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8668A -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 Google Patents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8668A
CN102568668A CN2010105887047A CN201010588704A CN102568668A CN 102568668 A CN102568668 A CN 102568668A CN 2010105887047 A CN2010105887047 A CN 2010105887047A CN 201010588704 A CN201010588704 A CN 201010588704A CN 102568668 A CN102568668 A CN 102568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oaxial cable
thin footpath
small diameter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887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山仁
增田泰人
山崎信之
石元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887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86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68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8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可以增加部件安装空间的自由度,实现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捆束而成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与滑动的2个框体(13、14)内的各基板(11、12)连接,收容部(30)具有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较宽的宽幅部(31)、以及与宽幅部相比宽度较窄的窄幅部(32),在设置有宽幅部的框体(13)内的基板(11)上,固定细径同轴电缆束的一端部(21a),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另一端部(21b)固定在另一个框体(14)内的基板(12)上,细径同轴电缆束以在宽度方向上至少往复两次的方式配线为波形,在宽幅部(31)中可以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以波形形状收容。

Description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端部与基板连接而成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多根细径同轴电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已知将相对移动的框体之间进行连接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作为相对移动的框体,例如为移动电话,其由可相互滑动地重叠的2个框体构成,根据使用状况使2个框体滑动,从而使长度伸缩。
在这种移动电话中,已知将对设置在各个框体上的基板之间进行连接的线束整体以弯曲为U字状的状态进行收容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以弯曲为S字状的状态进行收容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41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73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线束的收容部形成在其中一个框体上,形成如上述所示以弯曲为U字状或S字状的状态收容线束的构造,则需要使收容部沿框体的宽度方向形成得较宽。因此,形成收容部的那个框体侧的电子部件安装空间受到限制,难以使设备进一步小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可以增加部件安装空间的自由度,实现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
可以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将捆束多根细径同轴电线而形成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与设置在上下重叠并滑动的2个框体内的各基板连接,
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的特征在于,
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收容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至少其中一个上的收容部中,所述收容部具有在与所述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较宽的宽幅部、以及与所述宽幅部相比宽度较窄的窄幅部,
在设置有所述宽幅部的所述框体内的基板上,固定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一端部,在另一个所述框体内的基板上,固定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另一端部,
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以在宽度方向上至少往复两次的方式波形地配线,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能够以波形的形状收容在所述宽幅部中。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中,所述收容部设置在一个框体上。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中,所述收容部由设置在一个框体上的窄幅部和设置在另一个框体上的宽幅部构成。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中,在所述框体之间的重叠部分最小的状态下,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大致全长收容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宽幅部中。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中,在所述框体之间的重叠部分最大的状态下,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大致全长收容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宽幅部中。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中,多根所述细径同轴电线通过被挠性套管包覆而被捆束。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中,多根所述细径同轴电线通过将除了规定位置以外的部分用束带卷绕,从而在没有被束带卷绕的部位进行弯曲而形成波形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通过在具有可以将细径同轴电线以波形形状收容的宽幅部和与该宽幅部相比宽度较窄的窄幅部的收容部内,将线束以波形收容,从而可以减小窄幅部的宽度尺寸。如上述所示,在收容细径同轴电线束的框体中,可以在收容部的窄幅部的侧部确保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的较大安装空间。