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2069B -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2069B
CN102442069B CN201110288724.7A CN201110288724A CN102442069B CN 102442069 B CN102442069 B CN 102442069B CN 201110288724 A CN201110288724 A CN 201110288724A CN 102442069 B CN102442069 B CN 102442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collection receptacle
recess
absorp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87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2069A (zh
Inventor
田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42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2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2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2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28Closed waste ink coll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回收液体的液体回收容器,以及具备该液体回收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回收被排出的墨水的废墨罐(28)具备:具有收纳并吸收被排出的墨水的收纳部(41)的墨水吸收件(30)、对墨水吸收件(30)内作用吸引力的凹部(33)、以及配置于比凹部(33)靠近于收纳部(41)的位置的、在墨水吸收件(30)内作用加压力的凹部(37)。

Description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收纳液体的液体回收容器以及具备该液体回收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从形成于液体喷射头的喷嘴开口向目标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广泛地公知有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仅称“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通常,目的在于抑制变稠的墨水(液体)导致的喷嘴开口的堵塞、以及混入记录头(液体喷射头)内的墨水中的气泡、尘埃的排出等,将变稠的墨水作为废墨(液体)从记录头内强制地吸引并排出,进行所谓的清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废墨罐可装卸地设置于打印机的内部。并且,通过清洗而从记录头内强制地被吸引的废墨,经由作为液体流路而发挥功能的挠性管,被排出到配置于打印机内的规定位置的废墨罐(液体回收体),并且被在该废墨罐内收纳的废墨吸收件(液体吸收件)吸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6757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中,收纳于废墨罐内的废墨吸收件吸收废墨。并且,被废墨吸收件吸收的废墨,在重力的作用下易于朝废墨吸收件的下方浸透,并且难以从被排出的位置朝水平方向、上方进行浸透。因此,废墨不均衡地存在于废墨吸收件的靠近下方的部分,不能使废墨分散于废墨吸收件的整个区域,担心废墨吸收件不能充分地吸收废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回收液体的液体回收容器以及具有该液体回收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是能够回收被排出的液体的液体回收容器,具备:液体吸收件,其具有收纳并吸收被排出的所述液体的收纳部;吸引作用部,其对所述液体吸收件内作用吸引力;以及加压作用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吸引作用部更靠近所述收纳部的位置,且对所述液体吸收件内作用加压力。
根据上述结构,当加压作用部向液体吸收件作用加压力时,会辅助基于吸引作用部的液体在收纳部的扩散。其结果是,由于在液体吸收件中液体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扩大,故液体吸收件能够充分地吸收液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中,所述加压力辅助使所述液体朝接近所述吸引作用部的方向的浸透力。
根据上述结构,当向液体吸收件内作用加压力时,由于液体朝接近吸引作用部的方向扩散,故能够辅助基于吸引作用部的液体在收纳部的扩散。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中,所述吸引作用部以及所述加压作用部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吸收件的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位置。
基于吸引作用部的吸引力的作用,在远离吸引作用部一侧较弱,在接近吸引作用部一侧变强。另外,基于加压作用部的加压力的作用,在接近加压作用部一侧较强,在远离加压作用部一侧变弱。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较强的加压力对远离吸引作用部的、难以作用吸引力的液体进行作用,较弱的加压力对接近吸引作用部的、易于作用吸引力的液体进行作用,故能够整体上进行浸透。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中,所述吸引作用部的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大于等于所述加压作用部的高度位置。
与铅垂下方和水平方向相比,液体难以朝铅垂上方扩散。然而,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吸引力从吸引作用部朝铅垂上方作用于被收纳在收纳部中的液体,故液体在液体吸收件内朝铅垂上方扩散。因此,由于在液体吸收件中收纳液体的区域被扩大,故液体吸收件能够充分地吸收液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中,所述吸引作用部以及所述加压作用部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吸收件的水平方向两侧的侧面。
与铅垂下方相比,液体难以朝水平方向扩散。然而,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吸引力从吸引作用部朝水平方向作用于被收纳在收纳部中的液体,故液体在液体吸收件内朝水平方向扩散。因此,由于在液体吸收件中收纳液体的区域被放大,故液体吸收件能够充分地吸收液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中,所述加压作用部从铅垂下方对所述收纳部作用加压力,并且所述吸引作用部在比所述加压作用部靠上方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对所述收纳部作用吸引力。
