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5541B - 色调剂盒 - Google Patents

色调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5541B
CN102495541B CN201210006205.1A CN201210006205A CN102495541B CN 102495541 B CN102495541 B CN 102495541B CN 201210006205 A CN201210006205 A CN 201210006205A CN 102495541 B CN102495541 B CN 102495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orporating section
toner
mixing component
toner cartridge
j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62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95541A (zh
Inventor
田中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95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5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95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5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色调剂盒,该色调剂盒,包括:收纳色调剂的第一收纳部;收纳色调剂的第二收纳部;设置在第一收纳部的底部和第二收纳部的底部之间、具有设置有排出口的底部的第三收纳部;设置在第一收纳部中、并在第一收纳部内旋转的第一搅拌部件;设置在第二收纳部中、并在第二收纳部内旋转的第二搅拌部件;设置在第三收纳部中、并在第三收纳部内旋转的搬送部件,从第一搅拌部件的旋转中心到搬送部件的旋转中心的距离,相比于从第二搅拌部件的旋转中心到搬送部件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更短,第一搅拌部件的外周部位于搬送部件的上方。

Description

色调剂盒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9月2日、申请号为200810214339.6、发明名称为“色调剂盒和具有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两个色调剂收纳部的色调剂盒。进而,本发明涉及包括向显影器(developing device)供给色调剂的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彩色复印机、打印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向显影器供给色调剂的色调剂盒。色调剂盒以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的盒收纳部卸下的方式安装,在色调剂盒内的色调剂用尽时,用户能够简单地进行更换。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310146号公报中公开的色调剂盒,包括收纳色调剂的细长筒状的盒本体、收纳在盒本体的内部的搅拌部件(mixer)、和配置在盒本体的底部的螺旋机构。盒本体具有填充色调剂的填充口和向显影器排出色调剂的排出口。搅拌部件通过在盒本体内旋转以搅拌色调剂。螺旋机构通过在盒本体内旋转,将色调剂向排出口搬送。
在这种色调剂盒中,希望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使色调剂盒的更换频率变小。作为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的方法,尝试在盒本体的内部形成两个色调剂收纳部。通过在两个色调剂收纳部在盒本体的宽度方向并列的情况下,使色调剂收纳部的高度(深度)变大,能够充分地确保色调剂的填充量。
安装有色调剂盒的盒收纳部,与图像形成部、搬送纸张的搬送通路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结构要素相邻。因此,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种类,盒收纳部的高度可能会被与盒收纳部相邻的结构要素限制。如果盒收纳部的高度被限制,则色调剂盒的两个色调剂收纳部的高度也会被限制。从而对色调剂盒的大容量化造成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能够在有限的高度范围内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能够减小更换频率的色调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得到具有能够在有限的高度范围内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能够减小更换频率的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image formingapparatus)。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色调剂盒包括收纳色调剂的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第一色调剂收纳部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一底部。第二色调剂收纳部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二底部。上述第二底部与上述第一底部相邻,并且位于比上述第一底部低的位置。上述第一底部和上述第二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底部。第三底部具有色调剂排出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显影器的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向上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显影器供给色调剂的色调剂盒。上述色调剂盒包括收纳色调剂的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第一色调剂收纳部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一底部。第二色调剂收纳部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二底部。上述第二底部与上述第一底部相邻,并且位于比上述第一底部低的位置。上述第一底部和上述第二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底部。第三底部具有色调剂排出口。
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变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的高度(深度),能够在有限的高度范围内增大色调剂的填充量。因此,能够使色调剂盒的更换频率变小,使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附加的对象与优点将在下述说明中被阐明,部分可以从说明中明显得到,或通过发明实践得到。本发明的对象与优点能够通过下文所述的方法与结合方式被理解与掌握。
附图说明
附图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表达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与上述综合阐述和下述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图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的立体图;
