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286A -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286A
CN102431286A CN2011102528210A CN201110252821A CN102431286A CN 102431286 A CN102431286 A CN 102431286A CN 2011102528210 A CN2011102528210 A CN 2011102528210A CN 201110252821 A CN201110252821 A CN 201110252821A CN 102431286 A CN102431286 A CN 102431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e
data
unit
storage part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28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1286B (zh
Inventor
高桥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1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1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2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 G06K15/1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using ink jet print hea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从第1存储单元向第2存储单元写入结束回写的正确数据,而且即使回写处理中断,也可将结束回写的比较新的数据向第2存储单元写入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回写任务部根据更新标志F的标志值,将第2存储部的数据D交互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2个存储区域。此时,为了成为与回写数据量相应的计数值CT,进行计数器的计数处理。电源导通时,判定全部的计数器是否为回写结束值B(S110)。全部的计数器为回写结束值B的场合,若更新标志F=1,则向RAM的第1存储部写入第1存储区域的数据D(S130)。另一方面,若更新标志F=0,则向RAM的第1存储部写入第2存储区域的数据D(S140)。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包含打印装置的运转中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的数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存储并保存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2公开了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保存墨水残量的信息等的数据的打印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记录装置中,具备在记录头部搭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在墨水箱搭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公开了将墨水箱搭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拷贝到在记录头部搭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技术。在打印结束时、回复工作结束时等的进行了消耗墨水的工作的场合,同时改写墨水箱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记录头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因而,即使因数据写入中的墨水箱的装卸等的无意行为导致对墨水箱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改写失败,也可以由记录头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恢复墨水箱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每次结束1页面的打印时,运算墨水残量并将其向非易失性存储器(EEPROM)回写的打印装置。在断电命令输出的场合,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墨水残量的数据写入墨盒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
但是,从RAM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对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进行的数据回写在电源断开时进行,停电发生时或者电源插头拔下时,在到电源切断为止的短时间(例如具有二次电池功能的电容器的放电时间)中必须结束回写处理。该场合,数据的回写无法进行到最后,有可能发生非易失性存储器混入部分旧数据等的问题。
采用这样的可写入次数存在限制的EEPROM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构成的场合,数据的回写限制在输出断电命令时、墨盒更换时等,因此发生上述的问题。近年,也逐渐使用可写入次数实质上无限制程度的耐久性的FeRAM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该场合,逐次更新的墨水残量等的更新数据在RAM预先存储,可以以比RAM的写入频度少的写入频度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93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198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无意的电源切断时,从RAM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一个存储单元(第2存储单元)向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其他存储单元(第1存储单元)回写数据的场合,存在电力供给快速停止,从第2存储单元对第1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回写处理途中中断的情况。该场合,产生将到回写中断为止的新数据和未通过回写更新的前次旧数据相关联的错误数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保存的问题。例如,该新旧的数据的边界处于一个信息的途中的场合,该信息成为错误信息。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第1存储单元)保存错误数据的状态下若电源切断,则次回电源导通时,有根据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出的错误数据取得的例如墨水残量的信息不同于实际的墨水残量的情况。该场合,存在发生尽管墨水残量信息未成为墨水耗尽实际上却没有了墨水残量而在打印途中用完墨水,或者尽管实际残留有墨水却判定墨水耗尽而强制地停止打印工作的故障的问题。当然,除了墨水残量以外,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第1存储单元)保存了各种数据,因此,由错误数据引起的问题因数据种类而异。
本发明鉴于所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之一是提供可从第1存储单元向第2存储单元写入结束回写的正确数据,而且即使回写处理中断,也可将结束回写的比较新的数据向第2存储单元写入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的一个,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是一种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具备:打印控制单元,控制打印单元并取得由所述打印单元的工作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非易失性的第1存储单元,包含多个存储部,所述多个存储部存储包含所述打印关联信息的数据;第2存储单元,被写入所述存储部的数据;写入单元,向所述第2存储单元写入所述存储部的数据;第2存储单元,被写入所述打印控制单元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多个计数单元,与所述多个存储部对应设置;以及回写单元,进行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所述多个存储部的回写处理,并进行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作为与回写了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所述写入单元将与所述多个计数单元中计数值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第1存储单元的存储部的数据通过写入单元写入第2存储单元。打印控制单元控制打印单元,取得由打印单元的工作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通过将该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第2存储单元来更新数据。回写单元进行将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别回写到第1存储单元的多个存储部的回写处理,进行与此时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对应的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作为与回写了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其结果,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别回写到多个存储部。然后,写入单元进行写入时,将多个计数单元中计数值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所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即,即使回写中断的存储部存在,也可避免该存储部的回写途中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的情况。从而,可将结束回写的正确的数据从第1存储单元写入第2存储单元,而且即使回写处理中断,也可以将回写结束的比较新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第1存储单元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单元,所述写入单元在至少打印装置的电源接通时启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写入单元在至少打印装置的电源接通时启动。此时,写入单元将多个计数单元中计数值成为回写结束值的一个计数单元所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因而,可将回写结束的正确的数据从第1存储单元写入第2存储单元。即,可避免回写中断而有错误危险的数据回写到第2存储单元的情况。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回写单元使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所述多个存储部时的回写定时错开,进行所述回写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回写单元使将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多个存储部时的回写定时错开,进行回写处理。因而,多个存储部的数据中,存在例如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和不是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因此,可回写与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回写单元顺序变换所述多个存储部中作为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回写目的地的所述存储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回写单元顺序变换多个存储部中作为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回写目的地的所述存储部。因而,例如对多个存储部中的一个存储部的数据的回写中断的场合,与其他存储部对应的计数单元成为回写结束值,可从与该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回写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具备分担控制所述打印单元的多个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独立地具备所述打印控制单元、所述存储部、所述第2存储单元、所述计数单元、所述写入单元及所述回写单元,所述打印控制单元通过将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更新该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所述回写单元进行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所述存储部的回写处理,并进行与该存储部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使得成为与回写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若所述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全部成为回写结束值,则所述写入单元将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所述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中至少一个成为回写结束值且至少其他一个未成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将所述各控制单元的各计数单元中成为所述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侧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未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侧的存储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分担控制打印单元的多个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独立地具备打印控制单元、存储部、第2存储单元、计数单元、写入单元及回写单元。即,第1存储单元所包含的多个存储部分别按多个控制单元分开设置。各控制单元的各打印控制单元通过将分别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对应的第2存储单元,更新各自的数据。各控制单元的各回写单元进行将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存储部的回写处理,进行与存储部对应的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使得成为与此时回写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然后,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若全部成为回写结束值,则各控制单元的各写入单元将与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另一方面,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中至少一个成为回写结束值且至少其他一个未成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将各计数单元中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所对应的控制单元侧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未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所对应的控制单元侧的存储部。因此,即使是这样的由多个控制单元分担控制打印单元的构成的场合,也可以将回写结束的正确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打印控制单元取得根据所述打印单元的打印工作而更新的运转信息和由用户指示进行设定工作时更新的设定信息,作为所述打印关联信息,所述回写单元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所述数据中的所述运转信息回写到所述存储部,并将所述设定信息回写到所述第2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存储部以外的规定存储区域,按照顺序变换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所述运转信息的回写目的地的所述存储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打印控制单元取得根据打印单元的打印工作而更新的运转信息和由用户指示进行设定工作时更新的设定信息,作为打印关联信息。回写单元将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中的所述运转信息回写到存储部,并将所述设定信息回写到所述第2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存储部以外的规定存储区域,顺序变换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所述运转信息的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回写单元将可识别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最近刚刚进行数据的回写的一个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在所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所述写入单元将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识别的一个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回写单元将可识别多个存储部中最近刚刚进行数据的回写的一个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在第1存储单元存储。写入单元将多个存储部中根据识别信息识别的一个存储部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因而,可将最近刚刚更新的数据写入第2存储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写入单元还具备修复单元,其在判定所述多个计数单元的各计数值不是全部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采用所述存储部的数据中与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值相当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来修复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写入单元在判定多个计数单元的各计数值不是全部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通过修复单元,用存储部的数据中与对应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相当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来修复数据。因此,对全部的存储部的回写中断的场合,即使一部分使用最新的数据,也可以修复可靠性尽可能高的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中,所述写入单元在判定所述多个计数单元的各计数值不是全部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将所述存储部的数据中与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值相当的量为止的至少部分数据向与打印装置可通信地连接的上级装置发送,由该上级装置修复后,将从该上级装置接收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写入单元在判定多个计数单元的各计数值不是全部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将存储部的数据中与对应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相当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向上级装置发送。然后,写入单元将由上级装置修复后从该上级装置接收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是一种打印装置,具备所述打印单元和控制所述打印单元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所述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打印装置具有所述发明的几个形态之一的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因此,可同样获得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的发明的几个形态之一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是一种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具备:第1存储单元,包含多个存储部,所述多个存储部存储包含打印关联信息的数据;第2存储单元,被写入所述存储部的数据,并且为了该数据的更新,许可打印控制单元进行所述数据的写入访问,所述数据存储处理方法包括:写入阶段,将所述第1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打印控制阶段,控制打印单元并取得由所述打印单元的工作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数据更新阶段,将所述打印控制阶段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来更新数据;以及回写阶段,进行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别回写到所述多个存储部的回写处理,并进行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对应的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作为与回写了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所述写入阶段中,判定所述计数值是否是回写结束值,将与所述多个计数单元中计数值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可获得与所述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同样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的示意侧面图。
