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4769A -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4769A
CN102524769A CN2011103453758A CN201110345375A CN102524769A CN 102524769 A CN102524769 A CN 102524769A CN 2011103453758 A CN2011103453758 A CN 2011103453758A CN 201110345375 A CN201110345375 A CN 201110345375A CN 102524769 A CN102524769 A CN 102524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extract
mulberry
food
dalton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53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4769B (zh
Inventor
谢忱
钟忠
罗秀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ANIC CENTURY MEDICI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ANIC CENTURY MEDICI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ANIC CENTURY MEDICI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ANIC CENTURY MEDICI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453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4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4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4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4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4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为:提取,超滤脱色,纳滤浓缩,干燥。得到的桑叶提取物每10ml水中可以溶解2-15g;水溶液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时,干物质的转化率达到97-99.99%,优选为98-99.9%;该提取物ΔL值95~99.99,Δa值-4.0~-2.0,Δb值13~5;紫外光谱310-330nm处有明显吸收峰;1-脱氧野尻霉素的占总提取物重量比0.5~3%;所述提取物含有多酚类成分,以芦丁和绿原酸为代表芦丁含量0.05-2%,优选0.1-0.8%;绿原酸含量0.3-3%,优选0.5-1.0%。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桑叶提取物色泽好,口感气味清新,安全性高,保留了活性成分,能有效降低食品血糖生成指数。

Description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药食兼用植物制备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桑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在我国正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II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根据WHO以及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可知,对II型糖尿病的防治,主要就是要控制好血糖,对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治疗方案就是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有效地控制血糖。
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葡萄糖的GI值被定为100。一般而言,GI>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长期高GI饮食可使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另外,α-糖苷酶抑制剂等能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分解,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中国饮食结构来说,可以直接降低食物GI值。
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凝血等多方面的功能。试验表明,健康志愿者和高血脂患者连续服用桑叶提取物没有引起任何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异常,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发生,表明人体长期服用桑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由桑叶开发成的各类降糖保健产品,如申请号为200710156630.8的中国专利,将桑叶杀青、炒制、挥干后制得产品,申请号为200810220431.3的发明专利,直接将桑叶粉作为制作曲奇的一种原料,申请号为200610040402.X的发明专利则将桑叶打碎成汁添加到做馒头的面粉里。此类产品口感差、味道和颜色重,且有效成分的含量太低,效果较差,无法有效降低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
另有不少产品是将桑叶进行提取、精制得到的。如申请号为200510020353.9的中国专利,将桑叶用水提取后得浸提汁;申请号为200610117820.4的发明专利,用乙醇提取桑叶制得提取物产品;申请号为03142068.0的发明专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桑叶提取物,但这些方法均不能克服桑叶产品味道、颜色和水溶性的缺陷,影响了桑叶提取物作为普通食品的推广和使用。申请号为200510122356.3,200810027097.X等的的发明专利,则是用水、低级醇或含水低级醇提取桑叶后,用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进一步精制得到产品。此类产品控制血糖的功效较前类产品有了不小提高,但它们常有颜色发暗、呈黄绿或黄褐色,口感不佳,散发异味,水溶性差,泡茶时易结块成渣等缺点,不易被消费者接受。尤其是多数专利方法在桑叶提取、精制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容易造成溶剂残留,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并且各种柱层析等精制手段会造成某些成分,如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和丢失,不宜于保留桑叶的营养成分和具保健功能的成分;且功效成分的高度富集,必将引来安全性方面的隐患,这类功效成分高度富集的提取物作为食品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因此,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口感良好,颜色浅淡,气味清新,水溶性好,安全有效的食品级桑叶提取物。
目前,膜分离技术也已应用到桑叶特定成分产品的开发中。如申请号为200810219728.8的中国专利,用乙醇磷酸溶液萃取桑叶,超滤留取分子质量为50000~80000道尔顿的多酚成分,再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等多步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获得了高纯度桑叶多酚;申请号为201010246917.1的发明专利,采用水提取桑叶、陶瓷膜过滤、三氯乙酸除蛋白、上SEPHADEX G-10柱和硅胶柱的方法,获得桑叶多糖;申请号为200910153701.8的发明专利,用微波法提取桑叶,萃取和凝聚沉淀除去杂质色素和蛋白质,再通过超滤截留分子质量为5000~10000道尔顿的成分,然后用醇沉法制得高纯度桑叶多糖沉淀;申请号为201110038204.0的发明专利,用含水乙醇提取桑叶,超滤膜过滤,加酸沉淀除杂,酸化料液上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柱、大孔树脂柱和碱性吸附柱,再通过常温结晶和重结晶,制得了DNJ精制品。在上述专利产品的制备工艺中,均用到了膜分离技术,但都是作为整个工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根据需截流物质的分子量,选择不同规格的超滤模,配合柱层析、沉淀等精制方法,获得桑叶中某种高纯度成分,如桑叶多糖、桑叶多酚和DNJ单体。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桑叶“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提取物,所得的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控制指标多以DNJ作为代表,含量通常为1%以下。另外亦有桑叶水提或醇提取后用离子树脂或大孔树脂进行精制制备具有较高亚氨基糖含量的“精制”桑叶提取物,但通过精制过程,这类产品通常不含有黄酮类成分,精制后的DNJ含量通常可以达到3-10%。
但现有的桑叶提取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生产者只关注桑叶提取物在功效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作为食物原料,当被使用到诸如饮料、面包、小吃等产品中时,是否会对产品的口味、色泽、外观产生难以克服的影响。虽然桑叶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被大众所认可,但由于其特殊的气味和颜色使对所添加的食品地外观和口味产生较大的改变,食品生产厂家考虑到食品消费者对口味的需求,必然会限制桑叶在食品中的应用。因此,现有的桑叶提取物,大多作为保健品原料,制成片剂、胶囊等形式使用,而市场上没有真正可以方便的在食品中使用的色浅、无味、水溶性好且功效好的桑叶提取物。
