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9345B -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 Google Patents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9345B
CN102399345B CN 201010282518 CN201010282518A CN102399345B CN 102399345 B CN102399345 B CN 102399345B CN 201010282518 CN201010282518 CN 201010282518 CN 201010282518 A CN201010282518 A CN 201010282518A CN 102399345 B CN102399345 B CN 102399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ball
monomer
aqueous solu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825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9345A (zh
Inventor
施盟泉
吴飞鹏
张云龙
张玉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10102825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9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9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9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9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9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批次加料进行反相乳液低温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聚合,使水溶性单体(包括丙烯酰胺、离子单体I、离子单体II、第三单体)与交联剂反应而制备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本发明还涉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所述调驱剂是一种含有纳米至微米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该调驱剂初始粒径小、可以进入到地层深部、乳液有效成分含量高、流动性好,并可通过该调驱剂的核层与壳层离子单体所带电荷的相同或不同,在地层水及温度的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和相互胶结,能够满足油田不同地质油藏调驱需要。

Description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各大主力油田都相继进入高含水期,作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手段调剖堵水技术已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的调剖手段,如水泥浆、油基水泥、石灰乳、树脂、活性稠油、水溶性聚合物凝胶等在不同时期起到了一定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但在实际中发现,这些技术的应用一般情况下仅对距注水井20米以内的油藏剖面有调整作用(中国专利CN 1270967A),无法进入到地层深部,降水增油效果十分有限,为此急需寻找新型的深部调剖堵水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水溶性高分子微凝胶型调驱剂已有专利报道(中国专利CN 1927895A),但制备出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一般较低,调驱剂乳液的有效成分(指将所述调驱剂分散在水中后调驱剂中的凝胶微球膨胀形成的高分子微球)的质量含量为25%左右,较低的有效成分含量使得该调驱剂在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量增加,注采成本提高。超浓反相乳液聚合虽已有相关文献报道(马贵平,喻发全,苏亚明,等.AA/AM/AMPS超浓反相乳液聚合合成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究.2006年23卷1期1~4页),但其主要应用为油田高聚物降滤失水剂,其表观形态为类似胶体的稳定乳液,虽然它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但由于其流动性差,聚合热散失困难,形成乳液条件苛刻,搅拌速度要求较高,因此其相关制备报道多为实验室样品,工业放量生产难于实现。同时,类似胶体的较高粘度,也使它在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注入性困难的问题。核壳自胶结深部调剖堵水剂也已有专利报道(中国专利CN 1940008A),但其产品处理较为繁琐,需要经过冷却、过滤、干燥,同时产生大量的溶剂。而且,制备出的产品初始粒径即达到数微米,对于渗透率较低的油藏,进入地层深部的渗水通道会产生较大的阻力,此外由于产品为固体粉末,油田现场施工时需要溶解,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油田调驱剂无法进入到地层深部、乳液有效成分含量一般较低、流动性差、产品初始粒径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该调驱剂初始粒径小、可以进入到地层深部、乳液有效成分含量高、流动性好,并可通过该调驱剂的核层与壳层离子单体所带电荷的相同或不同,在地层水及温度的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和相互胶结,以满足油田不同地质油藏调驱需要。
本发明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中,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各物质均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
(1)凝胶微球的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5~15%的丙烯酰胺(AM)、0.1~5%的离子单体I和0.1~5%的第三单体(M3)依次溶于10~15%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001~1%的交联剂进行混合,调节pH为6.4~7.4,得到凝胶微球的核层单体水溶液;
(2)凝胶微球的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20~30%的丙烯酰胺、0.1~5%的离子单体II和0.1~5%的第三单体依次溶于15~25%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001~1%的交联剂进行混合,调节pH为6.4~7.4,得到凝胶微球的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a)将1~5%的表面活性剂与20~30%的油相介质混合得到混合液A;
(b)在混合液A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后,使所得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向所得混合液中通入惰性气体0.5~1.5小时,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后,加入0.001~0.01%的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经过10~20分钟,加入0.005~0.05%的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而得到的液体升温至温度为70℃~90℃后降温至30~40℃,得到混合液B;
(c)在混合液B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壳层单体水溶液后,使所得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向所得混合液中通入惰性气体0.5~1.5小时,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后,加入0.001~0.05%的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经过10~20分钟,加入0.005~0.1%的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而得到的液体升温至温度为70℃~90℃后降温至30~40℃,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
本发明的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使用多批次加料进行反相乳液低温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聚合,使水溶性单体(包括丙烯酰胺、离子单体I、离子单体II、第三单体)与交联剂反应而制备含有纳米至微米尺寸范围的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
在本发明中,按照先加入核层单体水溶液后再加入壳层单体水溶液的顺序加入核层单体水溶液和壳层单体水溶液。在本发明中的步骤(b)中,可以用全部核层单体水溶液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但为了使聚合产生的热量更易散失,聚合过程更易控制,避免一次聚合放热升温过于猛烈,在优选情况下,所述方法的步骤(b)中还可以包括将核层单体水溶液、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和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分别按照重量平均分为2份,依所分的份数,按照步骤(b)所述的工艺步骤重复进行2次,最终得到混合液B。
另外,在本发明中的步骤(c)中,可以用全部壳层单体水溶液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但为了使聚合产生的热量更易散失,聚合过程更易控制,避免一次聚合放热升温过于猛烈,优选情况下,所述方法的步骤(c)中还可以包括将壳层单体水溶液、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和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分别按照重量平均分为2~3份,然后依所分的份数,按照步骤(c)所述的工艺步骤重复进行2~3次,最终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
