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8341A - 容器供给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供给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8341A
CN102608341A CN2011104613735A CN201110461373A CN102608341A CN 102608341 A CN102608341 A CN 102608341A CN 2011104613735 A CN2011104613735 A CN 2011104613735A CN 201110461373 A CN201110461373 A CN 201110461373A CN 102608341 A CN102608341 A CN 102608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iner
cuvette
reservoir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13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8341B (zh
Inventor
金子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08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8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13Moving of cuvettes or solid samples to or from the investigating 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 B65G47/1407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 B65G47/144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by means of movement of the bottom or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container
    • B65G47/1471Movement in one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outwar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6Combinations of the abo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5Loading or unloading the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91Position sensing, encoding; closed-loop contr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1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flexible chain, e.g. "cartridge belt", conveyor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器供给装置和包括该容器供给装置的试样分析装置。本发明的容器供给装置包括将从投入口投入的容器堆积并储存的储存部、移送存在于上述储存部底部的容器的移送部、将被上述移送部移送的容器运出的运出部、和将被上述运出部运出的容器配置在规定位置的配置部。

Description

容器供给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供给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包括比色杯供给装置的试样分析装置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比色杯供给装置供给在试样的光学检测中所用的透光性容器(比色杯)。
该比色杯供给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第1储存部401、环形带403、和第2储存部404。第1储存部401储存使用者所投入的比色杯。环形带403将储存在第1储存部401内的比色杯402运出。第2储存部404储存被环形带403运出的比色杯402。
储存在第1储存部401内的比色杯402,随着环形带403的旋转,被安装在环形带403上的保持板405举起,运送到第2储存部404。
被运送到第2储存部404的比色杯402,一个一个地通过规定的通路,排列在运送轨406上,由设在运送轨406前端的旋转移送部407旋转移送。被旋转移送的比色杯402,由未图示的供给用捕集器部供给到分注台。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309792号公报(参照图9)
在比色杯供给装置中,希望使用者可一次投入的比色杯数尽量多。为了增加使用者可一次投入的比色杯的数量,只要增加第1储存部401的容量,增加可收容的比色杯数即可。但是,在使第1储存部401的容量增加了时,比色杯的供给可能会不顺畅。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可一次投入的容器数增加,也能顺畅地供给容器的容器供给装置及包括该容器供给装置的试样分析装置。
(1)本发明的容器供给装置,包括:将从投入口投入的容器堆积并储存的储存部;移送存在于上述储存部的底部的容器的移送部;将被上述移送部移送的容器运出的运出部;以及将被上述运出部运出的容器配置在规定位置的配置部。
根据本发明,存在于储存部底部的容器被移送部移送,被运出部运出。因此,即使在加大了储存部的容量的情况下,也可用运出部将投入到储存部内的容器顺畅地运出,由配置部配置在规定位置。
(2)本发明的容器供给装置,包括:将从投入口投入的容器堆积并储存的储存部;设在上述储存部的内部、将储存在上述储存部内的容器运出到上述储存部外的运出部;将存在于上述储存部的底部的容器朝上述运出部移送的移送部;以及将被上述运出部运出到上述储存部外的容器配置在规定位置的配置部。
根据本发明,存在于储存部的底部的容器由移送部朝着运出部移送。因此,即使在增加了储存部的容量的情况下,也能由运出部将投入在储存部内的容器顺畅地运出到储存部外,由配置部配置在规定位置。
(3)优选的是,上述移送部具有容器载置部和驱动部;上述容器载置部以在上述储存部的底部露出的方式进行设置,载置着存在于该底部的容器;上述驱动部驱动上述容器载置部,由此将载置于该容器载置部的容器朝上述运出部移送。
(4)上述移送部可以具有架设在皮带轮之间、构成上述容器载置部的环状带,上述皮带轮配置在朝向上述运出部的容器的移送方向的后方和前方。
(5)优选的是,上述容器载置部朝上述运出部倾斜。
根据该形态,可更加容易地将容器载置部上的容器向运出部移送。
(6)优选的是,上述储存部具有其底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开口的开口部;上述容器载置部从上述开口部露出于上述储存部内。
根据该形态,在储存部内到达了底面的容器能够载置在容器载置部上。
(7)优选的是,上述运出部具有在运出上述容器时保持该容器的容器保持部、和驱动该容器保持部的电动机;上述移送部具有的上述驱动部由上述电动机的动力驱动。
根据该形态,可将运出部的电动机兼用于移送部的驱动部。
(8)优选的是,上述移送部的容器的移送量比上述运出部的容器的移送量小。
根据该形态,与运出部的容器的运出量相比,可以防止移送部将容器往上述运出部移送的移送量过剩。该效果,可以防止下游的机构中的容器的阻滞。
(9)优选的是,上述储存部的俯视下朝向上述运出部的容器的移送方向的尺寸,比该移送方向的正交方向的尺寸长;上述容器载置部沿着上述储存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根据该形态,通过将储存部形成为沿容器移送方向的长形,即使扩大其容积,存在于该储存部的底部的容器也能被移送部朝着上述运出部移送。
(10)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储存部的在上述正交方向上排列相向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该储存部朝向底部变窄的倾斜面。
根据该形态,即使将储存部的上部侧朝上述正交方向扩大,也可借助上述倾斜面,使容器容易朝着底部集中,结果,可由移送部可靠地移送容器。即,可确保移送部移送容器的能力,同时可尽量地扩大储存部,使容器的储存量增加。
(11)另外,优选的是,该容器供给装置还包括检测部和控制机构;上述检测部检测有无要被上述配置部配置在上述规定位置的容器;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择一地切换上述移送部和上述运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驱动和非驱动。
