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2508B -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2508B
CN102472508B CN201080036651.6A CN201080036651A CN102472508B CN 102472508 B CN102472508 B CN 102472508B CN 201080036651 A CN201080036651 A CN 201080036651A CN 102472508 B CN102472508 B CN 102472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blow
fan
out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66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2508A (zh
Inventor
上原雄二
井谷明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不限制热交换器的形状、且不移动热交换器就能拆装风扇。该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包括收容风扇(140)的主体(100)和排水盘组件(110)。排水盘组件(110)能拆装地安装在主体(100)上,且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和承露构件(117),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形成吹出口(113),所述吹出口(113)用于吹出由风扇(140)送出的空气。主体(100)上形成有用于从主体(100)中取出风扇(140)的开口部(120)。排水盘组件(110)以吹出口(113)与主体(100)的开口部(120)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00)上。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包括:上壁部(118),配置在吹出口(113)的上方;以及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配置在吹出口(113)的下方。

Description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机室内机的主体内收容有热交换器和风扇等。风扇上容易附着水滴和尘埃。如果不对附着在风扇上的水滴和尘埃进行处理,则会滋生霉菌,有时霉菌会与由风扇从室内机向空气调节对象室内送出的空气一起,被散布到空气调节对象室内。此外,如果不对附着在风扇上的水滴和尘埃进行处理,有时会产生恶臭。
以往,将安装在空气调节对象室内墙面上的整个室内机从墙面上取下,并将其拆开后对风扇进行清扫。
但是,当以这种方式对风扇进行清扫时,需要将安装在墙面上的室内机从墙面上取下,将室内机拆开后取出风扇并对其进行清扫后,再按原样组装室内机并将其安装到墙面上。室内机收容的热交换器中固定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管,所述管从室内机延伸到室外机,并固定在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和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两者上。因此,将收容有热交换器的室内机从墙面上取下、并在清扫结束后将其再次安装到墙面上十分困难。
另一方面,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35994号(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空气调节机,能够在将空气调节机安装于墙面上的状态下,从空气调节机上取下风扇。在这种空气调节机中,风扇转动轴的一个端部被风扇电动机支承,其另一个端部被轴承支承,该轴承隔着所述风扇,设置在与风扇电动机相对一侧的侧壁上。风扇电动机与风扇嵌合的嵌入尺寸小于风扇与侧壁之间的间隙。当取下风扇时,首先,在松开固定螺钉后,将风扇向侧壁一侧滑动,解除风扇转动轴与风扇电动机的嵌合。接着,将热交换器的侧壁一侧稍稍抬起,再将风扇连同轴承一起从热交换器和空气调节机主体之间抽出。由此,可以在风扇电动机和电气元件箱仍然安装在空气调节机主体上、且空气调节机主体安装在墙面上的状态下,仅将风扇抽出。
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37698号(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使热交换器成为任意形状或任意状态,以便相对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拆装风扇时,风扇不会与箱体和热交换器发生碰撞、且容易被拆装。在这种室内机中,热交换器例如形成为板状,并配置成使长边方向为水平方向、短边方向为铅垂方向。而且,例如使热交换器的下部弯曲。此外,取下相对于室内机拆装风扇时所通过的拆装出入口前方侧的部件、即前面板、承露盘和配置在吹出口前方一侧的百叶板等。由此,通过取下拆装出入口前方一侧的部件并调整热交换器的形状,不移动热交换器就能够拆装风扇。
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273769号(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顶棚盒式空气调节机,该顶棚盒式空气调节机风扇外壳的吹出侧以风扇轴心部为边界分为:热交换器侧的框架主体;以及吹出口部,设置在风扇的送出方向一侧、且能拆装地安装在框架主体上,并且,通过取下吹出口部来解除对风扇的支承。所述顶棚盒式空气调节机中,风扇外壳下端部的侧板与吹出口框架为一体,且能从风扇外壳上取下。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35994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37698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273769号
然而,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35994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中,使热交换器的端部抬起并在热交换器和空气调节机主体之间形成间隙,从所述间隙将风扇连同轴承一起抽出。当使热交换器的端部抬起时,如果力作用于使制冷剂流通的管,则管可能弯曲或折断。因此,用这种方法难以将风扇从空气调节机中取出。
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37698号(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以下述方式确定热交换器的形状,即,相对于取下了前面板和吹出口前方侧的部件、即百叶板和承露盘的空气调节机室内机拆装风扇时,风扇不会与箱体和热交换器发生碰撞、且容易被拆装。但即使取下吹出口前方侧的部件,为了将拆装出入口扩大到风扇可以通过的大小,也需要使热交换器的下端部弯曲、或降低热交换器的高度。以上述方式确定的热交换器的形状,有时会导致热交换器的性能降低。
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273769号(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顶棚盒式空气调节机中,虽然能够将风扇外壳下端部的侧板和吹出口框架一体地从风扇外壳上取下,但必须单独取下排水盘。并且,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中,当将风扇从风扇外壳上取下时,也需要将排水盘从风扇外壳上取下。因此,即使可以将风扇外壳下端部的侧板和吹出口框架一体地从风扇外壳上取下,也需要单独取下排水盘,所以使作业变得复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273769号(专利文献3)中,没有对壁挂式空气调节机进行具体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不限制热交换器的形状、且不移动热交换器就能拆装风扇。
