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5085A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5085A
CN102265085A CN2009801528996A CN200980152899A CN102265085A CN 102265085 A CN102265085 A CN 102265085A CN 2009801528996 A CN2009801528996 A CN 2009801528996A CN 200980152899 A CN200980152899 A CN 200980152899A CN 102265085 A CN102265085 A CN 102265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light source
light
suppor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28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5085B (zh
Inventor
林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65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5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0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单元(17);导光板(18),其具有与LED单元(17)相对状地配置的光入射面(18b)以及在LED单元(17)和光入射面(18b)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平行并且使光射出的光出射面(18a);以及跟随机构,其跟随导光板(18)的变形而使LED单元(17U)在排列方向上移动。跟随机构具有支撑LED单元(17U)的支撑部件(20),支撑部件(20)抵接到导光板(18)的与光入射面(18bU)平行的面。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电视接收装置为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从现有的布莱恩管过渡到使用了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薄型显示元件的薄型显示装置,使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成为可能。对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其所用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装置。
作为为了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一个例子,已知下面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该装置具备:LED,其具有向与液晶面板的显示面大致平行的方向射出光的发光面;和导光板,其在侧端部(侧边缘)具有与LED相对且来自LED的光所射入的光入射面,在上面具有朝向液晶面板的显示面射出光的光出射面。
专利文献1:特开2001-92370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构成的背光源装置中,当点亮或者熄灭LED时,背光源装置内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与此相伴随地,在导光板中会产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此时,当导光板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有时光源和光入射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这样的话,有可能带来如下结果:从LED发出的光射入光入射面的效率以及光从光出射面射出的效率发生变化,导光板的亮度产生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亮度稳定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导光体,其具有与上述光源相对状地配置的光入射面、沿着上述光源和上述光入射面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光出射面;以及跟随机构,其跟随上述导光体的变形而使上述光源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
这样的话,即使在例如因为热膨胀、热收缩等的影响,在导光体中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借助于跟随机构,光源跟随导光体的变形而在光源和光入射面的排列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排列方向上,光源和光入射面的相对位置关系难以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使从光源射入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以及从光出射面射出的光的出射效率稳定化。
优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下面的构成。
(1)上述跟随机构具有支撑上述光源的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抵接到上述导光体的沿着上述光入射面的面。这样的话,在例如因为热膨胀在导光体中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光入射面向光源侧移位,但是抵接到与导光体的光入射面平行的面的支撑部件跟随而向相同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将光源和光入射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恒定。
(2)上述光源相对于上述导光体配置在垂直方向高的一侧,支撑该光源的上述支撑部件抵接到上述导光体的垂直方向高的一侧的面。这样的话,在例如因为热收缩在导光体中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抵接到导光体的垂直方向的上面的支撑部件因为重力跟随导光体而移动。因此,可以不用将支撑部件固定到导光体,这样的话,在组装作业性等方面优异。
(3)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体的底座,在上述底座和上述支撑部件中,设有可以引导上述支撑部件相对于上述底座的移动动作的引导机构。这样的话,借助于引导机构可以使支撑部件相对于底座的移动动作顺畅。特别是在不将支撑部件固定到导光体的情况下,跟随导光体的支撑部件的移动动作有变得不稳定的倾向,因此是有用的。
(4)上述引导机构包括:设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1嵌合部;和设于上述底座且可以与上述第1嵌合部进行凹凸嵌合并且和上述第1嵌合部之间留有上述排列方向上的余隙的第2嵌合部。这样的话,可以在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之间的余隙的范围内引导支撑部件相对于底座的移动动作。
(5)在上述支撑部件中,具备沿着上述底座的壁面延伸的延伸部,上述第1嵌合部设于上述延伸部。这样的话,借助于沿着底座的壁面延伸的支撑部件的延伸部,可以实现移动动作的进一步的稳定化。
(6)上述底座包括:相对于上述导光体配置在与上述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底板;和从上述底板的外缘立起的侧板,上述第2嵌合部设于上述侧板。这样的话,与假设在底座的底板中设置第2嵌合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薄型化。
(7)上述底座包括:相对于上述导光体配置在与上述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底板;和从上述底板的外缘立起的侧板,上述第2嵌合部设于上述底板。这样的话,与假设在底座的侧板中设置第2嵌合部的情况相比,可以使俯视时的大小小型化。
(8)上述第1嵌合部形成为凸型,与此相对地,上述第2嵌合部形成为可以接纳上述第1嵌合部的凹型。这样的话,使形成为凸型的第1嵌合部与形成为凹形的第2嵌合部进行凹凸嵌合,由此形成引导机构。
(9)上述支撑部件包括与上述底座相同的材料。这样的话,可以精度良好地嵌合引导机构,另外,在支撑部件和底座中产生了热膨胀、热收缩的情况下,在引导机构中也难以发生晃动,因此,可以稳定地发挥引导功能。
(10)上述支撑部件包括热膨胀率比上述导光体低的材料。这样的话,即使在支撑部件中产生了热膨胀、热收缩的情况下,光源和光入射面的位置关系也难以发生变化。
(11)在夹着上述导光体的位置彼此相对地配置有一对上述光源,与此相对地,在上述导光体中,与一对上述光源相对地设有一对上述光入射面。这样的话,从在夹着导光体的位置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光源发出的光射入所对应的各光入射面,因此,可以使来自光出射面的出射光量的面内分布平均化。
(12)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体的底座,上述导光体的上述一对光源中的一方光源侧的端部固定到上述底座,上述一对光源中的另一方光源可以借助于上述跟随机构而移动。这样的话,导光体的一方光源侧的端部固定到底座,因此,热膨胀、热收缩造成的变形主要在另一方光源侧的端部产生。因此,一方光源不需要跟随机构,因而可以使构成简单化。另外,另一方光源借助于跟随机构跟随导光体的变形而移动,因此,与光入射面的位置关系难以发生变化。
(13)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体的底座,上述导光体的上述一对光源之间的中间部固定到上述底座,上述一对光源双方各自可以借助于上述跟随机构而移动。这样的话,导光体的一对光源之间的中间部固定到底座,因此,可以实现稳定的固定。
