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032A - 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8032A
CN102348032A CN2011102107688A CN201110210768A CN102348032A CN 102348032 A CN102348032 A CN 102348032A CN 2011102107688 A CN2011102107688 A CN 2011102107688A CN 201110210768 A CN201110210768 A CN 201110210768A CN 102348032 A CN102348032 A CN 102348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s
image
page
region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07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8032B (zh
Inventor
村本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48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8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0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36Editing, i.e. producing a composite image by copying one or more original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H04N1/3875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combined with enlarging or reduc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109Remote control of apparatus, e.g. by a hos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78Composite print mode
    • G03G2215/00582Plural adjacent images on one si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8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duplex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数据存储部,存储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操作部;张数设定部,当操作部被操作时,接受多个页的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的设定;页数确定部,确定当以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纸向选择部,选择当以页数确定部确定的页数来进行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能使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及图像形成部,按照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页数及纸向选择部选择的纸向,利用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来在纸上形成多个页的图像。由此,在多页合一打印时能够减小多余的空白面积,且能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页合一打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于使该图像形成装置实行多页合一打印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及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页合一打印功能。多页合一打印,是例如将两页或四页缩小后形成在纸的打印面上(双面打印时形成在正反两面上,单面打印时形成在正面上)并输出的打印方式。多页合一打印可减少纸的张数,因此能够节约纸的使用量。
作为具有多页合一打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已有这样一种技术:将原稿的读取次数S除以原稿的合一张数(在一张纸上合一的原稿数)P,在其余数不是“0”、但已读取了最后一张原稿时,开始打印页存储器中的图像。采用该技术,即使原稿张数不足多页合一所需的张数(多页合一所需的张数例如为四张、八张等,不足多页合一所需的张数例如为三张、七张等),用户也不需进行读取白纸原稿的操作。
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技术:当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显示所读入的N页原稿的预览图像,并让用户选择分开页,从而能够容易地设计多页合一打印的版面。
在多页合一打印中,有效利用纸张、尽量避免产生多余的空白部分为宜。另外,在多页合一打印中必须缩小各页,但从便于确认内容的角度考虑,尽量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为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多页合一打印中能够减小多余的空白面积,且能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实行多页合一打印的信息处理装置。
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数据存储部,存储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操作部;张数设定部,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接受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的设定;页数确定部,确定当以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纸向选择部,选择当以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能使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以及图像形成部,按照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所述张数、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及所述纸向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纸向,利用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来在纸上形成所述多个页的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图像数据存储部,存储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操作部;张数设定部,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接受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的设定;页数确定部,确定当以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纸向选择部,选择当以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能使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以及发送部,向打印机发送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以及包含所述张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张数、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和所述纸向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纸向的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中存储有多页合一打印的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具有以下功能,即:图像数据存储部,存储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操作部;张数设定部,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接受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的设定;页数确定部,确定当以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纸向选择部,选择当以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能使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以及发送部,向打印机发送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以及包含所述张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张数、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和所述纸向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纸向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页编辑部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多页合一打印的流程图。
