上,一体形成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切口卡合部卡合而处于卡扣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状态的卡扣部(26)、解除卡扣部(26)卡扣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的状态的解除操作部(15),解除操作部(15)覆盖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大部分。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涉及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用于将在柔性印刷布线基板(FPC)、柔性平板状电缆(FFC)等布线板状部件设置的连接端子部与固体(solid)布线基板等其它布线基板电连接,包含下述部件:卡扣单元,该卡扣单元安装在固体布线基板等上,作为供布线板状部件插入的部件使用,防止其脱离地与插入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触点,该触点与插入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安装的比较小型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柔性平板状电缆等布线板状部件,与安装着各种电器的固体布线基板的电连接,往往使用与该固体布线基板电连接后固定的连接器装置。在这种布线板状部件与固体布线基板电连接时所使用的连接器装置,具有与设在布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导电性的触点,通过该触点将布线板状部件中设置的连接端子部与固体布线基板中设置的布线部电连接。
以往公布的例如用于将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布线板状部件和固体布线基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装置,具有外壳,该外壳例如由绝缘材料形成,设有布线板状部件插入的插入部,并配置在固体布线基板上。而且具备:多个触点,这些触点例如排列配置地设置在外壳上,在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插入部插入外壳时,分别与设在该布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对应;导电性壳体,该导电性壳体是为了有利于调整多个触点的特性阻抗,进而防止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即获得对于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而作为部分或全部覆盖外壳的部件而设置的,与固体布线基板上设置的接地端子连接;促动器,该促动器在相对外壳能够转动并且还与多个触点的每一个卡合地设置,转动时成为使多个触点和多个连接端子部处于各自接触连接的状态或者从和多个连接端子部的接触连接中解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多个触点处于分别与设在布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状态,从而使布线板状部件处于和固体布线基板电连接的状态。
进而,在以往公布的用于布线板状部件和固体布线基板的电连接的连接器装置中,有的虽然具有上述那种外壳,具备上述那种多个触点及导电性壳体,但是不设置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促动器,在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插入部插入外壳时,自动使外壳内设置的多个触点分别与插入的布线板状部件上设置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这种连接器装置,仅仅将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插入部适当地插入外壳中,布线板状部件就置于与固体布线基板电连接的状态。
以往公布的这种连接器装置,无论是具备相对外壳能够转动地设置的促动器还是不具备这种促动器,例如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插入部插入配置在固体布线基板的外壳后,外壳上配置的多个触点就必须分别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从而避免在布线板状部件和固体布线基板电连接的状态中出现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脱离的事态。当然,为了适当地维持外壳上配置的多个触点分别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状态,通过插入部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需要能够稳定地维持其状态,防止出现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的事态。
因此,以往公布的一种连接器装置,是属于上文所述的那种具有外壳,并具备多个触点、导电性壳体和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促动器的连接器装置,还具备卡扣单元,该卡扣单元与通过插入部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防止该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以往公布的另一种连接器装置,是属于上文所述的那种具有外壳,并具备多个触点、导电性壳体,但是不具备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促动器的连接器装置,还具备卡扣单元,该卡扣单元与通过插入部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防止该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公布的连接器装置,在导电性壳体(屏蔽板11)的一部分上形成能够像跷跷板那样位移的卡扣单元(锁紧部11c),在该卡扣单元中设置朝着导电性壳体的内侧弯曲的卡扣端部(爪部11d)。而且,卡扣单元按照相对外壳(外壳3)能够转动的促动器(促动器9)的转动操作位移。
在这种情况下,布线板状部件(FPC21)插入外壳内的容纳空间(FPC容纳空间34)后,若进行促动器向第1方向的转动操作,则在外壳内配置的多个触点(第1触点5、第2触点6)在促动器上形成的凸轮(凸轮部92、93)的作用下位移,分别与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的接触连接,同时卡扣单元在促动器上形成的凸轮(凸轮部94)的作用下位移,使在其上设置的卡扣端部与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上设置的卡合部(切口21a)卡合。由此,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就被卡扣单元卡扣,成为防止出现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的状态。
然后,设置在卡扣单元上的卡扣端部与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上设置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进行向与促动器的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的转动操作后,促动器上形成的凸轮(凸轮部94)就容许卡扣单元成为解除其上设置的卡扣端部与布线板状部件上设置的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由此,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就成为可以从外壳拔脱的状态。
另外,专利文献2公布的连接器装置,在外壳(外壳主体2)上具备对它能够转动地设置的导电性壳体(壳体4)。而且在一部分导电性壳体上形成板簧状的卡扣单元(足部46),在该卡扣单元的前端部设置朝着导电性壳体内侧的卡扣突起(卡扣突起44)。
这种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导电性壳体,其整体处于靠近外壳的、对外壳爬伏的位置,从而在布线板状部件(FPC)通过插入部(插入口21)插入外壳内后,在外壳内配置的多个触点(触点3(上部触点31、下部触点32))分别与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并且在卡扣单元上设置的卡扣突起与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中设置的卡合部(FPC卡扣孔FPC2)卡合。这样,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就被卡扣单元卡扣,成为防止不必要地从外壳内拔脱的状态。
然后,在卡扣单元上设置的卡扣突起就与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中设置的卡合部卡合,若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导电性壳体进行应取相对外壳立起的位置的转动操作,则在导电性壳体上形成的卡扣单元也随着导电性壳体位移,解除在其上设置的卡扣突起与布线板状部件中设置的卡合部的卡合。由此,成为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能够从外壳拔脱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2993号公报(段落0016、0017、0033~0043,图1、5、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92574号公报(段落0026、0027、0031~0034,图1~6)
上述那种用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等布线板状部件和固体布线基板等其它的布线基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装置,作为具备防止插入外壳内的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的卡扣单元的连接器装置,是以往公布的连接器装置,卡扣单元按照能够对外壳转动的促动器的转动操作位移,或者具备能够对外壳转动的导电性壳体,在该导电性壳体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卡扣单元。
这种卡扣单元按照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促动器的转动操作进行位移的以往的连接器装置,作为单独形成的不同的部件,需要具备卡扣单元和促动器,从而带来增加构成部件的数量、妨碍连接器装置整体小型化的问题,成为增大制造成本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使卡扣单元成为卡扣布线板状部件的状态或解除卡扣的状态之际,使促动器相对外壳转动的操作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必须在连接器装置的周围设置多余的空间,以便进行该操作。
