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4608B -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4608B
CN102174608B CN 201110058988 CN201110058988A CN102174608B CN 102174608 B CN102174608 B CN 102174608B CN 201110058988 CN201110058988 CN 201110058988 CN 201110058988 A CN201110058988 A CN 201110058988A CN 102174608 B CN102174608 B CN 102174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pigment
solution
acid
gardenia re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589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4608A (zh
Inventor
甘纯玑
黄为民
周庆新
谢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589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4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4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4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吸附了京尼平苷的树脂为反应介质,进行异相酯水解、酸化和酶解转化,经酸沉淀富集和后续工艺,制备栀子红色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京尼平苷酸可吸附在树脂上,而经酶解等反应生成的栀子红色素则溶于反应液的特点,使反应始终朝着正反应方向进行;另一方面,树脂可不经再生而循环使用,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实现生产连续化。本专利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耗能低,产物易分离。经本方法制备的栀子红色素,产品在532nm出有特征吸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以及光、热、酸、碱和金属离子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栀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是一种可人工栽培的观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栀子红色素是栀子的深加工产品,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天然食品色素市场巨大,需求量逐年上升,各国竞相开发生产,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食品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中重要组成部分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栀子红色素是以京尼平苷为原料,通过碱解、酸化和酶解技术,经呈色反应制得的。然而,随着栀子红色素的规模化生产,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美国专利US 4247698公开了栀子红色素及其生产方法,利用化学或微生物或酶的手段制备栀子红色素。该专利采用游离的酶液水解京尼平苷,由于游离酶溶解于反应体系中,使酶无法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导致栀子红色素的生产成本高,不利于连续的工业化生产;又由于游离酶也参与呈色反应,使制得的色素中杂质较多,色泽不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栀子果粉提取栀子黄色素副产的京尼平苷,采用树脂吸附酶催化法制备栀子红色素,将碱解、酸化和酶解过程用一步法在树脂上完成,从而可以减少物料损失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的制备
将栀子果实粉碎后,以水浸泡或回流提取1~3次,过滤,滤液过吸附树脂柱;吸附完毕, 树脂用30%~100%(重量比)乙醇水溶液解吸,解吸液用于制备栀子黄色素,解吸后的树脂即为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
(2)栀子红色素的制备
①    反应介质:以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为反应介质;
②    碱解:往装有反应介质的容器中泵入碱液进行循环碱解,碱解时间为1h~12h;
③    酸化:碱解结束后,弃去碱液,再往容器中泵入可食用酸溶液进行循环酸化,并调节至溶液pH=4.0~pH6.0;
④    酶解: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往容器中泵入酶液进行循环酶解;
⑤    与伯氨基化合物反应: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往容器中泵入伯氨基化合物溶液进行循环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栀子红色素溶液;
⑥    酸沉淀:步骤⑤所得的栀子红色素溶液经过滤后,于滤液中添加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 1~pH 3,使其沉淀,静置0.5h~24h后,收集沉淀物;
⑦    洗涤、中和:将步骤⑥得到的沉淀物用水洗涤至pH5~pH6,然后加入0.05 mol/L~5.0 mol/L的碱溶液溶解,并调节pH=7~9,得到栀子红色素水溶液;
⑧    干燥、粉碎:将步骤⑦得到的栀子红色素水溶液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得到的干燥粉末即为栀子红色素。
其中所述反应介质中采用的树脂为非极性多孔聚合树脂,包括大孔树脂HPD100、HPD100A或离子交换树脂D301。
步骤②所述碱液的浓度为0.5mol/L~5.0mol/L;碱解温度为20℃~90℃,碱解时间为1h~12h,循环流速1~10BV/h;所述碱溶液中采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铵、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③所述可食用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6mol/L,循环流速1~10BV/h;其中可食用酸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醋酸、盐酸、碳酸、乳酸、磷酸和已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④所述酶液的浓度为0.1u/mL~2.0 u/mL;酶解温度为20℃~70℃,酶液pH 4.0~ pH 6.0,酶解时间为0.5h~20h,循环流速1~10BV/h;其中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葡糖苷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⑤所述伯氨基化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20%(重量比);步骤⑤反应温度为20℃~90℃,反应时间为0.5h~96h,循环流速1~10BV/h;其中伯氨基化合物为氨基酸、蛋白质和氨基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⑥所述酸溶液为盐酸、硫酸、醋酸、柠檬酸、磷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的水溶液。
步骤⑦所述碱溶液中采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1)中树脂用30%~100%(重量比)乙醇水溶液解吸,更优选地,采用70%~95%(重量比)乙醇水溶液进行解吸。
本发明以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为反应介质,进行异相酯水解、酸化和酶解转化,然后通过酸沉淀富集和后续工艺,制备栀子红色素。本发明通过采用树脂吸附技术,反应结束后易从体系中分离出游离酶,使后期的呈色反应不受其影响,有利于制得高纯度栀子红色素。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为: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树脂吸附,使栀子黄色素和京尼平苷均被吸附,后经乙醇解吸,使栀子黄色素溶入解吸液,用于精制栀子黄色素,而水溶性京尼平苷则仍被吸附在树脂中。将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先在碱溶液中进行碱解,使京尼平苷脱去甲氧基而转化成京尼平苷酸盐,由于酯水解可以在过量的碱溶液中反应彻底,因此最终京尼平苷将完全被水解,避免了未水解的京尼平苷与伯氨基化合物反应影响产物纯度。
碱解结束后,在体系中加酸调节pH,使京尼平苷酸盐酸化生成京尼平苷酸,再利用酶解技术进行京尼平苷酸的酶解转化,脱除京尼平苷酸上相连的糖基,生成京尼平酸,进而使其与外相中的伯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栀子红色素溶液。栀子红色素溶液经过滤,滤液经酸处理,使溶液中的栀子红色素沉淀,使其与溶液分离,收集沉淀物,再经洗涤、碱中和溶解、干燥,得到水溶性栀子红色素粉末,其光谱扫描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了一种以栀子果提取栀子黄色素副产的京尼平苷为原料,通过对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进行一步法碱解和酶解,制备红色素的方法,可以减少物料损失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2、树脂循环使用,且产物易分离,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实现生产连续化。
