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66C - 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66C
CN1023966C CN90100777A CN90100777A CN1023966C CN 1023966 C CN1023966 C CN 1023966C CN 90100777 A CN90100777 A CN 90100777A CN 90100777 A CN90100777 A CN 90100777A CN 1023966 C CN1023966 C CN 10239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bar
equipment
fiber material
roll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0100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046A (zh
Inventor
沃尔夫冈·克兰马
弗里茨·佩森多弗
格哈特·施旺克哈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and Johnson Consum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McNeil PP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Neil PPC Inc filed Critical McNeil PP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20Tampons, e.g. catamenial tamp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20Tampons, e.g. catamenial tamp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F13/2051Tampons, e.g. catamenial tamp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inner absorbing core
    • A61F13/206Tampons made of rolled-up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20Tampons, e.g. catamenial tamp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F13/2082Apparatu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 A61F13/2085Catamenial tamp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纤维材料织物(40)连续生产吸附物体(30)的方法和设备,织物(40)在折叠站(A)内被纵向折叠几次,在导引管(86)内用包复带(82)包围织物(40),通过封闭装置将包复带的纵向边缘连接起来来。然后将织物(40)送到压缩站(C),它由非常靠近的相继的互相偏置90°的加压滚轮对组成,借助于这些加压滚轮,将纤维材料织物(130)逐步压缩成等于或小于吸附物体(30)的截面,从而形成毛状杆(240)。随后,借助于切割站(D)中的夹紧滚轮(334,338)夹紧吸附物体(30),由此对附物体(30)的前端预成型,而后送入成型装置,当吸附物体(30)要被用于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时,借助于成型装置使吸附物体(30)的前端成圆顶形,使吸附物体的后端带有凹痕,可用作插入手段,该方法和设备能高速大规模地生产吸附物体,虽然使用的材料较少,但可以达到较高的吸附物体稳定性和抗弯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生产吸附物体、尤其是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的方法,通过围绕一个连续不断的纤维材料织物的纵向轴的折叠、沿前进方向连续将该织物折成叠层,随后通过加压滚轮对其径向加压,然后再将其分成各个长度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它具有一个供应连续不断纤维材料织物的原料滚筒,一个带有可旋转的折叠圆盘和折叠板的用于纵向折叠纤维材料织物的折叠站,一对加压滚轮,后接一个切割装置。
上述通用型式的方法和设备在瑞士专利说明书355,255中被公开。其中一个卷叠滚筒本身在纵向被折叠,并被一包复带包围,通过热压滚轮将其相互重叠的纵向边相互连在一起。然后将纤维杆切割成一个个长度部分,在它们上面间歇地加压,形成月经塞。包复带同时形成月经塞的取出带。
美国专利说明书3,523,535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其中将带空气的木浆层加到粘性纤维组成的非编织织物的包复带上,并将其在两个传送带之间送到一个喷嘴式的压模上,将该材料杆形成圆形截面。然后在一个工作台上引导该材料杆,在工作台上安置一个粘性敷料器装置,用于封闭包复带,还安置两个加压滚轮,用于在材料杆上略微施加压力以稳定其形状,然后将杆切成一个个月经塞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按前述的已有技术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 法和设备,从而获得生产吸附物体的高速方法和相应的设备,这些吸附物体特别适用于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它们在保留了已有月经塞基本特性的同时,提高了稳定性和抗弯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一目的,对已有技术方法的改进是:逐步滚压纤维材料织物,使其至少压缩为吸附物体的最终截面,并且形成一个毛状杆,然后从该毛状杆切割与吸附物体长度一致的长度;在对已有技术设备的改进中,折叠站后边有一个滚轮机构,它带有多个加压滚轮对,加压滚轮对的间隙逐步减少。
作为本发明的结果,吸附物体的性质很容易满足它们特定的应用。同时,由于吸附物体的生产是连续的,因此就保证了吸附体的大规模生产极其经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的变化范围,可以例如给吸附物体加上一层包复带、并可生产带有或不带有不同数目纵向沟槽的吸附物体,当将吸附物体用作月经塞时,这些构槽对提高月经塞的稳定性和吸附率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即使所有的加工纤维材料的操作连续发生也有这些优点,这就是说,在该加工过程中,工作循环决没有任何中断,或者说决没有任何间断性的操作。
下面结合本发明设备的一个说明性实施例的示意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带有折叠站、加包复带站、压缩站和切割站的设备的部分示意透视图;
图2是纤维材料织物的折叠方式的一个顶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3-3所取的截面,表示纤维材料织物的第一次折叠;
图4是沿图2的线4-4所取的截面,表示纤维材料织物的第二次折叠;
图5是沿图2的线5-5所取的截面,表示纤维材料织物的第三次折叠;
图6表示沿图2的线6-6所取的截面,表示在将一侧边缘放到纤维材料织物的被折叠部分的顶端后的折叠好的纤维材料织物;
图7表示加包复带站的前透视图;
图8表示压缩站的前透视图;
图9表示压缩站中相邻滚轮对之间的导引部件的后透视图;
图10是图9导引部件的顶视图;
图11是该导引部件的侧视图;
图12是该导引导部件的正视图;
图13是沿图10的线13-13所取的截面图;
图14是沿图11的线14-14所取的截面图;
图15是沿图8的线15-15所取的截面图;
图16是沿图8的线16-16所取的截面图;
图17是沿图8的线17-17所取的截面图;
图18是经受压缩时的毛状杆的视图,为了清晰起见,去掉了滚轮和导引部件;
图19是最后完工的吸附物体的透视图;以及