(14)上述跟随机构具有支撑上述光源的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固定于上述导光体。这样的话,将支撑部件固定到导光体,由此可以使支撑部件相对于导光体的跟随动作进一步稳定化。
(15)上述光源采用LED。这样的话,在将LED用作光源的情况下,与使用了冷阴极管等荧光管的情况相比,存在散热量变多的倾向,导致导光体的热膨胀、热收缩造成的伸缩变大的倾向,因此,特别有用。
下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上面记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这种显示装置,对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照明装置的亮度被稳定化,因此,可以实现显示质量优异的显示。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可以示例出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在各种用途,例如在电视机、电脑的显示器等中应用,特别优选用作大型画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亮度稳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视接收装置所具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LED单元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背光源装置的俯视截面图。
图6是热膨胀后的状态下的背光源装置的放大俯视截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示出热膨胀后的状态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沿着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的俯视截面图。
图10是热膨胀后的状态下的背光源装置的放大俯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4:底座、14a:底板、14b、14c:侧板、14f:引导槽部(引导机构、第2嵌合部)、17:LED单元(光源)、18:导光板(导光体)、18a:光出射面、18b:光入射面、18bU:光入射面(上面、垂直方向高的一侧的面)、20:支撑部件(跟随机构)、22:延伸部、22a:引导销(引导机构、第1嵌合部)、TV: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液晶显示装置10。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描画为各附图所示的方向。其中,Y轴方向与垂直方向一致,X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另外,只要不特别限定,则关于上下的记述以垂直方向为基准。另外,将图2示出的上侧作为表侧,将同图下侧作为里侧。
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如图1所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夹着该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收纳的表里两机箱Ca、Cb、电源P以及调谐器T,该显示面11a被台座S支撑为沿着垂直方向(Y轴方向)。液晶显示装置10整体形成为横长的方形,如图2所示,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12(照明装置),它们被呈框状的外框13等一体地保持。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说的“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11a沿着垂直方向”是指不限定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11a是与垂直方向平行的状态,而表示设置在与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比较相对地沿着垂直方向的方向,例如表示包括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0°~45°、优选倾斜0°~30°的状态。
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如图2所示,形成为俯视矩形形状,其长边方向与水平方向(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垂直方向(Y轴方向)一致。液晶面板11采用如下构成:透明的(具有高透光性)的一对玻璃基板在隔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被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层(未图示)。在一方玻璃基板中,设有连接到彼此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的开关元件(例如TFT)、连接到该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中,设有按规定排列配置了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其中,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基板对源极配线、栅极配线以及相对电极等提供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数据、各种控制信号。此外,在两玻璃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光板(未图示)。
背光源装置12如图2和图3所示,具备:在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1侧)开口的呈大致箱型的底座14、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而配置的光学部件15、以及沿着底座14的长边配置且和底座14之间夹着、保持光学部件15的长边缘部的一对框架16。而且,在底座14内收纳有:分别配置在该底座14的两长边侧外缘且射出光的一对LED单元17;和配置在两个LED单元17之间且将从该LED单元17发出的光向液晶面板11侧引导的导光板18。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源装置12采用了导光板18和光学部件15配置在液晶面板11的正下方并且作为光源的LED单元17配置在导光板18的侧端部而成的、所谓的边光方式(侧光方式)。
底座14由例如铝类材料等金属制成,包括俯视呈矩形形状的底板14a、和从底板14a的两长边和两短边的各外缘分别向表侧立起的侧板14b、14c。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与水平方向(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垂直方向(Y轴方向)一致。从底板14a的两长边侧外端(垂直方向上下两外端)立起的一对长边侧侧板14b起如图3所示,设有向内(接近导光板18的方向)突出的突板14d。即,底座14的两长边侧外缘部形成为折返状,在其内侧确保了可以收纳LED单元17的收纳空间。在底座14内被用于收纳两个LED单元17的空间所夹着的空间成为用于收纳导光板18的空间。在该突板14d的表侧载置有光学部件15的长边侧外缘部。另外,在底板14a的里侧,安装有对LED单元17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基板等。
光学部件15形成与液晶面板11、底座14的底板14a相同的矩形形状,包括扩散板15a、配置在扩散板15a的表侧的多张光学片15b。扩散板15a是对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板状部件分散配合光散射微粒而成的,具有将从LED单元17射出、通过导光板18引导的光进行扩散的功能。光学片15b是从扩散板15a侧按顺序层叠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光板而成的,具有使从LED单元17射出、通过扩散片15a的光成为面状光的功能。
框架16由金属制成,形成沿着液晶面板11和光学部件15的外周缘部的框状。在该框架16和各突板14d之间可以夹持光学部件15的外缘部(图3)。另外,该框架16可以从里侧支撑液晶面板11的外缘部,在与配置在表侧的外框13之间可以夹持液晶面板11的外缘部(图3)。
LED单元17包括LED基板17a和安装于LED基板17a的表面的多个LED17b(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ED基板17a采用如下构成:在由与底座14相同的铝类材料等金属制成的基材的表面,隔着绝缘层形成有包括铜箔等金属膜的配线图案。LED基板17a形成沿着X轴方向、即底座14的长边延长的细长板状。LED17b如图2所示,在LED基板17a的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多个并列配置为一列。各LED17b之间的排列间距成为大致恒定且等间距地排列。各LED17b如图4所示,是发出R(红色)、G(绿色)、B(蓝色)单色光的3个LED芯片17c被树脂固定而成。
上述构成的LED单元17如图5所示,分别配置在底座14的两长边侧外缘部、即夹着中央的导光板18分别配置在垂直方向(Y轴方向)的上侧和下侧。此外,下面在区分一对LED单元17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的上侧的LED单元17附上附加字母U,对垂直方向的下侧的LED单元17附上附加字母D,在不进行区分而统称的情况下,不附上附加字母。上下一对LED单元17配置为相对状,使得LED17b的发光面彼此相对,各LED17b的光轴一致且与Y轴方向平行。以使LED基板17a的LED17b的安装面与水平方向(X轴方向)一致且各LED17b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18的姿势配置两个LED单元17。垂直方向的上侧的LED单元17U配置在和与其垂直方向的上侧相对的底座14的长边侧侧板14b之间空出规定间隔的位置,与此相对地,垂直方向的下侧的LED单元17D在抵接到与其垂直方向的下侧相对的长边侧侧板14b的状态下被安装。
