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7159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7159B
CN101407159B CN2008101674769A CN200810167476A CN101407159B CN 101407159 B CN101407159 B CN 101407159B CN 2008101674769 A CN2008101674769 A CN 2008101674769A CN 200810167476 A CN200810167476 A CN 200810167476A CN 101407159 B CN101407159 B CN 101407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block
mentioned
tire
cutter groove
tire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74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7159A (zh
Inventor
南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7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7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71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having different shape within the pattern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冰雪路上行驶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具有至少一个花纹块列(6B),该花纹块列(6B)隔着横沟(4B)使多个花纹块(5B)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上述横沟(4B),以右上或者右下的任意一个方向倾斜而延伸,并且上述花纹块列(6B、6C)包括:第一花纹块(5B1),其主要设置有与上述横沟(4B)的倾斜同方向倾斜并延伸的多条同方向刀槽(S1);第二花纹块(5B2),其主要设置有与上述横沟(4B)的倾斜反方向倾斜并延伸的多条反方向刀槽(S2)。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冰路上的转弯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图6所示,被称为无防滑钉轮胎的充气轮胎,其通过在设置于胎面部a的花纹块b上设置刀槽c,使冰路上的驱动力及制动力提高。在这种充气轮胎中,通过限定横沟g的倾斜角度、花纹块b及刀槽c的形状,来进行提高冰路上的抓地性能(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另外,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在各花纹块列中,横沟g和刀槽c是向同方向倾斜。即,在中间花纹块列br1中,横沟g和刀槽c都是以向右下倾斜而延伸,另一方面在中间花纹块列br2中,横沟g和刀槽c都是以向右上倾斜而延伸的。然而,在这样的胎面花纹中,转弯时,根据操纵的方向,花纹块列br1或者br2的所有的横沟g和刀槽c的边缘,都接近于与轮胎的滑动方向平行。因此,存在不能充分地发挥转弯时的抓地性能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518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至少在一个花纹块列中,使横沟向右上或者右下的任何一个方向倾斜,另一方面以包括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作为基本,来提高冰上转弯时的抓地性能,其中该第一花纹块主要设置有沿与该横沟的倾斜同方向地延伸的多条同方向刀槽,该第二花纹块主要设置有沿与该横沟的倾斜反方向地延伸的多条反方向刀槽。 
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胎肩花纹块列,该胎肩花纹块列是通过在最胎面端侧延伸的外纵沟、以及在该外纵沟和上述胎面端之间延伸的胎肩横沟而使多个胎肩花纹 块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的,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肩横沟,以右上或者右下的任意一个方向倾斜而延伸,并且上述胎肩花纹块列包括:第一胎肩花纹块,其仅设置有与上述胎肩横沟的倾斜同方向倾斜并延伸的多条同方向刀槽;第二胎肩花纹块,其仅设置有与上述胎肩横沟的倾斜反方向倾斜并延伸的多条反方向刀槽。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胎面部具有多个上述花纹块列,它们隔着沿轮胎周向连续并延伸的纵沟而邻接,并且上述多个花纹块列的横沟相互向反方向倾斜。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花纹块和上述第二花纹块,轮胎的周向长度不同。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同方向刀槽及反方向刀槽,均包括锯齿状地延伸的锯齿部,并且上述反方向刀槽的锯齿部的振幅,小于上述同方向刀槽的锯齿部的振幅。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反方向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的绝对值,小于上述同方向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的绝对值。