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170B - 橡胶履带 - Google Patents

橡胶履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170B
CN102405170B CN2010800176333A CN201080017633A CN102405170B CN 102405170 B CN102405170 B CN 102405170B CN 2010800176333 A CN2010800176333 A CN 2010800176333A CN 201080017633 A CN201080017633 A CN 201080017633A CN 102405170 B CN102405170 B CN 102405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protruding pinna
arbor
center sid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76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170A (zh
Inventor
下薗靖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5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1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44Moulded in one piece, with either smooth surfaces or surfaces having projections, e.g. incorporat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53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having elements inter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cables or lik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确保良好的抓土性和排土性而获得牵引力和直行性的、且耐久性优异的橡胶履带。橡胶履带(1)在履带主体(10)中埋设多个芯骨(30),并且在外周面侧从中央部分向左右分开的凸耳(13)配置成在周向上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包括将各凸耳(13)的接地面划分为中央侧凸耳部(20)与外侧凸耳部(22)的槽(18)。在行驶时凸耳(13)的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相对于地面连续地接地,通过利用凸耳(13)确保芯骨(30)的支承力而防止履带主体(10)的剥离、龟裂的产生,并提高包含芯骨(13)的履带主体(10)的耐久性。另一方面,通过捕捉在沿周向延伸的槽(18)中的泥土等也不被破坏地维持抓土性和排土性而能够确保直行性,即使在松软地、倾斜地等也能够抑制横滑等的产生。

Description

橡胶履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芯骨的橡胶履带,该芯骨在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的周向上隔着一定的间隔并沿宽度方向延伸地埋设于该履带主体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橡胶履带广泛地使用于建筑作业机械、土木作业机械、农业机械等作业车的行驶部。该橡胶履带为,在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的周向上隔着一定的间隔在该履带主体中埋设芯骨,并在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相邻的芯骨之间设置供由链轮形成的驱动轮啮合的卡定孔,并且在成为接地面侧的外周面侧突出设置地形成多个凸耳。而且,橡胶履带被卷挂于驱动轮和空转轮、以及设于上述驱动轮与空转轮之间的支重轮上,该驱动轮和空转轮设于装备于作业车的履带框架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
一般而言,因为形成于橡胶履带主体的外周面的凸耳在履带主体的周向上以一定间隔沿宽度方向延伸地排列,所以牵引性优异,另一方面,在松软地、倾斜地等行驶时,有时向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外侧排出保持在相邻的凸耳之间的泥土等而损害直行性。
作为其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凸耳的成为踏面的接地面上形成沿周向延伸的槽而确保直行性的橡胶履带。
参照图5和图6说明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橡胶履带101的概要。图5是从外周面侧观察橡胶履带10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6是图5的Ⅵ-Ⅵ剖视图。另外,箭头F表示橡胶履带101的周向,箭头W表示宽度方向。
该橡胶履带101在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102的周向上隔着一定的间隔埋设突出设置有支重轮的通过面108a的芯骨108,并在履带主体10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相邻的芯骨108之间开设与驱动轮啮合的卡定孔103。在履带主体102的外周面侧的与芯骨108相同的周向位置上相对地突出设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凸耳104,在各凸耳104之间形成沿周向延伸的槽105。此外,在相对的凸耳104之间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凹槽106。
如上述地构成的橡胶履带101在松软地、倾斜地等行驶时,进入到凹槽106和槽105内的泥土等被凸耳104加压地保持,被施加该保持的泥土等与地面之间的剪切力以及摩擦力,且抑制向橡胶履带101的宽度方向外侧排出进入到凹槽106和槽105等的泥土等,确保所谓的抓土性而获得直行性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45072号公报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通过在各一对凸耳104上形成沿周向延伸的槽105,而获得直行性的提高,该各一对凸耳104配置于履带主体102的外周面侧的与芯骨108相同的周向位置上。
但是,由于比较深地形成形成在凸耳104上的周向的槽105,所以有可能会损害进入槽105并被加压的泥土等的排土性,会出现泥土等堆积在槽105内而损害凹槽106的功能,从而损害直行性。