另外,具备相对外壳能够转动的导电性壳体、在该导电性壳体的一部分上形成卡扣单元的以往的连接器装置,因为导电性壳体相对外壳能够转动,所以将连接器装置固定到固体布线基板等上时不能够利用导电性壳体,需要另外具备将连接器装置固定到固体布线基板等上的部件(保持部件(ホ一ルドダゥン部件))。这带来增加构成部件的数量、妨碍连接器装置整体小型化的问题,成为增大制造成本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柔性印刷布线基板、柔性平板状电缆等布线板状部件和其它的布线基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装置,具备设置板状部件插入部并配置在其它的布线基板上的外壳、排列配置地设置在外壳上的多个触点、以及局部覆盖外壳的导电性壳体,是能够实现整体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构成部件的数量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成为切实阻止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中拔脱的卡扣状态以及从该卡扣状态解放后有意从外壳拔脱的状态,而且使布线板状部件从卡扣状态变成解放了状态的操作极其简单。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以下称作“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具备:外壳,该外壳设有在互相相对侧端部的一侧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并配置在布线基板上;多个触点,这些触点分别具有配置在外壳内的接触部和从外壳的互相相对侧端部的另一侧引出到外壳外的连接部并排列配置,在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时,多个接触部分别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以及导电性壳体,该导电性壳体局部性地覆盖外壳,一体形成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后成为卡扣该布线板状部件的状态的卡扣部、以及经操作应该解除卡扣部的卡扣状态的解除操作部,在此情况下,卡扣部这样形成,即,从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的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的端部起向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而到达外壳内部,在前端部分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从该前端部分突出并对布线板状部件能够选择性地采取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地进行位移,此外,解除操作部由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形成,并且配置成为能够伴随卡扣部而在与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移。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设有多个连接端子部的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后,在外壳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点各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分别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并且与导电性壳体一体形成的卡扣部还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从而成为卡扣该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卡扣部这样形成,即,从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的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的端部起向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而到达外壳内部,在其前端部分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从该前端部分突出并对布线板状部件能够选择性地采取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地进行位移,当采取对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时,使配置在其前端部分的突起部对布线板状部件处于卡合状态。其结果,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被卡扣部卡扣,成为防止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的状态,稳定地维持在外壳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点各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分别与该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状态。
然后,向和卡扣部一起与导电性壳体一体形成的解除操作部施加为了解除卡扣部对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的操作。解除操作部由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形成,并且配置成为能够伴随卡扣部而在与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移,用于解除对其施加的卡扣部对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的操作,是例如使解除操作部向外壳位移的按压操作,若进行该操作,则伴随卡扣部而沿与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靠近外壳的方向位移,从而使配置在卡扣部的前端部分的突起部相对布线板状部件处于非卡合状态。其结果,解除卡扣部对布线板状部件的卡合状态,获得能够使布线板状部件有意从外壳拔脱的状态。
这种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各部分,更具体地说例如可以如下构成。
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卡扣部及解除操作部,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那样,分别成为具有弹性的可摇动部分。然后,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那样,卡扣部在其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配置有突起部,将假想摇动支轴部置于导电性壳体中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部分,此外,解除操作部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那样,将假想摇动支轴部置于导电性壳体中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部分。而且,卡扣部所具备的突起部,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那样,在卡扣部的前端部分中,从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向一侧突出。
由此,当卡扣部处于对布线板状部件卡扣的状态时,卡扣部所具备的突起部从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卡合到对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在此情况下,对解除操作部进行使其向外壳位移的按压操作时,解除操作部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能向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个位移,卡扣部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能向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个位移。其结果,卡扣部中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的突起部向着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个移动,解除与布线板状部件之间的卡合。然后,若对解除操作部不进行按压操作,则卡扣部及解除操作部的每一个在各自的弹性作用下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
此外,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那样,卡扣部所具备的突起部具有从外壳的互相相对侧端部的一侧向另一侧上升的倾斜端面部,或者,例如,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那样,卡扣部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抵接或靠近外壳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周围部分而配置。
另一方面,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那样,解除操作部形成有沿着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而延伸的槽部或者隆起部,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那样,在解除操作部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设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向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堵塞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与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之间的间隙,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那样,在解除操作部中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端缘部,设有弯曲卡合部分,该弯曲卡合部分向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与外壳中和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卡合,或者,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那样,具备与在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形成的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
此外,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1所述的那样,导电性壳体具备连结部,在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该连结部将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和配置在与之相对的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的部分连结,该连结部根据解除操作部的摇动而弹性变形。