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一个花纹块列中,包括主要设置有倾斜方向不同的刀槽的花纹块。由此,在冰上的转弯时,与操纵方向无关地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边缘成分,进而能够提高抓地性能。另外,在一个花纹快中,在使横沟的倾斜不同的情况下,横沟刚性产生较大变化,抗不均匀磨损性易于恶化,但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横沟以右上或者右下任意一个方向倾斜而延伸,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该花纹快列的抗不均匀磨损性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为其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为从接地面侧观察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5为表示锯齿部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6为以往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7为表示以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符号说明如下: 
2...胎面部;3...纵沟;3A...内纵沟;3B...外纵沟;4A...中心横沟;4B...中间横沟;4C...胎肩横沟;5...花纹块;5A...中心花纹块;5B...中间花纹块;5B1...第一中间花纹块(第一花纹块);5B2...第二中间花纹块(第二花纹块);5C...胎肩花纹块;5C1...第一胎肩花纹块(第一花纹块);5C2...第二胎肩花纹块(第二花纹块);6...花纹块列;6A...中心花纹块列;6B...中间花纹块列;6C...胎肩花纹块列;7...锯齿部;7a...右上刀槽;7b...右下刀槽;S1...同方向刀槽;S2...反方向刀槽;a1、a2...锯齿部的振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轿车用充气轮胎(整体未图示)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图2为表示其局部放大图。在上述胎面部2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并延伸的纵沟3、和在与该纵沟3交叉方向上延伸的横沟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构成为,关于胎面赤道C上的任意的点,实质上点对称的花纹,然而也可以是以轮胎赤道C为中心的线对称的花纹。 
上述纵沟3,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设置于轮胎赤道C的两侧的一对内纵沟3A、和设置于该内纵沟3A的各外侧的一对外纵沟3B,总共设置有四条。然而,纵沟3的条数可以任意地设定。本实施方式的内纵沟3A及外纵沟3B与轮胎周向基本平行地延伸,但显然也可以是锯齿状或波纹状。 
对于纵沟3的沟宽度和沟深度,未作特别限定。但是为了确保充分的排雪性且确保胎面部2的不均匀磨损性,纵沟3的轮胎轴向的沟宽度,优选为胎面部宽度TW的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8%以下,更优选为6%以下。同样,纵沟3的深度度优选为4%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9%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此外沟宽及/或沟深可以改变。 
在此,上述胎面宽度TW,是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充填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下的胎面端e、e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另外,上述 胎面端e为,在通过边缘等外观上能够明确地识别时,则通过该边缘来确定,但在这样的边缘不明确的情况下为,将在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且加载正规载荷,以外倾角为0°推压到平面时的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作为胎面端e。 
另外,上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该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此外,“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然而轮胎为轿车用时一律为180kPa。此外,“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LOAD CAPACITY”,然而轮胎为轿车用时相当于上述各载荷的88%。 
上述横沟4的构成包括:横切内纵沟3A、3A之间并延伸的中心横沟4A;横切内纵沟3A和外纵沟3B之间并延伸的中间横沟4B;横切外纵沟3B和胎面端e之间并延伸的胎肩横沟4C。各横沟4A至4C,分别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 
通过如上的纵主沟3以及横沟4,在胎面部2上,且在内纵沟3A、3A之间形成中心花纹块列6A,该中心花纹块列6A为隔着中心横沟4A,将多个中心花纹块5A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另外,在内纵沟3A和外纵沟3B之间形成中间花纹块列6B,该中间花纹块列6B为隔着中间横沟4B将多个中间花纹块5B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此外,在外纵沟3B和胎面端e之间形成胎肩花纹块列6C,该胎肩花纹块列6C为隔着胎肩横沟4C将多个胎肩花纹块5C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 
