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0264B - The antenna setting method and the coaxial connector to which it is used - Google Patents
The antenna setting method and the coaxial connector to which it is use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40264B TWI440264B TW099137949A TW99137949A TWI440264B TW I440264 B TWI440264 B TW I440264B TW 099137949 A TW099137949 A TW 099137949A TW 99137949 A TW99137949 A TW 99137949A TW I440264 B TWI440264 B TW I44026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xial
- connector
- contact member
- contact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8—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crimping or by crimping ferru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42—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 H01R24/4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comprising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6—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 Y10T29/49018—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with other electrical componen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無線模組的天線設置方法,以及該方法所使用的同軸連接器。
將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設置在應設置該無線模組的裝置的框體內部中一位置的情況,只要在該一位置內建天線可發揮期望的天線特性,就不會發生任何的問題。在此情況,由於不須使用製品成本較高且設計工時較長的外部天線,結果能使製品成本降低並減少設計工時。
另一方面,當無法使用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的情況,換言之,在將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設置於框體內部中該一位置的情況,在該一位置內建天線無法發揮期望的特性,或是在內建天線能發揮期望的特性的位置上無法設置無線模組,或是在該位置設置無線模組面臨困難的狀況,則必須設置利用框體內的外部天線的無線模組。
應使用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或是利用外部天線之無線模組,在事先就能明白的狀況,並不會發生任何的問題。然而,應使用哪個無線模組事先無法明白的情況,為慎重起見,不得不準備利用外部天線的無線模組。
然而,儘管準備好利用外部天線的無線模組,當判定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也能使用的情況,高成本且設計工時長的外部天線的使用變得無益,會造成成本增高且作業效率降低。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23915號公報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點而開發完成的,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使用天線的天線設置方法,即使是應使用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或是利用外部天線的無線模組無法事先明白的情況,仍能按照使用狀況而選擇內建天線或是外部天線的一方,且能自由地進行切換。此外,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上述方法所使用的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是與習知的同軸切換開關成對地使用,該習知的同軸切換開關,是在行動電話等的可攜式通訊機器中,作為高頻電路的檢查用而被廣泛一般地使用。第13圖係顯示該習知的同軸切換開關的一例。在此所示的同軸切換開關121,是與本發明申請人本身所提出的日本特開2003-123915號公報中揭示的構造相同。
在同軸切換開關121的內部包含:設置於絕緣殼體122且能互相接觸的固定端子124和可動端子125。使藉由同軸連接器126的絕緣殼體127支承的中心導體129通過穿設於絕緣殼體122的插通孔135而往下移動,能使固定端子124保持原狀,而使可動端子125移動至一點鏈線所示的位置,藉此讓該等端子間的接觸斷開。
如此般將可動端子125和固定端子124的接觸斷開,同軸連接器126的中心導體129成為僅與可動端子125接觸的狀態,結果,能將可動端子125和固定端子124間的訊號電路切換成可動端子125和中心導體129間的其他訊號電路。又這樣的切換操作,以往是為了檢查行動電話等的裝載有高頻電路的機器的高頻性能而使用的。
以往,該同軸切換開關121,僅是為了檢查而使用,僅在檢查時是有用的,其使用時機僅為製品製造後的機器檢查時,通常只使用一次,並未被有效地利用。此外,同軸連接器126的外部導體128,僅以能嵌合的方式讓其下端部133卡止於同軸切換開關121的環狀溝槽132,又同軸連接器126是朝嵌合方向延伸,因此從構造上來看,並不適於將同軸連接器126和同軸切換開關121始終連接在一起。
本發明的目的還包含提供一種同軸連接器,藉由提供上述方法所使用的同軸連接器,使其與同軸切換開關121的始終連接成為可能,且能謀求同軸切換開關121的有效利用。
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是可裝設於同軸切換開關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前述同軸連接器,是直角型的連接器,且具有:絕緣連接器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且能連接於同軸纜線的外側導體的外部連接器導體、以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且能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中心導體的接觸件;前述接觸件呈大致L字狀,且含有:包含前述接觸件的前端的第一部分、以及透過彎折部連接於前述第一部分且朝向與前述第一部分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前述接觸件,是將該接觸件的第二部分載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設置部,且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的前述同軸纜線的連接側被懸樑狀地支承;前述接觸件的前端,通過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的接觸,可朝向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移位。
