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486A - 纸张计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计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486A
CN102405486A CN200980158798XA CN200980158798A CN102405486A CN 102405486 A CN102405486 A CN 102405486A CN 200980158798X A CN200980158798X A CN 200980158798XA CN 200980158798 A CN200980158798 A CN 200980158798A CN 102405486 A CN102405486 A CN 102405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hutter
opening
accumulation portion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7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野学
古贺文章
佐藤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ry Ltd filed Critical Glor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85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9240B/zh
Priority to CN201610133074.1A priority patent/CN105809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5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7/00Counting of objects carried by a conveyor
    • G06M7/02Counting of objects carried by a conveyor wherein objects ahead of the sensing element are separated to produce a distinct gap between successive objects
    • G06M7/06Counting of flat articles, e.g. of sheets of pap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50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纸张计数装置(10)包括:识别计数部(24),进行纸张的计数;积累部(26),积累由识别计数部(24)进行了计数的纸张,且在前面设置了开口;旋转式引导部件(28),设置在积累部(26),将由识别计数部(24)计数的纸张积累在积累部(26)中;开闭器(40),用于将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开闭器驱动部(50),进行开闭器(40)的驱动,使得进行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以及控制部(70),进行开闭器驱动部(50)的控制。

Description

纸张计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纸币和支票等的纸张的计数的纸张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进行纸币和支票等的纸张的计数的纸张计数装置,使用各种类型。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注册公报第2600100号(JP2600100Y2)中公开的纸币计数机中,将多个纸币以层叠状态放置在放置部(hopper)中设置,通过在该放置部的底部设置的由馈送辊(feed roller)等构成的转出部件,将最低位的纸币一张一张转出而送入一对门部件之间,在这里,将纸币分离为各一张而经由通路送出至下方,在中途设置的叶轮的两个叶片之间送入纸币。然后,通过叶轮的旋转而使在两个叶片之间接受的纸币反转而捋落在积累部上,使纸币以排列状态排列在该积累部中。此外,在实用新型注册公报第2600100号中公开的纸币计数机中,在纸币到达叶轮为止的期间通过传感器对纸币的通过张数进行了计数。
此外,在日本专利第3537697号(JP3537697B)和日本专利第3741893号(JP3741893B)中,公开了识别纸币并基于该识别结果来分类纸币的纸币整理机。在这样的纸币整理机中,设置了多个积累部(stacker),按现金种类分类的纸币传送到各个积累部。此外,在各个积累部中设置了开闭器,该开闭器选择性地关闭积累部的开口,操作者不能访问该积累部。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实用新型注册公报第2600100号中公开的以往的纸币计数机中,由于通过叶轮的旋转,纸币从后方到前面倒着积累,所以存在在传送路径中逗留的灰尘或附着在纸币的灰尘吹向操作者的问题。此外,在该纸币计数机中,存在在动作时装置内部的声音泄露到外部,噪声烦人的问题。
此外,如上所述,在专利第3537697号和专利第3741893号中,公开了在积累部中设置了开闭器的纸币整理机。但是,在这些纸币整理机中,在积累部的上方设置开口且开闭器进行在该积累部的上方设置的开口的开闭,该开闭器并不是用于防尘而设置的。若更具体地说明,在积累部中设置的开闭器是在打开状态中可进行在积累部中积累的纸币的取出,而在关闭状态中完全不能进行在积累部中积累的纸币的取出的部分,该开闭器仅仅起到积累部的所谓的锁定(lock)功能。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计数装置,其能够防止壳体内或者纸张的灰尘向操作者吹出,且能够防止在动作时的装置内部的声音向外部泄露。
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计数部,进行纸张的计数;积累部,积累由所述计数部进行了计数的纸张,且在前面设置了开口;旋转式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积累部,将由所述计数部计数的纸张积累在所述积累部中;开闭器,用于将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开闭器驱动部,进行所述开闭器的驱动,使得进行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以及控制部,进行所述开闭器驱动部的控制。
根据这样的纸张计数装置,通过控制部进行开闭器驱动部的控制,从而能够由开闭器进行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因此,能够由开闭器选择性地关闭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在该开闭器关闭了开口时,能够防止在纸张计数装置的壳体内或者纸张的灰尘向操作者吹出的情况。此外,通过开闭器关闭积累部的前面的开口,从而能够防止在纸张计数装置动作时装置内部的声音向外部泄露的情况。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所述旋转式引导部件由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构成,该叶轮以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且该叶片从外周面沿着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外侧延伸,所述叶轮将由所述计数部进行了计数的纸张接在叶片之间,并将该接在叶片之间的纸张传送到所述积累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之前,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使得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或者,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的同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所述开闭器的驱动,以使其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对纸张计数的同时关闭所述开口。
更优选地,在上述的纸张计数装置中,还包括:放置部,放置应由所述计数部进行计数的纸张,且在该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一张一张传送到所述计数部;以及第一纸张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放置部中是否放置了纸张,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全部传送到所述计数部而在该放置部中没有纸张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使得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此时,更优选地,在所述控制部中,从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没有纸张起至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使所述开闭器从所述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可通过设定而变更。
此外,更优选地,所述计数部还进行纸张的识别,所述纸张计数装置还包括:拒收部,由所述计数部识别为拒收纸张的纸张从该计数部传送到其中;以及第二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在所述拒收部中是否积累了纸张,所述控制部即使在由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没有纸张,但在由所述第二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拒收部中有纸张时,也还是会继续使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此外,更优选地,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所述计数部以对该控制部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的计数,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的处理时,即使在由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没有纸张,但在传送到所述积累部的纸张的张数没有达到所述分批张数时,也还是会继续使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所述计数部以对该控制部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的计数,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的处理时,在对所述控制部指示的分批张数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依然使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还包括:放置部,放置应由所述计数部进行计数的纸张,且在该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一张一张传送到所述计数部;以及第三纸张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部和所述积累部之间,且在从所述放置部传送到所述积累部的纸张通过时检测该纸张,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所述计数部以对该控制部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的计数,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的处理时,在对所述控制部指示的分批张数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之前,控制所述开闭器控制部,使得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器,从而使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此时,更优选地,在所述控制部中,从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起至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使所述开闭器从所述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可通过设定而变更。
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还包括:放置部,放置应由所述计数部进行计数的纸张,且在该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一张一张传送到所述计数部;以及第三纸张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部和所述积累部之间,且在从所述放置部传送到所述积累部的纸张通过时检测该纸张,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之前,控制所述开闭器控制部,使得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传送到所述积累部时该积累部成为满量的纸张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器,从而使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此时,更优选地,在所述控制部中,从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传送到所述积累部时该积累部成为满量的纸张起至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使所述开闭器从所述开口退避的时间可通过设定而变更。