上述中心横沟4A,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直线状且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延伸。这样,能够提高在直行行驶时接地压变为最高的中心花纹块列6A的轮胎周向刚性,并且有助于提高直行稳定性。另外,为了提高中心花纹块 5A的轮胎周向刚性,如图2所示,中心横沟4A的轮胎周向的隔开设置的间距P1,与其它的横沟4B及4C的隔开设置的间距P2相比,设定得较大为好。优选为,比(P1/P2)是1.7~2.3左右为有效。由此,中心花纹块5A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较长的纵长矩形状花纹块。 
另外,在中心花纹块5A上,设置有多条以与轮胎轴向平行的直线延伸的轴向刀槽Sa。该轴向刀槽Sa,是两端与纵沟3连通的全开口型。这样的轴向刀槽Sa,在冰路上直行行驶时,发挥充分的边缘效应和擦拭效应,而能够提高抓地力。另外,优选为,中心花纹块5A的两侧边缘,形成为以轴向刀槽Sa隔开设置的间距为一个周期的锯齿状。由此,增加花纹块的边缘长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冰路上的抓地性能。 
上述中间横沟4B形成为呈直线状且在右上或者右下的任意一个方向上倾斜的倾斜沟。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横沟4B,全部以右下的倾斜相互平行地延伸。由此,各中间花纹块5B以大致平行四边形状形成。 
另外,隔着外纵沟3B而与上述中间横沟邻接的胎肩横沟4C,形成为呈直线状且在与中间横沟4B相反的方向上倾斜的倾斜沟。即,本实施方式的胎肩横沟4C,全部以右上的倾斜相互平行地延伸。 
这样,在各花纹块列6B及6C中,通过将横沟的倾斜设为右上或者右下的任意一个方向,而能够消除包含在各个花纹块列中的花纹块的刚性差,进而提高抗不均匀磨损性。另外,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中间横沟4B及胎肩横沟4C,由于具有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因此在转弯时通过这些边缘成分,有助于提高对于冰路面的摩擦力。尤其是,隔着横沟3而邻接的中间横沟4B和胎肩横沟4C,在相互相反的方向上倾斜,由此在转弯时与操纵的方向无关地能够有效地发挥任意一个横沟4B或者4C的周向边缘成分,因此提高冰上的转弯性能。 
在此,当上述中间横沟4B的倾斜角度α1及胎肩横沟4C的倾斜角度α2(角度α1及α2,均为绝对值,以下相同)过小时,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变小,进而存在在冰上转弯时不能获得足够的抓地的危险,反之当上述倾斜角度α1及α2过大时,存在抗不均匀磨损性恶化的倾向。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倾斜角度α1及α2优选为,相对于轮胎轴向5度以上,更优选为7度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25度以下,更优选为20度以下。 
另外,上述中间花纹块列6B包括: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其主要设 置有与中间横沟4B的倾斜同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下)倾斜并延伸的多条且相互平行的同方向刀槽S1;第二中间花纹块5B2,其主要设置有与中间横沟4B的倾斜反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上)倾斜并延伸的多条且相互平行的反方向刀槽S2。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方向刀槽S1及反方向刀槽S2,均以直线状形成。 
同样地,上述胎肩花纹块列6C包括:第一胎肩花纹块5C1,其主要设置有与胎肩横沟4C的倾斜同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上)倾斜并延伸的多条且相互平行的同方向刀槽S1;第二胎肩花纹块5C2,其主要设置有与胎肩横沟4C的倾斜反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下)倾斜并延伸的多条且相互平行的反方向刀槽S2。 
这样,在中间花纹块列6B及胎肩花纹块列6C的各自中,包括主要设置有倾斜的方向不同的同方向刀槽S1或者反方向刀槽S2的任意一方的第一中间花纹决5B1及第二中间花纹块5B2,由此在冰上转弯时,与操纵方向无关地能够有效地利用同方向刀槽S1或者反方向刀槽S2的边缘成分。 
即,如从路面侧观察胎面接地面的图3所示,在轮胎上施以偏离角θ的转弯时,第二中间花纹块5B2的反方向刀槽S2及第一胎肩花纹块5C1的同方向刀槽S1,接近于与轮胎的滑动方向F平行,与此相对,第一中间花纹块5B1的同方向刀槽S1及第二胎肩花纹块5C2的反方向刀槽S2,相对于滑动方向F的角度较大,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这些轮胎的周向边缘成分。因此,防止以往那样,在一个花纹块列中包含的刀槽整体实质上不能发挥作用的不良情况,在冰上转弯时,在胎面部2上平衡较好且能够发挥较高的抓地性。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与转弯时的操纵方向无关地,能够有效地使中间花纹块列6B的刀槽的边缘发挥作用,进而平衡性较好地提高抓地性能。 
在此,在第一中间花纹块5B1或者第一胎肩花纹块5C1中,“主要设置同方向刀槽S1”是指,在设置于一个花纹块中的所有刀槽的总长度(沿着各刀槽所测量的刀槽长度的总和)中,只要同方向刀槽S1的总长度为80%以上即可。换言之,只要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及第一胎肩花纹块5C1,在总长度的20%以下,也可以包括与轮胎轴向平行的刀槽及/或反方向刀槽S2。