图5(A)至(E)表示在设定多页合一打印时显示于显示部上的画面的变化。
图6是表示页数与纸向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两页和多页合一打印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三页和多页合一打印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四页和多页合一打印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六页和多页合一打印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页编辑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像区域、打印面与打印区域的关系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计算图像区域的大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缩小第一页的图像区域和第二页的图像区域来合成的情况的图。
图15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实施例中在显示部上显示的多页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可应用于具有复印机、打印机、扫描器及传真机的功能的数码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0、设置在装置主体100上面的原稿读取部200、设置在原稿读取部200上面的原稿提供部300、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00上部前面的操作部400。
原稿提供部300具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功能,能够连续地向原稿读取部200输送放在原稿载置部301上的多张原稿。
原稿读取部200包括:载有曝光灯等的支架201、由玻璃等透明部件构成的原稿台203、图中未表示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以及原稿读取缺口205。当读取放在原稿台203上的原稿时,一边使移动支架201沿原稿台203的长边方向移动,一边由CCD传感器读取原稿。另一方面,当读取由原稿提供部300提供的原稿时,使支架201移动到与原稿读取缺口205相对的位置,并由CCD传感器通过原稿读取缺口205读取由原稿提供部300输送来的原稿。CCD传感器将读取的原稿作为图像数据来输出。
装置主体100包括纸张储存部101、图像形成部103及定影部105。纸张储存部101设置在装置主体100的最下部,具有可储存纸摞的供纸盒107。在供纸盒107中储存的纸摞中最上面的纸通过抽取辊109的驱动,被输送到纸张输送路111中。纸经过纸张输送路111,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03。
图像形成部103在输送来的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103具有感光鼓113、曝光部115、显影部117及转印部119。曝光部115生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由原稿读取部200输出的图像数据、由个人电脑发送的图像数据、传真机接收的图像数据等)的光,将该光照射到均匀带电的感光鼓113的圆周面上。由此,在感光鼓113的圆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在此状态下,显影部117向感光鼓113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从而在圆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转印部119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纸张储存部101(参照上述说明)输送来的纸上。
在转印调色剂图像后的纸被输送到定影部105。定影部105对调色剂图像和纸进行加热、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上。然后,纸被排出到堆纸盘121或出纸盘123上。
操作部400具有操作键部401和显示部403。显示部403具有触摸屏功能,用于显示包含软键(softkey)的画面。用户边看画面边操作软键,从而进行复印等功能的实行所需的设定等。
操作键部401上设有由硬键(hardkey)构成的操作键。具体而言,设置有开始键405、数字键407、停止键409、复位键411以及切换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及传真功能的功能切换键413等。
开始键405是用于开始复印、传真发送等工作的键。数字键407是用于输入复印份数、传真机号码等数字的键。停止键409是用于中止复印工作等的键。复位键411是用于解除设定内容的键。
功能切换键413具有复印键及发送键等,是相互切换复印功能和发送功能等的键。当操作复印键时,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复印初始画面。当操作发送键时,在显示部403上显示传真发送及邮件发送的初始画面。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方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由总线(bus)来连接装置主体100、原稿读取部200、原稿提供部300、操作部400、控制部500及通信部600的结构。关于装置主体100、原稿读取部200、原稿提供部300及操作部400已说明过,故省略说明。
控制部50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图像存储器等。CPU对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所述硬件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所需的控制。ROM存储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的软件。RAM暂时存储实行软件时产生的数据,并且存储应用软件等。图像存储器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由原稿读取部200输出的图像数据、由个人电脑发送的图像数据、传真机接收的图像数据等)。
控制部500包括:图像数据存储部501、张数设定部503、页数确定部505、纸向选择部507、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509、显示控制部511、缩小率设定部513以及页编辑部515。
图像数据存储部501存储作为多页合一打印的对象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由原稿读取部200读取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传真通信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
通过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在张数设定部503中设定多页合一打印所使用的纸的张数。例如,希望在两张纸上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用户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来将张数设定为“2”。
页数确定部505确定,当以张数设定部503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所述“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指在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分别指在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及在另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
