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8667A -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 Google Patents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8667A
CN102568667A CN201010588699XA CN201010588699A CN102568667A CN 102568667 A CN102568667 A CN 102568667A CN 201010588699X A CN201010588699X A CN 201010588699XA CN 201010588699 A CN201010588699 A CN 201010588699A CN 102568667 A CN102568667 A CN 102568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small diameter
diameter coaxial
bunch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886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元健辉
增田泰人
山崎信之
佐山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886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8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68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8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可以在确保框体之间良好的滑动的同时收容在较薄的收容部中。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是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以平面状排列而成的,具有:多个扁平部(31),其是将细径同轴电缆(24)彼此沿长度方向隔着间隔不连续地一体化而形成的;以及多个弯曲部(41~43),其设置在扁平部(31)之间,在平面内交替向反方向弯曲。

Description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细径同轴电缆扁平地排列而成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以及将线束的两端部与基板连接而成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连接相对移动的框体之间的、具有多根细径同轴电缆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例如,移动电话具有可相互滑动地重叠的两个框体,根据使用状况而使两个框体滑动,从而使整体长度伸缩。
在这种移动电话中,线束将设置在各个框体上的基板之间进行连接。线束整体弯曲为U字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弯曲为S字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后,收容在移动电话中。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 2007/13604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73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移动电话或小型摄像机等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设备的薄型化,要求使得将分别收容在相互滑动的框体中的基板之间进行连接的同轴电缆束的收容部的厚度变薄。另一方面,伴随着功能的持续进步,存在同轴电缆的数量增加,线束的直径增大的倾向。
由此,如果在较薄的收容部中收容同轴电缆束,则有可能由于框体和线束之间的摩擦而使得框体之间无法良好地进行滑动。另外,也可能导致线束损伤。因此,难以将收容部变薄而实现设备的薄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可以在确保框体之间良好的滑动的同时收容在较薄的收容部中。
本发明的细径同轴电缆束是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以平面状排列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扁平部,其是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彼此沿细径同轴电缆的长度方向隔着间隔不连续地一体化而形成的;以及至少两个弯曲部,其由所述扁平部之间的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彼此向反方向弯曲。
优选在所述各扁平部中,该扁平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相邻的弯曲部的同方向上的长度更长。
另外,优选在所述各扁平部中,该扁平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是该扁平部的宽度的5倍~15倍。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细径同轴电缆束除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之外,还包含绝缘电缆。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细径同轴电缆束除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之外,还包含光纤、或绝缘电缆及光纤。
另外,优选在所述各弯曲部中,形成该弯曲部的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从排列宽度方向上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朝向另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逐渐变长,将所述一侧的部分作为内侧而进行弯曲。
另外,优选在所述各弯曲部中,形成该弯曲部的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形成大致相等的长度,以使排列面的正反面反转的方式进行扭转。
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特征在于,上述细径同轴电缆束与设置在两个框体内的各基板连接,该两个框体上下层叠并以直线状滑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由于将细径同轴电缆以平面状排列,所以可以抑制线束的厚度。另外,由于扁平部之间的弯曲部交替向反方向弯曲,所以可以容易地使弯曲部在平面内弯曲并伸展,从而使线束整体伸缩。由此,可以使线束在收容于较薄的收容部中的状态下进行伸缩。
根据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收容部的厚度变薄而实现框体的薄型化。在如上述所示收容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框体中,细径同轴电缆束可以在收容部内顺利地伸缩,实现兼顾细径同轴电缆的连接构造的机械可靠性和电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框体的俯视图,表示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b)是其侧视图。
图2(a)是组装有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框体的另一俯视图,表示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b)是其侧视图。