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在通過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和前述同軸切換開關的接觸而使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及其附近收容於前述同軸連接器的內部時,前述接觸件的第一部分被朝向與前述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入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內部,為了防止前述被推入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碰撞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在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內部設置空間亦可。
此外,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前述空間,是藉由在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壁部的一部分設置薄壁部而形成亦可。
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亦可具備:供設置前述接觸件的主體以及彎折部;該彎折部,其根側藉由主體施以單側支承,其前端側朝向前述主體彎折而覆蓋設置於前述主體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
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在設置於前述主體上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和前述彎折部之間被壓接亦可。
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是設置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當中與前述同軸電纜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寬廣的寬廣部上亦可。
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覆蓋前述寬廣部的前述外部連接器導體,是在前述交叉方向上形成缺口亦可。
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在前述薄壁部和比前述薄壁部更厚的中等壁部之間設置傾斜或段差亦可。
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為了區隔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與外部連接器導體,亦可在前述彎折部的一部分,設置比前述寬廣部窄且比厚壁部薄的部分;該厚壁部,是在其與前述寬廣部之間壓接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
又再者,在上述同軸連接器,前述接觸件的前端,係具備在接觸前述同軸切換開關時可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清掃的功能亦可。
此外,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是可裝設於同軸切換開關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前述同軸連接器,是直角型的連接器,且具有:絕緣連接器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的外部連接器導體、以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接觸件;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係具有供設置前述接觸件的主體以及彎折部;該彎折部,其根側藉由前述主體施以單側支承,其前端側朝向前述主體彎折而覆蓋設置於前述主體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該彎折部在根側設置薄壁部,在前端側設置厚壁部;前述外部連接器導體係具有:藉由朝向前述彎折部彎折而能覆蓋前述彎折部的外部的外側彎折部;前述接觸件呈大致L字狀,且含有:包含前述接觸件的前端的第一部分、以
及透過彎折部連接於前述第一部分且朝向與前述第一部分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前述接觸件,是將該接觸件的第二部分載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設置部,且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的端部附近被懸樑狀地支承;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在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接觸時,通過該接觸可朝向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移位。