图2是表示打印系统的电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说明控制器的功能构成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控制器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
图5(a)、(b)是示出任务优先次序管理表的模式图。
图6是说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构成及数据存储处理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2个区域的构成的模式图。
图8是说明通常时的数据存储处理的顺序图。
图9是说明电源断开时的数据存储处理的顺序图。
图10是表示回写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写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的电构成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多个控制器的同步处理功能相关的功能构成的方框图。
图14是说明数据存储处理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构成的模式图。
图16是表示回写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写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说明回写处理的中断时的数据的模式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构成的模式图。
(符号的说明)
11...作为打印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13...作为打印介质的一例的片,27...滑架,29...作为打印单元的构成要素的一例的记录头部,40...控制器,43...机械控制器,44...作为打印单元的构成要素的一例的打印用的机械机构,45...头部控制单元(HCU),46...通信电路,47...存储元件,50...线性编码器,51...CPU,52...ASIC,53...ROM,54...作为第2存储单元的一例的RAM,55...作为第1存储单元的一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9A...图像缓冲器,61...作为打印单元及传送单元的构成要素的一例的传送马达,62...作为打印单元的构成要素的一例的第1CR马达,63...作为打印单元的构成要素的一例的第2CR马达,65...电源开关,68...作为计数单元的一例的计数器,71...作为控制单元的一例的实时OS,72...构成控制单元的一例的调度器,73...作为优先次序变更单元的一例的优先次序变更部,74...任务管理部,75...派遣部,81...主控制部,82...通信部,83...图像处理部,84...指令解析部,85...打印任务部,86...机械控制部,87...机械通信部,88...头部控制部,89...墨水管理部,90...紧急任务部,91...作为写入单元的一例的写入任务部,92...作为回写单元及修复单元的一例的回写任务部,93...作业控制部,94...装置控制部,95...运算部,97...优先次序管理表,100...打印系统,110...图像生成装置,120...作为上级装置的一例的主机装置,120M...主机存储部,122...打印机驱动器,125...构成上级装置的一例的主机控制部,131...第1存储部,132...第2存储部,143...作为存储部的一例的第1存储区域,144...作为存储部的一例的第2存储区域,152,154...存储部,C...控制装置,U2...串行通信端口,IC1~IC8...作为打印材收容体的一例的墨盒,PD...打印数据,D...数据(包含打印关联信息),CT...计数值,A...回写开始值,B...回写结束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为侧向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打印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1是具备侧向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打印系统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打印系统100具备: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生成装置110;根据从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数据的作为上级装置的一例的主机装置120;打印基于从主机装置120接收的打印数据的图像的、作为打印装置的一例的侧向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11(以下,简称打印机11)。
图像生成装置110由例如个人电脑构成,具备通过其本体111内的CPU执行图像作成用软件而构筑的图像生成部112。用户启动图像生成部112,通过输入装置113的操作在监视器114上作成图像,并操作输入装置113,指示图像的打印。这样,该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经由规定的通信接口向主机装置120发送。
主机装置120由例如个人电脑构成,具备通过其本体121内的CPU执行打印机驱动器用软件而构筑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打印机驱动器122根据从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数据,向在打印机11设置的控制装置C发送。控制装置C根据从打印机驱动器122接收的打印数据控制打印机11,使打印机11打印基于打印数据的图像。另外,在监视器123显示用于对打印机11输入设定控制用设定值的菜单画面和/或打印对象的图像等。
接着,说明图1所示的打印机11的构成。另外,以下说明书的说明中,说到“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场合,以图1中箭头表示的方向为基准。另外,图1中将跟前侧设为前侧,进深侧设为后侧。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有长方体状的本体壳12。本体壳12内设置了:输出长条状的片13的输出部14;通过墨水的喷射而对该片13打印的打印室15;对通过该打印而附着墨水的片13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装置16;卷取干燥处理后的片13的卷取部17。
即,在本体壳12内的稍微靠上的位置,设置了将本体壳12内上下区分的平板状的基台18,该基台18上侧的区域成为在基台18上支撑矩形板状的支撑部件19的打印室15。基台18下侧的区域中,在片13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靠左侧位置,配设输出部14,并且在下游侧的靠右侧位置,配设干燥装置16及卷取部17。
如图1所示,在输出部14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了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卷轴20,片13在预先卷绕为卷筒状的状态下以可一体旋转的方式支撑于该卷轴20。即,通过卷轴20的旋转,从输出部14输出片13。另外,输出部14输出的片13卷挂于位于卷轴20的右侧的第1辊21,向上方引导。
另一方面,在支撑部件19的左侧的与下侧的第1辊21在上下方向对应的位置,以与下侧的第1辊21平行的状态设置第2辊22。由第1辊21将传送方向变换为铅垂向上的片13从左侧下方卷挂于该第2辊22,从而其传送方向变换为水平右方向,与支撑部件19的顶面滑动接触。
另外,在支撑部件19的右侧以与第2辊22平行的状态设置第3辊23,其与左侧的第2辊22相向夹着支撑部件19。另外,第2辊22及第3辊23各自周面的顶部进行位置调节,以与支撑部件19的顶面形成同一高度。
打印室15内,由左侧的第2辊22将传送方向变换为水平右方向的片13与支撑部件19的顶面滑动接触并向下游侧的右侧传送后,从右侧上方卷挂于第3辊23,从而传送方向变换为铅垂下方向,向基台18下侧的干燥装置16传送。然后,通过干燥装置16内而进行了干燥处理的片13进一步向铅垂下方向传送后,卷挂于第4辊24,传送方向变换为水平右方向,在该第4辊24的右侧配设的卷取部17的卷取轴25根据传送马达61(参照图2)的驱动力而旋转,从而以卷筒状卷取。
如图1所示,打印室15内的支撑部件19的前后两侧,成对设置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26(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导轨26的顶面比支撑部件19的顶面高,在两导轨26的顶面,矩形状的滑架27以通过第1滑架马达62(参照图2)的驱动而沿两导轨26在图1所示主扫描方向X(图1中左右方向)可往复移动的状态被支撑。另外,滑架27也可通过第2滑架马达63(参照图2)的驱动在副扫描方向(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前后方向)移动。在该滑架27的底面侧,经由支撑板28支撑作为记录单元的一例的多个记录头部29。
支撑部件19的左端到右端的一定范围成为打印区域,以该打印区域为单位间歇地传送片13。对于在支撑部件19上停止的片13,通过伴随滑架27的往复移动而从记录头部29喷射墨水,对片13进行打印。
另外,打印时,支撑部件19的下侧设置的吸引装置30被驱动,通过在支撑部件19的顶面开口的大量的吸引孔中产生的负压而形成的吸引力,在支撑部件19的顶面吸附片13。在对片13的1次打印结束后,解除吸引装置30的负压,进行片13的传送。
另外,打印室15内,在第3辊23右侧的非打印区域,设置了在非打印时进行记录头部29的维护的维护装置32。维护装置32对每个记录头部29具备封盖33和升降装置34。各封盖33通过升降装置34的驱动,在与记录头部29的喷嘴形成面35抵接的封闭位置和从喷嘴形成面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本体壳12内,以可装卸方式安装了分别容纳异色墨水的多个(例如8个)墨盒IC1~IC8。各墨盒IC1~IC8通过墨水供给路径等(图示省略)与记录头部29连接,各记录头部29喷射从各墨盒IC1~IC8供给的墨水。因而,本例的打印机11中,可进行采用8色墨水的彩色打印。另外,本体壳12中与墨盒IC1~IC8的配置位置对应的处所设置了开闭式的罩38。墨盒IC1~IC8的更换操作通过打开罩38进行。进行墨盒更换等时的罩38的开操作由控制装置C检测。
8个墨盒IC1~IC8容纳了例如黑(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等的各墨水。另外,也可以采用安装了容纳保湿液的保湿液盒的构成。当然,墨水的种类(色数)可适当设定,可以采用仅以黑墨水进行单色打印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墨水为2色或者为8色以外的3色以上的任意色数的构成。
各墨盒IC1~IC8经由盒架(图示省略)与控制装置C电连接,向在各墨盒IC1~IC8安装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47(参照图2),写入对应色的墨水残量的信息。另外,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C与不停电电源48连接,对打印机11的各种驱动系统及显示系统的电力供给从不停电电源48经由控制装置C进行。另外,也可以取代不停电电源48而采用不具备不停电功能的通常的电源。
图2是打印系统100的电构成的方框图。图2所示主机装置12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具备主机控制部125,其进行监视器123要显示的菜单画面及打印条件设定画面等的各种画面的显示控制,并进行与各画面的显示状态下从操作部124输入的操作信号相应的规定处理。主机控制部125综合地控制打印机驱动器122。另外,打印机驱动器122具备对从上级的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实施打印数据的生成所必要的图像处理的分辨率变换部126、色变换部127及半色调处理部128。分辨率变换部126对图像数据进行从显示分辨率变换为打印分辨率的分辨率变换处理。色变换部127进行将显示用的表色系(例如RGB表色系或者YCbCr表色系)变换为打印用的表色系(例如CMYK表色系)的色变换处理。而且,半色调处理部128进行将显示用的高灰度(例如256灰度)的像素数据灰度变换为打印用的低灰度(例如2灰度或4灰度)的像素数据的半色调处理等。然后,打印机驱动器122对实施这些图像处理而生成的打印图像数据附上由打印控制代码(例如ESC/P)记述的指令,生成打印作业数据(以下简称“打印数据PD”)。
主机装置120具备进行数据的传送控制的传送控制部129。传送控制部129将打印机驱动器122生成的打印数据PD按规定容量的分组数据向打印机11依次串行传送。
另一方面,打印机11侧的控制装置C具备从主机装置120接收打印数据PD并进行以记录系统的控制为首的各种控制的控制器40。控制器40控制多个(本例中15个)记录头部2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机装置120具备串行通信端口U1。另外,控制器40也具备串行通信端口U2。传送控制部129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1、U2间的通信向控制器40串行传送对应的打印数据PD。
如图2所示,控制器40与多个(N个(本例中8个))的头部控制单元45(以下简称“HCU45”)连接,各HCU45的每一个分别与多个(M个(本例中2个))记录头部29连接。
另外,控制器40连接的各通信电路46分别与在8个墨盒IC1~IC8安装的8个存储元件47连接。控制器40可与在8个墨盒IC1~IC8安装的存储元件47通信。存储元件47由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构成。存储元件47存储对应的墨盒IC的墨水残量信息、墨水色、使用期限、维修信息、件号等的各种的墨水关联信息。另外,墨盒IC(参照图1)在安装于盒架的状态下,通过使存储元件47和盒架侧的端子部电连接,通信电路46可对存储元件47进行读取及写入用的通信。
控制器40管理8个墨盒IC1~IC8的墨水残量等。控制器40经由通信电路46与墨盒IC1~IC8的各存储元件47通信,可进行墨水关联信息的读出及写入。
而且,控制装置C具有通过通信线SL1与控制器40的输出侧(控制下游侧)连接的机械控制器43。机械控制器43主要负责包含传送系统及滑架驱动系统的机械机构44的控制。控制器40在自身负责的多个(例如15个)的记录头部29的打印准备完成的阶段(即墨滴喷射控制使用的打印图像数据准备好的阶段),将滑架启动指令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从而,防止控制器40中发生在一方的打印准备结束前即使启动滑架27而使记录头部29到达喷射位置也不喷射墨滴的喷射失误。
另外,控制器40在自身负责的多个记录头部29的打印结束后的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指令片13的传送的传送指令。从而,防止在打印结束前的阶段使片13传送开始(或支撑部件19上的片的吸附解除)而导致发生记录头部29喷射的墨滴相对于片13的滴落位置错开(打印位置错开)。
如图2所示,控制器40与线性编码器50连接。该线性编码器50沿滑架27的移动通路设置,具有与滑架27的移动距离成比例的数目的脉冲的检测信号(编码器脉冲信号)从该线性编码器50输入控制器40。向控制器40输入的编码器脉冲信号用于滑架27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滑架位置)及滑架移动方向的取得和对记录头部29输出的喷射定时信号的生成。
如图2所示,控制器40具备CPU51(中央处理装置)、ASIC52(Application Specific IC(专用集成电路))、ROM53、作为第2存储单元的一例的RAM54及作为第1存储单元的一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CPU51通过执行在ROM53存储的程序,执行打印控制所必要的各种任务。另外,ASIC52进行打印数据PD的处理等记录系统的数据处理等。当然,包含各任务的程序也可以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存储。
本实施例中,RAM54采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采用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DRAM))、DDR SDRAM(Double-Data-Rate 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2SDRAM、DDR3SDRAM等,但是,也可以采用EDO DRAM(Extended Data Out DRAM(扩展数据输出DRAM))、突发EDO DRAM等。当然,RAM54也可以采用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另外,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55采用例如FeRAM(铁电体存储器),但是也可以采用MRAM(Magnetoresistive RAM(磁阻RAM))、PRAM(Phase change RAM(相变RAM))、ReRAM(Resistive RAM(电阻RAM))。当然,若可写入次数较多,也可以采用EEPROM、闪速存储器。
另一方面,机械控制器43经由马达驱动电路60分别与构成机械机构44的传送马达61、第1滑架马达(以下也称为“第1CR马达62”)及第2滑架马达(以下也称为“第2CR马达63”)连接。另外,机械控制器43分别与吸引装置30及维护装置32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由记录头部29及机械机构44构成打印单元的一例。因而,第1CR马达62及第2CR马达63也构成打印单元的构成要素的一例。另外,机械机构44中,通过传送马达61、各辊21~24、轴20、25等,构成打印单元中的传送单元的一例。
另外,机械控制器43分别与作为输入系统的电源开关65、编码器66、温度传感器67连接。电源开关65导通操作时的导通信号及断开操作时的断开信号经由机械控制器43向控制器40发送。控制器40及机械控制器43与不停电电源48连接,控制器40根据电源开关65的导通信号的输入,指示不停电电源48供给电力,根据电源开关65的断开信号的输入,指示不停电电源48停止电力供给。
另外,机械控制器43按照从控制器40通过通信线SL1接收的各种指令,驱动控制各马达61~63、吸引装置30及维护装置32。编码器66检测以传送马达61为动力源的传送驱动系统的旋转轴的旋转,机械控制器43用编码器66的检测信号(编码器脉冲信号)检测片13的传送量及传送位置。
另外,温度传感器67用于检测片13的温度,与片温度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从温度传感器67输入机械控制器43。该片温度用于求出打印机11工作所必要的调节值。
控制装置C在打印时执行:驱动传送马达61而传送片13以使片13的下一被打印区域配置在支撑部件19上的传送工作、片传送后使下一被打印区域吸附到支撑部件19的吸附工作、记录头部29对片13的打印工作、1次(1页)的打印结束后解除片13的吸附的吸附解除工作。此时,打印工作(记录工作)通过在滑架27沿着主扫描方向X移动中从记录头部29喷射墨滴而进行。该打印工作以规定次数反复进行由第1CR马达62的驱动执行的滑架27沿主扫描方向X的移动(1行程工作)和每1行程结束时由第2CR马达63的驱动执行的滑架27沿副扫描方向的移动。
