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492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492A
CN102385492A CN2011102444319A CN201110244431A CN102385492A CN 102385492 A CN102385492 A CN 102385492A CN 2011102444319 A CN2011102444319 A CN 2011102444319A CN 201110244431 A CN201110244431 A CN 201110244431A CN 102385492 A CN102385492 A CN 102385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job
merging
record
print
incorpo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44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5492B (zh
Inventor
根岸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85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5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4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2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grouping or ganging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02Interacting with the operator
    • G06K15/005Interacting with the operator only lo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1Receiving print data characterized by its formatting, e.g. particular 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2Analysing the received data befor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配设CPU,以在作为合并目标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至少一者是可变数据打印(VDP)作业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用于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的用户界面,并根据经由所述述户界面选择的合并方法来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变数据打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具有以作业或页为单位来合并(merge)光栅图像处理器(RIP)中存储的打印作业的功能。该功能用作将由不同应用程序软件创建的打印作业简单集合成一个作业的手段,或者用作在不返回到应用软件的情况下快速进行简单插入页的处理的手段。
近年来,为了打印符合客户的个体需要的数据,对可变数据打印(VDP)的需求正在增加。在可变数据扪印中,针对一个作业,以记录为单位对登记的客户数据进行打印。记录是一系列VDP处理的单位。在以客户为单位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一个记录包括与一个客户相对应的打印数据。
在可变数据打印中,一个作业能够包括大量记录。例如,一个作业能够包括数千至数万个记录。在可变数据打印中,根据记录改变内容的可变对象与作业相关联,作为记录的通用背景与主对象合并,并被打印。如果VDP中的作业包括多个记录,则以作业为单位对记录进行管理,该作业称为VDP作业。
在VDP作业中多次使用的对象称为可重用对象。可重用对象存储曾经光栅化为图像的中间数据或位图图像,并在第二次之后的使用时间再次使用,因此能够加快处理时的速度。作为示例,用上述主对象作为可重用对象。
随着VDP的广泛使用,在打印作业为VDP作业的情况下,考虑进行特定处理。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215819号公报中记载的传统技术,当引入文档文件时,在可变输出数据的情况下,以记录为单位临时设置分隔(segment),并且生成具有基于记录而设置的分隔的电子文档数据。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215819号公报中记载的传统技术,在引入文档文件时进行处理,并且仅仅设置后续要以记录为单位进行的编辑处理。在可变数据打印之前已经广泛执行的、以作业或者页为单位的打印作业的合并中,没有进行适合于可变数据打印的打印作业的处理。
例如,考虑如下的使用情况,创建针对每个客户个性化的直接邮件作为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将邮件存储至RIP,并添加两页新商店的消息。在传统的打印作业的合并中,打印全部可变数据打印作业,然后仅打印与上述两页相对应的附加打印作业。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期望与上述两页相对应的附加作业、以客户为单位被打印在全部记录的末尾。
假设另一示例,其中,创建针对每个客户个性化的直接邮件作为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并存储在RIP中。然后,从关于一月至十二月每月一页的限时销售的信息中,插入作为相应月份的三月的页。
在这种情况下,以页为单位进行合并,并且在显示这两个打印作业的缩略图的状态下,利用拖放、将关于限时销售的信息的作业的第四页插回到直接邮件的可变数据打印作业的第一记录的第一页。另一方面,利用传统的以页为单位的合并,简单地将页插回到第一记录的第一页,而没有插入到另一记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将四月的页插回到全部记录的第一页。
尽管近年来已经逐渐使用了可变数据打印作业,但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具有如下问题,即传统的以作业或者页为单位的合并处理可能无法按期望成功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当合并打印作业时,允许用户根据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是否是合并目标来选择是进行传统合并还是进行考虑了可变数据打印作业的记录的合并,而提高可变数据打印作业的处理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当作为合并目标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至少一者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用于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的用户界面;以及合并单元,其被构造为根据经由所述用户界面选择的合并方法,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各方面,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例示了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
图2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
图3例示了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
图4例示了记录数据库的示例。
图5例示了作业、记录和页的层结构的示例。
图6例示了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utility)的画面示例。
