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7803A -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7803A
CN102247803A CN 201110113617 CN201110113617A CN102247803A CN 102247803 A CN102247803 A CN 102247803A CN 201110113617 CN201110113617 CN 201110113617 CN 201110113617 A CN201110113617 A CN 201110113617A CN 102247803 A CN102247803 A CN 102247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hell type
preparation
nsio
f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136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7803B (zh
Inventor
江龙
张兴华
张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 2011101136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7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7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7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7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78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FeOx@nSiO2@mSiO2模板置于碳源的溶液中润湿并固化后进行碳化得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为以二氧化硅包覆的铁氧化物为核,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式介孔纳米微球,所述铁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或三氧化二铁;(2)将所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得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本发明制备的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吸附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具有快速、方便、吸附量大以及用量少的优点,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一条快速、方便的途径。

Description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核壳结构的磁性介孔纳米微球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磁性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在催化、吸附及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都展现出异常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以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核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式纳米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成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介孔二氧化硅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溶解,所以限制了这种材料的实际应用。
介孔碳材料作为介孔材料的另一个家族,在强酸、强碱及高温下都表现出异常的稳定性。因此以介孔碳材料做为核壳磁性纳米微球的壳材料将会提高这种材料的稳定性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然而迄今为止,以介孔碳材料为壳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却少有报道,而作为壳的介孔碳材料是有序排列的此种磁性核壳纳米材料还未见报道。因此发明一种非常稳定的以介孔碳为壳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成为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FeOx@nSiO2@mSiO2模板置于碳源或碳源的溶液中润湿并固化后进行碳化得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为以二氧化硅包覆的铁氧化物为核,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式介孔纳米微球,所述铁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或三氧化二铁;
(2)所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得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的直径可为100nm-800nm;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的孔径可为2nm-3nm;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可采用现有文献报道的方法来制备。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碳源可为蔗糖、葡萄糖、糠醛、淀粉和酚醛树脂中至少一种,所述淀粉的分子量可为40000-60000;所述碳源的溶液的溶剂可为水、乙醇或三甲苯。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碳源的溶液中所述碳源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0%-100%,但不为零,具体可为20%、50%、60%或8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固化的温度可为20℃-100℃,具体可为40℃、50℃、60℃或90℃;所述固化的时间可为24小时-72小时,具体可为72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碳化的温度可为700℃-1400℃,具体可为700℃、1000℃或1400℃;所述碳化的时间可为2小时-15小时,具体可为5小时、10小时或15小时;所述碳化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如氮气或氩气。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比可为(0.1-1)∶(5-20),具体可为1∶(5-20),如1∶5、1∶10或1∶20。
上述方法制备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的直径为100nm-800nm,如350nm,孔径为2nm-3nm,如2nm、2.5nm、2.7nm或3nm;本发明制备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具有以下结构:磁性核的组成是空心的硅酸亚铁,部分核中含有铁纳米粒子;介孔壳的组成是部分石墨化的碳,其介孔结构可以是有序的或无序的;磁性壳和介孔壳之间存在空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在净化水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中,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可吸附水中的藻毒素,吸附率可达到100%。
本发明提供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是以硅酸亚铁空心球为磁性核,以介孔碳为壳,磁性壳和介孔壳之间存在空腔的蛋壳式结构。用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微球可吸附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由于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与藻毒素很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具有快速、方便、吸附量大和用量少等优势。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磁性、大比表面积以及多孔的纳米核壳材料非常适用于水中包括藻毒素在内的污染物的现场快速吸附去除,为净化污水提供了一条快速、方便的途径;本发明提供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还可用作催化剂载体、药物缓释或靶向给药等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RTMMCs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用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去除水中藻毒素前(a)和后(b)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5为用20μg RTMMCs吸附水中藻毒素时,吸附量随藻毒素浓度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所用的FeOx@nSiO2@mSiO2(以包覆二氧化硅的铁氧化物为核,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微球)模板的直径为180nm-380nm,孔径为2nm-3nm,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
(1)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以用水热法制备:将0.45g-0.75g氯化铁,0.10g-0.20g柠檬酸三钠溶解于20ml-40ml乙二醇中,然后加入1.0g-2.0g的醋酸钠,搅拌30min,将得到的混合液倒入容积为50ml的反应釜中,在200℃下反应10个小时。将得到的黑色产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洗三次,最后溶于水中,即得到直径为180nm-250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水溶液。
(2)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将0.02molL-1的氯化铁在100℃老化48小时,然后6000转离心分离得到红色沉淀物,将此红色沉淀分别用水和乙醇洗三次,最后溶解于水中即得到直径为100nm-150nm的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水溶液。
