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7179B -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7179B
CN102377179B CN201110040551.7A CN201110040551A CN102377179B CN 102377179 B CN102377179 B CN 102377179B CN 201110040551 A CN201110040551 A CN 201110040551A CN 102377179 B CN102377179 B CN 102377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module
user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05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7179A (zh
Inventor
田口正弘
岸本贵之
川本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77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7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a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a data transmission b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3Pc programming
    • G05B2219/23227Environment conditions affect execution of progra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4HVAC, heating, ventillation, clima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40Display of information, e.g. of data or contr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1Gener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比较模块和输出模块。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计算房间内区域的环境负荷。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基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计算停留在该区域中的各个用户的环境负荷。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基于预先设定的对策计算在采用对策时的各用户的环境负荷。比较模块对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与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进行比较。输出模块基于用户数量输出对策。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No.3953479公开了一种电力监视系统,该电力监视系统包括:检测器,其设置在多个用户的电力设备中并且检测耗电量或使用电量并经由通信线发送检测结果;以及监视服务器,其接收与检测器所发送的耗电量或使用电量有关的数据并且执行数据处理。监视服务器包括:存储装置,其存储需求时段;计算装置,其计算每个预定时段内的使用电量,并且通过对多个电力设备中的每一个单独执行处理来针对每个用户计算需求时段内的平均耗电量作为需求值;显示数据创建装置,其创建计算装置的处理结果作为各个用户的显示数据;以及通信装置,其从用户接收请求并将与用户对应的显示数据发送给用户。计算装置基于预定时段内使用的电量与预定时段内的最大需求值之比率来计算负荷率。
JP-A-2006-087158公开了一种解决以下情形的技术,耗电量主要由电力管理员核查而实际使用电能的个人难以看到用电情形,难以相应地实施节能活动,这是因为日常的节能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电能的个人的意识。在该技术中,由电能管理装置来合计电子装置中消耗的电量并且实时地向电能用户此刻要使用的电子装置的电源开关的位置通知当前使用的电量,从而不仅电力管理员而且使用电能的个人都意识到节约能量。
JP-A-2009-290967公开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实现适于居民当前生活情形的装置控制以促进减小环境负荷和节能的装置控制方法和装置。在该装置控制方法和装置中,通过基于各装置的各种操作状态值对包括装置的各种操作状态值在内的多条状态数据记录进行分 组,将多条所收集的记录分成多个生活情形组。接着,针对所获得的状态数据,判断数据所属的生活情形组。然后,将状态数据与各装置的各种操作状态的中值进行比较,该中值是针对状态数据所属的生活情形组计算得出的,并且针对状态数据值大于中值的装置的操作状态,确定该中值为推荐的操作状态。当提出并接受推荐的操作状态时,控制装置的操作状态使其变为推荐的操作状态。
JP-A-2004-220445公开了一种会议风格选择装置,其能够选择环境负荷减小的会议风格。在该会议风格选择装置中,当将与会议有关的基本信息(会议目的(解决方案、公开、报告和提议(新闻)等)、参加者及他们在会议中的角色、会议的期望月份、会议时间、分发材料的数量)输入并发送至客户终端时,会议风格选择服务器基于输入的信息选择环境负荷减小的会议风格,其中与会议有关的信息由客户终端发送并且包括参加者信息。
JP-A-2001-251790公开了一种室内电力监视控制系统,虽然为了促进节能,需要在室内耗电量超过预定电力时向用户发送节能请求通知,但向无人存在的地方发送节能请求通知是无用的,因此在过载时刻发送节能请求通知时,将节能请求通知输出至存在意图关闭电力装置的人的地方,以便平稳地供电。室内电力监视控制系统包括:耗电量检测器,其检测室内耗电量;监视终端装置,其具有人体检测传感器和扬声器;以及电力监视信息终端装置,其具有个人信息通信装置。当室内耗电量超过预定电力值时,电力监视信息终端装置指导人体检测传感器执行人体检测,并且当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有人存在时监视终端装置从扬声器输出节能请求通知声音。
JP-A-2002-222010公开了一种能够更适当地操作设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备控制器、移动终端装置和管理中心的管理服务装置。设备控制器与安装在屋内的设备连接并且能发送由传感器获取的信息。移动终端装置由设备的用户等使用。管理范围装置安装在屋外并且经由诸如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与设备控制器和移动终端装置连接。管理服务装置设备基于来自传感器的信息向移动终端装置发送通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该装置和方法基于采用对策时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来输出对策。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比较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计算房间内的区域的环境负荷。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基于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计算停留在所述区域中的各个用户的环境负荷。所述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基于为了减小环境负荷而预先设定的对策计算在采用对策时的各用户的环境负荷。所述比较模块对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与所述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进行比较。所述输出模块基于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输出作为提案的对策,所述用户数量通过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处理而获得。当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所述输出模块选择并输出所述对策。
[2]在第[1]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
作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对策,移动用户的座位并且停止因该移动而不存在用户的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或照明装置的操作。
[3]在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
作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对策,调整房间内的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
[4]在第[1]项至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
作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对策,调整房间内的区域中的照明装置。
[5]如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其控制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述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述比较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以在出现预先设定的情形时再次执行相应处理。
[6]如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比较模块,其使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和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执行相应处理,并且在所述输出模块输出对策之后,对在所述输出模块输出之前与之后的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
[7]如第[4]项至第[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照明度测量模块,其测量房间内的区域的照明度,
其中所述照明装置根据所述照明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照明度来调整亮度,并且
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在房间内的区域的亮度被调整之后计算所述照明装置的环境负荷。
[8]如第[1]项至第[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温度测量模块,其测量房间内的区域的温度和外界温度,
其中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基于所述温度测量模块测得的房间内的区域的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计算空气调节装置的环境负荷。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计算房间内的区域的第一环境负荷;
基于所述第一环境负荷计算停留在所述区域中的各个用户的第二环境负荷;
基于为了减小环境负荷而预先设定的对策计算采用所述对策时各个用户的第三环境负荷;
比较步骤,对所述第二环境负荷与所述第三环境负荷进行比较;以及
基于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输出作为提案的对策,所述用户数量通过所述比较步骤而获得,
其中,当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选择并输出所述对策。
在第[1]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基于采用对策时环境负荷减小的 用户数量来输出对策提案。
在第[2]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移动用户的就座位置减小环境负荷。
在第[3]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空气调节装置减小环境
在第[4]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照明装置减小环境负荷。
在第[5]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在出现预先设定的情形时再次执行相应处理。
在第[6]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对输出要建议的对策之前和之后的用户环境负荷进行比较。 
在第[7]项构造的情形下,对于根据照明度调节亮度的照明装置,可以计算在亮度调整之后照明装置的环境负荷。
在第[8]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房间内区域的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来计算空气调节装置的环境负荷。
在第[9]项构造的情况下,可以基于采用对策时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来输出对策提案。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实例中的概念模块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的构造实例中的概念模块构造的视图;