再者,本發明的天線設置方法,是使用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的天線設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前述無線模組,可透過同軸纜線與外部天線連接,前述同軸纜線和前述外部天線的連接,是使用同軸連接器和同軸切換開關來進行;前述同軸連接器,是直角型的連接器,且具有:絕緣連接器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且能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外側導體的外部連接器導體、以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且能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中心導體的接觸件;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及其附近,在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前述同軸連接器之前,是形成向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突出的狀態;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係具備:具有可收容前述同軸連接器的接觸件的插通孔的絕緣開關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開關殼體的外部的外部開關導體、以及設置於前述絕緣開關殼體的內部且可互相接近分離的第一接觸片及第二接觸片;在前述同軸連接器裝設之前是與前述內建天線形成訊號電路,若在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前述同軸連接器,前述同軸切換開關的
外部開關導體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外部連接器導體會互相接觸,兩者成為可拆裝地始終連接著,且通過前述絕緣開關殼體的插通孔而插入的前述接觸件的前端會接觸前述第一接觸片,而使前述第一接觸片和第二接觸片間的接觸斷開,並在前述第一接觸片和前述同軸連接器間形成其他的訊號電路;向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突出的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及其附近,是通過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和前述第一接觸片的接觸,而朝向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移位;當將前述無線模組設置在應設置該無線模組的裝置的框體中任一位置時,在設置於前述無線模組的內建天線無法適當地發揮功能的情況,在與設置於前述任一位置的前述內建天線連接的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前述同軸連接器,利用連接於前述同軸連接器的前述同軸纜線,來將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前述外部天線配置於能讓前述外部天線適當地發揮功能的前述框體中任一位置。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使用天線的天線設置方法,可按照使用狀況,選擇無線模組的內建天線或外部天線的任一方或進行切換。
此外,依據本發明,係提供該天線設置方法所能使用的同軸連接器。
參照第1、2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天線設置方法。第1圖
係顯示,將具備內建天線93的無線模組90設置在應設置該無線模組90的裝置的框體95內部中一位置的狀態的立體圖。又該一位置是假定成可讓內建天線93發揮期望的天線特性,換言之是內建天線93可適當地發揮功能的位置。
另一方面,第2(a)圖的立體圖雖與第1圖類似,但具備內建天線93的無線模組90是設置在與上述一位置不同的位置。此不同的位置是假定成無法讓內建天線93發揮期望的天線特性,換言之是內建天線93無法適當地發揮功能的位置。
基於應設置無線模組90的裝置大小和形狀、或其與應設置的其他模組的關係等的某些情事,無線模組90不是設置在例如第1圖所示般能讓內建天線93適當地發揮功能的位置,而必須設置在如第2(a)圖所示般無法讓內建天線93適當地發揮功能的位置的情況是會發生的。在後者的情況,為了確保天線特性,不是使用內建天線93,而例如必須使用第2(b)圖所示的外部天線91等。
外部天線91,透過同軸纜線15連接於無線模組90後才能使用。進一步的說,藉由在無線模組90和外部天線91之間連接可撓性的同軸纜線15,並將外部天線91設置於框體95內部中任一適當位置,即可確保期望的天線特性。又在此情況,與習知裝置同樣的,當外部天線91連接於無線模組90之前內建天線93處於ON狀態,當其等連接之後,訊號電路會自動切換而使內建天線成為OFF狀態,又取而代之的使外部天線91成為ON狀態。
在此,同軸纜線15和無線模組90間的連接,是利用設置於同軸纜線15側的同軸連接器12和設置於無線模組90側的同軸切換開關(具有開關的同軸連接器)10來進行。關於同軸切換開關10,參照第13圖而於先前所說明的作為高頻電路檢查用而被廣泛地一般使用的習知同軸切換開關10,可就那樣使用。詳而言之,本發明是將以往僅使用於檢查的同軸切換開關10,和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12可拆裝自如地終紿連接著,因此不僅是檢查用,還能作為用來使無線模組90和同軸纜線15連接的連接器,亦即作為用來使無線模組90和連接於同軸纜線15的外部天線91進行電氣連接的連接器。如此般,藉由將同軸切換開關10兼用為連接器,不須另外設置連接器,而能謀求同軸切換開關10的有效利用。此外,即使起初是打算使用內建天線93,但因某些情事而造成內建天線93無法獲得期望的特性的情況,不須變更無線模組90的電路設計,可容易地將內建天線93切換成外部天線91。亦即,依據本發明,關於利用內建天線93的方式和利用外部天線91的方式這兩個方式,可使用同樣設計的無線模組90。依據以上的構造,本發明在連接於內建天線93的同軸切換開關10上裝設同軸連接器12,進一步利用連接於同軸連接器12的同軸纜線15,將連接於同軸纜線15上的外部天線91配置於能讓該外部天線91適當地發揮功能的框體中任一位置,而能終紿確保天線特性。
接著說明上述方法所使用的同軸連接器12的構造。第3圖係顯示該同軸連接器12組裝後的縱截面圖。第4圖係將同軸切換開關10和第3圖所示的同軸連接器12一起顯示的截面圖,第5圖係顯示在同軸切換開關10上裝設同軸連接器12後的狀態的截面圖。又在第3圖至第5圖是顯示已安裝同軸纜線15後的狀態,相對於此,第6圖至第9圖係顯示同軸纜線15安裝前或安裝途中的同軸連接器12。在此,第6圖係顯示正要在同軸連接器12上安裝同軸纜線15的狀態的立體圖,第7圖係第6圖的局部放大圖,第8圖係第6圖的狀態下的同軸連接器12的俯視圖,第9圖係第8圖的A-A線截面圖。
僅在第4圖、第5圖顯示之同軸切換開關10的構造及功能,是與參照第13圖而於先前所說明的習知一般的同軸切換開關相同。該同軸切換開關10的主要構件是包含:絕緣開關殼體82、外部開關導體83、彈性片85及固定片86。該絕緣開關殼體82穿設有:可收容同軸連接器12的接觸件70的插通孔87。該外部開關導體83是設置於絕緣開關殼體82的外部。該彈性片85及固定片86,是設置於絕緣開關殼體82的內部且可互相接觸或分離。
為了使其與同軸切換開關10的始終連接變容易或成為可能,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12,不同於第13圖所示的僅朝垂直方向延伸的習知同軸連接器126,而是以所謂直角(正交)型連接器的形式來形成。藉由採用這種直角型,可謀求降低同軸連接器12的高度。同軸連接器12的主要構件是包含:絕緣連接器殼體20、設置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外部的外部連接器導體50、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接觸件70。再者,該同軸連接器12,藉由與同軸切換開關10組合使用可形成一組同軸裝置1(參照第4圖、第5圖)。
