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0726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0726A
CN102310726A CN2011101662960A CN201110166296A CN102310726A CN 102310726 A CN102310726 A CN 102310726A CN 2011101662960 A CN2011101662960 A CN 2011101662960A CN 201110166296 A CN201110166296 A CN 201110166296A CN 102310726 A CN102310726 A CN 102310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mentioned
tire shoulder
hole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62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0726B (zh
Inventor
沼田一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10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0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0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07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8Tread patterns irregular patterns with particular pitch sequ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14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 B60C11/16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 B60C11/1625Arrangements thereof in the tread patterns, e.g. irre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冰上性能及耐噪音性能。在充气轮胎的胎面部上,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有胎肩花纹块,该胎肩花纹块由在最靠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胎肩纵沟、及在胎面接地端和胎肩纵沟之间延伸的胎肩横沟划分而形成。胎面部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分别沿轮胎周向配置形成有多个基准间距要素,该基准间距要素由间距基准线、胎面接地端及轮胎赤道包围而形成,其中,该间距基准线通过胎肩纵沟与胎肩横沟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缘部的交点且与轮胎赤道面正交。基准间距要素包含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至少两种。并且,各基准间距要素至少具备一个可安装销钉的钉孔。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冰上性能及耐噪音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提案了钉式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通过在设置于胎面部的花纹块安装由金属等制成的销钉,来提高冰雪路上的行驶性能。在这种充气轮胎中,在上述花纹块的踏面,预先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销钉的钉孔。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04/103738号小册子
但是,上述的充气轮胎只是重视现有冰雪路性能而配置了钉,对于由销钉产生的噪音几乎没有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考虑所产生的噪音的分散而沿轮胎周向配置多个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基准间距要素,并且在该基准间距要素中有规则地设置至少一个钉孔,由此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冰上性能及耐噪音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上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有胎肩花纹块,该胎肩花纹块由在最靠近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胎肩纵沟、及在上述胎面接地端与上述胎肩纵沟之间延伸的胎肩横沟划分而形成,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面部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分别沿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基准间距要素,上述基准间距要素由间距基准线、通过上述胎面接地端的轮胎周向线、及轮胎赤道包围而形成,其中,上述间距基准线通过上述胎肩纵沟与上述胎肩横沟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缘部的交点且由与轮胎赤道面正交,上述基准间距要素包含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至少两种,并且,上述各基准间距要素至少具备一个能够安装销钉的钉孔。
此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上述胎面部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分别配置56~64个上述基准间距要素。
此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上述胎肩纵沟与上述胎面接地端之间的胎肩区域的平均接地压Psh是一对上述胎肩纵沟之间的胎冠区域的平均接地压Pcr的1.2~1.4倍。
此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胎面部包含相比轮胎赤道配置在一侧的一侧区域和相比轮胎赤道向另一侧配置的另一侧区域,上述一侧区域的上述钉孔的个数是上述另一侧区域的上述钉孔的个数的1.0~1.1倍。