图3是示出实现第一实施例时的系统构造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4是示出楼层信息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5是示出房间信息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6是示出区域信息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由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执行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由输出模块执行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区域停留用户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0是示出装置环境负荷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1是示出区域比例分配结果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 图;
图12是示出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3是示出区域停留用户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4是示出区域环境负荷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5是示出区域停留用户环境负荷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6是示出每个用户环境负荷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由改善提案计算模块所执行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9是示出改善提案信息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0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1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2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3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4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5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6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7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8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9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0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1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2是示出效果核查(房间)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3是示出效果核查(个人)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4是示出提案候选选择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5是示出提案候选选择表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显示的屏幕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显示的屏幕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显示的屏幕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实例的概念模块构造的视图;
图4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显示的屏幕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41是示出变型例的处理实例(1)的说明性视图;
图42是示出变型例的处理实例(2)的说明性视图;以及
图43是示出实现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硬件构造实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适于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实例。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实例中的概念模块构造的视图。
此外,模块通常指逻辑上可分离的元件,诸如软件(计算机程序)和硬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模块不仅仅表示计算机程序中的模块也表示硬件构造中的模块。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使计算机实现这些模块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各个步骤的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各种装置的程序和使计算机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系统和方法进行了说明。此外,为便于说明,使用“存储某物”、“使某物被存储起来”及其等价词语,并且当实施例为计算机程序时这些词语表示存储在存储装置中或执行控制来存储在存储装置中。此外,模块与功能一一对应。然而,一个模块可以利用一个程序实现或者多个模块可以利用一个程序实现。作为另外的选择,一个模块可以利用多个程序实现。此外,多个模块可以由一个计算机执行,或者一个模块可以由处于分布式或并行式环境中的多个计算机执行。此外,其它模块可以包含在一个模块中。此外,下文提到的“连接”不仅仅指物理连接还表示逻辑连接(例如,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指令和数据间基准关系)。“预先设定”指在对象处理前进行设定并且用作如下含义:该含义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状态或者根据之前的情况和状态,不仅包括在本实施例处理开始之前进行设定,而且包括在本实施例处理开始之后进行设定,只要在对象处理之前进行设定即可。
此外,系统或装置可以通过经由诸如网络等(包括一一对应的通信连接)将多个计算机、硬件和装置等彼此连接来实现,或者可以利用一个计算机、硬件和装置来实现。“装置”和“系统”用作同义的术语。毋庸置疑,作为人为协议的社会“结构”(社会系统)不包括在“系统”中。
此外,对于各个模块的各个处理或对于在模块中执行多个处理时的多个处理,从存储装置中读取对象信息并执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写入存储装置。因此,可以省略关于处理前从存储装置读取和处理后写入存储装置中的说明。此外,本文中存储装置的实例可以包括硬盘、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外部存储装置、利用通信线的存储装置和CPU(中央处理单元)中的寄存器。
如图1中的实例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和计时模块160。
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连接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利用诸如RFID(射频识别)等传感器来测量使用房间各区域(下文中也称为办公室;它是包括工作室、会议室、教室、电梯门厅、建筑物各楼层和一栋建筑物在内的概念)的每个人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供应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所测得的信息可以存储在内部数据库中。此处,区域是通过划分房间得到的区。区可以彼此靠近地布置或可以彼此分开来布置。
下面将更具体地进行描述。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以区域为单位检测用户位置。然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以区域为单位测量使用时间(滞留时间)。作为实施方法,可以使用以下测量方法:在各个区域中设置接收器,并且利用RFID、蓝牙(注册商标)或无线LAN设置向各个用户发送特定ID的发送器;或者通过利用三点测量法和脉冲延迟等测量坐标来测量各个用户所停留的区域。
利用图9所示的区域停留用户表900和图13所示的区域停留用户表1300来说明由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发送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的数据。
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连接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测量办公室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并将该环境负荷供应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所测得的信息可以存储在内部数据库中。
下面,将更具体地描述实例。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包括用于各个装置的瓦特计,并且与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的测量结果有关的信息主要是(1)办公室中的装置ID;和(2)与环境负荷量匹配的数据列表。此外,装置ID是这样的ID(IDentification,标识),其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唯一地识别装置(例如,空气调节装置或照明装置)的参考标记,并且环境负荷量表示使用装置时所需的环境负荷量。例如,CO2排放量(g)和耗电量(W)对应于环境负荷量。
此外,装置可以是一组多个装置。例如,可能仅需要整体地把握办公室环境负荷,例如,整个办公室的总消耗量。因此,办公室中各个划分区域的环境负荷量可以用整个办公室的环境负荷量除以区域面积所得到的值来度量。在该情况下,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中的装置ID即为区域ID。
可能仅需要把握一段期间内的办公室环境负荷,例如,月消耗量或年消耗量。因此,基于用户使用的以数分钟为单位的环境负荷量可以用月消耗量或年消耗量除以停留单位时间所得到的值来度量。此外,负荷量可以设定为,诸如规定时间(工作时间)、规定时间后以及午夜和清晨等各时间区间的估算值,或者为了提高估算精度可以在工作日和假日设定不同的值。
当例如可以根据以数分钟为单位进行空气调节的操作状态或照明装置的照明状态详细核查各个办公室或区域的总消耗量时,可通过图3中所示的环境信息获取服务器320来合计并相加,并且可以将单位时间设定得更短。例如,为了提高精度可以将日单位变为分钟单位。
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和计时模块160连接。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基于由个人动作测量模 块110和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测得的信息以用户(个人)为单位计算各区域内的环境负荷量。计算结果可以存储在内部数据库中。此外,计算定时可以由计时模块160控制。下面,参考图2说明模块构造实例和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的处理。
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连接。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向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发送对提供给各个用户的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请求,并且在设置于本发明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显示装置等上显示此刻的用户环境负荷量、用户移至作为改善提案的另一区域时的环境负荷量、以及区域使用状态改变时的环境负荷量等。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6等来说明显示内容。
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连接。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接收区域属性。区域属性是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在计算随使用状态而变化的环境负荷量时必不可少的信息。
下面将更具体地描述实例。区域属性是大厦/楼层/房间/房间内分隔(隔断)及设置于其中的照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配电板(插座)等的信息。例如,有楼层信息表400、房间信息表500和区域信息表600。这些接收值是预先设定的。此外,将这些接收信息发送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
图4是示出楼层信息表4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楼层信息表400具有楼层ID栏410、房间号栏420、清单栏430和备注栏440。在楼层ID栏410中存储楼层ID,楼层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楼层的参考标记。在房间号栏420中存储楼层中的房间号。在清单栏430中存储房间ID,房间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房间的参考标记。在备注栏440中存储与楼层有关的信息。
