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211A - 连接器组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211A
CN102195211A CN2011100472051A CN201110047205A CN102195211A CN 102195211 A CN102195211 A CN 102195211A CN 2011100472051 A CN2011100472051 A CN 2011100472051A CN 201110047205 A CN201110047205 A CN 201110047205A CN 102195211 A CN102195211 A CN 102195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per
connector shell
connector
recess
assembling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72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5211B (zh
Inventor
后藤优一
堀内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5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8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G01R31/69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of terminals at the end of a cable or a wire harness; of plugs; of sockets, e.g. wall sockets or power sockets in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5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 H01R13/6456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comprising keying element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 Y10T29/49222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forming array of contacts or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43Motor or generator
    • Y10T29/53161Motor or generator including deform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装夹具,其能提高检测功能的精确性,并能通用于具有不同数量的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组装夹具用于包括壳体主体(22)的连接器壳体(20),壳体主体具有端子容纳部(21)和锁定件(23),锁定件用于将端子接头(10)锁定在端子容纳部中,在对应的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每个锁定件从壳体主体(22)突出,当端子接头插入端子容纳部中时,能够检测端子接头的未充分插入。连接器组装夹具设有:保持件(30),包括用于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凹部(34);和检测臂(32),当任何锁定件突出时设定为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容纳凹部形成定位凹槽(68),用于接纳连接器壳体的定位肋(24)。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装夹具,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提供端子未充分插入的检测功能。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0-147047中公开的连接器组装夹具是传统已知的用于将端子接头组装到连接器壳体中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并且该连接器组装夹具提供检测端子接头的安装状态的功能。该检测功能用于通过确认保持件是否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突出,来检查连接器是否正确组装,其中所述保持件形成为用于锁定插入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接头的分开的元件。
由于该检测功能用于在作为与连接器壳体分开的元件的保持件完全锁定在连接器壳体中的同时,检查安装状态,所以难以将这样的检测功能应用到其中锁定有端子接头但没有安装保持件的连接器壳体。
因此,近年来,已经对于以下连接器组装夹具进行了研究,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提供针对仅设置用于锁定端子接头的锁定件的连接器壳体的检测功能。具有该检测功能的连接器夹具构成为使得:当端子接头插入包括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中时,将连接器壳体保持在一个保持件中,该保持件包括用于容纳连接器壳体的容纳凹部,并且通过在端子接头的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检测从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突出的锁定件,来检查端子接头的安装状态。
然而,由于连接器壳体插入容纳凹部中,所以在容纳凹部和连接器壳体之间需要提供小间隙。在上述结构中,当布置在容纳凹部中时,连接器壳体可能会在宽度方向上振动。另外,当端子接头组装到连接器壳体中时,连接器壳体可能会由于倾斜而振动。在这样的情况下,锁定件的突出量可能会相对于作为检测标准的突出量增加或减小,不能由检测部检测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
在出于同样使用的目的将连接器壳体和少量端子接头组装到一起而使用此种连接器组装夹具的情况下,在容纳凹部和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得非常大,因此导致连接器壳体更多的振动。因此,每次在端子接头的数量改变时,需要新的不同的连接器组装夹具,这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和生产效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夹具,所述组装夹具能够通过消除布置在容纳凹部中的连接器壳体的振动而提高检测功能的精确性,并且能够通用于具有不同数量的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夹具,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将用于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和一个或多个锁定件,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件用于锁定和保持插入到相应的端子容纳部中的正确位置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子接头,并且形成为使得:在对应的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所述端子容纳部的状态下,每个锁定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个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当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时,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并且能够检测所述端子接头的未充分插入,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包括容纳凹部,所述容纳凹部用于至少部分容纳所述连接器壳体,同时对所述连接器壳体进行定位;和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并且当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任何锁定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个侧表面向外突出时设定为未充分插入检测状态,其中:(i)在所述容纳凹部的内侧表面中形成至少一个定位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凹槽适合于接纳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厚度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定位肋,以及(ii)所述定位凹槽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容纳凹部的形成有所述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表面邻近的内侧表面基本上齐平且相连续。
本发明优选实施为具有如下结构。
所述定位凹槽基本上可以从所述容纳凹部的开口边缘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方向延伸。