图4是控制器40内的计算机相关的部分的电构成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CPU51、ASIC52、ROM53、RAM54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与总线56连接,CPU51及ASIC52经由总线56可访问ROM53、RAM54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5。另外,总线56与存储控制器57连接,该存储控制器57经由总线58与其他RAM59连接。该RAM59主要在打印数据的图像处理时,用作存储处理前、处理途中、处理后的各种数据的缓冲器。ASIC52通过经由存储控制器57访问RAM59,进行打印数据、其处理途中的打印图像数据的读出及对读出数据实施图像处理后的数据(明文数据、头部控制数据等)的写入。另外,图像处理中一部分由CPU51进行,CPU51也经由存储控制器57访问RAM59,进行打印图像数据等的读出及图像处理后的数据的写入。另外,ASIC52和RAM59间的数据传送(DMA传送)由存储控制器57进行。对该存储控制器57的数据传送处理的指示及其传送条件等的设定由CPU51访问存储控制器57而进行。
通过由CPU51和ASIC52对打印数据实施各种的图像处理,明文数据、头部控制数据按照顺序生成。即,由CPU51通过实施打印数据的解压处理、对喷嘴分配打印图像数据的像素的微织处理等而生成明文数据,由ASIC52通过对明文数据实施纵横变换处理等的图像处理而生成头部控制数据。另外,本实施例中,明文数据及头部控制数据与由图像处理生成的记录数据相当。
RAM59存储的头部控制数据经由图2所示HCU45向各记录头部29传送。在记录头部29内置了未图示的头部驱动电路,头部驱动电路根据头部控制数据来驱动控制按喷嘴设置的未图示的喷射驱动元件,从记录头部29的喷嘴喷射墨滴。另外,喷射驱动元件除了使电压变换为振动的压电元件(PZT元件)、静电驱动元件外,也可以采用利用加热墨水到沸腾时的气泡力喷射墨滴的加热元件。
图3是说明控制器40的功能构成的方框图。图3所示控制器40内的各种功能构成部分通过CPU51执行程序来构筑。
如图3所示,控制器40作为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具备作为控制单元的一例的实时OS71。在控制器40内具备在该实时OS71的管理下选择性地启动的多个任务部81~92等。多个任务部中,如图3所示,具备主控制部81、通信部82、图像处理部83、指令解析部84、打印任务部85、机械控制部86、机械通信部87、头部控制部88、墨水管理部89、紧急任务部90(应急任务部)、作为写入单元及拷贝单元的一例的写入任务部91及作为回写单元的一例的回写任务部92等。主控制部81综合地控制各任务部82~92。另外,本实施例中,由实时OS71、各任务部81~92、RAM54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5构成数据存储处理装置的一例。
实时OS71具备调度器72及作为优先次序变更单元的一例的优先次序变更部73。调度器72具备任务管理部74及派遣部75。
调度器72进行任务部81~92的调度管理。即,接受任务部81~92的启动请求后,若空闲则启动该任务部,而若已经在执行其他任务部中(Run状态),则将该任务部设为Ready状态。然后,从执行中的任务部接受处理结束的信息或者产生等待的信息的通知SC(业务调用)后,如此时存在Ready状态的任务部,则通过启动其中优先次序最高的任务部,来变换执行任务(启动任务)。任务管理部74管理任务的状态(Wait、Ready、Run等)。派遣部75接受成为调度器72进行任务变换事件的通知SC(业务调用)后,参照任务管理部74管理的任务的状态,向Ready状态的任务部中优先次序最高的任务部通知启动指示,使其启动。
任务管理部74具有图5所示优先次序管理表97。该优先次序管理表97中,任务按照优先次序的顺序排列。图5的例中,多个任务从上侧按照优先次序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越位于上侧的任务优先次序设定为越高。
优先次序变更部73具有重排优先次序管理表97的优先次序的顺序,使调度器72要启动的任务的优先次序变更的功能。电源导通时,实时OS71设定图5(a)所示通常时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优先次序变更部73在电源开关65的断开操作导致的打印机11的电源断开时(通常电源断开时)和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导致的电源切断时(异常电源断开时),使优先次序管理表97从图5(a)所示通常时的优先次序的顺序,变更为图5(b)所示电源断开时的优先次序的顺序。这里,CPU51通过执行各任务中的一个任务,使图3所示各任务部81~92中的一个任务部启动。图3所示各任务部81~92与作为CPU51的执行对象的主控制任务、通信任务、指令解析任务、图像处理任务、打印任务、机械控制任务、机械通信任务、头部控制任务、墨水管理任务、紧急任务、写入任务及回写任务分别对应。另外,采用不具备不停电功能的通常的电源的构成的场合,停电也成为异常电源断开的原因。
在图5(a)所示通常时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按照紧急任务、写入任务、头部控制任务、图像处理任务、...、回写任务的顺序,设定了优先次序。即,写入任务部91的优先次序设定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设定成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低。这里,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指除了进行基于打印数据PD的打印处理外还负责必要处理的任务部。本实施例中,打印系统任务部包含:属于通信系统任务部的通信部82及机械通信部87;属于记录系统任务部的主控制部81、图像处理部83及头部控制部88;属于机械驱动系统任务部(指令处理系统任务部)的指令解析部84、打印任务部85及机械控制部86。另外,通信系统任务部82、87分为属于记录系统及机械驱动系统的两方的通信部82和仅仅属于机械驱动系统的机械通信部87。另外,本实施例中,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构成打印控制单元的一例。
本实施例中,在这样的通常时,写入任务部91设定成除紧急任务部90外的任务中最高的优先次序,回写任务部92设定成最低的优先次序。因此,写入任务部91设定成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回写任务部92设定成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低一级。
另外,在图5(b)所示电源断开时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按照紧急任务、写入任务、回写任务、头部控制任务、图像处理任务、...的顺序,设定了优先次序。即,写入任务部91和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的关系保持与通常时相同的关系,紧急任务部90以外的任务中,写入任务部91和回写任务部92分别设定成第1位和第2位的优先次序。这样,在电源断开时,写入任务部91和回写任务部92中,写入任务部91保持为优先次序比回写任务部92高的关系,并且优先次序设定成都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换言之,在电源断开时,回写任务部92与写入任务部91保持优先次序的关系,而从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低的优先次序变更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的优先次序。
回到图3,说明各任务部82~92的功能。
通信部82包含控制串行通信端口U2的通信驱动软件,控制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2与主机装置120之间进行的串行通信。通信部82接收的打印数据PD在图像缓冲器59A存储。该图像缓冲器59A由RAM59的至少部分存储区域构成。图像缓冲器59A详细地说,包含接收缓冲器、中间缓冲器(明文缓冲器)和打印缓冲器(影像缓冲器),打印数据PD首先在接收缓冲器存储。
图像处理部83从图像缓冲器59A读出打印数据PD,首先将打印数据PD解压。这里,打印数据PD包含打印图像数据和打印语言记述指令,图像处理部83将解压后的打印图像数据在图像缓冲器59A(具体为明文缓冲器)暂时存储,并将打印语言记述指令向指令解析部84发送。
指令解析部84解析解压后的打印数据PD中的打印语言记述指令,取得控制用的指令,将该取得的指令向打印任务部85发送。
作为打印数据PD的解压后的处理,图像处理部83对从图像缓冲器59A读出的打印图像数据(明文数据)依次实施微织处理(喷嘴分配处理)等的图像处理,生成记录头部29的控制中采用的头部控制数据,在图像缓冲器59A(具体是影像缓冲器)存储。另外,微织处理是指以由记录头部29的喷嘴形成面中在副扫描方向相邻的喷嘴记录的主扫描行(点行)不相邻的方式将打印图像数据(明文数据)的各点分配给各喷嘴的特定的分配处理。另外,本实施例中,纵横变换处理等的部分图像处理由ASIC52内的纵横变换电路等的图像处理用电路(图示省略)进行。该纵横变换处理时,ASIC52与RAM59之间经由存储控制器57(参照图4)进行数据传送。对该存储控制器57的传送开始指示和传送条件设定处理由CPU51进行。因而,本实施例中,由CPU51进行数据传送处理及传送条件设定处理等的软件部分构成主控制部81的一部分。该点中,主控制部81属于进行包含记录头部29的记录工作中采用的喷射系统数据生成用的图像处理的记录系统处理的记录系统任务部81~83、88。本实施例中,由记录系统任务部81~83、88构成记录系统处理单元的一例。
头部控制部88从图像缓冲器59A读出头部控制数据,将该头部控制数据按记录头部29分割,分配到各HCU45并传送。而且,HCU45将接受的头部控制数据向对应的各记录头部29逐次发送。记录头部29内的未图示的头部驱动电路通过根据头部控制数据驱动控制各喷嘴的喷射驱动元件,从喷嘴喷射墨滴。此时,头部驱动电路输入根据线性编码器50的编码器脉冲信号生成的喷射定时信号,按基于该喷射定时信号的喷射定时驱动喷射驱动元件,从而在片13上沿主扫描方向X以规定的打印分辨率形成墨滴的点。
图3所示打印任务部85进行将从指令解析部84接受的指令处理为可指示机械控制器43的形态的指令的指令处理,将处理后的指令向机械控制部86发送。
机械控制部86具备:按执行顺序管理接受的指令并控制作业的作业控制部93;控制从作业控制部93按执行顺序接受的指令的输出目的地及输出定时,控制头部驱动系统·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等的各种装置的装置控制部94。作业控制部93在进行由打印作业指示的打印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经由装置控制部94接受头部驱动系统、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的序列工作的结束通知指令,因此可掌握头部驱动系统、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的驱动定时。因而,作业控制部93可掌握成为打印工作的间断的定时。这里,打印工作的间断是指1页面量的打印结束后更换页面的定时,或者滑架27沿主扫描方向X一次移动而结束1行量的打印(1行程)的定时等。
装置控制部94与机械通信部87、头部控制部88、墨水管理部89及紧急任务部90等连接,具备向这些各部输出指令、从各部接受通知,以控制这些装置等的一种装置管理器功能。装置控制部94监视例如头部控制部88的处理的进展,在下一行程的打印使用的头部控制数据准备好的阶段,将机械序列用的指令向机械通信部87发送。另外,装置控制部94根据从机械控制器43通知的装置状态信息(状态信息),掌握机械机构44中的传送系统及滑架驱动系统的状态,在成为适于喷射开始的状态的定时,指示头部控制部88开始喷射。
序列控制用的指令有例如传送指令、吸附指令、第1滑架启动指令(滑架主扫描方向移动指令)、第2滑架启动指令(滑架副扫描方向移动指令)、吸附解除指令等。装置控制部94在与头部控制部88的进展匹配的适当定时或者与机械控制器43侧的进展匹配的适当定时,发布这些指令。
机械通信部87从机械控制部86接受指令后,将该指令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另外,机械通信部87从机械控制器43接受指令接收成功的应答(ACK信号)、作为指令接收失败的应答的重试请求(NACK信号)、机械控制器43发布的指令和/或状态信息后,向上级的机械控制部86发送。
图3所示墨水管理部89管理各墨盒IC1~IC8的墨水关联信息。墨水管理部89具有运算部95。运算部95运算记录头部29及维护装置32消耗的墨水消耗量及各墨盒IC1~IC8的墨水残量。详细地说,运算部95运算各记录头部29消耗的8色量的墨水消耗量。这里,头部控制部88内置有根据头部控制数据按色对与记录头部29的墨滴喷射次数相当的点数进行计数的点计数器(未图示)。运算部95从头部控制部88取得各记录头部29的按色的点数,将该取得的点数按色合计,而且根据该合计的按色的点数运算所有记录头部29消耗的按墨水色的墨水消耗量。另外,墨水管理部89取得与维护装置32对记录头部29实施的清洁的种类(强度·时间等)相应的墨水消耗量。
然后,墨水管理部89在一次打印结束时、墨盒更换时、清洁结束时、断开操作了电源开关65时的电源切断时等的规定时期,按色(按墨盒)算出全部的记录头部29消耗的8色量的墨水消耗量。而且运算部95通过从该8色的前次墨水残量分别减去该8色量的各墨水消耗量,算出现在的8色的墨水残量。本实施例中,墨水管理部89取得包含墨水残量信息和其他墨水相关的信息等的墨水关联信息(数据的一部分)。
而且,墨水管理部89也监视墨盒IC的状态,进行墨水关联的错误检测。墨水管理部89判定例如运算部95算出的墨水残量是否不足墨水耗尽阈值,在墨水残量不足该阈值时判定墨水耗尽。例如墨水耗尽后,若超过一定的容许打印时间或消耗一定的容许墨水量的期间,则用于强制地使打印工作停止的错误消息经由机械控制部86通知紧急任务部90。另外,检测到墨盒IC的脱离或者不同色墨盒IC的安装时,也经由机械控制部86向紧急任务部90通知错误。对该错误通知赋予了可掌握错误内容的识别符(例如错误命令编号)和/或参数值。这样,墨水管理部89也取得墨水关联的错误检测信息,作为墨水关联信息的一部分。
紧急任务部90从墨水管理部89接受错误通知后,根据该识别符和/或参数值判断该错误的内容,发布与该判断的错误内容相应的种类的错误命令。错误命令经由机械控制部86发送到适当的发送目的地。例如墨水耗尽通知用的错误命令发送到机械控制器43及主机控制部125,进行机械机构44的工作的紧急停止和/或者在主机装置120的监视器123显示报告墨水耗尽的信息。另外,紧急任务部90具有电源断开功能及电源切断检测功能。紧急任务部90若输入断开操作了电源开关65时的断开信号,则通过电源断开功能,向实时OS71输出前述的优先次序变更请求,然后,若接受数据备份处理结束的信息的回写结束通知,则进行打印机11的结束处理,在结束处理后切断电源。另外,紧急任务部90在通过电源切断检测功能检测到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的无意的电源切断时,也向实时OS71输出同样的优先次序变更请求。另外,电源断开时的回写结束通知是通知写入任务部91和回写任务部92执行的数据备份处理结束的信息。
写入任务部91在导通操作了电源开关65时的打印机11的启动时,从经由CPU51和总线56连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读入数据D(包含打印关联信息),对该读入的数据D执行写入RAM54的写入处理。另外,数据D中除了打印关联信息以外,还包含主控制部81指示打印任务部85使打印任务部85进行驱动记录头部29及机械机构44的调节处理时,作为调节处理的结果而取得的调节值数据(修正值数据)等。作为调节处理,可例举根据打印机11的个体差、片13的厚度(介质厚)来调节滑架27的往动时和复动时的记录头部29的喷射定时的喷射定时调节处理等。该喷射定时调节处理中,例如有打印测试图案并输入由用户从该测试图案中判断为最佳的编号或数值的方法、对由扫描仪读取测试图案而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解析并由打印机11从该图像解析结果求出最佳调节值的方法等。该场合,主控制部81更新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中的喷射定时用的调节值(修正值)。该种调节值(修正值)限于在用户选择调节处理的实施时更新,通常是接近过去一旦设定然后几乎不更新的固定值的信息。因此,该种调节值若在打印机11的电源导通时被一旦读出而设定,则然后几乎不被读出和改写。本实施例中,打印关联信息包含墨水残量、墨水消耗量及墨盒使用期限剩余时间等的墨水关联信息以及打印页面数、收费信息、维护信息(按维护项目的实施次数)、打印实施时刻信息等。
另外,回写任务部92读出RAM54存储的数据D,进行将该读出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的回写处理。
如图3所示,RAM54具有程序数据存储部130、第1存储部131(镜像存储区域部)、第2存储部132(拷贝存储区域部)。程序数据存储部130是作为从ROM53(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5)读出的程序数据和各种设定值的写入目的地的存储区域。
第1存储部131(镜像存储区域部)是作为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读出的数据D的写入目的地的存储区域。第1存储部131是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紧急任务部90可访问并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存储区域。电源导通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写入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通过打印机11的运转中(电源导通中)来自各任务部81~90的写入访问而逐次更新。例如墨水管理部89通过写入访问第1存储部131,将墨水残量、墨盒使用期限剩余时间等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第1存储部131,更新数据D中墨水残量信息等的部分信息。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打印系统任务部的写入访问,更新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另外,各任务部的数据更新内容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第2存储部132(拷贝存储区域部)是作为从第1存储部131读出的数据D的拷贝目的地的存储区域。该第2存储部132虽然许可写入任务部91的写入访问和回写任务部92的读出访问,但是禁止各任务部81~90对第2存储部132的写入访问。但是,各任务部81~90对第2存储部132的读出访问也可以被许可。
回写任务部92在各任务部81~92中优先次序最低(参照图5(a)),因此,在不进行打印工作、维护工作等的打印机11的待机中启动。打印机11处于待机状态时启动的回写任务部92进行将第2存储部132存储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的处理(回写处理)。回写任务部92在回写处理结束后,对写入任务部91进行回写结束通知。
写入任务部91从回写任务部92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后,向实时OS71发出启动请求。写入任务部91在紧急任务部90以外的各任务部81~89、91、92中优先次序最高,因此,在回写任务部92的回写处理结束后马上启动。写入任务部91接受回写结束通知而启动时,通过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更新数据)在第2存储部132覆写来进行拷贝。当然,在前次拷贝时和本次拷贝时之间,在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的更新不进行的时期等,存在即使拷贝也不改变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的情况。
另外,在电源断开操作时、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的电源断开时(电源切断时),启动紧急任务部90,该紧急任务部90请求优先次序变更部73进行优先次序变更处理。优先次序变更部73进行将优先次序管理表97变更为图5(b)所示优先顺序即回写任务部92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的优先次序高的次序(本例中第3位的优先次序)的优先次序变更处理。因而,电源切断时,回写任务部92马上启动,此时的第2存储部132的最新数据D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另外,拷贝处理中的电源切断时,启动优先次序更高的写入任务部91,在结束该途中的拷贝处理后,启动回写任务部92。
这里,非易失性存储器55采用FeRAM的本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数据存储容量例如比闪速存储器小。本实施例中,将迄今为止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速存储器)保存的数据大致分为打印机运转中全部不更新或者几乎不更新的数据(不变数据)和伴随打印的实施和/或时间经过等而更新的数据(可变数据),不变数据的相当多的部分在主机装置120的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因而,要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预先保存的数据D的容量变得比较小,可使用FeRAM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55。闪速存储器的可写入次数与FeRAM相比非常少,回写处理必须限制在电源断开时等,而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FeRAM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因此,在电源断开时以外的打印机11的运转中,也可以对非易失性存储器55进行数据D的回写。另外,电源断开时,回写任务部92也将从RAM54的第2存储部132读出的最新的数据D向存储元件47回写。
