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277A -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277A
CN102292277A CN2009801552073A CN200980155207A CN102292277A CN 102292277 A CN102292277 A CN 102292277A CN 2009801552073 A CN2009801552073 A CN 2009801552073A CN 200980155207 A CN200980155207 A CN 200980155207A CN 102292277 A CN102292277 A CN 102292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ser
sensor
input equipment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2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277B (zh
Inventor
鲁卡斯·芬斯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7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through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61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iority users
    • B66B2201/4669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priority users using passenger condition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由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之后将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Description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具有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设备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运送使用者是公知的。此外在楼层上和/或在电梯轿厢中设置呼叫输入设备,使用者可以在其上进行呼叫输入。电梯控制装置根据呼叫输入控制电梯轿厢的电梯驱动装置以及电梯轿厢的门驱动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以登入电梯轿厢并且由电梯轿厢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运送。
在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享受同等待遇的框架下,欧洲标准81-70针对呼叫输入规定了针对残疾人的按钮。通过按压针对残疾人的按钮将电梯设备置入特殊的运行模式中。在该特殊的运行模式中楼层上的和/或电梯轿厢的电梯门缓慢地打开和/或关闭并且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通过可视的和/或可听到的信号获得呼叫输入的反馈。
专利文献EP1598298A1展示了一种具有在电梯轿厢中的呼叫输入设备的电梯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具有按键屏,该按键屏不符合EN81-70,因为其不具有针对残疾人的按钮。作为符合EN81-70的解决方案EP1598298A1教导了将针对残疾人的按钮安在按键屏上。针对残疾人的按钮的顶面通过具有至少0.8mm的凸起高度的盲文字符为视力残疾人所识别。通过以2.5N至5.0N的压力按压针对残疾人的按钮操作针对残疾人的按钮下方按键屏区域且产生轿厢呼叫。
专利文献US2002/0191819A1展示了一种具有电视摄像机和图像识别设备的电梯设备,该电视摄像机拍摄在楼层上等候的使用者的图像,其中,图像识别装置在拍摄到的图像中进行使用者面部识别以及轮椅推测并且从这些信息中确认存在坐轮椅的使用者。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的确认是自动地实施,使用者无须接触操作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其中电梯设备可在尽可能避免接触操作元件的情况下被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并且在尽可能避免接触操作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呼叫输入。此外要提出一种对应的电梯设备。
为了实现该目的,在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中,根据本发明与权利要求1一致地设置成,由至少一个传感器探测使用者的至少一个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将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并且电梯设备针对产生的参考状态变换至少部分地被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涉及如下认知,即使用者仅通过改变其位置就可以互动地以及无接触地产生信号状态变换,该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从正常模式带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使用者的“位置变化”被理解为使用者移动和/或保持静止的每种方式,该移动和/或保持静止可作为信号和参考信号被传感器探测到。移动和/或保持静止的程度可以在预设的空间上和/或时间上的界限的范围中变化。因此获取使用者的信号和参考信号并且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可以因此表达其愿望,以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由电梯设备运送;并且其因此可以简单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交际、进行进修和培训以及开始就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改进在该方法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有利的是,在时间上在该信号之间或之后探测该参考信号。有利的是,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则满足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有利的是,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则满足预定义的比较结果。
其优点在于,通过单义(eindeutig)的信号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在每个时间单元探测一个信号或参考信号。此外存在多种可能性。比如由传感器以正信号探测使用者;将探测到的正信号与探测到的负信号作为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这两个先后探测到的信号不相符的情况下,产生信号状态变换。但也可以探测在传感器前针对一定的时间段保持静止的使用者作为负信号的信号串。在这种情况下将探测到的负信号的信号串与之前探测到的负信号的信号串作为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并且在这些信号的结果相符时产生信号状态变换。这具有其它的优点,仅使用者的这种位置变化作为信号和参考信号的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来使用,该位置变化反映出使用者的实际愿望。使用者的这种位置变化是广泛理解的且是可直观了解的。
有利的是将信号和参考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装置上,该装置是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和/或呼叫输入设备;由该装置比较,是否信号和参考信号相符;如果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则产生信号状态变换,或者如果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则产生信号状态变换。
其优点在于,信号比较和信号状态变换的产生可在电梯设备的多个位置上实施或通过电梯设备的不同装置实施,这实现了在方法转换上的较大的灵活性。
有利的是,电梯设备由装置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预设的时间段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有利的是,电梯设备由装置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预设的时间段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至少一个使用者呼叫被完全服务。有利的是,电梯设备由装置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预设的时间段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至少一个使用者呼叫被完全服务。
其优点在于,在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之后,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可以产生呼叫,该呼叫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服务。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可以部分地实现,即仅电梯设备的一部分被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这样可以将仅呼叫输入设备和/或仅将电梯轿厢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也可以将电梯设备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时间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这样可以首先将呼叫输入设备且之后将电梯轿厢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比如将呼叫输入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输入呼叫且将分配给该呼叫的电梯轿厢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该呼叫被完全服务。也可以将电梯设备的不同部分仅在确定的时间段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比如将电梯轿厢仅有针对性地在轿厢门关闭期间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并且在乘客登入电梯轿厢之后以特别大的延迟关闭和/或特别缓慢地关闭电梯门;在乘客行驶的剩余时间段中电梯轿厢不处于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和/或滚轮病床和/或拐杖和/或助听器和/或视力辅助器和/或盲人拐杖和/或导盲犬和/或陪同人员等等。
其优点在于,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可以说明,其只有利用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才能在建筑物中且因此才能在电梯设备中移动和/或辨别方向。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针对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至少一个电梯门以特别大的延迟关闭和/或特别缓慢地关闭。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具有足够的时间登入和/或离开电梯轿厢。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针对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电梯轿厢以特别高的准确性停靠在楼层中。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可以在平坦的路途中登入和/或离开电梯轿厢。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被分配给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中的特别大的位置。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具有用于其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较大位置。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由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从呼叫输入楼层被运送到目的地楼层。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被直接从呼叫输入楼层运送且因此无须去往出发楼层的额外路程。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该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
其优点在于,即使是在建筑物中用电梯轿厢运送特别需要保护的乘客(即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的乘客)时也可以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第三者的攻击。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带有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被分配给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中的特别大的位置。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的使用者可以具有用于其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较大位置。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带有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被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从呼叫输入楼层直接运送到目的地楼层。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地且因此迅速地被运送到所需的目的地楼层。