图20是用于成型吸附物体前端和后端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1表示用于连续生产吸附物体30的一个设备,在该特定情况下,该吸附物体30是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见图19),在该月经塞前端具有一个圆顶35,其周围具有四个纵向沟槽31,其后端34有一凹 痕33和一取出带36,带36的两端通一个扣结连在一起。
按照图1,该设备包括一个纤维材料织物40的原料滚筒38,该织物40在依次排列的各加工站里被连续加工,这些加工站是折叠站A、加包复带站B、压缩站C和切割站D。
折叠站
由图1可见,将用于引导连续不断的纤维织物的一个静止的导引板42沿纤维材料织物40前进的方向x安置在原料滚筒38的后面。循环式传送带44置于导引板42上方的某一距离处,传送带44最好在垂直方向上可以调节,并且能借助于摩擦连接关系确保纤维材料织物40可沿箭头X所示方向连续地输送。和所述的这个实施例相对照,完全可以用一个循环式传送带来代替该导引板42,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传送带中的至少一个传送带应是可驱动的。这些装置,和下边将要描述的那些站以及属于这些站的装置类似,都被安置在一个台架上,其中只示出了台架部件46和48。再者,不消说,导引板42至少在折叠站A下部的绝大部分上延伸,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只在图1中表示出导引板42。
沿前进方向X,在传送带44之后,在纤维材料织物40的上方安置一个前导板50,在前导板50之后,是一个折叠板52,接下去是一个可旋转的折叠圆盘54。借助于该第一折叠板52,如图2所示,在前进方向X右侧的纵向侧边56要经受一个第一折叠操作Ⅰ。由此,在前进方向右侧的纤维材料织物40的纵向侧边56与纤维材料织物40的纵向平行地沿箭头a所示方向被向上折起,并且翻到在纤维材料织物40的顶面上。由图2和3显然可见,经折叠操作Ⅰ后,右部纵向边缘58距左部纵向边缘60的距离比维维材料织物40的纵向中轴线距边 60的距离还大些。在本说明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次折痕62的宽度近似为9厘米。按照所生产的特定吸附物体的预期使用目的,纤维材料织物40的尺寸可以有所不同。通常,纤维材料织物40的宽度范围在15到40厘米之间。
进一步参照图1、2和4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第一折叠操作Ⅰ之后是第二折叠操作Ⅱ,它也是借助于适当的折叠板和折叠滚轮实现的,不过为了附图清楚起见,没有将它们详细表示在该附图上。折叠操作Ⅱ涉及沿箭头b的方向、围绕纵向折痕64折叠由折痕62形成的右纵向边,并将其折向被折叠过的纵向侧56的顶面上,大约折住该纵向侧56宽度的中间的三分之一块。在纤维材料织物40的宽度为上面提到的宽度时,第二次折叠宽度近似为2厘米。
由图1、2、4和5清晰可见,接下去是第三折叠操作Ⅲ,在该操作中,当沿纤维织物40前进方向X看时,四层叠66按图5围绕箭头C的方向折叠到纵向右侧面56左边未被复盖的部分68上,由此纤维材料织物40的右侧在其前进方向X上通过一个六层的叠层被减小。在上面提到的纤维材料织物40的宽度下,折叠操作Ⅲ伸展的宽度约为3.5厘米。
由纤维材料织物40的前进方向看,图5中仍然留下的纤维材料织物40的纵向左侧面70按图1、2和6中相反的箭头d方向、围绕该六层叠层69的左边缘放到其顶面上,由此,作为该折叠操作Ⅳ的结果,形成了一个七层的纤维材料织物72,该织物72的外部完全由纤维材料织物40剩余的纵向左侧面70所包围。在折叠站A的末端,有一些成型滚轮,使七层的纤维材料织物72具有如图6所示的圆形横截面。这种类型的加压滚轮是公知的,因此没有被画出。纤维材料 织物40的纵向左侧面70在执行折叠操作Ⅳ之前的宽度约为6厘米。当然,按照吸附物体特定的预期使用目的,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对纤维材料织物40进行纵向折叠或形成叠层的方法。
加包复带站
由图1可见,加包复带站B有一个包复带82的原料滚筒80,它位于完全被层叠了的和成圆形的纤维材料织物72的范围里。包复带82对液体是可渗透的,包复带的纤维材料最好有一防水面层,并至少部分地由热塑组分组成。包复带82最好由具有热塑组分的非编织纤维层组成。该包复带82的宽度要比纤维材料织物72的圆周更宽。引导滚轮84的位置在原料滚筒80之后,垂直于前进方向X,距离纤维材料织物72有一个短距离。如图7所示,引导滚轮的作用是引导原料滚筒80沿箭头e方向供给的包复带82在导引管86的下方沿箭头e方向进入到一个与纤维材料织物72平行的方向。纤维材料织物72的导引管86被安排在引导滚轮84的下游,它的目的是保持该纤维材料织物72的圆形截面。因此,导引管86的内壁呈基本上圆柱的形状。
导引管86在下方具有一个由图7可见的纵向槽88。导引管86的下方安置一个循环式传送带90,其宽度比纵向槽88窄。由此借助于一个支撑板91引导在导引管86纵向槽88区域里的传送带90的上层部分92,引导的方式使得由于摩擦连接关系而卷起了纤维材料织物72。按常规方式引导循环式传送带90围绕驱动滚轮94和偏向滚轮96转,并按箭头f的方向驱动传送带90,使得传送带90的上层部分92以与纤维材料织物72传送速度相对应的速度、沿纤维材料织物72的前进方向x被驱动。
包复带82借助于引导滚轮84在传送带90上部的顶面和纵向槽88 区域的纤维材料织物72的下部之间导向前进,包复带82由于该上部传输带92和纤维材料织物72之间发生的摩擦连接关系而被卷起。
沿纤维材料织物72的前进方向x、在导引管86的左、右两侧,导导引管86具有引入槽98、100,它们是由导引管86接续排列的管段102、104和106形成的。显然,两个引入槽98、100沿导引管86的轴向是偏斜的。同时,管段104是按扭转方式形成的,使得与导引管86的芯成锐角并类似于螺旋线延伸的第一管段102的尾沿部分108距管芯的径向距离比管段104的前沿部分110距管芯的距离更小,这样限定了引入槽98。
类似地,位于前进方向x后部的管段104的边沿112的半径比导引管86后部管段106的前沿部分114的半径小,由此限定了右引入槽100。
为使附图清晰起见,图7中没有画出包复带82完全的宽度,这个完全的宽度保证包复带具有左侧片116和右侧片118,它们通过本身是公知的、因此未画出的导向滚轮被围绕导引管86向上放置、并能沿导引管86滑动。但图7示出了包复带82的左侧片116,它沿箭头g方向被引入到管段102外表面前面的左引入槽98中,并且借助于管段104被放置到圆形的、大致呈圆柱形的纤维材料织物72的表面上。类似地,包复带82的右侧片118也以基本上相同的方式通过引入槽100沿箭头h的方向被复盖到管段104的外表面上,并借助于管段106被放置到圆形纤维材料织物72的表面上。同时,右侧片118在外层的纵向边缘124重叠到先放到纤维材料织物72顶面上的包复带82的左侧片116的纵向边缘126上。
图7还表明,在后管段106区的导引管86的顶部具有一个在中间 的纵向槽120,供一个封闭装置122用。封闭装置122的功能是将包复带82左、右侧片116、118的纵向边缘124、126连接在一起。在本说明性的实施例中,该封闭装置122包括一个热密封滚轮128,它的宽度比该纵向槽120窄些,它因此进入相互重叠的边缘124、126上面的纵向槽120,并通过软化包复带中的热塑组分将这两个边缘封闭在一起。可以借助于电阻加热方式用本身已知的方法加热该热封闭滚轮128,可沿箭头i的旋转方向、以圆形的被包复的纤维材料织物130离开导引管86终端的传送速度来驱动该热封闭滚轮128。
压缩站
现参照图1和8,压缩站C包括一个供料管139和一个滚轮机构140,机构140由多个相对的可驱动的滚轮对142、144、146、148、150、152、154、156、158、160、162和164组成。如图1和8所示,这些滚轮对一对接一对地排列,每对和相邻的对都偏置90°。滚轮对142、146、150、154、158和162分别安置在垂直平面内,水平排列并相互平行。与其相对应的是,滚轮对144、148、152、156、160和164分别是垂直排列对齐,并在垂直平面内相互平行。在所说相继排列的滚轮对之间存在着最小可能的距离。
滚轮机构140包括三组彼此不同的滚轮对,第一组加压滚轮对由自由滚压截面形成的滚轮对142、144、146和148组成,第二组由自由滚压截面形成的滚轮对150、152、154和156组成,第三组由平滑滚轮对158、160、162和164组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滚轮对的间隙,第一组间隙的相继逐步减小量要比第二组明显更多,而第三组滚轮对都具有相同的间隙尺寸。显然,例如可按照要生产的吸附物体类型来改变各滚轮组的周长和数目。
