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3569A -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3569A
CN102613569A CN2012101160795A CN201210116079A CN102613569A CN 102613569 A CN102613569 A CN 102613569A CN 2012101160795 A CN2012101160795 A CN 2012101160795A CN 201210116079 A CN201210116079 A CN 201210116079A CN 102613569 A CN102613569 A CN 102613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edible
food materials
raw material
flow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60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160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3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3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35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疗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肾虚无力人群、且能调治人体湿热症状的简便食疗产品。本发明以中医理论为根据,精选红豆、薏仁、黑豆、芡实、精盐五种食材,通过合理比例、科学工艺,严格流程,推陈出新制成主模块与可选模块两个产品部分,使之相互搭配生成一种既能强体补肾、又能疗治湿热的简便食疗产品;该产品针对性强、效果显著、食用方便,具有明显的养血补中、利水祛湿作用,以及调理脾胃、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长期食用可达到根治湿热、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效果,可广泛适应于老弱妇孺人群、尤其是肾虚无力人群的膳食疗养;另外,产品有取材简易,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疗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肾虚无力人群、且能调治人体湿热症状的简便食疗产品。
 
背景技术
湿热,是一种中医的疾病诊断术语,其症状包括“湿”和“热”两种征象。
所谓“湿”,即是通常所说的“水湿”,其中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病理征兆;“内湿”,则是与人体自身的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当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时,或吃过多油腻、甜食时,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生”。脾虚的人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人体脾胃,而使湿从内生,故“外湿”和“内湿” 既是独立的,又是关联的。 
所谓“热”,是指人体温病的一种征象,表现为发热盗汗,口渴欲饮,恶心呕吐,两胁胀痛,身重头昏,心烦心悸等。在病理机制上,人体中的“热”往往是因“湿”引起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内湿久留不除而转化为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内湿“从阳化热”。在人体中,“湿”与“热”的同时存在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人体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且舌苔黄腻,脉数。湿热的具体表现,则根据湿热所在的不同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上的湿热,表现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中的湿热,表现为局部肿痛;在肝胆中的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在膀胱中的湿热,表现为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在大肠中的湿热,表现为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而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湿热,主要是指热深入脏腑的湿热,特别是脾胃的湿热,表现为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
由于西医没有“湿热”这种概念,所以,国内对人体湿热症状的治疗,往往以中医为主,辅助于青草药。在中医对湿热的治疗中,一般要辨清湿热中是湿重还是热重。其中湿重的以化湿为主,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等化湿药物治疗;其中热重的以清热为主,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等清热药物治疗。在这一基础上,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酌情添加相应药物,如湿热中带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如湿热中带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如湿热中带腹泻、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如湿热中带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加龙胆草、苦参;如湿热中带血尿,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医对人体湿热症状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但湿热是一种顽固且源出多头的疾病,稍一留神它即卷土重来,而目前公知的药物又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其中包括:
⑴ 功能偏一,缺乏全面的功效,难以彻底根治湿热;
⑵ 或多或少对人体产生某些毒副作用,易引发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⑶ 煎煮不便,需长时间煎熬后才可服用,不能即冲即食;
⑷ 药物昂贵,普通大众难以长期坚持治疗,不利于彻底根治湿热。
2002年第7期《中国保健营养》中《“疰夏”病人如何食补》一文,公开了夏季缓解“湿困脾虚”症状可食用冬瓜、赤豆、扁豆、玉米、薏仁米、豇豆、豌豆等清淡食物,还公开了赤豆具有利水除湿、健脾燥湿的作用,薏仁米具有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的作用,但由于该文没有公开各原料之间的具有比例,没有公开使用原料制成产品的工艺流程,以及所形成产品的规格及其食用方法,因而导致该文所述食物功效的不确定性,影响到该文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简便的天然植物材料,研制出既便于进食,又能够调理肠胃、且没有毒副作用的食疗产品,从根本上着手,根治湿热这种人体顽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来自于食材原料自身的食疗价值,以及这些食材原料通过特定制作工艺而综合形成的新的食疗价值。