由此,可以增加基板电路设计的自由度,进而实现框体的进一步小型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收容部内使细径同轴电线束顺滑地伸缩,细径同轴电线的机械可靠性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3(a)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移动电话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斜视图,(b)是表示移动电话的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在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a)~(e)是表示收容部内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收容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6(a)是表示将细径同轴电缆束直接连接在基板的一面上的状态例的侧视图,(b)是表示将细径同轴电缆束直接连接在基板的两面上的状态例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变形例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变形例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变形例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a)是表示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变形例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变形例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所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所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15(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一个框体的俯视图,(b)是横剖面图。
图16(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另一个框体的俯视图,(b)是剖面图,(c)是将引导部件拆下的状态下的框体的俯视图。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构造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a)是表示现有构造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图,是将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将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第1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重叠地配置并沿前后(图1、图2的左右方向)水平移动的2个基板11、12之间,利用含有多根(20~60根)后述细径同轴电缆(细径同轴电线)24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细径同轴电线束)20进行连接。
基板11、12例如分别组装在图3所示的移动电话10等设备的相对滑动的框体13、14内。在该移动电话10中,在一个框体13上设置显示屏,在另一个框体14上设置按键操作部。
图1是在框体13、14以直线状滑动的情况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图2是两端部21a、21b最远离的状态。基板11、12的水平移动距离、即框体13、14之间的滑动行程L,例如为从30mm至80mm左右。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滑动行程L设为60mm。
如图4所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个末端通过安装连接器25而进行终端处理,从而易于与基板11、12连接。并且,对于细径同轴电缆束20,除了两端部21a、21b之外,利用编织套管(为具有可挠性的套管)23捆束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而形成。此外,在该图4及图1等中,连接器25的长度方向配置为沿框体13、14的滑动方向的朝向,但也可以是该朝向以外的方向。例如,也可以将连接器25的长度方向配置为与框体13、14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朝向。
细径同轴电缆24构成为,在与中心轴正交的径向剖面上,从中心向外侧具有中心导体、内部绝缘体、外部导体、外皮,在各个端部21a、21b处实施末端处理,使外部导体、内部绝缘体、中心导体分别以阶梯状露出规定长度。另外,在细径同轴电缆束20中,除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以外,还可以含有没有外部导体的细径绝缘电缆。此外,在附图中,减少细径同轴电缆24的数量而进行图示,进行了简化。
作为细径同轴电缆24,优选使用例如与AWG(American WireGauge)标准中的AWG42相比更细的极细同轴电缆。由此,可以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易于弯曲,减小两个基板11、12滑动时的阻力。另外,在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捆束而形成细径同轴电缆束20时,可以减小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直径,可以降低收容部的高度,实现设备的薄型化。
细径同轴电缆束20含有20根至60根左右的细径同轴电缆24。在细径同轴电缆24为AWG46的粗细的情况下,如果以剖面接近圆形形状的线束形成含有40根电缆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则包含编织套管23的厚度在内的外径(厚度)小于或等于1.7mm,可以在1.7mm的高度(厚度)的收容部中进行配线。
细径同轴电缆束20是通过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穿过编织套管23内进行捆束而形成的,通过利用编织套管23覆盖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从而提高细径同轴电缆束20针对在基板11、12等的壁面上滑动时的摩擦的耐久性。另外,对于细径同轴电缆束20,使编织套管23的内侧空间的剖面积与细径同轴电缆24的剖面积之和相比较大,从而宽松地捆束细径同轴电缆24。因此,在框体13、14滑动而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变形的情况下,细径同轴电缆24可以在编织套管23中改变排列等,易于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编织套管23通过对聚合物纤维进行编织而形成为筒状。作为聚合物纤维,优选使用由熔融液晶性聚合物和弯曲性聚合物构成的单丝复合纤维。该单丝复合纤维由下述部分构成,即,由熔融液晶性聚合物构成的纤芯成分、和含有弯曲性聚合物的鞘成分。该套管具有可挠性。并且具有耐磨损性。
在一个框体13上,形成有可以收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收容部30。该收容部30具有:宽幅部31,其与框体13、14之间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较宽;以及窄幅部32,其与该宽幅部31相比宽度较窄,在宽幅部31和窄幅部32之间,形成根据滑动方向的位置不同而宽度逐渐变化的形状。从宽幅部31至窄幅部32为止的区域,一侧面具有曲面31a、33a,宽幅部31的曲面31a向外侧弯曲为凸状,曲面33a向内侧弯曲为凸状。这样,在该框体13内的窄幅部32的侧部,可以确保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的较大安装空间S。
该收容部30是通过在框体13中的与框体14相对的面上形成槽而设置的。此外,该收容部30也可以是通过在框体13中的与框体14相对的面上形成引导壁而设置的。
在设置有收容部30的框体13内的基板11上,固定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一端部21a,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另一端部21b固定在另一个框体14内的基板12上。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另一端部21b侧,穿过另一个框体14的与一个框体13相对的面上形成的孔部(省略图示)。