本发明提供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所述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包括风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以覆盖所述风扇的前方下部以外的部分的方式收容所述风扇。第二箱体能拆装地安装在第一箱体上,且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和排水盘,所述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形成吹出口,所述吹出口用于吹出由风扇送出的空气。第一箱体上形成有用于从第一箱体中取出风扇的开口部。第二箱体以吹出口与第一箱体的开口部相对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箱体上。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包括:上壁部,配置在吹出口的上方;以及下壁部,配置在吹出口的下方。
在上述结构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中,当第二箱体安装在第一箱体上时,第一箱体的开口部被第二箱体封闭。当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上取下风扇时,首先,从第一箱体上取下第二箱体。通过取下第二箱体,形成吹出口的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和排水盘从第一箱体上被取下。由于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形成吹出口、且包括配置在吹出口上方的上壁部以及配置在吹出口下方的下壁部,所以通过从第一箱体上取下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的第二箱体,包括配置在吹出口上方的上壁部以及配置在吹出口下方的下壁部的整个吹出口周向边缘部被取下。此外,通过从第一箱体上取下第二箱体,排水盘也被取下。通过从第一箱体上取下第二箱体,使第一箱体的开口部敞开。
这样,如果取下第二箱体,则包括配置在吹出口上方的上壁部以及配置在吹出口下方的下壁部的整个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和排水盘被取下,所以与仅取下吹出口前方侧或后方侧中任意一方部件的情况、或者是仅取下上壁部或下壁部中任意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充分扩大开口部。例如,不需要为确保开口部的大小而调整热交换器的形状。此外,也不需要在取下风扇时为确保开口部的大小而使热交换器抬起。这样,通过使第二箱体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并将第二箱体从第一箱体上取下,可以使第一箱体的开口部敞开得足够大,从而容易将风扇从开口部取出。
由此,可以提供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不限制热交换器的形状、且不移动热交换器就能拆装风扇。
在本发明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中,优选的是,第二箱体包括吹出口开关构件和风向变更构件。吹出口开关构件用于敞开或封闭吹出口。风向变更构件用于改变由风扇从吹出口向第一箱体外部送出的空气的朝向。
由此,可以相对于第一箱体同时拆装配置在吹出口周围的吹出口开关构件和风向变更构件。这样,由于可以从第一箱体上同时取下配置在吹出口周围的构件,所以容易确保从第一箱体上取下风扇所需要的空间。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具有收容在第一箱体内的热交换器。优选的是,第一箱体的开口部形成在第一箱体的下部。优选的是,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部和第二热交换器部。优选的是,第一热交换器部和第二热交换器部配置成上端相互接触、下端分开。优选的是,风扇配置成夹在第一热交换器部和第二热交换器部之间。
这样,由于第一热交换器部的下端和第二热交换器部的下端之间分开,所以容易将风扇从热交换器下方的开口部抽出。此外,由于第一热交换器部的上端和第二热交换器部的上端相互接触,所以可以保证热交换的效率,并且可以使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小型化。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包括驱动风扇的电动机和电动机固定部。优选的是,电动机固定部将电动机固定在第一箱体上。此外优选的是,电动机固定部将电动机固定在第一箱体上的固定状态能够被解除。
由此,在取出风扇的作业期间,利用电动机固定部将重量大的电动机固定在第一箱体上,从而能够防止电动机落下。此外,通过解除相对于第一箱体对电动机的固定,可以连同电动机一起取下风扇。通过连同电动机一起取下风扇,不需要在风扇和电动机之间设置间隙,从而能够减小空气调节机的宽度。而且,电动机与轴的安装部分不易产生故障。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包括下部卡合部、上部固定部和转动部。下部卡合部用于使第二箱体的下部与第一箱体卡合。上部固定部用于将第二箱体的上部固定在第一箱体上。转动部用于使第二箱体以第二箱体的下部为中心转动。
优选的是,下部卡合部包括:第一突起,配置在第一箱体上;以及第二突起,配置在第二箱体上并与第一突起卡合。优选的是,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构成部,配置在第一箱体上,以及第二转动部构成部,配置在第二箱体上、并与第一转动部构成部组合构成转动部。
当从第一箱体上取下第二箱体并对风扇进行清扫后、再将第二箱体安装到第一箱体上时,进行如下动作。首先,组合第一转动部构成部和第二转动部构成部来构成转动部。这样,第二箱体能够以第二箱体的下部为中心转动。接着,使第二箱体以第二箱体的下部为中心转动。在转动后的第二箱体下部的下部卡合部上,使第二箱体的第二突起与第一箱体的第一突起卡合。如果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卡合,则在下部卡合部中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下部卡合。此外,使转动后的第二箱体的上部固定在第一箱体上。第二箱体的上部通过例如在上部固定部以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箱体上。
这样,可以容易地将从第一箱体上取下的第二箱体,再次安装到第一箱体上。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不限制热交换器的形状、且不移动热交换器就能拆装风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取下主体一部分的状态、以及被取下的构成主体的各构件的图。
图3是表示从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上取下排水盘组件后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从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上取下的排水盘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排水盘组件内侧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下方观察从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上取下主体一部分和排水盘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电动机和电动机按压构件的图。
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按压构件固定在主体上的状态的图(A),以及使电动机按压构件脱离电动机后的状态的图(B)。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电动机和另一种形态的电动机按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电动机通过另一种形态的电动机按压构件固定在主体上的状态的图(A),以及使另一种形态的电动机按压构件脱离电动机后的状态的图(B)。