根据该形态,当要由配置部配置到规定位置的容器没有了时,可以使得具有向配置部供给容器的功能,当存在要配置到规定位置的容器时,可以使上述移送部和上述运出部中的至少一方停止。
(12)另外,优选的是,该容器供给装置还包括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限制上述储存部内的容器群中的位于上层部的容器朝上述运出部侧塌落。
根据该形态,可以限制储存于储存部内的多个容器群中的、位于上层部的容器朝运出部塌落。即,容器往运出部侧的移送主要由上述移送部进行,可防止容器过剩地集中到运出部侧。
(13)优选的是,上述运出部包括将由上述移送部移送的容器朝上方移动的传送部件。
(14)优选的是,上述传送部件具有设在储存部的底部的第1齿轮、设在储存部上方的第2齿轮、支承在第1齿轮及第2齿轮周围的带、和设在上述带周围的多个台阶部;通过驱动上述第1齿轮及第2齿轮中的任一齿轮,借助多个台阶部,使容器从第1齿轮朝着第2齿轮移动。
(15)优选的是,上述第1齿轮及第2齿轮中的任一齿轮由与上述移送部的驱动共同的驱动源驱动。
(16)优选的是,上述传送部件倾斜地设置,使容器朝斜上方移动。
(17)优选的是,上述配置部包括接受部,该接受部接受通过了最高位置后从台阶部落下的容器。
(18)优选的是,上述配置部包括供给部和排列部;上述供给部一个一个地供给被上述运出部运出来的容器;上述排列部将由供给部供给来的容器以使其朝向一致的方式进行排列。
(19)优选的是,上述排列部以使容器的开口朝向上方的方式排列容器。
(20)另外,本发明的试样分析装置,包括上述(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光学检测部和容器运送部;上述光学检测部对收容在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光学检测;上述容器运送部将由上述容器供给装置的上述配置部配置在上述规定位置的容器运送到上述光学检测部。
根据本发明,即使增加了可一次地往容器供给装置的储存部内投入的容器数,储存在储存部内的容器也可由运出部顺畅地运出到储存部外,可由配置部将该容器配置在规定位置。因此,将试样供给到被配置在规定位置、被容器运出部运送的容器内,光学检测部可依次进行该试样的光学检测。
根据本发明,即使增加了可一次投入的容器数,也能顺畅地进行容器的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试样分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试样分析装置的内部俯视图。
图3是比色杯的剖视图。
图4是比色杯供给机构部(容器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侧面看比色杯供给机构部的剖视图。
图6是比色杯供给机构部的俯视图。
图7是比色杯供给机构部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表示配置部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配置部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配置部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比色杯供给机构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是已往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的说明图。
图13是另一比色杯供给机构部(容器供给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试样分析装置1的整体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装置1是对与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線溶)功能有关的物质,光学地测定并分析其量、活性程度的装置。
如图1所示,该试样分析装置1包括测定机构部2、配置在测定机构部2前面侧的运送机构部3、与测定机构部2电连接的控制装置4。在测定机构部2,设有投入部5,使用者将进行测定时作为检体容器的比色杯(试样容器)200,从投入部5投入。投入部5具有朝上方开口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作为比色杯200的投入口5b。还设有可开闭该投入口5b的盖5a。比色杯200通过投入口5b,被投入后述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的储存部9(参照图4)。
〔2.控制装置4的构造〕
控制装置4由个人计算机(PC)构成,具有控制部4a、显示部4b、和键盘4c。控制部4a具有如下的功能,即,将测定机构部2的动作开始信号发送给该测定机构部2的控制部(未图示),并且,分析处理由测定机构部2得到的检体的光学信息。该控制部4a由CPU、ROM、RAM等构成。另外,显示部4b可显示各种信息,显示由控制部4a得到的分析结果、告知使用者的信息等。
〔3.运送机构部3的构造〕
运送机构部3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如下功能,即,为了向测定机构部2供给检体,将载置着多根(本实施方式中是10根)试管250的齿轨251,运送到测定机构部2的吸引位置2a(参照图2),在试管250内收容有检体。
〔4.测定机构部2的构造〕
测定机构部2对从运送机构部3供给来的检体进行光学测定,由此取得与该检体有关的光学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载置在运送机构部3的齿轨251上的试管250中分注到测定机构部2的比色杯200内的检体进行光学测定。测定机构部2包括比色杯供给机构部(容器供给装置)6和分析机构部(光学检测部)7。
〔4.1分析机构部7〕
分析机构部7包括旋转运送部100、检体分注臂110、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灯装置130、试剂分注臂140、比色杯移动部150、和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
旋转运送部100将从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供给来的比色杯200、和收容有要添加到比色杯200内的检体中的试剂的试剂容器(未图示),朝旋转方向运送。旋转运送部100由圆形的试剂台101、配置在该试剂台101外侧的圆环形试剂台102、和配置在该试剂台102外侧的圆环形分注台103构成。这些分注台103、试剂台101和试剂台102可分别独立旋转。
试剂台101和102分别具有沿圆周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孔部101a和102a。孔部101a和102a用于载置多个试剂容器(未图示),这些试剂容器内收容有从检体调制测定用试样时要添加的各种试剂。另外,分注台103具有沿圆周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圆筒形保持部103a。保持部103a用于保持从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供给来的比色杯200。在进行分注处理时,收容在运送机构部3的试管250内的检体被分注到由保持部103a保持着的比色杯200内。
检体分注臂110吸引被收容在由运送机构部3运送到吸引位置2a的试管250内的检体,并且,将所吸引的检体分注到被移送到旋转运送部100的比色杯200内。
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为了测定添加试剂前的检体中有无干扰物质及其浓度,从检体中取得光学信息。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从被分注台103的保持部103a保持着的比色杯200内的检体中取得光学信息(从检体的透射光得到的信息)。
另外,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与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4a电连接,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取得的数据(光学信息)被送到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4a。这样,控制装置4对来自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的数据进行分析(解析)。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该分析结果,判断后述的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是否进行分析。
灯装置130供给具有5种波长的光,这些波长的光在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和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进行的光学测定中采用。
