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861A - 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5861A
CN102575861A CN2010800408824A CN201080040882A CN102575861A CN 102575861 A CN102575861 A CN 102575861A CN 2010800408824 A CN2010800408824 A CN 2010800408824A CN 201080040882 A CN201080040882 A CN 201080040882A CN 102575861 A CN102575861 A CN 102575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sound
air
running noise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08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5861B (zh
Inventor
竹田康坚
大塚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75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5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8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 G10K11/1782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put signals only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 G10K11/1782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put signals only
    • G10K11/17825Error signa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5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 G10K11/17857Geometric disposition, e.g. placement of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 G10K11/17879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 G10K11/17881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the reference signal being an acoustic signal, e.g. recorded with a microph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04Airco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12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的步骤(S1);控制步骤(S2),使导风面板(20)根据检测的运转模式动作,并在吹出口(5)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10);根据运转模式选择预先设定的声波的步骤(S3);以及从扬声器(21)向管道状吹出通道(10)发射选择的声波的步骤(S4)。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面设置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降低送风声音等运转时噪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降低空气调节机的送风声音等运转时的噪声,提出了一种具有主动噪声控制机构(也称为有源噪声消除)的空气调节机,该主动噪声控制机构对噪声重叠相反相位的抵消用声波来抵消噪声。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规定空间内,设置有传声器和平板扬声器,并且通过由平板扬声器产生与传声器检测到的特定频率的噪声大体相同频率、大体相同声压水平、大体相反相位的声波,可以有效地消除噪声。
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具有运转声音检测装置、基准运转声音设定装置和修正声音生成装置,当运转声音随时间的变化量大于规定水平时,修正声音生成装置对运转声音和由基准运转声音设定装置设定的基准运转声音进行比较,并发射修正声音,以使修正声音与运转声音的合成声音成为基准运转声音。
此外,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中,分别具有多个传声器、控制器和扬声器,并构成分别独立的控制系统,沿横流风扇的轴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传声器和扬声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3-140897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43884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01565号
在此,由于在成为一维声场(声音的传播被限制在一个方向上的声场)的管道那样的封闭空间中前进的声波(噪声)接近平面波,所以有源噪声消除利用从抵消用声源发射的相反相位的声波,可以很好地抵消噪声,从而有效地消除噪声,但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三维声场(声音向随机的方向上传播的声场)中,由于声波为球面波,产生了噪声被相反相位的声波冲击回来的区域、以及因相位相同反而使噪声水平上升的区域,所以现有技术还不能实现实际应用水平的消除噪声。
关于送风噪声的消除噪声,虽然在空调管道装置中,由于送风路径具有能成为一维声场的管道,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应用有源噪声消除,但是对于在室内墙面上设置室内机的空气调节机,没有称为一维声场的送风路径,即使在送风路径中设置了抵消用声源,也与如上所述在三维声场中实施有源噪声消除的情况相同,因室内场所不同存在着反而感觉噪声大的地方,所以不能实际应用。事实上,虽然如专利文献1~3那样,对降低运转声音的技术进行了各种研究,但根本没有可以实用的例子。即,可以理解为:为了有效地进行送风噪声的消除噪声,需要在送风路径的送风装置的下游,使能成为一维声场的部分具有一定的长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墙面设置型的空气调节机中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室内墙面上使用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吹出口,把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并调节的调节空气向室内送出;送风路径,连通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以及送风装置,用于使空气从所述吸入口移动到所述吹出口,在所述吹出口附近还具有风向变更装置和发声装置,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的步骤;控制步骤,使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动作,并在所述吹出口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根据运转模式选择预先设定的声波的步骤;以及从所述发声装置向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选择的声波的步骤。
按照上述方法,根据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在送风路径的送风装置下游的吹出口附近,形成能构成一维声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并且,从发声装置向该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根据运转模式预先设定的声波。因此,当包含送风装置的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通过管道状吹出通道时,可以有效地被抵消。由此,能可靠地降低向室内发射的噪声,从而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在室内墙面上使用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吹出口,把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并调节的调节空气向室内送出;送风路径,连通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以及送风装置,用于使空气从所述吸入口移动到所述吹出口,在所述吹出口附近还具有风向变更装置、发声装置和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的步骤;控制步骤,使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动作,并在所述吹出口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利用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包含所述送风装置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声波的步骤;使检测到的声波相位反转的步骤;以及从所述发声装置向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相位反转后的相反相位的声波,来抵消运转噪声的步骤。
