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3110A - 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3110A CN102023110A CN2010102880224A CN201010288022A CN102023110A CN 102023110 A CN102023110 A CN 102023110A CN 2010102880224 A CN2010102880224 A CN 2010102880224A CN 201010288022 A CN201010288022 A CN 201010288022A CN 102023110 A CN102023110 A CN 1020231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bodies
- conveyance
- conveyance path
- shelf
- track se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01N2035/0415—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moving in two dimensions in a horizontal plan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7—Switching points ("aiguillag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检测体处理装置包括: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处理部,搬送装置包括:搬送检测体架子的第1搬送路径;与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检测体架子的第2搬送路径;使检测体架子从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第2搬送路径的架子移动机构;导轨部件,设置成能够在第1搬送路径以及第2搬送路径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许可将检测体架子从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第2搬送路径,在处于规定位置的上方时抑制通过第1搬送路径以及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以及使导轨部件上下移动的驱动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送检测体并对所搬送的检测体进行处理的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多个测定单元和向该多个测定单元搬送检测体架子的搬送装置的分析装置,在这样的分析装置的搬送装置中,还有设置有多个搬送路径的搬送装置。另外,在这样的设置有多个搬送路径的搬送装置中,还有设置有使搬送中的检测体架子从一个搬送路径移动到其他搬送路径的机构的搬送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1-74754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1-74754号公报所记载的搬送装置具备:第1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第2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以及样品回收用搬送线路,通过线路转换器使检测体架子在所述搬送路径之间移动。线路转换器具备可以在所述搬送路径之间移动的转换用导轨(guide)。该转换用导轨具备隔开可以插入检测体架子的间隔而设置的两个板部件,通过转换用导轨在搬送路径之间移动,被两个板部件夹住的检测体架子一边在搬送路径之间滑动一边移动。由于这样使检测体架子滑动,所以在与所述搬送装置的线路转换器的移动范围对应的第1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第2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以及样品回收用搬送线路的部分中,无需设置引导将检测体架子向搬送方向搬送的导轨,并且这些搬送线路的检测体架子的设置面成为没有台阶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日本特开2001-74754号公报的搬送装置中,在搬送装置中存在没有设置引导将检测体架子向搬送方向搬送的导轨的部 分。因此,通过搬送线路搬送的检测体架子有可能从搬送路径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项限定,并且不受本发明内容部分中的陈述的任何程度上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以下:
(1)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装置,搬送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以及
检测体处理部,对由所述搬送装置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中保持的所述检测体进行处理,
所述搬送装置包括:
第1搬送路径,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导轨部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之间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许可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在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上方时,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以及
驱动源,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
(2)在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有在该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构成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实质上相同的平面的上面。
(3)在所述(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移动机构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在所述导轨部件的上面中滑动,从而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4)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导轨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引导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5)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上方时使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6)在所述(5)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能够移动到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的第1位置以及位于该第1位置的上侧的第2位置,
所述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第1位置时,不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在所述导轨部件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7)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还具备:抑制壁,夹着所述第2搬送路径而与所述导轨部件对向地设置,抑制在所述第2搬送路径上正在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
(8)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还具备:第3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9)在所述(8)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搬送路径是经由用于将所述检测体供给到所述检测体处理部的检测体供给位置的搬送路径,
所述第1搬送路径是不经由所述检测体供给位置,而向与所述第 3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相同的方向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的搬送路径。
(10)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搬送路径是在规定的第1方向上搬送所述检测体的搬送路径,所述第3搬送路径是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上搬送所述检测体的搬送路径。
(11)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的情况下,以在所述检测体架子通过所述导轨部件时使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源进行的所述导轨部件的上下移动。
(12)在所述(1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移动到所述第1搬送路径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上方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源进行的所述导轨部件的上下移动。
(13)在所述(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抑制在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