再者,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2所述的那样,外壳具备卡扣爪部,该卡扣爪部与导电性壳体中的设有卡扣部的部分卡合,从而卡扣导电性壳体,或者,例如如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3所述的那样,具备将作为导电性壳体中支架切割(carrier cut)部的端面部分覆盖的部分。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如上所述,柔性印刷布线基板、柔性平板状电缆等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时,在外壳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点各自具备的多个接触部,分别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同时与导电性壳体一体形成的卡扣部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成为卡扣该布线板状部件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成为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被卡扣部卡扣,阻止其从外壳中不必要地拔脱的状态,能够稳定地维持外壳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点分别与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电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被卡扣部卡扣的状态中,向和卡扣部一起在导电性壳体上一体形成的解除操作部施加解除卡扣部对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的操作时,解除操作部伴随卡扣部而在与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移,从而使配置在卡扣部的前端部分的突起部对布线板状部件处于非卡合状态,解除卡扣部对布线板状部件的卡合状态。由此,随着解除操作部的操作,将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从卡扣部卡扣的状态解放,从而成为能够有意从外壳拔脱的状态。
因而,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能够实现与导电性壳体一体形成卡扣部和解除操作部的、整体小型化的同时,还减少构成部件数量,且谋求降低成本,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成为切实阻止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拔脱的卡扣状态,以及从其卡扣状态解放后成为能够有意从外壳拔脱的状态。
此外,在使与导电性壳体一体形成的解除操作部解除卡扣部对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时,操作由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形成、并配置成伴随卡扣部而在与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移的解除操作部,只将解除操作部在与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移就足够,此时的操作解除部的操作极为简单,且由于操作解除部沿着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延伸,所以能够极为容易地进行。即,以极其简单且容易的操作就能达成使布线板状部件处于从卡扣部的卡扣状态解放的状态的操作。
而且,依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若不进行施加给解除操作部的应解除卡扣部对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的卡扣状态的操作,例如按压操作,则卡扣部及解除操作部的每一个能够在各自的弹性作用下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
然后,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当对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且被卡扣部卡扣的布线板状部件施加了使其从外壳抽出的方向的不必要的外力时,使卡扣部所具备的突起部沿着从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向一侧的方向位移,强化与布线板状部件的卡合。
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装置,避免卡扣部所具备的突起部妨碍布线板状部件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外壳的情况,此外,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当对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外壳且被卡扣部卡扣的布线板状部件施加了使其从外壳抽出的方向的不必要的外力时,使突起部与布线板状部件卡合的卡扣部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被外壳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周围部分卡扣,会妨碍卡扣部的位移,从而回避布线板状部件从外壳拔脱的情况。
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装置,解除操作部能够通过其上设置的槽部或者隆起部谋求提高强度,由于设有槽部或者隆起部,所以在操作时能得到手指抓头儿而使得操作容易,依据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装置,通过解除操作部中设在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的弯曲部分,堵塞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与导电性壳体中覆盖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之间的间隙,因此避免应插入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布线板状部件错误地插入该间隙的情况,依据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装置,由于解除操作部中设在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端缘部的弯曲卡合部与外壳中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卡合,所以针对解除操作部而言的其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的操作变得容易,并且防止解除操作部的变形,进而,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对解除操作部进行了使其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的操作时,在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上形成的突出部通过设在解除操作部的卡合部而突出,容易检测到解除操作部处于进行了使其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的操作的状态。
此外,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通过连结部,即导电性壳体所具备的、在与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中连结外壳的覆盖互相相对平板部的一个的部分和在与之相对的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配置的部分的、根据解除操作部的摇动而弹性变形的连结部,使解除操作部的弹性变形容易进行,该解除操作部进行使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的操作。
进而,依据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中的上述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通过外壳所具备的卡扣爪部来卡扣导电性壳体,防止对导电性壳体的外壳的不必要的位移,再者,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导电性壳体中作为支架切割部的端面部分被外壳覆盖,例如,避免操作解除操作部的操作者接触导电性壳体中作为支架切割部的端面部分而负伤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V-V线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4中的VI-VI线剖面的剖面图。
图7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具备的导电性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具备的导电性壳体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9是局部断裂并放大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剖面的局部剖面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具备的外壳与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断裂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具备的外壳与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断裂立体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具备的外壳与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断裂立体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具备的外壳与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断裂立体图。
图15是局部地表示插入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立体图。
图16是局部地表示插入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处于插入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中途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18是表示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完成对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插入,并且柔性印刷布线基板被卡扣部卡扣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要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例]
图1(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平面图)、图4(正面图)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
在图1~图4中,示出成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连接器装置10。以下,将图3所示的连接器装置10的右侧定为正面、将左侧定为背面。因而,图4示出连接器装置10的正面。下面,朝着图4所示的连接器装置10的正面,分别将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定为“上”、“下”、“左”及“右”,或者定为“上方”、“下方”、“左方”、“右方”。
图1~图4所示的连接器装置10,具备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外壳11,外壳11具有成为互相相对侧端部的正面侧端部11a及背面侧端部11b和成为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上方板状部11c及下方板状部11d(后述的图5及图6所示。)。而且如图1及图4所示,在外壳11中设有在其正面侧端部11a中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该板状部件插入部12从正面侧端部11a起在外壳11的内部朝着背面侧端部11b扩大。
