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6899A -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6899A
CN1946899A CNA2005800134062A CN200580013406A CN1946899A CN 1946899 A CN1946899 A CN 1946899A CN A2005800134062 A CNA2005800134062 A CN A2005800134062A CN 200580013406 A CN200580013406 A CN 200580013406A CN 1946899 A CN1946899 A CN 1946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boundling
compression
aforementioned
rectangular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34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6899B (zh
Inventor
冈本将广
中川雅俊
篠原一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uya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uya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uya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uyas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46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6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8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6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26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by agglomeration or compacting
    • B29B17/0042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by agglomeration or compacting for shaping parts, e.g. multilayered part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containing regenerated 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5/00Making ropes or cables from special materials or of particular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07Cables, i.e. two or more filaments combined together, e.g. ropes, cords, strings, ya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31Filamentary material, i.e. comprised of a single element, e.g. filaments, strands, threads, fib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2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cutting, punching, piercing, severing or t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12Indefinite or running length work
    • Y10T156/1737Discontinuous, spaced area, and/or patterned pr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12Indefinite or running length work
    • Y10T156/1741Progressive continuous bonding press [e.g., roll cou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品质不会恶化、表观比重大的团粒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团粒制造装置(100)由以下部分构成:(a)将一个或多个带状长条连续材料R和/或多个线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的集束部(16),(b)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点压缩纸捻状的绳材料(R”)、形成绳(S)的一对压缩辊(50a、50b)的压缩部(22),(c)通过使集束部(16)或压缩部(22)相对地旋转,扭转绳状集束材料(R’)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的旋转部(14),(d)设置在压缩部(22)的出口侧,将点压缩形成的绳(S)以规定的间隔切割成团粒状的切割部(102)。

Description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带状或者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的绳、团粒,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从近年来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的提高及降低成本等的观点出发,一般地,在树脂制品的成形现场,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次品(例如,在试运转时,直到能够成形适当规格的制品的生产准备阶段的成形品,以及由于成形时的故障引起的次品)等。
作为一个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由作为成形次品(或者损耗的原料)的长的树脂材料作为再生原料、制造树脂团粒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昭490-9560号
在上述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电极滚筒加热熔融将带状树脂材料制成绳状的制品,保持其形状,然后,通过将前述绳状的树脂材料用剪切机剪切成规定的长度,成形树脂团粒。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在树脂材料加热熔融时,由于过分加热,品质恶化(树脂材料变质或者发生烧焦等)的问题。
另外,在将带状树脂材料制成绳状时3,不专门进行排气等处理,加热熔融后的树脂内部会含有大量的空气。即,所获得的树脂团粒,与实心的纯(バ一ジン?)的团粒相比,其表观比重减小相当于所含有的空气的量。因此,在将再生树脂团粒和实心的纯的团粒混合投入到成形机料斗中的情况下,存在着表观比重小的再生树脂团粒会被比重大的实心体推压浮起,与纯的团粒相比难以供应给成形机的问题,以及,由于空气的含量多,混练的1熔融树脂的空气含量增多,在利用再生树脂团粒作为原料的情况下,存在着正确的计量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品质不会恶化、表观比重高、并且均匀的团粒,以及前述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进而,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作为前述团粒的前续阶段、并且其本身的连接力优异的绳,前述绳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S),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同时捻成纸捻状,并且,在其表面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压痕(Y)”。
另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S),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一条,同时捻成纸捻状,并且,在其表面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压痕(Y)”。
在这些发明中,由于将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或者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捻成纸捻状,所以,在所获得的绳(S)的内部几乎不存在空气。另外,由于在绳(S)的表面形成压痕(Y),所以,构成绳(S)的层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彼此被压接,不会膨松或者解开。进而,在系结绳(S)时,由于压痕(Y)起着防止滑动的作用,所以结头很难松开。
另外,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或者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是废弃处理品”的情况下,通过将作为废弃处理品的带状或者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制成绳(S),产生新的利用用途,并且,即使进行废弃处理,由于将作为废弃处理品的长条连续材料(R)扭转压缩,所以,缩小废弃处理品的总体体积,在废弃处理品废弃时,获得减容效果。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团粒(P),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绳(S)以规定的长度切割形成团粒状”。
在该发明中,通过切断内部几乎不存在空气的绳(S),可以获得表观比重大的团粒(P)。另外,如果令绳(S)的扭转程度在其整个长度上恒定,则将其切断而获得的团粒(P)的表观比重恒定,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再生团粒(P)。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同时将其扭转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利用在其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压缩纸捻状的绳材料(R”)”。
另外,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一条,同时将其扭转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利用在其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压缩纸捻状的绳材料(R”)”。
