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2405B -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2405B
CN102402405B CN201110205277.4A CN201110205277A CN102402405B CN 102402405 B CN102402405 B CN 102402405B CN 201110205277 A CN201110205277 A CN 201110205277A CN 102402405 B CN102402405 B CN 102402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output
wrong
bad command
signal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5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2405A (zh
Inventor
三浦弘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2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2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4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8Handling exceptions, e.g. fau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1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an embedded system, i.e.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dicated to perform a certain function in mobile devices, printers, automotive or aircraf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7Alarm or error message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05Sharing resources or data with oth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Preparing such data
    • G06K15/402Sharing data concerning the arrangement's configuration or curren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避免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的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各控制器(41、42)分别具有在自身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的错误管理部(86),主装置(120)具有在来自主机侧控制器(41)的错误命令与来自从机侧控制器(42)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使监视器显示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错误消息的一个错误信息的主控制部(125)。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使输出单元进行输出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上述信息处理系统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印刷介质实施印刷的大型印刷装置,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多个印刷头和与该各印刷头分别对应的驱动控制部。这样的各印刷头以及各驱动控制部,分别搭载于一个滑架。另外,在印刷装置的主体,设置有与各驱动控制部分别对应的多个数据处理部和总体控制该各数据处理部的主控制部。数据处理部,对分别对应的驱动控制部传送数据。即,上述印刷装置是按每一印刷头设置有以一个驱动控制部和一个数据处理部为一组的电路组的结构。
主控制部,由于需要使各印刷头同步驱动,所以只要获得各数据处理部的处理的同步即可。但是,由于若印刷头的数量变多,则主控制部的控制负荷会增大,所以考虑用多个印刷控制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构成主控制部本身。
在该情况下,在能够进行由印刷头进行的向印刷介质的印刷开始准备的阶段发送滑架起动命令的定时和/或在印刷结束后发送输送印刷介质的输送命令的定时,需要在各印刷控制装置间同步。因此,将一个印刷控制装置设定为主机(主机侧控制器),其他的印刷控制装置设定为从机(从机侧控制器)。并且,主机侧控制器,在接收自从机侧控制器的命令与自身的命令一致的阶段,向滑架系统以及输送系统的驱动控制装置(机械控制器等)发送命令。其结果,在适当的定时控制通过各个控制器控制的各印刷头的墨喷射处理和通过驱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印刷介质的输送处理。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5551号公报
各控制器,在自身内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以及在所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例如印刷头)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对显示控制装置(输出显示装置)输出包含与该错误的内容有关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例如,主机侧控制器,在由主机侧进行管理的印刷头(以下也称为“第一印刷头”)发生了不良状况的情况下,对显示控制装置输出错误命令,该错误命令包含在印刷头中发生了不良状况的含义的错误代码和确定第一印刷头的参数。另外,从机侧控制器,在由从机侧进行管理的印刷头(以下也称为“第二印刷头”)发生了不良状况的情况下,对显示控制装置输出错误命令,该错误命令包含在印刷头中发生了不良状况的含义的错误代码和确定第二印刷头的参数。
此时,从主机侧控制器输出的错误命令所包含的错误代码,是与从从机侧控制器输出的错误命令所包含的错误代码相同的代码。另一方面,从主机侧输出的错误命令所包含的参数(即确定第一印刷头的参数),与从从机侧输出的错误命令所包含的参数(即确定第二印刷头的参数)不同。
因此,在显示控制装置中,判断为从主机侧输入的错误命令与从从机侧输入的错误命令不是相同命令。然后,如图18所示,在通过显示控制装置控制显示方式(输出方式)的监视器200的第一显示区域201,显示包含从主机侧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和与该错误代码相当的消息的错误信息202,并且并列显示从从机侧控制器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和与该错误代码相当的消息的错误信息203。另外,在监视器200的第二显示区域204,显示第一显示区域201中显示的各错误信息202、203之中由用户选择的错误信息的详情。
此时,在第一显示区域201,显示多个显示方式(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202、203。因此,用户不能够仅通过观察第一显示区域201而判断在印刷装置内发生了多个错误、还是仅发生一个错误。其结果,关于监视器200的显示方式,有可能使用户产生不适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的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其中: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具有命令生成单元,在由该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该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前述输出控制装置具有输出方式控制单元,该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与从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在对输出控制单元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了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从输出单元,输出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一个错误信息。因此,能够避免下述情况:在从各信息处理装置对输出控制装置分别输入了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其中: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具有命令生成单元,在由该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该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与由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前述输出控制装置具有输出方式控制单元,该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与从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在检测到与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与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至输出控制装置。并且,在输出控制装置中,在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了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从输出单元输出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一个错误信息。因此,能够避免下述情况:在从各信息处理装置对输出控制装置分别输入了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未检测到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表示发生了错误的位置的参数的错误命令;在检测到与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另一方面不包含表示发生了错误的位置的参数的错误命令或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与在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侧设定的参数相同的参数的错误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在由各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相同的错误的情况下,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输出控制装置的各错误命令包含相同的错误代码。进而,在错误的发生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在来自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命令中,包含与来自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相同的参数。或者,来自各信息处理装置的各错误命令不包含参数。因此,在输出控制装置中,判断为来自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命令与来自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命令相同。因而,能够避免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还具备:驱动控制装置,其基于来自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的指令,控制机械机构部;前述驱动控制装置,在检测到该驱动控制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机械机构部的错误的情况下,对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输出与该错误有关的错误发生信息;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从前述驱动控制装置输入了错误发生信息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从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被输入了指令的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机械机构部的驱动。这样的驱动控制部,在检测到该驱动控制部内的错误和/或机械机构部的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发生信息输出至各信息处理装置。于是,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生成与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至输出控制装置。其结果,对输出控制装置,从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输入相同的错误命令。在该情况下,由于各错误命令相同,所以从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因而,能够避免下述情况:当在机械机构部或驱动控制装置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管理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单元;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检测到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与错误的发生位置对应的参数的错误命令;前述输出控制装置具有:命令判断单元,其判断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第一错误命令与从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第二错误命令是否相同;代码判断单元,其在由前述命令判断单元判断为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第一错误命令所包含的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所包含的错误代码是否相同;结合单元,其在由前述代码判断单元判断为相同的情况下,生成包含错误代码、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以及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的结合命令;前述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由前述代码判断单元判断为相同的情况下,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由前述结合单元生成的结合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和基于该错误代码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可能有时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同、另一方面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不同。