图5是示出房间信息表5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房间信息表500具有房间ID栏510、用途栏520、容量栏530、区域栏540、照明区分栏550、空气调节区分栏560和配电板(插座)栏570。在房间ID栏510中存储房间ID,房间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房间的参考标记。在用途栏520中存储房间的用途(例如,工作间或电梯门厅)。在容量栏530中存储房间所能容纳的人数。在区域 栏540中存储与房间所包括的区域有关的信息。此外,区域栏540具有数量栏542和ID清单栏544。在数量栏542中存储房间中的区域数量。在ID清单栏544中存储区域ID,区域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房间中的区域的参考标记。在照明区分栏550中存储与安装在房间中的照明装置有关的信息。此外,照明区分栏550具有数量栏552和装置ID清单栏554。在数量栏552中存储安装在房间中的照明装置的数量。在装置ID清单栏554中存储照明装置ID,照明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房间中的照明装置的参考标记。在空气调节区分栏560中存储与安装在房间中的空气调节装置有关的信息。此外,空气调节区分栏560具有数量栏562和装置ID清单栏564。在数量栏562中存储安装在房间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数量。在装置ID清单栏564中存储空气调节装置ID,空气调节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房间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参考标记。在配电板(插座)栏570中存储与安装在房间中的配电板(插座)有关的信息。此外,配电板(插座)栏570具有数量栏572和装置ID清单栏574。在数量栏572中存储安装在房间中的配电板的数量。在装置ID清单栏574中存储配电板ID,配电板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房间中的配电板的参考标记。
图6是示出区域信息表6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在区域信息表600中存储用于对每个区域计算作为环境负荷的耗电量所必需的数据。此外,如果确定了实际处于某区域中的人数,则可以计算一个人的耗电量。因此,区域信息表600具有区域ID栏610、容量栏620、照明栏630、空气调节栏640和配电板(插座)栏650。在区域ID栏610中存储区域ID,该区域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区域的参考标记。在容量栏620中存储该区域所能容纳的人数。在照明栏630中存储与安装在该区域中的照明装置有关的信息。此外,照明栏630具有装置ID栏632和耗电量栏634。在装置ID清单栏632中存储照明装置ID,照明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该区域中的照明装置的参考标记。在耗电量栏634中存储使用照明装置时的作为环境负荷的耗电量(Wh)。在空气调节栏640中 存储与安装在该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有关的信息。此外,空气调节栏640具有装置ID栏642和耗电量比例分配值栏644。在装置ID栏642中存储空气调节装置ID,空气调节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该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参考标记。在耗电量比例分配值栏644中存储使用空气调节装置时的耗电量(为环境负荷)(测量值)比例分配值。在配电板(插座)栏650中存储与安装在该区域中的配电板(插座)有关的信息。此外,配电板(插座)栏650具有装置ID栏652和耗电量(为环境负荷)(测量值)比例分配方法栏654。在装置ID栏652中存储配电板ID,配电板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该区域中的配电板的参考标记。在耗电量比例分配方法栏654中存储使用配电板时的耗电量(为环境负荷)(测量值)比例分配方法。在存储在耗电量比例分配方法栏654中的比例分配方法的表达式中,根据人数(用户数栏930的值)进行比例分配。
此外,当区域和耗电量的测量范围彼此不匹配时(当一个空气调节装置用在多个区域时,当多个空气调节装置用在一个区域时和当多个空气调节装置用在多个区域时),耗电量比例分配值栏644和耗电量比例分配方法栏654指定各个区域的比例分配方法。例如,区域1001-b位于空气调节装置和配电板的分界处,空气调节作用和电能从空气调节装置A1001和A1002和配电板E1001和E1002供应至区域1001-b。类似地,向区域1003-b供应来自从空气调节装置A1004和A1005和配电板E1004和E1005的空气调节作用和电能。此外,将区域1002-a和1002-b分割为各区域,但在其中使用相同的照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和配电板。此外,区域10E1-a(电梯门厅)是耗电量的测量范围与区域彼此匹配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耗电量比例分配值栏644和耗电量比例分配法栏654中存储1。
计时模块16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连接。计时模块160控制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的计算间隔。具体而言,计时模块160以固定间隔执行计算指令(中断)。
虽然实时效率随着间隔减小而提高,但也可以根据个人动作测 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的数据更新间隔来设定间隔。此外,该间隔可以是间断的间隔而不是固定间隔。
图2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的构造实例中的概念模块构造的视图。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具有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输出模块250和负荷改善处理模块260。
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与负荷改善处理模块260连接。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接收信息并且计算房间的区域中的环境负荷。
负荷改善处理模块260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和输出模块250连接,并且具有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和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
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与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连接。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基于来自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的信息和由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计算出的环境负荷来计算停留在区域中的各个用户(个人)的环境负荷。
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连接至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和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根据预先设定的对策,为了使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和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的计算结果中得到的环境负荷减小,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计算在采用所述对策时各用户的环境负荷。作为预先设定的对策,可以移动用户的坐落位置并且可以停止因移动而不存在用户的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照明装置。此外,作为预先设定的对策,可以调整房间的区域内的空气调节装置。此外,作为预先设定的对策,可以调整房间的区域内的照明装置。对于空气调节装置和照明装置的调整,除了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照明装置的启动操作或停止操作(电源的开/关)外,存在调整和色相调整作为照明装置的调整实例以及温度调整和空气量调整作为空气调节装置的调整实例。
此外,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对由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计算 出的环境负荷与由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如上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进行比较。然后,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基于上述比较结果获得的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来判断是否输出要建议的对策。
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与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连接。当出现预先设定的情况时,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使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和输出模块250再次执行处理。将在下文中描述“预先设定的情况”。
输出模块250与负荷改善处理模块260连接。当确定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有输出时,输出模块250向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输出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和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的计算结果。
图3是示出实现第一实施例时的系统构造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环境信息获取服务器320、环境负荷计算服务器330、诸如PC等终端装置340、诸如手机等终端装置342、多功能打印机面板344、进出门面板346和区域属性接收终端350经由通信线390彼此连接。此外,区域传感器312A至312F与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连接。光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2、耗电量获取服务器324、空气调节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6和例如PC等终端装置328连接至环境信息获取服务器320。
如果与图1中所示模块构造进行比较,那么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和区域传感器312A至312F对应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信息获取服务器320、光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2、耗电量获取服务器324、空气调节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6、和诸如PC等终端装置328对应于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环境负荷计算服务器330对应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诸如PC等终端装置340、诸如手机等终端装置342、多功能打印机面板344和进出门面板346对应于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以及区域属性接收终端350对应于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
区域传感器312A至312F安装在各个区域中或其它位置,并且检测区域用户300具有的标签302。各个区域传感器312A至312F具有位置信息。因此,检测到标签302意味着检测到停留在该位置 的带标签302的区域用户300。将被检测到的标签302的ID(用户ID)以及检测日期和时间发送至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不能检测到标签302表示带标签302的用户300离开了区域等。因此,这意味着从检测到标签302的日期和时间至未检测到标签302的日期和时间期间,带标签302的区域用户300停留在区域中等。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带标签302的区域用户300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各个光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2、耗电量获取服务器324、空气调节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6和诸如PC等终端装置328测量耗电量。然后,环境信息获取服务器320获取由光消耗量获取服务器322、耗电量获取服务器324、空气调节量消耗获取服务器326和诸如PC等终端装置328测量的能量。此外,诸如PC等终端装置328是用于个人使用的插座的耗电量测量装置的实例。
诸如PC等终端装置340、诸如手机等终端装置342、多功能打印机面板344和进出门面板346显示环境负荷量、改善提案内容等。例如,当用户进入房间时,在设置于进出门面板346中的显示装置上显示作为改善提案内容的座位位置。诸如PC等终端装置340可以通过注册ID来指定个人,诸如手机等终端装置342可以通过物主来指定个人,并且多功能打印机面板344和进出门面板346可以通过区域用户300具有的标签302来指定个人。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由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执行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此外,该处理由来自计时模块160的指令来启动。
