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8835A - 自动文档送进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文档送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8835A
CN102328835A CN2011101197460A CN201110119746A CN102328835A CN 102328835 A CN102328835 A CN 102328835A CN 2011101197460 A CN2011101197460 A CN 2011101197460A CN 201110119746 A CN201110119746 A CN 201110119746A CN 102328835 A CN102328835 A CN 102328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baffle plate
sent
paper
limi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97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8835B (zh
Inventor
嘉山留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AccessTechnic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AccessTechnica Ltd filed Critical NEC AccessTechnic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28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8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8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88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34Article-retaining devices controlling the release of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2Handling piles, sets or stacks of articles
    • B65H2301/4222Squaring-up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Abstract

一种自动文档送进机,用于自动地对放置在文档托盘上的文档进行送进,该自动文档送进机包括:纸张送进部,其至少包括纸张送进辊子和拾取辊子,并围绕纸张送进辊子的辊子轴而上下倾斜;挡板部,其包括挡板,挡板设在纸张送进部的侧板上,在纸张送进部拾取文档之前被置于文档限制位置处,在纸张送进部拾取文档时由要被拾取的文档推动而发生倾斜,并在所拾取的文档已经通过挡板下方之后通过自身的重量而自动地返回文档限制位置,所述文档限制位置是使文档的前缘的位置受到限制的位置。

Description

自动文档送进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7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58843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地送进(feed)文档的自动文档送进机。
背景技术
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设备等所用的自动文档送进机一般具有挡板(shutter)机构,该机构被用于传输辊子的超载保护、文档前缘的对准、对于文档歪斜的校正、双文档送进保护、文档入口保护等。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6202公开了一种带有挡板机构的自动文档送进机,如图7A、图7B、图8A和图8B所示。图7A示出了在即将开始对文档进行自动送进之前的待机状态,图7B示出了对文档进行拾取的拾取状态。图8A示出了自动文档送进机的盖子被开启的状态,图8B示出了自动文档送进机的盖子被关闭的状态。
这种自动文档送进机包括挡板109和限位器117,挡板109以可摆动方式从盖子102悬挂,限位器117设在拾取臂107上并对挡板109的运动进行限制。当拾取臂107处于图7A所示的待机状态时,限位器117与设在挡板109上的接纳部分113接触。因而,当文档124的前缘与挡板109发生接触时,挡板109不能向传输路径123那侧倾斜,从而使文档124的前缘的位置受到限制。
在图7B所示的拾取状态,拾取臂107沿与文档124发生接触的方向倾斜。这样,使固定到拾取臂107的限位器117向下运动,限位器117与接纳部分113的接触被解除。因而挡板109能够向传输路径123那侧倾斜。
由于拾取辊子116设在拾取臂107的、处于文档托盘112那侧的端部处,所以当使拾取臂107沿顺时针方向倾斜时,拾取辊子116与文档124发生接触,文档124在传输路径123中被送进。由拾取辊子116送进的文档124将限制块119推向传输路径123那侧。这样,使限制块119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当文档124的传输结束时,限制块119因其自身重量而垂下,拾取臂107也返回到初始位置。即,它返回到图7A所示的待机状态。
另外,在这样的机构中,存在文档124发生堵塞的可能性。被这种情形下,如图8A所示,盖子102被开启,发生堵塞的文档124被除去。图8B示出了在除去发生堵塞的文档124之后关闭了盖子102的状态。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6202中描述的这种自动文档送进机存在以下问题。当盖子102被开启时,拾取臂107返回到拾取臂107不倾斜的状态,而限制块119返回到限制块119因其自身重量而下垂的状态。在文档发生堵塞的状态下,限制块119不能完全返回到初始状态,而拾取臂107能够与文档堵塞无关地返回到该初始状态。因而拾取臂107返回初始状态比限制块119返回初始状态更快。
