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453A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453A
CN102193453A CN2011100608808A CN201110060880A CN102193453A CN 102193453 A CN102193453 A CN 102193453A CN 2011100608808 A CN2011100608808 A CN 2011100608808A CN 201110060880 A CN201110060880 A CN 201110060880A CN 102193453 A CN102193453 A CN 102193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per
fixing device
folder portion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0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453B (zh
Inventor
村上正典
船曳宏史
奥野仁树
山本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3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备有:定影部件,其具有加热手段;加压部件,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形成载置墨像的纸张被夹入的夹部;送风通道,其备有向所述夹部的纸张出口附近开口的吐出口;送风手段,其经由所述送风通道,向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吐出空气;定影装置在所述夹部边加热加压边搬送载置所述墨像的纸张将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排气流路,其在所述纸张搬送路的上面,在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备有吸入口,用所述吸入口吸入被吐出到所述纸张出口附近的空气并排气,与所述搬送路之间是用隔离部件隔离的。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其中,用由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形成的夹部,定影纸张上的墨像。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备有上述诸功能的复合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应原稿,在感光体上形成潜像,通过付与该潜像墨粉进行显像化,将该显像化了的墨像转印到纸张上,定影被转印到纸张上的墨像后排纸。
作为上述定影墨像的定影装置,有热辊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用由作为加热手段内藏了卤加热器等的定影辊(定影部件)和加压定影辊的加压辊(加压部件)形成的夹部,边夹持、搬送,边加热、加压被转印了墨像的纸张,这种定影装置结构简便,被广泛利用。
另外,还有一种传动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其中,在内藏了卤加热器等的加热辊和定影辊上绷架无端状定影带(定影部件),且备有加压定影辊的加压辊,此时定影带介于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用由定影带和加压辊形成的夹部,边夹持、搬送,边加热、加压被转印了墨像的纸张,这种定影装置因定影带热容量小,所以预热时间短缩,有节省能量的优点。
这里,纸张上的墨像的墨粉,是在穿过夹部时被加热,墨粉具有粘力,穿过夹部的纸张付在定影辊和定影带表面卷起不剥离,有发生堵塞的可能。尤其是在作为纸张采用纸张定量小的纸张(薄纸)、且定量小的印刷用涂料纸时,剥离性能更加降低。
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不断进展,为了确保充分长度的夹部宽幅而增大定影辊的话,夹部出口的辊曲率也因此变小,导致剥离性能下降。
为了使纸张容易从定影部件剥离,采取了各种对策,例如,在定影部件表层采用脱模性高的耐热树脂,还有涂布硅油等脱模剂,另外,使墨粉中含有经加热熔融、作为脱模剂发挥功能的上光剂等。但是,向上述涂料纸的图像形成,还有,由于形成彩色图像而多种颜色的墨粉重合、墨粉量增多引起墨粉粘力增大等等,导致剥离性降低的因素增多,剥离纸张的剥离手段成为必不可少。
作为剥离手段,有下述方法:在夹部的纸张排纸侧设涂层了脱模性良好的氟树脂的剥离爪,使该剥离爪的先端接触定影辊或定影带外表面,使纸张从定影辊等剥离。
但是,由于剥离爪的先端接触定影辊等表面,所以,擦伤由覆盖定影辊等表面的氟树脂等形成的表层,伤痕转印到图像上,存在问题。尤其是彩色图像时,因要求光泽图像,所以显得更显著。
为了对付上述问题,有一种对夹部出口侧吹空气、使纸张从定影辊等剥离的技术被开发。
为了使定影后的纸张不付在定影辊(定影带)上而吹空气、使纸张从定影辊剥离时,受受到空气吹拂部分之面积的影响。在纸张先端附近没有墨像、不产生粘力的区域较广时,纸张由于自身的骨质和自重而先端剥离,剥离区域接受空气,所以能够给出较大的剥离力。但是,如果直至纸张先端附近都有图像的话,由于纸张被沿定影辊等的外周切线方向搬送,所以纸张先端与定影辊等外周之间的间隙极小。例如,外径90mm、纸张先端空白3mm时,其间隙只不过0.1mm。要将空气吹入该间隙使纸张先端浮起的话则必须强风速空气,换而言之,必须将高压空气吹到夹部中,因此,希望是压缩机等生成的高压压缩空气。
作为上述的一例,有下述纸张剥离装置已公开:将由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储存在二个气箱中,交替开闭与气箱连接的二个电磁阀吐出压缩空气,以此来适应于高度复印机(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下述纸张剥离装置也已公开:配置多个在软辊圆周方向吹风的喷气多支管,在第1个吹风没能剥离纸张时,用第2个吹风进行纸张剥离,确保能够剥离纸张(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下述定影装置也已公开:用二个电磁阀吐出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在纸张先端穿过夹部时吐出高压压缩空气,然后吐出低压压缩空气(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3)。
穿过夹部的纸张付在定影辊、定影带表面不剥离卷起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纸张先端,先端后面也会出现。另外,即使是用排纸辊拉出纸张先端,卷起的部分将会出现剥离斑。因此,构成在夹部出口侧吹空气使纸张从定影辊剥离之结构时,必须连续吹出空气。