这是即使由各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的内容相同、由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位置与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位置也不同之意。因此,在本发明中,在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同且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不同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该错误代码、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以及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的结合命令。并且,从输出单元,输出包含结合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和基于该错误代码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一个错误信息。因而,能够避免由输出单元重复输出输出方式相同的错误信息。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前述错误命令具有:错误代码、多个标识代码和表示与该各标识代码对应的位置的代码;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检测到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在与前述各标识代码之中的第一标识代码对应的位置未发生错误时,对与前述第一标识代码对应的代码设定空(Null)数据;在与前述各标识代码之中的第二标识代码对应的位置发生了错误时,对与前述第二标识代码对应的代码设定与前述位置相当的参数。
由于不包含标识代码的错误命令其数据长度与错误的发生位置的数量相应地变化,所以在输出控制装置中,所输入的错误命令难以分析。在这点,在本发明中,错误命令其数据长度不与错误的发生位置的数量相应地变化。因此,在输出控制装置中,与输入不包含标识代码的错误命令的情况比较,错误命令容易分析。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管理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单元;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还分别具有设定错误代码的代码设定单元;前述代码设定单元,在检测到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设定基于错误的内容、发生了错误的位置以及输出错误命令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代码;前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包含由前述代码设定单元设定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在检测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或由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基于错误的内容、发生了错误的位置以及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代码,并输出包含该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另一方面,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在检测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或由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基于错误的内容、发生了错误的位置以及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代码,并输出包含该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即,即使由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的内容与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的内容相同,由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错误代码与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错误代码也相互不同。因此,在输出控制装置中,即使从各信息处理装置输入错误命令,也由于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互不同,所以可分别识别为单独的错误。其结果,能够由输出单元输出错误代码相互不同的多个错误信息。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前述输出控制装置还具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按每一错误代码而不同的消息;前述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输入了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与该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包含该读取的消息的错误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从输出单元,输出基于输入于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的消息。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多个印刷头,其使用流体对印刷介质实施印刷;机械机构部,其具有使印刷介质相对于前述各印刷头相对地移动的输送单元;以及上述信息处理系统;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对前述各印刷头之中的第一印刷头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对与前述第一印刷头不同的第二印刷头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结构,当在印刷装置内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从输出单元输出与错误的内容相应的错误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检测到错误的前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到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步骤;以及在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与从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的步骤,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得到与上述信息处理系统同等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由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到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步骤;在由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与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生成与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到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步骤;以及在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与从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的步骤,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得到与上述信息处理系统同等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记录头的喷嘴形成面和墨供给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4是说明主机/从机的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检测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主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7(a)、(b)、(c)是说明错误命令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将错误代码与错误消息相对应存储的表。
图9是表示显示格式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错误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错误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结构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13是按每一错误代码存储识别需要的有/无的表。
图14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错误检测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15是将错误代码与错误消息相对应存储的表。
图16是表示错误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7(a)、(b)是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错误代码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现有的错误画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作为印刷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3…作为印刷介质的片,14…构成输送单元的抽出部,17…构成输送单元的卷绕部,29、29A、29B…作为管理对象单元、印刷头的记录头,41、42…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器,43…作为驱动控制装置的机械控制器,44…机械机构部,86…作为命令生成单元、代码设定单元的错误管理部,120…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装置(输出控制装置),123…作为输出单元、显示画面的监视器,130…作为命令判断单元、代码判断单元的命令分析部,131…作为结合单元的结合部,132…作为存储单元的第一存储器,133…作为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器,134…作为输出方式控制单元的显示控制部,141…第一显示区域,142…第二显示区域,C…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IC、IC1~IC8…作为管理对象单元的墨盒。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11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为侧面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侧面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00具备: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生成装置110、基于从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的主装置120、作为对基于从主装置120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图像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的侧面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也简称为“打印机”)11。
图像生成装置11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具备通过其主体111内的CPU执行图像制作用软件而构建的图像生成部112。用户通过启动图像生成部112并操作输入装置113,在监视器114上制作图像,并指示图像的印刷。于是,与该图像有关的图像数据,经由预定的通信接口向主装置120发送。
主装置12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具备通过其主体121内的CPU执行打印机驱动用软件而构建的打印机驱动器122、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124。打印机驱动器122,基于从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的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并向设置于打印机11的控制装置C发送。控制装置C,基于从打印机驱动器122接收的印刷数据控制打印机11,使打印机11印刷基于印刷数据的图像。另外,在监视器123,显示用于对打印机11输入设定控制用设定值的菜单画面、报告在打印机11中产生的错误的错误画面以及印刷对象图像等。