按照上述方法,根据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在送风路径的送风装置下游的吹出口附近,形成能成为一维声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并且,向该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与包含送风装置的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声波相反相位的声波。因此,在运转噪声通过管道状吹出通道时被有效地抵消。由此,能可靠地降低向室内发射的噪声,从而能够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按照上述方法,由于可以检测因驱动送风装置而实际产生的声音,并产生抵消该实际产生的声音的波形的声波,所以可以提高有源噪声消除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管道状吹出通道的发声装置的上游配置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以便不会检测到不是参照用检测装置的检测对象的、从发声装置发射的声波。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附近还具有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抵消运转噪声后的声波的步骤;以及对从所述发声装置产生的声波进行修正,以使检测到的声音在规定的噪声水平以下的步骤。
按照上述方法,通过噪声水平的反馈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源噪声消除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管道状吹出通道的发声装置的下游配置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以便不会检测到不是修正用检测装置的检测对象的运转噪声。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送风装置是风扇,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所述风扇转速的步骤;以及对检测到的风扇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转速进行比较的步骤,仅当比较后的风扇转速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声波。按照上述方法,由于以作为送风装置的风扇的驱动处于比较稳定的稳定状态的噪声为对象,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送风装置是风扇,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风扇转速的步骤,当检测到的运转模式不是预先设定的运转模式时、检测到的转速在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时、或利用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到的运转噪声在预先设定的噪声水平以下时,不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声波。
按照这些方法,不会无谓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动作,仅限定在对噪声感到比较不适时,进行高效率、有成效的有源噪声消除。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是上下转动自如的导风面板,所述导风面板用于开关所述吹出口,并且在形成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时,可以使所述导风面板转动成向上打开,配置成遮盖所述吹出口并延长所述送风路径的下表面。
按照上述方法,由导风面板的内表面、送风路径的上表面、下表面、左右侧面和箱体前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向室内顶棚送出空气的管道状吹出通道,并且由导风面板覆盖吹出口。由于除了利用管道状吹出通道抵消噪声的效果以外,导风面板自身还具有对向室内发射的噪声进行隔音、反射和干涉、衍射隔音的效果,所以可以有助于降低噪声。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是上下转动自如的导风面板,所述导风面板用于开关所述吹出口,并且在形成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时,可以使所述导风面板转动成向下打开,配置成遮盖所述吹出口并延长所述送风路径的上表面。
按照上述方法,由导风面板的内表面、送风路径的上表面、下表面、左右侧面和箱体下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向地面送出空气的管道状吹出通道,并且由导风面板覆盖吹出口。由此,送风装置的送风声音难以扩散,并且由于导风面板具有对从吹出口发射的噪声进行隔音的效果,所以可以有助于降低噪声。并且如果空气调节机还具有辅助面板,在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时,该辅助面板配置成使送风路径的下表面延长,则能可靠地形成具有足够长度的管道状吹出通道。
此外,所述导风面板在送风方向上的长度至少大于吹出口在设置有所述发声装置的位置上的高度,以便在吹出口附近形成声音能以平面波行进的封闭空间。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调节机还包括检测所述运转噪声声波的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可以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与由该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波相反相位的声波。
按照上述方法,由于检测因驱动送风装置而实际产生的声音,并发射抵消实际产生声音的波形的声波,所以可以提高有源噪声消除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管道状吹出通道的发声装置上游配置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以便不会检测到不是参照用检测装置的检测对象的、从发声装置发射的声波。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设置有多个纵百叶板,可以按照所述纵百叶板分割的区域配置多个所述发声装置。
按照上述方法,由于可以把送风路径划分成小区域,所以送风装置的送风声音更难扩散,可以得到良好的消除噪声效果。更优选所述区域的宽度在85mm以下。按照该构成,所述区域的宽度约在2,000Hz声波波长的1/2以下,可以把通过所述区域的声波看成大体平面波,即所述区域内可以看成一维声场,特别是在2,000Hz以下的适合有源噪声消除的低频区域内,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设置有多个纵百叶板,可以按照所述纵百叶板分割的区域配置多个所述发声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并且每个所述区域独立进行抵消运转噪声的控制。
按照上述方法,由于可以在每个划分成小区域的空间中对实际产生的声音进行抵消控制,所以可以提高消除噪声效果的精度。更优选所述区域的宽度在85mm以下。按照该构成,所述区域的宽度约在2,000Hz声波波长的1/2以下,可以把通过所述区域的声波看成大体平面波,即所述区域内可以看成一维声场,特别是在2,000Hz以下的适合有源噪声消除的低频区域内,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调节机也能以在送风方向上由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把所述发声装置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多个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
按照上述方法,例如所述导风面板在冷气装置运转时转动成向上打开,在暖气装置运转时转动成向下打开,并配置成遮盖吹出口,但在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的情况下,都可以利用在发声装置的上游和下游双方配置的检测声音装置,良好地对检测对象的声音进行检测。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也可以将所述发声装置配置在所述风向变更装置上。按照上述方法,由于扬声器朝向室内机的箱体,所以可以利用衍射效果抑制扬声器发射的声波向室内泄漏,进一步提高了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可以把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配置在所述风向变更装置上,并配置成在送风方向上由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把所述发声装置夹在中间,并且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能够切换。
按照上述方法,所述风向变更装置例如在冷气装置运转时转动成向上打开,在暖气装置运转时转动成向下打开,并配置成遮盖吹出口,但在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对配置在发声装置的上游和下游双方的检测声音装置进行切换,在发声装置的上游配置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在下游配置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在吹出口附近形成能成为一维声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并在该管道状吹出通道中对含有送风装置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所以能可靠地降低向室内发射的运转噪声,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运转停止状态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运转状态另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吹出口附近的简要水平剖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原理(a)、以往例子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原理(b)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对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产生的降低噪声效果(a)和以往例子的空气调节机(b)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8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吹出口附近的简要水平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3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吹出口附近的简要水平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变形例的空气调节机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内机