根据上述结构,当从加压作用部对收纳部从铅垂下方作用加压力时,收纳在收纳部中的液体朝铅垂上方扩散。并且,当吸引作用部对该扩散的液体朝水平方向作用吸引力时,液体朝水平方向扩散。其结果是,由于在液体吸收件中液体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扩大,故液体吸收件能够充分地吸收液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回收容器中,所述加压作用部对所述收纳部中与所述吸引作用部相对的部分附近作用加压力。
根据上述结构,当加压作用部对收纳部从铅垂下方作用加压力时,在收纳部,液体从与吸引作用部相反的部分附近朝铅垂上方扩散。并且,当吸引作用部对该扩散的液体朝水平方向作用吸引力时,液体在液体吸收件的加压作用部与吸引作用部之间遍及广泛的范围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放大。因此,液体吸收件能够充分地吸收液体。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向目标喷射液体;所述结构的液体回收容器;排出部,其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吸引所述液体并向所述液体回收容器排出;吸引单元,其对所述液体回收容器施加吸引力;以及加压单元,其对所述液体回收容器施加加压力。
根据上述结构,得到与所述液体回收容器的发明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部分截断剖视图。
图2中,(a)是从前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b)是从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中,(a)是表示在墨水吸收件刚收纳废墨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表示废墨从(a)所示的状态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c)是表示废墨从(b)所示的状态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d)是表示废墨从(c)所示的状态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中,(a)是从正面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b)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中,(a)是表示在墨水吸收件刚收纳废墨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表示废墨从(a)所示的状态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c)是表示废墨从(b)所示的状态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d)是表示废墨从(c)所示的状态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的维护单元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21...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5...作为液体接受部的帽,28...作为液体回收容器的废墨罐,30...作为液体吸收件的墨水吸收件,33...作为吸引作用部的凹部,37...作为加压作用部的凹部,41...收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作为可装卸液体回收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情况,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为在图1中箭头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11,具有俯视为矩形状的框架12。在框架12内朝左右方向延伸配置支承台13,并且在该支承台13上,记录用纸P利用具有供纸马达14的供纸机构从后方侧向前方侧被供给输送。另外,在框架12内的支承台13的上方,架设有与该支承台13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引导轴15。
滑架16沿着引导轴15的轴线方向(左右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被支承于引导轴15。另外,在框架12内的后面,驱动带轮17以及从动带轮18可旋转地被支承于与引导轴15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驱动带轮17与形成为使滑架16往复移动时的驱动源的滑架马达19连结,并且在这一对带轮17、18之间,悬挂安装有固定滑架16的正时带20。由此,滑架16利用滑架马达19的驱动,被引导轴15引导并且经由正时带20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如图1所示,在滑架16的下表面,设置有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1。另外,在滑架16上可装卸地搭载有用于向记录头21供给作为液体的墨水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墨水盒23。这些各墨水盒23,与在构成在记录头21的下表面的喷嘴形成面21a(参照图2)形成的多个喷嘴开口列(省略图示)分别独立地对应,并且经由形成于记录头21内的墨水流路(省略图示)向对应的喷嘴列分别独立地供给墨水。
另外,框架12内的一端部(在图1中为右端部),即在记录用纸P到达不了的非打印区域,设置有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HP,该起始位置HP是在打印机11的电源关闭时或维护记录头21的情况下用于供滑架16停留的维护位置。并且,在该起始位置HP的下方的位置,为了良好地维持从记录头21向记录用纸P的墨水的喷射,设置有进行各种的维护动作的维护单元24。
维护单元24具备:供废墨从记录头21的喷嘴排出的作为液体接受部的帽25;与该帽25连接的排出管26;通过排出管26吸引帽25内的吸引泵27;以及用于使帽25进行升降的升降装置(省略图示)。并且,在滑架16移动到起始位置HP的状态下,在帽25根据升降装置的驱动而上升了的情况下,帽25以包围各喷嘴列的状态抵接于记录头21的下表面亦即喷嘴形成面21a。另外,在帽25抵接于记录头21的喷嘴形成面21a的状态下吸引泵27驱动了的情况下,在帽25内积蓄负压,墨水从记录头21的喷嘴内被吸引,从而被回收到液体回收容器的废墨罐2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帽25、排出管26、以及吸引泵27一并称为排出部。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废墨罐28具备形成为近似箱体形状的罐主体29,并且在该罐主体29的内部,作为由多孔质体构成的平板状的4个液体吸收件的墨水吸收件30在上下方向层叠地被收纳。这些的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从上侧起第二个的墨水吸收件30的侧面形成有凹部31。并且,排出管26的下游端,经由形成于罐主体29的侧面的贯通孔32,插入到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1。从排出管26的下游端排出的墨水被排出到凹部31。
