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849B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849B
CN102189849B CN201110041232.8A CN201110041232A CN102189849B CN 102189849 B CN102189849 B CN 102189849B CN 201110041232 A CN201110041232 A CN 201110041232A CN 102189849 B CN102189849 B CN 102189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equipment
unit
printing
equipment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12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849A (zh
Inventor
福井章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打印装置通过使用记录材料来执行打印,该打印装置包括:接受单元,从用户接受指令;接收单元,从外部设备接收命令;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指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用户能够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以及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用户能够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在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中的一者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不再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中的另一者转换所述打印装置。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以及该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使用记录材料并且能够被转换到用户可以供给记录材料的状态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打印装置,其自动检测记录材料的缺乏并提醒用户补充诸如调色剂或墨的记录材料。日本特开平09-18525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传统的打印装置,当该打印装置在打印期间或者打印之后检测到调色剂用尽时,其使得调色剂储存容器自动移动到交换位置。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平10-07874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打印装置,当该打印装置检测到用户打开调色剂盒门时,其被转换到盒交换模式。另外,日本特开平08-23878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打印装置,当打印装置通过显示在主机设备上的菜单接收“墨交换”指令时,其被转换到交换模式。
当用户补充打印装置的记录材料时,通常不会在多个用户之间发生补充记录材料的操作的冲突。然而,当可以根据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命令以及通过操作面板等发出的用户指令二者,来进行与记录材料的补充相关的操作时,存在如下情况,即根据命令和指令中的各个进行不同的操作使得存在不必要地重复补充的可能性。此外,在可以根据来自多个外部设备中的各个的命令来进行与记录材料的补充相关的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各命令请求不同的操作,因此可能无法顺利地进行补充。
当用户试图使用打印装置时,在打印装置缺乏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用户必须补充记录材料。然而,当用户在补充记录材料之后试图使用打印装置时,其他用户可能开始使用打印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补充记录材料的用户自身无法在补充了记录材料之后立即使用打印装置,并且该用户必须等待其他用户使用打印装置结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记录材料来执行打印的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接受单元,被配置为从用户接受指令;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外部设备接收命令;第一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指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用户能够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以及第二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用户能够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在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中的一者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不再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中的另一者转换所述打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记录材料来执行打印的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从多个外部设备中的各个接收命令;以及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用户能够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在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根据来自第一外部设备的命令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不再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根据来自第二外部设备的命令转换所述打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记录材料来执行打印的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多个外部设备中的各个的命令以及与所述命令相关的标识信息;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标识信息;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用户能够供给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控制单元,在所述打印装置被转换的同时,控制所述打印装置执行基于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打印作业的打印、而不执行基于除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外的打印作业的打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本发明适用的打印装置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例示了能够与打印机控制器、打印单元、以及打印装置通信的外部设备的配置。
图3是例示打印装置的主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交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交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例示如何处理特定作业的流程图。
