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251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251B
CN102640251B CN201180004490.7A CN201180004490A CN102640251B CN 102640251 B CN102640251 B CN 102640251B CN 201180004490 A CN201180004490 A CN 201180004490A CN 102640251 B CN102640251 B CN 102640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ontact
control circuit
partition
rela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4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0251A (zh
Inventor
铃木佳明
村田光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40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0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2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1Bases; Casings; Covers structurally combining a relay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e.g. varistor, R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7Details of the switching means in starting circuits, e.g. relays or electronic swi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5/00Other power-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N5/00 - F02N13/00
    • F02N15/02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 F02N15/04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gearing including disengaging toothed gears
    • F02N15/06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gearing including disengaging toothed gears the toothed gears being moved by axial displacement
    • F02N15/067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gearing including disengaging toothed gears the toothed gears being moved by axial displacement the starter comprising an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400/00Control systems adapted for specific engine types; Special features of engine control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ower supply, connectors or cabling for engine control systems
    • F02D2400/18Packaging of the electronic circuit in a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10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2011/0881Components of the circuit not provided for by previous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2250/00Problems related to engine starting or engine's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2250/02Battery voltage drop at start, e.g. drops causing ECU res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2250/00Problems related to engine starting or engine's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2250/08Lubrication of starters; Sealing means for sta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启动启动器的电机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电阻器,用于减小在启动所述电机时从电池流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电流;继电器触点,用于绕过所述电阻器且使所述启动电流流动;继电器线圈,当被加电所激励时形成电磁体;以及控制电路,其在启动所述电机时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从而断开或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从而经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机的加电。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结合所述控制电路。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启动器的电机电路中设置的电磁继电器,并且尤其涉及这样的电磁继电器:其与电阻器结合以在引擎启动时减小电机的开动电流并且被设计为在电机开动之后绕过该电阻器以用电池的全电压对该电机加电。
背景技术
用于启动引擎的启动器在其中结合了电磁开关,该电磁开关用于将小齿轮切换到环形齿轮并且断开或闭合设置在电机电路中的主触点;电机电路是用于使电流从电池到达电机的电路。
当电机被加电时,也就是说,当电磁开关使主触点闭合时,高电流从电池流过电机作为电涌电流(in-rushcurrent)。电涌电流的出现可引起电池的端子电压显著下降,从而可能出现仪表和音频装置等电子器件瞬间停止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短时中断(shortbreak)”。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一种当电机被加电时减小电涌电流流过以防止出现“短时中断”的技术(参见第一专利文件)。
参照图12,在第一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发明除了包括在启动器100中结合的电磁开关101以外,还包括用于断开或闭合电机电路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电磁继电器)102。参照图13,继电器102包括通过两个端子螺栓103和104与电机电路相连的电阻器105,以及在电阻器105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继电器触点106;继电器触点106由一对静态触点组成。继电器102用于通过可根据继电器线圈107的加电状态移动的可移动触点108来断开或闭合继电器触点106。继电器线圈107的加电状态由从控制电路109输出的驱动信号来控制(见图12)。例如,当控制电路109的驱动信号为接通时,继电器线圈107被加电以闭合(接通)继电器触点106,而当控制电路109的驱动信号为断开时,继电器线圈107被断电以打开(断开)继电器触点106。
当电机110被开动时,控制电路109的驱动信号为断开,从而继电器触点106由于继电器线圈107断电而断开。如图12中所示,当在此状态下电磁开关101闭合主触点111时,由电阻器105限制的电流流过电机110。这使电机110以低速度转动。此后,也就是说,在启动器100的小齿轮112与引擎侧的环形齿轮113啮合之后,驱动信号从断开切换到接通。这导致继电器线圈107的激励,继电器线圈107使继电器触点106闭合。闭合的继电器触点106使电阻器105的两端通过继电器触点106而被短路。电阻器105的两端的短路使电池114的全电压施加到电机110,从而比开动电机110时的电流高的电流流过电机110。这增大了电机110的转速。
第一专利文件:日本专利公报2009-224315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图12中所示,当控制电路109例如在车辆内部或外部与电机加电继电器102分开设置时,需要准备用于容纳控制电路109的专用罩。另外,为了将驱动信号传送到电机加电继电器102,需要控制电路109和电池114之间通过电源线进行连接以及控制电路109和电机加电继电器102之间通过信号线进行连接。这需要电源线、信号线以及用于驱动电机加电继电器102的布线,并且成为增加连接点如连接器的因素。
