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1941A -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1941A
CN102291941A CN201110171029A CN201110171029A CN102291941A CN 102291941 A CN102291941 A CN 102291941A CN 201110171029 A CN201110171029 A CN 201110171029A CN 201110171029 A CN201110171029 A CN 201110171029A CN 102291941 A CN102291941 A CN 102291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copper
copper coin
groove
etching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1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1941B (zh
Inventor
冷科
刘海龙
郭长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nan Circu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nan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nan Circu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nan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710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1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1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1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1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1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包括: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本发明采用两次蚀刻的方法,第一次用酸性蚀刻将铜厚板的线路面蚀刻掉一部分,然后采用阻焊图形转移结合图形电镀将侧壁和线顶部用锡保护起来,通过碱性蚀刻方法将其余部分的厚铜板蚀刻掉,从而达到在厚铜板上加工出细密线条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厚铜板已经广泛的被应用在电源模块,为了满足客户对元器件功率增加的需求,厚铜板的铜厚也被设计得越来越厚。对于设计有超厚的线路板,例如12OZ的线路板,采用常规的蚀刻方法是无法加工细密线条,如10mil/10mil级别的线条。
现有常规的酸性蚀刻和碱性蚀刻的设备加工时,例如10OZ这样的厚铜,采用一次酸蚀或碱性蚀刻方法来加工,然而该加工方法在任何的补偿前提下都无法保证线条的顶部尺寸。因为蚀刻的时间很长,侧蚀非常严重,在铜未被蚀刻到底部时,顶部的尺寸已经小于0或被完全蚀刻掉了,如图1所示。
因此,现有的蚀刻技术无法加工出厚铜板的细密线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以便于加工出厚铜板的细密线条。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包括:
1)外层图形: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2)外层酸蚀:按预设蚀刻参数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3)退膜: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
4)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
5)镀锡: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
6)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7)碱性蚀刻加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3.5-7.5mil范围内。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6.5mil范围内。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2)中,对厚铜板按3.5~7.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4)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厚铜板的凹槽内油墨小于1/2的槽深。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5)中,所述阻焊桥的宽度在3.5-6mil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4)中,制作阻焊桥的具体步骤为:
41)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的线路面上和蚀刻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
42)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的凹槽底部的油墨,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阻焊桥。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6)中,所述锡的厚度在13um~17um范围内。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所述厚铜板的厚度大于4OZ。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包括:
1)外层图形: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2)外层酸蚀:按预设蚀刻参数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3)退膜: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
4)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
5)镀锡: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
6)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7)碱性蚀刻加退锡:蚀刻厚铜板凹槽中剩余的铜,再将抗蚀的锡退去;
8)当厚铜板凹槽中还有剩余的铜时,返回步骤4)。
优选地,在上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中,在步骤4)中,制作阻焊桥的具体步骤为:
41)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的线路面上和蚀刻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
42)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的凹槽底部的油墨,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阻焊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采用两次蚀刻的方法,第一次用酸性蚀刻,将铜厚板的线路面先蚀刻掉一部分,然后采用阻焊图形转移的方式结合图形电镀将要保护的侧壁和线顶部用锡保护起来,这样就不存在侧蚀的问题。剩下就采用碱性蚀刻方法将其余部分的厚铜板蚀刻掉,从而达到在厚铜板上加工出细密线条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的为现有对厚铜板进行蚀刻后的示意图;
图2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增加外层图形的示意图;
图3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的示意图;
图4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退膜处理的示意图;
图5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丝印抗电镀阻焊的示意图;
图6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阻焊曝光加显影的示意图;
图7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镀锡操作的示意图;
图8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强碱去阻焊桥的示意图;
图9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厚铜板进行碱性蚀刻和退锡的示意图;
图10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所示的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0所示,图10所示的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1、外层图形: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步骤S12、外层酸蚀:按预设蚀刻参数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步骤S13、退膜: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S14、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