图7例示了打印装置和外部设备的功能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是例示本发明适用的打印装置的配置的截面图。在图1中,以激光束打印机为例,来描述打印装置。打印装置100包括打印机控制器101和打印单元102。打印机控制器101控制打印装置100的操作,并经由通信链路103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打印装置100具有调色剂盒可交换的调色剂盒交换模式(下文中称为“交换模式”)。在打印装置100被转换到交换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交换调色剂盒。下面描述使用调色剂来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然而,在打印装置被转换到打印装置能够接收记录材料的交换的状态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使用需要补充的任意记录材料(例如,墨、调色剂等)来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例如,本发明还适用于根据交换调色剂盒以外的方法补充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的打印装置。其他方法的示例包括交换墨盒、交换墨罐、以及使用调色剂瓶装填调色剂。
通信链路103可以是任何能够建立打印装置100与外部设备210之间的通信的介质。更具体地说,通信链路103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或局域网(LAN)。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LAN。
打印单元102具有如下所述的配置。
扫描器711包括用于将来自打印机控制器101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即激光)的激光输出单元(未示出)、八面体多棱镜712、用于旋转多棱镜712的电机(未示出)、f/θ透镜(即成像透镜)713等。从激光输出单元发射的激光在多棱镜712的一个侧面上被反射,并通过f/θ透镜713和反射镜714,以线性扫描(即光栅扫描)感光鼓715的表面。感光鼓715在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上旋转。从而,在感光鼓715的表面上形成与由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715周围布置有一次带电设备717、全面曝光灯718、用于收集没有转印到片材的调色剂(即残留调色剂)的清洁器单元723、预转印带电设备724等。
显影单元726是用于对在感光鼓715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单元。下面描述显影单元726的配置。
这里,调色剂盒730Y、730M、730C以及730BK中的各个其中容纳有调色剂作为显影剂材料。螺杆732中的各个将存储在调色剂盒730Y、730M、730C以及730BK中的各个中的显影剂,传送至相应的显影套筒731Y、731M、731C以及731BK中的各个。使相应的显影套筒731Y、731M、731C以及731BK中的各个与感光鼓715相接触,以使用显影剂进行显影。换句话说,通过使用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以及黑色调色剂中的各个的显影剂,将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715上。调色剂盒、显影套筒、以及螺杆布置在显影单元726的中心轴P的附近。附属于各元件的符号(即Y、M、C、以及BK)代表彼此不同的颜色。更具体地说,Y、M、C、以及BK分别代表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
位置传感器742检测显影单元726的旋转位置。当在感光鼓715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时,显影单元726绕轴P旋转,以使显影套筒731Y与感光鼓715相接触。图1例示了该状态。当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时,显影单元726绕轴P旋转,以使显影套筒731M与感光鼓715相接触。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
转印鼓716将在感光鼓715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执行器板719检测转印鼓716的移动位置。位置传感器720位于执行器板719附近,使得位置传感器720检测到转印鼓被移动到原始位置。执行器板719、位置传感器720、转印鼓清洁器单元725、压纸辊727以及放电器729包含在转印带电设备中,并布置在转印鼓716周围。
片材盒735和736各自存储片材791。例如,片材盒735和736分别存储A4大小片材和A3大小片材。当供给或运送片材时,纸辊737和738分别参与供给来自片材盒735和736的片材。定时辊739、740和741分别控制供给和运送片材的定时。通过定时辊739、740和741,各片材由片材导轨743传导。在夹持器728支撑片材的前端的同时,片材卷绕于转印鼓716上。通过打印机控制器101的指令确定是选择片材盒735还是片材盒736,并且仅旋转与由此选择的片材盒相对应的纸辊。
使用上述配置,实现了根据四种颜色(即根据Y颜色、M颜色、C颜色以及BK颜色的组合)的全色打印。
图2例示了能够与打印机控制器101、打印单元102、以及打印装置100通信的外部设备的配置。打印装置100的配置中的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的配置没有在图2中示出。
打印机控制器1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1、只读存储器(ROM)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以及外部接口(I/F)204。CPU 201根据存储在ROM 202中的程序控制打印机控制器101的操作。CPU 201将打印处理所需的各组数据存储在RAM 203中,并通过使用存储的数据控制打印处理。此外,CPU 201能够经由外部I/F 204并通过通信链路103与外部设备210进行通信。
打印机控制器101将经由外部I/F 204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光栅化为图像数据。打印单元102基于图像数据执行到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打印机控制器101经由外部I/F 204从外部设备210接收交换命令、交换控制命令以及其他设置命令,外部I/F 204通过通信链路103连接至外部设备210。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10发送交换命令,以便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从外部设备发送交换控制命令,以便控制调色剂盒的交换。
打印单元102具有图1所示的配置,包括操作面板205、显示单元206、以及电机控制单元207。操作面板205包括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的键盘和触摸屏。例如,操作面板205能够接受用于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的指令(即交换指令)、以及用于控制调色剂盒的交换的指令(即交换控制指令)。当打印装置100被转换到交换模式时,用户能够交换调色剂盒。显示单元206显示用于提醒用户进行打印设置的画面、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交换指令和交换控制指令的画面(即用于操作交换的画面)、以及用于显示打印装置100的状态的画面。当交换调色剂盒时,CPU 201向电机控制单元207发出指令,并且电机控制单元207根据指令控制电机,以便将交换目标调色剂盒移动到交换位置。
外部设备210包括CPU 211、ROM 212、RAM 213、外部I/F 214、输入单元215、以及显示单元216。外部设备210的示例包括个人计算机。