在这些发明中,由于将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或者将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一条,同时将其扭转,所以,将存在于长条连续材料(R)的层之间的空气挤出到外部,获得的绳(S)的内部几乎不存在空气。另外,由此获得的纸捻状的绳材料(R”)构成粗的集中的一条绳材料,所以,通过利用压缩用辊(50a)(50b)压缩这种纸捻状的绳材料(R”),可以形成压缩比高的非常坚固的绳(S)。
另外,在所获得的绳(S)的外周面上,根据形成在压缩用辊(50a)(50b)的外周面上的凹凸形状形成压痕(Y),构成绳(S)的层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彼此之间借助压痕(Y)相互压接,所以,绳(S)不会膨松或被解开。另外,形成在绳(S)的表面上的压痕(Y)还起着防止滑动的作用,所以,在系结绳(S)时,结头很难松开。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团粒(P)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利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绳(S)以规定的长度切割成团粒状”。
在该发明中,通过将内部几乎不存在空气的绳(S)切断,可以获得表观比重大的团粒(P)。另外,在形成绳(S)时,如果使其扭转的程度在其整个长度上保持恒定的话,可以使团粒(P)的表观比重均匀。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只通过切断由扭转工艺和压缩工艺获得的绳(S)就获得了团粒(P),所以,无需现有技术中那样的加热工艺。从而,不会产生伴随着加热引起的团粒(P)的品质恶化。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的制造装置(10A)(10B),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a)将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和/或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的集束部(16)(16’);(b)压缩部(22)(22’),所述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点压缩纸捻状绳材料(R”)以形成绳(S)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c)通过使集束部(16)(16’)或者压缩部(22)(22’)相对旋转,扭转绳状的集束材料(R’)以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的旋转部(14)(14’)”。
另外,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的制造装置(10C),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a)将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和/或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卷绕到筒形轴(X)上的一个或多个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b)压缩部(22’),所述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点压缩纸捻状绳材料(R”)以形成绳(S)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c)通过使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或者压缩部(22’)相对旋转,将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扭转,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的旋转部(14’)”。
进而,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绳的制造装置(10D),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a)将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和/或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的集束材料(R’)的集束部(16);(b)扭转形成部(152),该扭转形成部具有以外周面与绳状集束材料(R’)接触的方式在绳状集束材料(R’)的周围隔开规定间隔排列成螺旋状的多个扭转用辊(158),通过各个扭转用辊(158)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扭转绳状集束材料(R’),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c)压缩部(22’),该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点压缩纸捻状绳材料(R”)以形成绳(S)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
在这些发明中,当扭转绳状集束材料(R’)时,存在于成层状的绳状集束材料(R’)之间的空气被挤出到外部。然后,利用压缩部(22)(22’)压缩作为粗的集中的一条带状材料构成的纸捻状绳材料(R”)。从而,可以形成压缩比高、非常坚固的绳(S)。
另外,在压缩时,由于可以在绳(S)的外周面形成压痕(Y),所以,该压痕(Y)将构成绳(S)的层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彼此压接。从而,绳(S)不会膨松或者松开。
另外,如权利要求11所述,也可以利用“(a)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90),该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用于保持将纸捻状的绳材料(R”)卷绕到筒形轴(X)上的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W’)”,以及“(b)具有在外周面形成凹凸、对从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纸捻状绳材料(R”)进行点压缩以形成绳(S)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的压缩部(22’)”构成绳的制造装置(10E),在这种情况下,与前述所述一样,可以形成非常坚固的绳(S)。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团粒的制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a)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何一项所述的绳的制造装置(10A)~(10E),(b)设置在构成各个绳的制造装置(10A)~(10E)的压缩部(22)(22’)的出口侧、以规定的间隔将点压缩形成的绳(S)切割成团粒状的切割部(102)(222)”。
在该发明中,通过将在其内部几乎不存在空气且压缩比高的绳(S)切断,可以形成表观密度大的团粒(P)。另外,如果使绳状集束材料(R’)的扭转程度恒定,则纸捻状绳材料(R”)的粗细在其整个长度上是均匀的,所以,可以使团粒(P)的表观比重的值均匀。
另外,在团粒(P)的外周面上形成压痕(Y),该压痕(Y)可以将构成团粒(P)的层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彼此压接。从而,团粒(P)不会膨松也不会松开。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团粒的制造装置(200),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a)旋转框架(218),该旋转框架使一个或多个带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和/或多个线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同时,在中途使其运送方向反转后导向到压缩部(220);(b)旋转部(204),该旋转部通过使旋转框架(218)以其旋转轴与绳状集束材料(R’)的运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旋转,扭转绳状集束材料(R’),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c)压缩部(220),该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凹凸、点压缩纸捻状绳材料(R”)以形成绳(S)的一对压缩用辊(50a)(50b);(d)切割部(222),该切割部设置在压缩部(220)的出口侧,以规定的间隔将点压缩形成的绳(S)切割成团粒状”。
在该发明中,通过将其内部几乎不存在空气且压缩比高的绳(S)切断,可以形成表观密度大的团粒(P)。另外,在该发明中,由于在中途使绳状集束材料(R’)的运送方向反转,所以,当旋转框架(218)旋转一次时,绳状集束材料(R’)被两次扭转。
根据权利要求1~3、5~6以及8~11所述的发明,可以获得压缩比高、非常坚固的绳。另外,由于形成在绳的表面上的压痕的存在,绳不会膨松也不会松开,可以长时间保持其形状。另外,由于所述压痕具有防止滑动的功能,所以,在将绳系结时,可以防止结头松开。
根据权利要求4、7、12及13所述的发明,可以获得表观比重大的团粒。另外,如果使绳状集束材料的扭转程度恒定的话,则可以使团粒的表观比重均匀。另外,由于在绳的表面形成压痕,构成绳的层状的长条连续材料的结构材料彼此被压接,所以,团粒不会膨松或者松开,可以长时间保持其形状。进而,由于不包含有过去的加热工序,所以,可以获得品质不会恶化的高品质的团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绳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压缩部的正视图(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表示绳的制造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压缩用辊的图示。
图6是表示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绳的透视图(部分省略)。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团粒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切割部的透视图(部分省略)。
图10是表示团粒的透视图。
图11是表示切割部的变形例的图示。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实施例14中的扭转形成部的透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B-B剖视图(部分省略)。
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18是表示纸捻状绳材料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19是表示第六个实施例的团粒的制造装置的正视图。
图20是表示装置主体的图示。
图21是表示切割部的变形例的图示。
符号说明
P    团粒
R    长条连续材料
R’       绳状集束材料
R”       纸捻状绳材料
S    绳
Y    凹部
10   绳的制造装置