但是,连续吹出的空气在从定影辊等剥离纸张之后在夹部返回形成旋涡等乱流。该乱流使纸张啪哒啪哒飘动,错乱纸张搬送。尤其是刚性低、纸张定量低的薄纸,容易受这种乱流的影响,也是发生堵塞等搬送出错的原因。另外,由于接触加热部周面而成为高温的空气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扩散,还会引起现像剂温度上升和感光体清洁不良。
上述专利文献1~3中并没有上述问题的对策。
对此,有一种定影装置被提案,其中备有压缩空气吐出部件,其使压缩空气沿着定影部件周面向两端地吐出压缩空气,剥离纸张(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特开昭60-256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1-620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861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7-2061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中,使吐出的压缩空气从行进的纸张的中心部向两端,由此抑制吐出空气的乱流,同时防止吐出空气在定影部件附近滞留,以此安定从定影部件剥离后的纸张搬送。
但是,连续吹出压缩空气需要近0.01m3/s的压缩空气。生成压缩空气需要很大能量,为了生成该风量的压缩空气必须5~10Kw的大电力压缩机,压缩机和气箱等构成的装置大小有可能成为1m3左右的大型装置。
装置大型化的问题,专利文献1~3也同样存在。
另外,相对压缩机来说,送风机(以下称为风扇)、例如远心风扇、轴流风扇等能够以小型低电力得到大风量。但是,压力上限(数百Pa)低、表面光滑度高、骨质小的低定量涂料纸的情况,先端空白数mm时则不能确保剥离性能。
但是剥离纸张先端后,风扇吹出的空气就能够使纸张剥离。因此,可以组合压缩机和风扇,纸张先端的剥离用压缩机吹出的压缩空气进行,先端剥离后用风扇吹出的空气进行纸张剥离。另外,还可以并用压缩机和风扇的吹出。这样,通过组合压缩机和风扇,可以使压缩机为小型、低电力。
这种采用风扇的剥离,由于如上所述从风扇吐出的空气是低压力的,所以,为了有效地进行剥离,希望使空气的吹出相对定影辊来说在垂直于纸张宽幅方向的方向。
但是,用风扇在垂直方向连续吹出空气的话,如上所述,吹出的空气在从定影部件剥离纸张之后,在夹部返回形成旋涡等乱流,使纸张啪哒啪哒飘动,错乱纸张搬送。该飘动是堵塞等搬送出错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以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为目的,其中,能够抑制为了从定影部件剥离纸张而吹出的空气引起的纸张飘动,由此能够进行安定的纸张搬送。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结构达成。
1.一种定影装置,备有:定影部件,具有加热手段;加压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形成载置墨像的纸张被夹入的夹部;送风通道,备有向所述夹部的纸张出口附近开口的吐出口;送风手段,经由所述送风通道,向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吐出空气;定影装置在所述夹部边加热加压边搬送载置所述墨像的纸张,将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排气流路,其在所述纸张搬送路的上面,在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备有吸入口,用所述吸入口吸入被吐出到所述纸张出口附近的空气并排气,与所述搬送路之间是用隔离部件隔离的。
2.上述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被连续设在所述夹部的长度方向。
3.上述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被断续设在所述夹部的长度方向。
4.上述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路由备有所述吸入口和排气口的排气通道形成,所述隔壁部件构成所述排气通道的一部分。
5.上述4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送风手段的吸气口连结。
6.上述1至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是空气的吸气方向与吐出方向垂直的远心送风机。
7.上述4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排气手段,所述排气手段的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
8.上述1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路至少被设在所述夹部长度方向的中心部。
9.上述1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路的所述吸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所述吐出口的面积。
10.上述1至9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被设在所述排气流路的所述夹部长度方向两端的、构成所述排气流路的排气侧壁部件,其一部分比所述吐出口及所述吸入口还要延伸到所述夹部附近。
11.上述10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中间侧壁部件,其与所述排气侧壁部件平行,在与纸张定形尺寸宽幅对应的位置,比所述吐出口及所述吸入口还要延伸到所述夹部附近。
12.上述1至1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送风手段备有风扇和压缩机,连续吐出直至所述纸张全部穿过夹部,在所述纸张先端从所述纸张出口出来时,用比所述纸张先端出来所定长度后还要快的速度,对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吐出空气。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上述1至12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隔壁部件,分离纸张搬送路和剥离纸张后的空气的排气流路,能够抑制纸张P由于排气空气而“啪哒啪哒飘动”,能够进行安定的纸张搬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定影装置一例截面示意图。