如果控制电路109被设置在车辆外部,则需要用于容纳控制电路109的防水结构以保护控制电路109免于雨淋等。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是通过用于对电阻器的加电或断电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使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保持在高水平以防止“短时中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是通过用于对电阻器的加电或断电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使电磁继电器的环境电阻保持在高水平以防止“短时中断”。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启动启动器的电机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电阻器,用于减小从电池流到所述电机以开动所述电机的开动电流;继电器触点,用于使所述开动电流绕过所述电阻器流动;继电器线圈,当所述继电器线圈被加电时,所述继电器线圈形成电磁体;控制电路,其控制用于开动所述电机的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以断开或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从而经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机的加电;外壳,所述外壳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轴向上的一端具有底部,而在所述轴向上在另一端具有开放的开口部分,所述继电器线圈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可移动磁芯,其可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内部沿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轴向移动;固定磁芯,其被布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可移动磁芯相对;第一分隔壁部件;第二分隔壁部件,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分别被布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轴向上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各自形成磁路的一部分;树脂盖,其固定到所述外壳并封闭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分;所述继电器触点的第一静态触点,其位于触点室内,该触点室是所述盖的内部空间,所述触点室相对于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形成在反线圈侧,所述第一静态触点通过固定到所述盖的第一外部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继电器触点的第二静态触点,其位于所述触点室中并且通过固定到所述盖的第二外部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机相连;以及可移动触点,其能够随着所述可移动磁芯的移动而在所述触点室中在轴向上移动,所述电阻器在所述触点室中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之间,其中:所述继电器触点在所述可移动触点抵接到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上时闭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通过所述可移动触点电导通,并且所述继电器触点在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分开时断开;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IC;所述控制电路的所述IC和所述电阻器被结合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以及所述IC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保护其内包含的电路元件,并且所述封装体被附接为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中的任一个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均由金属部件制成。
利用上述配置,将控制电路结合在电磁继电器中消除了控制电路的专用罩。这导致用于布线的连接点如连接器的减少,并且简化了电磁继电器周围的布线,使得可以提高其可靠性。
此外,因为控制电路被结合在电磁继电器中,所以可以消除对保证用于安装与电磁继电器分开的控制电路的空间的需要,从而提高其安装性。
利用上述配置,控制电路容纳在电磁继电器的罩中。这有助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线圈之间的电连接。如果控制电路与电磁继电器分开安装,例如被布置在电磁继电器的外部,则连接在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线圈之间的电线将暴露于外部。这在电线的排布期间需要小心,并且由于外部振动,如引擎振动,可能引起线路断开。
相反,根据本发明,在电磁继电器的罩内完成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线圈之间的电连接。这消除了在外部排布连接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线圈的电线的需要,并且不会存在因振动而线路断开的可能性。另外,因为控制电路存放在电磁继电器的罩中,所以可以确保电磁继电器的罩防水,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和环境抵抗力。
因为IC(集成电路)被用作控制电路,所以例如与安装有多个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相比,可以提高其耐热性。这使得可以在环境温度和振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用该电磁继电器。
此外,使用IC可以使该控制电路紧凑。这使得可以容易将该IC安装在电磁继电器的有限空间中,从而在尺寸上减小其中集成了控制电路的电磁继电器。
第一分隔壁部件和第二分隔壁部件中的任一个是形成磁路的一部分的磁性材料,并且因此例如由金属结构制成,如铁。因此,将IC封装体附接到作为金属部件的第一分隔壁部件和第二分隔壁部件中的任一个以使它们紧密接触,这允许因电路损耗而产生的热被传送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第二分隔壁部件中的任一个。这提高了电路寿命并且增加了加电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所述继电器线圈包括:线圈体;以及树脂线轴,所述线圈体绕着作为框架的树脂线轴缠绕。所述IC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中更靠近所述封装体的分隔壁部件一起模制在树脂部件中,所述树脂部件与所述树脂线轴一体形成。
利用上述配置,将IC模制在树脂部件中允许IC被可靠地固定,并且防止继电器触点的磨损粉末沉积在IC端子之间,从而防止IC端子之间绝缘性质的降低。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还包括:从所述盖伸出到外部的外部端子;以及信号传送端子,其将经由所述外部端子输入的信号传送到所述IC,所述信号传送端子被二次模制在所述线轴的圆柱体内部,所述圆柱体支撑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内径。所述IC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一起,模制在所述树脂部件中,其中所述封装体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紧密接触,并且通过所述信号传送端子与所述外部端子相连。
如果IC被布置在有底的外壳的底部,也就是说,IC与第一分隔壁部件一起模制在树脂部件中,那么需要在导线围绕线轴缠绕之后将与IC相连的包覆导线等与外部端子相连,同时延伸到继电器线圈的径向外侧。在此情况下,需要确保包覆导线等延伸到继电器线圈的径向外部所需的空间。这导致电磁继电器径向尺寸增加,从而增加电磁继电器的尺寸。
相反,本发明使信号传送端子穿过线轴的圆柱体的内部以允许IC和外部端子通过信号传送端子相互连接。该配置消除了对确保继电器线圈的径向外侧空间的需要,使得可以减小电磁继电器的尺寸。注意,外部端子和信号传送端子可以彼此分开,或者可以一体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所述控制电路具有下列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开动电流减小防止功能,其在启动引擎时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以基于所述电池的全电压对所述电机加电而不经由所述电阻器对所述电机加电;温度保护功能,其在检测到超过预设的容许温度的异常温度时,断开对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的电力;过电流保护功能,其在检测到超过预设的容许电流的过电流流过时,断开向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的电力;以及电阻元件加电持续时间调节功能,其在所述引擎启动时调节经由所述电阻器给所述电机加电时的电阻器加电持续时间。
例如,在用于自动控制引擎停止和重新启动的空转减少车辆中,开动电流减小防止功能防止在系统中禁止空转减少期间,换句话说,在引擎难以转动曲柄的冷时间段期间,防止电机的开动电流减小。也就是说,该功能在引擎启动时不经由电阻器对电机加电,而是基于电池的全电压对电机加电。这使得即使在引擎难以转动曲柄的冷时间段期间也可以提高引擎的启动性能。
温度保护功能在检测到超过预设的容许温度的异常温度时断开对控制电路施加的电力。这防止出现电路故障。
过电流保护功能在超过预设的容许电流流过时断开对控制电路施加的电力。这防止引起电路故障。
电阻器加电持续时间调节功能用于在电机开动时调节经由电阻器对电机加电时电阻器的加电持续时间。例如,当启动器1是高温状态时,该功能增加电阻器的加电持续时间,即,继电器触点断开的持续时间。结果,可以提高引擎的启动性能,并且以平衡的方式施加启动器电流,从而减小由启动器电流产生的电池上的电压降。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所述电磁继电器具有常闭触点结构,其中所述可移动触点随着所述继电器线圈断电而抵接到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上,以使得所述继电器触点闭合,并且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包括温度保护功能,并且被放置在所述触点室中。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电路与电阻器布置在触点室中,所以当电阻器被加电时,控制电路受到从电阻器发出的辐射热。因此,该温度保护功能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由于电阻器的异常连续加电引起的从电阻器产生的热导致的异常温度时断开对控制电路的功劳施加。注意,该控制电路被布置成与电阻器相距适当的距离,以防止在温度保护功能开动之前由电阻器的热导致的控制电路故障。换句话说,该控制电路位于允许在从电阻器产生热时有效进行温度保护功能的区域中。
这使控制电路不起作用以中断对继电器线圈的驱动信号;该中断闭合继电器触点以形成绕过电阻器的加电路径。这导致限制电流流过电阻器,从而减少从电阻器产生热。这防止电阻器由于电阻器的这种异常热而熔化。
此后,当系统回到正常时,因为电阻器没有熔化,所以不需要更换电阻器,从而可以继续使用该电阻器。另外,当系统回到正常时,因为控制电路不存在任何故障,所以电磁继电器正常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所述控制电路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将电力从所述电池提供到所述继电器线圈,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在电气上被放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上游。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有底的外壳与地相连,该电磁继电器仅在控制电路插在电力输入端子和继电器线圈之间时操作而不会广泛地改变电力输入端子、继电器线圈的信号输入端子以及继电器线圈的接地端子的信号路线。因此,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容易地用于类似的电磁继电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所述控制电路与电源线电连接,该电源线将电力从所述电池提供到所述继电器线圈,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在电气上被放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下游。