导光板18由丙烯酸等透明度高的树脂制成,与光学部件15同样地形成为俯视矩形形状,并且形成为具有规定厚度的板状。导光板18以使主板面朝向表侧、即扩散板15a侧的形状配置在彼此相对的LED单元17之间。该主板面成为使导光板18内的光朝向光学部件15和液晶面板11射出的光出射面18a。光出射面18a成为沿着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11a、即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面。导光板18的外侧面中、沿着X轴方向的长边侧的两侧面分别配置为与LED单元17相对,此处成为从LED单元17发出的光所射入的光入射面18b。即,光入射面18b分别设于导光板18中的垂直方向(Y轴方向)的上面和下面。此外,以下在区分一对光入射面18b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附上附加字母U,对垂直方向的下侧的光入射面18b附上附加字母D,在不进行区分而统称的情况下,不附上附加字母。光入射面18b成为沿着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面,成为与光出射面18a大致正交的面。另外,LED单元17(各LED17b)与光入射面18b的排列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与光出射面18a平行。另外,在光入射面18b和LED单元17之间,在Y轴方向上留有规定的间隙,由此可以吸收安装时所产生的误差。
在导光板18中的里侧的面18c、即与光出射面18a相反的一侧的面18c上,配设有反射片19。该反射片19具有促进在导光板18内传播的光朝向表侧、即光出射面18a反射而射出的功能。通过配设有这种导光板18,从各LED单元17发出的光射入导光板18的各光入射面18b且在内部传播后,从与扩散板15a相对的光出射面18a射出,由此可以对液晶面板11从其背面侧进行照射。
上述构成的导光板18被后述的固定结构固定到底座14。即,在导光板18中的两短边侧侧面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向侧方突出的固定突部18d。该一对固定突部18d配置在导光板18中的垂直方向的下侧的光入射面18b的附近位置(与上侧的光入射面18b相比,位于离下侧的光入射面18b相对近的位置),配置在Y轴方向上彼此大致相同的位置。与此相对地,在底座14中的两短边侧侧板14c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可以接纳上述固定突部18d的固定孔14e。各固定突部18d相对于对应的各固定孔14e可以大致紧密地嵌合,由此导光板18相对于底座14以在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不晃动的状态被固定。
但是,当伴随着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0,内部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时,与此相伴地,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各构成部件中产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各构成部件中,对于特大型且包括热膨胀率与金属材料相比相对高的树脂材料的导光板18而言,与热膨胀、热收缩相伴的伸缩量与其它的构成部件相比变得较大,因此,担心产生下面的问题。即,当导光板18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即沿着光出射面18a的方向伸缩,但是该二维变形是以作为相对于底座14的固定位置的固定突部18d为基点而产生的。因此,当导光板18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以固定突部18d为基点,短边侧的两侧面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长边侧的两侧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光入射面18bU)在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分别移位。此外,长边侧的两侧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下面(光入射面18bD)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固定突部18d的附近位置,因此,几乎不发生移位。此时,当假定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和相对的LED单元17U之间的间隙扩大或者缩小时,与此相伴地,从LED17b射入光入射面18bU的光的入射效率以及从光出射面18a射出的光的出射效率发生变化,其结果是有可能产生不均。另外,即使例如将导光板18的四角固定到底座14,强制地限制热膨胀、热收缩造成的伸缩,也有可能发生如下问题:以各固定位置为基点在导光板18中发生挠曲、翘曲的三维变形,或者另外产生吱吱嘎嘎声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跟随导光板18的伸缩而使LED单元17U移动的跟随机构。跟随机构如图5所示,仅与一对LED单元17中的、可能受到导光板18的伸缩的影响的垂直方向上侧的LED单元17U对应而设置,具备支撑该LED单元17U的支撑部件20。支撑部件20例如由铝类材料等金属制成,包括与底座14相同的材料。因此,支撑部件20和底座14的热膨胀率彼此相同且均比由树脂制成的导光板18低。
支撑部件20包括:俯视时为曲柄状并且一端侧连接到LED单元17U的主体部21;和从主体部21的另一端侧突出的延伸部22。主体部21包括:沿着X轴方向的形态的一对横板部21a、21b;和连接两横板部21a、21b的端部彼此且沿着Y轴方向的形态的纵板部21c,其中,内侧的横板部21a安装于LED单元17U的LED基板17a的与LED17b的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并且,主体部21中的外侧的横板部21b抵接到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即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的侧端部分。详细地说,外侧的横板部21b中的靠内的一半以上区域的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的面与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的侧端部分以面接触的状态抵接。因此,在导光板18中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相对于底座14相对地向上方移位,因此,支撑部件20和LED单元17U被光入射面18bU顶上去,由此向相同的方向移位相同的量(相同的距离)。另一方面,在膨胀状态下的导光板18热收缩的情况下,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相对于底座14相对地向下方移位,因此,因为重力,支撑部件20和LED单元17U也向相同的方向跟随相同的量而移位。这样,使支撑部件20抵接到朝向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由此可以跟随导光板18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使LED单元17U自动地移动,因此,可以经常将LED单元17U和光入射面18bU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的状态。
延伸部22从主体部21中的外侧的横板部21b的端部起在垂直方向向下突出,并且沿着底座14的短边侧侧板14c延伸。延伸部22采用沿着Y轴方向的形态,其外面可以抵接到短边侧侧板14c。此外,在延伸部22的内面和导光板18的X轴方向的侧面之间,留有允许导光板18的X轴方向的热膨胀的余隙。并且,在该延伸部22和底座14中,设有可以引导支撑部件20相对于底座14的移动动作的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如图3和图5所示,包括:设于延伸部22且形成凸型的引导销22a;和设于底座14的短边侧侧板14c且形成可以接纳引导销22a的凹型的引导槽部14f。引导肋22a从延伸部22的外面沿着X轴方向向外突出,并且形成大致圆柱状。引导槽部14f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开口)底座14的短边侧侧板14c,并且从侧方看形成大致长圆形状。引导槽部14f的短轴方向与Z轴方向,长轴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引导槽部14f成为其短轴大小与引导销22a的直径大小大致相等,与此相对地,长轴大小比引导销22a的直径大小大。因此,在引导销22a嵌合到引导槽部14f内的状态下,在引导销22a和引导槽部14f之间,在Y轴方向上留有规定的余隙。此外,支撑部件20和底座14包括相同的材料,因此,可以以较高的尺寸精度来嵌合引导销22a和引导槽部14f,并且即使产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两者也难以产生晃动。
本实施方式是以上结构,接着说明其作用。当导通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点亮各LED单元17的LED17b时,各LED17b发热,由此背光源装置12内的温度上升。这样,与此相伴地,在各导光板18中产生热膨胀,但是该热膨胀是以导光板18相对于底座14的固定位置、即固定突部18d为基点产生的。此外,与导光板18的热膨胀伴随的垂直方向的伸长量与离作为热膨胀的基点的固定突部18d的距离成比例。
