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352B -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352B
CN102299352B CN2010102101615A CN201010210161A CN102299352B CN 102299352 B CN102299352 B CN 102299352B CN 2010102101615 A CN2010102101615 A CN 2010102101615A CN 201010210161 A CN201010210161 A CN 201010210161A CN 102299352 B CN102299352 B CN 102299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vanadium
membrane
sulfonic acid
basement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01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9352A (zh
Inventor
张华民
毕成
肖少华
张宇
麦振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101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9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9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9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含有阻钒层的电解质隔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阻钒层由芳杂环聚合物膜构成,该复合膜的基膜为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所述的复合膜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磺酸型基膜置于0.05-10M的NaOH中直至H+被完全交换为Na+,从而得到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将阻钒层在110-200℃下转压至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上得到双层膜,将得到的双层膜置于0.1-25mol/L的强酸溶液中酸处理,使阻钒层中的碱基与磺酸型基膜中的H+发生酸碱交联反应,最终得到双层复合膜。同时,本发明使用价格低廉且阻钒效果明显的烃类阻钒层,对液流储能电池的成本控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Description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含有芳杂环聚合物阻钒层的双层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质隔膜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开展节能降耗、加强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这两大世界性难题的重要途径。为保证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稳定供电,必须开发高效、廉价、污染少和安全可靠的储能技术;同时,电网的调峰填谷、平衡负荷也迫切需要开发大规模的储能技术。在现有的储能技术中,液流储能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能量效率高、初次投资成本低、运行及维护费用低廉、环境友好、响应时间短及可深度放电等优点,使其可以满足以上诸多领域的运行要求。例如,它既可以支持风能、太阳能等随机性很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又可以作为不间断电源(UPS)预防电力中断事件,还可以用于电网削峰填谷、平衡负荷提高电能质量,提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等。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以不同价态的钒离子作为电池反应的活性物质,正极为V4+/V5+电对、负极为V2+/V3+电对,正负极电解液分别存放于两个储罐中,工作时通过泵把正负极电解液输送到电池内,完成电化学反应后重新送回电解液储罐。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被电解质隔膜隔开,充放电时,电池内部主要通过电解液中氢离子的定向迁移而导通。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可表示如下: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11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12
电解质隔膜是影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起到分隔正负极活性物质(不同价态的离子)和传导离子的双重功能,即需对所传导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运行环境下,理想的电解质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以保证电池的高效率;应能有效地抑制正负极电解液中不同价态离子的互串,以保证电解液的使用寿命;应能有效地抑制电解液的水迁移现象,以保证电解液体积和浓度的平衡;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其加工性和使用性;应具有优良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以保证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应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简易的制备工艺,以保证较低的电池成本。
目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广泛采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solid polymerelectrolyte membrane)作为其正负极电解液的隔膜,此类膜中含有可传导离子的官能团,并按其传导离子种类的不同分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较为典型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为美国Du Pont公司生产的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13
全氟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除此之外,常用的阳离子交换膜还有磺化聚醚醚酮,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等。
对于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机理存在着两种解释:(1)车载水合质子机理(vehicle mechanism);(2)定向质子跳跃机理(Grotthuss hopping mechanism)。目前,酸性电解液液流储能电池领域中应用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第一种质子传导方式,即质子以水合质子的形式在膜中传递,见图1a。这种质子传导机理使得膜在传导质子的同时,伴随着水分子的迁移,从而引起正负极电解液之间水分布的不平衡;此外,这种传导质子的方式也会导致离子随质子一起在膜中传递,从而表现出较低的选择性和电流效率,降低了电解液的使用寿命。因此,该类质子交换膜对质子和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较差。电池运行过程中,正负极电解液中的离子渗透到膜的另一侧,与其他不同价态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自放电现象,长期运行后,电池容量衰减明显。
由此可见,开发一种具有良好质子选择透过性、低成本、长寿命的电解质隔膜,对于延长电解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池系统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积极的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对离子具有良好选择透过性的双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1)阻钒层由芳杂环聚合物膜构成,芳杂环聚合物为聚苯并咪唑膜、聚咪唑膜、聚乙烯咪唑膜、聚吡啶膜、聚乙烯吡啶膜、聚吡唑膜、聚嘧啶膜、聚噻唑膜、聚苯并噻唑膜、聚噁唑膜、聚苯并噁唑膜、聚噁二唑膜、聚喹啉膜、聚喹喔啉膜、聚噻二唑膜、聚四嘌呤膜或聚酰亚胺膜;
该种芳杂环聚合物的结构中包含带有孤对电子的氮(N)、硫(S)、氧(O)和质子(H),或仅包含带有孤对电子的氮(N)、硫(S)、氧(O);该种芳杂环聚合物易与无机酸发生络合作用,形成酸掺杂体系,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质子传导能力;
2)该复合膜的基膜为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
所述的复合膜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磺酸型基膜置于0.05-10M的NaOH中直至H+被完全交换为Na+,从而得到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将阻钒层在110-200℃下转压至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上得到双层膜,将得到的双层膜置于0.1-25mol/L的强酸溶液中酸处理,使阻钒层中的碱基与磺酸型基膜中的H+发生酸碱交联反应,最终得到双层复合膜。
制备过程中,转压时间为0.1-30min;阻钒层厚度为0.1~20微米;所述的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基膜)所选用的磺酸型聚合物为全氟磺酸聚合物、磺化聚砜、磺化聚丙烯、磺化聚醚砜、磺化聚芳醚砜、磺化聚芳砜、磺化聚苯醚、磺化聚醚醚酮、磺化聚芳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基膜厚度为0.1~200微米。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芳杂环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并在一定条件下成膜。然后,将制备好的聚合物阻钒层热压在Na取代的基膜上。最后,对双层膜进行质子化,使阻钒层芳杂环上的碱基与基膜的磺酸根发生络合作用,形成酸碱交联体系,从而加强阻钒层和基膜间的结合作用;
