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1543A -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1543A
CN102151543A CN 201110063267 CN201110063267A CN102151543A CN 102151543 A CN102151543 A CN 102151543A CN 201110063267 CN201110063267 CN 201110063267 CN 201110063267 A CN201110063267 A CN 201110063267A CN 102151543 A CN102151543 A CN 102151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bent
preparation
waste water
supported catalyst
adsorb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632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1543B (zh
Inventor
黄梅
张敏东
韦彦猆
陈圣福
梅荣武
吴康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1100632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1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1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1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1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15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多种吸附剂作为载体,通过表面负载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得到在污水处理中兼具高效催化活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吸附剂以及该吸附剂在含有机磷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该吸附剂通过表面负载的纳米微粒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达到催化与吸附作用协同起效的目的,从而克服了污水治理中传统物理吸附法容量低、脱附难而高级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组分易流失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吸附剂的去除效率,同时减少了工艺环节步骤,该吸附剂在生活污水净化、化工厂污水处理、水中有毒物质催化降解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和高级催化协同起效作用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用吸附法进行废水处理,具有吸附处理后水质好且稳定、吸附剂没有二次污染等独特优点,因而在污水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树脂、膨润土、木质素类等,它们利用发达的孔道结构以及特征功能团的交换和吸附作用,能对废水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有效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因组成和结构不同,各类吸附剂能处理的典型废水也各有特点:活性炭作为最广泛应用的水处理吸附剂,能有效去除水中游离氯、色度着色成分、氯苯酚、三氯甲烷、农药等;离子交换树脂因含有可交换的活性功能基团,主要用于回收重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以及除去有机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的有机物质如酚、酸、胺等;膨润土则因表面带负电荷以及层状结构特点,使它对重金属离子及溶液中的菌类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同时,各吸附剂也存在显著不足:活性炭虽然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但再生困难,重复利用度低;离子交换树脂虽具有可再生性,但本身成本较高、交换能力有限,常需经多次再生、交换才可满足要求;硅藻土虽然价格低廉,但吸附容量小、应用范围窄。为克服各类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弱点,目前主要通过对吸附剂进行改性以优化其性能,如在活性炭表面进行硝酸氧化以增加酸性基团的数量和改善其表面亲水性等。
对于难降解、持久性的有机污染废水,高COD(化学需氧量)、高盐含量、高色度以及极端pH环境的水质特点更使吸附分离法、生物氧化法等常规水处理技术效果欠佳,导致鲜有成功应用的工程范例出现。高级氧化技术,又称深度氧化技术,即在废水处理中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活性极强的自由基(如HO·等)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目前被开发以解决这个水处理难题。已知HO·自由基的氧化电位是2.8V,仅次于氟的2.87V最强氧化还原电位,因此它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开环、断键、加成、取代、电子转移等过程反应活性极高,不但能使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甚至还可将其直接氧化成CO2和H2O,实现无害化处理的最终目的。高级氧化法的特点是:(1)能产生大量非常活泼的羟基自由基HO·,它作为反应的中间产物,可诱发一系列的氧化反应;(2)HO·自由基可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反应,部分或全部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盐,避免产生二次污染;(3)氧化反应效率高,甚至可以降解10~9级的污染物;(4)与其它水处理技术具备兼容性,如可作为生化处理的前/后预处理手段等。
目前的高级氧化技术以溶液均相反应为主,尽管处理效果理想,但也存在催化剂组分反应后的流失问题,不利于循环利用和生产过程的连续化操作;另一方面,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还存在有机物对氧化剂的大量消耗引发的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使它具有常规大块材料不具备的光学特性,如纳米微粒粉体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宽化现象,以及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蓝移等;而纳米微粒表面的高活性和超大比表面积,使其具备了超强的反应活性和吸附能力,这些特点使它在参与高级氧化反应过程中,既能大大促进HO·自由基的形成,还可显著提高反应过程的速度和氧化效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吸附剂载体骨架,在均相条件下通过将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原位固定于吸附剂载体骨架结构上;吸附剂载体在保留原有吸附能力的同时,还具备了高级催化氧化能力,从而开发出一种集吸附和催化协同作用的新型吸附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吸附剂,该吸附剂一方面实现了吸附剂的催化作用与吸附作用的协同起效,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同时也实现了高级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组分的固定化的问题,降低了催化剂的流失。
本发明也同时提供了上述吸附剂在含有机磷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证明将该吸附剂用于含有机磷废水后处理时,有机磷去除效率高,应用性强,市场前景广。
一种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选择吸附剂载体,并对吸附剂载体预处理;
(2)将步骤(1)预处理得到的吸附剂载体与金属盐溶液在无氧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过滤,过滤得到的吸附剂载体水洗;
(3)将步骤(2)水洗得到的吸附有金属离子的吸附剂载体浸入水中,加入碱调节至pH为碱性,使金属离子在吸附剂载体上进行原位反应,原位反应完成后,将吸附剂载体过滤,水洗,然后后处理得到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的吸附剂;