此外,在收纳于罐主体29的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最上方侧的墨水吸收件30,在与形成有凹部31的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形成有凹部33。凹部33从上方观察在墨水吸收件30的上表面的对角线方向与凹部31对置。另外,从减压泵34延伸的减压管35的前端部,经由形成于罐主体29的侧面的贯通孔36,被插入到该凹部33。并且,在减压泵34驱动的情况下,空气通过减压管35从罐主体29内的墨水吸收件30被吸引。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3作为对墨水吸收件30内作用吸引力的吸引作用部而发挥功能。此外,减压泵34与减压管35成为吸引单元,贯通孔36成为连接吸引单元与罐主体29的连接部。
另外,在该墨水吸收件30,在与形成有凹部33的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形成有凹部37。并且,从加压泵38延伸的加压管39的前端部经由形成于罐主体29的侧面的贯通孔40插入到凹部37。并且,在驱动加压泵38的情况下,通过加压管39向罐主体29内的墨水吸收件30压送空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7作为向墨水吸收件30内作用加压力的加压作用部而发挥功能。另外,加压泵38与加压管39成为加压单元,贯通孔40成为连接加压单元与罐主体29的连接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3与凹部37,沿铅垂方向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形成于墨水吸收件30的水平方向两侧的侧面。并且,向墨水吸收件30作用加压力,以使废墨朝向与从凹部37使废墨扩散的方向相同方向的水平方向扩散。此时,从排出管26向墨水吸收件30排出的墨水,受到重力与墨水吸收件30所具有的浸透力、来自减压管35侧的吸引力、以及来自加压管39侧的加压力而扩散。另外,凹部31与凹部37在墨水吸收件30的相同的侧面侧,形成于沿上下方向邻接的位置。
另外,在减压管35的前端部与凹部33的内表面之间确保有若干的间隙。因此,即便减压泵34通过减压管35吸引墨水吸收件30,也能避免废墨通过减压管35被吸入到减压泵34。
接下来,针对如所述那样构成的打印机11的作用,特别是着眼于向废墨罐28排出的废墨遍及墨水吸收件30的整个区域进行扩散时的作用,在以下进行说明。此外,在作用的说明时,省略排出管26、凹部31、减压管35、凹部33、加压管39、以及凹部37。
那么,当维护单元24对记录头21实行维护动作时,废墨从帽25内通过排出管26排出到墨水吸收件30的图3(a)所示的靠右上的部分。于是,向墨水吸收件30排出的废墨,从墨水吸收件30受到毛细管力的作用,从而在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1的内表面扩散并被吸收,形成废墨的收纳部4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吸收件30的废墨的收纳部41,例如示出为废墨从排出管26在墨水吸收件30开始进行扩散后经过30秒左右的时间,墨水吸收件30收纳废墨的区域。并且,如图2(a)所示,收纳部41位于比凹部33靠下方。另外,凹部37配置于比凹部33接近于收纳部41的位置。
在此,在不驱动减压泵34的情况下,该收纳部41所包含的废墨,如在图3(b)中虚线所示朝水平方向扩散。此外,在图3(b)虽表示了废墨朝水平方向扩散的区域,但这是为了易于理解附图。实际上,废墨不仅是朝水平方向也朝铅垂下方扩散。另外,在图3(b)中虽在左右表示废墨不进行扩散的区域,但实际上,墨水吸收件30的废墨的收纳部41,以遍及墨水吸收件30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沿水平细长地延伸的方式进行扩散。并且,该扩散从数小时到数日缓慢地进行。在该情况下,在墨水吸收件30的废墨的扩散的区域41a,以从右侧向左侧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废墨量的坡度。
另外,废墨虽然比朝下方的浸透和朝水平方向的浸透量少,但朝上方也进行浸透。在该情况下,在废墨的量相对多的部分,易于自然地产生朝向铅垂上方的废墨的扩散。另外,在废墨量相对少的部分,难以自然地产生朝向铅垂上方的废墨的扩散。其结果是,墨水吸收件30,在接近于收纳部41的图3(c)所示的右上端部,废墨充分地进行浸透,另外在在水平方向以及高度方向远离收纳部41的部分的图3(c)所示的左上端部,废墨几乎不进行浸透。即,如图3(c)中虚线所示,在墨水吸收件30的靠上端的部分,废墨以朝向远离收纳部41的方向形成向下坡度的方式,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
接下来,当以所述的状态驱动减压泵34时,在墨水吸收件30,吸引力水平地作用于图3(d)所示的左上端部。于是,作用于墨水吸收件30的吸引力,也对墨水吸收件30包含的废墨进行作用。因此,废墨如图3(d)中虚线所示,从收纳部41朝向左端部在墨水吸收件30内扩散。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凹部33设置于比收纳部41靠上侧,故减压泵34促进朝铅垂上方的废墨的扩散。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减压泵34后驱动加压泵38。于是,在墨水吸收件30,加压力水平地作用于图3(d)所示的右上端部。并且,在墨水吸收件30的靠近上端的部分浸透的废墨,从凹部37侧朝向凹部33侧沿水平方向进行扩散。在此,来自减压泵34的吸引力较大地作用于浸透到远离收纳部41的部分的图3(d)所示的左上端部的废墨。另外,来自减压泵34的吸引力难以作用于浸透到与收纳部41接近的部分的图3(d)所示的右上端部。但是,在从收纳部41与凹部33接近的方向上,从加压泵38对浸透到与收纳部41接近的部分的废墨作用加压力。因此,加压泵38辅助减压泵34在墨水吸收件30的靠近上端的部分使废墨在水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进行扩散。此外,从收纳部41接近凹部33的方向,不是意味着仅从收纳部41朝向凹部33直线地延伸的方向,意味着从收纳部41朝向与凹部33的距离变小的位置的方向。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当加压力对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7进行作用时,辅助基于减压泵34的在收纳部41的废墨的扩散。其结果是,由于在墨水吸收件30中,废墨进行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扩大,故墨水吸收件30能够充分地吸收废墨。
(2)由于对远离凹部33的吸引力难以作用的废墨作用较强的加压力,对靠近凹部33的吸引力易于作用的废墨作用较弱的加压力,故能够使废墨浸透到墨水吸收件30的整体。
(3),由于加压力从加压泵38朝水平方向对收纳于收纳部41的废墨进行作用,故废墨在墨水吸收件30内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在该情况下,朝水平方向的废墨的扩散,被从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3在墨水吸收件30内朝水平方向作用的吸引力辅助。因此,由于在墨水吸收件30中废墨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扩大,故墨水吸收件30能够充分地吸收废墨。