為了更明確起見,第10圖係單獨地顯示接觸件70。接觸件70,從側方觀察是呈大致L字形的板狀體,其主要構件是包含:垂直部分74、透過彎折部76連接於該垂直部分74且相對於垂直部分74大致垂直地延伸的水平部分72。垂直部分74進一步含有:可通過插通孔87而插入同軸切換開關10的前端74’。又不同於水平部分72,垂直部分74並未固定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其板面中央附近75朝向外部凸起,藉此可謀求強度的提昇。
水平部分72,在同軸纜線15的設置方向上的一部分具有:在與該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寬廣的寬廣部72A。寬廣部72A被固定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結果將接觸件70整體呈懸樑狀支承。在水平部分72的同軸纜線15的連接側,亦即在水平部分72的端部附近進行懸樑狀地支承固定,可獲得從水平部分72(固定部)至垂直部分74的前端74’(可動部)的距離,亦即獲得彈性長度,而能提高被收容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時的接觸件70的可動性。
絕緣連接器殼體20係包含:大致長方體狀的主體40、可相對於該主體40進行彎折且具有厚壁部24的彎折部22。厚壁部24的表面較佳為,在寬度方向(亦即相對於同軸纜線15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帶有曲線的凹面。彎折部22,其根側是藉由主體40施以單側支承,藉由將其擊鎚
狀的前端部朝向主體40彎折,可將事先設置於主體40的接觸件70和同軸纜線15予以按壓固定。
在支承彎折部22的主體40的一側,朝向垂直方向且在接觸件70的固定部分的相反側設置大的貫通孔41。該貫通孔41是用來讓接觸件70的垂直部分74貫穿。此外,在主體40的上部,具有可設置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的水平設置面46。藉由在水平設置面46設置接觸件70,在水平方向也能將接觸件70的位置正確地定位。雖未圖示出,在主體40設置與水平設置面46同樣的垂直設置面(能和接觸件70的垂直部分74接觸),而使接觸件70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穩定亦可。藉由設置這樣的支承面,在接觸件70無負荷時,可將接觸件70的底側和側面確實地定位。此外,亦可在主體40設置:用來固定接觸件70的錐部43。
外部連接器導體50係包含:嵌入同軸切換開關10的圓筒部58、透過連結部53而連結於圓筒部58的外側彎折部59。外側彎折部59,是覆蓋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彎折部22外部的部分,且進一步包含纜線壓接部55、絕緣體壓接部56以及蓋部57。其等的作用容後說明。
接著,參照第3圖至第5圖、第9圖等,來說明在同軸切換開關10裝設同軸連接器12時的動作。從第3圖、第4圖及第9圖等可看出,在同軸切換開關10上裝設同軸連接器12之前的狀態下,接觸件70的前端74’及其附近成為向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外部大幅突出的狀態。
相對於此,若在同軸切換開關10上裝設同軸連接器12,如第5圖所示,通過接觸件70的前端74’和彈性片85的接觸,而使上述大幅突出的突出部朝向與同軸切換開關10和同軸連接器12的裝設方向(第4、5圖所示的箭頭「A」方向)相反的方向(第4、5圖所示的箭頭「B」方向)彈性移位,而使接觸件70的一部分收容於同軸連接器12的內部。換言之,接觸件70的垂直部分74,是朝向與同軸切換開關10和同軸連接器12的裝設方向(接觸件70的前端74’通過插通孔87而插入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推入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內部。為了防止被推入的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和絕緣連接器殼體20發生碰撞,是在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內部設置空間27。該空間27,例如是在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壁部的一部分設置沿插入方向變薄的薄壁部28來形成。被推入的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和絕緣連接器殼體20能以不碰撞該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方式在該空間27的範圍進行移位。又習知的這種連接器所採用的構造,是使水平部分72形成平坦而將接觸件全面按壓,相對於此,在本發明藉由設置構成接觸件70的可變區域的空間,在嵌合時可容許接觸件移動。如此,可釋放接觸件70等的應力而防止挫曲,以防止零件發生破壞。
當在同軸切換開關10上裝設同軸連接器12時,進一步使同軸切換開關10的外部開關導體83和同軸連接器12的外部連接器導體50互相接觸並卡合,而使兩者成為可拆裝地始終連接著。為了成為始終連接,是在同軸連接器12側設置具有彈性作用的環狀突出部54,對應於此在同軸切換開關10側設置環狀溝槽84。又在該裝設時,使通過絕緣開關殼體82的插通孔87而插入的接觸件70的前端74’與彈性片85接觸,並將彈性片85和固定片86間的接觸朝垂直方向斷開以解除其與固定片86的接觸,而僅在彈性片85和同軸連接器12間形成訊號電路。藉由此切換,可按照情況來使用內建天線和外部天線。此外,在接觸件70的前端74’與彈性片85接觸時,讓其以接觸件70的固定部(亦即,寬廣部72A附近)為中心轉動,而使接觸件70的前端74’相對於彈性片85進行滑動,利用該滑動可從彈性片85將塵埃除去。亦即,藉由該接觸可發揮滑掃功能。
接著,也一併參照第11、12圖來說明同軸連接器12的組裝步驟。第11、12圖是對應於第6圖,第11圖顯示剛將同軸纜線15配置於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後的狀態。第12圖係顯示,剛將彎折部22的前端側沿著彎折線23彎折而將配置於水平部分72的同軸纜線15壓接在彎折部22和水平部分72間的狀態。
如第12圖所示,在彎折部22的前端側朝向主體40彎折時,同軸纜線15被按壓在彎折部22和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之間,藉此將同軸纜線15壓接於接觸件70,且使接觸件70本身按壓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這時,同軸纜線15當中,包含絞線的最前端的中心導體19和該中心導體19的附近(亦即絕緣體18),是配置在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