(14)一种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搬送路径,搬送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导轨部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之间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许可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在从所述规定位置 向上方移动时,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以及
驱动源,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
(15)在所述(14)所述的搬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移动机构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在所述导轨部件的上面滑动,从而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16)在所述(14)或者(15)所述的搬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导轨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引导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17)在所述(14)或者(15)所述的搬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使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18)在所述(17)所述的搬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能够移动到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的第1位置以及位于该第1位置的上侧的第2位置,
所述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第1位置时,不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在所述导轨部件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19)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装置,搬送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以及
检测体处理部,对由所述搬送装置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中保持的所述检测体进行处理,
所述搬送装置包括:
第1搬送路径,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导轨部件,构成为能够上下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引导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的搬送;以及
驱动源,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
所述导轨部件在处于规定位置的下方时,许可所述架子移动机构进行的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20)一种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具备:
第1搬送路径,搬送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以及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所述搬送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的情况下,使导轨部件移动,以便处于许可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的规定位置,
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情况下,使所述导轨部件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以便抑制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示出检测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检测体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装置用的检测体搬送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体搬送单元的一部分的结构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示出检测体搬送单元具备的导轨机构的正面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检测体搬送单元具备的导轨机构的背面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A是用于说明导轨部件的基准位置的剖面图。
图8B是用于说明导轨部件的第1位置的剖面图。
图8C是用于说明导轨部件的第2位置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用的检测体搬送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装置具备的测定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体搬送单元的架子搬送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具备:对检测体进行测定的多个测定单元;以及搬送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的检测体搬送装置,检测体搬送装置具备:不经由用于向测定单元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位置而向一个方向搬送检测体架子的搬送线路(第1搬送路径);与所述搬送线路并行地设置,不经由所述检测体供给位置而向与所述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搬送检测体架子的返回线路(第2搬送路径);向所述检测体供给位置搬送检测体架子的测定线路(第3搬送路径);在所述搬送线路与所述返回线路之间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处于规定位置(基准位置)时许可检测体架子从搬送线路移动到返回线路,在从所述基准位置向上方移动了时抑制通过搬送线路以及返回线路搬送的检测体架子从线路脱离的导轨部件;以及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的电动机。
[检测体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如图1所示,检测体处理装置1具备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检测体搬送装置3、血球分析装置5、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以及系统控制装置8。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处理装置1经由通信网络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可通信地连接。检测体搬送装置3具有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这些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以在图中横向延伸的方式被相互串联地连接。另外,检测体搬送装置3具备:遍及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之全部而横向直线地设置,而将保持有多个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向图中左方向搬送的搬送线路3F;以及与搬送线路3F并行地设置,而将检测体架子向图中右方向搬送的返回线路3R。
血液分析装置5具备3个测定单元51、52、53和信息处理单元54,在检测体搬送单元3a的后方配置有测定单元51,在检测体搬送单元3b的后方配置有测定单元52,在检测体搬送单元3c的后方配置有测定单元53。另外,在检测体搬送单元4的后方配置有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在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的每一个中,为了向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供给检测体,而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了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测定线路3M。另外,在搬送线路3F与各测定线路3M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搬送线路3F向测定线路3M的起点移送检测体架子的移送路、保持检测体架子的区域即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43、和用于从测定线路3M的终点向搬送线路3F移送检测体架子的移送路、保持检测体架子的区域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44。
