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6066A - 打印机和辊子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和辊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6066A
CN102336066A CN2011100485992A CN201110048599A CN102336066A CN 102336066 A CN102336066 A CN 102336066A CN 2011100485992 A CN2011100485992 A CN 2011100485992A CN 201110048599 A CN201110048599 A CN 201110048599A CN 102336066 A CN102336066 A CN 102336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dentifier
width
roller
constru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85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代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36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Detecting type of paper, e.g. by automatic reading of a code that is printed on a paper package or on a paper roll or by sensing the grade of translucency of the paper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和辊子,所述打印机包括辊子保持单元、照射单元、光接收单元、识别单元、控制单元和打印单元。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保持缠有幅材的辊子。照射单元被构造为,在缠绕在辊子周围的幅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照射光。光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从幅材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光。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在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结果的基础上,识别在幅材上是否设置有标识符以及标识符是否有效。响应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根据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操作模式。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在操作模式的基础上在打印介质上打印。

Description

打印机和辊子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7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60282并要求其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打印机和辊子。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一种保持墨带辊和打印介质的打印机,以在介质上打印。
在这种打印机中,如果使用墨带和打印介质的伪造产品,那么其可能导致打印质量变差或打印机的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辊子保持单元、照射单元、光接收单元、识别单元、控制单元和打印单元。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保持缠有幅材(web material)(例如,条形材料)的辊子。照射单元被构造为,在缠绕在辊子周围的幅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照射光。光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从幅材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光。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在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结果的基础上,识别在幅材上是否设置有标识符以及标识符是否是有效的。响应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根据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操作模式。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在操作模式的基础上在打印介质上打印。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打印质量稳定,且不容易产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打印机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图解的侧正视图。
图2是示出了打印机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电路的一个实例的方块图。
图3是示出了打印机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单元的一个实例的方块图。
图4是根据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墨带辊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条形纸辊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辊子保持单元、照射单元、光接收单元、识别单元、控制单元和打印单元。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保持缠有幅材(例如,条形材料)的辊子。照射单元被构造为,在缠绕在辊子周围的幅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照射光。光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从幅材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光。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在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结果的基础上,识别在幅材上是否设置有标识符以及标识符是否是有效的。响应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根据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操作模式。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在操作模式的基础上在打印介质上打印。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这些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可在标签(用作打印介质)上打印,将标签设置在(例如,粘接至)幅材2(例如,纸)的内表面2a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可在除了标签以外的打印介质上执行打印,例如,没有底纸(backing sheet)的连续形式的纸。另外,打印机1可具有对附接在标签上的RFID(射频识别)芯片写入数据和从其读取数据的功能。