上述第1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那样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凹部31以及凹部33也可以配置为在墨水吸收件30的上表面的长边方向对置。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3的高度位置和凹部37的高度位置也可以相互不同。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凹部31也可以形成于层叠的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最上侧的墨水吸收件30的侧面。在该情况下,凹部31以及凹部37也可以通过平面错开地配置来形成为相同的高度。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凹部31也可以形成于层叠的墨水吸收件30的高度方向的正中靠下侧。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5以及图6,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相对于罐主体29的排出管26、减压管35以及加压管39的连接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由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并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纳于形成大致箱体状的罐主体29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的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从上方侧起第三个的墨水吸收件30的侧面形成有凹部31。并且,排出管26的前端部经由形成于罐主体29的侧面的贯通孔32,插入到该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1。另外,在收纳于罐主体29的多个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最下方侧的墨水吸收件30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37。并且,加压管39的前端部经由形成于罐主体29的底面的贯通孔40,插入到该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7。另外,在收纳于罐主体29的多个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最上方的墨水吸收件30的侧面形成有凹部33。并且,减压管35的前端部经由形成于罐主体29的侧面的贯通孔36,插入到该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3位于比凹部37靠上方位置。
并且,当维护单元24对记录头21实行维护动作时,废墨从帽25内通过排出管26排出到墨水吸收件30的图6(a)所示的靠近右下的部分。于是,向墨水吸收件30排出的废墨,从墨水吸收件30受到毛细管力的作用,从而在墨水吸收件30进行扩散并被吸收,形成废墨的收纳部41。并且,如图5(a)所示,收纳部41位于比凹部33靠下方。另外,凹部37配置于比凹部33更接近收纳部41的位置。
在此,在不驱动减压泵34的情况下,该收纳部41所包含的废墨,如在图6(b)中虚线所示朝水平方向扩散。此外,在图6(b)虽表示了废墨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的区域,但这是为了易于理解附图。实际上,废墨不仅朝水平方向扩散也朝铅垂下方扩散。另外,在图6(b)中虽在左右示出了废墨不扩散的区域,但实际上,墨水吸收件30的废墨的收纳部41,以遍及墨水吸收件30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沿水平细长地延伸的方式进行扩散。在该情况下,在墨水吸收件30的扩散了废墨的区域41a,以从图6(b)的右侧向左侧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废墨量的坡度。
接着,在废墨在墨水吸收件30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的状态下驱动加压泵38。并且,在墨水吸收件30,加压力对图6(c)中的墨水吸收件30的右下端部进行作用。于是,对墨水吸收件30进行作用的加压力,对墨水吸收件30所包含的废墨也进行作用。因此,利用实线表示的废墨,如图6(c)中虚线所示,在墨水吸收件30内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
在此,墨水吸收件30的废墨的扩散的区域41a,在与收纳部41相对接近地配置的部分,伴随着加压泵38的驱动,废墨通过墨水吸收件30朝铅垂上方较大地进行扩散。另外,墨水吸收件30的废墨进行扩散的区域41a,在与收纳部41相对分离地配置的部分,在加压泵38的驱动时加压力难以进行作用。因此,如在图6(c)中虚线所示,废墨以朝向远离收纳部41的方向形成向下坡度的方式,在墨水吸收件30的靠近上端的部分抵抗重力而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
接下来,当以所述状态驱动减压泵34时,在墨水吸收件30,吸引力对图6(d)所示的左上端部朝水平方向进行作用。于是,对墨水吸收件30进行作用的吸引力,也对墨水吸收件30所包含的废墨进行作用。因此,利用实线表示的废墨,如图6(d)中虚线所示,以远离收纳部41的方式在墨水吸收件30内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
在此,废墨以朝向远离收纳部41的方向形成向下坡度的方式,在墨水吸收件30的来自减压泵34的吸引力作用的靠近上端的部分进行扩散。因此,当该废墨在墨水吸收件30朝向凹部33侧沿水平方向进行扩散时,在墨水吸收件30的靠近上端的部分,废墨遍及水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进行扩散。其结果是,墨水吸收件30遍及广泛的范围吸收废墨。由此,墨水吸收件30能够高效地保持废墨。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1)、(2)的基础上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4)当从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7在收纳部41从铅垂下方作用加压力时,收纳于收纳部41的废墨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并且,当对该扩散的废墨从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3朝水平方向作用吸引力时,废墨朝水平方向进行扩散。其结果是,由于在墨水吸收件30中废墨进行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扩大,故墨水吸收件30能够充分地吸收废墨。