外壳11例如使未图示的布线基板与表示图4中的V-V线剖面的图5及表示图4中的VI-VI线剖面的图6所示的下方板状部11d对接地配置,从而整个连接器装置10就被安装在该布线基板上。然后,例如后文说明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就作为构成布线板状部件的部件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
此外,连接器装置10具备导电性壳体14,该导电性壳体14覆盖外壳11的正面侧端部11a中板状部件插入部12所开口的部分及其周围部分、大部分的背面侧端部11b、一部分左侧面部、以及除了一部分左侧面部及一部分下方板状部11d以外的剩余部分。即,导电性壳体14局部地覆盖外壳11,外壳11中的上方板状部11c、左侧面部及右侧面部的各自的大部分被导电性壳体14覆盖。该导电性壳体14通过加工成形具有弹性的金属板而构成,以对后述的多个触点13的特性阻抗调整做出贡献,而且防止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对连接器装置10造成影响,即,获得连接器装置10对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
再者,在外壳11中,沿着外壳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地设置分别用弹性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触点13。多个触点13的每一个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具有在外壳11内配置的接触部13a,和如图2、图5及图6所示,从外壳11的背面侧端部11b引导到其外部的连接部13b。而且,接触部13a从与外壳11中的下方板状部11d相对的上方板状部11c侧与构成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布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连接端子部抵接而接触连接,另外连接部13b例如通过焊接与外壳11配置的布线基板上设置的信号端子部连接。这样,插入外壳11中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就通过多个触点13与配置外壳11的布线基板中设置的信号端子部连接。
此外,导电性壳体14,如图7(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及图8(局部放大立体图)所示,具有覆盖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大部分的上方部分15、覆盖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一部分的下方部分16、与外壳11的左侧面部相对的左侧壁部分17、以及与外壳11的右侧面部相对的右侧壁部分18,配置在连接器装置10的正面侧的正面部分及配置在连接器装置10的背面侧的背面部分形成有开口部。在下方部分16中,如图6所示,设置多个从其背面侧端缘部向导电性壳体14内侧弯曲后向正面部分侧延伸的接地用触点20。这些多个接地用触点20的每一个从下方部分16一侧与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接地连接部抵接而接触连接。另外,在下方部分16中还设有与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卡合的多个卡合部21。
在导电性壳体14的左侧壁部分17及右侧壁部分18,分别设有基板连接部22及23。这些基板连接部22及23各自通过例如焊接来与配置外壳11的布线基板上设置的接地端子部连接。
设置上述那种多个接地用触点20及基板连接部22及23,从而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接地连接部,就通过形成接地用触点20及基板连接部22及23的导电性壳体14而与配置了外壳11的布线基板上设置的接地端子部连接。这时,基板连接部22及23发挥将来自布线基板的接地电位给予导电性壳体14的作用的同时,还用于向连接器装置10的布线基板的安装。
如图7及图8清楚所示,与导电性壳体14一体形成卡扣部26,该卡扣部26从覆盖外壳11的大部分上方板状部11c的上方部分15中的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外壳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个即左侧端部,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侧弯曲并延伸而到达外壳11内部,在其前端部分中的正面侧(板状部件插入部12侧)的端部配置突起部25而形成,该突起部25从该端部突出并且能以选择性地取得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的方式位移,而且,还一体形成卡扣部28,该卡扣部28从上方部分15中的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另一个即右侧端部,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侧弯曲并延伸而到达外壳11内部,在其前端部分中的正面侧的端部配置突起部27而形成,该突起部27从该端部突出并且能以选择性地取得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的方式位移。卡扣部26及28分别构成具有弹性的可摇动部件,卡扣部26在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中的背面侧(与板状部件插入部12侧相反一侧)的部分14a设置假想摇动支轴部,以在与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摇动位移,此外,卡扣部28在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设置假想摇动支轴部,以在与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摇动位移。
设在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从下方朝着上方(从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侧向上方板状部11c侧)突出,具有从正面侧向背面侧上升的倾斜端面部25a。此外,设在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也从下方朝着上方突出,并具有从正面侧向背面侧上升的倾斜端面部27a。
这种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中从左侧端部延伸的卡扣部26及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中从右侧端部延伸的卡扣部28,在柔性印刷布线基板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插入外壳11时,将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及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卡扣柔性印刷布线基板。
而且,在导电性壳体14中,覆盖外壳11的大部分上方板状部11c的该上方部分15,构成与导电性壳体14一体形成的解除操作部,该解除操作部被操作成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扣状态。(下面,根据需要将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称为解除操作部15。)解除操作部15构成具有弹性的可摇动部件,在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及14b上分别设置假想摇动支轴部,以能在与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摇动位移。再者,解除操作部15在被操作成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扣状态时,被施加用于产生使其正面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摇动位移的按压操作。
在解除操作部15形成有沿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多个槽部15a。通过这些槽部15a,谋求提高解除操作部15的强度,并且能得到对解除操作部15进行操作时的手指抓头儿使操作变得容易。此外,未必需要多个槽部15a,此外,也可用沿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隆起部来替代。
此外,在解除操作部15中,在正面侧的端缘部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侧弯曲并延伸的弯曲部分15b,如后述的图11所示,沿着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而设置,以堵塞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与解除操作部15(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之间的间隙,此外,在背面侧的端缘部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侧弯曲并延伸的弯曲卡合部分15c,如后述的图12及图14所示,沿着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而设置,以与外壳中的背面侧的端部卡合。通过弯曲部分15b,避免应插入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错误地插入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与解除操作部15之间的间隙的情况,此外,通过弯曲卡合部分15c,使针对解除操作部15而言的用于产生使正面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摇动位移的按压操作变得容易,进而,防止被按压操作的解除操作部15的变形。
而且,在解除操作部15形成有与形成在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外面部分的突出部11e(图2、图3)卡合的卡合孔15d。通过设置该卡合孔15d,在对解除操作部15进行使其正面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操作时,在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外面表部分形成的突出部11e通过卡合孔15d而突出,容易检测到解除操作部15处于进行使其正面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操作的状态。
导电性壳体14具备连结部14c及14d,它们分别设置在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各自在背面侧中连结覆盖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大部分的上方部分15和覆盖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一部分的下方部分16。这些连结部14c及14d分别为根据解除操作部15的摇动而弹性变形的部件,由此,使得进行用产生使正面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摇动位移的按压操作的解除操作部15的弹性变形容易进行。
在上述那样的导电性壳体14安装在外壳11而构成的连接器装置10中,如图9及图10清楚所示,在外壳11中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个即左侧端部,设有与导电性壳体14中的设有卡扣部26的部分卡合而卡扣导电性壳体14的卡扣爪部30。此外,在外壳11中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另一个即右侧端部,也设有与导电性壳体14中的设有卡扣部28的部分卡合卡扣导电性壳体14的卡扣爪部31。通过利用这些卡扣爪部30及31来卡扣导电性壳体14,防止例如对解除操作部15进行了按压操作等的时候担心产生的导电性壳体14对外壳11的不必要的位移。