打印机1的主体1a包括具有底壁1c和侧壁的壳体1b。壳体1b包括垂直于底壁1c且平行于侧壁的纵向壁1d。在纵向壁1d上,垂直于纵向壁1d安装辊子保持轴4、传送辊5、压辊6、用于墨带7的供应轴8、用于墨带7的张紧轴9、打印头块10、压带轮块11等。将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20设置在壳体1b中的纵向壁1d的后侧上,如在图1的平面中看到的。
在垂直于图1的平面的状态中,辊子保持轴4旋转地保持辊子(例如,纸辊)13,在其周围缠绕条形纸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辊子保持轴4可由纵向壁1d旋转地支撑。替代地,可将辊子保持轴4固定在纵向壁1d上,从而允许缠有条形纸2的纸辊13在辊子保持轴4周围旋转。在任何情况中,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不用电机驱动辊子保持轴4和纸辊13。缠有条形纸2的纸辊13与传送辊5和压辊6的旋转一起旋转(或被驱动),将传送辊5和压辊6在进纸方向(图1中的左侧方向)上安装在纸辊13的下游侧处。这样,从纸辊13排出条形纸2。在此实施方式中,条形纸2相当于缠绕在纸辊13周围的幅材,并且,辊子保持轴4相当于辊子保持单元。
例如,通过电机14旋转地驱动传送辊5和压辊6(见图2)。将传送辊5在进纸方向上安装在压辊6和打印单元15的上游侧处。压轮块11包括沿着进纸方向水平地放在传送辊5附近的压轮(未示出)。用预定压力朝着传送辊5偏移压轮。在进纸方向上与传送辊5的旋转一起,传送夹在传送辊5和压轮之间的条形纸2。在此实施方式中,传送辊5、压辊6、电机14、电机控制器20j和压轮块11可能组成传送机构。
用墨带7的支撑轴8保持在其周围缠有幅材(例如,墨带7)的带辊16。例如,通过电机14旋转地驱动张紧轴9。通过张紧轴9的旋转,在从带辊16排出的同时将墨带7缠绕在张紧轴9的周围。将墨带7和条形纸2夹在包含于打印头块10中的热头10a和压辊6之间。热头10a产生允许墨带7上的墨熔化或升华的热量。通过热头10a的这种操作,将预定图案(例如,字符、数字字符、条形码或图形)转移到设置于(例如,粘接至)条形纸2的表面(例如,内表面2a)上的标签上。特别地,在此实施方式中,打印机构包括墨带7、供应轴8、张紧轴9、打印头块10、热头10a、电机14和电机控制器20j。打印单元15包括热头10a和压辊6。在此实施方式中,墨带7相当于缠绕在带辊16周围的幅材,供应轴8相当于辊子保持单元。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别在缠绕在纸辊13周围的条形纸2和缠绕在带辊16周围的墨带7上设置不可见的标识符17A和17B(共同叫做不可见的标识符17)(见图4和图5)。例如,通过使用具有红外吸收性或红外反射性的墨(例如,人眼不可见的隐形墨)或具有在红外线照射下看得见而人眼不可见的荧光性的墨(例如,荧光墨),在条形纸2和墨带7的表面上设置不可见的标识符17。不可见的标识符17可能包括条形码、字符、符号、图案、图像等。
打印机1包括用于读取不可见的标识符17的光学单元3A和3B(共同叫做光学单元3)。光学单元3A可用来读取设置于墨带7上的标识符17A(见图4),而光学单元3B可用来读取设置于条形纸2上的标识符17B(见图5)。每个光学单元3A和3B包括照射单元3a和光接收单元3b(见图2)。照射单元3a可用来,根据检测相应标识符17的方法,用红外光或紫外光照射设置有标识符17的条形纸2或墨带7的区域。光接收单元3b可用来接收从分别设置有标识符17B或17A的条形纸2或墨带7的区域反射的光。为了用红外吸收性或红外反射性检测标识符17,例如,可能通过使用能够接收光(例如,从标识符17及其外围部分反射的红外光)的元件来实现光接收单元3b。同样地,为了用荧光检测标识符17,例如,可能通过使用能够接收从标识符17反射掉的光(例如,可见光、红外光等)的元件来实现光接收单元3b,标识符17在红外光或紫外光下发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能用图像传感器来实现光接收单元3b,例如CCD(电荷耦合装置)、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其可能捕获二维图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用具有更简单的结构的光接收元件来实现光接收单元3b。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能在标识符17上施加附加的墨或薄片,以增强标识符17的不可见性,从而便于光学单元3读取标识符17。此外,如果必须的话,可能在照射单元3a或光接收单元3b中设置滤光器。这样,根据这些实施方式,在条形纸2和墨带7上设置打印机1可识别的不可见的标识符17,从而防止缠有条形纸2的纸辊13或缠有墨带7的带辊16的伪造。
如图2所示,打印机1中的控制电路20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0a、ROM(只读存储器)20b、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c、NVRAM(非易失性存储器)20d、通信接口(I/F)20e、照射单元控制器20f、光接收单元控制器20g、输出单元控制器20h、输入单元控制器20i、电机控制器20j和打印单元控制器20k,通过总线20m(例如,地址线或数据线)将其彼此连接。
CPU 20a对RAM 20c或NVRAM 20d配置存储于ROM 20b中的各种计算机可读的操作程序,并执行操作程序,以控制打印机1的各种部件。ROM 20b存储由CPU 20a执行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或程序(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应用程序、装置驱动程序等)。在CPU 20a执行各种程序的同时,RAM 20c临时存储数据或程序。即使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中,NVRAM20d也可用来保持各种类型的数据,除了OS(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装置驱动程序以外,例如,还包括用于识别单元21e中的识别操作的参考数据。
通信I/F 20e控制与通过电通信线路连接的另一装置的数据通信。
照射单元控制器20f响应于来自CPU 20a的指令而控制照射单元3a。光接收单元控制器20g响应于来自CPU 20a的指令而控制光接收单元3b,并对CPU 20a发送通过在光接收单元3b处接收的光的光电转换而获得的数据。
输出单元控制器20h响应于来自CPU 20a的指令,控制输出图像或音频信号的输出单元18(例如,显示器、发光单元、扬声器、蜂鸣器)。输入单元控制器20i控制接收音频输入或允许用户手动输入用户指令的输入单元19(例如,按钮、触摸板、键盘、麦克风、旋钮、DIP开关)。