(5)当在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7从加压泵38对收纳部41从铅垂下方作用加压力时,废墨从收纳部41朝铅垂上方进行扩散。并且,当对该扩散的废墨从墨水吸收件30的凹部33朝水平方向作用吸引力时,在墨水吸收件30,废墨在凹部37与凹部33之间遍及广泛的范围进行浸透并扩散的区域被放大。因此,墨水吸收件30能够充分地吸收废墨。
此外,上述第2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那样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凹部31以及凹部33也可以配置为,在墨水吸收件30的上表面的长边方向对置。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加压管39也可以插入到罐主体29的底面的大致中央的部分。优选加压管39处于图5中罐主体29的底面的中央的右侧。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将加压管39插入到罐主体29的侧面的基础上,由加压泵38向收纳部41朝铅垂上方作用加压力。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减压管35也可以构成为,在墨水吸收件30朝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那样的其它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同时开始加压泵38的加压动作与减压泵34的减压动作。另外,加压泵38也可以在使废墨在墨水吸收件30扩散途中进行驱动,也可以在废墨向墨水吸收件30排出之后立即进行驱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加压泵38也可以通过减压管35将从罐主体29内吸引的空气加压供给到罐主体29内。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加压泵38兼用作减压泵。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凹部33也可以形成于层叠的墨水吸收件30中的、位于最上侧的墨水吸收件30以外的其他的墨水吸收件30的侧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连接帽25与吸引泵27的排出管26的中途位置设置切换阀51,在该切换阀51连接减压管35。在该情况下,切换阀51通过切换相对于帽25以及减压管35的吸引泵27的连通状态,能够将吸引泵27兼用作减压泵34。另外,吸引泵27也可以通过减压管35将从罐主体29内吸引的空气加压供给到罐主体29内。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吸引泵27兼用作加压泵以及减压泵。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可应用于具备喷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消耗装置。另外,液滴是指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呈线状的拖尾的状态。并且,此处所谓的液体,只要是液体消耗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物质呈液相时的状态即可,不仅可以是粘性高或者低的液状状态、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之类的流体状态、或者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了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形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的液体等。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举出以所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的墨水。此处,墨水是指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包括中性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流体组成物的墨水。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具体例,例如也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含有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滤光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活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使用而喷射作为试样的流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以及微量配合器等。此外,也可以采用:对时钟、照相机等精密机械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将用于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Claims (8)

1.一种液体回收容器,能够回收被排出的液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
液体吸收件,其吸收被排出的所述液体;
第1凹部,其形成在所述液体吸收件上,作为对所述液体吸收件内作用吸引力的吸引作用部而发挥功能;
第2凹部,其形成在所述液体吸收件上,作为收纳被排出的所述液体的收纳部而发挥功能;
第3凹部,其形成在所述液体吸收件上,配置于比所述吸引作用部更靠近所述收纳部的位置,作为对所述液体吸收件内作用加压力的加压作用部而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力辅助使所述液体朝接近所述吸引作用部的方向的浸透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作用部以及所述加压作用部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吸收件的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作用部的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大于等于所述加压作用部的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作用部以及所述加压作用部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吸收件的水平方向两侧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作用部从铅垂下方对所述收纳部作用加压力,并且
所述吸引作用部在比所述加压作用部靠上方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对所述收纳部作用吸引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作用部对所述收纳部中与所述吸引作用部相反的部分附近作用加压力。
8.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头,其向目标喷射液体;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回收容器;