12   装置主体
14   旋转部
16   集束部
18    绳回收部
22    压缩部
100   团粒的制造装置
102   切断部
104   团粒回收部
108   切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绳的制造装置(10)有第一~第五个实施例(10A)~(10E),下面参照附图对它们依次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说明,以第一个实施例(10A)作为代表例,为了避免说明的繁杂,在第二个实施例以下(10B)(10C)…,省略其共同的部分,只说明其不同的部分。
实施例1
第一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A),如图1所示,从两个(当然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材料(R),将该长条连续材(R)料作为原材料,制造绳(S)。
这里,示出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的一个例子,如图6所示,将长条连续材料(R)卷绕到筒形轴(X)上。长条连续材料(R)的材质,只要是可以扭转,并且在其表面上呈点状地形成压痕(Y),形成该压痕(Y)部分的部分可以相互熔接或者粘结并保持其捻转,任何材料均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厚度10~100μm、宽度10~100mm的合成树脂薄膜(低密度(或者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或利用自动织机机织的布的两侧端的裁断部分(通常称之为布边端的部分,短的横线缠绕到多个纵线上的部分)。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到达上述条件的话,纸也可以。这里,将合成树脂薄膜这样的材料作为带状长条连续材料,将布边端类的材料称作线状长条连续材料。在不加区别的情况下,简单地称为长条连续材料。
另外,如图7所示,绳(S)在将扭转成纸捻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外周面上形成凹状压痕。另外,前述凹状包括大致U形、大致V形或大致コ字形等形状。
绳的制造装置(10A),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2)、旋转部(14)、集束部(16)以及绳回收部(18)。
装置主体(12)由框架(20)和压缩部(22)构成。框架(20)是构成装置主体(12)的骨架部分,包括:用细长的棒材(例如,L型钢)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支柱(20a)、设置在支柱(20a)的上端部的上部框架(20b)、设置在支柱(20a)的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位的中间框架(20c),在上述框架(20b)上固定有上侧轴承构件(26),在中间框架(20c)固定有下侧轴承构件(28)。
如图2~图3所示,压缩部(22)具有下部工作台(30)、上部工作台(32)以及辊安装板(34)。
下部工作台(30)是圆盘状的构件,在其中心形成孔(36)。将具有和孔(36)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筒状轴体(38)与孔(36)的位置相一致,安装到下部工作台(30)的下面侧,该轴体(38)的下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下侧轴承构件(28)上。另外,在轴体(38)的中段部分上成一整体地设置有从动皮带轮(40)。
在下部工作台(3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辊安装板(34)及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支柱(42),在该支柱(42)的上端部安装上部工作台(32)。
上部工作台(32)是形成与下部工作台(30)的大小大致相等的圆盘状构件,在其中心形成孔(44)。具有与孔(44)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筒状的轴体(46),与孔(44)的位置相一致地安装到上部工作台(32)的上表面侧,该轴体(46)的上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上侧轴承构件(26)上。并且,在轴体(46)的中段部分,安装有向后面描述的马达(56)供应电力的集电环(48),设置在框架(20)侧的固定侧上的供电刷(48a)与前述集电环(48)滑动接触。另外,轴体(38)(46)同轴地安装。
辊安装板(34)是弯折形成大致L字形的板状构件,在其前面侧,上下并列地安装两对辊(参照图2)。这里,上侧的一对辊是压缩用辊(50a)(50b),下侧的一对辊是拉出用辊(52a)(52b)。
在图2中,一个(图2中左侧)压缩用辊(50a)(可动侧)可旋转地安装到固定在辊安装板(34)上的铰接夹(toggle clamp)(54)的前端,另一个压缩用辊(50b)(固定侧)固定安装到固定在辊安装板(34)上的马达(56)的旋转轴的前端上。另外,在旋转轴的中段部分安装有齿轮(62)。这里,当将铰接夹(54)倒向固定侧的压缩用辊(50b)侧时,压缩用辊(50a)和压缩用辊(50b)接触。
各个压缩用辊(50a)(50b)是在其外周面上形成凹部的圆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利用螺钉等紧固构件(58b)将其外周面上形成有凹部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圆盘状构件(58a)一体化而构成(在各个圆盘状构件(58a)之间设置若干个间隙)。另外,在固定侧的压缩用辊(50b)上安装有止动构件(58c),该止动构件(58c)在其轴向方向的两端具有比圆盘状构件(58a)大的外径。
另外,在图2中,一个(图2中的左侧)拉出用辊(52a)(可动侧)可旋转地安装到固定在辊安装板(34)上的铰接夹(60)的前端,另一个拉出用辊(52b)(固定侧)经由安装到辊安装板(34)的前面侧的齿轮(64)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另外,由于齿轮(62)和齿轮(64)经由连接齿轮(66)连接起来,所以,压缩用辊(50b)和拉出用辊(52b)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
这里,当使铰接夹(60)倒向固定侧的拉出用辊(52b)侧时,可动侧的拉出用辊(52a)接近固定侧的拉出用辊(52b)。另外,适当地设定拉出用辊(52a)(52b)之间的距离,使得可以将从压缩用辊(50a)(50b)送出的绳(S)没有松弛地向下方送出,并且,在压缩用辊(50a)(50b)与拉出用辊(52a)(52b)之间对绳(S)施加过剩的张力的情况下,拉出用辊(52a)(52b)和绳(S)滑动,绳(S)不会被该张力切断。
各个拉出用辊(52a)(52b)根据需要设置,以便不会变成用压缩用辊(50a)(50b)形成的绳(S)原封不动地附着到压缩用辊(50a)(50b)上的状态,而能够可靠地送出到后面所述的绳回收部(18)。从而,作为其材质,在其送出时不会滑动的、与绳(S)的摩擦系数大的材料是优选的,优选采用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材料。另外,将拉出用辊(52a)(52b)的外径设定得比压缩用辊(50a)(50b)的外径大一些,各个拉出用辊(52a)(52b)的外周面是平滑面。
旋转部(14)用于使压缩部(22)旋转,其具有固定到框架(20)的侧方的框架(70)和安装到框架(70)上的马达(72)。
主动带轮(74)安装在马达(72)的旋转轴(72a)上,在主动带轮(74)与从动带轮(40)之间架设皮带(76)。
在旋转部(14)中,当驱动马达(72)时,马达(72)的旋转力经由主动带轮(74)、皮带(76)、从动带轮(40)、以及轴体(38)传递给装置主体(12)的压缩部(22),压缩部(22)和集电环(48)成一整体地旋转。这时,从外部供应给集电环(48)的电力经由导线(49)向马达(56)供电。另外,马达(72)的旋转速度可以考虑到长条连续材料(R)的材质等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成每一米长条连续材料扭转70次。
集束部(16)是将从一个或多个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一条(或者窄幅)以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同时在扭转绳状集束材料(R’)时成为基点的部分,如从图1及图4看出,具有载置在装置主体(12)的框架(20)上的矩形状的底座(78)。在底座(78)的中央形成有孔(78a),突出到框架(20)的上方的轴体(46)的前端嵌入到该孔(78a)内。
在底座(78)的上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竖立设置弯折成截面大致为コ字形的两条支柱(80a)(80b),在其前面侧,分别穿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82)。在支柱(80a)(80b)的前面(形成有长孔(82)侧的面)安装有集束用辊固定用板(84)。集束用辊固定用板(84)是用金属等刚性材料构成的板状构件,在其四个拐角处穿设有圆孔(图中省略)。并且,通过将螺母(86b)螺纹配合到插入贯通前述圆孔及长孔(82)的螺栓(86a)的端部,将集束用辊固定用板(84)可沿上下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地相对于支柱(22a)(22b)固定。
在集束用辊固定用板(84)的前面侧安装有一对集束用辊(88a)(88b)。
在图1中,一个(图1中的左侧)集束用辊(88a)(可动侧)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到位置调整用板(90)的前端,所述位置调整用板(90)可沿着左右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地安装到集束用辊固定用板(84)上。另外,另一个(图1中的右侧)集束用辊(88b)(固定侧)安装在马达(92)的旋转轴上,所述马达(92)安装在集束用辊固定用板(84)上。另外,将马达(92)的旋转速度设定成集束用辊(88a)(88b)的旋转速度比压缩用辊(50a)(50b)的旋转速度快一些。
这里,各个集束用辊(88a)(88b),为了在将长条连续材料(R)向下方送出时不会滑动,选择与长条连续材料(R)的摩擦系数高的材质作为其材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材料。另外,集束用辊(88a)(88b)的外周面形成平滑面。
另外,在集束用辊(88a)(88b)的上方,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两个长条的连续材料卷绕体(W)。另外,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的数目可以根据作为目的物的绳(S)的粗细等适当地设定,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另外,对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的配置位置也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将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配置在集束用辊(88a)(88b)的正上方或侧方。
绳回收部(18)是回收由装置主体(12)形成的绳(S)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在轴体(38)的下方设置容纳绳(S)用的容纳箱(96)。