本发明专利充分利用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通过对膜的组合使用,有效地对桑叶的水提液进行除杂、脱色处理,从而克服了桑叶水煮后颜色黑绿、异味严重的问题,得到色浅、无味的食品级桑叶提取物,从而大大方便了桑叶在食品中的应用。整个工艺只使用膜分离技术,工艺简单流畅,环保节能,生产成本低;而最重要的是,生产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不产生溶剂残留,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同时精制过程使桑叶水提液中的总亚氨基糖、总黄酮等降糖活性成分得到有效保留,与传统桑叶水煎液成分相差不大,保证了产品的有效性;本专利工艺方法生产得到的产品具有很浅的颜色,较淡的味道,水溶性好,可以方便的使用到各种饮料和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色浅、无味、水溶性好的桑叶提取物。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桑叶提取物的新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桑叶提取物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叶提取物,它具有如下理化特征:每10ml水中可以溶解2-15g,优选为5-10g;水溶液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时干物质的转化率达到97-99.99%,优选为98-99.9%;含有多酚类成分,紫外光谱310-330nm处有明显吸收峰;ΔL值95~99.99,Δa值-4.0~-2.0,Δb值13~5;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占总提取物重量比0.5~3%;所述提取物含有多酚类成分,以绿原酸和芦丁为代表,所述芦丁含量0.05-2%;绿原酸含量0.3-3%。
优选所述ΔL值97-99.9,Δa值-3.5~-2.5,Δb值12~9。
上述色相的值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相应的检测方法,譬如以超纯水为空白对照物,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提取物0.2%的水溶液时的检测值。
所述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占总提取物重量比优选0.8-1.5%;进一步优选1-1.2%。
所述芦丁含量优选0.1-0.8%。
所述绿原酸含量优选0.5-1.0%。
所述桑叶提取物颜色为浅黄色或近白色。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将桑叶烘干,粉碎为粗粉,用溶剂浸提,过滤,获取提取液;
2)超滤:将步骤1所得提取液,通过超滤膜,收集所得滤液;
3)浓缩:将步骤2)所得滤液进行纳滤或反渗透浓缩处理,得到浓缩液;
4)干燥:将浓缩液进行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桑叶提取物。
根据前面所述的提取方法,步骤1)提取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水或含醇量0~30%的水溶液;更优选为水;
所述浸提优选为加热提取、超声提取或微波提取;更优选加热提取;
当为加热提取时,优选加热提取提取次数为1~4次,溶剂重量用量为原料重量3~15倍,提取温度为40~100℃,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
当为超声提取时,优选超声提取的条件为工作频率15~60kHz,时间5~30分钟,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5-20倍,温度为45-60℃;
当为微波提取时,优选所述微波提取的条件为工作频率900~2500MHz,时间5~30分钟,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5-20倍。
根据前面所述的提取方法,步骤2)所述超滤优选为将步骤1)所述提取液直接通过截留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更优选截留值为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
其中进一步优选超滤的操作压力为0.05~1Mpa,更优选0.5Mpa;
甚至还可再进一步优选进料速度为50~200ml/min,更优选100ml/min。
由于植物不同、植物药用部位不同、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的不同都会引起提取液中化学成分或组成的变化,因此,需要大量试验,根据需要,以过膜液颜色、总固体物质转化率、DNJ的转化率作为过膜效果的评价指标,对不同孔径的超滤膜的处理效果进行考察,以便选择到适合的截流范围。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截留值大于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不能够有效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而超滤膜截留值低于5000道尔顿时,可以使提取物中的色素大部分被截留掉,使提取液由黑绿或黄褐色,变成浅黄乃至近无色的色泽,能有效地改善产品外观,同时产品异味大大减少。通过考察,本发明在对桑叶水提液进行超滤脱色时,适合选用截留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本发明过程中,通过使用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提取液进行处理,得到的过膜液的颜色,总物质转化率及有效成分DNJ(1-脱氧野尻霉素)的转化率结果如下表所列。
  膜孔径(Dolton)   样品色泽   总物质转化率(%)  DNJ转化率(%)
  8000   深棕   85.5   99.9
  5000   黄色   82.3   99.8
  3500   浅黄   75.7   99.7
  2500   浅黄   69.6   98.6
  1000   淡黄   48.0   90.3
根据前面所述的提取方法,还可以优选步骤2)所述超滤为将步骤1)所述提取液采用两次超滤除杂处理,第一次超滤除杂选用截留值为10000~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优选截留值为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然后再次通过上述所述截留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得到超滤液。
其中,本发明优选所述第一次超滤的操作压力为0.1~1Mpa,更优选0.3Mpa;
进一步优选第二次超滤的操作压力为0.05~1Mpa,更优选0.5Mpa;
甚至还可再进一步优选进料速度为50~200ml/min,更优选100ml/min。
增加本次超滤,有利于二次超滤时溶液色度值的进一步改善,并使小分子有效成分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根据前面所述的提取方法,步骤3)所述的纳滤浓缩优选选用截留值为100~400道尔顿的纳滤膜或RO反渗透装置进行浓缩,更优选截留值为200道尔顿的纳滤膜。
其中还可优选操作压力为0.1~3Mpa,更优选1Mpa。
以上操作,使用的膜优选聚酰胺材质的超滤膜;操作温度选择室温。
总固体物质及DNJ回收率测定方法:将过膜前后一定量的样品浓缩至相等体积,各量取50ml置蒸发皿中,105℃干燥3小时,称重,测定干物质含量,计算回收率。同时用HPLC测定过膜前后DNJ含量,并计算DNJ回收率。
根据前面所述的提取方法,步骤4)所述的所述干燥方法可以为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等;优选喷雾干燥。
本发明工艺的总物质转化率为8%-18%,优选为10-15%。
正是由于本发明方法整个工艺过程只使用水这一溶媒,避免了最终产品的溶剂残留,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醇提物和水提物相比,由于提取溶剂极性的差异,必将导致提取物成分的差别。本发明工艺采用水作为桑叶的提取溶媒,整个膜分离过程中总固体物质的转化率和活性成分的转化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使得本发明桑叶提取物与传统上桑叶的使用方法及应用特点保持有较大的一致,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发明人员通过对本发明桑叶提取物与传统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比较证实,超滤脱色前后,亚氨基糖和黄酮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基本一致,说明活性成分得到了有效的保留;而将提取物通过离子树脂或大孔树脂后,黄酮类成分和亚氨基糖类成分将被分离,HPLC指纹图谱发生明显改变。这些特点都保证本工艺制备得到的桑叶提取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桑叶提取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区别:
首先,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桑叶提取物中DNJ的含量根据原料不同可以为0.5-3%。同时含有多酚类如绿原酸和芦丁等成分,因此在紫外光谱310-330nm处有明显吸收峰。
其次,使用本发明工艺生产得到的桑叶提取物水溶液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时,干物质的转化率达到97-99.99%。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桑叶“粗”提取物,无论是水提取、醇提取或者是水提醇沉,提取物中不可避免存在大分子成分和杂质,因此当这些提取物水溶液经过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时,这些大分子成分不可避免的会被截流,得到较低的干物质转化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上述提取物可以通过离子树脂、大孔树脂处理等方法,除去大分子杂质,但在使用这些方法去除大分子杂质的同时,绿原酸和芦丁等黄酮和多酚类成分亦同时被分离,因而得到与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具有不同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提取物。