有利的是,当使用者定位在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探测区域中时,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有利的是,当使用者离开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探测区域时,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有利的是,当使用者定位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附近时,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必须定位在传感器的探测区域中。他可以定位在传感器的探测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实施位置变化。在其上将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号探测的位置的界限导致在传递使用者需求时的另一个更高的明确度,用以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在呼叫输入设备附近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也表示使用者定位在远离呼叫输入设备小于大约10米、优选小于1米、优选几个厘米的位置。
有利的是,由传感器自动地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
其优点在于,当使用者能够由传感器探测到,则可自动地探测信号。使用者可以无接触地、仅通过位置变化触发传感器探测。
有利的是,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小于大约10米,优选小于1米。
其优点在于,能够利用传感器以极大减小的探测区域毫无疑义地探测使用者的需求,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传感器是移动传感器和/或载荷传感器和/或无线电传感器。有利的是,移动传感器是摄像机和/或光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和/或麦克风和/或噪音水平传感器。有利的是,载荷传感器是称重1元。有利的是,无线电传感器是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的发送和/或接收1元。
其优点在于,可使用大量已知和已被证实的传感器,用以探测使用者的需求,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
有利的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号由至少一个移动传感器探测;将探测到的信号与时间上之前探测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产生信号状态变换。有利的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号由至少一个载荷传感器探测;将探测到的信号与时间上之前探测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产生信号状态变换。有利的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号由至少一个无线电传感器探测;将探测到的信号与时间上之前探测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产生信号状态变换。
其优点在于,由于不同传感器的不同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不同的信号状态变换,用以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激活至少一个在无线电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在无线电场的确定的探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之间的数据通讯;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的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探测。有利的是,激活至少一个在无线电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在无线电场的确定的探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1元之间的数据通讯;由移动通讯1元将至少一个代码发送到无线电传感器上;且该代码作为至少一个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探测。有利的是,作为移动通讯单元采用移动电话和/或RFID卡。有利的是,作为无线电场采用无线电近场;无线电近场的探测区域为小于大约10米、优选小于1米。
其优点在于,已经可以探测作为使用者需求的日常使用的移动通讯单元的位置变化,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意料不到的是,已经可以使用移动通讯单元的位置变化,用以以较高的安全性探测使用者需求,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激活至少一个在无线电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在无线电场的确定的探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之间的数据通讯;由移动通讯1元将至少一个代码发送到无线电传感器上;且该代码作为至少一个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探测;该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上;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针对传递到的信号确定至少一个呼叫分配。
其优点在于,利用由无线电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也将用于呼叫分配的代码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上。
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以至少一个预设的时间顺序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以至少一个预设的顺序输出多个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针对探测到的且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上的信号在无须使用者动作的情况下自动地为使用者将一个或多个功能标志输出到输入和/或输出单元上。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在建筑物中移动和/或辨别方向。有利的是,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和/或滚轮病床和/或拐杖和/或助听器和/或视力辅助器和/或盲人拐杖和/或导盲犬和/或陪同人员等等。
其优点在于,具有残疾的使用者可以说明,其打算利用哪种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在建筑物中且因此也在电梯设备中移动和/或辨别方向。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有利的是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
其优点在于,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使用者可以说明,其打算利用哪种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由电梯设备运送。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至少一个针对使用者的通讯语言,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种通讯语言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说明其优选的通讯语言。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至少一个用于使用电梯设备的互动帮助,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帮助中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获得在使用电梯设备时互动的帮助。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操作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确认且具有行走残疾的使用者比如选择其可以尽可能容易离开的目的地楼层。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操作至少一个楼层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出发楼层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不必非要从呼叫输入楼层出发开始其行驶,而是可以选择其适合的出发楼层。比如具有行走残疾的使用者选择尽可能容易达到的出发楼层。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操作至少一个轿厢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在电梯轿厢中操作其选择的轿厢呼叫。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至少一个针对使用者的电梯轿厢,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电梯轿厢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可能的电梯轿厢之间确认,用以达到其目的地楼层。比如使用者希望具有较好视野的观景轿厢或用于尽可能迅速行驶的特快轿厢。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另外的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另外的信号与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相符,其中,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信号或参考信号;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并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另外的信号以及另外的参考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另外的信号与另外的参考信号相符;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通过简单的位置变化可以无接触地标记多个输出的功能标志中的一个。这种标记是卫生的,因为使用者无须接触呼叫输入设备且因此不会传递疾病和/或病原体。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又一个的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又一个的信号与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相符,其中,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信号或参考信号或另一个信号或另一个参考信号;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并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又一个的信号状态变换确认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再另外的信号以及再另外的参考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又一个的信号与又一个的参考信号相符;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又一个的信号状态变换确认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通过简单的位置变化可以无接触地确认输出的功能标志。这种确认是卫生的,因为使用者无须接触呼叫输入设备且因此不会传递疾病和/或病原体。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向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输出多个功能标志;且通过操作输入/输出单元的至少一个区域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向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输出多个功能标志;且通过操作输入/输出单元的至少一个区域确认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可替换的是,使用者也可以在输入/输出单元上操作输出的功能标志,用以标记和/或确认功能标志。
有利的是,标记的和/或确认的功能标志由呼叫输入设备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上;且使用者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针对传递到的功能标志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能够完全无接触地、仅通过位置变化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且之后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