在本发明中,pH值的调节可以用常规的pH值调节方法,例如使用无机酸或无机碱的水溶液,如HCl水溶液或NaOH水溶液。
所述惰性气体为选自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不同油田的油藏地质情况,所述离子单体I与离子单体II可以带有相同电荷,实现单一性能的调驱;也可以带有相异电荷。如果所述调驱剂组分中离子单体I和离子单体II所带电荷相同,该调驱剂可以进入油层深部,在地层水的作用下,逐渐膨胀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如果离子单体I和离子单体II所带电荷不同,在油藏条件下即可以实现膨胀后所述凝胶微球间的相互胶结,在渗流通道中形成越来越大的柔性凝胶微球,达到大幅度降低水相渗透率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子单体I选自阴离子单体或阳离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子单体II选自阴离子单体或阳离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阴离子单体优选为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和苯乙烯磺酸钠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和苯乙烯磺酸钠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阳离子单体优选为选自β-胺基乙基丙烯酸盐酸盐、β-胺基乙基丙烯酸硫酸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甲基烯丙基苄基氯化铵、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盐酸盐、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硫酸盐、β-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硫酸盐、二烯丙基二烷基季胺盐、丙烯酸酯季胺盐、甲基丙烯酸酯季胺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烯丙基苄基氯化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核层与壳层中的丙烯酰胺(AM)、第三单体(M3)及交联剂的加入量可根据油藏条件和地质情况以及工艺需要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单体选自丙烯酰胺衍生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丙烯酰胺衍生物优选为选自N-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乙基丙烯酰胺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N-甲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所述丙烯酸酯优选为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和N,N-二甲胺基乙氧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丙烯酸羟乙酯或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所述甲基丙烯酸酯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在本发明中,所述交联剂是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水溶性交联剂。所述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水溶性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烯丙基胺和三烯丙基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相介质选自脂肪烃、溶剂油和芳烃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脂肪烃优选为选自辛烷、癸烷和环己烷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油优选为选自液体石蜡、煤油、白油、柴油、汽油和石脑油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烃优选为选自苯、甲苯和二甲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值大于0至小于9,优选亲油-亲平衡值为6~8,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优选为1~5质量%。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司盘(Span)、吐温(Tween)、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AOT)、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司盘优选为选自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和司盘-85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吐温优选为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61、吐温-81、吐温-65和吐温-85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优选为选自蓖麻油聚氧乙烯(1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2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6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80)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90)醚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为选自过氧化氢(H2O2)、有机过氧化氢、过硫酸盐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过氧化氢选自氯代二异丙苯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环己基苯过氧化氢、1,2,3,4a,9,10,10a-八氢萘过氧化氢、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氯代异丙苯过氧化氢、三异丙苯过氧化氢、1-甲基十一烷基甲苯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氢、异丙基-1,2,3,4-四氢萘过氧化氢、邻异丙苯过氧化氢、间异丙苯过氧化氢、对异丙苯过氧化氢、1-甲基十一烷基异丙苯过氧化氢、间二异丙苯过氧化氢、1-甲基-1,2,3,4-四氢萘过氧化氢、5-(4-异丙苯基)-2-戊烯过氧化氢、1,2-双二甲基苯丁烷过氧化氢、1,2-二苯基丁烷过氧化氢、2,2,5-三甲基己烷过氧化氢、对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邻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间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对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脂肪族烷基化合物过氧化氢、1-甲基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甲基环己烷过氧化氢、1,2,3,4-四氢萘过氧化氢、2,3-二甲基丁烷过氧化氢、仲丁基苯过氧化氢和5-苯基-2-戊烯过氧化氢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硫酸盐选自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优选为H2O2或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
在本发明中,所述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选自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铜、氯化亚铜、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三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三乙胺、乙二胺、三乙醇胺和β-二甲胺基丙腈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硫酸盐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钾和亚硫酸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硫酸氢盐选自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和亚硫酸氢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优选为硫酸亚铁、N,N,N’,N’-四甲基乙二胺、β-二甲胺基丙腈、亚硫酸钠、亚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该调驱剂为不透明的反相乳液状态,其中,所述凝胶微球在调驱剂中作为水相,其粒径为200nm~2μm。本发明的调驱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水中注入该材料,可直接快速分散;所述凝胶微球在水中充分分散膨胀形成的高分子微球的粒径为500nm~20μm。
在本发明中调驱剂乳液的有效成分是将调驱剂注入到油层深部后发挥作用的部分,具体指将所述调驱剂分散在水中后调驱剂中的凝胶微球膨胀形成的高分子微球,该高分子微球中不包括去离子水和引发剂。在本发明中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有效成分即高分子微球的含量为35%~45%。