根据本发明,将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线圈的下游相连允许从继电器线圈流出的电流从控制电路的接地端子流到地。也就是说,控制电路的接地端子和继电器线圈的接地端子可以彼此共享。这减少了端子数目。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还包括:公共线,所述公共线被共享作为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电力的电源线、用于向所述继电器线圈提供电力的电源线和用于传送触发信号以开动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线。所述公共线与加电线相连,所述加电线用于通过启动器继电器基于所述电池对用于驱动器的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加电,所述公共线接收用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力供应,并且捕获所述触发信号。
根据上述配置,因为共享电源线和信号线,所以可以消除只用于电力供应的线路。这减少了端子的数目,从而使电磁继电器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可以只通过将来自电磁开关5的加电线45的分支信号施加到该电磁继电器来操作,而不会广泛地改变现有的布线。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MOSFET,所述MOSFET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以及电涌吸收元件,所述电涌吸收元件吸收在所述启动器继电器断开时出现的电涌。
利用上述配置,集成在控制电路中的电涌吸收元件能够吸收在继电器线圈断电时(换句话说,在启动器继电器断开时)产生的电涌。另外,从启动器的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流出穿过加电线进入控制电路的电涌被集成在控制电路中的MOSFET中形成的内在二极管吸收。这减少了由于在电力供应停止时在启动器的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中产生的电涌而从启动器继电器的触点引起的电弧,从而提高启动器继电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启动器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启动器的电路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启动器的电路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启动器的电路图;
图12是传统启动器的电路图;以及
图13是传统电机加电继电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被配置为将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附接到用于启动例如机动车辆的内燃机(引擎)的启动器1(图3)的电机电路。在下文中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称为电机加电继电器2。
参考图3,启动器1包括用于产生扭矩的电机3、由电机3驱动从而转动的输出轴4以及设置在输出轴4的外围上的可在输出轴4的轴向上移动的小齿轮可移动部件,稍后描述小齿轮可移动部件。启动器4还包括电磁开关5、换挡杆15、电机加电继电器2等。电磁开关5用于在与电机相反的方向上(图3中向右方向)移动小齿轮可移动部件,并且断开或闭合在下面描述的电机电路中设置的主触点,稍后描述主触点。电机加电继电器2与电阻器7一体形成以减小从电池6流到电机3的开动电流。注意,可以在电机3和输出轴4之间提供减速单元,如行星齿轮减速单元,用于降低电机3的转动以增强扭矩。
图3示出用于驱动和控制启动器1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电池6、启动开关42、用于对电机加电的电机电路M以及用于驱动小齿轮可移动部件的启动器继电器12;电机电路M包括电机加电继电器2,在下文中称为继电器2。
电机3是公知的换向器电机,其包括由永磁体或电磁体(未示出)构成的场(未示出)、具有换向器3a的电枢3b、安装在换向器3a的外围上的电刷8等。特别地,电机3适于基于由通过电刷8和换向器3a加电的电枢3b产生的磁场和由所述场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转动输出轴4。
小齿轮可移动部件由离合器9和小齿轮10组成。
离合器9由安装在输出轴4的外围上相互螺旋花键啮合的外部、与小齿轮10设置在一起的内部、用于中断外部和内部之间转动力的传送的辊子等组成。离合器9被设计为单向离合器,其仅在从外侧(输出轴4)向内侧(小齿轮10)的一个方向上通过该辊子传送转动力。
为了启动引擎,通过稍后描述的制动器在与引擎的环形齿轮11啮合的输出轴4的外围上在反电机方向(远离电机3的方向)的操作,移动小齿轮10。当电机3被驱动时,电机3的转动力通过小齿轮10的转动传送到环形齿轮11,从而使环形齿轮11转动。环形齿轮11的转动启动引擎。
电磁开关5由激励线圈13和柱塞14组成。激励线圈13通过启动器继电器12与电池6相连。柱塞14被设置在激励线圈13的内部以可在激励线圈13的轴向上移动。
换挡杆15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换挡杆15的一端可摆动地附接到柱塞14的一端,换挡杆15的另一端可摆动地附接到小齿轮可移动部件。
电磁开关5用于通过由被激励的激励线圈13形成的电磁体的吸引力在轴向上移动柱塞14,从而利用柱塞14的移动断开或闭合主触点,并且通过换挡杆15在反电机方向上移动小齿轮可移动部件。注意,电磁开关5和换挡杆15构成用于驱动上述小齿轮可移动部件的制动器。
电机电路M中的主触点由例如一对静态触点16和17和可移动触点18组成。静态触点16和17被布置成与柱塞14的另一端相对,并且通过两个螺栓(未示出)分别耦合到电池侧和电机侧。可移动触点18附接到例如柱塞14的另一端,并且被布置为可利用柱塞14的移动在柱塞14的轴向上移动。特别地,可移动触点18可以随着柱塞14的轴向移动而移动以抵接到静态触点16和17上或者与其分开。
也就是说,当可移动触点18通过柱塞14的驱动抵接到该对静态触点16和17上时,这两个静态触点16和17导通,使得电机电路M闭合(接通)。当可移动触点18与该对静态触点16和17分开时,电机电路M打开(断开)。注意,这两个端子螺栓中与电机电路M的高电位侧(电池侧)相连的端子螺栓将被称为B端子螺栓,并且与电机电路M的低电位侧(电机侧)相连的另一个端子螺栓将被称为M端子螺栓。
接下来,将基于图1详细描述被称为继电器2的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结构。
继电器2包括电阻器7、继电器触点(稍后描述)以及被加电时形成电磁体的继电器线圈19;该继电器触点可以连接在电池6和电机3之间同时绕过电阻器7。继电器2用于根据继电器线圈19的激励状态而断开或闭合继电器触点。
特别地,继电器2包括继电器外壳20、树脂线轴33、上述继电器线圈(线圈体)19以及磁板21。继电器外壳20用作磁路(磁轭)。继电器线圈19容纳在继电器外壳20中。磁板21由金属结构制成,如铁,并且布置为与继电器线圈19的一端(图1中的左侧)相邻。继电器2还包括可移动磁芯22、分隔壁部件23和固定磁芯24。可移动磁芯22被设置在继电器线圈19内部以可在继电器线圈19的轴向上移动。分隔壁部件23被布置为与继电器线圈19的另一端相邻。固定磁芯24被布置为在轴向上与可移动磁芯22相对。
此外,继电器2包括树脂触点盖25、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以及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触点盖25固定到继电器外壳20,同时使继电器外壳20的开口部分闭合,稍后描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固定到触点盖25。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分别通过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与电池6和静态触点16相连。另外,继电器2包括可移动触点30、电阻器7、控制电路31、触点压力弹簧40等。可移动触点30电中断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之间的路径。电阻器7电连接在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之间。控制电路31用于控制继电器线圈19的激励状态。
继电器外壳20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继电器外壳20在其中心方向上的一端(图1中的左侧)具有平坦的底部20a,并且在其中心轴向上的另一端具有开口部分。注意,如上所述,在图1中所示的继电器2中,继电器外壳20的其中心轴向的左侧将被称为“一端侧”,并且继电器外壳20的其中心轴向的右侧将被称为“另一端侧”。
继电器外壳20例如通过冲压成形工艺制成。继电器外壳20被构造为在其轴向上一端侧(底部20a侧)的内径略长于另一端侧(开口部分侧)的内径;继电器线圈19将被包含在继电器外壳20的一端侧中。继电器外壳20在一端侧的内周边和另一端侧的内周边之间的边界处形成有阶梯部分(阶梯肩部)。
金属支架32例如通过焊接机械地连接在继电器外壳20的底部20a的外侧表面上。电机加电继电器2通过支架32固定到启动器1的罩(未示出)。
线轴33为中空的圆柱体,并且在其轴向的两端具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线轴33共轴地包含在继电器外壳20中,其第一凸缘被定位为接触磁板21或靠近磁板21。
继电器线圈19包括围绕线轴33缠绕的导线。参考图3,继电器线圈19的一端与控制电路31相连,作为高电位侧,另一端通过作为磁部件的继电器外壳20接地,作为低电位侧。
磁板21例如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分隔壁部件。磁板21被形成为基本上环形形状,厚度与继电器外壳20的厚度基本相同,并且在其轴心处具有圆孔(圆柱形开口)。磁板21构成继电器外壳20和可移动磁芯22之间的径向磁路(一对磁路)。该圆孔开口的内径略大于可移动磁芯22的外径;该间隙允许可移动磁芯22在该圆孔内部在轴向上移动。例如,磁板21的圆柱形开口的内径与线轴33的内周边的直径基本相同,磁板21的圆柱形开口与线轴33的内周边开口在它们的轴向上连通。