图6是说明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构成和写入处理、拷贝处理、回写处理的方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具备更新标志F、第1区域140A和第2区域140B。在第1区域140A设置了作为计数单元的一例的第1计数器141,在第2区域140B设置了作为计数单元的一例的第2计数器142。另外,在第1区域140A设置了用于存储数据D的第1存储区域143,在第2区域140B设置了用于存储数据D的第2存储区域144。各区域140A、140B中,在开头侧的区域配置了计数器141、142,在计数器141、142后侧的区域配置了各存储区域143、144。
本实施例中,回写任务部92进行的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的回写在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之间交互变换进行。更新标志F设为用于从2个存储区域143、144中选择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更新标志F若为“0”,则将第1存储区域143选择为回写目的地,更新标志F若为“1”,则将第2存储区域144选择为回写目的地。该更新标志F在每次数据D的回写处理结束时变换其标志值。另外,本实施例中,由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构成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置的多个存储部的一例。即,本实施例中,多个存储部取为2个的例。
电源导通时,ROM53的程序数据等写入RAM54的程序数据存储部130,CPU51通过执行其中的引导程序,启动实时OS71。该实时OS71启动的最初,启动写入任务部91。如图6所示,电源导通时,通过写入任务部91进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存储区域143或144到RAM54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的写入处理(图6中的(1))(写入阶段)。即,写入任务部91在电源导通时,将前次的电源断开时(电源切断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保存的数据D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55读出,将该读出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
写入任务部91仅仅在该电源导通时的写入处理时,在写入处理后续也进行拷贝处理,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图6中的(2))(拷贝阶段)。
然后,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后,启动各任务部81~92中优先次序最低的回写任务部92。然后,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图6中的(3))(回写阶段)。此时,回写任务部92根据更新标志F的标志值,选择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中应作为回写目的地的一个存储区域,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回写到该选择的存储区域。在该回写处理的开始之前,2个计数器141、142中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一个计数器的计数值CT变更为回写开始值A。回写任务部92在数据D的回写中每次回写K字节的数据时,进行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处理。本实施例中,回写任务部92在每次回写K字节的数据时使计数器加一。
回写任务部92全部回写数据D,在1次的回写处理结束后,向写入任务部91发送回写结束通知。该回写结束通知的发送时,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例如最大值)。写入任务部91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后启动,进行从第1存储部131到第2存储部132拷贝数据D的拷贝处理(图6中的(2))。由于写入任务部91是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高的任务,因此若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则除了错误发生时、电源切断时等的紧急时外的大多数场合,马上启动。这样在每次回写结束时,写入任务部91在每次接受从回写任务部92送来回写结束通知时启动,将在前次拷贝时和本次拷贝时之间的期间更新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图6中的(2))。然后,在每次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时,回写任务部92启动,将该拷贝的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图6中的(3))。
图7表示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的第1区域140A及第2区域140B的构成。但是,由于第1区域140A及第2区域140B是相同的构成,因此图7中表示了一方的第1区域140A的构成。如图7所示,第1区域140A(或第2区域140B)具备:作为计数器141(142)使用的计数器区域141A(142A);用于存储数据D(备份数据)的数据存储区域即第1存储区域143(或第2存储区域144)。计数器区域141A(142A)成为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及紧急任务部90的写入禁止区域,但是许可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进行的写入访问。因此,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可进行变更计数器141(142)的计数值的处理(复位、置位、计数处理等)。
计数器区域141A(142A)中,作为一例,确保1字节,构成8比特的计数器141(142)。本实施例中,将把数据D的数据尺寸(即数据D的存储区域容量)分割为255份的值即K字节(K=数据D的数据容量/255)作为用“1”对计数器141(142)进行计数的计数处理的单位。本例中,将回写开始值A设为最小值“00000000”(2进制),在写入任务部91的拷贝处理结束后开始的数据D的回写全部结束后,计数器141(142)的计数值成为最大值“11111111”(2进制)。这样,本实施例中,计数器141(142)的比特数若设为G,则将要回写的数据D的容量DB(字节)除以“2的G次方-1”后的值K(字节)作为进行计数器141(142)的计数处理的单位。另外,容量DB设定成K的倍数。
以下,参照图5~图11等说明打印机11中由非易失性存储器55和RAM54之间的数据D的写入、拷贝、回写进行的数据存储处理。图8及图9是表示写入任务部91、回写任务部92及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的处理的流向的顺序图。这里,图8是通常时的数据存储处理的流向的顺序图,图9是电源切断时的数据存储处理的流向的顺序图。首先,对于从电源导通到电源断开前的通常时的数据存储处理,用图5(a)、图6~图8及图10等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电源导通时,ROM53的程序数据等写入RAM54的程序数据存储部130,CPU51通过执行其中的引导程序等,启动实时OS71。此时,实时OS71设定图5(a)所示优先次序管理表97。通常时,任务管理部74参照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将写入任务设定成比打印系统任务高的优先次序,且将回写任务设定成比打印系统任务低的优先次序。该实时OS71启动后,最初启动写入任务部91,写入任务部91进行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2个存储区域143、144中最近刚刚更新的一方的存储区域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的写入处理(图6、图8中的(1))(写入阶段)。
写入任务部91限于该电源导通时,在写入处理后续也进行拷贝处理(图6中的(2)、图8中的最初的(2))(拷贝阶段)。即,写入任务部91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向第2存储部132拷贝。该电源导通时,打印机11进行机械机构44的初始化处理。该初始化处理前或后,打印机11若成为待机状态,则各任务部81~92中优先次序最低的回写任务部92启动。然后,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图6、图8中的(3))(回写阶段)。回写任务部92全部回写数据D后,将回写结束通知向写入任务部91发送。写入任务部91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后启动,进行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的拷贝处理(图6中的(2)、图8中的第2次以下的(2))。
这样,在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期间,反复执行由写入任务部91进行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对第2存储部132的拷贝(图8中的(2))和由回写任务部92进行的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对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回写(图8中的(3))。
例如打印机11的电源导通后,用户若通过图像生成装置110进行打印执行的指示操作,则从主机装置120向打印机11发送打印数据PD。向打印机11送来的打印数据PD被由控制器40内的实时OS71启动的通信部82接收。以下,实时OS71通过按照记录处理系统的数据的流向、指令处理系统的指令的流向从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中选择性地变换要启动的一个任务部,使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以多任务处理方式实施包含记录系统处理及指令处理(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处理)的打印系统处理。
记录系统处理中,执行由图像处理部83对通信部82接收的打印数据PD进行的解压处理、从打印图像数据(明文数据)生成头部控制数据的图像处理、由头部控制部88将头部控制数据经由HCU45向记录头部29传送的传送处理等。传送系统·CR驱动系统的指令处理中,执行由指令解析部84进行的打印语言记述指令的解析(指令解析)、打印任务部85进行的指令处理、机械控制部86进行的指令的队列管理及按照机械序列的指令的输出定时控制、机械通信部87进行的指令对机械控制器43的发送。这样,按照传送系统及滑架驱动系统的指令的机械机构44的机械序列控制和记录头部29的墨水喷射控制以适当定时进行,从而,打印机11进行在片13上打印基于打印数据PD的图像的打印工作。
该打印工作中,根据滑架启动指令,驱动第1CR马达62,使滑架27向主扫描方向X移动,其移动途中,记录头部29内的头部驱动电路根据头部控制数据驱动喷射驱动元件,从喷嘴喷射墨滴,从而进行1行程量的打印。然后,滑架27在每次1行程量的移动结束时驱动第2CR马达63,使滑架27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并反复多个行程,从而进行1页量的打印。1页量的打印结束后,机械控制器43根据来自控制器40的吸附解除指令,将吸引装置30的吸引释放后,根据传送指令,驱动传送马达61,将片13传送规定的传送间距。另外,在打印中的规定时期,将滑架27移动到冲洗位置,通过从记录头部29的喷嘴向封盖33(废液受容器)喷射与打印无关的墨滴,进行预防或消除喷嘴堵塞的冲洗(空吐)。另外,从前次的清洁实施时期开始的经过时间经过一定时间时,或电源导通时该经过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时,驱动维护装置32,进行从记录头部29的喷嘴强制排出墨水的清洁。该清洁是在由升降装置34的驱动而使封盖33与记录头部29的喷嘴形成面抵接的封闭状态下,驱动未图示的吸引泵而向封盖33内导入负压来进行。另外,冲洗工作、清洁工作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启动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的一部分来进行。
墨水管理部89进行打印工作、冲洗工作、清洁工作等伴随墨水的消耗的规定工作时,例如在该工作的途中(例如工作的间断)或工作刚刚结束后等预先确定的规定时期,使运算部95进行墨水消耗量及墨水残量的运算。例如墨水残量通过从前次的墨水残量减去本次算出的墨水消耗量而求出。墨水管理部89将RAM54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中前次的墨水消耗量及墨水残量等的数据改写为本次的墨水消耗量及墨水残量等的数据。
另外,墨水管理部89在电源导通时、墨盒更换时等的规定时期,访问存储元件47,检测墨盒IC的安装状态(安装脱离、安装错误(色错误)的有无等)、使用期限、墨水耗尽(墨水用完)等。例如若无法访问存储元件47则检测为安装脱离。另外,存储元件47存储墨水色、使用期限、墨水残量等的与墨水相关的各种信息。墨水管理部89在从存储元件47读出的墨水色和要在此时访问的安装位置安装的墨盒的墨水色不对应时,检测为安装错误(色错误)。另外,墨水管理部89根据从存储元件47读出的使用日期信息和实时时钟(未图示)的时刻信息,运算墨盒使用期限剩余时间。墨水管理部89在该墨盒使用期限剩余时间为不足“0”的值时,检测为使用日期错误。而且墨水管理部89在从存储元件47读出的墨水残量成为预先确定的墨水耗尽信息的值以下时,检测为墨水用完(墨水耗尽)。另外,存储元件47的墨水残量在初期设定为满填充(充满)的墨水残量,至少在每次电源断开时通过写入第1存储部131的墨水残量等而更新。
墨水管理部89将墨水关联信息(墨水消耗量、墨水残量、墨水用完信息、使用期限剩余时间、安装脱离、安装错误、使用日期错误信息等)在RAM54的第1存储部131的规定存储区域存取而进行更新。
另外,作业控制部93取得从主机装置120指示的打印作业相关的作业信息。作业控制部93根据从机械控制器43取得的传送系统的运转信息,求出各个作业的打印长度或打印张数。而且作业控制部93根据该打印长度或打印张数算出收费信息。然后,作业控制部93将包含收费信息的这些作业信息在第1存储部131的规定存储区域存取而进行更新。
另外,在机械控制器43设置了对传送系统的编码器66的输出脉冲数计数而取得与片13的传送量相当的计数值的未图示的计数器,根据打印中的该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变化量,取得打印的片13的长度即打印长度或打印张数的信息。另外,机械控制器43取得与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及清洁系统等相关的各种机械参数信息。机械参数信息例如除了传送状态(位置·速度等)、滑架驱动状态(位置·速度等)、清洁状态等的状态信息外,还包含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清洁系统的各种马达等的驱动时间、驱动转速等的运转历史信息。该种机械参数信息从机械控制器43向控制器40定期地发送。该机械参数信息由控制器40内的装置控制部94接收。另外,装置控制部94根据实时时钟的时刻信息,取得打印机11的运转时间。然后,装置控制部94将在从机械控制器43取得的信息添加了该运转时间等的机械参数信息在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存取而进行改写。
头部控制部88具备按墨水色对记录头部29的墨滴喷射次数(点数)计数的点计数器,从其计数值取得包含各个墨水色的墨滴喷射次数(点数)的头部信息。然后,头部控制部88将取得的头部信息在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存取而进行更新。
另外,打印机11具备用于取得各种调节值(修正值)的调节功能。例如,某调节功能使其测定部工作,计测实测值,根据初期设定值和实测值的差分,取得用于调节(修正)初期设定值的调节值(修正值)。该种调节值中,有考虑了主扫描方向X中的冲洗开始位置·结束位置、封盖位置、确定打印时的喷射开始位置的基准位置、传送基准位置、与片温度相应的片13的伸展而用于修正传送量的调节值(修正值)等。这里,片温度由温度传感器67检测,从机械控制器43向控制器40发送。打印任务部85运算与检测的片温度相应的传送调节值。
另外,作为其他调节功能,有打印测试图案,根据用户从该测试图案中判断为最佳的打印结果后输入的与一个测试图案对应的编号而取得该编号对应的喷射定时调节值的功能。该种调节值中,有调节一方向打印时的记录头部29的主扫描方向X的喷射定时的Uni-d调节值、调节双方向打印中的滑架27的往动时和复动时的喷射定时的Bi-d调节值。采用该Uni-d调节值或Bi-d调节值,可运算片厚(例如纸厚)相应的喷射定时。该种调节信息在通过用户的操作使打印机11的调节功能工作时,或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输入与最佳测试图案等最佳指标对应的编号等时更新。该更新的调节信息通过由打印任务部85访问RAM54的第1存储部131而更新。这些调节信息数据是在打印机11的出厂检查阶段、用户初次使用打印机11时的最初启动时、用户使调节机构工作而进行调节操作时、故障修理的维护时等进行设定且一旦设定后很久不更新的种类的数据。
这样,数据D中,有包含打印机11的运转中比较频繁地更新的墨水关联信息、作业信息、机械参数信息及头部信息等的运转信息数据D1和包含打印机11的运转中几乎不更新的(更新频度低)调节信息的调节信息数据D2(固定信息数据)。本实施例中,在数据D的开头侧配置运转信息数据D1,在其后侧配置调节信息数据D2。因而,回写处理中,最初回写运转信息数据D1,然后回写调节信息数据D2。但是,调节信息中,也存在控制器40定期地使调节功能工作而比较频繁地更新最佳调节信息的种类的调节信息,该种的调节信息配置在运转信息数据D1的区域。
紧急任务部90在发生打印工作上的错误时,将包含可进行该错误内容的解析程度的信息的错误信息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本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20经由因特网与用户支持用的服务器(未图示)连接,错误信息从主机装置120向服务器发送。该服务器解析错误信息,执行查明错误的原因,寻求使打印机11从错误恢复的方法的处理。另外,本例中,错误信息配置在调节信息数据D2所包含的区域。
这样,在启动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的打印处理时,在适当的定时,更新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数据更新阶段)。更新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通过启动的写入任务部91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另外,本实施例中,墨水关联信息、作业信息、机械参数信息、头部信息、调节信息及错误信息相当于由打印机11的工作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另外,数据D中,存在不由打印机11的工作更新但也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55(第1存储单元)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20的主机控制部125定期或不定期请求向控制器40发送数据D。在控制器40应答该请求的情况下,在不进行打印工作、清洁工作等的空闲时期、电源断开时的结束处理时,将RAM54的第1存储部131或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主机控制部125将接收的数据D在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因此,主机装置120的主机存储部120M也保存虽然是比回写频度低的频度但也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数据D。另外,数据D的一部分或全部从主机装置120经由因特网向打印机制造商的服务器发送,在打印机11的运转状况的解析等中采用。
执行打印处理、打印工作时,优先次序最低的回写任务部92不启动。因而,写入任务部91不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因此,打印处理中、打印工作中,写入任务部91进行的数据D的拷贝处理基本上不执行。
若处于打印工作、清洁工作都不执行的待机状态,则回写任务部92启动。然后,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图8中的(3))。此时的数据D最后由回写任务部92拷贝,因此是打印工作前的旧数据。但是,从写入任务部91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后,写入任务部91将第1存储部131的最新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图8中的(2))。该拷贝处理后,再次启动的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最新的数据D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这样,每次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时,进行更新的数据D的回写。
这里,写入任务部91的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因此,在拷贝处理的途中,不会发生加入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的中断而改写拷贝原始数据的情况。另外,第2存储部132禁止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及紧急任务部90进行写入访问,因此,在回写任务部92进行回写途中,避免了回写原始数据被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改写的情况。而且,写入任务部91的启动条件为回写任务部92接受回写数据D结束时的回写结束通知时,因此,在回写任务部92的回写途中,可避免拷贝处理进行中断而改写回写原始数据的情况。其结果,通过回写任务部92,可从RAM54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正确的数据D。另外,打印系统任务部进行打印用的处理而取得打印关联信息的阶段与打印控制阶段相当。