根据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用于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端子容纳部和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锁定和保持插入到相应的端子容纳部中的正确位置的端子接头,并且形成为使得:在对应的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所述端子容纳部的状态下,每个锁定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个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当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时,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并且能够检测所述端子接头的未充分插入,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可以包括:
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包括容纳凹部,所述容纳凹部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壳体,同时对该连接器壳体进行定位,和
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并且当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任何锁定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个侧表面向外突出时设定为未充分插入检测状态,
其中:
在所述容纳凹部的内侧表面中形成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从所述容纳凹部的开口边缘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方向延伸,并且适合于接纳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厚度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定位肋,以及
所述定位凹槽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容纳凹部的形成有所述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表面邻近的内侧表面齐平且相连续。
根据这样构成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当连接器壳体插入保持件的容纳凹部中时,定位肋容纳到形成在容纳凹部中的定位凹槽中,并且定位肋和连接器壳体的外侧表面与定位凹槽和容纳凹部彼此齐平且相连续的内侧表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连接器壳体沿宽度方向倾斜和振动。而且,由于定位凹槽和容纳凹部彼此齐平且相连续,所以与在定位凹槽的内侧表面和容纳凹部的内侧表面之间具有角度的情况相比较,与连接器壳体和定位肋的外侧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连接器壳体的振动。而且,同样在组装容纳的端子比预定连接器壳体的端子少的连接器壳体的情况下,通过将定位肋插入定位凹槽中并组装端子接头,能够在不发生连接器壳体振动的情况下组装连接器。
在所述容纳凹部的形成所述定位凹槽的侧表面的中央部分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小连接器辅助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小连接器辅助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相同。
根据此结构,两个小连接器壳体——尺寸各设定为当通过将定位凹肋插入小连接器辅助凹槽中而将小连接器壳体插入容纳凹部中时,使与设置定位肋的侧表面相反的侧表面与容纳凹部的与形成定位凹槽的内侧表面相反的内侧表面保持紧密接触——能够同时插入容纳凹部中,并且能够将端子接头组装到所述小连接器壳体中。
此时,能够通过将一个小连接器壳体的定位肋插入容纳凹部的定位凹槽中,而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组装一个小连接器,并且能够通过将另一个小连接器的定位肋插入小连接器辅助凹槽中,而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组装另一个小连接器,其中另一个连接器壳体的、设置定位肋的侧表面与容纳凹部的与形成定位凹槽的内侧表面相反的内侧表面保持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以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连接器壳体能够至少部分容纳在保持所述保持件的基座部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能够插入容纳在所述保持件中的连接器壳体中。
更优选地,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包括检测臂,以关于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的支撑轴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检测臂,并且当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时,优选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检测臂能够根据所述锁定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突出的突出状态,在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和非检测姿势之间移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还包括锁定机构,从所述保持件到所述基座部设置所述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当所述检测臂处于检测姿势时将所述保持件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上,当所述检测臂处于非检测姿势时使所述保持件能够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滑动或使所述保持件能够滑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最优选地,所述保持件以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连接器壳体能够容纳在保持所述保持件的基座部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端子接头能够插入容纳在所述保持件中的连接器壳体中,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通过检测臂形成,以关于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的支撑轴能旋转的方支撑所述检测臂,并且当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时,所述检测臂能够根据所述锁定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突出的突出状态,在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和非检测姿势之间移位,并且,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还包括锁定机构,从所述保持件到所述基座部设置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当所述检测臂处于检测姿势时将所述保持件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上,当所述检测臂处于非检测姿势时使所述保持件能够滑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此结构,由于在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检测臂根据锁定件的突出量设定为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以将保持件锁定在第二位置上,所以可以在端子接头插入连接器壳体之后,通过确认保持件是否能滑动到第一位置,来判断所有的端子接头是否已经完全插入到连接器壳体中,而不需要单独检查端子接头的组装状态。而且,由于除了用于使检测臂的姿势移位的力以外,没有其他的外力作用到锁定件上,所以不可能损坏锁定件和连接器壳体。
优选地,所述检测臂包括:锁定件接触部,所述锁定件接触部能够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件形成接触;和锁定机构接触部,所述锁定机构接触部根据检测姿势作用在所述锁定机构上。
更优选地,从所述支撑轴到所述锁定机构接触部的尺寸设定为长于从所述支撑轴到所述锁定件接触部的尺寸。
最优选地,所述检测臂包括:锁定件接触部,所述锁定件接触部能够与所述锁定件形成接触;和锁定机构接触部,所述锁定机构接触部根据检测姿势作用在所述锁定机构上,并且从所述支撑轴到所述锁定机构接触部的尺寸设定为长于从所述支撑轴到所述锁定件接触部的尺寸。