第三,本发明桑叶提取物与传统工艺生产的桑叶提取相比,由于使用了独特的超滤工艺,在产品颜色和澄明度改善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具有独特的性质。使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0.2%的水溶液,以超纯水为空白对照物,分别测定的本发明提取物及传统方法制备的提取物的澄明度及色度值为:
  ΔL   Δa   Δb
  本发明提取物   95~99.99   -4.0~-2.0   5~13
  水提取物   90~95   -4.0~-3.5   18~20
  水提醇沉提取物   85~90   -2~-1   18~20
  醇提取物   30~50   -1~1   18~20
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桑叶提取物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包括DNJ在内的桑叶总亚氨基糖类成分和芦丁等多酚类成分,对α-糖苷酶的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这也是本发明桑叶提取物降低食品血糖生成指数值(GI值)的药理基础之一。
由于提取物中成分的复杂性,及提取物各类成分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本发明专利在化学控制标准外,还针对产品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定出生物控制标准,确保了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药理效果的稳定可靠。本发明的研究表明,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桑叶提取物为一种可逆的,竞争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根据原料不同,本发明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IC50值与DNJ单体相比,约为DNJ单体的2-4倍。
在使用本发明提取物进行的64只Wistar大鼠的糖耐量试验中,无论是灌胃给药还是腹腔给药,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有给药组都能显著降低试验动物的餐后血糖水平。动物试验结果证明了本产品可以有效降低试验动物的餐后血糖,作为食品级提取物有着极其优越的调节血糖的效果。
而针对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进行的人体临床实验,验证了该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I),抑制餐后血糖值的上升。在实验中,试验者首先服用50g绵白糖(GI值为84,属高GI食物),连续测定三小时内血糖的变化,画出血糖曲线;三天后,实验者服用800mg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和50g绵白糖,再次测定三小时内的血糖变化。结果发现,桑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实验组食物的GI值降为40,成为低GI食物,说明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具有确定的降低食品血糖生成指数、降低人们餐后血糖的功效。
目前,在食品领域,为了满足爱好健康人士、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对食品味道的需求,使用一些可以代替食糖使用的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菊糖、木糖醇等。但甜味剂在口感上却无法与蔗糖相比。若将本发明的桑叶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与蔗糖或绵白糖一同添加到食品中去,在保留原有食品的纯正口味的同时,可以减慢人体对糖和其它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防止由此而对血糖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冲击;或将本发明桑叶提取物直接加入到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去,在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同时,桑叶提取物又可起到对人体的许多有益作用,因此,添加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至食品中去,可以起到即保持食品原有外观口味、又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重的有益效果。
所以,本发明还提供了前面所述桑叶提取物的用途:所述的桑叶提取物用于制备食品、饮料或保健产品。
本发明的提取物可作为食品、饮料中功能性添加成分,起到降低相关食品、饮料的血糖生成指数;也可以直接做成保健产品,用于辅助糖尿病高危人群或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作为食品成分,可以添加到各类饮料中去,所述饮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水、调味水、非醇饮料、果汁、果汁饮料、蔬菜汁、蔬菜汁饮料、茶或含茶饮料、咖啡或含咖啡饮料、可乐或含可乐饮料、豆浆及含豆类成分饮料、软饮料和碳酸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冰沙或冰沙类饮料、代餐饮料、谷物或含全谷物饮料、蛋白质饮料、健康脂肪酸(如:Omega-3或CLA)饮料、维生素饮料、矿物质饮料、含坚果(杏仁、花生、胡桃、核桃、腰果、开心果,或其它坚果)类饮料、含豌豆或豌豆提取物饮料、含豆类或豆类提取物饮料、含植物成分的饮料、含具热量甜味剂的饮料、含麦芽饮料、含无热量甜味剂的饮料、含纤维素饮料、含茶饮料、含醋酸/醋饮料、发酵饮料、含传统中药/阿育吠陀/其它药物的产品、含益生菌的饮料、含对益生菌产生有益成分的饮料、冰激凌。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还可以添加到各类固体饮料(如颗粒饮料、速溶饮料等)中去,该固体饮料可以含有任意一种上述所提到的成分。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还可以添加到各类冰激凌及奶制品中。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还可以添加到各类食品棒(bars)中,如能量棒(energy bars)、小吃棒(snack bars)、巧克力棒,该食品棒可以含有任意一种上述所提到的成分。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还可以添加到各类早餐谷物(breakfast cereals)、烤制食品(甜饼、蛋糕、面包等含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含谷物的食物(米饭、馒头、面条等)、各类含糖碳水化合物量较高的加工/速冻/方便食品(比萨饼、方便面、速冻饺子等)中。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可以使用在各种保健产品中,所述保健产品包括片剂、胶囊、泡腾制剂、口服液、颗粒剂等任何一种。其保健作用可以用于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减肥、美白和抗衰老。
本发明桑叶提取物作为食品成分添加剂量,根据桑叶食用历史资料以及发明者临床试用的结果,根据不同产品需要,每日推荐剂量为0.5-3g,优选1.5-2.5g.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与传统的桑叶提取物生产工艺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水作为提取溶剂,符合桑叶传统使用方法;
2、使用超滤膜对提取液进行直接处理,去除色素、保留有效成分,避免溶剂残留,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3、使用纳滤膜对提取液进行浓缩,避免加热浓缩对产品成分的破坏,减少能源损耗;
4、生产工艺简单流畅,大大降低了生产周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提取液脱色前后的桑叶亚氨基糖HPLC指纹图谱对比(操作方法同时也是DNJ的含量测定方法)
其中上图为提取液通过3500超滤膜后的HPLC指纹图谱;
下图为提取液通过3500超滤膜前的HPLC指纹图谱;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吸取原料液或渗透液5.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乙腈定容,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DNJ4.60mg置10ml容量瓶中。加50%乙腈溶解并定容,摇匀,得到储备液。精密量取1.0ml储备液置5ml容量瓶中,加乙腈-水,(含6.5mmol乙酸铵)溶液定容,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0μl、10μl;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色谱仪,测定,按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色谱条件:仪器:Waters 600 Controller、Waters 717 plus Autosampler、Waters 2420 ELS Detector、Empower数据处理系统
色谱柱:Shodex
Figure BDA0000105594260000091
Asahipak NH2P-50 4E(4.6mm ID*250mmL)
柱温:40℃
流动相:乙腈-水(84∶16;含6.5mM乙酸铵)
流速:1.0mL/min
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50℃,喷雾器温度:60%,增益值:200,氮气流量:25psi。
图2:实施例3所得提取液脱色前后的桑叶芦丁HPLC指纹图谱对比