可移动磁芯22具有例如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并且被设置在磁板21的开口中和线轴33的内圆周开口中,以可在线轴33的轴向上的移动。可移动磁芯22在穿过其径向中心的轴截面具有H形状(图1中的截面形状),在其轴向上的两端设置圆柱形凹入部分(凹槽)。可移动磁芯22与底部20a相对的一端相对于磁板21向底部20a凸出。
例如由非磁性部件(如树脂和橡胶)制成的间隔部件34被布置在可移动磁芯22和磁板21之间。注意,间隔部件34可以只布置在继电器外壳20的底部20a和可移动磁芯22之间。也就是说,继电器外壳20的底部20a和磁板21之间可以不配置间隔部件34,从而在它们之间提供间隙(空间)。作为选择,厚度增加的磁板21可以抵接到继电器外壳20的底部20a上,只要可移动磁芯22可以正确移动即可。
例如由铁制成的分隔壁部件23构成例如本发明的第二分隔壁部件。分隔壁部件23被形成为基本上环形形状,其厚度大于继电器外壳20的厚度,并且在其径向中心具有圆柱形开口。分隔壁部件23具有外周边。分隔部件23的外环周边的线圈侧端(图1中外周边的左侧端)在其厚度方向上抵接到继电器外壳20的内周边处形成的肩部上,线轴33的第二凸缘连接到分隔壁部件23的线圈侧端表面。特别地,分隔壁部件23调节线圈19和继电器2的外围部件的位置。分隔壁部件23还形成从继电器外壳20的内周边径向延伸的磁路(磁路的一部分)。
固定磁芯24被设置为与分隔壁23的内周边连续一体,同时在其轴向上从分隔壁23向可移动磁芯22凸出以进入继电器线圈19(线轴33)的内周边开口,使得它被布置为在可移动磁芯22的轴向上与可移动磁芯22相对。例如,分隔壁部件23和固定磁芯24的每个圆柱形开口的内径与可移动磁芯22的圆柱形凹入部分的内径基本相同,使得固定磁芯24的圆柱形开口与可移动磁芯22的圆柱形凹入部分在它们的轴向上面对。注意,分隔壁部件23和固定磁芯24不需要一体设置。它们可以被分开设置并且相互机械和电连接以形成连续的磁路。
分隔壁部件23和固定磁芯24被统称为磁路组件。该磁路部件与控制电路31一起模制在与线轴33一体形成的树脂部件33a中,使得磁路组件与线轴33一体化。
磁路组件的分隔壁部件23和固定磁芯24的圆柱形开口构成通孔,该通孔容纳从其穿过的轴35,稍后描述轴35。
触点盖25具有基本上空心的圆柱形形状,在其轴向上的一端具有管状腿部25a,并且在其轴向的另一端具有底部。腿部25a的一端插入继电器外壳20的开口部分中,从而装配成继电器外壳20,同时与分隔壁23的反线圈侧(右侧)端表面的外周边接触。将继电器外壳20的开口端压接在腿部25a的部分周边或整个周边上使其触点盖25固定在继电器外壳20中。
密封部件36(如O形环)在触点盖25和继电器外壳20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水等从外部进入。
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通过线缆与电池6的正端子相连。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通过金属连接部件、线缆等与电磁开关5的B端子螺栓相连。参考图1,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中的每一个具有螺栓形状;每个螺栓的头部布置在触点盖25的内部,并且其螺纹部分向触点盖25的外部凸出,同时穿过在盖25的底部贯通形成的通孔,从而利用垫圈37和38固定到触点盖25。
继电器触点由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构成。可移动触点30抵接到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上使静态触点28和29通过可移动触点30导电,从而使继电器2闭合(接通)。可移动触点30与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分离使继电器2分开(断开)。
第一静态触点28位于触点盖25的内部空间(被称为触点室39)中,与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电连接,并且被机械固定;触点室39相对于分隔壁23形成在反线圈侧。
与第一静态触点28类似,第二静态触点29位于触点室39中,与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电连接,并且被机械固定。
注意,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可以例如分别与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的螺栓头部一体化。
可移动触点30与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相比在轴向上更靠近另一端侧。可移动触点30通过继电器线圈19断电而受到触点压力弹簧40的负荷,从而它被挤压以与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接触(即,如图1中所示,继电器2闭合)。当继电器线圈19被加电时,被吸引抵接到固定磁芯24上的可移动磁芯22的移动通过轴35传送到可移动触点30。然后,可移动触点30在轴向上向另一端侧(图1中的右侧)移动,同时压缩触点压力弹簧40从而与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分开(也就是说,继电器2被分开)。
特别地,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2具有常闭触点结构,其中继电器触点通过继电器线圈19断电而闭合。
树脂部件33a被形成为具有环,在其径向中心具有圆柱形开口。引导部件33b被一体形成以与树脂部件33a的内表面连续。引导部件33b在其轴向上从树脂部件33a向可移动磁芯22凸出,以安装在磁路组件中形成的通孔中。
轴35被设置为与可移动磁芯22分开,并且由树脂部件制成。轴35在轴向上穿过引导部件33b的圆柱形开口。
轴35在其一端的头部形成有凸缘35a。凸缘35a安装在可移动磁芯22中形成的一个凹入部分中,并且与凸缘35a相对。轴35的另一端的表面不抵接到可移动触点30上以确保当继电器线圈19断电时轴35和可移动触点30之间有微小间隙。然而,轴35的另一端的表面可以轻微抵接到可移动触点30的表面上,只要对可移动触点30与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之间由触点压力弹簧40施加的接触压力没有影响即可,也就是说,只要保持接触压力即可。
在磁路组件的通孔的内周边表面和轴35的外周边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以及凸缘35a和引导部件33b之间,布置回位弹簧41,该回位弹簧41用于使可移动磁芯22向设定侧(与固定磁芯相对的方向)与固定磁芯24分开。回位弹簧41的一端由轴35的凸缘35a支撑,另一端由引导部件33b的轴向表面支撑。这导致轴35被回位弹簧41的负荷通过安装在可移动磁芯22的凹入部分中的凸缘35a压在可移动磁芯22上。
电阻器7用于减小当电磁开关5的主触点闭合时引起的电涌电流。特别地,电阻器7布置在触点室39中,其一端电学地且机械地接合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的螺栓头部,并且其另一端电学地且机械地接合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的螺栓头部。
电阻器7被布置为在其自己、触点盖25的内周边表面以及树脂部件33a的表面之间提供预设的空间,以防止电阻器7抵接到轴35的外周边表面上并且防止树脂触点盖25和树脂部件33a受到电阻器7的炽热的热损坏。
例如,如图1中所示,电阻器7包括电学地且机械地接合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的螺栓头部的一端7a、电学地且机械地接合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的螺栓头部的另一端7b以及连续接合在一端7a和另一端7b之间的接头部分7c。在一端7a和另一端7b之间,接头部分7c绕过轴35并且延伸以在自己、触点盖25的内周边表面以及树脂部件33a的表面之间提供预设的空间。
参考图3,控制电路31与电源线L1电连接,电源线L1用于将电力从电池6提供给继电器线圈19,并且控制电路31在电学上布置在继电器线圈19的上游。控制电路31还通过信号线L2与启动开关42电连接,信号线L2用于传送触发信号以开动控制电路31。
例如,控制电路31由IC构成。特别地,控制电路31包括内部电路元件和保护内部电路元件的封装体P。控制电路31被布置在继电器外壳20中,封装体P与分隔壁部件23的表面紧密接触,并且控制电路31与磁路组件一起模制在与上述线轴33一体形成的树脂部件33a中。这意味着控制电路31和磁路组件利用构成树脂部件33a和线轴33的树脂模制而成。
注意,控制电路31可以布置在继电器外壳20中,封装体P与分隔壁部件23的表面紧密接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控制电路31安装在分隔壁部件23的反线圈侧(图1中的右侧)的表面上以被模制在树脂部件33a中。然而,如图2中所示,控制电路31可以安装在分隔壁部件23的线圈侧(图1中的左侧)的表面上以被模制在线轴33的第二凸缘中。
接下来,在下文中描述启动器1的操作。
当图3中所示的启动开关42接通时,启动器继电器12被闭合,并且触发信号被传送到控制电路31,使得驱动信号从控制电路31输送到电机加电继电器2。注意,启动开关42适于响应于用户的手动操作而被接通。在安装有用于自动控制引擎的停止和重新启动的空转减少系统的车辆中,启动开关42适于在通过执行空转停止操作而停止引擎(引擎输出轴的转动停止)之后,或者在直到引擎停止的减速时间段期间,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如松开制动器操作和移动到驱动范围的操作,被接通。
当通过启动器继电器12的闭合激励线圈13被加电时,形成电磁体,使得柱塞14被吸引。柱塞14的移动通过换挡杆15使小齿轮10与离合器9一起向反电机方向移动,小齿轮10在输出轴4的外周边表面上通过螺旋花键转动,使得小齿轮10通过其轴端表面抵接到环形齿轮11的轴端表面上而停止。柱塞14的移动使可移动触点18抵接到静态触点16和17上,以基本上与小齿轮10抵接到环形齿轮11上同步地闭合主触点(实际上,产生轻微的机械延迟)。
注意,小齿轮10可能以非常低的概率平滑地与环形齿轮11啮合而不抵接到环形齿轮11上。正常地,小齿轮10很可能抵接到环形齿轮11的端面上。
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电路31,给继电器2的驱动信号在预定的持续时间接通,之后断开。如图3中所示,该接通状态驱动信号使继电器线圈19加电。继电器线圈19的加电使可移动磁芯22对抗回位弹簧41的偏置力向继电器2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右侧)移动,从而轴35向继电器2的另一端侧移动以向继电器2的另一端侧挤压可移动触点30。结果,可移动触点30与静态触点28和29分离。也就是说,继电器2的继电器触点打开(断开)。
如图3中所示,当继电器触点打开时,因为主触点闭合,所以电流从电池6经由电阻器7流过电机3。此时,电阻器7的作用使低于电池6的全电压的电压施加到电机3,使得受限的电流流过电机3。特别地,主触点的接通限制从电池6流出电涌电流,因此减小了电池6上的端电压下降。这使得可以防止基于来自电池6的电力操作的车内电子装置如仪表和音频装置的“暂时中断”。
流过电机3的受限电流使电机3以低速度转动。这导致抵接到环形齿轮11上的小齿轮10与环形齿轮11啮合。