在步骤S702中,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计算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并将该环境负荷存储在数据库中。
在步骤S704中,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计算各个区域中各个人的环境负荷并将该环境负荷存储在数据库中。此外,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接收停留在各个区域的人数。
在步骤S706中,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计算改善提案并将该改善提案存储在数据库中。
在步骤S708中,判断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是否提出改善提案。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由输出模块250执行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802中,判断是否有来自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的提示请求。当存在请求时,处理转入步骤S804。在其它情形下,再次执行步骤S802中的处理。
在步骤S804中,响应于来自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的请求,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的数据库中提取信息。
在步骤S806中,响应于来自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的请求将信息发送至提示目的地。
此外,可以在不执行步骤S802中的处理的情况下提示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步骤S702、S704和S706中的计算结果)。
下面,将描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的处理细节。
(1)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获取在某时刻t停留在各个区域中的用户数量。例如,获取区域停留用户表900。图9是示出区域停留用户表9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停留用户表900具有区域ID栏910、用户ID清单栏920、用户数量栏930和更新时刻栏940。在区域ID栏910中存储区域ID,区域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区域的参考标记。在用户ID清单栏920中存储停留在该区域中的用户的用户ID。在用户数量栏930中存储用户数量(存储在用户ID清单栏920中的用户ID数量)。在更新时刻栏940中存储更新时刻。更新时刻意味着检测到在更新时刻停留在区域中的用户。
(2)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从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获取在某时刻t各个装置的环境负荷量。例如,获取装置环境负荷表1000。图10是示出装置环境负荷表10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装置环境负荷表1000具有装置ID栏1010、类型栏1020、状态栏1030、耗电量栏1040和更新时刻栏1050。在装置ID栏1010中存储装置ID,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装置(例如,照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或插座)的参考标记。在类型栏1020中存储装置类型(例如,照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或插座)。在状态栏1030中存储 装置状态(例如,使用状态(开/关)或未使用状态(-))。在耗电量栏1040中存储装置能量(预先设定的测量值或固定值)。在更新时刻栏1050中存储更新时刻。更新时刻意味着检测到更新时刻的装置的状态和耗电量。
(3)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基于上述(1)和(2)及来自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的信息(图6所示的区域信息表),将环境负荷指定给各个区域。例如,处理结果变为区域比例分配结果表1100。图11是示出区域比例分配结果表11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比例分配结果表1100具有装置ID栏1110、测量耗电量栏1120、区域ID栏1130、耗电量栏1140和更新时刻栏1150。在装置ID栏1110中存储装置ID,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装置(例如,照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或插座)的参考标记。在测量耗电量栏1120中存储装置的耗电量。在区域ID栏1130中存储区域ID,该区域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有装置的区域的参考标记。在耗电量栏1140中存储区域中的装置的耗电量。测量耗电量栏1120的值通过应用区域信息表600中的耗电量比例分配值栏644的比例分配值和耗电量比例分配方法栏654的比例分配方法来计算。在更新时刻栏1150中存储更新时刻。
此外,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根据区域比例分配结果表1100创建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也就是说,这指的是计算某时刻(更新时刻)各个区域中的CO2排放量。图12是示出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汇总了每个区域ID的区域比例分配结果表1100。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具有区域ID栏1210、耗电量栏1220、环境负荷量栏1230和更新时刻栏1240。在区域ID栏1210中存储区域ID,该区域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区域的参考标记。在耗电量栏1220中存储区域中的耗电量。耗电量栏1220具有装置ID栏1222、比例分配栏1224和合计栏1226。在装置ID栏1222中存储装置ID,该装置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安装在该区域中的装置的参考标记。在比例分配栏1224中存储为装置耗电区域按比例分配的 耗电量。在合计栏1226中存储安装区域中的装置的总耗电量。在环境负荷量栏1230中存储由合计栏1226中的耗电量得到的CO2量。尽管电能转换成CO2的系数依电力局的规定而改变或随着年度而改变,但仍利用例如表达式1kWh=0.555CO2kg/h来计算。在更新时刻栏1240中存储更新时刻。
下面,将描述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的处理细节。
(1)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获取在某时刻t停留在各个区域中的用户数量。例如,获取区域停留用户表1300。图13是示出区域停留用户表13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停留用户表1300具有区域ID栏1310、用户ID清单栏1320、用户数量栏1330和更新时刻栏1340。这与图9所示的区域停留用户表900相同。
(2)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获取在某时刻t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例如,获取区域环境负荷表1400。图14是示出区域环境负荷表14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环境负荷表1400具有区域ID栏1410、环境负荷量栏1420和更新时刻栏1430。区域环境负荷表1400通过从图12所示的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中提取区域ID栏1210、环境负荷量栏1230和更新时刻栏1240来获取。
(3)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将如下结果指定给每个个人ID并且将结果设定为t时刻每个个人的环境负荷量,上述结果基于来自上述(1)和(2)的信息通过用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除以用户数量来获取。
将利用实例进行说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综合图13所示的区域停留用户表1300和图14所示的区域环境负荷表1400来创建区域停留用户环境负荷表1500。图15是示出区域停留用户环境负荷表15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区域停留用户环境负荷表1500具有区域ID栏1510、用户ID清单栏1520、用户数量栏1530、环境负荷量栏1540和更新时刻栏1550。在区域ID栏1510中存储区域ID,该区域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区域的参考标记。在用户ID 清单栏1520中存储停留在区域中的该用户的用户ID。在用户数量栏1530中存储用户数量(存储在用户ID清单栏1520中的用户ID数量)。在环境负荷量栏1540中存储由安装在该区域中的装置产生的CO2量。在更新时刻栏1550中存储更新时刻。此外,区域停留用户环境负荷表1500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取:从区域ID栏1310和1410彼此匹配且更新时刻栏1340和1430彼此匹配的行中提取用户ID清单栏1320作为用户ID清单栏1520,提取用户数量栏1330作为用户数量栏1530并且提取环境负荷量栏1420作为环境负荷量栏1540。
然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根据区域停留用户环境负荷表1500创建每个用户环境负荷表1600。图16是示出每个用户环境负荷表16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每个用户环境负荷表1600具有用户ID栏1610、区域ID栏1620、每个人的环境负荷量栏1630和更新时刻栏1640。在用户ID栏1610中存储用户ID,该用户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用户的参考标记。在区域ID栏1620中存储用户停留区域的区域ID。在每个人的环境负荷量栏1630中存储用户停留在该区域时所指定的CO2量。此外,CO2量通过用环境负荷量栏1540的值除以用户数量栏1530的值来计算。在更新时刻栏1640中存储更新时刻。
下面,将描述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的处理细节。
图1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由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所执行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702中,计算作为提案模型的N模式的改善效果。
在步骤S1704中,将最佳改善效果设定为提案候选。
在步骤S1702中使用以下提案模型。
(A)基于就座位置的移动(聚集)来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可以通过移动就座位置来实现以下内容。
(A-1)基于照明装置的优化来减小环境负荷(在移动之后的区域(没有居民的区域)中停止照明装置的操作)
(A-2)基于空气调节装置的优化来减小环境负荷(在移动之后的区域(没有居民的区域)中停止空气调节装置的操作)
例如,将描述图18所示的座位的移动。房间1800分成区域1810、1820和1830。在加班时间,在房间1800中有六个人工作。建议区域1820和1830中的人移至区域1810(区域1810和1820中的人可以移至区域1830)并且切换至个人区域照明。
(B)基于空气调节装置的调整来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
提案实例包括停止空气调节装置的操作,降低设定温度(降低加热情况下的设定温度和升高冷却情况下的设定温度),并且停止所有空气调节装置的操作并切换至设置在座位上的个人空气调节装置(现场冷却、红外加热器等)。
(C)基于照明装置的调整来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
提案实例包括停止照明装置的操作,调暗光线(此外,为了安全起见可以点亮走廊中的照明装置),停止天花板上的照明装置的操作并切换至设置在座位中的个人照明操作。
此外,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的组合实例包括P1:(A)、P2:(B)、P3:(C)、P4:(A)+(B)、P5:(A)+(C)、P6:(B)+(C)和P7:(A)+(B)+(C)。在该情况下,N模式为7种模式。
利用图19所示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描述在执行(A)所述的提案时的改善效果的计算,改善效果的计算由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来执行。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是由计算结果创建的表。
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执行以下处理(空间的有效利用的验证处理)。
(1)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获取在时刻t停留在各个区域的用户数量(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的用户数量栏1930)。