接下来,关于图1所示的打印机11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书中的说明中,提及“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情况,是以图1等附图中由箭头表示的方向为基准而表示的方向。另外,在图1中,将跟前侧设定为前侧,将进深侧设定为后侧。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外壳12。在主体外壳12内设置有:抽出作为印刷介质的一例的长条状的片13的抽出部14、对该片13通过墨(流体)的喷射而实施印刷的印刷室15、对通过该印刷而附着有墨的片13实施干燥处理的干燥装置16、卷绕被实施了干燥处理的片13的卷绕部17。
即,在主体外壳12内的稍微靠上的位置,设置有对主体外壳12内进行上下划分的平板状的基台18,与该基台18相比靠上侧的区域成为将矩形板状的支持部件19支持于基台18上而形成的印刷室15。并且,在与该基台18相比靠下侧的区域,在片13的输送方向靠作为上游侧的左侧的位置,配设有抽出部14,并且在靠作为下游侧的右侧的位置,配设有干燥装置16和卷绕部17。
在抽出部14,延伸于前后方向的卷轴20被设置为旋转自由,片13相对于该卷轴20以预先卷绕为卷形状的状态被支持为可以一体旋转。即,通过使卷轴20旋转,片13从抽出部14被抽出。另外,从抽出部14抽出的片13,卷架于第一辊21而被向上方引导,所述第一辊21位于卷轴20的右侧。
另一方面,在支持部件19的左侧且在上下方向与下侧的第一辊21对应的位置,以与下侧的第一辊21平行的状态设置有第二辊22。并且,输送方向通过第一辊21被变换为垂直上方向的片13,从左侧下方卷架于第二辊22,由此其输送方向被变换为水平右方向而滑接于支持部件19的上面。
另外,在支持部件19的右侧,以与左侧的第二辊22平行的状态设置有与第二辊22夹着支持部件19相对向的第三辊23。另外,第二辊22以及第三辊23,被位置调整为其各自的外周面的顶部与支持部件19的上面为相同高度。
在印刷室15内输送方向通过左侧的第二辊22被变换为水平右方向的片13,与支持部件19的上面滑接且被向作为下游侧的右侧输送,之后从右侧上方卷架于第三辊23,由此其输送方向被变换为垂直下方向而朝向与基台18相比靠下侧的干燥装置16输送。并且,通过干燥装置16内而由此被实施了干燥处理的片13,在进一步被向垂直下方向输送后,卷架于第四辊24而其输送方向被变换为水平右方向,通过配设于第四辊24的右侧的卷绕部17的卷绕轴25基于输送电动机(驱动源)61(参照图3)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片13被卷绕为卷形状。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抽出部14及卷绕部17构成输送单元。
在印刷室15内的支持部件19的前后两侧,以成对的方式设置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26(在图1中由2点划线表示)。导轨26的上面比支持部件19的上面高,在两导轨26的上面,矩形状的滑架27以基于第一以及第二滑架电动机62、63(参照图3)的驱动可以沿着两导轨26进行向主扫描方向X(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的往复移动的状态被进行支持。并且,在该滑架27的下面侧经由支持板28而支持多个记录头(印刷头)2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滑架电动机62称为“第一CR电动机62”,并且将第二滑架电动机63称为“第二CR电动机63”。
将支持部件19的从左端到右端的一定范围设定为印刷区域,以该印刷区域为单位间歇地输送片13。并且,通过伴随着滑架27的往复运动从记录头29对停止于支持部件19上的片13喷射墨,而对片13实施印刷。
另外,在印刷时,驱动设置于支持部件19的下侧的吸引装置30,通过由到达多个吸引孔的负压所致的吸引力,将片13吸附在支持部件19的上面,所述多个吸引孔开口至支持部件19的上面。并且,若结束对片13的一次印刷,则解除吸引装置30的负压,进行片13的输送。
另外,在印刷室15内,在与第三辊23相比靠右侧的非印刷区域,设置有用于在非印刷时进行记录头29的维护的维护装置32。维护装置32按每一记录头29具备盖33,并且具备升降装置34。各盖33,通过升降装置34的驱动,在抵接于记录头29的喷嘴形成面35(参照图2)的封盖位置与从喷嘴形成面35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在主体外壳12内,可以装卸地安装有分别收置有不同色的墨的多个(例如8个)墨盒IC1、IC2、IC3、IC4、IC5、IC6、IC7、IC8。这各墨盒IC1~IC8之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墨盒IC1~IC4安装于上部,另一方面,剩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墨盒IC5~IC8安装于下部。并且,各墨盒IC1~IC8通过墨供给通路70A(参照图2)等连接于记录头29,各记录头29喷射从各墨盒IC1~IC8供给的墨。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可以进行使用了8色墨的彩色印刷。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主体外壳12中,在与墨盒IC1~IC8的配置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开闭式的罩38。并且,墨盒IC1~IC8的更换工作,在打开罩38的状态下进行。
8个墨盒IC1~IC8,例如收置黑(K)、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等各墨。另外,也能够采用装填保湿液盒的结构,该保湿液盒收置保湿液。当然,能够适宜设定墨的种类(颜色数),也能够采用仅用黑墨进行单色印刷的结构、将墨设定为2色、除了8色以外设定为3色以上的任意颜色数的结构。
各墨盒IC1~IC8,经由未图示的墨盒支持器与控制装置C分别电连接。并且,在安装于各墨盒IC1~IC8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元件47(参照图3)中,写入对应的颜色的墨余量信息。
图2是表示设置于滑架的底面的多个记录头和向各记录头供给墨的墨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支持于滑架27的下面侧的支持板28,在遍及与片13的输送方向(在图2中由白箭头表示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以交错状的配置图案支持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个)记录头29。并且,在作为各记录头29的下面的喷嘴形成面35,在主扫描方向X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多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列)喷嘴列37,所述喷嘴列37通过多个喷嘴36沿前后方向(副扫描方向Y)配置为1列而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设置有用于向各记录头29供给各色的墨的墨供给装置39。该墨供给装置39具备泵电动机65、加压泵66、墨盒IC1~IC8、子箱67以及未图示的墨盒支持器。
安装于墨盒支持器的墨盒IC1~IC8,通过墨供给通路70A(例如管)连接于子箱67,子箱67通过墨供给通路70B(例如管)连接于各记录头29。但是,在图2中,仅示出多个(例如8个)子箱67与1个记录头29的连接关系。实际上,从8个子箱67延伸出与记录头29相同条数的墨供给通路70B(例如管),各墨供给通路70B连接于各自对应的记录头29。来自墨盒IC1~IC8的各色墨,通过子箱67以及墨供给通路70B供给于各记录头29。并且,通过从记录头29的各喷嘴36适宜喷射墨,对片13实施印刷。
另外,安装于墨盒支持器的墨盒IC1~IC8,通过空气供给通路71与加压泵66的排出口连接。控制装置C驱动泵电动机65而对加压泵66进行泵驱动,由此从加压泵66排出的加压空气通过空气供给通路71供给到墨盒IC1~IC8内。
另外,在主体外壳12中,在与图2中由实线表示处于关闭状态的罩38的转动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罩38锁定为关闭状态的电磁锁68。例如在主体外壳12的罩38的附近位置,设置有用于由用户进行罩38的锁定/锁定解除的操作的操作开关72(参照图3)。控制装置C,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进行了使罩38锁定的操作时的锁定信号,则通过使电磁锁68励磁驱动而使罩38锁定为关闭状态。另外,控制装置C,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进行了解除罩38的锁定的操作时的锁定解除信号,则通过使电磁锁68消磁而使罩38解除锁定。在进行墨盒更换时,如图2所示,在罩38成为由二点划线表示的打开状态(最大打开程度比图2的状态大)下,进行墨盒IC1~IC8之中的至少1个的更换并再次使罩38成为图2中实线表示的关闭状态,之后通过对操作开关72进行操作而使罩38锁定为关闭状态。另外,指示罩锁定的方式,并不限于由操作开关72实现的操作方式,而也能够采用在控制装置C从检测罩38处于关闭状态的传感器输入了关闭检测信号时使电磁锁68励磁驱动的结构。
图3是表示印刷系统100的电结构的框图。图3所示的主装置(输出控制装置)12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具备主控制部125,主控制部125进行使作为输出单元的监视器(显示画面)123应该显示的菜单画面、印刷条件设定画面以及错误画面等各种画面的显示控制,并且在各画面的显示状态中进行与从操作部124输入的操作信号相应的预定处理。该主控制部125总体地控制打印机驱动器122。另外,打印机驱动器122具备:对从上位的图像生成装置11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实施印刷数据的生成所需要的图像处理的分辨率变换部126、色变换部127以及半色调处理部128。分辨率变换部126,进行将图像数据从显示分辨率向印刷分辨率变换的分辨率变换处理。色变换部127进行从显示用的表色系(例如RGB表色系和/或YCbCr表色系)色变换为印刷用的表色系(例如CMYK表色系)的色变换处理。进而,半色调处理部128进行将显示用的高灰度等级(例如256灰度等级)的像素数据灰度等级变换为印刷用的低灰度等级(例如2灰度等级或4灰度等级)的像素数据的半色调处理等。并且,打印机驱动器122,对通过这些图像处理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附加由印刷控制代码(例如ESC/P)描述的命令而生成印刷工作数据(以下也简称为“印刷数据”)。
主装置120具备进行数据的传送控制的传送控制部129。该传送控制部129,将由打印机驱动器122生成的印刷数据按各预定容量的分组数据地向控制装置C依次串行传送。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装置120以及控制装置C构成信息处理系统。
打印机11侧的控制装置C具备从主装置120接收印刷数据而进行包括记录系统的控制的各种控制的一对控制器(信息处理装置)41、42。一对控制器41、42将多个(在本例中为15个)记录头29分为预定个数(在本例中为7个和8个)的2组而分担控制。即,主机侧控制器41(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负责7个记录头(第一印刷头)29B的控制,从机侧控制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负责8个记录头(第二印刷头)29A的控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头29B被设定为由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并且记录头29A被设定为由从机侧控制器42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
另外,图2所示的设置于滑架27的15个记录头29,成为沿着副扫描方向Y以2列排列的记录头29A、29B在副扫描方向Y各错开半间距的交错配置。并且,图3所示的各控制器41、42,分别分担2列之中的各1列的记录头29A、29B。
进而,控制装置C具备通过通信线SL1连接于主机侧控制器41的输出侧(控制下游侧)的机械控制器(驱动控制装置)43。机械控制器43主要掌管包括输送系统以及滑架驱动系统的机械机构部44的控制。主机侧控制器41,在完成自身所负责的7个记录头29B的印刷准备(即汇齐墨滴喷射控制所使用的印刷图像数据)并且从机侧控制器42所负责的8个记录头29A也完成了印刷准备的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滑架启动命令。由此,能够防止因在控制器41、42之中的一方的印刷准备完成之前启动滑架27、尽管记录头29到达喷射位置也不喷射墨滴的喷射错误。
另外,主机侧控制器41,在自身所负责的7个记录头29B的印刷完成并且从机侧控制器42所负责的8个记录头29A也完成了印刷的阶段,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指示片13的输送的输送命令。由此,可防止因在控制器41、42之中的一方的印刷完成之前的阶段开始进行片13的输送(或支持部件19上的片的吸附解除)、从记录头29喷射的墨滴对于片13的着落位置的偏离(印刷位置偏离)。这样,主机侧控制器41具备与从机侧控制器42的进展同步地发送命令的功能。并且,两控制器41、42,为了获得控制上的同步,分为从机侧和主机侧,所述从机侧向另一方控制器输出命令,所述主机侧在汇齐从从机侧接收到的命令和自身的命令并且确认了命令内容一致的时刻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用于获得控制上的同步的结构的部分存在依主机侧和从机侧而不同的部分,也以相同的程序的构成实现主机侧控制器41和从机侧控制器42。关于该特征部分,后面描述。
图3所示的主装置12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根据2个控制器41、42所分别负责的记录头29的配置位置将印刷图像数据划分为二,并对所划分的各印刷图像数据附加相同的命令而生成2个印刷数据。
如图3所示,主装置120具备2个串行通信端口U1、U2。另外,2个控制器41、42也分别具备串行通信端口U3、U4。并且,输送控制部129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1、U3间的通信向主机侧控制器41串行传送对应的印刷数据,并且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2、U4间的通信向从机侧控制器42串行传送对应的印刷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串行通信端口U1~U4,例如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主装置120通过构成2个串行通信端口U1、U2的2个USB主机以2系统进行串行传送,向各控制器41、42比较高速地传送印刷数据。
在2个控制器41、42,各连接有多个(N个(在本例中为4个))头控制单元(以下也称为“HCU”)45,在各HCU 45,关于其一个各连接有多个(M个(在本例中为2个))记录头29。
另外,在连接于2个控制器41、42的各通信电路46,分别连接有8个存储元件47之中半数4个的存储元件,所述8个存储元件47安装于8个墨盒IC1~IC8。主机侧控制器41可以与安装于4个墨盒IC1~IC4的存储元件47通信,从机侧控制器42可以与安装于4个墨盒IC5~IC8的存储元件47通信。在存储元件47,存储有对应的墨盒IC的墨余量信息、墨色、使用期限、维护信息、部件编号等各种墨相关信息。