纸向选择部507选择,当以页数确定部505所确定的页数来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能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纸的方向)。当各页的缩小率按照纸向为纵向或横向而不同时,选择各页的缩小率更小的纸向。
“页的缩小率”表示该页相对于缩小前的大小的缩小程度,缩小率越小,页的大小越与缩小前的页的大小相近。例如,缩小率10%意味着页缩小10%,而不意味着页缩小到缩小前大小的10%。因此,例如缩小率10%的页大于缩小率90%的页。
通过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在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509中设定在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选择双面打印还是单面打印。由此,用户在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可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页数确定部505按照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509中设定了双面打印还是单面打印来确定页数。
图像形成部103按照张数设定部503中设定的张数、由页数确定部505确定的页数、由纸向选择部507选择的纸向、以及由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509设定的打印方法(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利用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在纸上形成多个页的图像并输出。
显示控制部511进行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各种操作画面的控制。当对双面打印和单面打印进行选择时,在显示部403上显示的画面分别有:双面打印时的多页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以及单面打印时的多页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在张数设定部503中设定张数后,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多页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
在显示部403上显示预览画面后,通过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在缩小率设定部513中设定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的页的缩小率的变更。
页编辑部515对于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进行减少页数的编辑。图3是表示页编辑部515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页编辑部515包括:图像区域计算部521、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523、图像区域合成部525及图像数据置换部527。图像区域计算部521利用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对于各页分别计算形成有图像的图像区域的大小。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523对于由图像区域计算部521计算出的图像区域的大小,判断所述各页中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之和(合计值)是否小于预先规定的值。
图像区域合成部525对于由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523判断为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先规定的值的相邻的两页,生成将该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置换部527从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中,将被判断为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先规定的值的相邻的两页的图像数据置换为由图像区域合成部525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
图2的页数确定部505利用由页编辑部515编辑后的多个页来确定页数。图像形成部103利用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的、由页编辑部515编辑后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来在纸上形成多个页的图像。
通信部600具有传真通信部601及网络I/F部603。传真通信部601具有:NCU(Network Control Unit,网络控制装置),控制传真通信部601通过电话线路与对方传真机相连接;以及调制-解调电路,对传真通信用信号进行调制-解调。传真通信部601与电话线路605连接。
网络I/F部603与LAN(Local Area Network)607连接。网络I/F部603是通信接口电路,用于与连接在LAN607上的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下面,对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多页合一打印进行说明。图4是说明该多页合一打印的流程图。图5(A)至(E)表示在设定多页合一打印时显示于显示部403上的画面的变化。
如果用户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则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图5(A)所示的多页合一打印的基础画面11(步骤S1)。在基础画面11中包含用于选择多页合一打印的种类的键。具体而言,在多页合一打印的基础画面11中包含:具有“2in1”文字记载的键13、具有“4 in 1”文字记载的键15以及具有“特殊多页合一打印”文字记载的键17。特殊多页合一打印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多页合一打印,在选择特殊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将多页原稿合成多少纸张。例如,在对六张原稿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将该六张原稿合成一张纸、还是两张纸、还是三张纸。
如果用户操作具有“特殊多页合一打印”文字记载的键17,则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图5(B)所示的特殊多页合一打印画面19(步骤S3)。
如果用户将作为多页合一的对象的多张原稿放在原稿载置部301,并操作图1所示的开始键405,则原稿读取部200读取多张原稿,生成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步骤S5)。该图像数据例如是位图(bitmap)形式,并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在读取原稿单面的情况下,生成与原稿的张数相同数量的页的图像数据,而在读取原稿双面的情况下,生成原稿的张数的两倍数量的页的图像数据。
在完成原稿的读取后,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图5(C)所示的表示原稿读取的结果的画面21。在全页栏23中显示在步骤S5中说明的多个页的页数。例如,读取六张原稿的单面时显示“6”。
在操作具有“页编辑”文字记载的键25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减少页数的编辑后实行多页合一打印。在页中的图像区域(即形成有图像的区域)的面积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空白面积大的情况下,进行该页编辑。如果多页合一的对象为六页,可以在编辑成少于六页的页数后进行多页合一打印。关于页编辑,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如果用户操作具有“不进行页编辑”文字记载的键27,则不进行页编辑(步骤S7为“否”),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图5(D)所示的设定纸的张数的画面29(步骤S9)。在画面29中包含用于输入纸的张数的张数栏31。例如,在对六页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要选择合成两张纸时,用户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来向张数栏31输入“2”。由此,在张数设定部503中设定多页合一打印所使用的纸的张数为两张(步骤S11)。