其中上图为提取液通过5000超滤膜前的HPLC指纹图谱,峰1为绿原酸,峰2为芦丁;
下图为提取液通过5000超滤膜后的HPLC指纹图谱,峰1为绿原酸,峰2为芦丁;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上述各溶液适量(约100mg干物质),置1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定容,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芦丁、槲皮素分别为2.57、2.37、1.34mg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1.0ml置同一10ml容量瓶中,甲醇溶液定容,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色谱仪,测定,按峰面积计算含量。
色谱条件:仪器:Waters 600 Controller、Waters 717 plus Autosampler、Waters 2996PDA、Empower数据处理系统
色谱柱:PRONOSIL 120-5-C18(4.6mm*250mm,5.0um)
柱温:30℃
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320nm
流动相:A相:甲醇;B相:0.5%磷酸水。梯度洗脱,0min,20%A;40min,70%A;41-50min,85%A;51-65min,20%A。
图3: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2D色谱图
仪器:ColorQuest XE,Hunter Lab生产
测定方法:称定一定量的样品,用100ml超纯水溶解,使测定浓度为0.2%,测定。
图4: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可见光光谱图
仪器:ColorQuest XE,Hunter Lab生产
测定方法:称定一定量的样品,用100ml超纯水溶解,使测定浓度为0.2%,测定。
图5:实施例2所得产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仪器:TU-1819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由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供试品溶液制备:称取样品溶液20mg,用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测定:以水为空白进行测定。
图6:实施例1所得产品对绵白糖GI值影响;
其中纵坐标为空腹血糖浓度变化值,横坐标为时间,“△”标记为服用50g绵白糖后的3小时内血糖曲线,“□”标记为服用50g绵白糖和800mg实施例1所得桑叶提取物后的3小时内血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1: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12倍生药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通过截留值为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2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1Mpa。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52kg,其中DNJ含量为1.2%,绿原酸含量为0.7%,芦丁含量为0.2%;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8,Δa值-3.1,Δb值11.1,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2:
取干燥桑叶10kg,粉碎。用相当于5倍生药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1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1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1Mpa。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近白色粉末0.85kg,其中含有DNJ 2.0%,绿原酸含量为0.9%,芦丁含量为1.5%;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9.0,Δa值-2.0,Δb值7.2,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3: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3倍生药量的水回流提取4次,每次3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2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2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0.5Mpa。浓缩液真空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53kg,其中DNJ含量为0.6%,绿原酸含量为1.5%,芦丁含量为0.08%;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6.4,Δa值-4.0,Δb值12.2,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4:
取干燥桑叶4kg,粉碎。用相当于12倍生药量的水超声提取2次,超声的工作频率50kHz,时间3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2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4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3Mpa。浓缩液冷冻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46kg,其中含有DNJ 1.7%,绿原酸含量为0.5%,芦丁含量为0.8%;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8,Δa值-3.3,Δb值12.8,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5:
取干燥桑叶2kg,粉碎。用相当于12倍生药量的水微波提取2次,工作频率2000MHz,每次3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24kg,其中含有DNJ 1.4%,绿原酸含量为2.5%,芦丁含量为0.5%;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8.4,Δa值-2.6,Δb值9.8,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6: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8倍生药量的水于70℃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直接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65kg,其中含有DNJ 0.8%,绿原酸含量为0.8%,芦丁含量为0.1%;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5.4,Δa值-3.4,Δb值12.8,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7: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10倍生药量的水于50℃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直接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1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减压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78kg,其中含有DNJ 1.9%;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4,Δa值-3.4,Δb值11.4,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8:
取干燥桑叶4kg,粉碎。用相当于4倍生药量的水超声提取3次,超声的工作频率15kHz,时间3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2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4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3Mpa。浓缩液冷冻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41kg,其中含有DNJ 1.4%;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4,Δa值-3.2,Δb值11.2,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2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9:
取干燥桑叶4kg,粉碎。用相当于12倍生药量的水超声提取2次,超声的工作频率60kHz,时间5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2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4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2Mpa。浓缩液冷冻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42kg,其中含有DNJ 1.3%;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6.4,Δa值-3.5,Δb值11.3,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8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10:
取干燥桑叶3kg,粉碎。用相当于20倍生药量的水微波提取2次,工作频率900MHz,每次1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22kg,其中含有DNJ 1.2%;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8.1,Δa值-2.7,Δb值9.3,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8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11:
取干燥桑叶2kg,粉碎。用相当于8倍生药量的水超声提取2次,功率45kHz,时间2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1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19kg,其中含有DNJ2.9%;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8.4,Δa值-2.1,Δb值5.0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12:
取干燥桑叶10kg,粉碎。用相当于7倍生药量的3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1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1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1Mpa。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1.10kg,其中含有DNJ 1.8%;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9.0,Δa值-2.4,Δb值13,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
实施例13: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12倍生药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通过截留值为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2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1Mpa。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52kg,其中DNJ含量为1.1%;用ColorQuest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4,Δa值-3.4,Δb值11.8,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4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芦丁含量0.5%;绿原酸含量0.7%。
实施例14:
取干燥桑叶8kg,粉碎。用相当于5倍生药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4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1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3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2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2Mpa。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近白色粉末0.79kg,其中含有DNJ 1.8%;用ColorQuest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9.2,Δa值-2.3,Δb值7.7,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7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芦丁含量0.1%;绿原酸含量1.0%。
实施例15: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2倍生药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4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操作压力0.3Mpa。浓缩液真空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58kg,其中DNJ含量为0.5%;用ColorQuest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5,Δa值-3.8,Δb值11.5,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2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芦丁含量0.8%;绿原酸含量0.5%。
实施例16:
取干燥桑叶5kg,粉碎。用相当于10倍生药量的水超声提取3次,超声的工作频率20kHz,时间3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4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操作压力0.5Mpa,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反渗透装置进行浓缩。浓缩液冷冻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44kg,其中含有DNJ 1.5%;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7.8,Δa值-3.7,Δb值11.1,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芦丁含量2%;绿原酸含量0.3%。
实施例17:
取干燥桑叶4kg,粉碎。用相当于15倍生药量的水微波提取3次,工作频率1500MHz,每次10分钟。提取液合并,过滤,适当浓缩,用截留值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再通过截留值3500道尔顿的超滤膜,收集流出液,流出液用截留值为300道尔顿的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喷雾干燥,粉碎后通过80目筛,得浅黄色粉末0.28kg,其中含有DNJ 1.3%;用ColorQuest XE色差仪测定粉末的0.2%的水溶液时,ΔL值98.4,Δa值-2.3,Δb值9.5,所得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5g/10ml,紫外光谱在310-330nm处有吸收;芦丁含量0.05%;绿原酸含量1.0%。
实施例18:
取实施例1所得到的运动饮料的配制:取蔗糖5.5kg,柠檬酸180g,氯化钠100g,低聚糖2kg,柠檬香精100g加入实施例1所得到的桑叶提取物80g,加清水制成100L。
实施例19:
烤面包方面应用蛋糕的制作:鸡蛋18个,糖900g,实施例2所得到的桑叶提取物7.2g,低粉400g,高粉400g,先将蛋,糖打发,最后加粉。入模7成满,放入烤箱中烤制12分钟,即得。
实施例20:
碳酸饮料的配制:实施例3所得到的桑叶提取物0.6g,果葡糖浆31.3g、白砂糖6g、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适量、食用香精适量,加清水至330ml。
实施例21:
桑、菊保健茶的制备:将1kg上等杭白菊用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后,减压干燥,磨成细粉。取实施例4所得到的桑叶提取物100g,与杭白菊细粉混合均匀,加入适当辅料制成240g颗粒剂,包成300袋,每日早、中、晚各水冲服一袋。
通过下面的试验说明本发明桑叶提取物的抑制α-糖苷酶活性和控制血糖效果。试验例1:本发明桑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
1.目的:了解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
2.试剂和仪器:
(1)实施例1中所得桑叶提取物;
(2)1-脱氧野尻霉素(DNJ)标准品;
(3)α-葡萄糖苷酶(type I:from Bakers yeast,EC232.604.7),用pH值6.8的0.1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0.42U/ml;
(4)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用0.1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成5mmol/L(pNPG);
(5)4-硝基苯酚(pNP),用pH值6.8的0.1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成200μmol/LpNP;
(6)Multiskan Ascent酶标仪(美国Thermo Electron公司)。
3.实验方法
3.1.绘制标准曲线
将200μmol/L PNP用0.1mol/L磷酸缓冲液稀释成100μmol/L、50μmol/L、25μmol/L、12.5μmol/L、6.25μmol/L、3.125μmol/L。从200、100、50、25、12.5、6.25、3.125、0μmol/L浓度中各取200μl在405nm处测定OD值(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3.2.样品测定
(1)将各浓度的药液按每孔80μl加入酶标板,空白加80μl磷酸缓冲液。
(2)每个反应孔加30μl的0.42U/ml酶,在桌面上振荡30s,在37℃孵育15min,底物也放入培养箱15min,同时打开酶标仪,温度设置为37℃,测定方式设置为kinetic,时间间隔10s,测定次数13次(即2分钟)。
(3)每孔加90μl底物(5mmol/L的PNPG)后在桌面上振荡30s,放入酶标仪,按START,在酶标仪37℃,405nm处连续测定OD值。