所述的吸附剂载体可选用常规的具有多孔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吸附剂,为保证后续金属离子在吸附剂载体上负载的稳定性,优选的吸附剂载体为自身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吸附剂载体或者经活化或改性预处理后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吸附剂载体。综合考虑成本和吸附性能,优选的吸附剂载体包括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硅藻土或膨润土等。所述的活性炭可选用粉状或颗粒状的活性碳市售产品;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选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市售产品;所述的硅藻土或膨润土均可选用市售产品。上述吸附剂载体中,活性炭、硅藻土或膨润土本身的离子交换能力有限,但价格较低,且经简单预处理即可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而离子交换树脂则本身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吸附剂载体。为提高吸附性能,对于自身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吸附剂载体使用前,根据吸附剂载体本身性质的不同一般需要对吸附剂载体进行相应的活化预处理,常规的活化处理包括高温真空活化处理、醇洗、碱洗、酸洗,或者将醇洗、碱洗和酸洗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处理方法配合使用;对于活性炭、硅藻土或膨润土等本身的离子交换能力有限的吸附剂载体,可选用磺化等简单预处理将其改性为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吸附剂载体,便于后续金属氧化物的固载化。
所述的金属盐溶液可选择金属氧化物本身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盐溶液,该金属氧化物与双氧水作用能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实现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经过对金属本身原子结构的分析及大量实验表明优选的金属盐溶液包括Fe3+、Fe2+、W6+和Ni2+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的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或氯化物的水溶液。Fe3+、Fe2+、W6+或Ni2+延伸得到的氧化物既能大大促进待处理废水溶液中HO·自由基的形成,可显著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效率。为保证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离子均匀的吸附于催化剂载体上,优选的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1~3mol/L。
吸附剂载体与金属盐溶液需要在无氧条件下混合,以防止金属离子的氧化;所述的无氧条件可选用常规的氮气保护或氩气保护;无氧条件下金属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或吸附作用与吸附剂载体的活性位点结合吸附于载体上。为保证吸附剂载体与金属盐混合均匀同时保证吸附剂载体吸附饱和,需要混合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12h;为保证金属离子与吸附剂载体中的离子交换的顺利进行,优选的混合搅拌吸附温度为10~40℃,在该温度条件下金属离子与吸附剂载体中的离子交换速度较快。为防止后续反应中金属氢氧化物堵塞载体的孔道,在吸附剂载体与金属离子充分吸附饱和后,需要将游离的金属离子冲洗干净。
金属离子与吸附剂载体完成吸附后,为确保金属的催化活性,需要将离子型的金属离子原位转变为其对应氧化物的形式负载于载体上。此时,可将负载有金属离子的载体浸入水中,然后通过向体系中加入碱性物质至水溶液的pH呈碱性,使金属离子转化为氧化物水合形式负载于载体上,优选的pH范围为9~13;优选的原位反应处理时间为6~24h,金属离子在吸附剂载体上进行分子级别的原位反应,保证生成的金属氧化物以接近单个分子的排列方式负载在载体上,使得金属氧化物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负载在载体上。所述的碱性物质可选用常见的氨水、氢氧化钠等无机碱。原位反应后,为进一步优化最终吸附剂的微观结构,提高其吸附性能,可选用加热熟化、真空干燥或高温煅烧等后处理过程,进而对得到的吸附剂进行优化后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其中金属离子负载量为0.3~2.0mmol/g。
本发明以常规吸附剂作为载体,通过对载体进行预处理,使载体表面发生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作用或吸附作用、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原位合成反应,从而制备出一种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的新型水处理吸附剂。因为新吸附剂在保持原有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纳米氧化物微粒的固定化,所以在废水处理中不但能借助于吸附剂本身的吸附能力实现污染物质的富集,而且还可利用此区域较高的反应物浓度,使纳米催化剂通过高级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过程效率提高,实现吸附与氧化协同起效的废水高效处理目标;另一方面,纳米氧化物微粒在吸附剂表面的固定化,能有效降低催化剂的流失,不但使重复利用成为可能而且还能实现工业处理环节的程序化。
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可用于多种组分的有机废水的后处理,尤其适用于含高浓度有机磷废水的后处理,实验表明:对于pH=3~5,总磷含量(TP)在150~15000mg/kg,化学需氧量(COD)在6000~50000mg/L范围的有机磷废水处理效果均较好。上述吸附剂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简单,只需将吸附剂和双氧水直接投入到含有机磷废水中,搅拌至废水中有机磷含量降低至需要标准,最后将进行吸附和氧化反应后的吸附剂过滤即可,其中吸附剂中金属氧化物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5~40。实际使用过程中吸附剂的用量与有机磷废水的体积比为1~8∶100,吸附剂的用量较少。另外,本发明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使用完成后,由于其高级氧化性能,吸附在吸附剂上的物质多为氮氧化物或碳氧化物,所以可直接利用常规的有机溶剂将其从吸附剂上洗涤下来即可实现吸附剂的回收再用,整个回收过程简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整个制备过程环境友好;
(2)本发明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通过在吸附剂表面负载具有催化活性的纳米微粒实现了催化与吸附作用协同起效,从而克服了污水治理中传统物理吸附法容量低、脱附难而高级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组分易流失等关键问题,不但显著提高了吸附剂的去除效率,而且可减少工艺环节步骤,在生活污水净化、化工厂污水处理、有毒物质催化降解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可适用于多种废水体系的后处理,特别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磷废水的处理,且使用量少,去除有机磷效果好,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的比率高达60%、总磷去除率可达6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3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使用的有机磷废水是取自某工厂的草甘膦生产废水,此废水含有大量的甲醇、甲醛、草甘膦、亚磷酸二甲酯以及盐类,废水中含草甘膦约1%,NaCl约15%,水样固含量约40%。
废水中总磷含量可采用国家标准GB11893-89中的测定方法测定得到,废水中无机磷的含量也可按照类似上述方法直接对消解前的废水水样测定得到,总有机磷含量=总磷含量-总无机磷含量。有机磷的转化率STP=(W1-W2)/W1×100%,其中,W1为吸附前的有机磷含量(mg/kg),W2为吸附处理后的有机磷含量(mg/kg)。
实施例1