另外,在框体13的背面(与框体14相对的面)侧,至少在除了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框体13、14彼此叠放的重叠部分以外的部位处,设置闭塞收容部30的盖34,由此,防止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露出收容部30。此外,在该盖34上,沿框体13、14彼此滑动的方向形成有狭缝35,其插入从框体14侧引出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也可以不设置盖34,使得收容部30露出。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配置在收容部30的形成为直线状的侧部30a侧,以在宽度方向上往复两次(成为M字状或W字状)的方式配线为波形形状。由此,在使框体13、14滑动而打开的状态下,在宽幅部31中以波形形状收容细径同轴电缆20,该波形形状是指形成图1及图2(a)中的位于曲面31a侧的弯曲部41、43,以及在弯曲部41、43之间形成位于侧部30a侧的弯曲部42。
收容部30的全长G为,与在通过将框体13、14打开而使得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图1的状态)下的上述两端部21a、21b的间隔L1,和滑动行程L的合计相比略长。
另外,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宽度尺寸W为下述宽度尺寸,即,在将框体13、14闭合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最小也比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直径略宽。由此,在窄幅部32中,细径同轴电缆束20以大致直线状进行配线。在窄幅部32的宽度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直径的几倍的情况下,松缓地维持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波形形状。
另外,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为下述宽度尺寸,即,在通过将框体13、14打开而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图1的状态)下,足以收容波形形状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
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长度形成为,与在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参照图1)下的两端部21a、21b的间隔L1,和滑动行程L的合计相比更长,即使在将框体13、14闭合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也多少维持波形形状。
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打开框体13、14而以波形形状被收容的状态(图1的状态)下,使得以弯曲部41~43作为顶点的山峰的高度尺寸在一端部21a侧更长。另外,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预先形成有弯曲折痕,以使得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图1的状态)下,容易地成为波形形状。
此外,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一端部21a,也可以配置在另一端部21b的相对侧,即位于曲面31a侧。在此情况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弯曲部位为偶数个。
下面,说明与框体13、14的伸缩相伴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动作。
如果从框体13、14彼此闭合的状态(图2的状态),将框体13、14逐渐打开,则如图5(a)所示,通过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接近,从而使各弯曲部41~43的曲率半径变小,各个弯曲部41~43在收容部30的侧面上滑动。图2所示的框体彼此闭合的状态为框体之间的重叠部分最大的状态。
如果通过进一步将框体13、14打开,如图5(b)所示使弯曲部41进入宽幅部31内,则弯曲部42、43受到来自收容部30的侧面的反作用力而变形,使得以弯曲部41作为顶点的山峰的高度(弯曲部41和相邻的弯曲部42之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h逐渐变大。
如果进一步将框体13、14打开,则弯曲部43也进入宽幅部31内,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被折叠为波形的状态下,收容在宽幅部31中(参照图1)。
此时,折叠为波形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如图1所示,配置在框体13、14之间的重叠部分中,因此,即使采用例如不在框体13的背面设置盖34,使收容部30露出的构造,也不会在露出的框体13背面侧的收容部30处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露出。
如果从框体13、14彼此打开的状态(图1的状态),将框体13、14逐渐闭合,则如图5(c)所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分离,由此,弯曲部43移动,与收容部30的侧面即曲面33a抵接并滑动。由此,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受到朝向宽幅部31侧的反作用力,因此,弯曲部41维持该状态。图1所示的框体彼此打开的状态为框体之间的重叠部分最小的状态。
如果进一步将框体13、14闭合,则如图5(d)所示,弯曲部43进入窄幅部32,并且弯曲部42移动,各个弯曲部41~43的曲率半径变大。
如果进一步将框体13、14闭合,则如图5(e)所示,弯曲部42、43进入窄幅部32,并且弯曲部41也进行移动,以弯曲部41作为顶点的山峰的高度变低。
然后,如果将框体13、14完全闭合,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沿窄幅部32拉伸为松缓的波形形状(图2的状态)。
如上述所示,如果将框体13、14开闭,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顺滑地沿滑动方向伸缩。
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由于设置有具有宽幅部31和窄幅部32的收容部30,该宽幅部31可以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以波形形状收容,该窄幅部32与该宽幅部31相比宽度较窄,所以可以减小窄幅部32的宽度尺寸W。对于在这种收容部30中收容有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框体13、14,如果与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以U字状收容的构造相比较,则在以U字状收容的情况下,需要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将2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直径和弯曲直径合计而得到的尺寸,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窄幅部32的宽度尺寸W抑制为与1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直径相比略宽的宽度尺寸。
由此,可以在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侧部确保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的较大的安装空间S,在使用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移动电话10中,可以增加基板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实现框体13、14的进一步小型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收容部30内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顺滑地伸缩,细径同轴电线的机械可靠性也较高。
此外,对于上述构造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即使进行将框体13、14以每秒0.5次的往复移动速度往复移动20万次的耐久试验,也不会产生电气断线。
对于上述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针对在两端部21a、21b上安装连接器25而进行终端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细径同轴电缆24直接连接在基板11、12上而进行终端处理。在将细径同轴电缆24直接连接在基板11、12上的情况下,只要将并列的细径同轴电缆24的末端利用薄膜等相对于基板11、12暂时固定,将细径同轴电缆24末端的中心导体通过软钎焊与基板11、12的连接端子连接即可。