图3(a)是组装有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移动电话的斜视图,表示移动电话的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b)是移动电话的另一斜视图,表示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
图4是表示在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端部安装了连接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a)是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框体的俯视图,表示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b)是框体的另一俯视图,表示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
图6(a)是表示将细径同轴电缆束直接安装在基板单面上的状态的例子的侧视图,(b)是表示将细径同轴电缆束直接安装在基板两面上的状态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在包含光纤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器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径同轴电缆束20连接两个基板11、12。基板11、12上下层叠地配置,向前后(图1、图2的左右方向)相对地进行水平移动。细径同轴电缆束20具有以平面状排列的多根(10~60)细径同轴电缆24。
基板11、12例如如图3所示,分别组装在移动电话10等设备的相对滑动的框体13、14内。在该移动电话10中,在一个框体13上设置显示屏,在另一个框体14上设置按键操作部。
图1示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图2示出两端部21a、21b最远离的状态。基板11、12的相对水平移动距离、即框体13、14之间的滑动行程S例如为30mm至80mm左右。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各框体13、14的宽度W例如为大约60mm,滑动行程S例如为大约40mm。
如图4所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各端部21a、21b通过安装连接器25而进行成端处理,从而可以容易地与基板11、12连接。连接器25在各细径同轴电缆24上的安装朝向及连接器25在各基板11、12上的安装位置是任意的。连接器25并不限于在各端部21a、21b上安装一个,也可以将细径同轴电缆24划分为多个群,对应于各群安装多个连接器25。
图4示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扁平部31中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排列间距比连接器25中的排列间距更短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是扁平部31中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排列间距与连接器25中的排列间距相同。
各细径同轴电缆24在与中心轴正交的径向剖面上,从中心向外侧具有中心导体、内部绝缘体、外部导体、外皮。在细径同轴电缆24的各个端部21a、21b实施末端处理,使外部导体、内部绝缘体、中心导体分别以阶梯状露出规定长度。
另外,也可以在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中,除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之外,还包含没有外部导体的细径绝缘电缆。此外,在附图中,减少细径同轴电缆24的数量而进行图示,进行了简化。
细径同轴电缆束20具有以平面状排列的例如10~40根细径同轴电缆24。细径同轴电缆束20具有多个扁平部31,其在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长度方向上隔着间隔地设置。扁平部31是将细径同轴电缆24在其长度方向中的多个位置处不连续地进行一体化而形成的。扁平部31之间的细径同轴电缆24没有一体化而被露出,在平面内弯曲而形成弯曲部41~43。图1和图2所示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具有3个弯曲部,但只要至少具有两个弯曲部,就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追随框体的滑动而伸缩。
在一个框体13中,形成有可以收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俯视观察为长方形状的收容部30。该收容部30是通过在与框体14相对的框体13的面上形成槽而设置的。收容部30也可以是通过在与框体14相对的框体13的面上形成引导壁而设置的。引导壁位于框体13和框体14之间。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一端部21a固定在框体13内的基板11上,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另一端部21b固定在另一个框体14内的基板12上。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另一端部21b侧,穿过与框体13相对的框体14的面上所形成的孔部(省略图示)。
另外,在框体13的背面(与框体14相对的面)上,也可以至少在除了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框体13、14彼此重合的重叠部分之外的位置处,设置闭塞收容部30的盖34。利用该盖34,在将框体13、14打开时,可以抑制收容部30露出。此外,在设置盖34的情况下,在与框体14的孔部对应的盖34的部分处形成狭缝(省略图示),以使得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可以穿过盖34。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配置在收容部30的一侧部侧(图1(a)和图2(a)中的下侧),以在框体13、14的长度方向上往复两次的方式配线为波形形状。由此,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图1的状态)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以波形形状被收容,该波形形状是指形成向框体13、14的长度方向中的一侧凸出的弯曲部41、43、以及位于弯曲部41、43之间而向另一侧凸出的弯曲部42。
各弯曲部41~43中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分别形成为从排列宽度方向中的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朝向另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逐渐变长。各弯曲部41~43以长度较短的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位于内侧的方式弯曲。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各细径同轴电缆24具有即使在将框体13、14闭合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也维持波形形状的长度。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各端部21a、21b中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也形成为从排列宽度方向中的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朝向另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逐渐变长,以使得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可以追随框体13、14的滑动而伸缩。根据框体13、14之间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波形形状,决定哪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更长。