在电机3的转动之下小齿轮10与环形齿轮11啮合之后,施加到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驱动信号断开。这使继电器线圈19断电,使得可移动磁芯22通过回位弹簧41的偏置力与固定磁芯24分开,以向继电器2的一端侧(设定侧)移动。可移动磁芯22的移动使轴35向继电器2的一端侧移动,去除从轴35施加到可移动触点30的压力。结果,可移动触点30通过触点压力弹簧40的偏置力向继电器2的一端侧移动,从而抵接到静态触点28和29上。这使继电器2的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
继电器触点的闭合形成使电阻器7的两端短路的导电路径,这使得基于电池3的全电压对电机3加电,导致电机3以高速度转动。电机3的高速度转动从小齿轮10传送到环形齿轮11,从而启动引擎。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继电器2中包括用于接通或断开继电器2的控制电路31。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1容纳在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罩中;该罩由继电器外壳20和触点盖25构成。这导致消除了控制电路的任何专用罩,减小了在控制电路31和继电器2之间布线用的连接点,如连接器,并且简化了继电器2周围的布线。这使得可以提高继电器2的可靠性。
在继电器2中包含控制电路31有助于控制电路31和继电器线圈19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因为不需要确保将控制电路31与继电器2分开安装所需的空间,所以提高了安装性。
另外,如果将控制电路31与继电器2分开安装,如布置在继电器2的外部,那么连接在控制电路31和继电器线圈19之间的电线将暴露于外部。这在排布电线时将需要注意,并且可能由于外部振动,如引擎振动,而线路断开。
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1和继电器线圈19之间的电连接在继电器2的罩内完成。这消除了在外部排布用于连接控制电路31和继电器线圈19的电线的需要,并且线路不可能因为振动而断开。另外,因为控制电路31存放在继电器2的罩中,所以可以通过继电器2的罩防水,从而可以提高可靠性和环境抵抗力。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将IC用作控制电路31,所以例如与安装有多个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相比,可以提高耐热性。另外,控制电路31的封装体P与具有散热性的金属分隔壁部件23紧密接触附接。这可以将由于电路损耗而产生的热(焦耳热)传送到分隔壁部件23,从而提高电路寿命并增加加电持续时间。控制电路31还与分隔壁部件23一起模制在与线轴33一体形成的树脂部件33a中。这可靠地固定了控制电路31,并且防止继电器触点的磨损粉末沉积在IC端子之间,从而防止IC端子之间的绝缘属性由于该磨损粉末而减小。
这提高了控制电路31的环境抵抗力,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和振动较苛刻的条件下无问题地使用继电器2。
此外,如图3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31与用于将电力从电池6提供给继电器线圈19的电源线L1电连接,并且在电学上布置在继电器线圈19的上游。利用该配置,只将控制电路31插在电力输入端子和继电器线圈19之间就允许控制电路31工作而不广泛地改变电力输入端子、继电器线圈19的信号输入端子以及继电器线圈19的接地端子的信号路线。这使得可以容易地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电路31用于类似的电磁继电器。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也像第一实施例那样使用IC作为控制电路31。此外,如图4中所示,IC的封装体P与磁板21的反线圈侧(图4中的左侧)的表面紧密接触地附接。如图4中所示,控制电路31模制在树脂间隔部件34中,换句话说,控制电路31模制在构成树脂间隔部件34的树脂中。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1容纳在继电器2的罩中。这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另外,由金属结构(如铁)制成的磁板21具有散热性。因此,将IC(控制电路31)的封装体P与磁板21紧密接触地附接允许由于控制电路31的损耗而产生的热被传送到磁板21。这提高了控制电路的寿命并且增加了继电器2的加电持续时间。
控制电路31被模制在树脂间隔部件34中。这允许控制电路31被可靠地固定,并且防止继电器触点的磨损粉末沉积在IC端子之间,从而防止IC端子之间的绝缘属性由于该磨损粉末而减小。
这提高了控制电路31的环境性抵抗力,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和振动较苛刻的条件下无问题地使用继电器2。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5,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2具有常闭触点结构,其中当继电器线圈19被加电时,继电器触点闭合。
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继电器2被布置为在继电器2的轴向上反转固定磁芯24和可移动磁芯22之间的位置关系。
特别地,例如具有圆柱形形状的固定磁芯24被布置为其一端的凸缘安装在具有例如扁圆形形状的金属磁板21的线圈侧(图1中的右侧)的表面上。可移动磁芯22被布置为它的一端与固定磁芯24相对。在可移动磁芯22的另一圆角端上形成的管状凹入部分中安放轴35的一端,可移动磁芯22的所述另一端比所述一端的半径宽。轴35的另一端的表面通过触点压力弹簧40的偏置抵接到可移动触点30上。
在固定磁芯24的凸缘和可移动磁芯22的另一端之间提供回位弹簧41;通过继电器线圈19断电,回位弹簧41在可移动磁芯22与固定磁芯24分开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磁芯22。这导致,通过继电器线圈19断电而使得可移动触点30与固定触点28和29(图5中仅示出第二固定触点29)不接触(继电器触点打开)。
特别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当继电器线圈19被加电时,可移动线圈22被拉动以对抗可移动磁芯22和固定磁芯24之间的回位弹簧41的反作用力抵接到固定磁芯24上,也就是说,可移动磁芯22向图5中所示的左方向上移动。这导致被触点压力弹簧40推动的可移动触点30抵接到第一和第二固定触点28和29上,从而闭合继电器触点。
另一方面,通过继电器线圈19断电,可移动磁芯22被回位弹簧41的反作用力挤压以返回到设定侧(在与固定磁芯相对的方向上)。这导致可移动触点30对抗触点压力弹簧40的反作用力而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点28和29分开,从而打开继电器触点。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一样,可以使用IC的控制电路31被附接为使得IC的封装体P与磁板21的反固定磁芯侧的表面紧密接触,并且被模制在与线轴33一体形成的树脂部件33a中。
注意,图5中的参考标号43代表从触点盖25伸出的外部端子。外部端子43与控制电路31电连接;外部端子43允许控制电路31在外部发送和接收信号。
如上所述,对于具有敞开触点结构的电机加电继电器2来说,容纳在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罩中的控制电路31实现类似的效果。与第二实施例一样,IC封装体P附接到金属磁板21,其间紧密接触,并且与磁板21一起模制在树脂部件33a中。这提高了控制电路31的环境抵抗力,从而可以在环境温度和振动较苛刻的条件下无问题地使用继电器2。
(第四实施例)
与第三实施例一样,第四实施例是控制电路31(IC)容纳在常开继电器2的罩中的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信号传送路径,该信号传送路径用于将通过从触点盖25伸出的外部端子43所输入的信号传送到控制电路31。
如图6中所示,该信号传送路径例如由与外部端子43一体形成的信号传送端子44形成。信号传送端子44被二次模制在支撑继电器线圈19的内径的线轴33的圆柱体内部。
与第三实施例类似,控制电路31包括IC,IC的封装体P与磁板21一起模制在树脂中,同时与磁板21紧密接触。从控制电路31伸出的端子31a与信号传送端子43的一端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送端子44模制在线轴33的圆柱体内部以形成从外部端子43经由信号传送端子44到控制电路31的信号传送路径。
上述配置消除了在围绕线轴33缠绕的继电器线圈19的径向外侧排布用于例如控制电路31和外部端子43之间电连接的包覆导线的需要。也就是说,不需要确保在继电器线圈19的径向外部排布包覆导线所需的空间。这可以减小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尺寸。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端子43和信号传送端子44被一体设置,但是它们可以是分开的,而彼此电耦合。
(第五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1与用于将电力从电池6提供给继电器线圈19的电源线L1电连接,从而处于继电器线圈19的上游。然而,在第五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控制电路31与继电器线圈19的电源线L1电连接,从而处于继电器线圈19的下游。注意,控制电路31适于通过与电源线L1分开的支线B加电。
在该配置中,切换元件47插在继电器线圈19的导线的低电位端和地之间的控制电路31中;切换元件47控制继电器线圈19的加电状态。特别地,控制电路31响应于触发信号接通切换元件47,以给继电器线圈19加电,并且控制电路31断开切换元件47,以使继电器线圈19断电。
本实施例的配置允许从继电器线圈19流出的电流从控制电路31的接地端子流到地。也就是说,控制电路31的接地端子被共享作为继电器线圈19的接地端子。这减少了端子的数目。
(第六实施例)
参考图8和图9,第六实施例是公共线L3被共享作为用于向控制电路31提供电力的电源线、用于向继电器线圈19提供电力的电源线和用于将触发信号传送到控制电路31以开动控制电路31的信号线。公共线L3与加电线45相连,加电线45用于经由启动器继电器12从电池6向电磁开关5的激励线圈13加电。这允许从加电线45经由公共线L3向控制电路31和继电器线圈19中的每一个施加电力,并且允许从加电线45经由公共线L3捕获触发信号。
上述配置将公共线用于电源线和信号线,从而消除了仅用于电力供应的线路。这减少了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端子数目,从而使其简化。因此,仅通过从电磁开关5的加电线45向其提供分支信号,电机加电继电器2就可以操作,而不需要广泛地改变现有布线。
注意,在第六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控制电路31可以布置在继电器线圈19的上游,或者可以布置在继电器线圈19的下游(见图9)。
(第七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是根据第六实施例描述的配置的变形例,即如下配置:公共线L3被共享作为电源线和信号线,并且公共线L3与用于给电磁开关5加电的激励线圈13的加电线45相连(见图9)。特别地,如图10中所示,电涌吸收元件46和作为切换元件的例子的MOSFET47被设置在控制电路31中;电涌吸收元件46和MOSFET47相互串联连接。