当导光板18从图6的两点划线示出的状态热膨胀时,如图6的实线所示,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面在该方向向外地、垂直方向(Y轴方向)的上面(包括光入射面18bU)在该方向向上地分别移位,但是离固定突部18d最近的垂直方向的下面(包括光入射面18bD)几乎不会移位。此外,在图6中用实线示出热膨胀后(热收缩前)的各部件,用两点划线示出热膨胀前(热收缩后)的各部件。此时,支撑部件20的外侧的横板部21b抵接到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因此,横板部21b被导光板18的上面顶上去,由此支撑部件20以与导光板18的上面的移位量相同的量向垂直方向的上侧跟随且移动。并且,在该支撑部件20中,垂直方向的上侧的LED单元17U被一体地支撑,因此,该LED单元17U也与支撑部件20一起以与导光板18的上面的移位量相同的量向垂直方向的上侧移动。因此,在热膨胀的前后和过程中,LED单元17U所具备的各LED17b和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之间的间隙C、即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几乎不会发生变化,经常被维持为恒定的状态。由此,当热膨胀时,可以稳定光从LED单元17U的各LED17b向相对的光入射面18bU射入的效率以及光从光出射面18a射出的效率,因而可以实现亮度的稳定化。
此外,垂直方向的上侧的LED单元17U和相对的光入射面18bU之间的间隙C与垂直方向的下侧的LED单元17D和相对的光入射面18bD之间的间隙C为大致相同的大小,光从各LED单元17U、17D射入各光入射面18bU、18bD的效率也大致相同,因此,可以使光出射面18a的出射光量的面内分布均匀,适于防止亮度不均。
而且,当支撑部件20跟随导光板18移动时,支撑部件20的延伸部22的外面与底座14的短边侧侧板14c的内面滑动接触,并且引导销22a的外周面与引导槽部14f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由此支撑部件20相对于底座14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即在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以几乎无晃动地移动。由此,支撑部件20和LED单元17U相对于底座1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动作被顺畅地引导。而且,支撑部件20包括与底座14相同的材料,因此,引导销22a相对于引导槽部14f的嵌合精度较高且即使彼此产生热膨胀也难以发生晃动,因此,可以稳定地发挥引导功能。
但是,在导通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的状态下,不一定连续使所有的LED17b经常点亮,例如在进行PWM调光驱动的情况下,周期性地点亮熄灭各LED17b,改变其点亮期间和熄灭期间的时间比。在这种情况下,与改变各LED17b的点亮状态相伴地,背光源装置12内的温度上升或者下降,当温度下降时,在导光板18中产生热收缩。即,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显示了图像的状态下,有时导光板18会热收缩。从图6的实线示出的状态来看,当导光板18热收缩时,如图6的两点划线所示,水平方向的两侧面在该方向向内地、垂直方向的上面(包括光入射面18bU)在该方向向下地分别移位。此时,支撑部件20的外侧的横板部21b抵接到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因此,导光板18的上面因为热收缩而下降时,因为重力,支撑部件20和在此处被一体地支撑的LED单元17U以与导光板18的上面的移位量相同的量向垂直方向的下侧跟随移动。因此,在热收缩的前后和过程中,LED单元17U所具备的各LED17b和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侧的光入射面18bU之间的间隙C、即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几乎不会发生变化,经常被维持在恒定的状态。由此,当热收缩时,可以稳定光从LED单元17U的各LED17b向相对的光入射面18bU射入的效率以及光从光出射面18a射出的效率,因而可以实现亮度的稳定化。此外,当热收缩时,通过引导销22a和引导槽部14f,支撑部件20的移动动作也与热膨胀时同样地被顺畅地引导。
如上面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单元17;导光板18,其具有与LED单元17相对状地配置的光入射面18b以及在LED单元17和光入射面18b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平行并且使光射出的光出射面18a;以及跟随机构,其跟随导光板18的变形而使LED单元17U在排列方向上移动。
这样的话,即使在例如因为热膨胀、热收缩等影响,在导光板18中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借助于跟随机构,LED单元17U也可以跟随导光板18的变形而在LED单元17U和光入射面18bU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因此,在其排列方向上LED单元17U和光入射面18bU的相对位置关系难以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稳定光从LED单元17U射入光入射面18bU的入射效率以及光从光出射面18a射出的出射效率。
另外,当假设使导光板18的四角固定到底座14且要强制性地限制与热膨胀或者热收缩伴随的光入射面18b的移位时,在限制了伸缩的导光板18中有可能发生挠曲、翘曲等三维变形,存在发生亮度不均等缺陷的可能性。在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导光板18在LED单元17U和光入射面18bU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仅在一个部位实现固定,允许与热膨胀或者热收缩相伴的、在LED单元17U和光入射面18bU的排列方向上的伸缩,因此,在导光板18中不会产生上述挠曲、翘曲。
另外,跟随机构具有支撑LED单元17U的支撑部件20,支撑部件20抵接到与导光板18的光入射面18bU平行的面。这样的话,在例如因为热膨胀在导光板18中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光入射面18bU向LED单元17U侧移位,抵接到与导光板18的光入射面18bU平行的面的支撑部件20跟随且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将LED单元17U和光入射面18bU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恒定。
另外,LED单元17U相对于导光板18配置在垂直方向的上侧,支撑该LED单元17U的支撑部件20抵接到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面。这样的话,在例如因为热收缩在导光板18中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抵接到导光板18的垂直方向的上面的支撑部件20因为重力,跟随导光板18而移动。因此,也可以不将支撑部件20固定到导光板18,这样的话,在安装操作性等方面优异。
另外,具备收纳LED单元17和导光板18的底座14,在底座14和支撑部件20中,设有可以引导支撑部件20相对于底座14的移动动作的引导机构。这样的话,借助于引导机构可以使支撑部件20相对于底座14的移动动作顺畅化。特别是在不将支撑部件20固定到导光板18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部件20的跟随导光板18的移动动作有变得不稳定的倾向,因此是有用的。
另外,引导机构包括:设于支撑部件20的引导销22a;和设于底座14且相对于引导销22a可以凹凸嵌合并且在与引导销22a之间留有排列方向上的余隙的引导槽部14f。这样的话,可以在引导销22a和引导槽部14f之间的余隙的范围内,引导支撑部件20相对于底座14的移动动作。
另外,在支撑部件20中,具备沿着底座14的壁面延伸的延伸部22,引导销22a设于延伸部22。这样的话,借助于沿着底座14的壁面延伸的支撑部件20的延伸部22可以实现移动动作的进一步稳定化。
另外,底座14包括:相对于导光板18配置在与光出射面18a相反的一侧的底板14a;和从底板14a的外缘立起的侧板14b、14c,引导槽部14f设于侧板14c。这样的话,与假设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设置了引导槽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薄型化。
另外,引导销22a形成为凸型,与此相对地,引导槽部14f形成为可以接纳引导销22a的凹型。这样的话,可以使形成为凸型的引导销22a与形成为凹型的引导槽部14f凹凸嵌合,由此形成引导机构。
另外,支撑部件20包括与底座14相同的材料。这样的话,可以精度良好地嵌合引导机构,另外,即使在支撑部件20和底座14中产生了热膨胀、热收缩的情况下,在引导机构中也难以发生晃动,因此,可以稳定地发挥引导功能。
另外,支撑部件20包括热膨胀率比导光板18低的材料。这样的话,即使在支撑部件20中产生了热膨胀、热收缩的情况下,LED单元17和光入射面18b的位置关系也难以发生变化。
另外,在夹着导光板18的位置彼此相对地配置一对LED单元17,与此相对地,在导光板18中,与一对LED单元17相对地设有一对光入射面18b。这样的话,从在夹着导光板18的位置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一对LED单元17发出的光射入对应的各光入射面18b,因此,可以使来自光出射面18a的出射光量的面内分布均匀化。
另外,具备收纳LED单元17和导光板18的底座14,对导光板18而言,一对LED单元17中的一方LED单元17D侧的端部被固定到底座14,一对LED单元17中的另一方LED单元17U借助于跟随机构可以移动。这样的话,导光板18成为:一方LED单元17D侧的端部被固定到底座14,因此,热膨胀、热收缩造成的变形主要在另一方LED单元17U侧的端部产生。因此,一方LED单元17D不需要跟随机构,因而,可以使构成简单化。另外,另一方LED单元17借助于跟随机构跟随导光板18的变形而移动,因此,与光入射面18bU的位置关系难以发生变化。