CPU 211根据存储在ROM 212中的程序控制外部设备210的操作。CPU 211使RAM 213将数据处理所需的各组数据存储在其中,并通过使用由此存储的数据控制数据处理。CPU 211能够经由外部I/F 214与打印装置100进行通信。输入单元215的示例包括用于输入来自用户的指令的键盘和鼠标。显示单元216显示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打印设置的画面(即打印设置画面)、以及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将打印装置转换到交换模式的指令和控制调色剂盒交换的指令的画面(即交换操作画面)。
外部设备210可以是任何设备,只要该设备能够将打印数据和各种命令发送至打印装置100即可。例如,外部设备21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计算机、工作站、扫描器设备、多功能外围设备、数码相机、手机、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中的任意一个。
下面描述打印装置100的操作。
图7例示了打印装置100和外部设备210的功能配置。在图7中,打印机控制器101包括具有面板转换单元701、命令转换单元702、以及转换通知单元703的形式的功能。可以通过例如使CPU 201执行存储在ROM 202中的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外部设备210包括具有命令发送单元704和转换通知接收单元705的形式的功能。可以通过例如使CPU 211(图2)执行存储在ROM 212中的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图7主要例示了与调色剂盒的交换相关的功能。打印机控制器101和外部设备210还包括以上之外的功能。
面板转换单元701根据通过操作面板205接受的改变指令,使打印装置100切换到交换模式。在交换模式中,面板转换单元701使得调色剂盒围绕轴P旋转,以将调色剂盒移动到可以交换调色剂盒的位置(即交换位置)。例如,如图1所示,调色剂盒的交换位置对应于显示为调色剂盒730C的位置的位置。调色剂盒的交换位置不限于图1的示例,可以根据打印装置的配置而不同。在根据操作面板205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的情况下,面板转换单元701管理打印装置100的状态。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的示例包括三种状态,即“进行转换请求”、“完成转换”、以及“没有进行转换请求”。当面板转换单元701从操作面板205接收交换指令时,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为“进行转换请求”。当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为激活时,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为“完成转换”。当不存在交换指令时,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为“没有进行转换请求”。
命令转换单元702根据经由外部I/F 204接收的交换命令,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在根据交换命令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的情况下,命令转换单元702还管理打印装置100的状态。命令转换单元702的状态的示例包括三种状态,即“进行转换请求”、“完成转换”、以及“没有进行转换请求”。当命令转换单元702从外部I/F 204接收交换命令时,命令转换单元702的状态为“进行转换请求”。此外,当命令转换单元702的状态为激活时,命令转换单元702的状态为“完成转换”。当不存在交换命令时,命令转换单元702的状态为“没有进行转换请求”。
在面板转换单元701处于“进行转换请求”或“完成转换”的状态中的情况下,转换通知单元703通过操作面板205将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信息,经由外部I/F 204而发送至外部设备。转换通知单元703还使显示单元206显示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消息。
另一方面,在命令转换单元702处于“进行转换请求”或“完成转换”的状态中的情况下,转换通知单元703将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根据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信息,经由外部I/F 204发送至外部设备。转换通知单元703还使显示单元206显示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根据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消息。
命令发送单元704根据用户通过输入单元215输入的指令,生成打印命令、交换命令、交换控制命令、以及其他设置命令,并经由外部I/F214将这些命令输出至打印装置100。命令发送单元704可以被配置为任何形式,只要命令发送单元704能够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生成并发送用于控制打印装置100的命令即可。更具体地说,命令发送单元704可以被设置在打印机驱动程序软件内部,或者可以被设置在应用工具内部。在本情况下,命令发送单元704被设置在应用工具内部。
转换通知接收单元705经由外部I/F 214,从打印装置100接收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信息。当接收到信息时,转换通知接收单元705使显示单元216显示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消息。在打印装置100处于根据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交换指令或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情况下,转换通知接收单元705控制显示单元216,使得用于调用操作调色剂盒的交换的画面的菜单变灰。换句话说,转换通知接收单元705进行控制,使得无法通过输入单元215输入交换指令。
图3是例示打印装置100的主操作的流程图。
当接通电源时,打印装置100执行初始化。在初始化之后,打印装置100被转换到待机状态,以便等待某指令或命令的输入。在S301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通过外部I/F 204或操作面板205输入了任何指令或命令。
当接收到指令或命令时(步骤S301:是),在步骤S302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指令或命令是否是打印指令或打印命令。
在打印装置100基于来自外部设备210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经由外部I/F 204接收打印命令。在打印装置100包括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未示出)、并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经由操作面板205接收指示打印图像数据的打印指令。另选地,打印装置100经由外部I/F 204接收指示打印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命令。此外,在打印装置100包括扫描器设备(未示出)、并基于由扫描器设备读出的图像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经由操作面板205接收打印指令。
在由此输入的指令或命令是打印指令或打印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在步骤S303中,打印机控制器101执行打印处理,以使打印单元102基于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在由此输入的指令或命令不是打印指令或打印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在步骤S304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指令或命令是否是交换指令或交换命令。在由此输入的指令或命令是交换指令或交换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304:是),在步骤S305中,打印机控制器101执行交换处理。下面描述如何执行交换处理。