(3)包覆二氧化硅的铁氧化物(FeOx@nSiO2)的制备:将0.3g四氧化三铁或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溶于160ml乙醇和40ml水的混合液中,超声10分钟,然后将此混合液置于250ml的圆底烧瓶中,机械搅拌下加入3.5ml质量浓度为25%-28%的氨水,搅拌15分钟后,加入1ml-2ml四乙氧基硅烷,持续搅拌反应6-10h,最后将得到的产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洗三次,即得到直径为100nm-380nm的FeOx@nSiO2
(4)FeOx@nSiO2@mSiO2纳米微球的制备:将0.1g FeOx@nSiO2溶于120ml乙醇和80ml水的混合液中,加入0.36g三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2.5ml质量浓度为25%-28%的氨水,机械搅拌30分钟后加入1ml-1.5ml四乙氧基硅烷,持续搅拌下反应6-10h,将得到的产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洗三次,然后于60℃下真空干燥10-20h,最后将得到的粉末于550℃煅烧6-10h即得到直径为180nm-380nm的FeOx@nSiO2@mSiO2纳米微球。
实施例1、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将60Wt%的糠醛的三甲苯溶液逐滴加入1g FeOx@nSiO2@mSiO2模板材料中,当刚好完全润湿时停止加入,然后在低于50℃真空干燥,重复此步骤两次,然后置于50℃烘箱中烘烤固化两天,90℃下烘烤固化1天,再置于氩气保护下700℃煅烧碳化8个小时得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将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溶于100ml 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比为1∶5)中,回流3个小时,然后分别用乙醇和水洗两次即得到RTMMCs,其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本实施例制备的RTMMCs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透射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
实施例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糠醛的三甲苯溶液的浓度为20Wt%。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3nm。
实施例3、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润湿的溶液为糠醛。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nm。
实施例4、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润湿的溶液为质量百分含量为50Wt%的蔗糖水溶液。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5nm。
实施例5、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润湿的溶液为质量百分含量为20Wt%的蔗糖水溶液。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3nm。
实施例6、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润湿的溶液为质量百分含量为80Wt%的蔗糖水溶液。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7、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固化的条件为:60℃烘箱中烘烤两天,90℃下烘烤1天。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8、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固化的条件为:40℃烘箱中烘烤两天,90℃下烘烤1天。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9、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碳化的条件为:氩气保护下1000℃煅烧8个小时。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0、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碳化的条件为:氩气保护下1400℃煅烧8个小时。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1、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碳化的条件为:氮气保护下1000℃煅烧8个小时。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碳化的条件为:氩气保护下1000℃煅烧15个小时。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3、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不同之处为:碳化的条件为:氩气保护下1000℃煅烧10个小时。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中的步骤,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4、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将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溶于100ml 2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比为1∶20)中,回流3个小时,然后分别用乙醇和水洗三次即得到RTMMCs,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5、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将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溶于100ml 1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比为1∶10)中,回流3个小时,然后分别用乙醇和水洗三次即得到RTMMCs,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6、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1)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的制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1)中的步骤。
(2)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RTMMCs的制备
将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溶于100ml 1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比为1∶10)中,回流8个小时,然后分别用乙醇和水洗三次即得到RTMMCs,RTMMCs的直径为350nm,孔径为2.7nm。
实施例17、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的应用
藻毒素溶液的配制:将一定量的三种微囊藻毒素(MC-LR、MC-YR和MC-RR)溶于水中,配制成0.05μgml-1-30ugml-1的含有三种微囊藻毒素的水溶液;三种微囊藻毒素均购自北京伊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1)用RTMMCs去除水中的藻毒素
向1ml 5μgml-1的上述配制的三种微囊藻毒素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20μg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晃动2分钟混匀后,静置5分钟;用磁铁将上述混合溶液中吸附有微囊藻毒素的RTMMCs吸除,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水中藻毒素的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用RTMMCs去除水中藻毒素后,在HPLC图上几乎检测不到藻毒素的峰,说明本发明制备的RTMMCs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藻毒素,去除率可达到100%;上述HPLC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型号为Agilent 1200 HPLC system,所用柱子型号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Column(150mm×4.6mm,5μm),测定条件为:流动相是体积比为60∶40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液,其中水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0.1%的三氟乙酸,流速为1ml/min。
(2)RTMMCs对藻毒素的吸附量的测定
向1ml 5μgml-1-30μgml-1的上述配制的MC-LR水溶液中分别加入20μg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混合均匀并静置后用磁铁除去吸附MC-LR的RTMMCs,得到RTMMCs对MC-LR的吸附量,结果如图5所示,可知,用RTMMCs吸附水中MC-LR,当RTMMCs的用量为20μg时,吸附量随着藻毒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达到一个最大值,由图5可确定每毫克RTMMCs对MC-LR的最大吸附量为0.22mg。
向1ml 5μgml-1-30μgml-1的上述配制的MC-YR水溶液中分别加入20μg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混合均匀并静置后用磁铁除去吸附MC-YR的RTMMCs,得到RTMMCs对MC-YR的吸附量,结果如图5所示,可知,用RTMMCs吸附水中MC-YR,当RTMMCs的用量为20μg时,吸附量随着藻毒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达到一个最大值,由图5可确定每毫克RTMMCs对MC-YR的最大吸附量为0.24mg。
向1ml 5μgml-1-30μgml-1的上述配制的MC-RR水溶液中分别加入20μg实施例1制备的RTMMCs,混合均匀并静置后用磁铁除去吸附MC-RR的RTMMCs,得到RTMMCs对MC-RR的吸附量,结果如图5所示,可知,用RTMMCs吸附水中MC-RR,当RTMMCs的用量为20μg时,吸附量随着藻毒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达到一个最大值,由图5可确定每毫克RTMMCs对MC-RR的最大吸附量为0.18mg。