图15示出了一个通过水平安置的加压滚轮对146的部分切面图,在其前方和上游方向,可以看到偏置了90°的并可绕垂直轴旋转的加压滚轮对144。显然,相对于间隙165的切面Z-Z对称的加压滚轮对146的上滚轮170和下滚轮172的滚轮外形轮廓166和168被制成三心曲线形式,并且和传送方向X左侧的滚轮对144的垂直滚轮178以及传送方向X右侧的滚轮对144的垂直滚轮180一起,形成一个自由滚压截面,该滚压截面相当于一个与滚轮170、172的间隙165的切面Z-Z对称的等边八角形。由于如图15所示的加压滚轮对144和146在传送方向X是紧挨着的。因此垂直的加压滚轮对144的滚轮178、180首先连续地在水平方向上沿直径方向作用在纤维材料织物上,从而使该织物滚压成一个毛状杆240,其截面如图15所示的样子,然后,借助于水平加压滚轮对146的滚轮170、172,使毛状杆240在垂直方向上沿直径方向经受滚压。由于相邻的加压滚轮对被安排成偏置90°,就能防止毛状杆240上形成纵向滚动毛口,同时在每一种情况下逐渐减小毛状杆的截面。
由图15还能看出,为水平的加压滚对146的相互平行轮廓的底166、168以及垂直加压滚轮对146外形轮廓的底174、176的中心部位配置一个沿圆周方向的凸肋182、184和186、188。圆周凸肋的外形是三角形的,并向外变尖。但是如果适合的话,圆周肋还可以有不同的外形轮廓,例如角形的或圆形的外形。每一对加压滚轮对的圆周凸肋都具有相同的尺寸,因此使包复在包复带82内的毛状杆190具有相应的大致是V型的纵向沟槽192、194、和196、198。这些沟槽在周边的位置相互偏置90°。
图16表示加压滚轮对154,它带有上滚轮200和下滚轮202,下 滚轮在上滚轮下方某一距离,并在垂直平面内与上滚轮平行。由图可以看出,加压滚轮对152的垂直滚轮204和206沿毛状杆240的传送方向X位于滚轮对154之前。由图16显然可见,由两个相继的滚轮对152和154形成的自由滚压截面也相当于一个近似的等边八角形。但和上述参照图15描述的等边八角形相比,这个八角形的自由滚压截面明显更小。再者,图16还表明,为了进一步加深图15中的纵向构槽192、194、196和198,上滚轮200和下滚轮202的圆周肋208、210以及在前边的垂直滚轮204、206的圆周肋208、210都有一个宽度大致相等的底部。但是圆周肋212、214借助于它们的向外变尖的外形径向向外伸出到超过滚轮外形中间平面内每个滚轮外形深度的半高度,从而在截面受到极大压缩的毛状杆240和它的包复带82内形成了明显尖锐的V形纵向沟槽216、218、220和222。
在由加压滚轮对150、152、154和156形成的第二组内,毛状杆240的截面减小量变小。在本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在每一种情况下,第二组加压滚轮的这一减少量约为0.5毫米,而第一组加压滚轮的这一减少量为1毫米。通过第二组的垂直加压滚轮对160的左滚轮224(在传送方向的左侧)和右滚轮226将毛状杆240压缩成如图17所示的还要更小的最终截面。
将滚轮对162的水平上滚轮228和下滚轮230与后边的滚轮对164类似地被设计成平滑或校正滚轮,它们的间隙是恒定不变的,用于稳定毛状杆240的形状或截面、并平滑其表面。
图17中的平滑滚轮对228、230和224、226的轮廓外形与图15和16中所示的外形不同,具有一个基本上呈圆弧状的基本形状232。上述所有四个滚轮中间的变尖外形的圆周肋234径向凸出到接近这 些滚轮的圆柱直经高度。为简化起见,在这个特定情况下,对图17中所有所说平滑滚轮的圆周肋都用参改符号234表示。借助于所描述的间隙,毛状杆240获得这样一种截面形状,它通过圆周肋234在毛状杆240内形成明显的纵向沟槽236,沟槽236成对地沿直径方向相对布置,并且具有相等的角度间隔90°。还是为了简化起见,对毛状杆240的这些纵向槽236也仅用一个参改符号236表示。和上述说明性的实施例不同,按照吸附物体的特定使用目的,可以生产不带纵向沟槽的毛状杆240,或者带有许多的,最好在毛状杆240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纵向沟槽的毛状杆240。就生产月经塞而言,这种纵向沟槽的布置是很有益处的,这是因为它有肋于在毛状杆240的纵向中轴线上导致纤维材料的部分压缩,这就使最终的月经塞产生超过已有的月经塞的稳定性和抗弯性。可以认为,这一优点和在上述滚轮机构140中对毛状杆240连续地逐步压滚有关。
在图8中,在水平的平滑滚轮对158,162之后的是垂直放置的平滑滚轮对160、164,其间隙和平滑滚对158的间隙相同,这样一来,毛状杆240的整个周边都得到了平滑,它的截面形状得以稳定。
本身已知的、并因此未画出的一个控制装置用于维持在滚轮机构140中安置的所有加压和平滑滚轮具有相同的平均圆周速度。
如果适合的话,最好可通过使滚轮外形轮廓的圆柱形周边部分具有橡胶或塑料涂层来增加对毛状杆的摩擦力,从而有肋于毛杆状的形成和稳定。
再有,如果必要,可对某些或全部加压和/或平滑滚轮加热,这样在毛状杆240成型的同时还伴随有一定的熨烫效应,从而增加了毛状杆的尺寸稳定性。同时,可对第一和第二组相邻安置的加压滚 轮对的间隙进行计算,使得滚压的毛状杆240公被压缩到近似等于所需的吸附物体的最终截面。但是,至少在生产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情况下,我们建议,对毛状杆240的缩程度要明显超过月经塞的最终截面,使它成为一个更小的截面,这是因为毛状杆的纤维具有能使被压缩截面膨胀的天然弹性。因此可以这样来计算毛状杆最终截面的减少量,使得月经塞在完工后膨胀到与使用它的生理条件相对应的最终截面。
但可由图8看出,取导引包围板250、252、254、256、258、260、262、264、266、268、270、272、和274形式的这些导引板充满几乎全部的由加压和平滑滚轮142至164组成的相继排列的滚轮对之间的空间,用于有效地引导毛状杆240前进。按照相继排列的加压和平滑滚轮对的90°偏置关系,所说的导引包围板250-274在毛状杆240的传送方向X上相互之间也是相继呈偏置90°的排列。为了能在滚轮机构140内实现对毛状杆240的有效导引,让每个导引包围板挖空的入口截面小于在该导引包围板之前的加压滚轮对的间隙,而每个导引包围板出口端的挖空截面要大于下一个导引包围板的加压滚轮对的间隙。
现在参照9和12,导引包围板挖空的截面大致呈椭圆形式或卵形。同时,把相继排列的加压滚轮对142至160之间的每个导引包围板的椭圆或卵形截面的长轴278安排成与加压滚轮142-162中相对于毛状杆240传送方向X来说是在它前面的特定滚轮对的主轴平行。这样,在每一种情况下,在每一个导引包围板大致呈椭圆或卵形截面的短轴280的方向上(图12),毛状杆240受到每一个导引包围板之前的加压滚轮对的径向压缩。毛状杆240的截面同时也被形成椭圆 或卵形形状。由各加压滚轮对出来的毛状杆240由每个导引包围板相应的截面有效地接收,所说的截面在箭头X的传送方向逐渐变窄。毛状杆240由通过朝其后端变窄的一导引包围板被送到下一个加压滚轮对,从而产生一个有助于或可由下一个滚轮对使毛状杆截面继续变小的截面。
由图9、11、12、13和14尤其可清楚看出这种在每个导引包围板上被保证了的朝其后部或出口端逐渐减小的截面。图9表示的是导引包围板252、256、260、264和270中的导引包围板252、256、260、264和270中的导引包围板252,上述这些包围板分别被安置在前一个水平加压滚轮对142、146、150、154、158和位于该导引包围板后的垂直加压滚轮对144、148、152、156、160之间。图9中的导引包围板252从箭头X表示的毛状杆传送方向看被安排在由点划线表示的加压滚轮对142之后,以及在随后的一个垂直加压滚轮对144之前,并基本上完全填充了这两对加压滚轮对之间的空间。前侧具有两个外侧282、284,它们和水平加压滚轮对142相吻合,并具有圆柱形切口形状,按漏斗形方式会聚,上、下滚轮286、288按可旋转方式与这两个外侧接合。两个侧爪290、292伸入由水平压力滚轮对142的上滚轮286和下滚轮288形成的空间,并一直延伸到导引包围板252的锥形导引面294。锥形方式变窄的导引表面294通过变尖的上导引肋296和同样变尖的下导引肋298,在箭头X的传送方向继续前伸,上、下导引肋296、298在两侧受到侧面300,302和304、306的限制按漏斗形方式变尖。这些侧面与加压滚轮对144的垂直滚轮308、310的圆周面相匹配,导引肋296、298的前端312、314一直接近到这些垂直滚轮308、310间隙的最窄点。
为了清楚起见,图11、12、13和14以放大的尺寸表示出导引包围板252的挖空截面276沿该导引包围板的基本呈椭圆或卵形截面的短轴280方向的减少量。U型截面320是由侧爪290、292以及导引肋296、298形成的,并在图11的箭头X方向开口,用于形成垂直加压滚轮308、310的滚轮外形,该U型截面320越往前越窄,因此限制按喷嘴方式变窄的椭圆形导引面294的导引肋296、298的前内角316、318相互之间的距离被安排成小于在它们后边的导引肋296、298的长度部322、324。