结果,如图8B所示,产生了这样的状态:接纳部分113位于左侧,而限位器117位于右侧。根据图7A与图8B的比较容易理解,图7A中接纳部分113与限位器117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图8B中接纳部分113与限位器117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反的。下文中,图8B所示的、接纳部分113位于左侧而限位器117位于右侧的这种状态被称为翻转状态。在翻转状态下,限制块119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因为接纳部分113与限位器117发生接触。结果,限制块119只能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但是,当限制块119能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文档124的前缘的位置不能受到限制。因此,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6202公开的这种自动文档送进机中,对于使限位器117和接纳部分113的位置进行改变的控制和操作是分开进行的。当增加用于执行这种控制和操作的装置时,产生了自动文档送进机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挡板的自动文档送进机,即使在除去发生堵塞的文档时,该挡板也因其自身重量而自动地返回待机状态,在该自动文档送进机中,不发生上述问题,并且价格较低。
一种自动文档送进机,用于自动地对放置在文档托盘上的文档进行送进,该自动文档送进机包括:纸张送进部,其至少包括纸张送进辊子和拾取辊子,并围绕纸张送进辊子的辊子轴而上下倾斜;挡板部,其包括挡板,挡板设在纸张送进部的侧板上,在纸张送进部拾取文档之前被置于文档限制位置处,在纸张送进部拾取文档时由要被拾取的文档推动而发生倾斜,并在所拾取的文档已经通过挡板下方之后通过自身的重量而自动地返回文档限制位置,所述文档限制位置是使文档的前缘的位置受到限制的位置。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以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是处于待机状态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B是处于拾取状态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C是处于纸张送进状态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D是处于返回操作状态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作为示例而示出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挡板停止而使挡板不能返回待机状态的情形;
图5是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处于盖子壳体正被打开的状态;
图6是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处于盖子壳体已被打开的状态;
图7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处于即将开始对文档进行自动送进之前的待机状态;
图7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处于对文档进行拾取的拾取状态;
图8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处于盖子开启状态;
图8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自动文档送进机的局部剖视图,处于盖子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文档送进机10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自动文档送进机10的纸张送进部的局部剖视图。自动文档送进机10例如可以应用于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设备等。
自动文档送进机10包括:由树脂等形成的纸张送进部壳体11、用于覆盖纸张送进部壳体11的盖子壳体12、用于对放置在文档托盘(未示出)上的文档P的前缘进行对准的挡板部20、以及用于把文档P(该文档的前缘由挡板部20对准)供应到传输路径60的纸张送进部40。
纸张送进部壳体11中设有用于将纸张送进部壳体11开启和关闭的杆13。杆13具有接触部16和手柄部15,接触部16设在杆的一端,与纸张送进部40的壳体进行接触;手柄部15设在其另一端,在开启或关闭纸张送进部壳体11的时候接纳手。杆13围绕杆轴14倾斜。图2所示的箭头F11和F12表明了杆13发生倾斜所沿的方向。
锁定臂18设在杆13上,锁定爪19设在锁定臂18的端部。另一方面,用于接纳该锁定爪19的爪接纳部21设在分离部壳体11b中。当把杆13抬起时,锁定臂1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锁定爪19与爪接纳部21解除接合(disengage)。结果,纸张送进部壳体11的锁定情况被解除。此时,接触部16与纸张送进部40发生接触。该动作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当手从杆13脱离时,锁定臂1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锁定爪19与爪接纳部21接合。从而使纸张送进部壳体11被锁定。
纸张送进部40在纸张送进部壳体11中具有纸张送进部支架41。拾取辊子42、纸张送进辊子43等布置在这个纸张送进部支架41中。纸张送进辊子43的纸张送进辊子轴45由纸张送进部壳体11的侧板46和48支撑,拾取辊子42的轴47由纸张送进部支架41的侧板支撑。
纸张送进部支架41围绕纸张送进辊子43的纸张送进辊子轴45发生倾斜。图2示出了待机状态,在该状态下,纸张送进部支架41不发生倾斜。此外,纸张送进部支架41向下倾斜的状态被称为拾取状态。纸张送进辊子43和分离辊子44由电动机(未示出)通过减速齿轮等以旋转方式驱动。