i)按阻钒层的厚度计算出所需聚合物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聚合物。将聚合物和溶剂按1∶0.1~1∶100的质量比混合,待其溶解后得到聚合物溶液。所述溶剂为常见的有机极性溶剂例如DMAC、DMSO、NMP或DMF;
ii)将聚合物溶液直接浇铸于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在30~120℃下挥发溶剂48h,得到聚合物膜;
iii)在30~120℃下维持真空0.1~100h,直至残余溶剂挥发完全;
iv)脱膜,并将膜置于去离子水中0.1~100h洗去剩余杂质,烘干;
v)将得到的聚合物膜于110-200℃热压在Na取代的磺酸型聚合物基膜上。然后,浸入预先配好0.1-25mol/L的强酸溶液中(如硫酸、磷酸、硝酸和盐酸及其混合溶液),酸处理时间10-1000h,处理温度为5-30℃。以使芳杂环上的碱基与强酸分子发生络合作用;
vi)将膜表面残余的酸擦干,放入干燥处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芳杂环聚合物膜作为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质隔膜的阻钒层。由于该阻钒层利用酸性电解液作为传导介质,且采用定向跳跃机理(Grotthusshopping mechanism)传导质子(见图1b),因此在质子传递的同时,并不伴随水分子和钒离子的迁移,从而具有极低的水迁移率和极高的质子选择透过性,极大地降低了正负极电解液分布不均和自放电现象,有效地延长了电解液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采用的阻钒层材料结构稳定,成本低廉,有利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长期、稳定使用和大规模商业化开发;
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进行大规模推广;
4、本发明所制备的电解质隔膜满足了有效分离相同电荷、不同价态阳离子的目的,在电渗析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潜力。
总之,本发明新型的含有阻钒层的电解质隔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该复合膜以聚苯并咪唑(PBI)或其他芳杂环聚合物为阻钒层,通过交联技术,使其与基膜间发生酸碱交联反应,从而得到含有阻钒层的复合膜。与传统阻钒层不同,本发明设计的新型阻钒层能与基膜间产生交联作用。因此,避免了复合膜在电池运行过程中发生分层的现象。另外,阻钒层本身并不含有离子传导基团,而是利用电解液中的酸作为电解质来传导质子。由于阻钒层采用Hopping传导机理,因此,减少了液流储能电池的离子渗透和水迁移,并大大降低了正负极电解液的互串,延长了电解液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使用价格低廉且阻钒效果明显的烃类阻钒层,对液流储能电池的成本控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复合膜能有效地满足液流储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种不同的质子传导机理示意图;
其中a图为全氟磺酸聚合物车载水合质子机理b图为芳杂环聚合物定向跳跃机理
图2为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31
双层复合膜的断面SEM照片;
图3为采用阻钒层电解质隔膜的VRB效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些实施例阐明了申请人的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将1g聚苯并咪唑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聚合物溶液。
将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直接浇铸在干净平整的玻璃板上,在60℃下挥发溶剂,得到聚合物膜。
将聚合物膜放入160℃的真空烘箱中,热处理3h。
脱膜,并将经热处理过的膜置于去离子水中100h以洗去残余杂质,烘干备用。
将Nafion膜浸于1MNaOH溶液中,直至H完全被交换为Na。
将Na取代的Nafion膜和阻钒层在140℃下热压得到双层复合膜。并置于0.5M H28O4中酸化2h,直至交联反应发生完全。
复合膜的断面形貌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更明显地区分出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41
双层复合膜两侧的形貌差异。其中,PBI侧表面显得较为粗糙,而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42
侧则较为平整。从SEM照片中可以进一步验证复合膜的双层结构。
将含阻钒层的复合膜与不含阻钒层的Nafion膜同时组装VRB单电池,并测试其单电池性能。所用的阻钒层厚度为10微米,VRB单电池的电极面积为6cm2,电极材料为炭毡,操作条件为室温,并在42mA cm-2下充放电,实验结果见表1,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阻钒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复合膜的电流效率。同时,如图3所示,复合膜的稳定性在充放电循环中也表现良好,没有出现性能的明显衰减。
表1加入阻钒层前后VRB单电池性能比较
Figure BSA00000157429400043
实施例二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醚醚酮。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三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芳醚酮。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四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砜。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五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醚砜。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六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芳醚砜。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七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芳砜。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八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苯醚。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九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基膜所用的磺化树脂为磺化聚丙烯。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咪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一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乙烯咪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二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吡啶。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三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啶。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四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吡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五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嘧啶。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六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噻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七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苯并噻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八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噁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十九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苯并噁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二十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噁二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二十一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喹啉。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二十二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噻二唑。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二十三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四嘌呤。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实施例二十四
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办法,不同的是阻钒层所用的聚合物为聚酰亚胺。与实施例一相似,该双层复合膜也获得了更低的钒渗透和更高的质子/钒离子选择性。