此外,如图7所示,在导电性壳体14的上方部分15中多个触点13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的正面侧,出现作为支架切割部(从利用金属板冲切加工来形成的带框架的成形品得到的成形品的框架切开的部分)的端面部15e及15f,在外壳11中设有分别覆盖该作为支架切割部的端面部15e及15f的覆盖部32及33。通过设置在这种外壳11的覆盖部32及33,避免例如操作解除操作部15的操作者接触导电性壳体14中的作为支架切割部的正面侧端面部15e或者15f而负伤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解除操作部15在没有被施加用于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扣状态的按压操作时,如图11及图12所示,使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大部分处于与它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地覆盖的位置。然后,解除操作部15中设在正面侧的端缘部的弯曲部分15b,堵塞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与解除操作部15之间的间隙。设在解除操作部15的卡合孔15d,被置于与形成在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外表面部分的突出部11e对应的位置。
此时,如图12所示,卡扣部26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处于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位置。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卡扣部28也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处于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位置。
然后,解除操作部15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及14b的每一个为假想摇动支轴部,处于使形成有弯曲部分15b的正面侧的端缘部能向靠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方向摇动的状态,卡扣部26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处于能伴随解除操作部15的摇动而摇动的状态,而且,卡扣部28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处于能伴随解除操作部15的摇动而摇动的状态。
如此,卡扣部26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处于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位置,并且卡扣部28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处于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位置,从而在柔性印刷布线基板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后,卡扣部26中的突起部25及卡扣部28中的突起部27分别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中的卡合部卡合,由此,卡扣部26及卡扣部28各自处于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卡扣的状态。
当柔性印刷布线基板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插入外壳11时,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与卡扣部26中的突起部25的倾斜端面部25a及卡扣部28中的突起部27的倾斜端面部27a抵接,将突起部25及27分别向下方按压,从而以使卡扣部26在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的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方式摇动,此外,以使卡扣部28在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的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方式摇动,因此不会发生卡扣部26中的突起部25及卡扣部28中的突起部27妨碍柔性印刷布线基板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情况。
此外,解除操作部15在被施加用于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扣状态的按压操作时,如图13及图14所示,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及14b的每一个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使形成有弯曲部分15b的正面侧的端缘部处于靠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b的位置。然后,在此情况下,形成在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外表面部分的突出部11e,通过设在解除操作部15的卡合孔15d向上方突出,从而能容易检测到解除操作部15处于对它施加了按压操作的状态。
伴随着这种解除操作部15的摇动,如图14所示,卡扣部26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向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位置位移。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卡扣部28也伴随着解除操作部15的摇动,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并且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向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位置位移。
因而,当对解除操作部15进行了按压操作时,在卡扣部26及28卡扣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情况下,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扣状态,能得到能够有意将柔性印刷布线基板从外壳11拔脱的状态。
图15及图16示出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连接器装置10中的外壳11的、构成布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一个例子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
在图15及图16所示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一对互相相对面的一个上,如图15所示,排列配置地设有多个在其一端部分别以条(短册)状形成的连接端子部41,此外,在一对互相相对面的另一个上,如图16所示,设有平板状的接地连接部42。而且,在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隔着排列配置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而互相相对的一对侧缘部分别形成有切口卡合部43及44,比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靠近前端侧的部分成为端缘部46,并且比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4靠近前端侧的部分成为端缘部47。然后,在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残留设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1及接地连接部42的部分和形成有一对切口卡合部43及44的部分和端缘部46及47,除此以外的部分用外罩膜45覆盖。
图17示出图15及图16所示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连接器装置10的外壳11中途的状态。在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使设有排列配置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板面朝向上方,即,朝向形成在导电性壳体14的解除操作部15侧。然后,在合理地进行连接器装置10中的该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对外壳11的插入时,使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排列配置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部分的前端缘部,与外壳11的背面侧端部11b平行。
当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处于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连接器装置10的外壳11的状态时,连接器装置10不会对形成在该导电性壳体14的解除操作部15施加按压操作,如图12所示,卡扣部26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中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位于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此外,虽然未做图示,但卡扣部28也处于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中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位于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状态。
然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以排列配置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部分的前端缘部为前头,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插入外壳11内时,如图17所示,比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形成在一对侧端部的一个上的切口卡合部43靠近前端侧的端缘部46,抵接到连接器装置10中设在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中的倾斜端面部25a而将突起部25向下方按压,由此,以使卡扣部26的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的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方式,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此外,虽然未做图示,比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形成在一对侧端部的另一个上的切口卡合部44靠近前端侧的端缘部47,也与连接器装置10中设在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中的倾斜端面部27a抵接而将突起部27向下方按压,由此,以使卡扣部28的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的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方式,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