在彎折部22和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間按壓同軸纜線15時,同軸纜線15被壓接在擊鎚狀的厚壁部24(設置在彎折部22的一部分且沿著插入方向變厚)和水平部分72的寬廣部72A之間。在該厚壁部24和寬廣部72A之間配置同軸纜線15(主要為中心導體19)。藉由利用擊鎚狀的厚壁部24,即使是厚度比其他部分更小的中心導體19也能夠確實地壓接,又藉由利用寬廣部72A,即使在中心導體19(由絞線所形成)因壓接而使其絞接解開並朝外部擴展的情況,利用該寬廣部72A可抑制該擴展,而減低中心導體19和外部連接器導體50的側面等發生短路的危險。再者,在厚壁部24的表面是形成帶有曲線的凹面的情況,可更簡單且確實地進行中心導體19的位置限制。又為了更容易地咬住朝外部擴展的絞線,例如可將寬廣部72A的一部分往下方衝壓而設置凹凸(bead)。在本實施形態,作為一例,是設有三列平行的凹凸73。此外,為了防止朝外部擴展的絞線和外部連接器導體50的側面發生短路(接觸),使覆蓋寬廣部72A的外部連接器導體50的一部分52,在與同軸纜線15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缺口亦可。
在本發明可進一步設置:比薄壁部28厚但比厚壁部24薄的中等壁部26。藉由設置這樣的中等壁部26,可增強薄壁部28的強度而防止彎折部22發生破壞。此外,在中等壁部26和薄壁部28之間,沿插入方向形成第3圖至第5圖及第9圖等所示的傾斜部29或段差(未圖示)亦可。
再者,在同軸纜線15的中心導體19的附近(特別是在絕緣體18的後端側),在彎折部22的一部分設置:在與同軸纜線15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比寬廣部72A窄且沿著插入方向而設的比厚壁部24更薄的部分30。該部分30,藉由設定成比厚壁部24更薄,不像厚壁部24那麼強力地按壓同軸纜線15,可將外部連接器導體50和中心導體19間予以絕緣,又藉由該部分30,可將同軸纜線15的中心導體19和外部連接器導體50區隔。
在成為第12圖的狀態後,或是與其同時地,外部連接器導體50的外側彎折部59利用其連結部53朝向覆蓋接觸件70的第二部分72的彎折部22彎折,藉此彎折成覆蓋第二部分72的上部。結果,圓筒部58的上部被外部連接器導體50的蓋部57封閉。然後,外部連接器導體50的纜線壓接部55在既定位置壓接成包圍同軸纜線15的外皮16和外側導體17的周圍,絕緣體壓接部56在既定的位置壓接成包圍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周圍。經由以上的處理,同軸纜線15的外側導體17可電氣性且物理性地連接於外部連接器導體50,又同軸纜線15的中心導體19可電氣性且物理性地連接於接觸件70。再者,同軸纜線15的中心導體19及其附近的絕緣體18,被壓接在設置於主體40的接觸件70的水平部分72和彎折部22之間,另一方面,同軸纜線15的中心導體19,被設置在寬廣部72A(水平部分72當中,在與同軸纜線15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寬廣)上,且被壓接在該寬廣部72A和彎折部22間。
此外,同軸纜線15,雖是藉由壓接來進行固定,但藉由焊接等其他手段來進行固定亦可,在本發明,僅藉由壓接來進行固定,因此可低成本地提供製品。
最後說明,在絕緣連接器殼體20上安裝接觸件70的方法。接觸件70,是將其寬廣部72A設置在形成於絕緣連接器殼體20的錐部43的下部和水平設置面46的上部間的間隙45(如第9圖所示),而以此狀態進行固定。在設置時,寬廣部72A是藉由錐部43導向前端44並越過前端44而被壓入間隙45,並固定於此。因此,在該固定中不須使用黏著劑等。又如上述說明般,取代將水平部分72的一部分(寬廣部72A)予以固定,而將垂直部分74例如在前後方向上予以支承亦可。
本發明,即使在不清楚應使用內建天線或外部天線中哪個天線的狀況,也能廣泛地利用。
1...同軸裝置
10...同軸切換開關
12...同軸連接器
15...同軸纜線
17...外側導體
19...中心導體
20...絕緣連接器殼體
22...彎折部
24...厚壁部
26...中等壁部
27...空間
28...薄壁部
29...傾斜部
30...更薄的部分
40‧‧‧主體
45‧‧‧間隙
50‧‧‧外部連接器導體
52‧‧‧一部分
70‧‧‧接觸件
72‧‧‧水平部分(第二部分)
72A‧‧‧寬廣部
74‧‧‧垂直部分(第一部分)
74’‧‧‧前端
82‧‧‧絕緣開關殼體
90‧‧‧無線模組
91‧‧‧外部天線
93‧‧‧內建天線
95‧‧‧框體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方法的立體圖。
第2(a)、(b)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方法的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同軸連接器組裝後的縱截面圖。
第4圖係將同軸切換開關和第3圖所示的同軸連接器一起顯示的截面圖。
第5圖係顯示在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同軸連接器後的狀態的截面圖。
第6圖係顯示正要在同軸連接器上安裝同軸纜線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7圖係第6圖的局部放大圖。
第8圖係第6圖的狀態下的同軸連接器的俯視圖。
第9圖係第8圖的A-A線截面圖。
第10圖係單獨地顯示接觸件。
第11圖係顯示剛將同軸纜線配置於接觸件的水平部分後的狀態。
第12圖係顯示剛將同軸連接器壓接在彎折部和水平部分間的狀態。
第13圖係顯示習知的同軸切換開關的一例。
10...同軸切換開關
90...無線模組
93...內建天線
95...框體
Claims (12)
- 一種同軸連接器,是可裝設於同軸切換開關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前述同軸連接器,是直角型的連接器,且具有:絕緣連接器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且能連接於同軸纜線的外側導體的外部連接器導體、以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且能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中心導體的接觸件;前述接觸件呈大致L字狀,且含有:包含前述接觸件的前端的第一部分、以及透過彎折部連接於前述第一部分且朝向與前述第一部分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前述接觸件,是將該接觸件的第二部分載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設置部,且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的前述同軸纜線的連接側被懸樑狀地支承;前述接觸件的前端,通過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的接觸,可朝向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移位;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是設置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當中與前述同軸電纜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寬廣的寬廣部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在通過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和前述同軸切換開關的接觸 