对于以使长度较短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弯曲这一点,端部21a、21b和弯曲部41~43都相同。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扁平部31通过从以平面状排列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两侧贴合树脂带36,与细径同轴电缆24一体化而构成。优选树脂带36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或者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类树脂形成。在细径同轴电缆24的外皮为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对PFA具有良好的粘接力的硅酮类粘接剂粘贴树脂带36。在图1、图2、图5中示出了长方形的树脂带36,但树脂带36也可以是梯形或平行四边形。如果该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树脂带从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弯曲部外侧朝向内侧具有斜边,与弯曲部的外侧相连续的边和所述斜边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并由该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树脂带形成扁平部,则与使用长方形的树脂带的情况相比,没有由树脂带固定的弯曲部处的细径同轴电缆的长度差变小,因此优选。
在扁平部31内,细径同轴电缆24可以彼此紧密接触,也可以不紧密接触。在扁平部31内使细径同轴电缆24彼此紧密接触的情况下,可以将以平面状排列的细径同轴电缆24之间利用粘接剂彼此粘接,另外,也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24之间的外皮热熔接而一体化。在进行热熔接的情况下,作为细径同轴电缆24的外皮,优选为热熔接性良好的ETFE(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
作为细径同轴电缆24,优选使用例如与AWG(American WireGauge)标准中的AWG42相比更细的极细同轴电缆。由此,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易于弯曲,减少基板11、12滑动时的阻力。另外,在将多个细径同轴电缆24排列为带状(平面状)而形成细径同轴电缆束20时,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厚度较薄地形成,可以实现设备的薄型化。
在将具有AWG46的粗细的细径同轴电缆24捆束为剖面圆形时,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外径(厚度)在使用40根细径同轴电缆24的情况下为大约2.0mm,在使用10根细径同轴电缆24的情况下为大约1.0mm。与此相对,如果将细径同轴电缆24以带状排列,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厚度为大约0.5mm,变得极薄,即使是在大约0.5mm高度的收容部30中,也可以对细径同轴电缆束20进行配线。此外,在使用10根具有AWG46的粗细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情况下,扁平部31的宽度d为大约2.5mm。扁平部31的长度1为大约15~30mm。
下面,针对与框体13、14的伸缩相伴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从框体13、14彼此闭合的状态(图2的状态),将框体13、14相对地滑动而逐渐打开,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接近,由此,各弯曲部41~43的曲率增加,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形成具有以弯曲部41、43作为顶点的2个峰的波形形状。
如果继续打开框体13、14,则以弯曲部41、43作为顶点的峰的高度逐渐变大,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以折叠为波形的状态收容(参照图1)。收容部30在框体13、1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可以在此时收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尺寸。
此时,对于细径同轴电缆束20,各弯曲部41~43处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分别形成为从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朝向另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逐渐变长,将长度较短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作为内侧而进行弯曲。
如图1所示,在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各弯曲部41~43形成大致半圆形。在细径同轴电缆24无间隙地排列的情况下,外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和内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差为(细径同轴电缆24的直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数量-1)×π。
在将框体13、14闭合的状态下,各弯曲部41~43的外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具有余量。各弯曲部41~43的内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例如为几mm。外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比内侧的细径同轴电缆24长所述长度差的量。
扁平部3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1比相邻的弯曲部的同方向上的长度r更长。优选扁平部31的长度l为弯曲部的长度r的2~4倍。
如果从框体13、14彼此打开的状态(图1的状态),将框体13、14逐渐闭合,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分离,由此,各个弯曲部41~43的曲率减小,以弯曲部41、43作为顶点的峰的高度降低(图2的状态)。
相反地,如果从框体13、14彼此闭合的状态(图2的状态),将框体13、14逐渐打开,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接近,各个弯曲部41~43的曲率增加,扁平部31彼此成为接近平行的状态(图1的状态)。
这样,如果将框体13、14开闭,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的平面内顺利地伸缩,而不会发生缠绕。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由于细径同轴电缆24以平面状排列,所以可以抑制其厚度。另外,由于扁平部31之间的弯曲部41~43交替地向反方向弯曲,所以可以在平面内使弯曲部41~43弯曲并伸展,可以使整体容易地伸缩。由此,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于较薄的收容部30中的状态下伸缩。