图7例示了作业合并的对话框的画面示例。
图8例示了作业缩略图的对话框的画面示例。
图9例示了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的处理流。
图10例示了用于选择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方法的对话框的画面示例。
图11例示了用于选择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方法的对话框的画面示例。
图12例示了以页为单位的合并的处理流。
图13例示了用于选择以页为单位的合并方法的对话框的画面示例。
图14例示了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各方面。
[图像形成系统]
首先,将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的示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打印服务器20、文件服务器30以及客户端个人计算机(PC)40。图像形成装置10、打印服务器20、文件服务器30和客户端PC 40经由诸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网络50可通信地互相连接。
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诸如扫描、打印和复印的各种功能。打印服务器20管理输入的打印作业和经由网络50连接至打印服务器20的图像形成装置10。打印服务器20能够监视连接至打印服务器20的图像形成装置10和全部扪印作业的状况,并控制打印作业的暂停、设置改变和打印重启,或者作业的复制、移动和删除。
文件服务器30存储要用于可变数据打印的可变数据的数据库,例如包括目的地、地址和名称的客户数据的客户数据库。客户端PC 40具有编辑应用文件或者指示打印的功能。客户端PC 40也具有支持监视和控制打印服务器20中管理的图像形成装置10和打印作业的功能。用户能够使用客户端PC 40确认作业的状态。
[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构造]
图2示意性示出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硬件构造。
扫描器单元包括文档片材给送单元9250。文档片材给送单元9250依次将文档从最上面逐一给送至稿台玻璃9211。每次当文档的读取操作完成时,文档片材给送单元9250均将文档从稿台玻璃9211排出至片材排出托盘上。当文档给送至稿台玻璃9211上时,读取器单元2070点亮灯9212,并且移动单元9213开始移动。
通过移动单元9213的移动,来对稿台玻璃9211上的文档进行读取和扫描。在读取和扫描期间,经由镜9214、9215、9216以及透镜9217将来自文档的反射光导向至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device image sensor,以下称CCD)9218,并将文档上的图像形成到CCD9218的图像捕获面上。CCD 9218将图像捕获面上形成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在预定处理之后,将电信号输入至控制设备。
打印机单元包括激光驱动器9321。激光驱动器9321基于从控制设备9110输入的图像数据驱动激光束发射单元9322。从而,激光束发射单元9322发射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感光鼓9323被扫描并被激光束照射。利用激光束在感光鼓9323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器9324提供的调色剂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
与激光束的照射时刻同步地,从盒9311和9312经由传输路径在感光鼓9323和转印单元9325之间给送记录片材。感光鼓9323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从转印单元9325给送的记录片材上。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被经由传输带发送到定影辊对(加热辊和加压辊)9326。定影辊对9326对记录片材进行热压,并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片材上。片材排出辊对9327将通过定影辊对9326的记录片材排出到片材排出单元9330。
在设置双面记录模式的情况下,记录片材被传输至片材排出辊对9327。然后,片材排出辊对9327的旋转方向被逆转,并且挡板(flapper)9328将记录片材导向至片材再给送传输路径9339。在上述时刻,导向至片材再给送传输路径9339的记录片材在感光鼓9323和转印单元9325之间再给送,并且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片材的背面。
片材排出单元9330包括能够进行诸如分类、打孔或者装订的后处理的片材处理设备。缓冲器9331在将记录片材排出到片材排出单元9332和9333之前,临时存储记录片材。片材排出单元9332和9333能够上下移动。存储在缓冲器9331中的记录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单元9332和9333的任意一个中。
[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
图3例示了图像形成系统的构造的框图。
中央处理单元(CPU)301系统地控制为图像形成装置10提供的各种单元的处理和操作。操作单元307用于用户输入各种数据,并且操作单元307包括各种键。操作单元307还在CPU 301的控制下,在画面上显示能够由用户操作的用户界面(对话框)。只读存储器(ROM)302预先存储各种程序,诸如起动序列或者字体信息的程序和上述程序。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3能够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存储经由网络接口(I/F)单元306发送的图像数据、各种程序和设置信息。硬盘驱动器(HDD)305是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等的大容量存储设备,并能够存储诸如作业的打印数据的多个数据作为处理目标。网络I/F单元306连接至网络50,并从/向传真、网络连接设备或者外部专用设备接收/发送图像数据。扫描器单元308读取文档片材给送单元9250上的文档,并生成图像数据。打印机单元309打印从扫描器单元308或者网络I/F单元306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控制模块320和功能模块321至326是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从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HDD 305中被读取,被存储在RAM 303中,并由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CPU 301操作。控制模块32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功能模块320至326,还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整体操作。
操作控制模块321接收经由操作单元307上的各种键的输入。操作控制模块321向控制模块320通知各种键的输入内容。控制模块320根据从操作控制模块321通知的内容,针对功能模块321至326进行诸如作业的重新打印或取消的处理。
显示控制模块322进行各种显示,并控制操作单元307上的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或者发光设备(LED)等的显示设备。
VDP作业接收模块323接收经由网络I/F单元306从客户端PC 40输入的VDP作业,并将所接收到的VDP作业存储到HDD 305。在结束处理之后,VDP作业接收模块323向控制模块320通知处理的结束。响应于该通知,控制模块320指示VDP作业解析模块324解析VDP作业。