在画面29中包含:具有“双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3、以及具有“单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5。如果操作键33,则可选择对纸的双面进行打印的多页合一打印。如果操作键35,则可选择对纸的单面进行打印的多页合一打印。用户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步骤S13)。步骤S11和步骤S13的顺序哪个先都可以,即可以在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后设定纸的张数。
页数确定部505根据步骤S11中的设定及步骤S13中的选择,确定在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步骤S15)。例如,在以单面打印对六页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如果纸的张数为两张,则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为3,如果纸的张数为三张,则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为2。在以双面打印对八页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如果纸的张数为一张,则在一张纸的一个面(分别是纸的正面及背面)上合一的页数为4,如果纸的张数为两张,则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为2。
纸向选择部507选择,以在步骤S15中确定的页数来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能够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步骤S17)。图6表示页数与纸41的方向的关系的具体例子。附图标记P1表示第一页、附图标记P2表示第2页、附图标记P3表示第3页、附图标记P4表示第4页。在一张纸41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为2或3的情况下,纸41的方向为横向时的缩小率小于纸41的方向为纵向时的缩小率。因此,在页数为2或3的情况下,选择纸41的方向为横向。而在一张纸41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为4的情况下,纸41的方向为纵向时的缩小率小于纸41的方向为横向时的缩小率。因此,在页数为4的情况下,选择纸41的方向为纵向。
图像形成部103根据步骤S11中的设定、步骤S13中的选择、步骤S15中确定的页数及步骤S17中的选择,利用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在纸上形成多个页的图像(步骤S19)。这样来完成多页合一打印。图7至图10表示多个页和多页合一打印的具体例子。各页的图像都为纵向。
图7表示将两页合成一张纸的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选择纸向为纵向,并在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0%的第一页P1的图像,在纸的背面形成缩小率0%的第二页P2的图像。而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选择纸向为横向,并在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30%的第一页P1及第二页P2的图像。
图8表示将三页合成一张纸的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对于正面,选择纸向为纵向,并形成缩小率0%的第一页P1的图像。而对于背面,选择纸向为横向,并形成缩小率30%的第二页P2及第3页P3的图像。一张纸中正面的纸向与背面的纸向互不相同,这样的打印可以通过将正面或背面的图像转动90°后进行打印来实现。例如,在以横向输送纸的情况下,将第一页P1的图像转动90°后,在纸的正面进行打印。
另一方面,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选择纸向为横向,并在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47%的第一页P1、第二页P2、第三页P3的图像。
图9表示将四页合成一张纸的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选择纸向为横向。在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30%的第一页P1及第二页P2的图像,并在纸的背面形成缩小率30%的第三页P3及第四页P4的图像。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选择纸向为纵向,形成缩小率47%的第一页P1、第二页P2、第3页P3及第4页P4的图像。
图10表示六页的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纸为一张时选择纸向为横向。在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47%的第一页P1、第二页P2及第3页P3的图像,并在纸的背面形成缩小率47%的第四页P4、第五页P5及第六页P6的图像。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纸为二张时选择纸向为横向。并且,在第一张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47%的第一页P1、第二页P2及第3页P3的图像,并在第二张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率47%的第四页P4、第五页P5及第六页P6的图像。另外,在单面打印且纸为一张的情况下(图中未表示),选择纸向为横向,并在纸的正面形成缩小的第一页至第六页P1、P2、P3、P4、P5、P6的图像。
下面,说明图4的步骤S7中选择页编辑的情况。图11是用于说明页编辑的流程图。页编辑由图3所示的功能块的结构来实行。如果操作图5(C)所示的具有“页编辑”文字记载的键25(步骤S7中为“是”),页编辑部515将n设为1(步骤S31),图像区域计算部521计算第n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步骤S33)。即从第一页开始顺序计算图像区域的大小。
下面,利用图12说明图像区域、打印面和打印区域。打印面43是纸41上的用于形成图像的面。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纸41的正面为打印面43,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纸41的正面和背面都为打印面43。打印面43包括:可形成图像的打印区域45;位于打印区域45上方的上空白47;位于打印区域45下方的下空白49;位于打印区域45左方的左空白51;以及位于打印区域45右方的右空白53。图像区域55是形成有图像的区域,位于打印区域45内。例如,在打印区域45内可以打印共30行的文字图像时,如果第一行到第十行有文字图像,且其后面是空白的情况下,则第一行到第十行的文字图像是图像区域55。在图像区域55的大小等于打印区域45的大小时,图像区域55占打印区域45的比率(即打印区域45的使用率)为100%。
图13是用于说明由图像区域计算部521计算图像区域55的大小的方法的流程图。在页的打印区域45中,从第一行顺序判断打印区域45的第n行的黑色像素数是否大于预先规定的值(步骤T1)。在打印区域45的第n行的黑色像素数大于预先规定的值时(步骤T1中为“是”),即在打印区域45的第n行的黑色像素数较多时,将该行认定为图像区域55。并且,将第n行加在图像区域55的大小L上(步骤T3)。然后进入步骤T9。关于步骤T9的处理,将在后面说明。
另一方面,在第n行的黑色像素数小于预先规定的值时(步骤T1中为“否”),即在第n行的白色像素数较多时,将该行认定为非图像区域。并且,将第n行加在非图像区域的大小M上(步骤T5)。
当将第n行判断为非图像区域的次数不连续预先规定的次数时(步骤T7中为“否”),将这些非图像区域不认定为空白,并且,将非图像区域的大小M加在图像区域55的大小L上(步骤T9)。然后进入步骤T13。而当将第n行判断为非图像区域的次数连续预先规定的次数时(步骤T7中为“是”),将这些连续的非图像区域确定为空白(步骤T11),并进入步骤T13。
然后,如果还没有完成对于打印区域45中最后一行的步骤T1的处理(步骤T13中为“否”),则返回步骤T1。而如果完成对于最后一行的步骤T1的处理(步骤T13中为“是”),则根据步骤T9和T11来重新制作该页的图像数据(步骤T15)。例如,在一个页中,图像区域55和图像区域55之间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删除该空白,并连接这些图像区域55。以上是步骤S33的计算图像区域55的大小L的方法。
返回对图11的流程的说明。页编辑部515判断在步骤S33中计算出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是否是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步骤S35)。当判断为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时(步骤S35中为“是”),将n上加1的值设为n(步骤S37),返回步骤S33。接着,图像区域计算部521计算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