步骤S15、镀锡: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
步骤S16、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S17、碱性蚀刻加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
优选地,在步骤S11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3.5-7.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6.5mil范围内。
优选地,在步骤S12中,对厚铜板按3.5~7.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
优选地,在步骤S14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厚铜板的凹槽内油墨小于1/2的槽深。
优选地,在步骤S14中,制作阻焊桥的具体步骤为:
41)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的线路面上和蚀刻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
42)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的凹槽底部的感光油墨,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阻焊桥。
优选地,在步骤S15中,所述阻焊桥的宽度在3.5-6mil之间。
优选地,在步骤S16中,所述镀锡的厚度在13um~17um范围内。
优选地,厚铜板的厚度大于等于4OZ。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两次蚀刻的方法,第一次用酸性蚀刻,将铜厚板的线路面先蚀刻掉一部分,然后采用阻焊图形转移的方式结合图形电镀将要保护的侧壁和线顶部用锡保护起来,这样就不存在侧蚀的问题。剩下就采用碱性蚀刻方法将其余部分的厚铜板蚀刻掉,从而达到在厚铜板上加工出细密线条的目的,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一次蚀刻加工方法存在的侧蚀严重的问题,并且解决了在铜未被蚀刻到底部时,顶部的尺寸已经小于0或被完全蚀刻掉的缺陷。
由于上述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的具体实现存在多种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一为针对加工8OZ厚铜板8mil/8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3.5-4.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4.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3.5~4.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3.5~4.5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3.5~4.5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3.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4.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4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4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4.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3.5OZ的铜蚀刻干净。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二为针对加工9OZ厚铜板8.5mil/8.5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3.5-4.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4~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4~5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3.5~4.5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4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4.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4.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4OZ的铜蚀刻干净。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三为针对加工10OZ厚铜板9mil/9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4-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4.5~5.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4.5~5.5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3.5~4.5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4.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5.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5.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4.5OZ的铜蚀刻干净。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四为针对加工11OZ厚铜板9.5mil/9.5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4.5-5.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5~6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5~6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3.5~4.5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6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5.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5.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6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5OZ的铜蚀刻干净。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五为针对加工12OZ厚铜板10mil/10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5-6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5.5~6.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5.5~6.5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3.5~4.5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5.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6.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6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6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6.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5.5OZ的铜蚀刻干净。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六为针对加工13OZ厚铜板12mil/12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5.5-6.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5.5-6.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6-7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6-7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4~5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6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7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6.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6.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7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6OZ的铜蚀刻干净。
实施例七
请参见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七为针对加工14OZ厚铜板14mil/14mil线路级别(线宽/线距)线条的方法,其步骤具体为:
步骤1、请参见图2所示,外层图形:在厚铜板2上涂覆干膜1,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其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6.5-7.5mil范围内,所述线条的间距在5.5-6.5mil范围内。
步骤2、请参见图3所示,外层酸蚀:对厚铜板2按6.5~7.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其中,只需要蚀刻6.5~7.5OZ的铜厚,如果蚀刻铜越少,线路的补偿值也越小。
步骤3、请参见图4所示,退膜:除去厚铜板2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4、请参见图5所示,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2的线路面上和酸蚀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3;
其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3的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线路槽内油墨3小于1/2的槽深。
步骤5、请参见图6所示,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2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5~6mil的阻焊桥4。
其中,曝光时需采用直接成像曝光机加工。如果蚀刻的铜越多,则应设计的阻焊桥4的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大。
步骤6、请参见图7所示,镀锡:在厚铜板2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5;
其中,锡厚度可以控制在13um~17um这个范围内,优选地锡厚度一般控制在15um。
步骤7、请参见图8所示,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8、请参见图9所示,碱性蚀刻和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最终加工出合格的线条。
其中,如果在步骤2中,如果对厚铜按6.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7.5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7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7OZ的铜蚀刻干净;如果在步骤2中,对厚铜按7.5OZ进行外层酸蚀,那么在步骤8中,要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6.5OZ的铜蚀刻干净。
上述实施例介绍的均为厚铜板被蚀刻两次的加工方法,当然也可通过两次以上的蚀刻方法加工出细密线条的厚铜板。下面简要介绍3次以上的加工方法:
请参见图11所示,图11所示的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21、外层图形: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步骤S22、外层酸蚀:按预设蚀刻参数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步骤S23、退膜: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
步骤S24、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
步骤S25、镀锡: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
步骤S26、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步骤S27、碱性蚀刻加退锡:蚀刻厚铜板凹槽中剩余的铜,再将抗蚀的锡退去;
步骤S28、当厚铜板凹槽中还有剩余的铜时,返回步骤4)。
优选地,在步骤S24)中,制作阻焊桥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241)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的线路面上和蚀刻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
步骤S242)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的凹槽底部的油墨,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阻焊桥。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其步骤大体上与图10的二次蚀刻一致,与其不同的主要在步骤S28,在步骤S28中,需要判断厚铜板凹槽中是否还有剩余的铜,如果有,说明蚀刻没有结束,返回步骤S24,进行第三次蚀刻,如果没有,则说明蚀刻结束。如果第三次蚀刻结束,进入步骤S28后发现还存在剩余的铜,那么就进行第四次乃至更多次蚀刻,直至厚铜板凹槽中剩余的铜全部被蚀刻掉结束。当然,在生产中,可根据具体的铜厚的状况来设计具体经过几次蚀刻来完成线路的制作,以确保线路制作精确及加工时间的控制。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外层图形: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2)外层酸蚀:按预设蚀刻参数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3)退膜: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
4)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
5)镀锡: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
6)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7)碱性蚀刻加退锡:将厚铜板的凹槽中剩余的铜蚀刻干净,再将抗蚀的锡退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线条的补偿值在3.5-7.5mil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线条的间距在4-6.5mil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厚铜板按3.5~7.5OZ的蚀刻参数进行外层酸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采用51T的网丝印,油墨粘度控制在80~120PaS,控制厚铜板的凹槽内油墨小于1/2的槽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阻焊桥的宽度在3.5-6mil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制作阻焊桥的具体步骤为:
41)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的线路面上和蚀刻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
42)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的凹槽底部的油墨,再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阻焊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锡的厚度在13um~17um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铜板的厚度大于4OZ。
10.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外层图形:在厚铜板上涂覆干膜,按照线条的补偿值进行曝光和显影;
2)外层酸蚀:按预设蚀刻参数对厚铜板进行外层酸蚀,蚀刻出线路的顶部形状及线与线之间的凹槽;
3)退膜:除去厚铜板上剩余的干膜;
4)制作阻焊桥: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阻焊桥;
5)镀锡:在厚铜板的凹槽的侧壁和厚铜板的线路面上镀抗蚀的锡;
6)强碱去阻焊桥:采用强碱液去除阻焊桥;
7)碱性蚀刻加退锡:蚀刻厚铜板凹槽中剩余的铜,再将抗蚀的锡退去;
8)当厚铜板凹槽中还有剩余的铜时,返回步骤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制作阻焊桥的具体步骤为:
41)丝印抗电镀阻焊:在厚铜板的线路面上和蚀刻后出现的凹槽内丝印抗电镀感光油墨;
42)阻焊曝光加显影:通过曝光工艺曝光厚铜板的凹槽底部的油墨,通过显影工艺将厚铜板的线路面上的油墨及凹槽的侧壁的油墨除去,从而在厚铜板的凹槽底部制作出阻焊桥。
CN2011101710292A 2011-06-23 2011-06-23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Active CN102291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10292A CN102291941B (zh) 2011-06-23 2011-06-23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10292A CN102291941B (zh) 2011-06-23 2011-06-23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1941A true CN102291941A (zh) 2011-12-21
CN102291941B CN102291941B (zh) 2013-05-22

Family

ID=4533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10292A Active CN102291941B (zh) 2011-06-23 2011-06-23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194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2319A (zh) * 2013-10-18 2015-04-29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化半孔成型方法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