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4个墨盒IC1~IC4的墨余量,另一方的从机侧控制器42管理剩余4个墨盒IC5~IC8的墨余量。主机侧控制器41可以经由通信电路46与墨盒IC1~IC4的各存储元件47通信而读取其存储器所存储的墨信息和墨余量信息以及写入墨余量信息。同样地,从机侧控制器42可以经由通信电路46与安装于各墨盒IC5~IC8的存储元件47通信而读取其存储器所存储的墨信息和墨余量信息以及写入墨余量信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IC1~IC4被设定为由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并且墨盒IC5~IC8被设定为由从机侧控制器42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
各控制器41、42,在打印机11的启动时从存储元件47的存储器读取墨余量,在预定的时期计算由管理对象墨盒消耗的墨消耗量,逐次计算各墨盒当前的墨余量。并且,各控制器41、42,例如在打印机11的电源切断时进行将其管理的当前的墨余量信息写入于存储元件47的处理。例如主装置120,与打印机11的各控制器41、42通信而获取墨余量信息,在其监视器123(参照图1)显示各墨盒IC1~IC8的墨余量。
2个控制器41、42,通过分担控制或管理设置于打印机11的多个记录头29以及墨盒IC1~IC8,可实现负担的减轻。
如图3所示,在主机侧控制器41,连接有线性编码器50。该线性编码器50沿着滑架27的移动路径设置,对主机侧控制器41从该线性编码器50输入具有与滑架27的移动距离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检测信号(编码器脉冲信号)。输入于主机侧控制器41的编码器脉冲信号,通过连接于两控制器41、42间的信号线SL2向从机侧控制器42传递。进而,主机侧控制器41与从机侧控制器42通过通信线SL3相互连接。
各控制器41、42分别具备CPU 53(中央处理装置)、ASIC 54(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RAM55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6。CPU 53,通过执行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56的程序,执行印刷控制所需的各种任务。另外,ASIC 54进行印刷数据的处理等记录系统的数据处理等。ASIC 54基于印刷图像数据,对相当于记录头29的墨滴喷射次数的点数按色别进行计数,还合计每一记录头29的各色的点数而计算色别的墨消耗量。此时,主机侧的ASIC 54,按色别计算7个记录头29B的墨消耗量,另一方的从机侧的ASIC 54按色别计算8个记录头29A的墨消耗量。
并且,主机侧控制器41,将7个记录头29B所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之中应该保存于与从机侧连接的存储元件47的4色的墨消耗量向从机侧控制器42发送。另一方面,从机侧控制器42,将8个记录头29A所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之中应该保存于与主机侧连接的存储元件47的4色的墨消耗量向主机侧控制器41发送。然后,各控制器41、42,将自身的ASIC 54所计算出的未发送的4色的墨消耗量与从对方侧的控制器接收的同色的4色的墨消耗量按色别相加,分别求出自身所负责的4个墨盒IC的墨消耗量。然后,将至此为止存储于存储元件47的墨余量减去本次求出的墨消耗量,按每色获得此时的墨余量。
例如若从主装置120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接收到墨余量信息的请求,则各控制器41、42,相互将自身所管理的4色的墨余量发送至对方侧。并且,各控制器41、42,将从对方侧接收到的4色的墨余量与自身所管理的4色的墨余量的合计8色的墨余量信息向主装置120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发送。打印机驱动器122分别从各控制器41、42接收8色的墨余量信息,基于从其中的一方(例如主机侧)接收的8色的墨余量信息,在监视器123显示印刷条件设定画面,该画面包含表示8色的墨余量的指示器。
另一方面,在机械控制器43,分别经由电动机驱动电路60连接有构成机械机构部44的输送电动机61、第一CR电动机62以及第二CR电动机63。另外,在机械控制器43,分别连接有维护装置32以及电磁锁68。进而,在机械控制器43,经由电动机驱动电路76连接有构成墨供给装置39的泵电动机65,通过驱动泵电动机65来驱动加压泵66。
另外,在机械控制器43,作为输入系统,分别连接有前述的操作开关72以及编码器73。机械控制器43,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锁定操作信号则使电磁锁68励磁,若从操作开关72输入解除操作信号则使电磁锁68消磁。另外,机械控制器43,若使电磁锁68励磁而锁定罩38,则对主机侧控制器41输出表示罩38关闭着的情况的正常信息。另一方面,机械控制器43,在以罩38未关闭的状态开始印刷的情况下以及在印刷中打开了罩38的情况下,对主机侧控制器41输出表示罩38打开着的情况的错误发生信息。
这样的机械控制器43,按照从主机侧控制器41通过通信线SL1接收到的各种命令,驱动控制各电动机61~63、65、维护装置32以及电磁锁68即机械机构部44。
控制装置C,在印刷时,进行:驱动输送电动机61而为了将片13的下一被印刷区域配置于支持部件19上而输送片13的输送工作、在片输送后使下一被印刷区域吸附于支持部件19的吸附工作、由记录头29进行的对片13的印刷工作和在1次(1页)的印刷结束后解除片13的吸附的吸附解除工作。此时,通过在滑架27向主扫描方向X的移动中从记录头29喷射墨滴而进行印刷工作。重复预定次数的由各CR电动机62、63的驱动实现的滑架27向主扫描方向的移动(1遍工作)和在每1遍结束时进行的滑架27向副扫描方向Y的移动,由此进行该印刷工作。
图4是说明主机侧控制器41和从机侧控制器4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两控制器41、42,具有相互对称的结构。另外,由于是对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功能结构),所以以下说明主机侧控制器41的结构,与之对比地说明从机侧控制器42的一部分不同的结构。
主机侧控制器41具备串行通信端口U3、图像处理部81、主控制部82、机械控制部83、作为通信单元的一例的机械I/F部84、虚拟机械控制器85。进而,主机侧控制器41具备错误管理部86、通信I/F部87、图像缓冲器88、头控制部89以及墨管理部90。另一方面,从机侧控制器42,仅替代虚拟机械控制器85而具备作为虚拟驱动控制单元的一例的虚设机械控制器95这点不同,其他的结构与主机侧控制器41相同。另外,主控制部82具有总体地控制各部83~90的功能。
另外,从机侧控制器42的机械I/F部84通过通信线SL3与主机侧控制器41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连接。即,主机侧控制器41的机械I/F部84连接于实际的机械控制器43,相对于此,从机侧控制器42的机械I/F部84连接于设置于主机侧控制器41内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即,从机侧的机械I/F部84,就像是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那样,实际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发送命令。
在图4所示的主机侧控制器41中,串行通信端口U3,从主装置120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参照图1、图3)输入印刷数据。主机侧的图像处理部81进行印刷数据的解压缩处理、命令分析、微编排(マィクロゥィ一ブ)处理以及纵横变换处理等图像处理。同样地,在图4所示的从机侧控制器42中,串行通信端口U4,从主装置120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参照图1、图3)输入印刷数据。从机侧的图像处理部81进行印刷数据的解压缩处理、命令分析、微编排处理以及纵横变换处理等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部81将解压缩后的印刷数据暂时存储于图像缓冲器88,且对从图像缓冲器88读取的印刷数据进行命令分析。印刷数据包含印刷图像数据和印刷语言描述命令。图像处理部81,分析解压缩后的印刷数据中的印刷语言描述命令而获得命令,将该获得的命令向机械控制部83发送。另外,图像处理部81,对印刷图像数据依次实施将点分配至喷嘴的分配处理(微编排处理)以及纵横变换处理等必要的图像处理,生成记录头29的控制所使用的头控制数据并存储于图像缓冲器88。
头控制部89,从图像缓冲器88读取头控制数据,对该头控制数据按每一记录头29进行划分而向各HCU 45分配并传送。进而,HCU 45向记录头29逐次发送对应的头控制数据。记录头29内的未图示的头驱动电路,基于头控制数据对每喷嘴36的喷射驱动元件进行驱动控制,从喷嘴36喷射墨滴。此时,头控制部89,基于从线性编码器50输入的编码器脉冲信号生成喷射定时信号,头驱动电路基于该喷射定时信号使喷射驱动元件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头控制部89,在自身所管理的记录头29中检测到墨喷射的不良等错误的情况下,对机械控制部83输出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错误发生位置(在该情况下,是哪一记录头29)。
机械控制部83,将从图像处理部81接收的命令向机械I/F部84发送。此时,机械控制部83,监视例如头控制部89的处理的进展,在汇齐下一遍的印刷所使用的头控制数据且完成了印刷准备的阶段向机械I/F部84发送命令。
机械I/F部84,若从机械控制部83接收到命令,则对虚拟机械控制器85进行询问。并且,机械I/F部84,若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作为询问的响应而接收到Ack信号(肯定信号),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命令。即,机械I/F部84,如果作为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的询问的响应没有接收到Ack信号,则等待至接收到Ack信号为止,若接收到Ack信号则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命令。但是,在等待时间达到预先设定时间而超时的情况下,将该情况经由机械控制部83向主控制部82发送。
在另一方的从机侧控制器42中,图像处理部81、机械控制部83、机械I/F部84也进行同样的处理。但是,虚设机械控制器95具有与虚拟机械控制器85不同的功能。虚设机械控制器95,若从机械I/F部84接收到询问,则无条件直接返回Ack信号。因此,从机侧控制器42中的机械I/F部84,由于若从机械控制部83接收到命令而进行询问,则从虚设机械控制器95直接接收到Ack信号,所以能够从命令的接收起大致无等待时间地输出该命令。
相对于此,主机侧控制器41中的虚拟机械控制器85,若从机械I/F部84接收到询问,则以接收到由作为连接于通信线SL3的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口(与串行通信端口U3不同的输入端口)通过通信线SL3发送来的命令为条件,对机械I/F部84返回Ack信号。因此,主机侧控制器41中的机械I/F部84,等待至主机侧和从机侧的两机械I/F部84共同接收到命令为止,在主机侧和从机侧双方汇齐命令后向机械控制器43输出命令。因此,能够在主和从的两控制器41、42间获得同步而向机械控制器43发送命令。
如图4所示,虚拟机械控制器85和虚设机械控制器95是相同的结构,共同具备虚拟机械控制部96和虚设机械控制部97。若启动虚拟机械控制部96则作为虚拟机械控制器85起作用,若启动虚设机械控制部97则作为虚设机械控制器95起作用。启动虚拟机械控制部96和虚设机械控制部97之中的哪个,由主控制部82判断自身是主还是从来确定。主控制部82,在判断为主的情况下,将虚拟机械控制部96设定为有效并启动之,并且将虚设机械控制部97设定为无效而不使之启动。另一方面,主控制部82,在判断为从的情况下,将虚设机械控制部97设定为有效并启动之,并且将虚拟机械控制部96设定为无效而不使之启动。
另外,图4所示的主机侧控制器41中的机械I/F部84,在机械控制器43中发生了错误时,从机械控制器43接收上述错误发生信息。机械I/F部84,在接收到错误发生信息时,向虚拟机械控制器85发送错误发生信息,若从虚拟机械控制器85作为其响应接收到Ack信号(肯定信号),则也向上位的机械控制部83发送该错误发生信息。
通信I/F部87,是为了主和从的各头控制部89以及各墨管理部90获得处理的同步、进行用于交换相互的信息的通信而设置的。
墨管理部90,从ASIC 54内的墨消耗量运算部(未图示)获得约一半记录头29A(或29B)所消耗的8色的墨消耗量。并且,墨管理部90,在从主装置120的打印机驱动器122接收到了墨余量信息的请求时,在1次印刷结束时、电源被切断时等预定时期,经由机械控制部83以及通信I/F部87向对方侧控制器的墨管理部90发送对方侧管理的4色的墨消耗量信息。另外,墨管理部90具备墨余量运算部98,将所接收到的4色的墨消耗量与自身所负责的4色的墨消耗量按色别相加而计算由全部的记录头29消耗的4色的墨消耗量。进而,墨余量运算部98,通过从上次的墨余量减去该4色的墨消耗量,计算当前的墨余量。当前的墨余量信息,暂时存储于RAM55的预定存储区域,并例如在电源切断时等预定时期,墨管理部90将从RAM55读取的当前的墨余量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56并且写入存储元件47的存储器。
另外,在从打印机驱动器122接收到了墨余量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墨管理部90,将存储于RAM55的当前的墨余量发送至对方侧控制器的墨管理部90。并且,墨管理部90,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3、U4向打印机驱动器122发送将自身所负责的4色与对方侧所负责的4色合并而得到的合计8色的墨余量信息。此时,打印机驱动器122,从主和从两控制器41、42分别接收8色的墨余量信息(相同信息),但使用通过不同的通信路径接收的2个墨余量信息之中的一方墨余量信息进行向监视器123的墨余量显示。但是,在2个墨余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从主机侧控制器41接收到的墨余量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管理部90,判断自身所管理的墨盒IC的墨余量是否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该下限值,是用于判断是否对用户提示墨盒IC的更换的基准值。并且,墨管理部90,在检测到墨余量小于等于下限值的墨盒IC的情况下,对机械控制部83输出表示该情况的错误代码和与发生了错误的墨盒IC有关的信息。
另外,墨管理部90,例如在启动了打印机11的最初的初始化工作时和/或墨盒IC的刚刚更换之后,进行判断(检查)墨盒IC的适合性的检查处理。并且,墨管理部90,在检测到不适合的墨盒的情况下,对机械控制部83输出表示该情况的错误代码。在此,所谓不适合的墨盒,不是指空墨的墨盒等不能使用的墨盒,而是指虽然能够用于印刷但从保证印刷品质的观点来看不适合的墨盒。例如,达到了使用期限的墨盒等属于“不适合的墨盒”。
机械控制部83具备控制命令的执行顺序的工作控制部93和通过以由工作控制部93控制的顺序输出命令而进行序列控制的序列控制部94。并且,机械控制部83,在从机械I/F部84、头控制部89以及墨管理部90输入了错误发生信息和/或错误代码的情况下,对错误管理部86传送该错误发生信息和/或错误代码。