另外,在第二中间花纹块5B2或者第二胎肩花纹块5C2中,“主要设置反方向刀槽S2”是指,在设置于一个花纹块中的所有刀槽的总长度中,只要反方向刀槽S2的总长度为80%以上即可。换言之,只要第二中间花纹块5B2及第二胎肩花纹块5C2,在总长度的20%以下,也可以包括与轮胎轴向平行的刀槽及/或同方向刀槽S1。 
其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及第一胎肩花纹块5C1的刀槽,优选为全都是同方向刀槽S1。同样,设置于第二中间花纹块5B2及第二胎肩花纹块5C2的刀槽,优选为全都是反方向刀槽S2。 
另外,上述同方向刀槽S1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β1及反方向刀槽S2相对于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β2(上述角度β1及β2,均为绝对值,以下相同),未作特别限定,但是,过小时,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变小,进而存在冰上转弯时不能获得足够的抓地力的危险,反之过大时,由于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变小,因此除了存在降低直行行驶时的抓地性能的危险以外,抗不均匀磨损性也易于恶化。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倾斜角度β1及β2,优选为5度以上,更优选为7度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25度以下,更优选为20度以下。 
另外,设置有反方向刀槽S2的第二中间花纹块5B2及第二胎肩花纹块5C2,与设置有同方向刀槽S1的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及第一胎肩花纹块5C1相比,由刀槽划分的各花纹块小片n的刚性易于变得不均匀,这在花纹块两端部中尤为显著。因此,第二花纹块5B2、5C2,与第一花纹块5B1、5C1相比,抗不均匀磨损性较低。尤其是,当反方向刀槽S2的倾斜角度β2变大时,存在产生抗不均匀磨损性显著恶化的倾向。根据这样的观点,优选为,反方向刀槽S2的倾斜角度β2,小于同方向刀槽S1的倾斜角度β1。尤其是,上述倾斜角度之差(β1-β2),优选为1度以上,更优选为2度以上。 
另外,为了防止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及第一胎肩花纹块5C1的抗不均匀磨损性的恶化,设置于第一中间花纹块5B1的同方向刀槽S1的倾斜角度β1与中间横沟4B的倾斜角度α1之差|β1-α1|、和设置于第一胎肩花纹块5C1的同方向刀槽S1的倾斜角度β1与胎肩横沟4C的倾斜角度α2之差|β1-α2|,优选为5度以下,更优选为3度以下,最优选为0度。 
另外,上述同方向刀槽S1、反方向刀槽S2及轴向刀槽Sa的各宽度, 按照惯例优选为0.3~1.5mm左右。另外,上述各刀槽S1、S2及Sa的深度,过小时,存在不能充分地期待冰上的边缘作用的危险,反之过大时,存在降低花纹块刚性,使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抗不均匀磨损性显著恶化的危险。根据这样的观点,各刀槽的深度,优选为纵沟3的最大深度的70%以上,更优选为75%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 
此外,各刀槽S1、S2及Sa的轮胎周向的配设间距,未作特别限定,但过小时,存在过渡降低各花纹块5A至5C的刚性的危险,反之过大时,存在降低边缘效应的危险。根据这样的观点,各刀槽S1、S2及Sa的配设间距,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8mm以下,更优选为6mm以下。 
另外,上述同方向刀槽S1及反方向刀槽S2,为了能够提供足够的边缘长度,优选形成为,两端在纵沟3开口的全开口型,或者只有一端在纵沟3开口的半开口型。 
另外,优选为使上述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和第二中间花纹决5B2,轮胎周向长度不同。同样,优选为使上述第一胎肩花纹块5C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5C2,轮胎周向长度不同。由此,更进一步提高分散间距噪声(pitchnoise)的所谓的间距变化(pitch variation)的效果。即,在以往的间距变化中,由于只改变花纹块及/或者横沟的轮胎周向长度,因此设置于花纹块的刀槽的角度或倾斜的方向都是恒定的,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刀槽的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中间花纹块5B1(第一胎肩花纹块5C1)和第二中间花纹块5B2(第二胎肩花纹块5C2)的轮胎周向长度不同,而能够更进一步使噪声频率分散,在这一方面是优选的。 
另外,中间花纹块列6B及胎肩花纹块列6C,分别包括:轮胎周向的花纹块长度较小的S间距、轮胎周向的长度比该间距大3~10mm左右的L间距,并将它们随机地排列。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花纹块5B1及第一胎肩花纹块5C1由S间距构成,第二中间花纹块5B2及第二胎肩花纹块5C2由L间距构成。即,具有反方向刀槽S2的花纹块,比具有同方向刀槽S1的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设定得小。这样,除了使噪声的分数更有效以外,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在花纹块的周向端部和中央部产生的刚性差,在这一方面是优选的。
另外,在各花纹块列中,S间距和L间距的配置比例,优选为,例如40∶60~60∶40左右,且在一个花纹块列中基本均等地包含两个间距。 