挡板部20具有设在纸张送进部支架41的侧板上的限位器轴50、设在纸张送进部壳体11中的挡板轴51、围绕限位器轴50旋转的限位器52、围绕挡板轴51摆动的挡板53、以及限位器限制部分55,限位器限制部分55对于限位器52沿逆时针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制。
限位器52由各个限位器轴52以可摆动方式支撑,限位器52沿逆时针方向的运动由限位器限制部分55来限制。限位器限制部分55附装到纸张送进部壳体11,使得当纸张送进部40发生倾斜时限位器限制部分55的位置不运动。
限位器52的正常位置是使限位器52与限位器限制部分55发生接触的位置。为了将限位器52定位到该正常位置,可以使用弹簧等。但是如下文所述,当挡板53通过其自身重量而自动返回待机状态时,挡板53必须暂时地抬起限位器52并使限位器52从正常位置移动。因此,弹簧力需要被设定成下述的力:挡板53的移动不受到该力的限制。
挡板53包括轴孔部分56、限位器接纳部分58和前缘限制部分57,挡板轴51插入轴孔部分56中,限位器接纳部分58和前缘限制部分57被以连续方式形成和布置,使得轴孔部分56位于它们之间。挡板53的重心位置被确定为使得:当通过将挡板轴51插入到轴孔部分56中来组装挡板53时,挡板53的前缘限制部分57通过其自身重量而下垂。
在限位器接纳部分58和前缘限制部分57中,它们在文档P那侧的板表面是用于对文档P的前缘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表面59。前缘限制部分57被布置成使得当挡板53通过其自身重量而下垂时,在文档P那侧相对于垂直线的方向至少具有角度θ。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这个角度θ(θ>0)被称为攻角。攻角θ的意义将在下文中说明。攻角θ不能统一地限定,因为攻角θ是根据挡板53的材料、重量等而确定的。
下面将参考图3A至图3D来说明这种自动文档送进机10的纸张送进部的详细构造。图3A至图3D是自动文档送进机10中纸张送进部的局部剖视图。图3A示出了在文档P的送进操作即将开始之前的状态(下文中称为待机状态)。图3B示出了对文档P进行拾取的状态(下文中称为拾取状态)。图3C示出了文档P正在被送进的状态(下文中称为纸张送进状态)。图3D示出了操作正在返回待机状态时的状态(下文中称为返回操作状态)。
如图3A所示,被置于文档托盘上的文档P与前缘限制部分57接触。此时,由于挡板53的限位器接纳部分58与限位器52的尖端接触,所以挡板53不能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而,被置于文档托盘上的文档P与挡板53发生接触,从而使文档P的前缘的位置得以对准。此外,当从拾取辊子42到纸张送进辊子43的方向被定义为纸张送进方向时,纸张送进辊子43那侧的文档末端部分被称为文档的前缘。
在此状态下,当控制部(未示出)开始对纸张送进操作进行控制时,纸张送进部40沿图2所示箭头F22所示的方向倾斜,拾取辊子42将文档P向下推动。当纸张送进部40倾斜时,限位器52由纸张送进部壳体11中附装的限位器限制部分55向上推动,从而使限位器接纳部分58与限位器52的接触如图3B所示被解除。
此后,当对电动机(未示出)进行操作并使纸张送进辊子43、拾取辊子42等旋转时,拾取辊子42沿传输路径60的方向(图3和其他附图中的左侧)来拾取文档P。此时,由于限位器接纳部分58与限位器52的接触已经被解除,挡板53如图3C所示既能沿顺时针方向又能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由拾取辊子42拾取的文档P在传输路径60中受到送进,同时对挡板53的前缘限制部分57进行推动。即,挡板5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文档P的前缘到达纸张送进辊子43与分离辊子44之间的夹子部分时,由纸张送进辊子43和分离辊子44执行分离处理,以防止多个文档P在传输路径60中送进。在分离处理中,例如使用下述方法:使分离辊子44和纸张送进辊子4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将位于分离辊子44侧的文档向后送进。这样,通过执行分离处理,只有一个文档P在传输路径60中送进。
当文档P到达纸张送进辊子43时,纸张送进部40从倾斜状态返回图3A所示的待机状态,以防止纸张送进辊子43和分离辊子44的操作被中断,从而使拾取辊子42与文档P分开。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6202公开的自动文档送进机中,当拾取臂107返回待机状态时,传输路径被挡板109阻挡,从而不能执行上述操作。因此,必须在一张接一张地送进纸张,或产生下述状态:拾取辊子总是送进连续的文档。这意味着其公开的自动文档送进机不能被实际使用。在由纸张送进辊子43在传输路径60中送进的最后一个文档P的后缘已经经过了布置挡板53的位置之后,挡板53通过其自身重量而下垂,如图3D所示。
由于纸张送进部40已经返回待机状态,所以挡板53通过其自身重量而下垂,限位器接纳部分58的尖端62与限位器52发生接触。但是,在限位器接纳部分58的尖端62与限位器52接触的状态下,挡板53的势能尚未达到最小点。因此,挡板53旋转,使得其势能成为最小,限位器接纳部分58将限位器52向上推动。当限位器接纳部分58的尖端62与限位器52分开、挡板53返回图3A所示的待机状态时,挡板53的势能最小,挡板53停止。对于文档P的拾取处理和纸张送进处理结束。
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文档P被堵塞的可能性。在此情形下,通过握住杆13并使其沿图2所示的箭头F11的方向倾斜,来使锁定爪19从爪接纳部21解除接合。这样能够将纸张送进部壳体11开启。由于纸张送进部40连接到纸张送进部壳体11,所以通过将纸张送进部壳体11开启,能够使在执行纸张送进处理、纸张传输处理等时堵塞的文档暴露出来。用户除去堵塞的文档并关闭纸张送进部壳体11。
另外,还存在下述可能性:例如,灰尘等进入挡板轴51与限位器轴50之间,使得挡板53或限位器52不能平滑地旋转。在此情形下,挡板53可能难以从图3D所示的返回操作状态返回图3A所示的待机状态。即,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当灰尘等落在挡板轴51上时,挡板53的操作被中断,挡板53不能返回待机状态。另外,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当灰尘等落在限位器轴50上时,挡板53的返回操作受到阻挡,使得挡板53的操作被中断并且挡板53不能返回待机状态。图4示出了挡板53的操作被中断、挡板53不能返回待机状态的情形。在此情形下,由于文档P的前缘的位置不能被对准,所以在对文档P进行传输时造成纸张堵塞等。