根据此结构,由于在所述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所述锁定件的突出量被放大数倍之后作用到锁定机构接触部上,所以即使锁定件仅突出很小的量,也能够可靠检测端子接头的未充分插入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并且能够沿与所述保持件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锁定位置上,当所述保持件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与形成在所述基座部中的接合凹部接合以将所述保持件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上,在所述非锁定位置上,解除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接合凹部的接合以将所述保持件解锁,优选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中并且能够沿与所述保持件的滑动方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在解锁位置和非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解锁位置上,所述解锁部在与设置在所述锁定部的前导端上的解锁滑动部保持接触的情况下滑动,以使所述锁定部沿与所述接合凹部接合的接合方向基本上相反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接合凹部和所述锁定部解除接合,在所述非解锁位置上,所述解锁部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中,并且将所述锁定部和所述接合凹部保持在锁定状态,以及进一步优选地,制动件设置在所述保持件中,并且能够沿与所述锁定部的滑动方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在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限制位置上,所述制动件与形成在所述基座部中的接合凹部接合,并且当所述检测臂处于检测姿势时,通过由所述检测臂推动而将所述解锁部限制在所述非解锁位置上,在所述非限制位置上,所述制动件与所述接合凹部解除接合以释放所述解锁部。
根据此结构,不必刚一将端子接头插入端子容纳部中,就使保持件固定在第二位置上,而是可以根据解锁部是否能滑动,非常容易地确认所有的端子接头是否已经完全插入在连接器壳体中。
优选地,在所述制动件上支撑制动件偏压元件,所述制动件偏压元件用于将制动件朝向所述保持件的检测臂容纳凹槽偏压。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用于优选当所述保持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保持插入所述保持件中的所述连接器壳体。根据此结构,保持部将连接器壳体保持在第二位置上,不能在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取出连接器壳体。这样能够防止错误地从容纳凹部取出连接器壳体,并且能够防止连接器壳体和锁定件的损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具有设定为小于将插入所述容纳凹部中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厚度的大约一半的深度,且/或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设定为大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
根据上述情况,能够提供一种组装夹具,所述组装夹具可以通过消除布置在容纳凹部中的连接器壳体的振动,通用于具有不同数量的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
只要阅读了下面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该理解,即使各实施例是分别描述的,其单个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其中插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端子接头插入连接器壳体之前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示出端子接头处于正确的位置上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4是示出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示出包括八个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插入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装夹具的容纳凹部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6是示出包括六个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插入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装夹具的容纳凹部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7是示出包括四个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插入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装夹具的容纳凹部中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8是示出连接器壳体插入处于第一位置上的保持件中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9是示出端子接头插入容纳在处于第二位置上的保持件中的连接器壳体中的正确位置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0是示出解锁部位于解锁位置上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容纳在处于第二位置上的保持件中的连接器壳体中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端子接头
20:连接器壳体
21:端子容纳部
22:壳体主体
23:锁定件
24:定位肋
30:保持件
32:检测臂(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
33:保持部
34:容纳凹部
42:制动件(锁定机构)
44:支撑轴
45:锁定件接触部
46:锁定机构接触部
49:锁定部(锁定机构)
49A:解锁滑动部
50:解锁部(锁定机构)
53:接合凹部(锁定机构)
54:接合凹槽(锁定机构)
60:基座部
68:定位凹槽
69:小连接器辅助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11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具体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装夹具的整体外观基本为长方体盒状,并且包括:保持件30,保持件30用于至少部分容纳具有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21的连接器壳体20;基座部60,基座部60用于保持该保持件30;锁定机构31,从保持件30到基座部60设置锁定机构31;至少一个检测臂32,至少一个检测臂32等同于或作为具体的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端子接头10未充分插入连接器壳体20中;以及保持部33,保持部33用于保持在保持件30中的连接器壳体20。为了说明,首先描述将组装到该连接器组装夹具中的连接器。注意,在下面的说明中的垂直和横向方向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图8中的方向,并且沿连接器壳体插入方向的前后侧分别被称为“前”侧和“后”侧。
如图1至4所示,此连接器具体具有平坦的且基本上长方体形的外观,并且设置有:包括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21的壳体主体22;将安装到端子容纳部21中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和连接器壳体20,连接器壳体2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用于锁定至少部分插入端子容纳部21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子接头10。
具有开口的前后端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端子容纳部21(具体基本上并排)形成在壳体主体22中,相应的端子接头10能够从插入侧、具体基本上从后侧至少部分容纳在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21中,并且将连接到相应的端子接头10上的一个或多个未示出的配合端子接头能够从连接侧或从前侧至少部分插入其中。与壳体主体22的一个侧表面整体或一体形成的锁定件23设置在每个端子容纳部21中。(具体基本上条状的)锁定件23基本上并排形成为从壳体主体22的侧表面的中间部分(具体基本上中部部分)延伸到壳体主体22的前端表面和中央部分之间的中部或中间位置附近的位置。