图3: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4:吐出口附近的放大图。
图5:实施例1的下面图。
图6:空气喷嘴及其相关结构的例子立体示意图。
图7:本发明和以往例子的实验结果示意图。
图8: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9:实施例2的下面图。
图10: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1: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12: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13:实施例5的上面图。
图14:实施例5的概略尺寸图。
图15:实施例6的上面图。
图16:实施例7的示意图。
图17:实施例8的示意图。
图18:实施例8的上面图。
图19:实施例9的示意图。
图20:实施例9的上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图1的结构图,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一例。
本图像形成装置由图像形成装置本体GH和图像读取装置YS构成。图像形成装置本体GH是被称之为串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由多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带状中间转印带5、供纸搬送手段以及定影装置8等构成。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GH上方设有图像读取装置YS,其由自动原稿传送装置201和原稿图像扫描曝光装置202构成。被载置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201原稿台上的原稿d由搬送手段搬送,原稿单面或两面的图像经原稿图像扫描曝光装置202的光学系统扫描曝光,由线影像传感CCD读入。
由线影像传感CCD光电变换形成的信号在图像处理部经模拟处理、A/D变换、描影修正、图像编码处理等,之后被送往曝光手段3Y、3M、3C、3K。
形成黄(Y)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是在感光鼓1Y周围配置带电手段2Y、曝光手段3Y、显影手段4Y及清洁手段7Y。形成品红(M)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M是在感光鼓1M周围配置带电手段2M、曝光手段3M、显影手段4M及清洁手段7M。形成青(C)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是在感光鼓1C周围配置带电手段2C、曝光手段3C、显影手段4C及清洁手段7C。形成黑(K)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K是在感光鼓1K周围配置带电手段2K、曝光手段3K、显影手段4K及清洁手段7K。带电手段2Y和曝光手段3Y、带电手段2M和曝光手段3M、带电手段2C和曝光手段3C、带电手段2K和曝光手段3K构成潜像形成手段。
显像手段4Y、4M、4C、4K内藏由黄(Y)、品红(M)、青(C)及黑(K)小粒径墨粉和载体组成的二成分显影剂。墨粉由发色剂颜料或染料、定影后帮助墨粉从定影部件剥离的上光剂、支持它们的胶合剂树脂构成。
中间转印带5绕在多个辊上由辊支撑,能够转动。
定影装置8中,在被加热的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81与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84之间形成的夹部,加热加压纸张P的墨像进行定影。
这样,由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形成的各色图像,由转印手段6Y、6M、6C、6K逐次转印到转动的中间转印带5上(1次转印),形成被合成为彩色图像的墨像。收容在供纸盒20内的纸张P由供纸手段21供纸,经供纸辊22A、22B、22C、22D、定位辊23等被搬送到转印手段6A,彩色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2次转印)。被转印了彩色图像的纸张P在定影装置8中被加热加压,纸张P上的彩色墨像被定影。然后由排纸辊24夹持,载置到机外的排纸盘25中。
由转印手段6A将彩色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之后,曲率分离了纸张P的中间转印带5由清洁手段7A除去残留的墨粉。
上述是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但也可以是形成黑白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中间转印带。
另外,定影装置8也可以是热辊定影方式,即采用在定影部件中备有加热手段的辊。
接下去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定影装置8。
图2是本发明定影装置(传动带定影装置)的一例截面示意图。以在A4尺寸纸张上作100张/分钟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为例作说明。
定影带81(定影部件)呈无端状,作为基体,采用例如厚度70μm的PI(聚亚胺),作为弹性层,用厚度200μm的耐热性硅胶(硬度JIS-A15°)覆盖基体外周面,进一步用厚度30μm的耐热性树脂PFA(聚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套管覆盖。外径尺寸例如为168mm。作为其他结构,基体可以采用镍电铸等金属基体,弹性层可以采用氟胶,表面脱模层可采用PFA、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涂层。
加热辊82内藏卤加热器82A作为加热定影带81的加热手段,是用例如厚度30μm的PTFE树脂涂层82C覆盖由铝等形成的厚4mm的圆筒状芯金属82B外周面。外径尺寸例如为90mm。另外,为了适应不同纸张宽幅,卤加热器82A由例如2根1200W、2根750W、1根500W的构成,相应不同纸宽的纸张,在轴方向上成不同的发热分布。
定影辊83是用厚度17mm的耐热性硅胶(硬度JIS-A10°)作为弹性层83B覆盖由铁等金属形成的实心芯金属83A,进一步用厚度30μm的低摩擦耐热性树脂PTFE涂层树脂层83C覆盖。外径尺寸例如为90mm。
加压辊84(加压部件)内藏卤加热器84A,用来缩短刚向图像输出装置投入电源后的升温时间,是用厚度2mm的耐热性硅胶(硬度JIS-A10°)作为弹性层84C,覆盖由铝等形成的厚4mm的圆筒状芯金属84B外周面,进一步用厚度30μm的PFA套管树脂层84D覆盖。外径尺寸为90mm。卤加热器84A例如为700W。