25℃下,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树脂进行预处理,即乙醇洗涤6h,1mol/L盐酸洗涤6h,再水洗至中性,然后将此预处理后的D001树脂置于1mol/L硫酸铁与1mol/L氯化亚铁组成的混合液中,氩气保护下25℃充分搅拌4h后,过滤,过滤得到的吸附了金属离子的树脂用水洗涤至洗液显无色。将水洗后的吸附剂树脂浸入水中,缓慢滴加饱和氨水至溶液的pH=13,保持反应24h。过滤取出树脂,水洗,再置于60℃水浴中熟化1h,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圆形颗粒: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D001树脂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1.6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某pH值为3~4、100mL含磷废水(TP=1000mg/kg,COD=6000mg/kg)中,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吸附剂/废水),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其中有机磷的转化率为50%,总磷去除率可达5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3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D001树脂总磷去除率小于10%。
实施例2
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用金属盐溶液为1mol/L硫酸铁。得到的负载纳米氧化铁微粒的D001树脂吸附剂为具金属光泽的红棕色圆形颗粒,金属离子负载量为1.5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4~5的含磷废水(TP=1000,COD=6000)中,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吸附剂/废水),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30%,总磷去除率可达2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2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D001树脂总磷去除率小于10%。
实施例3
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用吸附剂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113树脂。得到的负载纳米金属氧化物微粒的D113树脂为具金属光泽的红棕色圆形颗粒: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的D113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1.0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3~4的含磷废水(TP=1000,COD=6000)中,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吸附剂/废水),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20%,总磷去除率可达2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2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D113树脂总磷去除率小于10%。
实施例4
25℃下,取粉状活性炭在100℃下真空活化2h。然后将此预处理后的粉状活性炭置于1mol/L硫酸铁与1mol/L氯化亚铁组成的混合液中,氩气保护下30℃充分搅拌2h后,过滤,过滤得到的吸附了金属离子的树脂用水洗涤树脂至洗液显无色。将水洗后的吸附剂浸入水中,缓慢滴加饱和氨水至pH=9,保持反应0.5h,再缓慢调节溶液的pH=13,保持反应24h。过滤取出树脂水洗,再置于60℃水浴中熟化1h,得到黑色粉末: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的活性炭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0.3mmol/g。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3~4的某种含磷废水(TP=1200,COD=6000)进行处理,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吸附剂/废水),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20%,总磷去除率可达2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2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粉状活性炭总磷去除率小于5%。
实施例5
其他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用吸附剂为颗粒状活性炭,按照同实施例4相同的条件,得到黑色颗粒: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的活性炭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0.3mmol/g。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3~4的某种含磷废水(TP=1200,COD=6000)中,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吸附剂/废水),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16%,总磷去除率可达16%,总有机碳去除率为2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颗粒活性炭总磷去除率小于5%。
实施例6
其他条件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将颗粒状活性炭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2混合,80℃下冷凝回流反应24h,用水反复洗涤至中性后,再100℃下真空活化2h。其他制备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色颗粒: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的活性炭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1.8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4~5的某种含磷废水(TP=1200,COD=6000)中,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吸附剂/废水),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60%,总磷去除率可达6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3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颗粒状活性炭总磷去除率小于5%。
实施例7
其他条件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将颗粒状活性炭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2混合,在120℃下冷凝回流反应6h。按照同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色颗粒: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的活性炭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2.0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3~4的某种含磷废水(TP=1200,COD=6000)中,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60%,总磷去除率可达6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3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颗粒状活性炭总磷去除率小于5%。
实施例8
25℃下,取颗粒状活性炭在100℃下真空活化2h。将活化后的颗粒状活性炭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2混合,80℃下冷凝回流反应24h,用水反复洗涤至中性。然后将此活性炭浸泡入0.1mol/L硝酸镍溶液,氩气保护下40℃充分搅拌4h后,用水洗涤树脂至洗液显无色。将水洗后的吸附剂浸入水中,滴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13,保持反应24h。取出树脂水洗,再置于60℃水浴中熟化1h,得到黑色颗粒:负载催化活性氧化镍纳米微粒的活性炭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1.8mmol/g。将制备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3~4的某种含磷废水(TP=1200,COD=6000)进行处理,当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5%(v/v),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50%,总磷去除率可达5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30%,而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颗粒状活性炭总磷去除率小于3%。