接着详细说明回写处理。本实施例中,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的回写目的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之间交互变换。即,回写任务部92在更新标志F为“0”时,对第1存储区域143进行数据D的回写,该回写结束后,将更新标志F从“0”变换为“1”。另外,回写任务部92在更新标志F为“1”时,对第2存储区域144进行数据D的回写,该回写结束后,将更新标志F从“1”变换为“0”。这样,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在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交互回写。
另外,数据D的回写处理的过程中,进行2个计数器141、142中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处理。该计数处理进行的结果是,该计数器的计数值CT取与回写的数据量相应的值。
以下,按图10所示流程图说明回写任务部92启动并进行的回写处理。图10是通过流程图表示回写任务的内容的回写处理例程。拷贝处理后,打印机11处于待机状态时,回写任务部92启动。首先,在图10中的步骤S10中,判定是否更新标志F=0。更新标志F=0则进入步骤S20,并非更新标志F=0(即F=1)则进入步骤S30。
步骤S20中,将第1存储区域143选择为回写目的地。此时,在回写处理的开始之前,将回写目的地的第1存储区域143对应的第1计数器141的计数值CT变更为回写开始值A。
另一方面,步骤S30中,将第2存储区域144选择为回写目的地。此时,在回写处理的开始之前,将回写目的地的第2存储区域144对应的第2计数器142的计数值CT变更为回写开始值A。
步骤S40中,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中J字节量的数据回写到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回写目的地选择的存储区域。即,更新标志F=0,选择第1存储区域143作为回写目的地的场合(S20),向该第1存储区域143回写数据D,另一方面,更新标志F=1,选择第2存储区域144作为回写目的地的场合(S30),向该第2存储区域144回写数据D。另外,回写新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的场合,从数据D的最初逐J字节地顺序进行回写。另外,从中断前次回写的后续开始回写同一数据D的场合,从此时的计数值CT对应的处所逐J字节地顺序进行回写。这里,J字节是回写的最小单位,本例中,是进行计数器141、142的计数处理的单位即K字节的自然数n分之一的值(J=K/n)。另外,回写处理开始前进行的对计数器的回写开始值A的变更(例如复位)也可以在拷贝处理结束时由写入任务部91进行。
下一步骤S50中,判断是否回写了K字节量。若未回写K字节量,则将下一J字节量的数据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S40)。然后,n回反复进行逐J字节量的回写,在回写了K(=J×n)字节量后(步骤S50中的肯定判定),进入步骤S60。
步骤S60中,进行计数器的计数处理。即,进行计数器141、142中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处理。本例中,作为计数处理,将计数器的计数值CT加一。
然后,步骤S70中,判断计数器141、142的计数值CT是否达到回写结束值B。若未达到回写结束值B,则返回步骤S40,以下同样,反复S40~S70的各处理,直到计数值CT达到回写结束值B为止(S70中的肯定判定)。其结果,在每次K字节量的回写结束时,计数器通过计数处理加一。然后,将数据D全部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后,计数器的计数值CT达到回写结束值B(S70中的肯定判定),因此进入步骤S80。
步骤S80中,进行更新标志F的变换。然后,向写入任务部91发送回写结束通知后,该例程结束。即,回写任务部92休止。另外,作为电源切断时(电源断开时)的处理而进行的回写处理结束时,回写结束通知向紧急任务部90发送。另外,回写处理中,若存在优先次序比回写任务部92高的其他任务部的中断,则即使计数器的计数值CT未达到回写结束值B,也在该时刻使回写任务部92转变到待机状态,使回写处理中断。
这样,在打印机11的运转中,通过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和紧急任务部90更新RAM54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然后,该更新的数据D从第1存储部131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然后在待机状态时等的规定时期,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对该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回写在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之间交互变换。即,回写任务部92在更新标志F为“0”时,对第1存储区域143进行数据D的回写,该回写结束后,将更新标志F从“0”变换到“1”。另外,回写任务部92在更新标志F为“1”时,对第2存储区域144进行数据D的回写,该回写结束后,将更新标志F从“1”变换为“0”。而且,对第1存储区域143的数据D回写结束后,与第1存储区域143对应的第1计数器141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接着,对第2存储区域144的数据D的回写开始后,在该回写中,与该回写目的地的第2存储区域144对应的第2计数器142的计数值CT成为与回写的数据量相应的值。然后,对第2存储区域144的回写结束后,与第2存储区域144对应的第2计数器142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接着,对第1存储区域143的数据D的回写开始后,在该回写中,与该回写目的地的第1存储区域143对应的第1计数器141的计数值CT成为与回写的数据量相应的值。然后,对第1存储区域143的回写结束后,第1存储区域143对应的第1计数器141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
因而,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的两方都结束数据D的回写时,各自对应的计数器141、142的各计数值CT都成为回写结束值B。另外,第1存储区域143和第2存储区域144中仅仅一方结束数据D的回写而另一方在回写途中时,计数器141、142中,该一方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另一方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例如中间值。
接着,参照图5及图9等说明电源切断(电源断开)时的数据存储处理。另外,电源切断(电源断开)有用户断开操作电源开关65时的正常电源切断(正常电源断开)和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的无意的电源切断及系统死机时的电源切断等的异常电源切断(异常电源断开)。电源切断时的数据存储处理中,正常电源断开和异常电源断开的差异是图9所示结束处理(图9中的(15))的有无。图9的例表示了正常电源断开时的数据存储处理,图9中没有结束处理的处理成为异常电源断开时的数据存储处理。另外,本实施例中,即使打印机11具有二次电池,在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的无意的电源切断(异常电源断开)发生时,也要在到二次电池放电为止的例如10~500毫秒的范围内的规定时间之间由二次电池供给电力。
用户操作电源开关65时的正常电源断开(正常电源切断)通过向控制器40内输入断开信号来检测。另一方面,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原因发生的异常电源断开(异常电源切断)由控制器40内的紧急任务部90的电源切断检测功能检测。
如图9所示,检测到正常或异常的电源断开(电源切断)后,紧急任务部90启动。即,实时OS71启动接受启动请求的任务部中优先次序最高的紧急任务部90。例如虽然打印工作中也有电源切断的情况,但是启动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的紧急任务部90。启动的紧急任务部90首先向实时OS71进行优先次序变更请求(图9中的(11))。该优先次序变更请求由实时OS71内的优先次序变更部73接受,优先次序变更部73对由任务管理部74参照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进行将图5(a)所示通常时的任务优先次序变更为图5(b)所示电源断开时的任务优先次序的任务优先次序变更处理(图9中的(12))。优先次序变更部73进行例如重排优先次序管理表97的任务的顺序的处理。当然,该任务优先次序变更处理也可以是将多个准备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中要参照的表变换为图5(b)所示任务优先次序的处理。
该任务优先次序变更处理的结果是,保持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的关系,而两任务部91、92的优先次序变得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即,回写任务部92变更为比写入任务部91低,且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高的优先次序。
因而,电源切断(电源断开)时,此时即使处于打印工作中,也启动回写任务部92。另外,在打印机11的待机中的电源切断时,写入任务部91或回写任务部92启动。例如在打印工作中的电源切断时,将该打印工作开始之前刚刚回写的数据D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保存。另外,不进行打印工作的待机中的电源切断时,在迄今为止的待机中反复回写最新的数据D,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保存最新的数据D。
如图9的例,在该电源断开(电源切断)时,若在写入任务部91处于拷贝处理中的场合,优先次序更高的写入任务部91的拷贝处理结束后,接着启动优先次序高的回写任务部92。然后,回写任务部92进行该拷贝的数据D的回写处理(图9中的(13)、(14)、图10的S10~S80)。通过这样的启动优先次序,在写入任务部91进行拷贝途中的电源切断时,可避免回写任务部92进行中断而回写拷贝途中的数据D的情况。因而,电源切断时,可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由写入任务部91进行的拷贝结束后的正确的最新的数据D。
另外,电源切断时,处于回写中的场合,从紧急任务部90变换CPU执行权时,再启动回写任务部92。此时,回写任务部92从与计数值CT对应的处所进行数据D的回写处理(图10的S10~S80)。
该电源切断时,在回写处理正常结束时,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CT=B)。另一方面,在回写处理未正常结束时,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值(CT≠B)。
正常电源断开时,从回写任务部92接受回写结束通知的紧急任务部90启动,进行打印机11的结束处理。该结束处理是电源断开时将打印机11设为应处于结束时的状态的处理,与电源切断前的准备处理相当。结束处理中进行数据的保存处理等规定的处理。当然,例如若滑架27不在起始位置,则结束处理也可以包含使其向起始位置移动而封闭记录头部29等使各种的工作部返回初期位置等的结束工作。紧急任务部90完成结束处理后,切断电源。另外,正常电源断开时,到电源切断为止的功率供给时间存在余裕,因此,也可以在先进行结束处理后,进行回写任务部92的回写处理。另外,该电源断开时,墨水关联信息也写入墨盒IC的存储元件47。
例如电源插头拔下、电源48的故障等导致的无意的电源切断或者控制器40的系统死机(意外停机等)等发生时,此时若处于回写处理的途中,则该回写处理保持途中的状态而切断电源。在这样的场合,2个计数器141、142中一方的计数值CT取回写结束值B,另一方的计数值CT取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值。
该电源切断(电源断开)后,在用户操作电源开关65而接通打印机11的电源的电源导通时,写入任务部91启动。以下,按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写入处理。
首先,步骤S110中,判断全部的计数器141、142的各计数值CT是否为回写结束值B。全部的计数值CT若为回写结束值B则进入步骤S120,全部的计数值CT若不都是回写结束值B,则进入步骤S130。
步骤S120中,判定是否更新标志F=1。更新标志F=1则进入步骤S130,并非更新标志F=1(即F=0)则进入步骤S140。
步骤S130中,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第1存储区域143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处理)。更新标志F=1时,在前次的电源切断前最后进行的回写处理的回写目的地是第1存储区域143,因此,通过从该第1存储区域143写入数据D,可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向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最新的数据D。该写入处理结束后,本例程结束。即,写入任务部91休止。
另一方面,步骤S140中,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第1存储区域143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处理)。更新标志F=0时,在前次的电源切断前最后进行的回写处理的回写目的地是第2存储区域144,因此,通过从该第2存储区域144写入数据D,可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向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最新的数据D。该写入处理结束后,结束本例程。即,写入任务部91休止。
另一方面,全部的计数器141、142的计数值CT不都是回写结束值B的场合(S110中为否定判定),步骤S150中,报告回写错误。即,存在计数值CT未达到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的场合,意味着在电源切断前最后进行的回写处理中,数据D的回写未结束,因此,为了向用户通知该情况,报告回写错误。写入任务部91对主控制部81进行回写错误通知,而且主控制部81经由通信部82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该回写错误通知,从而向主机控制部125通知回写错误的情况。主机控制部125接受回写错误通知后,在监视器123显示回写错误发生的情况(例如错误画面)。其结果,向用户报告回写错误发生的情况。
下一步骤S160中,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的2个存储区域143、144中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侧的计数器对应的存储区域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其结果,前次的电源切断前最后结束回写处理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
下一步骤S170中,将回写途中的存储区域的数据D中与计数值CT相当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即,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的2个存储区域143、144中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值侧的计数器对应的存储区域的数据D中与计数值CT相当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即前次的电源切断时回写发生处为止的部分数据,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这里,前次的电源切断时,在数据D中与此时的计数值CT相当的一个信息中的途中处切断电源的场合,该一个信息的回写被中断而无法信赖,因此,将该一个信息的前一个的信息为止的可信赖部分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
该数据修复处理的结果,可将前次的电源切断前回写中断的数据D中到回写结束发生处为止的部分数据修复为用前次的电源切断前回写发生结束的一次旧数据D的一部分修补的尽可能新的数据D。该修复结束后,写入任务部91结束本例程。该电源导通时,写入任务部91也继续进行拷贝处理,将写入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然后,结束拷贝处理的写入任务部91休止。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进行该修复处理的写入任务部91,构成修复单元的一例。
如以上详述,根据本实施例,可获得以下所示效果。
(1)回写任务部92将RAM54的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交互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多个存储区域143、144,此时,进行计数器141、142中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处理,设为与回写数据量相应的计数值。在电源导通时,写入任务部91将多个计数器141、142中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对应的存储区域的数据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因而,例如即使因为无意的电源切断而导致回写处理中断,也可避免该回写中断的错误数据写入RAM54的情况。从而,可将结束回写的正确数据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写入RAM54,而且前次的电源切断时即使回写处理中断,也可以将该中断时的前一次回写的比较新的数据写入RAM54。
(2)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设置2个存储区域143、144,采用使数据D的回写目的地在2个存储区域143、144间交互变换的构成,因此,可确保较多的数据存储容量。例如在采用确保3个以上的存储区域,将回写目的地的存储区域按照顺序变换的构成的场合,数据存储容量变小,例如必须准备大存储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但是,由于存储区域的个数设为可变换回写目的地的最少个数即2个,因此可确保比较多的数据存储容量。
(3)由于采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设置的2个存储区域143、144间交互变换的构成,因此,至少一个存储区域对应的计数器成为回写结束值B。因而,可从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对应的存储区域向RAM54写入正确的数据D。例如若采用在对一个存储区域的数据回写结束前的回写途中,对其他一个存储区域的数据回写开始的构成,则无意的电源切断时发生2个计数器都不成为回写结束值B的情况。但是,由于采用对一个存储区域的数据回写结束后,对其他一个存储区域的数据回写开始的构成,因此,必然可成为在一个存储区域存储了回写结束的正确数据的状态。因此,可向RAM54写入回写结束的可靠性高的数据D。
(4)由于回写任务部92在打印机11的电源切断时启动,进行此时的最新的数据D的回写处理,因此可将尽可能最新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
(5)电源导通时,写入任务部91在存在计数值CT未成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时,将该情况通知主机控制部125,通过在监视器123(报告单元)显示回写错误的信息来进行错误报告。其结果,用户根据该错误报告,可知道前次的电源切断时回写处理有可能失败的信息(即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数据有可能错误的信息)。因而,用户可认识到数据修复的必要性。
(6)存在具有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计数值CT的计数器而进行错误报告的场合,写入任务部91将回写中断的数据中到回写结束处的部分数据用回写结束的一次旧数据的一部分补全,修复为比较新的数据。利用到进行了回写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至少对于该部分,可取得采用了最新的数据的修复数据。
(7)若例如采用标志替代计数器的构成,则无法掌握回写处理中断时在数据D中的哪里中断,但是由于是计数器141、142,因此根据该计数值CT,可确定数据D中回写处理中断的处所。其结果,可利用回写中断的部分数据进行适当的修复处理,可提高修复数据的可靠性。
(8)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高的写入任务部91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禁止打印系统任务部的写入的第2存储部132,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因此,可以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正确数据D。例如回写途中即使优先次序高的任务启动,也不会改写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因此,然后,回写任务部92启动,从中断的后续重新开始数据的回写处理时,可对对象回写前次和本次中的同一个数据。因此,即使由于打印系统任务部的中断引起的中断导致分多次断续地进行回写处理,也可以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正确的数据D。