试剂分注臂140将载置在旋转运送部100的试剂容器(未图示)内的试剂分注到被旋转运送部100保持着的比色杯200内,由此将试剂混合到比色杯200内的检体中。这样,将试剂添加到由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完成了光学测定后的检体内,调制测定用试样。
比色杯移动部150使比色杯200在旋转运送部100与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之间移动。
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对向检体中添加试剂而调制成的测定用试样进行加温,并且从该测定用试样中测定光学信息。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对比色杯200内的测定用试样在多种条件下进行光学测定(正式测定)。另外,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与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4a电连接,取得的数据(光学信息)被发送到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4a。这样,在控制装置4中,根据预先已经取得的、来自第1光学信息取得部120的数据(光学信息)的分析结果,分析从第2光学信息取得部160发送来的数据(光学信息),由显示部4b显示。
〔4.2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
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将使用者随意投入的多个比色杯200(参照图3),一个一个地供给到分析机构部7的旋转运送部100。另外,比色杯200如图3所示,由直径为D1(约10mm)的凸缘部200a、和具有比直径D1小的直径D2(约8mm)的杯身部200b构成。另外,比色杯200的长度约为30mm。
如图4~图7所示,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包括储存部9、运出部20、移送部300、和配置部90。储存部9用于储存从上述投入口5b(参照图1)投入的比色杯200。运出部20接受储存在该储存部9内的比色杯200并运出到储存部9的外面。移送部300将存在于储存部9的底部的比色杯200往运出部20侧移送。配置部90将被上述运出部20运出的比色杯200配置在规定位置(后述的旋转移送部60)。
储存部9将比色杯200从构成该储存部9的底面的上述移送部300的一部分(后述的容器载置部304)堆积并储存起来。移送部300将存在于储存部9的底部的比色杯200,移送到运出部20接受比色杯200的接受区域A1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移送部300将比色杯200朝接受区域A1移送的移送方向(箭头X方向)作为前后方向的前方,将其相反方向作为移送方向的后方,将移送方向的正交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先说明配置部90的概略构造。配置部90包括接受部30、比色杯送出部40、和运送配置部50。接受部30接受由运出部20运出的比色杯200。比色杯送出部40将比色杯200从接受部30一个一个地送出。运送配置部50将从该送出部40送出的比色杯200运送到后述的旋转移送部60。
如图2所示,测定机构部2除了包括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及分析机构部7之外,还包括配置在运送配置部50下端的旋转移送部60、和与该旋转移送部60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的供给用捕集器部(容器运送部)70。
〔4.2.1储存部9〕
如图4~图7所示,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包括储存比色杯200的储存部9。储存部9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具有在左右方向相向的第1侧面部13及第2侧面部14、和在前后方向相向的第3侧面部15及第4侧面部16。在图4中,为了说明储存部9内部的状态,表示将处于一方侧的第1侧面部13去掉了的状态。
而且,在该储存部9内形成有第1空间10。即,储存部9被分隔部件12划分成第1空间10和第2空间11。分隔部件12划分成的第1空间10的容积大于第2空间11的容积。该分隔部件12所分隔的部分,如图5所示,是从储存部9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到上部的范围,在下部,第1空间10和第2空间11是相通的。
储存部9及第1空间10在其上部、中间部、下部(底部),如图2所示,俯视下是在比色杯200的移送方向(箭头X方向)长、在该移送方向的正交方向(箭头Y方向)短的细长形状。
第1空间10在被分隔部件12、第4侧面部16、第1侧面部13及第2侧面部14包围的空间的上方具有开口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开口部是前述投入口5b(参照图1)。从该投入口5b投入的比色杯200,通过该投入口5b,储存在储存部9内。另外,第2空间11只通过第1空间10与上述投入口5b连通。因此,从投入口5b投入的比色杯200不直接投入到第2空间11内。
在储存部9中,投入了的比色杯200,借助自重而落下,可储存多个落下的比色杯200。例如,即使一次投入2000个比色杯200,也能将这些比色杯200一并积存起来。
分隔部件12具有作为限制部件的功能,即,对于储存在储存部9的第1空间10内的多个比色杯群中的、位于上层部的比色杯200,限制其朝着接受区域A1侧塌落。因此,移送部300将存在于储存部9的第1空间10的底部的比色杯200往接受区域A1侧移送。关于移送部300的具体构造将在后面说明。
第1侧面部13整体上是形成为平面状的垂直面。第2侧面部14具有与第1侧面部13平行的上部侧面部14a、以从上部侧面部14a的下端朝向底部的方式倾斜延伸的中间侧面部14b、14c。
第3侧面部15位于储存部9的前面侧,第4侧面部16位于后面侧。第3及第4侧面部15、16分别是倾斜的,越往下方,二者相向的间隔越小。
这样,在储存部9,相向的第1侧面部13和第2侧面部14中的一方侧、即第1侧面部13,具有使储存部9朝着底部变窄的倾斜面(中间侧面部14b、14c)。
因此,即使将储存部9的上部侧朝左右方向扩大,由于上述倾斜面的作用,投入了的比色杯200也容易朝底部集中,结果,位于底面侧的移送部300可可靠地移送比色杯200。即,可确保移送部300移送比色杯200的能力,并且可以尽量扩大储存部9的上部侧,可增加比色杯200的储存量。
上述分隔部件12是L字形,具有大致铅垂的板状的第1部件12a和水平状的第2部件12b,配置在向上方开口的储存部9内部。分隔部件12的左右两侧与第1及第2侧面部13、14接合。
如图5所示,第1部件12a相对于铅垂面稍稍倾斜(倾斜角度θ),越往下方越朝着接受区域A1侧倾斜。第1部件12a与第4侧面部16大致平行,可以抑制储存部9的前后方向尺寸朝下方变窄。而在第1部件12a与第3侧面部15(及与该第3侧面部15并排存在的后述环形带301)之间形成的第2空间11,是朝上方扩开的形状。
〔4.2.2运出部20〕
在图5中,运出部20包含:设有多个保持板21a的环状带21、安装着环状带21的链22、与该链22卡合(engage)的上下链轮23、24、驱动链轮23旋转的电动机25(参照图7)。电动机25使链轮23旋转,由此从该链轮23接受旋转动力的环状带21旋转。该环状带21由带突起(保持板)的带构成。由链22、链轮23、24、和电动机25构成了运出部20的驱动部。
比色杯200载置在保持板21a上,由此可将该比色杯200往上举起并保持住。即,在将比色杯200运出时,该保持板21a成为保持该比色杯200的容器保持部。
环状带21在左右方向与第3侧面部15并排地配置(参照图6),环状带21从第2空间11的底部一直设置到上部。
另外,保持板21a通常具有能稳定地载置约1~3个比色杯200的大小。另外,载置并被保持在保持板21a上的比色杯200的朝向不必恒定。
在使环状带21旋转时,保持板21a可接受第2空间11底部附近的比色杯200,所以,该底部附近的区域是上述接受区域A1。
被保持板21a保持着朝上方运出的比色杯200,随着环状带21的旋转,在第2空间11的相反侧落下。在比色杯200的落下处,设有接受部30。接受部30接受从第1空间10经过第2空间11运出的比色杯200。
根据上述,运出部20将第2空间11底部附近的比色杯200举起到上方的运出口19,可运出到接受部30侧。
〔4.2.3移送部300〕
如图5所示,移送部300为了对存在于储存部9的第1空间10底部的比色杯200赋予朝接受区域A1侧移动的力,具有容器载置部304和驱动部305。容器载置部304在第1空间10的底部露出,载置着存在于该底部的比色杯200。驱动部305使得该容器载置部304朝接受区域A1侧移动,将载置在该容器载置部304上的比色杯200移送到该接受区域A1侧。