图11是表示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风扇和电动机从主体上取下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风扇轴承的图。
图13是表示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排水盘组件安装到主体上的过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断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风扇的左右方向端部附近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00:主体,110:排水盘组件,111:横百叶板,112: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3:吹出口,114: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5:纵百叶板,117:承露构件,118:上壁部,120:开口部,130:热交换器,131: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2: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40:风扇,150:电动机,160、170:电动机按压构件,191:爪,192:突起,193:爪,194:突起,195:螺钉固定部,196:凹部,197:端部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被作为第一箱体的主体100和作为第二箱体的排水盘组件110整体覆盖。主体100包括:打开用面板101、格栅102、左盖103和右盖104。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中,将配置有打开用面板101的一侧作为正面侧(前方侧),将配置有左盖103的一侧作为左侧,并将配置有右盖104的一侧作为右侧。
打开用面板101覆盖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正面侧。格栅102覆盖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上面。格栅102上形成有多个吸入口(未图示)。左盖103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左侧覆盖打开用面板101的下方。右盖104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右侧覆盖打开用面板101的下方。右盖104上配置有显示部105。显示部105显示运转状态、风向、风量、设定温度、空气调节对象室内的温度等。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正面侧的打开用面板101的下方被排水盘组件110覆盖。排水盘组件110上安装有横百叶板(水平百叶板)111和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横百叶板111为吹出口开关构件的一例,并兼用作风向变更构件。排水盘组件110上还安装有如后所述的承露构件、以及作为离子供给构件的离子产生器。
排水盘组件110的横百叶板111和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之间形成有吹出口113。在吹出口113的上方配置有上壁部118。图1中,上壁部118的前表面被横百叶板111覆盖。吹出口113的下方配置有作为下壁部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吹出口113是形成在上壁部118和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之间的开口。横百叶板111以能转动并能使吹出口113敞开或封闭吹出口113的方式,安装在排水盘组件110上。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以不能转动的方式固定在排水盘组件110上。图1表示了横百叶板111封闭了吹出口113的状态。横百叶板111、上壁部118以及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构成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
如图2所示,主体100的打开用面板101、格栅102、左盖103以及右盖104,分别可以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上取下。打开用面板101的内侧配置有热交换器130。在右盖104的内侧、且在显示部105的后方侧配置有电气元件箱106。电气元件箱106内收容有控制部等。
热交换器130的前方安装有用于支承过滤器的中央过滤器导向件108。中央过滤器导向件108的下端部形成有临时固定部108a。临时固定部108a夹持排水盘组件110上端的中央部,并将其从主体100的前方侧向背面侧按压。
如图3所示,可以将排水盘组件110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上取下。图3是表示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断面图。如果将排水盘组件110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主体100上取下,则横百叶板111、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以及设置有作为排水盘的承露构件117的上壁部118从主体100上被取下。由此,如果将排水盘组件110从主体100取下,则整个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和承露构件117从主体100上被取下,该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由横百叶板111、上壁部118以及后方突出部112构成。
如果将排水盘组件110从主体100上取下,则形成在排水盘组件110下部上的爪191和爪193脱离主体100的突起。将在后面对爪191、193和主体100的突起进行说明。此外,转动部的作为第二转动部构成部的凹部196也脱离主体100。也将在后面对凹部196进行说明。此外,排水盘组件110上端的中央部脱离临时固定部108a。
如果将排水盘组件110从主体100上取下,则形成在主体100上的开口部120敞开。开口部120的内部配置有风扇140。如图3所示,开口部120形成为可供风扇140通过的大小。开口部120的直径D2大于风扇的直径D1。
热交换器130的作为第一热交换器部的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从风扇140的前面侧向上方一侧延伸配置。热交换器130的作为第二热交换器部的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从风扇140的背面侧向上方一侧延伸配置。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和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与风扇140隔开间隔配置。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的上端与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的上端相互接触。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的下端与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的下端之间配置有风扇140,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的下端与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的下端彼此分开。
在风扇140的后方、且在主体100内的下部,配置有收容排水管等配管的配管收容部107。