例如,在排列10根具有AWG46的粗细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情况下,扁平部31的宽度d为2.5mm。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末端之间的宽度方向距离D为大约15mm。如果将框体13、14的行程S设为30mm,则可以使各扁平部31的长度l成为扁平部31的宽度d的5~15倍,例如为大约20mm。另外,在将框体13、14闭合的状态下,各弯曲部41~43的角度θ、即相邻的扁平部31所形成的角度θ为大约40°。
根据将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与基板连接而成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收容部30的厚度变薄,而实现框体13的薄型化。另外,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可以在收容部30内进行顺利的伸缩,可以兼顾细径同轴电缆24的连接构造的机械可靠性和电气特性。
由此,即使在采用将显示屏搭载于框体13中的构造的移动电话10中,也可以在框体13中形成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收容部30。由此,可以在框体14中确保较大的部件安装空间,可以安装大量部件。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构造,可以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图5所示的变形例是弯曲部41~43中的各细径同轴电缆24的长度大致相等的例子。并且,在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中,在其弯曲部41~43处以使得彼此相邻的扁平部31正反面反转的方式扭转180°。
在该构造的情况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也伴随着框体13、14的开闭,利用扭转的弯曲部41~43而顺利地弯曲。在将框体13、14彼此打开的状态(图5(a)的状态)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折叠,在将框体13、14彼此闭合的状态(图5(b)的状态)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以波形形状伸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在两端部21a、21b上安装连接器25而进行成端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细径同轴电缆24直接安装在基板11、12上而进行成端处理。在将细径同轴电缆24直接安装在基板11、12上的情况下,将并列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末端利用薄膜等相对于基板11、12暂时固定而固定间距,将细径同轴电缆24的末端的中心导体利用软钎焊与基板11、12的连接端子进行连接即可。
另外,通过使外部导体与接地棒26连接,在接地棒26的相对侧配置另一接地棒27或按压部件27,从而夹持各细径同轴电缆24,由此也可以固定间距。细径同轴电缆24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基板11、12的单面上(参照图6(a)),在直接安装在基板11、12的端部上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基板11、12的两面上(参照图6(b))。在与上方的基板11连接时,在基板11的下表面连接细径同轴电缆24,在与下方的基板12连接时,在基板12的上表面连接细径同轴电缆24。在经由连接器25等将细径同轴电缆24与基板11、12连接时,也可以与基板11、12的两面连接。
另外,也可以替代连接器25,而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端部与具有例如金属箔等配线图案的挠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s)或硬质基板等中继基板连接,将该中继基板与设置在基板11、12上的插座连接。
另外,如上述所示,可以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中适当地混合存在不具有外部导体的细径绝缘电缆。细径绝缘电缆可以用作为接地或供电线。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中,可以如图7所示包含光纤51。在此情况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端部与具有数据变换器52的连接器25的插芯、以及由光电变换元件等构成的光部件53连接。此外,在连接器25上也可以没有数据变换器52。
作为光纤51,可以使用下述的设备内配线用光纤,即,将直径85μm的玻璃光纤由外皮包覆而形成外径125μm,并且,在其外周利用护套层覆盖而形成外径220μm。根据该光纤51,容许弯曲直径为极小的大约1mm,可以在狭窄部位进行配线。
另外,如果使用光纤51,则可以进行高速大容量传输,可以大幅减少细径同轴电缆24的数量。例如,如果使用2根光纤51,则可以使40根细径同轴电缆24成为8根,由此,可以形成由合计10根线缆构成的线束。由此,根据该包含光纤51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可以使其宽度尺寸大幅减小,可以进一步提高伴随着框体13、14的开闭的伸缩性。
例如,在细径同轴电缆24具有AWG46的粗细的情况下,在由包含光纤51在内的10根线缆构成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中,可以使扁平部31的宽度d为大约2.5mm。

Claims (11)

1.一种细径同轴电缆束,其是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以平面状排列而成的,
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扁平部,其是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彼此沿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长度方向隔着间隔不连续地一体化而形成的;以及
至少两个弯曲部,其由所述扁平部之间的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彼此向反方向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扁平部中,该扁平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相邻的弯曲部的同方向上的长度更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扁平部中,该扁平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是该扁平部的宽度的5倍~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该细径同轴电缆束除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之外还包含绝缘电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该细径同轴电缆束除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之外还包含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该细径同轴电缆束除了所述细径同轴电缆之外还包含绝缘电缆和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弯曲部中,形成该弯曲部的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从排列宽度方向上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朝向另一侧的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逐渐变长,将所述一侧的部分作为内侧进行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弯曲部中,形成该弯曲部的所述细径同轴电缆的部分形成大致相等的长度,并以使排列面的正反面反转的方式扭转。