另外,光源采用具有LED17b的LED单元17。这样的话,在将LED17b用作光源的情况下,与使用了冷阴极管等荧光管的情况相比,由于存在散热量变多且导光板18的热膨胀、热收缩造成的伸缩变大的倾向,因此是特别有用的。
<实施方式2>
根据图7或者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改变支撑部件20A和底座14A的引导机构的情况。此外,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其末尾附上附加字母A,对于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支撑部件20A如图7所示,包括从侧方看形成曲柄状的主体部21A和从主体部21A的端部突出的延伸部22A。主体部21A包括:沿着Z轴方向的形态的一对横板部21aA、21bA;和连接两横板部21aA、21bA的端部彼此并且沿着Y轴方向的纵板部21cA。其中,在表侧的横板部21aA安装有LED单元17UA,与此相对地,里侧的横板部21bA以面接触的状态抵接到导光板18A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并且贯通形成在底座14A的底板14aA的引导槽部14fA而向底板14aA的里侧突出,而且从该突出端部设有垂直方向的向下突出的延伸部22A。里侧的横板部21bA的两侧面可以与引导槽部14f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除此以外,延伸部22A可以与底座14A的底板14aA的里面滑动接触,由此可以引导支撑部件20A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动作。
导光板18A从图8的两点划线示出的状态产生热膨胀,如图8的实线所示,导光板18A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包括光入射面18bUA)向垂直方向的上方移位的情况下,支撑部件20A中的里侧的横板部20bA被导光板18A的上面向相同的方向顶上去,支撑部件20A和LED单元17UA以与导光板18A的上面的移位量相同的量向垂直方向的上侧跟随移动。此时,延伸部22A与底座14A的底板14aA滑动接触并且引导销22aA与引导槽部14fA滑动接触,由此被引导且移动动作变得顺畅。由此,当热膨胀时,可以将LED单元17UA和光入射面18bUA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此外,当热收缩时,也同样地可以将LED单元17UA和光入射面18bUA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
如上面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槽部14fA设于底座14A的底板14aA。这样的话,与实施方式1那样在底座14的侧板14c中设置了引导槽部14f的情况相比,可以使俯视整体时的大小(X轴方向的大小)小型化。
<实施方式3>
根据图9或者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改变导光板18B的固定位置和跟随机构的设置数等。此外,在该实施方式3中,在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位使用同一附图标记并且在其末尾附上附加字母B,对于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说明。
固定突部18dB如图9所示,配置在导光板18B的两短边侧侧面中的垂直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接纳该固定突部18dB的固定孔14eB形成在底座14B的两短边侧侧板14cB。因此,当导光板18B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导光板18B中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光入射面18bUB)和下面(光入射面18bDB)一起在垂直方向上移位,其移位量大致等量。此外,该导光板18B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和下面的移位量为上述实施方式1的一半左右。
与此相对应地,对垂直方向的上下一对LED单元17B分别安装有支撑部件20B。此外,下面,在区分一对支撑部件20B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的上侧的支撑部件20B附上附加字母U,对垂直方向的下侧的支撑部件20B附上附加字母D,在不进行区分而统称的情况下,不附上附加字母。一对支撑部件20B中的垂直方向的上侧的支撑部件20BU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放弃重复说明。垂直方向的下侧的支撑部件20BD与上侧的支撑部件20BU同样地具有主体部21B和延伸部22B,主体部21B中的内侧的横板部21aB安装于下侧的LED单元17DB,与此相对地,外侧的横板部21bB在抵接到导光板18B的垂直方向的下面(下侧的光入射面18bDB)的状态下,通过螺丝部件23被固定。此外,在外侧的横板部21bB中,贯通形成有插通螺丝部件23的插通孔21d,该插通孔21d成为应允许螺丝部件23相对于支撑部件20B的X轴方向上的相对移位的长孔形状。另外,在下侧的支撑部件20BD的延伸部22B中,也设有引导销22aB,在底座14B的短边侧侧板14cB中设有接纳该引导销22aB的引导槽部14fB。
导光板18B从图10的两点划线示出的状态产生热膨胀,导光板18B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光入射面18bUB)和下面(光入射面18bDB)分别在垂直方向的上下移位的情况下,如图10的实线所示,上侧的支撑部件20BU被导光板18B的上面向上方顶上去,并且下侧的支撑部件20BD与被螺丝部件23固定的导光板18B的下面一起向下移位。由此,各支撑部件20B和各LED单元17B以与导光板18B的上面和下面的移位量相同的量,沿着垂直方向跟随移动。此外,各支撑部件20B的移动动作被引导销22aB和引导槽部14fB顺利地引导。由此,当热膨胀时,可以将上侧的LED单元17UB和相对的光入射面18bUB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以及下侧的LED单元17DB和相对的光入射面18bUB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分别保持恒定。此外,当热收缩时,也可以同样地将各LED单元17B和各光入射面18bB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
如上面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导光板18B成为:一对LED单元17B之间的中间部被固定到底座14B,一对LED单元17B双方分别借助于跟随机构可以移动。这样的话,对导光板18B而言,一对LED单元17B之间的中间部被固定到底座14B,因此,可以实现稳定的固定。
另外,支撑部件20B固定到导光板18B。这样的话,将支撑部件20B固定到导光板18B,由此可以使支撑部件20B相对于导光板18B的跟随动作进一步稳定化。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支撑上侧的LED单元的支撑部件也可以通过在实施方式3中示出的螺丝部件等固定结构固定到导光板。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一定使支撑部件抵接到导光板的垂直方向的上面,例如如果使支撑部件抵接且固定到导光板的水平方向的侧面,则支撑部件与导光板的垂直方向的上面分开的装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2)另外,支撑部件相对于导光板的固定结构除了如上述实施方式3那样使用螺丝部件进行机械固定的方法以外,也可以进行例如使用了粘接剂的粘着、使接合面熔融来接合的熔敷等化学固定。
(3)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可以适当地改变导光板相对于底座的固定位置。例如也可以在导光板中的垂直方向的上端部设置固定突部。另外,也可以使一对固定突部的垂直方向上的设置位置彼此不同。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导光板侧设置固定突部、在底座侧分别设置固定孔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凹凸关系逆转,在导光板侧设置固定孔或者固定凹部、在底座侧设置固定突部。另外,也可以取代对底座设置固定孔,而设置不贯通侧板的固定凹部。
(5)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可以适当地改变导光板相对于底座的固定结构。也可以进行例如使用了粘接剂的粘着、使接合面熔融来接合的熔敷等化学固定。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如果使LED单元和光入射面的排列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固定部位为1个部位,则可以允许伴随导光板的热膨胀和热收缩的二维变形。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支撑部件侧设置了引导销、在底座侧设置了引导槽部作为引导机构的情况,但是例如使凹凸关系逆转,在支撑部件侧设置了引导槽部、在底座侧设置了引导销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在这种情况下,设于支撑部件的引导槽部可以贯通支撑部件,也可以采用不贯通的方式。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圆柱状的引导销和长圆形状的引导槽部作为引导机构的情况,但是可以适当地改变引导销和引导槽部的具体的形状、大小。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备作为引导机构的引导销的延伸部可以与底座的侧板滑动接触的情况,但是延伸部与侧板非接触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撑部件和底座采用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两者的材料不同。例如,也可以是支撑部件和底座均采用金属材料且采用彼此不同的材料,或者支撑部件和底座均采用树脂材料且采用彼此不同的材料,还可以是支撑部件和底座的任一方采用金属材料且另一方采用树脂材料。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撑部件包括热膨胀率比导光板低的金属材料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通过热膨胀率为与导光板相同程度的树脂材料来形成支撑部件。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导光板的垂直方向的上下配置一对LED单元的情况,但是省略了任一方LED单元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不能在LED单元的附近位置设定导光板相对于底座的固定位置的情况,则可以充分地看出采用跟随机构的技术意义。