2外壳
3前面板
4吸入口
5吹出口
6送风路径
7风扇(送风装置)
10、11管道状吹出通道
12纵百叶板
13辅助面板
15区域
20导风面板(风向变更装置)
21扬声器(发声装置)
22参照用传声器
23修正用传声器
3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分离式空气调节机为例进行说明,该分离式空气调节机由设置在室内墙面上的室内机和以放置方式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构成。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运转停止状态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运转状态另一个例子的室内机的简要侧剖视图。
如图1~图3所示,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利用外壳2保持主体部,前面板3装拆自如地安装在外壳2上,在前面板3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吸入口4。外壳2和前面板3构成室内机1的箱体。
在外壳2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爪部(未图示),通过使该爪部与安装板(未图示)卡合来支承外壳2,该安装板安装在房间墙壁W1的靠近顶棚S的高度位置上。在前面板3下端部和外壳2下端部的间隙上设置有吹出口5。吹出口5形成为沿室内机1宽度方向延伸的大体矩形,并且设置成朝向前下方。
在室内机1的内部形成有连通吸入口4到吹出口5的送风路径6。在送风路径6内配置有送出空气的作为送风装置的风扇7。风扇7采用的风扇优选横流风扇,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风扇。在送风路径6中、且在风扇7的下游形成有上壁6a和下壁6b,上述上壁6a和下壁6b把由风扇7送出的空气导向前下方,并且越朝向下游其断面面积越大。此外,虽然未图示,但送风路径6还具有左右侧壁,该左右侧壁与枢轴支承风扇7的左右侧壁为同一平面。
在送风路径6的上壁6a上,面对送风路径6设置有作为发声装置的扬声器21。作为扬声器21适合使用节省空间的平板型扬声器,但也可以使用圆筒型等其他种类的扬声器。此外,也可以使用在送风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扬声器。
在吹出口5附近设置有导风面板20(上下风向变更装置),该导风面板20被支承成能够转动,用于开关吹出口5。
如图1所示,在空气调节机运转停止状态下,导风面板20配置在封闭吹出口5的位置上。此时,导风面板20沿前面板3的前表面设计形状配置,并且在吹出口5的下端部位置上,配置成使导风面板20的下端和外壳2的底面连接,不会损害室内机1的美观。
导风面板20用上下不同的两个轴(未图示)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上下两个部位上,通过使限制部(未图示)和移动部(未图示)以连杆方式动作,例如在制冷时向图1中箭头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如图2所示,转动成向上打开,并且配置成遮盖吹出口5并延长送风路径6的下表面,此外,该限制部将两个轴中的一个限制为转动轴并释放另一个,该移动部使导风面板20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此时,由导风面板20的内表面、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下表面、左右侧面和前面板3前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10,该管道状吹出通道10把气流的风向改变为朝向上方,并向室内顶棚送出空气,并且从正面(从图2纸面的左边)观察前面板3时,导风面板20覆盖吹出口5。因此,冷气不会直接接触到人,可以实现利用从头上罩住的气流使身体感觉舒适地进行制冷。
另一方面,例如暖气装置运转时,导风面板20可以如图1的箭头B所示,转动成向下打开,配置成遮盖吹出口5并使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由导风面板20的内表面、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下表面、左右侧面和前面板3下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11,该管道状吹出通道11把气流的风向改变成朝向下方,并向室内的地面送出空气,并且从正面(从图3纸面的左边)观察前面板3时,导风面板20覆盖吹出口5。由此,暖风不直接接触到人,可以实现利用从脚下罩住的气流使身体感觉舒适地进行供暖。
此外,在图3中,在送风路径6的下壁6b前端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辅助面板13。辅助面板13配置成例如平常收纳在凹陷设置在下壁6b下表面的凹部14内,而当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11时,利用前端的转动轴向箭头C方向转动,从而使送风路径6的下表面延长。由此,能可靠地形成具有足够长度的管道状吹出通道11。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由限制部选择导风面板20的转动轴、以及由移动部设定导风面板20的转动角度,把气流的风向改变为朝向水平方向或前下方。
此外,如图4的吹出口附近的简要水平剖视图所示,在吹出口5上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转动自如的多个纵百叶板(左右风向变更装置)12。利用上述多个纵百叶板12,把上述管道状吹出通道10、11分割成多个区域15。并且,按照纵百叶板12分割的区域15,配置有多个上述扬声器21。(虽然在图4中观察到的是扬声器21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扬声器21配置在送风路径6的上壁6a上。图4是用于表示按照区域15配置多个扬声器21的简要水平剖视图。但是,作为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如图20所示,将扬声器21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
区域15的宽度W约在2,000Hz声波波长的1/2以下,优选在85mm以下。由此,可以把通过区域15的声波看成大体平面波、即所述区域内可以看成一维声场,特别是在2,000Hz以下的适合有源噪声消除的低频区域内,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在与前面板3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8,该空气过滤器8捕集、除去从吸入口5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在前面板3和空气过滤器8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未图示),用于除去积存在空气过滤器8上的灰尘。在送风路径6中的风扇7和空气过滤器8之间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9,该室内热交换器9与吸入口4相对,由具有多层且多列的管(未图示)弯曲而成。室内热交换器9与配置在室外的室外机的压缩机(未图示)连接,利用压缩机的驱动使制冷循环运转。此外,在空气过滤器8和室内热交换器9之间设置有电集尘装置(未图示)。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特征的运转噪声控制原理与以往原理进行比较说明。首先,对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原理与以往原理进行比较说明。图的5(a)是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原理的说明图,图5的(b)是以往例子的空气调节机运转噪声控制原理的说明图。在作为以往例子的图5的(b)中,与上述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图5的(a)、以往例子的图5的(b)都省略了配置在吹出口5上的纵百叶板,并且在以往例子的图5的(b)中进一步省略了配置在吹出口5上的横百叶板。
如图的5(a)和(b)所示,如果本发明和以往例子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都使设置有扬声器21位置上的吹出口5的高度为L1,则以扬声器21为中心的半径L1的空间C1成为以球面波传播声音的空间。
在不具备导风面板20的以往空气调节机中,如图5的(b)所示,在吹出口5附近的封闭空间(以扬声器21为中心的半径L2的空间C2中、由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包围而成的部分)与空间C1相同或比它小(在图5的(b)的例子中C1≈C2),由于从扬声器21发射的声波难以成为平面波、而成为以球面波的状态直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三维声场,所以存在不能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的课题。
相对于此,如图5的(a)所示,由于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具有导风面板20,该导风面板20在吹出口5附近可以向上下转动,并能够使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延长,所以可以使吹出口5附近的封闭空间C2(以扬声器21为中心的半径L2的空间C2中、由导风面板20的内表面、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包围而成的部分)扩大,从而可以使空间C2比空间C1大。该扩大的封闭空间C2是管道状吹出通道,由于在该管道状吹出通道中,可以使从扬声器21发射的声波作为平面波传播,所以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图6是表示对本发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产生的降低噪声效果和以往例子的空气调节机进行比较的曲线图。如图6的(a)所示,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测量频率范围(0~5,000Hz)中声压水平大幅度降低,而在以往例子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测量频率范围(0~5,000Hz)中声压水平几乎不变,通过实验验证了本发明的消除噪声效果的优势。