当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在主体100上时,开口部120被封闭。而如果取下排水盘组件110,则被排水盘组件110封闭的开口部120敞开。排水盘组件110上,不仅安装有配置在吹出口113正面侧的横百叶板111,还安装有上壁部118和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该上壁部118配置在吹出口113的上方,该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配置在吹出口113的下方、且在后方侧。因此,如果从主体100上取下排水盘组件110,则开口部120不是仅从配置在吹出口113前方侧的横百叶板111和上壁部118、或配置在吹出口113后方侧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中的任意一方、而是从吹出口113的前方侧向后方侧的广大范围敞开。
如图4所示,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主体100上取下的排水盘组件110上,安装有横百叶板111、上壁部118、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作为风向变更构件的纵百叶板(垂直百叶板)115以及离子产生器116。横百叶板111和纵百叶板115配置在吹出口113的周围,用于改变从吹出口113送出的空气的朝向。离子产生器116配置在吹出口113的周围,用于向从吹出口113送出的空气中提供离子,来对空气调节对象室内进行除菌和除臭。也可以在排水盘组件110上安装吹出口温度传感器、臭氧产生单元或显示部等其他构件。
通过在排水盘组件110上安装横百叶板111、上壁部118、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纵百叶板115和离子产生器116等,如果将排水盘组件110从主体100上取下,则上述构件和排水盘组件110一起也从主体100上被取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盘组件110中包含离子产生器116,但排水盘组件110也可以不包含离子产生器116。
由于可以将配置在吹出口113周围的构件和排水盘组件110一起从主体100上取下,所以容易确保用于取出风扇140(图3)所需的开口部120(图3)的大小。
如图5所示,在排水盘组件110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的内侧、且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有作为第二突起的爪191。爪191由爪收容部191a和爪主体191b构成。爪主体191b能相对于爪收容部191a拆装。爪收容部191a和爪主体191b可以由相同材质形成,也可以由不同材质形成。通过由爪收容部191a和爪主体191b构成爪191,当爪主体191b破损时,可以不必更换整个排水盘组件110,而仅更换爪191的爪主体191b。
在排水盘组件110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的内侧、且在左右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作为第二突起的爪193。
此外,在排水盘组件110左右的上端部上形成有作为上部固定部的螺钉固定部195。
如图6所示,如果从下方观察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主体上取下左盖103、右盖104和排水盘组件110后的状态,则通过开口部120,可以看到风扇140的整个下表面。如后所述,在风扇140的左侧由风扇轴承支承风扇140的转动轴。在风扇140的右侧配置有电动机150和电动机按压构件160,该电动机150与风扇140的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风扇140。
在主体100的下部、且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有作为第一突起的突起192。此外,在主体100的下部、且在风扇140的左右下方,形成有作为第一突起的突起194。
在主体100的最下部、与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图5)相对的端部边缘197是转动部的第一转动部构成部的一例。端部边缘197和凹部196(图3)构成转动部。
图5所示的排水盘组件110的爪191、爪193和图6所示的主体100的突起192、突起194构成下部卡合部。当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在主体100上时,排水盘组件110的爪191与主体100的突起192卡合。此外,排水盘组件110的爪193与主体100的突起194卡合。
图7是从电动机按压构件160一侧观察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主体100内部时的图。如图7所示,电动机150固定在主体100上,并被电动机按压构件160从下方支承。因此,即使从主体100上取下排水盘组件110和右盖104,风扇140和电动机150也不会落下。
如图8所示,为了将风扇140从主体100上取下,需要解除电动机按压构件160对电动机150的固定。如图8的(A)所示,当通过电动机按压构件160固定电动机150时,如果拉动电动机按压构件160的把手161,则电动机按压构件160的爪162脱离主体100。在爪162脱离主体100的状态下,拉动把手161并以电动机按压构件转动轴163为中心,将电动机按压构件160转动到图8的(B)所示的状态。如果电动机按压构件160转动到图8的(B)所示的位置,则解除了电动机按压构件160对电动机150的固定,从而可以从主体100上取下电动机150。由此,电动机按压构件160是转动式的电动机固定部。
如图9所示,作为电动机按压构件160(图8)的另一种形态的电动机固定部,也可以采用电动机按压构件170。电动机按压构件170在电动机150的右侧后部、从下方支承电动机150。
如图10的(A)所示,如果拉动电动机按压构件170的把手171,并使电动机按压构件170向右侧方向滑动,则如图10的(B)所示,电动机按压构件170脱离电动机150。由此,电动机按压构件170是滑动式的电动机固定部。
如图7~图10所示,通过使用转动式的电动机按压构件160或滑动式的电动机按压构件170,可以简单地固定电动机150。此外,也容易将电动机150从主体100上取下。
此外,电动机150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100上。在使用螺钉作为电动机固定部的情况下,例如通过由覆盖构件从下方覆盖电动机150,并用螺钉将该覆盖构件的端部固定在主体上等,来将电动机150固定在主体100上。
如图11所示,如果解除了对电动机150的固定,则将风扇140的右侧与电动机150一起从热交换器130下方,通过开口部120取出到主体100的外部。风扇140的转动轴向风扇140左侧的端部突出,在图11所示状态下,风扇140的转动轴被风扇轴承支承。
图12是从正面侧观察风扇轴承180时的图。如图12所示,风扇轴承180包括风扇轴承箱体181和球体182,该球体182被收容在风扇轴承箱体181的内部。球体182能在风扇轴承箱体181的内部转动。球体182上形成有通过球体182中心的孔183。如果球体182在风扇轴承箱体181的内部转动,则对应于球体182的转动,孔183的朝向发生变化。
当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图11)的主体100(图11)上取下风扇140时,如上所述,将风扇140向右下方向拉出。如果以这种方式将风扇140从主体100内拉出,则风扇140的转动轴141也从风扇轴承箱体181的球体182向右下方向被抽出。当风扇140的转动轴141被抽出时,如图的12的(B)所示,球体182的孔183的右侧成为朝下方倾斜的状态。
这样,通过将风扇140朝右下方向拉出,风扇140的转动轴从风扇轴承180中被抽出,从而可以完整地将风扇140从主体100上取下。
对从主体100取下的风扇140进行清扫后,去除了霉菌、水滴和尘埃等,使其成为清洁状态。将清洗后的风扇140再次安装到主体100上。
当将风扇140再次安装到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主体100上时,将风扇140的转动轴141插入风扇轴承180的球体182的孔183。由于孔183在抽出风扇140的转动轴141时成为右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所以如果将风扇140的转动轴141从右下向左上方向插入,则转动轴141被插入球体182的孔183。
接着,将电动机150装回到主体100上,并通过电动机按压构件160或电动机按压构件170等电动机固定部来进行固定。而后,以如下方式将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到主体100上。