(2)从(1)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中获取各个房间的容量(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的容量栏1920)。
(3)从每个房间的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中获取房间区域清单和各个区域容量(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的ID清单栏1942和容量栏1944)。
(4)从各个房间的用户数量中减去各个区域容量直到满足“区 域容量”>“用户余量”(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的“用户数量”-“容量”栏1946)。
(5)在该情况下,如果区域仍有剩余,则可以挤塞(改善提案信息表1900的挤塞可能性栏1948)。也就是说,“用户数量”-“容量”栏1946的值为负的区域是可挤塞区域。 
(6)对于其它区域,设定表示该区域没存在用于改善提案的标记(改善后使用区域栏中的没有)。
此外,如果在楼层上进行相同的事情,则可以建议移动房间。
例如,对于留出空位的调整,可以由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设定“容量-1”的值(例如,区域尺寸的调整)。
以下处理根据提案而改变。
P1:“基于就座位置的移动(聚集)来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A)”的情况
(7)由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6)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指定未使用的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值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基于(6)的信息计算各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区域ID栏2010和当前状态栏2020分别对应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的区域ID栏和耗电量栏1220。此外,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耗电量栏2032中的值为改善后区域中各个装置的耗电量的计算结果,并且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结果表1200的环境负荷栏1230类似地计算环境负荷量栏2040中的值。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个人ID栏2110、区域ID栏2122和环境负荷量栏2124分别对应于每个用户环境负荷表1600的 用户ID栏1610、区域ID栏1620和每个人的环境负荷栏1630。此外,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改善预测栏2130中的值为改善后区域中的用户的CO2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并且与每个用户环境负荷表1600的每个人的环境负荷量栏1630类似地,计算环境负荷量栏2134中的值。此外,环境负荷量栏2134中括号内的值为将总负荷指定给个人时的值。
P2:“基于空气调节装置的调整来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B)”的情况
(7)由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指定未使用的空气调节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可以设定操作所需的最小环境负荷量。此外,指定耗电量增加的装置并增加预定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值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在本实例中,A1001和A1002的电能设定为0。此外,配电板的电能因个人空气调节作用而增加每人500Wh。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计算各个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2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200。效果核查(房间)表2200具有与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3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300。效果核查(个人)表2300具有与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P3:“基于照明装置的调整来减小环境负荷的提案(C)”的情况
(7)由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来指定未使用的照明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由于走廊等需要照明,环 境负荷量不可能为0。此外,指定耗电量增加的装置并增加预定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值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在该实例中,L1001-a、L1001-b和L 1001-c中每一个都剩下30Wh并由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进行管理。此外,配电板的电能因引入个人照明而增加每人30Wh。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计算各个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4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400。效果核查(房间)表2400具有与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5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500。效果核查(个人)表2500具有与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P4:“移动座位的提案(A)+调整空气调节装置的提案(B)”的情况
(7)由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6)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指定未使用的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可以设定操作所需的最小环境负荷量。此外,指定耗电量增加的装置并增加预定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值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在本实施例中,A1001和A1002的电能设定为0。此外,配电板的电能因个人空气调节作用而增加每人500Wh。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基于(6)的信息计算各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6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600。效果核查(房间)表2600具有与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7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700。效果核查(个人)表2700具有与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 人)表2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P5:“移动就座位置的提案(A)+调整照明装置的提案(C)”的情况
(7)由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6)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指定未使用的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可以设定操作所需的最小环境负荷量。此外,指定耗电量增加的装置并增加预定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在该实例中,L1001-a、L1001-b和L1001-c中每一个都剩下30Wh。此外,配电板的电能因引入个人照明而增加30Wh。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基于(6)的信息计算各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8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800。效果核查(房间)表2800具有与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29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900。效果核查(个人)表2900具有与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P6:“调整空气调节装置的提案(B)+调整照明装置的提案(C)”的情况
(7)由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指定未使用的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可以设定操作所需的最小环境负荷量。此外,指定耗电量增加的装置并增加预定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在该实例中,A1001、A1002、L1001-a、L1001-b和L1001-c的电能设定为0。此外,配电板的电能因引入个人空气调节和个人照明而增加每人530Wh。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基于(6)的信息计算各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3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3000。效果核查(房间)表3000具有与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3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3100。效果核查(个人)表3100具有与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P7:“移动就座位置的提案(A)+调整空气调节装置的提案(B)+调整照明装置的提案(C)”的情况
(7)由区域信息获取服务器310获取t时刻各个区域的环境负荷量。
(8)由(6)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指定未使用的装置ID并且将环境负荷量设定为0。在该情况下,可以设定操作所需的最小环境负荷量。此外,指定耗电量增加的装置并增加预定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依据比例分配将预定配电板功率添加至所使用的各个区域。在该实例中,A1001、A1002、L1001-a、L1001-b和L1001-c的电能设定为0。此外,配电板的电能因引入个人空气调节和个人照明而增加每人530Wh。
(9)与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类似地,基于(6)的信息计算各区域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32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3200。效果核查(房间)表3200具有与图20所示的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10)与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类似地基于(9)的信息计算每个人的期望负荷量。结果,创建出图33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3300。效果核查(个人)表3300具有与图21所示的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将描述由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执行步骤S1704中的处理(选择提案候选的处理)。
基于使用者中环境负荷减少的用户数量来选择要建议的对策。 从输出模块250输出所选择的对策。作为“基于环境负荷减少的用户数量”的实例,可能提出将环境负荷减少的用户数量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作出选择。更具体而言,当环境负荷减少的用户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可以选择该用户数量。此外,假定预先设定的阈值为此时所有的用户数量,则对所有用户而言均存在环境负荷减小效果。在本实例中,选择以下情形,总环境负荷最小且对所有用户都有效。
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输出例如提案候选选择表3400作为选择处理的结果。图34是示出提案候选选择表34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提案候选选择表3400具有模型栏3410、合计栏3420、个人级别效果栏3430和提案候选栏3440。在模型栏3410中存储改善提案ID,该改善提案ID是本实施例中唯一地识别改善提案内容或改善提案的参考标记。在合计栏3420中存储与改善提案所获得的效果有关的信息。合计栏3420具有改善效果栏3422和次序栏3424。在改善效果栏3422中存储改善提案所减少的CO2量。例如,在P1行中,从由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中的电能栏2028之和换算出的CO2量(4620×0.555=2564.1)中减去效果核查(房间)表2000的环境负荷量栏2040之和。在次序栏3424中依改善效果栏3422中的高值的顺序来存储次序。在个人级别效果栏3430中存储如下结果:即,是否对所有用户中的个人有效的判断结果。这是利用效果核查(个人)表2100、2300、2500、2700、2900、3100和3300来判断的。在提案候选栏3440中存储以下结果,是否已经选择了提案候选(在已经作出选择时为“0”)。此外,该选择对所有用户中的个人有效。在这些选择之中,选择总体上最有效的一个。