其次,对于利用根据本申请发明的绳的制造装置(10A)制造绳(S)的方法进行说明。在利用绳的制造装置(10A)制造绳(S)时,首先,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然后,将该长条连续材料(R)设置于规定的运送路径上,将其前端部夹入到拉出用辊(52a)(52b)之间。
接着,驱动集束部(16)的马达(92)及旋转部(14)的马达(72)。这里,当马达(72)旋转时,如上所述,马达(72)的旋转力经由主动带轮(74)、皮带(76)、从动带轮(40)以及轴体(38)传递给压缩部(22),压缩部(22)和集电环(48)成一整体地旋转。经由供电刷(48a)向集电环(48)提供电力,经由从集电环(48)导出的导线(49)向马达(56)供电。这样,当所有马达(92)(72)(56)驱动时,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被送往集束用辊(88a)(88b)。
这里,在集束用辊(88a)(88b)中,将两条长条连续材料(R)集中成一条变成绳状集束材料(R’)。然后,绳状集束材料(R’)从脱离集束用辊(88a)(88b)的瞬间起,借助压缩部(22)的旋转而被扭转,变成被卷绕成纸捻状的状态,在集束用辊(88a)(88b)与压缩用辊(50a)(56b)之间,开始纸捻状绳材料(R”)的形成。
另外,纸捻状绳材料(R”)的扭转程度,由压缩部(22)的转速、以及集束用辊(88a)(88b)与压缩用辊(50a)(50b)之间的绳状集束材料(R’)的松弛程度决定。并且,压缩部(22)的转速由马达(72)的旋转速度决定,绳状集束材料(R’)的松弛程度由集束用辊(88a)(88b)的旋转速度与压缩用辊(50a)(50b)的旋转速度的速度差决定。
以规定的扭转程度扭转、且被送往压缩部(22)的纸捻状绳材料(R”),通过穿过压缩用辊(50a)(50b)而被点压缩。
这里,由于在压缩用辊(50a)(50b)的外周面形成有凹部,所以,当纸捻状绳材料(R”)被压缩用辊(50a)(50b)点压缩时,在绳(S)的表面,对应于压缩用辊(50a)(50b)的外周面的凹凸形状,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压痕(Y),由该压痕(Y)将构成纸捻状绳材料(R”)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层根据其材质相互压接或者熔接。另外,如上所述,在构成压缩用辊(50a)(50b)的圆盘状构件(58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凹部,并且,由于在各个圆盘状构件(58a)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间隙,所以,在绳(S)的表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的压痕(Y)的组给出犹如脊骨状的图样。
然后,穿过压缩用辊(50a)(50b)而形成的绳(S)被拉出用辊(52a)(52b)送出到下方。被回收到绳回收部(18)内。
另外,当纸捻状绳材料(R”)被压缩用辊(50a)(50b)压缩时,通过压缩用辊(50a)(50b)之后的绳(S)的长度变得比纸捻状绳材料(R”)长一些。从而,如果将拉出用辊(52b)的旋转速度设定得比压缩用辊(50b)的旋转速度快一些的话,则绳(S)在压缩用辊(50a)(50b)与拉出用辊(52a)(52b)之间不会松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压缩用辊(50b)与拉出用辊(52b)的角速度相同,所以,通过将拉出用辊(52b)的外径设定得比压缩用辊(50b)的外径大一些,以便与之相对应。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一个或多个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或一条)的绳状集束材料(R’)扭转,可以将存在于绳状集束材料(R’)内部的空气可靠地挤出到外部。另外,由于纸捻状绳材料(R”)构成粗的集中的一条带状材料,所以,通过点压缩该纸捻状绳材料(R”),可以获得压缩比非常高的极其坚固的绳(S)。
另外,由于在绳(S)的外周面上通过利用压缩用辊(50a)(50b)进行点压缩而形成压痕(Y),所以,构成绳(S)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层彼此被相互压接。从而,绳(S)不会膨松或松开。另外,由于形成在绳(S)的表面上的压痕(Y)起着防止滑动的作用,所以,在将绳(S)打结时,结头不会松开。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旦将长条连续材料(R)卷绕到筒状轴(X)上,形成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通过将该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设定到绳的制造装置(10)上,向制造装置(10A)供应长条连续材料(R),但是,例如,也可以如图1的虚线所示,将从图中未示出的成形机依次送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直接供应给该制造装置(10A)。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集束用辊(88a)(88b)、压缩用辊(50a)(50b)以及拉出用辊(52a)(52b)的旋转速度,与图中未示出的成形机中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供应速度相一致地适当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集束部(16)配备有一对集束用辊(88a)(88b)、配置在集束用辊(88a)(88b)上方的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但是,例如,也可以将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配置在设置于压缩部(22)上方的图中未示出的辊的侧方的部件作为集束部(1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到侧方的长条连续材料(R)被前述辊改变了前进路径,送出到下方的压缩部(22),所以,长条连续材料(R)和前述辊的接触面积变得非常大,在该接触部分中可以实现前述集束功能和作为扭转的基点的功能两种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从拉出用辊(52a)(52b)送出到下方的绳(S)回收到容纳箱(96)内,但是,也可以一边利用卷取辊等卷取机构(图中省略)直接卷取从压缩用辊(50a)(50b)送出的绳(S)一边进行回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压缩用辊(50a)(50b)的绳(S)被卷取机构直接卷取,所以,压缩的绳(S)不会附着到压缩用辊(50a)(50b)上。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拉出用辊(52a)(52b)的使用(但是,为了防止绳(S)的扭转还原,优选地使该卷取机构与压缩部(22)同步地旋转)。
进而,作为长条连续材料(R)的材质,并不局限于合成树脂,也可以是纸(日本纸或西洋纸等),或者布(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编织的布)等。由这些材质构成的长条连续材料(R),在过去只是废弃处理的手段,作为绳(S)进行再生,是其新发现的利用价值。
另外,如果将利用绳的制造装置(10A)制造的绳(S)以规定的间隔切断,则可以形成团粒(P)。下面,对于团粒的制造装置(100)进行说明。
这里,如从图10看出的那样,团粒(P)是在将长条连续材料(R)以贴紧的状态卷绕成螺旋状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叠层体的外周面上形成凹状压痕(Y)的制品。
如图8所示,团粒制造装置(100)备有装置主体(12)、旋转部(14)、集束部(16)、切割部(102)以及团粒回收部(104)。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团粒制造装置(100),代替绳的制造装置(10A)中的绳回收部(18),设置切割部(102)及团粒回收部(104)。从而,下面,只说明其不同的部分,对于一致部分的结构,援引前述的记载。
切割部(102)由框架(106)和切割部(108)构成。框架(106)是构成切割部(102)的骨架的部分,包括用细长的棒状构件(例如,L型钢)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支柱(106a)、设置在支柱(106a)的上端部的上部板(106b)。在上部板(106b)的中央部,形成与绳(S)被送出的位置相一致的孔(图中未示出),在上部板(106b)的上表面,在前述孔的周围,形成将绳(S)引导到切割部(108)的筒状的导向构件(106c)。
如从图9看出的那样,切割部(108)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固定到支柱(106a)上的马达(110)、安装到马达(110)的旋转轴上的切割器(112)、将用切割器(112)切断的团粒(P)引导到团粒回收部(104)的导向件(114)。
切割器(112)是由金属等刚性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盘状构件,如图9所示,在其外周面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刀刃(112a)。另外,刀刃(112a)的数目及刀刃(112a)彼此之间的间隔,与作为目标的团粒(P)的大小相一致,考虑到绳(S)的送出速度、切割器(112)的旋转速度等适当地设定。
在马达(110)的侧方安装导向件(114)。导向件(114)是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在其上端部形成切口。并且,以切割器(112)的刀刃(112a)可以通过该切口部分的方式,适当地设定其位置或大小等。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导向件(114)的上端部设置绳固定构件(115)。绳固定构件(115)是由金属等刚性材料构成的板状构件,在其端部形成绳(S)能够通过的大小的细长的切口(115a)(切口(115a)向切割器(112)的旋转方向延伸。)。
团粒回收部(104)是回收从导向件(114)引导的团粒(P)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于切割部(102)下方的框架(116)内设置回收箱(118)。
其次,对于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团粒制造装置(100)制造团粒(P)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团粒的制造装置(100)中,除集束部(16)的马达(92)以及旋转部(14)的马达(72)之外,切割部(108)的马达(110)被驱动。藉此,切割器(112)以规定的转速旋转。
当从拉出用辊(52a)(52b)送出的绳(S)通过导向构件(106c)被导出到切割器(112)附近时,借助切割器(112)的旋转,绳(S)被连续地切割成规定的长度,藉此形成团粒(P)(在导向件(114)的上端部设置绳固定构件(115)的情况下,绳(S)被切割器(112)的刀刃(112a)和绳固定构件(115)的切口(115a)夹持,其位置被固定,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切断绳(S))。另外,通过适当地调整切割器(112)的旋转速度、绳(S)的进给速度,可以自由地调整团粒(P)的轴向方向的长度。