(9)由于写入任务部91的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高,因此,可使从第1存储部131对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的拷贝优先于打印系统任务部进行。因而,可避免写入任务部91的拷贝因为打印系统任务部的启动而中断,在拷贝途中拷贝原始数据D被改写的情况。因此,可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正确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
(10)写入任务部91以从回写任务部92接受的回写结束通知作为触发信号,开始数据D的拷贝。因而,在回写任务部92的回写途中可避免该回写原始数据被改写的情况。因此,可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正确的数据D。
(11)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设定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低。因而,打印图像数据及头部控制数据等的喷射系统数据生成处理和对记录头部29的喷射系统数据的传送处理的中途不发生回写任务部的中断,这些记录头部系统处理优先于回写处理进行。因而,可以尽可能降低例如喷射系统数据延迟而不能从喷嘴喷射墨水的喷射不良(漏点)的发生频度和头部控制数据的准备延迟、滑架27的启动定时延迟的频度。因此,可防止喷射不良起因的打印不良的发生,降低滑架27的启动定时的延迟发生频度,抑制打印生产率的降低。
另外,在不进行打印工作(记录系统工作及传送系统工作)、清洁工作等的规定工作的打印机11的待机状态时,进行数据D的回写处理。因此,在打印系统处理的中途不发生回写处理的中断,打印系统处理优先于回写处理实施,可抑制打印生产率的降低。
(12)紧急任务部90在电源断开时向实时OS71请求任务优先次序的变更,将优先次序管理表97更新为电源断开时的任务优先次序(图5(b))。根据该优先次序的变更,保持了写入任务和回写任务的优先次序的关系,而两任务的优先次序变得比打印系统任务高。因而,电源断开时,也可进行回写任务部92的启动,可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尽可能最新的数据D。另外,电源切断时,由于写入任务部91的优先次序设定为比回写任务部92高,因此,例如拷贝途中即使检测到电源切断,也可在该拷贝全部结束后开始该数据D的回写。例如,若回写任务部92设为比写入任务部91高的优先次序,则在拷贝途中的电源切断时,回写该拷贝途中的数据D,损害了数据D的可靠性。相对地,本实施例中,即使在拷贝途中的电源切断时,也可以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拷贝结束后的正确的数据D。
(第2实施例)
接着用图12~图18说明第2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打印机设置多个控制记录头部的控制器,多个控制器分担控制多个记录头部。
图12是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电构成的方框图。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1的控制装置C具有分担控制记录头部29的多个(本例中2个)的控制器41、42。主侧控制器41进行多个(例如7个)的记录头部29A的喷射控制(记录控制),从侧控制器42进行多个(例如8个)的记录头部29B的喷射控制(记录控制)。
主机装置12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根据2个控制器41、42各自负责的记录头部29的配置位置(记录区域)将打印图像数据分割为2份,对分割的各打印图像数据附上同一个打印语言记述指令,生成2个打印数据P1、P2。主机装置120通过传送控制部129,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1、U3间的通信将打印数据P1向主侧控制器41串行传送,并且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2、U4间的通信,将打印数据P2向从侧控制器42串行传送。
另外,2个控制器41、42连接的各通信电路46,与在8个墨盒IC1~IC8安装的8个存储元件47中每一半的4个分别进行连接。主侧控制器41可与在4个墨盒IC1~IC4安装的各存储元件47通信,从侧控制器42可与在4个墨盒IC5~IC8安装的各存储元件47通信。与第1实施例同样,存储元件47存储了对应的墨盒IC的墨水残量信息、墨水色、使用期限、维护信息、件号等的各种的墨水关联信息。
主侧控制器41经由通信电路46与墨盒IC1~IC4的各存储元件47通信,可进行墨水关联信息的读出及写入。同样,从侧控制器42经由通信电路46与在各墨盒IC5~IC8安装的存储元件47通信,可进行墨水关联信息的读出及写入。
这样,各控制器41、42的构成除了控制及管理记录头部29及墨盒IC的个数不同以外,基本与第1实施例同样。各控制器41、42与第1实施例同样,分别具备CPU51、ASIC52、ROM53、RAM54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图12中,为了区别主侧和从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主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为55A,从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为55B。另外,根据分担控制记录头部29的关系,在两控制器41、42间必须取得指令输出定时的同步,在两控制器41、42具有同步处理功能方面,不同于第1实施例。该同步处理功能将后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主侧控制器41经由通信线SL1与机械控制器43连接。另外,线性编码器50的输出信号输入主侧控制器41,并且从主侧控制器41经由信号线SL2向从侧控制器42发送。另外,两控制器41、42为了实现所述同步处理功能,经由通信线SL3相互连接。另外,根据分担墨盒IC的管理的关系,将自身管理的记录头部29消耗的墨水消耗量中与对方侧的控制器管理的墨盒的墨水色对应的墨水消耗量向对方侧的控制器发送,因此,两控制器41、42可进行经由通信线SL4的通信地被连接。
主侧控制器41在自身负责的7个记录头部29A的打印准备好(即墨滴喷射控制使用的打印图像数据准备好),且从侧控制器42负责的8个记录头部29B的打印准备好的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滑架启动指令。从而,在控制器41、42中一方的打印准备结束前,可防止因滑架27启动而导致尽管记录头部29到达喷射位置也不喷射墨滴的喷射失误。
另外,主侧控制器41在自身负责的7个记录头部29A的打印结束,且从侧控制器42负责的8个记录头部29B的打印也结束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指令片13的传送的传送指令。从而,在控制器41、42中一方打印结束前的阶段,可防止因片13传送开始(或支撑部件19上的片的吸附解除)而导致从记录头部29喷射的墨滴在片13上的滴落位置的错开(打印位置错开)。
这样,主侧控制器41具备与从侧控制器42取得进展的同步,发送指令的前述的同步处理功能。同步处理功能中,从侧控制器42向主侧控制器41输出指令,主侧控制器41在确认从从侧接受的指令和自身的指令吻合且指令内容一致的时刻,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指令。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同步处理功能,在各控制器41、42设置的构成在主侧和从侧稍有不同。
图13是说明主侧控制器41和从侧控制器42的功能构成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两控制器41、42由相同程序的构成实现。但是,由于启动仅仅同步处理功能的部分的部分程序不同,因此实现不同的功能。另外,图13中,仅仅表示了指令处理系统及同步处理系统的功能块,实时OS71、图像处理部83、头部控制部88、墨水管理部89及紧急任务部90等省略。
如图13所示,各控制器41、42与第1实施例的控制器40同样,具备实时OS71、主控制部81、通信部82、图像处理部83、指令解析部84、打印任务部85、机械控制部86、机械通信部87、头部控制部88、墨水管理部89、紧急任务部90、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
而且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同步处理功能,主侧控制器41具备作为同步单元的一例的虚拟机械控制器98(虚拟机械控98),从侧控制器42具有伪机械控制器99(伪机械控99)。
另外,从侧控制器42的机械通信部87通过通信线SL3与主侧控制器41的虚拟机械控98连接。即,主侧控制器41的机械通信部87与实际的机械控制器43连接,而从侧的机械通信部87与在主侧控制器41内设置的虚拟机械控98连接。从侧的机械通信部87当作是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指令,实际是向虚拟机械控98发送指令。
接着说明同步处理功能。装置控制部94将从作业控制部93接收的指令向机械通信部87输出(图13中的(1))。机械通信部87接收指令后,在主侧中,对虚拟机械控98进行指令的询问(图13中的(2)),从侧中,对伪机械控99进行指令的询问(图13中的(2))。
从侧中,伪机械控99接受询问后,无条件直接应答ACK信号(图13中的(3))。从侧的机械通信部87接受该应答后,将指令向通信线SL3输出(图13中的(4))。该输出的指令由主侧的虚拟机械控98接收。
虚拟机械控98从主侧和从侧的两机械通信部87接受指令后,判断两指令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对主侧的机械通信部87应答ACK信号(图13中的(5))。然后,主侧的机械通信部87接受ACK信号的应答后,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指令(图13中的(6))。即,虚拟机械控98的同步处理中,在确认主侧和从侧的两方为同一个指令吻合的定时,从主侧的机械通信部87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指令。另外,机械通信部87在每次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指令时,向机械控制部86应答指令输出的信息。机械控制部86接受指令输出的信息的应答后,输出下一指令。
图14表示本实施例的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构成。本实施例中,在主侧和从侧,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构成都相同。图14中,表示主侧控制器41内的RAM54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5A。另外,图14中,从侧控制器4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B的对应的构成的符号在()内表示。
如图14所示,RAM54与第1实施例同样,具有程序数据存储部130、第1存储部131(镜像存储区域部)、第2存储部132(拷贝存储区域部)。
第1存储部131(镜像存储区域部)是成为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读出的数据D的写入目的地的存储区域,是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紧急任务部90访问并可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存储区域。
第2存储部132(拷贝存储区域部)是成为从第1存储部131读出的数据D的拷贝目的地的存储区域,虽然许可写入任务部91的写入访问和回写任务部92的读出访问,但是禁止各任务部81~90对第2存储部132的写入访问。
另外,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中,逐一设置了作为计数单元的一例的计数器151(153)和用于存储数据D的存储部152(154)。该第2实施例中,在各控制器41、42设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的各存储部152、154构成多个存储部的一例。本例中,多个存储部取2个的例。
如图14所示,电源导通时,通过写入任务部91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向RAM54的第1存储部131进行数据D的写入处理(图14中的(1))(写入阶段)。即,写入任务部91在电源导通时,将前次的电源断开时(电源切断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保存的数据D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55读出,将该读出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
写入任务部91仅仅在该电源导通时的写入处理时,在写入处理后续也进行拷贝处理,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图14中的(2))(拷贝阶段)。
然后,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后,各任务部81~92中优先次序最低的回写任务部92启动。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图14中的(3))(回写阶段)。在回写处理之前,计数器151、153变更为回写开始值A。回写任务部92在数据D的回写中,每次回写K字节的数据时,进行将计数器151(153)加一的计数处理。
回写任务部92全部回写数据D,结束回写处理后,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例如最大值)。写入任务部91从结束回写处理的写入任务部91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后启动,进行从第1存储部131向第2存储部132拷贝数据D的拷贝处理(图14中的(2))。写入任务部91是优先次序比打印系统任务部高的任务,因此,若接受回写结束通知,则在大多数场合马上启动。每次该回写结束时,在每次接受从回写任务部92送来的回写结束通知时启动写入任务部91,将在前次拷贝时和本次拷贝时之间的期间更新的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图14中的(2))。拷贝处理后,每次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时,回写任务部92启动,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图14中的(3))。
另外,电源断开操作时、电源插头拔下、电源故障等的电源断开时(电源切断时),优先次序变更部73将优先次序管理表97变更为图5(b)所示优先次序,即,将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设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的优先次序高的次序(本例中第3位的优先次序)的优先次序。因而,本实施例中,电源断开时(电源切断时),回写任务部92也启动。
图15表示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构成。如图15所示,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具备作为计数器151(153)使用的计数器区域151A(153A)和用于存储数据D(备份数据)的存储部152(154)。计数器区域151A(153A)成为打印系统任务部的写入禁止区域,但是许可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的写入访问。因此,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可对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进行变更的处理(复位、置位、计数处理等)。
计数器区域151A(153A),与第1实施例同样,例如确保1字节,构成8比特的计数器151(153)。本实施例也同样,将把数据D的数据尺寸分割为255份的值即K字节(K=数据D的数据容量/255)作为用“1”对计数器151(153)进行计数的计数处理的单位。将回写开始值A设为最小值“00000000”(2进制),而数据D的回写全部结束时的回写结束值B成为最大值“11111111”(2进制)。另外,数据D包含运转信息数据D1和调节信息数据D2,与第1实施例同样,更新频度相对高的运转信息数据D1在存储部152(154)中的回写开始侧的区域存储,更新频度相对低的调节信息数据D2在存储部152(154)中的回写结束侧的区域存储。另外,本实施例中,也有将主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的存储部152称为第1存储部,从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的存储部154称为第2存储部的情况。
以下,按照图16所示流程图说明在各控制器41、42内启动回写任务部92进行的回写处理。拷贝处理后,打印机11为待机状态时,各控制器41、42的回写任务部92分别启动。各控制器41、42虽然非同步地工作,但是配合打印机11进行打印工作的定时和/或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的定时,启动各任务部。因而,各控制器41、42中,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以相同方式启动。另外,以下,说明主侧控制器41中的回写处理,在()内表示了从侧的对应的符号来进行说明。
首先,图16中的步骤S210中,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中J字节量的数据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此时,回写新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的场合,将计数器的计数值CT变更到回写开始值A后,从数据D的最初逐J字节按照顺序进行回写。另外,从前次回写中断后续开始回写同一个数据D的场合,从此时的计数值CT对应的处所逐J字节地按照顺序进行回写。另外,对计数器的回写开始值A的变更也可以在拷贝处理结束时由写入任务部91进行。
下一步骤S220中,判断是否回写了K字节量。若未回写K字节量,则将下一J字节量的数据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S210)。然后,n次反复逐J字节量的回写,在回写K(=J×n)字节量后(步骤S220中为肯定判定),进入步骤S230。
步骤S230中,进行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处理。本例中,作为计数处理,将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加一。
然后,步骤S240中,判断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是否达到回写结束值B。若未达到回写结束值B则返回步骤S210,以下同样,反复S210~S240的各处理,直到计数值CT达到回写结束值B为止(S240中的肯定判定)。其结果,每次K字节量的回写结束时,计数器151(153)通过计数处理加一。然后,将数据D全部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结束后,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达到回写结束值B(S240中的肯定判定),将回写结束通知向写入任务部91发送后,该例程结束。即,回写任务部92休止。另外,作为电源切断时(电源断开时)的处理而进行的回写处理结束时,回写结束通知向紧急任务部90发送。另外,回写处理中,若有优先次序比回写任务部92高的其他任务部的中断,则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即使未达到回写结束值B,在该时刻也使回写任务部92向待机状态转变,使回写处理中断。
接着,说明电源切断(电源断开)时的数据存储处理。例如在无意的电源切断时,在打印机11具备的二次电池放电为止的规定时间可进行数据存储处理。该无意的电源切断由各控制器41、42内的紧急任务部90的电源切断检测功能检测。
检测到电源切断后,紧急任务部90启动,紧急任务部90向实时OS71进行优先次序变更请求,从而,优先次序变更部73进行任务优先次序变更处理。其结果,由任务管理部74参照的优先次序管理表97从图5(a)所示通常时的任务优先次序变更为图5(b)所示电源断开时的任务优先次序。
因而,电源切断时,回写任务部92启动。但是,拷贝处理中,在电源切断的场合,优先次序更高的写入任务部91结束拷贝处理后,接着,启动优先次序高的回写任务部92。然后,回写任务部92进行该拷贝的数据D的回写处理(图16的S210~S240)。另外,回写处理中当电源切断的场合,从此时的计数值CT对应的回写中断的处所进行数据D的回写处理(图16的S210~S240)。此时,在直到最后为止结束回写处理的场合,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CT=B)。此时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保存了结束回写处理的正确的数据D。另一方面,在未到最后为止结束回写处理的场合,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值(CT≠B)。此时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有可能保存了回写途中的错误数据D。