本发明产品的食材原料主要有红豆、薏仁、黑豆、芡实、精盐五种,它们的食疗功效分别如下:
红豆:又称“赤豆”、“赤小豆”、“饭豆”, 是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干燥成熟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收获,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红豆中富含淀粉,且含有较高成分的赖氨酸,有着不同寻常的甜味,宜与谷类食品混合煮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也可做成豆沙或作为糕点原料,适合于一般人群食用。红豆不仅是极具风味、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中医认为:红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养血补中、利水除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之功效,在食疗中,常被用于调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原因引起水肿,以及消暑、解热毒、健胃等多种用途,在红豆中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清心养神、止血、强健筋骨的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特别适合各种水肿病人的食疗。现代研究显示:红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红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红豆含有丰富的叶酸,对产妇、乳母有催乳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因红豆有利水作用,故体瘦者和尿多者不宜多吃。
薏仁:薏仁又称“薏苡仁”、“薏米”、“苡仁” 、“珠珠米”、“菩提珠”、“药玉米”等,味甘微寒,性平,具有健脾养胃,补肺清热,去风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滋润皮肤的功效,利肠胃,消水肿,治脚气,久食使人舒爽益气,消除筋骨中的邪气,中医用于治疗风湿麻痹、筋节拘挛等症。薏仁与淮山研末同煮,可以补充中气,提神养颜;与冬瓜同煮,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去湿;与鲜奶同煮,可保皮肤光滑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但正是薏仁最善利水,且性微寒,因而脾胃过于虚寒的人、四肢怕冷的人,以及孕妇,均不宜过多单独食用薏仁。
生姜:生姜性温热,有解表功效,且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人体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能抗衰老。在现实中,生姜有嫩姜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可单独制作食品食用;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浓,主要用做调味。因生姜性湿热,因而吃姜一次不宜过多,否则将会吸收过量姜辣素,发生口干等“上火”症状。
大枣: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大枣虽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红糖:红糖性温味甘,不仅含有大量可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锰、锌、铬等微量元素,还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此外,红糖的含钙量是白糖的10倍,含铁量是白糖的3.6倍,有“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的功效。红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补充体力。有中气不足、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孩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受寒腹痛、月经来时易感冒的人,也可用红糖姜汤祛寒。对老年体弱,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红糖亦有极佳的疗虚进补作用,老人适量吃些红糖能散瘀活血,利肠通便,缓肝明目。
黑豆: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补肾益阴的功效;主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疼、口噤、痈肿疮毒等症。现代研究显示,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脂肪及维生素外,还含有黑色素及烟酸;蛋白质含量高达36%-40%,相当于肉类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黑豆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9种油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被人体吸收率高达95%以上,除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另外含有一定量的锌、铜、镁、钼、硒、氟等微量元素,对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黑豆中粗纤维含量高达4%,能够在人体中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发生。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肉类高5-7倍。但由于生黑豆中有一种叫抗胰蛋白酶的成分,可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易引起腹泻,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会出现胀气现象;在煮、炒、蒸熟后,抗胰蛋白酶被破坏,可消除黑豆副作用。
芡实:芡实又称“鸡头米”,性平味甘涩,含有大量对人体极为有益的成分,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等功效,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是一种“补而不峻”、“防燥不腻”、“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
精盐:即颗粒细微的精制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I,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不能缺少的成分。人体的血液中含有0.6~0.9%的食盐,以维持心脏正常跳动,保持肌肉的刺激感应性。人体缺少食盐会感到头晕、倦怠、全身无力,使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长期缺盐易患心脏病,还可产生“低钠综合症”。但人体如果摄入食盐太多,会产生钠的滞留,使酸碱平衡失调,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肾脏病和高血压病。