此外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建议一种用于实施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的电梯设备。为此至少一个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电梯设备将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电梯设备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且电梯设备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至少部分地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其优点在于,通过由于使用者的位置变化而由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和参考信号启用电梯设备,从正常模式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此外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建议一种用于改装具有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实施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为此安装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在传感器与电梯设备之间安装至少一个信号导线和/或无线电场用于传递由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和参考信号。将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Computerprogramm-Mittel)加载到电梯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该计算机程序-方法将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计算机程序-方法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且由计算机程序-方法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激昂电梯设备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其优点在于,现有的电梯设备可以仅通过安装传感器以及至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的信号导线和/或无线电场进行改造,用以在加载计算机程序-方法之后在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实现仅通过使用者位置变化产生信号状态变换且将电梯设备置入根据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其适用于如下实现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即如果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和/或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和/或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有利的是,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包括这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其优点在于,通过加载计算机程序-方法启用电梯设备,针对由传感器探测到的传递的信号(该信号与参考信号相比导致产生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部分示意性示出:
图1为具有根据图3至13中的任一附图所示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电梯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2为具有根据图3至13中的任一附图所示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电梯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图3为无线电传感器和移动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一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4为移动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二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5为无线电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三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将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图6为根据图5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标记功能标志;
图7为根据图5或6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确认功能标志;
图8为移动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四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将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图9为根据图8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标记功能标志;
图10为根据图8或9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确认功能标志;
图11为移动电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五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视图,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将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图12为根据图11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标记功能标志;以及
图13为根据图11或12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确认功能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展示了建筑物中的电梯设备100的两个实施例。该建筑物具有较大数量的楼层S1至S3,它们由至少一个电梯轿厢6、6′服务。在每个楼层S1至S3上使用者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电梯门11、11′、12、12′登入和/或离开电梯轿厢6、6′。在至少一个电梯竖井S4、S4′中电梯轿厢6、6′通过至少一个承载装置8、8′与至少一个对重7、7′连接。为了使电梯轿厢6、6′和对重7、7′行驶将承载装置8、8′由至少一个电梯驱动装置10、10′以摩擦配合置于运动中。通常有至少一个门驱动装置9、9′设置在电梯轿厢6、6′上且操作电梯门11、11′、12、12′。对于电梯门11、11′、12、12′来说,设置在每个楼层S1至S3上的楼层门11、11′与电梯轿厢6、6′的轿厢门12、12′是不同的。在楼层停靠期间,轿厢门12、12′与楼层门11、11′可通过机械耦接被置于有效连接中,其方式为,轿厢门12、12′与楼层门11、11′的打开和关闭是同时进行的。根据图1在两个电梯竖井S4、S4′中设置两个电梯轿厢6、6′。根据图2在一个电梯竖井S4中设置一个电梯轿厢6。在本发明的认知范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具有多于3个被服务的楼层S1至S3和/或具有在每个电梯竖井S4、S4′中多于一个电梯轿厢6、6′和/或具有液压驱动装置和/或具有在电梯轿厢上和/或在对重上的电梯驱动装置的电梯设备以及当然还能够实现无对重的电梯设备。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5、5′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Computerprogramm-Mittel)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电梯驱动装置10、10′和门驱动装置9、9′。在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5、5′的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适配器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信号导线3、3′的适配器以及至少一个供电设备。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设置在楼层门11、11′附近和/或电梯轿厢6中。图1至13展示了呼叫输入设备1、1′的多个实施例。呼叫输入设备1、1′安装在楼层门区域中的建筑物壁上或单独竖立在楼层S1至S3的楼层门区域中。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适配器、至少一个以按键屏13′和/或按键区13″形式的输入/输出单元13、至少一个发音器15以及至少一个供电设备。输入/输出单元13包括矩形的或具有圆形对称的直径的按键屏13′。按键屏13′具有比如5cm的直径以及2至10mm的厚度。显示器比如由玻璃或抗击打的塑料如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等等制成。按键屏13′的正面可由使用者较好地看到且比如由玻璃或抗击打的塑料如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制成。公知有多种按键屏13′的工作原理,比如电阻按键屏13′、电容按键屏13′、光学按键屏13′等等,其中,在接触时改变电磁场或光辐射。代替按键屏输入/输出单元13还可以具有简单的屏幕和/或发光显示器。按键区13″具有多个机械按键,该按键持久地设计有电梯功能。该按键区13″比如是用于输入楼层标志如“5”或“16”的数字键盘。发音器15比如是用于输出说出的字母数字的字符串和/或说出的句子的扬声器。发音器15的声压可在30dB至120dB的范围中调节,频段范围从10Hz至25Hz。呼叫输入设备1、1′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处理器中可加载多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其相互独立地和/或相互间共同地工作。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适配器和/或输入/输出单元13和/或发音器15。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探测建筑物的至少一个区域。传感器17、18、19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附近。根据图1第一传感器17设置在第一呼叫输入设备1的壳体中,而另一个传感器17设置在另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的上方。根据图2传感器17侧面地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附近。根据图3两个传感器17和19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根据图4第一传感器18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前面,而另一个传感器17设置在楼层门11、11′上方。根据图5至7第一传感器19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根据图8至10第一传感器17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上方。根据图11至13第一传感器17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而另一个传感器18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前面。传感器17、18、19是移动传感器17和/或载荷传感器18和/或无线电传感器19。移动传感器17是照相机和/或光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和/或红外线传感器和/或麦克风和/或噪音水平传感器。载荷传感器18是称重单元。无线电传感器19是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发送/接收单元。传感器17、18、19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适配器和至少一个供电设备。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传感器17、18、19与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和/或目的地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的通讯。下面举例说明传感器17、18、19的实施方式:
-照相机具有至少一个光学镜头和至少一个数码图像传感器。数码图像传感器比如是电荷耦合元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照相机在可见光的光谱中探测图像。照相机可以以每秒0至30个图像的频率探测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从照相机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照相机的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计算机程序-方法控制照相机的驱动、存储以及加载标准图像、将标准图像相互比较且可以作为比较结果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该照相机具有比如2百万像素的分辨率以及比如2Lux的敏感度。该照相机具有电机驱动的变焦镜头并且可以自主地或远程控制地改变镜头的焦距。因此可以以不同的详细的图像分段在不同的距离中探测物体。照相机具有电机操作的三脚架,以便自动地或远程控制地改变镜头的定位。比如摆动或转动照相机。照相机具有闪光装置且因此可以在弱光环境或黑暗中照明需探测的物体。
-光传感器按照光电效应工作且比如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三极管。光传感器以±1%的分辨率在比如10至1500Lux的范围中测量亮度。
-超声波传感器按照回音-运行时间测量工作并且采用比如激励(angeregte)薄膜。如果由薄膜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则其被反射且探测反射到的超声波。从发送的超声波和探测到的反射的超声波之间的运行时间中确定薄膜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超声波传感器以比如1mm的分辨率探测移动。
-红外线传感器以±1%的分辨率在比如从-30℃至+500℃的温度测量范围中无接触地探测热辐射。红外线传感器传递由乘客发出的热辐射的热图像。