此外,更优选地,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设置在以下两个时间大致一致的位置,即由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纸张起至传送到所述积累部为止的时间,以及所述开闭器从将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的位置移动到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所需的时间。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有开闭器动作模式和无开闭器动作模式中的任一个运行模式,在所述有开闭器动作模式中,进行所述开闭器驱动器的控制,由所述开闭器进行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在所述无开闭器动作模式中,不进行所述开闭器驱动部的控制,不由所述开闭器进行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即使是正在由所述计数部进行纸张的计数,所述开闭器也能够通过手动而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所述开闭器由透明的部件构成。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所述开闭器以轴为中心,在关闭位置和开口位置之间摇动,所述关闭位置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位置从所述开口退避而打开所述开口,且所述开口位置位于所述旋转式引导部件的下方。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中,在所述开闭器中设置了弹性部件,在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中设置了与所述开闭器卡合的凸轮(cam),所述开闭器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而向着将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附势,同时向着通过在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中设置的所述凸轮而从所述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的开口位置驱动。
或者,也可以在所述开闭器和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之间设置了齿轮和转矩限制器,来自所述开闭器驱动部的驱动力经由所述齿轮和所述转矩限制器而传递到所述开闭器,所述转矩限制器在大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转矩的力施加到该转矩限制器时,切断从所述开闭器驱动部对所述开闭器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纸张计数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结构图,且是表示开闭器关闭了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时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中,使开闭器从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了该开口时的状态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中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以及开闭器驱动部等的结构的细节的结构图,且是表示开闭器关闭了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时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中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以及开闭器驱动部等的结构的细节的结构图,且是表示开闭器从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了该开口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控制模块图。
图6是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纸张计数装置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开闭器驱动部、多个齿轮、转矩限制器等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从上方看图9所示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开闭器驱动部、多个齿轮、转矩限制器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这里,图1至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计数装置的图。其中,图1和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计数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图3和图4是表示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中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以及开闭器驱动部等的结构的细节的结构图。此外,图5是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控制模块图,图6至图8是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计数装置进行纸币和支票等的纸张的计数。
如图1和图2所示,纸张计数装置10包括:壳体12;放置部14,应进行计数的多个纸张P以层叠状态放置;转出部16,用于将在放置部14中放置的层叠状态的纸张P中最底层的纸张P一张一张转出到壳体12的内部;以及传送部22,用于将通过转出部16转出到壳体12的内部的纸张P一张一张传送。另外,在壳体12中,图1和图2中的右侧成为前面、左侧成为背面。此外,在传送部22中,设置了识别计数部24,该识别计数部24用于进行从放置部14向壳体12的内部转出的纸张P的识别和计数。识别计数部24例如由行传感器构成。
转出部16包括:推进辊(kicker roller)16a,抵接到以层叠状态放置在放置部14的多个纸张P中最底层的一个纸张P的表面;以及馈送辊(feedroller)16b,在纸张的转出方向中配置在推进辊16a的下游侧,且将由该推进辊16a踢出的纸张P转出到壳体12的内部。此外,与馈送辊16b对置地设置了门辊(反转辊)16c,在馈送辊16b和门辊16c之间形成了门部。由推进辊16a踢出的纸张P通过门部而一张一张转出到壳体12内的传送部22。
此外,在识别计数部24的下游侧的部位,传送部22分支为两个传送路径,一个传送路径中连接了积累部26,另一个传送路径中连接了拒收部30。这里,在积累部26中,从传送部22传送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正常的纸张的纸张P。在该积累部26的前面(图1和图2的右侧的面)设置了开口,操作者能够通过该开口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
此外,在拒收部30中,作为拒收纸张P′而从传送部22传送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不是正常的纸张的纸张以及不能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的纸张。在该拒收部30的前面也设置了开口,操作者能够通过该开口取出在拒收部30中积累的拒收纸张P′。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传送部22中的分支为两个传送路径的部位设置了分支部件32,通过该分支部件32,从该分支部件32的上游侧传送的纸张选择性地传送到分支的两个传送路径中的任一个传送路径。
在积累部26中的壳体12的背面侧的位置(图1和图2的左侧的位置)上设置了叶轮28。该叶轮28以对图1等的纸面正交的、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向图1等的顺时针方向(图1和图2中的箭头方向)旋转。另外,叶轮28的旋转动作通过后述的叶轮驱动部29(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进行。在叶轮28中设置了多个叶片28a,该叶片28a从外周面沿着与旋转方向相反(图1等的逆时针方向)的外侧延伸。如图1等所示,这些叶片28a在叶轮28的外周面等间隔地设置。
在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中,叶轮28通过叶轮驱动部29始终以图1等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纸张P从传送部22一张一张传送到该叶轮28中。然后,叶轮28将从传送部22送来的纸张P接在两个叶片28a之间,并将接在该叶片28a之间的纸张P传送到积累部26。由此,纸张P从叶轮28一张一张传送到积累部26中,在该积累部26中积累多个纸张P。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计数装置10中,设置了用于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器40,通过该开闭器40,在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选择性地关闭。该开闭器40通过后述的例如由电动机构成的开闭器驱动部50(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而在如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该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位置中,该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即,在开闭器40位于如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时,开闭器40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从而操作者不能访问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另一方面,在开闭器40位于如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时,开闭器40从在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而该开口打开,从而操作者能够访问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
以下,说明设置了这样的开闭器40的理由。在积累部26中设置了叶轮28的纸张计数装置10中,通过叶轮28的旋转而纸张P从后方向前面(从图1等的左侧向右侧)倒着积累,所以存在在积累部26等中逗留的灰尘或附着在纸张P的灰尘经由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而吹向操作者侧的顾虑。但是,在如图1所示,通过开闭器40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通过叶轮28的旋转而向操作者吹出灰尘的情况。此外,通过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能够防止在纸张计数装置10动作时装置内部的声音泄露到外部的情况。
开闭器40也可以由塑料等的透明部件构成。此时,即使是开闭器40位于如图1所示的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经由该由透明部件构成的开闭器40通过视觉来确认在积累部26中的纸张P的积累状况。
接着,使用图3和图4更详细地说明开闭器驱动部50对于开闭器40的驱动。图3和图4是表示在图1等中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开闭器40、支持该开闭器40的开闭器支持部42以及开闭器驱动部50等的结构的细节的结构图。更详细地说,图3是对应于图1所示的状态的图,是表示开闭器40关闭了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时的状态的图。另一方面,图4是对应于图2所示的状态的图,是表示使开闭器40从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了该开口时的状态的图。
如图3等所示,开闭器40由开闭器支持部42所支持,在该开闭器支持部42上安装了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板状部件44。在板状部件44的中心部分设置了轴44a,板状部件44以轴44a为中心摇动。因此,由开闭器支持部42所支持的开闭器40也以轴44a为中心摇动。在板状部件44中的、与开闭器40相反侧的端部,圆形的连接(link)部件44b以对板状部件44旋转自如地安装。
另一方面,在板状部件44中的、与设置了连接部件44b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安装了弹性部件,具体地说安装了例如弹簧46的端部46b。该弹簧46中的、与设置了板状部件44的端部46b相反侧的端部46a,固定在壳体12的内面。即,在图3等中,弹簧46的一个端部46a的位置被固定,板状部件44以轴44a为中心摇动,从而在该板状部件44的端部安装的弹簧46的另一个端部46b的位置变化。通过弹簧46的收缩力,开闭器40始终被从如图4所示的开口位置向如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附势。