根据以上的见解,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发现消除噪声效果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在吹出口5附近形成能以平面波传播声波的管道状吹出通道。其含意是作为导风面板20的长度至少需要在设置有扬声器21位置上的吹出口5高度(从扬声器21中心到与设置有扬声器2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送风路径6下表面之间的距离)L1以上。
在此,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实现的消除噪声效果不仅是指在管道状吹出通道中噪声抵消的效果,而且还包括由导风面板20自身产生的(a)隔音、(b)反射和干涉、(c)衍射的作用的综合效果。即,(a)配置成遮盖吹出口5的导风面板20产生的隔音效果,(b)由导风面板20的内表面、送风路径6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包围而成的封闭空间中的反射、干涉效果,(c)由气流的风向(吹出方向)朝向前上方或下方产生的衍射效果,利用上述效果,使噪声难以向室内传播,从而可以有助于降低噪声。
接着,参照图7的框图,对本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进行说明。本图中,仅表示了作为本发明最具特征部分的运转噪声控制的控制系统,而省略了作为空气调节机所需要的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系统和纵百叶板12的转动控制系统等。
控制部30由微处理器等构成,如图7所示,其包括:运转模式检测部301,接收来自遥控器14的输入信号,并检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例如冷气装置运转或暖气装置运转各自风量强、中、弱等模式);导风面板驱动部302,由上述限制部和上述移动部构成,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来控制导风面板20;风扇转速设定部303,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来设定风扇7的转速;风扇驱动部304,以设定的转速驱动风扇电动机17;风扇转速检测部305,根据风扇电动机17的输出功率来检测风扇7的转速;风扇转速比较部306,对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进行比较;抵消声音存储部307,存储在每个运转模式中预先设定的多种声波信号;抵消声音选择部308,从存储的声波信号中选择与运转模式对应的声波信号;以及扬声器驱动部309,把选择的声波信号输入扬声器21。
如图7中虚线所示,扬声器驱动部309直接从运转模式检测部301和风扇转速检测部305接收信号,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模式以外时、或检测到的风扇7的转速在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时,控制成不从扬声器21发射声波。由此,不会超过需要使有源噪声消除进行动作,仅限定在对噪声感到比较不适时,进行高效率、有成效的有源噪声消除。
下面根据图8的流程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1中,检测运转模式,在步骤S2中,控制成根据运转模式使导风面板20动作,在吹出口5附近形成图2或图3所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10或管道状吹出通道11,在步骤S3中,根据运转模式选择预先设定的声波,在步骤S4中,从扬声器21发射选择的声波。
例如开始冷气装置运转,首先,通过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接收遥控器13的信号,使运转检测模式检测部301检测运转模式(步骤S1)。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使导风面板20动作,如图2所示,导风面板20配置成遮盖吹出口5并上侧打开(步骤S2)。由此,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10。
接着,驱动风扇7转动,空气从吸入口4被吸入室内机1内,并通过送风路径6从吹出口5被送向室内,并且由室内机1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因驱动风扇7转动而产生的送风噪声也被发射到室内。在此,根据运转模式选择预先设定的声波(步骤S3),从扬声器21发射选择的声波(步骤S4)。由此,在管道状吹出通道10中可以抵消主要因驱动风扇7转动而产生的送风噪声,从而可以进行有源噪声消除。
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根据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在送风路径6的风扇7下游的吹出口5附近,形成能成为一维声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10。并且,从扬声器21向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根据运转模式预先设定的声波。因此,运转噪声在通过管道状吹出通道10时被有效地抵消。由此,能可靠地降低向室内发射的噪声,从而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接着,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的另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步骤S11、S12中的检测运转模式、以及控制导风面板20以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均与上述图8的步骤S1、S2中的说明相同。
在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中,此后在步骤S13中,检测风扇7的转速,在步骤S14中,对检测到的风扇7的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风扇7的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的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步骤S15中为“是”),在步骤S16中,从扬声器21发射选择的声波。换句话说,当检测到的风扇7的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的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步骤S15中为“否”),返回到步骤S13,并反复进行步骤S13~S15,直到上述转速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
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以比较稳定的稳定状态的噪声为对象,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简要侧剖视图。本图中,与上述图1~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中,如图10所示,在送风路径6的上壁6a上,面向送风路径6设置有参照用传声器(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22,该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包含风扇7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的声波,从扬声器21发射与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到的声波相反相位的声波。如图所示,优选把参照用传声器22配置在管道状吹出通道10的扬声器21的上游一侧,以便不会检测到不是检测对象的、从扬声器21发射的声波。
如图11的吹出口周围的简要水平剖视图所示,按照纵百叶板12分割的区域15配置有多个扬声器21和参照用传声器22,每个区域15独立进行运转噪声的抵消控制。由此,可以在每个划分成小区域的空间中良好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虽然在图11中观察到的是扬声器21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参照用传声器22配置在送风路径6的下壁6b上,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扬声器21和参照用传声器22配置在送风路径6的上壁6a上。图11是表示按照区域15配置多个扬声器21和参照用传声器22的简要水平剖视图。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也可以如图20所示,将扬声器21和参照用传声器22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