例如电源插头拔下、电源48的故障等导致的无意的电源切断或者控制器40的系统死机(意外停机等)等发生时,此时若处于回写处理的途中,则有该回写处理保持途中的状态也电源切断的情况。这样的场合,各控制器41、42非同步,因此,也可能各计数器151、153中一方的计数值CT取回写结束值B,另一方的计数值CT取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值。另外,也可能计数器151、153的各计数值CT都取回写结束值B以外的值。
该电源切断(电源断开)后,用户操作电源开关65而接通打印机11的电源的电源导通时,写入任务部91启动。以下,按照图17的流程图说明写入处理。
首先,步骤S310中,判断全部的计数器151、153的各计数值CT是否为回写结束值B。全部的计数值CT若是回写结束值B则进入步骤S320,全部的计数值CT若不都是回写结束值B,则进入步骤S330。
步骤S320中,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处理)。可将前次的电源切断前最后进行的回写处理结束后的正确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该写入处理结束后,本例程结束。即,写入任务部91休止。
另一方面,步骤S330中,判断是否存在计数值CT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若存在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则进入步骤S340,若不存在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则进入步骤S360。
步骤S340中,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中,将计数值CT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处理)。
下一步骤S350中,报告数据修复的信息。例如写入任务部91经由主控制部81向主机控制部125通知数据修复的信息,接受该通知的主机控制部125通过在监视器123显示数据修复的信息而进行报告。这里,数据修复的信息的报告是为了报告一方的控制器未结束回写处理的信息,此时正确地修复数据D。该数据修复的信息的报告结束后,写入任务部91休止。另外,步骤S340的写入处理也可以在监视器123显示由用户选择数据修复处理的执行的选择方案,通过操作部124的操作而选择操作了数据修复执行的信息时进行。
另一方面,在没有计数值CT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的场合,步骤S360中,报告回写错误。例如写入任务部91经由主控制部81向主机控制部125通知错误的信息,接受该通知的主机控制部125通过在监视器123显示错误的信息进行报告。
然后,通过以下的步骤S370、S380的处理进行数据修复处理。
步骤S370中,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中计数值CT大的计数器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D中除了与计数值CT相当的处所的一部分的数据D,写入各控制器41、42的RAM54的第1存储部131。
下一步骤S380中,从主机装置120取得与计数值CT相当的部分数据,将该取得的数据写入控制器41、42的各RAM54中的与计数值CT对应的位置(地址)。另外,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1中,各控制器41、42定期地向主机控制部125发送数据D,因此,在主机装置120内的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了前次的电源切断前最后发送的数据D。因而,仅仅与计数值CT相当的处所的部分信息用在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的数据D进行修复。
这样,由数据修复处理修复的数据D写入控制器41、42的各RAM54。该写入处理结束后,写入任务部91休止。写入处理结束后,写入任务部91马上启动,接着进行拷贝处理。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360中报告时的错误显示画面显示由用户选择执行例如数据修复处理的选择方案,在通过操作部124的操作选择操作了数据修复执行的信息时进入下一步骤S370。
这里,仅仅与计数值CT对应的处所用在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的数据D修复的理由如下。图18表示回写处理中断时的回写目的地的数据D的中断处所的周边部分。如图18所示,回写处理中断的场合,在前次进行了的第(N-1)次的回写数据D(图18中的阴影部分)上覆写本次进行的第N次的回写数据D。在图18所示处所中断回写的场合,由于回写到一个信息的途中为止,因此该一个信息存在前次的旧信息的数据和本次的新信息的数据混合而成为错误信息的危险。因而,到该回写中断的一个信息的前一个为止,采用本次(第N次)的新信息,对于该一个信息后一个的信息以后,采用前次(第N-1次)的一次量的旧信息。然后,对于与计数值CT相当的回写中断处所的信息,利用从各控制器41、42定期或不定期向主机装置120发送而在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的数据D修复数据D。
数据D的回写处理中,先回写更新频度相对高的运转信息数据D1,后回写更新频度相对低的调节信息数据D2。因而,使用前次(第N-1次)的一次量的旧数据使得成为更新频度相对低的调节信息数据D2的可能性高。因而,即使使用一次量的旧数据,可修复为实质上与新信息相同的信息的可能性也高。
该第2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13)具有分担控制打印单元的多个控制器41、42的打印机11中,电源导通时,确认计数器151、153的计数值CT,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A、55B中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D写入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因此,电源导通时,可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向RAM54写入正确的数据。
(14)电源导通时,计数器151、153中一方不是回写结束值B的场合,将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的计数器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D写入控制器41、42的各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因此,即使是无意的电源切断、系统死机(例如意外停机等)导致控制器41、42的一方中断回写处理的场合,也可以利用另一方的控制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D,向一方的控制器的RAM54的第1存储部131写入正确的数据D。
(15)电源导通时,计数器151、153的两方都不是回写结束值B的场合,通过向计数值CT大的计数器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D中除了与计数值CT对应的处所的部分信息外的数据D,补全在主机存储部120M保存的数据D中与计数值CT对应的处所的信息,来修复数据D。因此,即使是两控制器41、42中断回写的场合,在电源导通时,也可以将比较正确地修复的数据D写入控制器41、42的各RAM54的第1存储部131。
另外,所述实施例也可以变更为以下的形态。
·也可以是向多个存储部回写仅仅数据D的一部分的构成。如图19所示,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作为用于存储数据D中运转信息数据D1的存储区域,具备第1存储区域145及第2存储区域146,作为用于存储调节信息数据D2的存储区域,具备第3存储区域147。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开头区域,设置了用于对向第1存储区域145回写的数据量计数的第1计数器141和用于对向第2存储区域146回写的数据量计数的第2计数器142。而且,非易失性存储器55中,作为用于识别第1及第2存储区域145、146中哪个是存储刚刚更新的数据的存储区域的识别信息,设置了更新标志F。每次交互变换该回写目的地,在第1存储区域145和第2存储区域146交互回写运转信息数据D1。另外,调节信息数据D2总是向第3存储区域147回写。根据该构成,用于存储数据D中的调节信息数据D2的存储区域为第3存储区域147的一面即可,因此可有效活用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存储容量。因此,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可更多地确保可用于数据D的存储的容量。另外,调节信息数据D2是仅仅在用户使打印机11的调节功能工作时更新的种类的信息,因此,不用在打印机11每次运转时更新,更新频度极低。从而,即使从主机存储部120M取得,也可以将与正常时相同的调节信息数据D2写入RAM54。
·写入任务部91的写入处理的实施定时不限于电源接通时(电源导通时)。也可以在打印机11的运转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写入处理。该构成也可以将结束回写的正确的数据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5向RAM54写入。
·回写单元不限于交互对数据的回写目的地回写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在各存储部中同一个存储部连续2次以上回写。该场合,各存储部进行连续回写次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总之,回写定时错开即可。另外,可通过更新标志F等确定最近刚刚结束回写的存储部即可。
·存储部不限于2个。存储部也可以例如设置为3个以上的多个。该场合,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可以按规定的顺序变换,也可以随机变换顺序。
·第2实施例中的数据修复处理,也可以从打印机11向主机装置120发送中断回写的数据D和计数值CT的信息等,由主机控制部125用该接收的信息和主机存储部120M的数据D来进行。然后,可采用将从主机控制部125接收的修复完毕的数据D写入RAM54的构成。
·写入任务部91(拷贝单元)启动时,在计数器141、142、151、153的计数值CT为达到回写结束值B前的中间值(不是A值也不是B值的计数值)而处于回写途中的场合,也可以将可从此时的计数值CT掌握的回写结束位置为止的数据从第1存储部131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
·回写任务部92的回写处理也可以仅仅在电源切断时进行。
·也可以采用在电源切断时,确认计数器的计数值CT,若为回写结束值B,则不进行回写处理的构成。根据该构成,易于避免无意的电源切断时的回写处理中断。
·也可以将墨盒IC的存储元件47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数据存储处理装置。
·作为计数单元的一例的计数器也可以变更为适当的比特数。总之,在中断回写处理的场合,只要是可掌握在数据D的哪处为止结束回写的比特数即可。例如也可以是2~7比特中任意的比特数的计数器。而且也可以超过1字节,例如9比特、10比特,而且也可以采用2字节的计数器。
作为计数单元的一例的计数器的计数处理,也可以使计数值递减。例如将回写开始值A设为最大值(例如“255”),回写结束值B设为最小值(例如“0”),从最大值开始回写处理并随着进行回写处理而使计数值CT递减。
·回写结束值B不限于最大值的“255”(B=255)或最小值的“0”(B=0)。回写结束值B也可以设为例如最小值和最大值间的中间值。总之,只要是可以判别回写结束的值即可。
·以将数据D的数据尺寸分割为255份的数据量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计数器141、142、151、153的计数处理,但是不限于此。即若是N比特的计数器,则数据的最大容量(数据存储区域)的分割数不限于“2的G次方-1”,也可以是不足“2的G次方-1”的值。例如若是1字节计数器,也可以设为200,而将201~255用于其他用途的判定值或其他用途的计数值。
·也可以以可取得与拷贝的数据量相应的计数值的方式,在拷贝处理时也进行计数器的计数处理。
·通常时的任务部的优先次序不限于图5(a)所示顺序。例如,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也可以设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81~89中记录系统任务部81~83、88低,比打印系统任务部中其他任务部84~87高。即,将回写任务部92设定成比打印系统任务部中指令处理系统的任务部84~87(包含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的任务部)高的优先次序。根据该构成,不会在记录系统处理中发生回写任务部92的中断,难以发生记录系统处理的延迟。另外,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比任务部84~87高,因此,在打印工作中的记录系统处理的间隔,可优先于传送系统、滑架驱动系统的处理工作进行数据D的回写处理。因此,可实现打印生产率的降低的抑制,提高数据D的回写频度。其结果,可提高电源切断时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数据D的可靠性,并提高数据修复时的修复数据的可靠性。
·设置监视第1存储部131(镜像存储区域)的数据更新的有无的监视部(监视单元)。采用从监视部接受了数据更新的信息的通知时,回写任务部92启动,此时计数器141、142、151、153若为回写开始值A,则进行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向非易失性存储器55回写的回写处理的构成。也可以采用所述的监视部向写入任务部91(拷贝单元)通知数据更新的信息,写入任务部91接受更新信息的通知后,开始拷贝处理的构成。而且,也可以采用拷贝处理结束后,写入任务部91向回写任务部92发送拷贝结束通知,回写任务部92在接受拷贝结束通知后启动的构成。
·写入任务部91也可以取代兼备数据的写入功能和拷贝功能的构成,而分别设置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5的数据D写入第1存储部131的写入任务部(写入单元)和将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拷贝到第2存储部132的拷贝任务部(拷贝单元)。该场合,写入任务部和拷贝任务部的优先次序也可以不同。
·回写任务部的优先次序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使回写任务的优先次序比属于记录系统任务部的部分任务部低,且比属于记录系统任务部的其他部分任务部高。这样,回写任务部不限于优先次序比属于记录系统任务部的全部的任务部低,记录系统任务部由多个任务构成的场合,优先次序比属于记录系统任务部的至少一个任务部低即可。该场合,该优先次序高的一个任务部比回写任务部优先地启动,从而易于避免记录系统处理的延迟。另外,回写任务的优先次序也可以设定在滑架驱动系统和传送驱动系统任务之间。
·在打印控制单元由多个任务部构成的场合,拷贝单元的优先次序不必比该全部的任务部高,只要优先次序比其中对第1存储部进行写入的全部的任务部高即可。根据该构成,也可以避免在拷贝单元的拷贝途中,第1存储部的拷贝原始数据被构成打印控制单元的任务部改写。例如,将写入任务部91(拷贝单元)的优先次序设定为比属于打印系统任务部的多个任务部中对第1存储部进行写入访问的部分任务部高。根据该构成,也可以避免拷贝途中拷贝原始数据被改写的情况。
·电源切断时,也可以将回写任务部92的优先次序设为比写入任务部91高。该场合,虽然可能有拷贝处理的中断,但是由于计数值CT成为回写结束值B,因此该拷贝中断的数据不回写,从而没有任何问题。在打印工作中的电源切断的场合,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5保存非最新但是为打印工作即将开始前的比较新的数据D。
·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的启动优先次序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都设为比记录系统任务部低的优先次序,或者设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低的优先次序。而且例如也可以将写入任务部91及回写任务部92都设为比记录系统任务部高的优先次序,或者设为比打印系统任务部高的优先次序。
·写入任务部91(拷贝单元)不限于以回写结束通知作为触发信号而开始拷贝的构成。例如回写单元(回写任务部92)启动后,首先,向写入任务部91(拷贝单元)发送拷贝请求,写入任务部91接受该拷贝请求后,拷贝处理开始。写入任务部91结束拷贝,打印机11成为待机状态后,回写任务部92再次启动,在该再启动时回写任务部92将第2存储部132的数据D回写到非易失性存储器55。根据该构成,可在刚刚拷贝最新的数据后进行回写。所述实施例的方法中,打印结束而成为待机状态的最初,第1存储部131的数据D成为打印开始前拷贝的旧数据,因此,在最初的回写中进行旧数据的回写。相对地,若是该变形例的方法,则可以在最初的回写中回写最新数据。
·OS不限于实时OS。也可以采用其他OS。总之,只要是具有对多个任务中优先度高的任务分配CPU的执行权的功能的OS即可。
·也可以采用电源断开时不变更任务优先次序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在电源断开时,优先地启动的紧急任务部进行回写处理。
·数据存储处理装置也可以不是由例如CPU执行的软件,而是由ASIC等的集成电路的硬件构成。而且,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协作而构成。另外,由软件构成的场合,不限于多任务处理。
·所述实施例中,第2存储单元也可以采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也可以采用在打印机运转中,向打印机本体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第2记录单元)逐次写入更新数据,将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回写到在墨盒安装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47(第1存储单元)的构成。例如,采用电源导通时从存储元件47向本体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入包含墨水残量等的墨水关联信息的数据D的构成。
·也可以将控制器40和机械控制器43一体构成为控制装置C。该场合,向控制器追加传送控制任务部、滑架控制任务部等的机械驱动控制系统的任务部。该传送控制任务部构成传送控制单元的一例。
·打印介质不限于纸或包含树脂等的长条状的片,也可以是单张纸、单张状的树脂膜。另外,也可以是金属制膜、布、膜基板、树脂基板、半导体晶片等。另外,也可以是CD、DVD等的光盘、磁盘等。而且,打印介质不限于片状,为具有可打印规定的立体形状的表面的机构的打印装置的场合,也包含具有这样的规定的立体形状的物体。
·打印装置不限于侧向式的打印机11,也可以是串行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面打印机。而且不限于喷墨式,也可以是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所述实施例中,打印装置采用喷墨式打印机11,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并吐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可在具备吐出微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部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沿用。该场合,液滴是指从所述流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液体的状态,包含粒状、泪状、丝状拖尾的形状。另外,这里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可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即可,如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融液)的这样的流体,另外不仅是呈现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也包含在溶剂溶解、分散或混合了颜料、金属粒子等的固形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物质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例,有所述实施例说明的墨水、液晶等。这里,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及油性墨水以及中性墨水、热融墨水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采用的喷射分散或溶解了电极材、色材等的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也可以是生物芯片制造中采用的喷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喷射试料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微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采用计时器、相机等的精密机械中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采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的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刻蚀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的刻蚀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这些中的任一种液体喷射装置都可适用本发明。另外,流体也可以是色粉等的粉粒体。另外,本说明书的流体不包含仅仅由气体组成的物质。