图3是分解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的立体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收纳有一对搅拌部件和螺旋机构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收纳有一对搅拌部件和螺旋机构的容器的平面图;
图6是沿着图5的F6-F6线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5的F7-F7线的截面图;
图8是沿着图5的F8-F8线的截面图;
图9是沿着图5的F9-F9线的截面图;以及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一对齿轮相互啮合的状态的色调剂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概要地表示例如四连串联方式的彩色复印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装置本体2。在装置本体2的上部包括:对来自原稿的文字等图像信息进行光学读取的扫描器3;向扫描器3自动输送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4;以及排纸托盘(sheetdischarging tray)5。
在装置本体2的下部包括多个供纸盒6。供纸盒6通过搬送通路7与排纸托盘5连接。搬送通路7用于将收纳在供纸盒6中的纸张一张一张地引入排纸托盘5。搬送通路7具有从供纸盒6向上延伸的第一通路7a、和从第一通路7a的上端向排纸托盘5水平延伸的第二通路7b。在第一通路7a上从下方开始依次包括多个供纸辊9、定位辊(resist roller)10、转印辊11和定影器12。在第二通路7b上包括多个排纸辊13。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15安装在装置本体2的中层。图像形成部15包括:用于形成黑色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单元16;用于形成青色图像的第二图像形成单元17;用于形成品红图像的第三图像形成单元18和用于形成黄色图像的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9。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沿着装置本体2的宽度方向水平排列成一列。
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分别包括:感光鼓(photosensitivedrum)20;使感光鼓20的外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器21;将形成在感光鼓20的外周面的静电潜像(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通过色调剂显影的显影器22;和将感光鼓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3上的中间转印辊24。带电器21、显影器22和中间转印辊24以包围感光鼓20的方式配置。
中间转印带23无端状地卷挂在多个辊25之间,安装在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上方。中间转印带23具有沿着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排列方向水平行走的水平行走部26。水平行走部26通过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感光鼓20和中间转印辊24之间。进而,中间转印带23通过一个辊25按压在搬送通路7上的转印辊11上。
如图1所示,装置本体2具有盒收纳部27。盒收纳部27设置在搬送通路7的第二通路7b和中间转印带23之间。盒收纳部27具有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种类高度限制变严的倾向。
第一~第四色调剂盒28、29、30、31能够卸下地收纳在盒收纳部27上。第一色调剂盒28将黑色的色调剂供给至第一图像形成单元16的显影器22。第二色调剂盒29将蓝绿色的色调剂供给至第二图像形成单元17的显影器22。第三色调剂盒30将红紫色的色调剂供给至第三图像形成单元18的显影器22。第四色调剂盒31将黄色的色调剂供给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9的显影器22。
在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下方具有激光单元33。激光单元33根据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感光鼓20上的图像信息照射光。结果,在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感光鼓20的外周面上形成将要显影的颜色的静电潜像。
根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1,形成在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的感光鼓20的外周面的静电潜像在显影器22通过期望的颜色的色调剂被显影,作为色调剂像被可视化。通过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形成的四色的色调剂像通过中间转印辊24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3上,并且在该中间转印带23上重合。
如果相对中间转印带23的四色的色调剂像的重合完成,则从一个供纸盒6供给至搬送通路7的第一通路7a的纸张通过定位辊10引导至中间转印带23的位置。由此,在中间转印带23上重合的四色的色调剂像通过转印辊11转印在纸张上。转印在纸张上的全彩色图像通过定影器12定影在纸张上。定影有全彩色图像的纸张通过搬送通路7的第二通路7b引导至排纸托盘5。
接着,说明向第一~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6~19供给色调剂的第一~第四色调剂盒28~31。第二~第四色调剂盒29~31具有与日本特开2007-310146号公报所公开的色调剂盒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第二~第四色调剂盒29~31的详细说明。
收纳黑色色调剂的第一色调剂盒28相比于第二~第四色调剂盒29~31,色调剂的消耗更快。因此,第一色调剂盒28采用为了减少更换频率而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的结构。以下详细说明第一色调剂盒28。
如图2~图5所示,第一色调剂盒28包括合成树脂制的盒本体35。盒本体35是具有沿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深度方向的长轴L1和沿着图像形成装置1的宽度方向的短轴S1的细长箱状。盒本体35以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卸下的方式插入盒收纳部27。
盒本体35由容器36和顶盖37构成。容器36是具有左右的侧壁38a、38b、底壁39、后壁40、前壁41和开口部42的细长箱状。侧壁38a、38b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延伸,并且在短轴S1的方向相互相向。底壁39跨越侧壁38a的下端和侧壁38b的下端之间。后壁40位于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的方向的一端。前壁41位于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的方向的另一端。开口部42具有被侧壁38a、38b的上缘、后壁40的上缘和前壁41的上缘确定的长方形的开口形状,并且与底壁39相向。
在将盒本体35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的盒收纳部27中时,盒本体35的后壁40与位于盒收纳部27的终端的未图示的联轴节相向,联轴节通过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本体2上的驱动装置被驱动。