因此,前内角314、316啮接到毛状杆240的上下纵向沟槽192、194(图15)上,并形成了毛状杆240的轴向导引件。但是,图15至图17所示的毛状杆240的纵向沟槽并不是这种形状导引包围板的先决条件。相反,导引包围板的这种形状的作用是在垂直于加压方向的直径方向上,即在与毛状杆240与下一个垂直加压滚轮对144接触的方向、亦即在图12内导引包围板252椭圆形截面的长轴278的水平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有效地导引和压实该毛状杆240。因此在图9中的导引包围板252的每一个导引肋296、298都给毛状杆240施加特定的径向压力。虽然程度不大,但该径向压力也作用到侧爪290、292区域的导引面294上。同时,导引面294在入口截面区域按圆锥形式逐渐变宽的程度使毛状杆240很容易地移动进入导引包围板252内,由图14可清晰地看出这一点。因此很清楚,在滚轮机构140的整个长度上都能保证对毛状杆240的基本上完全有效的导引,通过滚轮机构140可以毫无阻挡地传送毛状杆。
切割站
图1中的切割站D包括至少两个相对排列的可驱动的夹紧滚轮对 330,332,它们偏置90°,第一对夹紧滚轮330水平放置,并且并列在垂直于前进方向X的平面内,第二夹紧滚轮对332隔开一段距离被垂直放置,并相互并列在垂直于前进方向的平面内。给每一个夹紧滚轮对330、332的滚轮都配备一个夹紧突块334、336、338、340,夹紧突块334、336减小与月经塞32长度近似相一致的毛状杆240的二个相继长度部分之间的截面,只是薄的轴向连接的织物例外(未画出)。这种轴向连接的织物由切割站D的最后一个夹紧滚轮对332切断,由于和毛状杆240的传送速度相对应的夹紧滚轮338、340的圆周速度相当高,所以该织物以相当大的轴向冲量被排出来。在吸附物体30被夹紧滚轮对330、332夹断的同时,从图20可看出,吸附物体30的前端342也被预成形为角锥体状。与其相对照,吸附物体30的后端面具有一个角锥状的凹槽。
在使用包复带82时,建议在切割站D的末端和/或开始端至少安置一对切割滚轮作为切割装置,这样就可以切割包围着毛状杆的包复带82和/或毛状杆240接续的长度部分之间的薄的轴向连接的织物。由于一般来讲,切割滚轮在该技术中是公知的所以图中没有画出。
图1和20表明,吸附物体30切割后被送入一个接纳装置344,它比吸附体30的长度窄些。为了接收吸附体30,给接纳装置344配备一个U型的横向凹槽346,在容纳了吸附体30后其顶部由盖348封住。多个这种类型的接纳装置344被固定在一个循环式传送部件350的外部、传送件350可沿箭头m方向连续移动,并在图20中仅用点划线表示,这样一来,接纳装置344就可以连续地接纳由切割站D排出的吸附物体30。运送吸附体至接纳装置的装置属已有技术,因此未画出。
图20表明,和循环式传送件350的运动平面平行的两侧的每一 侧都安置有另一个循环式传送部件352和354。
传送部件352携带多个圆顶成型装置356,装置356沿箭头n的方向和接纳装置344同步移动。按照图20,每个圆顶成型装置356包括一个U型部件358,其柱部360、362的取向平行于循环式传送部件352的旋转平面。柱360、362配备有同轴的孔364、366,通过这些孔来导引杆368。沿接纳装置346方向从柱部362上伸出来的杆368的末端携带着一个成型模370,模370配备有一个凹槽372,凹槽372呈圆顶形。凹槽372的直径大于吸附物体。如果必要,例如可通过电阻加热方式对该成型模370加热。
从U型部件358的柱部360处面对离开柱部362的那一侧上伸出来的杆368的末端携带一个传感滚轮374。具有控制表面378的一个静止的控制靠模板376伸进到该传感轮374的运动路径中,控制表面378与传感轮374相接触。由于在U型部件358柱360的外表面和传感轮374之间支撑着一个螺旋压缩弹簧380,因此与杆368和/或成型模370一起的传感滚轮374沿控制表面378方向总是受到预应力的作用。由于控制靠模板376在用箭头n表示的传送部件352的运动方向上逐渐深入到传感滚轮374运动路径内,所以成型模370轴向地向前移动,靠近吸附物体30的预成形的前端342,这是因为接纳装置344和U型部件358是同轴同步旋转的。因此,预成形的前端342被成形为圆顶35,如图19中的月经塞32所示。传感滚轮374运动的方向由虚线箭头v表示。杆368的轴向行程受到停止圆盘382的限制,停止圆盘382被固定到两个柱部360、362之间的杆368的某个长度部分上,并在螺旋压缩弹簧380作用下一般靠到柱部360的内表面上。
循环式传送部件354被安置在接纳部件350的与成型模372的传 送部件352相对的另一侧的某一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接纳装置传送部件350,可与传送部件350同步移动。给传送部件354配备一系列压花装置384,其数目和成型装置356的数目一致。这些压花装置384同样地也包括一个U型部件386,其相互平行的两个柱部388、390也配备有轴向孔(未示出),通过该二孔来导引一个杆392,在柱部388的外表面(面对接纳装置386)上装有一个压花头394,其端面装有一个凸圆的球状杯396。在传送部件354的外部也安置一个带有控制表面400的控制靠模板398,控制表面400伸入到传感轮402的移动路径内。在杆392下端的传感滚轮402和U型件386的柱部之间,在杆392上安置一个螺旋压缩弹簧404。停止圆盘404被固定在两个柱部388,390之间延伸的杆392的那部分上。杆392的纵向中轴线和压花头394的纵向中轴线要与接纳装置344的横向凹槽346的纵向中轴线和成型模370的纵向中轴线同轴排成一条直线。但是,由于控制靠模板376和398是相对放置的,并且它们的控制表面378和400具有相似的形状,因此在传感滚轮402碰到了控制表面400,沿虚线箭头O的方向将压花头394压向吸附物体30的后端面344、并且在后端344上形成凹痕33(在月经塞完工后,凹痕33组成月经塞的插入手段)时,在吸附物体30的前端342形成圆顶形的同时,吸附物体30的后端面也由压花头394的球状杯396成型。
加工过程
加工纤维材料织物40的主要步骤概述如下:
参照图1至6,在折叠站A内,纤维材料织物40经受自其右纵侧56开始的三次纵向折叠操作Ⅰ,Ⅱ和Ⅲ,将其本身予以折叠,然后在相反方向围绕纤维材料织物放置左纵向侧70,这样就产生了七层 的纤维材料织物72。外形滚轮(未示出)修整该多层纤维材料织物的截面成圆形。
接着,将纤维材料织物72引入加包复带站B的导引管86内,并用包复带82将其包起来,将包复带的纵向边缘124,126相互封闭在一起。包复带82包围的圆形截面的纤维材料织物130由导引管86出来,随后再供到压缩站C。在压缩站C的滚轮机构140内,逐步地滚压纤维材料织物130,至少达到吸附物体30的最终截面,并且形成毛状杆240。同时,在毛状杆240的直径方向相对侧接续地逐步施加滚动压力,加压方向相互偏开90°。当要由该吸附物体制造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32时,最好使毛状杆240的截面小于吸附物体30的最终截面。这并不排除也在其它情况下可以压缩到小于吸附物体30最终截面的可能性。图18表明,在连续滚压期间,给毛状杆240配备四个纵向沟槽31,它们沿直径方向相对地排列。同样很明显的是,毛状杆240的截面沿前进方向X开始减小得很快,然后变慢,之后在滚轮机构140的末端,毛状杆240的外表面得以平滑和校准。为了增加其尺寸的稳定性,在加压滚压期间对毛状杆进行加热可能是适宜的。
正如结合图8至14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所说的导引包围板250至274在连续加压阶段,有效地引导了毛状杆240。
然后将受压的毛状杆240送到切割站D,在切割站D内,通过在沿直径方向和按偏置90°的分步方式夹紧一滚压毛状杆,按照一个吸附体30的长度切割毛状杆240的各个部分但在各个部分之间轴向连接织物不切割,同时,在夹紧操作期间,将每个长度部分的前端预成形为圆顶形。然后,在薄的连接织物区域,切割一个个吸附物体。
然后,通过平滑对吸附体预成型的圆顶部前端进行定型。同时,在吸附物体的后端形成半球形的凹痕,作为如图19所示的由该吸附物体产生出来的月经塞32的插入手段。然后,按常规的,因而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将两端连在一起的(例如通过一个扣结37)取出带36固定到月经塞的后端。
参改标号
A    折叠站
B    加包复带站
C    压缩站
D    切割站
30    吸附体
31    纵向沟槽
32    月经塞
33    凹痕
34    后端
35    圆顶
36    取出带
37    扣结
38    原料滚筒
39    吸附物体
40    纤维材料织物
42    导引板
44    循环式传送带
46    台架部件
48    台架部件
50    导引包围板
52    折叠板
54    折叠圆盘
