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3182B -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 Google Patents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3182B
CN101843182B CN200880113515.5A CN200880113515A CN101843182B CN 101843182 B CN101843182 B CN 101843182B CN 200880113515 A CN200880113515 A CN 200880113515A CN 101843182 B CN101843182 B CN 101843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ring
harness
super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35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3182A (zh
Inventor
田中雄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3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3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3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31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20Cables having a multiplicity of coaxial lines
    • H01B11/203Cables having a multiplicity of coaxial lines forming a flat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92Flat or ribbon cables incorporated in a cable of non-flat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构造是一种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构成为,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可以相对移动地被安装,通过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将这些框体内的上述各电路彼此电连接,其中,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被层叠多条的线缆层叠部分,此线缆层叠部分在上述框体的滑动面上呈U字形被配线。

Description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本申请基于2007年10月30日在日本国提出申请的特原2007-281708号并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由两个以上的框体连结而成的电子设备中,使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以下记作FPC)作为框体间的配线。
例如在图10D所示那样的用两个框体相互滑动的滑动式便携式电话机所示例的电子设备中,一般使用由FPC组成的配线。对于应用于图10D那样的滑动式构造的配线,要求在框体间的高度方向3mm的非常狭窄的空间上的水平弯曲和约10万次以上的耐弯曲性能。在图11A~11D中表示作为框体间的配线材料应用了FPC90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91。这一配线构造91是一种具有第1框体81和可以滑动地安装在其上的第2框体82,各个电路通过FPC90电连接起来的构造。在第1框体81和第2框体82之间设有高度H为3mm左右的空间,FPC90以在此空间中弯曲的状态配线。在第1框体81和第2框体82相互进行了滑动时,FPC90自身与滑动量对应而发生变形以能够追随于第1框体81和第2框体82之间的相对移动。这是因为FPC即便在狭窄的弯曲空间也有很好的折弯性。
但是,利用树脂膜等固定了FPC的多个信号线,所以各信号线未进行屏蔽,具有抗噪声能力弱之类的缺点。因此不适于GHz频带级的高速传输。
因而,取代FPC而使用将极细同轴线缆扁平化后的模块。但是,极细同轴线缆与FPC相比折弯性不太好。因此,仅限于应用到如10A所示那样的被称之为蛤壳类型的开闭构造、如图10B所示那样的被称之为折叠类型的旋转构造、及如图10C所示那样的被称之为扭转类型的可进行旋转和开闭的2轴构造。另一方面,对于图10D所示的滑动类型的电子设备,如果采用简单地替代FPC的方式则无法应用极细同轴线缆。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将多条双芯平行同轴线缆(以下有时候记作双轴线缆)平行地排列,粘上胶带将这些双轴线缆固定而成。此双轴线缆主要使用于差动传输,在高速传输和耐噪声性上表现出色。
但是,此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与上述极细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同样地具有折弯性差之类的缺点。特别是,由于双轴线缆自身具有在一对的由绝缘体所覆盖的导体上进一步覆盖外侧绝缘层(套(jacket))的构造,所以与同轴线缆相比折弯性变得更差。因此,将专利文献1所记作的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应用于滑动式电子设备是困难的。
根据以上情况,尤其是在具有两个框体、且它们相互可自由滑动的电子设备中,人们就希望有在高速传输性和耐噪声性上表现出色的配线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56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折弯性以及耐久性上表现出色、且可以应用于差动传输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和适于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以达到这种目的,而采用了以下方案。
(1)本发明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以可以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了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通过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将这些框体内的上述各电路彼此电连接,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层叠了多条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的线缆层叠部分,在上述框体的滑动面上以呈U字形的方式将此线缆层叠部分进行了配线。
(2)优选,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将相互平行配置的2条以上的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通过铠装材料一并覆盖而成的扁平线缆被层叠多条的线缆层叠部分。
(3)优选,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将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通过铠装材料一并覆盖而成的第1扁平线缆和将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极细同轴线缆通过铠装材料一并覆盖而成的第2扁平线缆被层叠多条的线缆层叠部分。
(4)优选,使上述各线缆层叠部分相互等长。
(5)优选,线缆层叠部分构成为,使摞起来的一端侧的线缆最长,使另一端侧的线缆最短,并使其他线缆的长度从上述一端侧向上述另一端侧逐渐变短。
(6)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其特征在于,是上述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的配线材料。