顶盖37密闭容器36的开口部42。顶盖37与容器36一同构成用于在盒本体35的内侧收纳黑色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室43。顶盖37具有从色调剂室43露出的平坦的内表面37a。
如图2~图4所示,在容器36的前壁41上形成有凹部44。凹部44从前壁41朝后壁40凹陷。因此,在盒本体35的前端部形成为台阶状。
在容器36的前壁41上形成有填充口45和把手46。填充口45用于将黑色的色调剂填充至色调剂室43,与凹部44相邻。填充口45在色调剂的填充完成之后,通过盖47被密闭。把手46在将盒本体35从盒收纳部27抽出时,用于挂住手指尖。把手46位于填充口45的周围,并从前壁41向盒本体35的长轴L1的方向突出。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色调剂室43具有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a、50b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延伸,并且以在盒本体35的短轴S1的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排列。容器36的填充口45在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前端开口。容器36的凹部44位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前端。因此,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相比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与凹部44的量相应地,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的方向的长度尺寸较短。
如图8和图9所示,容器36的底壁39具有作为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底部的第一底部51a和成为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底部的第二底部51b。第一和第二底部51a、51b相互相邻,并且以朝向容器36的下方伸出的方式弯曲为圆弧状。第二底部51b相比于第一底部51a更向容器36的下方伸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底部51a的曲率和第二底部51b的曲率相互相等。
结果,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深度尺寸D1被规定在顶盖37的内表面37a和第一底部51a的最下部之间。同样的,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深度尺寸D2被规定在顶盖37的内表面37a和第二底部51b的最下部之间。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深度尺寸D2比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深度尺寸D1大。
换言之,盒本体35中,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对应的位置的高度和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对应的位置的高度相互不同。由此,虽然与容器36的凹部44的量对应的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长度尺寸变短,能够充分地确保填充在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中的色调剂的量。
如图8和图9所示,容器36具有色调剂搬送部52。色调剂搬送部52被形成在容器36的底壁39上的槽53定位。槽53被设置在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之间,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的方向笔直延伸。槽53在色调剂室43开口。
容器36的底壁39具有作为色调剂搬送部52的底部的第三底部54。第三底部54以朝向容器36的下方伸出的方式弯曲成圆弧状,相比于第一和第二底部51a、51b更向容器36的下方伸出。
第三底部54具有图9所示的色调剂排出口55。色调剂排出口55将填充在色调剂室43中的色调剂排出至盒本体35的外部。色调剂排出口55设置在与容器36的前壁42邻接的位置,通过闸56开关。
在从容器36的外侧看容器36的底壁39的情况下,第一底部51a和第三底部54之间的分界被第一凹部57确定。同样的,第二底部51b和第三底部54之间的分界被第二凹部58确定。第一和第二凹部57、58朝向容器36的下方开口,并且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笔直地延伸。
在从容器36的内侧看容器36的底壁39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凹部57构成从底壁39向上突出的第一突起部60。同样的,上述第二凹部58构成从底壁39向上突出的第二突起部61。第一突起部60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笔直延伸,隔开第一底部51a和第三底部54之间。上述第二突起部61沿着盒本体35的长轴L1笔直延伸,隔开第二底部51b和第三底部54之间。相对第三底部54的第二突起部61的高度高于相对第三底部54的第一突起部60的高度。第一和第二突起部60、61将槽53夹在中间相互相向。
如图3~图5清楚表示的,第一色调剂盒28还包括将填充在色调剂室43中的色调剂搬送至色调剂排出口55的螺旋机构63;和对填充在色调剂室43中的色调剂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64。
螺旋机构63是搬送部件的一个例子。螺旋机构63具有旋转轴65和形成在旋转轴65的外周面的螺旋状的引导翼66。如图8和图9所示,螺旋机构63被收纳在槽53中,从第一突起部60和第二突起部61之间露出在色调剂室43的底部。螺旋机构63横过色调剂排出口55的上方。螺旋机构63的旋转轴65跨越容器36的后壁40和前壁41之间,由此旋转自由地支承在容器36上。
作为色调剂搬送部52的底部的第三底部54以沿着螺旋机构63的引导翼66的外周缘描绘的旋转轨迹的方式弯曲。而且,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的最下部,位于比作为螺旋机构63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65更低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二底部51b的最下部位于与螺旋机构63的外周缘的下端相同的高度,或者比螺旋机构63的下端稍高的位置。
在螺旋机构63的旋转轴65的后端通过密封环68同轴状地固定驱动齿轮69。驱动齿轮69位于容器36的后壁40的外侧。如图10所示,驱动齿轮69具有一对接合突起69a、69b。接合突起69a、69b在将第一色调剂盒28插入盒收纳部27时,与盒收纳部27内的联轴节啮合。通过该啮合,螺旋机构63接受驱动装置的转矩而旋转。
搅拌机构64具有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以及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第一搅拌部件70设置在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中。第一搅拌部件70包括旋转轴74和叶片部75。旋转轴74跨越容器36的后壁40和前壁41之间。叶片部75桁架状地组装有多个棒状部件,具有在旋转轴74的轴方向延伸的两个外框76a、76b。外框76a、76b与旋转轴74平行配置,将旋转轴74夹在中间并相互相向。因此,叶片部75具有在直径方向横截旋转轴74的形状。