此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上述胎面部将除了钉孔以外的上述一侧区域和上述另一侧区域,形成为相对轮胎赤道线对称的线对称花纹、或者使相对轮胎赤道线对称的线对称花纹沿轮胎周向错开位置的近似线对称花纹。
此外,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在一对上述胎肩纵沟之间的胎冠区域,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有中间花纹块,该中间花纹块由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冠纵沟、上述胎肩纵沟、及在上述胎冠纵沟与上述胎肩纵沟之间延伸且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的中间横沟划分而形成,上述钉孔包含形成在上述中间花纹块上的中间孔和形成在上述胎肩花纹块上的胎肩孔。
此外,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上述胎肩孔包含配置在上述胎肩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内侧的内胎肩孔和相比该内胎肩孔配置在轮胎轴向的外侧的外胎肩孔,上述内胎肩孔的总数是上述外胎肩孔的总数的1.0~1.2倍。
此外,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上述胎肩孔将上述内胎肩孔和上述外胎肩孔在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此外,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6~8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中间孔包含配置在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内侧的内中间孔和相比该内中间孔配置在轮胎轴向的外侧的外中间孔,上述外中间孔的总数是上述内中间孔的总数的1.0~1.1倍。
此外,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上述中间孔将上述内中间孔和上述外中间孔在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此外,技术方案11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或10的基础上,上述内胎肩孔的上述总数是上述外中间孔的上述总数的1.0~1.1倍。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说明时,轮胎的各部分的尺寸是,在组装到正规轮辋上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确定的值。
此外,上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个轮胎确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是“正规轮辋”,如果是TRA则是“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是“Measuring Rim”。
进而,“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个轮胎确定该规格的空气压,如果是JATMA则是“最高空气压”,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INFLATION PRESSURE”,但在轮胎为轿车用的情况下为180kPa。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轮胎赤道的两侧分别沿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基准间距要素,上述基准间距要素由间距基准线、上述胎面接地端及轮胎赤道包围而形成,其中,上述间距基准线通过胎肩纵沟与胎肩横沟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缘部的交点且与轮胎赤道面正交。基准间距要素包含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至少两种,并且,各基准间距要素至少具备一个能够安装销钉的钉孔。
这种充气轮胎,在各基准间距要素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钉孔,因此能够在整个轮胎周向没有遗漏地安装销钉。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提高了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此外,由于能够没有遗漏地安装销钉,因此分散了销钉与冰雪路面的接触导致的噪音,提高耐噪音性能。并且,基准间距要素包含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至少两种,以分散噪音的方式配置。通过在该基准间距要素上有规则地配置钉孔,从而有效地分散因销钉而产生的噪音,且耐噪音性能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内侧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A-A截面图。
图5是表示销钉的一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充气轮胎;2...胎面部;3A...胎肩纵沟;4A...胎肩横沟;5A...胎肩花纹块;11...间距基准线;12...基准间距要素;13...钉孔;C...轮胎赤道;CP...轮胎赤道面;P...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的例如轿车用轮胎。在轮胎1的胎面部2上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纵沟3、与该纵沟3交叉且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的多个横沟4。由此,在胎面部2上,由纵沟3和该横沟4划分出的多个花纹块5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包含相比轮胎赤道C位于一侧的一侧区域T1和相比轮胎赤道C位于另一侧的另一侧区域T2,并具备指定了轮胎旋转方向R的方向性胎面图案。
上述纵沟3包含:在最胎面接地端2t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胎肩纵沟3A;和相比该胎肩纵沟3A在轮胎轴向内侧且轮胎赤道C的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冠纵沟3B。
