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841A - 干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841A
CN102355841A CN200980157018XA CN200980157018A CN102355841A CN 102355841 A CN102355841 A CN 102355841A CN 200980157018X A CN200980157018X A CN 200980157018XA CN 200980157018 A CN200980157018 A CN 200980157018A CN 102355841 A CN102355841 A CN 102355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mentioned
dried
wall portion
ar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70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菊地仁
松浦史和
龟石圭司
泽部健司
深谷缮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55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48Drying by means of hot air

Abstract

本发明的干手装置具有干手室,该干手室具备:可并列地插入左右手的手插入口;与从上述手插入口插入的手的手背相向的第一壁部;与上述手的手掌及上述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二壁部;一对空气喷嘴部,该一对空气喷嘴部与插入的上述手各自的手指的方向大体平行且跨手的大体整个长度延伸地设置在上述第一壁部侧或第二壁部侧中的任意一侧,向上述手的手背或手掌喷出高速空气流。

Description

干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高速空气流的喷射对洗净后的湿的手卫生地进行干燥处理的干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开发了不用毛巾或手绢擦拭洗净后的湿的手而是利用高速空气流的喷射来吹掉水分而使之干燥的、进行卫生的干手处理的干手装置。作为这样的干手装置公开了如下干手装置,即,在干手室的入口的近前侧和深处侧设置相向地喷出高速空气流的两个空气喷嘴部,使风同时吹到手的手背侧和手掌侧双方,从手上吹掉水分而使之干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公开了如下干手装置,即,该干手装置具有干手室,该干手室具备:可并列地插入左右手的手插入口;与从上述手插入口并列地插入的左右手的手背相向的第一壁部;与上述左右手的手掌及上述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二壁部;在上述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各自的中央以与并列地插入的上述左右手的手指的方向大体平行且在手的大体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方式设置、与上述左右手的手背及手掌大体平行地分别向左右喷出高速空气流的一对空气喷嘴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0554号公报(第2~3页,图1、图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87283号公报(第6页,图1~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干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从相对的两个空气喷嘴部喷出的高速空气流相互冲突,在空气流中产生紊流,从而产生噪音。
另外,由于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干手装置的一对空气喷嘴部以与左右手的手背及手掌大体平行的方式分别向左右喷出高速空气流,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即,难以除去附着在手上的水分,特别是空气流不经过手指与手指之间,几乎无法除去附着在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水分。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是获得噪音小、还可除去附着在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水分的干手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手装置具有干手室,该干手室具备:手插入口,该手插入口能够并列地插入左右手;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与从上述手插入口插入的手的手背相向;第二壁部,该第二壁部与上述手的手掌以及上述第一壁部相向;和一对空气喷嘴部,该一对空气喷嘴部以与所插入的上述手各自的手指的方向大体平行且跨手的大体整个长度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一壁部侧或者第二壁部侧的任意一侧,向上述手的手背或者手掌喷出高速空气流。