由上述实验可知,RTMMCs对藻毒素的最大吸附量高于其它已发表的文献中所报道的纳米材料对藻毒素的最大吸附量:二价铜离子修饰的磁性纳米微球对藻毒素的最大吸附量为每毫克0.02μg的MC-RR和0.06μg的MC-LR(Small.2007,3,1714);每毫克核壳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的最大吸附量为0.14mg的MC-RR、0.16mg的MC-YR和0.16mg的MC-LR(J.Am.Chem.Soc.2008,130,28);每毫克硅酸铜纳米管包覆的磁性纳米微球对MC-LR的最大吸附量为0.5μg(J.Phys.Chem.C.2009,113,21068)。

Claims (10)

1.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FeOx@nSiO2@mSiO2模板置于碳源或碳源的溶液中润湿并固化后进行碳化得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为以二氧化硅包覆的铁氧化物为核,以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式介孔纳米微球,所述铁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或三氧化二铁;
(2)将所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得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的直径为100nm-800nm;所述FeOx@nSiO2@mSiO2模板的孔径为2nm-3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源为蔗糖、葡萄糖、糠醛、淀粉和酚醛树脂中至少一种;所述碳源的溶液的溶剂为水、乙醇或三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源的溶液中所述碳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0%,但不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化的温度为20℃-10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24小时-7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化的温度为700℃-1400℃;所述碳化的时间为2小时-15小时;所述碳化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介孔碳/FeOx@nSiO2@mSiO2复合物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份数比为(0.1-1)∶(5-20)。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直径为100nm-800nm,孔径为2nm-3nm。
9.权利要求8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在净化水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吸附水中的藻毒素。
CN 201110113617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7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13617 CN102247803B (zh)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13617 CN102247803B (zh)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7803A true CN102247803A (zh) 2011-11-23
CN102247803B CN102247803B (zh) 2012-12-19

Family

ID=4497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136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7803B (zh)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7803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883A (zh) * 2012-03-13 2012-07-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铁氧化物纳米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4140A (zh) * 2012-08-30 2012-11-28 东华大学 粒径可控的核壳Fe3O4/SiO2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CN103182294A (zh) * 2013-03-27 2013-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对染料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方法
CN103204490A (zh) * 2013-03-05 2013-07-17 浙江大学 一种三氧化二铁/碳蛋黄-蛋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657545A (zh) * 2012-09-18 2014-03-26 复旦大学 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碳基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0343A (zh) * 2014-01-16 2014-04-30 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 一种基于便携式血糖仪的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03834323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黑色密封剂组合物,包括它的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4415741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475012A (zh) * 2014-12-16 2015-04-0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Fe3O4@SiO2磁性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5214A (zh) * 2015-03-27 2015-07-22 安徽大学 壳聚糖包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07555A (zh) * 2014-03-14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壳型金/介孔硅碳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439236A (zh) * 2014-08-20 2016-03-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去除水相中ddt化合物的方法
CN105478079A (zh) * 2015-12-11 2016-04-13 武汉大学 高吸附性能的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原位MgO模板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61739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中空核壳式磁性介孔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5508A (zh) * 2018-04-01 2018-09-14 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
CN108837801A (zh) * 2018-06-27 2018-11-20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双核壳疏水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1889A (zh) * 2018-12-10 2019-04-16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13471418A (zh) * 2021-06-03 2021-10-01 加道材料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酸亚铁/二氧化硅/碳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321A (zh) * 2003-11-25 2004-11-10 复旦大学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60051312A1 (en) * 2003-01-17 2006-03-09 Lg Household And Healthcare Co., Ltd. Multi-layered carbon nanoball for deodorization
CN101623634A (zh) * 2009-08-04 2010-01-13 厦门大学 包裹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核壳纳米催化剂及其方法
CN101966344A (zh) * 2010-10-29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具有磁性和发光性能的中空核壳纳米介孔载药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1312A1 (en) * 2003-01-17 2006-03-09 Lg Household And Healthcare Co., Ltd. Multi-layered carbon nanoball for deodorization
CN1544321A (zh) * 2003-11-25 2004-11-10 复旦大学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23634A (zh) * 2009-08-04 2010-01-13 厦门大学 包裹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核壳纳米催化剂及其方法