具体地说,移送部300具有架设在皮带轮302、303之间的环状带301,上述皮带轮302、303配置在前后方向的后方和前方。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储存部9具有其整个底面开口的开口部10a,上述环状带301从该开口部10a露出于储存部9。因此,上述容器载置部304是该环状带301中的、朝向接受区域A1的部分,即,是环状带301的上侧部分。该环状带301的上侧部分作为储存部9的第1空间10的底面。另外,环状带301由平带构成。
开口部10a形成为细长形状,从第4侧面部16的下端部一直延伸到运送部20的环状带21。而且,由配置在该开口部10a的上述环状带301的上侧部分和后述的交接部件8,构成储存部9的底面。
这样,由于容器载置部304构成储存部9的第1空间10的底面,所以,投入的比色杯200不集中在分隔部件12的下方及接受区域A1的一个部位,而是成为分布地载置在容器载置部304上的状态。
而且,该环状带301的上侧部分如图5所示,是朝着接受区域A1侧降低的倾斜面。
而且,上述驱动部305包含使该环状带301旋转的电动机。在本实施方式中,移送部300具有的驱动部305的电动机是运出部20具有的上述电动机25(参照图7),电动机兼用于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
下面,具体地说明电动机的兼用。运出部20的链轮24(参照图5)的旋转轴24a(参照图7)朝轴向外方伸出,皮带轮303从该旋转轴24a接受旋转动力。即,在图7中,第1传动皮带轮311可一体旋转地安装在旋转轴24a上,第2传动皮带轮312可一体旋转地安装在环状带301用的皮带轮303的旋转轴303a上。传动带313架设在这些第1传动皮带轮311和第2传动皮带轮312上。另外,第2传动皮带轮312的直径比第1传动皮带轮311大,可将旋转轴24a的旋转减速后传递给皮带轮303。这样,运出部20的环状带21的旋转速度比移送部300的环状带301高,可以使得运出部20运送比色杯200的移动速度比移送部300移送比色杯200的移动速度大。
根据上述,若通过电动机25的旋转使得运出部20用的链轮23旋转,则通过环状带21、链22、链轮24、旋转轴24a等,可以使移送部300的环状带301旋转。借助环状带301的旋转,存在于储存部9的第1空间10的底部的比色杯200被朝着接受区域A1侧移送。另外,移送部300的驱动部305具有皮带轮302、303、第2传动皮带轮312、第1传动皮带轮311、和传动带313。
如上所述,运出部20具有上述电动机25,该电动机25作为驱动环状带21的保持板21a的动力源。移送部300的驱动部305被上述电动机25的动力驱动。这样,运出部20和移送部300由共同的电动机25驱动,所以,运出部20和移送部300可同步地进行动作或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器载置部304的前方,设有交接比色杯200用的交接部件8(图5)。交接部件8由板部件构成,载置在环状带301上被移送的比色杯200被送到该交接部件8,通过该交接部件8,可载置到运出部20的保持板21a上。交接部件8能以其后方侧为中心上下旋转,具有可载置到保持板21a前端上的前后方向长度。随着保持板21a的上升,交接部件8被往上推而朝上方旋转,当交接部件8脱离了保持板21a的前端时,交接部件8朝下方旋转而落下,成为载置到其下方的保持板21a的前端上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空间11的底面由该交接部件8构成。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储存部9、运出部20和移送部300,投入到储存部9内并储存着的多个比色杯200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分隔部件12的下方的开口,被移送部300从第1空间10移送到第2空间11,并储存在第2空间11内。另外,即使直到第1空间10的上端附近为止充满了多个比色杯200,借助分隔部件12的作用,也可以抑制这些比色杯200在自重作用下向第2空间11内塌落。
因此,即使在第1空间10内储存了大量的比色杯200,也不会充满到第2空间11的上部附近。因此,即使第1空间10内有大量的比色杯200,在第2空间11内,比色杯200也只存在于底部附近,成为在其上方空间中不存留比色杯200的状态。
而且,在第2空间11的上部具有运出口19。在将比色杯200运出到接受部30侧时,比色杯200通过该运出口19。存留在第2空间11的底部附近的比色杯200在第2空间11内被运出部20朝上方举起,并从运出口19朝向接受部30运送。
〔4.2.4配置部90〕
在图8、图9和图10中,配置部90包括接受部30、比色杯送出部40、和运送配置部50。接受部30接受被运出部20运出的比色杯200。比色杯送出部40将比色杯200从接受部30中一个一个地送出。运送配置部50将从该送出部40送出的比色杯200运送到旋转移送部60。
接受部30俯视为L字形,包括比色杯接受部31a和比色杯蓄积部31b。接受部30的内底面从比色杯接受部31a到比色杯蓄积部31b朝下方倾斜。从上述环状带21落下到比色杯接受部31a的比色杯200自动地移动到比色杯蓄积部31b。
此外,接受部30的比色杯200的储存量(约100个),比储存部9的比色杯200的储存量(约2000个)少。另外,当储存在接受部30内的比色杯200达到规定量以上时,由传感器32检测出来。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传感器32检测到,则控制部4a判断接受部30已被充满,使上述电动机25(参照图7)的动作停止,这样,使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的动作停止。
比色杯送出部40具有能以旋转轴41a为中心旋转的摆动轨41、能以另一旋转轴42a为中心旋转的摆动引导件42、将摆动轨41和摆动引导件42连接而联动的连杆43、电动机44、和将电动机44的驱动力传递给摆动轨41的臂45。旋转的电动机44使臂45旋转,由此,摆动轨41和摆动引导件42往复摆动。
摆动轨41具有金属制的一对扇形板41b、和被该一对扇形板41b挟持固定着的树脂制间隔件41c。如图8所示,一对扇形板41b的间隔(间隔件41c的厚度)D3,小于比色杯200的凸缘部200a的直径D1(参照图3),并且大于杯身部200b的直径D2(参照图3)。
此外,摆动引导件42具有与摆动轨41的一对扇形板41b的外侧相接地设置的一对引导板42b、和被该一对引导板42b挟持固定着的树脂制间隔件42c。在摆动轨41与摆动引导件42之间,形成有比色杯200可通过的通路P。
如图9所示,摆动轨41的间隔件41c与摆动引导件42的间隔件42c的间隔D4形成为虽然大于比色杯200的凸缘部200a的直径D1(参照图3)但是不能收容2个比色杯200的大小。另外,如图8所示,一对引导板42b的间隔D5形成为虽然大于比色杯200的凸缘部200a的直径D1(参照图3)但是不能收容2个比色杯200的大小。这样,配置在送出位置46(参照图8和图9)的比色杯200只能是1个。
如图8和图9所示,在送出位置46,比色杯200的朝向与摆动轨41平行。比色杯200的开口端也可以朝着箭头F方向和箭头G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比色杯200在摆动轨41上移动时,如图10所示,由于摆动轨41的间隔件41c在扇形板41b的途中位置47中断,所以,在该位置47,比色杯200在自重的作用下,其闭口端朝下方落下。另外,如上所述,由于间隔D3(参照图8)小于比色杯200的凸缘部200a的直径D1(参照图3),并且大于杯身部200b的直径D2(参照图3),所以,如图10所示,凸缘部200a由一对扇形板41b支承。这样,在比色杯送出部40使比色杯200通过通路P的过程中,比色杯200的开口端朝上。
根据上述,在比色杯200配置在送出位置46的状态下,在使摆动轨41和摆动引导件42摆动时,如图9和图10所示,比色杯200通过通路P,被运送到运送配置部50的运送轨51上。
运送配置部50具有一对运送轨51和反射型传感器52。一对运送轨51构成将比色杯200运送到规定位置即旋转移送部60的通路。一对运送轨51隔开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着,其间隔小于比色杯200(参照图3)的凸缘部200a的直径D1,并且大于比色杯200的杯身部200b的直径D2。通过了通路P的比色杯200以其凸缘部200a卡合(engage)在一对运送轨51的上表面的状态,一边朝着旋转移送部60滑落一边移动。
运送轨51将比色杯200排成一列,可收容规定数的比色杯200。当收容在运送轨51上的比色杯200的数目达到规定数以上时,传感器52(参照图8)检测出该状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传感器52检测出该状况,则控制部4a使送出部40、移送部30及运出部20的动作停止。这样,使得比色杯200的、从第1空间10往第2空间11的移送、从第2空间11往接受部30的运出、以及从接受部30往运送配置部50的送出都停止。
相对于此,当传感器52未检测到比色杯200时,控制部4a使送出部40动作,送出1个比色杯200。另外,在一定时间内,在即使使上述送出部40动作,传感器52也未检测到比色杯时,继续使送出部40动作,并在该状态下使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动作。这是因为在接受部30中已经没有了比色杯200的情况下,通过使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动作,可将比色杯200补充到接受部30内。