电机控制器20j响应于来自CPU 20a的指令,控制电机14(例如,步进电机),使其旋转。将电机控制器20j进一步构造为,对CPU 20a发送表示电机14的操作状态的数据。
打印单元控制器20k响应于来自CPU 20a的指令,控制打印单元15的热头10a。
如图3所示,根据这些程序,CPU 20a可能用作许多控制单元,包括打印控制单元21a、模式转换控制单元21b、读取控制单元21c、图像处理单元21d、识别单元21e、异常控制单元21f和读写处理单元21g。这些程序可能至少包括与打印控制单元21a、模式转换控制单元21b、读取控制单元21c、图像处理单元21d、识别单元21e、异常控制单元21f和读写处理单元21g相应的模块。
打印控制单元21a允许电机控制器20j和打印单元控制器20k分别控制电机14和打印单元15,使得在条形纸2上打印预定信息(例如,字符、图像等)。
模式转换控制单元21b响应于从输入单元19(例如,操作按钮)提供的用户指令,转换打印机1的操作。例如,将打印机1构造为在以下模式中操作:安全模式,在该模式中,仅当如果打印机1能够有效地识别标识符17时执行打印;警告模式,在该模式中,如果打印机1不能有效地识别标识符17,那么输出单元18(例如LED(发光二极管))输出异常的表示;或正常模式,在该模式中,不管是否识别到标识符17,都执行打印。在具有以上构造的打印机1中,模式转换控制单元21b响应于从输入单元19提供的用户指令,转换打印控制单元21a或读取控制单元21c的操作。
读取控制单元21c允许照射单元控制器20f和光接收单元控制器20g分别控制照射单元3a和光接收单元3b,从而获得表示光接收单元3b处的接收结果的数据。
如果用图像传感器实现光接收单元3b,那么,图像处理单元21d对从读取控制单元21c提供的光接收单元3b处的接收结果,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例如,平滑化、二元化、滤波、阴影补偿等)。
识别单元21e将由图像处理单元21d中的图像处理获得的数据与储存于非易失性储存装置(例如NVRAM 20d)中的参考数据进行比较。通过这样做,识别单元21e在来自光接收单元3b的光接收结果的基础上,判断在用图像处理的数据中是否包含有效的标识符17。因此,可能判断辊子13和16是否是具有提供至其的有效的标识符17的合法产品。
异常控制单元21f响应于识别单元21e中的判断结果而执行预定操作。例如,在选择如上所述的安全模式的基础上,异常控制单元21f控制打印控制单元21a,使其不再执行打印处理。此外,异常控制单元21f允许输出单元控制器20h控制输出单元18,使得输出单元18输出异常的表示。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用显示器实现输出单元18,那么,在显示器上显示表示因为纸辊13或带辊16不是合法产品而禁止打印处理的消息。
读写处理单元21g可用来对存储装置(例如,NVRAM 20d)写入和从其读取(例如,存取)各种类型的信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读写处理单元21g相当于读取处理单元和写入处理单元。
另一方面,在选择如上所述的警告模式的基础上,异常控制单元21f允许输出单元控制器20h控制输出单元18,使得输出单元18输出异常的表示。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用显示器实现输出单元18,那么,在输出单元18上显示代表辊子13或16是赝品的消息,或表示这种赝品的使用可能会使打印质量变差的消息。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NVRAM 20d中储存表示识别单元21e处的识别结果的信息(即,识别结果信息)。保持信息,直到用新的辊子代替辊子13和16为止。例如,作为检测辊子的更换的传感器,可能在加载辊子13和16的位置中安装按钮开关(未示出),通过辊子13和16或其连接按下按钮开关。由传感器检测到的辊子的更换(例如,打开→关闭→打开按钮开关),会触发CPU 20a执行一系列操作以识别标识符17,包括照射、光接收、图像处理、识别、异常处理、储存(更新)识别结果信息等。替代地,CPU 20a在从输入单元19提供的用户指令的基础上,通过识别辊子13和16的更换,来执行以上一系列操作。
此外,CPU 20a在标识符17的基础上,获得关于缠绕在相应辊子13和16周围的条形纸和带子的长度的信息。例如,CPU 20a从包含于标识符17中的信息或储存于与包含于标识符17中的信息相关的NVRAM 20中的信息,获得表示长度的信息。另外,CPU 20a在从将辊子装入打印机1时开始计算的电机14的旋转次数的基础上,确定条形纸和带子(分别缠绕在辊子13和16周围)的所排出的部分的长度。CPU 20a进一步将所排出的部分的长度与条形纸和带子的相应总长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缠绕在辊子13和16周围的条形纸和带子的剩余部分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CPU 20a在NVRAM 20d中储存并保持在识别单元21e获得的识别结果信息,至少直到将条形纸和带子中的任何一个从辊子13和16完全排出为止。在确认剩余长度中的任何一个长度变成零时,CPU 20a控制打印机1,使其停止打印,并在检测到新的标识符时重新开始打印。例如,如果CPU 20a确定墨带7的可打印部分的长度是100米,那么,CPU 20a执行打印,直到从辊子16排出100米的墨带7为止,并可能不再进一步打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CPU 20a无法获得与条形纸和带子的长度相关的信息,那么CPU 20a可能不执行打印。
如上所述,在打印机1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单元3可用来读取设置于缠有墨带7的带辊16和缠有条形纸2的纸辊13上的不可见的标识符17,或读取设置于与相应的辊子16和13分离的墨带7或条形纸2上的不可见的标识符17。识别单元21e检查标识符17是否是有效的。在识别结果的基础上,CPU 20a改变打印机1的当前操作模式或当前操作(例如,转换操作模式),或根据打印机1的当前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例如,输出异常的表示)。因此,根据此实施方式,可能防止伪造辊子13和16,并阻止辊子13和16的赝品的使用导致打印机1的故障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缠有墨带7的带辊16缠绕在纸卷轴芯16b周围。例如,通过粘合剂,将带辊16的排出开始部分16a固定至另一纸卷轴芯16c。在不用于打印的非打印使用区域(例如,读取区域)An上设置标识符17A,在墨带7中,将该区域定位在比用于打印的打印使用区域(例如,带子区域)的前端Ap更靠近排出开始部分16a的地方。特别地,从区域An和Ap之间的边界16d在排出开始部分16a的一侧上设置标识符17A。因此,根据此实施方式,通过有效地使用非打印使用区域An而并非必须使用打印使用区域Ap,可能将标识符17A有效地且轻松地附接在墨带7上。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缠有条形纸2的纸辊13缠绕在纸卷轴芯13a周围。在条形纸2的外表面(例如,非打印使用表面)2b上设置标识符17B,将该外表面定位在与条形纸2的内表面2a(例如,打印使用表面)相对的一侧上。因此,根据此实施方式,通过有效地使用非打印使用表面而并非必须使用打印使用表面,可能在条形纸2上进一步有效地设置标识符17B。例如,在初始阶段(即,在从纸辊13排出条形纸2之前),在纸辊13的外围表面上设置标识符17B。