此外,在履带主体102的周向上,包括芯骨108和一对凸耳104的部分与不存在芯骨108和凸耳104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很大地不同,因芯骨108的支承不稳定而芯骨108的振动大、通过芯骨108的通过面108a的支重轮的下降等成为行驶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加上芯骨108的振动,可能会产生履带主体102相对于芯骨108剥离、履带主体102上的龟裂而诱发凸耳104的破损、磨损,并对橡胶履带101的牵引力、直行性等性能带来影响,并且出现耐久性降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所涉及的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履带主体中确保良好的抓土性和排土性而获得牵引力和直行性的、并且耐久性优异的橡胶履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橡胶履带的发明是橡胶履带,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上,在该履带主体的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埋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芯骨,并且在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设有驱动轮用结合孔,在外周面侧从上述中央部分向左右两侧分开地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设有凸耳,且左右分开的凸耳配置成在周向上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耳从上述中央部分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地延伸,并且包括在各凸耳的接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沿周向延伸而将该凸耳划分为具有中央侧接地面的中央侧凸耳部与具有外侧接地面的外侧凸耳部的槽,在行驶时上述中央侧接地面和外侧接地面连续地接地。
由此,因为在行驶时中央侧凸耳部的中央侧接地面和外侧凸耳部的外侧接地面连续地依次接地、外侧凸耳部的外侧接地面和相邻的下个凸耳的中央侧接地面依次接地,所以各凸耳的中央侧接地面和外侧接地面相对于地面始终无间断地连续地接地,因此在履带主体的周向上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的变化变得极小,从而确保芯骨的支承力而抑制芯骨的振动。而且,由于芯骨的振动减少,防止履带主体相对于芯骨的剥离、龟裂的产生,且抑制凸耳的损伤和磨损等,提高履带主体的耐久性。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形成于凸耳上的沿周向延伸的槽保持泥土等而提高直行性,即使在松软地、倾斜地等也能够抑制横滑等的产生,该凸耳形成于抑制了随着行驶产生的振动且抑制了损伤和磨损的履带主体上。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在俯视下分别覆盖共同芯骨的一部分。
由此,通过利用凸耳的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确保芯骨的支承力而进一步抑制芯骨的振动而减少行驶振动,且加上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被芯骨支承而使负荷减轻,防止履带主体相对于芯骨的剥离、龟裂的产生。而且,利用芯骨提高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的压缩强度,维持周向的槽的优异的抓土性和排土性而提高直行性。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在俯视下分别跨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芯骨,该芯骨中的一个芯骨是上述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的共同芯骨。
由此,通过利用凸耳的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确保各芯骨的支承力而抑制各芯骨的振动,且加上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被芯骨支承而使负荷减轻,防止履带主体相对于各芯骨的剥离、龟裂的产生。而且,利用多个芯骨提高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的压缩强度,进一步维持沿周向延伸的槽的优异的抓土性和排土性而提高直行性。
技术方案4记载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上述外侧凸耳部在俯视下覆盖芯骨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
由此,防止履带主体在芯骨的顶端产生剥离、龟裂,并提高包含各凸耳的履带主体的耐久性。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槽的深度比凸耳的高度小。
由此,通过比较浅地形成槽而确保排土性,从而在槽内不残留泥土等地维持优异的抓土性和排土性,能够确保直行性,并且通过不分断地一体形成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而确保凸耳的刚性强度,获得耐久性的提高。
根据该发明,由于各凸耳的中央侧凸耳部的中央侧接地面和外侧凸耳部的外侧接地面相对于地面始终无间断地连续地接地,所以利用凸耳确保芯骨的支承力而抑制芯骨的振动,抑制履带主体相对于芯骨产生剥离、龟裂,从而提高履带主体的耐久性。另一方面,捕捉在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之间的沿周向延伸的槽中的泥土等也不被破坏地维持优异的抓土性和排土性而提高直行性,即使在松软地、倾斜地等也能够抑制横滑等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外周面侧观察实施方式中的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是从内周面侧观察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图1的Ⅲ-Ⅲ剖视图。
图4是图1的Ⅳ-Ⅳ剖视图。
图5是从外周面侧观察以往的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图5的Ⅵ-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4说明橡胶履带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外周面侧观察的橡胶履带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是从内周面侧观察的橡胶履带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是图1的Ⅲ-Ⅲ剖视图,图4是图1的Ⅳ-Ⅳ剖视图。另外,在每个图中,箭头F表示橡胶履带1的周向,箭头W表示宽度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周向”和“前后方向”指的是相同方向,“宽度方向”和“左右方向”指的是相同方向。
橡胶履带1在由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10上,在该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隔着一定的间隔埋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30,在比芯骨30靠向外周面侧的位置沿着周向埋设多个由钢丝帘线等形成的周向抗拉体36,在履带主体10上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11且芯骨30之间,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结合孔12,该结合孔12供由链轮形成的驱动轮结合,在外周面侧在周向上交替地一体形成凸耳13和凹部25。