-麦克风是声波转换器,其将空气声波转换成电压变化。麦克风的特征敏感度为比如5mV/Pa至100mV/Pa且以比如1dB的分辨率探测从30dB至130dB的声波压力水平。
-噪音水平传感器探测强度和噪音水平。以比如10-3μWm2至10+4μWm2的分辨率探测强度,在比如从30dB至130dB的范围中以比如0.1dB的分辨率探测噪音水平。
-称重单元是比如负载垫,其以千克为单位探测站立在其上的使用者的重量。这种负载垫具有不同的尺寸。比如负载垫具有0.5平方米的矩形基面和2cm的厚度且探测从1千克至200千克的范围中的重量。
-发送/接收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至少一个供电设备。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无线电场21中的发送/接收单元与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20之间的通讯。根据图3通过弯曲的三重圆弧段表示该通讯。此外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单元20比如是由使用者携带的射频识别(RFID)卡,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至少一个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由发送/接收单元采用的无线电频率为比如125kHz、13.56MHz、2.45GHz等等。移动通讯单元20通过其线圈从发送/接收单元的电磁场中接收电感能量并且在能量上激活。一旦移动通讯单元20位于发送/接收单元的从几个厘米直至1米的电磁场的接收范围中,则自动实施能量上的激活。一旦移动通讯单元20在能量上被激活,则处理器读取至少一个保存在数据存储器中的代码,该代码通过线圈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上。能量上激活移动通讯单元20以及将代码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上都是无接触地实现的。
+在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单元20比如是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电话和/或计算机。移动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供电设备。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移动通讯单元20在无线电场21中的通讯。针对无线电场21中的通讯可以采用已知的直至300米的接收范围的局域无线电网络,比如具有频率比如为800/900MHz或2.46GHz的蓝牙(IEEE802.15.1)、紫蜂(IEEE802.15.4)或无线局域网(IEEE802.11)。无线电场21允许按照公知的和实践过的网络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之间的协议(TCP/IP)或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IPX)的双向通讯。一旦移动通讯单元20位于无线电场21中,处理器读取保存在数据存储器中的代码,该代码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至少一个供电设备。根据图1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是在至少一个单独的壳体中的独立的电子单元,其比如定位在楼层S3中。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还可以是以印制电路板形式的电子插入件,该印制电路板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的壳体中。
呼叫输入设备1、1′、传感器17、18、10与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通过信号导线2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局部操作网络(LON)、Modbus总线、以太网等等双向通讯。因此信号导线2是一种总线系统。利用信号导线2实现根据公知的协议的通讯。根据图1,每个楼层S1至S3分别有两个呼叫输入设备1、1′和两个传感器19通过信号导线2与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通讯连接。信号导线2根据图1通过点划线示出。代替传感器17、18、19和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4之间的电缆敷设的信号导线2,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还可以实现无线电场21如蓝牙、紫蜂或无线局域网。根据图2,每个楼层S1至S3分别有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和一个传感器17通过无线电场21与电梯控制装置5通讯连接。参与通讯的每一方都可通过信号导线2和/或无线电场21的适配器的地址被明确识别。无线电场21根据图2通过弯曲的三重圆弧分段示出。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电梯控制装置5、5′通过信号导线3、3′双向通讯。根据图1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通过各一个信号导线3、3′与电梯控制装置5、5′通讯连接。持续激活的信号导线3、3′的端部处的通讯方可被明确识别。信号导线3、3′根据图1也通过点划线示出。在本发明的认知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根据图1和2的电梯设备100的实施例相互组合,其方式比如为,呼叫输入设备1、1′和/或传感器17、18、19通过无线电场21与多个电梯控制装置5、5′通讯连接和/或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通过信号导线3、3′与仅一个电梯控制装置5、5′通讯连接。
使用者可以通过选择输出到呼叫输入设备1、1′的输入/输出单元13上的功能标志16、16′、16″操作呼叫。该选择可以通过简单的标记和/或通过确认所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完成。根据图1呼叫输入设备1、1′将操作的呼叫作为目的地呼叫通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根据图2呼叫输入设备1将操作的呼叫作为楼层呼叫和/或作为轿厢呼叫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使用者可以根据图3和5至10也由移动通讯单元20将代码发送到呼叫输入设备1、1′的无线电传感器19上,该代码由无线电传感器19接收且被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5′上。该代码可以是使用者所需的呼叫和/或使用者识别,其中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将传递到的使用者识别对应至少一个预定义的呼叫,该预定义的呼叫存储在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上的代码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如同操作的呼叫一样处理。
呼叫可以是楼层呼叫或轿厢呼叫或目的地呼叫。针对楼层呼叫而言根据图2首先将电梯轿厢6行驶到操作楼层呼叫的呼叫输入设备1的楼层上,或者如果楼层呼叫作为代码来传递,则首先将电梯轿厢6、6′行驶到接收该代码的无线电传感器19的楼层上。该楼层被称作呼叫输入楼层。一旦呼叫输入楼层上的使用者已经登上电梯轿厢6,则根据图2在电梯轿厢6的呼叫输入设备1上操作去往目的地楼层的轿厢呼叫且将电梯轿厢6行驶到该目的地楼层。轿厢呼叫也可以作为代码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5′上。电梯控制装置5、5′针对楼层呼叫以及针对轿厢呼叫分别确定至少一个呼叫分配。针对目的地呼叫而言实施呼叫输入楼层和使用者所需目的地楼层的标记,从而不再需要轿厢呼叫。这样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已经得知目的地楼层且因此不仅可以优化呼叫输入楼层的驶入,也可以优化目的地楼层的驶入。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针对目的地呼叫确定至少一个呼叫分配。该呼叫分配表示以尽可能短的等候时间和/或尽可能短的目的地时间利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6、6′从出发楼层至目的地楼层的行驶。出发楼层无须与呼叫输入楼层一致。目的地楼层也无须与使用者根据目的地呼叫所需的目的地楼层一致。在将呼叫分配指派给电梯轿厢6、6′时产生至少一个出发呼叫信号和至少一个目的的呼叫信号并且通过信号导线3、3′传递到电梯轿厢6、6′的电梯控制装置5、5′的适配器上。
通过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将使用者通过电梯设备100无不利条件地在建筑物中运送。不利条件可以是使用者的残疾和/或使用者潜在的安全风险。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信号状态变换二元地(binaer)说明,使用者是否有残疾和/或使用者是否有安全风险。
利用信号状态变换可以说明残疾类型,如行走残疾、视觉残疾、听觉残疾和/或详细说明。残疾可能是身体残疾和/或精神残疾。因此乘客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在建筑物中移动或辨别方向。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比如是轮椅或滚轮病床或拐杖或助听器或视力辅助器或盲人拐杖或导盲犬等等。还可以是,严重残疾的使用者只有借助于至少一个陪同人员才能前行。比如陪同人员推动严重残疾的使用者的轮椅,该使用者操作了针对严重残疾的使用者的呼叫输入。
也可以是,以信号状态变换说明,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是否需要被动的人员保护和/或主动的人员保护。这样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在建筑物中移动。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比如是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比如针对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产生在电梯轿厢6、6′中具有尽可能少的其他使用者的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为此可以由电梯轿厢6、6′在提前和/或稍后的时间点运送其他使用者。也可以是,在电梯轿厢6、6′中由至少一个护卫陪同可能具有安全风险的使用者。
这样在特殊运行模式中如下操控呼叫输入设备1、1′和/电梯门11、11′、12、12′和/或电梯轿厢6、6′:
-针对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电梯门11、11′、12、12′以特别大的延迟关闭且将其特别缓慢地关闭。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将电梯门11、11′、12、12′在2秒至20秒延迟之后关闭且电梯门11、11′、12、12′为了关闭过程需要大约2秒,针对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的延迟和关闭过程延长10%至50%。
-针对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电梯轿厢6、6′以特别高的准确度停靠在楼层S1至S3中。在正常的运行模式期间电梯轿厢6、6′的地板和楼层门11、11′的门槛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大于10毫米,对于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根据EN81-70规定电梯轿厢6、6′的地板和楼层门11、11′的门槛之间的高度差为+/-10毫米。
-带有针对残疾人的和/或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在电梯轿厢6、6′中被指派特别多的位置。在正常的运行模式期间有效载荷为450kg的电梯轿厢6、6′可以容纳直至6个使用者,该有效载荷为450kg的电梯轿厢6、6′被指派给带有针对残疾人的和/或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唯一一个使用者。类似地,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可以容纳直至8个使用者的有效载荷为630kg的电梯轿厢6、6′被指派给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以及陪同人员和/或有安全风险的使用者以及护卫。
-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由电梯轿厢6、6′从呼叫输入楼层运送到目的地楼层。在电梯轿厢6、6′在正常运行模式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中间停靠站和/或换乘停靠站,而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从呼叫输入楼层被运送到所需的目的地楼层,从而使其无需用于到达出发楼层的额外路程。
-带有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由电梯轿厢6、6′从呼叫输入楼层直接运送到目的地楼层。在电梯轿厢6、6′在正常运行模式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中间停靠和/或换乘停靠期间,而带有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在没有中间停靠或换乘停靠的情况下从呼叫输入楼层被运送到所需的目的地楼层。
为了实施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使用者通过输入/输出单元13和/或发音器15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16、16′、16″。对用使用者可见的输入/输出单元13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功能标志16、16′、16″。功能标志16、16′、16″是图示或文字数字的字符串。功能标志16、16′、16″通过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如液晶显示屏(LCD)、发光二极管(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等产生。每个光学元件都可由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且功能标志16、16′的数量、大小、颜色和形状可自由编程。功能标志16、16′、16″还可以是“空区域”,即按键屏13′的没有被特殊标记的均衡的(uniformer)区域。根据图3在输入/输出单元13上设置14个功能标志16、16′。根据图5至13在输入/输出单元13上设置3个功能标志16、16′、16″。