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由于在框体的滑动面上呈U字形进行配线,所以就能够在框体间的高度为3mm的空间配置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据此,就能够改善高频区域的传输特性及耐噪声特性。
另外,由于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的弯曲方向为框体间的宽度方向,所以即便使框体滑动也不会成为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的容许弯曲半径以下。从而满足约10万次以上的耐弯曲性能要求。
在上述(2)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扁平线缆化就能够对应多条数配线。
进而,通过将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和其他线缆进行组合,来同时满足多个特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就能够提供一种应用了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或者极细双芯平行同轴扁平线缆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另外,还能够提供一种适于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滑动前的配线构造的俯视图。
图1B是与图1A的A-A’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图1C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滑动后的配线构造的俯视图。
图1D是与图1C的B-B’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图1E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滑动前的配线构造的侧视图。
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图。
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斜视图。
图2C是与图2A的C-C’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图3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放大图。
图3B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放大图。
图3C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由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示意图。
图5A是表示由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5B是表示由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5C是表示由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示意图。
图7A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7B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7C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7D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图。
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斜视图。
图8C是与图8A的D-D’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图。
图9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斜视图。
图9C是与图9A的E-E’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图10A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对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进行例示的图。
图10B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对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进行例示的图。
图10C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对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进行例示的图。
图10D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对便携电话的框体移动方式进行例示的图。
图11A是表示以往采用FPC作为框体间配线材料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的图。
图11B是与图11A的F-F’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图11C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采用FPC作为框体间配线材料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滑动后的配线构造的俯视图。
图11D是与图11C的G-G’线相对应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
11芯电线
20极细双芯平行同轴扁平线缆
31、32、33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41、42、43线缆部
41A、42A、43A层叠部(线缆层叠部分)
51、52、53连接器
60极细同轴扁平线缆
61极细同轴线缆
71、72、73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
81、82框体
81A、82A滑动面
83线束容纳部
H线束容纳部的高度
W线束容纳部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图1A~9C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有时所图示的各部分的大小、厚度及尺寸等不同于实际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以及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的尺寸关系。
<第1实施方式>
图1A~1E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的俯视示意图以及截面示意图。图2A~2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斜视图,图2C是与图2A的C-C’线相对应的截面示意图。图3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由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示意图。图5A~5C是表示由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俯视示意图。图7A~7D是表示由非等长线缆所构成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针对滑动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形状的俯视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1,如图1A~1E所示,由具有电路的一对框体81、82和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31(以下称之为线束31)而概略构成。两个框体81、82相互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各框体81、82上具备作为电路部的输入输出部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另外,在线束3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器51。而且,线束31的一方的连接器51连接到框体82的连接器连接部82D,另一方的连接器51连接到框体81的连接器连接部81D。由此,两个框体81、82的各电路部经由线束31被电连接。进而,线束31在设于框体81和框体82之间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空间的滑动面81A以及82A上弯曲成U字形而被容纳。以下,就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