即,该传感器(检测部)52检测在运送轨51上是否有将要配置到规定位置即旋转移送部60的比色杯200,根据该传感器52的检测结果,控制部4a(控制机构)对送出部40、移送部300及运出部20,能够择一地切换驱动和非驱动。
根据上述,能够形成为使一定数目的比色杯200始终在运送轨51上待机的状态。
〔4.3旋转移送部60及供给用捕集器部70〕
旋转移送部60将从运送轨51上滑落下的比色杯200旋转移送到供给用捕集器部70可把持的待命位置。旋转移送部60具有支承台61、安装在支承台61上的可旋转的旋转台62、驱动旋转台62的电动机63。通过利用该电动机63使旋转台62旋转,嵌入在旋转台62的3个缺口部62a内的比色杯200,被运送到支承台61的缺口部61a(待机位置)。
而且,在图2中,供给用捕集器部(容器运送部)70将被旋转移送部60运送到待机位置(上述缺口部61a)的比色杯200,运送到作为其它区域的分析机构部7的旋转运送部100的分注台103。
然后,在分析机构部(光学检测部)7,试剂分注臂140将设置在旋转移送部100的试剂容器(未图示)内的试剂分注(供给)到由上述供给用捕集器部70运送到分注台103的比色杯200内,使试剂与比色杯200内的检体混合,进行检体(试样)的光学检测。
〔4.4储存部中的比色杯的储存及运出〕
在图5中,在第1空间10,可以将比色杯200充满到P1所示的最大储存位置(投入约2000个比色杯时的比色杯群的上端)。这样,即使一次投入多个(约2000个)比色杯200,在第2空间11,被移送部300移送的一部分比色杯200(十几个到几十个左右)只位于接受区域A1附近,比色杯200不会充满到第2空间11的上端。另外,在图5中,用附图标记P2表示储存在第2空间11内的比色杯群的上端。
第2空间11中的比色杯200的储存位置上端P2比第1空间10的最大储存位置P1低。因此,运出部20能够用保持板21a将第2空间11内的少数比色杯200举起,能够防止过多数量的比色杯200被运出。
即,由于运出部20从第2空间11的底部到上部呈陡坡度(60~80度)地设置,所以即使在载置在保持板21a上的被运出中的比色杯200过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期待在到达运出口19的运送途中,一些比色杯200从保持板21a上脱落,落到第2空间11的底部。
即,对保持板21a能稳定保持的比色杯200的个数而言,每个保持板21a只能保持几个,所以,即使不能被保持板21a稳定保持的数目的比色杯200一次被保持板21a举起,由于这些比色杯200是以不稳定的状态被保持着,所以,在到达比色杯200的运出口19之前,从保持板21a上落下的概率高。
如果比色杯200被一次大量地运出到接受部30,则容易产生下述现象,比色杯200不能顺畅地配置到规定位置(旋转移送部60)。
如图8~图10所示,被运出部20运出的比色杯200储存在接受部30内,再被送出部40通过通路P配置到规定位置(旋转移送部60)。虽然通路P具有只能通过一个比色杯200的大小,但是如果很多比色杯200一次地储存在接受部30内,则在比色杯整体的重量作用下,多个比色杯200被推向通路P,比色杯相互间在通路P的入口处容易阻滞。
为此,即使将多个比色杯200储存在储存部9内,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分隔部件12,限制储存到第2空间11内的比色杯200的数目,也可以抑制多个比色杯200被一次运送到接受部30。因此,可以增加使用者能一次投入储存部9内的比色杯200的数目。
另外,在第2空间11内的比色杯200被运出部20举起时,第2空间11(接受区域A1)的比色杯200的数目减少。为此,移送部300将位于储存部9底部的比色杯200强制地往运出部20侧移送,由此可以将比色杯200补充到第2空间11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送部300的比色杯200的移送量、即环状带301的旋转速度,比运出部20的比色杯200的运送量、即环状带21的旋转速度小。
因此,可以防止移送部300往接受区域A1移送比色杯200的量过剩。结果,可以防止比色杯200被过剩地供给到接受区域A1、比色杯200在储存部9内阻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移送部300的带的旋转速度比运出部20的速度小,来使移送部300的移送量比运出部20的移送量小。但是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为移送量有差异的结构即可。例如,为了使移送量有差异,也可以使移送部300的带的摩擦力比运出部20的带的摩擦力小,或者也可以使移送部300的带的宽度比运出部20的带的宽度小。
根据上述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与已往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图12是已往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的说明图。在已往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中,为了增加使用者可一次投入的比色杯的数目,只要增加第1储存部401的容量,增加可收容的比色杯数即可。即,为了使可一次投入到第1储存部401的比色杯的量增加为2倍,例如从500个增加到1000个,只要将第1储存部401的高度增加为2倍即可。但是,这样一来,投入口的位置增高,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不方便。为此,如图1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考虑将第1储存部401在前后方向扩大为2倍。但是,这时,若第1储存部401内的比色杯数减少,则比色杯残留在其后方的区域408,从而有可能不能将全部的比色杯顺畅地供给到环状带403侧。
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比色杯供给机构部6,即使为了增加可一次投入储存部9内的比色杯200的数目而将储存部9沿前后方向扩大,存在于储存部9底部的比色杯200也能由移送部300移送到接受区域A1侧。特别是即使是存在于储存部9后方区域的比色杯200,也能载置在移送部300的环状带301上,被移送到接受区域A1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比色杯供给机构,增加了可一次投入的比色杯数,同时能顺畅地供给比色杯。
另外,储存在储存部9内的多个比色杯群中的、位于上层部的比色杯200,可被分隔部件12限制朝接受区域A1侧塌落。即,比色杯200的朝接受区域A1侧的移送可主要由移送部300完成,可防止比色杯不必要地集中在接受区域A1侧。
因此,即使增加了可一次投入储存部9的比色杯200的数目,储存在储存部9内的比色杯200也可由运出部20顺畅地、且以适当数目被运出到接受部30侧,由配置部90将运出的比色杯200配置到旋转移送部60。
结果,比色杯200被配置在旋转移送部60,再被供给用捕集器部70运送到分析机构部7,由该分析机构部7利用该比色杯200依次进行检体(试样)的光学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储存部9内(第1空间10或第2空间11),设有用于检测比色杯200的储存高度的传感器17。该传感器17是将距底面规定高度的位置作为检测高度的光透过型传感器,当比色杯200减少、传感器17检测不到比色杯200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部4a。即,检测出比色杯200的数目已减少这一状况。若检测信号被发送给控制部4a,则控制部4a使显示部4b显示需补充比色杯200的信息,可告知使用者。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作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储存部9,仅第2侧面部14具有倾斜面。但是,也可是相向的第1侧面部13及第2侧面部14二者都具有倾斜面。也可以是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使该储存部9朝着底部变窄的倾斜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是同步动作的。但是,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动作。这时,在配置部90中,根据检测在运送轨51上有无要配置到旋转移送部60的比色杯200的、上述传感器(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控制部4a(控制机构)只对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中的一方,择一切换驱动和非驱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移送部的例子例示了平带。但是,移送部的形态并没有限定,只要为能将储存在储存部9内的比色杯200朝着运出部移送的构造即可。例如,作为移送部,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在储存部9的底部设置具有多个齿701的齿轮700,使其朝图1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这样将比色杯200移送到接受区域A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是由分开的输送带构成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移送部300和运出部20也可以由一个带构成。