功能标志16、16′、16″说明至少一个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的选项,其由电梯控制装置4和/或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5、5′实施。使用者针对传递到的功能标志16、16′、16″以电梯设备100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行驶。此外功能标志16、16′、16″说明下述选项中的至少一个:
-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辨别方向;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滚轮病床;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拐杖;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助听器;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视力辅助器;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盲人拐杖;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导盲犬;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陪同人员;
-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才能移动;
-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上的保护区;
-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时间上的保护区;
-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护卫;
-使用者需要至少一个针对使用者的通讯语言,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通讯语言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至少一个用于使用电梯设备的互动的帮助,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帮助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操作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操作至少一个楼层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出发楼层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操作至少一个轿厢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至少一个针对使用者的电梯轿厢6、6′,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电梯轿厢6、6′之间进行确认。
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在输入/输出单元13上视觉上输出功能标志16、16′、16″以及通过发音器15听觉上输出功能标志16、16′、16″。比如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将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的选择在视觉上作为特别大的图示和/或文字数字的字符串如“1”、“2”或“图书馆”、“迈尔办公室”以及通过发音器15在听觉上清晰和明确地说出。
使用者可以标记和/或确认输出的标志16、16′、16″。“标记”的概念理解为从多个功能标志16、16′、16″中选择一个。“确认”的概念理解为确认一个功能标志16、16′、16″的选择。使用者可以以多种方式和方法实施“标记”以及“确认”:
-通过在瞬时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的区域中接触按键屏13′,使用者操作输入/输出单元13并且可以标记和/或确认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通过接触按键屏13′,使用者操作输入/输出单元13并且可以标记和/或确认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通过探测另一个信号标记功能标志16、16′、16″。通过探测又一个确认功能标志16、16′、16″。为此使用者实施至少一个另外的位置变化和/或至少一个再另外的位置变化,其由传感器17、18、19作为另一个信号和/或作为又一个信号探测且作为比较结果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和/或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
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和/或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的产生借助于图5至13举例示出且如下描述:
-根据图5,使用者靠近发送/接收单元形式的传感器19,该发送/接收传感器在无线电场21中与使用者右手中的移动通讯单元20通讯。发送/接收单元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一旦使用者靠近发送/接收单元使得移动通讯单元20处于发送/接收单元的探测区域中,由移动通讯单元20向发送/接收单元发送代码。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左的水平箭头表示。发送/接收单元探测作为信号的发送的代码且根据图1经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或根据图2将其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给电梯控制装置5。在此将传递到的信号与至少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相符时作为比较结果产生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信号状态变换部分地被置入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其结果是为使用者在按键屏13′上以矩形的形式示意性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16″。最上面的输出的功能标识16由呼叫输入设备1、1′通过一半填充的矩形预标记。
-根据图6,使用者标记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中的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以其输出的顺序自动地预标记,只要存在发送/接收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20之间的通讯。呼叫输入设备1、1′首先预标记最上面的功能标志16,然后是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之后是第三高的功能标志16″。呼叫输入设备1、1′由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跳到下一个上的时间间隔是可自由调节的并且比如为2至10秒。通过抬起右手将移动通讯单元20从发送/接收单元的探测区域中移出且中断发送/接收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之间的通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上的竖直箭头表示。发送/接收单元探测与移动通讯单元20的通讯的中断作为另一信号。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另一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在此将传递到的另一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根据图5采用移动通讯单元20的之前探测到的代码。在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另一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的情况下为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另一信号作为比较结果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并且根据图6将瞬时预标记的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针对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完全地标记。
-根据图7,使用者操作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通过降低右手将移动通讯单元20再次置入发送/接收单元的探测区域中并且再次建立发送/接收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20之间的通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下的竖直箭头表示。发送/接收单元探测与移动通讯单元20的通讯的重新建立作为又一个信号。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将传递到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采用根据图5使用移动的通讯单元20的之前探测到的代码。当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时针对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作为比较结果产生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并且针对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确认瞬时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的确认根据图7通过完全涂满的矩形示出。
-根据图8,使用者靠近照相机形式的传感器17。使用者的该位置变化通过指向左的水平箭头表示。照相机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附近并且探测呼叫输入设备1、1′前面的区域。照相机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标准图像。该标准图像在照相机中相互进行比较。一旦使用者在多秒内不动地停留在照相机的探测区域中,则产生信号状态变换。照相机将信号状态变换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或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电梯设备100针对信号状态变换被部分地置入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结果导致为使用者在按键屏13′上以矩形的形式示意性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16″。最上面的输出的功能标志16由呼叫输入设备1、1′通过一半填满的矩形预标记。
-根据图9,使用者标记其中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以其输出的顺序自动地预标记,只要使用者没有以其左手采取位置变化。呼叫输入设备1、1′首先预标记最上面的功能际志16,,然后是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之后是第三高的功能标志16″。呼叫输入设备1、1′由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跳到下一个上的时间间隔是可自由调节的并且比如为2至10秒。使用者左手的抬起在照相机的探测区域中作为另一个信号被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上的弯曲的箭头表示。探测到的标准图像在照相机中相互比较。具有抬起的左手的标准图像与作为参考信号的标准图像进行比较(在此使用者不动地停留在照相机的探测区域中并且其产生了之前的信号状态变换)。该另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被作为比较结果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由照相机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或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并且根据图9针对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完全地标记瞬时预标记的第二高的功能标记16′。
-根据图10,使用者选择一个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使用者离开照相机的探测区域,这由照相机作为又一个信号进行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右的水平箭头表示。探测到的标准图像在照相机中相互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根据图8采用之前探测到的使用者的标准图像。当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时产生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由照相机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或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并且针对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操作瞬时完全标记的功能标记16′。第二高的功能标记16′的操作根据图10通过完全填满矩形表示。