由于上述食材原料具有一定的食疗功效,但又各自存在着一些应用局限,因此本发明在使用它们制成产品过程中,采用食材配伍互补的方法,在突出产品祛除湿热作用的同时,强化产品补肾强体方面的功效,使产品能够在肾虚无力人群中获得最大食疗功效。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⑴ 将产品分为主模块和可选模块两大部分,形成产品食疗效果中的配伍格局;
⑵ 使用红豆、薏仁作为主模块中的主要食材原料,突出产品中的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活血消肿、舒筋除痹、滋润皮肤功效;
⑶ 选用黑豆、芡实、精盐三种食材作为可选模块的原料,提高产品补肾强体方面的功效,提高产品在适应肾虚无力人群方面的食疗功效;
⑷ 通过筛选混和、烘焙炒熟、研磨、筛滤细化、低温去湿、压制成型六道制作工艺流程,将主模块产品制作为熟态粉状形式,再压制为方块成品,便于用户储存、携带、冲泡;
⑸ 通过筛选混和、烘焙炒熟、研磨、筛滤细化、低温去湿、封装成型六道制作工艺流程,将可选模块产品制作为熟态微粒状形式,再封装为袋装成品,既便于与主模块产品识别,又便于用户保藏、携带、食用。
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产品与目前公知的粉状营养食品相比,可以取得以下一系列有益效果:
⑴ 效果显著──产品具有明显的养血补中、利水祛湿作用,且有调理脾胃、润肠通便、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长期食用可达到根治湿热、延年益寿效果,广泛适应于老弱妇孺人群的膳食疗养。
⑵ 针对性强──针对肾虚无力人群配伍使用的可选模块,消弥产品在该人群中的局限性,且提高产品在该人群中的疗效。
⑶ 食用方便──本发明产品均为微粒状结构或颗粒状结构,即冲即溶,按特定食量独立包装,携带保存方便,开水冲泡即食,食用方便。
另外,本发明食疗产品还有取材简易,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所形成产品营养价值高,适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
下面,结合本发明一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的结构成分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主模块的制作工艺流程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可选模块的制作工艺流程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的食用方式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作为一项简便食疗产品的技术方案,通过相应结构成分的有机结合,可使本技术方案得到实施。
本发明产品的结构成分如图1所示。
图1中,本发明产品包括主模块和可选模块两个部分,其中,主模块使用红豆、薏仁两种食材作为原料,混合研磨组成;可选模块使用黑豆、芡实、精盐三种食材作为原料,混合研磨组成。
在产品制作过程中,主模块原料与可选模块原料的重量比例为7:3,即主模块的食材原料占全部食材原料的70%,可选模块的食材原料占全部食材原料的30%。
在主模块中,红豆食材原料与薏仁食材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为5:2,相当于红豆食材原料占全部食材原料的50%,薏仁食材原料占全部食材原料的20%。
在可选模块中,黑豆、芡实、精盐三种食材之间的重量比例,为9:4:2;相当于黑豆占全部食材原料重量的18%,大枣占全部食材原料重量的8%,红糖占全部食材原料的2%。
在产品实际制作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的具体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功效需要,上下浮动15%。
在确定产品具体原料及相应比例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原料进行精制加工,以形成产品。
产品的加工必须有严格的工艺,不同模块成品的加工其制作工艺各自不同。主模块成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中,主模块成品制作工艺流程依次包括筛选混和、烘焙炒熟、研磨、筛滤细化、低温去湿、压制成型六个工艺阶段;这六个工艺阶段的含义为:
◇ 筛选混和:对购进的食材原料进行筛选甄别,剔除其中枝梗叶粕和残次废品,按比例将其混和均匀,生成混合原料。
◇ 烘焙炒熟:使用加热设备对混合原料进行烘焙,去除原料内部湿气,使其结构酥脆蓬松,便于粉碎加工。
◇ 研磨:使用研磨设备对酥脆蓬松的混合原料进行精工细磨,使其形成细微颗粒。
◇ 筛滤细化:使用筛子工具滤去粒状混合原料中的较大颗粒,使其中较小颗粒流入下一工序。
◇ 低温去湿:使用低温干燥设备吸除混合原料湿气,生成干燥成品。
◇ 压制成型:将低温干燥后的微粒状成品,压制形成方块形状,使其形成便于储藏、携带的成品。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的处理,实施例制作生成的主模块成品,由微粒状食材压制形成,总体颜色为桔红色,呈方块状。
实施例中,可选模块成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中,可选模块成品制作工艺流程依次包括筛选混和、烘焙炒熟、研磨、筛滤细化、低温去湿、封装成型六个工艺阶段,这六个工艺阶段的含义与主模块工艺阶段相似,具体为:
◇ 筛选混和:对购进的黑豆、芡实两种食材原料进行筛选甄别,剔除其中残次废品,再将它们按比例与精盐混和均匀,生成混合原料。
◇ 烘焙炒熟:使用加热设备对混合原料进行烘焙,去除原料内部湿气,使黑豆、芡实内部酥脆蓬松,便于粉碎加工。
◇ 研磨:使用研磨设备对酥脆蓬松的混合原料进行精工细磨,使其形成粒状混合原料。
◇ 筛滤细化:使用筛子工具滤去粒状混合原料中的较大颗粒,使其中微细颗粒流入下一工序。
◇ 低温去湿:使用低温干燥设备吸除微细颗粒成品中湿气,生成微粒状干燥成品。
◇ 封装成型:对微粒状干燥成品进行分袋密封包装,生成能够长久贮藏的产品。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的处理,生成的可选模块成品由微粒状食材封装形成,总体颜色呈淡紫色,为袋装样式。
本发明通过工艺流程所形成的产品,按特定重量独立包装,携带保存方便,食用方式如图4所示。
在图4中,本发明产品食用方式分为开水冲泡即食和慢火煎煮食用两种,不同的食用方式其食用流程略有差异,其中:
◆ 开水冲泡即食:食用流程包括搅拌混和、温开水化开、滚开水冲泡、阴凉放置、食用五个步骤。
◆ 慢火煎煮食用:食用流程包括搅拌混和、凉水冲泡、温水搅拌、慢火加热、阴凉放置、食用六个步骤。
在实际食用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食用本发明产品,均应使产品熟透、适温;其中,如欲追求产品最好的治湿功效,建议食用方式以慢火煎煮为宜,因为该方式更利于产品营养的吸收,以及治湿功效的发挥。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酌情增减各种食材原料的重量比例,灵活设置筛滤次数,灵活确定筛网规格,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营养需求,形成多个规格、不同品味的产品。

Claims (3)

1.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包括主模块和可选模块两个部分,其特征是:
⑴ 主模块使用红豆、薏仁两种食材作为原料混合研磨组成,两种食材之间的重量比例为为5:2;
⑵ 可选模块使用黑豆、芡实、精盐三种食材作为原料,混合研磨组成,三种食材之间的重量比例为9:4:2;
⑶ 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主模块原料与可选模块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为7:3;
⑷ 产品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各原料之间的具体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功效需要,上下浮动15%;