56    右纵向侧
58    右纵向边缘
60    左纵向边缘
62    第一次折叠线
64    纵向折叠
66    四层的叠层
68    未复盖部分
70    左纵向侧
72    七层纤维材料织物
80    原料滚筒
82    包复带
84    引导滚轮
86    导引管
88    纵向槽
90    传送带
91    支撑板
92    上层传送带
94    驱动滚轮
96    偏转滚轮
98    左引入槽
100    右引入槽
102、104、106    管段
108    后部边沿(管段102)
110    前部边沿(管段104)
112    后部边沿(管段104)
114    前部边沿(管段106)
116    左侧片
118    右侧片
120    纵向槽
122    封闭装置
124、126    纵向边缘
128    热封闭滚轮
130    圆形被包复的纤维材料织物
139    供料管
140    滚轮机构
142、144    滚轮对
146、148    滚轮对
150、152    滚轮对
154、156    滚轮对
160、162、164    滚轮对
165    间隙
166、168    滚轮外形
170    上滚轮
172    下滚轮
174    外形的底
176    外形的底
178    左垂直滚轮
180    右垂直滚轮
182、184、186、188    圆周肋
190    毛状杆
192、194、196、198    纵向沟槽
200    上滚轮
202    下滚轮
204    垂直滚轮
206    垂直滚轮
208、210、212、214    圆周肋
216、218、220、222    纵向沟槽
224    左滚轮
226    右滚轮
228    上滚轮
230    下滚轮
232    圆孤基本形状
234    圆周肋
240    毛状杆
250-274    导引包围板
276    自由椭圆截面
278    长轴
280    短轴
282    外侧
284    外侧
286    上滚轮
288    下滚轮
290    侧爪
292    侧爪
294    导引面
296    导引肋
298    导引肋
300、302    侧面
304、306    侧面
308、310    垂直加压滚轮
312,314    前端
316、318    前角
320    U型截面
322、324    长度部分
330、332    夹紧滚轮对
334、336    夹紧突块
338、340
342    预成型的前端
343    下端面
344    接纳装置
346    U型横向凹痕
348    接纳装置盖
350、352、354    循环式传送部件
356    圆顶成型装置
358    U型部件
360、362    柱部
364、366    孔
368    杆
370    成型模
372    圆顶形凹槽
374    传感滚轮
376    控制靠模板
378    控制表面
380    螺旋压缩弹簧
382    停止圆盘
384    压花装置
386    U型部件
388    柱部
390    柱部
392
394    压花头
396    球状杯
398    控制靠模板
400    控制表面
402    传感滚轮
404    螺旋压缩弹簧

Claims (38)

1、一种用于连续生产吸附物体,尤其是连续生产妇女保健用的月经塞的方法,包括:将连续不断的纤维材料织物在其运动状态下沿其前进方向连续将该织物叠成层状,随后通过加压滚轮对其径向加压,然后再将其分割成一定长度的部分,其特征是由许多加压滚轮逐步滚压该纤维材料织物,使其至少被压缩成吸附物体的最终截面,并且使其外表面形成毛状杆,然后把该毛状杆切割成与吸附物体长度一致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滚动压力连续分步地沿直径方向相对的两侧每个边缘向内施压加到毛状杆上,加压方向相对毛状杆的每个边缘相互偏置开9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滚压毛状杆使其截面小于吸附物体的最终截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滚压期间为毛状杆提供纵向沟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毛状杆提供两对沿直径方向相对的纵向沟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毛状杆的截面开始减少得相当快,而后来比较缓慢,然后毛状杆的外表面被平滑和校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压滚动期间加热毛状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加压的各段之间有效地导引该毛状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滚之前,纤维材料织物本身自一个纵向边沿平行于纵轴的方向围绕折叠几次,然后将第二个纵向边以相反的方向围绕放置到该多层纤维材料织物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折叠的多层纤维材料织物具有圆形截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宽度为15至40厘米的纤维材料织物叠成层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滚之前用具有重叠纵向边缘的、液体可穿透的包复带包围该圆形截面的纤维材料织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互重叠的包复带纵向边缘相互连在一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熔接包复带的热塑性组分将该纵向边缘连在一起。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复带是一种非编织织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直径方向X按偏开90°的分步方式夹紧一滚动毛状杆、将毛状杆切割成和吸附物体长度相对应的部分,只保持各部分之间薄的轴向连接织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夹断操作期间按圆顶形预成形每个长度部分的前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薄的连接织物上切割成一个个的吸附物体。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物体的一端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凹痕,用作插入导段。
20、一种制造吸附体的设备,包括:用于连续不断地供应纤维材料织物的装置,一个带有可旋转折叠圆盘和折叠板的用于纵向折叠纤维材料织物的折叠站,一对加压滚轮,后接一个切割装置,其特征是,折叠站后边接有一个滚轮机构,它具有多对加压滚轮形成滚轮对间隙,加压滚轮对的间隙逐步减小,加压滚轮相对于其转轴以一平均圆周速度转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压滚轮对相互间相继偏置开90°。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滚轮机构具有三组多对滚轮,第一组加压滚轮对间隙逐步相继减小的量比接下去的第二组加压滚轮对的间隙的减少量更大,以及成对的滚轮的第三组具有平滑的不变的间隙尺寸。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给每个加压滚轮的圆周外形具有至少一个圆周肋。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引板填充了相继排列的滚轮对之间的空间,以便有效地引导毛状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限定一截面基本上呈椭圆形的开口,每个导引板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前一对滚轮的转轴。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紧跟在折叠站后面的是一个大致呈圆锥形的导引管,用于稳定多层纤维材料织物的圆形截面。