-根据图11,使用者靠近称重单元形式的传感器18。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左的水平箭头表示。称重单元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前面。一旦使用者踏上称重单元,称重1元就作为重量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并且为此产生信号。探测到的信号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或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在此将传递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一旦使用者在多秒内停留在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中,即站立地保留在称重1元上,产生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信号状态变换被部分地置入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其结果导致使用者在按键屏13′上以矩形的形式示意性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16″。最上面的输出的功能标志16被呼叫输入设备1、1′通过一半填满的矩形预标记。
-根据图12,使用者标记其中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为此呼叫输入设备1、1′具有至少一个麦克风形式的传感器17。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以其输出的顺序自动地预标记,只要使用者不实施位置变化。呼叫输入设备1、1′首先预标记最上面的功能标志16,然后是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之后是第三高的功能标志16″。呼叫输入设备1、1′由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跳到下一个上的时间间隔是可自由调节的并且比如为2至10秒。使用者说出的命令如“是”在麦克风的探测区域中作为另一个信号被探测。麦克风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空气波。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文字气泡表示。麦克风的该另一个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在此将传递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当麦克风的该另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时针对麦克风的该另一个信号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作为比较结果并且根据图12将瞬时的预标记的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针对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完全地标记。
-根据图13,使用者选择一个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使用者离开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这由称重单元作为又一个信号被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右的水平箭头表示。称重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在此将传递到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根据图11采用之前探测到的使用者的重量。当称重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时针对称重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产生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作为比较结果并且针对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确认瞬时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的确认根据图13通过完全填满的矩形示出。
在本发明的认知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对所示方法步骤进行变型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该变型单单出于经济原因无法全都示出。比如确认功能标志16、16′、16″是实用的,但对于实施针对不利条件地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而言不是必须的。原则上标记功能标志16、16′、16″就足够。呼叫输入设备1、1′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将标记的和/或确认的功能标志16、16′、16″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或者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在此实施与功能标志16、16′、16″相结合的选项。功能标志16、16′、16″的标记和/或确认也可以同时在一个方法步骤中实施。比如可以根据图10通过离开照相机的探测区域或者根据图13通过离开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不仅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而且还产生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图9抬起左手的方法步骤或者根据图12说出命令的方法步骤是不必要的。因此使用者只须在数秒内前往照相机或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并且之后再次离开,用以实施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将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在时间上在所述信号之前或之后被探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者定位在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的探测区域中时或者当使用者离开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的探测区域时,探测所述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者定位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附近时,探测所述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由传感器(17、18、19)传递到至少一个设备(1、1′;4、5、5′)上,所述设备(1、1′;4、5、5′)是呼叫输入设备(1、1′)和/或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由所述设备(1、1′;4、5、5′)将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由所述设备(1、1′;4、5、5′)针对满足的预定义的比较结果产生信号状态变换,其中,如果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相符或者如果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不相符,则满足预定义的比较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所述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和/或滚轮病床和/或拐杖和/或助听器和/或视力辅助器和/或盲人拐杖和/或导盲犬和/或陪同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所述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梯设备(100)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至少一个使用者呼叫被完全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13)上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16″),所述呼叫输入设备(1、1′)设置在使用者附近,所述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以信号被探测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另一个信号;比较所述另一个信号与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否相符,其中,所述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所述信号或所述参考信号;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由呼叫输入设备(1、1′)针对产生的所述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另一个信号以及作为另一个参考信号;将所述另一个信号与所述另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产生至少一个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由呼叫输入设备(1、1′)针对产生的所述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又一个信号;比较探测到的又一个信号是否与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相符,其中,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所述信号或所述参考信号或另一个信号或另一个参考信号;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由呼叫输入设备(1、1′)针对产生的所述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选择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又一个信号以及作为又一个参考信号;比较所述又一个信号是否与所述又一个参考信号相符;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由呼叫输入设备(1、1′)针对产生的所述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选择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输入/输出单元(13)的至少一个区域来标记和/或选择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的功能标志(16、16′、16″)由呼叫输入设备(1、1′)传递到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和/或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5、5′)上;使用者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针对传递到的功能标志(16、16′、16″)利用电梯设备(100)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行驶。
16.一种电梯设备,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电梯设备(100)将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电梯设备(100)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被至少部分地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17.一种用于改装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实施针对不利条件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设备(1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用于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安装至少一个信号导线(2)和/或无线电场(21)用于在传感器(17、18、19)和电梯设备(100)之间传递由传感器(17、18、19)探测到的信号和参考信号;将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方法将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所述计算机程序-方法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所述计算机程序-方法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100)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CN200980155207.3A 2008-12-11 2009-12-11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Active CN1022922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71274.7 2008-12-11
EP08171274A EP2196425A1 (de) 2008-12-11 2008-12-11 Verfahren zur Benachteiligungsgerechten Benutzung einer Aufzugsanlage
PCT/EP2009/066883 WO2010066866A1 (de) 2008-12-11 2009-12-11 Verfahren zur benachteiligungsgerechten benutzung einer aufzugs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277A true CN102292277A (zh) 2011-12-21
CN102292277B CN102292277B (zh) 2014-09-03

Family

ID=4058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207.3A Active CN102292277B (zh) 2008-12-11 2009-12-11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45314B2 (zh)
EP (2) EP2196425A1 (zh)
CN (1) CN102292277B (zh)
BR (1) BRPI0922958A2 (zh)
PL (1) PL2373563T3 (zh)
SG (1) SG172093A1 (zh)