本发明所制备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在油田回注水中分散后直接注入地层,只要其组分中离子单体I和离子单体II所带电荷不同,在油藏条件(地层温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作用下,膨胀后的所述凝胶微球存在阴阳两种电荷,由于相异电荷的相互吸引,所述凝胶微球间可以相互胶结,在渗流通道中形成越来越大的柔性凝胶微球,达到大幅度降低水相渗透率的目的。本发明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采用高浓度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采用核层与壳层多次分步加料方式,多批次滴加单体水溶液,分步升温聚合反应,使得前一步单体聚合生成的聚合物可以作为后一步单体反应的分散剂,最终得到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同时,制备出的成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室温条件下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可以很好的满足油田调驱材料实际注入工艺的需要。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水解度与交联程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所述凝胶微球在水中分散膨胀后的粒径大小,从而能够很好的满足较宽渗透率范围条件下含油地层的调驱需要。采用核层与壳层不同类型的共聚单体及交联剂加入量,实现该材料应用于油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深部调驱需要。并且,本发明采用低温氧化还原引发聚合方法使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离子单体I、离子单体II、第三单体)与交联剂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类球形预交联水溶性微凝胶聚合物。本发明与其它交联聚合物微凝胶相比,在油田实际应用中,具有注入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能耗低,受环境温度影响小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白油                            20%
司盘-80                         1%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15%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1%
N-甲基丙烯酰胺                  1.5%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1%
去离子水                   13.95%
过硫酸钾                   0.005%
亚硫酸氢钠                 0.005%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20%
丙烯酸钠                   5%
N-甲基丙烯酰胺             1.5%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9%
去离子水                   20%
过硫酸钾                   0.01%
亚硫酸氢钠                 0.03%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N-甲基丙烯酰胺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4,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甲基丙烯酰胺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4,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80溶于白油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30℃,持续通入氮气1.5h,停止通入氮气后,将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钾和核层部分的亚硫酸氢钠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9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30℃,持续通入氮气0.5h,停止通入氮气后,再依次加入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钾和壳层部分的亚硫酸氢钠,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9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带有阳离子电荷,壳层带有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500n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2μm。
实施例2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环己烷               30%
司盘-65              4.5%
吐温-60              0.5%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5%
甲基丙烯酸钠          3.9%
丙烯酸羟乙酯          0.1%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1%
去离子水              10%
过氧化氢              0.01%
亚硫酸钠              0.05%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20%
甲基丙烯酸钠          3.9%
丙烯酸羟乙酯          0.1%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1%
去离子水              19.79%
过氧化氢              0.05%
亚硫酸钠              0.1%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羟乙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4,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羟乙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4,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核层单体水溶液、核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核层部分的亚硫酸钠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65、吐温-60先后溶于环己烷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第一份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持续通入氦气0.5h,停止通入氦气后,将第一份核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第一份核层部分的亚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2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第二份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持续通入氦气0.5h,停止通入氦气后,将第二份核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第二份核层部分的亚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2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持续通入氦气0.5h,再依次加入壳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壳层部分的亚硫酸钠,加入时间间隔为13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3℃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与壳层带有相同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200n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8μm。
实施例3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白油                             20%
司盘-80                          1%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15%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1%
N-甲基丙烯酰胺                   1.5%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1%
去离子水                         13.95%
过硫酸钾                         0.005%
亚硫酸氢钠                       0.005%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20%
丙烯酸钠                         5%
N-甲基丙烯酰胺                   1.5%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9%
去离子水                         20%
过硫酸钾                         0.01%