在此,上述胎面接地端2t是指,在正规轮辋上组装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正规状态的轮胎1上施加了正规载荷且以0度的外倾角接地到平面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端部。
此外,上述“正规载荷”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是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LOAD CAPACITY″,在轮胎是轿车用的情况下为相当于上述载荷的88%的载荷。
本实施方式的胎肩纵沟3A沿轮胎周向实质上呈直线状延伸。这种胎肩纵沟3A,提高与该胎肩纵沟3A邻接的花纹块5的横刚性,有助于提高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另外,胎肩纵沟3A不限于这种形态,例如也可以呈交错状或波状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轿车用的轮胎1的情况下,胎肩纵沟3A的沟宽W1,为了确保在冰上的接地面积并发挥在雪上的充分的排雪性,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例如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此外,优选为9%以下,更优选为6%以下。上述胎面接地宽度TW,为上述正规状态下的胎面接地端2t、2t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
同样地,关于胎肩纵沟3A的沟深,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6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9mm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胎冠纵沟3B,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沿轮胎周向呈交错状延伸。这种胎冠纵沟3B使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增加来提高在冰上的摩擦力,并且使雪柱剪断力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雪上性能。另外,胎冠纵沟3B例如可以呈直线状或者波状形成,此外,也可以在轮胎赤道C上仅设置一个。此外,胎冠纵沟3B的沟宽W2及沟深,优选为处于与胎肩纵沟3A相同的范围。
此外,在一对胎冠纵沟3B、3B之间,在轮胎赤道C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中央肋6。在该中央肋6上,如图2放大所示的那样,例如,适宜地分隔设置有横向沟状的切口15,该切口15从中央肋6的两侧延伸且在肋内部形成终端。这有助于适度地缓和中央肋6的轮胎周向的刚性且抑制偏摩耗。
如图1所示,上述横沟4包含:在胎面接地端2t和胎肩纵沟3A之间延伸的胎肩横沟4A;及在胎冠纵沟3B和胎肩纵沟3A之间延伸的中间横沟4B。
上述胎肩横沟4A相对于轮胎轴向以10度以下的角度延伸。这种胎肩横沟4A能够增加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提高冰上性能及雪上性能。此外,关于胎肩横沟4A的沟宽W3及沟深,优选为与胎肩纵沟3A的沟宽W1及沟深相同或者稍小地形成。
上述中间横沟4B从胎冠纵沟3B朝向胎肩纵沟3A向轮胎旋转方向R的先着地侧倾斜地延伸。这种中间横沟4B使花纹块5的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增加,有助于提高转弯时的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此外,中间横沟4B的沟宽W4及沟深,也优选为与胎肩纵沟3A的沟宽W1及沟深相同或者稍小。另外,在轮胎赤道C的各侧,中间横沟的总数设置为与胎肩横沟的总数相同。
上述花纹块5包含:由一对胎肩纵沟3A、胎面接地端2t和胎肩横沟4A划分的胎肩花纹块5A;及由胎肩纵沟3A、胎冠纵沟3B和中间横沟4B划分的中间花纹块5B。
如图2所示,上述胎肩花纹块5A形成为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大致横长矩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1胎肩花纹块5A1和与该第1胎肩花纹块5A相比轮胎周向的长度大的第2胎肩花纹块5A2。这些胎肩花纹块5A1、5A2,由于都形成为大致横长矩形状,因此能够提高轮胎轴向的横刚性,有助于提高转弯性能。
此外,在胎肩花纹块5A上形成有呈大致交错状延伸的刀槽花纹S(sipe)。由此,胎肩花纹块5A能够确保柔软的变形来使花纹块踏面和冰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加,同时能够在刀槽花纹S内汲取路面上的水膜从而提高在冰路上的抓地性能。
上述中间花纹块5B,形成为向轮胎旋转方向R的先着地侧且轮胎赤道C侧倾斜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1中间花纹块5B1和与该第1中间花纹块5B1相比轮胎周向的长度大的第2中间花纹块5B2。此外,在中间花纹块5B上设置有细纵沟7,该细纵沟7在中间花纹块5B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沿轮胎周向延伸。该细纵沟7有助于提高排水性能。
此外,在中间花纹块5B上形成有向与中间横沟4B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大致呈交错状延伸的刀槽花纹S。这种刀槽花纹S,在转弯外侧的中间花纹块5B上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边缘效果,从而能够提高在冰路上的转弯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沿轮胎周向分别配置并形成有多个基准间距要素12,所述基准间距要素12由间距基准线11、通过胎面接地端2t的轮胎周向线14、及轮胎赤道C包围而形成,其中,所述间距基准线11通过胎肩纵沟3A与胎肩横沟4A的轮胎周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轮胎旋转方向R的后着地侧)的缘部4At的交点P1且与轮胎赤道面CP正交。