而使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及其附近收容於前述同軸連接器的內部時,前述接觸件的第一部分被朝向與前述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入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內部;為了防止前述被推入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碰撞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在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內部設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前述空間,是藉由在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壁部的一部分設置薄壁部而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係具備:供設置前述接觸件的主體以及彎折部;該彎折部,其根側藉由主體施以單側支承,其前端側朝向前述主體彎折而覆蓋設置於前述主體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在設置於前述主體上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和前述彎折部之間被壓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覆蓋前述寬廣部的前述外部連接器導體,是在前述交叉方向上形成缺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在前述薄壁部和比前述薄壁部更厚的中等壁部之間設 置傾斜或段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為了區隔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與外部連接器導體,是在前述彎折部的一部分,設置比前述寬廣部窄且比厚壁部薄的部分;該厚壁部,是在其與前述寬廣部之間壓接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其中,前述接觸件的前端,係具備在接觸前述同軸切換開關時可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清掃的功能。
- 一種同軸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同軸連接器和同軸切換開關。
- 一種同軸連接器,是可裝設於同軸切換開關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前述同軸連接器,是直角型的連接器,且具有:絕緣連接器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的外部連接器導體、以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接觸件;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係具有供設置前述接觸件的主體以及彎折部;該彎折部,其根側藉由前述主體施以單側支承,其前端側朝向前述主體彎折而覆蓋設置於前述主體的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該彎折部在根側設置薄壁部,在前端側設置厚壁部; 前述外部連接器導體係具有:藉由朝向前述彎折部彎折而能覆蓋前述彎折部的外部的外側彎折部;前述接觸件呈大致L字狀,且含有:包含前述接觸件的前端的第一部分、以及透過彎折部連接於前述第一部分且朝向與前述第一部分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前述接觸件,是將該接觸件的第二部分載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設置部,且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的端部附近被懸樑狀地支承;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在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接觸時,通過該接觸可朝向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移位;前述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是設置在前述接觸件的第二部分當中與前述同軸電纜的設置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寬廣的寬廣部上。
- 一種天線設置方法,是使用具備內建天線的無線模組的天線設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前述無線模組,可透過同軸纜線與外部天線連接,前述同軸纜線和前述外部天線的連接,是使用同軸連接器和同軸切換開關來進行;前述同軸連接器,是直角型的連接器,且具有:絕緣連接器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且能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外側導體的外部連接器導體、以及以可動狀態設置於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且能連接於前 述同軸纜線的中心導體的接觸件;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及其附近,在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前述同軸連接器之前,是形成向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突出的狀態;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係具備:具有可收容前述同軸連接器的接觸件的插通孔的絕緣開關殼體、設置於前述絕緣開關殼體的外部的外部開關導體、以及設置於前述絕緣開關殼體的內部且可互相接近分離的第一接觸片及第二接觸片;在前述同軸連接器裝設之前是與前述內建天線形成訊號電路,若在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前述同軸連接器,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的外部開關導體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外部連接器導體會互相接觸,兩者成為可拆裝地始終連接著,且通過前述絕緣開關殼體的插通孔而插入的前述接觸件的前端會接觸前述第一接觸片,而使前述第一接觸片和第二接觸片間的接觸斷開,並在前述第一接觸片和前述同軸連接器間形成其他的訊號電路;向前述絕緣連接器殼體的外部突出的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及其附近,是通過前述接觸件的前端和前述第一接觸片的接觸,而朝向與前述同軸切換開關和前述同軸連接器的裝設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移位;當將前述無線模組設置在應設置該無線模組的裝置的 