错误管理部86基于所输入的错误代码以及错误发生信息生成错误命令,对主控制部82输出该错误命令。被输入了错误命令的主控制部82,将该错误命令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3(或U4)传送到主装置120侧。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错误管理部86也作为命令生成单元起作用。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错误管理部86所执行的错误检测处理例程,基于图5所示的流程图以及图7(a)、(b)所示的示意图进行说明。该错误检测处理例程,是用于生成错误命令并对主控制部82输出该生成的错误命令的处理例程。
若输入错误代码以及错误发生信息,则错误管理部86执行错误检测处理例程。在初始的步骤S100,错误管理部86,在从机械I/F部84、头控制部89以及墨管理部90经由机械控制部83输入了错误命令的情况下,确定错误发生的位置。即,从机械I/F部84、头控制部89以及墨管理部90,与错误代码一起,输入与错误的发生位置有关的信息。因此,错误管理部86,基于所输入的与错误的发生位置有关的信息,确定发生了错误的位置,设定与该位置对应的参数。
另外,错误管理部86,在被输入了错误发生信息的情况下,即在检测到机械控制器43中的错误或机械机构部44中的错误的情况下,分析错误发生信息,获得错误的内容和错误的发生位置。并且,错误管理部86,获得与所获得的错误的内容相应的错误代码和与错误的发生位置对应的参数。
另外,参数是按构成打印机11的每一部位而相互不同的值。例如,与主机侧控制器41对应的参数,与对应于从机侧控制器42的参数不同。另外,与在图2中位于左下侧的记录头29(29A)对应的参数,与其相邻的记录头29(29A)的参数不同。同样地,与收置黑墨的墨盒IC对应的参数,与对应于收置蓝绿色墨的墨盒IC的参数不同。
在下一步骤S110,错误管理部86,获得用于生成错误命令的输出格式(参照图7(a)、(b))。该输出格式按每一错误代码而准备。在下一步骤S120,错误管理部86,在所获得的输出格式中,设定错误代码以及参数,生成错误命令。在下一步骤S130,错误管理部86,对主控制部82输出所生成的错误命令,并结束错误检测处理例程。并且,被输入了错误命令的主控制部82,将该错误命令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3(或U4)传送到主装置120侧。
在此,作为输出格式的一例,关于在墨盒IC中墨余量小于等于下限值的情况的输出格式,基于图7(a)、(b)进行说明。另外,图7(a)是主机侧控制器41中的输出格式的一例,图7(b)是从机侧控制器42中的输出格式的一例。
如图7(a)、(b)所示,输出格式具有:位于最高位的第一部分F11、F21,位于第一部分F11、F21的低位侧(在图7中为右侧)的第二部分F12、F22,位于第二部分F12、F22的低位侧(在图7中为右侧)的第三部分F13、F23。第一部分F11、F21是设定错误代码的区域。例如,在输入于错误管理部86的错误代码为“6106(16进制数)”的情况下,在第一部分F11设定“6106(16进制数)”。
第二部分F12、F22,是设定使由控制器41、42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的数量(在该情况下为墨盒IC的数量)递增“1”而得到的值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控制器41、42管理4个墨盒IC,所以在第二部分F12、F22设定“5(16进制数)”。
第三部分F13、F23,是以与标识代码相对应的状态设定基于发生了错误的位置的参数的区域。例如,在图7(a)所示的输出格式的第三部分F13的最高位,设定第一代码C11,该第一代码C11包含与4个墨盒IC1~IC4之中的墨盒IC1对应的标识代码S11(例如“18(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11对应的对应值D(18)。对应值D(18),在墨盒IC1的墨余量小于等于下限值的情况下被设定为与墨盒IC1对应的值(例如“1(16进制数)”),在墨余量多于下限值的情况下被设定为空(Null)数据。
另外,在第三部分F13,在第一代码C11的低位侧,设定第二代码C12,该第二代码C12包含与墨盒IC2对应的标识代码S12(例如“19(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12对应的对应值D(19)。对应值D(19),在墨盒IC2的墨余量小于等于下限值的情况下被设定为与墨盒IC2对应的值(例如“2(16进制数)”),在墨余量多于下限值的情况下被设定为空数据。
在第三部分F13,在第二代码C12的低位侧,设定第三代码C13,该第三代码C13包含与墨盒IC3对应的标识代码S13(例如“1A(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13对应的对应值D(1A)。另外,在第三部分F13,在第三代码C13的低位侧,设定第四代码C14,该第四代码C14包含与墨盒IC4对应的标识代码S14(例如“1B(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14对应的对应值D(1B)。并且,在第三部分F13的最低位,设定第五代码(也称为“特别代码”)C15,该第五代码C15包含与主装置120侧的输出方式相关的标识代码S15(例如“FF(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15对应的对应值D(FF)。另外,对各标识代码S11~S15,设定相互不同的值。
对与标识代码S15对应的对应值D(FF),在由错误管理部86判断为需要使监视器123显示与标识代码S15对应的字符串的情况下设定空数据以外的任意数(例如“5(16进制数)”)。
图7(b)所示的输出格式的第三部分F23,是从高位侧到低位侧依次设定第一代码C21、第二代码C22、第三代码C23、第四代码C24、第五代码(也称为“特别代码”)C25的构成。第一代码C21是墨盒IC5用的代码,包含标识代码S21(例如“11(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21对应的对应值D(11)。另外,第二代码C22是墨盒IC6用的代码,包含标识代码S22(例如“12(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22对应的对应值D(12)。另外,第三代码C23是墨盒IC7用的代码,包含标识代码S23(例如“13(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23对应的对应值D(13)。另外,第四代码C24是墨盒IC8用的代码,包含标识代码S24(例如“14(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24对应的对应值D(14)。并且,特别代码C25,是与主装置120侧的输出方式相关的代码,包含标识代码S25(例如“FF(16进制数)”)和与该标识代码S25对应的对应值D(FF)。
另外,标识代码S21~S24是与标识代码S11~S14不同的值。另外,标识代码S25是与标识代码S15相同的值。并且,对与标识代码S25对应的对应值D(FF),在由错误管理部86判断为需要使监视器123显示与标识代码S25对应的字符串的情况下设定“0(16进制数)”以外的任意数。
接下来,关于错误命令的传送目的地、即主控制部125,以在从打印机11侧传送来错误命令的情况下起作用的功能部分为中心,基于图6~图9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主控制部125具备命令分析部130、结合部131、第一存储器132、第二存储器133以及显示控制部134。
命令分析部130进行从控制器41、42传送的错误命令的分析处理。例如,命令分析部130具有存储来自控制器41、42的错误命令的未图示的存储部。命令分析部130,在判断为不需要使监视器123显示基于错误命令的错误信息的情况下,删除存储部所存储的错误命令。
这样的命令分析部130,在错误命令从控制器41、42传送来的情况下,判断存储部所存储的错误命令之中是否具有与传送来的新错误命令完全相同的错误命令。并且,命令分析部130,在存储部已存储有与上述新错误命令完全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使监视器123新显示基于新错误命令的错误信息,对显示控制部134不输出新错误命令。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命令分析部130也作为命令判断单元起作用。
另外,命令分析部130,在存储部未存储与上述新错误命令完全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判断在存储部中是否存储有包含与新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同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并且,命令分析部130,在存储部中存储有包含与新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同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将该错误命令和新错误命令输出于结合部131。另一方面,命令分析部130,在存储部中未存储包含与新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同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使存储部存储新的错误命令,并且对显示控制部134输出。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命令分析部130也作为代码判断单元起作用。
另外,命令分析部130,在从各控制器41、42以大致相同的定时传送来错误命令的情况下,判断来自主机侧控制器41的错误命令(以下也称为“第一错误命令”)与来自从机侧控制器42的错误命令(以下也称为“第二错误命令”)是否完全相同。并且,命令分析部130,在判断为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显示控制部134仅输出第一错误命令。
另一方面,命令分析部130,在判断为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下也称为“第一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下也称为“第二错误代码”)是否相同。并且,命令分析部130,在第一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代码不相同的情况下,使存储部存储第一错误命令以及第二错误命令,并且对显示控制部134输出。另一方面,命令分析部130,在第一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代码相同的情况下,对结合部131输出第一错误命令以及第二错误命令。
结合部131进行所输入的各错误命令的结合处理(也称为“合并处理”),生成结合命令并对显示控制部134输出。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部131作为结合单元起作用。例如,结合部131基于图7(a)所示的第一错误命令和图7(b)所示的第二错误命令,生成图7(c)所示的结合命令。该结合命令具有配置于最高位的第一部分F31、位于第一部分F31的低位侧的第二部分F32和位于第二部分F32的低位侧的第三部分F33。在第一部分F31,设定第一错误命令以及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共同的错误代码(例如“6106(16进制数)”)。
在第二部分F32,设定使由控制器41、42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的数量(在该情况下为墨盒IC的数量)的总数递增“1”而得到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墨盒IC合计为8个,所以在第二部分F32设定“9(16进制数)”。
在第三部分F33,以与标识代码对应的状态设定基于发生了错误的位置的参数。即,第三部分F33,由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各代码C11~C15和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各代码C21~C25构成。例如,将具有各代码C11~C15、C21~C25之中最小数值的标识代码的代码配置于最高位,将具有最大数值的标识代码的代码配置于最高位。在该情况下,依次配置第一代码C21、第二代码C22、第三代码C23、第四代码C24、第一代码C11、第二代码C12、第三代码C13、第四代码C14。另外,特别代码C15的标识代码S15与第五代码C25的标识代码S25相同。因此,在第三部分F33的最低位,设定特别代码C35,该特别代码C35包含与标识代码S15、S25相同值的标识代码S35和各特别代码C15、C25的对应值D(FF)的相加值(D(FF))。
在第一存储器132,存储有图8所示的表T1。该表T1,是表示使监视器123的第一显示区域141(参照图10)显示的错误消息和与错误代码的对应关系的表。如图8所示,错误代码为“5116(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错误消息,是“在自动喷嘴检查中发生了错误。”。另外,错误代码为“6106(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错误消息,是“墨余量低于下限值。”。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器132作为存储单元起作用。
在第二存储器133,与每一错误代码相关联地存储使监视器123的第二显示区域142(参照图10)显示的字符串的显示格式。图9所示的显示格式是错误代码为“6106(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格式的一例。即,显示格式包含与错误代码对应的错误消息(参照图8)、可输入的全部标识代码S21、S22、S23、S24、S11、S12、S13、S14、标识代码S35。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133也作为存储单元起作用。另外,图8中所谓的“%11s”,表示设定基于标识代码为“11(16进制数)”的对应值D(11)的字符串的部分。
显示控制部134,在从命令分析部130或结合部131输入了错误命令或结合命令的情况下,基于该输入的命令,控制监视器123的显示方式(输出方式)。具体地,显示控制部134,从第一存储器132的表T1读取基于结合命令(或错误命令)所具有的错误代码的错误消息。并且,如图10所示,显示控制部134,使监视器123内的位于上侧的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错误信息140,该错误信息140包含错误代码和错误消息。此时,显示控制部134,在存在已显示的错误信息140A的情况下,使与本次检测到的错误有关的错误信息140B显示于该错误信息140A的下侧。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34作为输出方式控制单元起作用。
另外,显示控制部134,使监视器123中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41的下方的第二显示区域142显示与通过由用户进行的操作部124的操作而选择的错误信息(在图10中为错误信息140A)有关的详细信息。具体地,显示控制部134从第二存储器133读取与由用户选择的错误信息140A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显示格式。并且,显示控制部134,在所读取的显示格式中,设定与结合命令(或错误命令)中含有的标识代码S21~S24、S11~S14所对应的对应值相当的字符串。