VDP作业解析模块324响应于控制模块320的指令,参照并依次解析从VDP作业接收模块323接收到的VDP作业和存储在文件服务器30中的记录数据库310。在这种情况下,VDP作业解析模块324参照记录所参照的主对象和VDP(可变数据打印)主对象311,并将这些对象相互关联。
VDP作业解析模块324将解析后的记录存储在解析后数据存储区域327中。解析后数据存储区域327将从VDP作业解析模块324接收到的记录存储到HDD 305中。在结束上述处理之后,VDP作业解析模块324向控制模块320通知处理的结束。控制单元320响应于该通知,指示RIP模块325对解析后数据进行光栅图像处理器(RIP)处理。
RIP模块325响应于控制模块320的指令,从解析后数据存储区域327读取解析后数据,并进行RIP处理。RIP模块325还将RIP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RIP后数据存储区域328中。在结束该处理之后,RIP模块325向控制模块320通知处理结束。控制模块320响应于该通知,指示打印控制模块326进行RIP处理后的数据的打印处理。
打印控制模块326响应于控制模块320的指令,接收从RIP后数据存储区域328读取的RIP处理后的数据,并进行打印处理。打印控制模块326基于打印信息给送必要的介质,控制图2中的各种硬件,并利用指定的整理设置或者指定的输出方法执行打印处理。在处理结束之后,打印控制模块326向控制模块320通知处理的结束。
[记录数据库]
图4例示了作为示例的、从存储在文件服务器30中的记录数据库310中读取的电子表数据的部分。
数据字段401至407将数据存储在记录数据或者数据库中。数据字段401至407分别存储客户编号、名称、地址、年龄、主对象的链接目的地、VDP对象1的链接目的地和VDP对象2的链接目的地。
[作业、记录和页]
图5通过层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业、记录、页之间的关系。VDP作业501包括多个记录502。文件服务器30将记录信息存储作为记录502的基础。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登记到记录数据库的客户的数量是作为打印目标的记录502的数量。记录502的各个包括至少一页503。包括在各个记录502中的页的数量可以不同,并且可以根据记录502指示的打印内容而不同。
[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
图6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的画面的示例。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是用于经由网络50管理图像形成装置10的打印作业的实用程序软件,并安装在客户端PC 40上。菜单栏601显示各种操作的菜单。
保持作业区域602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中保持的作业的列表。打印中作业区域603显示正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打印处理的作业的列表。打印后作业区域604显示打印结束的作业的列表。区域602、603、604显示打印作业的作业名称、用户名称、页数、份数。可以自定义列表显示项。当区域602、603和604包括在显示范围外的作业时,出现滚动条,并且能够通过滚动查看作业。
[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
图7例示了当利用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合并作业时显示的对话框的示例。通过选择图6所示的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中的保持作业区域602中显示的一个或多个作业,并进一步选择菜单栏的“操作(action)”中的作业合并,显示图7中的作业合并对话框701。
选择的作业显示为区域702中的列表。通过按下添加按钮706,图像形成装置10中保持的作业被选择、并添加到作业合并对话框701中。通过选择作业合并对话框701中列出的一个作业,并按下“上”按钮(upbutton)703或者“下”按钮(down button)704,能够改变作业顺序。通过向文本框705输入字符串,能够设置合并后的作业的名称。
当按下存储按钮708时,显示在作业合并对话框701中的全部作业被按照显示顺序合并。合并后的作业以文本框705中的名称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保持作业区域602显示利用打印作业管现实用程序合并之后的作业。当按下打印按钮709时,由图像形成装置10打印合并之后的作业。当按下取消按钮707时,作业合并对话框701关闭而不进行作业的合并。
[作业缩略图和以页为单位的合并]
图8例示了当利用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查看作业缩略图时显示的对话框。通过选择图6中的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中的保持作业区域602中显示的一个或多个作业,并进一步选择菜单栏的“操作”中的作业缩略图,来显示图8中的作业的缩略图对话框801。
作业的缩略图对话框801显示作业名称802。作业的页的缩小图像从左到右显示在缩略图区域803中。当缩小图像没有全部显示在缩略图区域803中时,出现滚动条。参照图8,“R1 P1”表示第一记录(R1)的第一页(P1)的缩略图。实际上,显示打印图像的缩小图像。通过设置,可以如图8所示以数字显示记录编号和页编号的方式切换显示。
通过选择与缩略图区域803上显示的一页或者多个连续页相对应的缩略图、并拖放缩略图,能够改变作业的页顺序。利用打印作业管理实用程序,能够打开多个作业的缩略图对话框801,并且能够同时显示不同作业的缩略图。
通过选择与缩略图区域803中显示的一页或多个连续页相对应的缩略图,并进一步将所选择的缩略图拖放到不同作业的缩略图对话框801,能够将某个作业时一页或者多页插入到该不同作业的指定部分。
在该编辑操作之后,按下存储按钮805,由此将编辑结果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按下打印按钮806时,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编辑的作业打印存储的数据。当按下取消按钮804时,编辑操作被取消并且缩略图对话框801关闭。
[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的处理流]
图9例示了当指定了以作业为单位合并打印作业时CPU 301的处理流。
在步骤S901中,CPU 301确定指定为合并目标的两个打印作业中是否有一个是VDP作业。对于VDP作业的确定,CPU 301确认指定的打印作业是否由VDP语言描述。
如果CPU 301确定两个打印作业中的一个是VDP作业(步骤S901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2。如果CPU 301确定并非两个打印作业中的一个是VDP作业(步骤S901中为否),即如果这两个打印作业均是VDP作业,或者这两个打印作业均不是VDP作业,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6。
在步骤S902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7上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合并方法的对话框。图10例示了此时显示的对话框的示例。在对话框1001中,用户能够选择“合并至作业”1002或者“合并至全部记录”1003作为作业合并方法。
在选择合并方法之后,选择确定(OK)按钮1004,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903中。当选择取消按钮1005时,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处理被取消。
这里,“合并至作业”指用于简单合并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合并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以使第一打印作业的第一至最终页被依次打印,然后第二打印作业的第一至最终页被依次打印。
“合并至全部记录”指用于将第二打印作业合并至作为第一打印作业的VDP作业中包含的多个记录的全部的方法。当选择“合并至全部记录”时,在打印第一打印作业的第一记录之后,依次打印第二打印作业的第一页至最终页。另外,在打印第一打印作业的第二记录之后,依次打印第二打印作业的第一页至最终页。以此方式反复打印至第一打印作业的最终记录。该合并方法适用于将具有相同内容的页添加到VDP作业中包含的多个记录的全部中。