另外,在外部导体上连接接地棒26,从相反侧配置另一接地棒27或按压部件27,从而夹持各细径同轴电缆24,也可以固定间距。可以将各细径同轴电缆24直接连接在基板11、12的一面上(参照图6(a)),在直接连接在基板11、12的端部上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连接在两面上(参照图6(b))。在与上方的基板11连接时,安装在其下表面上,在与下方的基板12连接时,安装在其上表面上。并不限于直接连接,在通过连接器等与基板11、12连接时,也可以与基板11、12的两个面连接。
另外,也可以替代连接器25,而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端部与例如具有金属箔等配线图案的挠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s)或硬质基板等中继基板连接,将该中继基板与设置在基板11、12上的插座连接。另外,在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中,也可以如上述所示适当地混杂不具有外部导体的绝缘电线。可以将绝缘电线作为地线使用,或将绝缘电线作为供电线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并不限定于上述构造,可以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
如图7所示,作为宽幅部31的形状,形成具有曲面31a的形状,在沿滑动方向观察下,该曲面31a从端部朝向窄幅部32,宽度先变宽,然后宽度变窄。在此情况下,对于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以弯曲部41~43作为顶点的山峰的高度(弯曲部的宽度方向的距离)尺寸h在另一端部21b侧较大。
图8所示的情况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形状形成具有5个弯曲部41~45的波形形状。在此情况下,可以降低以各弯曲部41~45作为顶点的山峰的高度,由此,可以减小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的宽度尺寸。
图9所示的情况为,在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处设置沿滑动方向的直线部21c。在此情况下,易于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向基板安装。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使用将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在整个长度上利用编织套管23捆束而成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但也可以如图10所示,通过卷绕束带28而捆束多根细径同轴电缆24。在此情况下,将除了成为与框体13、14的开闭相伴而弯曲的弯曲部41~43的部位以及两端以外的部分,利用束带28捆束。即,通过除了规定位置以外,利用束带28将细径同轴电缆24捆束,从而可以确定弯曲位置。
如果这样处理,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伴随着框体13、14的开闭,利用由除了束带28以外的部分构成的弯曲部41~43而顺滑地弯曲。由此,在将框体13、14彼此打开的状态(图10(a)的状态)下,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折叠为波形形状而收容在宽幅部31中,在将框体13、14彼此闭合的状态(图10(b)的状态)下,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伸展。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此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说明。
如图11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上下重叠地配置并沿前后(图11的左右方向)水平移动的2个框体13、14所设置的各个基板11、12之间,利用含有多根(20~60根)细径同轴电缆24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进行连接。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分别与基板11、12在滑动方向上的中央附近连接。
另外,收容部30形成在框体13(上侧的框体)上。宽幅部31配置在图11中右侧,与基板11连接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一端部21a配置在宽幅部31侧。
图11(a)是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远离的状态,图11(b)是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细径同轴电缆束20随着将框体13、14打开而在收容部30内伸展,随着将框体13、14闭合而在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中折叠为波形形状。
因此,在该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情况下,如果将框体13、14开闭,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顺滑地沿滑动方向伸缩。
并且,在应用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移动电话10中,由于可以在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侧部确保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的较大的安装空间S,所以可以增加基板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实现框体13、14的进一步小型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收容部30内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顺滑地伸缩,细径同轴电线的机械可靠性也较高。
此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在将框体13、14打开时,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的一部分从框体13、14的重叠部分露出,在该宽幅部31上配置有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一端部21a侧。因此,通过在框体13的背面侧设置用于闭塞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的盖34,可以防止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露出。
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变形例,该变形例的构造为,随着将框体13、14打开,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伸展,随着将框体13、14闭合,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内折叠。
如图12所示,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分别与基板11、12在滑动方向上的中央附近连接。
另外,收容部30形成在框体14侧(下侧的框体),宽幅部31配置在图12中左侧,与基板11连接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一端部21a配置在宽幅部31侧。
图12(a)是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远离的状态,图12(b)是两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状态。
即,在该变形例中,细径同轴电缆束20随着将框体13、14打开而在框体14的收容部30内伸展,随着将框体13、14闭合而在框体14内的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中折叠为波形形状。因此,在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情况下,如果将框体13、14开闭,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框体14侧的收容部30内顺滑地沿滑动方向伸缩。