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引管的下面有一个纵向凹槽,其中安放一个传送带,用于置位变圆了的纤维材料织物。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连续供给液体可渗透的包复带的供料装置和一个用于在传送带的顶侧和其上边的圆形纤维材料织物之间安置该包复带的装置,这样,由于包复带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连接关系,就可在传送方向接纳包复带。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引管的两侧安置一对可驱动的引导滚轮,以便将包复带U形地叠加到导引管的外表面上,其方式使得包复带可在导引管的外部可滑动地被传送。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引管位于第一对滚轮的下游,所述导引管具有一个引入槽,供引入包复带的每个两侧片之用,引入槽是轴向偏斜的,偏斜方式使包复带的两个侧片能够通过引入槽被放到导引管中的纤维材料织物。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入槽区域的导引管由一些单独的管段组成。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提供包复带包围所述织物的装置和在导引管的顶端的一个纵向槽的上方安置一个封闭装置,用于封闭包复带的重叠的二个纵向边缘。
3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滚轮机构之后安置一个切割站,它至少有两对夹紧滚轮,它们成90°偏置,并具有夹紧凸块,用于夹紧连续织物的与吸附物体长度一致的各个部分,由此在连续织物的部分之间形成薄的轴向连接。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夹紧凸块能使吸附体的前端被预成型为圆顶状。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切割站的终端具有至少一对切割滚轮,用于切割连续织物各部分之间的薄的轴向连接织物。
3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切割装置之后是一个圆顶成型装置,用于平滑吸附物预成型的前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圆顶成型装置包括一个压花装置,用于在相对吸附物体前端的后部形成一个凹痕。
3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维持滚轮机构中所有加压滚轮对和平滑滚轮对具有相同的平均圆周速度的控制装置。
CN90100777A 1989-01-03 1990-01-03 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0239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0001089A AT401610B (de) 1989-01-03 1989-01-03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gewickelten, im wesentlichen zylindrische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tampons
ATA10/89 1989-0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46A CN1044046A (zh) 1990-07-25
CN1023966C true CN1023966C (zh) 1994-03-16

Family

ID=3479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010077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3966C (zh) 1989-01-03 1990-01-03 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5165152A (zh)
EP (1) EP0403636B1 (zh)
JP (1) JP2799241B2 (zh)
KR (1) KR0157596B1 (zh)
CN (1) CN1023966C (zh)
AR (1) AR243616A1 (zh)
AT (2) AT401610B (zh)
AU (1) AU619939B2 (zh)
BR (1) BR9004358A (zh)
CA (1) CA2024373C (zh)
DE (1) DE69013581T2 (zh)
DK (1) DK0403636T3 (zh)
ES (1) ES2062505T3 (zh)
GR (1) GR1000530B (zh)
IE (1) IE62366B1 (zh)
MY (1) MY106258A (zh)
NO (1) NO177084C (zh)
NZ (1) NZ231978A (zh)
PT (1) PT92777B (zh)
RU (1) RU2023776C1 (zh)
WO (1) WO1990007314A1 (zh)
ZA (1) ZA9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34153A1 (de) * 1989-10-12 1991-04-18 Johnson & Johnson Gmbh Tampon, insbesondere fuer die frauenhygiene,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EP0735848B2 (en) 1992-12-30 2003-12-03 Tambrands, Inc. Tampon
DE4304505C2 (de) * 1993-02-15 1995-05-18 Johnson & Johnson Gmbh Tampon, insbesondere für die Frauenhygiene,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US5575047A (en) * 1994-11-25 1996-11-19 Athena Med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biodegradable absorbent pads
DE19515517C2 (de) * 1995-04-27 1997-08-14 Johnson & Johnso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Längenabschnitten aus einem Strang Flüssigkeit absorbierenden Materials sowie dessen Verwendung
US6433246B1 (en) 1995-12-22 2002-08-13 Mcneil-Ppc, Inc. Tampon having improved early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GB2329581A (en) * 1997-09-26 1999-03-31 Benedictis Alfredo De Removing liquid from treated hair
US6353146B1 (en) * 1998-04-20 2002-03-05 Playtex Products, Inc. Fibrous articles having odor adsorbtion abilit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040193125A1 (en) * 2001-10-15 2004-09-30 Playtex Products, Inc. Fibrous articles having odor adsorbtion abilit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030225388A1 (en) * 2002-05-28 2003-12-04 Ekavira Bhavani Absorbent interlabial device
US20030233742A1 (en) * 2002-06-25 2003-12-25 Jones Archie L. Compressed absorbent tampon