但是,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通过抬起杆13来开启盖子壳体12以除去堵塞的文档时,即使在灰尘等进入挡板轴51与限位器轴50之间的情况下,也能使挡板53返回待机位置。即,如图5所示,当杆13被抬起时,接触部16与纸张送进部40发生接触,使得纸张送进部40倾斜。当纸张送进部40倾斜时,限位器5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已经落在限位器轴50等上的灰尘等可以容易地排出。
由于限位器轴50能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很小的量,所以限位器52与限位器接纳部58的接触被解除。因而挡板53将处于自由状态,在该状态下挡板53不承受来自限位器52的力,并能够容易地返回待机状态。已经落在挡板轴51上的灰尘等能够容易地通过这种操作而被排出。
当把纸张送进部壳体11关闭时,挡板53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文档P尚未被完全取出,或者留在文档托盘中的文档向前略微运动到纸张送进辊子43那侧。图6示出了文档向前略微运动到纸张送进辊子43那侧的情形。在该状态下,存在这样的风险:当纸张送进部壳体11被关闭时,已经返回待机状态的挡板53的尖端57a与文档P发生接触,从而使文档P被前缘限制部分57刺穿或者发生其他的破坏。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前缘限制部分57被形成为具有攻角θ,并且前缘限制部分57的尖端57a被形成为光滑的圆弧形状,所以文档与前缘限制部分57发生接触时产生的力使挡板53沿图6所示的箭头F3的方向旋转。因而能够防止文档受到前缘限制部分57的破坏。
尤其是,如图6所示,分离部壳体11b的表面在前缘限制部分57下方的位置处向纸张送进入口54那侧倾斜。因此,文档P被合适地弯折成凹陷形状。显然,当被弯折成凹陷形状的文档P与前缘限制部分57发生接触、挡板53因其接触力而旋转时,能够最有效地沿箭头F3的方向旋转。
相反,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6202中公开的上述自动文档送进机中,例如在图8B中,挡板11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挡板119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由接纳部分113限制。这个顺时针方向是挡板119如同沿偏斜表面爬坡那样旋转的方向。因此,文档非常可能被挡板119破坏。
但是,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前缘限制部分57如同沿偏斜表面爬坡那样旋转,所以文档被挡板119破坏的风险很小。即,文档不容易被破坏。
这样,由于对于挡板部的操作根本不使用电部件,所以能够以低成本生产自动文档送进机。由于挡板部的全部操作都是由挡板自身的重量(这是挡板的属性)来执行的,所以能够确保执行全部操作。因而,在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文档送进机中,不需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6202中公开的自动文档送进机中除去堵塞的文档等所需的、用于使限位器和接纳部分的位置改变的控制和操作,提高了其可靠性。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用爪接合系统作为使纸张送进部壳体与分离部壳体相接合的系统。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公知的系统,例如滑动系统等。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使用了使挡板和限位器旋转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该结构中使用气缸、曲柄、凸轮等。
前文对于实施例的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而提供的。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了解对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变更,本申请中所限定的概括性原理和具体示例可以在不使用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应被限制为本申请中描述的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应当按照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的最宽广范围。此外还应注意,发明人的意愿是,即使这些权利要求在申请过程中进行了修改,也保留所要保护的发明的全部等同形式。

Claims (6)

1.一种自动文档送进机,用于自动地对放置在文档托盘上的文档进行送进,该自动文档送进机包括:
纸张送进部,其至少包括纸张送进辊子和拾取辊子,并围绕所述纸张送进辊子的辊子轴而上下倾斜;以及
挡板部,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纸张送进部的侧板上,在所述纸张送进部拾取所述文档之前被置于文档限制位置处,在所述纸张送进部拾取所述文档时由要被拾取的文档推动而发生倾斜,并在所拾取的文档已经通过所述挡板下方之后通过自身的重量而自动地返回所述文档限制位置,所述文档限制位置是使所述文档的前缘的位置受到限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档送进机,其中,
所述挡板部还包括:
限位器,其在被送进之前的文档与所述挡板发生接触时对所述挡板沿纸张送进方向的倾斜运动进行限制,使得所述文档的前缘的位置受到对准;在所述文档被送进时解除对所述挡板的限制,使得能够由要被送进的文档使所述挡板沿所述纸张送进方向发生倾斜;并在所述文档已被送进之后由沿所述纸张送进方向偏斜的挡板推动,以使所述挡板自动的返回所述文档限制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文档送进机,其中,