在图4中,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显示出,轴向刀槽Sa、同方向刀槽S1及反方向刀槽S2,均包括锯齿状地延伸的锯齿部7。例如即使在如转弯时在花纹块上作用了较大的横向力的情况下,锯齿部7也能够通过相互咬合而防止刀槽的较大的开口,从而能够维持各花纹块的刚性。另外,由于增加刀槽的边缘成分,因此在冰上行驶时发挥较高的抓地性能,在这一方面上是优选的。另外,刀槽可以全都由锯齿部7构成,但优选为,至少在锯齿部7的一端侧,更优选为在两端侧设置直线部。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花纹块侧边缘上的刀槽开口部上橡胶缺损等现象。 
在此,同方向刀槽S1的锯齿部7的振幅a1及反方向刀槽S2的锯齿部7的锯齿部的振幅a2(振幅a1及a2,如图5所示,均为齿峰之间的两个振幅),未作特别限定,但过小时,存在不能发挥上述效果的危险,因此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另一方面,锯齿部7的振幅a1及a2过大时,存在抗不均匀磨损性恶化的危险,因此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 
此外,优选为,反方向刀槽S2的锯齿部7的振幅a2,小于同方向刀槽S1的锯齿部7的振幅a1。由此,能够从根本上防止易于磨损的第二中间花纹块5B2及第二胎肩花纹块5C2的抗不均匀磨损性的恶化。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特别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对具有图1及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的轿车用子午线轮胎(尺寸:195/65R15),测试了冰上及雪上的性能等。另外,对图6及图7(图6所示的刀槽中包括锯齿部的情况)所示的具有本发明以外的胎面花纹的轮胎(以往例、比较例),也一起进行了测试,并对性能进行了比较。除刀槽花纹以外,共通规格如下。 
内纵沟的沟宽度:6.0mm 
内纵沟的沟深度:10.0mm
外纵沟的沟宽度:7.0mm 
外纵沟的沟深度:9.5mm 
中心横沟的轮胎周向的沟宽度:8.5mm 
中心横沟的沟深度:8.0mm 
中心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0度 
中间横沟的轮胎周向的沟宽度:8.2mm 
中间横沟的沟深度:8.5mm 
中间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1:10度 
胎肩横沟的轮胎周向的沟宽度:9.0mm 
胎肩横沟的沟深度:8.5mm 
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2∶10度 
间距变化:S间距:L间距=80∶100(随机配置) 
另外,测试方法如下。 
<冰上实车性能> 
将测试轮胎安装于15×6的轮辋并填充内压200kPa,然后安装到排气量2000cc的FR车的四个车轮上,使其在气温-10℃的镜板状的冰路上行驶。而且,对包括车辆出发时、加速时及制动时的直行时的抓地感、转弯时的抓地感,分别通过驾驶员的感觉,以以往例为6分的10分法进行了评价。数值越大越好。 
<雪上实车性能> 
使用上述车辆,在压实雪路及新雪路上行驶,并通过驾驶员的感觉,以以往例为6分的10分法进行了评价。数值越大越好。 
<抗不均匀磨损性能> 
使用上述车辆,在干燥沥青路面的测试线路上总共行驶3000km,对中间花纹块列及胎肩花纹块列,通过肉眼观察了有无不均匀磨损。 
测试的结果,表示于表1(看下一页)。 
测试的结果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未损害雪上性能,且在冰上转弯时发挥优越的抓地力。另外,对于雪上性能,确认了与比较例无较大差异。另外,未发现不均匀磨损性的恶化。
表1如下: 
Figure G2008101674769D00111

Claims (5)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胎肩花纹块列,该胎肩花纹块列是通过在最靠近胎面端侧的位置延伸的外纵沟、以及在该外纵沟和上述胎面端之间延伸的胎肩横沟而使多个胎肩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的,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上述胎肩横沟,以右上或者右下的任意一个方向倾斜而延伸,并且
上述胎肩花纹块列包括:第一胎肩花纹块,其仅设置有与上述胎肩横沟的倾斜同方向倾斜并延伸的多条同方向刀槽;第二胎肩花纹块,其仅设置有与上述胎肩横沟的倾斜反方向倾斜并延伸的多条反方向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胎面部还具有中间花纹块列,该中间花纹块列是通过一对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设置的内纵沟、以及在上述内纵沟和上述外纵沟之间延伸的中间横沟而使多个中间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的,
隔着上述外纵沟相邻的上述中间横沟和上述胎肩横沟相互向反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胎肩花纹块和上述第二胎肩花纹块,轮胎周向的长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同方向刀槽及反方向刀槽,均包括锯齿状地延伸的锯齿部,并且
上述反方向刀槽的锯齿部的振幅,小于上述同方向刀槽的锯齿部的振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方向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的绝对值,小于上述同方向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的绝对值。