可以投入检测体架子的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具备:用于操作人 员投入检测体架子的检测体投入单元21;从检测体架子中保持的检测体容器中读取检测体条形码的预处理单元22;以及回收收容处理完成的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的检测体回收单元23。所述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与检测体搬送装置3的右端连接,投入到该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的检测体投入单元21的检测体架子在通过预处理单元22读取了架子ID以及检测体ID之后,通过检测体搬送装置3的搬送线路3F进行搬送。检测体架子从搬送线路3F经由与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51、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对应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或者4中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或者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而被移送到测定线路3M,在测定线路3M上进行搬送,而被供给到搬送目的地即测定单元51、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在检测体被供给到测定单元51、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之后,检测体架子L从测定线路3M经由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或者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R,通过返回线路3R向右方向搬送,而被回收到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的检测体回收单元23。以下,对所述检测体处理装置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检测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检测体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检测体容器T呈现管状,其上端开口。在其内部收容从患者提取出的血液检测体,上端的开口被盖部CP密封。检测体容器T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者合成树脂构成,可以视觉辨认其内部的血液检测体。另外,在检测体容器T的侧面,粘贴了条形码标签BL1。在该条形码标签BL1中,印刷有表示检测体ID的条形码(检测体条形码)。检测体架子L可以排列保持10个检测体容器T。在检测体架子L中,以垂直状态(立位状态)保持各检测体容器T。另外,在检测体架子L的保持位置1与保持位置2之间的测定单元侧的侧面,粘贴了条形码标签(未图示)。在该条形码标签中,印刷有表示架子ID的条形码(架子条形码)。
<检测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
接下来,对检测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检测体搬送单元3a的结构的俯视图。此处,对配置在测定单元51的前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a进行说明,但配置在测定单元52、53的前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b、3c也是同样的结构。如图4所示,检测体搬送单元3a具备搬送检测体的搬送机构31和控制搬送机构31的控制部32。搬送机构31具备:可以临时保持检测体架子L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所述检测体架子L保持收容进行分析前的检测体的检测体容器T;可以临时保持检测体架子L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所述检测体架子L保持通过对应的测定单元51吸引出检测体的检测体容器T;从搬送上游侧的装置(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入检测体架子L,不将收容在该检测体架子L中的检测体供给到测定单元51,而向搬送下游侧的装置(检测体搬送单元3b)搬出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线路3F(第1搬送路径);从搬送下游侧的装置(检测体搬送单元3b)搬入检测体架子L,不将收容在该检测体架子L中的检测体供给到测定单元51,而向搬送上游侧的装置(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出检测体架子L的返回线路3R(第2搬送路径);以及为了将检测体供给到测定单元51,使检测体架子L向图中箭头X1以及X2方向水平地直线移动,将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受理的检测体架子L搬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测定线路3M(第3搬送路径)。
搬送线路3F向图中箭头X1方向延伸,可以使检测体架子L向箭头X1方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水平地直线移动。搬送线路3F具有:左右配置的两个环状传动带321a、321b;以及对环状传动带321a以及321b进行驱动的步进电动机321c。
在距搬送线路3F规定距离的前方,设置有与搬送线路3F平行的返回线路3R。返回线路3R可以使检测体架子向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即X2方向(搬送方向上游侧)水平地直线移动。返回线路3R具有环状的传动带331a以及步进电动机331b,构成为通过步进电动机331b的驱动力使传动带331a向箭头X2方向旋转。由此,可以使配置在传动带331a上的检测体架子L向X2方向移动。
另外,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前侧,以夹着搬送线路3F而与 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对向的方式,配置有架子送出部322。所述架子送出部322构成为通过步进电动机322a的驱动力在箭头Y1方向(后方)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装置通过搬送线路3F而搬入检测体架子L,在检测体架子L到达了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与架子送出部322之间的搬送线路3F上的位置323(以下,称为“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使架子送出部322移动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侧,可以使检测体架子L移动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内。
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横向的长度比检测体架子L的长度大若干。另外,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宽度(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检测体架子L的两个量的宽度大若干。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并在其上面配置有分析前的检测体架子L。即,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可以同时保持两个检测体架子L。在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附近,安装了架子传感器371,通过架子传感器371对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中配置的检测体架子L进行检测。架子传感器371是光学式传感器,具备发光部371a和受光部371b。另外,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两侧面,朝向内侧突出了架子送入部33b。在通过架子传感器371检测到检测体架子L时,该架子送入部33b向后方移动(接近测定线路3M的方向),从而架子送入部33b与检测体架子L接触,检测体架子L被移送到后方。所述架子送入部33b构成为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下方的步进电动机33c进行驱动。
测定线路3M如图4所示,可以使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移送的检测体架子L向X1方向移送。在通过该测定线路3M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路径上,存在通过检测体容器传感器38检测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容器检测位置35a、以及用于向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位置35c。测定线路3M构成为可以经由检测体容器检测位置35a,以向检测体供给位置35c搬送检测体的方式搬送检测体架子L。检测体供给位置35c是从检测体容器检测位 置35a向搬送方向下游侧偏移两份检测体的位置,在通过测定线路3M向检测体供给位置35c搬送了检测体的情况下,后述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的把手部夹持该检测体的检测体容器T,从检测体架子L中取出检测体容器T,从检测体容器T吸引检测体,从而检测体被供给到测定单元51。测定线路3M在向所述检测体供给位置35c搬送了检测体容器之后,检测体的供给完成,在直到该检测体容器T返回到检测体架子L为止的期间,等待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
另外,测定线路3M具有可以分别独立地动作的第1传动带351以及第2传动带352这两个传动带、和对两个传动带分别进行驱动的步进电动机351e以及352e。
以夹着测定线路3M而与后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对向的方式,配置有架子送出部39。所述架子送出部39构成为可以通过步进电动机39a的驱动力在箭头Y2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在检测体架子L被搬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架子送出部39之间的位置391(以下,称为“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使架子送出部39移动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侧,可以使检测体架子L移动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内。这样,分析完成了的检测体架子L从测定线路3M被送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