CN105578799A (zh) * 2014-10-08 2016-05-11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方法
CN107666782A (zh) * 2016-07-28 2018-02-06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具厚铜线路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18508A (zh) * 2019-07-15 2019-11-05 宁波华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基板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11479401A (zh) * 2020-04-28 2020-07-31 景德镇市宏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厚铜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12601346A (zh) * 2020-12-21 2021-04-02 深圳明阳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厚铜板的制作方法及超厚铜板
CN113194621A (zh) * 2021-05-13 2021-07-30 湖南好易佳电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精细线宽/间隙多次光刻-蚀刻的加工方法
CN113242647A (zh) * 2021-04-14 2021-08-10 昆山沪利微电有限公司 一种在厚铜pcb板上制作小间距图形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991A (zh) * 2009-04-13 2009-09-02 深圳市源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有选择性地电镀铜、锡的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01594743A (zh) * 2008-05-28 2009-12-02 江苏苏杭电子有限公司 用掩盖法制作电子线路板外层图形的方法
CN101861049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昆山市华升电路板有限公司 厚铜线路板及其线路蚀刻和阻焊制作方法
CN102006728A (zh) * 2010-11-09 2011-04-06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板面深凹陷线路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743A (zh) * 2008-05-28 2009-12-02 江苏苏杭电子有限公司 用掩盖法制作电子线路板外层图形的方法
CN101861049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昆山市华升电路板有限公司 厚铜线路板及其线路蚀刻和阻焊制作方法
CN101521991A (zh) * 2009-04-13 2009-09-02 深圳市源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有选择性地电镀铜、锡的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02006728A (zh) * 2010-11-09 2011-04-06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板面深凹陷线路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2319A (zh) * 2013-10-18 2015-04-29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化半孔成型方法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
CN105578799A (zh) * 2014-10-08 2016-05-11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方法
CN105578799B (zh) * 2014-10-08 2019-02-05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方法
CN107666782A (zh) * 2016-07-28 2018-02-06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具厚铜线路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18508A (zh) * 2019-07-15 2019-11-05 宁波华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基板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11479401A (zh) * 2020-04-28 2020-07-31 景德镇市宏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厚铜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11479401B (zh) * 2020-04-28 2022-12-02 景德镇市宏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厚铜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12601346A (zh) * 2020-12-21 2021-04-02 深圳明阳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厚铜板的制作方法及超厚铜板
CN113242647A (zh) * 2021-04-14 2021-08-10 昆山沪利微电有限公司 一种在厚铜pcb板上制作小间距图形的方法
CN113194621A (zh) * 2021-05-13 2021-07-30 湖南好易佳电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精细线宽/间隙多次光刻-蚀刻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1941B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1941B (zh) 一种加工厚铜板线条的方法
CN103619125B (zh) 一种用于提高电镀均匀性的pcb电镀方法
CN101668390B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阻焊层的生产工艺
CN103140059B (zh) 具有盲孔的多层电路板的加工方法
CN101702869A (zh) 由无覆铜的绝缘基板直接制作线路板的方法
CN104684257A (zh) 一种厚铜电路板加工方法
CN104918422A (zh) 印刷电路板半金属化孔的制作方法
CN103188879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厚铜细线路板内层制备方法
CN107493658A (zh) 一种铜厚印制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CN104411105A (zh) 一种改善线路板线路蚀刻过度的方法
CN106852033A (zh) 高精密度局部超高电流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
CN102917549B (zh) 电路板阻焊桥的加工方法
CN104684277A (zh) 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制作方法
CN104750308A (zh) 触摸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树脂组合物
CN104582276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pcb的加工方法
CN105228357A (zh) 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JP5934384B2 (ja) リバースオフセット印刷用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25509B (zh) 一种蚀刻方法
JP5286532B2 (ja) ペースト印刷版
CN105682376B (zh) 一种厚铜高纵横比小孔径主板制作工艺
CN102045959B (zh) 等长金手指的镀金方法
CN101858871B (zh) 一种pcb板检测方法
CN103079360A (zh) 嵌入式线路板的加工方法
CN103025070B (zh) 一种带pth孔间夹线的pcb板外层线路蚀刻方法
CN105704947A (zh) 无毛刺pcb板成型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NAN CIRCUI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SHENNAN CIRCUIT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3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town, No. East Road, No. 99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NAN CIRCUI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town, No. East Road, No. 99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ennan Circuit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