在步骤S903中,CPU 301确定是否在步骤S902中显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了“合并至全部记录”。如果CPU 301确定选择了“合并至全部记录”(步骤S903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4。另一方面,如果CPU 301确定没有选择“合并至全部记录”(步骤S903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中。
在步骤S904中,CPU 301将指定为合并目标的两个打印作业中、作为非VDP作业的打印作业,合并至作为VDP作业的打印作业中包含的多个记录的全部中。在步骤S905中,CPU 301将指定为合并目标的两个打印作业简单地前后合并。
在步骤S906中,CPU 301确定作为合并目标的这两个打印作业是否都是VDP作业。如果CPU 301确定作为合并目标的这两个打印作业均为VDP作业(步骤S906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7。另一方面,如果CPU 301确定作为合并目标的这两个打印作业均不是VDP作业,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
在步骤S907中,CPU 301确认作为合并目标的两个VDP作业的各个中包含的记录数,并确定这两个VDP作业中的记录数是否相互一致。如果CPU 301确定记录数相互一致(步骤S907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8。如果CPU 301确定记录数相互不一致(步骤S907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05。
在步骤S908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7上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作业的合并方法的对话框。图11例示了此时要显示的对话框的示例。在对话框1101中,用户可以选择“合并至作业”1102或者“以与记录对应的方式合并”1103作为作业的合并方法。
在选择合并方法之后,选择确定按钮1104,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903。当选择取消按钮1105时,取消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处理。
“以与记录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是一种用于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将作为第一打印作业的VDP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合并至作为第二打印作业的VDP作业中包含的记录中的合并方法。当选择“以与记录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时,合并打印作业以使第一和第二打印作业的第一记录依次被打印,然后第一和第二打印作业的第二至最终记录依次被打印。
在步骤S909中,CPU 301确定是否在步骤S908中显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了“以与记录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当CPU 301确定选择了“以与记录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时(步骤S909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910。另一方面,当CPU 301确定没有选择“以与记录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时(步骤S909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905。在步骤S910中,CPU 301将指定为合并目标的两个VDP作业中包含的多个记录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合并。
根据上述处理,当打印作业互相合并时,处理内容根据合并作业是否是VDP作业而切换。这样,能够实现用户期望的合并并且提高了VDP作业处理的便利性。
[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的示例]
图14例示了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的示例。该示例给出了将作业1401和作业1402合并。作业1401是VDP作业,其“J1 R1 P1”指第一作业(J)的第一记录(R)的第一页(P)。作业1402是作为非VDP作业的一般作业,其“J2 P1”指第二作业(J)的第一页(P)。页构造1403例示了当简单合并作业时的情况,其中作业1402被简单合并在作业1401之后。页构造1404例示了当针对单个记录合并作业时的情况,其中作业1402被合并在针对作业1401中的单个记录的作业之后。
[以页为单位的合并的处理流]
图12例示了当指定了以页为单位的合并时CPU 301的处理流。以页为单位的合并是用于将另一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至少一页,合并至合并目的地上的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
在步骤S1201中,CPU 301确定合并目的地上的打印作业是否是VDP作业。当CPU 301确定合并目的地上的打印作业是VDP作业时(步骤S1201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2。当CPU 301确定合并目的地上的打印作业不是VDP作业时(步骤S1201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7。
在步骤S1202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7上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合并方法的对话框。图13例示了此时要显示的对话框的示例。在对话框1301中,用户能够选择“仅合并至一个记录”1302、“合并至全部记录”1303、或者“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1304,作为作业的合并方法。在选择合并方法之后,选择确定按钮1306,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3。当选择取消按钮1307时,取消以页为单位的合并处理。
“仅合并至一个记录”对应于以页为单位的合并中的“合并至作业”。“仅合并至一个记录”是用于简单将该页合并至合并指定位置处的记录的合并方法。例如,如果指定在合并目的地上的VDP作业的第二记录的第一和第二页之间合并另一作业的页(合并目标页),则合并目标页仅被合并在合并指定位置。此时,合并目标页不被合并至合并目的地上的VDP作业中包含的其他记录。
“合并至全部记录”类似于以作业为单位的合并,是将合并目标页合并至合并目的地上的VDP作业中包含的多个记录的全部的合并方法。例如,当指定在合并目的地上的VDP作业中的第二记录的第一和第二页之间合并合并目标页时,合并目标页不仅合并至第二记录而且合并至其他记录。更具体地说,在合并目的地上的VDP作业中包含的全部记录中的第一和第二页之间,合并合并目标页。
“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这一合并方法,是用于将合并目标页仅合并至合并目的地上的VDP作业中包括的记录中的、符合设置的条件的记录。参照图13对用于设置“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中的条件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在对话框1301中选择条件设置按钮1305时,在操作单元307上显示对话框1311。对话框1311用于指定要合并的记录的条件。在“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中,设置给VDP作业的元数据用于指定条件。