在这种情况中,可能在纸辊13的制造的最后阶段,在纸辊13上轻松地设置标识符17B,这便于标识符17B的读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读写处理单元21g可能在作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NVRAM 20d中储存由识别单元21e获得的识别结果信息。这样,由于用识别单元21e确定识别结果信息并将其保持在NVRAM 20d中,所以不需要在识别单元21e执行进一步的识别操作。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在墨带7和条形纸2的排出开始部分附近的区域(例如,非打印使用区域An)上设置标识符17A。这允许识别单元21e高速地识别标识符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墨带7和条形纸2上设置多个标识符17。在这种情况中,以分布式方式在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上在墨带7或条形纸2上设置多个标识符17。因此,可能以快速且有效的方式执行多个标识符17的识别。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在墨带7和条形纸2上设置标记(例如,字符或符号),该标记表示墨带7和条形纸2将位于打印机1的主体1a中的位置。此外,可能在带子和纸上描述关于装载带子和纸的方法的信息。CPU 20a允许电机控制器20j控制电机14,使得光学单元3读取标识符17。也就是说,电机控制器20j控制电机14,以执行墨带7或条形纸2的向前/向后进给,这使得光学单元3能够在进给墨带7或条形纸2的同时读取标识符17。
此外,在此实施方式中,读写处理单元21g从NVRAM 20d读取和标识符17相关的信息。在所读取的信息的基础上,CPU 20a根据当前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操作模式。这可能将包含在标识符17中的信息的量最小化,从而使得标识符17的构造变得简单。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标识符17可能是条形码。在这种情况中,条形码和对墨带7与条形纸2的控制信息(例如,打印浓度、打印脉冲宽度、电机14的旋转速度等)相关,可能将这些信息储存在存储装置中,例如ROM 20b或NVRAM 20d。因此,打印机1的CPU 20a获得与安装在打印机1中的墨带7和条形纸2相应的控制信息。这使得打印控制单元21a能够控制打印浓度、打印脉冲宽度、打印机1中的电机14的旋转速度,以将其调节至对于墨带7和条形纸2来说适当的状态。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在存储装置中储存墨带7和条形纸2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可能与条形码相关,并包括零售商标识、制造商标识、型号、批号、产品代码、产品规格(宽度、长度、厚度等)、制造商地点、制造日期等。这使得CPU 20a能够获得与墨带7或条形纸2相应的属性信息。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能用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一维条形码实现标识符17,这使得光接收单元3b的构造更简单。如图4和图5所示,对于一维条形码,可能沿着垂直于墨带7和条形纸2的进给方向的方向布置条形码中的条。这使得,当墨带7和条形纸2向前运动时,光接收单元3b能够连续读取条形码。即使使用具有相对小尺寸的光接收单元3b,这也允许条形码的读取。在图4和图5中,为了清楚的原因,明确地示出了具有条形码的标识符17,而在实际实现中,在可见光下看不到标识符17。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能用图像传感器实现光接收单元3b,其允许在标识符17中储存更多的信息。例如,在此情况中,标识符17可能包含二维条形码,或字符、符号、图案、图像等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构造中,CPU 20a直接从标识符17获得墨带7和条形纸2的控制信息或属性信息,这会减小储存这种信息所必需的存储装置的容量。在此情况中,CPU 20a可能执行将标识符17上的图像数据识别成字符或符号的功能(OCR:光学字符识别)。
虽然已经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但是,仅通过实例给出这些实施方式,并且,并非旨在限制发明的范围。事实上,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能以各种其它形式体现。例如,在不背离发明的实质的前提下,可能改变标识符在幅材上的位置,或改变光学单元安装在打印机内的位置。此外,可能将每个部件(打印单元、主体、标识符、辊子保持单元、辊子、幅材、照射单元、光接收单元、识别单元、光学单元、打印使用区域、非打印使用区域、打印使用表面、非打印使用表面、条形码、图像传感器等)的规格(安排、结构、形状、尺寸、长度、深度、厚度、横截面积、重量、数量、材料、布置方式、位置、光的波长等)改变成各种其它形式。此外,虽然用NVRAM实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打印机可能在连续形式的纸上执行打印,例如,折叠纸,例如在其上设置不可见的标识符的折叠纸。
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旨在覆盖这种将落在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20)

1.一种打印机,包括:
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保持缠有幅材的辊子;
照射单元,被构造为在缠绕在所述辊子周围的幅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照射光;
光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从幅材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光;
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结果,识别在幅材上是否设置有标识符以及标识符是否有效;
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根据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所述操作模式;以及