各框体81、82以沿着各框体81、82的长度方向相互进行滑动的方式被安装。据此,例如能够从图1A所示那样的各框体81、82完全重叠的状态,变形成图1C所示那样的各框体81、82彼此相互进行滑动而一部分重叠的状态。
在框体81中,在对着框体82的一侧形成有由一对侧壁部81B和被配置于各侧壁部81B之间的滑动面81A所区划的一方容纳部81C。同样,在框体82中,在对着框体81的一侧形成有由一对侧壁部82B和被配置于各侧壁部82B之间的滑动面82A所区划的另一方容纳部82C。而且,框体81、82彼此以各滑动面81A、82A相对的方式重叠。通过框体81、82彼此重叠,一方容纳部81C和另一方容纳部82C就成为一体而构成线束容纳部83。线束容纳部83的高度H被设为例如3mm左右。另外,线束容纳部83的宽度W被设为例如数十mm左右。
进而,在各框体81、82的滑动面81A、82A上具备与线束31连接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如图1A所示,在框体81、82彼此完全重叠之际被配设于相互对置的位置。此连接器连接部81D、82D就成为被容纳在各框体81、82内部的省略图示的电路部的输入输出端子。
线束31由自由弯曲的线缆部41和被安装在线缆部两端的一对连接器51所构成。而且,线束31被容纳在线束容纳部83中,并且各连接器51,51连接到框体81、82侧的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配线构造71中,各框体81、82的电路部彼此通过线束31而被电连接。
另外,如图1A~1E所示,线束31以线缆部41被弯曲成俯视大致U字状的状态被容纳在线束容纳部83中。在各框体81、82相互滑动了的情况下,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相互在沿着滑动方向分离的方向上变动,此时,线缆部41同时发生变形以便能够追随于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的移动。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线束31由构成线缆部41的多个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极细双轴线缆)10和一对连接器51,51而概略构成。
极细双轴线缆10如图2C所示,由在中心导体12的周围设置了绝缘体13的2条在截面看大致圆形的芯电线11、覆盖上述2条芯电线11的外周围的外部导体14、以及覆盖外部导体14的外侧的外侧覆盖层(套(jacket))15所构成。另外,套15的截面形状由于一并覆盖2条圆形状的芯电线11而成为跑道形状,一对的直线部分的外侧面15A成为大致平坦的面。对各极细双轴线缆10,通过以平坦的外侧面15A相互相接的方式进行层叠而形成了层叠部(线缆层叠部分)41A。据此,线缆部41成为构成各极细双轴线缆10的2条芯电线11沿着层叠方向排成2列的状态。
线缆部41如图1A~1E和图2A~2C所示,在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弯曲成大致圆弧状。此时,线缆部41就弯曲成,所层叠的多个极细双轴线缆10之中的、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双轴线缆10a成为圆弧的最内周侧,层叠方向另一端侧的极细双轴线缆10b成为圆弧的最外周侧。而且,这样弯曲成圆弧状的线缆部41被容纳在线束容纳部83中。对于此情况下的各极细双轴线缆10的弯曲半径,就是圆弧最外周侧的双轴线缆10b最大,圆弧最内周侧的极细双轴线缆10a最小。圆弧最外周侧的极细双轴线缆10b的弯曲半径最大,为线束容纳部83的宽度W的大致一半的大小。另外,圆弧最内周侧的极细双轴线缆10a的弯曲半径就是从最外周侧的极细双轴线缆10b的弯曲半径减去双轴线缆的层叠厚度部分后的值。总之,已装入框体81、82状态下的极细双轴线缆10的弯曲半径取决于线束容纳部83的宽度W。线缆部41的弯曲形状并不限于以一定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曲率半径也可以连续地进行变化。另外,在框体81、82彼此滑动了的情况下,线缆部41的弯曲形状进行变形。
在线缆部41与连接器51的连接部附近,各极细双轴线缆10的邻接间的距离变得比较宽。相对于此,在层叠部41A,各极细双轴线缆10的邻接间的距离就变得比较狭窄,邻接的极细双轴线缆10彼此相互一部分接触而成为紧密状态。另外,如上述那样极细双轴线缆10的截面形状为跑道形状,一对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比与其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宽。因此,所层叠的极细双轴线缆10不会越过邻接的线缆,与连接器51之间的连接部附近的线缆排列和层叠部41A的线缆排列成为同一顺序。而且,与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的宽度相比,与其正交的方向的宽度较窄,所以线束31在极细双轴线缆10的与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可挠性,即便在层叠部41A也无损可挠性。
极细双轴线缆10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中心导体12为AWG(American Wire Gauge,美国线标)#36以下的镀锡软铜线,AWG#40~50范围的镀锡软铜线则更为理想。
绝缘体13的材质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聚乙烯及氟化乙烯树脂等绝缘树脂,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熔点300℃)等在高频特性上表现出色的氟化乙烯树脂则更为理想。
外部导体14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用铜线等的编织线或铝叠片等的绕包屏蔽所形成。
套15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是通过PET等聚酯带的绕包、PFA、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熔点260℃)等氟化乙烯树脂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
极细双轴线缆10与连接器51的连接部如图3A所示,露出套15被剥掉的2条芯电线11。此芯电线11的露出部分的长度优选3mm左右。据此,易于一条一条活动芯电线11,容易使芯电线11的配线间隔与连接器51的端子间距配合。另外,所露出的各芯电线11以与连接器5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和层叠部41A上的极细双轴线缆10内的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成为正交的方向的方式经过拧绞的状态与连接器51连接。从而,极细双轴线缆10如以往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那样,在大小大于线束容纳部83的高度H的线束容纳部的宽度W间取弯曲半径。因此,极细双轴线缆10就取得比容许弯曲半径充分大的弯曲半径。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1能够如图4所示那样由等长的极细双轴线缆10所构成。另外,对于由等长的极细双轴线缆10所构成的线束(以下称之为等长线束)31,根据连接器51的位置和方向,将线缆部41自由地弯曲成U字形状等。因此,就取得如图5A~5C所例示那样的各种各样的形态。进而,构成等长线束31的各极细双轴线缆10不是相互被固定而是一条一条具有可挠性。据此,线缆部41上的层叠部41A的位置就可以根据线缆部41的弯曲状态而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连接器51的位置和方向,适当变更线束31的极细双轴线缆的构成。亦即、能够如图6所示那样取代上述等长的极细双轴线缆10而应用非等长的极细双轴线缆10。由非等长的极细双轴线缆10所构成的线束(以下称之为非等长线束)31构成为,与一对的连接器51的一端连接的极细双轴线缆长度和与另一端连接的线缆长度不同,从一端向另一端线缆长度依次变化。另外,对于非等长线束31,根据连接器51的位置以及方向,将线缆部41自由地弯曲成U字形状等。因此,就取得如图7A~7D所例示那样的各种各样的方式。