元数据以记录为单位被设置给VDP作业。元数据是指示记录的特征的信息,将至少一个属性和其属性值设置给记录。在图13中的示例中,包括Gender(性别)、City(城市)和Age(年龄)的三种类型的属性被设置给VDP作业。因此,CPU 301获得设置给VDP作业的元数据的属性和其属性值,并显示能够指定属性和其属性值作为条件的对话框1311。
复选框1312至1314对应于Gender、City和Age的属性。复选框被选中的属性用于作为合并对象的记录的条件。
下拉菜单1315至1317用于指定属性值。当选择了下拉菜单时,以下拉方式来显示设置给属性的全部属性值以供选择。这样用户能够指定用于合并合并目标页的属性。当复选框1312被选中,并且在下拉菜单1315中指定Male(男)作为属性值时,合并目标页仅被合并至VDP作业中包含的记录中具有Male的属性值的记录。
在步骤S1203中,CPU 301确定是否在步骤S1202中显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了“合并至全部记录”。当CPU 301确定选择了“合并至全部记录”时(步骤S1203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4。另一方面,当CPU 301确定没有选择“合并至全部记录”时(步骤S1203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5。
如果选择了确定按钮1318,则更新对话框1311中指定的条件并且显示返回到对话框1301。如果选择了取消按钮1319,则显示返回到对话框1301而不更新对话框1311中指定的条件。
在步骤S1204中,CPU 301将合并目标页合并至VDP作业中包括的全部记录中。在步骤S1205中,CPU 301确定是否在步骤S1202中显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了“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当CPU 301确定选择了“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时(步骤S1205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6。当CPU 301确定没有选择“合并至具备条件的记录”时(步骤S1205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7。
在步骤S 1206中,CPU 301根据对话框1311中指定的条件,针对符合条件的属性合并合并目标页。
在步骤S1207中,CPU 301将合并目标页合并至合并指定位置处的记录。
根据上述处理,当将至少一页合并至打印作业时,处理内容根据作为合并目标的作业是否是VDP作业而切换。这样,能够实现用户期望的合并并且提高了VDP作业处理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当指定了以作业或者页为单位的合并时,根据目标作业的任何一个是否是VDP作业,能够向用户提示是进行传统合并处理还是进行考虑VDP作业的记录的合并处理,并使用户能够选择合并处理中的任何一种。因此,能够提高VDP作业的处理便利性。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能够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微处理单元(MPU)的设备)、以及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覆盖所有这种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当作为合并目标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至少一者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显示提示用户选择用于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的用户界面;以及
合并单元,其被构造为根据经由所述用户界面选择的合并方法,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的一者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而另一者不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使得能够从第一合并方法和第二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的非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合并至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的可变数据打印作业中包含的单个记录,所述第二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前后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均为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并且所述第一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数与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数一致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使得能够从所述第二合并方法和第三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至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当作为包含至少一页的合并目标页的合并的地的打印作业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的用户界面;以及
合并单元,其被构造为根据经由所述用户界面选择的合并方法,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使得能够从第一合并方法和第二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单个记录,所述第二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当中的指定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指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利用设置给所述可变数据打印作业的元数据,来指定所述合并目标页被合并至的记录的条件,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使得能够从所述第一合并方法、所述第二合并方法和第三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当中的、符合所述指定单元指定的所述条件的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指定单元指定所述打印作业的记录的属性和该属性的属性值作为所述条件,并且
在选择了所述第三合并方法的情况下,所述合并单元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当中的、针对由所述条件指定的属性设置了由所述条件指定的属性值的记录。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作为合并目标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至少一者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用于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的用户界面;以及