上述基准间距要素12,至少包含两个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种类,优选为包含2~7种。本实施方式的基准间距要素12包含轮胎周向的长度L1相对小的第1基准间距要素12A、和轮胎周向的长度L2大于第1基准间距要素12A的长度L1的第2基准间距要素12B。这些基准间距要素12A、12B的长度通过改变胎肩横沟4A的沟宽和/或胎肩花纹块5A的轮胎周向的长度来调节。并且,各基准间距要素12A、12B上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能够安装销钉P(图1中示出了安装一部分的例子)的钉孔13。
如图5所示,上述销钉P包含被插入到钉孔13(图2所示)中的销部20、露出于花纹块踏面的凸缘部21、从该凸缘部朝与销部20相反的方向延伸且与路面接触来获得摩擦力的钉部22。这种销钉P,例如将涂抹了粘结剂的销部20嵌入钉孔13而安装到轮胎1上。由此,得到带防滑钉轮胎。
上述销部20包括实质上具有相同直径的圆柱状的等径部20a、和与等径部20a的下端连接设置且直径大于等径部20a的直径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球状的扩径部20b。为了获得与路面的高摩擦力,优选为在上述钉部22形成例如螺纹槽。
图4表示图2的A-A截面图。如图4所示,上述钉孔13由内径d为与销部20的等径部20a的直径大致相等的2~3mm左右、且深度D为8~12mm左右的有底的圆形孔构成。此外,形成了这种钉孔13的胎面橡胶的橡胶硬度,优选为60度以上,更优选为63度以上,此外,优选为70度以下,更优选为67度以下。如果上述橡胶硬度小于60度,则有可能会发生销钉P脱出的情形,相反,如果超过70度,则有可能会产生在冰路上的抓地性能下降的问题。
另外,橡胶硬度是以JIS-K6253为依据、基于23℃环境下的橡胶硬度计类型A的硬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钉孔13,如图3所示,包含形成在胎肩花纹块5A上的胎肩孔23和形成在中间花纹块5B上的中间孔24。
上述胎肩孔23包含:靠胎肩花纹块5A的轮胎轴向的内侧配置的内胎肩孔23A;和比该内胎肩孔23A靠轮胎轴向的外侧配置的外胎肩孔23B。
上述内胎肩孔23A,其孔中心相比上述胎肩花纹块5A的轮胎轴向的中间位置形成在更内侧。在设置该内胎肩孔23A的胎肩花纹块5A的轮胎轴向内侧,设置有以减少胎肩纵沟3A的方式向轮胎轴向内侧突出的内胎肩加强部26A。该内胎肩加强部26A,使以内胎肩孔23A的孔中心为中心且直径L4大于销钉P的凸缘部21的外径L3(如图5所示)的圆弧的一部分向胎肩纵沟3A侧突出地形成。此外,在上述直径L4的范围(内胎肩加强部26A)内不形成沟和刀槽花纹S。这种胎肩加强部26A能够可靠地支承销钉P,并且能将内胎肩孔23A配置在胎肩纵沟3A侧,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另外,直径L4优选为14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此外,优选为18mm以下,更优选为17mm以下。
上述外胎肩孔23B,其孔中心相比胎肩花纹块5A的轮胎轴向的中间位置形成在更外侧。该外胎肩孔23B被配置于在胎面接地端2t侧设置的外胎肩加强部26B的中心。外胎肩加强部26B,在胎肩花纹块5A中形成为,以外胎肩孔23B的孔中心为中心的、比上述销钉P的上述外径L3大的直径L4的区域且是没有刀槽花纹S和沟的非刀槽花纹区域。这种外胎肩加强部26B,也能够提高外胎肩孔23B附近的刚性,能够可靠地抑制销钉P的歪斜和脱落等。
上述中间孔24包含相对来说配置在中间花纹块5B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内中间孔24A、和相比该内中间孔24A配置在轮胎轴向外侧的外中间孔24B。
上述内中间孔24A,其孔中心形成在中间花纹块5B的轮胎轴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在此,大致中间位置是指,从中间花纹块5B的轮胎轴向的大致中间位置起,中间花纹块5B的宽度的±10%的范围。在内中间孔24A的周围,以该内中间孔24A的孔中心为中心的上述直径L4的范围内,形成有由没有沟及刀槽花纹S的非刀槽花纹区域构成的内中间加强部27A。该内中间加强部27A能够提高内中间孔24A的周围的刚性。
此外,上述外中间孔24B,相比中间花纹块5B的上述大致中间位置配置在轮胎轴向外侧。在设置该外中间孔24B的中间花纹块5B的轮胎轴向内侧,设置有以减少胎肩纵沟3A的方式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外中间加强部27B。该外中间加强部27B也在以外中间孔24B的孔中心为中心的比销钉P的凸缘部21的外径L3大的直径L4的范围内作为没有沟及刀槽花纹S的区域来形成。
这种轮胎1,由于在各基准间距要素12A、12B至少设置有一个钉孔13,因此能够在胎面部2的轮胎赤道C的两侧,分别在整个轮胎周向上没有遗漏地安装销钉P。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提高了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此外,轮胎1由于没有遗漏地安装有销钉P,因此有效地分散了因该销钉P与冰雪路面的接触导致的噪音,提高了耐噪音性能。并且,基准间距要素12,由于包含在轮胎周向长度不同的至少两个种类,因此抑制了图案噪音(pattern noise),进一步提高了耐噪音性能。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钉孔13,由于包含胎肩孔23和中间孔24,从而能够在轮胎轴向的广泛的范围内配置销钉P。因此,轮胎1在直行时以及转弯时都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
进而,钉孔13由于胎肩孔23包含内胎肩孔23A和外胎肩孔23B,并且中间孔24包含内中间孔24A和外中间孔24B,从而能够在轮胎轴向上更没有遗漏地配置销钉P,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上述基准间距要素12的轮胎周向的个数,优选为50个以上,更优选56个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8个以上,此外,优选为70个以下,更优选为64个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2个以下。基准间距要素12的上述个数如果少的话有可能无法充分抑制图案噪音,相反,如果过多,则形成轮胎的模具复杂,有可能增大制造成本。
此外,上述第2基准间距要素12B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2,优选为第1基准间距要素12A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1的1.1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倍以上,此外,优选为1.8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倍以下。如果第2基准间距要素12B的上述长度L2小于第1基准间距要素12A的上述长度L1的1.1倍,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消除噪音。相反,如果第2基准间距要素12B的上述长度L2超过了第1基准间距要素12A的上述长度L1的1.8倍,则第1、第2基准间距要素12A、12B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刚性差,有可能产生偏摩耗等情况。