由实施例6~8可知,活性炭在经过浓硫酸磺化处理后,活性炭的离子交换能力显著增加,最终得到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强,总的有机磷转化率高达60%。
实施例9
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吸附剂选择膨润土,膨润土预先用0.01mol/L硫酸洗涤2h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此预处理后的膨润土置于0.1mol/L硫酸铁与0.1mol/L氯化亚铁组成的混合液中,氩气保护下25℃充分搅拌4h后,过滤,过滤得到的吸附有金属离子的膨润土用水洗涤至洗液显无色。将离子交换完全的膨润土缓慢加入至40℃的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剧烈搅拌,得到棕黑色粉末: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膨润土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1.0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4~5的某种含磷废水(TP=15000,COD=50000)中,当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1%(m/m),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40%,总磷去除率可达10%,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膨润土总磷去除率小于5%。
实施例10
其他条件与实施例9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吸附剂膨润土用0.01mol/L硫酸洗涤2h进行预处理。得到红棕色粉末:负载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膨润土吸附剂,金属离子负载量为0.9mmol/g。将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和双氧水加入到100mL的pH值为3~4的某种含磷废水(TP=150,COD=4000)进行处理,当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用量为1%(m/m),双氧水用量为1%(v/v,双氧水/废水),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对处理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有机磷转化率为85%,总磷去除率可达70%,同等条件下未负载金属粒子的膨润土总磷去除率小于5%。

Claims (10)

1.一种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选择吸附剂载体,并对吸附剂载体预处理;
(2)将步骤(1)预处理得到的吸附剂载体与金属盐溶液在无氧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过滤,过滤得到的吸附剂载体水洗;
(3)将步骤(2)水洗得到的吸附有金属离子的吸附剂载体浸入水中,加入碱调节至pH为碱性,使金属离子在吸附剂载体上进行原位反应,原位反应完成后,将吸附剂载体过滤,水洗,然后后处理得到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的吸附剂;
所述的金属盐溶液包括Fe3+、Fe2+、W6+和Ni2+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的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或氯化物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1~3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载体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硅藻土或膨润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包括醇洗、酸洗、碱洗或磺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无氧条件包括氮气保护或氩气保护条件,混合时间为1~12h,混合温度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pH值为9~13,原位反应时间为6~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后处理过程包括加热熟化、真空干燥或煅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其中金属离子负载量为0.3~2.0mmol/g。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剂在有机磷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制得的吸附剂与双氧水加入到含有机磷废水中,搅拌,进行吸附和氧化反应,最后将吸附剂过滤,其中吸附剂中金属氧化物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5~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附剂在有机磷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磷废水为pH=3~5、总磷含量为150~15000mg/kg、化学需氧量为6000~50000mg/L的有机磷废水;所述的吸附剂与有机磷废水的体积比为1~8∶100。
CN2011100632671A 2011-03-16 2011-03-16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1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2671A CN102151543B (zh) 2011-03-16 2011-03-16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2671A CN102151543B (zh) 2011-03-16 2011-03-16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1543A true CN102151543A (zh) 2011-08-17
CN102151543B CN102151543B (zh) 2012-08-22

Family

ID=4443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32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1543B (zh) 2011-03-16 2011-03-16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1543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5887A (zh) * 2013-06-09 2013-09-11 吉林市英达水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硅藻土负载固体超强酸类Fenton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48944A (zh) * 2013-06-27 2014-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附mtp尾气中挥发性氧化物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2247A (zh) * 2014-12-15 2015-04-08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瓷球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31157A (zh) * 2014-12-09 2015-04-22 江苏盖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有机磷污染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268402A (zh) * 2015-10-30 2016-01-27 安徽炭之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活性炭制备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17530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新丰县汇丰化工有限公司 不含有机锡金属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