如图13所示,当将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到主体100上时,首先,将排水盘组件110的下端搭在主体100的下端上。此时,排水盘组件110下端的凹部196与主体100下端的端部边缘197接触。如果凹部196与端部边缘197接触,则主体100的端部边缘197嵌入凹部196,凹部196与端部边缘197组合后构成转动部。
接着,在排水盘组件110的下端搭在主体100下端的状态下,以由凹部196和端部边缘197构成的转动部为轴,转动排水盘组件110,以使排水盘组件110的上端接近主体100、并使排水盘组件110封闭开口部120。如果以这种方式转动排水盘组件110,则如图14所示,排水盘组件110左右方向中央部的爪191与主体100的突起192卡合。同时如图15所示,排水盘组件110左右端部的爪193与主体100的突起194卡合。
如果转动排水盘组件110,使排水盘组件110封闭主体100的开口部120(图13),则排水盘组件110的上端中央部被临时固定部108a固定在主体100上。此外,将排水盘组件110的螺钉固定部195(图5)配置到主体100上。在螺钉固定部195用螺钉将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固定在主体100上。
在将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固定在主体100上的期间,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与主体100卡合,排水盘组件110上端的中央部被临时固定部108a固定在主体100上。因此,作业者即使不用手支承排水盘组件110,也可以防止排水盘组件110从主体100上落下、或排水盘组件110与主体100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移。
在以这种方式将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到主体100上之后,再将左盖103和右盖104安装到主体100上。这样,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恢复原状。
如上所述,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包括主体100和排水盘组件110。主体100收容风扇140。排水盘组件110能拆装地安装在主体100上,并包括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和承露构件117,所述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形成吹出口113,所述吹出口113用于吹出由风扇140送出的空气。主体100上形成有用于从主体100内取出风扇140的开口部120。排水盘组件110以吹出口113与主体100的开口部120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00上。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包括:上壁部118,配置在吹出口113的上方;以及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配置在吹出口的下方。
在这种结构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中,当把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到主体100上时,主体100的开口部120被排水盘组件110封闭。当从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上取下风扇140时,首先,从主体100上取下排水盘组件110。通过取下排水盘组件110,形成吹出口113的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和承露构件117也从主体100上被取下。由于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形成吹出口113,并具有配置在吹出口113上方的上壁部118、以及配置在吹出口113下方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所以通过从主体100上取下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的排水盘组件110,整个吹出口113的周向边缘部被取下,上述吹出口113的周向边缘部包括配置在吹出口113上方的上壁部118、以及配置在吹出口113下方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此外,通过从主体100上取下排水盘组件110,承露构件117也被取下。通过从主体100上取下排水盘组件110,主体100的开口部120敞开。
这样,由于排水盘组件110包括配置在吹出口113上方的上壁部118、以及配置在吹出口113下方的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如果取下了排水盘组件110,则整个吹出口113的周向边缘部和承露构件117也被取下,所以与仅取下由吹出口113前方侧的横百叶板111和排水盘构成的组件、或吹出口后方突出部112中任意一个的情况相比,可以充分扩大开口部120。例如,可以不必为确保开口部120的大小而降低热交换器130的高度。与降低热交换器130高度的情况相比,通过充分加大热交换器130的高度,可以保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此外,也可以不调整热交换器130的形状。此外,当取下风扇140时,不必为确保开口部120的大小而使热交换器130抬起。这样,通过使排水盘组件110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并从主体100取下排水盘组件110,可以使主体100的开口部120敞开得足够大,从而可以容易地将风扇140从开口部120取出。
由此,可以提供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不限制热交换器130的形状、且不移动热交换器130就能装拆风扇140。
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中,排水盘组件110包括横百叶板111和纵百叶板115。横百叶板111用于使吹出口113敞开或封闭吹出口113。横百叶板111和纵百叶板115改变由风扇140从吹出口113向主体100外部送出的空气的朝向。
由此,可以相对于主体100同时拆装配置在吹出口113周围的横百叶板111和纵百叶板115。由于可以从主体100上同时取下配置在吹出口113周围的构件,所以容易确保从主体100上取下风扇140所需要的空间。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包括收容在主体100内的热交换器130。主体100的下部形成有主体100的开口部120。热交换器130包括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和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的上端和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配置成上端相互接触、下端分开。风扇140配置成夹在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和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之间。
这样,由于第一热交换器部的下端和第二热交换器部的下端之间分开,所以容易将风扇140从热交换器130下方的开口部120抽出。此外,由于前方侧热交换器部131的上端和后方侧热交换器部132的上端相互接触,所以可以保持热交换效率,并且可以使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小型化。
此外,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包括驱动风扇140的电动机150、以及电动机按压构件160或电动机按压构件170。电动机按压构件160、170将电动机150固定在主体100的上部。此外,可以解除电动机按压构件160、170相对于主体100对电动机150的固定。