所述挡板部还包括:
限位器限制部分,其连接到自动文档送进机主体的壳体,当沿使所述拾取辊子与所述文档发生接触的方向使所述纸张送进部倾斜时,所述限位器限制部分通过将所述限位器从所述挡板解除接合而解除由所述限位器对所述挡板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文档送进机,还包括:
杆,其具有接触部和手柄部,所述接触部设在所述杆的一端处并与所述纸张送进部的壳体进行接触,所述手柄部设在所述杆的另一端处并由手握持,所述杆围绕杆轴而倾斜,所述杆轴设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手柄部之间,其中,当所述手柄部被抬起时,由所述接触部使所述纸张送进部倾斜,从而使所述限位器与所述挡板解除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档送进机,其中,
当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文档限制位置时,所述挡板的尖端相对于竖直线具有预定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文档送进机,其中,
所述挡板的尖端被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
CN201110119746.0A 2010-07-13 2011-05-04 自动文档送进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8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8843A JP5643010B2 (ja) 2010-07-13 2010-07-13 自動給紙装置
JP2010-158843 2010-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8835A true CN102328835A (zh) 2012-01-25
CN102328835B CN102328835B (zh) 2015-07-29

Family

ID=4546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974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8835B (zh) 2010-07-13 2011-05-04 自动文档送进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13097B2 (zh)
JP (1) JP5643010B2 (zh)
CN (1) CN1023288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262A (zh) * 2014-08-08 2014-12-1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挡纸机构、进纸部、图像形成设备及进纸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8593B2 (ja) * 2011-01-28 2013-12-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46122A (ja) * 2011-05-31 2012-12-1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4052B2 (ja) * 2012-03-19 2016-05-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7201B2 (ja) * 2012-06-01 2016-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1654B2 (ja) * 2013-08-26 2016-03-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71976B2 (ja) * 2015-04-30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1288B2 (ja) * 2015-07-07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45160B2 (ja) * 2015-09-07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31195B2 (ja) * 2017-09-26 2022-03-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77138B2 (ja) * 2018-12-28 2023-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7346237B2 (ja) * 2019-10-23 2023-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7071A (ja) * 2021-09-24 2023-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トッパ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5534A1 (en) * 2003-07-23 2005-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JP2005126202A (ja) * 2003-10-24 2005-05-19 Murata Mach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2007050991A (ja) * 2005-08-19 2007-03-01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