3、本发明制备的栀子红色素,产品在532nm处具有特征吸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以及光、热、酸、碱和金属离子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栀子红色素的光谱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栀子果实粉碎后,以水浸泡或回流提取1~3次,过滤,得到栀子黄色素提取液;将栀子黄色素提取液泵入装有树脂的容器(如:玻璃柱,不锈钢容器,搪瓷柱等)中进行吸附,饱和后的树脂经30%~100%乙醇水溶液解吸,树脂与乙醇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3,于15℃~55℃解吸至树脂内只残留少量栀子黄色素,解吸液用于制备栀子黄色素,解吸后的树脂即为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
其次,有关栀子红色素的制备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将200ml 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左右,循环碱解7h,循环流速3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5mol/L的柠檬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6.0,循环流速6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100ml 0.1u/mL(按酶活单位计)纤维素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循环酶解0.5h,循环流速5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100ml 20%谷氨酸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左右,循环反应9h,循环流速7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5 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3.0,放置10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用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50,色素得率为65%。
实施例2
将300ml 3.0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循环碱解6h,循环流速6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4.5mol/L的酒石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4.0,循环流速3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150ml  2.0 u/mL(按酶活单位计)果胶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循环酶解9h,循环流速5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190ml 13%半乳糖胺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6℃左右,循环反应25h,循环流速7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5.5mol/L的硫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 2.0,放置11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5,用0.3 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75,色素得率为70%。
实施例3
将250ml 2.0mol/L氢氧化铵溶液与250ml 2.0mol/L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80℃左右,循环碱解5h,循环流速5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3.5mol/L的苹果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5.5,循环流速9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300ml 1.5 u/mL(按酶活单位计) β-葡糖苷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2℃左右,循环酶解20h,循环流速7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250ml 16%苯丙氨酸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9℃左右,循环反应30h,循环流速3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4.6mol/L的醋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2.6,放置18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9,用1.0 mol/L氢氧化铵溶液与1.0 mol/L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5,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80,色素得率为68%。
实施例4
将1L 5.0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90℃左右,循环碱解6h,循环流速7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4.5mol/L醋酸溶液与1.0mol/L盐酸溶液的混合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6.0,循环流速10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800ml  1.0 u/mL(按酶活单位计)半纤维素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5℃左右,循环酶解7h,循环流速5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850ml 20%谷氨酸钠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1℃左右,循环反应45h,循环流速8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4.8mol/L柠檬酸溶液与4.8mol/L磷酸溶液的混合液调节滤液至pH3.0,放置13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5,用2.0 mol/L的碳酸钾溶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8,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90,色素得率为74%。
实施例5
将300ml 3.5mol/L的碳酸钾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循环碱解4.5h,循环流速3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3mol/L的碳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5.5,循环流速5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190ml 含有1.0 u/mL(按酶活单位计)果胶酶和1.0 u/mL(按酶活单位计)半纤维素酶的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2℃左右,循环酶解7h,循环流速2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200ml 含有13%谷氨酸钠和2%谷氨酸的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2℃左右,循环反应32h,循环流速6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5 mol/L的磷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3.0,放置12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用0.1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74,色素得率为70%。
实施例6