仅设置了一个钉孔13的基准间距要素12的数量优选为全部基准间距要素12的数量的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最优选为100%。如果仅设置了一个钉孔13的基准间距要素12小于90%,则无法有效地抑制图案噪音,有可能无法提高耐噪音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如图1所示,将除了钉孔13之外的一侧区域T1和另一侧区域T2,形成为使与轮胎赤道相关的线对称花纹在轮胎周向错开位置的近似线对称花纹。这种胎面部2,由于一侧区域T1的横沟4和另一侧区域T2的横沟4在轮胎周向错开位置地设置,因此能够充分地提高在雪路上直行时的牵引力。此外,对于钉孔13而言,也由于在一侧区域T1和另一侧区域T2中分别有效地分散配置的钉孔13进一步错开位置配置,因此更有效地分散了由整个接地面内的销钉P产生的噪音。另外,一侧区域T1和另一侧区域T2,除了钉孔13之外,也可以形成为关于轮胎赤道C的线对称花纹。
另一侧区域T2的钉孔13的总数To,优选为一侧区域T1的钉孔13的总数Ti的1.0倍以上,此外,优选为1.1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5倍以下。这样,一侧区域T1和另一侧区域T2的钉孔13的数量接近大致相同的数目,因此在轮胎赤道面CP两侧能够分别有效地发挥消除噪音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优选为将胎肩区域Sh的平均接地压Psh设定为大于胎冠区域Cr的平均接地压Pcr。由此,轮胎1由于利用配置在胎肩区域Sh的销钉P能够有效地抓住地面,因此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另外,胎肩区域Sh的平均接地压Psh,用除去了销钉的接地面内的胎肩花纹块5A的接地压力的平均值来求出。此外,胎冠区域Cr的平均接地压Pcr,用上述接地面内的中间花纹块5B及中央肋6的接地压力的平均值来求出。
如上所述,为了使胎肩区域Sh的平均接地压Psh大于胎冠区域Cr的平均接地压Pcr,例如,如图4所示,通过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上的胎面的轮廓形状中,使胎肩区域Sh的曲率半径R1大于胎冠区域Cr的曲率半径R2或者相对加大胎肩区域Sh的胎面橡胶厚度等,而能够容易地设定。
为了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胎肩区域Sh的上述平均接地压Psh,优选为胎冠区域Cr的上述平均接地压Pcr的1.2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5倍以上,此外,优选为1.4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5倍以下。如果上述平均接地压Psh小于上述平均接地压Pcr的1.2倍,则胎肩区域Sh与胎冠区域Cr的接地压之差变小,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提高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相反地,如果超过1.4倍,则胎肩区域Sh与胎冠区域Cr的接地压之差变得过大,胎冠区域Cr的销钉P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雪上性能、冰上性能及耐噪音性能有可能会下降。
这种接地压大的胎肩区域Sh优选为将销钉P设置得比胎冠区域Cr多。由此,在冰雪路上的转弯性能大幅提高。作为一例,上述胎肩孔23的总数Ts优选为大于上述中间孔24的总数Tm的1.0倍,更优选为是上述中间孔24的总数Tm的1.05倍以上。另外,如果胎肩孔23的总数Ts过多,则销钉P在胎肩区域Sh的数量偏多,有可能导致直行时的稳定性恶化。根据这种观点,胎肩孔23的总数Ts优选为中间孔24的总数Tm的1.2倍以下,更优选为1.15倍以下。
此外,上述内胎肩孔23A的总数Tsi优选为外胎肩孔23B的总数Tso的1.0倍以上,更优选为1.05倍以上,此外,优选为1.2倍以下,更优选为1.15倍以下。如果内胎肩孔23A的总数Tsi小于外胎肩孔23B的总数Tso的1.0倍,则销钉P在胎肩花纹块5A的轮胎轴向的外侧变得过多,销钉P与冰雪路面接触产生的噪音在空气中传播而有可能过度地传递到车内。相反地,如果内胎肩孔23A的总数Tsi超过了外胎肩孔23B的总数Tso的1.2倍,则在内胎肩孔23A上安装的销钉P会变得过多,在轮胎周向相邻的销钉P在冰雪路面上的同一位置抓地,因此虽然销钉P的数量多但有可能无法获得驱动力乃至制动力。
另外,胎肩孔23优选为将内胎肩孔23A和外胎肩孔23B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而成。由此,在轮胎周向相邻的销钉P,能够交替地抓住在轮胎轴向上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平衡地提高雪上性能及冰上性能。
此外,上述外中间孔24B的总数Tmo优选为上述内中间孔24A的总数Tmi的1.0倍以上,更优选为1.05倍以上,此外,优选为1.2倍以下,更优选为1.15倍以下。如果外中间孔24B的总数Tmo小于内中间孔24A的总数的1.0倍,则安装在外中间孔24B的销钉P会变得过少,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提高冰雪路面上的驱动力乃至制动力,相反地,如果超过了1.2倍,则在轮胎周向相邻的销钉P会在同一位置抓地。另外,对于中间孔24也一样,也可以将内中间孔24A和外中间孔24B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上述内胎肩孔23A的总数Tsi,优选为上述外中间孔24B的总数Tmo的1.0倍以上,更优选为1.05倍以上,此外,优选为1.2倍以下,更优选为1.15倍以下。如果内胎肩孔的总数Tsi小于上述外中间孔24B的总数Tmo的1.0倍,则在转弯时接地压变大的胎肩区域Sh中,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安装销钉P,相反地,如果超过了1.2倍,则耐噪音性可能会下降。
如图1所示,在轮胎周向相邻的钉孔13的轮胎周向的间距L6,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不同。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销钉P与雪路面及与冰路面的接触导致的噪音的图案噪音,能够进一步提高耐噪音性能。
以上,详述了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形来实施。
【实施例】