CN101966344A (zh) * 2010-10-29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具有磁性和发光性能的中空核壳纳米介孔载药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883B (zh) * 2012-03-13 2013-12-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铁氧化物纳米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02883A (zh) * 2012-03-13 2012-07-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铁氧化物纳米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4140A (zh) * 2012-08-30 2012-11-28 东华大学 粒径可控的核壳Fe3O4/SiO2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CN103657545A (zh) * 2012-09-18 2014-03-26 复旦大学 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碳基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4323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黑色密封剂组合物,包括它的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3834323B (zh) * 2012-11-23 2017-08-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黑色密封剂组合物,包括它的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3204490A (zh) * 2013-03-05 2013-07-17 浙江大学 一种三氧化二铁/碳蛋黄-蛋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204490B (zh) * 2013-03-05 2014-12-17 浙江大学 一种三氧化二铁/碳蛋黄-蛋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182294A (zh) * 2013-03-27 2013-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对染料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方法
CN103182294B (zh) * 2013-03-27 2014-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对染料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方法
CN104415741B (zh) * 2013-09-10 2017-04-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415741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760343A (zh) * 2014-01-16 2014-04-30 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 一种基于便携式血糖仪的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04907555A (zh) * 2014-03-14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壳型金/介孔硅碳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439236A (zh) * 2014-08-20 2016-03-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去除水相中ddt化合物的方法
CN104475012A (zh) * 2014-12-16 2015-04-0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Fe3O4@SiO2磁性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5214B (zh) * 2015-03-27 2017-12-01 安徽大学 壳聚糖包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5214A (zh) * 2015-03-27 2015-07-22 安徽大学 壳聚糖包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61739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中空核壳式磁性介孔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8079A (zh) * 2015-12-11 2016-04-13 武汉大学 高吸附性能的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原位MgO模板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478079B (zh) * 2015-12-11 2018-07-27 武汉大学 高吸附性能的磁性介孔碳纳米微球的原位MgO模板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35508A (zh) * 2018-04-01 2018-09-14 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
CN108837801A (zh) * 2018-06-27 2018-11-20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双核壳疏水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1889A (zh) * 2018-12-10 2019-04-16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介孔磁性硅基微囊藻毒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13471418A (zh) * 2021-06-03 2021-10-01 加道材料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酸亚铁/二氧化硅/碳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1418B (zh) * 2021-06-03 2024-01-26 加道材料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酸亚铁/二氧化硅/碳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7803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7803B (zh) 一种核壳式磁性介孔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15741B (zh)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201878B (zh) 一种碳点改性金属有机骨架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水体污染物治理应用
CN104248993B (zh) 球形硅藻土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48992B (zh) 球形硅藻土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48980B (zh) 球形硅藻土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10237820B (zh) 微波辅助磁性中空Zn/Co沸石咪唑纳米笼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566935A (zh) 一种具有高催化性能单原子分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50347B (zh) 天然埃洛石纳米管为基体的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4525157A (zh) 一种以修饰后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的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CN108499529B (zh) 活性焦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95950A (zh) 一种碳包覆的磁性C/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iu et 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dified pine needle-derived N, O-doped magnetic porous carbon embedded with Au nanoparticles for adsorption and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CN106466602B (zh) 一种炭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15795A (zh) 球形沸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Synthesis of MIL-101 (Fe)/SiO2 composites with improve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reduction of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CN104248987A (zh) 球形蒙脱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1518728B (zh) 一种整体式高比表面积多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7956A (zh) 一种以多层活性炭包覆氧化石墨烯复合粉体为载体的包裹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CN112521617B (zh) 一种可用于吸附抗生素的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52683A (zh) 一种可自转磁性纳米链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2695A (zh) 钯基多巴胺包裹磁性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21910B (zh) 纳米零价铁-金属有机框架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77220A (zh) 基于磁性金属有机骨架的贵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090618A (zh) 一种普鲁士蓝/分级多孔炭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