在由此输入的命令不是交换指令或交换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304:否),在步骤S306中,打印机控制器101根据指令或命令的内容进行各种设置。另选地,在指令或命令的内容为获得状态的情况下,打印机控制器101获得打印装置100的状态,并将状态信息通知给外部设备210或者将状态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206上。
现在,下面描述交换操作。图4是例示在S305中进行的交换处理的流程图。
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交换命令是否从外部I/F 204输入,或者交换指令是否从操作面板205输入。在步骤S401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认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并确定面板转换单元701是否处于“进行转换请求”的状态中。
在面板转换单元701处于“进行转换请求”的状态中的情况下(步骤S401:是),在步骤S402中,打印机控制器101通过操作面板205进入向交换模式的转换,并使面板转换单元701处于激活状态。这里,激活状态是指打印机控制器101使面板转换单元701保持在“完成转换”的状态中,直到完成调色剂盒的交换为止。面板转换单元701的激活状态使面板转换单元701处于“完成转换”的状态中。在该状态中,当转换通知单元703经由外部I/F 204从外部设备210接收交换命令、打印命令、或者其他设置命令时,转换通知单元703通过操作面板205通知外部设备210打印装置100处于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打印机控制器101不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任何一个:根据打印命令的打印、根据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的转换、以及根据设置命令的各种设置。
在步骤S403中,面板转换单元701随后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当打印装置100被转换到交换模式时,显示单元206显示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交换模式的状态中的消息,并显示交换操作画面。当显示该画面时,交换操作所需的各种指令(即交换控制指令)可被操作面板205接受。
在本情况下,用户选择要交换的调色剂盒。在步骤S404中,当通过操作面板205输入用来选择某调色剂盒的指令时,打印单元102将由此选择的调色剂盒移动到交换位置。
在步骤S405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打印机控制器101是否检测到通过用户的交换操作生成的交换信号。在打印机控制器101检测到交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05:是),打印机控制器101识别出完成了选择的调色剂盒的交换。在步骤S406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通过操作面板205输入了用于选择其他调色剂盒的指令,或者是否通过操作面板205输入了表示结束交换的指令。
在用户没有指示结束调色剂盒的交换,而是指示选择另一调色剂盒的情况下(步骤S406: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404。在用户指示结束调色剂盒的交换的情况下(步骤S406:是),在步骤S407中,打印机控制器101解除(release)面板转换单元701的激活状态,并使打印装置100从交换模式中返回。由于面板转换单元701不再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面板转换单元701的状态为“没有进行转换请求”。
在面板转换单元701没有处于“进行转换请求”的状态中的情况下(步骤S401:否),在步骤S408中,打印机控制器101根据交换命令进入向交换模式的转换,并使命令转换单元702处于激活状态。
在本情况下,激活状态是打印机控制器101允许命令转换单元702处于“完成转换”的状态中直到完成调色剂盒的交换为止的状态。因此,在激活状态中,命令转换单元702处于“完成转换”的状态中。在该状态中,转换通知单元703使显示单元206显示指示打印装置100处于根据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的消息。转换通知单元703使操作面板205不接受交换指令或打印指令,并使显示单元206不显示打印设置画面或交换操作画面。当转换通知单元703经由外部I/F 204从其他外部设备接收交换命令、打印指令、和/或其他设置命令时,转换通知单元703通知其他外部设备打印装置100处于根据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转换的状态中。打印机控制器101不执行以下处理中的任何一个:根据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打印命令的打印、根据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交换命令向交换模式的转换、以及根据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设置命令的各种设置。
在步骤S409中,命令转换单元702使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当打印装置100被转换到交换模式时,打印机控制器101接受来自外部设备210的交换调色剂盒所需的命令(即交换控制命令)。
这里,用户选择交换目标调色剂盒。在步骤S410中,当通过外部I/F204输入用来选择某调色剂盒的命令时,打印单元102使由此选择的调色剂盒移动到交换位置。
在步骤S411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检测到根据用户的交换操作生成的交换信号。在打印机控制器101检测到交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11:是),打印机控制器101识别出完成了选择的调色剂盒的交换。在步骤S412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通过外部I/F 204接收到了用于选择另一调色剂盒的命令,或者是否通过外部I/F 204接收到了表示结束调色剂盒的交换的命令。
在打印机控制器101从外部设备210接收到表示选择其他调色剂盒的命令、而没有接收到表示结束调色剂盒的交换的命令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410。在打印机控制器101从外部设备210接收到表示结束调色剂盒的交换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412:是),在步骤S413中,打印机控制器101解除命令转换单元702的激活状态,并使打印装置100从交换模式中返回。由于命令转换单元702不再处于激活状态,因此命令转换单元702处于“没有进行转换请求”的状态中。
如上所述,可以排他地控制根据来自操作面板205的交换指令而向交换模式的转换、以及根据来自外部设备210的交换命令而向交换模式的转换。此外,还可以排他地控制根据来自外部设备210的交换命令而向交换模式的转换、以及根据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交换命令而向交换模式的转换。换句话说,在根据转换指令和转换命令中的一个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的情况下,不再根据转换指令和转换命令中的另一个将打印装置100转换到交换模式。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设备210在添加用于指定外部设备210自身的信息(即标识信息)之后发送交换命令。用于指定外部设备210的信息可以是任何信息,只要该信息能够识别多个外部设备中的各个即可。更具体地说,该信息可以是各设备固有的ID、使用设备的用户的ID、以及关于与一系列操作相关的处理的ID(例如设备的网络地址或作业)中的任意一个。该信息被称为设备固有ID(下文中称为“设备ID”)。
图5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交换处理的流程图。在图5中,具有与图4所示的步骤编号相同的步骤编号的步骤,与图4中的步骤相同。