制造了具有图1的基本构造,且具有表1中示出的基准间距要素的充气轮胎,并评价了它们的性能。
轮胎尺寸:205/55R16
轮辋尺寸:7.0J×16
胎面接地宽度TW:175mm
胎面橡胶的橡胶硬度:65度
基准间距要素的种类:2种
基准间距要素的各长度:S:27.3mm、L:33.9mm
基准间距要素的排列(64个):SSSSLLLLLLLSSSLLSLLLLLLLSSSLSSSLLLLLSSSSSLSSLLSSSSLLLLLLSLLSLLSS
此外,测试方法如下。
<雪上性能>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上述轮辋上,向前轮填充200kPa内压,向后轮填充220kPa内压,并安装到排气量为2000cc的乘用汽车上,通过驾驶员的感官评价,将在专业测试驾驶员的驾驶下在雪路面的测试跑道上行驶时的直行稳定性及转弯性能,用将比较例1取5分的10分法进行评价。数值越大则越好。
<冰上性能>
将各试验轮胎按上述条件组装到上述轮辋上并安装到上述乘用汽车上,测定了在冰路面上从30km/h的速度实施锁止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结果,以将实施例1作为100的指数表示,数值越大,则表示制动距离越短,冰上性能越好。
<耐噪音性能>
将各试验轮胎按上述条件组装到上述轮辋上并安装到上述乘用汽车上,使车辆以80km/h的速度在冰雪路面的测试跑道上行驶,关于在车厢内听到的噪音,测定了驾驶座左耳的位置处的总噪音级别dB(A)。结果是,数值越小则表示越好,只要在68.5dB(A)以下则表示耐噪音性能好。
在表1中示出测试的结果。
【表1】
Figure BSA00000521543500151
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的轮胎能够提高雪上性能、冰上性能及耐噪音性能。

Claims (11)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上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有胎肩花纹块,该胎肩花纹块由在最靠近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胎肩纵沟、及在上述胎面接地端与上述胎肩纵沟之间延伸的胎肩横沟划分而形成,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分别沿轮胎周向形成有多个基准间距要素,上述基准间距要素由间距基准线、通过上述胎面接地端的轮胎周向线、及轮胎赤道包围而形成,其中,上述间距基准线通过上述胎肩纵沟与上述胎肩横沟的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缘部的交点且与轮胎赤道面正交,
上述基准间距要素包含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的至少两种,
并且,上述各基准间距要素至少具备一个能够安装销钉的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在轮胎赤道的两侧分别配置56~64个上述基准间距要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肩纵沟与上述胎面接地端之间的胎肩区域的平均接地压(Psh)是一对上述胎肩纵沟之间的胎冠区域的平均接地压(Pcr)的1.2~1.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包含相比轮胎赤道配置在一侧的一侧区域和相比轮胎赤道向另一侧配置的另一侧区域,
上述一侧区域的上述钉孔的个数是上述另一侧区域的上述钉孔的个数的1.0~1.1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将除了钉孔以外的上述一侧区域和上述另一侧区域,形成为相对轮胎赤道线对称的线对称花纹、或者使相对轮胎赤道线对称的线对称花纹沿轮胎周向错开位置的近似线对称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上述胎肩纵沟之间的胎冠区域,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有中间花纹块,该中间花纹块由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冠纵沟、上述胎肩纵沟及在上述胎冠纵沟与上述胎肩纵沟之间延伸且沿轮胎周向分隔设置的中间横沟划分而形成,
上述钉孔包含形成在上述中间花纹块上的中间孔和形成在上述胎肩花纹块上的胎肩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肩孔包含配置在上述胎肩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内侧的内胎肩孔和相比该内胎肩孔配置在轮胎轴向的外侧的外胎肩孔,
上述内胎肩孔的总数是上述外胎肩孔的总数的1.0~1.2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肩孔将上述内胎肩孔和上述外胎肩孔在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孔包含配置在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内侧的内中间孔和相比该内中间孔配置在轮胎轴向的外侧的外中间孔,
上述外中间孔的总数是上述内中间孔的总数的1.0~1.1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孔将上述内中间孔和上述外中间孔在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胎肩孔的上述总数是上述外中间孔的上述总数的1.0~1.1倍。
CN201110166296.0A 2010-06-17 2011-06-15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0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8562 2010-06-17
JP2010138562A JP5144720B2 (ja) 2010-06-17 2010-06-17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0726A true CN102310726A (zh) 2012-01-11
CN102310726B CN102310726B (zh) 2015-05-27

Family

ID=4450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629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0726B (zh) 2010-06-17 2011-06-1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02203B2 (zh)