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其横向的长度比检测体架子L的长度大若干。另外,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宽度(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检测体架子L的两个量的宽度大若干。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并在其上面配置分析完成了的检测体架子L。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可以同时保持两个检测体架子L。在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附近,安装了架子传感器372,通过架子传感器372对配置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测体架子L进行检测。架子传感器372是光学式传感器,具备发光部372a和受光部372b。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两侧面,朝向内侧突出有架子送入部34b。在架子传感器372检测到了检测体架子L时,通过该架子送入部34b向前方(接近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的方向)移动, 架子送入部34b与检测体架子L接触,向前方移送检测体架子L。所述架子送入部34b构成为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下方的步进电动机34c来进行驱动。另外,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连接,架子送入部34b可以将配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测体架子L移送到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
图5是示出检测体搬送单元3a的一部分的结构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在搬送线路3F与返回线路3R之间、且所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导轨机构341。该导轨机构341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形状,其宽度比搬送线路3F与返回线路3R之间的距离小若干。另外,在导轨机构341的前方,设置有夹着返回线路3R而与导轨机构341对向的壁部36。所述壁部36是遍及返回线路3R的全长而设置的,且从返回线路3R的搬送面向上方突出。由此,在通过返回线路3R搬送检测体架子L时,通过壁部36来抑制检测体架子L从返回线路3R脱离。
图6是示出导轨机构341的正面侧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导轨机构341的背面侧的结构的立体图。导轨机构341具备:将金属板弯曲而形成的导轨部件342;以及从下方支撑该导轨部件342的支撑部件343。导轨部件342与支撑部件343之间通过两个棒状的连结部件344而连结。另外,设置有对导轨部件342进行驱动的步进电动机345。在该步进电动机345的输出轴上经由滑轮345a安装了传动带346。在步进电动机345的输出轴的上方,旋转自如地设置了与所述滑轮345a成对的滑轮(未图示),所述传动带346卷绕在两个滑轮之间。另外,所述支撑部件343被粘固在传动带346的一部分上。通过所述结构,通过步进电动机345动作,传动带346离开上下方向在配置的滑轮之间旋转,与其对应地支撑部件34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其结果,导轨部件34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导轨部件342的上端形成有平面部342a,在该平面部342a的搬送线路3F侧(后侧)设置有与该平面部342a连接的倾斜部342b。倾斜部342b以随着接近搬送线路3F而变低的方式,相对平面部342a 倾斜了规定角度。
另外,在支撑部件343中安装了未图示的检测片,用于检测该检测片的光学式传感器347被粘固在安装了步进电动机345的基座部件345c上。通过支撑部件34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检测片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而到达光学式传感器347的检测位置,从而通过光学式传感器347检测检测片。在通过光学式传感器347来检测该检测片时,由于导轨部件342处于规定的位置,所以导轨部件342的位置被确认。
另外,在导轨部件342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粘固了用于使通过搬送线路3F搬送的检测体架子停止的搬送停止部348。该搬送停止部348是从导轨部件342向后方设置的立板,如图4所示,配置在搬送线路3F的传动带321b与其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壁部的间隙中。另外,搬送停止部348具有从导轨部件342的一端(搬送方向下游侧端)向上方突出的导轨部349a。导轨部件342的另一端(搬送方向上游侧端)朝向上方直角地折弯,该部分成为导轨部349b。通过这些导轨部349a、349b,在从搬送线路3F向返回线路3R移送检测体架子L时,引导检测体架子L的移动。
图8A、图8B以及图8C是用于说明导轨部件342的位置的剖面图。图8A示出了导轨部件342的基准位置P0。该基准位置P0是导轨部件342的平面部342a成为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各自的上面实质上相同的高度的导轨部件342的位置。在导轨部件342处于基准位置P0时,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经由搬送线路3F以及导轨部件342,向返回线路3R搬送检测体架子L。架子送入部33b可以在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到返回线路3R之间移动(参照图5),在保持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测体架子L通过返回线路3R被回收到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时,导轨部件342被定位成使平面部342a位于基准位置P0,架子送入部33b被移动到前方,从而检测体架子L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搬送线路3F、以及导轨部件342各自的上面滑动,而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R。此时,检测体架子L通过导轨部349a、349b之间,通过导轨部349a、349b来引导检测体架子L的移 动。另外,在平面部342a位于基准位置P0时,倾斜部342b的前端处于比搬送线路3F的传动带321b的上面低的位置,因此在从搬送线路3F向导轨部件342移送检测体架子L时,检测体架子L不会被导轨部件342的角部等挂住而妨碍移送,而可以平滑地移送检测体架子L。
导轨部件342从所述基准位置P0向上方移动,而被定位成平面部342a位于基准位置P0的上方的第1位置P1。图8B示出了导轨部件342的第1位置P1。在该第1位置P1中存在导轨部件342时,导轨部件342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各自的上面突出。在保持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测体架子L通过搬送线路3F被搬送到后级的装置时,导轨部件342被定位到第1位置P1,架子送入部34b移动到前方,从而保持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测体架子L被移送到搬送线路3F。此处,由于导轨部件342比搬送线路3F的上面向上方突出,所以检测体架子L不会超越导轨部件342而被搬送到返回线路3R。另外,此时搬送停止部348处于比搬送线路3F的上面低的位置,搬送线路3F进行的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不会受到搬送停止部348的妨碍。进而,由于导轨部件342比搬送线路3F的上面向上方突出,所以在通过搬送线路3F来搬送检测体架子L时,通过导轨部件342来抑制检测体架子L从搬送线路3F脱离。
导轨部件342被定位成从所述第1位置P1进一步向上方移动,而平面部342a位于比第1位置P1上方的第2位置P2。图8C示出了导轨部件342的第2位置P2。在该第2位置P2存在导轨部件342时,导轨部件342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各自的上面突出,并且搬送停止部348处于比搬送线路3F的上面高的位置。因此,即使在通过搬送线路3F搬送了检测体架子L时,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也不会受到搬送停止部348的妨碍,检测体架子L不会被搬送到搬送停止部348的搬送方向下游侧。
主要由控制部32控制所述那样的结构的搬送机构31。控制部32包括CPU、ROM、以及RAM等,可以通过CPU执行保存在ROM 中的搬送机构31的控制程序。另外,所述控制部32具备Ethernet(注册商标)接口,经由LAN与信息处理单元54以及系统控制装置8可通信地连接。
如图1所示,在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前侧,配置有检测体搬送单元4。该检测体搬送单元4的右侧端与3个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中的位于最搬送下游侧(图中左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c连接。