如图2所示,每个端子接头形成为使得将压接且连接到电线Y上的套管12设置在基本上为矩形管形状的连接部11的后面,并且向外突出的锁定爪13形成在连接部11的外表面中的一个上。端子接头10插入连接器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中,使得设置锁定爪13的表面与设置锁定件23的端子容纳部21的表面形成接触。
具体地,基本上在壳体主体22的中央或中间部分的位置上,每个锁定件23在其基端支撑在壳体主体22上,并且可以以该基端部为支撑点弹性变形。当端子接头10至少部分插入端子容纳部21中时,锁定件23由端子接头10的连接部11挤压,使得锁定件23从端子容纳部21向外弹性变形,并且锁定件23的前导端部从壳体主体22的外表面突出。当端子接头10至少部分插入正确的连接位置时,锁定件23至少部分弹性返回,并且端子接头10的连接部11的锁定爪13与锁定件23接合,使得锁定件23的外表面和壳体主体22的外表面具体变得基本上齐平。
具体地,当端子接头10未充分插入端子容纳部21中时,端子接头10的锁定爪13挤压锁定件23,使得锁定件23从壳体主体22的一个较长侧表面向外突出,如图4所示。
接下来详细描述连接器组装夹具。
具体地,连接器组装夹具的保持件30具有基本上长方体盒状的外观,并且用于至少部分容纳上述连接器壳体20的(具体基本上矩形的)容纳凹部34形成在保持件30的上表面或外表面的中间部分(具体中央部分)中。容纳凹部34的开口形成为使得沿较长侧的开口边缘基本上与保持件30的较长外表面部分平行。
该容纳凹部34从其开口到底壁35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截面形状,并且能够将连接器壳体20保持在其中。
具体地,从该容纳凹部34的底壁35到开口的长度设定为基本上等于连接器壳体20沿端子接头插入方向的长度。具体地,当连接器壳体20插入容纳凹部34中时,连接器壳体20的后端表面和保持件30的形成有开口的表面变得基本上齐平。
而且,具体地,容纳凹部34的开口的沿较短侧的长度设定为基本上等于连接器壳体20的厚度。当连接器壳体20插入容纳凹部34中时,容纳凹部34的沿较长侧的表面和连接器壳体20的沿较长侧的表面基本上保持紧密接触。
该保持件30至少部分由基座部60覆盖,基座部60用作连接器组装夹具的外周壁。
具体地,基座部60具有基本长方体外观,和/或与用于至少部分容纳保持件30的保持件容纳部61整体形成。保持件容纳部61沿与将被至少部分容纳的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的开口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口,和/或带有具有与由保持件30的外周表面形成的矩形形状基本上相同的矩形形状的开口。具体地,当保持件30完全容纳在保持件容纳部61中时,保持件30的形成有容纳凹部34的表面和基座部60的形成有保持件容纳部61的表面基本上齐平。
保持件30能在保持件容纳部61中在第一位置1P和第二位置2P之间滑动,在第一位置1P上,保持件30与开口最接近,在第二位置2P上,保持件30基本上完全容纳在保持件容纳部61中。
当保持件30朝向第一位置1P滑动或当保持件30滑动到第一位置1P时,保持件30的位于开口侧的一端从基座部60的开口突起,使得连接器壳体20能够至少部分插入容纳凹部34中。具体地,当保持件30朝向第二位置2P滑动或当保持件30滑动到第二位置2P时,基座部60的具有开口(保持件容纳部61的开口)的表面、保持件30的具有开口(容纳凹部34的开口)的表面和连接器壳体20的具有开口(端子容纳部21的开口)的表面基本上齐平。
用于将保持件30朝向第一位置1P偏压的保持件挤压弹簧63布置在保持件30和形成于基座部60的保持件容纳部61的后壁62中的弹簧凹槽64之间,并且支撑在从保持件30的下表面突起并至少部分插入形成在基座部60中的引导通孔65中的弹簧引导件36上。因此,能与设置在保持件30的外表面的中间部分(具体基本中央部分)中的接合部37接合的锁定部66设置在保持件容纳部61的内表面上,以将被朝向第一位置偏压的保持件30保持在保持容纳部61中。
另一方面,锁定部容纳凹部38和制动件容纳凹部39基本上形成在沿保持件30的较长侧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是在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与保持件容纳部61的内表面形成和/或保持基本接触的表面附近的表面以外的表面,并且检测臂容纳凹槽40和保持部容纳凹槽41形成在保持件30的基本上相反的表面中。
具体地,制动件容纳凹部39在从保持件30的中央朝向锁定部容纳凹部38稍微移位的位置上形成为基本上具有圆形截面,并且到达位于相反侧上的检测臂容纳凹槽40,具有形成在朝向检测臂容纳凹槽40的一端上的凸缘42A的柱形制动件42至少部分容纳在制动件容纳凹部39中,并且能沿相对于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沿基本上垂直于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的方向滑动。具体地,制动件容纳凹部39的一部分从其基本上中央的部分到检测臂容纳凹槽40稍微变宽,并且支撑在制动件42上的用于将凸缘42A朝向检测臂容纳凹槽40偏压的制动件弹簧43具体设置或安装在该变宽的部分上。
该制动件42能在非限制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滑动,在该非限制位置上,制动件42完全容纳在制动件容纳凹部39中,在该限制位置上,制动件42从制动件容纳凹部39突出,以通过由检测臂32从检测臂容纳凹槽40侧挤压,具体通过由制动件弹簧43朝向非限制位置偏压,将保持件30保持在保持件容纳部61中的第二位置2P上。
具体地,检测臂容纳凹槽40从位于保持件30的中间部分(具体基本上中央)和其下表面之间的位置到保持件30的上表面和其中间部分(具体基本上中央)之间的位置基本上笔直形成,并且具有比检测臂32的宽度稍长的宽度,用于在检测臂容纳凹槽40中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检测臂32的支撑轴44设置在检测臂容纳凹槽40(的具体基本上中央的部分)中。在检测臂容纳凹槽40的底表面上,检测臂容纳凹槽40的朝向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的一端基本上与容纳凹部34相通,并且其朝向制动件容纳凹部39的一端与制动件容纳凹部39相通。
具体地,检测臂32基本上呈窄长盒的形式,所述盒联结在检测臂容纳凹槽40中与容纳凹部34和制动件容纳凹部39连通的连通开口,并且在检测臂32的朝向容纳凹部34的一端上或在检测臂32的朝向容纳凹部34的一端附近设置锁定件接触部45,在检测臂32的朝向制动件容纳凹部39的一端上或在检测臂32的朝向制动件容纳凹部39的一端附近设置锁定机构接触部46(具体包括调整螺栓46A和调整螺母46B)。
检测臂32由通过轴孔32A至少部分插入的支撑轴44以可旋转的方式或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该轴孔32A在检测臂32的从中央朝向锁定件接触部45移位的位置上沿宽度方向形成,并且当保持件30位于第二位置2P上时,检测臂32能根据连接器壳体20的锁定件23的突出状态,在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和非检测姿势之间移位。
具体如图11所示,当端子接头10未充分插入连接器壳体20中时,锁定件23从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朝向检测臂容纳凹槽40突出以挤压锁定件接触部45,使得检测臂32关于支撑轴44顺时针旋转或枢转到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以与容纳凹部34的延伸方向交叉。当端子接头1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0中的正确位置时,锁定件23不朝向检测臂容纳凹槽40挤压锁定件接触部45,锁定件接触部45的突出表面基本上沿着壳体主体22的外表面延伸,并且检测臂23在非检测姿势以基本上与容纳凹部34的延伸方向平行延伸。
当检测臂32在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上时,检测臂32的锁定机构接触部46将偏压制动件46推到制动件容纳凹部39外,并且使得制动件46朝向限制位置或滑到或移位到限制位置,从而将保持件30保持在保持件容纳部61中的第二位置上。
此时,例如,检测臂32具体设定为使得从支撑轴44到锁定机构接触部46的尺寸长度是从支撑轴44到锁定件接触部45的尺寸的大约两倍多,具体大约三倍。因此,当锁定件23的突出量传递到锁定件接触部45以移位检测臂32时,此突出量传递到锁定机构接触部46,同时倍增(例如三倍),使得锁定件23的突出状态能够被更可靠地检测。
具体地,保持部容纳凹槽41基本上从检测臂容纳凹槽40的上表面延伸到保持件30的形成有容纳凹部34的开口的表面,从而与检测臂容纳凹槽40整体形成,并且基本上L形的保持部33安装在保持部容纳凹槽41中。
该保持部33的一端由设置在保持部容纳凹槽41中的保持部支撑轴47以可旋转的方式或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并且能在锁定姿势和解锁姿势之间移位,该锁定姿势用于保持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该解锁姿势使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能够被取出。保持部弹簧48在保持部支撑轴47上方安装在保持部33和保持部容纳凹槽41之间,并且沿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沿基本上垂直于连接器壳体20插入方向的方向,偏压保持部33以将保持部33保持在解锁姿势上。
具体地,当将保持件30设定在第二位置2P、且连接器壳体20至少部分插入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中时,保持部33处于锁定姿势,其中,其L形部分基本上与形成保持部容纳凹槽41和容纳凹部34的表面接触,并且保持部33的前导端部锁定插入在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的端子容纳部21的相应的开口边缘。当将保持件30设定在第一位置1P时,具体地,保持部30由保持部弹簧48推到保持部容纳凹槽41外,并且设定在解锁姿势,在该解锁位置上能够取出容纳在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