第一搅拌部件70通过旋转轴74支承在容器36上,以旋转轴74为中心旋转。当第一搅拌部件70旋转时,叶片部75的外框76a、76b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移动。因此,第一底部51a沿着外框76a、76b描绘的旋转轨迹R1弯曲。
而且,叶片部75具有螺旋状的搬送翼77。搬送翼77位于色调剂排出口55的正侧面,朝向色调剂排出口55送入色调剂。
第二搅拌部件71包括旋转轴79和叶片部80。旋转轴79跨越容器36的后壁40和前壁41的凹部44之间。叶片部80桁架状地组装有多个棒状部件,具有在旋转轴79的轴方向延伸的两个外框81a、81b。外框81a、81b与旋转轴79平行配置,并且将旋转轴79夹在中间而相互相对。因此,叶片部80具有在直径方向横截旋转轴79的形状。
第二搅拌部件71通过旋转轴79支承在容器36上,以旋转轴79为中心旋转。当第二搅拌部件71旋转时,叶片部80的外框81a、81b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移动。因此,第二底部51b沿着外框81a、81b描绘的旋转轨迹R2弯曲。
第一搅拌部件70的叶片部75和第二搅拌部件71的叶片部80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沿着旋转轴74、79的直径方向的长度相同。如图5所示,第一搅拌部件70和第二搅拌部件71在盒本体35的短轴S1的方向上相互留有间隔地平行配置。第一搅拌部件70的旋转轴74和第二搅拌部件71的旋转轴79之间的轴间距离X设定为使得旋转的叶片部75、80不会相互干涉的值。
第二搅拌部件71的旋转轴79相比于第一搅拌部件70的旋转轴74更向下方偏移。由此,虽然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相比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更向容器36的下方伸出,仍能够使第二底部51b和叶片部80的外周部之间的间隔保持与第一底部51a和叶片部75的外周部之间的间隔同等。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从第一搅拌部件70的旋转中心O1到螺旋机构63的旋转中心O2的距离A1,相比于从第二搅拌部件71的旋转中心O3到螺旋机构63的旋转中心O2的距离A2更短。因此,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搅拌部件70的叶片部75水平时,叶片部75的外周部位于螺旋机构63的正上方的位置。换之言,第一搅拌部件70的外周部描绘的旋转轨迹R1通过螺旋机构63的正上方。
第一搅拌部件70的一个外框76a上安装有刮板82。刮板82在叶片部75的全长上延伸。刮板82在第一搅拌部件70旋转时,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接触并移动。
第二搅拌部件71的一个外框81a上安装有刮板83。刮板83在叶片部80的全长上延伸。刮板83在第二搅拌部件71旋转时,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接触并移动。
如图10所示,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例如是成为圆盘状的共通的部件,配置在容器36的后壁40的外侧。第一齿轮72同轴状地固定在第一搅拌部件70的旋转轴74的后端上。第二齿轮73同轴状地固定在第二搅拌部件71的旋转轴79的后端上。相对旋转轴74、79的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的固定结构相互共通,因此以第一齿轮72和旋转轴74的固定结构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齿轮72在其旋转中心部具有筒状的嵌合部85。嵌合部85贯通开口于后壁40上的轴承孔86,并且嵌入形成在旋转轴74的后端的嵌合孔87。由此,第一齿轮72和旋转轴74一体结合,与该旋转轴74一起旋转。嵌合部85贯通垫片88和密封环89。密封环89介于后壁40和第一齿轮72之间,防止色调剂从轴承孔86泄漏。
如图2和图10所示,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在容器36的外侧相互啮合。通过该啮合,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相互同步并反向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部件70如图8的箭头Y所示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搅拌部件71如图8的箭头Z所示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图像形成装置1的驱动装置的转矩从联轴节传送至驱动齿轮69时,螺旋机构63通过驱动齿轮69旋转。而且,驱动齿轮69与第一齿轮72啮合。因此,驱动装置的转矩从驱动齿轮69通过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传递至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旋转。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搅拌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a、50b内的色调剂,并且向螺旋机构63送出色调剂。
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上的刮板82、83与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a、50b的第一和第二底部51a、51b相接并移动。因此,能够将位于第一、第二搅拌部件70、71和第一、第二底部51a、51b之间的间隙的色调剂,以及附着在第一、第二底部51a、51b上的色调剂通过刮板82、83向螺旋机构63的方向刮出。由此,能够没有浪费地有效地将填充在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a、50b中的色调剂供给至螺旋机构63。
螺旋机构63将从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件70、71送来的色调剂向色调剂排出口55搬送。搬送至色调剂排出口55的色调剂从色调剂排出口55供给至第一图像形成单元16的显影器22。
如图10所示,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具有露出在盒本体35的外部的圆形的端面72a、73a。在端面72a、73a的中央部上分别一体形成有圆筒体91。圆筒体91从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的端面72a、73a朝向与盒本体35的相反方向同轴状地突出。圆筒体91例如能够利用与日本特开2007-310146号公报公开的色调剂盒同样的方法光学检测第一色调剂盒28的种类。
具体而言,圆筒体91具有四个缝92。缝92在圆筒体91的轴方向延伸,并且在圆筒体91的周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圆筒体91在将第一色调剂盒28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的盒收纳部27时,与设置在盒收纳部27的终端的光检测器(未图示)一致。
如日本特开2007-310146号公报公开的,光检测器包括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相互留有间隔并相向。发光元件位于圆筒体91的旋转中心部,受光元件位于圆筒体91的外侧。
圆筒体91与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一起旋转,则缝92陆续通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受光元件在缝92位于受光元件和发光元件之间时,接受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光检测器在受光元件接受到来自发光元件的光时向控制部输出第一信息,在从发光元件朝向受光元件的光被圆筒体91遮挡时,向控制部输出第二信号。