此时,例如,在标识代码S21(=“11(16进制数)”)的对应值D(21)为空数据的情况下,显示格式的“%11s”为空栏。另外,例如,在标识代码S11(=“18(16进制数)”)的对应值D(11)为空数据以外的数值(例如“2C(16进制数)”)的情况下,对显示格式的“%18s”设定与“2C(16进制数)”相当的字符串(例如黑)。另外,在对应值D(FF)为空数据以外的数值的情况下,在第二显示区域142显示“%FFb”以后所示的字符串(在该情况下为“请更换墨盒。”)。另一方面,在对应值D(FF)为空数据的情况下,在第二显示区域142不显示“%FFb”以后所示的字符串。
并且,显示控制部134,如图10所示,使监视器123的第二显示区域142显示与从第二存储器133读取的显示格式对应的详细信息消息143。另外,显示控制部134,当在第一显示区域141由用户选择的错误信息改变了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改变第二显示区域142的详细信息消息143。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对主控制部125、从各控制器41、42输入了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在监视器123的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的1个错误信息140。因此,能够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域141重复显示完全相同的内容的错误信息140。
另外,与在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多个相同的错误信息140的情况不同,仅通过观察第一显示区域141便能够使用户判断在打印机11内发生了多个错误还是仅发生一个错误。即,关于第一显示区域141的显示方式,能够降低使用户产生不适感的可能性。
(2)主机侧控制器41,在检测到与由从机侧控制器42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与由从机侧控制器42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并对主控制部125输出该错误命令。并且,主控制部125,在从各控制器41、42输入了相同的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使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的一个错误信息140。因此,能够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域141重复显示显示方式完全相同的内容的错误信息140。
(3)在由各控制器41、42检测到相同的错误的情况下,从各控制器41、42输入于主控制部125的各错误命令,包含相同的错误代码。进而,在错误的发生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在第一错误命令中包含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相同的参数。因此,能够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域141重复显示显示方式完全相同的内容的错误信息140。
(4)控制机械机构部44的驱动的机械控制器43,在检测到该机械控制器43中的错误和/或机械机构部44中的错误的情况下,对各控制器41、42输出错误发生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机侧控制器42,经由主机侧控制器41输入错误发生信息。于是,在主机侧控制器41中,生成与由从机侧控制器42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并对主控制部125输出该错误命令。其结果,对主控制部125,从各控制器41、42分别输入相同的错误命令。在该情况下,由于各错误命令相同,所以在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一个错误信息140。因而,在机械机构部44或机械控制器43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域141重复显示显示方式完全相同的内容的错误信息140。
(5)在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相同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该错误代码、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以及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的结合命令。并且,对第一显示区域141输出一个错误信息140,该一个错误信息140包含结合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基于该错误代码的错误消息。因而,能够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域141重复显示错误信息140。
(6)若假设在控制器41、42侧生成了不包含标识代码的错误命令,则错误命令的数据长度,与错误的发生位置的数量相应地变化。在该情况下,在主控制部125中,难以分析所输入的错误命令。在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错误命令中,以相互对应的状态包含标识代码和与错误的发生位置对应的参数,并将与未发生错误的位置对应的参数设定为空数据。因此,具有相同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的数据长度,与错误的发生位置的数量无关而固定。因此,在主控制部125中,与输入不包含标识代码的错误命令的情况比较,能够容易地分析错误命令。
(7)在第二显示区域142,显示由用户选择的错误信息的详细信息(即详细信息消息143)。因而,用户通过观察第二显示区域142能够容易确认在哪个位置发生错误。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2~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控制器41、42侧的错误命令的生成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件构成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2所示,控制器41、42的错误管理部86具有标识信息存储部86a。在该标识信息存储部86a,存储有图13所示的表T2。该表T2,如图13所示,是按每一错误代码(即每一错误的内容)设定是否有需要识别由各控制器41、42之中的哪一控制器检测到了错误的表。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也能够检测到由主机侧控制器41检测到的错误及其发生位置那样的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被设定为不需要识别。例如,由于机械控制器43中的错误和/或机械机构部44中的错误能够由各控制器41、42共同检测到,所以与该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被设定为不需要识别。即,与由各控制器41、42共同管理的部分的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被设定为不需要识别。
另一方面,与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不能够检测到由主机侧控制器41检测到的错误内容以及错误的发生位置那样的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被设定为有需要识别。例如,由于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不能够检测到由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的墨盒IC1~IC4的错误(例如缺墨),所以与该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被设定为有需要识别。即,与由各控制器41、42单独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和/或控制器自身的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被设定为有需要识别。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错误管理部86S所执行的错误检测处理例程,基于图1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该错误检测处理例程,是用于生成错误命令并对主控制部82输出该生成的错误命令的处理例程。
若输入错误代码以及错误发生信息,则错误管理部86执行错误检测处理例程。在初始的步骤S200,错误管理部86,使用表T2判断所输入的错误代码是否是有需要识别的错误代码。并且,在判断为不需要识别的情况下(步骤S200:否),错误管理部86将其处理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230。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有需要识别的情况下(步骤S200:是),错误管理部86将其处理前进到下一步骤S210。
在步骤S210,错误管理部86,判断自身处于主机侧还是处于从机侧。并且,错误管理部86,在判断为自身处于主机侧的情况下(步骤S210:是),对错误代码的最低位位设置“0(2进制数)”(步骤S220),并将其处理前进到后述的步骤S230。例如,在所输入的错误代码为“5116(16进制数)”的情况下,不改变错误代码。另一方面,错误管理部86,在判断为自身处于从机侧的情况下(步骤S210:否),对错误代码的最低位位设置“1(2进制数)”(步骤S225),并将其处理前进到后述的步骤S230。例如,在所输入的错误代码为“5116(16进制数)”的情况下,将错误代码设定为“5117(16进制数)”。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照检测到错误的控制器41、42,来设定错误代码。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错误管理部86,也作为代码设定单元起作用。
在步骤S230,错误管理部86,获得发生了错误的位置。在接下来的步骤S240,错误管理部86,生成包含所设置的错误代码和与所获得的错误的发生位置相应的参数的错误命令。在接下来的步骤S250,错误管理部86,对主控制部82输出所生成的错误命令,并结束错误检测处理例程。并且,被输入了错误命令的主控制部82,将该错误命令经由串行通信端口U3(或U4)传送到主装置120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例如是与墨盒IC的缺墨这样的错误对应的错误代码,来自主机侧控制器41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与来自从机侧控制器42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也相互不同。
接下来,关于作为错误命令的传送目的地的主控制部125,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主控制部12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具备命令分析部130、结合部131、第一存储器132、第二存储器133以及显示控制部134。在第一存储器132,存储有图15所示的表T3。该表T3,是表示使监视器123的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的错误消息与错误代码的对应关系的表。如图15所示,错误代码为“5116(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错误消息,是“在主机侧控制器的自动喷嘴检查中发生了错误。”。另外,错误代码为“5217(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错误消息,是“在从机侧控制器的自动喷嘴检查中发生了错误。”。
同样地,错误代码为“6106(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错误消息,是“在上级侧墨余量低于了下限值。”。另外,错误代码为“6107(16进制数)”的情况下的错误消息,是“在下级侧墨余量低于了下限值。”。这样,在区别主机侧和从机侧的情况下,使用户识别在哪个控制器中检测或发生了错误。
接下来,关于监视器12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基于图16所示的示意图进行说明。另外,图16是由各控制器41、42分别检测到墨盒IC的缺墨的情况下的显示方式的一例。
在主机侧控制器41中,当在由该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的墨盒IC1~IC4中检测到缺墨的情况下,生成包含与该错误的内容相应的错误代码(在该情况下为“6106(16进制数)”)和与缺墨的墨盒对应的参数的错误命令。并且,该错误命令被传送到主控制部125。另外,将由主机侧控制器41生成的错误命令称为“第一错误命令”。
另外,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当在由该从机侧控制器42管理的墨盒IC5~IC8中检测到缺墨的情况下,生成包含与该错误的内容相应的错误代码(在该情况下为“6107(16进制数)”)和与缺墨的墨盒对应的参数的错误命令。并且,该错误命令被传送到主控制部125。另外,将由从机侧控制器42生成的错误命令称为“第二错误命令”。
于是,在主控制部125中,判断第一错误命令与第二错误命令是否完全相同。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错误命令与第二错误命令不相同,所以判断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6106(16进制数)”)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6107(16进制数)”)是否是相同代码。
由于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不相同,所以在主控制部125中,判断为在打印机11中发生了2个错误。并且,从表T3读取基于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的错误消息,在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包含错误代码和错误消息的错误信息140A。另外,从表T3读取基于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的错误消息,在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包含错误代码和错误消息的错误信息140B。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1)~(4)同等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8)在主机侧控制器41中,在检测到主机侧控制器41或由该主机侧控制器41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墨盒IC和/或记录头29B等)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基于错误的内容、发生了错误的位置以及主机侧控制器41的错误代码。并且,对主控制部125输出包含该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另一方面,在从机侧控制器42中,在检测到从机侧控制器42或由该从机侧控制器42管理的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基于错误的内容、发生了错误的位置以及从机侧控制器42的错误代码。并且,对主控制部125输出包含该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因此,在主控制部125中,即使从各控制器41、42输入错误命令,也可分别识别为单独的错误。能够使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错误代码相互不同的多个错误信息140A、140B。