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干手装置具有噪音小、还可除去附着在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水分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干手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中插入并扭转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嘴部和所插入的手的相对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A-A线的横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出口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出口的变型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出口的另一变型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出口的又一变型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嘴部的变型例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干手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干手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干手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干手装置的变型例的横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壳体,2:干手室,3、3a、3b、3c、3d、3e、3f、3g:第二壁部,4:第一壁部,5、5a、5b、5c、5d、5e、5f、5g:第二壁部的内表面,6:第一壁部的内表面,8:底面,9:手插入口,10:侧方开口部,11: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2:送风通道,13、13a:空气喷嘴部,14:高速空气流,15:排水口,16:排水管,17:排泄槽,18:控制电路,19:吸气口,20:吸气通路,21:吸入口,22:手检测传感器,24、24a、24b:空气喷出口,25:过滤器,81、82、83、84、85、86、87、88:干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干手装置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并不由该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干手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81在主体壳体1的上部形成干手室2。干手装置81利用螺钉等把主体壳体1固定在盥洗室等的壁面上进行使用。
在主体壳体1的上部前侧(使用者侧)形成第二壁部3,在上部后侧形成第一壁部4。干手室2由第二壁部3的内表面5、第一壁部4的内表面6和接收从手上吹掉的水滴的底面8围成。在干手室2的上方形成供手出入的手插入口9,在两侧形成使干手处理后的空气流出的侧方开口部10。
在主体壳体1的下部设置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由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生成的高压空气流经过形成在第一壁部4内的送风通道12被导向设于第一壁部4的空气喷嘴部13。
对于插入到干手室2的使用者的手,在站立于主体壳体1的正面的使用者自然地把左右手横向并列排列的状态下,以手腕成为近前侧而指尖成为深处侧(后侧)的方式斜插入在干手室2中。
空气喷嘴部13以在与插入到干手室2的各左右手相向的位置从第一壁部4的内表面6突出的方式形成(设置)。另外,空气喷嘴部以空气喷嘴部13的长度方向与在上下方向插入的左右手各自的手指的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式延伸,且以上部成为近前侧而下部成为深处侧(后侧)的方式按5°~45°的前倾角度形成。上述手指的方向,是指自然展开的手的大体中指方向。另外,以使手容易插入干手室2且与空气喷嘴部13的距离大体固定的方式,第二壁部3的内表面5按前倾角度形成。
干手装置81从空气喷嘴部13向干手室2内喷射高速空气流14(风速:50m/s~250m/s),向第二壁部3的内表面5吹掉附着在插入到干手室2中的左右手上的水分,吹掉的水滴由第二壁部3的内表面5及底面8回收,回收的水滴经过排水口15及排水管16存留在排泄槽17中。排泄槽17相对于主体壳体1向前后滑动且自由拆装,覆盖有可取下的盖。
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具备DC无刷马达(也可以是通常的换向器马达或感应马达)、马达驱动电路和由DC无刷马达驱动的涡轮风扇,由控制电路18自动运行。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的吸气口19与设于主体壳体1内的吸气通路20面对,从吸气通路20的下端的吸入口21吸入外部的空气。从吸入口21吸入的空气由过滤器25除去粉尘、水分,供给到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
在第一壁部4的内表面6设置手检测传感器22,由手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检测手是否从插入口9插入到干手室2内。手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具备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电路18中。控制电路18若判断手已插入,则对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通电,从空气喷嘴部13喷出高速空气流14。
若从干手装置81的手插入口9向干手室2内将左右手并列地以自然状态插入直到手腕附近,则由手检测传感器22检测手的插入,由控制电路18进行控制,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动作,高速空气流14从空气喷嘴部13向干手室2的前侧向斜下方喷出。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中插入并扭转手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嘴部和所插入的手的相对位置的纵剖视图。如图3及图4所示,若以从手腕翻动前部的手掌的方式扭转手背、手掌,则从空气喷嘴部13喷出的高速空气流14吹到整个手上,而且流经手指与手指之间,吹掉手的水分。
图5是沿图1的A-A线的横剖视图。如图5所示,吹到手上并流经手指与手指之间而吹掉了水滴的高速空气流14碰到第二壁部3的内表面5,改变流动方向,从侧方开口部10流向外部。此时,由于高速空气流14改变了流动方向,所以,吹掉的水滴由惯性力从空气流脱离,在第二壁部3的内表面5及底面8上传递,由排水口15(参照图2)回收,经过排水管16存留在排泄槽17中。