(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相对状地设置一对LED单元的情况,但是例如在导光板的垂直方向的上方位置(下方位置)和水平方向的侧方位置分别设置了一对LED单元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一对LED单元的情况,但是设置3个以上的LED单元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构成LED单元的LED基板采用金属制成的情况,但是LED基板采用树脂制成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具备LED的LED单元用作光源的情况,但是例如使用了冷阴极管、热阴极管等放电管(线状光源、管状光源)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液晶面板设为其短边方向与垂直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的情况,但是液晶面板设为其长边方向与垂直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1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使用了TFT,但是在使用了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是可以适用的,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在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是可以适用的。
(1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将液晶面板用作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在使用了其它种类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中,本发明也是可以适用的。
(1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在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中,本发明也是可以适用的。

Claims (19)

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光源;
导光体,其具有与上述光源相对状地配置的光入射面以及沿着上述光源和上述光入射面的排列方向的光出射面;以及
跟随机构,其跟随上述导光体的变形而使上述光源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跟随机构具有支撑上述光源的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抵接到上述导光体的沿着上述光入射面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源相对于上述导光体配置在垂直方向高的一侧,支撑该光源的上述支撑部件抵接到上述导光体的垂直方向高的一侧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照明装置,
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体的底座,在上述底座和上述支撑部件中,设有可以引导上述支撑部件相对于上述底座的移动动作的引导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引导机构包括:设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1嵌合部;和设于上述底座且可以与上述第1嵌合部进行凹凸嵌合并且和上述第1嵌合部之间留有上述排列方向上的余隙的第2嵌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支撑部件中,具备沿着上述底座的壁面延伸的延伸部,上述第1嵌合部设于上述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底座包括:相对于上述导光体配置在与上述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底板;和从上述底板的外缘立起的侧板,上述第2嵌合部设于上述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底座包括:相对于上述导光体配置在与上述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底板;和从上述底板的外缘立起的侧板,上述第2嵌合部设于上述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第1嵌合部形成为凸型,与此相对地,上述第2嵌合部形成为可以接纳上述第1嵌合部的凹型。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支撑部件包括与上述底座相同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支撑部件包括热膨胀率比上述导光体低的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夹着上述导光体的位置彼此相对地配置有一对上述光源,与此相对地,在上述导光体中,与一对上述光源相对地设有一对上述光入射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
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体的底座,上述导光体的上述一对光源中的一方光源侧的端部固定到上述底座,
上述一对光源中的另一方光源可以借助于上述跟随机构而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
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和上述导光体的底座,上述导光体的上述一对光源之间的中间部固定到上述底座,
上述一对光源双方各自可以借助于上述跟随机构而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跟随机构具有支撑上述光源的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固定于上述导光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源采用LED。
17.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面板采用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19.一种电视接收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17或者18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0980152899.6A 2009-01-13 2009-09-10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4538 2009-01-13
JP2009-004538 2009-01-13
PCT/JP2009/065829 WO2010082377A1 (ja) 2009-01-13 2009-09-10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5085A true CN102265085A (zh) 2011-11-30
CN102265085B CN102265085B (zh) 2014-06-18

Family

ID=4233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28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085B (zh) 2009-01-13 2009-09-10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94779B2 (zh)
EP (1) EP2372225A4 (zh)
JP (1) JP5270696B2 (zh)
CN (1) CN102265085B (zh)
BR (1) BRPI0923942A2 (zh)
RU (1) RU2011128719A (zh)
WO (1) WO2010082377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4713A (zh) * 2012-07-13 2012-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
CN102767755A (zh) * 2012-06-26 2012-11-07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163685A (zh) * 2011-12-13 2013-06-19 苹果公司 具有双边发光二极管背光的显示器