DE10244874C5 (de) 2002-09-26 2010-10-07 Johnson & Johnson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Tampons für die Frauenhygiene
JP4105052B2 (ja) * 2003-07-22 2008-06-18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原子力プラント構造材料の応力腐食割れを緩和する方法
US8147472B2 (en) 2003-11-24 2012-04-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olded absorbent product
EP1547554A1 (en) * 2003-12-22 2005-06-29 Ontex N.V. Absorbent article
EP1755515B1 (en) * 2004-05-14 2018-10-17 Johnson & Johnson Consumer Inc.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plates
US7845380B2 (en) 2004-05-14 2010-12-07 Mcneil-Ppc, Inc.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plates
US20050256484A1 (en) 2004-05-14 2005-11-17 Chase David J Method of using an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plates
US8864640B2 (en) * 2004-05-14 2014-10-21 Mcneil-Ppc, Inc. Methods of packaging intravaginal device
US20050256485A1 (en) 2004-05-14 2005-11-17 Samuel Carasso Method of using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plates
US7618403B2 (en) 2004-05-14 2009-11-17 Mcneil-Ppc, Inc. Fluid management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element for use within a body
US8247642B2 (en) 2004-05-14 2012-08-21 Mcneil-Ppc, Inc. Fluid management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element for use within a body
US8480833B2 (en) 2004-05-14 2013-07-09 Mcneil-Ppc, Inc.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pl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8653322B2 (en) 2004-05-14 2014-02-18 Mcneil-Ppc, Inc.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fluid transport plates
US8702670B2 (en) * 2004-06-30 2014-04-22 Mcneil-Ppc, Inc. Intravaginal device with controlled expansion
JP4134052B2 (ja) * 2005-01-19 2008-08-13 株式会社 ハリーズ 生理用タンポ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ATE526922T1 (de) 2005-01-19 2011-10-15 Ontex Internat N V Tampon
US8211078B2 (en) 2005-02-17 2012-07-03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Sanitary napkins capable of taking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hape in use
US9579238B2 (en) 2005-02-17 2017-02-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anitary napkins capable of taking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hape in use
ATE370715T1 (de) * 2005-02-24 2007-09-15 Ontex Internat N V Tamponeinführhilfe
ATE408388T1 (de) 2005-03-25 2008-10-15 Georgia Pacific France Tampon und applikatoranordnung
RU2406473C2 (ru) 2006-02-02 2010-12-20 Онтекс Хюгиенеартикель Дойчланд Гмбх Тампон
US7735203B2 (en) * 2006-08-16 2010-06-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folded and compressed tampons
WO2008095937A2 (en) * 2007-02-09 2008-08-14 Ontex Hygieneartikel Deutschland Gmbh Tampon
JP5314984B2 (ja) * 2008-09-29 2013-10-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タンポンの製造装置、及び、タンポンの製造方法
EP2379036A1 (en) * 2008-12-16 2011-10-26 Ontex Hygieneartikel Deutschland GmbH Tampon with modified constricted withdrawal end
AT508682B1 (de) * 2009-08-24 2015-11-15 Ruggli Projects Ag Presse zur herstellung eines tampons
US7845055B1 (en) * 2009-10-29 2010-12-07 Mcneil-Ppc, Inc. Tampon formed from a selectively needled nonwoven fabric web
US9155666B2 (en) 2010-07-09 2015-10-13 Ontex Higieneartikel Deutschland Gmbh Pr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ig absorbent article
US8938866B2 (en) * 2011-05-03 2015-01-2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Integrated tamp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JP5667154B2 (ja) * 2012-12-04 2015-02-12 花王株式会社 積繊体の製造方法
RU2644320C1 (ru) * 2016-12-28 2018-02-0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центр "УВИКОМ"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полотна длинномерного текстиль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MX2020009848A (es) * 2018-03-22 2020-10-15 Packaging Progressions Inc Montaje de alineacion.