另外,被切断的团粒(P)通过导向件(114),被回收到回收箱(118)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扭转将一个或多个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一根的绳状集束材料(R’),可以把存在于绳状集束材料(R’)内部的空气挤出到外部。另外,由于藉此获得的纸捻状绳材料(R”)构成粗的集中的一条带状,所以,当压缩该纸捻状绳材料(R”)时,压缩比非常高,可以获得表观比重大的团粒(P)。另外,如果令绳状集束材料(R’)的扭转次数一定的话,则纸捻状绳材料(R”)的粗细在一定程度上是均匀的,所以,团粒(P)的表观比重的值变成均匀的。
另外,在团粒(P)的外周面上,通过利用压缩用辊(50a)(50b)压缩,形成压痕(Y),该压痕(Y)可以将构成团粒(P)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层彼此相互压接,因此,团粒(P)不会膨松或者松开,可以长时间保持其形状。
另外,由于所获得的团粒(P)被该压痕(Y)部分压缩,变成密集状态,所以,其基体材料的强度非常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必为了形成团粒(P)而需要过去的加热工艺,所以,不会伴随着加热造成团粒(P)的品质恶化。
进而,在长条连续材料(R)是废弃处理品的情况下,在过去,膨大的长条连续材料(R)的废弃是极为困难的,但是,通过其变成绳或者团粒,可以缩小废弃处理品整个的体积,有助于废弃处理时的减容、省力。
另外,这可以说对于绳的制造装置(10)及团粒的制造装置(100)是共同的,也可以代替使压缩部(22)相对于集束部(16)旋转,将压缩部(22)固定,使集束部(16)相对于压缩部(22)旋转(后面描述),另外,也可以使集束部(16)和压缩部(22)向相互向不同的方向同时旋转(即,可以使集束部(16)和压缩部(22)相对旋转)。
实施例2
第二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B),其结构为,将压缩部固定,使集束部相对于压缩部旋转。
如图12所示,绳的制造装置(10B)配备有装置主体(12’)、旋转部(14’)、集束部(16’)以及绳回收部(18)。
装置主体(12’)由框架(130)和压缩部(22’)构成。
框架(130)具有六个支柱(130a)、设置在支柱(130a)的上端部的上部板(130b),在上部板(130b)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构件(134)。
压缩部(22’)包括:安装在框架(130)的中段部分上的固定板(132)、竖立设置在固定板(132)的上表面上的辊安装板(34)。另外,如前面所述,在辊安装板(34)上设置有压缩用辊(50a)(50b)、拉出用辊(52a)(52b)、马达(56)等(参照图3)。
旋转部(14’)包括固定在框架(130)的上端部侧方的框架(140)、安装到框架(140)上的马达(72)。
集束部(16’)的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集束部(16)大致相同,但是,其不同点在于,在底座(78)的下表面设置有轴体(136),另外,在支柱(80a)(80b)的上端部设置有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42)。
具有和设于底座(78)中心的孔(78a)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筒状轴体(136),与孔(78a)的位置相一致地安装在底座(78)的下表面侧,该轴体(136)的下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承构件(134)上。另外,在轴体(136)的中段部分成一整体地设置有从动带轮(138),在从动带轮(138)和主动带轮(74)之间架设皮带(76)。
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42)用于保持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包括:安装在支柱(80a)(80b)上端部的底座(144)、竖立设置在底座(144)上表面的多组(在本实施例中为2组,但也可以是3组或3组以上,也可以是1组)安装构件(146)。
另外,在压缩部(22’)的下方配置绳回收部(18)。
在利用本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B)制造绳(S)时,从保持在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42)上的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体(R)的前端。然后,将该长条连续材料(R)设置于规定的进给路径上,将其前端部夹入拉出用辊(52a)(52b)之间,然后,和第一个实施例一样,使所有马达(92)(72)(56)动作。
这里,当旋转部(14’)的马达(72)动作时,马达(72)的旋转力经由主动带轮(74)、皮带(76)、从动带轮(138)及轴体(136)传递给集束部(16’),集束部(16’)相对于装置主体(12’)(更详细地说,相对于压缩部(22’))旋转。
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两条长条连续材料(R),被集束用辊(88a)(88b)集中成一条,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然后,该绳状集束材料(R’)从离开集束用辊(88a)(88b)的瞬间起,借助集束部(16’)的旋转被扭转,变成卷绕成纸捻状的状态,在集束用辊(88a)(88b)与压缩用辊(50a)(50b)之间开始纸捻状绳材料(R”)的形成。
然后,该纸捻状绳材料(R”)被压缩用辊(50a)(50b)点压缩,形成绳(S),关于这一点,由于和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一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借助扭转工序和压缩工序形成绳(S),所以,和第一个实施例同样,可以获得压缩比非常高的极其坚固的绳(S)。
实施例3
第三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C)是上述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不设置集束用辊的例子),如图13所示,配备有装置主体(12’)、旋转部(14’)、长条连续卷绕体保持部(143)以及绳回收部(18)。
长条连续卷绕体保持部(143)用于保持长条连续卷绕体(W),包括:底座(145)、竖立地设置在底座(145)上面的多组(在本实施例中为2组,但也可以是3组或3组以上,或者也可以是1组)安装构件(147)。在底座(145)的下表面侧安装圆筒状的轴体(149),该轴体(149)的下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框架(130)的轴承构件(134)上。另外,在轴体(149)的中段部分,成一整体地设置从动带轮(141),在从动带轮(141)与主动带轮(74)之间架设皮带(76)。
在利用本实施例的绳制造装置(10C)制造绳(S)时,从保持在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43)上的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然后,将该长条连续材料(R)设置于规定的进给路径上,在将其前端部夹入到拉出用辊(52a)(52b)之间之后,使马达(72)(56)动作。
这里,当旋转部(14’)的马达(72)动作时,马达(72)的旋转力经由主动带轮(74)、皮带(76)、从动带轮(141)及轴体(149)传递给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43),保持在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保持(143)上的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相对于装置主体(12’)(后面详细描述,压缩部(22’))旋转。
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两条长条连续材料(R)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由压缩用辊(50a)(50b)集中成一条,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同时,通过绳状集束材料(R’)的旋转而扭转,变成卷绕成纸捻状的状态,在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与压缩用辊(50a)(50b)之间开始纸捻状绳材料(R”)的形成。
然后,该纸捻状绳材料(R”)被压缩用辊(50a)(50b)点压缩,形成绳(S),关于这一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扭转工序和压缩工序形成绳(S),所以,与上述实施例一样,可以获得压缩比非常高的极其坚固的绳(S)。
实施例4
第四个实施例的绳制造装置(10D)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将集束部、压缩部固定的状态下扭转长条连续材料(R)。
如图14所示,绳制造装置(10D)备有装置主体(12”)、集束部(16)及绳回收部(18)。
装置主体(12”)由框架(150)、压缩部(22’)和扭转成形部构成。框架(150)备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支柱(150a)、设置在支柱(150a)上端部的上部板(150b)。
扭转形成部(152)具有下部工作台(154)、上部工作台(156)以及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9个)扭转用辊(158)。
下部工作台(154)是安装在框架(150)上的矩形形状的构件,在其中心形成用于将扭转的纸捻状绳材料(R’)插入贯通的孔(154a),在孔(154a)的周围,以等角度间隔固定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轴承构件(160)。
上部工作台(156)是形成与下部工作台(154)大致相等的大小的矩形形状的构件,在其中心形成有孔(156a),在孔(156a)的周围,与前述轴承构件(160)的位置相一致地固定有三个轴承构件(162)。
然后,在下部工作台(154)的各个轴承构件(160)上,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着轴体(164a)~(164c),该轴体(164a)~(164c)的上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上部工作台(156)的轴承构件(162)上。
在各个轴体(164a)~(164c)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扭转用辊(158)。各个扭转用辊(158)是圆盘状构件,在其外周面上,在其全周粘贴与长条连续材料(R)的摩擦系数高的构件(例如,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构件)。
另外,在将扭转形成部(152)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情况下,如从图15中看出的那样,扭转用辊(158)以其外周面与绳状集束材料(R’)接触的方式、在绳状集束材料(R’)的周围隔开规定的间隔排列成螺旋状。
如图16所示,在各个轴体(164a)~(164c)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齿轮(166a)~(166c)。这里,齿轮(166a)和齿轮(166b)分别啮合到中间齿轮(168a)上,安装到马达(169)的旋转轴上的齿轮(169a)啮合到该中间齿轮(168a)上。另一方面,齿轮(166b)和齿轮(166c)分别啮合到中间齿轮(168b)上。