由于第二壁部3在使用者之前遮蔽高速空气流14,所以,高速空气流14及水滴不会溅到使用者。在手的干燥处理结束以后,当把手从干手室2抽出时,手检测传感器22检测该情况,高压空气流产生装置11停止。
接着,对空气喷嘴部13具体地进行说明。在使用干手装置81时,对于使用者的手,在站立在主体壳体1正前方的使用者自然地把双手横向并列排列的状态下,以手腕侧位于前侧而指尖位于深处侧(后侧)的方式倾斜插入到干手室2。
空气喷嘴部13前倾地配置在与插入到干手室2的双手各自相向的第一壁部4,以使在上下方向延伸且上部位于前侧而下部位于深处侧(后侧)。通过上述的空气喷嘴部13的配置,从空气喷嘴部13喷出的高速空气流14成为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空气帘状从干手室2的深处侧向近前侧朝斜下方行进的流动。
由于高速空气流14与从各手的手腕至指尖的整体碰撞一次,而且也进入到手指与手指之间,所以,若扭转从手腕起的前面的部分而吹到手的手掌手背,则可吹掉手的手掌手背及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水分,所以,即使手不向上下方向移动也可以使整体干燥。
另外,如图3所示,因为空气喷嘴部13配置在与插入到干手室2的左右手分别相向的位置,所以,可缩小手与空气喷嘴部13之间的距离。另外,因为按前倾角度配置成上部位于近前侧而下部位于深处侧,所以,手与空气喷嘴部13之间的距离从手腕到指尖大体固定。因此,高速空气流14的流速不会衰减,在维持大的动能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吹到整个手上,高效且均匀地除去水分。
另外,由于空气喷嘴部13的空气喷出口24是向下的,所以,防止了干手室2内的水滴从空气喷出口24浸入主体壳体1内。另外,由于空气喷嘴部13只设在第一壁部4侧,在第二壁部3不设置空气喷嘴,所以,喷出的高速空气流14彼此不会产生冲突,不产生由高速空气流的冲突形成的噪音,因而,干手装置81的噪音小。
另外,由于高速空气流14向斜下方喷射,在沿重力的方向吹掉水滴,所以,可高效地除去手的水分。进而,进行过干手以后的气流也朝斜下方,如图3所示,从干手室2流向侧方开口部10的下方,不从手插入口9流出,所以,风、水滴难以溅到使用者。
另外,若站立在主体壳体1的正前方的使用者将双手横向并列排开而自然地插入到干手室2,则左右手的间隔形成为大体平行,或者如图4所示,左右手的间隔在手腕侧大而在指尖侧小。在此,以使一对空气喷嘴部13的横向间隔在手插入侧大而在深处侧小的方式,将一对空气喷嘴部13所成的角度设为0°~60°(对于一般的成人为20°前后的V字状)。由此,使一对空气喷嘴部13所成的角度与左右手所成的角度一致,高速空气流14吹到整个手及手指与手指之间,水分除去能力高。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从相向配置的一对空气喷嘴喷出高速空气流的干手装置,由于高速空气流同时吹到手的手掌侧与手背侧,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各空气流未由手遮挡的手指与手指之间的空间中,相向的气流冲突而造成风速降低,不能充分除去手指的侧面的水分。
在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81中,由于一对空气喷嘴部13不相向,所以,高速空气流在保持风速的状态下吹到手的任意部分。另外,由于空气喷嘴部13在上下方向延伸,所以,如图5所示,喷出的高速空气流14可以进入到手指与手指之间的间隙,可高效地除去手指的侧面的水分。
接着,对空气喷嘴部13的空气喷出口具体地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出口的图,图7是表示空气喷出口的变型例的图,图8是表示空气喷出口的另一变型例的图,图9是表示空气喷出口的又一变型例的图,图10是表示空气喷嘴部的变型例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的空气喷嘴部13以虚线状的列连续配置长孔的空气喷出口24,在干燥性能、噪音性能方面显示出优良的特性。如图7所示,也可以把空气喷出口做成窄缝状的空气喷出口24a,如图8所示,也可以把圆孔的空气喷出口24b连续设成虚线状的列。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连续设成虚线状的列地配置多列长孔的空气喷出口24。另外,空气喷嘴部13不一定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如图10所示,把多个空气喷嘴部13a连续配置成虚线状的列。
空气喷出口24、24a、24b的列的长度设为从手的手腕到中指的指尖的长度以上(在实施方式1中为150mm以上),使得高速空气流同时吹到整个手上,可高效地除去水分。
另外,如图5所示,空气喷嘴部13形成为从干手室2的第一壁部4的内表面6突出,减小手与空气喷嘴部13的距离,而且增大手插入口9及侧方开口部10的面积。因此,可以降低从干手室2流出的含有水滴的空气流的风速,可以减少流出到干手室2外部的水滴的量。
另外,由于空气喷嘴部13形成为从第一壁部4的内表面6突出,所以,不会由第一壁部4遮挡视线,可以从干手室2的上方看到干手室2的内部,容易目视确认手的干燥程度。
实施方式2.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干手装置的横剖视图。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1的干手装置81的第二壁部3成为板状,但如图11所示,为了提高强度,实施方式2的干手装置82的第二壁部3a设置成具有内表面5a的中空盒式结构。
实施方式3.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干手装置的横剖视图。实施方式1及2的第二壁部3、3a的内表面5,5a是平面状,但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3的干手装置83的第二壁部3b的内表面5b的水平截面成为凹面。由于实施方式3的凹面内表面5b使吹到手上而含有水滴的空气流从侧方开口部10向第一壁部4侧流出,所以,可进一步减少空气流、水滴碰到使用者。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干手装置的变型例的横剖视图。实施方式3的干手装置83的第二壁部3b的内表面5b的水平截面成为凹面,但如图18所示,即使把第二壁部3b的两侧部向第一壁部4侧弯曲成大体直角,也可以得到与凹面同样的效果。另外,由弯曲部可以防止附着在内表面5b上的水滴从侧方开口部10飞散到外部。