Claims (5)

1.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1)阻钒层由芳杂环聚合物膜构成,芳杂环聚合物膜为聚苯并咪唑膜、聚咪唑膜、聚乙烯咪唑膜、聚吡啶膜、聚乙烯吡啶膜、聚吡唑膜、聚嘧啶膜、聚噻唑膜、聚苯并噻唑膜、聚噁唑膜、聚苯并噁唑膜、聚噁二唑膜、聚喹啉膜、聚喹喔啉膜、聚噻二唑膜、聚四嘌呤膜或聚酰亚胺膜;
2)该复合膜的基膜为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即磺酸型基膜;
所述的复合膜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磺酸型基膜置于0.05-10M的NaOH中直至H+被完全交换为Na+,从而得到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将阻钒层在110-200℃下转压0.1-30min至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一侧得到双层膜,将得到的双层膜置于0.1-25mol/L的强酸溶液中酸处理,其中酸处理时间10-1000h,处理温度为5-30℃,使阻钒层中的碱基与磺酸型基膜中的H+发生酸碱交联反应,最终得到复合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阻钒层厚度为0.1~200微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所选用的磺酸型聚合物为全氟磺酸聚合物、磺化聚砜、磺化聚丙烯、磺化聚醚砜、磺化聚芳醚砜、磺化聚芳砜、磺化聚苯醚、磺化聚醚醚酮、磺化聚芳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基膜厚度为0.1~200微米。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阻钒层的复合膜作为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质隔膜的应用。
CN2010102101615A 2010-06-25 2010-06-25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Active CN102299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01615A CN102299352B (zh) 2010-06-25 2010-06-25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01615A CN102299352B (zh) 2010-06-25 2010-06-25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352A CN102299352A (zh) 2011-12-28
CN102299352B true CN102299352B (zh) 2013-12-18

Family

ID=4535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01615A Active CN102299352B (zh) 2010-06-25 2010-06-25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93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4797A (zh) * 2019-08-02 2019-11-12 辽宁格瑞帕洛孚新能源有限公司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403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复合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
CN101675552A (zh) * 2007-03-08 2010-03-17 埃尔科马克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 含功能型纳米颗粒的聚合物电解质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9296B2 (ja) * 1996-12-10 2005-12-21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バナジウム系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用隔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552A (zh) * 2007-03-08 2010-03-17 埃尔科马克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 含功能型纳米颗粒的聚合物电解质膜
CN101383403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复合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e Zeng.Studies on polypyrrole modified nafion membrane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7,第10卷(第3期),
JP特开平10-172600A 1998.06.26
Studies on polypyrrole modified nafion membrane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Jie Zeng;《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71228;第10卷(第3期);372-375 *
冯少广.原位聚合酸碱共混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第49卷(第9期),
原位聚合酸碱共混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质;冯少广;《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30;第49卷(第9期);1557-15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352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7678B (zh) 电解质隔膜及其复合膜在酸性电解液液流储能电池中应用
CN101383404B (zh) 一种氟/烃复合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3403B (zh) 一种复合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
CN102569839B (zh) 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无机物填充有孔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2867928B (zh) 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3762375B (zh) 聚四氟乙烯夹层保护离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液流电池
CN103219532B (zh) 液流电池用磺化聚醚醚酮基共混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44778A1 (zh) 芳香族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及其复合膜在酸性电解液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CN104332576B (zh) 一种电池用非对称性speek/pp/fcb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2867930A (zh) 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2867929B (zh) 一种复合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161738B (zh) 钒电池用复合膜及其连续化生产的方法和用途
CN105226222A (zh) 亲水化改性的多孔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04300101A (zh) 一种双功能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873188A (zh) 复合离子交换膜在碱性体系锌铁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04716355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7383404A (zh) 一种含氟支化磺化聚酰亚胺质子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04143613A (zh) 一种自组装层复合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544541B (zh) 一种非对称性psfa/pp/speek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7546397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多孔离子传导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KR101633908B1 (ko) 레독스흐름전지용 고분자전해질 복합막,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106558712A (zh) 一种复合膜在中性体系锌铁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02299352B (zh) 含阻钒层的复合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CN104425789B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6399B (zh) 主链与离子交换基团分离的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710

Owner name: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2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16023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TO: 116025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10

Address after: 116025 No. 22, XinDa street, Dali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Liaoning

Applicant after: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23 Zhongshan Road, Liaoning, No. 457,

Applicant befor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applicant before: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