控制部检测光检测器输出第一信号时的时间L和输出第二信号时的时间H。进而,控制部在时间L/时间H的值在预先决定的值的范围内时,判定第一色调剂盒28是制造者推荐的正品。在时间L/时间H的值在预先决定的值的范围之外时,控制部判定第一色调剂盒28不是正品。该控制部的判定结果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面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色调剂盒28的盒本体35具有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a、50b。第一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a、50b在盒本体35的长轴L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短轴S1的方向上排列。因此,第一色调剂盒28成为排列两个现有的筒形的盒的形态,相应地使色调剂的填充量加倍。
进而,第一色调剂盒28的盒本体35中,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对应的位置的高度(深度尺寸D2)大于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对应的位置的高度(深度尺寸D1)。
由此,即使是插入第一色调剂盒28的盒收纳部27中存在高度限制的情况,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色调剂的填充量。从而,能够使第一色调剂盒28的更换频率变小,使图像形成装置1的维护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色调剂盒28,第一搅拌部件70和第二搅拌部件71通过使固定在旋转轴74上的第一齿轮72与固定在旋转轴79上的第二齿轮73的啮合而相互同步旋转。而且,第一和第二齿轮72、73是具有相同大小的共通的部件,因此第一搅拌部件70和第二搅拌部件71之间的轴间距离X是固定的。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第一色调剂盒28中,如果使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深度尺寸D1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深度尺寸D2相同,则能够进一步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
为了实现上述内容,必须使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与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低至同等的位置,并且以与该第一底部51a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使第一搅拌部件70的位置也变低。但是,因为螺旋机构63位于第一搅拌部件70的外周部的正下方的位置,所以如果使第一搅拌部件70下降,则产生叶片部75与螺旋机构63相干涉的问题。
此外,也可能无法确保切分第一底部51a和第三底部54之间的第一突起部60的高度。由此,色调剂搬送部52和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底部的隔开变得不明确,在螺旋机构63旋转时,沿着色调剂搬送部52搬送的色调剂进入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因此,即使能够增加色调剂填充量,也会妨碍色调剂的圆滑的搬送。从而,不能够高效地向第一图像形成单元16供给色调剂。
与此相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仅使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变低,使得第一搅拌部件70不会与螺旋机构63干涉。以外,因为能够维持第一底部51a和第三底部54之间的高低差,所以能够确保隔开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底部和色调剂搬送52之间的第一突起部60的高度。
因此,在螺旋机构63旋转并搬送色调剂时,能够防止色调剂进行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由此,能够高效地将色调剂搬送部52内的色调剂导入色调剂排出口55。
由此,在螺旋机构63位于第一色调剂收纳部50a的底部和第二色调剂收纳部50b的底部之间的第一色调剂盒28中,能够不妨碍色调剂的搬送地增加色调剂的填充量。从而,能够减小第一色调剂盒28的更换频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发现本发明的其他的优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公开的详细内容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和其同等概念确定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更种变更。

Claims (13)

1.一种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纳部(50a),用于收纳色调剂;
第二收纳部(50b),用于收纳色调剂;
第三收纳部(52),所述第三收纳部(52)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和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之间,并且具有设置有排出口(55)的第三底部(54),其中,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和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相互相邻,并以朝向下方伸出的方式弯曲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相比于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第一底部(51a)更向下方伸出;
第一搅拌部件(70),所述第一搅拌部件(70)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部(50a)中,并在所述第一收纳部(50a)内旋转;
第二搅拌部件(71),所述第二搅拌部件(71)设置在所述第二收纳部(50b)中,并在所述第二收纳部(50b)内旋转;
搬送部件(63),所述搬送部件(63)设置在所述第三收纳部(52)中,并在所述第三收纳部(52)内旋转,
从所述第一搅拌部件(70)的旋转中心(O1)到所述搬送部件(63)的旋转中心(O2)的距离(A1),相比于从所述第二搅拌部件(71)的旋转中心(O3)到所述搬送部件(63)的旋转中心(O2)的距离(A2)更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部件(70)和所述第二搅拌部件(71)具有相同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突起部(60),所述突起部(60)将所述第一收纳部(50a)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之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突起部(61),所述突起部(61)将所述第二收纳部(50b)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之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60)确定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所述第一底部(51a)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之间的分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60)从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