排出部,其从所述液体喷射头吸引所述液体并向所述液体回收容器排出;
吸引单元,其对所述液体回收容器施加吸引力;以及
加压单元,其对所述液体回收容器施加加压力。
CN201110288724.7A 2010-09-21 2011-09-19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2442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0514 2010-09-21
JP2010210514 2010-09-21
JP2011-136009 2011-06-20
JP2011136009A JP5923877B2 (ja) 2010-09-21 2011-06-20 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2069A CN102442069A (zh) 2012-05-09
CN102442069B true CN10244206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581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8724.7A Active CN102442069B (zh) 2010-09-21 2011-09-19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40348B2 (zh)
JP (1) JP5923877B2 (zh)
CN (1) CN102442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0653B2 (ja) * 2010-08-25 2015-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回収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5956279B2 (ja) * 2012-08-08 2016-07-2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気液分離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481177B2 (en) 2012-12-27 2016-11-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ink absorber, waste ink tank, an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device
JP5991194B2 (ja) * 2012-12-27 2016-09-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インク吸収体、廃インクタンク、液滴吐出装置
US9193165B2 (en) 2012-12-27 2015-11-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ink absorber, waste ink tank, an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device
JP6036419B2 (ja) 2013-03-14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インク吸収体、廃インクタンク、液滴吐出装置
JP6155747B2 (ja) * 2013-03-27 2017-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吸収体、液体タンク、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063078A (ja) * 2020-10-09 2022-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53103A1 (fr) * 2000-01-18 2001-07-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ouche d'encre, dispositif enregistreur a jet encre utilisant cette cartouch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e nettoyage pour tete enregistreuse du dispositif enregistreur
CN1974218A (zh) * 2005-11-30 2007-06-06 株式会社理光 维持恢复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087690A (zh) * 2004-12-22 2007-1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回收装置、中继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823365A (zh) * 2005-10-26 2010-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记录设备和场产生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9309A (ja) * 1996-10-24 1998-05-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廃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873014A (en) * 1998-01-08 1999-02-1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urging contaminants from a vacuum assisted image conditioning roll
JP3543699B2 (ja) * 1999-10-14 2004-07-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263591B1 (en) * 2000-01-25 2001-07-24 Victor M. La Porte Sports equipment drying container
JP2006159475A (ja) * 2004-12-03 2006-06-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廃インク処理機構
JP2006159792A (ja) * 2004-12-09 2006-06-22 Canon Inc 液体補給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857798B2 (ja) * 2005-03-17 2012-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8152273B2 (en) * 2005-06-30 2012-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aste ink absorbent member, and waste ink contain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waste ink absorbent member