(4)以PNP浓度为X轴,OD值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将空白和各个浓度的药液不同时间内测得OD值代入标准曲线,可得对应产物量。
(5)对空白和各个浓度的药液,分别以时间为X轴,产物量为Y轴,建立反应进程曲线,直线部分的斜率就是反应速度。
(6)以药液浓度为X轴,反应速度为Y轴,建立样品浓度曲线,由此可得IC50。抑制剂活性(U/μg)=(0.5×每孔酶活性)/(IC50×每孔样品体积)=(0.5×0.42×0.03)/(IC50×0.08)=0.07875/IC50
4.结果和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所得的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190μg/ml,DNJ的IC50为76μg/ml。由于实施例1所得的桑叶提取物中DNJ的含量为1.2%,大大降低了由于单个化学品剂量过大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试验例2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对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一、试验目的了解本发明提取物对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二、试验材料
1、动物:Wistar大鼠64只,雄性,体重200-240g。由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2-0003。
受试物:本发明桑叶提取物,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溶液。
阳性对照药:米格列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溶液。
器材: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060)、离心机、eppendorf微量移液器(德国)、毛细玻璃管、秒表、注射器、离心管、灌胃器。
试剂:可溶性淀粉(分析纯)、生理盐水、乙醚。
三、试验方法
将大鼠按空腹血糖值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ip小剂量组(60mg/kg)、ip大剂量组(120mg/kg)、ig小剂量组(100mg/kg)、ig大剂量组(200mg/kg)和米格列醇组(25mg/kg)。实验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小时,分别按1ml/100g体重ig或ip给药,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ig给药10min后按1ml/100g体重ig给淀粉(5g/kg),ip给药则给药后随即给予淀粉。分别于给予淀粉后0.5h、1h、2h采血测定血糖,并计算每组动物血糖曲线下面积,结果如下:
四、试验结果
1、对给淀粉后0.5h、1h、2h血糖值影响
Figure BDA0000105594260000191
Figure BDA0000105594260000192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2、曲线下面积(mmol/L*min)
Figure BDA0000105594260000193
Figure BDA0000105594260000194
实验例3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对健康志愿者服用绵白糖后血糖的影响
1、目的:了解本发明桑叶提取物对绵白糖GI值的影响。
2、试验方法:
2.1操作步骤
以实施例1所得桑叶提取物800mg和50g绵白糖作为实验组食物样品,以50g绵白糖作为对照组食物样品,溶于150ml温水中。选取健康志愿者5名,2男3女,平均年龄37岁,平均体重59kg,空腹,在早晨随机服用实验组或对照组食品。血糖试纸采用罗康全活力型血糖试纸,血糖值用罗氏乐康全II血糖仪测定。在服用食物样品后的第一个小时内,每隔15分钟测血糖一次,在随后的两小时内则每隔半小时测血糖一次。整个实验过程不禁水。在进行完第一轮实验4天后,志愿者服用与第一轮实验相反的食物样品再进行一轮实验。
2.2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用Excel 2007,数据结果用“均值±标准差(means±SD)”,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用T检验法来比较,如果P<0.05则视为有显著性差异。
2.3观测指标
实验以餐后血糖峰值、血糖曲线面积(AUC)以及血糖生成指数(GI)为观测指标:
a.血糖峰值:餐后30到45分钟时,血糖浓度一般会达到最高值,血糖峰值高对身体的危害最大。
b.血糖曲线下总面积(AUC):通过计算餐后一定时间内血糖曲线下的总面积,反应餐后所摄入的葡萄糖的量及摄入速度等特点。
c.血糖生成指数(GI):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葡萄糖的GI值被定为100,而绵白糖的GI值为83.8。
3.实验结果和讨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将血糖峰值从10.30±1.48mmol/L降到7.54±0.51mmol/L(降幅26.7%),餐后2小时的血糖曲线下总面积由249.89±48.96降为119.35±20.11(降幅52.2%),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实验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实验组食物样品的GI值为40.1,大大低于空白组食物样品的GI值(绵白糖83.8)。(参见附图4)这说明本发明桑叶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和延缓服用绵白糖后血糖值的快速升高,使相关食品的GI值大大降低。
试验例4:本试验例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产品的外观、口感以及理化性质
各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桑叶提取物,由于所含成分所致,都具有酸、苦、涩、以及桑叶的特殊味道。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不同程度上减轻桑叶的味道,改善桑叶的口感。将下列提取物配成2%的溶液,让志愿者进行品尝,根据口感,进行评级。评级标准如下:味道极强,不可接受(IV级)、味道强,勉强接受(III)、味道淡,可以接受(II)、没有味道(I)。本发明的桑叶提取物,口感评级均为I级和II级。
  样品   1   2   3   4   5
  样品色泽   浅黄   浅黄   浅黄色   深棕绿色   深棕绿色
  总物质转化率(%)   10.4   12   2.5   31.0   1.2
  DNJ转化率(%)   90.2   95   0   85.3   85.6
  芦丁转化率(%)   85.3   84.7   0   75.8   0
  5000分子量膜通过率   99.5   99.1   1.5   35.5   90.4
  ΔL   97.8   98.4   95.6   92.5   89
  Δa   -3.1   -2.6   -2.4   -4.5   0.41
  Δb   11.1   9.8   5.0   19.1   18.1
  口感   I   I   I   IV   III
Figure BDA0000105594260000211
其中样品1为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样品2为实施例5产品
样品3制备方法如下:桑叶粉碎,加8倍浓度为60%的乙醇磷酸溶液,调节pH为3,温度45℃,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超声波频率30kHz,微波功率为50W,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原体积1/10;浓缩液经截留5万和8万的膜,得分子量5-8万之间的桑叶多酚溶液;溶液调节pH为2.0,浓度3.0mg/mL,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用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在45℃浓缩至原体积1/4,冻干即得。
样品4制备方法如下:桑叶1kg加10倍水,功率300W、频率100kHz的超声波处理40min;升温至45℃;调节pH为7.50,搅拌提取60min;200目过筛,滤渣重复提取,合并滤液,3000rmp离心20min;上清液薄膜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0%即得。
样品5制备方法如下:取烘干的桑叶1kg,加入10倍蒸馏水90℃浸泡6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原重量的1/10,所得浸膏用相同重量95%乙醇醇沉,搅拌后静止2分钟,过滤,溶液浓缩至原重量的1/6-1/5;用装有40目H+磺酸基的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交换柱柱层析,弃过柱液,然后用2mol/L氨水洗脱,浓缩,烘干。
样品6制备方法如下:桑叶10kg,粉碎,3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50L,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0L,加入95%乙醇20L,使乙醇浓度达60%,静置24小时,滤除沉淀;浓缩除醇,加水稀释至100L,过D101树脂柱,上样后水洗30L,合并流出液和水洗液;D101树脂再用60%乙醇洗脱,60%乙醇洗脱液浓缩后减压干燥即得总黄酮;流出液和水洗液加盐酸调pH4后,过聚苯乙烯磺酸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水洗至无色,0.5N氨水洗脱,氨水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总生物碱,将其与所得总黄酮混合。
样品7制备方法如下:桑叶干燥粉碎;15倍40%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温度30℃;大孔树脂,用20%、30%、50%、60%、70%、80%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合并洗脱液。