亚硫酸氢钠                       0.03%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N-甲基丙烯酰胺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4,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甲基丙烯酰胺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4,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壳层单体水溶液、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钾和壳层部分的亚硫酸氢钠按照重量平均分成3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80溶于白油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30℃,持续通入氮气1.5h,停止通入氮气后,将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钾和核层部分的亚硫酸氢钠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9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30℃,持续通入氮气0.5h,停止通入氮气后,再依次加入第一份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钾和第一份壳层部分的亚硫酸氢钠,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9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第二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第三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带有阳离子电荷,壳层带有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500n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2μm。
实施例4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环己烷              30%
司盘-65             4.5%
吐温-60             0.5%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5%
甲基丙烯酸钠        3.9%
丙烯酸羟乙酯        0.1%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1%
去离子水            10%
过氧化氢            0.01%
亚硫酸钠            0.05%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20%
甲基丙烯酸钠        3.9%
丙烯酸羟乙酯        0.1%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1%
去离子水            19.79%
过氧化氢        0.05%
亚硫酸钠        0.1%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羟乙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4,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羟乙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4,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壳层单体水溶液、壳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壳层部分的亚硫酸钠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65、吐温-60先后溶于环己烷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持续通入氦气0.5h,停止通入氦气后,将核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核层部分的亚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2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持续通入氦气0.5h,停止通入氦气后,再依次加入第一份壳层部分的过氧化氢和第一份壳层部分的亚硫酸钠,加入时间间隔为13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3℃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4℃时,滴加第二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与壳层带有相同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200n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8μm。
实施例5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甲苯                    26.379%
司盘-80                 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3%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5%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0.1%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0.1%
三烯丙基异氰酸酯        0.001%
去离子水                15%
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          0.001%
亚硫酸钾                        0.005%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30%
苯乙烯磺酸钠                    5%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0.1%
三烯丙基异氰酸酯                0.008%
去离子水                        15%
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          0.001%
亚硫酸钾                        0.005%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三烯丙基异氰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三烯丙基异氰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壳层单体水溶液、壳层部分的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和壳层部分的亚硫酸钾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先后溶于甲苯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5℃,持续通入氩气1.0h,停止通入氩气后,将核层部分的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和核层部分的亚硫酸钾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15min,反应体系升温至7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5℃时,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5℃,持续通入氩气1.0h,停止通入氩气后,再依次加入第一份壳层部分的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和第一份壳层部分的亚硫酸钾,加入时间间隔为17min,反应体系升温至76℃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3℃时,滴加第二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带有阳离子电荷,壳层带有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1μ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0.309%,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7μm。
实施例6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液体石蜡                       20.727%
司盘-60                        3.6%
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           0.4%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5%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0.1%
N-乙烯基吡咯烷酮               5%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0.001%
去离子水                       15%
过硫酸铵                       0.001%
硫酸亚铁                       0.01%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20%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0.1%
N-乙烯基吡咯烷酮               5%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0.001%
去离子水                       25%
过硫酸铵                       0.01%