JP2007160859A (ja) * 2005-12-16 2007-06-28 Canon Inc 気液分離部材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253419A (ja) * 2006-03-22 2007-10-04 Seiko Epson Corp 樹脂ケース、液体収容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7296757A (ja) 2006-04-28 2007-11-15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43413B2 (ja) * 2006-05-26 2013-07-24 スリーディー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3次元プリンターで材料を処理する装置と方法
US7690741B2 (en) * 2006-10-30 2010-04-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roducing ink into an ink cartridge
JP2008246787A (ja) * 2007-03-29 2008-10-16 Fujifilm Corp 溶媒吸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61644A (ja) * 2007-09-05 2009-03-26 Fujifilm Corp 溶媒回収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溶媒回収方法
JP2010042661A (ja) * 2008-06-17 2010-02-25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JP5322510B2 (ja) * 2008-06-19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液タンク
JP5332887B2 (ja) * 2009-05-11 2013-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
JP4725681B2 (ja) * 2010-06-04 2011-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53103A1 (fr) * 2000-01-18 2001-07-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ouche d'encre, dispositif enregistreur a jet encre utilisant cette cartouch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e nettoyage pour tete enregistreuse du dispositif enregistreur
CN101087690A (zh) * 2004-12-22 2007-1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回收装置、中继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823365A (zh) * 2005-10-26 2010-09-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记录设备和场产生单元
CN1974218A (zh) * 2005-11-30 2007-06-06 株式会社理光 维持恢复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2069A (zh) 2012-05-09
JP2012086551A (ja) 2012-05-10
US20120069086A1 (en) 2012-03-22
JP5923877B2 (ja) 2016-05-25
US8740348B2 (en) 201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2069B (zh)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1000528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device
CN102398424B (zh) 液体回收装置、液体喷射装置
JP20030807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896776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00045733A1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83011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11807007B2 (en) Capp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659156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503378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3895361A (zh) 废墨吸收体、废墨槽、液滴喷出装置
KR20060001713A (ko) 클리닝액 분사 수단을 갖는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잉크젯 프린터
CN103895356B (zh) 废墨吸收体、废墨槽、液滴喷出装置
JP6179989B2 (ja) 液体収容部、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回収方法
CN102442070B (zh) 液体回收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5343459B2 (ja) 脱泡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52650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025663A (ja)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0052337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572901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3173255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39403B2 (ja) 流路構造体、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2126044A (ja) キャップ、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058326A (ja) 脱泡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030209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