另外,说明了储存部9具有其全部底面开口的开口部10a,环状带301从该开口部10a露出到储存部9内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储存部9的底面的一部分开口,环状带301自该开口露出的结构。
另外,例如不限定于用由板部件构成的分隔部件12来划分储存部9的方式。也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使储存部9的内壁向内侧凹陷、形成为分隔部12,用该分隔部12划分成第1空间10和第2空间11,将第1空间10和第2空间11通过隧道状的通路部400连结起来。这时也同样地,分隔部12具有作为限制部件的功能,限制储存在第1空间10内的多个比色杯群中的、位于上层部的比色杯200朝接受区域A1侧塌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配置部90由接受部30、比色杯送出部40、和运送配置部50构成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构造。例如,配置部90也可以只通过一连串的通路(例如灰尘溜槽那样的滑降斜面路),将比色杯200配置到规定位置。

Claims (20)

1.一种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供给装置包括:
将从投入口投入的容器堆积并储存的储存部;
移送存在于上述储存部的底部的容器的移送部;
将被上述移送部移送的容器运出的运出部;以及
将被上述运出部运出的容器配置在规定位置的配置部。
2.一种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供给装置包括:
将从投入口投入的容器堆积并储存的储存部;
设在上述储存部的内部、将储存在上述储存部内的容器运出到上述储存部外的运出部;
将存在于上述储存部的底部的容器朝上述运出部移送的移送部;以及
将被上述运出部运出到上述储存部外的容器配置在规定位置的配置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送部具有容器载置部和驱动部;上述容器载置部以在上述储存部的底部露出的方式进行设置,载置着存在于该底部的容器;上述驱动部驱动上述容器载置部,由此将载置于该容器载置部的容器朝上述运出部移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送部具有架设在皮带轮之间、构成上述容器载置部的环状带,上述皮带轮配置在朝向上述运出部的容器的移送方向的后方和前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载置部朝上述运出部倾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储存部具有其底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开口的开口部;上述容器载置部从上述开口部露出于上述储存部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出部具有在运出上述容器时保持该容器的容器保持部、和驱动该容器保持部的电动机;上述移送部具有的上述驱动部由上述电动机的动力驱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送部的容器的移送量比上述运出部的容器的移送量小。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储存部的俯视下朝向上述运出部的容器的移送方向的尺寸,比该移送方向的正交方向的尺寸长;上述容器载置部沿着上述储存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储存部的在上述正交方向上排列相向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该储存部朝向底部变窄的倾斜面。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容器供给装置还包括检测部和控制机构;
上述检测部检测有无要被上述配置部配置在上述规定位置的容器;
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择一地切换上述移送部和上述运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驱动和非驱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容器供给装置还包括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限制上述储存部内的容器群中的位于上层部的容器朝上述运出部侧塌落。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出部包括将由上述移送部移送的容器朝上方移动的传送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部件具有设在储存部的底部的第1齿轮、设在储存部上方的第2齿轮、支承在第1齿轮及第2齿轮周围的带、和设在上述带周围的多个台阶部;通过驱动上述第1齿轮及第2齿轮中的任一齿轮,借助多个台阶部,使容器从第1齿轮朝着第2齿轮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齿轮及第2齿轮中的任一齿轮由与上述移送部的驱动共同的驱动源驱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送部件倾斜地设置,使容器朝斜上方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置部包括接受部,该接受部接受通过了最高位置后从台阶部落下的容器。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置部包括供给部和排列部;上述供给部一个一个地供给被上述运出部运出来的容器;上述排列部将由供给部供给来的容器以使其朝向一致的方式进行排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列部以使容器的开口朝向上方的方式排列容器。
20.一种试样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试样分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供给装置、光学检测部和容器运送部;上述光学检测部对收容在容器内的试样进行光学检测;上述容器运送部将由上述容器供给装置的上述配置部配置在上述规定位置的容器运送到上述光学检测部。
CN201110461373.5A 2010-12-29 2011-12-28 试样分析装置 Active CN102608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4565A JP5656625B2 (ja) 2010-12-29 2010-12-29 試料分析装置
JP2010-294565 2010-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8341A true CN102608341A (zh) 2012-07-25
CN102608341B CN102608341B (zh) 2014-09-03

Family

ID=4547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1373.5A Active CN102608341B (zh) 2010-12-29 2011-12-28 试样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110043B2 (zh)
EP (1) EP2472267B1 (zh)
JP (1) JP5656625B2 (zh)
CN (1) CN102608341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1222A (zh) * 2012-12-27 2014-07-02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容器的传送装置
CN104237548A (zh) * 2013-06-11 2014-12-2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样品管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实验系统