加压辊84通过推进手段(没有图示)靠压定影辊83,两者之间夹着定影带81。
上述结构中,由驱动手段(没有图示)使加压辊84在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话,定影带81及加热辊82则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定影辊83也在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驱动定影辊83。另外,定影带81通过接触的加热辊82而被卤加热器82A加热,加压辊84也被卤加热器84A加热。加压辊84由推进手段朝定影辊83方向推进,在绕在定影辊83上的定影带81和加压辊84之间形成的夹部N,加热加压被供给的纸张P,定影纸张P上的墨像。
定影条件例如如下:
定影荷重:2000N
定影带张力:250N
定影带控制温度:160~200℃
加压辊控制温度:80~120℃
纸张搬送速度:500mm/s
作为加热定影带81的加热手段,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加热手段,例如,可以使用采用了磁化线圈的感应加热发热体。另外,加热手段的设置位置也并不一定局限于在加热辊82之中。
另外,也可以设付与定影带81张力的张力辊,还可以设控制带蛇形的偏移控制辊。
上述定影装置8中,定影后的纸张P从夹部N排纸后,如果附在定影带81上卷起的话会出现堵塞,所以,必须确保使纸张P从定影带81分离。
对此,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8中采用剥离手段,该剥离手段是在夹部N出口侧吹空气,使纸张从定影带81剥离。
接下去对该剥离手段作说明。
[实施例1]
图3是图2所示带定影装置8的剥离手段附近的放大图,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4是吐出口121a附近的放大图。图5是从图2箭头Y1方向看到的下面图。
上述剥离手段在夹部N的纸张出口附近备有空气喷嘴111(第1吹风手段)和送风通道121(第2吹风手段)。
空气喷嘴111吐出由压缩机压缩生成的压缩空气,对刚穿过夹部N的纸张P先端附近短时间吹风,使纸张P先端从定影带81剥离。
配置空气喷嘴111,使之先端离开夹部N出口25mm距离,且喷嘴的延长线成为从夹部N出口向旋转方向略10mm的定影带81外周面。也就是说,配置成使得从空气喷嘴111吐出的空气的吹到位置,是从夹部N出口向旋转方向10mm的定影带81外周面。
图6是空气喷嘴111及其相关结构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中,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夹部长度方向)配设5个空气喷嘴111,在各空气喷嘴111中,以2.5mm间距设26个口径0.8mm的喷嘴孔111a。因此,喷嘴孔111a的总数是:5个空气喷嘴111共130个。
5个空气喷嘴111分别通过5根导管112与2个配管部113连接,2个配管部113分别与电磁阀114连通。电磁阀114上面的形状没有图示,是与气箱连接统合,气箱连接压缩机。
电磁阀114是直动式的,容量为0.002m3/s(100kPa),应答速度为20ms。气箱容量为0.05m3。压缩机是往复无给油式的,电力为0.75kw,静压为0.8MPa,风量为0.00125m3/s。
送风通道121具有向着夹部N纸张出口附近开口的吐出口121,以及连接作为送风手段的风扇123吐出口123a的开口121c。
使送风通道121的吐出口121a离开夹部N出口25mm距离,且空气的吹到位置是从夹部N出口向旋转方向略10mm的定影带81外周面。
风扇123通过送风通道121从吐出口121a向夹部N的纸张出口附近连续吐出空气,吹到先端被剥离的纸张P上,使纸张P不附在定影带81上。
风扇123是空气吸气方向与吐出方向垂直的远心送风机、例如多翼风扇等因小型、轻量、低成本等优选,但并不局限于此。
风扇123用例如97mm×33mm的多翼风扇,电力为39W、静压为1280Pa。
实施例1(图2~图5)中采用4个风扇123。使风扇123吸气口123b向下方向。送风通道121的吐出口121a具有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300mm、在截面高度方向(图4中S1)上1.6mm之开口。另外,还具有4个风扇的各吐出口连接的4个开口121c。
上述情况中,送风通道121是4个风扇123与1个送风通道121连接的一体型,也可以是1个风扇123与1个送风通道121连接的分割型,用4个送风通道构成。分割型中,4个具有纸张P宽幅方向上约75mm、纸张厚度方向上1.6mm开口吐出口121a的送风通道121,被连续配设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
图像形成动作中,与纸张P被从定位辊23(参照图1)送出同时,对风扇123通电,进行通过送风通道121辅助剥离的送风。在夹部N出口附近,从图像面一侧到非图像面一侧,形成风速约20m/s的空气流。
经由电磁阀114从压缩机对空气喷嘴111供给压缩空气。电磁阀114通常处于闭状态。与纸张P先端走出夹部N同步,将开信号送到电磁阀114,切换到开状态。切换时机从二次转印前的纸张P供给信号(向定位辊23的纸张供给信号)算出。也可以在夹部N前面设置纸张先端检测手段。
电磁阀114约20ms进入开状态,所以,当纸张先端从夹部走出10mm程度时达到最大流量。本实施例中,用剥离所需压力的2~3倍的压力进行供气,所以,纸张P在空气喷嘴111的吐出空气达到最大流量之前、即从夹部N的卷起量达到10mm之前,开始分离。
实验确认到,在本实施例结构中,只要纸张先端走出5~10mm时从定影带剥离,那么用风速20m/s程度的风扇123的送风,对于即使是载置了最大附着量的稠密图像的厚度80g/m2程度的薄的印刷用涂料纸,也能够连续剥离纸张。
从输入开信号后经过50ms,对电磁阀114输入闭信号。
如上所述,因为纸张先端剥离10mm以上,所以,剥离后的纸张先端是受到从送风通道121吐出的送风扇123送风的状态,即使没有从空气喷嘴111供给的压缩空气,也有抵抗墨粉粘力剥离纸张P的力作用在非图像面侧方向,纸张P从定影带81安定分离。
实验确认到,如果纸张P先端卷在定影带上10mm以上后再剥离纸张的话,随着卷起量增多,出现可以认为是起因于剥离状态变化的图像斑纹,且该图像斑纹恶化,图像质量降低。如上所述,因为是在到达该卷起量之前开始剥离,所以不出现斑纹。
从定影带81剥离后的纸张P边被空气流推向加压辊84侧边被搬送,由以1mN程度的荷重接触加压辊84、先端宽10mm的剥离爪86从加压辊84离间,导向排纸导向板85。剥离爪86用表面用氟树脂涂层的耐热树脂形成。剥离爪86的接触荷重,由爪宽和爪的材质、加压辊84表面的材质之间的关系决定,被设定在不使加压辊84上出现擦伤的程度。