硫酸亚铁                       0.05%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乙烯基吡咯烷酮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9,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N-乙烯基吡咯烷酮按照上述比例先后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9,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壳层单体水溶液、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壳层部分的硫酸亚铁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60、EL-40先后溶于液体石蜡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7℃,持续通入氮气1.0h,停止通入氮气后,将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核层部分的硫酸亚铁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5℃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40℃时,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7℃,持续通入氮气0.75h,停止通入氮气后,再依次加入第一份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第一份壳层部分的硫酸亚铁,加入时间间隔为15min,反应体系至85℃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0℃时,滴加第二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带有阴离子电荷,壳层带有阳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2μ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5.202%,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20μm。
实施例7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柴油                            20.161%
司盘-40                         2.7%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0.3%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5%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5%
N,N-二甲基丙烯酰胺            0.5%
三烯丙基胺                     0.07%
去离子水                       12%
过硫酸钠                       0.004%
β-二甲胺基丙腈                0.008%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30%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2%
N,N-二甲基丙烯酰胺            0.5%
三烯丙基胺                     0.03%
去离子水                       21.7%
过硫酸钠                       0.007%
β-二甲胺基丙腈                0.02%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N-二甲基丙烯酰胺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三烯丙基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2,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N-二甲基丙烯酰胺按照上述比例先后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三烯丙基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7.2,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核层单体水溶液、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钠和核层部分的β-二甲胺基丙腈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并将壳层单体水溶液、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钠和壳层部分的β-二甲胺基丙腈按照重量平均分成3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4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先后溶于柴油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2℃,持续通入氮气1.5h,停止通入氮气后,将第一份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钠和第一份核层部分的β-二甲胺基丙腈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15min,反应体系升温至87℃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2℃时,滴加第二份核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核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然后,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2℃,持续通入氮气0.8h,停止通入氮气后,再依次加入第一份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钠和第一份壳层部分的β-二甲胺基丙腈,加入时间间隔为2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7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40℃时,滴加第二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然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40℃时,滴加第三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与壳层均带有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750n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43.1%,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0μm。
实施例8
以调驱剂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各物质的用量如下所示:
石脑油                           22.91%
司盘-40                          4.5%
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AOT)        0.45%
核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8%
二甲基烯丙基苄基氯化铵           2%
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        3%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005%
去离子水                         13%
过硫酸铵                         0.006%
N,N,N’,N’-四甲基乙二胺      0.01%
壳层部分
丙烯酰胺(AM)                     23%
烯丙基磺酸钠                 2%
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    1%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0.08%
去离子水                     20%
过硫酸铵                     0.009%
N,N,N’,N’-四甲基乙二胺  0.03%
(1)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二甲基烯丙基苄基氯化铵、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按照上述比例依次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7,得到核层单体水溶液。