CN106268618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29720A (zh) * 2017-04-28 2017-08-11 四川大学 负载型高级氧化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7359A (zh) * 2015-09-30 2018-06-08 二村化学株式会社 含有害物质液体的净化处理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含有害物质液体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08358297A (zh) * 2018-03-12 2018-08-03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10314668A (zh) * 2019-07-08 2019-10-11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耐盐性三价铁离子负载的d151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7272A (zh) * 2019-09-05 2019-12-1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含钙有机磷系阻垢剂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0773115A (zh) * 2019-11-20 2020-02-11 苏州溪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水处理装置
CN111925033A (zh) * 2020-08-12 2020-11-13 四川鸿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吗啉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12755961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负载有MgO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59820A (zh) * 2021-08-27 2021-10-29 湖北迅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霉素制药废水除磷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回收方法
CN114751482A (zh) * 2022-04-27 2022-07-15 华东理工大学 生活污水尾水吸附脱氮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60777A (zh) * 2022-07-04 2022-11-0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橡胶沥青助剂、橡胶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9811A (zh) * 2022-10-12 2023-03-14 宁波九胜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解cod的催化微通道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717A (zh) * 2007-07-18 2009-01-2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饮用水除砷纳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86506A (zh) * 2008-01-18 2009-07-2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饮用水除砷装置
CN101804333A (zh) * 2010-04-02 2010-08-18 南京大学 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微量磷、砷和锑的纳米复合吸附剂
CN101804320A (zh) * 2010-05-04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高效除磷的纳米级铁吸附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717A (zh) * 2007-07-18 2009-01-2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饮用水除砷纳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86506A (zh) * 2008-01-18 2009-07-2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饮用水除砷装置
CN101804333A (zh) * 2010-04-02 2010-08-18 南京大学 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微量磷、砷和锑的纳米复合吸附剂
CN101804320A (zh) * 2010-05-04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高效除磷的纳米级铁吸附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环境科学》 20090630 朱慧杰等 负载型纳米铁吸附剂去除饮用水中As(Ⅲ)的研究 第30卷, 第6期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0831 詹树林等 氧化锰改性硅藻土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 397-400 第39卷, *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5887A (zh) * 2013-06-09 2013-09-11 吉林市英达水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硅藻土负载固体超强酸类Fenton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48944A (zh) * 2013-06-27 2014-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附mtp尾气中挥发性氧化物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8944B (zh) * 2013-06-27 2016-09-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附mtp尾气中挥发性氧化物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1157A (zh) * 2014-12-09 2015-04-22 江苏盖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有机磷污染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4492247A (zh) * 2014-12-15 2015-04-08 沈阳三聚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瓷球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37359B (zh) * 2015-09-30 2021-07-06 二村化学株式会社 含有害物质液体的净化处理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含有害物质液体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08137359A (zh) * 2015-09-30 2018-06-08 二村化学株式会社 含有害物质液体的净化处理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含有害物质液体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05268402A (zh) * 2015-10-30 2016-01-27 安徽炭之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活性炭制备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17530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新丰县汇丰化工有限公司 不含有机锡金属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
CN106117530B (zh) * 2016-06-28 2018-01-19 新丰县汇丰化工有限公司 不含有机锡金属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工艺