样品8制备方法如下:100g桑叶粉碎,加入1000mL去离子水,1M氢氧化钠调节pH至8.5;650W微波提取200秒,过滤;滤液用1M盐酸调节pH至2,加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用三氯乙酸调pH为3,4℃静置12小时,5000rmp下离心;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D超滤膜浓缩至多糖浓度5%,加入95%乙醇,4℃静置18小时,离心;沉淀物低温干燥。
样品9制备方法如下:桑叶粉碎,过40目筛,取10kg粉末,用75%乙醇在60℃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离心;;60℃减压浓缩至约20L,超滤膜超滤;溶液用盐酸调pH为3.0,离心;取上清液2L,上柱体积为1L的001×8树脂柱,水洗3倍柱体积,再用3倍柱体积1%氨水洗脱,流速为1倍柱体积/小时,收集pH9-12的洗脱液;取氨水洗脱液3L,用盐酸调至中性,上柱体积为1L的D101大孔树脂柱,2倍柱体积水洗,再用2倍柱体积浓度10-7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倍柱体积/h,分步收集洗脱液;合并乙醇浓度为20%-40%的洗脱液,55-60℃减压浓缩,干燥,得粗品,总转化率85.4%;取粗品8g,200ml无水乙醇溶解,过碱性氧化铝吸附柱,收集流出液,55-60℃减压浓缩,常温结晶。
样品10制备方法如下:桑叶风干,粉碎过60目筛;50g桑叶粉,加入20倍70%乙醇,200W超声波处理10min,提取温度70℃,提取2小时;提取液4000rmp离心10min,上清液过滤,得桑叶黄酮滤液;或者桑叶粉用40倍蒸馏水以同样的超声波处理,离心后得桑叶多糖滤液,加入乙醇,使得最终溶液中乙醇浓度为70%,4℃放置18小时,取沉淀干燥,得桑叶多糖。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产品也进行了相同的实验,结果与上表具有相同的趋势,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较现有技术产品具有更好的色泽、口感及成分组成。

Claims (10)

1.一种桑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每10ml水中溶解2-15g,优选为5-10g;水溶液通过截留值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时,干物质的转化率达到97-99.99%,优选为98-99.9%;该提取物ΔL值95~99.99,Δa值-4.0~-2.0,Δb值13~5,优选ΔL值97~99.9,Δa值-3.5~-2.5,Δb值12~9;紫外光谱310-330nm处有明显吸收峰;1-脱氧野尻霉素占总提取物重量比0.5~3%;优选0.8~1.5%;所述提取物含有多酚类成分,所述多酚类成分优选为芦丁和绿原酸,其中,芦丁含量0.05-2%,优选0.1-0.8%;绿原酸含量0.3-3%,优选0.5-1.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下列步骤:
1)提取:将桑叶烘干,粉碎为粗粉,用溶剂浸提,过滤,获取提取液;
2)超滤:将上述提取液作超滤处理,收集所得滤液;
3)浓缩:将步骤2)所得滤液通过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液;
4)干燥:将浓缩液进行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桑叶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提取中所述溶剂为含醇量0%~30%的水溶液,优选含醇量0%;所述浸提为加热提取、超声提取或微波提取,优选加热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提取,提取次数为1~4次,溶剂用量以重量计为原料重量3~15倍,提取温度为40~100℃,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所述超声提取的条件为工作频率15~60kHz,时间5~30分钟,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5-20倍,温度为45-60℃;所述微波提取的条件为工作频率900~2500MHz,时间5~30分钟,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5-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超滤为顺序使用截留值为10000~30000道尔顿和截流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或单独使用截流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超滤;优选顺序使用截流值为10000~30000道尔顿和截流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除杂脱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值为10000-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优选截留值为2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所述截流值为1000~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优选截流值为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浓缩选用截留值为100~400道尔顿的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浓缩,优选截留值为200道尔顿的纳滤膜或反渗透膜。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提取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桑叶提取物用于制备食品、饮料或保健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包括饮料或固体食品;所述饮料优选为固体饮料或液体饮料;所述固体食物优选为含植物成分食物;更优选为谷类食物、麦类食物、稻类食物或可可粉类食物;所述保健产品包括片剂、胶囊、泡腾制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滴丸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提取物作为食品成分或保健品成分使用时,每日剂量为0.5-3g,优选1.5-2.5g。 
CN2011103453758A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ctive CN102524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53758A CN102524769B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53758A CN102524769B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4769A true CN102524769A (zh) 2012-07-04
CN102524769B CN102524769B (zh) 2013-06-19

Family

ID=4633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53758A Active CN102524769B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4769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6961A (zh) * 2011-09-19 2013-03-27 袁军 茶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04800A (zh) * 2013-05-14 2013-07-17 成都科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方法
CN104189087A (zh) * 2014-08-12 2014-12-10 山东天智绿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功能性物质的方法
CN105495258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广东盛元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降尿酸的水果饮料
CN105616504A (zh) * 2016-03-01 2016-06-01 杭州蚕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桑叶中降糖小分子活性组分的提取方法
JP2017515499A (ja) * 2014-04-13 2017-06-15 マルマル インベストメント エスピー.ゼット オー.オー. 血糖値を低下させ、体重管理をするための健康食品組成物
CN107019136A (zh) * 2017-05-26 2017-08-08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92777A (zh) * 2017-05-24 2017-09-22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提取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7200689A (zh) * 2017-05-15 2017-09-26 杭州瑞纳膜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原酸纯化浓缩方法
CN108497497A (zh) * 2018-04-23 2018-09-0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桑叶活性物质的提取和保存方法
CN113994993A (zh) * 2021-02-10 2022-02-01 北京植物世纪营养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桑叶提取物的低gi可食用组合物
CN117837707A (zh) * 2024-01-11 2024-04-09 广州好孝心营养健康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饮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908A (zh) * 2005-12-29 2006-08-30 广州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膜分离技术对夏桑菊提取液精制的新工艺