从而,对于线束31,能够根据连接到滑动式电子设备之际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线缆部的弯曲状态,自由地选择等长或者非等长。
接着,就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1的滑动动作进行说明。
图1A和图1B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中关闭了框体的状态,图1A表示俯视图,图1B表示沿着图1A的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1C和图1D表示使框体进行了滑动的状态,图1C表示俯视图,图1D表示沿着图1C的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对于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1,若在各框体81、82相互沿着滑动方向分离的方向上施加了外力,就从图1A所示那样的各框体81、82完全重叠的状态变形成图1C所示那样的各框体81、82彼此相互进行滑动使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另一方面,为了从经过滑动的状态返回到原状态,若在各框体81、82相互沿着滑动方向接近的方向上施加了外力,各框体81、82彼此相互进行滑动而返回到原状态。
在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1的滑动动作中,在各框体81、82相互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线束31在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相互沿着滑动方向分离的方向和接近的方向上进行变动。此时,线缆部41同时进行变形并追随于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的移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1,即便线束容纳部83的高度H为3mm,也能够提供应用了极细双轴线缆10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据此,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1可以安装极细双轴线缆,所以与以往采用FPC作为框体间配线材料的情况相比较,就能够改善高频区域中的传输特性及耐噪声特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31,能够提供适用于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1能够保持极细双轴线缆10的排列顺序,并且能够容纳在线束容纳部的高度H为3mm之间。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1,能够将连接器51附近的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和极细双轴线缆层叠部分的排列方向变化90°。从而,不需要如以往采用FPC作为框体间配线材料的情况那样,在线束容纳部83的高度H方向的3mm间取弯曲半径,而是在线束容纳部83的宽度W方向上取容许弯曲半径约5mm以上的较大的曲率半径。据此,满足了便携电话所要求的10万次以上的弯曲次数要求。
<第2实施方式>
图1A~1E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的俯视示意图以及截面示意图。图8A~8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图,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斜视图,图8C是与图8A的D-D’线相对应的截面示意图。图3B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2,如图1A~1E所示,由具有电路的一对框体81、82和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32(以下称之为线束32)而概略构成。两个框体81、82相互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各框体81、82上具备作为电路部的输入输出部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另外,在线束3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器52。而且,线束32的一方的连接器52连接到框体82的连接器连接部82D,另一方的连接器52连接到框体81的连接器连接部81D。由此,两个框体81、82的各电路部经由线束32被电连接。进而,线束32在设于框体81和框体82之间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空间的滑动面81A以及82A上弯曲成U字形而被容纳。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32的构成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关于其他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和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则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从而,以下就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详细地进行说明,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则省略说明。
线束32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由多个扁平线缆20和一对连接器52所构成。线束32,层叠多个扁平线缆20,并在其两端部分别连接有连接器52。
如图8C所示,扁平线缆20是,排列配置2条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极细双轴线缆10,并用铠装21覆盖起来而扁平线缆化后的线缆。另外,极细双轴线缆10的芯电线11在4条平行的朝向上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极细双轴线缆10的构成条数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数条到数10条。能够根据图1A~1E所示的容纳线束32的线束容纳部83的高度H和图8B以及8C所示的扁平线缆20的宽度T2之间的关系而任意地进行选择。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仅利用极细双轴线缆10的构成,但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将极细同轴线缆或者馈电用电线及光缆等同轴线缆以外的线缆和极细双轴线缆组合起来而构成扁平线缆20。
铠装21的截面形状为跑道形状。另外,一对的直线部分的外侧面21A和内侧面21B均为平的,未转印极细双轴线缆10的形状。在邻接的极细双轴线缆10彼此的接触部15a,虽然这一极细双轴线缆10彼此接触,但外侧覆盖层15彼此却未熔合。
另外,铠装21对极细双轴线缆10越过邻接线缆等的移动进行了限制。进而在铠装21和极细双轴线缆10的接触部21a,虽然扁平线缆10和铠装21接触,但树脂彼此却未熔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铠装21和极细双轴线缆10之间存在间隙22而没有填充构成铠装21的树脂等,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填充如提高扁平线缆20的可挠性及弯曲耐久性那样的树脂等。