CN103256522A (zh) * 2012-02-21 2013-08-2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WO2014019249A1 (zh) * 2012-07-31 2014-0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组件
CN103836457A (zh) * 2012-11-22 2014-06-04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03912821A (zh) * 2013-01-04 2014-07-09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4094336A (zh) * 2012-02-06 2014-10-08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4487761A (zh) * 2012-08-03 2015-04-01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4541101A (zh) * 2012-08-31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4633543A (zh) * 2013-11-07 2015-05-20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164227B2 (en) 2012-07-13 2015-10-2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module
CN111474623A (zh) * 2020-05-21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87950A (ko) * 2009-01-29 2010-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8752996B2 (en) * 2010-01-07 2014-06-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20120012150A (ko) 2010-07-30 2012-02-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30140B1 (ko) 2010-08-02 2017-04-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5032651B2 (ja) * 2010-12-27 2012-09-26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212527A (ja) * 2011-03-30 2012-11-01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2012212526A (ja) * 2011-03-30 2012-11-01 Sony Corp 表示装置
WO2012157485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527891B1 (en) 2011-05-27 2016-11-23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module
CN103075676B (zh) * 2011-10-26 2015-05-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25770A (zh) * 2011-11-25 2012-04-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灯条固定装置、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945948B1 (ko) 2011-12-30 2019-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4007136A1 (ja) * 2012-07-03 2014-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5547778B2 (ja) * 2012-07-23 2014-07-1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前面シートの固定構造
WO2014017391A1 (ja) * 2012-07-27 2014-0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40036196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 Plate Component Thereof
CN104520633B (zh) * 2012-08-28 2016-08-31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JP2014048385A (ja) * 2012-08-30 2014-03-17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901007B (zh) * 2012-09-05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JP2014071368A (ja) * 2012-09-28 2014-04-21 Sharp Corp 表示装置、及び該表示装置を用いたテレビ
TWI531754B (zh) * 2012-10-12 2016-05-01 隆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燈管
CN103148409B (zh) * 2013-01-31 2015-01-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制造该背光源的方法
JP2014170079A (ja) * 2013-03-01 2014-09-18 Funai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DE202013012611U1 (de) 2013-03-08 2017-11-24 Lg Electronics Inc. Anzeigevorrichtung
KR102131312B1 (ko) 2013-08-06 2020-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 기능을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7077027A (zh) * 2014-10-08 2017-08-1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6312847B2 (ja) * 2014-10-17 2018-04-18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9323089B1 (en) * 2014-12-08 2016-04-26 Litemax Electronics Inc. Thin LCD device
CN104748013B (zh) * 2015-04-02 2018-05-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748017A (zh) * 2015-04-10 2015-07-01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US10356963B2 (en) * 2016-04-08 2019-07-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Ultrathin LCD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770640B1 (ko) 2017-03-15 2017-08-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9153505A (ja) * 2018-03-05 2019-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8214A (ja) * 2002-05-17 2003-11-28 Enplas Corp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740874A (zh) * 2004-08-24 2006-03-01 三星康宁株式会社 表面光源器件和具有该表面光源器件的背光组件
CN1920625A (zh) * 2005-08-24 2007-0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139575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Ceramate Technical Co., Ltd. Display module for LCD
US20070147073A1 (en) * 2005-12-15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22242C1 (ru) 1993-02-02 1998-11-20 Олег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Голосной Панель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дисплея (пжкд) и способ ее управления
JP2001092370A (ja) 1999-09-21 2001-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と液晶表示パネル
JP2002203418A (ja) 2000-12-28 2002-07-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装置