图9是示出检测体搬送单元4的结构的俯视图。检测体搬送单元4具备搬送检测体的搬送机构41和控制搬送机构41的控制部42。搬送机构41具备:可以临时保持检测体架子L的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所述检测体架子L保持收容制作涂抹标本前的检测体的检测体容器T;可以临时保持的检测体架子L的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所述检测体架子L保持通过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吸引出检测体的检测体容器T;从搬送上游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c搬入检测体架子L,将该检测体架子L搬送到X1方向的搬送线路3F(第1搬送路径);为了使检测体的涂抹标本的制作完成了的检测体架子L回收到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向搬送上游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c搬出该检测体架子L的返回线路3R(第2搬送路径);以及为了将检测体供给到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使检测体架子L向X1方向水平地直线移动,将从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受理到的检测体架子L搬送到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的测定线路3M(第3搬送路径)。另外,在搬送线路3F421与返回线路3R之间,且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具有导轨部件442的导轨机构441。进而,在导轨机构441的前方,设置有夹着返回线路3R而与导轨机构441对向的壁部46。另外,检测体搬送装置4的构成部件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与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不同,但功能相同,所以省略关于其结构的说明。
<血球分析装置5的结构>
血球分析装置5是光学式流式细胞术方式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关于血液检测体中包含的血球,取得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等,根据它们对检测体中包含的血球进行分类,并且针对每个种类对 血球数进行计数,针对每个种类对这样分类后的血球进行分色,从而制作散布图制作,并将其显示。所述血球分析装置5具备:对血液检测体进行测定的测定单元51、52、53;以及对从测定单元51、52、53输出的测定数据进行处理,显示血液检测体的分析结果的信息处理单元54。
图10是示出测定单元5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0所示,测定单元51具有:从检测体容器(采血管)T中吸引检测体即血液的检测体吸引部511;根据由检测体吸引部511吸引出的血液,来调制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试样的试样调制部512;以及从由试样调制部512调制出的测定试样中检测血球的检测部513。另外,测定单元51还具有:用于将通过检测体搬送单元3a的测定线路3M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测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的内部的取入口(未图示);以及从检测体架子L将检测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的内部,将检测体容器T搬送至检测体吸引部511进行吸引的吸引位置的检测体容器搬送部515。
在检测体吸引部511的前端部,设置有吸引管(未图示)。另外,检测体吸引部511可以在铅直方向上移动,通过向下方移动,所述吸引管贯通被搬送至吸引位置的检测体容器T的盖部CP,而吸引内部的血液。
试样调制部512具备多个反应腔(未图示)。另外,试样调制部512与未图示的试剂容器连接,可以将染色试剂、溶血剂、以及稀释液等试剂供给到反应腔。试样调制部512还与检测体吸引部511的吸引管连接,可以将由吸引管吸引出的血液检测体供给到反应腔。所述试样调制部512在反应腔内对检测体和试剂进行混合搅拌,而调制出检测部513的测定用的试样(测定试样)。
检测部513可以通过稍流DC检测法来进行RBC(红血球)检测以及PLT(血小板)检测。在通过该稍流DC检测法进行的RBC以及PLT的检测中,对混合检测体和稀释液而得到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针对由此得到的测定数据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4进行解析处理,从 而进行RBC数以及PLT数的计数。另外,检测部513可以通过SLS-血红蛋白法来进行HGB(血红蛋白)检测,可以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术法来进行WBC(白血球)的检测。在该检测部513中,对混合检测体、溶血剂、以及稀释液而得到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针对由此得到的测定数据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4进行解析处理,从而进行WBC数的计数以及WBC的5分类。
测定单元52以及53的结构与测定单元51相同,具备检测体吸引部、试样调制部、检测部、以及检测体容器搬送部。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结构>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吸引血液检测体,将其滴在显微镜载片上,将该血液检测体在显微镜载片上薄薄地延伸,使其干燥之后,向该显微镜载片供给染色液而对显微镜载片上的血液进行染色,从而制作出涂抹标本。
图11是示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11所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具备检测体分注部61、涂抹部62、显微镜载片搬送部63、染色部64、以及控制部65。
检测体分注部61具备吸引管(未图示),使该吸引管刺入到在检测体搬送单元4的测定线路3M上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的检测体容器T的盖部CP,而从该检测体容器T中吸引血液检测体。另外,检测体分注部61将吸引出的血液检测体滴在显微镜载片上。涂抹部62涂抹在显微镜载片上滴下的血液检测体并使其干燥,进而,在显微镜载片上进行印刷。
显微镜载片搬送部63用于使由涂抹部62涂抹了血液检测体的显微镜载片收容到未图示的盒中,进而搬送该盒。染色部64对通过显微镜载片搬送部63搬送至染色位置的盒内的显微镜载片,供给染色液。控制部65按照从检测体搬送装置3提供的标本制作指示,对检测体分注部61、涂抹部62、显微镜载片搬送部63、以及染色部64进行控制,执行所述涂抹标本制作动作。
[检测体处理装置的动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检测体处理装置1进行的开始检测体处理的情况下,将检测体处理开始的指示提供到检测体处理装置1。当在该状态下将检测体架子L投入到了检测体投入单元21后,检测体架子L被送出到预处理单元22。通过预处理单元22读取保持在该检测体架子L中的各检测体容器T的检测体ID以及该检测体架子L的架子ID。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将所读取出的架子ID、保持位置以及检测体ID发送到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架子ID、保持位置以及检测体ID的系统控制装置8向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查询测定命令,与架子ID、保持位置以及检测体ID对应起来存储测定命令。另外,系统控制装置8根据所存储的测定命令以及测定单元51、52、53的工作状况,来实时地更新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然后,检测体架子L从预处理单元22被搬送到检测体搬送单元3a。
搬入了检测体架子L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a如果该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是与该检测体搬送单元3a对应的测定单元51,则从搬送线路3F向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移送检测体架子L。另一方面,在搬送目的地是与搬送方向下游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b、3c、4对应的测定单元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情况下,在导轨部件342被移动到位置P1之后,通过搬送线路3F搬送检测体架子L,直接地向后级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b搬出该检测体架子L。
在检测体架子L被移送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之后,检测体架子L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被移送到测定线路3M。检测体架子L进一步通过测定线路3M而被移送到检测体供给位置35c,通过测定单元51来测定保持在检测体架子L中的检测体容器T。当针对保持在检测体架子L中的所有检测体完成了测定后,检测体架子L通过测定线路3M被移送到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进而通过架子送出部39被移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