9.一种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与设置在两个框体内的各基板连接,该两个框体上下层叠并以直线状滑动。
10.一种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与设置在两个框体内的各基板连接,该两个框体上下层叠并以直线状滑动。
11.一种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与设置在两个框体内的各基板连接,该两个框体上下层叠并以直线状滑动。
CN201010588699XA 2010-12-10 2010-12-10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Pending CN102568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8699XA CN102568667A (zh) 2010-12-10 2010-12-10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8699XA CN102568667A (zh) 2010-12-10 2010-12-10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8667A true CN102568667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13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88699XA Pending CN102568667A (zh) 2010-12-10 2010-12-10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6866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6515A (ja) * 2005-07-26 2007-02-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CN101097791A (zh) * 2006-06-30 2008-01-02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折迭收合式信号传输排线及包括该传输排线之电器设备
JP2008060045A (ja) * 2006-09-04 2008-03-13 Yazaki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8130491A (ja) * 2006-11-24 2008-06-05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屈曲部構造
CN201289758Y (zh) * 2008-08-13 2009-08-12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及薄膜排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6515A (ja) * 2005-07-26 2007-02-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CN101097791A (zh) * 2006-06-30 2008-01-02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折迭收合式信号传输排线及包括该传输排线之电器设备
JP2008060045A (ja) * 2006-09-04 2008-03-13 Yazaki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8130491A (ja) * 2006-11-24 2008-06-05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屈曲部構造
CN201289758Y (zh) * 2008-08-13 2009-08-12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及薄膜排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6763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ulticonductor cable harness
KR101001804B1 (ko) 동축케이블 접속구조, 그것에 이용되는 동축케이블 하네스, 및 휴대단말기기
US201200089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optical fibers in flexible circuits
CN101849402B (zh) 集成线束式滑动铰链以及滑动式电子设备
US2010021476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ing harness
JP2008218388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ハーネスの配線方法
JP2011017985A (ja) 光コネクタ組立体、光コネクタ組立体用のケーブル及び光コネクタ組立体用のプラグ
CN101843182B (zh)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CN102227856B (zh)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11661B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CN102568667A (zh)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US8358372B2 (en) Digital camera curved flat cable
KR101202760B1 (ko) 테스팅 어댑터
CN202094452U (zh) 小直径同轴电缆束
WO2012105075A1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1665B1 (ko)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및 기판이 붙어 있는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JP5463953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14003A (ja)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TW201225757A (en) Small diameter coaxial cable harness and small diameter coaxial cable harness with substrate
CN102568668A (zh)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KR20110062165A (ko) 슬라이드업 기능을 갖는 와이어 스프링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전자기기
TWM419201U (en) Harness for coaxial cable with small diameter
CN102326212A (zh) 复合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JP5239281B2 (ja) 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の接続構造
JP5229198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