其后,如图18所示,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端缘部46,穿过设在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中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到达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对外壳11的插入完成位置。由此,卡扣部26在其弹性作用下,以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中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处于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位置的方式,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从而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由此,使突起部25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其结果,如图18所示的、设在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能得到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被卡扣部26卡扣的状态。
此外,这时,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端缘部47也穿过设在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中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到达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对外壳11的插入完成位置。由此,卡扣部28在其弹性作用下,以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中形成的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处于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位置的方式,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从而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由此,使突起部27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其结果,设在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能得到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被卡扣部28卡扣的状态。
如此,在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卡扣部26中的正面侧的端部26a抵接或靠近地配置在外壳11的正面侧端部11a侧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周围部分11f,此外,卡扣部28中的正面侧的端部28a(图7)抵接或靠近地配置在外壳11的正面侧端部11a侧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周围部分11f。由此,向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施加了将它从外壳11抽出的方向的多余的外力时,因将突起部25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卡合的卡扣部26中的正面侧的端部26a及将突起部27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卡合的卡扣部28中的正面侧的端部28a分别被外壳11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周围部分11f卡扣,妨碍卡扣部26及28的位移,从而能够避免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从外壳11拔脱的情况。
如图18所示,当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处于插入连接器装置10中的外壳11的状态下,连接器装置10中的卡扣部26及28使设在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并且使设在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从而卡扣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其结果,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处于防止从外壳11不必要的拔脱的状态。
此时,卡扣部26能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在卡扣部26的前端部分中正面侧的端部设置的突起部25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从下方侧、即从导电性壳体14中的下方部分侧卡合,此外,卡扣部28能以解除操作部15中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在卡扣部28的前端部分中正面侧的端部设置的突起部27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4从下方侧、即从导电性壳体14中的下方部分侧卡合,因此,在对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施加了将它从外壳11抽出的方向的多余的外力时,卡扣部26及28各自所具备突起部25及27在从下方到上方的方向上位移,强化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与切口卡合部43及44的卡合。
如上所述,当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处于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的状态下,排列配置在外壳11的多个触点13的每一个中的接触部13a,在外壳11内与以使设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板面朝上方的方式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中的对应的连接端子部,从上方侧抵接而接触连接。由此,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经由多个触点13而与外壳11配置的布线基板上设置的信号端子部连接。
此外,这时从导电性壳体14的下方部分16延伸并且位于设在外壳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多个接地用触点20,从下方侧抵接到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接地连接部而接触连接。由此,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接地连接部经由多个接地用触点20而外壳11配置的布线基板上所设置的接地端子部连接。
然后,在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卡扣的状态下,若对解除操作部15施加了用于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的卡扣状态的按压操作,则解除操作部15分别以其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及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处于使其形成有弯曲部分15b的正面侧的端缘部靠近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d的位置。卡扣部26随之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向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5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的位置位移,此外,卡扣部28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7向形成有倾斜端面部27a的部分配置在板状部件插入部12外原位置位移。由此,设在卡扣部26的突起部25解除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的卡合状态,此外,设在卡扣部28的突起部27解除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4的卡合状态,解除卡扣部26及28各自对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卡扣状态,能得到能够有意将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从外壳11拔脱的状态。
其后,当对解除操作部15进行了按压操作时,解除操作部15因其弹性作用而以其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及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从而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与之相随地,卡扣部26因其弹性作用而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从而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并且卡扣部28因其弹性作用而以解除操作部15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从而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位移。
依据上述那种成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连接器装置10,构成布线板状部件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通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外壳11时,在外壳11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点13的每一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13a分别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接触连接,与此同时,和导电性壳体14一体形成的卡扣部26及28使其上设置的突起部25及27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切口卡合部43及44分别卡合,成为卡扣该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状态。其结果,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能够成为防止从外壳11不必要的拔脱的状态,能够稳定地维持在外壳11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点13分别与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电连接的状态。