(2)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按照上述比例先后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至溶液澄清无固体不溶物,将溶液调整至pH=6.7,得到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将核层单体水溶液、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核层部分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并将壳层单体水溶液、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壳层部分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按照重量平均分成2份。按照上述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司盘-40、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AOT)先后溶于石脑油中,待分散溶解均匀,然后,滴加步骤(1)制得的第一份核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温度为25℃,持续通入氦气1.2h,停止通入氦气后,将第一份核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第一份核层部分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依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78℃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5℃时,滴加第二份核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核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然后,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温度为25℃,持续通入氮气0.6h,停止通入氦气后,再依次加入第一份壳层部分的过硫酸铵和第一份壳层部分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加入时间间隔为10min,反应体系升温至70℃后,使温度降低,待体系温度降温至37℃时,滴加第二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并重复滴加第一份壳层单体水溶液后的过程,反应体系最终保持不透明乳液状态,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核壳结构的水相凝胶微球颗粒的核层带有阳离子电荷,壳层带有阴离子电荷,整体为类球形,粒径为1.2μ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9.085%,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油田污水中可直接快速分散,充分分散膨胀后的单个凝胶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9μm。

Claims (11)

1.一种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中,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各物质均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 
(1)凝胶微球的核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5~15%的丙烯酰胺、0.1~5%的离子单体I和0.1~5%的第三单体依次溶于10~15%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001~1%的交联剂进行混合,调节pH为6.4~7.4,得到凝胶微球的核层单体水溶液; 
(2)凝胶微球的壳层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将20~30%的丙烯酰胺、0.1~5%的离子单体II和0.1~5%的第三单体依次溶于15~25%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001~1%的交联剂进行混合,调节pH为6.4~7.4,得到凝胶微球的壳层单体水溶液; 
(3)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 
(a)将1~5%的表面活性剂与20~30%的油相介质混合得到混合液A; 
(b)在混合液A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核层单体水溶液后,使所得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向所得混合液中通入惰性气体0.5~1.5小时,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后,加入0.001~0.01%的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经过10~20分钟,加入0.005~0.05%的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而得到的液体升温至温度为70℃~90℃后降温至30~40℃,得到混合液B; 
(c)在混合液B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壳层单体水溶液后,使所得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向所得混合液中通入惰性气体0.5~1.5小时,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后,加入0.001~0.05%的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经过10~20分钟,加入0.005~0.1%的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而得到的液体升温至温度为70℃~90℃后降温至30~40℃,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 
所述离子单体I与所述离子单体II带有相异电荷;所述离子单体I选自阳离子单体;所述离子单体II选自阴离子单体; 
所述阴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和苯乙烯磺酸钠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二烯丙基二烷基季胺盐、丙烯酸酯季胺盐和甲基 丙烯酸酯季胺盐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三单体选自丙烯酰胺衍生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步骤(b)中还包括将核层单体水溶液、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和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分别按照重量平均分为2份,依所分的份数,按照步骤(b)所述的工艺步骤重复进行2次,最终得到混合液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步骤(c)中还包括将壳层单体水溶液、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和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分别按照重量平均分为2~3份,然后依所分的份数,按照步骤(c)所述的工艺步骤重复进行2~3次,最终得到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交联剂是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水溶性交联剂; 
所述油相介质选自脂肪烃、溶剂油和芳烃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丙烯酰胺衍生物选自N-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乙基丙烯酰胺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和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水溶性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烯丙基胺和三烯丙基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脂肪烃选自辛烷、癸烷和环己烷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油选自液体石蜡、煤油、白油、柴油、汽油和石脑油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芳烃选自苯、甲苯和二甲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司盘、吐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双异辛酯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值大于0至小于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司盘选自司盘-20、司 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和司盘-85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吐温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61、吐温-81、吐温-65和吐温-85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选自蓖麻油聚氧乙烯(1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2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6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80)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90)醚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一亲水平衡值为6~8。