在步骤S33中计算出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时,页编辑部515在步骤S35中判断为“否”。并且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523判断将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使用打印区域45的使用率与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使用打印区域45的使用率相加的值,是否小于预先规定的值(例如140%)(步骤S39)。即,判断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之和(合计值)是否小于预先规定的值。当合计值不小于预先规定的值时(步骤S39中为“否”),不对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和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进行合成处理,进入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判断在步骤S33中计算出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是否是最后一页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第二页P2因不是最后一页,所以将n上加1的值设为n(步骤S43),返回步骤S33,并计算第三页P3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
当合计值小于预先规定的值时(步骤S39中为“是”),图像区域合成部525将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和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合一。在该合成的过程中,图像区域合成部525计算将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和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合成一页时的缩小率(步骤S47)。例如,如图14所示,设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使用打印区域45的使用率为90%、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使用打印区域45的使用率为20%的情况下,将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和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以打印区域45的使用率为100%来合成一页。
100/(90+20)=0.91
为此,需要将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的面积和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的面积缩小到90%。即,将第一页P1的图像区域55的缩小率和第二页P2的图像区域55的缩小率设为10%。
图像区域合成部525生成将第一页的图像区域55和第二页的图像区域55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步骤S49)。并且,图像数据置换部527从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501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中,将第一页的图像数据和第二页的图像数据置换为图像区域合成部525所生成的一页的图像数据(步骤S51)。然后进入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为“是”时,即完成对多个页的编辑时,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图5(E)所示的表示页编辑结束的画面37(图4的步骤S9)。全页栏23中显示“4”。这意味着作为多页合一的对象的原稿例如为六张,但通过页编辑被调整为四页。在画面37中包含:具有“双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3、以及具有“单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5。通过页编辑后,在步骤S11以下的处理中不进行六页的多页合一打印,而进行四页的多页合一打印。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按照用户设定的纸的张数(图4的步骤S11)来确定多页合一打印中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图4的步骤S15)。因此,可有效利用纸,能够减小多余的空白面积。具体而言,例如对六页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时,在2 in 1的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第二张纸的背面成为空白,在4 in 1的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第一张的纸的背面的一半成为空白。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可在一张纸的正面上将三页合一,并在背面上将三页合一,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打印面,能够消除多余的空白。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确定的上述页数来进行多页合一打印的情况下,在图4的步骤S17中选择可使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因此能够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步骤S13中说明的那样,用户可以在图5(D)所示的画面29中选择双面打印的多页合一打印或单面打印的多页合一打印。因此,可以提高对用户的便利性。
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利用图11说明的那样,可在进行减少页数的页编辑后实行多页合一打印。在页编辑的过程中,当判断为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55的大小L的合计值小于预先规定的值时,如图14所示,将相邻的页的图像区域55合成一页。因此,可消除多余的空白来进行多页合一打印。此外,由于可以减少页数,所以能够使各页的缩小率设为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1的步骤S41及图5(E)所示,在由页编辑部515进行减少页数的编辑后,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画面37,该画面37显示编辑后的多个页的页数(全页),并且接受设定在张数设定部503中的张数的输入。由此,可以根据编辑后的多个页的页数(共四页)来设定多页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因此,与根据编辑前的页数(六页)来设定多页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时相比,不需改变各页的缩小率,就可以减少多页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
第一实施方式中存在以下的变化实施例。在图4的步骤S11后,由显示控制部511在显示部403上显示双面打印时和单面打印时的多页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并让用户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图15表示预览画面61的一个例子。这是将三页合成一张纸的多页合一打印。预览画面61包含:双面打印时的预览图像63;单面打印时的预览图像65;具有“双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3;具有“单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5;具有“缩小率变更”文字记载的键67;以及具有“打印”文字记载的键69。
双面打印时的预览图像63是图8中的双面打印栏的图像,单面打印时的预览图像65是图8中的单面打印栏的图像。用户可以对双面打印时的预览图像63和单面打印时的预览图像65进行比较后,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当操作具有“双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3时可以选择双面打印,操作具有“单面打印”文字记载的键35时可以选择单面打印。
此外,如果用户操作具有“缩小率变更”文字记载的键67,则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在纸的正面形成的图像(第一页的图像)的缩小率和纸的背面形成的图像(第二页的图像和第三页的图像)的缩小率;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可以变更纸的正面形成的图像(第一页的图像、第二页的图像及第三页的图像)的缩小率。这样,例如在选择双面打印时,用户不希望第一页的缩小率不同于第二页及第三页的缩小率的情况下,可以使第一页的缩小率与第二页和第三页的缩小率相匹配。也就是说,在各纸的页的缩小率不统一时,或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纸的正面的页缩小率和背面的页缩小率不同时,用户可以使各页的缩小率统一后进行多页合一打印。