所述第一底部(51a)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向上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61)确定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所述第二底部(51b)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之间的分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61)从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所述第二底部(51b)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向上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所述第一底部(51a)沿着所述第一搅拌部件(70)描绘的旋转轨迹(R1)弯曲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第二底部(51b)沿着所述第二搅拌部件(71)描绘的旋转轨迹(R2)弯曲为圆弧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沿着所述搬送部件(63)描绘的旋转轨迹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部(50a)的所述第一底部(51a)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之间通过从所述第一底部(51a)和所述第三底部(54)向上突起的第一突起部(60)隔开,所述第二收纳部(50b)的所述第二底部(51b)和所述第三收纳部(52)的所述第三底部(54)之间通过从所述第二底部(51b)和所述第三底部(54)向上突起的第二突起部(61)隔开,所述搬送部件(63)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部(60)和所述第二突起部(6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起部(61)比所述第一突起部(60)突出高度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部件(70)的外周部位于所述搬送部件(63)的上方。
CN201210006205.1A 2007-09-04 2008-09-02 色调剂盒 Active CN102495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991507P 2007-09-04 2007-09-04
US60/969,915 2007-09-0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43396A Division CN101382760B (zh) 2007-09-04 2008-09-02 色调剂盒和具有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5541A CN102495541A (zh) 2012-06-13
CN102495541B true CN102495541B (zh) 2014-06-11

Family

ID=4008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43396A Active CN101382760B (zh) 2007-09-04 2008-09-02 色调剂盒和具有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1210006205.1A Active CN102495541B (zh) 2007-09-04 2008-09-02 色调剂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43396A Active CN101382760B (zh) 2007-09-04 2008-09-02 色调剂盒和具有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8099029B2 (zh)
EP (2) EP2034370B1 (zh)
JP (2) JP2009064017A (zh)
KR (1) KR100968658B1 (zh)
CN (2) CN1013827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1117B1 (ko) * 2008-03-03 2009-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현상제 수용부재
KR20100130558A (ko) * 2009-06-03 2010-12-13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토너 카트리지, 화상 형성 장치
CA2851099C (en) * 2011-07-27 2016-01-19 Tomohiro Kubota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580841B1 (ko) * 2011-11-17 2015-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6036101B2 (ja) * 2012-09-27 2016-1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器
JP5764611B2 (ja) 2013-05-08 2015-08-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88087B2 (en) 2014-03-31 2018-02-06 Uber Technologies, Inc. Adjusting attributes for an on-demand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real-time information
US10282684B2 (en) 2015-02-26 2019-05-07 Uber Technologies, Inc. Performing selective operations based on mobile device locations
US9939279B2 (en) 2015-11-16 2018-04-10 Uber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ed transport
US9813510B1 (en) 2016-09-26 2017-11-07 Uber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system to compute and transmit data based on predictive information
US9898791B1 (en) 2017-02-14 2018-02-20 Uber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system to filter requests by destination and deadline
US11681256B2 (en) * 2020-11-04 2023-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tachable cartridge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21778A (ja) * 1984-04-19 1985-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ナ−補給装置
JPS60222878A (ja) * 1984-04-20 1985-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ナ−補給装置
US4937625A (en) * 1987-08-28 1990-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for copier