根据经由所述用户界面选择的合并方法,合并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的一者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而另一者不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显示使得能够从第一合并方法和第二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的非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合并至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的可变数据打印作业中包含的单个记录,所述第二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前后合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打印作业和所述第二打印作业均为可变数据打印作业、并且所述第一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数与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数一致时,显示使得能够从所述第二合并方法和第三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一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合并至所述第二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作为包含至少一页的合并目标页的合并目的地的打印作业是可变数据打印作业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的合并方法的用户界面;以及
根据经由所述用户界面选择的合并方法,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显示使得能够从第一一合并方法和第二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单个记录,所述第二二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当中的指定记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设置给所述可变数据打印作业的元数据,来指定所述合并目标页被合并至的记录的条件,
显示使得能够从所述第一合并方法、所述第二合并方法和第三合并方法中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合并方法用于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当中的、符合指定的所述条件的记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所述打印作业的记录的属性和该属性的属性值作为所述条件,以及
在选择了所述第三合并方法的情况下,将所述合并目标页合并至所述打印作业中包含的记录当中的、针对由所述条件指定的属性设置了由所述条件指定的属性值的记录。
CN201110244431.9A 2010-08-27 2011-08-24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1204A JP5676977B2 (ja) 2010-08-27 2010-08-27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0-191204 2010-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492A true CN102385492A (zh) 2012-03-21
CN102385492B CN102385492B (zh) 2015-07-01

Family

ID=4569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44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492B (zh) 2010-08-27 2011-08-24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11377B2 (zh)
JP (1) JP5676977B2 (zh)
CN (1) CN1023854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698A (zh) * 2016-09-21 2018-03-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448522A (zh) * 2021-06-23 2021-09-28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数据打印输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1351B2 (ja) * 2011-09-20 2016-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バリアブル印刷ジョブ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バリアブル印刷ジョブ処理装置
JP5699921B2 (ja) * 2011-12-09 2015-04-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03498A (ja) * 2013-06-24 2015-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57947B2 (en) * 2014-03-03 2018-01-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adata driven dialog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9780A1 (en) * 2005-06-10 2006-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same
CN101071364A (zh) * 2006-05-10 2007-11-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22845A (zh) * 2007-09-17 2008-02-1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数据打印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1131630A (zh) * 2006-08-03 2008-02-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设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6930A (en) * 1995-11-13 1998-08-18 Varis Corpor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ing page-map or bit-map data to a raster print engine
US5983243A (en) * 1996-10-31 1999-11-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presentation-ready document that produces separate images of fixed and variable data and a bookticket specifying an arrangement of such images