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操作模式在打印介质上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在所述幅材上设置打印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幅材是墨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幅材是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标识符设置在非打印使用区域上,所述非打印使用区域被定位为比所述幅材中的打印使用区域的前端更靠近所述幅材的排出开始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标识符设置在所述幅材的非打印使用表面上,所述非打印使用表面被定位为与所述幅材的打印使用表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进一步包括:写入处理单元,被构造为允许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储存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进一步包括:读取处理单元,被构造为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读取与所述标识符相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构造为,基于由所述读取处理单元读取的信息,根据所述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所述操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幅材包括多个以分布方式设置的标识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幅材包括没有底纸的连续形式的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旋转地保持缠有所述幅材的辊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标识符设置有不可见的墨,所述不可见的墨具有红外吸收性、红外反射性和荧光性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标识符设置在所述辊子的外围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包括:
安全模式,在该模式中,仅当所述标识符被确定为有效时,执行打印;
警告模式,在该模式中,如果所述标识符不是有效的,那么输出异常的指示;以及
正常模式,在该模式中,不管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如何,都执行打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识别结果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至少直到所述辊子被新的辊子替换为止。
16.一种辊子,所述辊子缠有设置有标识符的幅材,所述辊子用于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包括:
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保持所述辊子;
照射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幅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照射光;
光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幅材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光;
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结果,识别在所述幅材上是否设置有标识符以及标识符是否是有效的;
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根据当前操作模式执行预定操作或改变所述当前操作模式;以及
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当前操作模式在打印介质上打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辊子,其中,用不可见的墨实现所述标识符,所述不可见的墨具有红外吸收性、红外反射性和荧光性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辊子,其中,所述标识符设置在所述辊子的外围表面上。
19.一种打印机,包括:
辊子保持单元,被构造为保持缠有不同幅材的第一和第二辊子,每个辊子在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照射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不同幅材的每个的至少一部分上照射光;
光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从每个幅材反射的光;
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相应的光接收结果,识别在每个幅材上是否设置有标识符以及每个标识符是否是有效的;
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所述打印机的操作模式;以及
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操作模式在打印介质上打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幅材包括多个以分布式方式设置于其上的标识符。
CN2011100485992A 2010-07-15 2011-02-28 打印机和辊子 Pending CN1023360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0282 2010-07-15
JP2010160282A JP2012020489A (ja) 2010-07-15 2010-07-15 プリンタおよびロ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066A true CN102336066A (zh) 2012-02-01

Family

ID=45467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85992A Pending CN102336066A (zh) 2010-07-15 2011-02-28 打印机和辊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14735A1 (zh)
JP (1) JP2012020489A (zh)
CN (1) CN1023360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500A (zh) * 2013-11-05 2015-05-1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面形成装置及印面形成方法
CN112188964A (zh) * 2018-05-22 2021-01-05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用于标记标记对象的标记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0490A (ja) * 2010-07-15 2012-02-02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およびロール
JP5816588B2 (ja) * 2012-04-11 2015-11-1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TWI539379B (zh) * 2014-12-08 2016-06-21 誠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帶、色帶之產品資訊之識別裝置與識別方法