此外,虽然在图34所示的提案候选选择表3400的实例中有六个人在房间内,但是当人数随后从两人增加至八人时P1变为提案候选。
下面,将描述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的处理细节。
提案内容可以时刻改变,诸如在人频繁进出房间的情形下改变。该处理就为了应对这种情形。
例如,通过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来执行以下判断处理。
(A1)判断环境负荷量改善效果是否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不执行更新。
(A2)如果(A1)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更新提案改善内容。例如,假定阈值为500CO2-g/h,则改善提案P5超出阈值。相应地,更新提案。
此外,也可能执行以下判断处理。
(B1)判断环境负荷量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不执行更新。
(B2)判断(B1)的判断处理为是的状态是否持续预先设定的时段以上。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不执行更新。
(B3)如果(B2)的判断处理为是,则更新改善提案的内容。
此外,为了更新提案内容,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控制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和输出模块250的处理,以便在那个时刻再次执行处理。
作为判断是否已经变为“预先设定的情形”的基准,除了上述阈值以外也可以为以下情形。也就是说,也可以是,例如,“当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具体而言,当用户移动至另一区域时,当用户移动至会议室时或当用户回家时)”和“当到达预先设定的时刻时(具体而言,当根据工作模式或根据设备使用进程到达预先设定的时刻时按照固定间隔)”。此外,也可以基于上述情形的组合(和/或)来进行判断。
例如,假定就座的人符合改善提案P5接着又有两个人新进入房间并类似地在改善提案P5下(相同区域中的个人照明)开始工作,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的计算结果变为提案候选选择表3500。图35是示出提案候选选择表3500的数据结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提案候选选择表3500具有模型栏3510、合计栏3520、个人级别效果栏3530和提案候选栏3540,并且提案候选选择表3500的构造与提案候选选择表3400的构造相同。显然,如果使用个人空气调节装置,则环境负荷增加,因此为简便起见忽略改善提案P2、P4、P6和P7。此外, 保持改善提案P3和P5。在该情形下,尽管P1成为改善提案候选,但当仅根据阈值更新提案时不执行更新,而在用户数量的增加是基准时,将改善提案更新为P1。
下面,将描述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的处理细节。
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利用指定方法打印、显示、警告或记录每个人的环境负荷量。作为提示方法,考虑到环境负荷避免使用会产生新环境负荷的显示手段,并且使用现有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提出以下方法:在进出门面板346上提示执行进出ID核查的门的提示方法、操作多功能打印机的液晶面板(多功能打印机面板344)的提示方法、使用e-mail向用户地址发送的发送方法、以及个人门户的显示方法(例如,诸如手机等终端装置342的进度管理软件)。
以下(1)本身、(1)+(2)或(1)+(2)+(3)和显示内容可以根据显示装置的类型和屏幕尺寸等来改变。
(1)用户环境负荷情形
(2)改善提案内容
(3)区域环境负荷情形
例如,对于用户A,存在如图36中所示的显示形式。显示屏划分成显示(1)的显示区3610、显示(2)的显示区3620和显示(3)的显示区3630。具体而言,用户A停留的工作室1001可以以不同于其它房间的方式来显示(工作室1001被粗线围绕且显示有“(当前位置)”信息)。此外,对于用户B,存在如图37中所示的显示形式。该显示形式与图36中所示的显示形式相同,并且用户B停留的工作室1002可以以不同于其它房间的方式来显示。此外,对于用户C,存在如图38中所示的显示形式。该显示形式与图36中所示的显示形式相同,并且用户C停留的电梯门厅可以以不同于其它房间的方式来显示。
此外,除了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的显示以外,作为提示方法,也可以为建筑物内广播(声音)或者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逐渐)关闭共享区域中的照明/空气调节作用。此外,也可以是这些情形的组合(和/或)。
图3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实例中的概念模块构造的视图。存在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计时模块160和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与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连接。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与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连接。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与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计时模块160和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连接。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与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和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连接。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与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连接。计时模块160与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连接。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与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和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连接。
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接收由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提示的环境负荷减小动作中的用户实际执行(或执行过)的环境负荷减小动作。当用户根据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提示的改善提案有意识地执行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时,在动作之前(或动作之后)用户选择环境负荷减小动作。
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接收选择操作。由于选择操作是对作为由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提示的改善提案的环境负荷减小动作进行选择,因此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与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对应地执行接收。例如,可以在执行进出ID核查的门的液晶显示器或操作多功能打印机的液晶面板上进行选择,或者可以经由e-mail或个人门户屏幕来选择要执行的环境负荷减小动作。例如,当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执行诸如图40所示实例中的显示并且用户选择图40中的执行按钮时,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接收选择动作。
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相应地执行相同的处理。当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接收选择操作时,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基于来自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和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的信息,判断是否已经执行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所选择的操作。如果操作已执行,则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计算操作所减少的环境负荷的大小。计算结果以及动作执行用户的信息可以存储在内部数据库中。参考图2中的构造,在从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输出要建议的对策之后,执行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和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的处理,并且对从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输出之前与之后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具体而言,作为比较操作,包括计算环境负荷减少量(计算输出前的环境负荷与输出后的环境负荷之差)。此外,可以在计算出环境负荷减少量后,创建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量的次序。然后,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输出比较结果。
通过利用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提示基于用户环境负荷减少动作的环境负荷减少量,可以从数量上看出因用户行为改变所减小的环境负荷的大小,其中环境负荷减少量由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计算得出。此外,为了提高执行环境负荷较小动作的热情,可以根据用户的减小量来激励用户。
图4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由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显示的屏幕实例的说明性视图。与图37中所示的屏幕实例相比,在显示区4020中显示指示用户执行(执行过)改善提案的执行按钮。个人环境负荷减小动作接收模块3970检测是否已经选择了该执行按钮,并且使得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计算此刻各个用户的环境负荷。然后,在计算完成后,重新显示显示区4040。在显示区4040显示由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3930计算出的CO2减少量作为环境负荷减小量,并且还在显示区4040中显示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量的次序。此外,显示区4010和4030分别与图37所示的显示区3710和3730相 同。
可以在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中增加测量房间中区域的照明度的照明度测量模块,以便照明装置根据由照明度测量模块测量的照明度来调整亮度(还包括停止照明装置的操作),并且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计算调整过区域中的亮度后的照明装置的环境负荷。这要考虑到太阳光的影响。例如,白天房间内窗口侧区域的照明度高。因此,降低该区域中照明装置的亮度以减小环境负荷。
例如,图41是示出变型例中的处理实例(1)的说明性视图。房间4100划分为区域4110、4120和4130,并且区域4130位于窗口4140侧。白天有六个人在房间4100的工作室中工作。
由于满足“区域411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13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并且“区域412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13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的关系,因此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中可以包括将区域4110和4120中就座的用户移至区域4130的环境负荷减小提案。尽管第一实施例中可以有区域4110和4130两者,但在该情形下仅选择区域4130。