这样,在取出风扇140的作业期间,利用电动机按压构件160或电动机按压构件170将重量大的电动机150固定在主体100上,从而可以防止电动机150落下。此外,通过解除相对于主体100对电动机150的固定,可以连同电动机150一起取下风扇140。由于连同电动机150一起取下风扇140,所以不需要在风扇140与电动机150之间设置间隙,从而可以减小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的宽度。而且,电动机150与轴的安装部分不易产生故障。
此外,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包括下部卡合部、螺钉固定部195和转动部。下部卡合部用于使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与主体100卡合。螺钉固定部195用于将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固定在主体100上。转动部用于使排水盘组件110以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为中心转动。
下部卡合部包括:突起192、194,配置在主体100上;以及爪191、193,配置在排水盘组件110上并与突起192、194卡合。转动部包括:端部边缘197,配置在主体100上;以及凹部196,配置在排水盘组件110上、并与端部边缘197组合来构成转动部。
当从主体100上取下排水盘组件110并对风扇140进行清扫后、再将排水盘组件110安装到主体100上时,进行如下动作。首先,组合端部边缘197和凹部196来构成转动部。由此,使排水盘组件110能够以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为中心转动。接着,使排水盘组件110以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为中心转动。在转动后的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上,使排水盘组件110的爪191、193与主体100的突起192、194卡合。如果突起192、194与爪191、193卡合,则在下部卡合部中主体100与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卡合。这样,可以使排水盘组件110以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为中心转动。接着,使排水盘组件110以排水盘组件110的下部为中心转动。此外,使转动后的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固定在主体100上。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通过在螺钉固定部195进行螺钉固定而被固定在主体100上。
这样,可以容易地把从主体100取下的排水盘组件110,再次安装到主体100上。
另外,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中,由于在螺钉固定部195对排水盘组件110上部进行螺钉固定期间,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在临时固定部108a被主体100支承,所以即使作业者不用手支承排水盘组件110,也可以防止排水盘组件110从主体100上落下、或排水盘组件110与主体100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移。
如果不具备主体100的临时固定部108a,则在螺钉固定部195对排水盘组件110上部进行螺钉固定期间,作业者需要用手支承排水盘组件110,以防排水盘组件110脱离主体100而落下。但是,通过例如使下部卡合部的突起192、194和爪191、193能进行牢固固定,以便作业者即使不用手支承排水盘组件110,排水盘组件110也不会从主体100上落下,即使不具备临时固定部108a也可以防止排水盘组件110落下。
此外,在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中,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通过在螺钉固定部195进行螺钉固定而被固定在主体100上,但上部固定部也可以利用螺钉固定以外的固定方法,将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固定在主体100上。例如,上部固定部也可以与下部卡合部同样、由突起以及与突起卡合的爪构成。这样,通过由突起以及与突起卡合的爪构成上部固定部,与螺钉固定相比,可以更容易地将排水盘组件110的上部固定在主体100上。
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全部为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性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而是由权利要求所表示的范围,并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内容以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变形。

Claims (5)

1.一种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140);
第一箱体(100),以覆盖所述风扇(140)的前方下部以外的部分的方式收容所述风扇(140);以及
第二箱体(110),能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且具有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和排水盘(117),所述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形成吹出口(113),所述吹出口(113)用于吹出由所述风扇(140)送出的空气,
所述第一箱体(100)上形成有用于从所述第一箱体(100)中取出所述风扇(140)的开口部(120),
所述第二箱体(110)以所述吹出口(113)与所述第一箱体(100)的开口部(120)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
所述吹出口周向边缘部(114)包括:上壁部(118),配置在所述吹出口(113)的上方;以及下壁部(112),配置在所述吹出口(11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110)包括吹出口开关构件(111)和风向变更构件(111、115),所述吹出口开关构件(111)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吹出口(113),所述风向变更构件(111、115)用于改变由所述风扇(140)从所述吹出口(113)向所述第一箱体(100)外部送出的空气的朝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包括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100)内的热交换器(130),
所述第一箱体(100)的所述开口部(120)形成在所述第一箱体(100)的下部,
所述热交换器(130)包括第一热交换器部(131)和第二热交换器部(132),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部(13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部(132)配置成上端相互接触、下端分开,
所述风扇(140)配置成夹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部(13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部(1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机(150),用于驱动所述风扇(140);以及
电动机固定部(160、170),用于将所述电动机(150)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