(9)构成错误信息140A的错误代码以及错误消息,与构成错误信息140B的错误代码以及错误消息不同。因此,能够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域141重复显示完全相同的内容的错误信息140,进而能够降低使用户产生不适感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改变。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以下所示设定错误代码。例如,如图17(a)、(b)所示,也可以将错误代码的最低位位(即第0位)设定为用于标识检测到了错误的控制器41、42的位B0,将第1位设定为用于检测是否有需要区别检测到了错误的控制器41、42的位B1。在该情况下,从机侧控制器42的错误管理部86,在所输入的错误代码的位B1为“1(二进制数)”的情况下,对位B0设置“1”(参照图17(a))。另一方面,从机侧控制器42的错误管理部86,在所输入的错误代码的位B1为“0(二进制数)”的情况下,对位B0设置“0”(参照图17(b))。在该情况下,在错误管理部86的存储部,也可以不存储图13所示的表T2,能够有助于控制器41、42的存储容量的降低。
·在各实施方式中,由于机械控制器43中的错误以及机械机构部44中的错误,可以由各控制器41、42分别检测,所以从各控制器41、42分别输出错误命令,在第一显示区域201,显示一个错误信息140。但是,在机械控制器43中,有时也检测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例如,在按每一墨盒IC1~IC8设置有用于检测墨泄漏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机械控制器43能够检测在哪个墨盒IC中发生了墨泄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以能够识别在由各控制器41、42的哪个管理的墨盒IC中发生了墨泄漏的方式生成错误命令。
在将之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主机侧控制器41所管理的墨盒IC中发生了墨泄漏的情况下的错误代码,与在从机侧控制器42所管理的墨盒IC中发生了墨泄漏的情况下的错误代码不同。
另外,在将之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错误代码,在主机侧和从机侧相同,但将设定与发生了墨泄漏的墨盒IC相应的参数。
·在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显示区域141显示的错误信息140,也可以是包含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错误消息的任一方的信息。
·在各实施方式中,输出单元不限于监视器123等的显示单元,而既可以是能够输出声音的扬声器,也可以是专用于输出错误信息的打印机。
·在各实施方式中,各控制器41、42,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结构。例如,虚拟机械控制器85,也可以是省略了虚设机械控制部97的结构,虚设机械控制器95,也可以是省略了虚拟机械控制部96的结构。
·在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C,也可以是具备多个(例如2个)从机侧控制器的结构。
·在各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1只要是具备多个记录头29的结构,则既可以是串行方式的打印机,也可以是在印刷时记录头29不移动的所谓行方式的打印机。
·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机11,采用了喷墨式打印机,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排出墨以外的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此外,可以沿用于具备排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在该情况下,所谓液滴,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拖尾为呈粒状、泪滴状、丝线状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谓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流状体,而且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含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包括颜料和/或金属微粒等固形物的功能材料的微粒而成的物质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和/或液晶等。在此,所谓墨,包含一般的水性墨和油性墨以及凝胶墨、热熔性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举出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和/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进而,也可以是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作为精密移液管而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和/或微喷注器等。进而,也可以采用在钟表和/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中以针点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在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它们之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此外,流体,也可以是调色剂等粉状微粒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流体中,不包含包括气体的物质。
·可以将具备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装置具体化为印刷装置以外的其他装置。
接着,以下追加记载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他的实施方式能够掌握的技术思想。
(一)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前述输出单元具有显示画面,该显示画面形成第一显示区域和与该第1显示区域位置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
前述输出控制装置还具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将使前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的多种显示格式与错误代码相对应存储;前述显示格式,包含基于错误代码的消息和可输入的全部标识代码;
前述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输入了错误命令的情况下:
使前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基于该错误代码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并且
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基于前述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的显示格式;
设定与该读取的显示格式中含有的各标识代码之中前述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标识代码对应的参数所对应的字符串;
使前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前述读取的显示格式中含有的消息和前述设定的字符串。
(二)在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中,设定包含相互不同的字符串的标识代码。
(三)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前述输出单元具有显示画面,该显示画面形成第一显示区域和与该第一显示区域位置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
前述输出方式控制单元:
使前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错误信息,该错误信息包含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基于该错误代码的消息之中的至少错误代码;并且
使前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详细信息,该详细信息包含基于在前述第一显示区域选择的错误信息的消息和基于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的信息。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其中:
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具有命令生成单元,在由该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该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
前述输出控制装置具有输出方式控制单元,该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与从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2.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其中:
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具有命令生成单元,在由该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该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
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与由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
前述输出控制装置具有输出方式控制单元,该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与从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
在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未检测到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表示发生了错误的位置的参数的错误命令;
在检测到与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另一方面不包含表示发生了错误的位置的参数的错误命令或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与在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侧设定的参数相同的参数的错误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驱动控制装置,其基于来自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的指令,控制机械机构部;
前述驱动控制装置,在检测到该驱动控制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机械机构部的错误的情况下,对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输出与该错误有关的错误发生信息;
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从前述驱动控制装置输入了错误发生信息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前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管理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单元;
前述命令生成单元,在检测到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生成包含表示该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和与错误的发生位置对应的参数的错误命令;
前述输出控制装置具有:
命令判断单元,其判断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第一错误命令与从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第二错误命令是否相同;
代码判断单元,其在由前述命令判断单元判断为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第一错误命令所包含的错误代码与第二错误命令所包含的错误代码是否相同;
结合单元,其在由前述代码判断单元判断为相同的情况下,生成包含错误代码、第一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以及第二错误命令中含有的参数的结合命令;
前述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由前述代码判断单元判断为相同的情况下,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由前述结合单元生成的结合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和基于该错误代码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错误命令具有:错误代码、多个标识代码和表示与该各标识代码对应的位置的代码;
前述命令生成单元,
在检测到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