CN106268618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29720A (zh) * 2017-04-28 2017-08-11 四川大学 负载型高级氧化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9720B (zh) * 2017-04-28 2019-11-05 四川大学 负载型高级氧化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8297A (zh) * 2018-03-12 2018-08-03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10314668A (zh) * 2019-07-08 2019-10-11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耐盐性三价铁离子负载的d151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14668B (zh) * 2019-07-08 2022-02-01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耐盐性三价铁离子负载的d151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7272A (zh) * 2019-09-05 2019-12-1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含钙有机磷系阻垢剂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0577272B (zh) * 2019-09-05 2022-02-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含钙有机磷系阻垢剂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0773115A (zh) * 2019-11-20 2020-02-11 苏州溪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水处理装置
CN111925033A (zh) * 2020-08-12 2020-11-13 四川鸿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吗啉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11925033B (zh) * 2020-08-12 2023-04-07 四川鸿鹏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吗啉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12755961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负载有MgO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55961B (zh) * 2020-12-31 2023-12-0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负载有MgO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59820A (zh) * 2021-08-27 2021-10-29 湖北迅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霉素制药废水除磷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回收方法
CN114751482A (zh) * 2022-04-27 2022-07-15 华东理工大学 生活污水尾水吸附脱氮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60777A (zh) * 2022-07-04 2022-11-0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橡胶沥青助剂、橡胶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777B (zh) * 2022-07-04 2023-05-3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橡胶沥青助剂、橡胶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9811A (zh) * 2022-10-12 2023-03-14 宁波九胜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解cod的催化微通道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1543B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1543B (zh) 负载催化活性纳米微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CN100546926C (zh) 毒死蜱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CN109054033B (zh) 一种铁/钴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09137C (zh) 一种铁锰复合氧化物/硅藻土吸附剂的制备、使用及再生方法
CN105110448A (zh) 一种利用零价铁-过硫酸盐同时去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2580743B (zh) 一种用金矿尾矿矿渣制备氧化催化剂的方法及制备的氧化催化剂和应用
CN102247804A (zh) 负载有氢氧化镧的活性炭纤维除磷剂的制备方法
Liu et al. Cu atoms on UiO-66-NH2/ZnIn2S4 nanosheets enhanc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recovering hydrogen energy from organic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4492425A (zh) 一种用于氨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6512988B (zh) 一种分子筛负载型MnO2-ZnO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82432B (zh) 一种利用高铁酸盐为铁源制备的铁氮共掺杂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54034B (zh) 双金属铜/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40087A (zh) 一种用于污水除磷的污泥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6400A (zh) 非均相钴金属-有机骨架及制备与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CN104772137A (zh) 一种高含量二氧化锰的臭氧催化陶粒催化剂及制法与应用
Sharif et al. Separation of Fe from wastewater and its use for NOx reduction; a sustainable approach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Yang et al. The enhanced mechanism of Fe (III)/H2O2 system by N, S-doped mesoporous nano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Chao et al. Novel porous perovskite composite CeO2@ LaMnO3/3DOM SiO2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activation of PMS toward oxidation of urotropine
Li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organic inorganic composite contaminants by in situ double modified biochar: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CN109433217A (zh) 一种赤泥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6794A (zh) 纳米铁钯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去除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方法和后续处理方法
CN111841604A (zh) 一种用于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锰基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169804A (zh) 一种氧化锌负载铜基多金属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ang et al. Low-temperature efficient removal of PH3 over novel Cu-based adsorbent in an anaerobic environment
CN111514894B (zh) 催化h2o2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铁纳米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6