所述电动机固定部(160、170)将所述电动机(150)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的固定状态能够被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卡合部(191、192、193、194),用于使所述第二箱体(110)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箱体(100)卡合;
上部固定部(195),用于将所述第二箱体(110)的上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以及
转动部(196、197),用于使所述第二箱体(110)以所述第二箱体(110)的下部为中心转动,
所述下部卡合部(191、192、193、194)包括:第一突起(192、194),配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以及第二突起(191、193),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10)上并与所述第一突起(192、194)卡合,
所述转动部(196、197)包括:第一转动部构成部(197),配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00)上;以及第二转动部构成部(196),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10)上、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构成部(197)组合构成所述转动部(196、197)。
CN201080036651.6A 2009-08-19 2010-06-28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Active CN102472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9819A JP4698747B2 (ja) 2009-08-19 2009-08-19 壁掛け形空気調和機
JP2009-189819 2009-08-19
PCT/JP2010/060949 WO2011021440A1 (ja) 2009-08-19 2010-06-28 壁掛け形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2508A CN102472508A (zh) 2012-05-23
CN102472508B true CN102472508B (zh) 2014-09-03

Family

ID=4360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6651.6A Active CN102472508B (zh) 2009-08-19 2010-06-28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97542B2 (zh)
EP (1) EP2469194B1 (zh)
JP (1) JP4698747B2 (zh)
CN (1) CN102472508B (zh)
MY (1) MY157235A (zh)
SG (1) SG177714A1 (zh)
WO (1) WO20110214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482B (zh) * 2010-04-02 2012-1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2313346B (zh) * 2010-06-29 2015-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KR102076660B1 (ko) * 2012-06-21 2020-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678952B2 (ja) * 2012-12-28 2015-03-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KR101579221B1 (ko) * 2013-07-23 2015-1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상기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의 냉매관을 연결하는 방법
KR102149736B1 (ko) * 2013-08-09 2020-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20150125134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Jin Yih Shyang Enterprise Co., Ltd. Heat-resistant electric heater
JP1523282S (zh) * 2014-04-04 2015-05-11
WO2016067408A1 (ja) * 2014-10-30 2016-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DE102014116690A1 (de) * 2014-11-14 2016-05-19 Caradon Stelrad B.V. Heizvorrichtung mit einer Ventilatoreinheit sowie ein Verfahren zu dessen Anbringung
KR101900484B1 (ko) * 2015-01-23 2018-09-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AU2015389069B2 (en) * 2015-03-31 2018-07-26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U2015388526B2 (en) * 2015-03-31 2018-07-26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U2015388527B2 (en) * 2015-03-31 2018-07-26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WO2016154952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338105B (zh) * 2015-07-08 2020-04-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吸气装置以及吸气方法
CN107949752A (zh) * 2015-08-21 2018-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JP6633345B2 (ja) * 2015-10-23 2020-0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123289B (zh) * 2016-06-29 2022-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5928078B (zh) * 2016-06-30 2019-10-1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16472B (zh) * 2016-07-12 2022-04-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装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123292B (zh) * 2016-08-23 2022-03-0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底座结构