此外,设置了凸轮部件52,以抵接到在板状部件44中设置的转动自如的圆形的连接部件44b的外周面。此外,在该凸轮部件52中,在偏离了其中心部分的部位安装了旋转轴51,该旋转轴51通过例如由电动机构成的开闭器驱动部50向着图3等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旋转。由此,凸轮部件52也以旋转轴51为中心向图3等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旋转。由此,通过凸轮部件52以旋转轴51为中心旋转,抵接到该凸轮部件52的边缘部分的连接部件44b推压为从图3所示的状态推向图3的上方向(箭头方向),板状部件44以轴44a为中心向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在该板状部件44中安装的开闭器支持部42也从图3所示的状态,以轴44a为中心向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该开闭器支持部42从图3所示的部位移动至图4所示的部位。由此,开闭器40从如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此时,弹簧46从图3所示的状态伸展为图4所示的状态。
另一方面,若凸轮部件52从如图4所示的状态,以旋转轴51为中心进一步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旋转,则在板状部件44中设置的圆形的连接部件44b不会通过凸轮部件52而进一步向图4的上方向推压,且通过弹簧46的收缩力,板状部件44从图4所示的状态,以轴44a为中心向着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在该板状部件44中安装的开闭器支持部42也从图4所示的状态,以轴44a为中心向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该开闭器支持部42从图4所示的部位返回到图3所示的部位。由此,开闭器40从如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返回到如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此时,弹簧46从图4所示的状态收缩至图3所示的状态。
由此,开闭器40通过开闭器驱动部50,以轴44a为中心,在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参照图1、图3)和从该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的开口位置(参照图2、图4)之间摇动。并且,如图2等所示,开口位置位于叶轮28的下方。由此,在开闭器40位于开口位置时,能够接受从叶轮28等产生的灰尘,能够防止在壳体12的内部底面堆积灰尘的情况。
另外,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的时间以及从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移动至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的时间分别例如为0.5秒。
此外,通过弹簧46的收缩力,开闭器40被从图4所示的开口位置向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附势,所以能够抵抗该弹簧46的收缩力而手动将开闭器40从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向下方移动。由此,即使是在该开闭器40位于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且正在由识别计数部24进行纸张P的计数,开闭器40也能够通过手动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能够从积累部26取出纸张P。
此外,在开闭器40中设置了弹簧46,在开闭器驱动部50中设置了与板状部件44的连接部件44b卡合的凸轮部件52,开闭器40通过弹簧46的收缩力而向着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图3)被附势,且通过在开闭器驱动部50中设置的凸轮部件52而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而向着打开该开口的开口位置(图4)驱动。因此,能够防止在开闭器40从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移动至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的期间,操作者的手指等被开闭器40夹住而受伤的事故。这是因为,将开闭器40向着关闭位置推压的力是弹簧46的收缩力,而不是开闭器驱动部50的驱动力。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凸轮部件52的附近,分别固定位置而设置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这些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分别由光传感器构成。此外,在凸轮部件52的侧面,设置了由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检测的被检测部件53。这里,如图3所示,在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检测出被检测部件53时,检测出开闭器4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凸轮部件52从图3所示的状态以旋转轴51为中心向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时,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检测被检测部件53。由此,检测出开闭器40位于开口位置的情况。
此外,如图1等所示,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设置了各种传感器。具体地说,在放置部14中,设置了用于检测在该放置部14中是否残留纸张P的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第一纸张检测部件)60。此外,在拒收部30中,设置了用于检测在该拒收部30中是否有拒收纸张P′的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第二纸张检测部件)62。此外,在识别计数部24的上游侧的传送部22中,设置了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第三纸张检测部件)64,在纸张P在传送部22中传送而通过了该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时,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纸张P通过了的情况。另外,在图1和图2中,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设置在传送部22中的识别计数部24的上游侧,但也可以在识别计数部24的下游侧设置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
更具体地说明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的设置部位。该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在传送部22中设置在以下两个时间大致一致的位置,即由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纸张P起至传送到积累部26为止的时间,以及开闭器40从关闭了在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参照图1)移动到打开该开口的开口位置(参照图2)所需的时间(具体地说,例如0.5秒)。通过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设置在传送部22中的这样的位置,假设在由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纸张P时,开始想要将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打开,该纸张P也在与开闭器40到达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的定时大致相同的定时到达积累部26,所以操作者能够立即从积累部26取出纸张P。
此外,在传送部22中的分支部件32的上游侧,设置了分支用定时传感器66。分支部件32在由分支用定时传感器66检测出纸张P的定时,将纸张P移动至传送到积累部26的位置或者传送到拒收部30的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另外,在图1和图2中,分支部件32位于将纸张P传送到积累部26的位置)。由此,在传送部22中传送且由分支用定时传感器66检测出的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而选择性地传送到两个传送路径中的任一个传送路径。
此外,在传送部22中的积累部26侧的下游侧端部,设置了积累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8。该积累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8在纸张P从传送部22传送到叶轮28时,进行该纸张P的检测。通过这样的积累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8,能够对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进行计数。
此外,如图5等所示,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设置了用于控制该纸张计数装置10的各个结构元素的控制部70。更具体地说,在控制部70上,分别连接了转出部16、传送部22、识别计数部24、用于驱动叶轮28的叶轮驱动部29、分支部件32以及用于驱动开闭器40的开闭器驱动部50。并且,识别计数部24的纸张P的识别计数结果传送到控制部70,且控制部70对转出部16、传送部22、叶轮驱动部29、分支部件32以及开闭器驱动部50等传送指令信号,进行这些结构元素的控制。此外,在控制部70上,分别连接了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分支用定时传感器66、积累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8,分别传送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此外,在控制部70上,分别连接了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从这些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传送开闭器40位于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的信息或者位于图4所示的开口位置的信息。此外,在控制部70上,分别连接了显示部72和操作部74。显示部72和操作部74分别设置在壳体12的前面,在显示部72中,显示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处理状况,更具体地说,显示例如由识别计数部24计数的纸张P的张数等的信息。此外,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部74对控制部70发送各种指令。
接着,使用图6至图8的流程图说明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另外,通过控制部70控制纸张计数装置10的各个结构元素,进行以下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
首先,操作者将应进行计数的纸张P以层叠状态放置在放置部14中。
这里,在控制部70中,设置了有开闭器动作模式和无开闭器动作模式的两个模式。有开闭器动作模式是指,控制部70进行开闭器驱动部50的控制,由开闭器40进行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开闭的模式。另一方面,无开闭器动作模式是指,控制部70不进行开闭器驱动部50的控制,不由开闭器40进行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开闭的模式。在每次进行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时,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选择有开闭器动作模式和无开闭器动作模式中的任一个运行模式。
在由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选择了无开闭器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开闭器40以维持在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的状态,即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打开的状态,进行在放置部14中放置的纸张P的计数,且进行了计数的纸张P传送到积累部26。
另一方面,在由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选择了有开闭器动作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图6至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动作。在初始状态中,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即,位于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成为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打开的状态(图6的步骤1)。
