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3999B -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3999B
CN102633999B CN201210126221.4A CN201210126221A CN102633999B CN 102633999 B CN102633999 B CN 102633999B CN 201210126221 A CN201210126221 A CN 201210126221A CN 102633999 B CN102633999 B CN 102633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erbranched polymer
terminal hydroxyl
fire retardant
hydroxyl
uniformly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62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3999A (zh
Inventor
王学川
王莉
强涛涛
任龙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1262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3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3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3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9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阻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P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是通过AB2型单体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然后与磷酸化剂反应制备一种N-P阻燃剂。本发明中磷酸化剂是三氯氧磷、三氯化磷、磷酸、聚磷酸和五氧化二磷。本发明制备的N-P阻燃剂水溶性好,特别适合水性聚氨酯的阻燃,且合成简单、无污染、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阻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材料的阻燃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阻燃剂的开发和应用中,N-P系阻燃剂发展迅速。N、P间的增效和协同作用,使得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发烟量小,有毒气体生成量少,所以它已经成为今后阻燃剂开发的一个方向。
N-P系阻燃剂阻燃的机理是:N与P阻燃的协同作用。首先N系阻燃剂受热后分解产生的气体与P系阻燃剂分解生成的焦磷酸保护膜形成磷-碳泡沫隔热层;其次是磷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形成一种与焦化炭结成的糊浆状覆盖物,中断燃烧的链锁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N-P阻燃剂,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57722350000011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过程如下: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5~1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1~0.4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0~50℃,恒温反应2~4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1~0.5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0~12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1~0.4mol的AB2型单体,在100~120℃反应2~4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25~50℃,再加入磷酸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升温反应1~6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2h,调节温度为30~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80%得到P-N阻燃剂。
所述的磷酸化剂为三氯氧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3∶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30~60℃反应。
所述的磷酸化剂为三氯化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2.5~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0~35℃反应。
所述的磷酸化剂为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磷酸的摩尔比为:0.5∶~1.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60~120℃反应。
所述的磷酸化剂为聚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聚磷酸的摩尔比为:2.5~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70~130℃反应。
所述的磷酸化剂为五氧化二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50~90℃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阻燃剂可最终用氢氧化钠中和成盐,水溶性好,且与水性聚氨酯相容性甚好,可用作该类聚合物专用阻燃剂,同时反应操作简单、无污染、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N-P阻燃剂及制备方法,其分子单体结构如下:
Figure BDA0000157722350000031
合成方法通过下述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2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0℃,恒温反应4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2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1mol的AB2型单体,在120℃反应2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30℃,再加入三氯氧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60℃反应1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2h,调节温度为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调节固体含量在8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2: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8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3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40℃,恒温反应3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3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2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3mol的AB2型单体,在105℃反应3.5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45℃,再加入三氯氧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2∶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45℃反应3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h,调节温度为4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7.0,调节固体含量在7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3: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0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1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50℃,恒温反应2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5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5℃,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2mol的AB2型单体,在115℃反应2.5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25℃,再加入三氯氧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3∶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30℃反应1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5h,调节温度为3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4: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2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4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5℃,恒温反应3.5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4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5℃,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4mol的AB2型单体,在100℃反应4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50℃,再加入三氯化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2.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35℃反应6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2h,调节温度为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调节固体含量在8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5: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3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45℃,恒温反应2.5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1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3mol的AB2型单体,在110℃反应3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40℃,再加入三氯化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3∶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20℃反应3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h,调节温度为4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7.0,调节固体含量在7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6: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2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0℃,恒温反应4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2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1mol的AB2型单体,在120℃反应2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30℃,再加入三氯化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0℃反应1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5h,调节温度为3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7: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8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3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40℃,恒温反应3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3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2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3mol的AB2型单体,在105℃反应3.5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45℃,再加入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磷酸的摩尔比为:0.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120℃反应6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2h,调节温度为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调节固体含量在8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8: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0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1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50℃,恒温反应2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5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5℃,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2mol的AB2型单体,在115℃反应2.5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25℃,再加入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磷酸的摩尔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90℃反应3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h,调节温度为4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7.0,调节固体含量在7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9: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2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4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5℃,恒温反应3.5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4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5℃,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4mol的AB2型单体,在100℃反应4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50℃,再加入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磷酸的摩尔比为:1.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60℃反应1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5h,调节温度为3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10: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3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45℃,恒温反应2.5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1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3mol的AB2型单体,在110℃反应3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40℃,再加入聚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聚磷酸的摩尔比为:2.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130℃反应6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2h,调节温度为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调节固体含量在8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11: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2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0℃,恒温反应4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2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1mol的AB2型单体,在120℃反应2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30℃,再加入聚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聚磷酸的摩尔比为:3∶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100℃反应3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h,调节温度为4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7.0,调节固体含量在7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12: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8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3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40℃,恒温反应3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3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2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3mol的AB2型单体,在105℃反应3.5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45℃,再加入聚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聚磷酸的摩尔比为: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70℃反应1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5h,调节温度为3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13: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0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1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50℃,恒温反应2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5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5℃,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2mol的AB2型单体,在115℃反应2.5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25℃,再加入五氧化二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90℃反应6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2h,调节温度为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调节固体含量在8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14: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2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4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5℃,恒温反应3.5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4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5℃,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4mol的AB2型单体,在100℃反应4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50℃,再加入五氧化二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3∶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70℃反应3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h,调节温度为4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7.0,调节固体含量在70%得到P-N阻燃剂。
实施例15: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1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3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45℃,恒温反应2.5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1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3mol的AB2型单体,在110℃反应3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40℃,再加入五氧化二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50℃反应1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5h,调节温度为3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得到P-N阻燃剂。