排纸导向板85是配置多个与纸张搬送方向平行的肋或小滚子,由此防止被排出的纸张P贴在排纸导向板85上引起不良。因为加压辊84的温度被维持在墨粉不融化的温度(本实施例中为90~110℃),所以,即使图像在加压辊84一侧,也不发生起因于剥离爪86的图像伤痕等。为了将加压辊84维持在低温,取最大纸张长度以上的转印~定影间距离,在转印~定影间缩短纸张之间间隔,抑制从定影带81向加压辊84的热传递量,或用风扇冷却辊内外周。剥离爪86可以应用以往定影装置中采用的。
如上所述,在纸张P剥离中,因为从空气喷嘴111吐出的空气是使纸张P先端从定影带81剥离,所以风速必须大,但因为只要短时间吐出所以风量可以少。而从送风通道121吐出的空气因为是在纸张P先端剥离后,所以风速可以比空气喷嘴111的小,但需要连续吐出直至纸张P全部穿过夹部N,所以风量与空气喷嘴111相比必须多。并且,空气喷嘴111吐出的风量约为送风通道121吐出的风量的1/10即可。这样,因为是空气喷嘴111的吐出和送风通道121的吐出互补的结构,所以,与不设风扇123及送风通道121、只从空气喷嘴111吐出压缩空气之结构相比,可以使包括压缩机装置的尺寸和电力约为1/10,能够实现小型化及省电力化。
如上所述,在纸张P先端剥离后的剥离中采用风扇123的吹风时,因为从风扇123吐出的空气是低压的,所以,为了有效地进行剥离,优选使空气的吹出方向相对定影带81的宽幅方向成直角。
但是,如上所述由风扇123连续在直角方向吹出空气的话,吹出的空气在纸张P从定影带81剥离之后在夹部N返回,形成旋涡等乱流,使纸张P啪哒啪哒飘动,错乱纸张P的搬送。该啪哒啪哒飘动也是发生堵塞等搬送上出错的原因。
对此,本发明的定影装置8具有排气流路,是用设在纸张P搬送路300上面的为隔壁部件的隔壁板132分离形成的。该排气流路由排气通道131形成,排气通道131备有向夹部N的纸张出口附近开口的吸入口131a和排气口131b。隔壁板132构成下面部件,该下面部件是排气通道131构成部件的一部分。
吸入口131a与送风通道121的吐出口121a的开口略相同,具有纸张P宽幅方向上300mm的开口。
排气通道131与送风通道121邻接,被配设在搬送路300侧。另外,排气通道131的构成部件可以是排气通道131专用的,一部分也可以与送风通道121通用。例如如图3所示的例子中,构成送风通道121下面的下面板121b,兼用构成排气通道131上面的上面板。
排气口131b上连接着风扇123的吸气口123b。
排气通道131是从吸入口131a吸入由风扇123从送风通道121吐到夹部N附近从定影带81剥离纸张P以后的空气,从排气口131b排气。排气的空气被风扇123吸气口123b吸入,再次从风扇123吐出,成为剥离用的空气。
图3中,实线箭头b表示吹出的空气,虚线箭头e表示排气的空气。
通过分离纸张P搬送路300和剥离纸张P后的空气排气流路,能够抑制纸张P因排气空气而啪哒啪哒飘动。
图7中出示实验结果,实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8及不分离纸张P搬送路300和排气流路的以往定影装置(比较例)。
纸张P的飘动如下测定:在夹部N夹住纸张P,用风扇123吹出剥离用空气,用激光变位仪(キ一エンス制造LB-01)在固定位置测定纸张P飘动位置的振幅。通过测得的输出(电压(V)),采用与激光变位仪连接的FFT分析器(小野测器制造CF6400),频率分析纸张P的位置变动。纵轴是频率分析纸张飘动振幅时的总值(V),表示振幅的能量。
通过比较总值确认到,本发明定影装置8与以往定影装置相比,飘动抑制为约43%,确认到了效果。
实施例1中,排气空气的吸入口131a的大小是L=30mm(参照图4、图5)、截面方向高度(图4中的S2)上2mm的开口。至于吸入口131a开口的大小,只要在吐出口121a的面积以上都可得到同样的效果。但是,L太大的话有纸张P被吸入口131a吸住的可能。通过实验认为,L超过75mm的话会出现吸住现象。因此,优选L设定在75mm以下。
穿过排气通道131的空气由风扇123的吸气口吸气,再次被风扇123吐出,经由送风通道121,作为剥离用空气吐出。通过上述空气循环,能够将暖空气吹到定影带81,所以,能够减小连续通纸时定影带81定影温度的降低。这样,可以节省消耗电力,可以实现省能量化。并且,可以防止吹到带上的空气在机内扩散,可以防止机内温度上升等不良。
[实施例2]
图8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8省略了排纸导向板85和剥离爪86。图9是从图8箭头Y2方向看到的下面图。
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风扇123被配置成其吸气口123b向垂直方向(图8的正反方向)。也就是说,与实施例1相比,90°改变了风扇123吸气口123b的朝向。
排气通道131与吸气口123b通过连接通道141连接,该连接通道141连通排气通道131的排气口131b与风扇123的吸气口123b。实施例2中,图9图面上最上方的风扇123(相当于图8最跟前侧的风扇123)不采用连接通道141,不吸气排气空气,而吸气机内的空气,但也可以在最上方的风扇123上设连接通道141,使吸气排气空气。其他结构按照实施例1。
也可以使排气通道131或连接通道141是例如在风扇123吸气口附近设开口的形状,使风扇123不仅吸气排气的空气,也能吸气周围的空气。
上述情况时,送风通道121为一体型,5个风扇123与1个送风通道121连接,但也可以构成分割型,使1个风扇123与1个送风通道121连接。分割型中,具有纸张P宽幅方向约60mm、纸张厚度方向1.6mm开口吐出口121a的5个送风通道121,被连续配设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
实施例2的情况时,通过将宽幅比外径薄的风扇用作风扇123,增加可配置的风扇个数,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增加为5个,能够得到用来剥离的高风量。因此,对于辊径大、剥离性差的结构更有效。
[实施例3]
图10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10省略了排纸导向板85和剥离爪86。
实施例3是在排气通道131设排气风扇151的例子。排气空气通过吸入口131a流入排气通道131内,由排气风扇151排到外部。排气场所优选是机外但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3中,能够分开控制吐出和排气的风量,能够分别控制为最适合值。
[实施例4]
图11是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11省略了排纸导向板85和剥离爪86。
实施例4是不设排气风扇、自然排气的例子。排气空气通过吸入口131a流入排气通道内,从排气口131b排到外部。实施例4中,因为不需要配置排气风扇,所以,能够用低成本构成分离纸张P搬送路300与排气流路的结构。
至于排气场所,为了不使被定影器加温的空气扩散在机内,可以排到机外。
[实施例5]
图12是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12省略了排纸导向板85和剥离爪86。图13是从图12的箭头Y3方向看送风通道221方向的上面图,一部分出示截面图。