例如使用二极管作为电涌吸收元件46。二极管46的阴极与公共线L3相连,并且阳极与继电器线圈19的导线的低电位端相连。二极管46用于吸收继电器线圈19被断电时(换句话说,提供在加电线45上的启动器继电器45打开时)产生的电涌。
如上所述,MOSFET47是控制继电器线圈19的加电状态的切换元件。从电磁开关5的激励线圈13流出,穿过加电线45进入控制电路31的电涌被MOSFET47中形成的固有二极管吸收。
上述配置减小了由于停止电力供应时在电磁开关5的激励线圈13中产生的电涌而从启动器继电器12的触点产生的电弧,从而提高启动器继电器12的寿命。
(第八实施例)
在第八实施例中,将描述在容纳在电机加电继电器2的罩中的控制电路31中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如图1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31包括下列中的任一个或至少一些:防止开动电流减小的功能F1、温度保护功能F2、过电流保护功能F3和调节电阻器加电持续时间的功能F4。注意,在图11中,控制电路31配备有全部功能F1至F4,但是如上所述,控制电路31可以配备功能F1至F4中的任一个。
防止开动电流减小的功能F1是例如在用于自动控制引擎停止和重新启动的空转减小车辆中使用功能;该功能防止在该系统中禁止空转减小期间(换句话说,在引擎难以转动曲柄的冷时间段期间)电机3的开动电流减小。例如,当从继电器2的外部装置D(如ECU)发出防止开动电流减小的信号时,该功能在引擎启动时不经由电阻器7对电机3加电,而是基于电池6的全电压对电机3加电。这使得即使在引擎难以转动曲柄的零时间段期间也可以提高引擎的启动性能。
温度保护功能F2具有检测控制电路31本身的温度或者环境温度的功能。结果,当检测到超过预设的容许温度的异常温度时,温度保护功能F2断开向控制电路31施加的电力。这防止了由于在异常温度时使用控制电路31而导致的电路故障。
过电流保护功能F3是当超过预设的容许电流的过电流流过时断开向控制电路31提供电力的功能。这防止了由于过电流流过所要求保护的控制电路31而导致的电路故障。
功能F4是在电机3开动时经由电阻器7对电机3加电时调节电阻器7的加电持续时间的功能。例如,当根据作为继电器2的外部装置D的启动器1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出启动器1处于其温度超过预设温度的高温状态时,功能F4增加电阻器7的加电持续时间,即,继电器触点打开的持续时间。结果,可以提高引擎的启动性能,并且以平衡的方式提供启动器电流,从而减小由启动器电流产生的电池6上的电压下降。
(第九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电机加电继电器2具有常闭触点结构,其中通过继电器线圈19断电,可移动触点30抵接到第一静态触点28和第二静态触点29上,使得继电器触点闭合。
另外,控制电路31布置在触点室39中,并且至少配备第八实施例中描述的四个功能F1至F4中的温度保护功能F2。
当电阻器7被加电时,控制电路31受到从电阻器7发出的辐射热。注意,如图2、4、5或6中所示,控制电路31被布置为与电阻器7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防止在温度保护功能开动之前由于电阻器7的热量导致的控制电路31的故障。换句话说,控制电路31位于当从电阻器7产生热量时允许有效进行温度保护功能的区域中。
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当控制电路31检测到由电阻器7的异常连续加电引起的由电阻器7产生的热量导致的异常温度时,温度保护功能F2起作用,以断开向控制电路31提供电力。这使控制电路31去开动以中断给继电器线圈19的驱动信号;该中断闭合了继电器触点以形成绕过电阻器7的加电路径。这导致流过电阻器7的电流受到限制,从而减少从电阻器7产生的热量。这防止由于电阻器7的这种异常发热导致电阻器7熔化。
之后,当该系统返回到正常时,因为电阻器7没有熔化,所以不需要更换电阻器7,从而电阻器7可以连续使用。另外,当该系统回到正常时,因为控制电路31不存在任何故障,所以继电器2正常操作。
(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例子,电阻器7的两端分别接合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的螺栓头部。然而,电阻器7的两端不需要分别直接接合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的螺栓头部,只要根据本发明的继电器2的电阻器7电连接在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之间即可。也就是说,电阻器7的两端可以分别间接地接合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26和第二外部连接端子27的螺栓头部。
继电器2的继电器外壳20具有有底的圆柱形形状,但是它不需要具有圆柱形形状。特别地,继电器外壳20可以具有如下形状: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为多边形,如矩形和六边形。
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继电器2被设置在电磁开关5的主触点的上游,但是它可以被设置在主触点的下游,即,设置在M端子螺栓和电机3之间。
附图标号说明
1启动器
2电机加电继电器(电磁继电器)
3电机
5电磁开关(启动器的电磁开关)
6电池
7电阻元件
12启动器继电器
13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
19继电器线圈
20继电器外壳(有底的外壳或罩)
22a继电器外壳的底部
21磁板(第一分隔壁部件)
22可移动磁芯
23分隔壁部件(第二分隔壁部件)
24固定磁芯
25触点盖(罩)
26第一外部连接端子
27第二外部连接端子
28第一静态触点
29第二静态触点
30可移动触点
31控制电路
33线轴
33a与线轴一体形成的树脂部件
39触点室
43外部端子
44信号传送端子
45加电线
46电涌吸收元件
47MOSFET

Claims (9)

1.一种用于启动启动器的电机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电阻器,用于减小从电池流到所述电机以开动所述电机的开动电流;
继电器触点,用于使所述开动电流绕过所述电阻器流动;
继电器线圈,当所述继电器线圈被加电被激励时,所述继电器线圈形成电磁体;
控制电路,其控制用于开动所述电机的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以断开或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从而经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机的加电;
外壳,所述外壳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轴向上的一端具有底部,而在所述轴向上在另一端具有开放的开口部分,
所述继电器线圈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可移动磁芯,其可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内部沿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轴向移动;
固定磁芯,其被布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可移动磁芯相对;
第一分隔壁部件;
第二分隔壁部件,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分别被布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轴向上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各自形成磁路的一部分;
树脂盖,其固定到所述外壳并封闭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分;
所述继电器触点的第一静态触点,其位于触点室内,该触点室是所述盖的内部空间,所述触点室相对于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形成在反线圈侧,所述第一静态触点通过固定到所述盖的第一外部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相连;
所述继电器触点的第二静态触点,其位于所述触点室中并且通过固定到所述盖的第二外部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机相连;以及
可移动触点,其能够随着所述可移动磁芯的移动而在所述触点室中在轴向上移动,
所述电阻器在所述触点室中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端子之间,
其中:
所述继电器触点在所述可移动触点抵接到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上时闭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通过所述可移动触点电导通,并且所述继电器触点在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分开时断开;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IC;
所述控制电路的所述IC和所述电阻器被结合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以及
所述IC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保护其内包含的电路元件,并且所述封装体被附接为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中的任一个紧邻,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均由金属部件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线圈包括:线圈体;以及树脂线轴,所述线圈体绕着作为框架的树脂线轴缠绕,
其中所述IC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件中更靠近所述封装体的分隔壁部件一起模制在树脂部件中,所述树脂部件与所述树脂线轴一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还包括:
从所述盖伸出到外部的外部端子;以及
信号传送端子,其将经由所述外部端子输入的信号传送到所述IC,所述信号传送端子被二次模制在所述线轴的圆柱体内部,所述圆柱体支撑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内径,
其中所述IC与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一起模制在所述树脂部件中,其中所述封装体紧邻所述第一分隔壁部件,并且通过所述信号传送端子与所述外部端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具有下列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开动电流减小防止功能,其在启动引擎时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以基于所述电池的全电压对所述电机加电而不经由所述电阻器对所述电机加电;