具体地,锁定部容纳凹部38在保持件30的、从下表面朝向中央稍微移位的位置直到沿较短侧方向从保持件30的中央朝向相反表面稍微移位的位置形成为具有相同的矩形截面,具体具有基本上长方体形状和/或在其前导端包括解锁滑动部49A的锁定部49至少部分容纳在锁定部容纳凹部38中,并且能沿对于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沿基本上垂直于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的方向滑动。
具体地,该解锁滑动部49A形成为从自锁定部49的前导端朝向中央稍微移位的位置到前导端朝向锁定部49的下表面倾斜。
具体地,该锁定部49能在锁定位置和/或非锁定位置之间滑动,在该锁定位置上,锁定部49从锁定部容纳凹部38突出以与形成在基座部60中的解锁部50接合,在该非锁定位置上,锁定部49基本上完全容纳在锁定部容纳凹部38中,并且由布置在锁定部49和锁定部容纳凹部38的后壁38A之间的锁定弹簧51朝向锁定位置偏压。
具体地,解锁部50基本上具有窄长的长方体形状且/或保持在形成在基座部60中的解锁部容纳部67中。在保持件30的设置锁定部49和制动件42的表面的一侧上,解锁部容纳部67与保持件容纳部61整体或一体形成,基本上沿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延伸,且/或基本上具有与解锁部50一致的形状。
解锁部50包括:锁定主体52,锁定主体52形成有能与锁定部49接合且/或具有基本矩形的开口的接合凹部53和能与制动件42接合并具有基本圆形的开口的接合凹槽54;未示出的锁定突起,所述锁定突起用于将解锁部50保持在保持件容纳部61中;以及按压部55,按压部55用于将解锁部50至少部分插入保持件容纳部61中,并且解锁部50能基本上沿与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滑动。
具体地,解锁部50在从保持件30的形成容纳凹部34的表面突出的位置上包括按压部55,并且该按压部55具体形成为从基座部60朝向与保持件30基本上相反的一侧稍微突出。解锁弹簧56安装在由解锁弹簧56偏压的解锁部50下方。
解锁部50基本上能在非解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在该非解锁位置上,解锁部50由解锁弹簧56偏压并且按压部55完全从基座部60的上表面突出,在该解锁位置上,按压部55被向下按压以将解锁部50插入解锁部容纳部67中,并且从基座部60的上表面稍微突出,并且其滑动方向与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相同。
在此,当解锁部50在非解锁位置上并且保持件30滑动到第二位置2P上时,锁定主体52的接合凹部53和接合凹槽54布置在基本上与保持件的锁定部49和制动件42对应的位置上,并且由锁定弹簧51偏压的锁定部49在锁定部49与接合凹部53接合的锁定位置上将保持件30锁定在第二位置2P上。
在这种情况下,当至少部分将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插入到至少部分插入在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中,并且通过连接器壳体20的锁定件23使检测臂32进入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时,制动件42与接合凹槽54接合以防止解锁部50的滑动移动。
然而,当检测臂32在非检测姿势上时,制动件42在非限制位置上,并且解锁部50的按压部55能够从上面被向下或向外按压,以使解锁部50滑动到解锁位置,接合凹部53的上内表面将锁定部49推到锁定部容纳凹部38中以使锁定部49在基本上以与锁定部49的解锁滑动部49A保持接触的方式滑动的同时滑动到非锁定位置。这样,保持件30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保持件30从第二位置2P或能够从第二位置2P滑动到第一位置1P,并且使与连接器壳体20的外周边缘部接合的保持部33移位到解锁位置,使得连接器壳体20能够从容纳凹部34中取出。
在此示出的锁定部49、解锁部50和制动件42与具体的锁定机构相对应。
如图5至7所示,形成在保持件30中的容纳凹部34在至少一个内表面中(具体基本上沿其开口的较长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该定位凹槽68从容纳凹部34的开口到容纳凹部34的底壁35沿连接器壳体20的插入方向基本上笔直延伸,且/或形状构成为在沿较长侧的侧表面的一端上,包括与沿短侧的内侧表面基本上齐平或连续且整体或一体的内侧表面。该凹槽的深度例如设定为小于将插入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厚度的大致一半(例如大约1/4),且/或其宽度例如设定为大于凹槽深度,例如是凹槽深度的大约1.5倍。
具体地,具有至少一个定位肋24的连接器壳体20至少部分插入该容纳凹部34中,该定位肋(具体基本上沿较长侧)形成在至少一个侧表面上且/或与沿较短侧的侧表面基本上连续且整体或一体,并且沿设置定位肋24的较短侧的侧表面具体设定为比连接器壳体20厚,例如是连接器壳体20的厚度的大约1.3倍。
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将至少一个相应的定位肋24基本上沿相应的形成在容纳凹部34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至少部分装配或插入和滑动到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八个)端子容纳部21且将至少部分插入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能够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纳凹部34中。
当连接器壳体20正确(具体完全)插入容纳凹部34中时,连接器壳体20的设置定位肋24的外侧表面和容纳凹部34的设置定位凹槽68的内侧表面保持紧密接触。与没有设置定位凹槽68的情况相比较,表面接触区域更大(例如大约是1.3倍或更多倍)。
在容纳凹部34的纵向中央部分上形成具有与定位凹槽68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的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小连接器壳体20A的至少一个定位肋24插入该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中,具体地,该小连接器壳体20A的尺寸设置为当连接器壳体20A至少部分插入容纳凹部34中时,小连接器壳体20A与定位肋24相反的侧表面与容纳凹部34的与形成定位凹槽68的表面基本上相反的内侧表面基本上紧密接触。
因此,通过准备两个小连接器壳体20A,在将两个小连接器壳体20A的定位肋24装配到容纳凹部34的定位凹槽68和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中的同时,将两个小连接器壳体20A至少部分插入,能够同时组装两个小连接器。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如所描述的构成。接下来,描述连接器组装过程及其功能和效果。
首先,将连接器组装夹具的基座部60固定或保持到或定位在工作台上,并且如图8所示,当保持件30保持在第一位置1P上时,将包括定位肋24的连接器壳体20至少部分插入容纳凹部34中。接着,将具有插入在其中的连接器壳体20的保持件30推到基座部60的保持件容纳部61中,并且使保持件30朝向第二位置2P滑动或使保持件30移动到第二位置2P。此时,锁定部49与解锁部50的接合凹部53接合,以将保持件30锁定在第二位置2P上,并且将保持部33设定到锁定姿势以将连接器壳体20的外周边缘部锁定。这样,将连接器壳体20保持在容纳凹部34中。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9所示,将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0的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21中的正确的位置。在此,由于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处于正确的位置,所以连接器壳体20的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不从连接器壳体20的外表面突出,并且检测臂32处于非检测姿势。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0所示,推动解锁部50的按压部55以使解锁部50滑动到解锁位置,从而接合凹部53的上表面将锁定部49推到锁定部容纳凹部38中,以使锁定部49在基本上以与解锁滑动部49A保持接触的方式滑动的同时基本上滑动或移位到非锁定位置。然后,具体通过保持件按压弹簧63的偏压力,由锁定部49锁定或定位在第二位置2P上的保持件30朝向第一位置1P滑动或移位或滑动或移位到第一位置1P,并且能够从保持件30的容纳凹部34取出连接器壳体20。
这样,操作者能够确认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已插入到相应的端子容纳部21中的正确的位置。然后,取出完成的连接器,并且能够通过重复上述操作执行连接器组装操作。