如图13所示,实施例5中,各采用5个风扇123和送风通道221,排列配置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送风通道221是从风扇123向着夹部N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展开为喇叭状。因此,纸张P宽幅方向约60mm、纸张厚度方向1.6mm开口的吐出口221a,被连续配置在纸张P宽幅方向上。
这样,如图13所示,形成了由风扇123和送风通道221围起的先端呈三角状的空间。
实施例5是将该空间作为排气流路,也就是说,用作排气通道231。这样,是断续性配置排气流路。
在该排气通道231的下侧(搬送路300侧),设有分离排气流路与搬送路300的隔壁板232。该隔壁板232是构成排气通道231一部分的部件。安装隔壁板232,使该空间的夹部N方向三角形状部的一部分是开口的。将该开口作为排气空气的吸入口231a。由该隔壁板232分离搬送路300与空气的排气流路。
在该空间的上侧安装通道上板233,盖住空间上面,并使风扇123的吸气口与该空间连接。
这样,使排气通道231的吸入口231a与风扇123的吸气口连通。
也可以使通道上板233不是全部盖住空间上面的形状,而是例如在风扇123的吸气口附近设有开口的形状,使风扇123不仅吸气排气空气也能吸气周围空气。
实施例5中,因为送风通道221和排气通道231能够配置在截面方向同一高度,所以,能够小型地构成送风通道221和排气通道231,能够将送风通道221、排气通道231配置在靠近夹部N出口的位置。这在定影辊径大、剥离性坏的结构时更有效。
由于吸入口231a的面积必须大于吐出口221a的面积,本实施例中,三角形的高度(图13中的h)为26mm。
图14出示实施例5的概略尺寸
在两端的吸入口231a上设能够开闭的遮蔽部件(没有图示),小尺寸通纸时,关闭排气空气的吸入口231a,不将排气空气而是将周围的低温空气吹到定影带,又能够防止端部升温。
[实施例6]
图15是实施例6的示意图。是从图13相同方向看送风通道221方向的上面图,一部分出示截面图。
实施例6中,与实施例5相比,是断续性地配置送风通道221。
缩短送风通道221吐出口221a在纸张P宽幅方向的尺寸,在吐出口221a之间形成间隙S3,断续性配置送风通道221、即吐出口221a。这样,也能够用吐出口221a之间的间隙,作为空气的吸入口231a,能够更靠近夹部N地配置吸入口231a。能够在更靠近夹部N的位置分离空气排气流路与搬送路300,所以对于飘动是有效的结构。
并且,吸入口231a由该间隙S3和下面的台形间隙S4形成。因此,可以使台形S4的高度(图15中的h)小于实施例5中的三角形的高度(图13中的h)。实施例6中,间隙S3=7mm,台形S4的高度h=12mm。其他结构按照实施例5。
[实施例7]
图16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是从图13相同方向看送风通道221方向的上面图,一部分出示截面图。
实施例7中,与实施例5相比,两端向着夹部N端,为了使空气容易跑出,两端不设排气流路。
与实施例5相同,由风扇123和送风通道221围起形成的先端三角状的空间中,两端的空间不用作排气流路。也就是说,如图16所示,空间231A、231B中,两端的空间231B不形成排气流路,空间231A形成空气流路。因此,空间231A与实施例5相同,形成排气通道231。
空间231B下面侧隔壁板232b盖住下面,其他按照实施例5。
实施例7能够简化结构,能够实现降低装置成本。
[实施例8]
图17是实施例8的示意图。图18是从图17的箭头Y4方向看送风通道221方向的上面图,一部分出示截面图。
实施例8是在实施例5的排气通道231的两端侧面上设端部遮蔽板241。端部遮蔽板241从吐出口221a向夹部N方向及定影带81方向延伸。如图17所示,由于端部遮蔽板241延伸,能够防止吐出的空气不吹到夹部N而漏到两端侧,可以减小设定两端风扇13的风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使端部遮蔽板241与定影带81之间的间隙为2mm、端部遮蔽板241从吐出口221a的延伸距离为2mm。
该端部遮蔽板241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9]
图19是实施例9的示意图。图20是从图19的箭头Y5方向看送风通道221方向的上面图,一部分出示截面图。
实施例9是在实施例8中添加了中间遮蔽板242。图19中省略了端部遮蔽板241。
中间遮蔽板242被配置在对应于小尺寸定型纸张尺寸宽幅的两侧送风通道221的分界位置上,从吐出口221a向夹部N方向及定影带81方向延伸。
一直延伸到夹部N附近的中间遮蔽板242,相比实施例8来说,更能够防止相应各纸张尺寸吐出的空气跑掉,能够使空气有效地吹到。
此时也可以使两端的风扇123停止。使两端的风扇123停止时,驱动中的风扇123的最外侧的吐出空气,有向定影带81两端逸出的倾向,但因为有中间遮蔽板242,所以即使停止也不成问题。
中间遮蔽板242可以对多种纸张尺寸分别配置,也可以相应纸张尺寸以送风通道221单位移动。该移动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使中间遮蔽板242与定影带81之间的间隙为2mm、中间遮蔽板242从吐出口221a的延伸距离为2mm。
该中间遮蔽板242也可以应用于采取1个风扇123与1个送风通道121连接的分割型方式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0]
实施例1到9是风扇和压缩机并用的例子,在定影辊是比较小径的、纸张P剥离性较好的情况时,在实施例1到9中也可以构成不采用压缩机、即喷嘴111只用风扇123送风的结构。这样可以实现省空间化、低成本化。

Claims (13)

1.一种定影装置,备有:定影部件,具有加热手段;加压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形成载置墨像的纸张被夹入的夹部;送风通道,备有向所述夹部的纸张出口附近开口的吐出口;送风手段,经由所述送风通道,向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吐出空气;定影装置在所述夹部边加热加压边搬送载置所述墨像的纸张,将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排气流路,其在所述纸张搬送路的上面,在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备有吸入口,用所述吸入口吸入被吐出到所述纸张出口附近的空气并排气,与所述搬送路之间是用隔离部件隔离的。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被连续设在所述夹部的长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被断续设在所述夹部的长度方向。
4.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路由备有所述吸入口和排气口的排气通道形成,所述隔壁部件构成所述排气通道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送风手段的吸气口连结。