并且,在应用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移动电话10中,由于可以在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侧部确保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的较大的安装空间S,所以可以增加基板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实现框体13、14的进一步小型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收容部30内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顺滑地伸缩,细径同轴电线的机械可靠性也较高。特别地,根据该变形例,由于即使在将框体13、14打开的状态下,收容部30整体也配置在框体13、14的重叠部分内,所以可以防止收容部30露出。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此外,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上下重叠地配置并沿前后(图13及图14的左右方向)水平移动的2个框体13、14所设置的各个基板11、12之间,通过含有多根(20~60根)细径同轴电缆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进行连接。
如图15所示,框体13在与框体14相对的面上形成沿滑动方向的槽部51,该槽部51的一部分(图15(a)中的左侧的一部分)构成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
如图16(a)、(b)所示,框体14在与框体13相对的面侧设置有引导部件52,其可滑动地插入框体13的槽部15内。
另外,如图16(c)所示,框体14在与框体13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构成收容部30的宽幅部31。
另外,在框体14上,形成有与收容部30的中间部33的端部连续的倾斜的引导面53。在覆盖中间部33的引导部件52上,形成有与倾斜面53平行的倾斜面54。
并且,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由框体13的窄幅部32和框体14的宽幅部31构成收容部30,其中,窄幅部32由槽部51构成,在该收容部30内收容有细径同轴电缆束20。另外,收容在该收容部30内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配置于窄幅部32的端部侧的端部21b侧,形成沿滑动方向的直线部21c。
在上述构造的第3实施方式中,如果将框体13、14打开,则在分布形成于框体13和框体14上的收容部30内,沿窄幅部32延伸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被引导面53和倾斜面54引导,送入至设置于框体14侧的宽幅部31内。因此,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框体14的宽幅部31内以波形形状折叠而被收容。另外,如果将框体13、14闭合,则收容在框体14的宽幅部31内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被引导面53和倾斜面54引导,引出至由框体13的槽部51的一部分构成的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中。因此,该细径同轴电缆束20收容在分布形成于框体13和框体14上的收容部30内。
在该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情况下,如果将框体13、14开闭,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30内顺滑地沿滑动方向伸缩。
并且,在应用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的移动电话10中,由于可以在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侧部确保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的较大的安装空间S,所以可以增加基板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实现框体13、14的进一步小型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收容部30内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顺滑地伸缩,细径同轴电线的机械可靠性也较高。
特别地,通过将收容部30分割至2个框体13、14上,可以在框体13、14彼此打开的状态下减少收容部30露出,例如,可以容易地确保按键操作部等。
此外,虽然设置有引导部件52,以在将框体13、14彼此打开时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向框体13的宽幅部31中引导,但也可以不设置引导部件52。
〔实施例〕
对在宽幅部31内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折叠为波形形状而收容的第1实施方式的本发明构造(参照图17)、和将细径同轴电缆束20弯曲为U字状而收容的现有构造(参照图18)进行比较。细径同轴电缆束的收容部都位于上侧的框体13上。
其结果,在本发明构造的收容部30中,虽然需要宽幅部31,但可以使沿滑动方向占据大部分的窄幅部32的宽度尺寸W1小于现有构造的长方形状的收容部60的宽度尺寸W2。
具体地说,与现有构造的收容部60的宽度尺寸W2为10mm相对,本发明构造的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宽度尺寸W1为5mm。
其原因是,在现有构造的情况下,由于细径同轴电缆束20在收容部60内始终弯曲,所以需要使收容部60的宽度尺寸W2成为大于或等于2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直径和弯曲直径合计而得到的尺寸。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构造,由于在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两端部21a、21b最远离的状态下,细径同轴电缆束20沿滑动方向伸展,所以可以将窄幅部32的宽度尺寸W1抑制为与1根细径同轴电缆束20的直径相比略宽的宽度尺寸。
由此可知,根据本发明构造,能够在收容部30的窄幅部32的侧部确保较大安装空间S,由此,可以向该安装空间S安装电子部件。
在将滑动行程设为60mm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收容部可以采用下述尺寸。
全长75mm
窄幅部32的宽度5mm
宽幅部31的最大宽度20mm
窄幅部32的长度37mm
窄幅部32的长度设为全长的大约1/2,宽幅部31从窄幅部32处开始宽度逐渐变宽而形成。
在形成U字状的配线的情况下,可以将收容部的长度设为65mm,将宽度设为10mm。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比较收容部的面积,则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为670mm2,在U字状的情况下为650mm2,大致相等。如果行程比60mm短,则本发明的配线方式可以减少收容部的面积。
另外,在将框体13、14彼此打开的状态下,在现有构造中,由于在从框体13、14之间的重叠部分中外露的收容部60内,细径同轴电缆束20露出,所以如果不用盖封闭收容部60,则细径同轴电缆束20露出(参照图18(a))。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构造中,由于折叠为波形形状的细径同轴电缆束20配置在框体13、14之间的重叠部分中,所以即使不用盖闭塞收容部30,也不会使细径同轴电缆束20露出(参照图17(a))。

Claims (8)

1.一种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中,捆束多根细径同轴电线而形成的细径同轴电线束,与设置在上下重叠并滑动的2个框体内的各基板连接,
该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的特征在于,
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收容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至少其中一个上的收容部中,所述收容部具有在与所述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较宽的宽幅部、以及与所述宽幅部相比宽度较窄的窄幅部,