实施方式4.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干手装置的横剖视图。如图13所示,实施方式4的干手装置84的第二壁部3c的内表面5c成为凸面。由于实施方式4的凸面内表面5c使吹到手上而含有水滴的空气流从侧方开口部10向前方侧流出,所以,可防止水滴飞散到设置了干手装置84的壁面而弄脏壁面。
实施方式5.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5的干手装置85的第二壁部3d的内表面5d将其上部向后侧(第一壁部4侧)弯曲。实施方式5的上部向后侧弯曲了的内表面5d,使从干手室2的手插入口9向上方流出的空气流朝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防止流出空气、水滴溅到使用者。
实施方式6.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6的干手装置86的第二壁部3e的内表面5e将其上部向前侧(使用者侧)弯曲。实施方式6的上部向前侧弯曲了的内表面5e,扩大干手室2的手插入口9,使用者容易把手插入到干手室2中,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实施方式7.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在实施方式1~6的干手装置中,为了同时达成手插入的容易度和对水滴向使用者飞散的防止,使第二壁部的内表面与空气喷嘴部13大体平行地前倾。如图16所示,实施方式7的干手装置87使第二壁部3f的内表面5f的前倾角比空气喷嘴部13的前倾角小,使第二壁部3f的内表面5f与空气喷嘴部13的距离在上部小而在下部大。由于吹到手而含有水滴的气流朝斜下方碰到实施方式7的第二壁部3f的内表面5f,所以,可抑制从手插入口9流出的空气流,可防止流出空气、水滴溅到使用者。
实施方式8.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干手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7所示,实施方式8的干手装置88使第二壁部3g的内表面5g的前倾角比空气喷嘴部13的前倾角大,使第二壁部3g的内表面5g与空气喷嘴部13的距离在上部大而在下部小。实施方式8的干手装置88,扩大了干手室2的手插入口9的正面宽度,使用者容易将手插入到干燥室2中,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中,手插入口9设于干手室2的上部,第一壁部4设于干手室2的后部,第二壁部3~3g设于干手室2的前部,一对空气喷嘴部13在第一壁部4侧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但本发明的干手装置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一对空气喷嘴部也可以不设于第一壁部4,而设于第二壁部3。
另外,也可以把手插入口9设于干手室2的前部,把第一壁部4设于干手室2的上部,把第二壁部3设于干手室2的下部,把一对空气喷嘴部在前后方向延伸地设于第一壁部4侧或第二壁部3侧中的任意一侧。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干手室2的侧方开口部10,而将侧方闭塞。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干手装置对利用高速空气流的喷射卫生地对洗净后的湿的手进行干燥处理的干手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13)

1.一种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手装置具有干手室,该干手室具备:
手插入口,该手插入口能够并列地插入左右手;
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与从上述手插入口插入的手的手背相向;
第二壁部,该第二壁部与上述手的手掌以及上述第一壁部相向;和
一对空气喷嘴部,该一对空气喷嘴部以与所插入的上述手各自的手指的方向大体平行且跨手的大体整个长度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一壁部侧或者第二壁部侧的任意一侧,向上述手的手背或者手掌喷出高速空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以与所插入的上述手各自的手指的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式,配置成手插入口侧的间隔宽而深处侧的间隔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插入口设于上述干手室的上部,上述第一壁部设于上述干手室的后部,上述第二壁部设于上述干手室的前部,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在上述第一壁部侧朝上下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前倾地设置成上部位于前侧而下部位于后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向斜下方喷出高速空气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前倾地形成为上部位于前侧而下部位于后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的距离跨该空气喷嘴部的整个长度大体固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的距离在上部小而在下部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一对空气喷嘴部的距离在上部大而在下部小。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的上部向后侧弯曲。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的上部向前侧弯曲。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的水平截面形成为凹面。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壁部的内表面的水平截面形成为凸面。