如果用户操作具有“打印”文字记载的键69,则可进行图4的步骤S19的处理,实行多页合一打印。
如上所述,在所述变化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确认双面打印时和单面打印时的多页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61后,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因此用户能够切实地选择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
下面,参照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3的结构的方框图。信息处理装置3向打印机5发送图像数据,以使打印机5实行在纸上打印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作业。
信息处理装置3例如是个人电脑,包括主体部700、操作部721、显示部723、记录介质读取部725及通信部727。
主体部700具有以下功能,即:图像数据存储部701、张数设定部703、页数确定部705、纸向选择部707、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709、显示控制部711、缩小率设定部713以及页编辑部715。这些功能由主体部700中的CPU、ROM及RAM等来实现。
图像数据存储部701、张数设定部703、页数确定部705、纸向选择部707、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709、显示控制部711、缩小率设定部713以及页编辑部715分别具有与图2所示的图像数据存储部501、张数设定部503、页数确定部505、纸向选择部507、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509、显示控制部511、缩小率设定部513以及页编辑部515相同的功能。
显示部723显示图5(A)至(E)所示的画面及图15所示的画面。但是,由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需读取原稿,因此不显示图5(B)中的“请载置原稿并操作开始键”的信息。
操作部721是键盘,利用显示在显示部723上的画面,进行对特殊多页合一打印的选择、纸张数的设定、是否实行页编辑的设定、单面打印或双面打印的设定等。
记录介质读取部725用于读取存储在CD-ROM、软盘、DVD(digital versatiledisk)等记录介质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通信部727例如通过LAN609与打印机5连接。通信部727具有发送部的功能,用于向打印机5发送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701中的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以及包含张数设定部703设定的张数、页数确定部705设定的页数和纸向选择部707选择的纸向的数据。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读取部725读取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多页合一打印的程序,将该程序存储在主体部700的硬盘中。主体部700的CPU从硬盘读出多页合一打印的程序,存储在主体部700的RAM中。由此,主体部700能够实行所述功能。如上所述,存储在记录介质的多页合一打印的程序使信息处理装置3具有图像数据存储部701、张数设定部703、页数确定部705、纸向选择部707、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709、显示控制部711、缩小率设定部713、页编辑部715以及通信部(发送部)727的功能。
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数据存储部,存储多个页的图像数据;
操作部;
张数设定部,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接受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的设定;
页数确定部,确定当以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
纸向选择部,选择当以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能使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以及
图像形成部,按照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所述张数、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及所述纸向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纸向,利用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来在纸上形成所述多个页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页编辑部,用于减少所述多个页的页数,其中,
所述页编辑部具有:
图像区域计算部,利用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计算各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该图像区域是形成有图像的区域;
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对于所述图像区域计算部计算出的图像区域的大小,判断将所述各页中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相加来获得的合计值是否小于预先规定的值;
图像区域合成部,对于所述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先规定的值的相邻的两页,生成将该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数据置换部,从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中,将由所述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先规定的值的相邻的两页的图像数据,置换为所述图像区域合成部生成的所述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其中,
所述页数确定部利用由所述页编辑部编辑后的所述多个页来确定所述页数,
所述图像形成部利用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中的、由所述页编辑部编辑后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来在纸上形成所述多个页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接受在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选择双面打印还是单面打印的设定,其中,
所述页数确定部按照所述单面双面打印设定部中设定了所述双面打印还是所述单面打印,来确定所述页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正在于:
所述操作部包括显示部,在进行所述双面打印还是所述单面打印的选择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双面打印时的多个页的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和所述单面打印时的多个页的合一打印的预览画面,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显示控制部,在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所述张数后,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所述预览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缩小率设定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所述预览画面后,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该缩小率设定部接受在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变更页的缩小率的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部;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中,
在所述页编辑部进行减少所述多个页的页数的编辑后,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画面,该画面显示编辑后的所述多个页的页数,并且接受设定在所述张数设定部中的所述张数的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向选择部,在所述页数为2或3的情况下,将所述纸向选择为横向,在所述页数为4的情况下,将所述纸向选择为纵向。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数据存储部,存储多个页的图像数据;