CN106123275B (zh) * 2016-08-23 2022-05-1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369786B (zh) * 2016-10-24 2022-01-2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062390B (zh) * 2017-01-22 2020-08-1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007807B (zh) * 2017-01-25 2022-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6719658B2 (ja) * 2017-04-05 2020-07-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7101278B (zh) 2017-06-21 2019-06-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588519B (zh) 2017-09-21 2024-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274303B (zh) * 2018-03-15 2023-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拆卸方法
CN110274380A (zh) * 2018-03-15 2019-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9263310U (zh) * 2018-12-29 2019-08-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US11913666B2 (en) 2018-12-29 2024-02-27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US10511001B1 (en) * 2019-03-18 2019-12-17 Sinexcel Inc. Compact battery-bas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O2023103117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5616B (en) * 1981-10-21 1986-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S58172717A (ja) * 1982-04-01 1983-10-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マスタ−スレ−ブマニプレ−タの制御方式
JPS58172717U (ja) 1982-05-12 1983-11-18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JPH073295B2 (ja) * 1989-12-29 1995-01-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3554354B2 (ja) * 1994-03-25 2004-08-1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3121505B2 (ja) * 1994-11-02 2001-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3258901B2 (ja) * 1996-04-03 2002-02-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H10137698A (ja) 1996-11-06 1998-05-26 Masayuki Matsuoka 空調機内の洗浄装置並び送風ファン着脱装置及び送 風ファン着脱出入口及び送風ファン誘導装置及び車 輪付き送風ファン及び該誘導装置
JP2001041493A (ja) * 1999-07-30 2001-0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1221497A (ja) * 2000-02-04 2001-08-1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202119A (ja) * 2002-01-08 2003-07-1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3846315B2 (ja) * 2002-01-18 2006-11-1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2004020151A (ja) * 2002-06-20 2004-01-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4190991A (ja) * 2002-12-13 2004-07-0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8082566A (ja) * 2006-09-26 2008-04-1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WO2008062649A1 (en) * 2006-11-22 2008-05-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4580419B2 (ja) * 2007-11-02 2010-1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9194A1 (en) 2012-06-27
JP4698747B2 (ja) 2011-06-08
EP2469194A4 (en) 2013-12-18
US20120135674A1 (en) 2012-05-31
JP2011043253A (ja) 2011-03-03
CN102472508A (zh) 2012-05-23
EP2469194B1 (en) 2014-10-29
SG177714A1 (en) 2012-02-28
US9297542B2 (en) 2016-03-29
MY157235A (en) 2016-05-13
WO2011021440A1 (ja)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508B (zh) 壁挂式空气调节机
CN107514696B (zh) 立式空调器
CN102245975A (zh) 天花板埋入型空调室内机
CN101896774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4033957A (zh) 吊顶型空气调节装置
CN113784593A (zh) 一种拼装式散热柜及其工作方法
JP5909069B2 (ja) 天井埋込み型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ドレンパン清浄方法
JP6650303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WO2015114738A1 (ja) 空気清浄機
WO2016162977A1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19671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7113859A (ja) 空気調和機
JP5542616B2 (ja) 天吊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05423430A (zh) 空调器
CN101122404B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JP2013011412A (ja) 空気調和機の抗菌剤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202328670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防尘装置
CN220793934U (zh) 一种双风道冷却塔
JP2007183079A (ja) 空気調節装置並びにその排気管の開閉弁取付方法
CN2126155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散热风扇
JP433854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3029224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4335614B2 (ja) 集塵機用フイルター取付装置
JPH11118222A (ja) 換気装置
JP2010117104A (ja) 空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