CN101110885A (zh) * 2006-07-19 2008-0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自动文档送进器及包括该自动文档送进器的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6935A (ja) * 2000-09-21 2002-04-0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給紙装置
JP3742296B2 (ja) * 2000-12-19 2006-02-01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紙装置
JP4422929B2 (ja) * 2001-07-31 2010-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4056900B2 (ja) * 2003-02-19 2008-03-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5534A1 (en) * 2003-07-23 2005-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JP2005126202A (ja) * 2003-10-24 2005-05-19 Murata Mach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2007050991A (ja) * 2005-08-19 2007-03-01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
CN101110885A (zh) * 2006-07-19 2008-0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自动文档送进器及包括该自动文档送进器的成像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262A (zh) * 2014-08-08 2014-12-1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挡纸机构、进纸部、图像形成设备及进纸方法
CN104199262B (zh) * 2014-08-08 2018-04-27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挡纸机构、进纸部、图像形成设备及进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43010B2 (ja) 2014-12-17
US20120013068A1 (en) 2012-01-19
US8313097B2 (en) 2012-11-20
JP2012020821A (ja) 2012-02-02
CN102328835B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8835A (zh) 自动文档送进机
US8231122B2 (en) Paper-stopping mechanism o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CN102238298A (zh) 图像读取装置
EP2326576B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coupling containers, particularly containers used in cargo ships
CN1350209A (zh) 供纸装置及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99262B (zh) 挡纸机构、进纸部、图像形成设备及进纸方法
CN106023474B (zh) 具有单侧转矩传递手柄的保险袋模块
CN202415909U (zh) 纽扣供给装置
EP1020375A1 (en) Refuse collection vehicle with side loader.
DE4041483C2 (de) Deckelöffner für Großraummüllgefäße
JP2018073495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支援装置
CN1231378C (zh) 车辆上的开闭盖闭锁装置
CN102419524B (zh) 成像设备
CN209796721U (zh) 连袋阻隔装置及自动装车机
CN106429463A (zh) 码垛机用翻转电磁铁齿板重力翻转机构
KR100433553B1 (ko) 인쇄기기의 급지카세트
JP7317601B2 (ja) グラブバケット式アンローダ
CN1313697C (zh) 百叶窗
CN109964374A (zh) 用于插接连接器壳体的锁定夹
KR20170008667A (ko) 자탈형 콤바인
JP58311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67056A (ja) 給紙装置
CN206635733U (zh) 一种打捞水面垃圾的机械抓手
CN1176840C (zh) 画像形成装置
JP2502072B2 (ja) 紙葉類の放出、回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INFOT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ACCESS TECH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NEC PLATFORM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NEC Infrontia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NEC INFOTE CO., LTD. TO: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1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NEC Infrontia Corp.

Address before: Shizuoka

Applicant before: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