在与前述各标识代码之中的第一标识代码对应的位置未发生错误时,对与前述第一标识代码对应的代码设定空数据;
在与前述各标识代码之中的第二标识代码对应的位置发生了错误时,对与前述第二标识代码对应的代码设定与前述位置相当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分别管理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单元;
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还分别具有设定错误代码的代码设定单元;
前述代码设定单元,在检测到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内的错误或前述管理对象单元的错误的情况下,设定基于错误的内容、发生了错误的位置以及输出错误命令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错误代码;
前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包含由前述代码设定单元设定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输出控制装置还具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按每一错误代码而不同的消息;
前述输出方式控制单元,在输入了错误命令的情况下,从前述存储单元读取与该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使前述输出单元输出包含该读取的消息的错误信息。
9.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印刷头,其使用流体对印刷介质实施印刷;
机械机构部,其具有使印刷介质相对于前述各印刷头相对地移动的输送单元;以及
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对前述各印刷头之中的第一印刷头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对与前述第一印刷头不同的第二印刷头进行控制。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到错误的前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到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步骤;以及
在从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与从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的步骤,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控制装置,其基于从前述信息处理装置输入的命令对输出单元的输出方式进行控制,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由前述各信息处理装置之中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包含表示错误的内容的错误代码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到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步骤;
在由不同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与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到的错误相同内容的错误的情况下,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生成与由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错误命令相同的错误命令,并将该错误命令输出到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步骤;以及
在从前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与从前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输入于前述输出控制装置的错误命令相同的情况下,前述输出单元输出一个错误信息的步骤,该一个错误信息包含错误命令中含有的错误代码以及与该错误代码对应的消息之中的至少一方。
CN201110205277.4A 2010-07-21 2011-07-21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2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3652A JP5614143B2 (ja) 2010-07-21 2010-07-21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163652/2010 2010-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2405A CN102402405A (zh) 2012-04-04
CN102402405B true CN102402405B (zh) 2014-10-15

Family

ID=4549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2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2405B (zh) 2010-07-21 2011-07-21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556366B2 (zh)
JP (1) JP5614143B2 (zh)
CN (1) CN1024024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4143B2 (ja) * 2010-07-21 2014-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593924B2 (ja) * 2010-07-28 2014-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5593931B2 (ja) * 2010-07-30 2014-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情報提供方法
JP5609392B2 (ja) * 2010-07-30 2014-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2013196023A (ja) * 2012-03-15 2013-09-30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エラー通知方法
JP6226561B2 (ja) * 2013-05-24 2017-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44861B2 (ja) * 2013-12-04 2017-1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45976B2 (ja) * 2013-12-06 2016-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6276400B2 (ja) * 2014-05-13 2018-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メッセージ出力制御システム
JP6398527B2 (ja) * 2014-09-24 2018-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42311B2 (ja) * 2014-11-20 2018-06-13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エラー情報記録装置
JP2018194687A (ja) * 2017-05-17 2018-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9515965B (zh) * 2018-11-14 2021-07-20 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 一种酒瓶瓶盖喷码读取记录系统
JP7282617B2 (ja) * 2019-06-28 2023-05-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通知方法
CN114764301B (zh) * 2021-01-13 2024-05-24 深圳市汉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控制界面交互方法、装置、控制板及打印机
WO2023033789A1 (en) * 2021-08-30 2023-03-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anomaly dete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2443A (en) * 1994-06-27 1996-03-26 Newberry; Robert S. Transponder for interactive data exchange between individually user-controlled computer-steered systems
CN101111822A (zh) * 2005-01-28 2008-01-23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612836A (zh) * 2005-10-31 2009-12-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3075A (ja) * 1998-06-05 1999-12-24 Canon Inc 印刷装置状態表示制御方法、印刷装置状態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4579485B2 (ja) 2002-06-24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印刷ヘッドを有する印刷装置
JP4626806B2 (ja) * 2005-06-14 2011-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DE602006010793D1 (de) * 2005-10-31 2010-01-14 Seiko Epson Corp Drucker und Drucksystem
JP2009301201A (ja) * 2008-06-11 2009-12-24 Toshiba Tec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011025513A (ja) * 2009-07-24 2011-02-10 Canon Inc 複数警告の表示方法
JP5651958B2 (ja) * 2010-01-20 2015-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5655405B2 (ja) * 2010-07-16 2015-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制御方法
JP5614143B2 (ja) * 2010-07-21 2014-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2443A (en) * 1994-06-27 1996-03-26 Newberry; Robert S. Transponder for interactive data exchange between individually user-controlled computer-steered systems
CN101111822A (zh) * 2005-01-28 2008-01-23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612836A (zh) * 2005-10-31 2009-12-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92776B2 (en) 2016-03-22
US8556366B2 (en) 2013-10-15
US20140009782A1 (en) 2014-01-09
US20120019581A1 (en) 2012-01-26
JP2012024956A (ja) 2012-02-09
JP5614143B2 (ja) 2014-10-29
CN102402405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2405B (zh)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2371757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EP2890565B1 (en) Control unit
EP2890564B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537742B (zh) 处理系统以及处理系统中的处理方法
CN101531101B (zh) 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EP2423853A2 (en) Data stor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ata storage processing method
JP5651958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5593931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情報提供方法
CN105818541A (zh) 一种墨盒芯片、墨盒及响应打印作业的操作方法
CN102407695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中的印刷控制方法
CN102189847B (zh) 流体喷射控制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喷射控制方法
JP5728855B2 (ja)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CN203093317U (zh) 记录装置
JPH09156125A (ja) 印字システム
US8899733B2 (en) Method for supplying at least one print head with ink in an inkjet printer
EP1970201A2 (en) Printing system
JP5824845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517818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91628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2073093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131461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