区域15的宽度W约在2,000Hz声波波长的1/2以下,优选在85mm以下。由此,可以把通过区域15的声波看成大体平面波,即所述区域15内可以看成一维声场,特别是在2,000Hz以下的适合有源噪声消除的低频区域内,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下面参照图12的框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进行说明。本图中,仅表示作为本发明最具有特征部分的运转噪声控制的控制系统,而省略了空气调节机所需要的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系统和纵百叶板12的转动控制系统等。此外,本图中,与上述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如图12所示,控制部30具有把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到的运转噪声的声波相位反转的相位反转部310,替代图7的第一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控制系统所示的抵消声音选择部308、抵消声音存储部307。扬声器驱动部309把相位反转部310反转的相反相位的声波信号输入到扬声器2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还具有参照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1,对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到的运转噪声的声压(噪声水平)与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如图12中虚线所示,扬声器驱动部309直接从运转模式检测部301、风扇转速检测部305或参照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1接收信号,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模式以外时、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在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时、或由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到的运转噪声在预先设定的噪声水平以下时,控制成不从扬声器21发射声波。由此,不会超过需要使有源噪声消除进行动作,仅限定在对噪声感到比较不适时,进行高效率、有成效的有源噪声消除。
下面根据图13的流程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31中,检测运转模式,在步骤S32中,控制成根据运转模式使导风面板20动作,在吹出口5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在步骤S33中,利用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因驱动风扇7而产生的运转噪声的声波,在步骤S34中,使检测到的声波的相位反转,在步骤S35中,从扬声器21发射该相反相位的声波。
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根据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在送风路径6的风扇7下游的吹出口5附近,形成能成为一维声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10。并且,向该管道状吹出通道10发射与包含风扇7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的声波相反相位的声波。因此,运转噪声在通过管道状吹出通道10时被有效地抵消。由此,能可靠地降低向室内发射的噪声,从而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可以检测因驱动风扇7而实际产生的声音,并发射能抵消该实际产生声音的波形的声音,所以可以提高消除噪声效果的精度。
下面参照图14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的另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步骤S41、S42中的检测运转模式,控制导风面板20来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均与在上述图13的步骤S31、S32中的说明相同。
在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中,此后在步骤S43中,检测风扇7的转速,在步骤S44中,把检测到的风扇7的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的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步骤S45中为“是”),在步骤S46中,利用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因驱动风扇7而产生的运转噪声的声波,在步骤S47中,使检测到的声波的相位反转,在步骤S48中,从扬声器21发射该相反相位的声波。换句话说,当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转速的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步骤S45中为“否”),返回到步骤S43,并反复进行步骤S43~S45,直到上述转速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
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以比较稳定的稳定状态的噪声为对象,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运转状态一个例子的简要侧剖视图。本图中,与上述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中,除了参照用传声器22以外,在导风面板20上还具有检测抵消运转噪声后的声波的修正用传声器(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23,并且对从扬声器21发射的声波进行修正,使由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到的噪声水平在规定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管道状吹出通道10的扬声器21下游配置修正用传声器23,以便不会检测到不是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对象的运转噪声。
如图16的吹出口周围的简要水平剖视图所示,按照纵百叶板12分割的区域15(参照图11)配置有多个扬声器21和参照用传声器22,每个区域15独立进行运转噪声的抵消控制。由此,可以在每个划分成小区域的空间中进行良好的有源噪声消除。(虽然在图16中观察到的是扬声器21和修正用传声器23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参照用传声器22配置在送风路径6的下壁6b上,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扬声器21和参照用传声器22配置在送风路径6的上壁6a上,修正用传声器23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图16是表示按照区域15配置多个扬声器21、参照用传声器22和修正用传声器23的简要水平剖视图。但是作为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如图20所示,将扬声器21、参照用传声器22和修正用传声器23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
区域15的宽度W约在2,000Hz声波波长的1/2以下,优选在85mm以下。由此,可以把通过区域15的声波看成大体平面波,即所述区域内可以看成一维声场,特别是在2,000Hz以下的适合有源噪声消除的低频区域内,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如图16所示,配置在区域15外部的修正用传声器23配置有多个,并在送风方向上用参照用传声器22和修正用传声器23把扬声器21夹在中间。按照该结构,例如导风面板20在冷气装置运转时(参照图15)转动成向上打开,在暖气装置运转时(参照图3)转动成向下打开,并配置成遮盖吹出口5,但在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的情况下,都可以利用配置在扬声器21上游的参照用传声器22和配置在下游的修正用传声器23,对检测对象的声波良好地进行检测。
下面参照图17的框图,对本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进行说明。本图中,仅表示了作为本发明最具有特征部分的运转噪声控制的控制系统,而省略了作为空气调节机所需要的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系统和纵百叶板12的转动控制系统等。此外,本图中,与上述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系统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如图17所示,控制部30在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控制系统所示的相位反转部310、参照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1的基础上,还追加了修正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2和声波修正部313,该修正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2对由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到的声音的声压(噪声水平)与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该声波修正部313对由相位反转部310反转的相反相位的声波信号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声波修正部313对由相位反转部310反转的相反相位的声波信号进行必要的修正处理,并作为抵消用声波信号输入到扬声器驱动部309中。在由修正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2判断抵消后的噪声水平大于规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声波修正部313根据由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到的声波,来计算修正信号,并对由相位反转部310反转的相反相位的声波信号进行修正。
如图17虚线所示,扬声器驱动部309直接从运转模式检测部301、风扇转速检测部305或参照用噪声水平判断部311接收信号,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模式以外时、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在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时、或由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到的运转噪声在预先设定的噪声水平以下时,控制成不从扬声器21发射声波。由此,不会超过需要使有源噪声消除进行动作,仅限定在对噪声感到比较不适时,进行高效率、有成效的有源噪声消除。