温度保护功能,其在检测到超过预设的容许温度的异常温度时,断开对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的电力;
过电流保护功能,其在检测到超过预设的容许电流的过电流流过时,断开向所述控制电路施加的电力;以及
电阻元件加电持续时间调节功能,其在启动所述引擎时调节经由所述电阻器给所述电机加电时的电阻器加电持续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电磁继电器具有常闭触点结构,其中所述可移动触点随着所述继电器线圈断电而抵接到所述第一静态触点和所述第二静态触点上,以使得所述继电器触点闭合,并且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具有所述温度保护功能并且被放置在所述触点室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将电力从所述电池提供到所述继电器线圈,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在电气上被放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上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将电力从所述电池提供到所述继电器线圈,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在电气上被放置在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还包括:
公共线,所述公共线被共享作为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提供电力的电源线、用于向所述继电器线圈提供电力的电源线和用于传送触发信号以开动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线,
其中所述公共线与加电线相连,所述加电线用于通过启动器继电器基于所述电池对用于启动器的电磁开关的激励线圈加电,所述公共线接收用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力供应,并且捕获所述触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MOSFET,所述MOSFET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以及电涌吸收元件,所述电涌吸收元件吸收在所述启动器继电器断开时出现的电涌。
CN201180004490.7A 2010-01-12 2011-01-06 电磁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3567A JP5504899B2 (ja) 2010-01-12 2010-01-12 電磁継電器
JP2010-003567 2010-01-12
PCT/JP2011/050111 WO2011086967A1 (ja) 2010-01-12 2011-01-06 電磁継電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4274.3A Division CN104319185A (zh) 2010-01-12 2011-01-06 引擎启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251A CN102640251A (zh) 2012-08-15
CN102640251B true CN10264025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30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4274.3A Pending CN104319185A (zh) 2010-01-12 2011-01-06 引擎启动系统
CN20118000449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251B (zh) 2010-01-12 2011-01-06 电磁继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4274.3A Pending CN104319185A (zh) 2010-01-12 2011-01-06 引擎启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562508B2 (zh)
EP (1) EP2472546B1 (zh)
JP (1) JP5504899B2 (zh)
KR (2) KR101418953B1 (zh)
CN (2) CN104319185A (zh)
WO (1) WO20110869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2098A1 (de) * 2008-05-30 2009-12-03 Robert Bosch Gmbh Einrückrelais für Starter von Brennkraftmaschinen
DE102009047163A1 (de) * 2009-11-26 2011-06-01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Startvorrichtung
JP2011185196A (ja) * 2010-03-10 2011-09-22 Denso Corp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5488233B2 (ja) * 2010-06-11 2014-05-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JP5862091B2 (ja) * 2011-07-27 2016-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JP5720482B2 (ja) * 2011-08-10 2015-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電磁継電器の製造方法
US8653915B2 (en) * 2011-10-26 2014-02-18 Trumpet Holdings, Inc. Electrical contactor
DE112012004753T5 (de) * 2011-11-15 2014-11-13 Remy Technologies, Llc Startersystem
KR101245481B1 (ko) * 2011-12-14 2013-03-2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모터스타터 모듈
JP5880098B2 (ja) * 2012-02-09 2016-03-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の自動停止再始動制御装置
JP5953804B2 (ja) 2012-02-22 2016-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車両の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6071376B2 (ja) * 2012-09-21 2017-02-0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043655B2 (ja) * 2013-02-28 2016-12-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5949651B2 (ja) * 2013-04-23 2016-07-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JP6069127B2 (ja) * 2013-08-08 2017-02-01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
KR101825767B1 (ko) * 2013-08-20 2018-02-05 주식회사 만도 기계식 릴레이 고착상태 회복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69717B1 (ko) * 2014-01-27 2018-06-2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개폐장치
CN107002623B (zh) * 2014-12-04 2019-06-04 瑞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控制继电器开关的起动机系统
KR200489019Y1 (ko) * 2015-07-02 2019-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CN104934803A (zh) * 2015-07-10 2015-09-23 项泽玉 智能可断电接线片
DE102016107127A1 (de) * 2016-01-29 2017-08-03 Epcos Ag Relais
WO2017187493A1 (ja) * 2016-04-26 2017-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JP6230661B1 (ja) * 2016-06-13 2017-1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継電器
WO2019002900A1 (en) * 2017-06-26 2019-01-03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DEVICE FOR SWITCHING A STARTING DEVICE FOR AN ENGINE
JP7024463B2 (ja) * 2018-02-01 2022-02-2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管理装置、蓄電装置、蓄電素子の管理方法
WO2020231974A1 (en) * 2019-05-13 2020-11-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Contactless trigger with rotational magnetic sensor for a power tool
JP2021048092A (ja) * 2019-09-19 2021-03-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20210249872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system
JP6906657B1 (ja) * 2020-05-19 2021-07-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WO2022054871A1 (ja) * 2020-09-10 2022-03-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接触器、その故障検知方法、及び接触器の製造方法