CN200980157018XA 2009-02-20 2009-02-20 干手装置 Pending CN1023558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3081 WO2010095250A1 (ja) 2009-02-20 2009-02-20 手乾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841A true CN102355841A (zh) 2012-02-15

Family

ID=42633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018XA Pending CN102355841A (zh) 2009-02-20 2009-02-20 干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17460A1 (zh)
EP (1) EP2399496B1 (zh)
JP (1) JP5100885B2 (zh)
CN (1) CN102355841A (zh)
TW (1) TWI457103B (zh)
WO (1) WO2010095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1344B2 (en) * 2007-07-18 2012-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and drying apparatus
US8296875B2 (en) 2007-09-20 2012-10-30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Lavatory system
MX366199B (es) 2009-10-07 2019-06-25 Bradley Fixtures Corp Sistema de lavabo con secador de manos.
US9170148B2 (en) 2011-04-18 2015-10-27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Soap dispenser having fluid level sensor
US9267736B2 (en) 2011-04-18 2016-02-23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Hand dryer with point of ingress dependent air delay and filter sensor
GB201114183D0 (en) * 2011-08-17 2011-10-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dryer
GB201114182D0 (en) * 2011-08-17 2011-10-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dryer
GB201114181D0 (en) * 2011-08-17 2011-10-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dryer
ES2682022T3 (es) 2012-03-21 2018-09-18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Sistema de pila y secado de manos
GB2500606B (en) 2012-03-26 2014-11-12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dryer
GB2500608B (en) * 2012-03-26 2016-10-19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dryer
US10100501B2 (en) 2012-08-24 2018-10-16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Multi-purpose hand washing station
CN107683102B (zh) 2015-08-05 2020-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干手装置
US11015329B2 (en) 2016-06-08 2021-05-25 Bradley Corporation Lavatory drain system
US10041236B2 (en) 2016-06-08 2018-08-07 Bradley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fixture for a lavatory system
GB2562234B (en) * 2017-05-08 2021-04-07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dryer
WO2019241270A1 (en) * 2018-06-11 2019-12-19 Stone And Steel Systems, Llc Integrated faucet and dryer with recirculating flow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7283A (ja) * 2003-09-12 2005-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手乾燥装置
JP2005168799A (ja) * 2003-12-11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手乾燥装置
WO2007020699A1 (ja) * 2005-08-18 2007-02-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手乾燥装置
CN101035455A (zh) * 2005-07-26 2007-09-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手干燥装置
US20070263994A1 (en) * 2004-10-18 2007-11-15 Diez Jorge P Hand Dryer