6.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是空气的吸气方向与吐出方向垂直的远心送风机。
7.如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排气手段,所述排气手段的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结。
8.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路至少被设在所述夹部长度方向的中心部。
9.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路的所述吸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所述吐出口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被设在所述排气流路的所述夹部长度方向两端的、构成所述排气流路的排气侧壁部件,其一部分比所述吐出口及所述吸入口还要延伸到所述夹部附近。
11.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中间侧壁部件,其与所述排气侧壁部件平行,在与纸张定形尺寸宽幅对应的位置,比所述吐出口及所述吸入口还要延伸到所述夹部附近。
1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备有风扇和压缩机,连续吐出直至所述纸张全部穿过夹部,在所述纸张先端从所述纸张出口出来时,用比所述纸张先端出来所定长度后还要快的速度,对所述纸张出口附近吐出空气。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
CN201110060880.8A 2010-03-12 2011-03-0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193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5576 2010-03-12
JP2010055576A JP5454245B2 (ja) 2010-03-12 2010-03-12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453A true CN102193453A (zh) 2011-09-21
CN102193453B CN102193453B (zh) 2015-06-10

Family

ID=44560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0880.8A Active CN102193453B (zh) 2010-03-12 2011-03-0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22921A1 (zh)
JP (1) JP5454245B2 (zh)
CN (1) CN1021934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613A (zh) * 2015-01-14 2017-08-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369397A (zh) * 2015-12-11 2018-08-03 Ntn株式会社 剥离构件和剥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259A (ja) * 2009-01-07 2010-07-22 Fuji Xerox Co Ltd 剥離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374A (ja) * 2010-03-19 2011-10-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323B2 (ja) * 2010-03-30 2014-03-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5547B2 (ja) * 2011-09-22 2014-03-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26255B2 (ja) * 2012-04-10 2014-11-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9497B1 (en) * 1999-11-23 2001-04-17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ondensation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82926A (zh) * 2004-10-29 2006-06-0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47912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Makoto Fuji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toner image on a recording material
US20080063441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Xerox Corporation Rotatable Air Knife
US7356277B2 (en) * 2004-11-12 2008-04-08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90199A (ja) * 2006-10-05 2008-04-1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81687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19422A (zh) * 2007-10-22 2009-04-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包括该冷却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7133A (en) * 1989-07-07 1994-04-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moisture dew on film