下面根据图18的流程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51中,检测运转模式,在步骤S52中,控制成根据运转模式使导风面板20动作,在吹出口5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在步骤S53中,由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因驱动风扇7而产生的运转噪声的声波,在步骤S54中,使检测到的声波的相位反转,在步骤S55中,从扬声器21发射该相反相位的声波(抵消用声波)。
此外,在步骤S56中,由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抵消后的声波,在步骤S57中,对由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到的噪声水平与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当判断抵消后的噪声水平大于规定的基准值时(步骤S57中为“否”),根据修正用传声器23检测到的声波,来计算修正信号,对由相位反转部310反转的相反相位的声波信号进行修正,并返回到步骤S55,从扬声器21发射修正后的声波(抵消用声波)。
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根据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在送风路径6的风扇7下游的吹出口5附近,形成能成为一维声场的管道状吹出通道10。并且向该管道状吹出通道10发射与包含风扇7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的声波相反相位的声波。因此,运转噪声在通过管道状吹出通道10时被有效地抵消。由此,能可靠地降低向室内发射的噪声,从而可以得到足够的消除噪声效果。
此外,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可以检测因驱动风扇7而实际产生的声音,并发射抵消该实际产生声音的波形的声音,所以可以提高消除噪声效果的精度。
此外,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通过对抵消后的噪声水平进行反馈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源噪声消除的精度。
下面参照图19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的另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步骤S61、S62中的检测运转模式、控制导风面板20以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与上述图17的例子的步骤S51、S52中的说明相同。
在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中,此后在步骤S63中,检测风扇7的转速,在步骤S64中,把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的转速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转速的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步骤S65中为“是”),在步骤S66中,由参照用传声器22检测因驱动风扇7而产生的运转噪声的声波,在步骤S67中,使检测到的声波的相位反转,在步骤S68中,从扬声器21发射该相反相位的声波(抵消用声波)。换句话说,当检测到的风扇7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7转速的差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步骤S65中为“否”),返回到步骤S63,并反复进行步骤S63~S65,直到上述转速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此后的步骤S66~S71与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图17的例子的步骤S55~S58中的说明相同。
按照这个例子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以比较稳定的稳定状态的噪声为对象,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
如以上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和其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或其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由于冷风或暖风不直接接触使用者,并可以大幅度降低刺耳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所以可以非常接近无风感觉和无声感觉,可以实现无意识送风,从而可以防止使用者感觉不适,并且大幅度提高舒适性。
此外,由于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声音,使用者不会感觉不适,也可以增加室内机的风量。即,由于可以相应地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所以也可以对节能性做出很大贡献。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变形方式实施本发明。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例子中,把扬声器21、参照用传声器22设置在作为室内机1箱体的送风路径6的上壁6a上,把修正用传声器23设置在导风面板20上,但如图20所示,也可以把扬声器21、参照用传声器22、修正用传声器23配置在导风面板20上。这样,由于扬声器21朝向室内机1的箱体,所以可以利用衍射效果抑制从扬声器21发射的声波向室内泄漏,可以进一步提高消除噪声效果。此外,由于可以对参照用传声器22和修正用传声器23进行切换,所以在导风面板20处于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的情况下,都可以良好地进行有源噪声消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墙面上使用的空气调节机。

Claims (22)

1.一种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所述空气调节机设置在室内墙面上使用,所述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
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
吹出口,把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并调节的调节空气向室内送出;
送风路径,连通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以及
送风装置,用于使空气从所述吸入口移动到所述吹出口,
在所述吹出口附近还具有风向变更装置和发声装置,
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的步骤;
控制步骤,使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动作,并在所述吹出口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
根据运转模式选择预先设定的声波的步骤;以及
从所述发声装置向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选择的声波的步骤。
2.一种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所述空气调节机设置在室内墙面上使用,所述运转噪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
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
吹出口,把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并调节的调节空气向室内送出;
送风路径,连通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之间;以及
送风装置,用于使空气从所述吸入口移动到所述吹出口,
在所述吹出口附近还具有风向变更装置、发声装置和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
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模式的步骤;
控制步骤,使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根据检测到的运转模式动作,并在所述吹出口附近形成管道状吹出通道;
利用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包含所述送风装置送风声音的运转噪声声波的步骤;
使检测到的声波相位反转的步骤;以及
从所述发声装置向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发射相位反转后的相反相位的声波,来抵消运转噪声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配置在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的所述发声装置的上游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附近还具有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
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抵消运转噪声后的声波的步骤;以及
对从所述发声装置产生的声波进行修正,以使检测到的声音在规定的噪声水平以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配置在所述管道形状的吹出流动通道的所述发声装置的下游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装置是风扇,
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风扇转速的步骤;以及
对检测到的风扇转速和根据运转模式设定的风扇转速进行比较的步骤,