JP7058639B2 (ja) * 2016-08-19 2022-04-22 ヴィデオジェット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プリンタ
JP6852685B2 (ja) * 2018-01-29 2021-03-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プリンタ及び熱転写方法
JP2021097952A (ja) * 2019-12-24 2021-07-01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1515A1 (en) * 1988-07-19 1990-01-24 Datamax Corporation Ribbon assembly
US20070085263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Akihiro Machida Image-based edge detection of stacked sheet med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7016A (en) * 1985-11-08 1989-01-10 Creative Associates Ribbon indicia system
DE19549376A1 (de) * 1995-03-07 1996-09-26 Francotyp Postalia Gmbh Anordnung zur Ermittlung einer Farbbandrestmenge für Thermotransferdruckverfahren
KR100413780B1 (ko) * 1996-01-19 2004-03-22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리본및서멀프린터
JP2000141929A (ja) * 1998-09-10 2000-05-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ト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US6387846B1 (en) * 1998-09-10 2002-05-1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thod, and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system
US7206010B2 (en) * 2004-04-16 2007-04-17 Zih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media located on a spool and/or a cartridge where the media include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ttached theret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1515A1 (en) * 1988-07-19 1990-01-24 Datamax Corporation Ribbon assembly
US20070085263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Akihiro Machida Image-based edge detection of stacked sheet media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500A (zh) * 2013-11-05 2015-05-1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面形成装置及印面形成方法
CN104608500B (zh) * 2013-11-05 2016-09-0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面形成装置及印面形成方法
CN112188964A (zh) * 2018-05-22 2021-01-05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用于标记标记对象的标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20489A (ja) 2012-02-02
US20120014735A1 (en)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6066A (zh) 打印机和辊子
JP6557063B2 (ja) ラベル印字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654199B2 (en) Printing device
US9821548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film having substantially transparent alignment marks
JP2007144955A (ja) 剥離紙付き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CN204265057U (zh) 标签复卷机
CN102336065A (zh) 打印机和辊子
US9630432B2 (en) Printer and print medium
US20080216688A1 (en) Inverted Reverse-Image Transfer Printing
JP2016047638A (ja) ラベル発行装置及びラベル発行方法
JP2011183608A (ja) プリンタ
WO2007063917A1 (ja) 剥離紙付き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US10071573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546514B2 (ja) プリンタ
EP2189291B1 (de)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Etiketten- und/oder Bonrollen
CN102343724B (zh) 打印机
JP2007283705A (ja) 孔版印刷装置
TWM395585U (en) Printing device with marking function
US20230202196A1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thermal head and reader positioned downstream of thermal head in conveying direction
JPH06127756A (ja) 連続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連続シート担持ロール
JP2005047087A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5313441A (ja) 印字装置
EP2644400B1 (en) Print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inting control program
JP2007069508A (ja) インクシート及びインクシートカセット並びにプリンタ
JP2008126648A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