Claims (11)

1.一种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打印控制单元,控制打印单元并取得由所述打印单元的工作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
非易失性的第1存储单元,包含多个存储部,所述多个存储部存储包含所述打印关联信息的数据;
第2存储单元,被写入所述存储部的数据;
写入单元,向所述第2存储单元写入所述存储部的数据;
第2存储单元,被写入所述打印控制单元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
多个计数单元,与所述多个存储部对应设置;以及
回写单元,进行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所述多个存储部的回写处理,并进行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作为与回写了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
所述写入单元将与所述多个计数单元中计数值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存储单元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单元,
所述写入单元在至少打印装置的电源接通时启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写单元使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所述多个存储部时的回写定时错开,进行所述回写处理。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写单元顺序变换所述多个存储部中作为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的回写目的地的所述存储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担控制所述打印单元的多个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独立地具备所述打印控制单元、所述存储部、所述第2存储单元、所述计数单元、所述写入单元及所述回写单元,
所述打印控制单元通过将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更新该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
所述回写单元进行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回写到所述存储部的回写处理,并进行与该存储部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使得成为与回写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
若所述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全部成为回写结束值,则所述写入单元将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所述各计数单元的计数值中至少一个成为回写结束值且至少其他一个未成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将所述各控制单元的各计数单元中成为所述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侧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未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所述控制单元侧的存储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单元取得根据所述打印单元的打印工作而更新的运转信息和由用户指示进行设定工作时更新的设定信息,作为所述打印关联信息,
所述回写单元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所述数据中的所述运转信息回写到所述存储部,并将所述设定信息回写到所述第2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存储部以外的规定存储区域,顺序变换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所述运转信息的回写目的地的所述存储部。
7.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写单元将可识别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最近刚刚进行数据的回写的一个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在所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
所述写入单元将所述多个存储部中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识别的一个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8.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写入单元还具备修复单元,其在判定所述多个计数单元的各计数值不是全部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采用所述存储部的数据中与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值相当的量为止的部分数据来修复所述数据。
9.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写入单元在判定所述多个计数单元的各计数值不是全部为回写结束值的场合,将所述存储部的数据中与对应的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值相当的量为止的至少部分数据向与打印装置可通信地连接的上级装置发送,由该上级装置修复后,将从该上级装置接收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10.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打印单元和控制所述打印单元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数据存储处理装置。
11.一种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装置具备:第1存储单元,包含多个存储部,所述多个存储部存储包含打印关联信息的数据;第2存储单元,被写入所述存储部的数据,并且为了该数据的更新,许可打印控制单元进行所述数据的写入访问,
所述数据存储处理方法包括:
写入阶段,将所述第1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打印控制阶段,控制打印单元并取得由所述打印单元的工作更新的打印关联信息;
数据更新阶段,将所述打印控制阶段取得的打印关联信息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来更新数据;以及
回写阶段,进行将所述第2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别回写到所述多个存储部的回写处理,并进行与回写目的地的存储部对应的计数单元的计数处理,作为与回写了的数据的量相应的计数值,
所述写入阶段中,判定所述计数值是否为回写结束值,将与所述多个计数单元中计数值成为回写结束值的计数单元对应的存储部的数据写入所述第2存储单元。
CN201110252821.0A 2010-08-30 2011-08-30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1835A JP5609436B2 (ja) 2010-08-30 2010-08-30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JP191835/2010 2010-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286A true CN102431286A (zh) 2012-05-02
CN102431286B CN102431286B (zh) 2014-06-25

Family

ID=4465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28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1286B (zh) 2010-08-30 2011-08-30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9426B2 (zh)
EP (1) EP2423853B1 (zh)
JP (1) JP5609436B2 (zh)
CN (1) CN1024312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917A (zh) * 2016-03-07 2016-05-04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出错耗材芯片和控制方法
CN108492243A (zh) * 2018-04-13 2018-09-04 福州新迪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块处理的图像旋转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2297670A (zh) * 2020-10-22 2021-02-02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机器人工作站的法兰打码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1448B2 (ja) * 2007-07-31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366600B2 (ja) * 2009-03-16 201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30461B2 (ja) * 2011-07-05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75820B2 (ja) * 2012-02-06 2017-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215975A (ja) * 2012-04-09 2013-10-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99143B2 (ja) * 2013-03-18 2016-04-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146543A (ja) * 2014-02-04 2015-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287446B2 (ja) * 2014-03-26 2018-03-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60253118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209891B2 (en) * 2015-08-24 2019-02-19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flash memory flushing
JP2019046339A (ja) * 2017-09-06 2019-03-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0348245B (zh) * 2018-04-02 2023-07-14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nvm的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7251188B2 (ja) 2019-02-12 2023-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275906B2 (ja) * 2019-06-26 2023-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26985B2 (ja) * 2019-08-14 2023-08-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7380267B2 (ja) * 2020-01-31 2023-1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2064736A (ja) * 2020-10-14 2022-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8A (zh) * 1994-06-30 1996-03-1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头、利用打印头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JP2001030579A (ja) * 1999-07-16 2001-02-06 Seiko Epson Corp 印字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02337366A (ja) * 2001-05-18 2002-11-27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WO2005094057A1 (en) * 2004-03-25 2005-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7785B2 (ja) * 1996-08-05 2005-09-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4314702B2 (ja) * 1998-11-26 2009-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書込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4395943B2 (ja) 1998-11-26 2010-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情報の管理方法
DE60027265T2 (de) * 1999-10-04 2007-01-11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halbleitervorrichtung und aufzeichnungskopf
JP2004341783A (ja) * 2003-05-15 2004-12-02 Canon Finetech Inc データ記憶方法、及びデータ記憶装置
JP2005193593A (ja) 2004-01-09 2005-07-21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7021787A (ja) * 2005-07-12 2007-02-01 Seiko Epson Corp メンテナンスカウンタ機能を備えた情報処理機器
JP2007219855A (ja) * 2006-02-16 2007-08-30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記録装置
JP4227149B2 (ja) 2006-04-19 2009-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の情報記憶方法
JP2009187423A (ja) * 2008-02-08 2009-08-20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8A (zh) * 1994-06-30 1996-03-1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头、利用打印头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JP2001030579A (ja) * 1999-07-16 2001-02-06 Seiko Epson Corp 印字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02337366A (ja) * 2001-05-18 2002-11-27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WO2005094057A1 (en) * 2004-03-25 2005-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917A (zh) * 2016-03-07 2016-05-04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出错耗材芯片和控制方法
CN105538917B (zh) * 2016-03-07 2017-10-03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出错耗材芯片和控制方法
CN108492243A (zh) * 2018-04-13 2018-09-04 福州新迪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块处理的图像旋转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2297670A (zh) * 2020-10-22 2021-02-02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机器人工作站的法兰打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23853A3 (en) 2017-07-19
EP2423853A2 (en) 2012-02-29
EP2423853B1 (en) 2018-07-25
US20120050812A1 (en) 2012-03-01
JP5609436B2 (ja) 2014-10-22
US8599426B2 (en) 2013-12-03
JP2012045874A (ja) 2012-03-08
CN102431286B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286B (zh) 打印装置中的数据存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及数据存储处理方法
US9900452B2 (en) Control unit
JP4985797B2 (ja) 印刷記録材容器の識別
CN105818541B (zh) 一种墨盒芯片、墨盒及响应打印作业的操作方法
CN102371757A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CN102402405B (zh)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JP675133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ク漏れ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2407696B (zh)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信息提供方法
CN102501613B (zh) 一种存储装置及耗材容器
WO2014034110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090237439A1 (en) Mountable apparatus, board, and method of rewriting liquid information
JP2006215686A (ja) 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のパワーマネージメント制御方法
JP2010009500A (ja) 不揮発性メモリ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65189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07695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中的印刷控制方法
JP5728855B2 (ja)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JP201321837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US20120249625A1 (en)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ontrol device
JP2012006229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21897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649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35836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0097135A (ja) 廃液ボックスの管理方法、廃液ボックス、プリンター、及び廃液ボックスの管理システム
JP2012045873A (ja)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JP2012045715A (ja)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