仅当比较后的风扇转速差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声波。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的运转模式不是预先设定的运转模式时,不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声波。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装置是风扇,
所述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风扇转速的步骤,
当检测到的所述风扇转速在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时,不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声波。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利用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检测到的运转噪声在预先设定的噪声水平以下时,不从所述发声装置发射声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是上下转动自如的导风面板,所述导风面板用于开关所述吹出口,并且在形成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时,所述导风面板转动成向上打开,配置成遮盖所述吹出口并延长所述送风路径的下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变更装置是上下转动自如的导风面板,所述导风面板用于开关所述吹出口,并且在形成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时,所述导风面板转动成向下打开,配置成遮盖所述吹出口并延长所述送风路径的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辅助面板,在形成所述管道状吹出通道时,所述辅助面板配置成延长所述送风路径的下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板在送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吹出口在设置有所述扬声器的位置上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设置有多个纵百叶板,按照所述纵百叶板分割的区域配置多个所述发声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宽度在85m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设置有多个纵百叶板,按照所述纵百叶板分割的区域配置多个所述发声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并且每个所述区域独立进行抵消运转噪声的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宽度在85mm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在所述吹出口设置有多个纵百叶板,按照所述纵百叶板分割的区域配置多个所述发声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并且每个所述区域独立进行抵消运转噪声的控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送风方向上由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把所述发声装置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多个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宽度在85mm以下。
2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配置在所述风向变更装置上。
22.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发声装置配置在所述风向变更装置上,并配置成在送风方向上由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把所述发声装置夹在中间,并且所述修正用检测声音装置和所述参照用检测声音装置能够切换。
CN201080040882.4A 2009-09-14 2010-07-09 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58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1743 2009-09-14
JP2009211743A JP4718630B2 (ja) 2009-09-14 2009-09-14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騒音制御方法
PCT/JP2010/061686 WO2011030613A1 (ja) 2009-09-14 2010-07-09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騒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5861A true CN102575861A (zh) 2012-07-11
CN102575861B CN102575861B (zh) 2014-12-17

Family

ID=43732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088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5861B (zh) 2009-09-14 2010-07-09 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66284B2 (zh)
JP (1) JP4718630B2 (zh)
CN (1) CN102575861B (zh)
AU (1) AU2010293685A1 (zh)
CA (1) CA2771782A1 (zh)
MY (1) MY154334A (zh)
WO (1) WO201103061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843A (zh) * 2013-07-24 2013-11-06 海尔集团公司 洗衣机主动降噪方法、装置及洗衣机
CN10445690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噪音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4564847A (zh) * 2013-10-22 2015-04-2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式风扇噪音控制系统
CN110173882A (zh) * 2019-05-31 2019-08-2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762728A (zh) * 2019-09-23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模拟降噪控制方法及室内空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0522B2 (ja) * 2009-11-02 2014-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WO2013084958A1 (ja) * 2011-12-06 2013-06-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及び振動音減衰方法
CN104807080B (zh) * 2014-08-29 2017-08-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US10371171B2 (en) 2014-09-22 2019-08-06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noise in an air moving system
CN106338105B (zh) * 2015-07-08 2020-04-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吸气装置以及吸气方法
CN106287952B (zh) * 2016-08-05 2023-04-1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113465164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降噪方法、空调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3013A (zh) * 2020-09-04 2021-01-08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车辆空调和机动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713A (ja) * 1985-07-22 1987-01-29 Nippon Denso Co Ltd 空調装置の騒音低減装置
JPH04281125A (ja) * 1991-02-07 1992-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消音装置及び消音方法
CN1515839A (zh) * 1998-12-28 2004-07-28 ������������ʽ���� 空气调节机
JP2005037447A (ja) * 2003-07-15 2005-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騒音制御装置
JP2005164063A (ja) * 2003-11-28 2005-06-23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5257720A (ja) * 2004-03-09 2005-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能動騒音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0897A (ja) 1986-12-02 1988-06-13 Komatsu Ltd 横断流送風機