JP3937666B2 (ja) * 1999-11-02 2007-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034062A (ja) * 2001-07-26 2003-02-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4143426B2 (ja) * 2002-02-01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4498079B2 (ja) * 2004-09-10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756870B2 (ja) * 2005-02-03 2011-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文書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GB2425634A (en) * 2005-04-30 2006-11-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Variable data printing
JP4217696B2 (ja) * 2005-06-09 2009-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48001A (ja) * 2005-08-09 2007-02-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ジョブ編集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方法
US20070253027A1 (en) * 2006-04-27 2007-11-01 Hiebert Steven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press merging of variable data printing documents
US20080165382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riable form printing using removable storage
JP4968931B2 (ja) * 2007-08-24 201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86057B2 (ja) * 2007-11-07 2010-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245363B2 (ja) * 2007-11-09 2013-07-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可変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可変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可変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4948369B2 (ja) * 2007-11-16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5172559B2 (ja) * 2008-09-11 2013-03-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9780A1 (en) * 2005-06-10 2006-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same
CN101071364A (zh) * 2006-05-10 2007-11-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31630A (zh) * 2006-08-03 2008-02-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设备控制方法
CN101122845A (zh) * 2007-09-17 2008-02-1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数据打印输出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698A (zh) * 2016-09-21 2018-03-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861698B (zh) * 2016-09-21 2021-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448522A (zh) * 2021-06-23 2021-09-28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数据打印输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76977B2 (ja) 2015-02-25
US8711377B2 (en) 2014-04-29
US20120050774A1 (en) 2012-03-01
JP2012045847A (ja) 2012-03-08
CN102385492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5847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预览方法、打印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JP3634695B2 (ja)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401735C (zh) 文档处理方法和装置
JP4328426B2 (ja)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6606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2778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38549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221401B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CN101290559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JP432882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12089043A (ja) 印刷処理装置、印刷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39895B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5889373B2 (ja) 印刷処理装置、印刷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64175B (zh) 可变印刷系统及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装置
JP6476895B2 (ja) コンテンツ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1794200B (zh) 数据转换装置、打印装置以及数据转换方法
Kissell Take control of your paperless office
US10474403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sender of data
CN10335872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12445911A (zh) 工作流程辅助装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4125363B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5420996B2 (ja) 異なるコンテンツについて異なるプリンタを使用するバリアブルデータ印刷方法
JP20090203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939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データの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9588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