EP (1) EP2397346B1 (zh)
JP (1) JP5144720B2 (zh)
KR (1) KR101799111B1 (zh)
CN (1) CN102310726B (zh)
RU (1) RU2573124C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343A (zh) * 2015-07-31 2018-03-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9515073A (zh) * 2018-11-07 2019-03-26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滑行噪音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10290934A (zh) * 2017-02-13 2019-09-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工程车辆用轮胎
CN112026447A (zh) * 2020-09-24 2020-12-04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雪地轮胎
CN112423997A (zh) * 2018-07-13 2021-02-2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车轮的嵌钉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7121A (ja) * 2012-01-18 2013-08-0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93302B2 (ja) * 2012-12-28 2016-09-14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タイヤの設計方法
JP2014151811A (ja) * 2013-02-12 2014-08-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61135B2 (ja) 2013-04-15 2016-08-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71280B2 (ja) * 2014-06-02 2016-08-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30568B2 (ja) * 2014-08-11 2018-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4219615A1 (de) * 2014-09-26 2016-03-31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mit Spikes im Laufstreifen
JP6336409B2 (ja) 2015-05-26 2018-06-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冬用タイヤ
JP6649724B2 (ja) * 2015-09-08 2020-02-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26399B2 (ja) * 2015-11-27 2018-05-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23764B2 (ja) * 2016-01-06 2019-12-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215154B (zh) * 2017-07-07 2023-05-26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载重全钢丝子午线镶钉轮胎
JP6986419B2 (ja) * 2017-11-08 2021-12-22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におけるスタッドピンの配置方法
WO2019138792A1 (ja) * 2018-01-11 2019-07-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スタッダブルタイヤ、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936768B (zh) * 2019-12-11 2021-10-15 永一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降噪的实心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JP2024125809A (ja) 2023-03-06 2024-09-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1913B1 (zh) * 1971-04-02 1974-03-08 Kleber Colombes
DE19837461C1 (de) * 1998-08-19 2000-04-13 Continental Ag Fahrzeugreifen mit Spikes in der Lauffläche
EP1129869A2 (de) * 2000-02-18 2001-09-05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mit einer Lauffläche und Spikes darin
US20040231775A1 (en) * 2002-11-04 2004-11-25 Nokian Tyres Plc Tire with quadrangular studs
CN1906047A (zh) * 2004-01-16 2007-01-3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08024213A (ja) * 2006-07-24 2008-02-0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6001B2 (zh) * 1973-10-25 1978-07-31
JPS5945203A (ja) * 1982-09-03 1984-03-14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スパイクタイヤ
JPS61226304A (ja) * 1985-03-30 1986-10-0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4690189A (en) * 1986-01-29 1987-09-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ll-season pneumatic tire with chamfered tread blocks