此外,在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的状态下,向和卡扣部26及28一起与导电性壳体14一体形成的解除操作部15施加了用于解除卡扣部26及28的卡扣状态的操作时,解除操作部15伴随卡扣部26及28而摇动位移,由此,解除卡扣部26及28对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卡扣状态。由此,随着解除操作部15的操作,能够将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从被卡扣部26及28卡扣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能够成为有意从外壳11中拔脱的状态。
因而,能够谋求卡扣部26及28和解除操作部15与导电性壳体14一体形成的、整体小型化的同时能够减少构成部件的数量,以谋求减少成本的构造,能够选择性地成为可靠地防止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不必要地从外壳11拔脱的卡扣状态和从该卡扣状态解放出来有意从外壳11拔脱的状态。
进而,关于与导电性壳体14一体形成的解除操作部15,在解除卡扣部26及28对插入外壳11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卡扣状态时,对解除操作部15进行按压操作,以其中的背面侧的部分14a及14b为假想摇动支轴部摇动位移就足够,此时的解除操作部15的操作极其简单,且解除操作部15覆盖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c的大部分,因此能够极为容易地进行。即,用于使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处于从卡扣部26及28的卡扣状态解放出来的状态的操作极其简单且以容易的操作就能完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触点13中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接触的接触部13a,配置成为从外壳11的上方板状部11a侧向设在外壳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突出,因此构成为将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朝向上方地插入板状部件插入部12,但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将触点13中与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接触的接触部13a配置成从外壳11的下方板状部11b侧向设在外壳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突出,将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朝向下方地插入板状部件插入部1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那种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例如是具备用于使柔性印刷布线基板等布线板状部件和其它的布线基板电连接的、设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外壳、在外壳内排列配置地设置的多个触点、局部覆盖外壳的导电性壳体的连接器装置,以能够实现整体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构成部件的数量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成为切实阻止插入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不必要地从外壳中拔脱的卡扣状态以及从该卡扣状态解放后有意从外壳中拔脱的状态,而且使布线板状部件从卡扣状态变成解放了的状态的操作极其简单,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等中。
符号说明
10...连接器装置,11...外壳,11a...正面侧端部,11b...背面侧端部,11c...上方板状部,11d...下方板状部,11e...突出部,11f...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周围部分,12...板状部件插入部,13...触点,13a...接触部,13b...连接部,14...导电性壳体,14c,14d...连结部,15...解除操作部(导电性壳体的上方部分),15a...槽部,15b...弯曲部分,15c...弯曲卡合部分,15d...卡合孔,15e,15f...正面侧的端面部,16...下方部分,17...左侧壁部分,18...右侧壁部分,20...接地用触点,22,23...基板连接部,25,27...突起部,25a,27a...倾斜端面部,26,28...卡扣部,26a,28a...端部(卡扣部26或28的),30,31...卡扣爪部,40...柔性印刷布线基板,41...连接端子部,42...接地连接部,43,44...切口卡合部,45...外罩膜,46,47...端缘部。

Claims (11)

1. 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该外壳设有在互相相对侧端部的一侧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并配置在布线基板上;
多个触点,这些触点分别具有配置在上述外壳内的接触部和从上述互相相对侧端部的另一侧引出到外壳外的连接部并排列配置,在布线板状部件通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上述外壳时,上述多个接触部分别与插入上述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以及
导电性壳体,该导电性壳体局部性地覆盖上述外壳,一体形成与插入上述外壳的布线板状部件卡合后成为卡扣该布线板状部件的状态的卡扣部和经操作应该解除该卡扣部的卡扣状态的解除操作部,
上述卡扣部这样形成,即,从上述导电性壳体中覆盖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的上述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的端部起向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而到达上述外壳内部,在前端部分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从该前端部分突出并对上述布线板状部件能够选择性地采取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地进行位移,上述解除操作部由上述导电性壳体中覆盖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形成,并且配置成为能够伴随上述卡扣部而在与上述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移,
上述卡扣部及上述解除操作部,分别成为具有弹性的可摇动部分,
上述卡扣部在该卡扣部中的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配置有上述突起部,将假想摇动支轴部置于上述导电性壳体中与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部分,上述解除操作部将假想摇动支轴部置于上述导电性壳体中与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扣部所具备的上述突起部,在上述卡扣部的前端部分中,从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向一侧突出。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扣部所具备的上述突起部具有从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侧端部的一侧向另一侧上升的倾斜端面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扣部中的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抵接或靠近上述外壳中的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周围部分而配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除操作部形成有沿着上述多个触点的排列方向而延伸的槽部或者隆起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解除操作部中的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缘部,设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向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堵塞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与上述导电性壳体中覆盖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之间的间隙。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解除操作部中与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端缘部,设有弯曲卡合部分,该弯曲卡合部分向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弯曲并延伸,与上述外壳中和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卡合。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除操作部具备与在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上形成的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性壳体具备连结部,在与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相反一侧,该连结部将覆盖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一个的部分和配置在与该部分相对的上述外壳的互相相对平板状部的另一侧的部分连结,该连结部根据上述解除操作部的摇动而弹性变形。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具备卡扣爪部,该卡扣爪部与上述导电性壳体中的设有上述卡扣部的部分卡合,从而卡扣上述导电性壳体。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具备将作为上述导电性壳体中支架切割部的端面部分覆盖的部分。
CN201210050441.3A 2011-02-22 2012-02-22 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2651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5991A JP5207004B2 (ja) 2011-02-22 2011-02-22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1-035991 2011-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1519A CN102651519A (zh) 2012-08-29
CN102651519B true CN102651519B (zh) 2014-10-08

Family

ID=45557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0441.3A Active CN102651519B (zh) 2011-02-22 2012-02-22 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08509B2 (zh)
EP (1) EP2493023B1 (zh)
JP (1) JP5207004B2 (zh)
KR (1) KR101282491B1 (zh)
CN (1) CN102651519B (zh)