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作为引发剂的氧化剂选自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氢、过硫酸盐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作为引发剂的还原剂选自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铜、氯化亚铜、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三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三乙胺、乙二胺、三乙醇胺和β-二甲胺基丙腈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过氧化氢选自氯代二异丙苯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环己基苯过氧化氢、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氯代异丙苯过氧化氢、三异丙苯过氧化氢、1-甲基十一烷基甲苯过氧化氢、异丙基-1,2,3,4-四氢萘过氧化氢、邻异丙苯过氧化氢、间异丙苯过氧化氢、对异丙苯过氧化氢、1-甲基十一烷基异丙苯过氧化氢、1-甲基-1,2,3,4-四氢萘过氧化氢、5-(4-异丙苯基)-2-戊烯过氧化氢、1,2-双二甲基苯丁烷过氧化氢、1,2-二苯基丁烷过氧化氢、脂肪族烷基化合物过氧化氢、1-甲基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1,2,3,4-四氢萘过氧化氢、仲丁基苯过氧化氢和5-苯基-2-戊烯过氧化氢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过硫酸盐选自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亚硫酸盐选自亚硫酸钠、亚硫酸钾和亚硫酸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亚硫酸氢盐选自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和亚硫酸氢铵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驱剂是一种含有纳米至微米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所述调驱剂由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其中,所述凝胶微球的粒径为200nm至2μm;将所述调驱剂分散在水中后,所述凝胶微球膨胀形成的高分子微球的粒径为500nm至20μm;以所述调驱剂的总质量为基准,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高分子微球的含量为35%~45%。 
CN 201010282518 2010-09-14 2010-09-14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Active CN102399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2518 CN102399345B (zh) 2010-09-14 2010-09-14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2518 CN102399345B (zh) 2010-09-14 2010-09-14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9345A CN102399345A (zh) 2012-04-04
CN102399345B true CN102399345B (zh) 2013-12-18

Family

ID=4588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82518 Active CN102399345B (zh) 2010-09-14 2010-09-14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9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8980B (zh) * 2012-07-26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清洁乳液或微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979B (zh) * 2012-09-07 2015-12-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剂
CN104558401A (zh) * 2013-10-14 2015-04-29 郭保祥 一种多功能离子缔合型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7094B (zh) * 2014-04-10 2016-03-09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钻井液用无荧光纳米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9472B (zh) * 2014-06-30 2017-01-11 大庆高新区华龙祥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预交联凝胶颗粒
CN105315403B (zh) * 2014-07-24 2017-1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耐温抗盐活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11734A (zh) * 2014-10-30 2015-01-28 孙安顺 一种复合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7039B (zh) * 2014-10-31 2018-09-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微球乳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692A (zh) * 2014-11-21 2015-02-25 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用深部涂层复合凝胶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4732A (zh) * 2015-05-12 2015-10-14 东营市惠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采收率用微球驱油剂
CN105542088A (zh) * 2015-12-28 2016-05-04 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高分子带电微球制备驱油剂的方法
CN105504158B (zh) * 2016-02-24 2017-04-12 白宝君 在地层条件下可再交联的智能凝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37759A (zh) * 2016-03-23 2016-08-10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适用于深部调驱的阳离子型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778016B (zh) * 2016-03-28 2018-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调剖堵水用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0049B (zh) * 2016-07-29 2021-12-10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改善聚合物聚驱效果的方法和一种聚驱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8315003B (zh) * 2017-01-17 2020-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聚丙烯酰胺类微球深部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14757B (zh) * 2017-01-17 2020-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核壳型聚丙烯酰胺类微球、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7863B (zh) * 2017-07-14 2020-02-18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水膨胀的热敏型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66095B (zh) * 2017-10-17 2021-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微乳调驱体系及其应用
CN107936167A (zh) * 2017-12-21 2018-04-20 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亲水性的聚苯乙烯微球
CN108659807B (zh) * 2018-07-12 2020-09-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纳米泡沫驱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10964491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深部调驱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7018A (zh) * 2018-10-30 2018-12-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微观非均质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1449B (zh) * 2019-04-03 2021-03-02 聚盛绿能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藏深部调驱的超分子体系聚合物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4829B (zh) * 2019-05-22 2021-06-15 思达威(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4751B (zh) * 2019-09-24 2021-09-2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复合强化凝胶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951B (zh) * 2019-12-03 2020-12-22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包覆型微凝胶颗粒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6008B (zh) * 2020-08-13 2022-05-24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驱用纳米微球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14501A (zh) * 2020-11-30 2021-08-06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环境监测防潮组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113372498B (zh) * 2021-06-02 2022-12-02 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调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667438B (zh) * 2021-09-13 2022-11-22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高温缓粘结预应力筋以及制备方法