WO (1) WO201006686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656A (zh) * 2014-06-25 2014-10-0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TWI465383B (zh) * 2011-08-17 2014-12-21 Kam Shing Tang 多層升降機
CN104326336A (zh) * 2014-09-26 2015-02-04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残疾人用电梯及其电梯控制方法
CN106458504A (zh) * 2014-03-14 2017-02-22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用于偏置电梯移动的方法
CN106458505A (zh) * 2014-05-28 2017-02-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服务的无触摸手势识别
CN111406033A (zh) * 2017-11-30 2020-07-10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12585075A (zh) * 2018-08-23 2021-03-30 通力股份公司 具有调适可视性的电梯信号设备
CN112585075B (zh) * 2018-08-23 2024-05-31 通力股份公司 具有调适可视性的电梯信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209729T3 (pl) * 2007-10-29 2017-09-29 Inventio Ag Sposób ustalania przywołania docelowego w celu używania instalacji dźwigowej oraz instalacja dźwigowa
EP2284109B1 (en) * 2008-05-21 2017-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and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device
US20120175192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Utechzone Co., Ltd.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TWI469910B (zh) * 2011-03-15 2015-01-21 Via Tech Inc 簡單節點式運輸系統之控制方法與裝置
FI122844B (fi) * 2011-04-21 2012-07-31 Kone Corp Kutsunantolaite sekä menetelmä hissikutsun antamiseksi
ES2616093T3 (es) * 2011-10-18 2017-06-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terfaz para pasajeros de ascensor que incluye características de asistencia especiales
EP2704104A1 (en) 2012-08-31 2014-03-05 Inventio AG Inputting lock commands
CN104684831B (zh) * 2012-09-26 2018-01-02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维护电梯系统中的偏好楼层列表的装置
SG2013082250A (en) * 2012-11-12 2014-06-27 Kone Corp Method, call-giving device, elevator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50368067A1 (en) * 2013-02-05 2015-12-24 XiaoBin Vincent Tang Peripheral equipment near field communicaiton (nfc) card reader
EP2953878B1 (en) 2013-02-07 2017-11-22 KONE Corporation Personalization of an elevator service
US10173861B2 (en) * 2013-05-24 2019-01-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Handwriting input for elevator destination floor input
WO2015023278A1 (en) 2013-08-15 2015-02-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nsors for conveyance control
US10259681B2 (en) * 2013-10-24 2019-04-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 us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WO2015099882A1 (en) 2013-12-23 2015-07-02 Bryant Edward A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US20150329316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Wen-Sung Lee Smart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EP3253702B1 (en) * 2015-04-17 2020-03-11 Kone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destination calls
US10370220B2 (en) * 2015-05-28 2019-08-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Flexible destination dispatch passenger support system
US20180362295A1 (en) * 2015-06-16 2018-12-20 Inventio Ag Elevator system having user interfaces which can be configured via a light detection unit, and portable configuration device
CN106315316A (zh) 2015-06-16 2017-01-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13542B1 (ko) * 2015-07-02 2016-04-19 김한준 동작 인식 엘리베이터 호출 장치
EP3182667B1 (en) * 2015-12-18 2019-12-04 Airbus Operations GmbH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acoustics
WO2017112659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 using user device
US10294069B2 (en) 2016-04-28 2019-05-2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Multimodal user interface for destination call request of elevator systems using route and car selection methods
US10095315B2 (en) 2016-08-19 2018-10-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ant gesture-based control using a network of sensors across the building
US10268166B2 (en) 2016-09-15 2019-04-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Intelligent surface systems for building solutions
EP3299323B1 (en) 2016-09-23 2020-04-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condary car operating panel for elevator cars
US20180118522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nsor on escalator landing plate
WO2018087253A1 (en) 2016-11-11 2018-05-17 Inventio Ag Security system for buildings with elevator installations
EP3366626B1 (en) * 2017-02-22 2021-01-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8975114B (zh) * 2017-06-05 2021-05-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中的故障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WO2019077646A1 (ja) * 2017-10-16 2019-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US11242225B2 (en) 2018-03-15 2022-02-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Adaptive elevator door dwell time
EP3578493A1 (en) * 2018-06-08 2019-12-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passenger support and call systems
AU2019294941B2 (en) * 2018-06-27 2022-07-21 Inventio Ag Data capture device for an elevator system and a build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11708240B2 (en) 2018-07-25 2023-07-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Automatic method of detecting visually impaired, pregnant, or disabled elevator passenger(s)
US10860115B1 (en) * 2019-09-19 2020-12-08 Bao Tran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DE102019214884A1 (de) * 2019-09-27 2021-04-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Ag Aufzugbedienterminal, Aufzuganlage mit Aufzugbedienterminal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ufzugbedienterminals
BR112023002774A2 (pt) * 2020-08-31 2023-03-14 Inventio Ag Sistema de elevador com dispositivos de operação do elevador para passageiros com mobilidade limitada
US20220144583A1 (en) * 2020-11-06 2022-05-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response to custom passenger attributes
WO2023274683A1 (de) * 2021-06-28 2023-01-05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und ein bedienverfahren
DE102023101826A1 (de) 2023-01-25 2024-01-04 Tk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Gmbh Aufzugsvorrichtung mit akustischer Haltepositionsinformationsausgabe sowie entsprechendes Ausgabe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2836A (en) * 1990-02-05 1993-03-09 Inventio Ag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elevator car for physically handicapped persons from a group of elevators with immediate allocation of target calls
JPH11268879A (ja) * 1998-03-20 1999-10-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00211833A (ja) * 1999-01-25 2000-08-02 Hitachi Ltd エレベ―タ装置
EP1110899A1 (de) * 1999-12-24 2001-06-27 Inventio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ührungslosen Eingabe von Fahrbefehlen bei Aufzügen
CN1434959A (zh) * 2000-12-27 2003-08-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象处理装置和装载该装置的电梯
US20040022439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Paul Beardsley Wheelchair detection using stereo vision
CN1605086A (zh) * 2002-07-26 2005-04-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JP2006160414A (ja) * 2004-12-03 2006-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操作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3470A (en) * 1992-05-08 1994-06-21 Atsushi Ka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racking an object