在扭转形成部(152),当驱动马达(169)时,马达(169)的旋转力经由中间齿轮(168a)和(168b)传递给齿轮(166a)~(166c),安装在各个轴体(164a)~(164c)上的全部扭转用辊(158)向相同方向旋转。
在构成装置主体(12”)的框架(150)的上部配置集束部(16),在压缩部(22’)的下方配置绳回收部(18)。
在利用本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D)制造绳(S)时,与前述实施例同样,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将长条连续材料(R)设置于规定的进给路径。然后,将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部夹入到拉出用辊(52a)(52b)之间之后,使马达(92)(56)(169)动作。
这里,当马达(169)动作时,如上所述,马达(169)的旋转力经由中间齿轮(168a)及(168b)传递给齿轮(166a)~(166c),安装在各个轴体(164a)~(164c)上的全部扭转用辊(158)向相同方向旋转。
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在集束部(16)中被集束成一条、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当该绳状集束材料(R’)通过扭转形成部(152)时,被向相同方向旋转的九个扭转用辊(158)扭转成绳状集束材料(R’),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
另外,纸捻状绳材料(R”)的扭转程度由扭转用辊(158)的设置数、其旋转速度适当决定。
被以规定的扭转程度扭转且被送往压缩部(22’)的纸捻状绳材料(R”),通过穿过压缩用辊(50a)(50b)而被点压缩,形成绳(S),关于这一点,和前面所述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借助由扭转形成部(152)进行的扭转工序和由压缩部(22’)进行的压缩工序形成绳(S),所以,和上述实施例同样,可以获得压缩比非常高的极其坚固的绳(S)。
实施例5
图17所示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E),与利用长条连续材料(R)作为原料的前述实施例的绳制造装置(10A)~(10D)不同,该第五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E)利用预先扭转的纸捻状绳材料(R”)作为原料,通过将其点压缩,形成绳(S)。另外,为了利用本实施例的绳制造装置(10E)制造绳(S),有必要预先形成作为原料的纸捻状绳材料(R”),所以,下面首先对纸捻状绳材料的制造装置(170)进行说明,然后说明绳的制造装置(10E)。
如图18所示,纸捻状绳材料的制造装置(170)备有装置主体(172)、旋转部(14)以及集束部(16)。
装置主体(172)备有框架(174)及卷取部(176)。框架(174)备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4个)支柱(174a)、设置在支柱(174a)的上端部的上部板(174b)、设置在支柱(174a)的中段部分的下部板(174c)。并且,在上部板(174b)的中心部分形成用于将绳状集束材料(R’)插入贯通的孔(174d),轴承构件(178)固定到下部板(174c)的中心部分。
卷取部(176)具有工作台(180)、卷取辊(182)以及导向件(184)。
工作台(180)是圆盘状的构件,在其下面侧中心部分安装有轴体(186),该轴体(186)的下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承构件(178)上。另外,在轴体(186)的中段部分成一整体地设置有从动带轮(188)。
在工作台(180)的上表面设置有卷取辊(182)及导向件(184)。导向件(184)可以将纸捻状绳材料(R”)多列、多段地卷取到卷取辊(182)上,由竖立设置在工作台(180)的上表面上的支柱(180a)、设置在支柱(180a)的上端部且相对于卷取辊(182)的卷取轴在平行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导向件(184b)构成。另外,在将纸捻状绳材料(R”)呈一列多段地卷取到卷取辊(182)上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导向件(184)的设置。
在装置主体(172)的侧方设置有旋转部(14),在装置主体(172)的上部设置有集束部(16)。另外,在旋转部(14)的主动带轮(74)与前述从动带轮(188)之间架设皮带(76)。
在利用纸捻状绳材料的制造装置(170)制造纸捻状绳材料(R”)时,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然后,将该长条连续材料(R)设置于规定的路径上,将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卡止到卷取辊(182)上,使卷取辊(182)旋转,同时,使旋转部(14)的马达(72)及集束部(16)的马达(92)旋转。
当旋转部(14)的马达(72)旋转时,马达(72)的旋转力经由主动带轮(74)、皮带(76)、从动带轮(188)以及轴体(186)传递给卷取部(176),卷取部(176)相对于集束部(16)旋转。
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或者,如图双点划线所示,由图中未示出的成形机直接导出的)两条长条连续材料(R)被集束用辊(88a)(88b)集中成一条,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从离开集束用辊(88a)(88b)的瞬间起,借助卷取部(176)的旋转而扭转,形成纸捻状绳材料(R”)。然后,通过将该纸捻状绳材料(R”)卷取到卷取辊(182)的筒形轴(X)上,形成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W’),将该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W’)设置于后面描述的绳制造装置(10E)上。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绳制造装置(10E)进行说明。绳制造装置(10E),如图17所示,备有装置主体(12)、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90)以及绳回收部(18)。
装置主体(12)由框架(192)、设置在框架(192)的中段部分的压缩部(22’)构成。
在装置主体(12)的上部,设置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90)。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190)具有板(194)、竖立设置在板(194)的上表面上的一对支承板(196)。在板(194)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将纸捻状绳材料(R”)插入贯通的孔(194a),在一对支承板(196)上形成支承孔(196a)。另外,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W’)的筒形轴(X)可旋转地安装在该支承孔(196a)中。
在利用本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E)制造绳(S)时,从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W’)拉出纸捻状绳材料(R”)的前端。然后,将该纸捻状绳材料(R”)设置于规定的进给路径,将其前端夹入到拉出用辊(52a)(52b)之间。
接着,当使压缩部(22’)的马达(56)驱动时,纸捻状绳材料(R”)被送往压缩用辊(50a)(50b),通过与前面所述同样地借助压缩用辊(50a)(50b)点压缩纸捻状绳材料(R”),形成绳(S)。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通过将预先扭转成纸捻状的纸捻状绳材料(R”)压缩来形成绳(S),所以,与前述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相比,可以将整个装置极大地简化。
另外,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A)同样,在第二~第五个实施例的绳的制造装置(10B)~(10E)中,如果代替绳回收部(18)而设置切割部(102)以及团粒回收部(104)的话,则可以形成团粒制造装置。
实施例6
最后,对于图19~20所示的团粒制造装置(200)进行说明。如从图19看出的那样,团粒的制造装置(200)备有支承板(202)、旋转部(204)以及装置主体(206)。
支承板(202)是支承旋转部(204)和装置主体(206)等用的板状构件,如图20所示,在其中央部分上下并列地固定有两个轴承构件(210a)以及(210b)。
旋转部(204)用于使后面描述的装置主体(206)的旋转框架(218)旋转,具有固定到支承板(202)的侧方的框架(212)和安装到框架(212)上的马达(214)。
马达(214)的旋转轴(214a)被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承构件(210b)上,在其前端安装有主动带轮(216)。
装置主体(206)由旋转框架(218)、压缩部(220)及切割部(222)构成。旋转框架(218)包括:上游侧板(218a)、下游侧板(218b)、以及连接前述上游侧板(218a)及下游侧板(218b)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连接构件(218c)(不言而喻,连接构件(218c)也可以是2条,也可以是3条或者5条或5条以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游侧板(218a)、下游侧板(218b)以及连接构件(218c)分别作为独立的构件构成,但是,例如,上游侧板(218a)和连接构件(218c)也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或者,也可以全部构件形成一个整体。)。另外,在旋转框架(218)的底部安装有将长条连续材料(R)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R’)的两个绳状集束材料用导向件(219)。
上游侧板(218a)是配置在长条连续材料(R)的供应侧(上游侧)(图20的左侧)的圆盘状构件,在其中心固定有轴承构件(224)。
下游侧板(218b)形成与上游侧板(218a)大致相等的大小,是配置在上游侧板(218a)的下游侧的圆盘状构件。
在下游侧板(218b)的中心形成孔(226),在下游侧板(218b)的半径方向形成将孔(226)和外周面连通的连通孔(227)。
另外,筒状的轴体(228)被插入贯通并固定到孔(226)内,该轴体(228)的下游侧前端部分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到支承板(202)上的轴承构件(210a)上。
另外,在轴体(228)的下游侧端部安装有集电环(230),安装在设于支承板(202)侧方的操作盘(203)上的供电刷(230a)与前述集电环(230)滑动接触。
另外,在轴体(228)中的支承板(202)与下游侧板(218b)之间的部分上,成一整体地设置从动带轮(232),在从动带轮(232)与主动带轮(216)之间架设皮带(234)。
压缩部(220)具有下游侧工作台(236)、上游侧工作台(238)以及辊安装板(34’)。下游侧工作台(236)是圆盘状构件,在其中心固定有轴承构件(240)。另外,前述轴体(228)的上游侧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该轴承构件(240)上。