CN105181985A (zh) * 2015-10-20 2015-12-23 希肯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为分析装置自动传送反应杯的反应杯加载系统
CN105628946A (zh) * 2015-12-30 2016-06-01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供给装置及方法
CN105699676A (zh) * 2016-04-14 2016-06-22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06290951A (zh) * 2016-08-04 2017-01-04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供给装置
CN106959376A (zh) * 2017-03-01 2017-07-18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反应杯排杯系统
CN108344697A (zh) * 2018-05-14 2018-07-31 苏州大学 一种光声断层扫描分子成像系统体外样品专用上样架子组合
US10379130B2 (en) 2015-06-26 2019-08-13 Abbott Laboratories Reaction vessel exchanger device for a diagnostic analyzer
CN111060382A (zh) * 2014-04-28 2020-04-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篮传送系统及方法
CN112278791A (zh) * 2020-11-10 2021-01-29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管无序上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5732B2 (ja) * 2012-08-31 2015-02-25 メディカテック株式会社 被整列部材整列セット装置
JP6009881B2 (ja) * 2012-09-20 2016-10-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移し替え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6054769B2 (ja) * 2013-02-20 2016-12-27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測定容器供給装置
JP5898119B2 (ja) 2013-03-28 2016-04-0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JP6152311B2 (ja) 2013-07-08 2017-06-21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測定容器供給装置
EP2860137B1 (en) * 2013-10-10 2018-11-21 F.Hoffmann-La Roche Ag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cuvettes
USD727327S1 (en) * 2013-11-22 2015-04-21 Compliance Software, Inc. Compact stand with mobile scanner
EP3106876B1 (en) * 2015-06-19 2022-12-07 F. Hoffmann-La Roche AG Solid waste removal
USD810084S1 (en) 2016-03-23 2018-02-13 Formfox, Inc. Mobile scanner
WO2019152655A1 (en) * 2018-01-31 2019-08-08 Laborator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oldings Sample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s of supplying samples
JP7221637B2 (ja) * 2018-10-05 2023-02-1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キュベット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7311996B2 (ja) * 2019-03-27 2023-07-2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測定装置および検体測定方法
CN113548431B (zh) * 2021-09-22 2021-12-07 烟台拉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神经内科用试管高效率无菌拿取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52872A (fr) * 1965-08-04 1966-04-15 Commercialisation Immobilieres Dispositif automatique pour le stockage et le rangement de récipients
US3276566A (en) * 1963-09-07 1966-10-04 Reiners Walter Apparatus for uniform orientation of spinning cops and the like
US3835985A (en) * 1972-06-19 1974-09-17 Wiebe Mfg Inc Vacuum assist can unscrambler
EP0181792A1 (fr) * 1984-10-12 1986-05-21 LES APPLICATIONS DE LA VIBRATION (A.D.V.) Société Anonyme Procédé pour distribuer des coupelles et moyens de mise en oeuvre
CN101074964A (zh) * 2006-05-18 2007-11-2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仪及其容器传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98215A (zh) * 1949-10-27
US3738507A (en) * 1971-09-13 1973-06-12 Sunkist Growers Inc Bin for accumulating spherical articles
IT1179315B (it) * 1984-04-19 1987-09-16 Acma Spa Apparecchiatura per disporre orizzonalmente ed in sequenza recipienti del tipo delle bottiglie flaconi e simili
DE3718481A1 (de) * 1987-06-02 1988-12-15 Sortimat Creuz & Co Gmbh Vorrichtung zum foerdern und zufuehren von zylinderfoermigen gegenstaenden
FR2778647B1 (fr) * 1998-05-14 2000-06-23 Admv Sa Mecanisme d'orientation et de distribution automatique de pieces
US6325129B1 (en) * 1999-11-10 2001-12-04 Labotix Automation Inc. Test tube orienting system
JP4901035B2 (ja) 2001-09-12 2012-03-21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パーツの送給装置
ITBO20080166A1 (it) * 2008-03-14 2009-09-15 Tonazzi Vasquali S R L Dispositivo per il convogliamento singolarizzato di articoli oblunghi
JP2010085270A (ja) * 2008-09-30 2010-04-1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検体容器供給装置