这里,控制部70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识别计数部24以通过操作部74对控制部70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P的计数。然后,如图6的步骤2所示,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选择是否进行分批处理模式。在操作者选择了进行分批处理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如后述的图7和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动作。关于这样的分批处理模式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在后面叙述。另一方面,在选择了不进行分批处理模式的情况下,沿着图6的流程图进行以下所示的纸张P的计数。
控制部70在开始识别计数部24的纸张P的计数之前,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图6的步骤3)。更具体地说,开闭器驱动部50使旋转轴51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旋转。由此,在板状部件44中设置的圆形的连接部件44b不会通过凸轮部件52而进一步向图4的上方向推压,通过弹簧46的收缩力,板状部件44从图4所示的状态以轴44a为中心向着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在该板状部件44中安装的开闭器支持部42也从图4所示的状态以轴44a为中心向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该开闭器支持部42从图4所示的部位移动至图3所示的部位。由此,开闭器40从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移动至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
这里,作为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定时,成为开始识别计数部24的纸张P的计数之前的定时,即开始纸张P的计数之前的定时或者与纸张P的计数的开始大致相同的定时。这里,若在开闭器40与纸张P的计数的开始大致相同的定时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则能够缩短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另外,控制部70也可以在识别计数部24开始纸张P的计数的同时,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开始开闭器40的驱动,以使其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对纸张P计数的同时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此时,由于对纸张P计数的同时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所以与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之后计数纸张P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缩短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之后,以层叠状态放置在放置部14中的纸张P从位于最底层的纸张P开始按顺序通过转出部16一张一张转出到壳体12内的传送部22,通过该传送部22传送。此时,通过识别计数部24进行纸张P的识别和计数。这里,通过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正常的纸张的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传送到积累部26。更具体地说,纸张P从传送部22一张一张传送到叶轮28,该叶轮28将从传送部22传送的纸张P接在两个叶片28a之间,并将该接在叶片28a之间的纸张P传送到积累部26。由此,能够通过叶轮28将纸张P以排列状态排列在积累部26中。另外,由于通过开闭器40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所以在这个定时,操作者不能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
另一方面,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不是正常的纸张的纸张以及不能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的纸张作为拒收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传送到拒收部30。由于在该拒收部30的前面设置了开口,所以操作者能够通过该开口取出在拒收部30中积累的拒收纸张P′。
另外,在拒收部30中,预先设定了拒收纸张P′的最大容纳张数,在由纸张计数装置10进行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期间,传送到拒收部30的拒收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该预先设定的最大容纳张数时,即拒收部30由拒收纸张P′成为满量时(图6的步骤4),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暂时停止。之后,若操作者从拒收部30取出拒收纸张P′(图6的步骤5),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6的步骤6),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从拒收部30取出的拒收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此外,在积累部26中,预先设定了纸张P的最大容纳张数,在由纸张计数装置10进行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期间,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该预先设定的最大容纳张数时,即积累部26由纸张P成为满量时(图6的步骤7),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暂时停止。然后,控制部70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成为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打开的状态(图6的步骤8)。之后,若操作者经由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而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图6的步骤9),且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6的步骤10),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从积累部26取出纸张P,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这里,控制部70在开始识别计数部24的纸张P的再次计数之前,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图6的步骤3)。
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进行至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为止。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进行在放置部14中是否残留纸张P的检测(图6的步骤11)。这里,若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则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然后,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在拒收部30中是否有拒收纸张P′(图6的步骤12)。若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有拒收纸张P′,则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之后,若操作者从拒收部30取出拒收纸张P′(图6的步骤15),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6的步骤16),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从拒收部30取出的拒收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另一方面,若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的状态下,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没有拒收纸张P′,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结束(图6的步骤13)。之后,控制部70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成为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打开的状态(图6的步骤14)。然后,操作者通过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而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由此,在没有进行分批处理模式的情况下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完成。
根据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如图6的步骤3所示,控制部70在通过识别计数部24开始纸张P的计数之前,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使开闭器40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由此,在由识别计数部24进行纸张P的计数的期间,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由开闭器40关闭,所以能够防止纸张计数装置10的壳体12内或者纸张的灰尘向操作者吹出的情况。
此外,如图6的步骤11和步骤13所示,控制部70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放置的纸张P全部传送到识别计数部24而在该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时,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从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另外,在控制部70中,也可以省略图6的步骤12的动作,即与在拒收部30中是否残留拒收纸张P′无关地,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时,打开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此外,在控制部70中,从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起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开始使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也可以通过操作者对于操作部74的设定而变更。此时,操作者能够选择是将纸张计数装置10的防尘和防声优先,还是将纸张P的处理时间的缩短优先。
此外,如图6的步骤11和步骤12所示,控制部70即使在由积累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但在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有拒收纸张P′时,也还是会继续使开闭器40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这是因为,即使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但在拒收部30中有拒收纸张P′时,操作者也还是需要从拒收部30取出拒收纸张P′,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之后,再次开始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
另外,在如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中,关于图6的步骤7的动作,控制部70也可以在设置在传送部22的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在传送到积累部26时该积累部26成为满量的纸张P时,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此时,与在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最大容纳张数时即积累部26由纸张P成为满量时开始移动开闭器40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迅速地打开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因此,能够缩短纸张P的整体的处理时间。另外,在控制部70中,从在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在传送到积累部26时该积累部26成为满量的纸张P起至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开始使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操作者也可以通过操作部74的设定而变更。此时,操作者能够选择是将纸张计数装置10的防尘和防声优先,还是将纸张P的处理时间的缩短优先。