按照附图,对检测体架子L被移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后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a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 体搬送单元3a的架子搬送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系统控制装置8与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4进行通信,实时地更新检测体架子的搬送状况。在尚未决定保持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的情况、例如在尚未取得测定单元51进行的测定的结果并基于其结果而需要某一测定单元51中的再检查的情况下,系统控制装置8对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4发送指示搬送的等待的数据(等待指示数据)。另一方面,在决定了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的情况下,系统控制装置8对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4发送指示搬送目的地的数据(搬送指示数据)。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4)的控制部32当从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等待指示数据或者搬送指示数据后,开始图12所示的处理。
检测体搬送单元3a的控制部32根据接收数据,判定是否从系统控制装置8提供了搬送等待的指示(步骤S1)。在接收数据是等待指示数据的情况、即从系统控制装置8提供了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等待的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1中“是”),控制部32使导轨部件342移动到位置P2(步骤S2)。之后,控制部32判定是否提供了搬送目的地的指示(步骤S3)。此处,如果没有提供搬送目的地的指示,即没有从系统控制装置8发送搬送指示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否”),控制部32直到提供搬送目的地的指示为止,反复步骤S3的处理。
在步骤S1中接收数据不是等待指示数据的情况、即接收数据是搬送指示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中“否”)、在或者步骤S3中从系统控制装置8提供了搬送目的地的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是”),控制部32判定搬送目的地是检测体回收单元23还是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步骤S4)。在搬送目的地是检测体回收单元32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回收部”),对搬送机构31进行驱动控制,使导轨部件342移动到位置P0,进而在将检测体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移动到返回线路3R之后,使导轨部件342移动到位置P1,通过返回线路3R将该检测体架子L搬送到上游侧(X2方向)(步骤 S5),结束处理。此时,检测体架子L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搬送线路3F、以及导轨部件342的上面滑动,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R。另外,在从搬送线路3F向返回线路3R移送检测体架子L时,由于检测体架子L通过导轨部349a、349b之间,从而引导检测体架子L的移动。另外,在检测体架子L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R之后使导轨部件342移动到位置P1,从而通过返回线路3R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被处于位置P1的导轨部件342和壁部36夹住,而防止从返回线路3R脱离。
另一方面,在步骤S4中搬送目的地是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下游的装置”),控制部32对搬送机构31进行驱动控制,使导轨部件342移动到位置P1,进而将检测体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移送到搬送线路3F,通过搬送线路3F将该检测体架子L搬送到下游侧(X1方向)(步骤S6),结束处理。通过这样使导轨部件342移动到位置P1,由搬送线路3F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的单侧被处于位置P1的导轨部件342支撑,而抑制从搬送线路3F脱离。
通过设为所述结构,在导轨部件342、442处于基准位置P0的上方的第1位置P1时,在通过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情况下抑制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脱离的现象。另外,在导轨部件342、442处于基准位置P0时,可以将检测体架子L从搬送线路3F移动到返回线路3R,而可以将检测体架子L高效地回收到检测体投入回收装置2。
另外,在导轨部件342处于基准位置P0时,导轨部件342的上面的高度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的上面的高度实质上相同,所以可以使检测体架子L平滑地在搬送线路3F、导轨部件342、以及返回线路3R的上面上滑动。因此,如果设置可以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向返回线路3R推动检测体架子L的架子送入部34b,则无需复杂的结构而可以使检测体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移动到返回线路3R。
另外,在导轨部件342的两端,设置有导轨部349a、349b,在使检测体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移动到返回线路3R时,检测体架子L通过导轨部349a、349b之间,所以通过导轨部349a、349b而引导检测体架子L的移动,可以防止检测体架子L的移送路径上的挂住等的移送不良。
另外,由于在导轨部件342中设置有搬送停止部348,所以在搬送线路3F上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准备未完成时、或者无需进行搬送时,通过搬送停止部348可靠地防止搬送线路3F中的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检测体架子L不会被搬送到搬送停止部348的搬送方向下游侧。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可以使导轨部件342、442移动到基准位置P0、第1位置P1以及第2位置P2这3个位置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使检测体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44移动到返回线路3R时的基准位置P0、和将检测体架子L通过搬送线路3F搬送到X1方向时的第1位置P1这2个位置处移动。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导轨部件342中安装有搬送停止部348,且导轨部件342和搬送停止部348一体地移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与导轨部件独立地设置搬送停止部,且可以使导轨部件和搬送停止部分别独立地移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如上所述使导轨部件可以在2个位置处移动可能,在导轨部件处于从搬送线路3F以及返回线路3R的上面突出的位置(第1位置P1)时,根据搬送线路3F中的其他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状况,使搬送停止部在搬送线路3F上进退,也可以构成为使导轨部件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在3个位置处移动,使搬送停止部与导轨部件的移动连动地移动,在导轨部件处于第2位置P2时,使搬送停止部突出到搬送线路3F的上面的上侧,在导轨部件处于基准位置P0或者第1位置P1时,使搬送停止部位于搬送线路3F的上面的下侧。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导轨部件342抑制了通过搬送线 路3F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以及通过返回线路3R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从双方的线路脱离,但不限于此。通过导轨部件342,既可以仅抑制通过搬送线路3F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脱离,也可以仅抑制通过返回线路3R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脱离。另外,也可以独立地设置仅抑制通过搬送线路3F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脱离的导轨部件、和仅抑制通过返回线路3R搬送的检测体架子L脱离的导轨部件。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导轨部件342设置在搬送线路3F与返回线路3R之间,且检测体架子L从搬送线路3F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R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导轨部件342设置在搬送线路3F与返回线路3R之间,且检测体架子L从返回线路3R被移动到搬送线路3F,也可以构成为导轨部件342设置在测定线路3M与搬送线路3F之间。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处于测定线路3M的检测体供给位置35c的检测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52、53内,从所述检测体容器T中吸引检测体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测定单元51、52、53从一直保持在测定线路3M上的检测体架子L内的检测体容器T中吸引直接检测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测体搬送装置3分别由独立的检测体搬送单元3a、3b、3c、4构成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前侧配置一体且不可分的结构的检测体搬送装置,并由此向各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搬送检测体架子L。在这种情况下,并行地设置1个搬送线路和1个返回线路,并在搬送线路与返回线路之间,设置了可以上下移动的一个或者多个导轨部件。