JP5378284B2 (ja) * 2010-03-29 2013-12-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容器供給装置及び試料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6566A (en) * 1963-09-07 1966-10-04 Reiners Walter Apparatus for uniform orientation of spinning cops and the like
FR1452872A (fr) * 1965-08-04 1966-04-15 Commercialisation Immobilieres Dispositif automatique pour le stockage et le rangement de récipients
US3835985A (en) * 1972-06-19 1974-09-17 Wiebe Mfg Inc Vacuum assist can unscrambler
EP0181792A1 (fr) * 1984-10-12 1986-05-21 LES APPLICATIONS DE LA VIBRATION (A.D.V.) Société Anonyme Procédé pour distribuer des coupelles et moyens de mise en oeuvre
CN101074964A (zh) * 2006-05-18 2007-11-2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仪及其容器传送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1222B (zh) * 2012-12-27 2015-09-02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容器的传送装置
CN103901222A (zh) * 2012-12-27 2014-07-02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容器的传送装置
CN104237548A (zh) * 2013-06-11 2014-12-2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样品管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实验系统
CN111060382B (zh) * 2014-04-28 2023-02-1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篮传送系统及方法
CN111060382A (zh) * 2014-04-28 2020-04-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篮传送系统及方法
US10379130B2 (en) 2015-06-26 2019-08-13 Abbott Laboratories Reaction vessel exchanger device for a diagnostic analyzer
CN105181985A (zh) * 2015-10-20 2015-12-23 希肯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为分析装置自动传送反应杯的反应杯加载系统
CN105628946A (zh) * 2015-12-30 2016-06-01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供给装置及方法
CN105699676A (zh) * 2016-04-14 2016-06-22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反应杯加载装置
CN106290951B (zh) * 2016-08-04 2018-03-27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供给装置
CN106290951A (zh) * 2016-08-04 2017-01-04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的供给装置
CN106959376B (zh) * 2017-03-01 2018-04-10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反应杯排杯系统
CN106959376A (zh) * 2017-03-01 2017-07-18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反应杯排杯系统
CN108344697A (zh) * 2018-05-14 2018-07-31 苏州大学 一种光声断层扫描分子成像系统体外样品专用上样架子组合
CN108344697B (zh) * 2018-05-14 2024-02-09 苏州大学 一种光声断层扫描分子成像系统体外样品专用上样架子组合
CN112278791A (zh) * 2020-11-10 2021-01-29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管无序上料装置
CN112278791B (zh) * 2020-11-10 2022-06-28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管无序上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2267A3 (en) 2017-10-25
US9110043B2 (en) 2015-08-18
CN102608341B (zh) 2014-09-03
US20150316467A1 (en) 2015-11-05
JP2012141226A (ja) 2012-07-26
US20120171078A1 (en) 2012-07-05
EP2472267A2 (en) 2012-07-04
EP2472267B1 (en) 2019-06-12
JP5656625B2 (ja)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8341A (zh) 容器供给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JP6218753B2 (ja) 状態表示機能付き試料搬送体
JP6190380B2 (ja) 等分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ークフロー
CN101074964B (zh) 试样分析仪及其容器传送装置
CN102023224B (zh) 回收单元以及检测体处理装置
JP6113193B2 (ja) バーコード読み取り式試験管ホルダ
JP6308951B2 (ja) 自動化軌道表面に埋め込まれたコード配列
JP5511834B2 (ja)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7067960B2 (ja)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機構および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方法
JP2014505889A (ja) 空気圧式メールシステムと、研究所自動化システムへバイオ製品容器を供給するシステムとの間にある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CN103983797B (zh) 容器分类装置、样本处理系统及容器分类方法
CN101135695A (zh) 试样输送系统
US20080138184A1 (en) Automatic machine for loading pipette tips into a rack and a loading method thereof
EP3336555B1 (en) Sample rack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ed analysis system
JP5378284B2 (ja) 容器供給装置及び試料分析装置
JP2017105596A (ja) 果菜引継ぎ移送方法と、果菜引継ぎ移送装置と、果菜自動選別方法と、果菜自動選別装置と、果菜容器詰め方法と、果菜容器詰め装置と、果菜選別容器詰め方法と、果菜選別容器詰め装置
CN105675899A (zh) 检体处理装置和检体处理方法
JPH0588790B2 (zh)
JP2003083999A (ja) パーツの送給装置
JP6573541B2 (ja) 容器供給ユニット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183293A (ja) 自動標本作製装置
CN102023110A (zh) 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
CN103502099B (zh) 蛋包装装置和蛋包装方法
CN211733131U (zh) 样品管传输装置
JP2007535453A (ja) 特定された包装ユニットを輸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