如图1和图3所示,埋设于履带主体10的各芯骨30包括埋设于履带主体10内并沿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主体部31,芯骨主体部31具有与驱动轮结合的中央部32和从中央部32的两端起分别向宽度方向突出并随着向顶端去而逐渐变薄的左右的翼部33。
在芯骨主体部31上,在隔着中央部32的两侧突出设置向履带主体10的内周面侧突出的一对引导突起34,各引导突起34的顶面34a成为支重轮的通过面。另外,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支重轮40。
设置于履带主体10的外周面侧的凸耳13被分配在除结合孔12所排列的中央部分11以外的左右两侧,配置于左右的各凸耳13配置为相对于履带主体10的周向相位错开1节距量的交错状。
各凸耳13从与中央部分11相邻的部位起相对于宽度方向侧向周向倾斜地朝向侧部10a延伸,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梯形。
各凸耳13具有:中央侧倾斜面14,连续至中央部分11并沿周向延伸;侧部侧倾斜面15,相对于该中央侧倾斜面14在周向上、具体来说在接地状态下向后方错开,并且连续至履带主体10的侧部10a并沿周向延伸;前侧倾斜面16,具有从中央侧倾斜面14的前端起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前部内侧倾斜面16a、从该前部内侧倾斜面16a的宽度方向端起相对于周向向后方倾斜地延伸的前部中间倾斜面16b、和从前部中间倾斜面16b的宽度方向端部起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并连续至侧部侧倾斜面15的前端的前部外侧倾斜面16c;后侧倾斜面17,从中央侧倾斜面14的后端起在周向上倾斜地延伸并连续至侧部侧倾斜面15的后端;成为踏面的接地面,各凸耳13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梯形。
利用该相邻的凸耳13的后侧倾斜面17和前侧倾斜面16、以及该后侧倾斜面17与前侧倾斜面16之间的底部26,在相邻的凸耳13之间形成从中央部分11起连续至侧部10a的凹部25。
在凸耳1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在凸耳13的接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接地面侧开放的、在周向上连续的槽18。利用在周向上延伸的槽18将凸耳13分为具有中央侧接地面21的中央侧凸耳部20和具有外侧接地面23的外侧凸耳部22。另外,在图1中,对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附加阴影。
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的前端21a和后端21b分别连续至前部内侧倾斜面16a和后侧倾斜面17,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的前端23a和后端23b分别连续至前部外侧倾斜面16c和后侧倾斜面17。在周向上,外侧接地面22的前端22a位于中央侧接地面21的前端21a与后端21b之间,外侧接地面22的后端22b位于比中央侧接地面21的后端21b靠后方的位置。
凹设于凸耳13并划分中央侧凸耳部20与外侧凸耳部22的槽18具有底部18c以及相对的侧面18a和18b,各侧面18a和18b为随着从底部18c起向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侧移动而逐渐远离的截面U字状或C字状。如图3和图4(图1的Ⅳ-Ⅳ剖视图)所示,槽18的深度、即从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接地面23起至底面18c的尺寸h为凸耳13的高度尺寸H的例如大致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且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在槽18的基端侧连续形成。通过如上述地将槽18的深度设定为比凸耳13的高度小,不被槽18分断而连续地一体形成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从而确保凸耳13的刚性强度而获得耐久性的提高。
如图1所示,在俯视状态中,各凸耳13具有在周向上跨越3个芯骨30的大小,且中央侧凸耳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跨越中央侧接地面21的前端21a和后端21b分别前后相邻的2个芯骨30的大小,外侧凸耳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跨越外侧接地面23的前端23a和后端23b前后相邻的芯骨30、且侧端23覆盖芯骨30的翼部33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大小。此外,这些芯骨30中的配置于中间的芯骨30分别被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覆盖一部分,优选如上述地构成。
如上述地构成的橡胶履带1在前进行驶时,从凸耳13的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的前端21a起至后端21b依次连续地接地,通过在此期间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的前端23a接地,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接地面23依次连续地接地,并且在此期间在外侧接地面23相邻之间,下个凸耳13的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的前端21a接地。
如上所述,各凸耳13的中央侧接地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相对于地面始终无间断地连续地接地,从而在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的变化变得极小,从而通过提高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的支承力而抑制芯骨30的振动。进一步利用凸耳13的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确保各芯骨30的支承力而抑制各芯骨30的振动,通过这些各芯骨30的振动的减少,防止履带主体10相对于芯骨30的剥离、龟裂的产生。而且,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由分别相邻的两根芯骨30支承、进一步芯骨30的顶端达到外侧接地面23的侧端23c,所以通过由3根芯骨30遍及更大范围地支承而提高芯骨13的支承刚性,抑制凸耳13的变形等,并减少损伤和磨损等而提高履带主体10的耐久性。
而且,因为各凸耳13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接地面23跨越3根芯骨30的翼部33地被配置,所以通过利用各凸耳13进一步确保芯骨30的支承力而抑制芯骨30的振动,从而使通过引导突起34的顶面34a的支重轮40向芯骨30之间的下降量变得极小,进一步通过交错状地配置左右的凸耳13,使行驶时的振动剧减。随着该行驶振动的减少,防止履带主体10相对于芯骨30的剥离、龟裂的产生,且通过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被芯骨30支承而使负荷减轻,从而抑制中央侧凸耳部20、外侧凸耳部22和槽18等的损伤和磨损等。