TW (1) TWI455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93340B2 (ja) * 2010-12-27 2012-12-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973711B2 (ja) * 2011-11-25 2016-08-2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79078B2 (ja) * 2011-11-28 2015-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5549821B2 (ja) * 2012-04-17 2014-07-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EP2717387B1 (en) * 2012-10-08 2018-08-01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479745B (zh) * 2012-10-11 2015-04-01 Dai Ichi Seiko Co Ltd 電連接器
JP5814411B2 (ja) * 2014-03-20 2015-11-1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82565B2 (ja) * 2014-09-22 2018-02-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6166707B2 (ja) * 2014-10-07 2017-07-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09343B1 (ja) * 2014-10-30 2015-11-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817306B2 (ja) 2015-08-31 2021-01-20 アンフェノール・エフシーアイ・アジア・ピーティーイー.・リミテッドAmphenol FCI Asia Pte.Ltd. 回路基板コネクタ
JP6689063B2 (ja) * 2015-12-09 2020-04-2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65716B2 (ja) * 2016-01-28 2019-08-28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9966677B2 (en) * 2016-07-29 2018-05-08 Apple Inc. Low-profile SSD connector
JP6540674B2 (ja) *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741036B2 (ja) * 2018-03-29 2020-08-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10756468B2 (en) * 2018-11-07 2020-08-25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flexible flat cable assembly thereof, and flexible flat cable thereof
JP6841290B2 (ja) 2019-02-20 2021-03-10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47195B2 (ja) 2019-02-20 2021-10-13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96521B2 (ja) * 2019-02-20 2022-01-17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098521A (zh) * 2019-05-07 2019-08-06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型摁压式fpc连接器
DE202021101969U1 (de) * 2021-04-13 2022-07-25 Tridonic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Verbinder
CN113206407A (zh) * 2021-04-13 2021-08-03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2315239A (zh) * 2021-09-22 2023-04-0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7445503B1 (en) * 2007-09-12 2008-11-0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ell
US7850473B1 (en) * 2009-08-10 2010-12-14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211A (en) * 1985-06-24 1986-11-18 Molex Incorporated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DE19531208A1 (de) * 1995-08-24 1997-02-27 Gore W L & Ass Gmbh Bandkabel-Steckverbindungsanordnung
JP3451393B2 (ja) * 1998-01-30 2003-09-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JP2002100444A (ja) * 2000-09-22 2002-04-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099217B2 (ja) * 2002-04-11 2008-06-1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平形柔軟ケーブルの電気コネクタ
JP4522144B2 (ja) * 2004-05-21 2010-08-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199272B2 (ja) * 2006-08-23 2008-12-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313527B (en) * 2006-11-03 2009-08-11 Ks Terminal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956339B2 (ja) * 2007-09-07 2012-06-20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8194408B2 (en) * 2008-11-15 2012-06-05 Peter Chou Sliding sleeve USB
CN201355711Y (zh) * 2008-12-23 2009-1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68924U (en) * 2009-05-04 2009-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103207A (en) * 2009-07-15 2011-01-16 Adv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Shielded inser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lat cable connector
JP4618745B1 (ja) * 2009-12-04 2011-01-26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電気コネクタ
JP5480652B2 (ja) * 2010-02-03 2014-04-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019079B2 (ja) * 2010-03-10 2012-09-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2109059A (ja) * 2010-11-15 2012-06-07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KR101786074B1 (ko) * 2010-12-02 2017-1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7445503B1 (en) * 2007-09-12 2008-11-0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ell
US7850473B1 (en) * 2009-08-10 2010-12-14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20171A1 (en) 2012-08-30
EP2493023A3 (en) 2014-11-05
KR101282491B1 (ko) 2013-07-04
CN102651519A (zh) 2012-08-29
KR20120096414A (ko) 2012-08-30
JP2012174522A (ja) 2012-09-10
TWI455410B (zh) 2014-10-01
TW201244268A (en) 2012-11-01
EP2493023A2 (en) 2012-08-29
EP2493023B1 (en) 2015-07-08
JP5207004B2 (ja) 2013-06-12
US8608509B2 (en) 2013-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1519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637979B (zh) 连接器装置
US11217942B2 (en) Connector having metal shell with anti-displacement structure
CN101997198B (zh) 连接装置
US9281597B2 (en) Connector
TWI392139B (zh) 基板安裝用連接器
EP2600469B1 (en) Circuit-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CN102570089B (zh) 连接器装置
EP317145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20060094284A1 (en) Coupler for flat cable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2330693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TWI440264B (zh) The antenna setting method and the coaxial connector to which it is used
KR20080034853A (ko) 전기 상호 연결 시스템
CN102751624A (zh) 连接器装置
JP490070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07297A (zh) 同軸型電連接器
US95647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771014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1394048A (zh) 电连接器
TWI547032B (zh) 連接器、纜線總成及半導體試驗裝置
JP6826773B2 (ja) 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2015005685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k
CN101373873A (zh) 摄像机模块插座
US7857627B2 (en) Base board with golden fingers at one end and a plurality of wires attached at the other end
JP5045931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