在设置有所述宽幅部的所述框体内的基板上,固定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一端部,在另一个所述框体内的基板上,固定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另一端部,
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以在宽度方向上至少往复两次的方式波形地配线,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能够以波形的形状收容在所述宽幅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设置在一个框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由设置在一个框体上的窄幅部和设置在另一个框体上的宽幅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之间的重叠部分最小的状态下,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大致全长收容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宽幅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之间的重叠部分最大的状态下,所述细径同轴电线束的大致全长收容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宽幅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细径同轴电线通过被挠性套管包覆而被捆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细径同轴电线通过将除了规定位置以外的部分用束带卷绕,从而在没有被束带卷绕的部位进行弯曲而形成波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套管是通过对聚合物纤维进行编织而形成的。
CN2010105887047A 2010-12-10 2010-12-10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Pending CN1025686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87047A CN102568668A (zh) 2010-12-10 2010-12-10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887047A CN102568668A (zh) 2010-12-10 2010-12-10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8668A true CN102568668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1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887047A Pending CN102568668A (zh) 2010-12-10 2010-12-10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686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1932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74793A (ja) * 1990-03-23 1991-12-05 Toshiba Corp 回路部材の接続装置
JP2009017377A (ja) * 2007-07-06 2009-01-22 Kyocera Corp 携帯電子機器
CN101681694A (zh) * 2008-02-29 2010-03-2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连接结构
WO2010098267A1 (ja) * 2009-02-25 2010-09-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筐体のケーブル収納構造、スライドユニット、電子機器、及びケーブル収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74793A (ja) * 1990-03-23 1991-12-05 Toshiba Corp 回路部材の接続装置
JP2009017377A (ja) * 2007-07-06 2009-01-22 Kyocera Corp 携帯電子機器
CN101681694A (zh) * 2008-02-29 2010-03-2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连接结构
WO2010098267A1 (ja) * 2009-02-25 2010-09-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筐体のケーブル収納構造、スライドユニット、電子機器、及びケーブル収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1932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束
CN107851910A (zh) * 2015-11-30 2018-03-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4023B2 (en) Downhole cables with both fiber and copper elements
US7880089B1 (en) Metal-clad cable assembly
US20100319989A1 (en) Cable harness
CN105075027B (zh) 用于插入式连接器的夹式支架
JP2010092621A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62729A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KR20120088531A (ko)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93494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movable casings connected by an U-shaped wire harness
GEP20105057B (en)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electric cables
CN102568668A (zh) 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线束
US20110290555A1 (en) Cable harness
CN202094452U (zh) 小直径同轴电缆束
JP2009224142A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105075A1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8008B1 (ko) 기판 부착 소직경 동축 전선 하니스
JP2010114003A (ja)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JP5169783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2021046052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170033B2 (ja) 基板付き細径同軸電線ハーネス
TWI409005B (zh) 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電線線束
KR101171665B1 (ko)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및 기판이 붙어 있는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TW201225757A (en) Small diameter coaxial cable harness and small diameter coaxial cable harness with substrate
CN102568667A (zh) 细径同轴电缆束及带基板的细径同轴电缆束
JP2011060466A (ja) 細径同軸電線ハーネス及び基板付き細径同軸電線ハーネス
JP2013247102A (ja) 多芯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