框體中任一位置時,在設置於前述無線模組的內建天線無法適當地發揮功能的情況,在與設置於前述任一位置的前述內建天線連接的前述同軸切換開關上裝設前述同軸連接器,利用連接於前述同軸連接器的前述同軸纜線,來將連接於前述同軸纜線的前述外部天線配置於能讓前述外部天線適當地發揮功能的前述框體中任一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77343A JP4865848B2 (ja) | 2009-12-07 | 2009-12-07 | アンテナ設置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同軸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21168A TW201121168A (en) | 2011-06-16 |
TWI440264B true TWI440264B (zh) | 2014-06-01 |
Family
ID=4408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37949A TWI440264B (zh) | 2009-12-07 | 2010-11-04 | The antenna setting method and the coaxial connector to which it is used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14328B2 (zh) |
JP (1) | JP4865848B2 (zh) |
KR (1) | KR101250732B1 (zh) |
CN (1) | CN102157817B (zh) |
TW (1) | TWI4402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5995B (zh) * | 2011-12-13 | 2015-10-0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同轴连接器组合 |
DE102012201123B3 (de) * | 2012-01-26 | 2013-03-21 | Lisa Dräxlmaier GmbH | Gewinkelter Hochvolt-Stecker |
JP5763007B2 (ja) * | 2012-04-19 | 2015-08-1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TWI495210B (zh) | 2012-08-16 | 2015-08-01 |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 | 連接器 |
KR101320200B1 (ko) * | 2012-08-29 | 2013-10-2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케이블, 이를 갖는 입력 장치 및 컴퓨터 장치 |
JP6278586B2 (ja) * | 2012-09-10 | 2018-02-14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同軸コネクタ |
CN103022787A (zh) * | 2013-01-18 | 2013-04-03 | 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 | 具有线芯限位机构的rf同轴连接器 |
US9419349B2 (en) | 2014-10-10 | 2016-08-16 | Tyco Electronics Brasil Ltda.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fastener and anti-rotation projections |
CN209570612U (zh) * | 2016-05-26 | 2019-11-0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检查用l型同轴连接器 |
JP6443636B2 (ja) * | 2016-10-06 | 2018-12-2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JP6443637B2 (ja) * | 2016-10-06 | 2018-12-2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JP7048091B2 (ja) * | 2018-06-15 | 2022-04-05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同軸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3203A (en) * | 1983-12-07 | 1985-08-06 | Amp Incorporated |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DE3604896A1 (de) * | 1986-02-15 | 1987-08-20 | Bosch Gmbh Robert | Koaxialer winkelstecker |
US5412393A (en) * | 1993-01-25 | 1995-05-02 | Motorola, Inc. | Retractable antenna assembly with bottom connector |
US5772470A (en) * | 1996-06-03 | 1998-06-30 | Smk Corporation | Coaxial connector |
JP3267890B2 (ja) * | 1997-03-06 | 2002-03-25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切換用同軸コネクタ |
GB2332783B (en) * | 1997-08-06 | 2000-02-16 | Acer Peripherals Inc | Composite antenna for radio transceivers |
JP3346360B2 (ja) * | 1999-12-21 | 2002-11-18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子部品、同軸コネクタ及び通信機装置 |