在下游侧工作台(236)的盘面(上游侧)设置辊安装板(34’)以及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支柱(242),在该支柱(242)的上游侧端部安装上游侧工作台(238)。
上游侧工作台(238)是形成和下游侧工作台(236)大致相等的大小的圆盘状构件,在其中心形成孔(238a)。在上游侧工作台(238)的盘面(上游侧)设置后面所述的切割部(222),安装在切割部(222)的上游侧的轴体(246)的前端部分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轴承构件(224)上。另外,轴体(228)(246)同轴地安装。
在轴体(246)的中段部分上安装集电环(248),设置在旋转框架(218)(上游侧板(218a))上的供电刷(248a)与前述集电环滑动接触。
辊安装板(34’)除压缩用辊(50a)(50b)与拉出用辊(52a)(52b)的配置位置相反之外,其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辊安装板(34)相同,所以,对于其说明,援引前述记载。
切割部(222)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框架(223)、固定在上游侧工作台(238)上的马达(110)、安装到马达(110)的旋转轴上的切割器(112)、安装到框架(223)上的绳固定构件(115)。
其次,对于利用本实施例的团粒的制造装置(200)制造团粒(P)的方法进行说明。在利用团粒制造装置(200)制造团粒(P)时,首先,从设置在团粒的制造装置(200)的上游侧的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长条连续材料(R)的前端。然后,置于规定的进给路径,即,置于设置在旋转框架(218)的上游侧的一对集束用辊(260a)(260b)、绳状集束材料用导向件(219)、下游侧板(218b)的连通孔(227)以及轴体(228)上,将其前端夹入到拉出用辊(52a)(52b)之间。这里,重要的是,长条连续材料(R)的进给方向,在通过旋转框架(218)的途中反转。
接着,驱动旋转部(204)的马达(214)。这里,当马达(214)旋转时,马达(214)的旋转力经由主动带轮(216)、皮带(234)、从动带轮(232)以及轴体(228)传递给旋转框架(218),旋转框架(218)相对于支承板(202)旋转。另外,这时,轴体(228)及(246)分别由轴承构件(240)及(224)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以,旋转框架(218)内的压缩部(220)、切割部(222)以及集电环(248)不旋转,保持在静止状态。
这里,当向供电刷(230a)供应电力时,经由集电环(230)、从集电环(230)导出的导线(231)、设置在旋转框架(218)上的供电刷(248a)、集电环(248)以及从集电环(248)导出的导线(249),向马达(110)(56)供电。这样,当全部马达(214)(110)(56)驱动时,旋转框架(218)相对于支承板(202)旋转,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被送往压缩用辊(50a)(50b),同时,切割部(222)的切割器(112)开始旋转。
当从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W)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R)通过集束用辊(260a)(260b)被送往旋转框架(218)时,长条连续材料(R)被集束成窄幅,变成绳状集束材料(R’)。然后,绳状集束材料(R’)通过旋转框架(218)的旋转被扭转,变成被卷绕成纸捻状的状态,纸捻状绳材料(R”)的形成开始。
这里,重要的是,当旋转框架(218)旋转一次时,绳状集束材料(R’)被扭转两次。即,绳状集束材料(R’)当被在旋转框架(218)上从上游侧送往下游侧时扭转一次,当进给方向反转、绳状集束材料(R’)从下游侧送往上游侧时,第二次扭转。
另外,纸捻状绳材料(R”)的扭转程度由旋转框架(218)的转速(即,马达(214)的旋转速度)和长条连续材料(R)的供应速度(即,马达(56)的旋转速度)的关系适当地决定。
以规定的扭转程度扭转且被送往压缩部(220)的纸捻状绳材料(R”),通过压缩用辊(50a)(50b)被点压缩,形成绳(S),关于这一点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对于其说明所以援引前述实施例的记载。
当从拉出用辊(52a)(52b)送出的绳(S)被导出到切割部(222)时,绳(S)通过切割器(112)的旋转被连续地切割成规定的长度,藉此,形成团粒(P)。另外,团粒(P)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切割器(112)的旋转速度或绳(S)的进给速度而自由地加以调整。
另外,被切割的团粒(P)借助切割器(112)的离心力向切割器(112)的圆周方向弹出,之后,借助其自身的重量下落到地面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制造装置(200)被罩(262)覆盖,被弹出的团粒(P)碰到罩(262)下落,集聚到装置主体(206)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长条连续材料(R)在旋转框架(218)上沿着其旋转轴从上游侧移动到下游侧,然后,使之反转,所以,当旋转框架(218)旋转一次时,长条连续材料(R)(绳状集束材料(R’))被扭转两次。即,能够以更少的次数给予更多的扭转次数,所以,能够形成更高密度的团粒(P)。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装置主体(206)的旋转轴(即,轴体(228)(246))沿着横向方向(图20中的左右方向)设置,但也可以将该旋转轴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也可以沿着斜的方向设置。
另外,切割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以将构成切割部(264)的切割器(266)的旋转轴沿着与绳(S)的供应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切割部(264)设置在辊安装板(34’)上。
如从图21中看出的那样,切割部(264)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在辊安装板(34’)上、固定在压缩部(220)出口侧的马达(图中省略);安装在该马达的旋转轴上的切割器(266);设置在切割器(266)与压缩部(220)之间的导向件(268)。
切割器(266)是由金属等刚性材料构成的大致圆盘状的构件,在其外周面上刻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8个)螺旋状的槽(266a),在各个槽(266a)(266a)之间的隆起部分处分别安装刀刃(266b)。
导向件(268)是块状构件,在与切割器(266)对向侧的面上,沿着切割器(266)的外周面形成弯曲面(268a)。另外,在导向件(268)的中心形成绳插入贯通孔(268b),将弯曲面(268a)与弯曲面(268a)的相反侧的面连通。
在本变形例中,从压缩部(220)送出的绳(S)通过形成在导向件(268)的中心的绳插入贯通孔(268b),被送往导向件(268)与切割器(266)之间的间隙。并且,从绳(S)的弯曲面(268a)突出的部分被切割器(266)切断,形成团粒(P)。
另外,不言而喻,在本变形例中说明的切割部(264)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一~第五个实施例的团粒的制造装置。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是一种以在树脂制品的成形现场发生的大量的次品或切割屑等作为原料,绳、团粒、作为绳、团粒再利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藉此,可以不浪费资源。

Claims (13)

1.一种绳,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或多个带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窄幅,同时,扭转成纸捻状,并且,在其表面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压痕。
2.一种绳,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线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一条,同时,扭转成纸捻状,并且,在其表面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压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其特征在于,前述带状长条连续材料或前述线状长条连续材料是废弃处理品。
4.一种团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团粒通过将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绳以规定的长度切割成团粒状而形成。
5.一种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一个或多个带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窄幅,同时,将其扭转,形成纸捻状绳材料,
利用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的一对压缩用辊压缩前述纸捻状绳材料。
6.一种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多个线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一条,同时,将其扭转,形成纸捻状绳材料,
利用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的一对压缩用辊压缩前述纸捻状绳材料。
7.一种团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利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绳以规定的长度切割成团粒状。
8.一种绳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一个或多个带状长条连续材料和/或多个线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的集束部,
(b)压缩部,所述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对纸捻状绳材料进行点压缩以形成绳的一对压缩用辊,
(c)通过使前述集束部或者前述压缩部相对旋转、扭转前述绳状集束材料以形成纸捻状绳材料的旋转部。
9.一种绳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带状长条连续材料和/或线状长条连续材料卷绕到筒形轴上的一个或多个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
(b)压缩部,所述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对纸捻状绳材料进行点压缩以形成绳的一对压缩用辊,
(c)通过使前述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或者前述压缩部相对旋转、将从前述长条连续材料卷绕体拉出的长条连续材料扭转以形成纸捻状绳材料的旋转部。
10.一种绳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一个或多个带状长条连续材料和/或多个线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的集束部,