然而,如图11所示,如果端子接头10未插入到正确的位置,并且保持在未充分插入的状态,则相应的锁定件23从连接器壳体20的外表面突出,以推动检测臂32的锁定件接触部45,并且检测臂32朝向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移位或移位到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然后,检测臂32的锁定机构接触部46从检测臂容纳凹槽40侧朝向解锁部50推动制动件42,从而制动件42与接合凹槽54接合,使得可以在在非解锁位置上滑动解锁部50。操作者能够通过注意到解锁部50不能被操作,来确认端子接头10未充分插入在端子容纳部21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20的锁定件23的弹性变形对于指示端子接头10的未充分插入的状态是重要的,并且在检测端子接头的插入状态中,锁定件23的突出量相对于可检测标准增加或减少是严重的问题。
在这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当包括定位肋24的连接器壳体20完全插入包括定位凹槽68的容纳凹部34中时,连接器壳体20的设置定位肋24的外侧表面和容纳凹部34的设置定位凹槽68的内侧表面大范围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壳体20由于在宽度方向上倾斜而导致的振动,还能够应对当端子接头10组装到连接器壳体20中时连接器壳体20的振动。
如图6所示,通过将连接器壳体的定位肋24装配到容纳凹部34的定位凹槽68中,甚至可以防止能至少部分插入容纳凹部34中的具有比预定宽度短的宽度、并且包括较少的端子容纳部21、例如包括六个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20的连接器壳体20振动。本实施例的夹具能够通用于组装具有更少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
而且,当通过将多个(例如两个)小连接器壳体20A的定位肋24至少部分装配或插入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和至少一个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中、同时或可以同时将多个(例如两个)小连接器壳体20A插入容纳凹部34中时,防止了具有至少部分插入定位凹槽68中的定位肋24的小连接器壳体20A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振动,并且通过与设置有定位肋24的侧表面相反的侧表面与容纳凹部34的与设置有定位凹槽69的内侧表面基本上相反的内侧表面紧密接触,能够防止具有至少部分插入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中的定位肋24的连接器壳体振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当连接器壳体20包括预定数量的端子容纳部时,而且当连接器壳体20包括比预定端子容纳部少的端子容纳部时,都能够防止插入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的振动。因此,能够防止锁定件23的突出量相对于预定标准增加或减少,从而能够更精确地检测端子接头未充分插入的状态。
因此,为了提供能够通过消除布置在容纳凹部中的连接器壳体的振动而提高检测功能的精确性、并且能够通用于具有不同数量的端子容纳部的连接器壳体的组装夹具,一种连接器组装夹具将用于连接器壳体20,连接器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22,壳体主体22具有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21和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用于将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子接头10锁定在相应的端子容纳部21中,其中在对应的端子接头10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具体每个)锁定件23从壳体主体22突出,当端子接头10至少部分插入端子容纳部21中时,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能够检测端子接头10的未充分插入。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设置有:保持件30,保持件30包括用于连接器壳体20的容纳凹部34;和检测臂32,检测臂32当任何锁定件23突出时设定为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并且容纳凹部34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用于接纳连接器壳体20的至少一个(相应的)定位肋24。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凹部34的定位凹槽68的深度是将插入容纳凹部34中的连接器壳体20的厚度的大约1/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形式,定位凹槽68的深度也可以大于连接器壳体20厚度的1/4。
(2)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凹部34形成有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形式,容纳凹部34也可以不形成小连接器辅助槽。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连接器壳体(20)的连接器组装夹具,所述连接器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22),所述壳体主体(22)具有一个或多个端子容纳部(21)和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所述锁定件(23)用于对插入到相应的端子容纳部(21)中的正确位置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子接头(10)进行锁定和保持,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形成为:在对应的端子接头(10)未充分插入所述端子容纳部(21)中的状态下,每个锁定件(23)从所述壳体主体(22)的一个侧表面向外突出;当所述端子接头(10)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时,每个锁定件(23)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20),并且能够检测所述端子接头(10)的未充分插入,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包括:
保持件(30),所述保持件(30)包括容纳凹部(34),所述容纳凹部(34)用于至少部分容纳所述连接器壳体(20),同时对所述连接器壳体(20)进行定位,和
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32),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32)设置在所述保持件(30)中,并且当所述连接器壳体(20)的任何锁定件(23)从所述壳体主体(22)的一个侧表面向外突出时,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32)设定为未充分插入检测状态,
其中:
在所述容纳凹部(34)的内侧表面中形成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凹槽(68)适于接纳沿着所述连接器壳体(20)的厚度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定位肋(24);以及
所述定位凹槽(68)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容纳凹部(34)的、与形成有所述定位凹槽(68)的所述内侧表面相邻的内侧表面基本上齐平且相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定位凹槽(68)基本上从所述容纳凹部(34)的开口边缘沿所述连接器壳体(20)的插入方向延伸。
3.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在所述容纳凹部(34)的、形成所述定位凹槽(68)的侧表面的中央部分上设置至少一个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所述至少一个小连接器辅助凹槽(69)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槽(68)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保持件(30)以能够在第一位置(1P)和第二位置(2P)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位置(1P)上,所述连接器壳体(20)能够至少部分容纳在保持所述保持件(30)的基座部(60)中;在所述第二位置(2P)上,所述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能够插入到容纳在所述保持件(30)中的连接器壳体(2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未充分插入检测机构(32)包括检测臂(32),所述检测臂(32)以能够围绕设置在所述保持件(30)中的支撑轴(44)而旋转的方式受到支撑,并且在所述保持件(3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2P)的情况下,当所述端子接头(10)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时,所述检测臂(32)能够根据所述锁定件(23)从所述壳体主体(22)突出的突出状态,在未充分插入检测姿势和非检测姿势之间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42;49;50;53;54),所述锁定机构(42;49;50;53;54)从所述保持件(30)设置到所述基座部(60),用于当所述检测臂(32)处于所述检测姿势时、将所述保持件(30)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2P)上;并且当所述检测臂(32)处于所述非检测姿势时,所述连接器组装夹具能够使得所述保持件(30)朝向所述第一位置(1P)滑动或使所述保持件(30)滑动到所述第一位置(1P)。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检测臂(32)包括:
锁定件接触部(45),所述锁定件接触部(45)能够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件(23)相接触;和
锁定机构接触部(46),所述锁定机构接触部(46)根据所述检测姿势作用在所述锁定机构(42;49;50;53;5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从所述支撑轴(44)到所述锁定机构接触部(46)的尺寸设定为大于从所述支撑轴(44)到所述锁定件接触部(45)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锁定机构(42;49;50;53;54)包括锁定部(49);所述锁定部(49)设置在所述保持件(30)中,并且能够沿与所述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锁定位置,当所述保持件(30)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2P)时,所述锁定部(49)与形成在所述基座部(60)中的接合凹部(53)接合,以将所述保持件(30)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2P);在所述非锁定位置,所述锁定部(49)与所述接合凹部(53)解除接合,以将所述保持件(30)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锁定机构(42;49;50;53;54)进一步包括解锁部(50);所述解锁部(50)设置在所述基座部(60)中,并且能够沿着与所述保持件(30)的滑动方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在解锁位置和非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解锁部以与设置在所述锁定部(49)的前导端上的解锁滑动部(49A)相接触的方式滑动,以使所述锁定部(49)沿着与所述接合凹部(53)相接合的接合方向基本上相反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接合凹部(53)和所述锁定部(49)解除接合;在所述非解锁位置,所述解锁部(50)固定在所述基座部(60)中,并且将所述锁定部(49)和所述接合凹部(53)保持在锁定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锁定机构(42;49;50;53;54)包括制动件(42);所述制动件(42)设置在所述保持件(30)中,并且能够沿着与所述锁定部(49)的滑动方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在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限制位置,所述制动件(42)与形成在所述基座部(60)中的接合凹槽(54)接合,并且当所述检测臂(32)处于检测姿势时,所述制动件(42)通过由所述检测臂(32)推动而将所述解锁部(50)限制在所述非解锁位置;在所述非限制位置,所述制动件(42)与所述接合凹槽(54)解除接合,以释放所述解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制动件偏压元件(43)被支撑在所述制动件(42)上,所述制动件偏压元件(43)用于朝着所述保持件(30)的检测臂容纳凹槽(40)偏压所述制动件(42)。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保持件(30)包括保持部(33),所述保持部(33)用于当所述保持件(3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2P)时、对插入所述保持件(30)中的所述连接器壳体(20)进行保持。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夹具,其中,所述定位凹槽(68)的深度设定为小于插入到所述容纳凹部(34)中的所述连接器壳体(20)的厚度的大约一半,且/或所述定位凹槽(68)的宽度设定为大于所述定位凹槽(68)的深度。
CN2011100472051A 2010-03-03 2011-02-24 连接器组装夹具 Active CN102195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6868A JP5471607B2 (ja) 2010-03-03 2010-03-03 コネクタ組立用治具
JP2010-046868 2010-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211A true CN102195211A (zh) 2011-09-21
CN102195211B CN102195211B (zh) 2013-01-02

Family

ID=4374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72051A Active CN102195211B (zh) 2010-03-03 2011-02-24 连接器组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36196B2 (zh)
EP (1) EP2363926B1 (zh)
JP (1) JP5471607B2 (zh)
KR (1) KR101179833B1 (zh)
CN (1) CN10219521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0010A (zh) * 2014-11-19 2016-05-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832427A (zh) * 2017-04-27 2018-11-16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用于安全系统的连接器组件
CN10992122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壳体及电连接器
CN110073227A (zh) * 2016-12-20 2019-07-30 夸利陶公司 具有五个自由度的通用探测组件
CN114175415A (zh) * 2019-08-02 2022-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和包括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组的拔出方法
CN115173155A (zh) * 2021-07-05 2022-10-11 天蓝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误连接防止装置及其组装套件
CN114175415B (zh) * 2019-08-02 2024-04-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和包括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组的拔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1607B2 (ja) * 2010-03-03 2014-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用治具
CN104316802B (zh) * 2014-10-31 2017-12-29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倒扣结构的接头的自动插拔装置
JP2016177928A (ja) * 2015-03-19 2016-10-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0461457B1 (en) * 2018-07-23 2019-10-29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housing an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joint clip sit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10847A2 (en) * 1994-11-02 1996-05-0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Tester for testing correct assembly of terminals in connector housings
CN1207596A (zh) * 1997-08-05 1999-02-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
US5877622A (en) * 1994-03-10 1999-03-0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examinatio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connection in a connector
CN1299059A (zh) * 1999-12-03 2001-06-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器通路检查装置