可以在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中添加测量房间内区域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度测量模块,以便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基于由温度测量模块所测得的房间内区域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来计算空气调节装置的环境负荷。例如,此处的“基于温度差”是对该差异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该差异等于或大于阈值,则计算空气调节装置的环境负荷。这是为了应对如下情形:由于在外界温度与房间温度之间的差异大的情况下(当差异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值时),房间内区域之间的温度差也大,所以各个区域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不相同。
例如,图42是示出变型例的处理实例(2)的说明性视图。房间4200划分成区域4210、4220和4230。区域4230位于窗口4240侧。晚上有六个人在工作室中工作。在夏天或冬天,外界温度与房间温度之间的差异大,并且窗户的导热率比墙壁的导热率大。由于 满足“区域421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23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并且“区域421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22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的关系,因此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可以包括将区域4220和4230中就座的用户移至区域4210的环境负荷减小提案。尽管第一实施例中可以有区域4210和4230两者,但在该情形下仅选择区域4210。
可以将上述两种变型例结合起来。即,可以在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中添加测量房间内区域照明度的照明度测量模块、以及测量房间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度测量模块。此外,可以使照明装置根据由照明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照明度来调整照明装置的亮度(还包括停止照明装置的操作)。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可以计算调整过区域中的亮度之后的照明装置的环境负荷,并且基于由温度测量模块测得的房间内区域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来计算空气调节装置的环境负荷。这是为了应对以下情形:当受太阳光影响时,外界温度与房间温度之间的差异大(该差异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值的情形)。
例如,参考图42,当受太阳光影响时,满足“区域421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23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并且“区域422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230中照明装置的耗电量”的关系。
另一方面,当外界温度与房间温度之间的差异大时,由于窗户的导热率大于墙壁的导热率,因此满足“区域421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23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并且“区域421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区域4220中空气调节装置的耗电量”的关系。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可以包括以下环境负荷减小提案:用户应该将座位移至耗电量更小的区域。
同样在情形下,执行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计算相同的计算将产生移至耗电量更小的区域的提案。
此外,如图4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硬件构造与普通计算机中的一样。具体而言,本发明中运行程序的计算机为个人计算机和可用作服务器的计算机等。即,作为具体实例,CPU 4301用作处理单元(操作单元),并且RAM 4302、ROM 4303和HD 4304用作存储装置。作为HD 4304,可以使用例如硬盘。本实施例中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的硬件构造包括:CPU 4301,其执行如下模块中的程序,诸如个人动作测量模块110、环境负荷测量模块120、环境负荷计算模块130、用户环境负荷提示模块140、区域属性接收模块150、计时模块160、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10、环境负荷计算模块220、改善提案计算模块230、改善提案更新模块240、输出模块250和负荷改善处理模块260;RAM 4302,其存储程序或数据;ROM 4303,其存储用于启动计算机的程序等;HD 4304,其为辅助存储装置;接收装置4306,其基于用户在键盘、鼠标和触摸面板等上的操作接收数据;输出装置4305,诸如CRT或液晶显示器;通信线接口4307,诸如网络接口卡等,其用来与通信网络连接;以及总线4308,其将以上部件连接起来以便在它们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多个计算机可以经由网络连接。
在基于计算机程序的以上实施例的情形中,通过将计算机程序(软件)读入具有上述硬件构造的系统中并使软件和硬件资源彼此协作来实现以上实施例。
此外,图43所示的硬件构造仅是构造的实例。本实施例不限于图43所示的构造,而可以是能够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的构造。例如,一些模块可以利用专用硬件(例如,ASIC)来实现。一些模块可以设置在外部系统以便能经由通信线彼此连接。此外,图43所示的多个系统可以经由通信线彼此连接以便协同操作。具体而言,除个人计算机外,模块可以包含在信息家电、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和复合机(具有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等中。
此外,上述程序可以在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状态下来提供,或者程序可以经由通信单元来提供。在该情形下,程序可以看作,例如“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产物。
“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指的是可被记录程序的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该计算机用于程序的安装、执行和分配等。
此外,记录介质的实例包括:与数字多功能光盘(DVD)相关的符合DVD forum所确立的标准的′DVD-R、DVD-RW和DVD-RAM等′以及符合DVD+RW forum所确立的标准的′DVD+R和DVD+RW等′;与光盘(CD)相关的只读存储器(CD-ROM)、可记录光盘(CD-R)和可擦写光盘(CD-RW)等;蓝光光盘(注册商标);磁光盘(MO);软盘(FD);磁带;硬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此外,程序或部分程序可以在记录于记录介质中的状态下来存储或分配。此外,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进行传送,例如,经由诸如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企业内联网和外联网等有线网络,或者经由无线通信网络。另外,程序可以经由将上述介质组合在一起的传送介质来传送或者可以用载波进行传送。
此外,程序可以是另一个程序的一部分或者可以与独立的程序一起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此外,程序可以分割并记录在多个记录介质中。此外,程序可以以包括压缩和加密等的任意类型的格式来记录,只要程序可恢复即可。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其计算房间内的区域的环境负荷;
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其基于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计算停留在所述区域中的各个用户的环境负荷;
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其基于为了减小环境负荷而预先设定的对策计算在采用所述对策时的各用户的环境负荷;
比较模块,其对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与所述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环境负荷进行比较;以及
输出模块,其基于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输出作为提案的对策,所述用户数量通过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处理而获得,
其中,当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所述输出模块选择并输出所述对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对策,移动用户的座位并且停止因该移动而不存在用户的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或照明装置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对策,调整房间内的区域中的空气调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对策,调整房间内的区域中的照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其控制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述用户改善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所述比较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以在出现预先设定的情形时再次执行相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比较模块,其使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和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执行相应处理,并且在所述输出模块输出对策之后,对在所述输出模块输出之前与之后的所述用户环境负荷计算模块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照明度测量模块,其测量房间内的区域的照明度,
其中,所述照明装置根据所述照明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照明度来调整亮度,并且
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在房间内的区域的亮度被调整之后计算所述照明装置的环境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温度测量模块,其测量房间内的区域的温度和外界温度,
其中,所述区域环境负荷计算模块基于所述温度测量模块测得的房间内的区域的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计算空气调节装置的环境负荷。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计算房间内的区域的第一环境负荷;
基于所述第一环境负荷计算停留在所述区域中的各个用户的第二环境负荷;
基于为了减小环境负荷而预先设定的对策计算采用所述对策时各个用户的第三环境负荷;
比较步骤,对所述第二环境负荷与所述第三环境负荷进行比较;以及
基于用户中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输出作为提案的对策,所述用户数量通过所述比较步骤而获得,
其中,当环境负荷减小的用户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选择并输出所述对策。
CN201110040551.7A 2010-08-12 2011-02-18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377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1082 2010-08-12
JP2010181082A JP5614162B2 (ja) 2010-08-12 2010-08-12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179A CN102377179A (zh) 2012-03-14
CN102377179B true CN10237717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556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0551.7A Active CN102377179B (zh) 2010-08-12 2011-02-18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18828B2 (zh)
JP (1) JP5614162B2 (zh)
CN (1) CN102377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5577B2 (ja) * 2012-04-24 2016-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コントローラ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813572B2 (ja) * 2012-05-10 2015-11-1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管理支援装置、電力管理支援方法、電力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JP6007763B2 (ja) * 2012-12-10 2016-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座席集約装置、座席集約方法および座席集約プログラム