⑸ 主模块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筛选混和、烘焙炒熟、研磨、筛滤细化、低温去湿、压制成型六个工艺阶段;
⑹ 根据制作工艺流程生成的主模块成品,由微粒状食材压制形成,总体颜色为桔红色,呈方块状;
⑺ 可选模块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筛选混和、烘焙炒熟、研磨、筛滤细化、低温去湿、封装成型六个工艺阶段;
⑻ 根据制作工艺流程生成的可选模块成品,由颗粒状食材封装形成,总体颜色呈淡紫色,为袋装样式;
⑼ 产品的食用方式,有开水冲泡即食和慢火煎煮食用两种;在以追求功效为主要目标的食用过程中,其食用方式以慢火煎煮食用为宜。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简便治湿食品,其特征是:产品开水冲泡即食的食用方式,其食用流程包括搅拌混和、温开水化开、滚开水冲泡、阴凉放置、食用五个步骤。
3.根据权利1所述的简便治湿食品,其特征是:产品慢火煎煮食用的食用方式,其食用流程包括搅拌混和、凉水冲泡、温水搅拌、慢火加热、阴凉放置、食用六个步骤。
CN2012101160795A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Pending CN102613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60795A CN102613569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60795A CN102613569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3796A Division CN102308992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根治湿热的简便食疗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3569A true CN102613569A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5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60795A Pending CN102613569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适于肾虚无力的简便治湿食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35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5687A (zh) * 2012-09-29 2013-01-02 上海韬鸿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黑豆芡实复合营养粉
CN104116969A (zh) * 2014-07-24 2014-10-29 乔子恒 一种治疗肾虚的药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200A (zh) * 2006-11-10 2007-04-25 许振华 杂粮粉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200A (zh) * 2006-11-10 2007-04-25 许振华 杂粮粉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今日科苑》 20090508 霍毕 增长气血的捷径 山药薏米芡实粥 , 第09期 *
《求医问药》 20080815 本刊编辑部 健脾渗湿的佳品__薏米红豆粥 , 第08期 *
万力生等: "《教您防治肾脏病》", 31 December 2003, article "薏苡仁黑豆汤" *
本刊编辑部: "健脾渗湿的佳品――薏米红豆粥", 《求医问药》, no. 08, 15 August 2008 (2008-08-15) *
李长远: "食疗粥治疗慢性肾炎蛋白不消", 《四川中医》, no. 12, 27 December 1991 (1991-12-27) *
霍毕: "增长气血的捷径 山药薏米芡实粥", 《今日科苑》, no. 09, 8 May 2009 (2009-05-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5687A (zh) * 2012-09-29 2013-01-02 上海韬鸿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黑豆芡实复合营养粉
CN104116969A (zh) * 2014-07-24 2014-10-29 乔子恒 一种治疗肾虚的药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5376B (zh) 预防糖尿病的保健食品
CN102986887B (zh) 一种养生风味奶昔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2418A (zh) 一种具有健脾养胃功能的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4659A (zh) 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粮食配方
CN103355555A (zh) 一种蛋鸡产蛋高峰期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3138A (zh) 一种降血糖代餐粉
CN1454500A (zh) 一种药膳面及制备方法
CN103169088A (zh) 健脾养胃米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78183A (zh) 一种五豆综合营养食品
CN101664174A (zh) 一种天然五彩养脏杂粮瓜菜粥及制作方法
CN109007856A (zh) 一种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人群服用的代餐粉及制备方法
CN105394637A (zh) 玛卡虫草黑枸杞茯苓保健山楂糕及其制备工艺
CN106360286A (zh) 一种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37741A (zh) 一种脱脂亚麻籽粉防癌抗癌健康减肥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8452A (zh) 安全可靠营养均衡的滋补类蔬菜素食代餐饼干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91078A (zh) 一种防控富贵病的桑叶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7474A (zh) 一种全植物药食糊
CN104323391B (zh) 一种植物保健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3562A (zh) 一种兼具驱寒作用的简便治湿食品
CN106173871A (zh) 一种降三高水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18847A (zh) 一种黄秋葵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53185A (zh) 一种减肥淡斑膏滋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8038A (zh) 一种用于控制高血糖的医学配方营养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530A (zh) 一种健康糍粑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85976A (zh) 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颗粒剂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