US4721141A (en) * 1986-05-21 1988-01-26 The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mpany Asymmetrical tire pitching techniques
WO2004103738A1 (ja) 2003-05-26 2004-12-02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602004029047D1 (de) * 2003-07-14 2010-10-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JP2007050718A (ja) * 2005-08-15 2007-03-0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スタッドタイヤ
JP4972124B2 (ja) * 2009-04-28 2012-07-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31913B1 (zh) * 1971-04-02 1974-03-08 Kleber Colombes
DE19837461C1 (de) * 1998-08-19 2000-04-13 Continental Ag Fahrzeugreifen mit Spikes in der Lauffläche
EP1129869A2 (de) * 2000-02-18 2001-09-05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mit einer Lauffläche und Spikes darin
US20040231775A1 (en) * 2002-11-04 2004-11-25 Nokian Tyres Plc Tire with quadrangular studs
CN1906047A (zh) * 2004-01-16 2007-01-3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08024213A (ja) * 2006-07-24 2008-02-0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343A (zh) * 2015-07-31 2018-03-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7848343B (zh) * 2015-07-31 2019-11-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10290934A (zh) * 2017-02-13 2019-09-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工程车辆用轮胎
CN112423997A (zh) * 2018-07-13 2021-02-2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车轮的嵌钉轮胎
CN112423997B (zh) * 2018-07-13 2023-02-17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车轮的嵌钉轮胎
CN109515073A (zh) * 2018-11-07 2019-03-26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滑行噪音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12026447A (zh) * 2020-09-24 2020-12-04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雪地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73124C2 (ru) 2016-01-20
EP2397346A1 (en) 2011-12-21
JP5144720B2 (ja) 2013-02-13
CN102310726B (zh) 2015-05-27
KR101799111B1 (ko) 2017-11-17
JP2012001120A (ja) 2012-01-05
EP2397346B1 (en) 2013-07-10
KR20110137737A (ko) 2011-12-23
RU2011124175A (ru) 2012-12-27
US9102203B2 (en) 2015-08-11
US20110308680A1 (en)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0726B (zh) 充气轮胎
EP3023267B1 (en) Pneumatic tire
EP2058144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1758745B (zh) 充气轮胎
US8267131B2 (en) Studless tire
CN107933204B (zh) 充气轮胎
US10046607B2 (en) Winter tire
US20180178589A1 (en) Tire
EP2202098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1407159B (zh) 充气轮胎
US8434535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ircumferential auxiliary grooves
EP2692543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6183645B (zh) 冬季用轮胎
EP2602127B1 (en) Tire
EP2418102B1 (en) Pneumatic tire
US20180297414A1 (en) Tire
CN102049973A (zh) 充气轮胎
EP2868494B1 (en) Pneumatic tire
US10926585B2 (en) Tire with tie bars
CN104723798A (zh) 重载荷用轮胎
US8281828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lug grooves and sipes
US7942177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lug grooves, sipes, and fine groove
CN108688409A (zh) 充气轮胎
CN104703817A (zh) 充气轮胎
CN110392637B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