铠装21的材质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紫外线硬化型树脂或氟化乙烯树脂等,ETFE(熔点225℃)则更为理想。氟化乙烯树脂在熔点低、易于形成得薄这一点上较为理想。另外,由于铠装21的外侧面21A以及内侧面21B的摩擦阻力小,所以在后述的不会妨碍扁平线缆20的可挠性这一点上较为理想。表1表示了关于PFA和ETFE的特性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ETFE与PFA相比较,拉伸强度以及拉伸延伸度较为出色。因此,通过采用ETFE作为铠装材料,从而获得机械特性比PFA优异并且可以进行薄壁覆盖的扁平线缆。
铠装21的覆盖方法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将极细双轴线缆10并列2条进行排列,并通过挤压成形而一并进行覆盖。据此,就可以实现以往有困难的极细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化。另外,铠装21的厚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10~50μm的范围,20~30μm的范围则更为理想。若铠装21的厚度为10~50μm的范围,则扁平线缆20就能够确保充分的可挠性。
表1
  单位   ETFE   PFA
  熔点   degC   225   302~310
  拉伸强度   MPa   38   29
  拉伸延伸度(20℃)   %   420   390
优选铠装21所用的树脂和极细双轴线缆10的套15所用的树脂的熔点差在30℃以上,50℃以上则更为理想。若熔点差在30℃以上,就可以实现采用碳酸激光器等的仅铠装21的选择切除,仅使铠装21切除并剥掉,而不会使铠装21和套15的接触部21a熔合。另外,在对铠装21采用了ETFE的情况下,即便碳酸激光器的输出较小也能够切除铠装21,所以在作业上的安全确保和成本削减点上较为理想。
扁平线缆20和连接器52之间的连接部如图3B所示,铠装21和套15被剥掉而露出芯电线11。因此,易于一条一条活动芯电线11,就容易使芯电线11的配线间隔与连接器51的端子间距配合。另外,所露出的芯电线11的宽度优选3mm左右,并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以与连接器52连接的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和所层叠的极细双轴线缆10内的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成为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被进行拧绞并连接到连接器52。
对于铠装21的切除所引起的极细双轴线缆10的露出,因向连接器52的安装,而将扁平线缆20的端部部分作为代表性的部分,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以任意范围切除扁平线缆20的任意部分来剥离铠装21。铠装21被剥掉的部分,露出极细双轴线缆10而易于一条一条活动线缆。因此,通过将露出部分应用于线缆铰接等提高了弯曲特性。
线束32具有以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式而层叠了多个扁平线缆20的层叠部42A。在层叠部42A,相互的跑道形状的直线部分即外侧面21A彼此一部分接触。另外,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的宽度T2比与其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宽。
因此,所层叠的扁平线缆20就无法越过邻接的线缆,从而保持了与连接器52之间的连接部附近的扁平线缆的排列顺序和层叠部42A的扁平线缆的排列顺序之间的关系。进而,线束32在与极细双轴线缆1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可挠性,即便扁平线缆化也不会很大地损害可挠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2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31同样地能够通过如图4所示那样的等长扁平线缆20、或者如图6所示那样的非等长扁平线缆20来构成线束32。进而,还能够根据框体81、82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的位置和朝向而采用如图5A~5C以及图7A~7D所示那样的滑动配线形状。
若对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2和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31进行比较,则在极细双轴线缆10的条数相等时,所层叠的配线的高度为T1<T2,所层叠的配线的宽度为V1>V2。
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2中也可以如图1A~1E所示那样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滑动动作。
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2中,构成线束32的扁平线缆20在框体间的线束容纳部83的宽度W间取弯曲半径。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2以及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2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扁平线缆20,即便在构成线束的极细双轴线缆的必要配线数增加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滑动式电子设备上应用双轴线缆。
通过在极细双轴线缆10的套15以及铠装21上采用氟化乙烯树脂,极细双轴线缆10彼此的接触部15a、极细双轴线缆10和铠装21的接触部21a滑动性较好,故能够提供可挠性优异的扁平线缆20。
进而,通过使铠装21所用的树脂采用低于极细双轴线缆10的套15所用的树脂的熔点的树脂,获得能够使用碳酸激光器仅切除铠装21的扁平线缆20。因能够容易地切除并剥离铠装21,能露出极细双轴线缆10,故扁平线缆20针对连接器52的连接就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改善配线的易拧绞性和弯曲特性。
<第3实施方式>
图1A~1E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的俯视示意图以及截面示意图。图9A~9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图,图9A是俯视图,图9B是斜视图,图9C是与图9A的E-E’线相对应的截面示意图。图3C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3,如图1A~1E所示由具有电路的一对框体81、82和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33(以下称之为线束33)而概略构成。两个框体81、82相互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各框体81、82上具备作为电路部的输入输出部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另外,在线束3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器53。而且,线束33的一方的连接器53连接到框体82的连接器连接部82D,另一方的连接器53连接到框体81的连接器连接部81D。由此,两个框体81、82的各电路部经由线束33而被电连接。进而,线束33在设于框体81和框体82之间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空间的滑动面81A以及82A上弯曲成U字形而被容纳。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33的构成不同于第2实施方式,关于其他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和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则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从而,以下就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详细地进行说明,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则省略说明。