此外,如上所述,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设置在以下两个时间大致一致的位置,即由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纸张P起至传送到积累部26为止的时间,以及开闭器40从关闭了在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位置(参照图1)移动到打开开口的位置(参照图2)所需的时间。因此,在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在传送到积累部26时该积累部26成为满量的纸张P之后,在该纸张P实际到达了积累部26时,积累部26的开口刚好成为打开的状态,操作者能够在该纸张P达到了积累部26的瞬间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的捆。
接着,使用图7和图8的流程图,说明在操作者选择了进行分批处理模式的情况下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
首先,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指定分批张数。这里,控制部70比较通过操作部74而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和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例如,10张)(图7的步骤21)。这里,在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如后述的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动作。在后面叙述这样的分批处理模式的纸张计数张数10的动作。另一方面,在通过操作部74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控制部70依然使开闭器40设为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的状态,依然打开该开口。然后,进行如下所示的纸张P的计数。
以层叠状态放置在放置部14中的纸张P从位于最底层的纸张P开始按顺序通过转出部16一张一张转出到壳体12内的传送部22,通过该传送部22传送。此时,通过识别计数部24进行纸张P的识别和计数。这里,通过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正常的纸张的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传送到积累部26。此时,能够通过叶轮28将纸张P以排列状态排列在积累部26中。
另一方面,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不是正常的纸张的纸张以及不能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的纸张作为拒收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传送到拒收部30。由于在该拒收部30的前面设置了开口,所以操作者能够通过该开口取出在拒收部30中积累的拒收纸张P′。
如上所述,在拒收部30中预先设定了拒收纸张P′的最大容纳张数,在由纸张计数装置10进行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期间,传送到拒收部30的拒收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该预先设定的最大容纳张数时,即拒收部30由拒收纸张P′成为满量时(图7的步骤22),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暂时停止。之后,若操作者从拒收部30取出拒收纸张P′(图7的步骤23),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7的步骤24),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从拒收部30取出的拒收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此外,在由纸张计数装置10进行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期间,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时,即完成了一次分批处理时(图7的步骤25),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结束(图7的步骤26)。这里,由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维持打开的状态,所以操作者通过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由此,一次分批处理中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完成。之后,若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再次计数再次开始,则沿着图7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如下的分批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未达到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时,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图7的步骤27),则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然后,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在拒收部30中是否有拒收纸张P′(图7的步骤28)。若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有拒收纸张P′,则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之后,若操作者从拒收部30中取出拒收纸张P′(图7的步骤29),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7的步骤30),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从拒收部30取出的拒收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另一方面,若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的状态下,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没有拒收纸张P′时,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对控制部70发送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结束的指令(图7的步骤31),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结束(图7的步骤26)。这里,由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维持打开的状态,所以操作者经由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而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
此外,若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的状态下,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没有拒收纸张P′时,操作者将追加的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图7的步骤32),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7的步骤33),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追加的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根据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如图7的步骤21所示,在控制部70通过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P的处理时,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控制部70设为使开闭器40从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的状态。这是因为,在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小的情况下,在每次分批处理中每次都进行了开闭器40的开闭的情况下,纸张P的整体的处理时间变长,所以通过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一直打开来缩短纸张P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接着,使用图8的流程图,说明在由操作者选择了进行分批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以上的情况下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
首先,控制部70在开始识别计数部24的纸张P的计数之前,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图8的步骤41)。然后,进行如下所示的纸张P的计数。
以层叠状态放置在放置部14中的纸张P从位于最底层的纸张P开始按顺序通过转出部16一张一张转出到壳体12内的传送部22,通过该传送部22传送。此时,通过识别计数部24进行纸张P的识别和计数。这里,通过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正常的纸张的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传送到积累部26。此时,能够通过叶轮28将纸张P以排列状态排列在积累部26中。另外,由于通过开闭器40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所以在这个定时,操作者不能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
另一方面,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为不是正常的纸张的纸张以及不能由识别计数部24识别的纸张作为拒收纸张P′,通过分支部件32传送到拒收部30。由于在该拒收部30的前面设置了开口,所以操作者能够通过该开口取出在拒收部30中积累的拒收纸张P′。
如上所述,在拒收部30中,预先设定了拒收纸张P′的最大容纳张数,在由纸张计数装置10进行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期间,传送到拒收部30的拒收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该预先设定的最大容纳张数时,即拒收部30由拒收纸张P′成为满量时(图8的步骤42),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暂时停止。之后,若操作者从拒收部30取出拒收纸张P′(图8的步骤43),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8的步骤44),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从拒收部30取出的拒收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此外,在通过纸张计数装置10进行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期间,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时,即完成了一次分批处理时(图8的步骤45),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结束(图8的步骤46)。之后,控制部70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成为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打开的状态(图8的步骤47)。然后,操作者经由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而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由此,一次分批处理中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完成。之后,若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则沿着图8所示的流程图进行下一个分批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未达到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时,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图8的步骤48),则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然后,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在拒收部30中是否有拒收纸张P′(图8的步骤49)。若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有拒收纸张P′,则在显示部72中显示这个情况。之后,若操作者从拒收部30中取出拒收纸张P′(图8的步骤50),并将该拒收纸张P′再次设置在放置部14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8的步骤51),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从拒收部30取出的拒收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另一方面,若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的状态下,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没有拒收纸张P′时,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对控制部70发送纸张P的计数处理的结束的指令(图8的步骤52),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结束(图8的步骤46)。之后,控制部70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使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成为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打开的状态(图8的步骤47)。然后,操作者通过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而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