将200ml 5.0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90℃左右,循环碱解5h,循环流速4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3.5mol/L的乳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5.5,循环流速5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300ml  2.0 u/mL(按酶活单位计) β-葡糖苷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循环酶解6h,循环流速3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250ml 1%牛血清蛋白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90℃左右,循环反应96h,循环流速4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4.6mol/L的乳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2.6,放置18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9,用3.0 mol/L的碳酸氢钾溶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5,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92,色素得率为73%。
实施例7
将200ml 2.5mol/L的碳酸氢钾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30℃左右,循环碱解9h,循环流速8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6mol/L的磷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6.0,循环流速3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100ml  1.0 u/mL(按酶活单位计)纤维素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循环酶解8h,循环流速5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100ml 10%谷氨酸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循环反应9h,循环流速3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5 mol/L的乳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3.0,放置10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用0.1 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65,色素得率为73%。
实施例8
将100ml 5.0mol/L的碳酸钠溶液泵入装有吸附了京尼平苷树脂的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循环碱解9.5h,循环流速7BV/h。反应结束后,弃去碱液,用5mol/L的已二酸溶液泵入容器中反应直至溶液pH值为6.0,循环流速5BV/h。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将100ml 2.0 u/mL(按酶活单位计)β-葡糖苷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循环酶解8h,循环流速3BV/h。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再将100ml 10%谷氨酸溶液泵入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循环反应9h,循环流速6BV/h,得栀子红色素反应液,过滤得滤液。用4.5 mol/L的乳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2.0,放置10h,过滤,收集沉淀,水洗沉淀至pH5,用0.1 mol/L氢氧化铵溶液与0.1 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液溶解沉淀物,并调节至pH8,经喷雾干燥,即得栀子红色素粉末,色价为170,色素得率为66%。

Claims (8)

1.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的制备
将栀子果实粉碎后,以水浸泡或回流提取1~3次,过滤,滤液过吸附树脂柱;吸附完毕, 树脂用30%~100%(重量比)乙醇水溶液解吸,解吸液用于制备栀子黄色素,解吸后的树脂即为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
(2)栀子红色素的制备
①    反应介质:以吸附有京尼平苷的树脂为反应介质;
②      碱解:往装有反应介质的容器中泵入碱液进行循环碱解,碱解时间为1h~12h;
③      酸化:碱解结束后,弃去碱液,再往容器中泵入可食用酸溶液进行循环酸化,并调节至溶液pH=4.0~pH6.0;
④      酶解:酸化结束后,弃去酸化液,往容器中泵入酶液进行循环酶解;
⑤      与伯氨基化合物反应:酶解结束后,弃去酶液,往容器中泵入伯氨基化合物溶液进行循环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栀子红色素溶液;
⑥      酸沉淀:步骤⑤所得的栀子红色素溶液经过滤后,于滤液中添加酸溶液,调节滤液至pH 1~pH 3,使其沉淀,静置0.5h~24h后,收集沉淀物;
⑦      洗涤、中和:将步骤⑥得到的沉淀物用水洗涤至pH5~pH6,然后加入0.05 mol/L~5.0 mol/L的碱溶液溶解,并调节pH=7~9,得到栀子红色素水溶液;
⑧     干燥、粉碎:将步骤⑦得到的栀子红色素水溶液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得到的干燥粉末即为栀子红色素。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介质中采用的树脂为大孔树脂HPD100、HPD100A或离子交换树脂D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碱液的浓度为0.5mol/L~5.0mol/L;碱解温度为20℃~90℃,碱解时间为1h~12h,循环流速1~10BV/h;所述碱溶液中采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铵、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可食用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6mol/L,循环流速1~10BV/h;其中可食用酸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醋酸、盐酸、碳酸、乳酸、磷酸和已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酶液的浓度为0.1u/mL~2.0 u/mL;酶解温度为20℃~70℃,酶液pH 4.0~ pH 6.0,酶解时间为0.5h~20h,循环流速1~10BV/h;其中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葡糖苷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所述伯氨基化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20%(重量比);步骤⑤反应温度为20℃~90℃,反应时间为0.5h~96h,循环流速1~10BV/h;其中伯氨基化合物为氨基酸、蛋白质和氨基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所述酸溶液为盐酸、硫酸、醋酸、柠檬酸、磷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的水溶液。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⑦所述碱溶液中采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CN 201110058988 2011-03-12 2011-03-12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4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8988 CN102174608B (zh) 2011-03-12 2011-03-12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8988 CN102174608B (zh) 2011-03-12 2011-03-12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608A CN102174608A (zh) 2011-09-07
CN102174608B true CN102174608B (zh) 2013-08-07

Family

ID=44517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589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4608B (zh) 2011-03-12 2011-03-12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4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7319B2 (en) 2008-03-28 2013-10-15 Wild Flavors, Inc. Stable natural color process, products and use thereof
MX2014005574A (es) * 2011-11-07 2014-11-25 Wild Flavors Inc Material rico en genipina y su uso.