在图5中,在步骤S409之后,在步骤S501中,打印机控制器101使RAM 203将与交换命令相关的设备ID存储在RAM 203的预定区域中。另一方面,在将设备ID添加至交换命令之后,命令发送单元704将交换命令发送至打印装置100。
在图5中,在步骤S412之后,在步骤S502中,处理特定作业。图6是例示特定作业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601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设备ID是否存储在RAM 203的预定区域中。在设备ID没有存储在RAM 203的预定区域中的情况下(步骤S601:否),处理进行到图5的步骤S413中。
在设备ID存储在RAM 203的预定区域中的情况下(步骤S601:是),在步骤S602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从与设备ID相对应的外部设备210中接收到打印作业。类似于交换命令的情况,也对打印作业添加设备ID。
在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接收到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602:是),在步骤S603中,打印机控制器101使打印单元102基于打印作业执行打印。打印作业的示例包括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以及基于打印命令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在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接收到除与设备ID相关的打印作业之外的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打印机控制器101不使打印单元102基于打印作业执行打印。
在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没有从与设备ID相对应的外部设备210接收到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602:否),在步骤S604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从与设备ID相对应的外部设备210接收到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命令。类似于交换命令的情况,也对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命令添加设备ID。在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接收到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604:是),处理进行到图5的步骤S413。在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没有接收到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604: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602。
在图5和图6中,从外部设备接收与设备ID相对应的打印作业,并且根据优先级执行打印作业。然而,可以执行存储在打印装置100中的多个打印作业中的、与用户ID相对应的打印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01中,打印机控制器101使RAM 203将与交换命令或交换指令相关的用户ID存储在RAM 203的预定区域中。在步骤S602中,打印机控制器101确定是否通过操作面板205输入了用户ID。在步骤S603中,打印机控制器101使显示单元206显示当前存储在打印装置100中的打印作业或多个打印作业的列表,并控制操作面板205,使得能够从用户接受用于选择待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指令。
因此,交换过调色剂的用户(即在这种情况下的外部设备210的用户)能够按照优先级使用打印装置100。
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方法的示例包括:通过操作面板205接受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指令、以及从其他外部设备接受强制解除交换模式的命令。因此,即使在外部设备210的用户停止发送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或者在外部设备210的用户由于某原因无法发送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其他用户可以解除交换模式。
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避免阻碍记录材料的顺利补充的、与记录材料的补充相关的操作之间的冲突。
作为另一选择,根据本发明,补充过记录材料的用户能够按照优先级使用打印装置。因此,用户不必持续等待。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打印装置,其通过使用用于容纳调色剂或墨的容纳单元中容纳的调色剂或墨来执行打印,该打印装置包括:
接受单元,用于从用户接受指令;
接收单元,用于从外部设备接收命令;
移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能够交换所述容纳单元的交换位置;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指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通过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以及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通过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中的一者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状态的情况下,不再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中的另一者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外部设备所述打印装置被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单元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显示指示所述打印装置被转换的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命令以及与所述命令相关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标识信息的存储单元;并且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单元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同时,所述打印装置执行基于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打印作业的打印,而所述打印装置不执行基于除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外的打印作业的打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根据所述接受单元接受了用于解除所转换后的状态的指令、或者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用于强制解除所述状态的所述命令,将所述打印装置从所述状态解除;并且
其中,在所述打印装置从所转换后的状态解除之后,所述打印装置执行基于除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外的打印作业的打印。
6.一种打印装置,其通过使用用于容纳调色剂或墨的容纳单元中容纳的调色剂或墨来执行打印,该打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第一外部设备和第二外部设备中的各个接收命令;