此外,若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的状态下,由拒收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2检测出在拒收部30中没有拒收纸张P′时,操作者将追加的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图8的步骤53),操作者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图8的步骤54),则纸张计数装置10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再次开始。另外,也可以代替操作员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将追加的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从而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的纸张P的计数处理自动地再次开始。
根据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如图8的步骤45和步骤48所示,在控制部70通过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P的处理时,即使在由放置部残留检测传感器60检测出在放置部14中没有纸张P,也在由识别计数部24计数的纸张P的张数未达到分批张数时,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继续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这是因为,此时,如图8的步骤53和步骤54所示,操作者需要将追加的纸张P放置在放置部14中,通过操作部74而使纸张P的计数再次开始。通过在纸张计数装置10中进行这样的动作,能够防止即使是在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实际的张数稍稍低于对控制部70指示的分批张数的状态停止了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的情况下,操作者也错误地认为“分批处理恰好进行且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的张数为分批张数”,并从该积累部26中错误地取出纸张P的情况。
另外,在如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10的动作中,控制部70也可以在传送部22中设置的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P时,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使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此时,与在一次分批处理完全结束之后、即由积累部纸张检测传感器68检测出在传送到积累部26的纸张P的张数达到了分批张数之后开始移动开闭器40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迅速地打开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因此,能够缩短纸张P的整体的处理时间。另外,在控制部70中,从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P起至控制开闭器驱动部50而开始使开闭器40从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操作者也可以通过操作部74的设定而变更。此时,操作者能够选择是将纸张计数装置10的防尘和防声优先,还是将纸张P的处理时间的缩短优先。
此外,如上所述,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设置在以下两个时间大致一致的位置,即由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纸张P起至传送到积累部26为止的时间,以及开闭器40从关闭了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的位置(参照图1)移动到打开开口的位置(参照图2)所需的时间。因此,在纸张通过检测传感器64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P之后,该纸张P实际达到了积累部26时,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刚好成为打开的状态,操作者能够在第分批张数个纸张P达到了积累部26的瞬间取出在积累部26中积累的纸张P的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纸张计数装置10,通过控制部70进行开闭器驱动部50的控制,从而由开闭器40进行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因此,能够由开闭器40选择性地关闭在积累部26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在该开闭器40关闭了开口时,能够防止纸张计数装置10的壳体12内或者纸张的灰尘吹向操作者的情况。此外,通过开闭器40关闭积累部26的前面的开口,能够防止在纸张计数装置10动作时的装置内部的声音泄露到外部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纸张计数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用于进行纸张计数装置的开闭器的驱动的机构,并不限定于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
图9和图10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用于进行纸张计数装置的开闭器的驱动的结构。其中,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纸张计数装置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开闭器驱动部、多个齿轮、转矩限制器等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0是从上方看图9所示的开闭器、支持该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持部、开闭器驱动部、多个齿轮、转矩限制器等的俯视图。另外,图9表示开闭器关闭了在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时的状态的开闭器等的结构。
另外,在如图9和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用于进行纸张计数装置的开闭器的驱动的机构中,对于与在图1至图5所示的纸张计数装置的各个结构元素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的元素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由电动机构成的开闭器驱动部50中安装了第一齿轮80,通过该开闭器驱动部50,第一齿轮80向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个方向旋转。此外,在第一齿轮80的附近,设置了比该第一齿轮80充分大的第二齿轮81,这些第一齿轮80和第二齿轮81相互咬合。由此,从第一齿轮80对第二齿轮81传递旋转力。
在第二齿轮81的侧面(图10的第二齿轮81的上侧的面),安装了比该第二齿轮81充分小的第三齿轮82。这些第二齿轮81和第三齿轮82的旋转轴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若第二齿轮81旋转,则第三齿轮82也同步地旋转。此外,在第三齿轮82的附近,设置了比该第三齿轮82充分大的第四齿轮83,这些第三齿轮82和第四齿轮83相互咬合。由此,从第三齿轮82对第四齿轮83传递旋转力。
在第四齿轮83的侧面,通过矩阵限制器84安装了比该第四齿轮83充分小的第五齿轮85。这些第四齿轮83和第五齿轮85的旋转轴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若第四齿轮83旋转,则第五齿轮85也同步地旋转。此外,在第四齿轮83和第五齿轮85之间设置的转矩限制器84在对该转矩限制器84施加大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转矩的旋转力时,解除第四齿轮83和第五齿轮85之间的连接,使第五齿轮85相对第四齿轮83自由旋转。
在第五齿轮85的附近,设置了比该第五齿轮85充分大的第六齿轮86,这些第五齿轮85和第六齿轮86相互咬合。由此,从第五齿轮85对第六齿轮86传递旋转力。此外,第六齿轮86安装在支持开闭器40的开闭器支持部42上。因此,第六齿轮86和开闭器支持部42以轴86a为中心一体旋转。
在第六齿轮86中,分别设置了第一切口部86b和第二切口部86b。此外,在第六齿轮86的附近,分别固定位置而设置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这些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分别由光传感器构成。在开闭器40位于关闭位置时,第六齿轮86的第一切口部86b的位置和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的位置大致一致。因此,开闭器关检测传感器54a通过检测第六齿轮86的第一切口部86b,检测开闭器4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此外,在开闭器40位于开口位置时,第六齿轮86的第二切口部86c的位置和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的位置大致一致。因此,开闭器开检测传感器54b通过检测第六齿轮86的第二切口部86c,检测开闭器40位于开口位置的情况。
接着,以下说明如图9和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用于进行纸张计数装置的开闭器的驱动的机构的动作。
在如图9所示的从开闭器40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使该开闭器40移动至开口位置的情况下,由电动机构成的开闭器驱动部50将第一齿轮80向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开闭器驱动部50的驱动力经由第一齿轮80、第二齿轮81、第三齿轮82、第四齿轮83、转矩限制器84以及第五齿轮85而传递到第六齿轮86,该第六齿轮86以轴86a为中心向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在第六齿轮86中安装的开闭器支持部42也以轴86a为中心向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
接着,在从开闭器40位于开口位置的状态使该开闭器40移动至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由电动机构成的开闭器驱动部50使第一齿轮80向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开闭器驱动部50的驱动力经由第一齿轮80、第二齿轮81、第三齿轮82、第四齿轮83、转矩限制器84以及第五齿轮85而传递到第六齿轮86,该第六齿轮86以轴86a为中心向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在第六齿轮86中安装的开闭器支持部42也以轴86a为中心向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开闭器40从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移动至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在用于支持开闭器40的开闭器支持部42和开闭器驱动部50之间设置了转矩限制器84。因此,在操作者手动将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在转矩限制器84中,由操作者施加的力大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转矩,转矩限制器84解除第四齿轮83和第五齿轮85之间的连接,使第五齿轮85相对第四齿轮83自由旋转。由此,由于转矩限制器84切断从开闭器驱动部50对开闭器40的驱动力,所以即使是识别计数部24正在进行纸张P的计数,操作者也能够通过手动将开闭器40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向下方移动,从积累部26中取出纸张P。