CN102732050B (zh) * 2012-06-06 2014-04-30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从栀子中制备栀子色素的方法
JP5650356B2 (ja) * 2012-10-03 2015-01-07 ヤヱガキ醗酵技研株式会社 赤色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687413C2 (ru) * 2013-05-22 2019-05-13 Экофлора С.А.С. Соединения, представляющие собой красители, полученные из генипина или материалов, содержащих генипин
CN103265824B (zh) * 2013-06-08 2014-06-1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生产和精制方法
CN103305555B (zh) * 2013-06-28 2014-12-31 西安纽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京尼平苷转化为京尼平的方法
JP6521600B2 (ja) * 2013-10-02 2019-05-29 三栄源エフ・エフ・アイ株式会社 耐酸性を有するクチナシ色素製剤
CN105017356B (zh) * 2015-08-31 2018-11-13 广西红瑶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从栀子中提取京尼平甙酸的方法
EP3368611A4 (en) * 2015-10-05 2019-10-02 Wild Flavors, Inc. NATURAL DYE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5713940A (zh) * 2016-03-10 2016-06-29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纯度栀子红色素的工艺
CN111235186B (zh) * 2020-03-19 2022-02-01 杭州彩润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转化六叶茜用来提取植物染料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79000394A1 (en) * 1977-12-15 1979-07-12 Taito Co Red series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me
CN1807441A (zh) * 2006-02-23 2006-07-26 江南大学 一种生产高纯度栀子苷及高色价栀子黄色素的提纯方法
CN101831469A (zh) * 2010-05-31 2010-09-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固定化酶制备栀子红色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79000394A1 (en) * 1977-12-15 1979-07-12 Taito Co Red series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me
CN1807441A (zh) * 2006-02-23 2006-07-26 江南大学 一种生产高纯度栀子苷及高色价栀子黄色素的提纯方法
CN101831469A (zh) * 2010-05-31 2010-09-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固定化酶制备栀子红色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红色素;张庆华等,1;《食品工业科技》;20090625(第06期);全文 *
廖夫生等,1.栀子中京尼平苷的提取与分离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5,(第02期),
张庆华等,1.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红色素.《食品工业科技》.2009,(第06期),
栀子中京尼平苷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廖夫生等,1;《时珍国医国药》;20050220(第02期);第90页左栏第第4段至右栏末尾 *
栀子红的制备与精制;董智,1;《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0330(第02期);第152页第2段,表1 *
董智,1.栀子红的制备与精制.《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第02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608A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4608B (zh) 一种栀子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01831469B (zh) 一种利用固定化酶制备栀子红色素的方法
CN103382170A (zh) 一种牛磺酸的制备方法
CN103172101B (zh) 一种碱式碳酸铈的制备方法
CN104357518A (zh) 一种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核苷酸的方法
CN104031158A (zh) 一种从海带中提取硫酸酯多糖的工艺
CN109369821B (zh) 一种黄芪多糖的高效提取制备方法
CN103342669A (zh) 一种提取天然牛磺酸的简易方法
CN105294467A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饲料级缬氨酸的新工艺
CN103539869B (zh) 一种提高粗肝素钠提取工艺酶解效率的方法
CN102102118B (zh) 一种l-鸟氨酸-l-天门冬氨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2286111B (zh) 梨皮常温提取果胶的工艺
CN101440388A (zh) 一种提取分离纯化龙眼肉多糖的方法
CN103965064B (zh) 从l-丙氨酸发酵液中提取l-丙氨酸的方法
CN112029006A (zh) 一种银耳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5195A (zh) 一种利用酶法提取江蓠中琼脂的方法
CN103342668A (zh) 一种从鲍鱼内脏中提取天然牛磺酸的简易方法
CN102643364B (zh) 从灵芝的深层发酵菌丝体中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
CN105294491A (zh) 一种氰乙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373245B (zh) 一种L-鸟氨酸-α-酮戊二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958581A (zh) 低消耗维生素c加工工艺
CN102127128A (zh) 一种利用酶耦合膜分离技术提取甜菊苷的新工艺
CN107056741A (zh) 一种桑椹花青素粉末的制备工艺
CN103695571B (zh) 利用亚临界水处理酒糟制备木糖及水解蛋白的方法
CN103013165B (zh) 一种利用固定化酶制备红曲红色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