操作部;
张数设定部,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的情况下,接受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中使用的纸的张数的设定;
页数确定部,确定当以所述张数设定部中设定的张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在一张纸的一个面上合一的页数;
纸向选择部,选择当以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来进行所述多个页的合一打印时能使页的缩小率设为小的纸向;以及
发送部,向打印机发送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以及包含所述张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张数、所述页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页数和所述纸向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纸向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页编辑部,用于减少所述多个页的页数,其中,
所述页编辑部具有:
图像区域计算部,利用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计算各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该图像区域是形成有图像的区域;
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对于所述图像区域计算部计算出的图像区域的大小,判断将所述各页中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的大小相加来获得的合计值是否小于预先规定的值;
图像区域合成部,对于所述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先规定的值的相邻的两页,生成将该相邻的两页的图像区域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数据置换部,从存储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部的所述多个页的图像数据中,将由所述图像区域合成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先规定的值的相邻的两页的图像数据,置换为所述图像区域合成部生成的所述合成一页的图像数据,其中,
所述页数确定部利用由所述页编辑部编辑后的所述多个页来确定所述页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向选择部,在所述页数为2或3的情况下,将所述纸向选择为横向,在所述页数为4的情况下,将所述纸向选择为纵向。
CN201110210768.8A 2010-07-28 2011-07-26 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8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9321A JP5232836B2 (ja) 2010-07-28 2010-07-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69321 2010-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032A true CN102348032A (zh) 2012-02-08
CN102348032B CN102348032B (zh) 2014-08-06

Family

ID=45526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076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8032B (zh) 2010-07-28 2011-07-26 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54391B2 (zh)
JP (1) JP5232836B2 (zh)
CN (1) CN10234803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675A (zh) * 2012-03-21 2013-10-02 株式会社理光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系统
CN103716486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CN106980655A (zh) * 2017-03-09 2017-07-25 佛山益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分割处理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7206814A (zh) * 2015-01-30 2017-09-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810305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装置
CN108965633A (zh) * 2018-07-10 2018-12-07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多图像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7244A (zh) * 2019-01-10 2020-07-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5279596A (zh) * 2020-03-31 2022-11-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CN115396557A (zh) * 2021-05-24 2022-1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机、复合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3291B2 (ja) * 2012-02-15 201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54144B1 (ko) * 2012-05-07 2014-01-27 주식회사 파수닷컴 인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5978833B2 (ja) 2012-07-30 2016-08-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制御装置
JP2014086836A (ja) * 2012-10-23 2014-05-12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38355B2 (ja) * 2013-11-07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207888B2 (en) * 2013-11-18 2015-12-0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customer cost/contract avoidance in operation of image forming devices
US9912832B2 (en) * 2014-08-14 2018-03-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JP6443752B2 (ja) * 2015-03-06 2018-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US9971294B2 (en) * 2015-07-27 2018-05-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JP2019119087A (ja) * 2017-12-28 201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97941A (ja) * 2021-12-28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403A (zh) * 1999-04-12 2000-11-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070146743A1 (en) * 2005-12-23 2007-06-28 Xerox Corporation Uidesign: n-up calculator user interface--
US20080137126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Oki Da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0109864A (ja) * 2008-10-31 2010-05-1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211A (ja) 1993-06-30 1995-01-24 Ricoh Co Ltd 複数原稿一括複写装置