JP2000095414A (ja) * 1998-09-21 2000-04-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12954A (ja) * 2002-12-19 2004-07-29 Fuji Xerox Co Ltd 剥離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7685692B2 (en) * 2004-05-21 2010-03-3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ocess for removing material from a substrate
JP4960630B2 (ja) * 2005-12-28 2012-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液、トナーの定着方法、トナーの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00228B2 (ja) * 2007-07-13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9497B1 (en) * 1999-11-23 2001-04-17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ondensation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82926A (zh) * 2004-10-29 2006-06-0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7356277B2 (en) * 2004-11-12 2008-04-08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147912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Makoto Fuji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toner image on a recording material
US20080063441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Xerox Corporation Rotatable Air Knife
JP2008090199A (ja) * 2006-10-05 2008-04-1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81687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19422A (zh) * 2007-10-22 2009-04-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包括该冷却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613A (zh) * 2015-01-14 2017-08-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107613B (zh) * 2015-01-14 2019-12-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369397A (zh) * 2015-12-11 2018-08-03 Ntn株式会社 剥离构件和剥离装置
CN108369397B (zh) * 2015-12-11 2021-03-30 Ntn株式会社 剥离构件和剥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453B (zh) 2015-06-10
JP5454245B2 (ja) 2014-03-26
JP2011191373A (ja) 2011-09-29
US20110222921A1 (en)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453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95800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496003B2 (ja) 定着装置
US8577270B2 (en)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942341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59764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8275A (ja) 画像加熱装置
CN101995803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7149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42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57361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215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6130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843022A (zh) 定影装置
JP2002132076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78756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812916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545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4713A (ja) 分離装置および該分離装置を備えた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794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588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588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36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150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819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