而且,通过履带主体10的刚性在整个圆周范围上变得均匀而防止橡胶履带1的扭曲、脱离的产生,并且因为履带主体10的弯曲时的弯曲部的衰减力变大,所以履带主体10相对于驱动轮、空转轮的撞击被缓和,橡胶履带1的敲击声变小。
形成于履带主体10的外周的凸耳13随着行驶振动、芯骨30的振动减小等负荷减轻而抑制行驶带来的破损、磨损,并维持预期的形状。在车辆前进时,从中央侧接地面21的前端21a起到外侧接地面23的后端23b连续地接地,通过振动的减小,不破坏捕捉在凸耳13之间的凹部25中的泥土等而有效地利用,从而能够确保牵引力。此外,在来自接地和多个芯骨30的载荷下压缩强度提高的、捕捉在槽18中的泥土等不被破坏地被加压地保持,从而提高抓土性,该槽18在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之间沿周向延伸,通过良好地确保所保持的泥土等与地面之间的剪切力以及摩擦力而带来直行性的提高。
而且,在形成于凸耳13之间的凹部25中,相邻的凸耳13的后侧倾斜面17与前部内侧倾斜面16a相对的范围为随着从中央部分11一侧起向侧端10a侧移动而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状,从而促进泥土等从中央部分11侧进入,与此连续地相对的后侧倾斜面17与前部中间倾斜面16b之间为随着向侧端10a侧移动而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锥状,从而将该部的泥土等积极地引导至侧端10a侧。而且,后侧倾斜面17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6c之间随着向侧端10a侧移动而截面面积减小,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16c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并倾斜、且使前部外侧倾斜面16c与外侧接地面23所成的角相对于前部内侧倾斜面16a与中央侧接地面21所成的角比较大,所以被从凹部25的中央部部分11侧引导的泥土等受到由前部外侧倾斜面16c推向下方和周向的力,从而获得优异的排土性。
通过确保槽18的排土性而在槽18内不残留泥土等地维持优异的抓土性和排土性,从而能够确保直行性,即使在松软地、倾斜地等也能够抑制横滑等的产生,该槽18为随着从在该排土性优异的凹部25连续形成的底部18c起向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侧移动,侧面18a和18c逐渐远离的比较浅的截面呈U字状或半圆弧状。
另外,对于上述说明,说明了在俯视状态下跨越中央侧凸耳部20的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凸耳部22的外侧接地面23相邻的芯骨30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中央侧接地面21和外侧接地面23的范围,也可以以跨越形成中央侧凸耳部20和外侧凸耳部22的斜面相邻的芯骨30的方式形成。
附图标记说明
1、橡胶履带;10、履带主体;11、中央部分;12、结合孔;13、凸耳;18、槽;20、中央侧凸耳部;21、中央侧接地面;22、外侧凸耳部;23、外侧接地面;30、芯骨。

Claims (4)

1.一种橡胶履带,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上,在该履带主体的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埋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芯骨,并且在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设有驱动轮用结合孔,在外周面侧从上述中央部分向左右两侧分开地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设有凸耳,且左右分开的凸耳配置成在周向上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耳从上述中央部分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地延伸,并且包括在各凸耳的接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沿周向延伸而将该凸耳划分为具有中央侧接地面的中央侧凸耳部与具有外侧接地面的外侧凸耳部的槽,上述槽的深度设为凸耳的高度的三分之二~二分之一,
在行驶时上述中央侧接地面和外侧接地面连续地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在俯视下分别覆盖共同芯骨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在俯视下分别跨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芯骨,该芯骨中的一个芯骨是上述中央侧凸耳部和外侧凸耳部的共同芯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侧凸耳部在俯视下覆盖芯骨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
CN2010800176333A 2009-04-22 2010-04-14 橡胶履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5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3676 2009-04-22
JP2009103676 2009-04-22
PCT/JP2010/056655 WO2010122929A1 (ja) 2009-04-22 2010-04-14 ゴムクロ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170A CN102405170A (zh) 2012-04-04
CN102405170B true CN102405170B (zh) 2013-12-25

Family

ID=4301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76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5170B (zh) 2009-04-22 2010-04-14 橡胶履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198B2 (zh)
EP (1) EP2423082B1 (zh)
JP (1) JP5469163B2 (zh)
CN (1) CN102405170B (zh)
WO (1) WO20101229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8841C (en) * 2010-11-25 2017-03-0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Rubber track
JP6499010B2 (ja) * 2015-05-21 2019-04-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弾性クローラおよび弾性クローラ装置
KR101788659B1 (ko) * 2015-07-16 2017-11-15 동일고무벨트주식회사 러버트랙
JP6797743B2 (ja) * 2017-04-17 2020-12-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弾性クローラ
US11970226B2 (en) * 2019-11-18 2024-04-30 Yong Jae Choi Elastic crawler