CN100382073C (zh) * 2003-03-27 2008-04-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06166220A (ja) 2004-12-09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の仕上がりを指定する方法
US20100165361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James Ronald Booth Method for Reducing Consumables Usage Based on Job Size
KR20120035748A (ko) * 2010-10-06 2012-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옵션 표시방법 및 인쇄옵션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403A (zh) * 1999-04-12 2000-11-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070146743A1 (en) * 2005-12-23 2007-06-28 Xerox Corporation Uidesign: n-up calculator user interface--
US20080137126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Oki Da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0109864A (ja) * 2008-10-31 2010-05-1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675B (zh) * 2012-03-21 2016-01-20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系统
US9519850B2 (en) 2012-03-21 2016-12-13 Ricoh Company, Lt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CN103336675A (zh) * 2012-03-21 2013-10-02 株式会社理光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系统
CN103716486A (zh) * 2012-09-28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CN103716486B (zh) * 2012-09-28 2016-08-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CN107206814B (zh) * 2015-01-30 2019-02-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06814A (zh) * 2015-01-30 2017-09-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80655A (zh) * 2017-03-09 2017-07-25 佛山益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分割处理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8810305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装置
CN108965633A (zh) * 2018-07-10 2018-12-07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多图像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5633B (zh) * 2018-07-10 2020-08-18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多图像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7244A (zh) * 2019-01-10 2020-07-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427244B (zh) * 2019-01-10 2023-02-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5279596A (zh) * 2020-03-31 2022-11-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US11997242B2 (en) 2020-03-31 2024-05-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communicate with network and capable of managing number of print pages
CN115396557A (zh) * 2021-05-24 2022-1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机、复合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5396557B (zh) * 2021-05-24 2023-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机、复合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54391B2 (en) 2014-02-18
JP2012034008A (ja) 2012-02-16
JP5232836B2 (ja) 2013-07-10
CN102348032B (zh) 2014-08-06
US20120026515A1 (en)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03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US20040239987A1 (en) Multi-function machine for combining and routing image data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622610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forms an image based on stored image data
JPH0830761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1114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51422A (ja) 画像編集装置
JPH04298369A (ja) 電子複写印刷装置
US5243439A (en) Image relocation in an electronic reprographic system
US846237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pplication executing method
CN102739894A (zh) 图像形成系统
US8731426B2 (en) Information input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3163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4365A (ja) 画像複写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7962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141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84480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H01220970A (ja) ディジタ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500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03149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34509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2139469A (ja) デジタル記録装置
JPS62139468A (ja) デジタル記録装置
JP488189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20512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9785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