线束33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由多个扁平线缆20、多个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和一对连接器53概略构成。线束33,层叠多个扁平线缆20和多个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并在其两端部分别连接着连接器53。
如图9C所示,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是将4条极细同轴线缆61平行地排列配置,并用铠装66覆盖起来而扁平线缆化后的线缆。在本实施方式中,极细同轴线缆的条数并不被特别限定,还可以是数条到数10条。能够根据与线束容纳部83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任意地进行选择。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表示了极细同轴线缆61的构成,但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将馈电用电线及光缆等同轴线缆以外的线缆和极细同轴线缆组合起来而构成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
极细同轴线缆61由中心导体62、将其包围起来的内侧绝缘层63、进一步将其包围起来的外部导体64、又进一步将其包围起来的外侧覆盖层65所构成。使用的极细同轴线缆61的种类及外部导体的缠绕方向的组合等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中心导体62的尺寸为AWG(AmericanWire Gauge)#36以下的线缆,AWG#42~50范围的线缆则更为理想。
内侧绝缘层63的材质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采用氟化乙烯树脂,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熔点300℃)则更为理想。
如图9C所示,铠装66的截面形状为跑道形状。另外,一对的直线部分的外侧面66A和内侧面66B均为平坦的,未转印极细同轴线缆61的线缆形状。在邻接的极细同轴线缆61彼此的接触部65a,虽然该线缆彼此接触,但外侧覆盖层65彼此却未熔合。
另外,铠装66对极细同轴线缆61越过邻接线缆等的移动进行了限制。进而在铠装66和极细同轴线缆61之间的接触部66a,虽然极细同轴线缆61和铠装66接触,但树脂彼此间却未熔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铠装66和极细同轴线缆61之间存在间隙67而没有填充构成铠装66的树脂等,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填充如提高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的可挠性及弯曲耐久性那样的树脂等。
铠装66的材质、覆盖方法和厚度优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铠装21等同。同样,关于铠装66所用的树脂和外侧覆盖层65所用的树脂的熔点差以及铠装的除去方法也优选与第2实施方式等同。
对于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和连接器53之间的连接部,如图3C所示,铠装66被剥掉而露出极细同轴线缆61。因此,易于一条一条活动极细同轴线缆61,容易使配线间隔与连接器53的端子间距配合。另外,极细同轴线缆61的露出部的宽度优选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为3mm左右。极细同轴线缆61以与连接器53连接的极细同轴线缆61的排列方向、和所层叠的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内的极细同轴线缆61的排列方向成为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被进行拧绞并连接到连接器53。
铠装66的切除所引起的极细同轴线缆61的露出,因针对连接器53的安装而使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的两端部部分为代表性的部分,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以任意范围切除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的任意部分来剥离铠装66。铠装66被剥掉的部分,露出极细同轴线缆61而易于一条一条活动线缆。因此,通过将露出部分应用于线缆铰接等就能够改善弯曲特性。
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32具有仅层叠了扁平线缆20的线缆部42,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3在具有任意数量的扁平线缆20和任意数量的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以任意的顺序进行层叠的线缆部43这一点上不同。
另外,线束33以扁平线缆20内的芯电线11的排列方向和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内的极细同轴线缆61平行的方式而层叠了多个扁平线缆20和多个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在此层叠部43A,相互的跑道形状的直线部分即外侧面21A和外侧面66A一部分接触。
进而,所层叠的扁平线缆20以及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就无法越过相互邻接的线缆,保持了连接器53附近的线缆的排列顺序和层叠部43A的线缆的排列顺序之间的关系。进而,线束33还在与极细双轴线缆10或者极细同轴线缆61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可挠性,即便扁平线缆化也不会很大地损害可挠性。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3,也与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32同样,能够通过如图4所示那样的等长扁平线缆20、60或者如图6所示那样的非等长扁平线缆20、60来构成线束33。而且,还能够根据框体的连接器连接部81D、82D的位置和朝向而采用如图5A~5C以及图7A~7D所示那样的滑动配线形状。
如图1A~1E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3也可以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滑动动作。
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3中,构成线束33的扁平线缆20和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就在框体间的宽度方向W间取弯曲半径。因此,在扁平线缆10和极细同轴扁平线缆60上就不会产生如低于容许弯曲半径那样的小的弯曲。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3以及滑动式电子设备的配线构造73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33,就能够使滑动式电子设备所要求的各种信号特性等得以满足。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非仅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施加各种各样的变更。
例如,在极细双轴线缆或者极细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化中,还可以取代树脂铠装,而是通过利用树脂带或者树脂纤维的平编来进行扁平线缆化。
另外,还可以使采用了极细双轴线缆或者极细同轴线缆的扁平线缆以外的线缆所组成的扁平线缆进一步进行层叠而作为线束。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使本发明的效果更加明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能够在不变更其要旨的范围进行适宜变更来实施。