CN113563536B (zh) * 2021-09-26 2021-12-17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层型聚丙烯酰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908A (zh) * 2022-01-21 2022-04-1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及一种增稠剂、乳化剂
CN115093510A (zh) * 2022-06-20 2022-09-2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调驱用示踪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669B (zh) * 2023-02-02 2023-06-27 山东聚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耐温抗盐网络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143978A (zh) * 2023-02-20 2023-05-2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纳微米凝胶调驱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7050227A (zh) * 2023-08-15 2023-11-14 西安石油大学 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450A (en) * 1979-10-15 1982-05-18 Diamond Shamrock Corporation Amphoteric water-in-oil self-inverting polymer emulsion
EP0638592A2 (en) * 1993-08-12 1995-02-15 Cytec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preparing water-in-oil polymer microemulsions and use of the polymers
CN1903974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纳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27895A (zh) * 2005-09-09 2007-03-1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40008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核壳自交结丙烯酰胺共聚物深部调剖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09131982A1 (en) * 2008-04-21 2009-10-29 Nalco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hydrocarbon fluids from a subterranean reservoi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9401B2 (en) * 2008-04-21 2011-08-02 Nalco Company Block copolymers for recovering hydrocarbon fluids from a subterranean reservoir
US7897546B2 (en) * 2008-04-21 2011-03-01 Nalco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hydrocarbon fluids from a subterranean reservoi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450A (en) * 1979-10-15 1982-05-18 Diamond Shamrock Corporation Amphoteric water-in-oil self-inverting polymer emulsion
EP0638592A2 (en) * 1993-08-12 1995-02-15 Cytec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preparing water-in-oil polymer microemulsions and use of the polymers
CN1903974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纳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27895A (zh) * 2005-09-09 2007-03-1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纳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40008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核壳自交结丙烯酰胺共聚物深部调剖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09131982A1 (en) * 2008-04-21 2009-10-29 Nalco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hydrocarbon fluids from a subterranean reservoi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说明书第16页实施例12、说明书第1页第[0003]段、说明书第8页第[0044]段、说明书第4页第38-40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9345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9345B (zh) 含有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乳液深部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及乳液深部调驱剂
CN102304200B (zh) 一种交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3966B (zh) 用于油田调驱的交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26B (zh) 苛刻油藏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4215A (zh) 耐温抗盐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51785B (zh) 一种压裂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78190C (zh) 纳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4201B (zh) 一种疏水缔合型交联聚合物线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402B (zh) 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
CN101649024B (zh) 一种水包水型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2485830A (zh) 一种核壳型无机/有机聚合物复合微球调剖驱油剂
CN104559992A (zh) 高温高盐油藏的调驱组合物
Zhu et al. In situ surface decorated polymer microsphere technology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high-temperature petroleum reservoirs
CN102286274A (zh) 一种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深部调驱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20112B (zh) 一种抗剪切树枝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合成方法
Liu et al. Novel chemical flooding system based on dispersed particle gel coupling in-depth profile control and high efficient oil displacement
CN103555305B (zh) 一种超支化缓膨性调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162A (zh) 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793A (zh) 一种核壳型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及制备方法
CN107383273B (zh) 一种稠油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7175A (zh) 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调驱体系
CN104419390A (zh) 一种油井控水用复合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403A (zh) 交联渐变溶胀型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hen Polyacrylamide and its derivatives for oil recovery
CN102295918A (zh) 一种天然羧酸盐-聚合物微球二元复合调驱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