JP2002040084A (ja) * 2000-07-26 2002-02-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検査器
CN1756005A (zh) * 2004-09-17 2006-04-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9081B2 (ja) * 1993-08-24 2000-04-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検査具
JP3014927B2 (ja) * 1994-09-20 2000-02-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半挿入検知構造及びコネクタ端子検出具
JP3089183B2 (ja) * 1995-04-17 2000-09-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端子半挿入検知機構
JPH08334542A (ja) * 1995-06-08 1996-12-17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検査具およびコネクタ
JP3085450B2 (ja) * 1995-08-02 2000-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端子金具検査器
JP3339432B2 (ja) 1998-11-16 2002-10-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検査装置
JP2002015829A (ja) * 2000-06-28 2002-01-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の誤挿入防止治具
JP4292803B2 (ja) * 2003-01-09 2009-07-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係止解除用治具
JP2005197029A (ja) * 2004-01-05 2005-07-21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コンタクト圧入装置
JP2010055940A (ja) * 2008-08-28 2010-03-1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コネクタホルダ並びに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471607B2 (ja) * 2010-03-03 2014-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用治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7622A (en) * 1994-03-10 1999-03-0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examinatio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connection in a connector
EP0710847A2 (en) * 1994-11-02 1996-05-0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Tester for testing correct assembly of terminals in connector housings
CN1207596A (zh) * 1997-08-05 1999-02-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
CN1299059A (zh) * 1999-12-03 2001-06-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器通路检查装置
JP2002040084A (ja) * 2000-07-26 2002-02-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検査器
CN1756005A (zh) * 2004-09-17 2006-04-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0010A (zh) * 2014-11-19 2016-05-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610010B (zh) * 2014-11-19 2018-04-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0073227A (zh) * 2016-12-20 2019-07-30 夸利陶公司 具有五个自由度的通用探测组件
CN108832427A (zh) * 2017-04-27 2018-11-16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用于安全系统的连接器组件
CN108832427B (zh) * 2017-04-27 2020-06-09 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用于安全系统的连接器组件
CN10992122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壳体及电连接器
CN114175415A (zh) * 2019-08-02 2022-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和包括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组的拔出方法
CN114175415B (zh) * 2019-08-02 2024-04-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和包括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组的拔出方法
CN115173155A (zh) * 2021-07-05 2022-10-11 天蓝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误连接防止装置及其组装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71607B2 (ja) 2014-04-16
US8336196B2 (en) 2012-12-25
EP2363926A1 (en) 2011-09-07
KR101179833B1 (ko) 2012-09-04
JP2011181460A (ja) 2011-09-15
KR20110100151A (ko) 2011-09-09
CN102195211B (zh) 2013-01-02
US20110214283A1 (en) 2011-09-08
EP2363926B1 (en)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211B (zh) 连接器组装夹具
US7572154B2 (en) Joint connector
CN102655299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79143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364685B (zh) 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120309219A1 (en) Connector
US7384286B2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JP2014032804A (ja) コネクタ
US20150249300A1 (en) Connector
CN103380548A (zh) 接合连接器和端子部分插入检查方法
EP1801925A1 (en) A connector
US8052443B2 (en) Conn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JP5012326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20200274282A1 (en) Male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tpa) device for a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reof
US798848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30177620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472550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端子金具
JP3433689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3043568B2 (ja) コネクタ
EP1199575A1 (en) A testing unit and a connector tes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892428B2 (ja) コネクタ
JP2006202536A (ja) コネクタ
JP2011044377A (ja) 分割コネクタ用導通検査治具および分割コネクタの検査方法
JP6386796B2 (ja) コネクタ
JP2024005515A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