移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能够交换所述容纳单元的交换位置;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通过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
其中,在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根据来自所述第一外部设备的命令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状态的情况下,不再通过所述转换单元根据来自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的命令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状态。
7.一种打印装置,其通过使用用于容纳调色剂或墨的容纳单元中容纳的调色剂或墨来执行打印,该打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外部设备中的各个的命令以及与所述命令相关的标识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标识信息;
移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能够交换所述容纳单元的交换位置;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通过所述移动单元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打印装置被转换到所述状态的同时,控制所述打印装置执行基于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打印作业的打印、而不执行基于除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外的打印作业的打印。
8.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打印装置通过使用用于容纳调色剂或墨的容纳单元中容纳的调色剂或墨来执行打印,该控制方法包括:
从用户接受指令;
从外部设备接收命令;
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能够交换所述容纳单元的交换位置;
第一转换,即根据所接受的指令,使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容纳单元被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以及
第二转换,即根据所接收的命令,使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容纳单元被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
其中,在根据所述第一转换和所述第二转换中的一者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状态的情况下,不再根据所述第一转换和所述第二转换中的另一者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状态。
9.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打印装置通过使用用于容纳调色剂或墨的容纳单元中容纳的调色剂或墨来执行打印,该控制方法包括:
从第一外部设备和第二外部设备中的各个接收命令;
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能够交换所述容纳单元的交换位置;以及
根据所接收的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容纳单元被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
其中,在根据来自所述第一外部设备的命令转换所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不再根据来自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的命令转换所述打印装置。
10.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打印装置通过使用用于容纳调色剂或墨的容纳单元中容纳的调色剂或墨来执行打印,该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外部设备中的各个的命令以及与所述命令相关的标识信息;
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将所述容纳单元移动到能够交换所述容纳单元的交换位置;以及
根据所接收的命令,来将所述打印装置转换到所述容纳单元被移动到所述交换位置的状态,
其中,在所述打印装置被转换到所述状态的同时,所述打印装置执行基于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打印作业的打印,而不执行基于除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外的打印作业的打印。
CN201110041232.8A 2010-02-17 2011-02-17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189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2697A JP5489770B2 (ja) 2010-02-17 2010-02-17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32697 2010-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849A CN102189849A (zh) 2011-09-21
CN102189849B true CN102189849B (zh) 2014-11-05

Family

ID=44369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1232.8A Active CN102189849B (zh) 2010-02-17 2011-02-17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31459B2 (zh)
JP (1) JP5489770B2 (zh)
KR (1) KR101320142B1 (zh)
CN (1) CN1021898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1724B2 (ja) * 2011-09-15 2015-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4119801A (ja) * 2012-12-13 2014-06-30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89429B2 (ja) * 2014-12-19 2018-09-1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20190141519A (ko) 2018-06-14 2019-12-24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토너의 리필 모드에 따른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동작 제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7418A (zh) * 2004-06-04 2005-12-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283258B1 (en) * 1998-08-28 2007-10-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system capable of notifying user of required ink amount
CN101634821A (zh) * 2008-07-23 2010-01-2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4489B2 (ja) 1992-10-30 2000-01-3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H08238781A (ja) 1995-03-07 1996-09-17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を用いる電子機器、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交換制御方法