FR2779559B1 (fr) * 1998-06-09 2000-07-21 Otis Elevator Co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d'une image virtuelle, notamment du tableau de commande d'une cabine d'ascenseur
US6161655A (en) * 1998-12-23 2000-12-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Non-contact elevator call button
JP2001302121A (ja) * 2000-04-19 2001-10-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618757B2 (ja) 2000-11-16 2011-01-26 株式会社東京自働機械製作所 開封テープ供給装置
US6828918B2 (en) * 2000-11-29 2004-1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accessibility identification receiver/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ssistance
WO2002056251A1 (fr) * 2000-12-27 2002-07-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images et ascenseur sur lequel il est monte
JP2002274764A (ja) * 2001-03-05 2002-09-25 Otis Elevator Co 階床呼出音登録方法および点字情報報知装置
KR100511853B1 (ko) * 2001-12-20 2005-09-0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조작장치
US6902041B2 (en) * 2002-06-27 2005-06-07 Jon E. Eccleston Method and system to select elevator floors using a single control
US7164784B2 (en) * 2002-07-30 2007-01-1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Edge chaining using smoothly-varying stereo disparity
US7031525B2 (en) * 2002-07-30 2006-04-1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Edge detection based on background change
CN100406368C (zh) * 2003-04-01 2008-07-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呼叫登记装置
CN100391817C (zh) 2004-05-17 2008-06-0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带有轿厢操作面板的电梯
FI115521B (fi) * 2004-06-28 2005-05-31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y
US20060011419A1 (en) * 2004-07-13 2006-01-19 Neng-Fu Chuang Non-contact optical sensor switch assembly of elevators
US7496445B2 (en) * 2005-04-27 2009-02-24 Proxemics, Llc Wayfinding
US7451937B2 (en) * 2005-07-13 2008-11-18 Action Talkin Products, Llc Thermostat with handicap access mode
EP2284109B1 (en) * 2008-05-21 2017-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and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device
US20120175192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Utechzone Co., Ltd.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TWI469910B (zh) * 2011-03-15 2015-01-21 Via Tech Inc 簡單節點式運輸系統之控制方法與裝置
FI122844B (fi) * 2011-04-21 2012-07-31 Kone Corp Kutsunantolaite sekä menetelmä hissikutsun antamiseksi
US20140094997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Elwha Llc Autom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and Supporting Patients Including Multi-Floor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2836A (en) * 1990-02-05 1993-03-09 Inventio Ag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elevator car for physically handicapped persons from a group of elevators with immediate allocation of target calls
JPH11268879A (ja) * 1998-03-20 1999-10-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00211833A (ja) * 1999-01-25 2000-08-02 Hitachi Ltd エレベ―タ装置
EP1110899A1 (de) * 1999-12-24 2001-06-27 Inventio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ührungslosen Eingabe von Fahrbefehlen bei Aufzügen
CN1434959A (zh) * 2000-12-27 2003-08-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象处理装置和装载该装置的电梯
CN1605086A (zh) * 2002-07-26 2005-04-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US20040022439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Paul Beardsley Wheelchair detection using stereo vision
JP2006160414A (ja) * 2004-12-03 2006-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操作盤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383B (zh) * 2011-08-17 2014-12-21 Kam Shing Tang 多層升降機
CN106458504B (zh) * 2014-03-14 2021-11-23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用于偏置电梯移动的方法
CN106458504A (zh) * 2014-03-14 2017-02-22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用于偏置电梯移动的方法
US10308478B2 (en) 2014-03-14 2019-06-04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recognizing signal pattern based on user motion
CN114132809A (zh) * 2014-03-14 2022-03-04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用于偏置电梯移动的方法
CN114132809B (zh) * 2014-03-14 2023-06-02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用于偏置电梯移动的方法
CN106458505A (zh) * 2014-05-28 2017-02-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服务的无触摸手势识别
CN104071656B (zh) * 2014-06-25 2016-05-0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4071656A (zh) * 2014-06-25 2014-10-0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4326336A (zh) * 2014-09-26 2015-02-04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残疾人用电梯及其电梯控制方法
CN111406033A (zh) * 2017-11-30 2020-07-10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12585075A (zh) * 2018-08-23 2021-03-30 通力股份公司 具有调适可视性的电梯信号设备
CN112585075B (zh) * 2018-08-23 2024-05-31 通力股份公司 具有调适可视性的电梯信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68262A1 (en) 2012-07-05
US9045314B2 (en) 2015-06-02
WO2010066866A1 (de) 2010-06-17
SG172093A1 (en) 2011-07-28
BRPI0922958A2 (pt) 2016-01-19
EP2373563B1 (de) 2019-01-30
CN102292277B (zh) 2014-09-03
EP2373563A1 (de) 2011-10-12
PL2373563T3 (pl) 2019-07-31
EP2196425A1 (de)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277B (zh)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RU2527883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ой подъём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AU2009352553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2216187B (zh) 电梯设备的呼叫输入设备
CN109279462A (zh) 机器人与电梯交互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172000B1 (ko) 교통약자 맞춤형 대중교통 서비스 시스템
KR101315816B1 (ko) 장애인 엘리베이터 우선 탑승시스템
WO2007030109A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wireless hall call buttons
JP200519403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呼び自動登録システム
JP2022023035A (ja) 遠隔制御装置及び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EP331212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cabin of an elevator system
JP2002302353A (ja) 建造物階層間昇降手段自動呼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自動呼出装置付きエレベータ手動呼出装置
JP6251371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US20220127112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touchless elevator call entry
CN107000970B (zh) 运输系统和控制运输系统的方法
KR101961210B1 (ko) 버튼형 비콘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호출시스템 및 방법
EP32550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approach of elevator car on a floor terminal of a destination floor
JP2002348061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762782A (zh) 电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0531329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30058632A (ko) 제한된 이동성을 갖는 승객들을 위한 엘리베이터 동작 디바이스들을 갖는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KR20050005870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09196814A (ja) 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装置、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用プログラム
CN111115395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人脸识别电梯控制系统
CN111115397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指纹识别电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No. 555 Xingshu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Helge Sitwell

Patentee before: Inventio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