[实施例1]
作为中心导体采用了外径0.075mm的AWG#42,将2条极细双轴线缆平行地排列,通过挤压方式来实施氟化乙烯树脂制的一并覆盖来制作了图8C所示构造的扁平线缆。此扁平线缆的尺寸是图8C所示的宽度(V2)为3mm,图8C所示的厚度(T2)为1.2mm,而成为对应于省空间的尺寸。
在两个连接部(连接器)间连接长度80mm的该线缆,制作了图8A~8C所示构造的线束。
将此线束在与框体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各连接器偏离了12.4mm的状态进行配线。此时的线缆的曲率半径为5mm以上。另外,滑动部分的线缆容纳高度为3mm。
在此状态下调查了使框体连续地滑动,使线缆弯曲直至断裂的滑动次数。滑动试验的条件是设滑动间隔为30mm,速度为30次/分。
其结果,本实施例的线束即便施加10万次以上滑动也未发生线缆断裂。
[比较例]
采用极细同轴线缆(外径0.24mm的AWG#46),平行地排列40芯,制作了用胶带固定后的扁平线缆,将其如图8A~8C所示以连结各连接器的线与框体滑动方向相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线。线束的线缆以滑动部分的线缆容纳高度(3mm)而弯曲,此时的线缆的曲率半径为1.5mm。
在此状态下进行了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的滑动试验。其结果,比较例的线缆在平均(n=3)11254次发生了断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除便携电话以外在针对省空间的小型电子设备的配线上一般也都可以应用。

Claims (6)

1.一种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
以可以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了具有电路的多个框体,通过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将这些框体内的上述各电路彼此电连接,
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层叠了多条含有一对芯电线的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的线缆层叠部分,在上述框体的滑动面上以呈U字形的方式将此线缆层叠部分进行了配线,
在所述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的截面中,所述一对芯电线的排列方向的宽度比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将相互平行配置的2条以上的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通过铠装材料一并覆盖而成的扁平线缆被层叠多条的线缆层叠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具有将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极细双芯平行同轴线缆通过铠装材料一并覆盖而成的第1扁平线缆和将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极细同轴线缆通过铠装材料一并覆盖而成的第2扁平线缆被层叠多条的线缆层叠部分。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各线缆层叠部分相互等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缆层叠部分构成为,使摞起来的一端侧的线缆最长,使另一端侧的线缆最短,并使其他线缆的长度从上述一端侧向上述另一端侧逐渐变短。
6.一种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其特征在于,是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的配线材料。
CN200880113515.5A 2007-10-30 2008-10-27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3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1708 2007-10-30
JP2007281708 2007-10-30
PCT/JP2008/069434 WO2009057546A1 (ja) 2007-10-30 2008-10-27 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のケーブル配線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配線用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3182A CN101843182A (zh) 2010-09-22
CN101843182B true CN101843182B (zh) 2012-11-07

Family

ID=4059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35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3182B (zh) 2007-10-30 2008-10-27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43293A1 (zh)
EP (1) EP2203036A4 (zh)
JP (1) JP5227969B2 (zh)
CN (1) CN101843182B (zh)
WO (1) WO2009057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2285B2 (ja) * 2007-11-14 2013-03-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ハーネス一体型スライドヒンジ及び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
EP2369682A4 (en) * 2008-12-16 2014-10-01 Fujikura Ltd COAXIAL BEAM CONNECTION STRUCTURE
US8727805B2 (en) * 2011-02-07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ll form factor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nector assembly to interconnect sliding housing segments
JP5367017B2 (ja) * 2011-06-03 2013-12-1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ケーブル
US20140020928A1 (en) * 2012-01-07 2014-01-23 Moxytronix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 flat cord
JP6217601B2 (ja) * 2014-11-19 2017-10-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933616B2 (ja) * 2018-08-29 2021-09-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外装体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その配索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5696A (ja) * 2004-03-30 2005-10-13 Nissei Electric Co Ltd 2芯平行同軸ケーブル、同ケーブルを使ったフラット同軸ケーブル、及び多対同軸ケーブル
CN1695208A (zh) * 2002-11-07 2005-11-09 Tyco医疗健康集团 具有导管机构的柔性高阻抗互连电缆
JP2006093998A (ja) * 2004-09-22 2006-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通信機