Claims (7)

1.一种P-N阻燃剂,其分子结构如下:
Figure FDA0000378472400000011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N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B2型单体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二乙醇胺和5~15ml的甲醇,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至二乙醇胺完全溶解,然后缓慢滴加0.1~0.4mol的丙烯酸甲酯后升温至30~50℃,恒温反应2~4h,然后抽真空除去过量甲醇和丙烯酸甲酯,得无色透明油状AB2型单体;
2)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1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和0.1~0.5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00~120℃,开始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1~0.4mol的AB2型单体,在100~120℃反应2~4h后,转移到旋转蒸发仪中继续反应,直到体系不再有气泡鼓出为止,得到黄色的黏稠液体即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
3)P-N阻燃剂的合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升温至25~50℃,再加入磷酸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升温反应1~6h,反应完成后加水,水解1~2h,调节温度为30~50℃,用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6.0~8.0,调节固体含量在60%~80%得到P-N阻燃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N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化剂为三氯氧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3: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30~60℃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N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化剂为三氯化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2.5~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0~35℃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N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化剂为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磷酸的摩尔比为:0.5~1.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60~120℃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N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化剂为聚磷酸,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聚磷酸的摩尔比为:2.5~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70~130℃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N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化剂为五氧化二磷,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中的羟基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3.5:1,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到50~90℃反应。
CN201210126221.4A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3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6221.4A CN102633999B (zh)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6221.4A CN102633999B (zh)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999A CN102633999A (zh) 2012-08-15
CN102633999B true CN102633999B (zh) 2014-03-12

Family

ID=46618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622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3999B (zh) 2012-04-26 2012-04-26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3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3690B2 (en) 2012-09-20 2018-07-17 Basf Se Hyperbranched phosphoric acid esters
CN103881076B (zh) * 2014-03-07 2016-03-02 济南大学 一种无卤超支化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6633022B (zh) * 2016-11-28 2019-08-2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三源一体超支化结构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633081A (zh) * 2016-12-06 2017-05-10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硼氮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0847B (zh) * 2017-07-27 2020-10-30 济南大学 超支化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在人造板中的应用
CN111848839B (zh) * 2020-08-07 2022-11-29 深圳飞扬骏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溶剂阻燃型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涂料
CN113372546B (zh) * 2021-07-06 2022-03-08 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聚芳酯固化剂的生产工艺
CN115044027B (zh) * 2022-08-12 2022-10-25 常熟市吉顺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8821B (zh) * 2022-08-15 2022-10-25 常熟市吉顺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阻燃聚酯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23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南民族大学 含氮超支化聚磷酸酯的制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999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3999B (zh) 一种p-n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6222B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4072805B (zh) 一种基于蛭石的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EP3103820A1 (en) Novel anionic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onjugated diene-based polymer using same
CN103805152B (zh) 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Amatore et al. Oxidative addition of allylic carbonates to palladium (0) complexes: reversibility and isomerization
CN106187852A (zh) 一种富马酸沃诺拉赞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395859A (zh) 一种海上油田热采产出水处理用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1135A (zh) 一种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方法
CN109942622A (zh) 一种含不饱和烃的磷酸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83284A (zh) 一种磷酸二氢铝三聚氰胺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710A (zh) 一种抗高温有机膦酸聚合物降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99767A (zh) 一种n-烃基取代磷酰三胺的生产方法
CN105237674A (zh) 一种含磷阻燃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772214A (zh) 制备乙胺丁醇和盐酸乙胺丁醇的方法
CN109054450A (zh) 表面改性氢氧化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78935A (zh) 硝基苯氧基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92463B (zh) 含氮芳基次磷酸金属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1834A (zh) 一种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2944A (zh) 含dopo的二苯砜氮磷硫三元协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44803A (zh) 一种聚合型磷、氮膨胀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327B (zh) 一种制备苯基二氯化膦的方法
CN205419779U (zh) 新型高纯三氯氧磷生产装置
CN103896981B (zh) 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2746243A (zh) 一种2-(2-羟基-3-氯乙酰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