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测体处理装置1具备对检测体中包含的血球进行分类并且针对每个血球种类对血球进行计数的血球分析装置5、以及制作涂抹标本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检测体处理装置具备免疫分析装置、血液凝固测定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以及尿分析装置等血球分析装置以外 的临床检测体分析装置,并向所述临床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测定单元搬送血液检测体或者尿检测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血液分析装置5具备3个测定单元51、52、53以及信息处理单元54的结构,但不限于此。测定单元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测定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也可以一体地构成。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4对测定单元51、52、53的机构进行控制,而设为各个测定单元具备包括CPU以及存储器等的控制部,并通过这些控制部对各测定单元进行控制,通过信息处理单元对由各个测定单元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处理来生成检测体的分析结果。
Claims (20)
1.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装置,搬送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以及
检测体处理部,对由所述搬送装置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中保持的所述检测体进行处理,
所述搬送装置包括:
第1搬送路径,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导轨部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之间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许可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在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上方时,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以及
驱动源,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有在该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构成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实质上相同的平面的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移动机构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在所述导轨部件的上面中滑动,从而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
导轨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引导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
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上方时使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能够移动到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的第1位置以及位于该第1位置的上侧的第2位置,
所述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第1位置时,不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在所述导轨部件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还具备:
抑制壁,夹着所述第2搬送路径而与所述导轨部件对向地设置,抑制在所述第2搬送路径上正在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还具备:
第3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搬送路径是经由用于将所述检测体供给到所述检测体处理部的检测体供给位置的搬送路径,
所述第1搬送路径是不经由所述检测体供给位置,而向与所述第3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相同的方向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的搬送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搬送路径是在规定的第1方向上搬送所述检测体的搬送路径,所述第3搬送路径是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上搬送所述检测体的搬送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的情况下,以在所述检测体架子通过所述导轨部件时使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源进行的所述导轨部件的上下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移动到所述第1搬送路径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的上方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源进行的所述导轨部件的上下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抑制在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
14.一种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搬送路径,搬送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导轨部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之间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许可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在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以及
驱动源,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移动机构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在所述导轨部件的上面滑动,从而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
导轨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规定位置时引导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具备:
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使在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件能够移动到抑制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的第1位置以及位于该第1位置的上侧的第2位置,
所述搬送停止部在所述导轨部件处于所述第1位置时,不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在所述导轨部件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使所述检测体架子停止。
19.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装置,搬送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子;以及
检测体处理部,对由所述搬送装置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中保持的所述检测体进行处理,
所述搬送装置包括:
第1搬送路径,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导轨部件,构成为能够上下移动,在处于规定位置时,引导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所述检测体架子的搬送;以及
驱动源,使所述导轨部件上下移动,
所述导轨部件在处于规定位置的下方时,许可所述架子移动机构进行的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20.一种搬送装置的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所述搬送装置具备:
第1搬送路径,搬送检测体架子;
第2搬送路径,与所述第1搬送路径并行地设置,来搬送所述检测体架子;以及
架子移动机构,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
所述搬送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从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的情况下,使导轨部件移动,以便处于许可将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所述第1搬送路径移动到所述第2搬送路径的规定位置,