JP3711002B2 (ja) * | 2000-08-31 | 2005-10-2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
FR2828022B1 (fr) * | 2001-07-27 | 2003-11-21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 Ensemble integre comportant une antenne et un commutateur |
JP3881863B2 (ja) * | 2001-10-18 | 2007-02-14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
US6648653B2 (en) * | 2002-01-04 | 2003-11-18 | Insert Enterprise Co., Ltd. | Super mini coaxial microwave connector |
JP2003297499A (ja) * | 2002-03-28 | 2003-10-1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同軸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タクト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
JP4162525B2 (ja) * | 2003-03-28 | 2008-10-08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高周波無線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
US7351067B2 (en) * | 2006-08-09 | 2008-04-01 | Speed Tech Corp. | Coaxial cable connecting apparatus |
JP2009044227A (ja) * | 2007-08-06 | 2009-02-26 | Alps Electric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 |
-
2009
- 2009-12-07 JP JP2009277343A patent/JP486584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11-04 TW TW099137949A patent/TWI4402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11-18 KR KR1020100115097A patent/KR10125073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12-01 CN CN201010587065.2A patent/CN10215781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07 US US12/961,958 patent/US841432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250732B1 (ko) | 2013-04-03 |
CN102157817A (zh) | 2011-08-17 |
US20110136378A1 (en) | 2011-06-09 |
CN102157817B (zh) | 2013-11-06 |
KR20110065332A (ko) | 2011-06-15 |
JP4865848B2 (ja) | 2012-02-01 |
TW201121168A (en) | 2011-06-16 |
US8414328B2 (en) | 2013-04-09 |
JP2011119174A (ja) | 2011-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0264B (zh) | The antenna setting method and the coaxial connector to which it is used | |
KR101655208B1 (ko)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실장체 | |
TWI492458B (zh) | 電纜總成、連接器及半導體測試器 | |
CN102474046B (zh) | 浮动连接器 | |
US9077130B2 (en) | Switch-equipped coaxial connector | |
US9306306B2 (en) | Terminal | |
US8172610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US20150207256A1 (en) |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8021187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KR101802731B1 (ko) | 스위치 부착 동축 커넥터 | |
JPWO2007000814A1 (ja) | コネクタ、回路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 |
TWI591908B (zh) | 同軸型電連接器 | |
JP2006344524A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CN104380533A (zh) | 电连接器及阴型端子 | |
KR101212716B1 (ko) | 동축 커넥터 | |
JP6044609B2 (ja) |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 |
JP5557104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経路切換装置 | |
KR20160076733A (ko) | 홀드다운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 |
JP6241597B2 (ja) |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 | |
KR101780861B1 (ko) | 동축 커넥터 | |
JP5402718B2 (ja) | コネクタ | |
WO2024106032A1 (ja)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接続装置 | |
JPH05144488A (ja) | 同軸ケーブル用接続端子 | |
JP2003317878A (ja) | 内導体端子及びこの端子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 |
JP2005026079A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