此外,即使是在开闭器40从图2所示的开口位置移动至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的期间,操作者的手等进入了积累部26,在开闭器40接触到这样的操作者的手等时,对转矩限制器84施加的力还是会大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转矩,转矩限制器84解除第四齿轮83和第五齿轮85之间的连接,使第五齿轮85相对第四齿轮83自由旋转。由此,由于转矩限制器84切断从开闭器驱动部50对开闭器40的驱动力,所以能够防止在开闭器40接触到操作者的手等时该开闭器40停止,操作者的手指等被开闭器40夹住而受伤的事故。

Claims (20)

1.一种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数部,进行纸张的计数;
积累部,积累由所述计数部进行了计数的纸张,且在前面设置了开口;
旋转式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积累部,将由所述计数部计数的纸张积累在所述积累部中;
开闭器,用于将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
开闭器驱动部,进行所述开闭器的驱动,使得进行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以及
控制部,进行所述开闭器驱动部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式引导部件由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构成,该叶轮以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且该叶片从外周面沿着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外侧延伸,
所述叶轮将由所述计数部进行了计数的纸张接在叶片之间,并将该接在叶片之间的纸张传送到所述积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之前,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使得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的同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所述开闭器的驱动,以使其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对纸张计数的同时关闭所述开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置部,放置应由所述计数部进行计数的纸张,且在该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一张一张传送到所述计数部;以及
第一纸张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放置部中是否放置了纸张,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全部传送到所述计数部而在该放置部中没有纸张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使得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中,从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没有纸张起至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使所述开闭器从所述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可通过设定而变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数部还进行纸张的识别,
所述纸张计数装置还包括:
拒收部,由所述计数部识别为拒收纸张的纸张从该计数部传送到其中;以及
第二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在所述拒收部中是否积累了纸张,
所述控制部即使在由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没有纸张,但在由所述第二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拒收部中有纸张时,也还是会继续使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所述计数部以对该控制部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的计数,
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的处理时,即使在由所述第一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中没有纸张,但在传送到所述积累部的纸张的张数没有达到所述分批张数时,也还是会继续使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所述计数部以对该控制部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的计数,
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的处理时,在对所述控制部指示的分批张数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依然使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置部,放置应由所述计数部进行计数的纸张,且在该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一张一张传送到所述计数部;以及
第三纸张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部和所述积累部之间,且在从所述放置部传送到所述积累部的纸张通过时检测该纸张,
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分批处理模式,该分批处理模式使所述计数部以对该控制部指示的每个分批张数进行纸张的计数,
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分批处理模式进行纸张的处理时,在对所述控制部指示的分批张数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张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之前,控制所述开闭器控制部,使得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器,从而使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中,从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第分批张数个纸张起至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使所述开闭器从所述开口退避为止的时间可通过设定而变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置部,放置应由所述计数部进行计数的纸张,且在该放置部中放置的纸张一张一张传送到所述计数部;以及
第三纸张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部和所述积累部之间,且在从所述放置部传送到所述积累部的纸张通过时检测该纸张,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计数部开始纸张的计数之前,控制所述开闭器控制部,使得所述开闭器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传送到所述积累部时该积累部成为满量的纸张时,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器,从而使所述开闭器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中,从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传送到所述积累部时该积累部成为满量的纸张起至控制所述开闭器驱动部而开始使所述开闭器从所述开口退避的时间可通过设定而变更。
14.如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设置在以下两个时间大致一致的位置,即由所述第三纸张检测部件检测出纸张起至传送到所述积累部为止的时间,以及所述开闭器从将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的位置移动到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所需的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有开闭器动作模式和无开闭器动作模式中的任一个运行模式,在所述有开闭器动作模式中,进行所述开闭器驱动器的控制,由所述开闭器进行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在所述无开闭器动作模式中,不进行所述开闭器驱动部的控制,不由所述开闭器进行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的开闭。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即使是正在由所述计数部进行纸张的计数,所述开闭器也能够通过手动而从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退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由透明的部件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以轴为中心,在关闭位置和开口位置之间摇动,所述关闭位置关闭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位置从所述开口退避而打开所述开口,且所述开口位置位于所述旋转式引导部件的下方。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闭器中设置了弹性部件,在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中设置了与所述开闭器卡合的凸轮,
所述开闭器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而向着将在所述积累部的前面设置的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附势,同时向着通过在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中设置的所述凸轮而从所述开口退避而打开该开口的开口位置驱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闭器和所述开闭器驱动部之间设置了齿轮和转矩限制器,来自所述开闭器驱动部的驱动力经由所述齿轮和所述转矩限制器而传递到所述开闭器,
所述转矩限制器在大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转矩的力施加到该转矩限制器时,切断从所述开闭器驱动部对所述开闭器的驱动力。
CN200980158798XA 2009-02-19 2009-02-19 纸张计数装置 Pending CN102405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8550.0A CN105809240B (zh) 2009-02-19 2009-02-19 纸张计数装置
CN201610133074.1A CN105809241A (zh) 2009-02-19 2009-02-19 纸张计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2901 WO2010095235A1 (ja) 2009-02-19 2009-02-19 紙葉類計数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8550.0A Division CN105809240B (zh) 2009-02-19 2009-02-19 纸张计数装置
CN201610133074.1A Division CN105809241A (zh) 2009-02-19 2009-02-19 纸张计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486A true CN102405486A (zh) 2012-04-04

Family

ID=4263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798XA Pending CN102405486A (zh) 2009-02-19 2009-02-19 纸张计数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304091A1 (zh)
EP (2) EP2400468B1 (zh)
JP (1) JP5341169B2 (zh)
KR (1) KR101322376B1 (zh)
CN (1) CN102405486A (zh)
WO (1) WO201009523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02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计数机以及纸张的计数方法
CN105844784A (zh) * 2016-03-18 2016-08-10 光荣电子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装置
CN106348076A (zh) * 2016-11-29 2017-01-25 盐城宏景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糊盒机自动收纸纠偏装置
CN107025485A (zh) * 2016-12-15 2017-08-08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类处理装置以及纸币处理装置的纸币分离方法