CN101036698A (zh) * 2007-04-17 2007-09-19 广东中烟工业公司 一种桑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28069A (zh) * 2008-12-08 2009-05-1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桑叶多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微胶囊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908A (zh) * 2005-12-29 2006-08-30 广州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膜分离技术对夏桑菊提取液精制的新工艺
CN101036698A (zh) * 2007-04-17 2007-09-19 广东中烟工业公司 一种桑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28069A (zh) * 2008-12-08 2009-05-1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桑叶多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微胶囊和应用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6961A (zh) * 2011-09-19 2013-03-27 袁军 茶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04800B (zh) * 2013-05-14 2017-07-04 成都科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方法
CN103204800A (zh) * 2013-05-14 2013-07-17 成都科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方法
US11071767B2 (en) 2014-04-13 2021-07-27 Marmar Investment Sp. Z O.O. Dietary compositions for reduc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for weight management
JP2017515499A (ja) * 2014-04-13 2017-06-15 マルマル インベストメント エスピー.ゼット オー.オー. 血糖値を低下させ、体重管理をするための健康食品組成物
CN104189087A (zh) * 2014-08-12 2014-12-10 山东天智绿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功能性物质的方法
CN104189087B (zh) * 2014-08-12 2016-07-06 山东天智绿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功能性物质的方法
CN105495258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广东盛元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降尿酸的水果饮料
CN105495258B (zh) * 2015-12-07 2018-05-18 广东盛元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降尿酸的水果饮料
CN105616504A (zh) * 2016-03-01 2016-06-01 杭州蚕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桑叶中降糖小分子活性组分的提取方法
CN107200689A (zh) * 2017-05-15 2017-09-26 杭州瑞纳膜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原酸纯化浓缩方法
CN107200689B (zh) * 2017-05-15 2020-05-15 杭州瑞纳膜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原酸纯化浓缩方法
CN107192777A (zh) * 2017-05-24 2017-09-22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提取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7019136A (zh) * 2017-05-26 2017-08-08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7497A (zh) * 2018-04-23 2018-09-0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桑叶活性物质的提取和保存方法
CN113994993A (zh) * 2021-02-10 2022-02-01 北京植物世纪营养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桑叶提取物的低gi可食用组合物
CN117837707A (zh) * 2024-01-11 2024-04-09 广州好孝心营养健康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饮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4769B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4769B (zh) 一种桑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EP2854828B1 (en) A method of preparing a panax spp. plant extract with increased content ratio of ginsenoside rg3, rg5, and rk1 produc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CN101073433B (zh) 一种刺梨果汁固体制品的制备方法
EP2168588B1 (en) Extract of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CN102613652B (zh) 一种荞麦饮料或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JP4777776B2 (ja) 酢を利用した人参製剤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KR100777189B1 (ko) 진세노시드 Rg5의 함량을 증대시키기 위한 가공인삼 제조방법
WO2008147141A1 (en) A method for preparing novel black-red ginseng and the extract therefrom and th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extract isolated therefrom
CN103702675A (zh) 具有增加含量的活性类黄酮化合物的漆树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8260A (zh) 一种刺梨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8783155A (zh) 一种黄精、桑叶、玉竹配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51298B1 (ko) 이소플라본 유도체 고함량 콩잎 및 그 제조방법
EP1718167A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hovenia dulcis thunb. extract, lindera obtusiloba blume extract, or herbal mixture extract thereof
KR101774769B1 (ko) 한방차용 조성물 및 초임계 추출법에 의한 한방차 추출조성물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탄산음료 및 건강음료 제조방법
CN109907200A (zh) 一种虫草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36233B1 (ko) 이고들빼기 추출물, 이의 분획물 또는 이로부터 분리한 화합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간 기능 개선용 약학적 조성물 및 간 기능 개선용 건강기능 식품조성물
EP2433502B1 (en) Bitterness-suppressing agent
KR20060119647A (ko) 상황버섯 발포정의 제조방법 및 조성물
CN106306206A (zh) 一种降血糖降血脂绿茶速溶茶的生产方法
CN102048215A (zh)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22845B1 (ko) 홍삼 추출물의 감식초 반응 혼합물을 함유한 혈관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10156852A (zh) 一种糖基化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耳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19576A (zh) 刺梨三萜提取物及其应用
KR100390004B1 (ko) 두릅나무 건강음료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962169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Rg3 함량이 증강된 홍삼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식품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