CN112115543B (zh) * 2020-07-20 2023-03-10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强承载型轻质履带板及结构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9802A (en) * 1997-07-23 2000-06-2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Rubber crawler
CN1669863A (zh) * 2000-08-30 2005-09-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橡胶履带
CN1735530A (zh) * 2003-01-09 2006-02-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
CN1886291A (zh) * 2003-12-04 2006-12-27 杰尼士产业株式会社 弹性履带
JP4157874B2 (ja) * 2005-03-14 2008-10-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クローラ
CN101312872A (zh) * 2005-11-24 2008-11-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无芯骨橡胶履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0141U (zh) 1977-05-20 1978-12-15
JPS5855946B2 (ja) 1979-04-27 1983-12-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ラ
JPS6010946Y2 (ja) 1981-05-25 1985-04-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ラ
JPH11105754A (ja) * 1997-08-06 1999-04-20 Bridgestone Corp 耳部切断を防止した芯金及びゴムクロ−ラの構造
JPH11171059A (ja) 1997-12-14 1999-06-29 Bridgestone Corp 雪上車用ゴムクロ−ラ
JP2002145135A (ja) 2000-08-30 2002-05-22 Komatsu Ltd ゴム履帯
JP4828059B2 (ja) 2001-09-18 2011-11-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クローラ
JP4392699B2 (ja) * 2002-05-14 2010-01-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ー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9802A (en) * 1997-07-23 2000-06-2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Rubber crawler
CN1669863A (zh) * 2000-08-30 2005-09-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橡胶履带
CN1735530A (zh) * 2003-01-09 2006-02-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
CN1886291A (zh) * 2003-12-04 2006-12-27 杰尼士产业株式会社 弹性履带
JP4157874B2 (ja) * 2005-03-14 2008-10-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弾性クローラ
CN101312872A (zh) * 2005-11-24 2008-11-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无芯骨橡胶履带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3-160141U 1978.12.15
JP昭55-145072A 1980.11.12
JP特开2003-89366A 2003.03.25
JP特开平11-171059A 1999.06.29
JP特许第4157874号B2 2008.10.0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122929A1 (ja) 2012-10-25
EP2423082B1 (en) 2014-01-15
EP2423082A4 (en) 2012-10-24
EP2423082A1 (en) 2012-02-29
JP5469163B2 (ja) 2014-04-09
CN102405170A (zh) 2012-04-04
US8888198B2 (en) 2014-11-18
WO2010122929A1 (ja) 2010-10-28
US20120032502A1 (en) 201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170B (zh) 橡胶履带
US6474756B2 (en) Rubber crawler belt
JP62614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51546B2 (ja) クローラ
CN102481961B (zh) 橡胶履带
JP5785952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CN100579853C (zh) 无芯骨履带
CN101238024A (zh) 无芯骨履带的链轮及其构造
JP4142932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007230266A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4157863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008213715A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4549138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4153270B2 (ja) 弾性履帯
JP2528014B2 (ja) ゴム履帯のラグパタ―ン
JP2006321293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H08150970A (ja) クローラ用弾性履帯
JPH0829725B2 (ja) ゴム履帯
JPH08192779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578638Y2 (ja) ゴム履帯のラグパターン
JP4530405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4423110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4204354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871192B2 (ja) クローラ用芯金及び弾性クローラ
JP2005271658A (ja) 弾性ク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