CN109481151B (zh) * 2018-12-18 2023-07-18 孙震 一种医用吸液棉生产装置及医用吸液棉生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918A (en) * 1917-06-05 1918-05-30 Harold Osborn Manufacture of Cotton Wool Plugs.
US2444528A (en) * 1943-07-30 1948-07-06 Popper Intravaginal pack and its manufacture
DE1165809B (de) * 1957-03-26 1964-03-19 Sivis A 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nstruationstamponen
NL6700538A (zh) * 1967-01-13 1968-07-15
US3523535A (en) * 1967-08-15 1970-08-11 Mooch Domsjo Ab Tampon for dental and catamenial use
US3716430A (en) * 1969-10-15 1973-02-13 Mo Och Domsjoe Ab Tampon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DE2114530C2 (de) * 1971-03-25 1985-05-30 Dr. Carl Hahn KG, 4000 Düsseldorf Einrichtung zum Pressen von Tampons für die Frauenhygiene
DE2135495C3 (de) * 1971-07-15 1982-03-25 Dr. Carl Hahn GmbH, 4000 Düsseldorf Anlage zum Herstellen und Verpacken von Tampons
DE2629381C3 (de) * 1976-06-30 1980-02-14 Bert Steffens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Tamponrohling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4175561A (en) * 1977-02-10 1979-11-27 Hirschman Shalom Z Feminine hygienic pads with improved absorption
DE2855179C2 (de) * 1978-12-20 1982-06-09 Dr. Carl Hahn GmbH, 4000 Düsseldorf Tampon für die Frauenhygiene
DE2926130C2 (de) * 1979-06-28 1983-03-17 Dr. Carl Hahn GmbH, 4000 Düsseldorf Tampon, insbesondere für die Frauenhygiene
DE3236541A1 (de) * 1982-10-02 1984-04-05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Tampon fuer die frauenhygien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3236540A1 (de) * 1982-10-02 1984-04-05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Tampon fuer die frauenhygien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3347649A1 (de) * 1983-12-30 1985-07-11 Johnson & Johnson GmbH, 4000 Düsseldorf Tampon fuer die frauenhygiene sowi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DE3418521A1 (de) * 1984-05-18 1985-11-21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Menstrualtampon
US4787895A (en) * 1987-05-29 1988-11-29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Adhesively held spiral wound tampon and method of its formation
SE463745B (sv) * 1989-05-30 1991-01-21 Bergaasa Ind Ab Tampong och foerfarande foer dess framstaell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06258A (en) 1995-04-29
CN1044046A (zh) 1990-07-25
IE62366B1 (en) 1995-01-25
ATA1089A (de) 1996-03-15
DE69013581D1 (de) 1994-12-01
DK0403636T3 (da) 1994-12-12
AT401610B (de) 1996-10-25
DE69013581T2 (de) 1995-05-24
PT92777B (pt) 1996-01-31
KR910700036A (ko) 1991-03-13
AU619939B2 (en) 1992-02-06
IE900011L (en) 1990-07-03
CA2024373A1 (en) 1990-07-04
NO177084B (no) 1995-04-10
CA2024373C (en) 2001-03-20
ATE113196T1 (de) 1994-11-15
ES2062505T3 (es) 1994-12-16
PT92777A (pt) 1990-07-31
RU2023776C1 (ru) 1994-11-30
AU4823390A (en) 1990-08-01
GR1000530B (el) 1992-08-25
NO903652L (no) 1990-10-17
NZ231978A (en) 1992-01-29
EP0403636B1 (en) 1994-10-26
ZA9035B (en) 1990-12-28
WO1990007314A1 (en) 1990-07-12
EP0403636A1 (en) 1990-12-27
JP2799241B2 (ja) 1998-09-17
BR9004358A (pt) 1991-07-30
KR0157596B1 (ko) 1999-02-01
US5165152A (en) 1992-11-24
NO903652D0 (no) 1990-08-20
NO177084C (no) 1995-07-26
AR243616A1 (es) 1993-08-31
JPH03503733A (ja) 1991-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66C (zh) 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9058C (zh) 空心带底塑料件热成形方法和装置
CN1279855C (zh) 烟草加工业中多段过滤嘴生产用过滤嘴段组的组合装置和槽形滚筒
CN208338953U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
CN1341179A (zh) 橡胶涂层股线;采用橡胶涂层股线的胎带、线网层和轮胎;以及用于制造它们的装置和方法
CN1269604C (zh) 中空构件、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流体分配系统及中空材料的成形设备
CN1188405A (zh) 用以把一股可吸收液体的材料连续制成节段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CN1192398A (zh) 交叉层压的层压薄膜
CN1368459A (zh) 制造柔性袋的方法以及立式成型、充填和密封设备
CN1188270C (zh) 装配纸箱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51558A (zh) 芯片线圈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221438C (zh) 筒状容器的制造装置、筒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筒状容器
CN104608397B (zh) 复合材料铺放装置的铺放头结构
CN1255262C (zh) 超声封焊设备,相关的方法和包装件
CN102556772A (zh) 高分子合成化纤管及其制造工艺
CN1509224A (zh) 制造三维成型物体的方法
CN1513649A (zh) 用于制造多孔结构镶板的方法和装置
CN1335222A (zh) 树脂注塑机和树脂片送料机
CN1219681C (zh) 用于自立袋的成形、充填和密封设备
JP5282724B2 (ja)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における吸引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46899A (zh)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1802138A (zh) 按摩机
CN206780018U (zh) 一种电机端盖生产用自动化铣床上料装置
CN200954683Y (zh) 超音波熔接机的直驱送料结构
CN1165787C (zh) 制造远程通讯光缆用的光芯的方法和制造的远程通讯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