CN112466717B (zh) * 2020-12-07 2023-09-26 浙江沃森泵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控的交流接触器
EP4120811A3 (en) * 2021-07-16 2023-04-12 Auto Motive Power Inc. Cold plate for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WO2024122221A1 (ja) * 2022-12-05 2024-06-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CN219435771U (zh) * 2023-02-28 2023-07-28 深圳市和生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控制系统及电磁继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1545A1 (fr) * 1995-06-27 1997-01-0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Contacteur de démarreur comportant un circuit électronique de commande intégré au contacteur, et démarreur de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contacteur
EP2080897A2 (en) * 2008-01-18 2009-07-22 Denso Corporation Starter with increased mounting capability
CN101514665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改进的电阻布置的起动机电磁开关
EP2128426A2 (en) * 2008-05-29 2009-12-02 Denso Corporation Starter having delay circuit
CN101645372A (zh) * 2008-08-07 2010-02-10 株式会社电装 配备有内置电子控制电路的电磁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021203U (de) 1970-06-06 1971-12-02 Bosch Gmbh Robert Ueberlast-schutzeinrichtung fuer elektrische maschinen mit schleifbuersten.
JPS61229968A (ja) * 1985-04-02 1986-10-14 Nippon Denso Co Ltd 電動式燃料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FR2736099B1 (fr) 1995-06-27 1997-08-01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Demarr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contacteur pour un tel demarreur comportant un relais auxiliaire de commande integre au contacteur
JP2000509547A (ja) * 1996-05-07 2000-07-25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ハイブリッドリレー
JPH1021810A (ja) 1996-06-28 1998-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リレー
FR2753302B1 (fr) 1996-09-06 1998-10-16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de demarreur comportant un circuit electronique de commande integre au contacteur, et demarreur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contacteur
FR2755535B1 (fr) 1996-11-07 1998-12-04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de demarreur comportant un circuit electronique de commande integre au contacteur, et demarreur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contacteur
FR2791829B1 (fr) * 1999-03-31 2001-06-22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demarr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rotegeant ce dernier de l'usure
FR2803633B1 (fr) * 2000-01-12 2002-07-19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Procede pour l'entrainement d'un moteur thermique de vehicule, notamment automobile, et ensemble formant demarreur pour sa mise en oeuvre
JP3988526B2 (ja) * 2002-05-14 2007-10-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付スタータ
JP2009032591A (ja) 2007-07-27 2009-02-12 Mitsuba Corp 電磁継電器
JP2009068426A (ja) 2007-09-13 2009-04-02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JP5168128B2 (ja) * 2008-02-20 2013-03-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DE102009047635A1 (de) 2009-08-12 2011-02-17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von einer Startvorrichtung
DE102009047163A1 (de) * 2009-11-26 2011-06-01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Start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1545A1 (fr) * 1995-06-27 1997-01-0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Contacteur de démarreur comportant un circuit électronique de commande intégré au contacteur, et démarreur de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contacteur
EP2080897A2 (en) * 2008-01-18 2009-07-22 Denso Corporation Starter with increased mounting capability
CN101514665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改进的电阻布置的起动机电磁开关
EP2128426A2 (en) * 2008-05-29 2009-12-02 Denso Corporation Starter having delay circuit
CN101645372A (zh) * 2008-08-07 2010-02-10 株式会社电装 配备有内置电子控制电路的电磁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18939B1 (ko) 2014-07-15
US20120162847A1 (en) 2012-06-28
KR20140016434A (ko) 2014-02-07
EP2472546A1 (en) 2012-07-04
EP2472546A4 (en) 2013-08-14
CN102640251A (zh) 2012-08-15
JP2011146134A (ja) 2011-07-28
KR20120083473A (ko) 2012-07-25
JP5504899B2 (ja) 2014-05-28
KR101418953B1 (ko) 2014-07-15
US9562508B2 (en) 2017-02-07
EP2472546B1 (en) 2020-12-09
WO2011086967A1 (ja) 2011-07-21
US20150028599A1 (en) 2015-01-29
US9657704B2 (en) 2017-05-23
CN104319185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0251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2097256B (zh) 具有增强的操作稳定性的电磁开关
CN102148111B (zh) 用于起动机的开关装置
US7034643B1 (en) Electromagnetic starter switch
CN101877292B (zh) 辅助旋转式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US8390408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incorporating contact displacement limiting members for preventing unreliable operation caused by wear of switch contacts
CN102162420A (zh) 具有改进的辅助电磁开关的固定结构的发动机起动机
CN107430961B (zh) 起动器用电磁开关装置
CN103390527A (zh) 用于汽车起动机的配电继电器
CN109072850A (zh) 起动器用电磁开关装置
ITRM990428A1 (it) Innesto elettromagnetico.
JP6057677B2 (ja) 電磁スイッチ
CN102782306A (zh) 用于起动内燃机的装置
JP5637253B2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5016093B2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および短絡スイッチ
JP4075750B2 (ja) スタータ
JP2016194283A (ja) スタータ
CN104632494A (zh) 起动机及其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