JPH01306879A (ja) * 1988-06-03 1989-12-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H02236573A (ja) * 1989-03-10 1990-09-19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現像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122834A (en) * 1989-09-07 1992-06-1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e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toner
JP2858987B2 (ja) * 1991-04-19 1999-0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
JP3008590B2 (ja) * 1991-08-07 2000-0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239258B2 (ja) * 1996-07-04 2001-12-1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攪拌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EP0908795B1 (en) * 1997-10-07 2003-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method
JP2000347488A (ja) * 1999-04-02 2000-12-15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42617A (ja) * 1999-07-29 2001-02-1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DE60141310D1 (de) * 2000-05-26 2010-04-01 Kyocera Mita Corp Tonerkassette mit Tonerrührer
JP4259074B2 (ja) * 2002-09-17 2009-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92122B1 (ko) 2003-07-02 2005-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장치
JP2005037438A (ja) * 2003-07-15 2005-0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85753B2 (ja) * 2003-08-19 2007-10-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1715A (ja) * 2003-09-17 2005-04-07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69873B2 (ja) * 2003-10-06 2009-05-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現像器の現像剤残留状態検知装置
US7031644B2 (en) * 2004-03-17 2006-04-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59287B2 (ja) 2004-08-30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6615A (ja) * 2005-03-30 2006-10-12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供給装置
JP4641937B2 (ja) * 2005-12-27 2011-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10146A (ja) 2006-05-18 2007-11-29 Toshib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4902376B2 (ja) * 2007-02-01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421142B1 (ko) * 2007-05-21 2014-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KR20080111704A (ko) * 2007-06-19 2008-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US8050599B2 (en) * 2007-09-04 2011-11-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cartridge
KR100891117B1 (ko) * 2008-03-03 2009-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현상제 수용부재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91715A 2005.04.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4370B1 (en) 2018-06-13
US20130078005A1 (en) 2013-03-28
US20090060589A1 (en) 2009-03-05
US20120093542A1 (en) 2012-04-19
JP2012108566A (ja) 2012-06-07
CN101382760B (zh) 2012-03-21
JP2009064017A (ja) 2009-03-26
CN101382760A (zh) 2009-03-11
EP2034370A3 (en) 2009-05-27
US8472849B2 (en) 2013-06-25
EP3367176A1 (en) 2018-08-29
KR100968658B1 (ko) 2010-07-06
US8320802B2 (en) 2012-11-27
JP5021103B2 (ja) 2012-09-05
US8099029B2 (en) 2012-01-17
KR20090024636A (ko) 2009-03-09
CN102495541A (zh) 2012-06-13
EP3367176B1 (en) 2022-07-13
EP2034370A2 (en)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5541B (zh) 色调剂盒
US11249421B2 (en)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82759B (zh) 色调剂盒和具有色调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KR101529490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기
US2017037129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495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盒
US10768551B2 (en) Conveying screw,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845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9725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6997865A (zh)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