CN101237804A (zh) * 2006-06-28 2008-08-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手干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707416U1 (de) * 1977-03-10 1977-07-14 Widowitz, Gerhard, 8044 Unterschleissheim Geraet zum trocknen von haenden
US4754769A (en) * 1985-03-12 1988-07-05 Salon Pro, Inc. Nail dryer
JP2514564Y2 (ja) * 1989-12-29 1996-10-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のシールド装置
JPH11113794A (ja) * 1997-10-15 1999-04-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手乾燥装置
JP2000107073A (ja) * 1998-10-09 2000-04-18 Koito Ind Ltd 手乾燥装置
JP2001346715A (ja) * 2000-06-12 2001-12-1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手乾燥装置
JP4153154B2 (ja) * 2000-11-02 2008-09-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JP2003260008A (ja) * 2002-03-08 2003-09-16 Hitachi Taga Technol Co Ltd 手乾燥装置
JP3090219U (ja) * 2002-05-23 2002-11-29 智 友 姜 温風提供装置
JP2004113615A (ja) * 2002-09-27 2004-04-15 Toto Ltd 手乾燥装置
JP4179241B2 (ja) * 2004-07-13 2008-11-12 Toto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JP4207911B2 (ja) * 2005-03-24 2009-01-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GB0515754D0 (en) * 2005-07-30 2005-09-07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ing apparatus
JP5168781B2 (ja) * 2005-09-09 2013-03-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JP4837452B2 (ja) * 2006-06-27 2011-1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JP5109300B2 (ja) * 2006-07-11 2012-12-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貯湯式給湯暖房装置
JP5380779B2 (ja) * 2006-08-30 2014-01-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7283A (ja) * 2003-09-12 2005-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手乾燥装置
JP2005168799A (ja) * 2003-12-11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手乾燥装置
US20070263994A1 (en) * 2004-10-18 2007-11-15 Diez Jorge P Hand Dryer
CN101035455A (zh) * 2005-07-26 2007-09-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手干燥装置
WO2007020699A1 (ja) * 2005-08-18 2007-02-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手乾燥装置
CN101237804A (zh) * 2006-06-28 2008-08-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手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17460A1 (en) 2012-01-26
TW201031374A (en) 2010-09-01
TWI457103B (zh) 2014-10-21
EP2399496B1 (en) 2019-03-27
EP2399496A1 (en) 2011-12-28
EP2399496A4 (en) 2014-05-28
WO2010095250A1 (ja) 2010-08-26
JPWO2010095250A1 (ja) 2012-08-16
JP5100885B2 (ja)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841A (zh) 干手装置
CN102325488B (zh) 手干燥装置
CN101232836B (zh) 干燥装置
JP4184421B2 (ja) 手乾燥装置
EP2744380B1 (en) A hand dryer
CN100551316C (zh) 手干燥装置
AU2006274710B2 (en) Drying apparatus
CN101257825A (zh) 干燥器
US20080301970A1 (en) Drying Apparatus
CN101232838A (zh) 干燥装置
EP1915081A1 (en) Drying apparatus
EP2744381B1 (en) A hand dryer
AU2006274713B2 (en) Drying apparatus
JPWO2016163041A1 (ja) ハンドドライヤー
JP3747723B2 (ja) 手乾燥装置
JP2018089105A (ja) 手乾燥装置
JP2006187435A (ja) 手乾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