CN107055183A (zh) * 2015-09-15 2017-08-18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2721B2 (en) * 2009-10-30 2012-12-04 Ncr Corporation Media dispenser
JP5642607B2 (ja) * 2011-03-31 2014-12-17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幣処理装置
US8528741B2 (en) * 2011-02-23 2013-09-10 Glory Ltd. Paper sheet counting system and paper sheet counting method
JP6000669B2 (ja) * 2012-06-08 2016-10-05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繰出装置
JP5904048B2 (ja) * 2012-07-27 2016-04-1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幣処理装置、及び紙幣処理方法
JP5978864B2 (ja) * 2012-09-03 2016-08-2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集積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
ES2457915B1 (es) * 2012-09-06 2015-03-17 Boxiana Corporation Aparato para el almacenaje y dispensación de grandes cantidades de billetes
CN103400442B (zh) * 2013-08-05 2015-11-25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自助设备及其叶轮式纸币分离装置
KR101537250B1 (ko) * 2014-05-26 2015-07-17 (주)티비엠 지폐계수기
JP6162085B2 (ja) * 2014-08-27 2017-07-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印刷物の検査装置、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665854B1 (ko) * 2015-02-17 2016-10-13 노틸러스효성 주식회사 지폐 계수기의 지폐집적장치
JP6982112B2 (ja) * 2016-07-11 2021-12-17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貨幣処理装置および貨幣処理システム
JP2019082804A (ja) * 2017-10-30 2019-05-30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7132737B2 (ja) * 2018-04-04 2022-09-07 日立チャネ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幣取扱装置
KR102164996B1 (ko) 2019-03-26 2020-10-13 주식회사 푸른기술 지폐 감별 시스템 전면의 커버 개폐기구
KR102168607B1 (ko) * 2019-03-29 2020-10-21 (주)넥스빌 지폐계수기의 지폐날림 및 먼지 차단장치용 커버
JP7194643B2 (ja) * 2019-05-29 2022-12-22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
CN113361675B (zh) * 2021-06-15 2022-03-11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数纸组件及数纸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7119A (en) * 1977-08-08 1981-07-07 Laurel Bank Machine Co., Ltd. Cover for counting zone in note counter
US4566109A (en) * 1983-03-02 1986-01-21 Billcon Co., Ltd. Document handling equipment with counter controllable cover
US5721420A (en) * 1995-12-22 1998-02-24 Ncr Corporation Shutter control mechanism
CN1267043A (zh) * 1999-03-10 2000-09-20 罗烈尔银行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整理机
JP2003223662A (ja) * 2002-01-29 2003-08-08 Glory Ltd 卓上型紙幣計数分類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3359B1 (zh) * 1970-05-27 1974-11-20
JPS5760113Y2 (zh) * 1978-04-25 1982-12-22
US4275874A (en) * 1979-02-21 1981-06-30 Brandt-Pra, Inc. Extended stacker
JPS625745Y2 (zh) * 1981-04-28 1987-02-09
US4744468A (en) * 1983-11-04 1988-05-17 Laurel Bank Machine Co., Ltd. Circulation-type bill receiving and dispensing machine
JPS60104979U (ja) * 1983-12-22 1985-07-17 ロ−レルバンクマシン株式会社 紙幣計数機
US5020787A (en) * 1988-05-06 1991-06-04 Laurel Bank Machines Co., Ltd. Bill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600100Y2 (ja) 1992-12-14 1999-09-27 グローリー工業株式会社 紙幣計数機の防塵装置
JP3260141B2 (ja) * 1994-05-20 2002-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紙葉取扱装置
JPH09231444A (ja) * 1996-02-22 1997-09-05 Toshiba Corp 自動取引装置
DE19748864A1 (de) * 1997-11-05 1999-05-06 Siemens Nixdorf Inf Syst Ausgabefach für einen Geldausgabe-/-eingabeautomaten
JP3537697B2 (ja) * 1999-03-10 2004-06-14 ローレルバンクマシン株式会社 紙幣整理機
JP2001344635A (ja) * 2000-06-02 2001-12-14 Birukon Kk 紙葉類識別計数機およびその識別計数方法
JP2003248855A (ja) * 2002-02-26 2003-09-05 Fuji Electric Co Ltd 紙葉類処理装置
WO2008111148A1 (ja) * 2007-03-12 2008-09-18 Glory Ltd. シャッタ装置
EP2410498A4 (en) * 2009-03-19 2013-03-06 Glory Kogyo Kk BANKNOTE DIVIDING AND COUNTING DEVICE AND MONEY COUNTING PROCESS
US8818071B2 (en) * 2009-03-19 2014-08-26 Glory Ltd. Banknote recognition and counting machine and banknote recognition and counting method
JP5474492B2 (ja) * 2009-11-05 2014-04-16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幣入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7119A (en) * 1977-08-08 1981-07-07 Laurel Bank Machine Co., Ltd. Cover for counting zone in note counter
US4566109A (en) * 1983-03-02 1986-01-21 Billcon Co., Ltd. Document handling equipment with counter controllable cover
US5721420A (en) * 1995-12-22 1998-02-24 Ncr Corporation Shutter control mechanism
CN1267043A (zh) * 1999-03-10 2000-09-20 罗烈尔银行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整理机
JP2003223662A (ja) * 2002-01-29 2003-08-08 Glory Ltd 卓上型紙幣計数分類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02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计数机以及纸张的计数方法
CN103426022B (zh) * 2012-05-25 2017-07-07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计数机以及纸张的计数方法
CN107055183A (zh) * 2015-09-15 2017-08-18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
CN107055183B (zh) * 2015-09-15 2019-07-02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
CN105844784A (zh) * 2016-03-18 2016-08-10 光荣电子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装置
CN106348076A (zh) * 2016-11-29 2017-01-25 盐城宏景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糊盒机自动收纸纠偏装置
CN107025485A (zh) * 2016-12-15 2017-08-08 光荣株式会社 纸张类处理装置以及纸币处理装置的纸币分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95235A1 (ja) 2010-08-26
EP2400468A1 (en) 2011-12-28
JP5341169B2 (ja) 2013-11-13
EP2400468B1 (en) 2016-10-12
US20110304091A1 (en) 2011-12-15
JPWO2010095235A1 (ja) 2012-08-16
EP2400468A4 (en) 2012-11-14
KR101322376B1 (ko) 2013-10-28
KR20110128303A (ko) 2011-11-29
EP3136355B1 (en) 2018-12-05
EP3136355A1 (en)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486A (zh) 纸张计数装置
CN100475672C (zh) 堆积装置以及循环式纸币出入款机
EP1637487B1 (en)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JP5775776B2 (ja) 硬貨繰出装置、硬貨入出金機および硬貨繰出方法
WO2015141162A1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US20170275125A1 (en) Paper-sheet counting machine
KR101320716B1 (ko) 지엽류 취출 기구
CN102642730A (zh) 用于印刷技术机器的续料器和用于运行这种续料器的方法
CN105809240A (zh) 纸张计数装置
CN105809241A (zh) 纸张计数装置
JP2007179292A (ja) 紙幣入出金機
CN102674044A (zh) 纸张类堆集装置
JP6127704B2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
JP2016184347A (ja) 紙葉類搬送機構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2012030963A (ja) 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用紙処理方法
JP2018128971A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2018008814A (ja) 分岐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機
EP4089654A1 (en) Paper sheet storage device
JP2012030965A (ja) 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用紙処理方法
JP2763953B2 (ja) シート分類装置
JP2002154734A (ja) 用紙積載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
EP1965357B1 (en) Banknot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725469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EP0878782B1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heet-like objects
JP5644555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