US6325479B1 (en) * 1995-02-06 2001-1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chang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6327051B1 (en) * 1995-12-22 2001-1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887217A (en) 1995-12-25 1999-03-2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searches for toner cartridges in need of replacement
JPH09185253A (ja) 1995-12-31 1997-07-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372778B2 (ja) * 1996-09-05 2003-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718422B1 (en) * 1999-07-29 2004-04-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hanced bus arbiter utilizing variable priority and fairness
JP2007087404A (ja) * 2001-03-30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機器の不具合対策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技術
JP2003234860A (ja) * 2002-02-12 2003-08-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US7567360B2 (en) * 2003-03-27 2009-07-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5070862A (ja) 2003-08-27 2005-03-17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17087A (ja) * 2003-10-02 2005-04-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6162811A (ja) 2004-12-03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6190073A (ja) 2005-01-06 2006-07-2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6244246A (ja) 2005-03-04 2006-09-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068299A (ja) * 2010-09-21 2012-04-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2076441A (ja) * 2010-10-06 2012-04-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1760350B1 (ko) * 2011-09-02 2017-07-21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것의 작업 권한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3258B1 (en) * 1998-08-28 2007-10-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system capable of notifying user of required ink amount
CN1707418A (zh) * 2004-06-04 2005-12-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34821A (zh) * 2008-07-23 2010-01-2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31459B2 (en) 2014-09-09
JP2011167892A (ja) 2011-09-01
KR20110095185A (ko) 2011-08-24
CN102189849A (zh) 2011-09-21
JP5489770B2 (ja) 2014-05-14
US20110200364A1 (en) 2011-08-18
KR101320142B1 (ko)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849B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50368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93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用プログラム
JP483457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218804A (ja) 印刷装置
JP52196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画像処理方法
US7456984B2 (en) Billing control in print system
CN102275394B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86996B (zh) 打印设备及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JP200332302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51242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04907A (ja) 印刷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装置または情報処理装置で行われる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または情報処理装置を制御するプログラム
US88379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ame
JP432382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10124707A (ko)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장치에 대한 제어 방법
JP4650276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H0720976A (ja) 複合機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JP43454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018729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078035A (ja) 出力カウント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080065503A (ko) 토너 완전 소모시의 연속 인쇄 방법
JP2012083450A (ja) デバイスステータスの表示方法
JP2006018742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H111787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装置状態の表示方法
JP20122521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