在使所述检测体架子通过所述第1搬送路径以及所述第2搬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搬送的情况下,使所述导轨部件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上方移动,以便抑制所述检测体架子从搬送路径脱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14489A JP2011064537A (ja) | 2009-09-16 | 2009-09-16 | 検体処理装置 |
JP2009-214489 | 2009-09-16 | ||
JP2009-221210 | 2009-09-25 | ||
JP2009221210A JP5342389B2 (ja) | 2009-09-25 | 2009-09-25 | 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の搬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3110A true CN102023110A (zh) | 2011-04-20 |
CN102023110B CN102023110B (zh) | 2014-03-05 |
Family
ID=4338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8022.4A Active CN102023110B (zh) | 2009-09-16 | 2010-09-16 | 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299282B1 (zh) |
CN (1) | CN10202311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4913A (zh) * | 2013-03-07 | 2014-09-10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
CN105974145A (zh) * | 2016-05-17 | 2016-09-28 | 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新城疫检测仪 |
CN109911542A (zh) * | 2019-01-29 | 2019-06-21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流水线设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80636B2 (ja) * | 2010-03-30 | 2014-08-27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分析装置 |
JP6389702B2 (ja) | 2014-08-29 | 2018-09-1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33446A (en) * | 1990-07-04 | 1992-07-28 | G. D. Societa Per Azioni | Device for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er of groups of commodities |
JP2001074754A (ja) * | 1999-09-07 | 2001-03-2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2193421A (ja) * | 2000-12-26 | 2002-07-10 | Aloka Co Ltd | 容器搬送装置及び採血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
US20050207937A1 (en) * | 2004-03-22 | 2005-09-22 | Ids Company, Ltd. | Carriage direction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test-tube carrier path |
CN101149386A (zh) * | 2006-09-20 | 2008-03-26 | 株式会社Ids | 样品预处理/输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36894B2 (ja) * | 1997-01-29 | 2002-10-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自動分析装置 |
JP3931110B2 (ja) * | 2002-05-29 | 2007-06-13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JP5049769B2 (ja) * | 2007-12-25 | 2012-10-17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JP5289798B2 (ja) * | 2008-03-07 | 2013-09-11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
-
2010
- 2010-09-15 EP EP10176809.1A patent/EP2299282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9-16 CN CN201010288022.4A patent/CN1020231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33446A (en) * | 1990-07-04 | 1992-07-28 | G. D. Societa Per Azioni | Device for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er of groups of commodities |
JP2001074754A (ja) * | 1999-09-07 | 2001-03-2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2193421A (ja) * | 2000-12-26 | 2002-07-10 | Aloka Co Ltd | 容器搬送装置及び採血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
US20050207937A1 (en) * | 2004-03-22 | 2005-09-22 | Ids Company, Ltd. | Carriage direction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test-tube carrier path |
CN101149386A (zh) * | 2006-09-20 | 2008-03-26 | 株式会社Ids | 样品预处理/输送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4913A (zh) * | 2013-03-07 | 2014-09-10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
US9720009B2 (en) | 2013-03-07 | 2017-08-01 | Sysmex Corporatio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sample rack set, and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
CN105974145A (zh) * | 2016-05-17 | 2016-09-28 | 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新城疫检测仪 |
CN109911542A (zh) * | 2019-01-29 | 2019-06-21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流水线设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99282A3 (en) | 2015-04-01 |
CN102023110B (zh) | 2014-03-05 |
EP2299282B1 (en) | 2020-08-26 |
EP2299282A2 (en) | 2011-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3209B (zh) | 用于自动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023224B (zh) | 回收单元以及检测体处理装置 | |
CN107271709B (zh) | 样本分析系统 | |
CN102023227B (zh) | 检测体处理装置 | |
US9103807B2 (en) |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101726614B (zh) | 标本处理系统 | |
CN102023110B (zh) | 检测体处理装置、检测体的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架子的搬送方法 | |
FI119662B (fi) | Automatisoitu laitteisto näytteiden testaamiseksi | |
JP5342389B2 (ja) | 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の搬送装置 | |
CN101881781B (zh) | 样本处理装置及样本处理方法 | |
US9213041B2 (en) | Rack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9229017B2 (e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 |
CN101713784B (zh) |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 |
EP2372373B1 (e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transporting method | |
CN102023226B (zh) | 架子搬送装置以及检测体处理装置 | |
CN102192974B (zh) |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 |
CN101943705A (zh) | 检体处理装置及检体处理方法 | |
KR20170138725A (ko) | 검체 이송 및 분류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