JP2015032222A (ja) * 2013-08-05 2015-02-16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15019744A1 (ja) * 2013-08-09 2017-03-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みなし消費量計算システム、サーバ、みなし消費量計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5046320A1 (ja) * 2013-09-27 2017-03-0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ホームエネルギーマネージメ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ホームエネルギーマネージメント方法
JP6430892B2 (ja) * 2015-05-14 2018-11-28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給電システム、給電方法およびサーバ
JP6785043B2 (ja) * 2015-12-25 2020-11-18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建物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建物環境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00003812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Using telemetry signals to estim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computer servers
JP7450448B2 (ja) 2020-04-16 2024-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機設定方法
JP7433469B2 (ja) 2020-11-06 2024-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間制御装置及び空間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661A (zh) * 2002-03-28 2005-08-17 罗伯绍控制器公司 能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447042A (zh) * 2007-11-30 2009-06-03 株式会社东芝 活动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1604424A (zh) * 2008-01-29 2009-12-16 株式会社东芝 一种行为改进支持装置以及行为改进支持方法
CN101607489A (zh) * 2008-06-18 2009-12-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对地球环境保全做出贡献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1919A (en) * 1991-09-06 1993-06-22 Unenco, Inc. Room occupancy sensor, lens and method of lens fabrication
US5473202A (en) * 1992-06-05 1995-12-05 Brian Platner Control unit for occupancy sensor switching of high efficiency lighting
US5986351A (en) * 1997-10-09 1999-11-16 Lear Automotive Dearborn, Inc. Bi-directional lever for activating automotive liftgate lock mechanism
US5996898A (en) * 1998-04-07 1999-12-07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Automatic occupancy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ceiling fan operation
JP2001251790A (ja) 2000-03-01 200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屋内電力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222010A (ja) 2001-01-26 2002-08-09 Daikin Ind Ltd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US6894609B2 (en) * 2001-07-17 2005-05-17 Royal Thoughts, Llc Electrical power control and sensor module for a wireless system
US7253732B2 (en) * 2001-09-10 2007-08-07 Osann Jr Robert Home intrusion confrontation avoidance system
JP2004110580A (ja) *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環境負荷評価システム、環境負荷評価方法、環境負荷評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185307A (ja) * 2002-12-03 2004-07-02 Fuji Xerox Co Ltd 環境負荷評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4220445A (ja) * 2003-01-16 2004-08-05 Ricoh Co Ltd 会議スタイル選択装置、会議スタイル選択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079070B2 (ja) * 2003-11-13 2008-04-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接続状況監視装置
JP3953479B2 (ja) 2004-06-28 2007-08-08 コスモライフ株式会社 使用電力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負荷率演算表示方法
JP2006087158A (ja) 2004-09-14 2006-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省エネ支援活動装置
JP2007133469A (ja) * 2005-11-08 2007-05-31 Ntt Facilities Inc 建物環境支援システムによる建物環境支援方法
JP2008009489A (ja) * 2006-06-27 2008-01-17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環境管理システム
KR20080073162A (ko) * 2007-02-05 2008-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딩관리시스템 및 그의 운전제어방법
JP5132195B2 (ja) * 2007-06-06 2013-01-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US7924155B2 (en) * 2008-01-07 2011-04-12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Digital occupancy sensor light control
JP2009277028A (ja) * 2008-05-15 2009-11-26 Earth Health Club Corp 温室効果ガス排出量算出装置および算出方法
JP5178325B2 (ja) * 2008-05-28 2013-04-10 株式会社東芝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66343B2 (en) * 2009-07-30 2014-10-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ynamic keypad for controlling energy-savings modes of a load control system
JP2011100417A (ja) * 2009-11-09 2011-05-19 Fuji Xerox Co Ltd 環境負荷提示装置および環境負荷提示プログラム
US20110160881A1 (en) * 2009-12-24 2011-06-30 Grey Thomas L RFID occupancy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661A (zh) * 2002-03-28 2005-08-17 罗伯绍控制器公司 能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447042A (zh) * 2007-11-30 2009-06-03 株式会社东芝 活动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1604424A (zh) * 2008-01-29 2009-12-16 株式会社东芝 一种行为改进支持装置以及行为改进支持方法
CN101607489A (zh) * 2008-06-18 2009-12-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对地球环境保全做出贡献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4162B2 (ja) 2014-10-29
CN102377179A (zh) 2012-03-14
JP2012044732A (ja) 2012-03-01
US20120041601A1 (en) 2012-02-16
US8718828B2 (en) 2014-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7179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11782465B2 (en) Optimization of energy use through model-based simulations
US20230170655A1 (en) Techniques For Integrating Wireless Functionality In A Power Outlet
US10481780B2 (en) Adjusting proximity thresholds for activating a device user interface
EP2701262B1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2403790B (zh) 电力控制装置、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91337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gateway
CN101872185B (zh) 智能矩阵式电能控制系统
AU2009275114B2 (en) Group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US201501852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me energy monitor and control
WO2015163732A1 (en) Op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mart system for power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US201101531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mart energy management by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CN102136102A (zh) 针对消费者能源消耗的分析
CA279075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onitor and control energy
CN106558916A (zh) 信息提示方法和信息提示装置
KR20130035577A (ko) 상황 인지 기반의 건물 에너지 소비 최적화를 지원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00018444A (ko) 실시간 지능 자율 부하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KR20120028503A (ko) 공간분할 기반 지능자율 에너지절감 방법 및 시스템
GB2598728A (en) Power socket for reducing wastage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related aspects
US10483903B2 (en) Control device of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05048628A (zh) 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Iwayemi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s
EP2500786B1 (en) Electrical instrument and controll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405996B2 (ja) 需要家装置、電力消費管理装置、電力消費管理システム、電力消費管理方法および電力消費管理プログラム
KR20120040314A (ko) 소비전력 패턴분석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