CN2008101674769A 2007-10-10 2008-10-10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7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4771 2007-10-10
JP2007264771 2007-10-10
JP2007264771A JP4406454B2 (ja) 2007-10-10 2007-10-10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7159A CN101407159A (zh) 2009-04-15
CN101407159B true CN101407159B (zh) 2011-04-13

Family

ID=4057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747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7159B (zh) 2007-10-10 2008-10-10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06454B2 (zh)
CN (1) CN101407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1991B2 (ja) * 2009-10-20 2012-08-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4833B2 (ja) * 2010-10-19 2015-01-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748017B1 (en) * 2011-09-21 2018-03-07 Pirelli Tyre S.p.A. Winter tyre
EP2913204B1 (en) * 2013-03-06 2019-04-10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5690375B2 (ja) * 2013-06-05 2015-03-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382647B2 (ja) 2014-08-29 2018-08-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5200362A1 (de) * 2015-01-13 2016-07-14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6438329B2 (ja) * 2015-03-16 2018-12-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01919B2 (ja) * 2016-04-26 2020-05-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96095B2 (ja) * 2016-05-30 2018-03-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8122713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CN113508041B (zh) * 2019-04-05 2023-09-08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带盲微纹沟的周向纹沟的卡车轮胎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19015A 2000.08.08
JP特开2003-211920A 2003.07.30
JP特开2006-290194A 2006.10.26
JP特开平6-115320A 1994.04.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90874A (ja) 2009-04-30
CN101407159A (zh) 2009-04-15
JP4406454B2 (ja)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7159B (zh) 充气轮胎
US10994575B2 (en) Tire
CN102310726B (zh) 充气轮胎
EP1961587B1 (en) Studless tire
US8578985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sipes
KR101562679B1 (ko) 공기 타이어
CN101249779B (zh) 无钉轮胎
US10675917B2 (en) Tire
CN101531122B (zh) 无防滑钉轮胎
CN102458884B (zh) 充气轮胎
CN104842717A (zh) 充气轮胎
US11046117B2 (en) Tire
CN102458883B (zh) 充气轮胎
JP503282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16595A (zh) 充气轮胎
US11155121B2 (en) Tire
CN104703817B (zh) 充气轮胎
CN106604833A (zh) 充气轮胎
CN104044407A (zh) 充气轮胎
CN104228470B (zh) 充气轮胎
JP492579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78751B2 (ja)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029524A (zh) 充气轮胎
CN102892594B (zh) 充气轮胎
CN104512205B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