WO2007055059A1 (ja) * 2005-11-08 2007-05-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ランプホルダ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329073A (ja) * 2006-06-09 2007-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面状光源装置
JP4618310B2 (ja) * 2008-03-19 2011-01-26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照明装置の組立て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881846B1 (ko) * 2011-05-12 2018-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8214A (ja) * 2002-05-17 2003-11-28 Enplas Corp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740874A (zh) * 2004-08-24 2006-03-01 三星康宁株式会社 表面光源器件和具有该表面光源器件的背光组件
CN1920625A (zh) * 2005-08-24 2007-0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147073A1 (en) * 2005-12-15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70139575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Ceramate Technical Co., Ltd. Display module for LCD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3685A (zh) * 2011-12-13 2013-06-19 苹果公司 具有双边发光二极管背光的显示器
TWI471651B (zh) * 2011-12-13 2015-02-01 Apple Inc 具有雙緣發光二極體背光之顯示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4094336B (zh) * 2012-02-06 2016-10-0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US9417473B2 (en) 2012-02-06 2016-08-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with a frame holding a drive board and television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device
CN104094336A (zh) * 2012-02-06 2014-10-08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3256522A (zh) * 2012-02-21 2013-08-2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767755A (zh) * 2012-06-26 2012-11-07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767755B (zh) * 2012-06-26 2014-12-31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164227B2 (en) 2012-07-13 2015-10-2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module
CN102734713A (zh) * 2012-07-13 2012-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
WO2014019249A1 (zh) * 2012-07-31 2014-0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组件
CN104487761A (zh) * 2012-08-03 2015-04-01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4541101A (zh) * 2012-08-31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4541101B (zh) * 2012-08-31 2017-11-2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3836457A (zh) * 2012-11-22 2014-06-04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03912821A (zh) * 2013-01-04 2014-07-09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4633543A (zh) * 2013-11-07 2015-05-20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1474623A (zh) * 2020-05-21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74623B (zh) * 2020-05-21 2022-10-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5085B (zh) 2014-06-18
EP2372225A4 (en) 2012-04-25
RU2011128719A (ru) 2013-02-20
US8794779B2 (en) 2014-08-05
EP2372225A1 (en) 2011-10-05
WO2010082377A1 (ja) 2010-07-22
US20110273631A1 (en) 2011-11-10
JPWO2010082377A1 (ja) 2012-06-28
BRPI0923942A2 (pt) 2016-01-12
JP5270696B2 (ja)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085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919508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2012028115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932298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CN102297361A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713411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2015024173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US20120268656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956927B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所述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2345818A (zh) 光源模块以及具有此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
CN102287682A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84461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2015019282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US795695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WO2013125456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2028114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9354384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having a stand-up portion projecting toward a display panel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911627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7269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20293716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5014610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KR101700163B1 (ko) 커브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조립방법
KR1013874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KR20120013664A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735669B1 (ko) 도광판 카트리지,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