JP2006331816A (ja) * 2005-05-25 2006-12-07 Junkosha Co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4229U (zh) * 1981-03-20 1982-09-28
US4874908A (en) * 1987-07-08 1989-10-1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Wiring harness
JP2821376B2 (ja) * 1993-12-09 1998-1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US5483020A (en) * 1994-04-12 1996-01-09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Twin-ax cable
US5901923A (en) * 1997-09-05 1999-05-11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olling gimbal harness
DE60045547D1 (de) * 1999-03-03 2011-03-03 Onkyo Kk Lautsprechersystem
US6766578B1 (en) * 2000-07-19 2004-07-27 Advanced Neuromodulation Systems,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ibbon cable having precisely aligned wires
JP3890943B2 (ja) * 2001-10-04 2007-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765150B2 (en) * 2002-08-06 2004-07-20 Angus Hsieh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structure
US20050180725A1 (en) * 2004-02-12 2005-08-18 Carlson John R. Coupled building wire having a surface with reduced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JP4834199B2 (ja) * 2005-01-17 2011-12-14 株式会社潤工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4498993B2 (ja) * 2005-07-20 2010-07-0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US20070032275A1 (en) * 2005-07-25 2007-02-08 Adamant Kogyo Co., Ltd. Internal optical fiber hinge system for a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
JP4661428B2 (ja) * 2005-07-26 2011-03-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KR101001804B1 (ko) * 2006-05-23 2010-12-15 스미토모덴키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동축케이블 접속구조, 그것에 이용되는 동축케이블 하네스, 및 휴대단말기기
JP2008210583A (ja) * 2007-02-23 2008-09-11 Junkosha Co Ltd ケ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208A (zh) * 2002-11-07 2005-11-09 Tyco医疗健康集团 具有导管机构的柔性高阻抗互连电缆
JP2005285696A (ja) * 2004-03-30 2005-10-13 Nissei Electric Co Ltd 2芯平行同軸ケーブル、同ケーブルを使ったフラット同軸ケーブル、及び多対同軸ケーブル
JP2006093998A (ja) * 2004-09-22 2006-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通信機
JP2006331816A (ja) * 2005-05-25 2006-12-07 Junkosha Co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43293A1 (en) 2010-09-30
EP2203036A4 (en) 2012-04-25
WO2009057546A1 (ja) 2009-05-07
EP2203036A1 (en) 2010-06-30
EP2203036A8 (en) 2011-09-28
CN101843182A (zh) 2010-09-22
JPWO2009057546A1 (ja) 2011-03-10
JP5227969B2 (ja)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3182B (zh) 滑动式电子设备的线缆配线构造以及电子设备配线用线束
JP4168079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ハーネスの配線方法
CN101237743A (zh) 柔性布线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JP5172285B2 (ja) ハーネス一体型スライドヒンジ及び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
JP4661428B2 (ja) 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US841658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ing harness having a flat U-shape
EP240529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optical fibers in flexible circuits
US806331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arness for wir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8210867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axial harness
CN102227856B (zh)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其制造方法
JP512814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配線用ハーネス
JP2008210583A (ja) ケーブル
JP5463953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09522U (ko) 소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네스
JP200928355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の配線方法
JP5244271B2 (ja) ケーブル
JP5229198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1665B1 (ko)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및 기판이 붙어 있는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KR100705597B1 (ko) 단말기 및 데이터 전송부
CN101771199A (zh) 螺旋式电连接装置及滑盖式电子装置
TW201225757A (en) Small diameter coaxial cable harness and small diameter coaxial cable harness with subst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