JP2598483B2 (ja) * 1988-09-05 1997-04-09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電子消音システム
JPH0336897A (ja) * 1989-07-03 1991-02-18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電子消音システム
US5125241A (en) * 1990-03-12 1992-06-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having noise attenuation
JPH03294725A (ja) * 1990-04-12 1991-1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EP0465174B1 (en) * 1990-06-29 1996-10-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daptiv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pparatus
KR930007959B1 (ko) * 1990-12-19 1993-08-25 주식회사 금성사 에어컨디셔너의 소음 저감장치 및 방법
EP0557071B1 (en) * 1992-02-19 1999-05-12 Hitachi, Ltd. Active noise control apparatus for three-dimensional space
JP3371446B2 (ja) 1992-07-27 2003-01-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音制御装置
US5692054A (en) * 1992-10-08 1997-11-25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source self noise cancellation
JP2856625B2 (ja) * 1993-03-17 1999-02-10 株式会社東芝 適応形能動消音装置
KR0154445B1 (ko) * 1994-02-19 1999-01-15 윤종용 에어콘의 소음감소 장치
JPH08200780A (ja) * 1995-01-25 1996-08-06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8234765A (ja) * 1995-02-27 1996-09-13 Daikin Ind Ltd アクティブ消音装置
JP2939940B2 (ja) * 1996-07-09 1999-08-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ァン音消音装置
JPH10222172A (ja) * 1997-02-08 1998-08-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遺伝的アルゴリズムを用いたアクティブノイズコントローラ
JP4273926B2 (ja) * 2003-10-29 2009-06-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消音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5201565A (ja) * 2004-01-16 2005-07-28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06139208A (ja) * 2004-11-15 2006-06-01 Toshiba Kyaria Kk 能動消音制御装置
US7282873B2 (en) * 2004-11-16 2007-10-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utual active cancellation of fan noise and vibration
US8068616B2 (en) * 2006-12-28 2011-11-29 Caterpillar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noise cancellation
US20080187147A1 (en) * 2007-02-05 2008-08-07 Berner Miranda S Noise redu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10051946A1 (en) * 2009-09-03 2011-03-03 Paul William Gardiner Air conditioner with integrated sound system
JP4842355B2 (ja) * 2009-09-14 2011-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570522B2 (ja) * 2009-11-02 2014-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713A (ja) * 1985-07-22 1987-01-29 Nippon Denso Co Ltd 空調装置の騒音低減装置
JPH04281125A (ja) * 1991-02-07 1992-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消音装置及び消音方法
CN1515839A (zh) * 1998-12-28 2004-07-28 ������������ʽ���� 空气调节机
JP2005037447A (ja) * 2003-07-15 2005-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騒音制御装置
JP2005164063A (ja) * 2003-11-28 2005-06-23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5257720A (ja) * 2004-03-09 2005-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能動騒音制御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843A (zh) * 2013-07-24 2013-11-06 海尔集团公司 洗衣机主动降噪方法、装置及洗衣机
CN10445690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噪音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4564847A (zh) * 2013-10-22 2015-04-2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式风扇噪音控制系统
CN110173882A (zh) * 2019-05-31 2019-08-2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173882B (zh) * 2019-05-31 2022-07-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762728A (zh) * 2019-09-23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模拟降噪控制方法及室内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71782A1 (en) 2011-03-17
AU2010293685A1 (en) 2012-03-15
MY154334A (en) 2015-05-29
US20120164931A1 (en) 2012-06-28
CN102575861B (zh) 2014-12-17
US9466284B2 (en) 2016-10-11
WO2011030613A1 (ja) 2011-03-17
JP2011058772A (ja) 2011-03-24
JP4718630B2 (ja)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3258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2575861A (zh) 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噪声控制方法
WO2021004166A1 (zh) 一种风管机
KR20140136199A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10078274A (ja)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0179924A (ja) 天井埋込形の室内機
KR20190010766A (ko) 일체형 공기 조화기
CN203489434U (zh) 空气调节机
EP2737259A1 (en) Improved air conditioning units
JP201307256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881485B (zh) 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室外机
JPH074682A (ja) 空気調和機の空気流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5385942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65280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의 설치구조
JPH06341659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96614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6099034A (ja) 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装置の調整方法及び空気調和設備の製造方法
CN113498466A (zh) 空调
KR19980028004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3983777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降噪装置
JP3024909B2 (ja) 換気装置
JP2023003108A (ja) 室外機の吸排気構造
WO2014184929A1 (ja) 空気調和機
KR20200111060A (ko) 공조시스템
JPH03260525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