(b)扭转形成部,所述扭转形成部具有以外周面与前述绳状集束材料接触的方式在前述绳状集束材料的周围隔开规定的间隔排列成螺旋状的多个扭转用辊,通过前述各个扭转用辊向相同方向旋转来扭转前述绳状集束材料以形成纸捻状绳材料,
(c)压缩部,该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点压缩前述纸捻状绳材料以形成绳的一对压缩用辊。
11.一种绳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该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保持部保持将纸捻状绳材料卷绕到筒形轴上的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
(b)压缩部,该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凹凸、对从前述纸捻状绳材料卷绕体上拉出的前述纸捻状绳材料进行点压缩以形成绳的一对压缩用辊。
12.一种团粒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何一项所述的绳的制造装置,
(b)设置在构成前述各个绳制造装置的压缩部的出口侧、以规定的间隔将点压缩形成的绳切割成团粒状的切割部。
13.一种团粒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旋转框架,该旋转框架使一个或多个带状长条连续材料和/或多个线状长条连续材料集束成窄幅,形成绳状集束材料,同时,在中途使其运送方向反转后导向到压缩部,
(b)旋转部,该旋转部通过使旋转框架以其旋转轴与前述绳状集束材料的运送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进行旋转,扭转前述绳状集束材料,形成纸捻状绳材料,
(c)压缩部,该压缩部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凸、点压缩前述纸捻状绳材料以形成绳的一对压缩用辊,
(d)切割部,该切割部设置在前述压缩部的出口侧,以规定的间隔将点压缩形成的前述绳切割成团粒状。
CN2005800134062A 2004-06-11 2005-03-03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6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4408 2004-06-11
JP174408/2004 2004-06-11
JP371756/2004 2004-12-22
JP2004371756A JP4403064B2 (ja) 2004-06-11 2004-12-22 ペレットおよび紐・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装置
PCT/JP2005/003619 WO2005121441A1 (ja) 2004-06-11 2005-03-03 紐・ペレットおよび紐・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899A true CN1946899A (zh) 2007-04-11
CN1946899B CN1946899B (zh) 2011-12-14

Family

ID=3550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340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6899B (zh) 2004-06-11 2005-03-03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26373B2 (zh)
EP (1) EP1754819A4 (zh)
JP (1) JP4403064B2 (zh)
KR (1) KR101163977B1 (zh)
CN (1) CN1946899B (zh)
TW (1) TWI277499B (zh)
WO (1) WO20051214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81605A (ja) * 2010-10-07 2012-04-26 Maruyasu:Kk 再生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
JP2016123367A (ja) * 2015-01-05 2016-07-11 協伸化成株式会社 温室用合成樹脂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取り付け方法、温室用合成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温室用合成樹脂シートを用いた温室
CN108789914A (zh) * 2018-08-29 2018-11-13 嘉兴正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多功能生产设备
EP4269476A1 (en) 2020-12-25 2023-11-01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Resin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for molding use, resin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for microporous membranes, and methods respective for producing those products
KR20230152081A (ko) 2021-03-30 2023-11-02 아사히 가세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펠릿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미다공막의 제조 방법
KR102605401B1 (ko) * 2022-08-03 2023-11-23 주식회사 유신에코 생분해성 봉투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관팩 및 그 제조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2350A (en) * 1954-05-26 1958-12-02 British Celanese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ellets from thermoplastic sheet material
GB1087041A (en) * 1963-11-18 1967-10-11 Eastman Kodak Co Forming thermoplastic film into pellets
JPS5331833A (en) * 1976-09-03 1978-03-25 Hitachi Ltd Throwing apparatus
JPS60221068A (ja) * 1984-04-19 1985-11-05 Ikegai Corp 食品用成形装置
US5447793A (en) * 1989-10-20 1995-09-05 Montsinger; Lawrence 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fiber fill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
JPH0631368A (ja) 1992-07-21 1994-02-08 Tokyo Seiko Co Ltd 線状材のインデント加工法及び圧痕付き線条材
JPH0639987U (ja) * 1992-11-09 1994-05-27 株式会社青山 造花形成用帯体
JP3151999B2 (ja) 1993-03-25 2001-04-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版下の校正方法
JPH07324245A (ja) 1994-05-30 1995-12-12 Toray Ind Inc 嵩高ループヤ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87358B1 (en) * 1998-04-09 2001-02-13 Nisshi Food Products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xtruded elongate pasta of substantially even lengths
JP4377540B2 (ja) * 2000-10-11 2009-12-0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線材および同ペレットの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54819A1 (en) 2007-02-21
CN1946899B (zh) 2011-12-14
TW200539999A (en) 2005-12-16
KR101163977B1 (ko) 2012-07-09
EP1754819A4 (en) 2010-06-02
KR20070024568A (ko) 2007-03-02
JP2006021519A (ja) 2006-01-26
JP4403064B2 (ja) 2010-01-20
TWI277499B (en) 2007-04-01
US20080038397A1 (en) 2008-02-14
US7726373B2 (en) 2010-06-01
WO2005121441A1 (ja) 2005-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6899A (zh) 绳、团粒及绳、团粒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1279855C (zh) 烟草加工业中多段过滤嘴生产用过滤嘴段组的组合装置和槽形滚筒
CN1095727C (zh) 装备有便于更换砂带的装置的磨削加工设备
CN1304259C (zh) 用于生产挠性材料片的机器
CN1308136C (zh) 制造轮胎带材的方法和设备
CN1091341C (zh) 电子元件装配方法及装置
CN1156357C (zh) 增强竹纤维的制法
CN1496339A (zh) 割划方法、刀轮、使用该刀轮的割划设备和制造该刀轮的设备
CN1173809C (zh) 无主轴切削方式的旋板机中单层板切削方法以及该旋板机
CN1819962A (zh) 纸张加工装置
CN1084117A (zh) 用植物原料制造生物降解膜的方法
CN1299504C (zh) 数据流发送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分发系统
CN1771190A (zh) 开松机
CN100335232C (zh) 磁性件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335222A (zh) 树脂注塑机和树脂片送料机
CN1214908C (zh) 注射模塑成形系统、颗粒供给单元及注射模塑成形方法
CN1513649A (zh) 用于制造多孔结构镶板的方法和装置
CN1218579A (zh) 锂箔粘贴方法和装置以及锂电极制作方法
CN1717516A (zh) 捻线机、捻线制造方法、板层和充气轮胎
CN1179004A (zh) 树脂模制机
CN1296905A (zh) 用于自立袋的成形、充填和密封设备
CN1277653C (zh) 制品回收装置以及制品回收方法
CN1219681C (zh) 用于自立袋的成形、充填和密封设备
CN1344677A (zh) 附聚和交换锂的x和lsx沸石的制备方法
CN1576203A (zh) 半导体晶片的运输方法和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